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的重要性(精选8篇)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根据农业部对全国13.5万家典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农民占其从业人员的92.4%,其土地产出率每亩接近12000元,是全国农业用地平均产出率的6.2倍,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人均产值5.41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倍。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乡村旅游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旅游景点增多,规模扩大,功能拓宽,分布扩展,呈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但报告分析认为在各地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选择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我们的报告是国内第一份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系统阐述的报告,现具体介绍其中的三种:
一、个体农户经营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个体农民经营模式是最简单和初级的一种模式,它主要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农民自出经营,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旅游景区(景点),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通常呈现规模小、功能单
一、产品初级等特点。通过个体农庄的发展,吸纳附近闲散劳动力,通过手工艺、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目前,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的“农家乐”就是这一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如湖南益阳赫山区的“花乡农家”和内蒙乌拉特中旗的“瑙干塔拉”,通过旅游个体户自身的发展带动了同村的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二、农户+农户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农户+农户模式是由农户带动农户,农户之间自由组合,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这也是一种初级的早期模式,只是通过农户间的合作,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远离市场的乡村,农民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有一定的顾虑,大多农户不愿把资金或土地交给公司来经营,他们更信任那些“示范户”。在这些山村里,通常是“开拓户”首先开发乡村旅游并获得了成功,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农户们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并从示范户学习经验和技术,在短暂的磨合后,就形成了“农户+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是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形式。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通常旅游的带动效应有限。
在湖南汉寿县的“鹿溪农家”,从2001年7月起开发乡村旅游,最初只有两户村民参与,在不到一年的旅游接待中,“开拓户”获纯利8000元,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到2003年全村30多户中有14户条件较好的农户参与旅游接待服务,还有不少农户为旅游提供特种家禽、绿色蔬菜、山里野菜、生态河鱼等农产品和参与民俗表演,逐渐形成了“家禽养殖户”、“绿色蔬菜户”、“水产养殖户”、“民俗表演队”等专业户和旅游服务组织,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形成了“一户一特色”的规模化产业,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顺利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公司+农户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公司+农户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司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参与,公司直接与农户联系与合作。这种模式的形成通常是以公司买断农户的土地经营权,通过分红的形式让农户受益。它是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实践中,由高科技种养业推出的经营模式,因其充分地考虑了农户利益,在社区全方位的参与中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它通过吸纳社区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在开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了社区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丰富了旅游活动,向游客展示了真实的乡村文化。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户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避免不良竞争损害游客的利益。
(一)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我们目前所说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两层含义, 即发展和持续。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 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在具体内容方面, 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到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方面的协调统一, 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 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 可持续发展虽然缘起于环境保护问题, 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 世纪的发展理念, 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
(二) 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照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把旅游可持续发展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 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和增强。它包括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社会可持续发展3 大系统。也就是旅游发展既要重视旅游经济发展速度, 又要追求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旅游发展规模要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 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兼顾;同时要做到社会公平。
二、乡村旅游及其发展
(一) 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有多种定义。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 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在法国, 这种与乡村紧密结合的旅游被称为“ 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或“ 可持续性旅游”。在我国, 学者们对乡村旅游比较普遍的认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 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 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这实际上只是一种“ 农家乐”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一种与传统的乡村有关的旅游形式, 参加这种旅游活动的游客能学到有关的乡村生活方式和传统知识, 村民可以从这种旅游中直接受益。从旅游学的角度来看,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2004 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 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 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 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 充分体现“ 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 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小安研究员认为, 我国的乡村旅游目前已形成5 种模式:一是大城市近郊的“ 农家乐”;二是高科技农业观光园;三是农业新村, 特点是经济发达、乡村城镇化, 在发展中有意识地使本村成为有特色的目的地;四是古村落的开发;五是农业的绝景和胜景, 如桂林的龙胜梯田和云南的元阳梯田等。
(二)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开发存在小、散、重、乱的局面
