一分钟的永恒作文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分钟的永恒作文(精选15篇)

一分钟的永恒作文 篇1

这个世界依然会这样存在。如果有一天我离去,请不要悲伤,抬头看看天空,天依旧是那么蓝,云依旧飘逸,我的离去并未带走你的世界。

——题记

60秒。微笑着和亲人一一告别,告诉他们感谢他们给了你一个如此完美的家。虽然你们偶尔有争吵,偶尔会有怨恨,但在家中得到的更多的是快乐和希望,一起奋斗,相互激励的话语,感受到的是无比温馨的情意,最后一次拥抱你的孩子们。

50秒。紧紧拥住你的爱人,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要在这个时候,爱人们的心灵便会得到充分的交流。眼光中流露着的是对爱人无比的依赖。一起回忆往事吧!重温第一次见面,第一次约会,甚至第一次亲吻……原谅爱人的任性,最后一次紧握爱人的手,告诉她,亲爱的`,我到了天国依然会爱着你的。

40秒。你昔日的知己,你今日的同事,为你流下惋惜的泪水。也许,他会轻拍着你的肩膀,然后说:“你小子,怎么成了这副病态?”但更多的,他会细细的谈论你过去的一切。你该说些什么?说和他做朋友不枉此生。说和他一起努力过不会遗忘,甚至开开玩笑,说他是你的恋人NO.2,然后快乐的笑……

30秒。也许你现在是身价百万的富翁,你有你自己的财富,有形的亦或无形的。是将他们捐献给慈善机构,或是作为一个纪念留给还活着的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将自己的所有留在今生。

20秒。为了梦想,你曾经努力过,曾经失败过,曾经迷惘过。曾经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梦想总在你的前方,闪耀着五彩光芒,指引你勇敢前行,无所畏惧。此时,你不必再为未完成的梦而悲伤,因为梦想,总是有遗憾才会美丽。

10秒。你艰难地从床上爬起,缓缓地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推开关闭已久的窗。阳光泻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上,花园里的花散发出阵阵清香,风轻拂脸庞。

5秒。再最后喂一次鸟儿,听它唱出最后的生命之曲,看着满园蝶舞,尽力的诠释着这份永哼。将桌上的灰尘檫去,整理好凌乱的抽屉。

4秒。在日记中写下:爱无限,永远不要悲伤。

3秒。轻轻走到床边,全力躺下。

2秒。最后一次叮咛孩子,告诉他们要善待自己,努力去寻找幸福。

一分钟的永恒作文 篇2

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关系着手, 提高管理效率。

一、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和琐碎的, 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 努力做好手头工作, 又要求班主任着眼未来, 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换句话说, 在班级管理上, 班主任要做到既务实又创新

班级管理, 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当前做起, 从具体的事务做起, 扎扎实实地搞好班级管理。我现在所带班级是六年级, 由于课程增加, 六年级学生完成作业需要花费很大精力, 占有许多时间。因此, 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 认真了解、研究学生, 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共同利益、奋斗目标和和谐的同学关系及师生情感融洽的基础上把全班学生的心都吸引到班集体建设中, 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乐意为共同目标团结奋斗。为实现这一目标, 班主任在向学生提出任何一项要求和开展各种活动时, 都要从教育目标出发深入细致地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水平, 具体耐心地做好少数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 促使他们对教育要求和活动内容有兴趣而产生需要。这样就会使绝大多数, 甚至全部学生都投入教育活动中,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具有务实精神, 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在务实的同时, 班主任还要勇于创新。班级工作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善于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树立班级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班主任要加强学习, 参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 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管放结合, 善用人才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 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做到“管放结合”。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 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 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打扮, 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 以及班级建设与发展。许多班主任满腔热情, 事必躬亲, 早晚跟班, 无所不管, 甚至充当管家、警察或保姆, 这种管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 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 创造性、独立性差, 缺乏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 疲惫不堪不利于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学生自己能干的, 班主任一定不要代劳。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 班主任要大胆放手, 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 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 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等。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工授权, 引导学生参与管理, 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管大放小, 管主放次, 授权负责, 分层管理, 这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 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完善、能力提高

三、严中有宽, 以理服人

在教育过程中, 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 严格要求“严”并不是严酷 , 管理过严 , 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 , 自卑感重, 自制力差, 胆小怕事, 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又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 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 以理服人。

严格管理班级, 班主任应从以下方面做起:一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做到纪律严明, “以法治班”。二要公正公平, 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 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 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 都要一视同仁。三要注重“首因效应”, 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四要持之以恒, 避免“冷热病”, 时紧时松。五要狠抓养成教育,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严”必须与“宽”有效结合 , 灵活处理。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多样化, 要寓教育于处罚之中。魏书生对学生犯错误的处罚是:唱一支歌, 做一件好事, 写一份关于错误的说明。他这种把处罚变为生动的自我教育的做法, 对我们确实是一个启迪。

在工作实践中, 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 “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 宽中有爱, 爱中有教”,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奖惩严明, 以导为主

在管理工作中, 某些班主任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尽管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做好引导工作,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更有利于学习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好“导”的工作 , 要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 必须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 少强制;多激励, 少批评;多引导, 少说教;多用情, 少用气。

