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喜鹊教案设计

2025-03-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树和喜鹊教案设计(通用10篇)

树和喜鹊教案设计 篇1

设计说明 :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课前准备

1.(1)课文朗读动漫。(2)教学辅助课件。(教师)2.学唱歌曲《找朋友》。(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检查学生上一节课生字词的学习效果,夯实基础。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

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再读课文,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7.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8.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出示:远亲不如近邻。)(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9.出示句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小结:“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 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2)指名朗读句子。

10.教师小结:是呀,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我们同学之间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呀!11.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

三、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教师范写“单、居、乐”三个字,学生观察。2.学生练写,注意主笔的位置。

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长帮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友爱才会有幸福”这些内容相关的文章,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小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树和喜鹊 教案 篇2

师:(有感情地读)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谁来想一下,当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师:阅读的时候,脑子要比文字走得远。你怎么想都可以,想好后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生自由讨论)

生1:树有了邻居,可高兴了!他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生2:树有了邻居,每天比赛谁长得快,长得高!师:能用上“一起”这个词来说一说吗?

生1:树有了邻居,他们白天一起看天上的白云,晚上一起听小虫的叫声。生2:树有了邻居,他们一起玩游戏,看谁长得高,长得快!

生3:喜鹊有了邻居,每天天一亮,他们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到了晚上,他们又一起回到窝里休息。师:他们一起飞出去干什么了? 生1:他们一起在天空飞翔。生2:他们一起捉虫。

生3:他们一起玩游戏,看谁飞得高。

师:现在,树和喜鹊的心情怎样了?他们会说什么? 生1:我现在每天都很开心。师追问:为什么? 生1:因为我有好朋友一起玩。

生2:他们会对邻居们说:“谢谢你们,我们现在再也不孤单啦!” 师:现在你知道怎样可以不孤单吗?

生:有了朋友我们就可以不孤单,好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多开心呀!师:是呀!有了朋友就会快乐,有了爱就会幸福。只要我们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那么我们就不孤单啦!我们一起来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这份快乐吧!(生有感情朗读。)

语文教案《树和喜鹊》 篇3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能借助拼音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节奏,同时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初步懂得有了朋友才会有快乐,与朋友友好相处才会感到更加快乐幸福!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读书生字。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生字卡。(教师)

2.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树和喜鹊

请一名同学拼读课题,齐读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交流。大家也比较熟悉树和喜鹊,出示一组图片:让我们看看树和喜鹊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

(2)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2.出示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从 有 前 鹊 几 觉 单 安 睡 孤 后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 种 乐

4.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多中形式读。

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1、2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进行四人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课文1、2自然段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理解词语:孤单。

5.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插图,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知道“孤单”的意思是:只有一个,孤独、寂寞,没有朋友。

6.再次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孤单”一词的含义。

7.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8.指名回答以上问题,全班讨论交流。

9.师过渡:树和喜鹊都没有朋友,它们都孤单,但是,后来呀,树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10.齐读课后最后一自然段。

(1)理解“快乐”。

(2)指名说原因。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会认“只、窝、孤、单、乐”5个生字,会写“单、快、乐”这3个生字,认识“孑”“丷”等两个偏旁,会用多音字“只、乐”。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读准“一”的变调。

3.结合上下文体会孤单、邻居

重点难点:

重点:逐步积累识字方法,掌握写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正确、美观地写好生字。

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喜鹊的孤单,能够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自制的树、鸟窝以及喜鹊图片。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是一棵(树),这是一只(喜鹊),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树和喜鹊的童话世界,来学习第6课《树和喜鹊》。

和老师来齐读课题《树和喜鹊》

现在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6.树和喜鹊

(介绍喜鹊)喜鹊,喜鹊的嘴巴尖尖的,尾巴长长的,身体大部为黑色,肩和腹部白色。民间常说:“喜鹊枝头叫,好事要来到”。喜鹊在中国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是喜庆与吉祥的象征。

二、自读课文、标自然段。

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2页,翻到的同学用坐姿告诉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完后用坐姿告诉老师)

故事读完了,谁能告诉大家这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这篇文章有6个自然段)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大家的学习能力真强,标的又快又准)

