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六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精选8篇)

六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少年时代爱慕英雄的热情。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更加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学习。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描写手法。教学难点: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京剧,生旦净丑。“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

2.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小说家,画家。生于天津,原籍浙江。

长篇小说《义和拳》《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冯骥才致力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二、读课文,感知 1.花脸是什么?(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花脸是俗称。面部化妆运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气度和声势。文中的花脸是指依据戏曲中“花脸”的模样用纸浆轧制成的面具。)

2.作者最喜欢的那个花脸是什么样的?(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的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3.这散文叙述了怎样的一件事? 爱花脸—买花脸—配花脸—戴花脸

4.作者对这个花脸的态度情感?表现在哪里?

(1)文中有多处表达了我对关羽花脸的喜欢,你能找到这些句子吗? “我”喜欢花脸的有关句子(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做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 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我是大关公哪!

整个大年夜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戴上„„,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带上,恢复我“关老爷”的本来面貌。

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叫到:“俺——姓关,名羽,字云长。”)(2)然而在第二自然段生动地描写了“我”惧怕那个大花脸,那么从最初的惧怕到喜欢,其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变化的原因:

与我一般大的男孩们投来艳羡的目光——快活之极,威风,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舅舅给我讲了许多关公的故事„„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骄傲之极 想成为关羽式的英雄。)5.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运用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更加逼真,形象生动。

6.拓展

(1)课文除了带给我们对这样一位英雄的热爱之外,你们感觉还读出了些什么? a.童趣 b.热闹的过节气氛 c.给人带来美好享受的民间传统文化(2)你还能举出哪些民间艺术形式?

三、小结

我真正喜欢花脸的原因是因为对英雄(关老爷)的崇拜,并自己也渴望成为一个人人敬畏人人羡慕的英雄。

四、作业

1.请运用细节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玩具。

六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 篇2

二、读拼音,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汉字。(6分)

yóu秉烛夜()言不()衷()豫不定

yú()不可及()贯而出()事无补

pí沁人心()乐此不()()开肉绽

yíng热泪()眶()刃而解云雾()绕

三、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大风刮走了气球。(2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2分)

光景:①风光景物;②境况;状况;情景。

①_______

②_______

3.嘹亮的歌声荡漾在平静的湖面上。(缩写句子)(2分)

______

4.下列句子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气势非凡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令世人惊叹。

B.气势非凡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不能不令世人惊叹。

C.气势非凡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怎能令世人惊叹?

D.气势非凡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怎能不令世人惊叹?

5.请写一句你喜欢的公益广告或送给同学的毕业留言。(2分)

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通过这一册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的雷锋,______的南丁格尔,______的老班长,______的詹天佑,以及被誉为“______”的诺贝尔和“____________”的袁隆平。(6分)

2.看到“离别”,我想到了本学期学过的唐代诗人王维的古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矛与盾》这则寓言可以用成语______来概括,这则寓言告诫人们____________。(2分)

4.君子和而不同,。仁者乐山,_________________。(孔子)(2分)

5.我会连线。(4分)

相思鸟预示着“我们”富有情趣的生活

金孔雀指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美好向往

橄榄树代表美好的爱情

曼陀铃象征成功的事业

五、下面是一位同学习作中的一段文字,有几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再给这段话写个简单的评语。(6分)

在家中,除了爸爸就数我的军棋下得好。①可近日竟让弟弟杀了个体无完肤,鬼知道他用了什么战术。本来这也算不了什么,胜负乃兵家常事嘛。可是弟弟,赢了几盘棋就洋洋得意,自以为了不起,动不动就说我是“纸老虎”,还要我尊他为“师傅”。②见我空闲下来,马上过来挑战:“在杀几盘,敢不敢?”③气得我直咬牙,说:“让你神气几天,等爸爸回来,我叫你……哼……”

1.第①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请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替换。______(1分)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______(1分)

3.第③句中带点的“直咬牙”语气过重,请换用一个。______(2分)

4.评语:____________(2分)

六、课内语段回放:阅读《一个这样的老师》片段,回答问题。(11分)

“很简单,”怀特森老师眼里闪过狡黠的光芒,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我编造的,这种动物从来就没有过。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

从来没有过那你那天拿的头骨是怎么回事比利问

那件头骨嘛怀特森老师笑了不过是马的头骨罢了

那你为什么要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讲?为什么还要考试?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教室里响起了不满的议论声。

怀特森老师摆摆手,让大家平静下来:“难道你们自己没有想到吗?既然是‘绝迹’了,我们顶多只能发现它的骨骼化石。而我却向你们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具体特征,还给它起了个可笑的名字,你们竟一点也没有起疑心,这就是你们不及格的原因。”

怀特森老师说试卷上的分数是要登记在成绩册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狡黠:_________________

郑重其事: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

3.转述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从这件事中学到了_____。(2分)

5.这篇文章还有个题目是《我最好的老师》,这两个题目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为什么?(不能写自己老师的真实姓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语段品读:阅读短文,并按要求回答问题。(13分}

2005年8月,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是稍显寒冷,玛丽娜围栏的木门,拉了拉围巾,随手把一袋垃圾了左边的垃圾筒里,右边垃圾筒旁正蹲着个拾荒孩子。在帕雷尔摩富人区,这种场景司空见惯,忙碌的玛丽娜往日目光不会为此停留哪怕一秒钟。