“多民主 , 少强制”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件, 而不是单从主观愿望出发, 强行这样做或那样做“多激励, 少批评”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 通过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多引导, 少说教”要求我们不但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 并具体指导学生做。有时班主任还要亲自示范, 手把手地教。“多用情, 少用气要求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要以情感人, 亲切和蔼, 心平气和, 而不应怒气冲天, 训斥指责, 或者有意冷淡疏远。

班主任正确处理好上述几种重要关系, 班级管理工作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顺利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班级管理工作是理论问题, 更是一项实践问题, 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研究、探讨, 努力实践。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门学问, 管理得好便如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 始终高效地行驶在轨道上, 使之不脱轨并且有效地运行, 需要我们用科学的大脑驾驭它。

摘要: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 时间不分早晚, 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班级管理工作是理论问题, 更是一项实践问题, 需要长期不懈地研究、探讨、努力实践。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门学问, 管理得好便如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 始终高效地行驶在轨道上, 要使之不脱轨并且有效地运行, 就要用科学的大脑驾驭它。

安迪·沃霍尔:15分钟的永恒 篇3

1956年,当安迪-沃霍尔还在享受他在日本与泰国等地的首次国际之旅时,估计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后,他会以这样的的方式重返亚洲一一大型画作、影像及装置展览,作为有史以来最著名、最具天赋的艺术家之一,深受人们的欢迎。

不论是谈及艺术界、波普或是精神领袖,安迪·沃霍尔都是20世纪不可绕过的名字,是倡导者和领袖。关于“创作”,他用各种方式颠覆大众的传统理解,尝试凸版印刷、橡皮或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照片投影等,他解释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安迪-沃霍尔不仅有艺术身份,他还是电影制片人、作家、摇滚乐作曲者、出版商,是纽约社交界的明星式艺术家。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仅靠自己一人就完成了多次跨界。

安迪·沃霍尔像一颗耀眼的明星,照耀在艺术爱好者的心中,但他并非出身于传统的艺术世家,出生于一个非常贫穷的东欧家庭,凭借自己的努力进入艺术圈和演艺界,并开始精彩丰富的创作与生活。对于安迪-沃霍尔的成功,很多人认为是平民艺术家走向辉煌的完美阐释,然而从他的发展历程以及作品中还是能够捕捉到他一路挣扎企图挣脱自身枷锁的影子。在这位波普艺术教父级人物的一次次创作中,力图跨越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篱墙。他不仅尝试不同方式的绘画创作,还拍摄影像作品,找大腕儿来创作,更与当时的明星歌手亲密交往,人们已分不清楚他到底是一个明星化的艺术家,还是会进行艺术创作的明星。安迪·沃霍尔的个人经历和明星地位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他的名言一一“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

2013年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美国安迪·沃霍尔美术馆合作,向社会各界的艺术爱好者们呈现“安迪·沃霍尔:15分钟的永恒”大型回顾展。这次展览是在亚洲地区对安迪-沃霍尔毕生作品的首次大规模展示。展览以年代为线索,从绘画、版画、摄影、装置、电影电视等多个角度,系统而全面地展现了安迪-沃霍尔耀眼绚烂而又不时惊诧世人的艺术人生。展览呈现了安迪·沃霍尔各个创作时期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创作的档案共101组,包括绘画、摄影、丝网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类形式的作品,以及书信、手稿、创作灵感的来源资料等。

展览跨越安迪·沃霍尔从上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艺术生涯,按不同时期分为几个部分,将安迪·沃霍尔的青葱岁月、人在纽约、工厂时代、闪亮星光的一生都浓缩在内。展厅的最耀眼部分在“20世纪60年代”部分。安迪-沃霍尔的代表作品包括:《金宝汤罐》(1961年)、《布里诺肥皂垫箱》(1964年),《伊丽莎白-泰勒》(1963年)、《玛丽莲·梦露》(1967年)等悉数到场。其中以《玛丽莲-梦露》为代表的是丝网印刷品,安迪-沃霍尔也是在这个时期成为美国波普艺术的绝对代表。

安迪·沃霍尔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不时地返回相同的主题。这一点在“金宝汤”系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该主题第一次出现在他1961年至1963年的作品中。几年后,安迪·沃霍尔在1968年至1969年发表的作品中再度聚焦金宝汤罐。金宝汤罐就是安迪·沃霍尔的“招牌菜”。对安迪·沃霍尔来说,“金宝汤”是战后美国发展大规模生产之精神的永不停歇的赞美诗。因此,他选择“金宝汤”作为“美国精神”的真正象征和自己身份地位的载体。

在展览中不仅能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安迪·沃霍尔的代表名作,更能从中了解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过程和理念发展,乃至这些作品与当时美国整体艺术和社会状态的彼此关联,从而穿过作品的表面,得以切实懂得一个“真正的”安迪-沃霍尔。走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精心设计布置的空间,离开的时候不仅会更加了解安迪-沃霍尔,也会更加了解波普艺术、先锋电影、美国名人文化和安迪·沃霍尔艺术生涯中曾经涉足的多个领域。