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规范管理, 目前,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某些地方为了赶时髦的态度, 对原有农业资源稍加景观修改, 有的甚至根本不作加工就贴上了“乡村旅游”的标签;某些地方不顾条件限制 (如:村民自己的日常生活用水都无法解决、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等) , 在生态环境敏感地区大规模建造食宿接待设施, 开发乡村度假项目, 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害, 或埋下了隐患。
2.乡村旅游的活动项目形式单一
目前, 我国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 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虽然已经注意到产品开发的参与性, 但对其深度的挖掘不够, 使活动形式过于单调, 落入了“春季赏花, 秋季摘果”的窠臼。例如, 钓鱼作为一种休闲与健身相结合的项目, 讲究的是对钓鱼过程的享受和应对挑战性的环境, 有些养鱼专业户在自己承包的鱼塘里开设了钓鱼项目, 有些钓鱼场干脆到市场上买来活鱼养在水塘中, 由于存鱼密度较高, 钓鱼太容易, 使该项目刺激度降低, 失去了原本的魅力。例如, 青岛市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就存在这一问题。大泽山葡萄的旅游开发, 是举办节庆活动, 让游客采摘葡萄, 而北宅樱桃也采取类似方法, 在果实成熟时, 办樱桃节, 吸引市民前来采摘、品尝, 在其他乡村拟开发的旅游项目中, 也不外乎这些内容。
3.接待设施城市化倾向
一些开办农家旅馆的农户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 盲目化大本钱改善硬件设施, 如购置卡拉OK机、游戏机等, 大规模建多层住宿楼房、房屋过分装修, 向豪华宾馆的客房装修看齐, 接待设施建设陷入了城市化的误区。可惜这些举措非但没有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反而使旅游者失望, 因为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恰恰是为了逃避其惯常的城市环境而选择生动野趣的乡村旅游的。
(三)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和大众观光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进程, 尤其是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确定为我国生态环境游主题年的举措, 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兴起。
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之初, 表现出对自然风景资源、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乡俗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 农业观光旅游是乡村旅游在初级发展阶段的主要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普通的观光旅游, 而希望获得一种深入的文化体验。视觉上的享受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他们更强调的是一种参与, 一种体验。因此, 他们选择体验农家生活、品尝农家风味、参与农作活动、分享农家情趣的参与性旅游方式, 农村庭院经济、农园果园经济、养殖经济、畜牧经济、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经济作为参与型旅游资源加以结合开发, 出现了以收获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农园采摘旅游:以春节、元宵、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以品尝乡野土特产为主要目的的农家美食旅游等专题旅游项目, 以及融观光、休闲、休学、体验等目的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旅游项目。我国乡村旅游目的地主要分布在大城市的近郊。
目前, 随着我国居民旅游观念的改变,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现代生活的方式之一。有关旅游黄金周的调查显示, 人们正在逐步抛弃过去那种拉练式的长途跋涉, 城市周边地区二日游、三日游的度假休闲渐成时尚。乡村旅游呈现出市民举家出游增加、外地游客专程出游增加的特点。
乡村旅游在满足城市游客需求的同时, 无疑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机遇, 但乡村旅游在发展、探索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 如游客增多对乡村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为了经济利益盲目开发等等, 这些问题都从不同方面困扰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 要想使乡村旅游实现健康、合理的发展, 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保护联盟 (IUCN) 认为,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不损耗或破坏资源的情况下所允许的开发过程。就旅游开发而言, 这种资源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它包括一切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 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需的经济投入或称资本资源。正因为如此,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同时包括生态的可持续、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以及经济的可持续。
因此将这一思想运用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中,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生态的可持续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
生态的可持续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进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 而旅游者对于乡村旅游接待容量实施有效控制方面的要求在客观上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吻合之处, 这就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而对我们在乡村旅游供给的分析中提出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第一个难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2.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
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是指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 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 并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这一原则为解决我们在主客互动关系的分析中提出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另一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 这一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乡村旅游的供需双方是不够的, 它需要政府机构的参与。世界旅游组织 (WTO) 1985 年9 月在索非亚发布的《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者法规》明确要求各国政府“为了当代人和后代的利益, 保护包括人文、自然、社会、文化的旅游环境”, 与此同时, 它还要求旅游者“不要强调与当地居民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差异”, 而接待地居民则“有权自由使用他们自己的旅游资源, 通过他们的方式和行动增强对自然资源和文化环境的尊重”。因此, 我们有理由认为, 通过政府有关旅游环境意识的有效宣传和旅游者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充分尊重, 特别是通过提高接待地居民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 乡村旅游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可能实现的。
3.经济的可持续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
经济的可持续是指发展乡村旅游能取得经济效益, 资源能得到有效的管理, 以便能造福于子孙后代。经济效益是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和相关部门经济投入的回报, 这是维系乡村旅游供给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效益的取得应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管理为前提, 而根据都市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特定需要, 有针对性地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无疑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具体运用, 也是妥善解决乡村旅游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 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 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 如果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 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陷入困境。
