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教育与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研讨教育与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研讨教育与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篇1

时间:20XX年9月1日中午1:30

地点:1―515寿险教研室

参加人员:

主持:

专题研讨主题:

讨论《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教材结构、体例、编写分工。

首先,李XX阐述了以寿险教研室牵头,编写教材的必要性。《社会保险》是我院金融保险专业、保险实务专业、营销策划专业、投资理财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在各保险类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突出,有利于构建学生的保险专业知识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牢固掌握丰富的社会保险理论与政策知识,深入了解我国社会保险的具体实践和改革发展趋势,而且初步学会了以专业的眼光去审视社会保险的变革历程,用专业的思维去分析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在实践中的不同。为从事商业保险的销售、承保、理赔、客户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各位老师深刻阐述了自己在上《社会保险》课程中使用教材中遇到的问题:

田XX老师认为,同类教材虽然多,大部分的教材均适应本科层次的教育,偏重理论的多,注重实践的少,项目式的少。另外市面上的教材适合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人员使用。为保险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的教材几乎没有。

刘XX老师认为,近几年,我院选用的《社会保险》教材均是其他院校出版的。我院《社会保险》教材建设这几年为空白。这期间《社会保险法》出台,政策变化较大。因此编写一本适合高职保险专业学生的配套教材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李XX老师认为,在课程建设中,寿险教研室正积极试行、推进项目式教学方法,在近三年的教学中均采用项目式教学,《社会保险》课程已经形成了课程标准、实训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标准、课程课件、案例库、习题库等一系列的课程资源。建议在编写教材的同时,做好立体资源库的建设。

李XX老师认为,大多数《社会保险》教材与教学偏重于课堂理论,不够重视实务和课堂实训,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需要,为了积极寻找效果更好的教学之路设立本项目,本教材本着“理论够用,实务为重”的原则,在教材中应该增加大量的企业实际案例,增设了实训课堂,立足于改变该课程传统教学上的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

马柯夫老师认为,教材应该项目任务为主线,以学生工作后的岗位任务要求为依据,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式编写模式。强调“教、学、做、练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理念。

吴XX老师认为,市面上的教材理论性强,适合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人员使用。为保险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的教材几乎没有。本教材结合保险公司实际需要,为我院保险类专业理财类专业量身定做,具有一定特色。

马XX老师认为,引入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实际案例,基于商业保险和理财规划的角度,引导学生利用社会保险知识解决实务中的工作问题。培养学生利用社会保险知识在商业保险营销、保险理赔上的应用,使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

周XX主任和黄XX副主任分别就老师提出的看法进行了总结。

研讨教育与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篇2

为促进我国性与生殖健康领域更好的发展, 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 拟于2010年5月25-27日在上海举办“性教育及性与生殖健康研讨会:从研究到行动” (SERH) 。会议邀请有关政府部门的决策者、研究者、教育者以及服务提供者等, 对近年来中国在该领域教育与服务的发展进行经验总结和交流, 并就共同关注的新的发展方向及政策制订进行探讨;为我国未来的相关决策提出设想和建议, 以加强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开展, 切实提高全民的性与生殖健康水平。欢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老师踊跃投稿。

会议咨询和报名联系方式——E-mail: serh2010@yahoo.cn。地址:上海市斜土路2140号SERH组委会, 牛老师, 邮编:200032, 电话:021-64433682;上海市中华新路482号SERH组委会, 钟老师, 邮编:200070, 电话:021-56327274, 13917948701。

研讨教育与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篇3

一、中国新安全观与亚洲安全机制构建

安全合作是亚信会议的核心主题。有学者认为,在当今亚洲局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应对亚信会议安全观赋予新理念,将20多年来达成的原则共识转化为行动方案,分析研究推动这种转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而提升亚信会议的价值内涵。同时,一方面探讨对亚信会议机制进行升级的可能性,思考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土耳其、印度等主要成员国的角色和作用;另一方面,成员国之间应通过更加深入的经济合作与人文合作,夯实亚信安全合作的基础,体现亚信会议包容发展、多元共生的合作理念。

有学者指出,新安全观的形成需要基于亚洲地区相对严峻的安全现状。新安全观在亚洲确立的前提是各国加强互信,就实施的目标与手段而言,是强调在互利共赢、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谈判解决矛盾纠纷,要反对冷战时期的集团意识。有学者从地理、宗教文化、冷战历史遗产等角度系统分析亚洲地区和平安全环境构建的制约因素,认为亚信会议为中国倡导构建亚洲安全机制提供了理论思索与外交实践的机会。有学者认为,亚信会议作为亚洲诸多合作机制和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进地区国家的战略互信,中国应认真对待并给予积极支持,适当关切周边国家的利益与发展诉求,为深化务实合作创造条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可积极引导地区国家参与亚洲安全框架的构建,借助亚信领导人峰会来展示大国形象与外交理念,将安全合作逐步拓展到经贸、人文领域,夯实安全合作的战略基础。

有学者系统分析了亚洲安全的现状,强调亚洲安全存在五大特性,即安全决策多元性、安全问题复杂性、安全理念对立性、安全机制碎片性与安全结构过渡性,认为此背景下中国新安全观的构建应以互利互信、平等协作为原则。具体而言,一是国家无论大小强弱,在国际政治中都要平等相待,通过对话和平共处;二是国家无论贫富与发展水平高低都要互通互信、加强合作;三是各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不断完善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亚洲社会平衡有序协调发展;四是各国应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利互信观念,齐心协力应对非传统威胁;五是各国应在价值观、社会和文化传统多元化的大环境中求同存异,加强交流,相互促进,实现亚洲不同文明的兼容并蓄。

部分学者认为,应进一步明晰亚信会议的功能定位,使之成为解决欧亚中央腹地重要问题、为中国西部提供安全保障的平台。当前,中东和欧亚中央地区形势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尤其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复兴浪潮,未来将对中国带来安全挑战。加之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引领之下的国际能源格局变化,为中东和里海中亚地区能源出口中国提供了机遇。为此,中国可适时适度地向该地区提供公共安全产品,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有力的安全平台。有学者指出,中国应推动亚信会议领导人峰会超越达成理念共识的层面,出台切实可操作的行动方案,使各成员国收获这一机制带来的红利。此外,亚信会议在机制升级问题上也要量力而行,应着眼于给未来亚洲安全进程留下精神遗产。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应在亚信会议进程中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利用该平台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既要协调处理好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等地区大国的关系,又要给予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亚信核心成员国以实质性支持。考虑到亚洲安全现状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亚信会议机制要在借鉴欧安组织模式基础上有所创新,应尽可能搭建民间对话交流的渠道。