三、原文品析

(1)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请你来,读的真流利。

(2)随文识字:窝。

生字宝宝穿着红色的衣服出现了,谁能读准它,你来读,你来读,大家一起读。这个字念wo,它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上下结构),偏旁是(穴宝盖),窝指的是小动物的家,看这是一个(鸟窝),我们把小鸟的家叫做鸟窝,小鸡的家叫(鸡窝),小狗的家叫(狗窝),蜜蜂的窝叫(蜂窝),我们有的小朋友一笑脸上还会有“酒窝”抬起胳臂这里是“咯吱窝”

(3)学习“一”的变调和多音字“只”

现在请大家再来齐读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发现了吗,这里有三个不同的一出现了,把它快速的在书中圈出来,谁能来读准它们。你来读,你来读(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你读的完全正确,你的声音真响亮,全班来读一读

小朋友们看,在这幅图里除了这一棵树,还有别的树吗?(没有),所以说出示只有连起来读(只有一棵树)鸟窝呢?(只有一个)喜鹊呢(只有一只)

所以说只有指的是仅仅,仅有的意思

你们注意到了吗?老师圈出来的字有几种读音?(两种),对一只的只,只有的只。像这样一个字有两种读音的字叫什么字?(多音字)大家知识真丰富。赶快也在你们的书中标记出来吧!

(4)感受孤单

树只有一棵,鸟窝只有一个,喜鹊只有一只,如果你就是这棵树,你是这只喜鹊,你想说点什么(孤单,害怕,无聊)

(5)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是的(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生字宝宝又穿着红衣服出现了,谁来叫一叫它,拼读出来

gudan 一起读,gudan

孤单是什么意思(一个人,无人陪伴,单身无靠,感到寂寞的意思,树和喜鹊都没有人陪伴,所以他们都感到很(孤单))

这个字念孤,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字,“孤”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那谁知道他的偏旁叫什么 和老师一起来读 子字旁

仔细观察,子字变成子字旁时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横要写成提

那谁能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孤字(加一加,子+瓜=孤)

那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子字旁的字吗?(孙,孩)

(6)写字指导:单

结构:上下偏旁:倒八组词:单元单一

那如何能把这个单字写好看?横中线,竖中线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

把书翻到34页,找到单字,描红一个,写两个。(相机指导,在写的最好看的字下打一个小对勾)

那我们刚已经知道了孤单是没有人陪伴的意思,那你能来试着说一说,当什么时候我感到很孤单,我真想怎么样。

(7)指导朗读

大家都感同身受了呢!那么你能读出你的这种体会吗?

和老师一起合作来读,要读出孤单,失落的感觉

老师画线的词,要读的重一些。

男生读,女生读

全班读

(8)感受变化

树和喜鹊从前是孤单的,后来呢?请大家从视频中找答案

后来树和喜鹊都有了邻居出示“邻”注意邻它是一个前鼻音的字,跟老师一起读邻,邻居是什么意思有谁知道?朋友,住在很近不在一个房间的人,是的邻居就是住在隔壁或者很近的人家。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它们变得很(快乐)

(9)指导书写快乐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个字吧,读kuai le

快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乐是什么结构(独体字)要注意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

怎么写好看这两个字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

书本34页描红一个写两个

四、读一读、记一记

让我们把本课所认识的生字带入这首儿歌中一起来读一读吧。

一棵树,一个窝,一只喜鹊孤单单。许多树,许多窝,互做邻居真快乐。天一亮,一-起飞,叽叽喳喳打招呼。天一黑,一起回,安安静静回窝睡。

五、设疑结束

是的:从前,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现在,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篇5

德阳市沱江路小学 田祯冰

教材分析: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学情分析: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表达,进行说话的训练。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

2.积累识字方法,掌握写字的技巧。积累AABB式的词语。教学准备 :课文朗读动漫视频、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

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动漫视频,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 种 乐)

3.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4.指导书写“单”,认识部首“丷”。

三、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出示“孤单”,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课文中谁很孤单?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他们的孤单的?(抓住重点词语:只有、一棵、一个、一只,体会他们没有朋友,所以很孤单)板书:孤单 2.树和喜鹊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你有过这种孤单的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的感觉如何?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练习用“也”说话。5.后来树和喜鹊有了什么变化?指名读第3.4自然段。读后回答,出示: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板书:快乐

6.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

7.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邻居”。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是谁?(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3)想象画面:树和喜鹊有了朋友,不再孤单,他们在一起快乐的生活。想象一下他们每天都做些什么呢?(唱歌,跳舞,讲故事,聊天……)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树和喜鹊在一起快乐的生活的画面。(4)和同学分享你和朋友们快乐生活的故事。8出示练习,指导学生补充完整。

