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社交礼仪论文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旅游与社交礼仪论文(精选8篇)

旅游与社交礼仪论文 篇1

摘要:

服饰在一个人的个人形象里居于重要地位,而第一印象在交往中可能直接决定交往能否顺利展开。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了你的身份,损害你的形象。由此可见,服饰礼仪于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我们要认真去考虑、学习服饰礼仪,为自己的生活、事业加分。关键词: 服饰礼仪 TPO原则

在社交生活中,由群体而形成的特定气氛既是服饰美的存在环境,又是服饰美的验证依据。比如,在会议室里,大家都穿着西装和中山服,而你却穿着睡衣出现在这里,即使你的睡衣再漂亮,也不适合在办公场所穿着。因此,在社交活动中应当注意着装,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特定场合的需要,选择得体的服装,表现和谐的美。同样一件衣服,两个不同的人同时穿着都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效果,服饰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

一:服饰穿着要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服饰搭配漂亮合体,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注重一些服饰搭配问题!要想让自己不管身处何处穿着都不失大雅,就要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着装的四要点

a.符合身份。是什么穿什么,你是什么身份的人就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若只是普通工人一个穿成大老板一样就会给人感觉装阔,做作。那么什么是符合身份呢?就是要为自己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

b.扬长避短。穿着打扮,在一般情况下都要注意扬长避短。我们每个人的身材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有的人胖,有的人瘦,有的人黑,有的人白,每个人都必需根据自己的长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穿着。要做到扬长避短,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个性,穿出自己的味道。

c.区分场合。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例如穿一身休闲装去和舞会,你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了。工作场合应注重保守;社交场合应注重时尚个性;休闲场合应舒适自然等等。

d.遵守常规。遵守常规,这是最保守也是很重要的一项。2.着装六忌

着装六忌有忌过份杂乱、忌过分鲜艳、忌过分暴露、忌过分透视、忌过分短小、忌过分紧身。

3.着装的色彩哲学 色彩因其物理物质,常对人的生理感觉形成刺激,诱发人们的心理定势和联想等心理活动,色彩还具有某种社会象征性。许多色彩象征着某种性格、情感、追求等等。

黑色,象征神秘、悲哀、静寂、死亡,或者刚强、坚定、冷峻。白色,象征纯洁、明亮、朴素、神圣、高雅、恬淡、空虚、无望等。

黄色,象征炽热、光明、庄严、明丽、奔放、喜庆、福禄、爱情、革命等。粉红,象征柔和、温馨、温情等。

深蓝,象征自信、沉静、平稳、深邃等。灰色是中间色,可象征中立、和气、文雅等。

绿色,象征生命、新鲜、青春、新生、自然、朝气等。

服饰配色包括同类配色和衬托配色。同类配色指相同的颜色进行组合搭配,一般是下浅上深、内浅外深,或者相反。

二:服饰礼仪原则

商务人员在与人交往中,代表着企业形象,应该了解服饰选择的基本常识,选择服装时根据自身特点及特定场合的需要,遵循一定的服饰礼仪原则,为自己选择一套得体和谐的服装。

1、个性原则

个性原则是指在社交场合树立个人形象的要求。正如世间每一片树叶都不会完全相同一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人人都希望自己以一个独立的人的形象被社会接纳与承认,而服饰打扮可以帮助人们达到这个目标。一个人所穿的服装往往能传达出性格、爱好、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信息,不同的人由于身材、年龄、性格、职业、文化素养等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服装选择首先应考虑自身特点,把握形体尺寸,力求做到“量体裁衣”,扬长避短;其次,保持并创造自己所独有的风格,突出长处,符合个性要求,选择能与个性融为一体的服装,这样才会展示个性,尽显个人风采,保持自我,以区别于他人。切勿穷追时髦,随波逐流,使得个人着装千人一面,毫无特色可言。因此,只有当服饰与个性协调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应,塑造出自己的最佳形象和礼仪风貌。

2、适用交际目的原则 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能正确理解并充分利用服饰的社会功能,对于人际交往的有效与顺利是非常重要的,即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服饰有助于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协调彼此间的关系,从而使对方接受自己,达到交际的目的。美国行为学家迈克尔· 阿盖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以不同的衣着打扮出现在某、城市的同一地方。当他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地出现时,向他问路、问时间的人大都属于彬彬有礼的绅士阶层;而当他破衣烂衫、蓬头垢面地出现时,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汉、无业游民。这个实验表明了人们总是习惯通过服饰来判别自己可交往的对象。如果一个人的穿着与其交往对象格格不入的话,就会很容易扩大彼此间的距离,并使相互间的沟通出现障碍。因此,如果你想让他人接受你,你就得首先让他人接受你的服饰。如果你的穿着不能为他人所接受,你的言行举止乃至你的一切也都可能很难为他人所接受。因此,从某种角度讲,穿衣打扮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也与他人密切相关。人们可以通过合适的服饰让他人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最后接受自己。正因为穿衣打扮主要不是为自己,所以不管一个人是否喜欢打扮,都不能忽视自己的衣着装扮。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选择自己的服饰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喜好,更重要的还要考虑社会的风尚及交往的对象,最终使得自身的着装符合社会交往目的。