有学者认为,中国应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追求和平安全的周边环境。确保中国周边安全的基础是提高综合国力,同时继承新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秉持正确的义利观,与周边国家结成命运共同体。有学者指出,亚信会议为中国的西向外交搭建了平台,有利于中国塑造地区环境,体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有学者认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同应对安全挑战过程中应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进一步增强上海合作组织的行动能力,发挥其在打击三股势力、应对阿富汗变局等方面的作用。

二、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加强亚信成员国经济合作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加强亚信成员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抓手。有学者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首先着眼于中亚这个重要板块与核心地带,并在该地区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打造中亚能源合作国际示范区;二是强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依托双边与多边合作机制,增加对沿线国家的投入力度,加大政策性资金尤其是官方发展援助的投入力度,为地区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三是积极利用自身比较优势,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格局,统筹经贸、科技、金融资源;四是优化软环境,从消费者互信、企业互动和人才互通三个方面着手,通过文化旅游带动互信,通过高等教育和学术机构交流实现人才互通;第五,起步阶段可以规制先行,需加快推进制度法律建设;第六,需处理好与现有地区一体化组织和机制的关系,尤其需要处理好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尽可能获得俄罗斯的理解和支持。有学者指出,“一带一路”的多边经济合作必须淡化排他性、弘扬开放性,坚持“以静制动”的理念,淡化上合组织的经济功能,尽可能避免提出上合组织自贸区的倡议。不但要防止上合组织与欧亚联盟出现不必要的竞争甚至冲突,而且要研究寻找上述两大区域合作框架的共同利益。

有学者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经济全球化步入新时期后中国提出的综合性跨区域经济合作倡议,而非一项战略。这一倡议旨在加强欧亚大陆国家在交通、贸易、工业等各领域的合作,合作方式以战略协调和高度协同为主,不追求强制性制度化安排。其目标则是推动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应成为人为强行推动的一体化方案,而应是自然形成的过程,采用平等协商、开放包容的合作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并非一家主导的经济计划,而是需要欧亚大陆国家共同参与的多元进程。它不应成为现有地区经济合作方案或一体化方案的竞争者和替代者,而应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维护地区安全更重要的新平台。

nlc202309041257

有学者从金融支持的角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金融合作具有战略与战术双重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须具有高效的金融纽带促进区域合作,为项目融资、贸易结算打造良好平台。因此在促进金融合作时,应寻找利益汇合点,为构建利益共同体创造条件。有学者指出,在对外宣传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应尽量避免西方国家及俄罗斯的误解,同时正确认识中国向西部周边国家转移过剩产能的可行性。还有学者从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出发,展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合作,认为加强资金流、物流、人才流、信息流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

有学者指出,中国应利用亚信会议平台向亚洲各国阐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图和意义,尤其需要消除俄罗斯的误解,将中俄两国良好的政治氛围转化为务实合作的具体行动。有学者认为,中国应尊重支持欧亚联盟的建设,通过合作寻求自身利益,切忌自我边缘化。同时,还需理性看待欧亚联盟对上合组织的影响,未雨绸缪,认真思考融入欧亚联盟的政策和措施,处理好上合组织与欧亚联盟的关系。

还有学者认为,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是中国打造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所在,这需要大力建设能源走廊、物流走廊和人文交流走廊,建议加强与印度合作,由中印共同主导,带动孟缅两国发展,尝试设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印孟缅三国形成辐射示范效应。也有学者指出,印度参与亚信进程的程度十分有限,即将举行的议会选举或将给印度参加亚信峰会带来变数。中国或可以阿富汗安全合作为抓手,推动印度更加紧密地参与南亚经济合作。有学者认为,应当积极利用东盟平台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贸易和投资领域扩大与东盟的海上合作,实现能源资源的共同开发。

三、如何加强人文合作、实现民心相通

有学者认为,核心价值观是亚洲国家增进政治互信的重要基础,中国应该让世界各国认识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正在发生转变。如今我们宣示“中国梦”,价值观必须同步或先行,以便亚洲国家对中国有全新的认识,要努力消除它们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此外,“一带一路”沿线景点和项目都应体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尤其是那些用于改善沿线国家教育、医疗、交通和其他民生条件的援助项目,都应该由独立开发机构主持,让有资质有能力的企业承包,避免负面案例损伤中国核心价值观取向。

有学者建议,不妨在亚信会议设立相应的智库论坛机制,促进亚信成员国的双边与多边交流,同时抓住中国担任亚信会议轮值主席国的机遇,争取将智库论坛机制固定下来,使之成为成员国研究地区发展蓝图、探讨地区安全架构的平台。还有学者建议,要充分利用上海各高校对中亚、中东国家开展交往的资源与合作经验,同时推广妇联等半官方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对外交往模式,大力开展夫人外交与公共外交,邀请周边国家的女性政治家来上海进行交流,宣示中国的外交政策。此外,上海也应充分利用承办亚信会议领导人峰会的契机,邀请国外媒体前来参访,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帮助他们树立客观真实的中国观。还有学者对中俄旅游合作的现状进行了专题分析,指出中国应借助旅游发展自身文化,促进俄罗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接纳,旅游活动产生的增值效应能够减少中国跨国企业赴境外发展的障碍。

教育研讨会会议方案 篇4

会议名称

高峰职业教育研究会召开秘书专业研讨会

会议召开时间、地点

时间:206月1号~4号,会期四天

地点:学生活动中心

会议主题

提高秘书专业技能,更好的进行秘书工作

会议规模

会务工作人员10人,与会务工作人员10人,与会代表110人,共130人

会议议程

高峰职业教育研究会会长吕海珠致辞

高峰职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陈丽霞宣读年优秀秘书名单。

优秀秘书代表发言交流经验

XX公司总经理秘书李雪纯就秘书如何做好本质工作讲话

湖南省职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张思思总结陈词

会议负责人丽娜宣布会议圆满结束

会议筹备分工

会务组

小组负责人:李兰 翠花 小组人员:王琴 何丹 王南岳 王兰花

职责

制发会议通知。

准备会议文件:领导(吕海珠、陈丽霞)致辞,优秀秘书名单,优秀秘书代表经验介绍,总经理秘书李雪纯的发言稿,张思思副会长总结词,会议结束

制发会议证件:来宾证,记者证,工作人员证。

撰写新闻稿,经领导审定后,向媒体发送

后勤接待组

小组负责人:许梅 伍聪 小组成员:周平何元 王丽娜 王霞 小聪

职责

1.会前接待。

2.报到准时签到,预收会务费220,来宾住宿与就餐安排,会议证件发放。

3. 会议入场时的签到。

4. 会议有关文件的装袋与发放。

5. 会间交通安排。

6. 会间医疗卫生工作。

7. 会务费的结算

8. 代为与会者订返程机票、车票。

9. 会后送站、

(三)宣传保卫组

小组负责人:李巧 包文辉 小组成员:陈熊 张三 李四 刘佳 桂花

职责:

准备会议用品,布置会场与产品展览厅

做好会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清理会场,保管可再次使用的会议用品。

经费预算

场地租用费

宏图大厦一楼会议室一天600元,4天共计2400元。

其他

租摄像机2台,共计300元。文件资料费,共计4400元

宴请费用

每人180一天

此次会议经费共计26600元。

此预算提交给上级领导审查批准

研讨教育与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篇5

由全国高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研究会主办,兰州大学承办的2006年《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及学术研讨会于7月16 日至7月23 日在兰州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23所高校3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肃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甘晖研究员参加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词。全国高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研究会主任委员、内蒙古大学梁希侠教授主持了大会报告。

大会报告有:人类认识世界-教学与科研(兰州大学段一士教授);非等压一级相变(华中师范大学郑小平教授);21世纪的现代热力学(复旦大学王季陶教授)等。与会代表还听取了《电动力学》和《现代光学》课程教学研讨会的大会报告。梁希侠主任就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物理学专业(本科)教学规范草案的相关内容做了介绍。延边大学郭振平教授等代表就《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及相关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的经验和问题做了报告和情况介绍。

与会代表对《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及相关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热烈、认真的讨论。与会代表认为,今后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教学中,要继续提倡教学体系、内容和模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及演绎、运算能力训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想和思维能力训练。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课程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切合实际地进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在学时和学分压缩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与会代表还认为:以后此类会议要安排更多的专题报告和相关科学前沿动态介绍,以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参加交流,总结和汲取先进经验,提高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对《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会议期间,经全国高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研究会第五届委员会(扩大)第三次

会议讨论,决定换补南开大学赵柳教授(替换胡北来教授)为全国高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研究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兰州大学领导对本次会议非常重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会议的召开作了大量辛

勤工作,并给予经济资助,保证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全体代表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与会代表协商、讨论,初步议定下次研讨会暨研究会委员会议于2007年8月在延吉举行,由延边大学承办。

全国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研究会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代章)

研讨教育与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篇6

——未来中国与中国的英语教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定于2013年10月19—20日在北京共同举办“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主题为“基于多元人才观,探索英语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未来中国与中国的英语教学”。

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就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这一命题为我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与目标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未来中国的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将具有多层次、多行业、多领域的特点。我们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也要培养立足本土、了解国情、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外语人才;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注学科研究的学术型人才,也要培养注重实践、适合行业或专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面对社会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我国的外语教学也要“随需应变”,树立人才培养的“多元观”,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不同特点、不同专长的高素质人才。

基于多元人才观这一认识,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需紧密结合社会需求、院校发展和学生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建立全面、清晰的课程体系,探索多元、有效的教学模式。高校英语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既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综合实力提升的需要,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殷切期待。

本次研讨会基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未来人才培养目标,既高瞻远瞩,又立足现实。研讨会将坚持开放、务实的原则,针对我国英语类专业教学未来肩负的使命与面临的 1

挑战,汇聚全国专家学者的智慧,就不同类型高校外语院系的发展特色、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发展等课题进行充分研讨。

一、会议安排

研讨会包括五个阶段:

(一)主旨报告,(二)专题发言,(三)院校论坛,(四)综合汇报,(五)大会总结。

(一)主旨报告: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国际机构高层人士、教育部高教司领导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专家,就新形势下外语专业人才需求及培养目标进行指导和建议。

(二)专题发言:在参会者中征集发言人,围绕不同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等,阐述所在院校的改革思路与教学实践。可参考以下专题内容:

1.国家未来发展与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2.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3.以交际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

4.以输出能力培养为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

5.体现思辨能力培养特色的课程教学模式;

6.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模式;

7.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8.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9.教学评估体系建设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10.英语专业教师发展与团队建设。

(三)院校论坛:根据国内高校类别分设,包括外语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等分论坛,结合学校类型与专业特色,探讨面向未来的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同时,会议将专门设置数字论坛,探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教学资源的建设。

(四)综合汇报:各分会场及院校论坛主持人根据发言及研讨情况,对本会场主要发言内容及意见、建议等进行整理、提炼,同时结合自己的观点,在大会做综合汇

报发言。

(五)大会总结:邀请主旨发言人做总结发言,并回答参会者提出的问题。主旨发言人可根据研讨会整体情况,从不同视角进行总结,对会议中交流的理念与实践进行点评,对提出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剖析,对未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进行建议,使大会主题得以进一步融合与提升。

二、征稿安排

收到本通知后请选择上述专题发言议题中的一项,也可就会议主题自拟题目,提交发言摘要。研讨会将组织专家进行遴选,安排分会场发言。每人发言时间为30分钟,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体现特色。请于2013年7月15日前提交300字左右的发言摘要(见“参会申请表”)。9月15日前会务组确认入选者,发出邀请函,并将摘要编入《研讨会手册》,安排发言时间与场次。入选者请于会议报到当天提交发言PPT。如有纸质介绍材料,需提前发给会务组,由会务组负责印制和分发。

研讨会结束后,外研社将组织充实完善本次研讨会的投稿和发言稿内容,结集出版《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暂定名)。

我们诚挚邀请您出席研讨会,并期待您积极投稿、到会发言。

三、报到时间

2013年10月18日(周五)。参会者持邀请函报到。

四、会议时间

2013年10月19-20日(19日全天,20日上午)

具体安排(详见届时编印的《研讨会手册》):

10月19日上午:

08:30-09:00 开幕式

09:00-12:00 主旨报告

10月19日下午:

14:00-17:00 专题发言

17:00-18:00 专题发言综合汇报

10月20日上午:

08:30-11:00院校论坛

11:00-11:40院校论坛综合汇报

11:40-12:00 大会总结

五、会议地点

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市大兴区)

六、会议费用

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餐费、会务费及资料费由主办单位承担。

七、会议联系

研讨教育与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篇7

本次大会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天津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办, 在秉承历届继续教育学习班传统的基础之上特邀北京、上海等地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会议内容分为脊柱会场和关节会场两部分, 其中脊柱会场包括颈椎疾患、胸椎疾患、腰椎疾患、脊柱侧弯、脊柱肿瘤专题, 以及手术操作演示及培训;关节会场包括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专题。大会将由专家主持, 对大量颇具临床价值的病例展开讨论, 同时欢迎骨科同仁提供宝贵的典型病例, 我们将适时安排时间与大家共同分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教授届时也将莅临会场并发表精彩的演讲, 同时参加会议的还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郭世绂教授、天津医院张铁良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卫小春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袁文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海涌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寇伯龙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晓光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沛教授、冯世庆教授、郑永发教授等。

大会免费注册, 参会者可获得继教学分10分, 欢迎骨科同仁踊跃报名参加。

研讨教育与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篇8

一、G20机制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新格局

在这一节的讨论中,与会学者之间分歧较大,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即:当前国际格局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意义,G20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中国的战略选择。

(一)当前国际格局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有的学者认为,当前和未来的国际格局是多元、多极和多变的,不可预测性很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有三组力量处于对峙之中:一是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二是G20与G8;三是东亚、欧洲与北美三大经济板块中的存量和增量。增量变化显著,新兴大国的地位确实在上升,世界经济中心在向亚洲和“金砖四国”转移。但另一些学者强调,权力转移的过程将非常漫长,短期内发达国家主导的权力格局难以改变。世界格局不会因G20的出现而发生很大变化。现在各国媒体对权力转移的速度渲染过度。

关于国际格局变动对中国的意义,有的学者认为国际秩序已经进入大调整时期。从16世纪到20世纪,人类社会曾经历过两次国际秩序的大调整: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英国的霸权转移,使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全球性国际秩序;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促成了美国的崛起,这是第二次国际秩序的大调整。而“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和“9•15”雷曼兄弟公司倒闭表明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国际秩序大调整开始。中国很可能会乘机崛起。只要国内社会稳定、经济结构调整顺利、国际上没有大的战事,到2020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但更多的学者强调我国还面临许多挑战:(1)经济实力有限,工业水平和贸易结构与美国都有一定差距,在金融领域差距更大;(2)科技创新远远不足;(3)国内存在相当多的社会矛盾;(4)中国突出的国际地位引起许多国家的嫉妒和担忧,国际社会对我国期望上升,但由于我国缺乏话语权,面临很大压力。如果在国际上过于活跃,容易引起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反感。

(二)G20的地位和作用

有学者指出,当前世界的发展模式是多元的,世界经济关系,即全球治理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须要适应这一变化,因此G20的生成有其必然性,它反映了发达国家实力下降,新兴大国实力上升的现实。G20本质上已经从国际经济问题上升到国际关系和国际治理问题。但有的学者认为,G20是由美国和G7选定的国家组成的俱乐部。美国选择G20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担国际责任,重建并强化其实力地位,将新兴大国纳入其规则和框架之内,使中国承担责任并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发达国家在G20中占有明显优势,它们之间分歧较小,而发展中国家之间共同利益有限,分歧较大。G20议程的提出者是发达国家。中国只是受邀参与,尚没有上升到可以决定G20议程和制定国际规则的地步。

有的学者认为,G20的代表性较好,包括10个左右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利益一致性,我国应该积极推动G20机制化,G20机制化后可以有效地反映新兴大国的诉求。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举行会议、设立秘书处、建立执行机构等措施推动G20机制化,并将其议题从金融扩展到其它经济领域。但更多的学者认为,G20机制化面临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此次经济危机过早地出现了复苏,没有发生像1929-32年那样的大萧条,西方国家主导地位虽受到削弱,但无根本改变,它们在努力确保其国际地位和权利。G8和G20之间可能会有主导地位之争。其次,新兴大国群体处于幼年期,虽因金融危机而抱团取暖,但要从利益同盟转变为价值同盟困难重重。G20的前三次会议都带有应急性质,今年的两次会议将揭示G20与G7/G8之间的关系,揭示谁将在议程设定方面起决定作用,并将检验G20的代表性和合理性能否得到承认。G20还不是一个有效的决策平台,成员尚不稳定。其议程不能发展太快。我们在宣传上不宜将G20提的太高,不宜将它说成是国际治理机制的核心。

一些学者指出,推动G20机制化将给中国带来一些挑战:(1)因为我国国际定位十分微妙,经济上在向发达国家靠近,而在治理方面又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一致,所以如何处理与“朋友”和“顾客”的关系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中国缺乏软实力及配套政策,未能提出一个新的理念,不能说清我们将给第三世界带来什么,因此在国际机制改革上缺乏方向感。(2)通过G20美国可以利用多边方式迫使我国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2010年G20峰会上,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能会成为焦点。(3)按照IMF的改革方案,到2010年中国的投票权将从3.67%增长到7.74%,这意味着中国要承担更大的责任。然而,因为美欧否决权未受影响,IMF并无根本变化。

(三)中国的战略选择

有的学者认为,当前和未来的国际格局是多元、多极和多变的,因此国际合作机制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并且功能须要细化,中国应推动建立以隐性G2、显性G20为核心的多层次、多领域的金字塔型国际合作体系。中国的国际合作应抓住三条主线:(1)中美战略对话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2)G20是中国发展的国际平台;(3)“10+3”机制是地区合作的最重要平台。此外,“基础四国”是中国在气候问题上发挥协调作用的平台。“金砖四国”的平台作用也必须运用。在具有地缘政治意义的地区合作中,中俄印三边对话对中国崛起关系甚大。“10+3”机制是中国周边合作中需重点发挥作用的。根据功能的不同,国际合作机制还可以细分为:资源型的合作组织,如上合组织和海合会等;发展型的合作,中国须重视发展中国家的诉求;顺差型的合作,如与德国和日本的合作;战略型的合作,如中美战略对话、中欧战略对话等。