今天,她不由脚步,()眼前的孩子正在把的垃圾又一点点放回垃圾筒。她收拾得是那么的仔细、耐心而庄重,仿佛面前不是一堆垃圾,而是一棵圣诞树,她正在摘取她的礼物。

“喂,孩子,别人可都是翻完垃圾就走的,你为什么还要动那些脏东西?()再过一会儿环卫工人()会来收拾。”玛丽娜问了一句。

“这块草坪多漂亮,毕竟环卫工人还要等一会儿,即使瞬间也要让这里尽可能美丽,不好吗?”孩子边收拾着垃圾边说。

这个拾荒孩子的话让玛丽娜很意外。瞬间也要美丽,她默默地站在那里看着孩子的背影,这孩子的话有些让她感动。许久,孩子突然意识到和她说话的人并没有离去,赶紧站起来转过头。

在那瞬间,玛丽娜惊呆了,面前这个孩子()衣服很旧,()很整洁,面容黝黑()很干净,而她姣好的身材和脸型是玛丽娜近几年都很少见的。“你愿意当模特吗?”玛丽娜脱口而出。玛丽娜·冈萨雷斯——世界著名项链设计师,她知道什么样的苗子能成为一流模特儿。

三年后,这个叫妲妮拉的拾荒女孩接连击败一千多名竞争对手,摘得全球最大模特经纪公司Blite举办的“世界精英模特大赛”阿根廷赛区选拔大赛的桂冠。从丑小鸭到白天鹅,从垃圾堆到T台,记者问玛丽娜是怎么发现妲妮拉的潜质的,玛丽娜笑着说:“懂得瞬间也要美丽的人,想一生不美丽都难。”

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2分)

放进翻过推开停下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分)

3.选取文中的画龙点睛之笔作为文章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

4.从妲妮拉的角度,简要概括这个小故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妲妮拉的成功,有人说完全是因为她的机遇好,有幸遇到了玛丽娜。对此,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是怎样理解“懂得瞬间也要美丽的人,想一生不美丽都难”这句话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六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 篇3

本单元以英雄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记叙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可歌可泣的英雄们的动人事迹,讴歌了英雄们高尚的民族气节、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英雄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感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注意历史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力求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全面、深入地了解英雄人物。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赏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拓宽阅读视野,可自主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资料。最后,应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主题,收集整理自己喜欢的一位或几位英雄人物的事迹,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办一份小报,在班级展出。

每课教学设计

《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与《苏武牧羊》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两个篇目。首先,学习时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其次,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再次,应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自主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

(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

(三)自主散读,加深理解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一)学生与学生对话

探究《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以下简称“诗A”)与《苏武牧羊》(以下简称“歌A”)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差异所在。

(二)学生与教师对话

展示自己探究的结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较点及确立的理由。

(三)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

共同归纳整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的结果:

1.体裁与手法不同

诗A是一首现代自由诗。通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设疑(1~3节)时匠心独运,将雷锋比作“一滴”“渗透亿万人的心”的“小小的春雨”,来突出雷锋精神的巨大感染力;抒怀(4~6节)时妙语连珠,先将雷锋比作反射阳光的水,再将其喻为向党飞翔的鸟,又将其化作没有浪费光的灯,最后汇为化成雷的鼓声,从专门利人、干一行爱一行、艰苦朴素、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不骄不躁等方面,热情讴歌了雷锋精神;赞咏(第7节)时一唱三叹,将雷锋的足迹与“回音”“歌曲”联系起来,强调了雷锋精神的巨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歌A是一首歌词,音乐上仿照词调传统,作上下片处理。上片写苏武的遭遇和心理压力,先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再用正面描写来刻画;下片写思乡思亲的煎熬,从着笔苏武的角度说,前用实笔,暗示苏武归思正浓;次运虚笔,点染母亲、妻子对苏武的思念,表明亲情的呼唤也不肯使苏武屈服;后使实笔,颂扬苏武的爱国之隋、浩然之气的巨大的折服力。

2. 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角度,将雷锋比作一滴鲜活的水,小(一滴水意味着雷锋平凡微小而年轻)中见大(雷锋精神的感染力、感召力是巨大的)。赞扬了雷锋站在平凡的立场上投入到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伟大的真正内涵,反复歌咏了雷锋用平凡、年轻的生命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建设事业立下的不朽功勋,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歌A则从爱国之心、民族气节和执著的信念与坚忍不拔之毅力的角度,摄取了磨难和思念两钼镜头。歌颂了作为民族英雄的苏武为捍卫民族尊严,抵威胁利诱,历艰苦折磨,守民族气节,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光辉事迹和不朽的精神。

3.意境与情调不同

诗A以喻创境,以情笼境,境叠情随,引人想像:反射阳光的水、展翅飞翔的鸟,没有浪费的光,刚敲响的鼓,音符、纤维、花瓣,与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的诸多画面、场景相映生辉,又与人物的高尚的情操和诗人的怀念、敬仰之情水乳交融,创设了多个极富立体感和美感,能净化人们心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而又不乏内在联系和共性的意境;而这意境中透露的情调,则又深沉而不失昂扬,激越而不失坦诚,与境和情共同营建了恃的意象美和意蕴美。而歌A则以景创境,以情润境,境简情浓,给人感染:雪地冰天,鸣风飞雁,渲染了阴冷凄苦的氛围,饮雪吞毡牧羊之举与如铡以石之志相映衬,白发红妆的思念与海枯石烂心不变的大节相衬,营造了两个画面感极强,能激荡人们心灵,牵动人们魂魄,独立而又统一的意境;而这意境流露的情调则于悲愤中透露出刚烈,于凄婉中展露出大气,于缠绵中表露出激昂,于抑郁中显露出坚毅,与境和情一齐打造了悲壮激昂、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歌乐之美。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苏武庙(唐·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

1.你发现《苏武庙》与《苏武牧羊》的写作目的的不同之处了吗?