(二) 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1.公平性原则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 在满足游客游览观光的目的达到同时, 满足开发商的利润要求以及保证当地社区居民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给各方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因此,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平衡经济、文化和环境各方面的利益, 不能为了一味满足经济的利益而破坏环境, 浪费资源。
2.持续性原则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意味着, 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 还要顾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离开了资源和环境, 就无从谈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 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同样,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如此, 必须在保护自然系统的基础下, 合理的发展乡村旅游。从而使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3.共同性原则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 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无论游客与开发商是否定居于旅游目的地的社区之内, 不能忘却的是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因此,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共同性原则,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要注重共同性原则, 健康发展乡村旅游。
(三) 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1.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是利用农业生产要素, 通过旅游化改造来提供旅游产品, 满足旅游需求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除了利用有形的资源之外, 往往还包括了市场渠道和企业品牌等无形资源, 通过旅游满足旅游者求知、购物、观光的基本需求, 这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因此,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 一方面, 旅游行业要围绕解决“三农”问题, 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产品,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业致富百姓, 带动农村发展。另一方面, 各地政府也要在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重视旅游特别是农业旅游问题, 加大扶持力度, 强化旅游功能, 对整体布局、道路改造、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厕所布设等进行规划建设, 改善旅游接待设施, 逐步解决旅游城市 (镇) 、景区景点的旅游厕所布设和脏、乱、差的问题旅游环境, 营造整洁的旅游环境。要逐步建立完善重点旅游景区和线路的医疗救护、治安报警、信息化等服务体系, 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服务。
2.发挥乡村旅游多样化功能
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 要发挥乡村观光旅游、生活体验、绿色饮食、乡村度假等多样化功能, 应对市民追求乡村观光、回归自然的心理, 吸引巨大的客源市场, 提高新农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环境保护与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关系的认识, 挖掘农村多种多样而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内涵, 诱人的民俗风情, 增强旅游载体精神灵魂。只有认识提高了, 才能促进观念的转变, 才能形成农村、农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促进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只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保证, 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发展。
总之, 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乡村旅游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 通过规划、管理、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寻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享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标准是:保护乡村资源, 延续历史文脉;保障经济效益, 延长生命周期。乡村旅游在满足城市游客需求的同时, 无疑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机遇, 但乡村旅游在发展、探索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本文在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研讨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及促进作用。
十余年来,尽管中央政府也发过一系列加强农村教育的文件,却未能真正扭转乡村教育日渐衰落的大势。有人不假思索地将这一现象归凶为城市化的影响,显然是坐而论道。只要稍做一点调查就不难发现,城乡居民所受教育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乡村居民只要稍有点辨别能力就会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城里较好的学校上学。正是由于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加上居民迫不得已的选择导致城乡教育的马太效应日益严重。
在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情况下,城镇化也确实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乡教育的流动,这种流动是理性平缓的。然而,过去几年的真实情况是,一些地方在规划建设的时候,罔顾义务教育是政府对所辖地所有居民一视同仁应尽的责任,采取先城后乡、重城轻乡、抽乡补城等双重标准的做法,引发城里的学校建好了,乡村学生大量涌入;城里的师资和学校条件好,待遇高,师生都想方设法往城里挤;用各种考试选拔的方式将乡村优秀教师选进城里,进一步加重了乡村教育的问题;利用在城里建设较好的学校带动乡村居民到城镇买房的方式加速城镇化,增加财政收入。结果是乡村出现大量漂亮的薄弱学校,城里出现大量的大班额和巨型学校,最终既误了乡下,又误了城里,教育生态恶性循环。
所以,解决当下乡村教育的问题,解决乡村教师问题是个重要的支点,唯有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T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才能让乡村漂亮的薄弱学校提高教育质量,阻止住生源的恶性流动,降低择校压力。
同时,又必须看到仅靠这个支点难以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建立城乡教育的良性生态,就必须校正较长时间以来执政理念上的误区,真正以人文本,把村民和市民的权利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关键是政府确立城乡居民有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权利的执政理念,然后通过资金投入、人员配置、政策调整等全方位的措施确保城乡居民能够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乡村教师的各种支持计划要为实现这个大目标服务。如果不明晰这个大日标,支持计划就有可能在一些地方变成无的放矢,为支持而支持,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正如会议所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必须放在这个大局下实施,必须理解城乡是社会良性生态体系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谁也离不开谁,城乡教育需要得到同等重视,有了这种自觉认识,再因地制宜制定符合乡村学校实际的有效措施发展乡村教育,才能把好的政策落实到位。
(来源:人民网)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乡村旅游资源分为五大类:
1、山水环境资源――以山岳、河流、溪谷等等地质、地貌、水文等等自然环境的独特观赏价值为基础,形成了山水景观基础,是“山水型旅游新农村”。
生态环境资源――以绿色植被为依托,形成的郁郁葱葱的环境,特别是较好的森林覆盖,成为氧吧,形成了生态环境基础,是“生态型旅游新农村”。
2、田园环境资源――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形成一幅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致,形成了田园景观基础,是“田园型旅游新农村”。
3、村落环境资源――以古村落、古街、古巷、古民居、特色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新型特色村落建筑、民俗风俗习惯
等等文化为基础,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形成了村落景观基础,是“村落型旅游新农村”。
4、经济产出资源――以果林、花卉、大棚、药材、牛羊牲畜、鱼塘、简单副食品加工等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渔业等等为依托,形成独特的景观环境和经济产出基础,是“新农产业型旅游新农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在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然而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未来农村农业的发展不能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模式上,必须要用等新理念新工具去创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模式。