3、TPO 原则

总的来说,着装要规范、得体,就要牢记并严守TPO 原则。TPO 原则是有关服饰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中的T、P、O 三个字母,分别是英文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这三个单词的缩写。它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在选择服装、考虑其具体款式时,首先应当兼顾时间、地点、场合,并力求使自己的着装及其具体款式与着装的时间、地点、场合协调一致,做到和谐般配。

(1)时间原则

不同时段的着装规则对女士尤其重要。男士有一套质地上乘的深色西装或中

山装足以包打天下,而女士的着装则要随时间而变换。白天工作时,女士应穿着正式套装,以体现专业性;晚上出席鸡尾酒会就须多加一些修饰,如换一双高跟鞋,戴上有光泽的佩饰,围一条漂亮的丝巾;服装的选择还要适合季节气候特点,保持与潮流大 势同步。

(2)地点原则

在自己家里接待客人,可以穿着舒适但整洁的休闲服;如果是去公司或单位拜访,穿职业套装会显得专业;外出时要顾及当地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如去教堂或寺庙等场所,不能穿过露或过短的服装。

(3)场合原则

衣着要与场合协调。与顾客会谈、参加正式会议等,衣着应庄重考究;听音乐会或看芭蕾舞,则应按惯例着正装;出席正式宴会时,则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长 裙晚礼服;而在朋友聚会、郊游等场合,着装应轻便舒适。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穿便装,你却穿礼服就有欠轻松;同样的,如果以便装出席正式宴会,不但是对宴会主人的不尊重,也会令自己颇觉尴尬。

三、饰物的选择和佩戴

第一,以少为佳。工作中也好,下了班在生活中也好,身上所使用的饰物通常越少越好。就首饰而论,女同志戴戒指、项链、耳环、胸针之类的东西,在一般场合里,限制在三种之内是最好的。而每一种不多于两件,则是最正规的。像耳环,你可以戴一对;手镯你也可以戴一对。但是每种最多戴两件。全身上下不宜多于三种,多于三种便有弄巧成拙之感。当然有人可以例外,新娘就可以例外。

第二,同质同色。色彩和款式要协调。比如,我现在要戴一枚黄金的胸针。我穿旗袍裙参加酒会,黑色旗袍,戴上一枚黄金的胸针,很醒目的。我要戴一枚黄金的胸针,我的戒指或者项链也要首选黄金质地的。我要戴眼镜,金丝边眼镜跟我这枚黄金胸针配起来就更好看了。质地、色彩要相同。

第三,符合习俗。入国而问境,入乡而随俗!现在大家经济条件好了,戴黄金、白金的人倒少了,戴珠宝的人却比较多。北方人戴翡翠的一个讲究是:男戴观音女戴佛。它就是一种习俗。再比如,你在国内无所谓,你要到欧美国家去,特别是到信天主教的国家去,注意,十字架的挂件别戴。”你要懂天主教就会知道,十字架是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标志。那上面钉死过基督耶稣的,你戴那个玩意有点不伦不类。

第四,注意搭配。佩戴饰物时,应使之和自己的服装和谐,和其他的首饰和谐。比如,戴一枚高档的钻戒,配时装最好了,至少它们会相得益彰。

一个人的仪表可以体现他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他的审美趣味。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注重个人礼仪学习,提升个人修养,为塑造一个优雅有气质的自己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参考文献:

《国际商务礼仪》(金正昆)《服饰礼仪》(金正昆)

《现在使用社交礼仪》(陈光谊)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旅游社交与礼仪》期末论文

旅游与社交礼仪论文 篇2

近一年来在《旅游服务礼仪》的教学中笔者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 教学内容的协调和充实

1.1 教学过程中协调好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旅游服务礼仪》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学科, 在其学科体系中包含了相关学科的知识, 如《公共关系学》、《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餐饮服务管理》《前厅和客房服务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这使得《旅游服务礼仪》在教学中就可能和别的学科在教学内容上发生交叉。

1.2 科学安排课堂内容, 合理处理教材

旅游服务礼仪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 教师不但需要传授理论知识, 同时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因此, 要以“理论够用、注重操作”为原则, 科学安排课堂内容、合理处理教材。

如在坐姿、站姿、走姿的教学过程中同时进行表情训练, 在训练引领礼仪教学过程中同时进行走姿、手势、表情、语言的训练等。课上训练的同时, 适当安排学生课后自训, 如要求学生在学习化妆后进行课后训练, 下次化淡妆来上课, 教师利用课前或课间休息时间进行点评和指导。教学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略讲或删减。

1.3 教学过程中, 关注细节、学以致用

《旅游服务礼仪》授课过程中, 学以致用的观点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作为老师应具备捕捉信息的能力和对职业的敏感性, 运用暗示教学艺术与细节分析, 达到服务礼仪强化灌输和融会贯通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2 教学方法的研究

旅游服务礼仪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极强的学科, 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 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以帮助学生尽早关注并塑造自身形象, 从而得以良好的形象进入社会。具体做法如下。

2.1 任务驱动法教学

在课程设计的思路中, 我们以任务为依据, 分模块来组织教学内容, 延续这个思路, 我们采取了“任务驱动”的模块教学模式。即以任务的完成为目标, 将相关连的内容放在一起, 整合教学模块, 并按照任务发生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 以教师的启发引导、讲解示范为辅, 以学生自主思考和体验训练为主, 融“教”“学”“做”为一体 (图1) 。