《苏武庙》着眼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抒情寄愤,旨在表彰民族气节,歌颂忠贞不屈,提倡心向故国。《苏武牧羊》侧重渲染环境之凄寒,利诱之动人,烘托人物志向弥贞,气节愈坚,不辱民族尊严的高洁操守和英雄行为。

[学生与学生对话后明确]

2. 你还发现了《苏武庙》与《苏武牧羊》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与学生对话之后明确比较点]

A体裁 B手法 C意境 D情调 E角度 F结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1.请你收集雷锋及与其思想行为有关的资料,然后确立中心,自拟题目办一份手抄报。

2.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收集苏武及与其思想行为有关的资料,编写短剧本,准备在班级演出。

《金色的鱼钩》与《南沙卫士》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两篇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有诸多差异的记叙类文章。首先,要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寻找两篇文章的同中之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中的高尚精神品质和崇高思想境界,感悟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明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以下称《金色的鱼钩》为“文A”,《南沙卫士》为“文B”)的内容。

(二)学生与学生对话,发现同中之异

小组讨论两文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同中之异,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讨论交流,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一)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

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

共同归纳事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的结果:

1.塑造形象的侧重点不同

文A聚焦于老班长。通过老班长在长征过草地时,接受党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着力表现老班长舍己为群、鞠躬尽瘁、遇挫弥坚的思想性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老红军战士英雄个体形象。文B泼墨于驻岛官兵克服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困难,忍受常人难以想像的肉体煎熬和与世隔绝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痛苦,受热忍渴,奉献青春,保家卫国的动人事迹,极力展示驻岛官员意志顽强、生活俭朴、以苦为乐、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较好地塑造了解放军某部英雄群体形象。

2. 选择材料的着眼点不同

文A着眼表现老班长英雄个人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着眼选择“点”的材料来表现人物。做鱼钩、嚼鱼骨、找野菜、劝喝汤、献生命等材料的选择,都与老班长的一言一行有关,具体、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文B着眼选择“面”的材料塑造形象。赤膊劳动、盐水洗衣、雨中淋浴、高温桑拿、节水浇菜、倾情养花、苦心储水、慷慨献水等材料,虽然多为概括介绍,不求详尽,但典型而不乏感染力,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广大官兵的美好心灵。

3.结构文章的方法不同

文A注重从纵向安排故事情节,全文以金色鱼钩为线索,按照故事的开端(1~2段)、发展(3~20段)、高潮和结局(21~32段),来安排情节,结构文章。文B侧重从横向组织结构,全文以“缺水”为明线,以“思想感情”为暗线,按照材料的性质和主次来确定行文顺序,安排文章结构。

4. 表现人物的手法不同

文A重视在情节发展中来展示性格,塑造形象。全篇以正面描写为主,集中笔墨对老班长作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伴随着矛盾冲突的逐步激化,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感人。文B注重围绕歌颂驻岛官兵的崇高思想境界这一中心来选择、组织材料,更多地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手法,使直接展现驻岛官兵的英雄行为及其思想基础与间接表现人民群众对广大官兵的理解及英雄精神的巨大感染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白云道上送英雄(节选)

9月16日下午,听说最后一批从抗洪前线撤下来的抗洪官兵要经过白云大道,我们也汇入了这沸腾的人流之中。

白云大道两旁挤满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甚至有白发苍苔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孕妇。人们都带着兴奋和激动的表情,焦急而又耐心地望着英雄们将要归来的方向。

一辆辆载着抗洪英雄的军车,终于在人们的等待中缓缓开来。每一辆车的车厢板夕嘟用大红条幅写着:“向人民学习”、“向人民致敬”的标语。战士们脸膛晒得黑黑的,身体消瘦,但个个都精神饱满地唱着“咱当兵的人……”那首军营之歌。公路两旁的人群不时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泪水湿润了每个人的眼眶,人们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向解放军学习!”“向抗洪英雄致敬!’抗洪英雄们也喊起“向人民学习”等口号。看着此情此景,我脑海里涌现出在电视中看到的抗洪将士们冒着炎炎烈日扛沙袋、堵决口,在滚滚洪水中舍生忘死救群众的场面。150多辆军车渐渐远去,夜幕降临。人们面向抗洪英雄远去的方向站着、议论着,久久不愿离去。

《红岩》(节选)

看守特务又和小萝卜头出现在走廊上。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跟,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北方。”

“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小萝卜头突然又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哟,你看!”

两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入春以来,这种虫引艮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长年没有呼吸过自由空气的人们。

小萝卜头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

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口袋,摸出了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小萝卜头把虫子放进去。它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把盒子重新打开……

“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1.你发现两篇文章(以下分称文A,文B)在表现人物的方法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与学生对话后归纳]

文A主要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民群众和“我”的言行、心理来表现抗洪官兵的可贵的精神和不朽功勋;文B则以正面描写为主,直接写小萝卜头的言行、心理,展露牢房里的小英雄的乐观精神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2. 你还发现了文A与文B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对话后提示比较点]

A人物身份与所处环境 B主题与思想感情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收集我国战争年代一位英雄人物的事迹,整理成一篇小故事,准备在下周班级的故事会上讲给大家听。

《白衣天使》与《祖国的召唤》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两篇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在熟读的基础上,找准恰当的比较点,在探究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文中人物情系祖国和人民,勇做巾帼第一人的可贵精神品质。再次,应扩展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文内容。

(二)学生与学生及文本对话

发现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概述内容后,小组讨论两文(以下分称“文A”、“文B”)的同异,确定恰当的比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讨论交流,探究形成

[同异对析]