此次是安迪·沃霍尔创作完整规模的第一次中国行。展出的作品中除了很经典的作品外,还包括其电影作品,包括《帝国》等。事实上,在电影方面,安迪·沃霍尔开创了独立电影、实验电影的先河。在安迪-沃霍尔的创作中,是用消费社会的方式来对消费社会进行批判。

沉醉于安迪·沃霍尔的世界,体会与之关联的流行文化、创新精神以及美国梦。有些作品观众一眼即可明了,而另外一些则可能比较陌生、理解起来颇有一些挑战性。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充满了流行文化、创新和美国梦。正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王璜生馆长所言,观众在展览中“得以切实懂得一个‘真正的’安迪-沃霍尔”,或者在他的《金宝罐头汤》作品前,想起他的另一条哲学——‘我要成为一台机器’”。

何为艺术?——由安迪·沃霍尔引发的讨论

“安迪·沃霍尔:15分钟的永恒”大型回顾展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展览,更引发了丰富的思考和讨论,“当代学术开放讲堂”(Contemporary Academic Openclassroom)拉开序幕以来,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协会协办了《何为艺术?一一由安迪·沃霍尔引发的讨论》,王璜生馆长、尹吉男院长及刘小东教授担任总策划,宋晓霞教授任学术主持兼任第一讲主讲人,首讲。

为什么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是“艺术”?安迪·沃霍尔的创造在哪里?1970年代美国波普艺术解决了什么问题?波普艺术在中国是什么情况?安迪-沃霍尔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什么意义吗?安迪-沃霍尔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和疑问,不仅是关于他的年代,更关乎我们当下的生活以及更远的未来,中国的艺术会走向何方?答案也许就暗藏在安迪·沃霍尔的作品中。

安迪·沃霍尔的伟大之处是提供了看待艺术的新方式,给观众带来了刺激,他利用大众文化嘲弄传统精英阶层,让当时处于消费文化的美国环境下的人群颇为震惊:原来超市里稀松平常的生活用品也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安迪·沃霍尔之所以闻名天下,是历史的机缘,是西方美术史成就了他,或者说是历史“选择”了他,即使没有安迪-沃霍尔,也会出现其他类似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家来打破和嘲讽精英文化与艺术。安迪·沃霍尔的思想打破了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界限,并把艺术和商业完美结合,可以说他是非常真实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属于滞涨时期,作为商业插画师,他真实表现了人生观和对世界的看法。

追溯美国的绘画历史,写实是一大传统,非常注重对内在传统的继承,安迪·沃霍尔表现当时美国商业社会,打破原作的界限,提出了复制的形式;他的作品有视觉冲击力,在图像上有创造力,甚至把自己塑造成明星;安迪·沃霍尔是多元、复合的艺术家也是表演艺术家,用艺术装饰自己,时时刻刻在表现自己,形成了强大的表现力。

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形式,或是放眼整体的波普艺术家,都曾一度成为欧洲人嘲笑美国消费文化的笑柄,然而这些经久不衰的艺术品最终证明了自身的艺术价值。这些大众化的影像被放置于新艺术的环境中,把艺术拉下神坛,让人们开始关注到身边的事物,关注生活的艺术。艺术家完成了对欧洲美学传统的背离,并开发出新的独特的美国艺术,这不仅震撼着当今的中国艺术家们,更值得我们作为一个艺术文化焦点进行研究和思考。安迪·沃霍尔的成功已经成为一座丰碑,但当时的他同样面临了许许多多的困境和问题,对比参照我们的时代,我们能得出心的体会。安迪一沃霍尔的15分钟会不会结束?15分钟,已成永恒。

一分钟的体验作文 篇4

一次,游泳教练将我们叫到跟前,让我们在水底憋一分钟。我听后,满不在乎地想:一分钟过的那么快,我肯定能憋完的!这时,教练喊了一声“开始”,我赶紧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钻进了水底下。才一会儿,我就认为一分钟到了,可教练还没喊停,我也只好继续呆在水里。突然,我感觉心口很闷,很想喘一口气,但我也只能将嘴里的气吐出去。我只感觉自己的心跳的越来越快,开始想:老师的表是不是坏掉了?怎么还没到!终于,我憋不住了,不顾一切地冲出水面。“呼呼……”我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想:肯定两分钟了!可教练看了看表,面无表情地说:“才43秒!”“什么?”我抱怨道,“一分钟怎么那么慢?”

突然,我好像明白了什么:一分钟可以快可以慢,主要是看你怎么体验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

紧张的一分钟作文 篇5

操场上已经有很多班级在做赛前的.练习,我们也来到指定场地,开始了比赛,比赛规则是:每班分成四组,每一轮派一组比赛,时间为一分钟。

第一组同学准备好后,只见一位高年级的大哥哥手举一面小红旗,在老师一声令下,第一组的12位同学开始了比赛,风“呼呼”地吹着,我们个个都毛骨悚然,但第一组同学冒着严寒,在奋力地跳绳,这让我很感动。紧张的一分钟过去了,轮到了第二组。“下面就要轮到我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就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哨子吹响了,这代表一轮比赛已经结束了。我向前走了几步,把绳子放到合适的长度,两手抓着绳子向前伸。一开始,我的脚如雨点般快速地跳动,绳子也随即发出“呼呼”的响声。大约半分钟过后,我就上气不接下气、力不从心,速度也放慢了。这时,我想到万老师说的话:“哪怕你没力气了,也要跳……”“加油!加油!加油!”我给自己打着气。最后。我已气喘吁吁了,想努力加快速度再多跳几个,为班级争光。可就在这时,可恶的哨声又响了,我带着遗憾的心情去问成绩。耶!太棒了!我竟跳了155个!