“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_______也很____________。”

9.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感受拥有朋友的快乐。

1.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好朋友,让我们随着音乐去找到自己的朋友,然后跟着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快乐的唱歌、跳舞吧。(播放《找朋友》歌曲,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

2.总结全文:拥有了朋友生活就会快乐,与朋友团结友爱生活就会幸福。

板书设计

6.树和喜鹊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篇6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并运用。

2、能借助课文插图,了解课文大意。

3、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4、通过“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

1、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看图导入课题(4)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知道了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忙,团结友爱。今天老师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小伙伴,看图片——《喜鹊》。

2、师板书:“喜鹊”,鹊,右边是鸟字旁,看到鸟字旁,你知道了什么?

(生:喜鹊是一种鸟、很多鸟的名字都带有鸟字旁。比如:鸦、鸽、鹰......)

3、师质疑,喜鹊住在哪里?(生:喜鹊住在树上)引出课题《树和喜鹊》

二、初读正音,了解大意(10)

(一)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本32页,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标好自然段。

1、大家读得真认真呀!(语文书合上放左上角),大家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我可要从课文中挑几个生字来考考大家。敢不敢来挑战呢?

出示:从前、后来、喜鹊、鸟窝、孤单、快乐、邻居、只有、招呼、安安静静、叽叽喳喳(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3、生字中有3个多音字,大家找到了吗?学习多音字“只”、“种、“乐”。多音字跑到长句中,大家能不能读好它呢?指导长句的朗读。

4、生字和句子大家都掌握得不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插图,你发现了什么?提示:图上都有什么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一棵树——好多好多树;一只喜鹊——好多好多喜鹊;孤单——快乐)

(二)我们之前学过通过看图猜故事,老师今天把课文的插图带过来了,请大家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这个小故事。谁愿意来试试看呢?(8)

1、出示:图一:从前,这里只有( ),树上只有( ),鸟窝里只有( )。

2、出示 :图二:后来,这里种了( ),树上就有( ),鸟窝里就有( )。

3、出示:图三:白天,( )( )一起飞出去( )。

4、出示:图四:天一黑,它们( )飞回( ),( )睡觉了。

师:学习方法:在以后是学习中记得借助插图来了解课文内容。

三、聚焦词句,落实语用

1、学习第一自然段(6)

(1)通过“一棵树”等词语的学习,结合教室,说说带有量词这样的句式。

指名朗读第一段,进行朗读评价后,老师在听读中发现了这样一个词—一棵树,这段话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表达?(一个鸟窝、一只喜鹊)齐读一遍后,请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教室,也来说说这样的句式吧!

(2)我们看到图上的喜鹊特别少,为了表达“少”这个意思,作者用到了一个“一”字,还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你们发现了吗?(只有)结合我们的教室或身边事例,练习用“只有”说话:

我们的教室只有( )。

(3)大家想想,这么大一个地方,却只有一棵树,只有一只鸟,那树和喜鹊的心情又如何呢?(不开心——孤单)——导入第二段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板书—孤单

2、学习第二自然段(6)

(1)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结合生活,说说你什么时候会觉得孤单?

(2)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字“也”,课文中除了这里有一个“也”,后面还有两个句子也带有“也”字,谁发现它们在哪里?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师生合作朗读句子,理解“也”字的意思,“也”字前后的内容是一样的。那我们来试试说句子吧!

(3)师质疑:树和喜鹊一直这么孤单下去吗?同桌讨论,引出第三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6)

(师:同学们,这棵树和喜鹊一开始都很孤单,因为树只有一棵,喜鹊只有一只,后来,它们变得快乐了,因为树和喜鹊都多了,课文用到的词语是—好多好多)

(1)通过朗读,抓重点词语“好多好多”,让学生结合教室用“好多好多”练习说句子训练。如:我们的教室有好多好多的( )。

(2)因为种了好多好多的树,有了好多好多的喜鹊,所以它们都有了邻居,大家一起出去玩耍,一起觅食,由孤单到快乐的转变!——板书 邻居 快乐

四、结合图片,再次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明白有邻居、朋友的陪伴,会觉得很快乐!