一、金融创新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以农村金融创新撬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首先要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快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一方面,金融机构应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供需契合度,量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内在规律的特色产品,加快建立符合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特点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因此要加快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加强金融支付网络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支付工具,提高乡镇网点覆盖率,着力打通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还应加快构建农村征信体系,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尽快建设统一的征信数据平台,建立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推进农村信用信息资源的部门整合和城乡联动,提高信贷的可获得性。并着力提升农村金融监管水平,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带动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重点促进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小微金融机构和合作金融组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二、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最重要的是让人和人的连接变得非常简单,让整个社会商业合作关系从传统上的竖状结构变成网状结构。所有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所有的协作者又是被协作者,这样农村才能形成全新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成互联网形式的生态,这样农村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才会面貌一新。同时,要让农村的优质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必须用好互联网工具,根据市场的需求与当地特点,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发展特定产业。
三、大数据大数据是“互联网工具库”的核心武器。大数据是一种新的细化下的市场和市场下的细化,提前预售数据分析,农民可以做到预见性地生产,农业可以做到有计划地配置资源,加上智慧物流业、互联网金融的支持,这才是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化的真正实现。
乡村旅游是融合多种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路的途径,通过乡村旅游可以有效的激发新型农业的产生与运作,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有效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旅游从旅游规划的角度考量乡村的发展潜力,结合国家宏观政策,高瞻远瞩定位发展性质,到最后达到可行性的落地运营计划。具体运营分为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生活方式三方面的运营,也正结合了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发展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运营
一、乡村产业的运营
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种植、养殖,在品种选择与经营方式上,都要营造生态、原始的农业产品品牌,依据市场导向,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其次,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通过文化包装或创意包装,运用互联网电商、中央厨房的思维,向城市输出产品,这是未来乡村产业运营的主力,这种具有经过包装的土特物产,才能真正走出去。但这里,我们不能仅仅运营一个单一村庄的产品或者物产,而应该以此为基地或平台,去经营一个地理标签的物产。再者,就是休闲农业消费。乡村自然景观和田园产业,是有潜力成为核心吸引物的,这也就为休闲农业的在地消费提供了可行条件。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运用科技、文化、艺术等创意手段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动能。适应消费者多元需求,突出发展科技型、文化型、生态型、功能型、服务型等创意农业,培育创意农产品、创意农田景观、创意文化、创意节庆、创意饮食、创意民宿。同时强化节庆营销,组织参加全国区域性展会,支持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事节庆。休闲农业消费,不仅仅是“采摘-支付”的简单模式,而是需要项目主体的营销包装推广。从采摘上升到劳动体验,从采摘上升到亲子社交,即从村民经营到公司化的定制化经营。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农民脱贫,从生态、环境、乡风、文化等多方面整合农村资源,激发农民创业热情,激活乡村内在活力。而乡村旅游的支柱是产业,乡村产业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合理利用乡村土地资源,由传统农业转变为多样性农业。
二、乡村文化的运营乡村的历史文化、乡村的民俗活动、乡村的游戏,都是文化的范畴。乡村的文化,也是乡村景区化的核心,也是有望成为核心吸引物潜质的。首先,不是站在一个村庄的角度去寻找、激活与包装文化,而是要站在一个文化地域的高度,去看待乡村的文化。其次,乡村的文化需要载体,通过改造乡村文化建筑,或者保护原有传统建筑、景观,让乡村的肌理空间更具有地域特点,这些是乡村旅游运营的依托。再者,要打造思考文化运营的赢利点。乡村的文化空间,有其特有的公共属性,但这种公共属性不能成为一个乡村或者城镇的文化事业,而应该嫁接社会力量参与经营。因此经营方式可以分为文化演艺、休闲消费、乡村游学教育等。乡村文化运营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意的活动,也是吸引乡村创客聚集的关键因素。
三、乡村生活方式的运营乡村对于游客市场的吸引力,最大的关键在于异于城市的生活环境与方式。未来的乡村景区,不是说让城里人去吃去喝,而是去过一天、两天的乡村生活。乡村生活方式的运营,其实就是乡村业态的选择与包装,是基于良性的产品运营进行架构的。单一的生活方式供给,可以交给当地居民、创客,但整体的生活方式及环境氛围的营造,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平台化支撑。单一的生活业态是很难有生命力的,而侧重整体生活方式的打造,则需要平台精心包装、品质植入。如乡村饮食可以做特色餐厅、农家庄园,乡村住宿可以作民宿、农家小院,乡下休闲活动可以做朋友聚会、亲子游戏,乡村养老可以做康养、生态等。当这种乡村生活生态圈形成,乡村生活方式才会以一个整体成为产品并向游客输出;而这个时候,这种生活方式才会得到市场认知,或者成为一个IP。乡村旅游运营主体乡村旅游运营需要新型的经营主体参与,关于经营主体,有几种方式:1.村民经营企业化统一管理,如重渡沟模式,能够避免无序经营和恶性竞争,保障村民集体利益;2.村民经营政府服务,如梅家坞,能够实现村民主观能动性,但村集体应做好协调服务工作;3.村民经营与外来社会主体经营并行,某些创新型、文化型业态通过引进外来经营主体能够赋予乡村新的活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发展农村客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工程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包括道路客运在内的道路运输市场向社会开放,“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我州道路客运得以迅猛发展。省际长途客运、地际快速客运、县际班车客运、县内主干定线客运组成的客运网络已逐步形成,“乘车难”问题得到解决,主要乡镇到县城的农村定线客运的运力已大于运量,充分满足了农民进城出行的需要。但是,随着通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拓展,农村区域内的乡镇之间、乡镇至行政村和行政村之间班车客运(即乡村道路客运)发展不起来,农民乘车难的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农用车、拖拉机、三轮摩托车、报费车和无牌无照的黑车等非客运车辆从事乡村客运的现象较为普遍,逢赶集日,“三层式”、“插笋式”的载客现象尤其突出,并履禁不止,潜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几年来笔者对我州乡村客运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现就在当前的条件下,对发展我州农村支线客运进行浅析探讨。
一、农村客运的特点
农村客运的运输对象主要是农民群众,农民群众对出行条件要求非常低,他们需要的是能“走得了”,需要是能把自已和携带的农副产品运到集市的客货两用车,再换回其所需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他们没有讲究或者说没有条件讲究车辆的舒适,也不奢望豪华客车、出租车的排场;逢赶集日客流量大,闲场日客流量小。这就决定了农村支线客运具有点多面广、客源分散、出行时间无规律、人货需同行、运价需低廉、往返需便利、运量不平衡的特点。
二、制约乡村道路客运发展的原因
(一)过重的税费负担,使合法经营者望而止步。按我州目前的税费征收政策,一台__座的客运车每月成本为:(_)折旧费___元;(_)保险费___元;(_)各种税费____元;(_)油耗____元(以每天营运__公里行程计算);(_)车辆维护、材料费及检测费用___元;(_)驾驶员、售票员工资____元,总计____元。乡村客运主要是满足农民出行的需要,其里程短、运价低、客流量不均衡。按平均实载率为__%,运价每人_元,每日_个单程,每月收入:(实际载客数×票价×每日行程×每月天数)__._×_×_×__=____元。显然是经营者入不敷出,自然不会选择乡村客运市场。