(一)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明确自己确立的比较点及确立理由。

(二)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比较点,总结探究结果:

1.颂扬的人物异中有同

两人生活的国度不同:南丁格尔夜以继日地战斗在自己的国土上,居里夫人刻苦钻研在远离故土的法国;两人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南丁格尔从事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居里夫人在科研领域耕耘。但是她们两个人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的思想性格、精神境界相似:都执著坚毅,勇敢无畏,热爱祖国,憎恶战争,渴望和平;她们的业绩都可与日月同辉:南丁格尔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护士,是护理

专业的创始人;居里夫人是镭的发现者,是迄今为止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但这两个不同领域的巾帼第一人的杰出贡献和精神品质,都同样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幸福和巨大的鼓舞。

2.运用的手法异中有同

文A着眼用最短的篇幅概述南丁格尔一生的业绩,处理材料详略得体;文B侧重叙写居里夫人在丈夫去世后心系祖国,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的事迹材料,重点突出。文A用倒叙手法,于开篇总写当代护理机构的完善,护士工作的重要性,引出讴歌对象及其业绩;文B则用顺叙的手法先概写她超越丈夫逝世带来的悲哀,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殊荣,再集中写她为祖国做出的贡献。两文的写作手法有大相径庭之处,也有如出一辙之处。两文都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文A正面叙写南丁格尔的言行和业绩,用士兵传阅的诗歌小册子和马克思的高度颂扬作侧面烘托;文B正面写居里夫人的忧喜和贡献,用波兰人民对她的支持、礼遇和波兰总理的赞誉作侧面托衬。两文都成功地展示了人物的英雄行为、精神品质及这种行为和品质的巨大感染力。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刘胡兰慷慨就义》《木兰诗》节选

略。(见人教版旧课本。)

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学生阅读后,教师作异多求异的引导]

1.你发现两诗文(以下分称“文A”、“诗B”)主题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老师与文本对话后明确]

文A通过写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员刘胡兰无视敌人的威逼利诱,在铡刀下英勇就义的壮举,表达了对残忍杀害革命者的刽子手的无比仇限,深情地颂扬了刘胡兰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文B通过写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赞美了木兰的勤劳、勇敢、智慧和不慕名利的可贵品质,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 你还发现了两篇诗文的哪些不同之处?

[学生与学生及文本对话后,明确比较点]

A体裁B时代 C人物行为目的D手法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收集、整理你所喜欢的一位女英雄的事迹材料,以“感悟英雄”为话题,写一篇日记,然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纵贯古今,横及中外,从不同角度讴歌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英雄个体或群体。本单元的综合活动宜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中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办小报,力求从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的过程中,感悟英雄的崇高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质,接受美好的思想品质的熏陶,树立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舍身忘我、奋斗不息的远大理想。

[综合活动过程]

一、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英雄的影片、图片和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加深他们对英雄行为的理解,激发他们爱英雄、学英雄的情感。

2. 师生对话,明确做法

A组织学生讨论英雄的含义,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英雄。

B指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下载、剪报、摘抄、访问等。

C明确选材方法:可以选一个英雄的言行事迹,也可以综合多个英雄的事迹。

D讨论所选文体:记叙文、诗歌、散文、格言、传记、读后感等。

E组织学习办报的一般知识。

二、操作

由各学习小组长组织。利用课余时间,分工要明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办出特色。

三、操行评价

各小组小报办好后,在班级展出,让大家观览,然后组织同学从版面设计、书写、内容、效果等方面对各小组的小报作出评价。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中)

六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 篇4

2.cí()器告()()语()铁

3.yàn()语检()()会鲜()

4.zhàn车()()领()争客()

二、选词填空。(6分)

连续陆续继续

1.“我的花园就是我的花园。”他()吼道。

2.这场雨()下了三天。

3.上课了,同学们()走进教室。

三、对号入座。(8分)

A.急中生智B.神机妙算C.声东击西D.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1.《司马光救友》——()2.《草船借箭》——()

3.《将相和》——()4.《围魏救赵》一--()

四、修改下列病旬。(8分)

1.他的家乡是北京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闻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并不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悦耳的歌声被我的思路打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峰山的夏天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的收藏夹。(8分)

1.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4.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能力展示台。(24分)

因为我爱你

我们做母亲的有多少次听到孩子这样发牢骚:“妈妈不疼我!”可能是他们故意这样缠我,看我的反应。而我又多少次,虽然想告诉他们,自己多么爱他们,却硬起心肠,不说。

总有一天,子女长大,懂事了,懂得母亲的苦心时,我会向他们解释清楚。

孩子,我爱你,所以你一出门口,我就要问你上哪儿去,跟谁一道去,几时回来,唠唠叨叨地问得你发烦。

我爱你,所以明知你结交的那个英俊小伙子是个讨厌鬼,却故意装聋作哑,等你自己去找出真相。[

我爱你,所以你偷了别人一块糖咬了一口,我还是命令你把糖送回杂货店,并且让你承认:“这块糖是我偷的。”

我爱你,所以一连两小时在旁监视你把卧室收拾好;其实这种家务,我只消15.分钟就可以收拾妥当了。

我爱你,所以你蛮横无礼、行为乖张的时候,绝不替你找托辞。

我爱你,所以当你参加晚会总是说有长辈在场时,我明知你撒谎,却不介意,还足原谅了你。

我爱你,所以让你受挫折、失败以吸取教训,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

我爱你,所以尊重你的个性,不硬要你顺从我的心意。

不过最难办到的是,有时要忍心拒绝你的要求,即使令你怨恨亦在所不惜。因为我爱你。

1.看拼音写词语。

láoláodaodaozhuānglóngzuòyǎmānhèngwúlǐ

()()()

xíngwéiguāizhāngxīqǔjiàoxùndùlìzìzhǔ

()()()