师总结:这节课认识了树和喜鹊,知道人多了,大家在一起才会快乐。希望同学们能够相互为伴,相互帮助,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只有 ———自己————— 孤单

《树和喜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以及课堂小游戏,复习一类生字的读音、组词、偏旁部首、字形结构以及笔画顺序。

2、通过观察巡视,再次指导书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教学重难点:学习和巩固生字。教学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

各小组轮流开火车,每位学生要说出生字的拼音、组词、字形结构、偏旁部首。

二、领读

1、跟着老师齐读拼音和组词。

2、小老师领读。

三、考考你

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的笔顺,重点讲解“快”字的笔顺。

四、写一写

树和喜鹊教案设计 篇8

一、教学目标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

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探讨、沟通等过程,感受课文情感。培育学生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良好品质,体会人和物之间...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二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

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

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探讨、沟通等过程,感受课文情感。

培育学生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良好品质,体会人和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趣味以及体会鸟与树的友情。

感受鸟儿对树的真挚情意,体会鸟儿对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时,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讲一讲他们熟识或喜爱的童话故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爱好;另一方面是为了熬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实力。(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一两个即可)

2、学生朗读课文思索: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

①写了一只鸟儿为了实现自己去年的诺言,去找寻好挚友“树”并为它歌颂的事情。

②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树与鸟儿是好挚友,鸟儿每天为树唱歌;其次部分(第2~4自然段)鸟儿离开树到南方过冬,答应明年春天接着为树唱歌;第三部分(第5~17自然段)写鸟儿飞回时不见树的踪影,四处找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1、这共出现四次对话。第一次对话,鸟与树,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其次次对话是鸟与树根,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知鸟“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了,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对话是鸟向门打听树的去处,门先生告知她树根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对话是鸟与小姑娘打听火柴的下落,小姑娘告知她“火柴已经用光了”,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光。这四次对话,分别就是本作者运用了“切、做、运、卖”四个动词描述了树的动向。表达了作者对树变成火柴的不幸遭受的惋惜之情,体现出一种感伤。

3、“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两个句中出现了两个“看”字,请谈一谈你对两个“看”字的理解。

明确:前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历经艰辛,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好挚友,鸟儿心中在想,树啊,我最终找到你了,我的挚友,让我来为你唱歌吧。后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实现了诺言,鸟儿心中在想,挚友啊,你听见我给你唱的歌了吗?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给你唱歌了。体现鸟儿无尽感伤。

(四)拓展延长,理解难点

鸟儿飞走后会想些什么呢?尽情畅所欲言吧!

提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依据时间进行删减)

读完本课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要向课文中的鸟儿一样,珍惜友情,信守诺言。

(六)课后作业

写作练习: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想对鸟儿说什么,请写下来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沟通共享。

四、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童话,在教学时应当更多的将学生带入文本当中来,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应当让同学们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学生的朗读体会鸟儿四处找寻树的艰辛,进而理解鸟儿与树的感情真挚,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应当多让学生参加到课堂当中来。

篇2

部编版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讲解并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挚友,它每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树的恳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其次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挚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终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挚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

于是,它心里充溢了悲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挚友的生命点燃的灯火,唱起了去年的歌。这

一,以生为本,自主发展

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深化“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演读体验,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二,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我的理解,有的课文偏重于工具性,有的课文偏重于人文性。因此,我觉得语文老师要把握好侧重点。而《去年的树》则是侧重于人文性的课文。因此,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运用了动画,目的是让学生深深体会诚信,友情。

在课堂中我试图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重点,让学生那个带着悲伤,带着对大树的怜悯深深的去体会,去感悟。因为方法到位,大胆放手,课堂基本达到了我想要的那种境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在最终一节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并进行拓展说话的练习。我设计了这样三个有坡度的说话练习:

(1)敬爱的小鸟,你看到挚友了,你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想说什么你要走了,但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有的同学说:“我简直不敢信任大树你如此高大的身影,从前高大的身影,却变成了如此。”

最终会说:“大树再见了,我希望能再见到你。”有的同学说:“大树啊,大树,我们是好挚友。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我们之间的友情天长地久。”

(2)假如大树有知的话,你想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有的说:“敬爱的挚友,小鸟,我想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们虽然都身在他乡,但在我们的心是紧紧相连的,我们恒久是最好的挚友。”有的说:“啊,敬爱的小鸟,多日不见,你过得怎么样虽然我们今世不能相见,但是这一生能有这样的挚友,我也觉得死而无憾了。假如有来世,我希望我们能再做一对挚友。”