(二)利益驱动,非法经营者趋之若骛。随着农村通村公路的不断拓展,农民乘车需求的客观存在,一些农民纷纷购买农用车、拖拉机、三轮车甚至报费车非法占领土乡村客运市场,村民花上一两万元甚至几千元即可买辆车,即装货又载客赚钱。据了解,一辆农用车四轮车每月纯利润(除驾驶员工资)可达千元以上。而对乡村乘客而言,花一二元钱就可以乘车带货,既方便又实惠,在没有其它选择的情况下,只能依赖这一系列来交通工具带步。这些非客运车辆违章载客,遇到检查就躲,检查一过又非法经营,即使被查到,罚完款后,又照样运营。
三、乡村道路客运发展的途径
(一)统筹政策扶持和经济扶持,制定优惠政策,有利于经营者,使乡村客运班车能“开得了、留得住、有效益”,从根本上扶持乡村客运市场的发展。
_、采取政策贴息等优扶政策,鼓励当地原来利用非载客车辆从事非法客运且技术过硬的业户购买符合要求的车辆从事合法客运;
_、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养路费、公路客运附加费和税全免的政策;
_、对新开辟的一些乡村客运线路,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二)建好准四级路和健全公路养护体系,让农民兄弟行好路。目前我州大多通村公路属等外级公路,坡陡弯急、险要路段多、通行能力低。我们可以参照某省的作法,**省为发展乡村客运,针对山区通村公路建设费用高,交通流量少的实际,制定了《**省准四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填补了山区通村公路无适用标准的空白。加快对通村公路的“改扩建”工程,达到准四级公路标准。
我州通村公路多为“公助民修”,修后无人管,通后无人养,使得村级公路一年比一年差。要健全农村公路养护体系,通过村民委员会,制定护路公约,确定_—_名公路养护人员专门负责本村公路的养护。
建好准四级公路和健全村级公路养护体系是发展乡村客运的前提保障。
(三)选择准经济型车,让农民兄弟坐好车。针对乡村客运人货同行及道路特殊、经济落后等特点,选择经济适用型车辆,对路况和经济条件好的农村可以参照某省省的做法。某省省为发展乡村道路客运,研制了适合于农村的经济型客车,增加了行李舱面积,分别开发出后置舱、下置舱和内置舱,受到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对目前我州还不能通达客车的村级公路和经济落后的地区,可否把客货两用厢货规范起来,加强对驾驶员的技术素质和车辆安全性能的管理,对前排载人座位投保承运人责任险,把这部分车纳入管理总比用拖拉机、三轮车等报费黑车从事客运的安全系数要提高的多。
(四)加快集镇所在地的站场建设,提高客运车辆利用率。目前我州没有一、二个农村客运站场,营运车辆都是停靠在马路边上下客和等客,车厢也就成了候车室,这样就使得车辆在赶集日也只能跑一趟,要不就没有停车的位置。今年省交通厅给我州安排了__个农村客运站建设计划,加快农村集镇所在地站场建设,让农民兄弟有候车的地方,车辆有进站的场所,这样才能提高车辆的行驶率,提高经济效益。
&nb
sp;
(五)运输行业管理部门,要深入实际,依靠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合理科学地配置乡村客运运力。依据行政村人口的疏密程度和同一线路上行政村的多少,来配置客运力。发展的对象主要是原利用非客运车辆从事经营的业户,动员他们购买新的客运车辆,从事合法客运,确保乡村客运总量基本平衡。乡村客运实行不定线的片区营运,针对运量不平衡的特点,以片区为单位组织赶集车队,解决赶集日运力不够、闲场日无人坐车、运力过剩的矛盾。
(六)“疏堵结合”,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历年来,我们在“堵”的方面花费很大的人力、财力去整治农村客运市场,在整治过程中,非客运车辆非法载客的现象有所好转,但在“堵”的同时,没有替代的客运车辆去“疏”导,造成了农民坐车难,曾发生***的农民因没有车坐而堵国道的事件。所以,在发展农村支线客运的同时,各相关部门(或暂时成立一个机构)要加大对利用农用车、拖拉机、三轮摩托和报费车辆从事客运的打击力度,让它没有生存的空间,为乡村道路客运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即使2011 年城市化率首次突破了50%, 乡村仍旧拥有超过6 亿的人口, 以及2 亿以上进城却未成为“城市人”的人口。国家重视三农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大战略于2005 年被提出, 宏观政策对于乡村问题的重视促成了乡村发展一定的有利条件, 城乡规划日益替换了城市规划的用语, 一定程度地说明城市对于乡村的反哺成为值得研究和付诸实践的议题。
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贡献与牺牲
1.1 乡村的贡献
农业生产粮食, 满足人们最为基本的需求, 粮食是无法替代的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耕地是农业生产中基本的, 同样也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乡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除了散落其中的居民点之外, 大面积的是围绕村庄的开放地带, 有农田、牧场、森林、河流、湿地等环境。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 其中大量的自然生态要素也是维持着整个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 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我国乡村地区面积广袤, 生态功能突出。
乡村传统文化处处体现对于自然的尊重, 天人合一的观念, 主张顺应自然, 尊重自然, 生产上的循环利用, 生活中的节俭低碳等都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结果。面对如今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尤其以破坏生态的建设现象十分普遍, 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 挖掘乡村文明、重塑生态理念, 对于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城市化包含两个重要的涵义, 一是人口的城市化, 二是土地的城市化。人口的城市化, 转移了农业劳动力要素, 土地的城市化占用了不少耕地, 尤其是在大中城市的近郊, 城市地域面积的扩大, 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较多。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数量有限。
无论是人口, 还是土地, 城市化都挤占了农业生产要素。
1.2 乡村的牺牲
(1) 家庭分离与空心村
乡村人口较十年前减少1.33 亿, 且随着乡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 农业生产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关于农业劳动力利用状况的较为全面的调查, 显示74.3% 的村庄能外出打工的青年劳动力都已离开村庄。1)
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后, 当经济条件允许时, 优先将未成年子女带走, 老人则有可能留在乡村, 造成大量的空巢老人。
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离开村庄, 无论是将老人小孩留在乡村, 还是举家搬离乡村, 其结果都是乡村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人口空心化现象。乡村社会缺乏活力, 房屋空置, 逐渐衰落。且随着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有些区位条件好, 经济基础好的乡村基于对外交通运输的考虑, 将乡村的二三产业布置于乡村外围, 沿着交通沿线。新住宅向村庄外围的道路发展, 改变了原来乡村聚落的传统形式, 逐渐形成分散式的格局, 村庄内部出现空着的宅基地, 成为空间形态上的空心村。
(2) 文化趋同
乡村面临城市化的冲击, 不仅表现在物质形态上, 也体现在文化方面。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 在城市及周围的乡村构成的区域中, 城市这个核心吸引着广大的乡村腹地。城市化也是城市对乡村影响的一个过程, 是强势的城市文化同化乡村社会的过程。
城市拥有各种文化设施, 是文化交流之地, 具有传播文化的优势。城市文化的强势还体现在它有强大的吸引力, 使得乡村居民通过学习, 参与到城市文化中, 更加利于城市文化优化。随着大众传媒, 电视、报刊、网络等在乡村地区的普及, 城市文化更是加速侵蚀与颠覆乡村文化。家电下乡之后, 看电视几乎是乡村居民闲暇时主要的娱乐活动。而电视媒体本就是为大众消费服务的, 宣传着城市的消费文化, 传播着城市生活的光怪陆离, 各种物质欲望潜移默化朴实的乡村, 城市生活的便捷、丰富成为更多乡村青少年的向往, 而乡村生活的怡然自得也就逐渐消失。
(3) 社会资本的流失
城市与乡村, 社会资本有着截然不同的组成成分。乡村与城市的文化是异质的, 城市社会复杂性更高、包容性更强, 而乡村社会往往是基于血缘、地缘而形成的一个社会共同体, 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在遇到与集体利益相关的问题时, 会爆发出更为强大的力量。相较于城市, 更原始、链接更紧密、力量更强大的社会资本存在于乡村社会结构中, 也就比人情冷漠的城市更加珍贵也更为有用, 若能有效利用乡村的社会资本, 对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将是一股无可取代的巨大能量。
乡村社会资本主要由社会共同体基于全员的凝聚力组成, 而人口的流失与文化的侵蚀, 对于这样的社会共同体造成巨大影响, 乡村社会共同体原本内生性的自组织能力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被城市化进程消解或打断。
著名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家卡尔·波兰尼认为导致文化退化和沦落的原因并非像通常假定的那样是由于经济上的剥削, 而是被牺牲者文化环境的解体。2)乡村社会面对城市化的冲击, 失去了支撑乡土文化的整个乡土社区环境。
2 快速城市化结果:城乡差距加大
2.1 城乡收入差距大
建国60 多年来, 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1978 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43.4 元和133.6 元, 二者相差为209.8 元, 城镇是乡村的2.57 倍。到了2011 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13 倍, 二者相差将近15000 元。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做成趋势图 (图1) , 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呈剪刀差扩大的态势。进入21 世纪之后, 剪刀口越来越大。显然,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比乡村居民收入要快的多,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2.2 城乡消费差距大