最后一分钟的坚守初一作文 篇6

“一个人如果有一个顽强的信念,只要坚守着这个信念,不管做什么事一定会成功的!”

——题记

如果你饱受了失败的滋味,不要轻易放弃,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你努力坚持,就能在失败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向成功之路慢慢靠近。

春末夏初,艳阳高照,猛烈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学校的角落,教学楼的影子被映得高大,树木暴晒在烈日的阳光下,无精打采。

“立正……”,操场传来阵阵口令声。站在热烘烘的操场上,李老师正用他那死神般的眼神死死盯着我们,原先喧哗的场面顿时变得鸦雀无声。猛阳炙烤着大地,同时也炙烤着如木头般站得笔直的我们。汗水一滴滴从我的脸颊滑落,滴在滚烫的地面,瞬间蒸发。

“跑步!男子一千米,女子八百米!四分钟内跑完!”李老师神情严肃地望着我们。我们很不情愿,心里哀叹:“唉,噩梦又要开始了。”“怎么了?要加吗?”他厉声说。没办法,在李老师的严厉下只好服从命令。

我迈开步子跑起来,速度愈加愈快。渐渐的,我超越了其他同学,遥遥领先,不禁有些得意洋洋。

太阳愈来愈猛烈,照得跑道金光灿灿。我的脚下滚烫滚烫的,腹部有些疼痛,小腿也累得发麻,汗流浃背,感觉跑道愈来愈长。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觉随时都要窒息一样。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

一个又一个同学陆续超越了我。回头望去,一些同学因坚持不住而停了下来,也有几个同学因受不住太阳的暴晒而中暑,被扶去了办公室。我不禁有些气馁,脚步放慢了下来。但在一旁和我同跑的同学却还在努力坚持着,“坚持,别放弃啊!”他笑嘻嘻地对我说。

是啊,还有一分钟,别放弃!我咬紧牙关,穷追不舍。已经离他们不远了,终于,在一个弯道超越了他们,再次遥遥领先。我离终点越来越近了,五十秒、四十秒、三十秒……在这宝贵的最后一分钟,我越过了终点!

我气喘吁吁地,没想到居然是男生当中最先到达终点的!我为自己而感到自豪。

我坚守了最后一分钟,而因最后一分钟的坚守,我成为了最后的赢家!真的是“贵在坚持”啊!

一分钟的永恒作文 篇7

总结一下这些失败采访的原因, 大多在于采访前的准备环节上——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材料, 提不出问题;提问时颠三倒四, 缺乏逻辑性;自始至终被动式采访。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要使采访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如何充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让采访达到最佳效果?结合工作实际, 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

如果对要采访的人和事、要采访什么问题一无所知, 必然如一只无头苍蝇, 撞到哪儿算哪儿, 何谈采访的逻辑性?知己知彼, 就是要理清采访逻辑。

拿到一个选题, 首先要思考, 这件事或者这个人, 我们要让大家了解到什么。尤其是企业报的记者, 其稿件的写作, 通常与企业重点工作息息相关, 只有明确稿件主题, 才能确定写稿重点和基调, 才能为随后收集的采访资料、设定的采访提纲奠定基础。曾经写过一篇《暖气, 到底怎么了?》 (载于《兰州石化报》2011年1月30日第1版) 的企业宣传稿件, 拿到采访任务时, 笔者首先询问相关人员, 了解事件的发生原因和背景。当时正处于这个企业供暖异常艰难的时期, 一边是员工家中的暖气不热, 一边是提供蒸汽的热电厂运行不佳, 虽然各方做了很多努力, 但客观因素决定要改善这种情况比较难, 因此笔者在总结稿件主题时明确:一是要向读者说明现实状况, 解释清楚为何暖气不热, 给员工一个交代;二是突出企业在解决问题时所做的各种努力, 阐述客观困难, 寻求员工家属的谅解。紧扣这两个主题和目的, 笔者在随后采访中设定采访提纲和写作基调, 终稿在实际中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使读者了解事实, 也得到了员工的谅解。

总而言之, 在采访之前, 先思考、归纳主题、明确报道方向, 然后围绕主旨收集资料、拟定提纲、理清思路, 采访会顺利很多。

二、收集素材, 不打无准备之战

无论是采访人还是事, 与之相关的材料都应该有意识地去收集、分析, 这些素材主要包括被采访单位的会议材料、工作总结、相关知识性资料, 以及相关的宣传报道材料等, 这便于我们初步了解事件背景、基本概况、产生后果等。如果采访对象是人物, 就涉及人物的基本情况、事迹和性格特征、心理状态等, 让人物在你心里有个大概轮廓, 便于实现与采访对象的沟通, 让采访顺利进行。