2.文中每一个“我爱你”直到这个句子结尾,都表现为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式,请你以其中任伺两个为例,根据它的意思造两个因果句子。

(1)因为……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之所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爱她的孩子,表现在哪几方面?请在文中画上“——”,并读一读。

七、习作百花园。(30分)

题目:XX,我想对你说

六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 篇5

以国家《新课标》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指南,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

我班供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1人,__21人,大部分学生基础差,思维缺乏灵活性,还怕吃苦,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本学期教学重点是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提高学些兴趣,克服学习上的恶习,力争期末成绩有所起色。

三、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六、教学方法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5、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七、教改设想

教学时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数四则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计算稍显复杂,所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困难一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虽有区别,但是在算理上与整数、小数的加、减法又有联系,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为了突出这一共同的规律,加之学生已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教学分数除法需要有分数乘法作基础;而且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它们的算理也更为困难些。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结合求百分率,出现求达标率、发芽率等的计算(还提示了出勤率、合格率、出粉率);介绍折扣、纳税和利息等知识中有关百分数的计算知识等。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如何求出出勤率、成活率、命中率等。既拓展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位置”时,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习新知识,并及时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空间想像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册的教学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学时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从而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教材还注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数学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时,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__,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6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蠢蠢欲动、孤芳自赏、敝帚自珍、物我两忘”等词语的意思。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可我呢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蠢蠢欲动: 孤芳自赏粗糙:

自珍裸露: 物我两忘:

3、再读课文,把文章读正确、流利。

4、课文围绕“我的第一个笔记本”作者重点写了那几件事?

二、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本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我想,如果我能将这个笔记本写满的话,这就是我自己的一本书了!我为这个愿望而隐隐激动,自然写得就越发勤奋。”为什么会隐隐激动,他在激动什么?

(2)、“笔记本已经将我的心弄得像一只破壳的小鸟一样蠢蠢欲动扑棱棱要飞了。”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3)、“看有老师和同学翻看它,心里荡出一种异样的感觉,是以后我的第一本书出版时无法相比的感觉:一种小小成功的感觉,一种自信心像船帆被风鼓满,轻轻地荡漾在水中向前漂流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这样的感觉吗?

3、品读课文,理解“好的老师是好的舵手,总能把你人生的小船恰到好处地引向宽阔的水域。”

4、文末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深刻用意是什么?

三、达标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瞥( ) 侈( ) 棱( ) 拙( )

舵( ) 拘( ) 苟( ) 敝( )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shē chǐ

(1)对他这个铁公鸡而言,多花一毛钱简直就是( )。

(2)李贺的诗由于想象奇特,意境幽冷,造句险拗,致令古今读者感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到难以畅读,有( )的感觉。

jū jǐn

(3)面对老师,我总是多了一丝( ),少了一份轻松。

3、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A、妈妈看中了一件衣服,无论质地、色彩还是款式,都无可挑剔,美中不足的是型号稍小,不太合身。 “不足”指 ;“美”指 。

B、也不知怎么了,小王常常是花费的力气很大,收到的成效很小。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来他得动动脑子了。“事半”指 ;“功倍”指 。

4、比较、填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识。为此,“①为了学生一切 ②一切为了学生 ③为了一切学生”被不少学校作为响亮的口号提出。

这句话中的三个“一切”含义是不同的。如果从“倡导宗旨、面向全体、立足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这三个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只写序号)

5、区分下列词语的用法,并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严峻

(1)张教练对队员们的训练要求是相当( )的。

(2)指导员对小梁说:“这场考验是( )的。”

(3)公安机关正在( )地打击黑社会团伙。

(4)张老师和我进行了一场( )的对话。

6、阅读回答

(一 )、《林海》(节选)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不一样。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A、大兴安岭的“岭”的特点是: 。

秦岭的“岭”的特点是: 。

B、仔细阅读上文,画一画大兴安岭的“岭”和秦岭的“岭”。

C、短文最后一句用到了 修辞写法。

(二)、《假如给你三天光明》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上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 )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不会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卷怠(dai),在对待自己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如此?( )瞎了的人才( )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寞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到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着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冷淡!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是一味地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会设一门必修课:“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眼睛停留在何处?

A、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B、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光明---( ) 热情---( ) 喧闹---( )平淡---( )

C、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卷怠:

②饱食终日:

D、文中,哪句话最令你震撼、感动?请用“ ” 划出来,并写出原因。

E、作者为什么说如果是大学校长,要设一门:“如何使用你的眼睛”必修课?

F、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中选择一个问题来回答,要求写一段较长的话。

六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 篇7

《迟到》一文节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第五章《爸爸的花儿落了》。主要记叙了“我”上一年级时因赖床不起而挨了父亲的打, 被逼着上学, 后来父亲送夹袄和铜板到学校, 此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的事。文章以回忆的口吻叙述, 首尾互相照应, 情感真挚朴实, 多处细节描写体现出平凡而伟大的父爱。

[设计理念]

紧扣文本, 以读为经, 以悟为纬, 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 升华情感, 层层感悟严厉而深沉的父爱。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析句, 情感体验, 感悟父爱的严厉与深沉, 体会父亲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3.通过学习, 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 从小养成好习惯。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 导入新课

1.谈话交流:平时上学你迟到过吗?当你快要迟到的时候, 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你的?