2.2 案例教学法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中, 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 来解释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并推动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完善。教师通过选择典型案例, 组织学生研讨或提供一定的情景, 让学生去感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提高相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

2.3 实践教学法

2.3.1“启发引导”教学法

此种方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 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由教师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 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这种方法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实现反思为主的新型教学模式。笔者在课堂上通过有效地组织学习, 大量创造机会, 巩固升华了教学效果。

2.3.2 专家讲座法

《旅游服务礼仪》是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学校教师授课有其局限性, 不能全面地展示学科的最新动态, 为了弥补这一欠缺, 笔者经常聘请实践中有经验的专家或专门人员同学生进行座谈或讨论。

2.3.3 多层次实践法

笔者要求学生带着课堂内容, 到社会大课堂作真实的场景再现及具体操作, 让学生走出书本, 锻炼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具体应用上, 笔者便就地取材,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实习基地及四叶草咖啡厅实训室的各项活动中, 学生通过参与活动, 既长了见识, 同时也节省了经费和时间。

2.3.4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是在特定情境之下, 让学生扮演特定组织中的有关角色, 通过体验式学习演练, 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这一方法非常适合该门课程的教学, 也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

3 课程考核方法

教学效果是否显著, 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加以检验。对于礼仪课程而言, 若沿用传统的试卷评分法, 势必沿袭以往的错误观念。因此, 为切实检验教学效果, 教师应采用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操作时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考核 (20%) 、期中成绩考核 (20%) 、期末成绩考核 (60%) 。

(1) 平时成绩考核 (20%) :主要考查出缺勤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学习过程, 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 期中成绩考核 (20%) :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综合项目训练, 如:饭店、旅行社、景区服务人员礼仪考核。

(3) 期末成绩考核 (60%) :内容为与课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现场实操, 各占30%。考试方式以笔试和口试进行。笔试部分从题库中抽取。口试部分为学生现场抽取考试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 扩大未来的工作范围、提升自己的岗位层次, 同时又结合平时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实操内容进行考试, 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把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高技能型人才。

以上是笔者在《旅游服务礼仪》教学中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对《旅游服务礼仪的》教学还需要更为深入, 更为透彻地思考与探索, 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何小华.《地方高职院校《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育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4) .

旅游与社交礼仪论文 篇3

【关键词】旅游服务礼仪 课程改革

一、引言

礼仪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对于以后将要从事服务行业的旅游酒店专业的学生。目前高职的旅游酒店专业开设礼仪类相关课程,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基础技能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礼仪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易于掌握的理论知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能很好的运用,从而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可见,目前的礼仪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将根据实践教学经验,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为例,分析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课程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二、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足够重视。礼仪修养的培养,不仅是个人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提高企业社会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对于服务行业来说,礼仪更是至关重要。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更应该在校期间,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这也是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与基础职业技能的方式之一。目前,与核心专业课相比,大多数院校對礼仪课程的要求都不严格,一般只有一个学期,每周只有两节课。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自己都没有突出礼仪的特殊地位。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对一门课程的教学起着关键作用。礼仪课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教师本身的职业素质要求很高。不仅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平时的言行举止、仪表、仪容、仪态对学生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我校目前从事礼仪教学的老师都是普通老师,缺乏专业礼仪培训,不能给学生很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三)教学内容枯燥。目前我校礼仪老师的教学仍然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授的内容大多以教材为主,实践教学内容有限,与实际工作情境相脱离,枯燥的理论讲授,应该积极转变成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中心,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落后。目前我校的礼仪课程的教学方法相对比较传统,虽然开始借助多媒体教学,但依然以教师讲解为主,讲解内容则以教材为主,上课地点也是普通教室,侧重理论教育,与实践脱节,也没有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这种灌输式的理论教育,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难让学生真正掌握要点。

(五)考核方式单一。礼仪课在我校依然采取平时测评(40%)与期末考试(60%)相结合方式考核,期末考核依然实行卷面形式以理论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主要从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这种相对单一的卷面考核方式对于礼仪这种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来说,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的发展,也不能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三、课程改革的方案

(一)加强各方对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礼仪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企业与个人的形象。因而职业形象的塑造也将被人们所重视。而职业形象是对一个企业、一个人内在、外在信息的评价。礼仪与行为表现就是这种被评价、被接纳、被喜欢的前提条件。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加强对学生礼仪的重视。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入手,培养学生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我校每年都会举行一场大学生礼仪大赛,应该加大此次活动的宣传,使其更大程度的影响学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二)增加礼仪教师的职业培训,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礼仪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才能在日常生活、教学中,言传身教,通过自己得体的装扮、优雅的姿态、恰当的措辞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另一方面,教师只有熟练掌握礼仪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开展示范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目前,社会上有很多关于礼仪的培训,学校应该积极把礼仪老师送出去充电,接受专业的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