也有些学者认为,当前国际格局出现了有利于中国崛起的变化,但不是根本变化。中国不能跑的太靠前,否则会引起反感。中国应该重视G20,但不能过高地估计它的作用。中国参与G20应持一种融入和平衡的心态,积极参与和引导。中国应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将自身定位为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大国,制定全球层面和地区层面相互协调的综合战略。将东亚和非洲作为开展地区合作的战略重点,并注重软实力的培育,以合作化分歧。

二、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趋势

在这一节中,与会者主要讨论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和前景。

(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与会学者认为,在东亚财金合作领域,清迈协议多元化是一大进步。为了应对危机,东亚储备库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它没有经受过金融危机的冲击,资金还是由各国自己管理,因此储备库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中国为储备库提供了大量资金,但如果中国出了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组织能够施救。现在东亚财金合作面临内忧外患:内部有中日区域领导权之争以及东亚美元化与建立区域货币之间的矛盾;外部面临全球化与区域化的矛盾和美国、印度等国要求加入的压力。

关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会者认为这个问题已经政治化。“10+3”进展艰难的最大障碍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从2003年中日韩就开始民间联合研究。由于中日关系的影响,7年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去年日本已将民间研究升格为官方主导的研究,但取得实质进展还会拖上几年。由于东亚自由贸易区无法建立,所以共同市场和共同货币也就只能流于空谈。

(二)人民币国际化

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与会学者对于人民币能否国际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存在争论。

有学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战略,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但也有人认为,现在不存在人民币国际化,只能说是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这种境外流通不是以成为储备货币为目的的。还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央政府根本就不想让人民币在境外流通。

一部分学者提出,现在人民币国际化应加快推进,因为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问题十分紧迫。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人民币财富随着美元的贬值而不断缩水。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都处于失衡状态,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制于美联储。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那么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组成部分,美元储备下降,人民币就可以加以补充。总体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是大于风险的。但由于中国实体经济尚不健康、金融体系比较脆弱、外交政策存在制约,以及人民币境外流通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须要谨慎,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突破口应该是:企业走出去、货币互换、人民币结算、对外援助、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做强金融微观基础等。但也有学者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资本项目管制、汇率变动风险,以及大量贸易顺差与人民币国际化存在矛盾等一些方面的限制,现在我国连人民币流出都要管制,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实质性的推进很小。还有的学者认为,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受到资本项目管制的严重制约,但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太早会造成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因而不宜过早放开。人民币国际化和建设上海金融中心的意义在于获得商品、金融产品和服务业的定价权。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需要国内外市场的匹配、信息的匹配、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匹配。

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在这一节,与会学者主要讨论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及沪港合作的问题。

(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在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问题上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大家认为,上海要建设一个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以提高中国资源配置能力。上海金融中心将是一个以人民币为主要产品的在岸型国际金融中心。要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我们必须加快上海的市场化、国际化和法制化进程。成本问题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制约因素之一,上海应从自身出发,降低交易成本。

(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给沪港合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社区工作研讨会议讲话 篇9

这次我们召开全省社区妇女工作现场交流研讨会,主要是为了回顾总结去年7月份我省城市妇女工作研讨会以来,各级妇联适应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步伐,认真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妇联应当把城市妇女工作重点放在社区”的重要指示,创造性地贯彻全国妇联、省妇联工作意见,卓有成效地开展社区妇女工作的做法、经验和新的思考,讨论研究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社区妇女组织建设与社区建设同步、社区妇女工作的发展与社区发展同步,依托社区开创新世纪城市妇女工作新局面。

应该说,去年城市工作研讨会以来的一年,是全省妇女工作走进新世纪,争取新跨越的一年,也是社区妇女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各级妇联认真贯彻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妇联《关于加强社区妇女工作的意见》,联系实际研究落实措施,普遍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本地城市妇女工作特别是社区妇女工作的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加大抓试点、抓推广力度,社区妇女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今年四月,我们对各市社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调研,并实地考察了各市推荐上报的部分省级示范点。结果表明,全省创新社区妇女工作的探索实践总体思路正确、措施有力、开局较好,社区工作已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城市妇女工作新的增长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突出重点抓组织建设,初步形成了复合型的社区妇女组织网络。

把城市妇女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有许多工作要做,但组织建设是基础、是前提、是当务之急。各级妇联针对社区建设地区差异较大,社区妇女分布与构成极为复杂的实际,本着灵活务实的精神,着力抓紧以社区妇联为核心的妇女组织网络建设,努力为社区妇女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突出与社区党建工作同步建立社区妇联。在南京、苏州、常州等市,社区党建工作已全面铺开,与党建工作相同步,社区妇联组建也全面开展。南京市将妇女组织建设纳入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到“组织同步建、代表同步选、任务同步下、教育同步抓”,全城区66个街道社区妇女组织组建调整与社区党组织建设同步完成,445个社区有441个成立了社区妇联;苏、锡、常三市分别以两办名义、妇联与编委、组织部联合发文等形式,对社区妇女组织的设置、干部配备、组建程序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力地指导了社区妇联组建工作。各地新组建的社区妇联吸纳妇联干部、社区单位及新经济组织的女干部、各类优秀妇女代表参加执委,吸收辖区妇女组织为妇联团体会员,真正把社区内有形无形资源和各类女性人才联合起来,从组织上增添了新生力量,增强了工作力度。淮阴、连云港等市在社区建设试点区、街,妇联组织提前介入,从源头参与,积极争取党委重视,将组建社区妇联纳入社区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积极推动社区妇联组织的建立。徐州、扬州等地主动适应社区妇女工作新的变化,依托现有的街居妇女组织,成立社区妇女工作联谊会这样的过渡性组织,贴近居民需求,开展特色活动,赋予街居工作新的生机与活力,为组建社区妇联做好组织准备,打好工作基础。

二是以妇女骨干为核心组建各类志愿者队伍。各级妇联在基础较好、群众参与热情较高的社区,以“五好文明家庭”为主导,以有技术专长的社区居民为骨干,广泛组织妇女成立各类志愿者队伍。以文体、环保、法律、家教、卫生、心理咨询、家电维修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他人、奉献社区志愿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南通市妇联在全市成立“南通市妇女志愿者服务队”,市妇联主席担任队长,按服务种类设立7个总队,121个分队,参与妇女达16400人。无锡市妇联大力发展家庭志愿者队伍,市、区、街分别成立服务总队、分队、小分队,2万多名社区居民踊跃参加志愿者服务。为了确保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市妇联专门出台了《无锡市家庭志愿者管理办法》,统一制作队旗、工作帽、胸卡,以街道牵头、各社区居委会轮流参加,每月开展一次集中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是积极组建具有社区妇女特色的各种联谊组织。各级妇联在试点社区,因地制宜,根据辖区妇女不同特点,发动成立女性读书会、“五好文明家庭”协会、家庭文化联谊会、妇女健身协会、“外来妹”读书会、“夕阳红”协会、知名妇女联谊会等联谊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各类驻区妇女吸引到组织中来,增强她们的社区意识、共建意识。