2.揭题设疑: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上学也迟到过, 但这次迟到却给她一生以影响, 使她从此成为一个守时守信的人。那是怎样的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呢?让我们一起到她的文章《迟到》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入, 亲切自然, 并为下文体会特殊的父爱作铺垫;揭题设疑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指向明确。]

二、初读, 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大声朗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 选自己感兴趣的语段好好朗读。教师巡视, 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生字板书。

2.检查字词:需要注意的多音字如扎 (zā) 辫子、夹 (jiá) 袄, 需要注意的字形可板书强调。

3.指名朗读: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生评议。

4.同伴互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给同桌听, 互相评价, 共同提高。

5.感知文意: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一年级的时候, “我”因赖床不起而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 父亲逼着“我”去上学, 又给我送来夹袄和铜板, 从此“我”便再也没有迟到过。)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以读为本”,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有利于整体把握全文。]

三、默读, 读中思疑

1.以疑促读:一次上学迟到, 为什么会带给作者这么大的触动呢?再次默读课文, 边读边作批注, 画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 再读课文试着解决问题。

2.互动交流:小组合作, 交流学习情况。

3.整体感受:这篇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预设:爸爸打“我”时很凶;父亲其实很爱我;因为父亲的严格要求才使我改掉了坏习惯……)

[设计意图:第三学段应加强默读。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 尝试自主阅读, 读中质疑, 读中思疑。谈印象深刻的内容, 学生的话题自然集中在父亲身上, 多元的答案是对文本最初的个性化解读, 这样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规律。]

四、作业, 抄写字词

抄写课文生字词语, 注意书写正确、工整。

[设计意图:把被忽视的传统作业挤入课堂, 保证字词学习的时间, 真正落实字词教学目标, 体现扎实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过渡, 直接导入

过渡:上节课交流的时候, 大家都对这位父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两个词概括这位父亲的形象吗? (严格、严爱相济、疼爱孩子、爱子心切……)

二、研读, 感悟父爱

(一) 感悟父爱之严

过渡: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 你从哪儿体会到这是一位严厉的父亲呢?

1.研读品味: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适时梳理, 抓住父亲打“我”这件事, 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语言、行动、神态入手, 体会他的严格。

▲从语言体会出示句子: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也得去, 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 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1) 指名朗读。

(2) 对比理解:为什么那一天“我”赖床不起?平时你的爸爸是怎样催你起床的?“我”的父亲又是怎么做的?读父亲的话, 细细品味, 你有什么感受? (从语句上看, 都很简短, 没有称呼语, 毫无亲切感, 说明父亲十分严厉;从标点看, 多用叹号, 带有明显的命令语气。仅用一个“起”字命令我, 毫无商量的余地, 让“我”闻而生畏。)

(3) 朗读, 体会父亲之严。

▲从动作体会出示句子:

爸气极了, 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 爸左看右看, 结果从桌上抄起一把鸡毛掸子, 倒转来拿, 藤鞭子在空中一抡, 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 从床上打到床下, 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1) 理解形象:“抄”、“抡”是什么意思?

(2) 丰富形象:闭上眼睛, 听老师朗读语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 扣词读悟:你从哪里感受到父亲打“我”之狠? (重点研读“一下”、“拖”、“抄”、“倒转来拿”、“抡”等词, 想象当时父亲拖我时速度之快, 力量之大;打我时咬牙切齿的痛。)

(4) 感情朗读:对于“我”的感受, 作者没有用太多的语言来表达, 只用了四个字“我挨打了”。如果是你, 怎么读这个句子?带着想象读句子, 体会父亲打“我”之狠。

▲从神态体会出示句子:

……爸爸就进来了, 他站到床前, 瞪着我……

(1) 想象父亲当时的神情和心理。

(2) 感情朗读。

▲从“我”的感受体会出示句子:

最糟糕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 他不管你晚不晚。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 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 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 是红的, 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 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 我最怕同学耻笑。

(1) 体会“我”当时伤心、委屈的心理。

(2) 带着感情朗读。

2.小结学法:体会人物特点,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要特别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扣住关键词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应返璞归真, 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 在扎扎实实的研读中有所感悟, 有所思考, 有所启迪, 于字里行间品味文本蕴含着的思想情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人物特点, 既使阅读板块清晰, 又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

3.想象写话:此时, 坐在车上, 大雨滂沱, 我像一只狼狈的小羊, 心里也在“下雨”。想起爸爸那让人望而生畏的眼神, 看着腿上那一条条红而发热的鞭痕, “我”在心里会对爸爸说些什么?请把自己当成文中的“我”, 设身处地体验一下, 把话写下来。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适时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严厉背后对“我”真正的爱。)

4.渲染提升:是啊, “爱之深, 恨之切”, 正因为“我”的表现太令父亲生气, 正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受害终生, 所以才会打我, 才会这样狠狠地打我。让我们再用心地来读这段话, 边读边体会。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 试图从深层次全面地理解父爱, 以引导学生从情感上与文本中的“我”产生共鸣。在想象体验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二) 感悟父爱之深

1.引言过渡:在“我”的印象中, 这是一位严厉的父亲, 那严厉的父爱近乎苛刻。然而, 这仅仅是一位面对女儿的错误只是狠狠地打而不懂心疼、关爱女儿的父亲吗? (引读父亲送夹袄的语段)

2.研读语段:“爸没说什么, 打开了手中的包袱, 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 看着我穿上, 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1) 指名朗读。

(2) 细读推想:父亲为什么要给我送夹袄, 又给我两个铜板? (怕下雨天“我”淋湿了身体, 怕“我”没吃早饭饿肚子)

(3) 默读体会:轻轻地读句子, 想象画面, 你从中 (上接第109页) 体会到什么? (从“没说什么”“递给我”“看着我穿上”等词体会父亲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4) 想象说话:父亲什么也没说, 然而此时他的内心又是多么的不平静。面对孩子, 他在心里会说些什么?此刻, 刚才那个因为挨了父亲的打而伤心、委屈、气愤的“我”会怎样呢?