笔者写《光荣与使命——记消防支队战训科科长赵玉强》 (载于《兰州石化报》2012年5月22日第4版) 一文前, 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 非常陌生, 于是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备课, 熟悉采访对象的相关背景和事迹。然而, 在看过收集到的他的事迹材料后, 认识还是非常空泛, 远远不够, 于是笔者又通过侧面先期采访赵玉强身边的人, 更多了解这个人工作和日常工作的状态。一方面可以在采访中消除陌生感, 另一方面也利于采访中挑起话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在写作中, 笔者将这些外围采访内容融入其中, 开篇起笔感觉非常顺手——在我没见到赵玉强前, 关于他的传说有不同的版本。一种是说他工作非常敬业, 在各种救援现场总是冲锋在最前沿, 义无返顾、无所畏惧;还有一种, 是说他很严肃, 对工作要求近乎苛刻;另外还有说他为人特实在、重义气, 如果有什么困难找到他, 准是没错儿。5月18日下午, 我终于在消防支队的战训科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人物……

对于收集素材可以算是前期的采访, 当对事件或人物有了初步了解后, 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 进一步深入采访就会水到渠成。

三、拟定提纲, 头脑清楚地去战斗

对采访所涉及的背景资料有所收集后, 过多的素材可能会如同乱麻, 需要进一步梳理, 拟定一个详细具体的采访方案和提纲, 不仅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 也可以提前让你的采访对象清楚你的采访意图, 有所准备, 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

举例来说, 企业报道中最常遇见的典型事件采访提纲拟定中, 先要确定好采访对象, 是当事人还是外围人员, 是采访领导干部还是技术人员、班组员工, 基层员工是采访老员工还是新进厂员工, 还是采访哪个岗位的员工。因为岗位、年龄、工作经历不同, 看待一件事的角度和观点都有所不同, 要全面展示一个事件或者典型, 不同层面的人当然采访得越多越好。采访对象错了或者漏掉了, 都会给采访带来缺憾。

稿件《效益从哪儿来?》 (载于《兰州石化报》2014年5月16日第1版) , 笔者根据得到的素材制定了四个层面的采访, 设定出各有侧重点的采访提纲:一是兰港公司总经理, 从宏观上叙述, 体现思想理念, 体现高度和深度。二是主管科室负责人, 主要展示具体举措的制定, 包括制度、方案等, 体现制度层面。三是生产厂的负责人, 主要体现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将制度转化为行动, 形成可行的措施。四是采访员工对保效益的看法认识, 在工作中怎么具体实施, 有什么具体的事例能够体现。这几个侧面从上到下, 相互印证又各有侧重, 层次清晰, 对成稿很有帮助。

拟定采访提纲时, 问题的设定也非常关键。笔者的看法是, 问题设置不能太空, 不能太泛, 也不能太抽象, 最好从既定目标出发, 抓住重要性事件, 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特点来设置问题, 好的问题必然是具体、明了、切中要害的。

当然, 采访过程也是个随机应变的过程, 我们也不能局限于提纲中的问题, 要边倾听边思考, 当采访对象传递出有价值的新内容、新思想时, 就要迅速捕捉, 往往能找到新的收获点。

四、日积月累, 时刻准备要战斗。

写作不是一日之功, 日常积累可以说是采访前的一个宏观准备, 一般可以通过读书看报广采博取, 或者结合工作重点攻关。日常工作生活中, 需要关注理论政策, 多方面增长知识, 扩大视野, 做好思想积累、情况积累、信息源积累、业务资料积累、知识性资料的积累等等。作为企业报的记者, 主要传递的是企业各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好的经验做法、成绩荣誉等, 宣传的是企业在某个时期的中心工作, 颂扬的是有企业时代风采的典型人和事, 这更需要记者对企业关注的工作重点, 宣扬的主基调, 在实际工作中涌现出的成就、经验、矛盾、主攻方向, 干部员工在一个时期内的思想活动, 以及各个领域涌现出来的典型、冒尖的人和事等有所了解。因此, 平时就要有意识地针对自己经常或者需要报道的重点范围, 有针对性地收集储存一些资料, 如上级领导的讲话材料、重要会议的相关资料、业务性资料, 包括不同体裁、题材的优秀稿件等, 日积月累, 才能做到随用随取。

摘要: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得好, 直接关系到采访效果, 特别是企业报的记者, 不仅需要考虑采访效果, 还需要考虑企业宣传的目标和要达到的效果来设置采访方向。只有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充分, 采访成功的把握性才大, 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一分钟的永恒作文 篇8

时间就是财富,因为当我想到"激光一分钟走1800万公里时、想到最快的计算机一分钟能运算90亿次"时,我才知道一分钟能做这么多的事情,能为国家创造多少财富啊!

时间也可以是胜利,比如说:在战场上,解放军必须把握时机,不能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这样都可能创造奇迹、如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国家的声望.