二、围绕加强新形势下群众思想文化建设,较好地发挥了“五好文明家庭”的社会功能和品牌效应。

各级妇联将当前群众思想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作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化家庭读书、家庭学法、家庭教育、家庭关系调适、家庭敬老养老、家庭健身、家庭环保等系列化的家庭文明活动,创新发展“五好文明家庭”争创活动。组织开展了多姿多彩的家庭读书知识竞赛、家教方案设计、家庭认绿护绿、家庭才艺展示、家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社区文化生活,又引导妇女在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苏州市大力推广沧浪区“家庭文化促进会”的成功经验,广泛开展特色家庭评选,层层举办绿化、棋类、演唱、家庭制作、拳操剑舞等家庭文化竞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热情,成为当地群众思想文化活动的佳作。尤其要强调的是,在与“”邪教组织斗争中,各级妇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运用各种形式团结和组织广大妇女旗贴鲜明地深入揭批“”的政治本质,坚决维护中央的重大决策。各地通过组织高潮迭起的社区文艺、社区健身、广场签名、大型科普咨询等活动,深入批判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的罪恶行径,大力宣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牢固筑起社区和家庭反邪教的防线,较好地发挥了妇联群众组织在维护大局、维护稳定中的重大作用。今年“三八”节,在全省妇女健身活动大赛中,13个市的精彩表演集中展现了我省妇女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着眼在社区服务中形成特色与优势,“巾帼社区服务工程”逐步走上了系列化、规范化、多元化发展之路。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点发展项目。各级妇联依据社区内涵与外延的扩展、服务对象和范围的扩大、服务方式的转变等一系列新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以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下岗女工创新业为重点,以创立妇字号服务名牌为特色,精心组织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加大力度推进服务系列化、管理规范化、投资多元化。市、区、街道、社区层层建立下岗女工再就业服务组织,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四级社区服务网络。为了统筹规划,规范管理,争取对巾帼社区服务的各项政策扶持,13个市及部分县(区)妇联联合工商、劳动、财税、民政等部门共同下发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的意见和若干政策,为妇女社区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常州市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首家家政管理行业协会,现有团体会员295个,个人会员44名,基本汇集了常州市各路家政服务业的精英,市妇联成了家政创业的领头雁。无锡市妇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市场开发和树立品牌上,按照市场规则组建?quot;无锡市巾帼苑社区求助中心“,使之成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投资主体和法人实体,面向市场拓展服务,形成规模经营。盐城市各级妇联抓住机遇在社区普遍创办”妇字号“服务实体和项目,形成了六大五小四代系列化服务,吸纳安排了近千名下岗女工。泰州市建立了68支巾帼社区服务队伍,统一标牌、统一着装、统一规范上岗,常年活跃在社区。

四、着眼于形成社会化的维权工作格局,在社区建立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平台。

各级妇联面对社区愈发突出的权益问题,积极探索社区维权的新方法、新途径,突出充分发挥协调优势,借助社区法律服务机构,联合社区法律工作者,组织建立社区妇女维权工作站,开设妇女维权热线电话,确立妇女法律咨询接待日,面向社区开展法制宣传咨询,为社区妇女提供法律帮助,调解社区婚姻、家庭冲突,依靠社会力量加大了维权工作力度。省妇联联合司法、宣传、广电部门面向千家万户,每年一个主题开展普法宣传,促进了社区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南京华侨路街道社区妇联与社区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组织?quot;法律走进百姓家”法律援助活动,邀请2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社区法律顾问,维权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各级妇联还组织社区妇女广泛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家庭拒毒禁毒、社区帮教等活动,在促进社区治安综合管理、维护社区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公安部和全国妇联将在我省举?quot;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交流会,推广江苏家庭禁毒的做法。

今年起,我省将加大在全省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力度,普遍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初步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确立并建成一批社区建设示范区、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居委会,所有这些都将为社区妇女工作的大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各级妇联务必要着眼于妇女工作的长远发展,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事业精神,一着不让地抓试点提高,抓面上铺开,开创社区妇女工作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全省社区妇女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依据各地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进程,紧跟党建工作进展,同步建立社区妇女组织,发展壮大工作力量,努力建好工作基础,强化载体,树立品牌,创造特色,不断推动社区妇女工作创新发展,争取我省城市妇女工作实现新跨越,再创新优势。

一、建好一个网络,夯实社区妇女工作的组织基础。

各地要按照全国妇联、省妇联关于加强社区妇女

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地社区建设的实际,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形式建立和发展不同类型的妇女组织。努力做到超前思考、超前布置,抓住社区妇联组织建设的主动权,始终坚持妇联组织建设与党建工作同步的原则。由于社区妇女工作范围更大,工作对象构成复杂,工作覆盖面更广,传统的居委会妇代会组织难以适应新的社区妇女工作要求。因而,在撤并后的社区居委会一般要求组建社区妇联作为妇联系统的基层组织,以更好地体现妇联联合各界妇女的特点,体现妇联群众性、统战性、广泛性的社会特征。在社区党建工作尚未推进的地区,积极推广通过建立属地化的妇女工作联席会议、联谊组织等形式加强社区妇女工作的做法,为成立社区妇联做好组织准备。要配齐配好配强社区妇联干部,选举思想好、热心妇女工作、有文化、懂管理、善协调的同志进社区妇联领导班子,并力争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年轻化、知识化,具有代表性、富有凝聚力的集体。要继续加强对社区各类妇女志愿者队伍的指导,密切各种妇女团体的联系,形成以妇联为主导、各类妇女组织协调发展、共建共创的良好局面。