3.教师小结: (音乐响起) 父亲的爱就是这样, 有时是狂风暴雨式的打骂, 有时是默默无言的关怀, 这其中, 却时时流淌着一种浓浓的情, 那就是“爱”。它没有过多的语言, 没有夸张的修饰, 却是那么的厚重, 那么的深沉。

[设计意图:将简短的语段通过画面想象、内心补白等方式延展成立体的、多维的、充满情感的阅读过程, 丰富了视像, 更全面地感悟了父爱。]

三、拓展, 升华情感

1.由果探因:后来, 每天早晨我都是第一个就站在学校门口, 等待着校工开门。由于这件事, 我从此一生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此后, “我”没有再迟到过, 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我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随着年岁的渐增和老师的教育引导, 开始变得懂事。是父亲的爱改变了“我”, 感染了“我”。)

2.经典怡情:林海音是台湾文学界祖母级人物, 她70多岁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七十多岁了, 一生经历的事不少, 但这件‘迟到’的事, 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 我又影响了读者, 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面对错误, 林海音因为有了一位好父亲而及时得以改正, 而且一生受益。读林海音的话, 说说她影响了我们什么?

3.名言激励:出示“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指名说大意, 摘抄下来。

[设计意图:课外资料的补充适时适量, 自然渗透了本课时的情感目标, 不露痕迹, 浑然一体。]

四、延伸, 读写结合

1.阅读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

2.感受父亲的爱, 学习本文首尾呼应的写法, 记录自己的一次挨批经历, 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六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 篇8

练笔设计:仿照2~6节的写法,以“我们爱你——”开头,接下去写4句话,可以写祖国丰富的物产,可以写迷人的民族风景。可以写祖国辉煌的成就……

例文:

(一)

我们爱你——

九寨沟的神奇山水

张家界的迷人风光

泰山、黄山的巍峨险峻

太湖、青海湖的烟波浩渺

(二)

我们爱你——

古代有四大发明

今朝有人造卫星的成功升天

神五神六遨游太空

嫦娥一号即将探索月球

说明:《我们爱你啊,中国》以包含激情的笔墨赞颂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但所写的只是冰山一角。学生通过读书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以及游览各地名胜,对伟大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光荣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还有更多的了解。这样的练笔设计,学生有话要说,有情要抒。

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练笔设计:学习课文第2节的写法,以《送别》为题写一段话,努力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写具体。

例文:9月6日,我的表哥就要去南京上大学了。我们全家都为他送行。上车前,外婆摸着表哥的头说:“亮亮,到了大学里,挑你最喜欢的菜买,一定要把身体养好。”表哥点点头:“外婆,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您也要多保重身体呀!”舅妈说:“孩子,据说大学里比较宽松,学习全靠自觉呀!”“妈,你放心吧,我一定认真学习,争取每个学期都拿到奖学金。”舅妈莞尔一笑:“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这时,我心中涌起了眷恋之情:“哥,这钥匙圈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希望你看到它就想到我。”“谢谢你!我不会忘记你的,弟弟!”这时检票员开始剪票了,我们送表哥上了车。汽车缓缓地开动了,表哥把头伸到窗外,微笑着向我们挥挥手。我踮起脚说:“哥,祝你一路平安!”

说明:课文第2节写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为肖邦送行的情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写得很具体,很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送别场面学生也经历过。设计此练笔,意在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描写,反映真挚的亲情、友情。

课题:《负荆请罪》

练笔设计:蔺相如对韩勃说的一番话很快传到了廉将军的耳朵里,廉将军听了,会怎么想呢?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例文:廉将军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蔺相如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品质多么高尚!而我,身为大将军,却小肚鸡肠,居功自傲,只为个人利益着想,心胸多么狭窄,见识多么浅陋。相比之下,我是多么渺小啊!我应该袒露上身,背着荆条向他请罪,以表达我最真诚的悔意。

说明:廉颇“负荆请罪”前肯定思绪万千,而文中却没有写,让学生猜测廉颇的心理,补上课文的空白,有利于学生深入感受廉颇的形象,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准确描写心理活动的能力。

课题:《爱之链》

练笔设计: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写一段话。

例文:乔依醒来了,见妻子正忙着做早点,说:“亲爱的,我忙着出去找工作,家里的事全落在你肩上,你辛苦了!”妻子笑着说:“没事的。我要告诉你一件很开心的事。”接着她便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讲给丈夫听。乔依听了问道:“那老夫人是不是身材矮小,满脸皱纹?”“是呀!”妻子疑惑不解地问:“你认识她?”乔依便把昨天傍晚发生的事讲给妻子听。妻子激动地说:“亲爱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播种的是爱,自然也收获了爱。”乔依问:“你说老夫人留下的一些钱,我们该怎么办?”“听你的安排。”“我觉得应该用来救济那些比我们还困难的人。因为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好,我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说明:设计这样的练笔意在让学生通过想象描写乔依夫妇的语言,感受他们的美好心灵,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描写人物语言的能力。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老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些空白点,引领学生在想象中进行练笔训练。像《师恩难忘》、《穷人》等课文也可设计类似的练习。

课题:《轮椅上的霍金》

练笔设计:同学们,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太多,而霍金却说自己拥有很多。如果你就在现场,听了他们的对话后,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女记者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例文:记者小姐,你说他失去太多了,但是你有没有看他得到的呢?他虽然没有灵活的双手,但他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科学著作;他虽然没有健全的双腿,但他走进了非常遥远的宇宙深处;他的嘴虽然不能说话,但是他靠着语音合成器,与许许多多的人进行对话,其对话的内容既深刻,又丰富,有许多内容只有一些资深的科学家才能听得懂呢!你看,他刚才不是在给我们做精彩的报告,现在不又在回答您提出的问题吗?从这些,你不觉得他拥有的太多太多吗?