(三)丰富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根据礼仪课程要求,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加大实践课程所占比重。作为职业院校,我校的在校生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时间的实际情况,在讲授知识点的时候多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多举一些跟他们生活、专业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能马上演练实践。我们可以把上课地点从普通教室拉到实训基地,比如形体房、酒店大厅、客房、中西餐厅以及旅行社的接待部等实训部门,采用流动模拟教学,既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实训设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四)结合现代科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纯理论性质的讲授型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便于学生记忆。我们可以把工作情境带到课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示范,找学生模仿。或者设置教学情境,比如在讲餐厅服务礼仪,就把课堂设在中西餐厅,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先把要注意的细节讲授清楚,就可以让学生去实践操作,然后教师在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既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加强学生记忆。这种工作场景模拟,也为学生后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视频资料,寓教于乐,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五)改革考核方式,侧重实操能力。礼仪课程的偏实践性决定了目前期末单一的纸质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理论知识可以借助纸质方式考核,但应更注重能力的考核。考核应该分两部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所以应该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而且平时称成绩主要来源应该是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以及平时所表现的礼仪。让学生将礼仪习惯化,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这才实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期末考核可以采取学生小组模拟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根据情境中学生扮演的角色及其表现给分,笔者曾做过实验,事实证明,这种考核方式看到了学生高涨的积极性和很好的创造性,学生的表现大大超乎想象,非常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竹.职业院校《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管窥[J] 新校园 2011,(6)

[2]黄蓉 詹丽. 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创新[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1)

[3]方美. 新形势下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青年与社会 2013, (11)

[4]谭明辉.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 硅谷,2009,(08)

[5]刘玲.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12,[4]

[6]付艳,肖晓燕.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出国旅游的社交礼仪 篇4

一般情况来说小费礼仪需要注意五要:

要尊重对方;要悄悄给对方;要掌握给小费时机;要按质付费;要注意区别不同地方的付费方式。

国外收小费的行业主要有:

第一,酒店,门童、行李员、送餐员、客房服务员;

第二,餐厅,领位员、侍者、乐手、卫生间保洁员;

第三,美容美发,美容师、发型师、泊车者;

第四,出租车司机;

第五,影剧院,衣帽厅侍者、节目单发放者、剧场领位员;

第六,旅游观光,导游员、驾驶员。

【常见各国付小费礼仪】

1、在日本

当进入饭店大门时,顾客可向女招待员付一些小费,而对于其他人员可不必付。

2、在泰国

在泰国,顾客所付的小费,无论多少,都是需要的。

3、在新加坡

新加坡付小费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费,则会被认为服务质量差。

4、在瑞士

瑞士的饭店餐馆,不公开收取小费,而司机则可按明文规定收取车费10%的小费。

5、在法国

在法国付小费是公开的,服务性的行业可收不低于价款10%的小费,财政税收也将小费计入。

6、在意大利

意大利收小费属于“犹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开现象。当遇到“拒收”的“示意”时,你最好是趁送账单之际递上小费。

一般在意大利饭店里(餐馆),客人最多给10%的小费。在咖啡馆酒吧,一般酒台上放着专给你放小费的小盘子或储钱猪。在旅馆里,通常每周给打扫清洁的女工5个欧元。坐出租车则不一定要给小费,把车钱凑成整数就行了。

7、在北非及中东地区

在北非及中东地区收取小费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许多从事服务性活动的老人与孩子,小费是全部收入。如遇顾客忘却付小费,他们会追上去索取的。

8、在美国

小费现象是极普通而自然的礼节性行为。一般来说小费是消费的10%-15%,不过经常有人高兴多给点。

有些餐厅在结账的时候专门列有一项是“小费”(gratuity),必须要交的。

旅游商务礼仪 篇5

不能用食指点着人数,要用整个手 掌从里向外翻出来点

2.如何微笑

一般情况下,露上边六颗牙齿。但有些人怎么笑都不露牙齿,有些人不笑也露牙, 所以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定。

3.发型和头发的整理

勤洗勤理。清洁有型,无头皮屑。 男员工要求:前发不附额,侧发不掩耳, 后发不及领。不染发,不烫发。发型可以 是中分式,短平式,背头式等。

4. 握手礼仪

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 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 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一、握手的顺序:主人、长辈、上司、 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 士再相迎握手。

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 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 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有时为表示 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男士与女士握 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在交际应酬之中,相识者之间与不相识者之间往 都需要在适当的时刻向交往对象行礼,以示自己 对于对方的尊重、友好、关心与敬意。

(一)握手的时机,何时宜行握手礼?这是一个十 分复杂而微妙的问题,它通常取决于交往双方的 关系,现场的气氛,以及当事人个人的心情等多 种因素。不必握手的场合。(1)对方手部负伤;(2)对方手部负重;(3)对方手中忙于他事,如打电话、用餐、喝饮料、主持会议、与他人交谈,等等;(4)对方与自己距离较远;(5)对方所处环境不适合握手。

(二)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有“尊者决定”原则,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 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而在社 交、休闲场合,它则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婚否。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礼时行至距握手对象约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应用力适度,上下稍许晃动三四次,随后松开手来,恢复原状。

《外出旅游文明礼仪》教案 篇6

教案

教学目标:

让中学生学礼仪、知礼仪、守礼仪,做一个讲文明守礼仪的外出人。

教学重、难点:

让中学生学礼仪、知礼仪、守礼仪,做一个讲文明守礼仪的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引入:如今,旅游已成为生活丰富多彩的现代人的时尚,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不仅可开拓心胸,拓展视野,更可增长见闻,开启智能。文明有礼的出游是向假期最好的献礼!