(3)作为这“你那首诚信的歌会恒久留在你和大树心里,大树会是你恒久的好挚友。”有的对大树说:“大树,你为人们点燃灯火,为人们照亮,你真了不得!”有的对伐木人说:“伐木人,莫非小鸟这份纯真的友情还不能打动你吗假如你是个有心人,你就应当珍视它们的友情,爱惜树木。”……同学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上完课,我觉得学生感受许多,收获许多。缺憾的是小练笔时流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裕,结束时有所匆忙。“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感悟,将是我接着努力的方向。

树和喜鹊 教学反思 篇9

唐华萍

《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课文的第2、4、6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构成,句式相同,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话还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在词语运用上也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第一自然段连续用3个只有,第5自然段先后用了2个叽叽喳喳,句子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结合课文内容和课程标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一是会认12个生字,其中包括三个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部首子字旁和倒八,积累关于AABB形式的词语;二是能明白只有和也的意思,并运用只有和也练习说话;三是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的意思;四是在课文的课后能感受到拥有朋友的快乐,懂得朋友的重要。基于这四个教学目标,我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字词要侧重积累和运用

字词的教学目标完成比较顺利。学生在多种形式朗读生字词后掌握基本的读音,然后我给每一个生字都准备一幅图片,一方面学生能根据图片说出生字的大概意思,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可以看图说句甚至师看图说话。例如生字“种”,图上有两个小朋友在种树,小朋友就很快说出种的意思就是播种,种东西,然后我让他们看图说一句话,学生一开始说的是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种树。我立刻引导,你可以像第5课那样给句子加上怎样地把句子说的更生动,更具体吗?很多小朋友就说到“两个小朋友在开心地、认真地、欢快地种树。”表达比之前更生动。在学习多音字时,我也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而是让他们在了解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基础记忆,如乐当表示音乐时它就读yue,当它表示快乐时就读le。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可以拓展积累。像积累AABB的词语也是这样,词语的积累是为了应用,积累后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口头表达练习。

二、初步让学生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本课一个新的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的意思。孤单的意思是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才会显得孤单。所以我从只有入手,先让学生找出第一自然段中的事物,再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数量少,哪一个词直接说明他们数量少?那就是“只有”,让学生也尝试用只有练习说话,让他们感知只有强调数量非常少,进而引导因为只有一个所以让喜鹊和树都觉得很孤单。这样将两个关键词语放在一起理解,一起运用,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就自然而然就重读了“只有”。这样将理解、运用朗读相结合,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很有帮助。

三、初步让学生运用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找中心点

课文的最后一个片段揭示了课文的中心主旨:有朋友才会快乐。我先让学生阅读第五段,说一说这是一群怎样的喜鹊,学生很快能说出这是一群快乐的喜鹊,从哪儿可以看出他们很快乐?我紧接着追问。学生就会说因为他们叽叽喳喳一起飞出去。我再接着问,这还是一群怎样的喜鹊?孩子们就有人说这是一群友爱的喜鹊,因为他们每天一起飞出去找食物,然后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睡觉,抓住了关键词“一起”,还有的小朋友说这群喜鹊很团结,我想课文的中心就在孩子们这样拼凑起来,然后我最后总结,喜鹊们是因为有了更多的伙伴才会更加快乐,点明主旨。

《树和喜鹊》教学反思 篇10

展示课我讲的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是一篇很有趣的故事。

本课的一个重点是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孤单”的意思。在学习这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谈感受。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的非常好:有的说是没有朋友玩,有的说是孤独,有的说是寂寞,有的说无聊,没意思。看来,学生能懂得这个词语的意思。那么联系上下文怎么理解?让学生读课文,从哪些词语看出“孤单”的意思?学生在老师启发下,找出了“只有,一只一棵一个”,看出树和喜鹊真的很孤单。看来,一年级的孩子也真不简单。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是孤独的。理解了“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本节课我设计的是随文识字,可能是准备时间太短,很多语言过渡,细节处理不够到位,对课堂的把控也不是太精准,没有时间进行书写指导,以后还得要好好把控课堂,在预设上下更大的精力。我的辅导老师安慰我说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了不足才会让自己更优秀,更加充满动力。

上一篇:土地开发部工作职责下一篇:大学生士官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