尽管我国乡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 但仍要和城镇居民一样去承受医疗、教育等其他费用。1990 年,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人均1596 元, 乡村居民为560 元, 二者相差1036 元, 城镇居民是乡村居民的2.85 倍。2011年,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8750 元和5633 元, 二者差距扩大为13117 元, 城镇居民是乡村居民的3.32倍。与城乡收入相对应, 城乡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也不相同,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乡村居民。从消费支出能够看得出,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存在巨大差距。2011 年,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 而乡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4%, 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 年代末期水平, 城乡消费水平相差约十年 (表1) 。
虽然乡村居民生活品质随着收入的增加有明显改善, 但是城乡生活差距却是进一步扩大。
2.3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大
(1) 教育方面
图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
城乡教育存在巨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办学条件、城乡师资水平等几个方面。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 2010 年我国城市文盲率为2.66%, 乡村文盲率却达到7.26%。随着学历的逐步提高, 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之间的学历差距也呈明显扩大的趋势。在城市, 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0 倍、9.3 倍、24.2 倍、61.9 倍。
(2) 医疗卫生方面
城乡卫生医疗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医护人员配备、医疗设备配置等方面。在医疗卫生的投入方面, 2000 年, 城市和乡村人均卫生费用分别为771 元和224 元, 城市为乡村的3.44 倍, 到2010 年, 城市和乡村人均卫生费用分别为2176.6 元和562.0 元, 城市为乡村的3.87 倍。在医疗资源方面, 2010 年, 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医疗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为13.68 人和5.33张, 而乡村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医疗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为5.24 人和2.44 张;且先进医疗设备大多配置在城市中的大医院。从这些数字能够看得出, 尽管政府对乡村医疗卫生越来越重视, 但是, 医疗卫生投入重点在城市的状况并没有彻底改变。
(3) 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方面
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等的投资方面, 城市是大大多于乡村的。乡村基础设施分布密度低, 利用率低, 规模效应小, 建设成本高, 维护费用高, 很难吸引除政府以外的投资主体。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沟通乡村地区与外界的物质流通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所重视的, 可是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 往往通过强制性手段向乡村居民集资、摊派。这样一来, 乡村居民需要负担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建设, 加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负担。
3 从牺牲到反哺
过去的几十年, 城市的发展并没有促进乡村的繁荣, 正相反, 城市的发展伴随着乡村的衰落。国家政策在城乡关系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改革的推进, 城乡差距急剧扩大, 城乡发展失衡。城市与乡村在理论上应该是互补的。乡村是生存所需粮食等产品的生产地, 供给城市, 城市为乡村农产品的市场, 市场越发达, 乡村获利就越多。城市的工业产品除了内销同样也面向乡村, 城乡间持续的产品交换, “这是一种使双方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的城乡间的贸易”。3)但是, 这种本应互助互补的关系没能正常的发挥功效, 乡村的发展受到了多重打击。对绝大多数乡村而言, 家庭农业延续着自然交替的特点, 青壮年外出打工经商, 老人小孩留守乡村, 乡村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与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 乡村日渐凋敝。乡村基础设施陈旧, 公共服务设施缺失, 村庄聚落核心涣散, 环境污染, 生态恶化, 乡村景观遭到破坏, 乡村文化日益退化, 乡村特色逐渐消失。
纵观其他国家的快速城市化历程可以发现, 在跨越城市化率50% 之前, 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牺牲社会公平、国民利益、生态环境、资源、农村和农民等, 换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4)。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为维护社会稳定, 缓解矛盾, 政府以“反哺”的形式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城市化率50% 为拐点, 50%~70% 的社会焦点和政策导向集中体现为, 反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的缺失。”5)
我国城市化进程, “牺牲”了乡村,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 对乡村的田园风光有一种美好的想象, 但是, 当城市里的人真正走进乡村的时候, 发现大部分的村庄环境脏乱、道路泥泞、建筑破败、生活不便。
乡村何去何从?城市化发展不可避免, 现代化也是不可逆的潮流, 城市人口的增加也必然伴随着乡村人口的减少。对于那些生态环境糟糕, 气候恶劣的地区, 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村落会自然衰败, 渐渐消失;对于城市边缘近郊地带的村落, 随着城市化进程, 城市面积的扩张, 最终被城市化, 这些都是必然的。但是在拥有肥沃土壤, 适合农业发展的地区, 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生活在村落中, 农业是最为基本的必不可缺的产业, 乡村除了提供生存所需的粮食, 其生态环境效益也维系着人类的基本生存活动。城市反哺乡村, 不仅仅解决乡村问题, 城市与乡村唇齿相依, 同样也是城市问题的出路。反哺乡村是一个包括了人、环境、生态、产业的复杂的系统工作, 是一项社会工程。重建城市与乡村互助互利, 相互哺育的关系。
何为反哺?反哺乡村是指工业利润回流农业, 城市收益回馈乡村, 反哺是对乡村发展一种政策上的支持。在国家发展战略上从过去的向工业倾斜转变为适度的向农业倾斜, 由乡村支持城市现代化的历史进入城市反馈乡村发展建设的新阶段。城市对乡村的反哺应当包括政策反哺、资金反哺、技术反哺、人才反哺。政府需明确强化反哺乡村的法律约束。增加对农业和乡村的资金投入,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加强对农业资源及生态资源的保护, 促进农业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社会资金的引导, 创造非农产业的发展条件及农民增收的机会,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乡村的生活环境, 提高生活品质。
4 城市反哺乡村可行性分析
4.1 反哺条件
从国际经验看, 农业哺育工业,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为其积累资本, 而欧美先行工业化国家、亚洲先行工业化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的程度之后, 开始实施“以工补农”的政策, 以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反哺乡村。实行反哺农业政策比较典型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为先行工业化国家, 而韩国和台湾地区则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H·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 将经济结构转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成熟期 (表2)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工业产值占GDP比重将工业化阶段划分为:农业经济阶段、工业初兴阶段和工业加速阶段。
国内一些划分方法有以不同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作为依据, 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农业时期、工业时期、后工业时期;或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江小娟认为, 判断经济增长所处阶段、产业结构转变主要有三个指标, 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GDP的产业结构指标以及就业结构, 6)通过四个变量, 即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划分工业化阶段。7)
本文采用四个变量:人均GDP、农业产业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及城市化率, 判定经济发展是否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美国以1933 年的《农业调整法》为标志, 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英国于二战后1947 年颁布了第一个农业法, 开始大范围实施反哺农业政策;德国于1953 年制定了农业改革规划;法国于1954 年进入农业机械化时期;日本于1961 年通过《农业基本法》, 开始实施以工补农;台湾地区于1974 年实行稻米报价制度;韩国于1980 年较大幅度调整农业政策, 开始新阶段的新村运动, 进入大规模反哺农业期。