时间同样也可以是生命,医生在就病人是,一分钟能救助多少的病人的性命呀!

时间是多么的宝贵,我们大家应该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作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读<宝贵的一分钟>有感 作文250字

一分钟作文 篇9

现在,还觉得一分钟仅仅是一分钟的小事吗?生命的长河中,不知道有多少个一分钟。可我总深深的记得,我迟了一分钟的经历。

那是一个燥热的中午,我在家里凉凉快快惬意地睡觉呢。等我醒来,发现快迟到了,路上的尘土与我的汗水早已混为一体,花了也不要紧,可那刺眼的阳光让我睁不开眼。

终于,我总算是赶到了学校,再一看手表14:01,我还是迟了一分钟。我急急忙忙的去上体育课,按照以往,我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不料,在这时,老师说:“你看看你们,人家迟到的都知道自己拍好,你们怎么不会呢?”听到这儿,我真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不过,又突然明白,这一分钟里不仅仅60秒,还有认真的态度和规则。

倘若自己肯认真负责便不会迟到了,当然还有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啊。

一分钟里,不仅仅是你的心跳64下,不仅仅是跑的400米,也不仅仅是烧开的1斤水。而是,而是不知道在这一分钟里会发生多少变化,会决定多少事的成败。哦!这大抵就是平时说的“细节决定成败了吧。”

10个“一分钟”打造亲子关系 篇10

一分钟倾听。父母不要总是让孩子听自己说, 父母可转换一个角度, 倾听孩子的呼声。在倾听孩子的讲话时, 一定要集中精力、精神振作、态度和谐、热心倾听孩子的讲话。

一分钟游戏。中学生毕竟还没有长大, 毕竟还是一个孩子, 还没有成人, 通过游戏增进与孩子的情感, 提高孩子的生活兴趣, 调整孩子的精神状态。所进行的游戏, 必须是健康、积极、有趣味的, 引领孩子过充实、向上、快乐的生活。

一分钟矫正。孩子有过错的行为一定要矫正, 但首先要弄清孩子的错误或过失是孩子主观观因素还是非主观因素造成的, 其严重程度如何?矫正要注意场合, 语言要平缓、态度温和、不急不躁, 循序渐进, 不可急于求成。

一分钟激励。孩子出现过错以后, 一定要进行矫正, 但在矫正的同时, 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激励孩子前进, 引导孩子反思, 以情动人。对此, 家长要有耐心与恒心。

一分钟赞美。在孩子的身上总会有他独特的优点, 有他闪光的地方, 作为父母要注意发现孩子生活、学习中的优秀表现, 抓住最佳时机, 进行赞美。在赞美的过程中, 要注意赞美的方式、地点、语调、时机、程度等。

一分钟参与。在一个家庭中, 父母应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 家里办大事时 (如买房、买车、添置电器设备等) , 应该了解孩子的意见, 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的管理, 尽可能形成共识。在参与的过程中, 要注意参与的度, 不要什么都顺从孩子, 而要尊重与引导相结合。

一分钟惩戒。对于孩子出现的非常严重的过失行为, 如在校出现严重的违纪行为, 在社会上出现严重的不文明行为等, 一定要进行惩戒, 对此, 父母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要求限期改正错误, 同时父母对此表现出很伤心的情感, 引发孩子思考。但决不可动手伤害孩子, 要有理智, 控制自己情绪上的冲动, 避免产生对立的情绪。要掌握惩戒孩子的最佳时机, 孩子自责时, 有他人在场时, 孩子特烦躁时不要惩戒。

一分钟示爱。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惩戒孩子时更难受、更伤心。让孩子知道, 今天, 你出现严重问题, 进行惩戒, 这是父母的一种责任;也许今天你不高兴, 甚至流泪了, 其实父母更不高兴, 背后流有更多的泪水。

《一分钟》续写作文 篇11

第二天早上闹铃响了,元元马上睁开睡眼,心想:昨天我已经迟到了,今天我不能再迟到了。元元立刻起了床,快速洗了脸,刷了牙,吃了早点,他出门了,他走到十字路口,正好是绿灯,他走过去了,绿等又变成了红灯,元元说早一分钟真好!

元元奔向汽车站,汽车正好停下来,元元找到一个位子坐了下来,元元说早一分钟真好!

汽车到站了优秀作文 专注写作 作文人,元元快步走到了教室,老师走了进来说今天你没迟到啊!元元开心的说早一分钟真好!汽车到站了,元元快步走进教室,老师走了进来说:今天你没迟到啊!元元开心的说:早一分钟真好!

一分钟小学作文 篇12

我认为我们可以在一分钟内做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不能白白浪费。我们的生活会更充实,世界会更精彩。即使你只做一件小事,时间长了,也能积少成多,成就一番伟业。一分钟能记住三个字;一分钟就可以在电脑上打出几百个汉字;一分钟能讲一段话;一分钟可以用来鼓励一个人不要气馁,一分钟足够重新选择人生;一分钟可以.

听着时钟的快速脚步,我不禁加快了工作速度。时钟在提醒我们:“时间过得很快。追求它,超越它。如果你没有抓住它,它会把你远远甩在后面。你会失去很多本该有的东西,你会后悔的!”