健全妇联组织不仅在于建立组织,还在于要把妇女组织建成强有力的工作整体。为此,我们首先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健全社区妇联工作、学习、例会、检查、考核等制度,建立工作基础台帐,做到有工作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检查评比、有年度总结,实行规范管理,有序运转R?浞址⒒又次?⒏敬?∽椤⒏九?歉傻淖饔茫?ナ越?⒅次?透九??砹?抵贫龋?嬲?压ぷ髯龅礁鹘绺九??小F浯危??⒅靥岣呱缜?玖?刹克刂省J视ι缜?ㄉ琛⑸缜?芾怼⑸缜?⒄挂?螅?忧可缜?九?ぷ饕滴衽嘌担?屑苹?鼐侔熳ㄌ馀嘌蛋啵??缜?九?ぷ髂谌萘腥敫九?ぷ鞲谖慌嘌当匦蘅巍T俅危????剿魃缜?九?ぷ鞣绞降淖?洹8骷陡玖??视ι缜?用褡晕夜芾怼⒆晕医逃?⒆晕曳?竦姆⒄鼓勘辏?岢秩褐诨?ぷ髟?颍?由缜?褐谛枨蟪龇⑷范üぷ髂勘耆挝瘢?陨缜?褐诘脑蕹伞⒉斡搿⑹找孀魑?煅楣ぷ鞯某叨龋?岢稣攵孕浴⒖尚行浴⒂行?韵嘁恢碌墓ぷ骷苹?I缜?九?橹?魑?罨?愕淖橹??苋肆Α⑽锪Α⒉屏?窒蓿?タ慷兰揖??虿豢?置妫?匦肷朴谡?仙缁嶙试矗?浞掷?蒙缁嶙试矗?纬缮缁峄??攀降墓ぷ鞲窬郑?繁9ぷ骺沙中?⒄埂?br>二、喊响一个诤牛?ü???quot;巾帼文明社区”激励广大妇女在推动社区发展中促进自身的进步。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适应社区建设大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决定在全省推广南京市争创“巾帼文明社?quot;活动的经验,通过组织妇女开展争创”巾帼文明社区“活动,激励广大妇女在推动社区发展中增强素质,提高自身文明程度,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的现代社区建功立业。这次,省妇联将开展争创”巾帼文明社区“活动的意见提交大家讨论,希望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会后我们将根据大家的反映修改定稿,印发各地试行。

开展”巾帼文明社区“争创活动,是在抓试点的基础上扎实推进社区妇女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各级妇联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力争通过努力上下一致喊响口号,使之成为社区妇女工作的品牌与标志。省妇联在全面组织和推动全省开展争创活动的同时,着力抓好典型引导和分类指导工作,继续发挥省级社区妇女工作示范点的作用,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树立争创典型,推动”巾帼文明社区“活动的健康发展。明年将组织全省争创”巾帼文明社区“活动的现场交流和工作研讨,并在各市评选的基础上,组织省级”巾帼文明社区“评选表彰活动。

各市妇联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对开展争创”巾帼文明社区“活动的调查研究,根据当地社区建设的发展实际和妇女工作的特点,明确要求,理清思路,及时提出开展争创”巾帼文明社?quot;活动的指导意见和工作计划,加强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将“巾帼文明社区”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和社区建设规划之中,扩大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区、街妇联在争创“巾帼文明社区”活动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对本地区争创“巾帼文明社区”活动进行具体协调和推动,为社区妇联组织建设和争创“巾帼文明社区”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并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社区妇联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形成本社区的争创特色。要广泛宣传,争取支持,提高争创“巾帼文明社区”活动的社会知晓率和妇女群众的参与率,努力形成层层抓争创的良好局面,把我省社区妇女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健全三支队伍,不断壮大社区妇女工作骨干力量。

富有成效地开展社区妇女工作离不开基本的妇女骨干力量,各地要围绕增强教育服务功能,建好三支基本队伍。一是社区妇女文体队伍。这是各地已抓在手上并且抓得比较好的队伍。各级妇联要进一步认清妇女在社区群众文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对社区文化在社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努力找准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与社区妇女和家庭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结合点,发挥社区妇女文体队伍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生动活泼、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家庭文化、社区文化活动,使广大妇女在参与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觉悟,充分展现妇联在社区文化、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增强妇联组织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二是巾帼(家庭)志愿者队伍。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人人参与、人人分享为动力,组织动员社区妇女和广大家庭热心社区公益活动,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扩大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帮困敬老、科普环保、家政服务等社区各类便民利民公益活动,既推动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又在建立新型的邻里关系、创造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社区风气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专家顾问队伍。充分发挥社区高层次专家学者尤其是知识女性的作用,吸引他们参加社区活动,并指导社区的妇女工作,以提升社区妇女工作的知识含量和社会影响力。

四、建设三个阵地,发展富有活力的社区妇女工作载体。

社区妇女工作阵地是履行妇联职能的重要载体。各级妇联要按照“立足社区、因地制宜、资源共享、服务妇女”的原则,积极争取建立一批与工作内容相配套,体现社区妇联服务功能的服务实体和服务设施。在社区建设各项配套设施规划中,妇联组织要有“善于介入”、“及时纳入”、“抢占先?quot;的意识和精神,努力争取和创造条件实现更多的实体化、有形化服务。一是建立社区妇女服务网络。要将已有的妇女就业服务、家政服务组织向社区延伸,结合社区居民的需要,兴办更多的妇字号社区服务实体或项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规范管理,促进社区妇女就业和社区服务产业化。二是建立社区妇女维权工作站点。联合社区法律工作者建立维护妇女权益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开通维权热线,设立维权信箱,健全信访制度,有效地解决社区妇女在婚姻、家庭、人身安全、财产等方面面临的权益问题,及时处理妇女的投诉,防止侵权行为升级,并通过组织群防群治、劳教劳改人员重点帮教、开展”不让毒品进家庭"等禁毒扫黄活动,在参与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中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三是建立家政(家长)学校。依托社区教育阵地和学校幼儿园,建立社区家政(家长)学校,加强对社区妇女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妇女特色教育,帮助妇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同理想、共同信念,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妇女素质的提高。突出重点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弘扬科学育儿精神,组织儿童举办健康有益的素质教育活动,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

研讨教育与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篇10

会议日程安排

会议时间:2011年8月21-8月23日

会议地点: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宾馆

研讨教育与教学工作会议记录 篇11

一、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笔者在第一次实施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时, 选修《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专题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共有7名同学, 学校将该课程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开课, 共16课时。为使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笔者没有机械地按照学校的安排上课, 而是按照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设计做了调整。