那些年,遭嫌弃的国产游客

印象之一:人人都是大嗓门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法学系主任申海恩看来,中国人大声叫嚷这事,这和中国人的地域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在我们的山沟沟里面,那可能要隔着沟对话,(大嗓门)这就练出来了。自然他走出去的时候,不会很快就想到这是一个多大的问题。”

印象之二:人人都是刻字家

北二外法政学院法学系主任申海恩:“‘

到此一游’这几个字来源于李白的一首诗,他就干过这种事,到哪留一首诗。这似乎就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当然,这些文化传统在现代文化观念来,从保护文物的观念来看,确实存在问题。但是这样的一些文化传统、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深入人心。”

告别土鳖土豪

拥抱风土人情

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污染公共环境;

在非吸烟区吸烟,打喷嚏不掩口鼻,危害他人健康;

坐公交车、乘电梯、购物、买票、参观、就餐时争抢拥挤、插队加塞,不谦让老幼病残孕;

在公共交通工具、宾馆饭店、剧场影院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猜拳行令、喧哗吵闹;

在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划,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

不听劝阻喂食、投打动物,危害动物安全;

在他人面前打赤膊、袒胸敞怀,在房间外穿睡衣活动,穿着不合时宜;

讲黄色段子、宣扬封建迷信、传播胡编乱造的政治笑话,热衷低级趣味;

强拉外宾合影,违反规定拍照、录像;

吃自助餐时多拿多占,离开宾馆饭店时取走非赠品,贪占小便宜。

习惯性心态

在日本泡温泉前,导游告诉游客:“在这里泡温泉与咱们在家泡澡不同,先要在淋浴下洗干净,不能把毛巾带进温泉池,更不能搓泥。”同团的游客,倒是牢记了导游的教导,按程序操作。但进到池里,粗声大气地交流穿和服的礼仪,并且,哈哈大笑,全然不顾周围人的感受。在澡堂里大吹大擂的习惯,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怕吃亏心态

与怕吃亏心理相伴随的是耍小聪明、占小便宜。春节时,马尔代夫推出8折优惠蜜月旅行团,有位中**亲带着儿子,为图便宜,冒充新婚夫妻参加旅行,遭到同团人的鄙视。还有些游客钻酒店退房不查房的空子,顺手拿走酒店的毛巾、睡衣。这些贪小行为,既败坏旅行团声誉,又损害了中国游客的形象。

随大流心态

中国人既爱面子,又爱扎堆儿。尤其是在境外旅游,明知有些举止不文明,有人做,就有人效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吸烟,在京都街头,中国游客看见一个日本老人在车站边吸烟,于是,一帮烟民很快聚到一起,喷云吐雾。其心理就是即便是丢人,反正是一群人,知道我是谁。更有一种法不罚众的心理在做怪。

暴发户心态

在欧洲的奢侈品专卖店和机场免税商店里,到处可以看到中国游客忙碌抢购的身影,这些游客只忙着计算比在中国买能便宜多少,买回去只是为了炫富,很少有人去理会这些品牌的文化价值。这种疯狂不仅不知对文化的敬畏,更不懂对他人的尊重。以为花钱就能提高身份,这是一种典型的暴发户心态。

怕歧视心态

由于文化和习俗不同,有些中国游客在境外受到约束和误会,不是先想到沟通,而是认为被歧视和怠慢,于是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将“中国功夫”表现得淋漓尽致,把文明古国形象丢失殆尽。

随身仨神器

让你更有范儿

宝物一:纸巾、塑料袋

专治: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随身携带纸巾,将痰吐在纸巾上,随手扔进垃圾箱。随身携带塑料袋,在附近没垃圾桶的情况下,用塑料袋存好垃圾,以备扔进垃圾桶。

宝物二:口香糖

专治:公共场合吸烟

带上口香糖,在公共场合无法吸烟时,嚼上几口,可以缓解烟瘾,还能清新口气。国外宾馆有可吸烟的房间,有严禁吸烟的房间,住宿前要咨询好。

宝物三:透气鞋、袜

专治:脚气熏天

选择透气性好、鞋底有弹性的旅游鞋或运动鞋,选择纯绵袜子。不穿皮鞋,(有场合需要穿皮鞋可单独带一双)不穿尼龙、化纤袜子。

记住三件事

保你不出糗

第一件:互相提醒

专治:大声喧哗

相互之间提醒,相互之间监督,不得旁若无人,不顾周围环境,尽情说笑、打闹,不得饭桌上划拳行令,不得在公共场所大声打手机。

第二件:管好钱包

专治:挥金如土

切禁在国外赌场一掷千金,狂赌毫赌。购买金银、钻戒、高档手表要生活之所需。馈赠朋友纪念品,要体现当地特色,有纪念意义,又要携带方便。

第三件:学点习俗

专治:冒犯失礼

提供服务要给小费。吃西餐要学会用刀叉。乘电梯靠右,左面留给赶路的人。参观教堂要严肃,服装要正规。尊重并礼让妇女。文明出游达人还会做。。

网友平凡的青年:可以带一本你喜欢的本子,到一个地方就找一样有意义的东西放进去,比如车票,从来没见过的树的叶子,等等写一些遇到的有趣事。也可以认识一些新朋友,一起去玩。其实旅游很有趣,可以静静的感悟很多东西和自己对话。