一分钟的永恒作文 篇13

一、从一个真实的案例谈起

晨和昊是笔者班上两个比较调皮的孩子, 上课时不是开小差就是插嘴、搞怪。特别是晨读时间, 没有纪律的概念, 常常惹是生非。这两个孩子似乎天生就是一对冤家, 两天一小吵, 三天一大吵, 搞得班上“鸡犬不宁”。一天中午, 不知何事, 两人又吵起来了。值日班长劝不住, 心急火燎地赶到办公室报告:“老师, 不好啦!晨和昊打起来了!”笔者心中的火“蹭”的一下就冒出来了, 风风火火地赶到班里, 只见两人都像发怒的狮子, 满脸通红, 泪流满面, 把对方的学习用品扔得满地都是。见到老师, 更是你一言, 我一语地大声哭诉, 结果是什么都没说清楚。面对这样的情景, 如果笔者大发雷霆, 也许能止住两人的拉扯和哭泣, 但对解决事情没有丝毫帮助。于是, 笔者严肃地对他们说:“给你们一分钟时间, 先整理好学习用品, 深吸一口气, 把心情平静下来, 再说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结果是一分钟后, 笔者听到了事情的起因和经过, 也听到了他们的自我批评, 还看到了他们的相互谅解。虽然, 两人的脸上还挂着泪水, 但已经不是愤怒的泪水, 也不是委屈的泪水, 而是后悔的泪水、惭愧的泪水。

二、由上述案例引起的反思

沉着、冷静, 这两个词并不陌生, 但是当我们遇到一些突发事情时往往缺少的就是沉着、冷静、机智、智慧, 处理事情时就更谈不上平心静气了。回想起以前遇到同样的事情, 总是先对着犯错的孩子一阵“狂轰乱炸”, 看着他们一个个低头认错, 才觉得心中大快。现在想来, 这种做法, 只是凭借老师的威严压服, 仅是一时消除了自己心中的不快, 却没有把师生放在平等的地位, 更没有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没有给他们申辩的机会, 哪有晓之以理可言?

上述案例中, 笔者给孩子一分钟的时间去静心, 去思考, 让他们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该怎样做。也给了自己一分钟的缓冲时间, 思考有效的教育策略。这样就很好地缓解了矛盾,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后遗症。

1. 给孩子一分钟, 是一种方法。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教育的技巧和机智是每位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底。“教育有法, 但教无定法”, 我们在教育、引导学生时要讲究方式方法, 虽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但也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给孩子一分钟, 也是给自己静心的机会, 给大家缓解的机会, 这就是一种教育方法。

2. 给孩子一分钟, 是一种心态。

心态, 是指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有人说:“保持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而行为方式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作为教师, 在面对学生犯错时, 应保持平和的心态。给孩子一分钟, 就是给教师自己一分钟。有了这样一段时间的调整, 师生都能做到情绪稳定, 从而使事情在心平气和的氛围下顺利解决。

3. 给孩子一分钟, 是一种气度。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宽容大度是一种教者风范, 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 切记“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往往我们在面对每天繁琐的事情时, 情绪会克制不住, 特别是面对那些经常捣乱犯错的学生。这时, 我们更需要静心思考。给孩子一分钟是一种气度,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与学生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交流、沟通。

4. 给孩子一分钟, 是一种修养。

修养, 就是人在个体心灵深处进行的自我认识, 自我解剖, 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任何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 才会被人们所尊重。上述案例中, 教师没有一上来就一阵“狂风暴雨”, 而是给学生一分钟收拾东西和静心思考的时间, 教师以自己的修养和魅力赢得了学生的敬重, 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老师解决问题的严肃性和必要性, 这些都为事情的顺利解决做了情感上的沟通。

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 教师对学生的过错不应该恼怒, 而应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 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们, 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们, 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又不损害班主任的身心;既融洽了师生关系, 又树立了师德形象。

5. 给孩子一分钟, 是一种境界。

教师的德行修养、能力水平, 无疑都是教育境界的重要内涵。给孩子一分钟, 不仅显示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 展示了教师自身的气度和修养, 表明了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立场, 更重要的是隐含了对学生犯错的宽容。宽容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唯有宽容, 才能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 才能真正打开他们的心扉, 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才能引领学生学知获能, 帮助他们面对成长的烦恼。

班级里的突发事件考验着教师们的耐心与智慧。在处理时要怀着平和的心态, 运用恰当的方法, 引导学生的行为, 以显示教师的气度与修养, 真正做到有效教育。

摘要:本文结合教育管理实践, 总结出了应对班级学生突发事件的“给学生一分钟”策略。笔者在反思中认为, 给孩子一分钟, 是一种有效教育的方法;是一种心平气和的心态;是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气度;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修养;是一种民主宽容的境界。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突发事件,应对

参考文献

[1]朱永新, 袁振国.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最后一分钟作文 篇14

就像老师的敦敦教诲,教会了我许许多多。

一件小事留给了我深刻的回忆,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并让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

那是一天下午,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几道奥数题,其中一道难题难倒了我。一筹莫展的我就趴在桌子上想了又想,时不时的转着笔,怎么也做不出来。我拿出草稿本,解了一遍又一遍,但是验算始终不对。我象泄了气的皮球往床上一躺,一动不动。妈妈看到我的举动,对我说:“儿子,你不是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失败和成功之间只有坚持,也许你离成功只差一步,而你却要放弃了,那么你只会失败。”

妈妈的话让我感到愧疚,并且让我激起了斗志,“也许你离成功只差一步,而我却要放弃, 那么我只会失败。“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会做这道题!”