笔者将课题研讨式教学的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师课堂讲授阶段, 第二阶段为学生查阅资料、进行田野调查和撰写论文阶段, 第三阶段为课堂学生报告和讨论阶段, 第四阶段为指导学生课下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阶段。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笔者所在学校寒假较长的特点, 笔者将第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在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在学生基本完成学校安排的第一学期课程后, 利用学生的空余时间, 笔者召集选修《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课题研究》课程的7名同学进行课堂讲授, 首先讲授《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学科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内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 学术界代表性的著作和文章、田野调查和文献搜集的基本方法、途径;其次, 笔者将自己精心设计的十个选题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每人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并要求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

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由学生在寒假期间自主进行, 但对于学生碰到的问题, 也要求学生利用电话、电子邮箱和QQ等通信工具随时与笔者联系, 以随时给学生以指导。学生在寒假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一是认真阅读一到两本代表性的学术专著, 以系统了解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二是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学术文章, 了解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三是进行田野作业, 调查家乡建国以来与所选课题相关的民间文化事像的变迁状况, 并搜集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地方文献;四是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所调查搜集的资料, 撰写学术论文;五是在所写论文的基础上, 制作用以课堂报告的PPT。

第三阶段是课堂报告和讨论阶段, 在第二学期开学后的正式上课时间里进行。为使课堂讨论更有效果, 笔者并没有在一开学就进行课堂报告和讨论, 而是让每个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和撰写的论文初稿发给其他六位同学, 要求每位学生认真阅读其他六位同学的论文和资料, 了解其他同学的研究成果, 以便在课堂讨论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自己继续修改充实论文和PPT。经过两周的准备, 从第三周起开始正式上课, 每次上课时间为两课时, 每次上课首先由一位学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报告, 报告时间不超过一节课。在学生报告结束后, 主要由其他同学予以点评,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做报告的学生同时做出解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 笔者主要是倾听, 只是不时地插话, 引导和启发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用自己的思考带动学生的思考。在讨论会结束后, 笔者再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学生的论文和讨论会中出现的问题做一简单评点, 并要求已做报告的学生根据同学和笔者的建议继续修改完善论文, 未做报告的同学课下好好准备。

第四阶段主要是学生在课下修改完善论文。做过报告的学生根据同学和笔者的建议修改完论文后, 再交给笔者, 笔者再提出修改意见, 让学生继续修改, 并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正规学术规范撰写, 直到修改到笔者基本满意为止。对于其中质量较高、达到公开发表水平的几篇论文, 笔者向有关刊物推荐, 结果有三篇论文得以发表。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有了结果, 都非常高兴。

二、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作用

实践表明, 将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引入研究生教学中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它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1.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课题研讨式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从选择课题到撰写论文的每个环节都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即使是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第一环节, 也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也是课题研讨式教学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囿于学生的基础问题, 课题难以让学生完全自主确定, 需要由教师设计, 但每个学生研究的课题不是由教师分配, 而是由学生自主选择, 并允许学生做一定程度的改动, 教师只是介绍科研选题的原则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选题。由于课题是学生自己选择的, 就有兴趣, 有动力去进行研究。在课堂讨论环节, 也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并不发表长篇大论, 只是组织学生互相启发, 互相辩论, 使讨论能够热烈而有序地进行。

2.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标,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每一个环节都着眼于培养、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课题研讨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教师在讲授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 也要讲授本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 并指导学生如何选题, 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入门途径。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第二个环节着重于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写作论文的能力。第三个环节通过课堂报告和讨论训练学生的表达、交流和互相启发能力。第四个环节则通过要求严格按照学术规范修改论文, 训练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经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学生基本熟悉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 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具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 从而为以后撰写硕士毕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3.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 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教学相长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精华, 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 这一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 教与学基本上是单向性的。课题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这就要求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科研积极性, 实现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密切结合,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变成科研过程。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也要求教与学关系的重新定位, 教与学由单向性关系变为双向性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变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 在这种双向交流中, 一方面, 学生活跃性的思维所形成的新观点可以给教师以启发;另一方面, 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可以促使教师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不仅学生得到了提高, 教师也从中受益。

三、实施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 为了使这种教学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避免流于形式, 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 课题研讨式教学适应于小班教学, 不适合于大班教学。

课题研讨式教学需要教师有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 并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 只有实行小班教学才能做到。笔者以前在上大课时, 也曾尝试过课堂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但因为难以掌控, 往往都流于形式, 没有什么效果, 最后不得不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2.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适合专题研究类课程。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带有研究性质, 要求学生利用已学到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因此, 此教学方法不适合那些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目的的基础类课程。

3. 对学生的考核要考虑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 而不能仅仅考虑学生最后的论文。

课题研讨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每一个环节中, 都需要学生认真对待, 如果仅考核学生的论文, 就可能使学生只注重最后的论文写作, 就不能调动学生对待其他环节的积极性, 从而达不到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综合素质的目的。

4. 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责任心。

课题研讨式教学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费时较长。教师需要对每一个环节, 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必要的掌控。如果教师在任何一个环节不能实施有效的掌控, 那么,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就会流于形式, 不能达到教学要求, 实现教学目标。因此,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 而且在课下都要尽心尽责。

5. 在设计选题时, 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一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 设计的题目不能太大, 要尽量小一点、具体些。如果题目太大, 学生难以做精做细, 会流于泛泛而谈。二要考虑到学生的研究条件, 设计的题目使学生有条件去完成。笔者在设计课题时, 主要考虑了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学术界已有的研究状况, 尽量选取那些学术界已有了一定研究, 但还有研究余地的课题。如果学术界还没有研究, 对于学生来说就难以进行研究。如果学术界已研究的很成熟, 那么学生只能重复前人的观点, 不可能进行创新。二是田野调查的时间和经费问题。在学生正常上课期间, 不可能抽出时间让学生去进行田野调查, 至于经费就更谈不上了。所以, 笔者设计的课题尽量使学生能够利用寒假回家过春节时间, 在家乡完成。

俗话说, 教无常法, 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但就目前而言, 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 课题研讨式教学法是其他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对于笔者的探索, 学生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还要继续探索, 使其更加完善。

摘要:介绍了实施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的过程, 分析了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 提出实施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课题研讨式教学法,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留英记[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9:246-272.

[2]郝明君.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3) :115-118.

[3]谢美华, 张增辉.探究式教学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1, (2) :61-63.

[4]欧阳丽莎.德国“探讨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学研究, 2008, (1) :58-61.

上一篇:【实用】《我在》作文500字下一篇:民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