网友郅帅杰:我会经常使用手机记录看到的、想到的事情!看书、听音乐、和陌生人聊天,聊得愉快的话,也会找他做用户访谈,看下我们的产品有哪些问题。

网友玥明:胡思乱想,把平时想不清楚的事儿拿出来想,或者想点儿平时不会想的事儿。看到什么特别震撼或惊喜的景物时会心情激动的发短信给最要好的朋友。

网友素颜:逛最有特色的一条街,吃最有特色的美食,买一件最有地域特色的衣服,搜罗可以带回去做纪念的特色手工艺,旅游纪念品。

网友师天晓:如果是去城市的话,就随意找几条马路暴走,走哪儿算哪儿,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不管是好吃的还是好玩儿的。还会去逛菜市场,看看当地有什么特色的蔬菜水果。一定会买一杯当地的酸奶。寄明信片给朋友和自己。

网友Arki:用眼睛看风景,用耳朵听虫鸣,用嘴巴品美食,用鼻子嗅花香,最重要的是,用心感悟这个世界。真要说干些什么,我会找小弄堂钻,和当地成人(会普通话的)聊聊家常,和当地小孩一起玩耍,随心所欲地写点文字,寄明信片给朋友,吃各种特色小吃等等。

网友单白天:去看看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生活。我想,在旅行中,照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自己所看到的风景,在眼里,在心里。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城市、人群与语言,放松自己。

网友年华:如果赶上当地节日,可以去看看他们举办的祭祀、庆祝仪式,同时和当地人了解有关的节日传说、民俗。还可以去当地的寺庙拜拜,感受当地人们的信仰。

课外拓展:

一、请选择

1.旅游景观一般分为()

A人文景观

B.自然景观

C.森林景观

D.历史景观

2.酒店按星级一般分为()

A一星至五星

B二星至五星

C

三星至五星

D没有具体规定

二、请弄清下面词汇的意思

1.团体游:_________________

2.自驾游:_________________

3.驴友:___________________

END

论旅游专业学生社交平台的架构 篇7

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着重培养旅游行业的后备军, 大多数学生将来要从事旅游行业的工作。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必须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 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更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 重视学生思想素质、为人处事的养成教育, 全方位地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 在旅游专业教育教学中, 增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全力构件学生良好的社交平台凸显其重要性。

一、导游职业语言的概念和特征

(一) 导游职业语言的概念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很多导游专业的学生, 甚至从事多年导游工作的导游员对导游职业语言的概念都感到很模糊, 有的认为普通话就是导游职业语言, 有的认为导游职业语言就是导游讲解语言, 这些都是非常片面的。要弄清导游职业语言先要了解“导游”和“语言”两个概念。导游, 顾名思义, 就是引导游客游览。它是以旅游者为工作对象, 以指导游客欣赏景点, 与游客沟通思想为基本方式, 以安排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要任务, 以增进互相了解和友谊, 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语言, 是人类沟通信息、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以达到相互了解的一种交际工具。国家导游员资格考试, 特设面试 (口试) 环节, 这一环节面试不及格者, 同样也拿不到从业资格证。各行各业都会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职业语言, 导游员所使用的语言与普通人的说话和其他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语言也有所不同, 我们通常称之为导游职业语言。

导游职业语言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导游语言是指导游员与游客交流思想、指导游览、进行讲解、传播文化知识、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而具有丰富表达能力的生动形象的一种口头语言。广义的导游职业语言是指导游员在导游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的具有一定意义并能引起互动的符号系统的总和。所谓“符号系统的总和”, 是指在导游工作中只要能够运用的符号系统都属于导游语言的范畴, 不仅仅是口头的说话, 它还包括书面语言、态势语言、物化语言 (图片、音像资料等) 、副语言 (有声而无固定语义, 如重音、语调、笑声、掌声) 等。

所谓“具有一定意义”是指符号系统所传递的信息内容。这个信息内容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态度, 还可以是情感。导游员对景点的讲解主要传递的是知识, 如指导游客欣赏景点的美, 这景点美在何处。导游员与游客谈论时事或历史时主要传递的是态度, 而导游员面带亲切微笑迎接游客时传递的就是情感。

所谓“引起互动”, 就是指信息接受者 (游客) 在一定的感受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反应。导游职业语言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双边互动过程。如, 导游员微笑着搀扶一位老年游客上下车, 这种态势语言就会引起游客的互动:老人向导游说声“谢谢”和周围游客的投来的“赞许目光”就是一种互动。

(二) 导游职业语言的特征

丰富的知识是导游讲解的素材, 但并不等于说有了丰富的知识就能做好导游工作。实践证明, 导游员良好的语言功底, 对创造和谐的旅游气氛、促进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以及购买后的满足感, 均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文明礼貌、真挚和善的语言能引起游客发自内心的赞叹, 明确简洁、适当中肯的语言能增强游客的信任感, 适应对象、灵活多样的语言, 能给游客以亲切感, 使游客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导游职业语言概括起来具有准确性、缜密性、生动性、美感性和现场性等特征。