综合“ 以工补农”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数据 ( 表3) , 进入大规模反哺阶段时, 欧美国家人均GDP达到5000~7000 美元, 农业GDP低于12%,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低于27%;而亚洲人均GDP达到3500~4500 美元, 农业GDP低于15%,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低于35%, 城市化率均达到50% 以上。
4.2 反哺可能性
2011 年我国人均GDP为35181 元, 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为10.12%,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34.8%, 城市化率超过50%。参照国际经验, 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
我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业人口比重的不同, 农业产值比重的不同, 都会造成反哺地区适用性的不同。发达地区适合进行反哺未必意味着落后地区也同样也适合进行反哺。依据上述工业化中期后进入全面反哺的四个指标:人均GDP、城市化率、农业产值比重和第一产业就业比重, 大致可以判断我国各省、市、区工业化进程的状态 (表4、图2) 。
人均GDP以3500 美元8)为标准, 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原因, 计算为人民币28000 元。农业产值比重15% 以下,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35% 以下, 城市化率50% 以上。四项指标中, 全部满足的有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广东、重庆;仅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的有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四项指标中有两项以上不满足条件的有安徽、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新疆九个省。
将全国各省、市、区按照四个指标标准划分为5 个小类, 3 种类别 (表5) 。甲类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较快, 已具有大规模反哺乡村的条件;乙类地区有一定的反哺条件, 而丙类地区工业基础较弱, 自身距离反哺的阶段标准尚有一定差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三类地区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差别不大, 几乎都在30~40 的相对富裕的范围内, 而丙类地区的乡村恩格尔系数略高。三类地区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差异较大的是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乡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 可以看出在本身不具有反哺条件的地区, 反哺的需求更大。在国家统一的反哺政策下, 甲类地区除了纵向的反哺外, 还有通过中央财政转移对于丙类地区的支持补贴的横向反哺。
图2我国各区域工业化程度示意
4.3 资金来源
资金上的支持是反哺乡村最为基本有效的手段。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管理者, 能够通过合法的公共管理,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 对农业部门、乡村社会进行积极的财政支持。政府的财政支持主要用于大规模的农业基础性建设投资, 包括改良农业生产及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 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等等;推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农业科学研究及相关教育事业。根据公共财政理论中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论, 政府投入资金具有倍数扩张社会总需求的作用, 财政资金会有效产生明显的放大效应, 国家投入的资金能带来更多集体和个人的支农投资。
除了各级政府支持乡村发展的资金外, 反哺资金的来源还包括土地出让金、乡村金融信贷资金、社会民间资金等。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大量的农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 为城市发展提供土地资源, 而通过土地征用, 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注入了大量的资金。这些土地出让金大部分收益归政府所有, 而乡村付出了偏低补偿的牺牲, 减少农业用地的代价, 土地出让金也必须有相当比例用于乡村发展中。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支持农业发展, 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金融本就是政府就金融市场失效而采用的干预手段。农业因其生产特性, 产品公共性等缘由不可能吸引商业银行的资金投入。因此, 乡村金融也是国家政策支持农业生产在资金上的体现, 其手段方式是围绕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而开展信贷金融服务。反哺乡村, 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和乡村生活现代化, 乡村的金融资金必须回流乡村, 优先用于乡村发展建设, 并鼓励引导更多的非农资金流入乡村。
社会民间出资的个人行为离不开政府行为的支持, 反哺资金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 民间财力有很大增长, 尤其是一些从乡村出去的成功人士重宗族、念乡情, 募集资金回乡帮助家乡发展。乡贤反哺家乡在闽粤等地历史上都颇有影响, 这些华侨乡贤即使不能告老还乡, 但落叶归根的浓浓乡土之情使其投资于故乡建设。如今乡贤概念已然有所延展, 除了海外的华侨, 还涵盖了国内在异乡人士。乡贤反哺的这股民间力量对乡村发展不仅仅是资金反馈, 还有技术、知识等。
5 结语
城市化进程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必然途径, 城市化包含着人口的城市化和土地的城市化。在必然的乡村人口城市化与乡村土地城市化背景下, 乡村的发展也就成为了城市化必须面对的问题。城市化进程的最终形态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城市化率, 广袤的土地不会全部成为城市区域, 全部的劳动力也仍旧包含从事农业生产的相当一部分人口。乡村的生产活动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乡村的生态环境也维持着整个地域的生态平衡。
乡村发展不只是单纯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 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所在, 乡村发展也关系到能否重建城市与乡村互助互利, 相互哺育的关系。重建传统文化不是把城市变成乡村, 推进现代化也不是把乡村建成城市。城市与乡村应该是在不同功能上的一种互补关系, 将城市建设的更像城市, 乡村建设的更像乡村:有民居, 有乡土文化, 有新鲜空气, 有美丽景色, 才能吸引城市人。城乡差异不是政策上的偏向, 不是基础设施的差别, 也不是公共服务配置的不均, 而是本身异质所带来的差别。保持乡村原有的文化, 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普及、乡村风貌的整治改善, 使得乡村成为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
本文提出反哺乡村是城市对于在城乡关系中长期处于受益一方应该做出的反馈, 对于乡村所做的贡献、所付出的代价及现有经济实力及政策因素等条件应该而且是可以做出的选择。
在近百年的历史中, 我国的乡村经历了大起大落, 中国的乡村社会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 地域广布, 又有着多样的乡土文明背景, 注定了村庄规划建设以及乡村发展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 是需要长期的系统的实践。期望在现代化完成、城市化进入平稳阶段之时, 我们的乡村展现的是一幅与城市交相辉映的美丽图景。
图、表来源
图1、表1、表5: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图2:依据表4数据, 作者绘制;
表2:H·钱纳里, S·鲁滨逊, M·塞尔奎因著.吴奇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表3:马晓河, 蓝海涛, 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J].管理世界, 2005 (7) :55-63.人均GDP为1990年标准, 表格中一些数据为相近年份数据。
表4:《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数据根据2011年数据计算得出, 为估算数据。
摘要: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经济快速增长, 大面积的土地工业化、城市化, 乡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化的同时导致乡村的边缘化。城市化进程中, 乡村不仅为城市人口提供基础农产品, 更是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为城市化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城乡关系中, 城市处于相对受益的一方, 在城市化率已突破50%的今天, 除了经济增长, 对于社会、文化的关注进一步提升, 乡村对于城市化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有必要置于城乡均衡发展的关系中予以认识, 本文基于这种认识, 分析城市反哺乡村的条件并初步论述其可行性。
关键词:城市化,乡村问题,反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国士绅——城乡关系论集[M].赵旭东, 秦志杰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朱启臻, 赵晨鸣.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3]李璐颖.城市化率50%的拐点迷局——典型国家快速城市化阶段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 2013 (3) :43-49.