我拿起笔,将题目的条件理清楚,思路理清晰,算式列出,仔仔细细的算,这一次,终于验算成功了。我高兴的大叫了起来。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我终于将这个题目解出来了,这个题目的解法我是一辈子也忘不掉了。

这时突然想到柏拉图说过的一句话:“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最后一分钟。”是呀,阳光总在风雨后,

一分钟的永恒作文 篇15

在帮助学生理解“欲作家书意万重”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人真想写一封信给家人,这封信可能会写给谁?信中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我在三次教学中尝试了以下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匆匆收场的“追问”

[课堂描述]

刚提完问题,我就期待着学生举手发言。我急切地扫视着教室,努力寻找举手的学生。孩子们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不超过十秒钟时间,就有三四位学生举起了手。我如同找到救命稻草一般迫不及待地请出这几位学生来回答:“我想,诗人可能会对他的母亲说:‘妈妈,你现在还好吗?’”“老母亲,你可要当心自己的身体呀!”“家里的人都还好吗?”

“诗人还会说些什么呢?”我继续追问,教室里却一片寂静,我等待片刻,见无人作答,便匆匆收场。

[理性分析]

因为是公开教学,许多教师都害怕课堂“冷场”而导致教学尴尬,所以一提出问题便要求学生立即做出回答。为顺利推进教学进程,许多问题不求深入,点到为止,教学细节只是匆匆而过。这时的课堂便成为教师与极少数优秀学生的简单对话,教学仅仅是一种走过场的形式而已。其实,教师提出问题便立即叫学生回答是很不可取的,忽视了学生消化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只能肤浅思考,随意回答,或干脆一问三不知。

方法二:表面热闹的“讨论”

[课堂描述]

“诗人想说的话肯定也有好多,同桌间讨论讨论。”我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就热闹起来。学生们叽叽呱呱地讨论开了,也听不清谁在说些什么。约莫一分钟过去了,我叫停了热闹的学生:“现在谁来说说?”近10位学生犹豫着举起了手,“诗人可能会说:‘请替我向父母亲大人问好。’”“诗人可能会说:‘老婆我想你,等我赚足了钱就回来!’”这位学生的回答逗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原本我所期望的深情的课堂氛围一下子被他破坏了。

[理性分析]

同桌或小组的讨论应该建立在个体认知的基础上。在没有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观点之前,展开的讨论只是一种盲目的顺从,不能激起思维碰撞的火花,也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益。因此,这一环节的讨论的直接意义便是缓解一下紧张的课堂氛围,那只是一种空洞的自由和无效的热闹。对于如此深情的教学提问,实在不宜采用讨论的方式,要知道在热闹的讨论中是不能产生真挚感人的课堂气氛和内心感受的。

方法三:内涵丰富的“默想”

[课堂描述]

面对我的提问,学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课堂出现短暂的窒息式的空白。不一会儿,有三四位同学慢慢地举起手来。我读懂了学生的那份不肯定和不自信,没有急于请他们回答。“此时诗人还有哪些割舍不掉的牵挂呢?请大家默默地再想想。”学生们又埋头专注地观察、思考起来,课堂里一片静默。一分钟过后,学生们的手如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一次,我从他们胸有成竹的眼神和坚实肯定的小手中看到了他们的自信与真知。果然,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纷呈:“诗人对家乡的牵挂太多了:年事已高的老母亲呀,您的两鬓是否又增添了许多白发?家乡门前的那条小河呀,你是否已经改变了昔日的容颜?儿时天真烂漫的伙伴呀,你是否还保持着那颗纯洁的童心。”“诗人或许要对他的老母亲说:‘母亲呀,天气冷了,您得注意身体呀!千万不要过于节俭,该吃的还得吃。’”……

[理性分析]

这段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形成了情感高潮,这应该归功于课堂中宝贵的“一分钟静想”,是它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是它奠定了情感升华的基础,是它营造了先抑后扬的教学氛围。沉着教学,扎实推进,需要时间积累,教学是不能急于求成的。

教学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静心默想的习惯。

首先要创造机会。在课堂中要有意安排一些教学环节给学生自由思考,让学生“认真地想一想再说”,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其次是设计难度。教师要用心寻找问题的价值,精心设计问题的难度,找出那些适合学生细想的有着适宜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学习;再者就是确定数量。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堂课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学生细想之后才能作答。可根据课堂实际,安排2~3处细想环节最为合适;最后是给足时间。观点的形成、思维的完善需要时间,要做到深思熟虑就更需要真正属于自己的充分独立的思考时间。

上一篇:食品生产许可证换证需提交资料下一篇:原来我如此美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