1. 准确性是指导游员的语言表达必须实事求是符合而不是违背客观事实。

在遣词造句、叙事上要以事实为基础, 准确的反映客观事实。无论是谈古论今, 议人还是叙事、讲故事还是讲笑话, 都要做到以实论虚, 合情合理, 切不可空穴来风或夸大其词。

2. 缜密性是指导游员的语言表达要符合逻辑思维的规律。

语言既要保持连贯性又要有秩序性。导游员应根据思维逻辑将要讲的内容分成前后秩序, 使之层层递进、条理清楚、脉络清晰。导游员讲解思路清晰, 游客对景点的印象就会加深。

3. 生动性是指导游员在导游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必须生动形象、幽默诙谐。

生动性的导游语言给游客带来轻松、愉快和美的享受。语言的生动性不仅要求导游员考虑讲话的内容, 也要考虑表达的方式, 还要力求与神态表情、手势动作以及声调等和谐一致。生动, 就是导游员运用具有活力的语言去打动人心, 引起游客的共鸣。“看景不如听景”, 说的就是导游员语言生动对景点的升华作用。导游员的语言表达若平淡无奇, 和尚念经似的单调、呆板, 或者十分生硬, 面无表情, 游客会兴趣索然, 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4. 美感性是指导游的语言还应具有使游客从中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的特质。

旅游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追求美、享受美、陶冶于美的过程, 这种特征, 必然会对导游语言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 导游语言这种美感性表现在描绘性语言的藻丽美、叙述性语言的流畅美、置疑性方式的得体美、缩距技巧的熨帖美、点化技巧的升华美等多个方面。

5. 现场性, 导游职业语言最集中发挥的场合就是景点的实讲阶段, 现场性是导游职业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

这一特征是依靠一系列表达手段来实现的。主要有表现现场性的词汇 (如现场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和近指代词等) 、现场引语 (引导或提示游客的一些用语) 、现场操作提示语 (附在导游词中对导游员具有指示作用或指导作用) 、提出疑问 (根据游客的思路设问或直接向游客提问) 。

二、全力架构旅游专业学生社交平台的必要性分析

(一) 是旅游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之一

个人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这三者之中的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 要注重学会为人、学会处世, 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职业学校的旅游专业着力为社会培养服务型人才。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和处事技巧是旅游服务业工作蒸蒸日上的法宝。就旅游饭店行业来讲, 消费群体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已远远超过对食品质量的要求。因此, 饭店要求员工必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掌握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处世方法和技巧。旅游服务专业的学生是未来饭店行业的生力军, 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将来旅游业未来的服务走向。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必须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以便学生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要求。

(二) 是培养学生推销意识的重要途径

职业学校的学生今后首先要面对的课题就是用人单位的招聘面试。如何在面试中介绍自己, 更好地推销自己, 最终获得成功, 成为摆在广大青年学生面前的严峻课题。这在旅游专业的各门专业课中, 对学生如何同客人打交道、如何推销饭店产品、如何注意自身的形象及言谈举止等内容都有要求。通过学习这些内容, 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社交能力。在学校每年毕业生的供需洽谈会上,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面试时通常较其它专业学生的表现更为落落大方, 从站立姿态、礼节礼貌等方面都给用人单位留下了较好的印象, 这正是将平常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结果。

(三) 是学生完善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一个当他呱呱落地时就必须要形成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 就必然要在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与各种各样的人打资交道, 建立各种各样的关系。”旅游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外, 还要学会建立融洽的社会关系, 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这是人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方案的出台, 对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改革目标和职业教育的自身特色都要求培养出与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具备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能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社交能力的措施

(一) 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养成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中常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 不少职业学校的学生忽视对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 迫不及待地想尽早走上社会, 找到工作。事实上当这部分学生一旦踏上社会就会发现, 由于他们没有必备的知识, 也很少懂得社交的技巧, 势必造成流于世俗或处处碰壁。因此, 社交的基础是建立在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基础之上的。

(二) 学会运用处事原则和方法是形成良好社会能力的必要条件

掌握一些文化知识、专业技能, 需要掌握有关的交往原则和方法。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 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 灵活运用各种基本原则和方法。运用恰当的原则、方法能形成好的人际关系;反之, 则会造成人情淡薄, 关系疏远。人际关系相处总的原则归纳起来可用八个字来形容:“平等、守信、互利、相容”。教学中提出服务行业对待客人要做到一视同仁、热情真诚等要求, 这与人际交往的准则是相一致的。人际关系的交往还需要懂得一些方法。如:平等交往法、真诚交往法、信任法、将心比心法等, 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切实掌握不同的尺度, 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就拿“将心比心”法来说, 大家都知道“顾客是上帝”这句话, 它是酒店要求员工微笑服务的关键所在。要想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理解、体谅别人、懂得生活, 才能真正懂得“顾客永远是对的”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三) 走出课堂,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养成良好社交能力的关键和归宿

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再回到实践中去, 才能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学生社交能力的养成教育, 也必须经过这样的认识过程。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培养社交能力中首先要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及社交方法、技巧。此外, 在这些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旅游专业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 采取课堂模拟表演、交流提问等方式, 使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敢于讲话, 乐于交往, 形成和谐、统一、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最终利用第二课堂、学生实习等机会, 让学生走出课堂, 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 勇于探索, 大胆创新, 在实践中刻苦磨练自己, 塑造自己, 努力培养成面向世纪的有用人才。

摘要:全力架构学生良好的社交平台,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 是旅游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生推销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个平台要发挥以下作用: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具有良好地导游语言的表达能力。这是从事旅游工作要具有的良好社交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传授学生学会运用处事原则和方法, 这是形成良好社会能力的必要条件;提供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这是养成良好社交能力的关键和归宿。

关键词:社会交往,困难,社交能力,社交平台,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01.