[4]赵霞.乡村文化的秩序转型与价值重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2.
[5]H·钱纳里, S·鲁滨逊, M·塞尔奎因著.吴奇等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6]江小涓.1995-2010年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产业政策[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 1994 (3) :12-15.
[7]江小涓.世纪之交的工业结构升级[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
[8]马晓河, 蓝海涛, 黄汉权.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J].管理世界, 2005 (7) :55-63.
[9]王先明.中国近代乡村史研究及展望[J].近代史研究, 2002 (2) :259-289.
[10]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J].社会学研究, 2010 (1) :1-33.
[11]皮建才.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府作用机制及其福利效果[J].世界经济, 2009 (7) :14-26.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1-0206-01
乡村旅游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人类早期,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像阳光,空气,水一样,是自然界本身提供的,并不具备经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染日益加剧,人们对乡村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自然风光产生强烈的需求,使乡村生态环境成了残缺资源,具有了经济价值。乡村旅游能够使生态效益转化经济效益,成为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而这种促进反映在乡村旅游中就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必对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和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个带动作用。
1具体表现在
1)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一大批老少边贫地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贫困地区依托本地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是脱贫致富道路上做出的一种实事就是、因地制宜的选择。这种选择,使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据河北省有关部门搞的社会调查,全省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致富的农村即达到1200多个,30万户,近百万人。据此推算,全国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致富的村庄不会少于1万个,人口不会少于300万人。这是发展旅游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贡献,同时,对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乡村旅游的发展,为闲散的劳动力开辟了广阔的就业门路。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当地居民围绕着游客吃、住、游、购、娱的需要,兴办了各类企业,围绕旅游点而发展起来的餐饮业、运输业、旅馆业等比比皆是。人们通过开展各种为旅游者服务的活动,找到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轻了各级政府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压力。
3)发展乡村旅游缩小了城乡差别。在我国大城市的郊区县,在大城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都市附近的县郊区已经进入现代化农业文明阶段。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区位优势,其主要表现就是直接面对周末假期、民俗佳节、庆典活动等需求的稳定而庞大的城镇居民市场,特别是2008年起各个假期地调整,给乡村游带来了更大的市场。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不仅使本地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使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加快了大城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落差已越变越小。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多元化休假制度日渐成熟以及旅游者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我国旅游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升级: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丧失其市场垄断地位,代表现代旅游价值取向的乡村旅游成为旅游市场新的热点之一。
2但有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经营理念陈旧
在经营理念上,还停留在特别看重菜品质量、味道和价格,而对于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特色(农家风味)、环境(绿化环境)、服务(服务水平)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经营者乐意在主体建筑上花钱,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功夫;乐意在量上投入,而不愿意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上花钱。主张少投入,多产出;采购质劣价低的菜品欺骗顾客,甚至克扣斤两;目光短浅的井底意识还表现在不愿走出本地去做比较,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单兵独战的多,团结协作,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
2.2营销渠道单一
在招徕客源上,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传播,对朋友关系的依赖也说明经营户的宣传促销意识还停留在原始的、被动的认识上。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形式。
2.3市场竞争意识不强
经营者经营理念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尤其需要专业的培训、指导和政府的引导。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近郊旅游休闲形式,有其特殊发展规律和经营模式。要让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耗费太大的成本,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对于当地政府来讲,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私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大众游客来讲,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是“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化目标的基本方向。
3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策略
3.1消除瓶颈,政府主导
突出表现在农民素质与现代化旅游服务要求的断裂;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与旅游发展要求的差距;分散的村庄与市场的断裂,农民很难直接走向市场等等,对此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和便捷协调的旅游机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政府主导,要着重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地位,赋予其更大职权,如重要景点和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权;乡村旅游饭店的审批权;乡村旅游景点(线路)的审批权;旅游价格审批权,牵头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监查权等等,切实改变以往旅游管理部门职能的模糊性,真正做到不该管的不管,该管的一定管好。
3.2发展生态旅游,走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旅游是将生态平衡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将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目标是实现旅游发展中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它反映了人们一种回归自然、渴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验“天人合一”的追求。乡村旅游是人们向往“回归自然”、渴望“返璞归真”的需求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它强调的是乡土味、自然味和原始味,其实质就是生态旅游。因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首先要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对“乡村性”的侵蚀。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其次,要防止乡土文化的丧失。政府机构要积极参与,培养乡村居民对本地社会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要让乡村居民明白农耕文化从社会发展阶段来说是落后的,但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却是人类共同向往的,现代人追求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时尚,便是返璞归真、亲近泥土。都市人之所以钟情于乡村旅游,正源于他们梦中的“香格里拉”不在都市,而是在乡村。要使乡村居民在吸收都市文化精华的同时,能珍视并保持起本土文化的鲜明特色。
3.3文化灌注,挖掘内涵
旅游的实质是精神体验和文化消费。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巧打“特色牌”。乡村旅游只有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才能有效增强吸引力与竞争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重要的是结合乡村旅游特点,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3.4加强培养,集聚人才
乡村旅游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其中的关键,要处理好借助“外脑”与培养自身人才的关系。乡村旅游在发展之初,特别是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非常需要旅游专业人才的“外脑”,以引导乡村旅游走上正轨。对于日常的经营管理人才,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培养,也可以从外面引进。但是一般的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最好立足自己培养,这样既有助于增强服务的特色,同时还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乡村发展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乡村中小企业的发展10-11
关于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汇报06-27
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09-17
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出路10-12
乡村发展与治理06-07
乡村经济发展11-03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小结07-04
乡村旅游未来发展前景06-15
振兴农村教育发展乡村文化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