高职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研究 篇8

【关键词】 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1 引言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主要是从事与服务型行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工作岗位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和计调、旅游酒店的基层服务和初级管理、旅游景区讲解和产品销售、会议会展服务工作的操作,主要面对的是旅客服务,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反应在服务质量当中,体现着旅游企业的对外形象,特别是在旅游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对于当今旅游类专业人才除了具有特定的专业技能之外,同时,也对自身的职业涵养以及礼仪素养等方面愈加重视。而现今的高职院校在对旅游类专业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在不断根据市场变化需求对于现今专业的课程变更设置愈加重视。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反馈结果来看,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尤其是在专业礼仪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在现今的高职院校的专业礼仪教育课程教学中较为普遍的存在着教学设施不齐全、教学知识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实际的教学实效。特别是对于旅游类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礼仪问题,不能应用在校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因此而带来工作被动问题矛盾愈加凸显。正是基于专业礼仪教育在社会实际应用有所欠缺的历史背景下,对于掌握专业礼仪教育相关知识,提升旅游类专业学生综合素养,以期适应未来旅游类专业人才紧迫需求。

2 高职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2.1课程缺少趣味性

就现今旅游类专业礼仪课程教学的反馈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再加上自主学习能力查,调研发现61%的学生认为当今的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对其未来就业影响较小,对于课程兴趣不大,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其关注度较少。致使学生未对专业礼仪教育相关课程未能很好的利用,课程也就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对专业礼仪教育相关课程学习的趣味越来越弱,增大了学生的厌学程度。

2.2教学模式不合理

从现今的旅游类专业礼仪课程设置来看,课程设置上及其不均衡,相对偏向于理论课程,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62%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主要以理论课程设置为主,很少能把理论、实践课程融为一体,培养模式存在一定弊端。

2.3个人形象的认识有偏差

对于当今的旅游类学生而言,由于其性格不同、不同年龄段对于价值观的认识不统一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致使众多学生对于审美观点也是迥然不同。特别是当今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尚处在人生价值观念初步形成時期,对于新手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多数学生甚至出现盲目追求新潮前卫,以个性、露骨、怪异为审美观念,不能以现实自身需求与其未来职业身份特点进行装扮。在平时的仪态方面,由于不能端正自身形态,表现较为懒散,难以符合相关旅游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管理要求。

3 高职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发展对策

3.1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加契合现实企业真实工作环境,教师可以有效采用项目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提高课程趣味性。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现今旅游企业的日常运行工作流程有效借鉴到当今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深刻认识到专业礼仪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在模拟的环境氛围中利用学到的专业礼仪课程的相关知识有效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对于学生进行模拟专业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设置相关情节,并委派学生相关任务,由学生自身根据课程所学知识进行查阅资料,选择什么样的礼仪方式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客户,而后由教师进行验收点评总结。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真实接受到现今旅游企业工作任务,拉近与现实岗位能力需求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3.2科学制定教学任务

在试验教学模式上,对于现实的旅游类专业礼仪课程进行设定时,要兼具理论以及实践教学,有效融合教室以及试验,互相穿插、形成互补。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有效转换理论知识到实践行动,利用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使优质教学资源得以发挥有效功能,切实增强实训效果;最后,优化试验模式体系。在实际试验任务中,教师可以适当尝试采用项目教学法等新颖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程度。随着学生对于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化,逐渐让学生参与到专业项目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激发其从书本中获得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3树立正确的职业礼仪观

良好的职业礼仪观可以有效塑造旅游管理类学生的服务意识,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突发事件,可以用积极健康心态进行处置。特别是在礼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好“尊敬”、“真诚”等原则,深刻意识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对于旅游管理相关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相关教育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人事关系。

4 总结

近年来,随着服务行业在国内的兴起,旅游市场相关行业崛起速度可见一斑,但是现今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旅游类专业人才却难以胜任岗位需求,特别是在专业礼仪方面表现较为突出。高职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专业基础课,对于以后的职业生涯影响较大。所以,本文主要从高职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的现状出发,深刻剖析了高职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中出现的课程缺少趣味性、教学模式不合理以及个人形象的认识偏差等方面,并相继提出了相对完善的改进策略,以期适应未来旅游类专业人才紧迫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惠琳.高职礼仪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实践研究,2012,(5).

[2]徐菊.高职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219-220.

[3]王璇.中国传统礼仪教育及其现代价值[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4.

上一篇:励志高中生三分钟课前演讲稿下一篇:工作餐配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