说明:女记者和霍金之间的对话,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旁白或插话空间。将学生置于虚拟的现场,参与对话,能激发学生很强的表达欲望,在表达中不仅能整合、化用课文内容和语言,而且升华了对人物精神的认识。

课题:《生命的林子》

练笔设计: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惑,你的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引导你明白事理的呢?请回忆一下自己的生活,然后学习课文第6~9自然段的写法,具体描写父母(或老师)“引导”的过程和你自己“感悟”的过程。

例文:饭后,爸爸说:“小明,我们出去走走吧。”屋前墙边堆着一些瓦砾。爸爸蹲下身子,指着一棵小草说:“这里瓦砾成堆,小草怎么会长出来的呢?”小明说:“因为它要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吧。”爸爸意味深长地说:“是啊,为了要生长,它不管上面的瓦砾怎么重,总要顽强地挺出地面来。它坚信。自己一定能战胜瓦砾。你看,它们长得多可爱呀!”小明若有所悟:“我懂了,人也要像小草一样遇到困难不退缩,勇敢地与困难抗争,不达目的不罢休。”“说得多好!”爸爸抚摸着小明的头说。

说明:玄奘参禅了半天,终于明白了方丈的言外之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在他们有什么不好的苗头出现的时候,老师、家长也会借助一些人和事物对他们进行“点化”。设计这样的练笔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揭示一个道理。

课题:《麋鹿》

练笔设计:以大丰自然保护区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鹿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例文: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我们大丰自然保护区游览。麋鹿是鹿的一种。你们看,它们的外形真是奇特:角像鹿,面似马,蹄似牛,尾巴像驴,所以人们又叫它“四不像”。我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

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大家知道吗?麋鹿的经历充满了传奇的色彩。根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到了汉朝以后,就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到了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

说明:这样的训练,学生由“旁观者”变成了“当局者”,由“幕后”走到了“台前”。角度的变更,角色的变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深化学生对语言情境的感受和课文情感的感悟。像《秦兵马俑》、《碧螺春》、《烟台的海》等课文也可以设计这样的训练。

课题:《给家乡孩子的信》

练笔设计:巴金爷爷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们活着就是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读了这些话,我想:如果我是一棵大树,就要撒下一片阴凉;如果我是______,就要_______;如果我是______,就要______;如果我是______;就要______……

例文:巴金爷爷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们活着就是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读了这些话,我想:如果我是一棵大树,就要撒下一片阴凉:如果我是一泓清泉,就要滋润一片土地:如果我是一朵鲜花。就要倾吐一缕芳香;如果我是一只蜜蜂,就要酿出一份甜蜜……

说明:文中巴金的话含义比较深,设计这样的句式练习,在于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同时,对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质也很有帮助。

课题:《鞋匠的儿子》

练笔设计:这篇文章重点写了林肯的演讲内容,林肯总统以真情感人,以宽容服人,以睿智取人。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很尴尬的事。有的人当面揭别人的短;有的人羞辱别人,使人难堪。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我们是不是要学习林肯总统的说话艺术呢?好,心动不如行动。请看——

开学初,班级进行队干评选。王小刚同学参加了文娱委员的竞选。有个同学对他说:“你的成绩并不优秀,怎么有资格参加中队干的竞选呢?”

此时,王小刚该怎样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例文:我非常感谢你的重要提醒。的确,我的成绩不是很优秀的。不过,我今后会加倍努力,刻苦学习的。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相信我的付出会换来优秀的成绩的。当然,这样学习也绝不会影响我为大家、为班集体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我在认真学习的同时,一定尽我所能地做好文娱委员的工作,我要虚心征求你和大家的意见,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大家喜欢的文娱活动。请你相信我,我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说明:遇到别人当着众人揭短的尴尬时如何应对?林肯的讲话艺术具有普遍的借鉴价值。这样的练笔,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模仿林肯说话艺术的同时,学习他的真诚、宽容与睿智,促使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

课题:《古诗两首》

练笔设计:请分别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写话。

例文:(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的作文之所以写得好,得益于我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

(2)光听养水仙花的讲座还不行,必须亲自实践一下,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明:大量的古诗句、名言警句概括了很多事理、人生哲理、客观规律等,具有很强的运用性。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指导练习时,教师要多创造语境,让学生运用。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句子都可以指导学生运用。

课题:《学与问》

练笔设计:你在平时的生活中看到过什么奇怪的、不解的现象?你是怎么解开这个疑团的?请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例文:一天。我发现老母鸡在门前觅食的时候,把一些小砂石也吃下去了。我便问妈妈:“鸡为什么要吃小砂石呢?”妈妈说:“也许是它喜欢吃吧。”我认为妈妈说得没有道理——石子有什么好吃的?便查阅《十万个为什么》。书上说:鸡没有牙齿,不能将食物咬碎再送进胃去消化。鸡吃食的时候,先把食物送到嗉囊里贮存,然后送到肫里消化。鸡肫是一个厚实坚韧的皮囊,在它的挤压蠕动下,靠砂石的帮助,整粒的稻谷、麦粒经过搓揉碾压,很快就变成易于消化的糊糊了。鸡吃砂石显然是消化的需要。“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自言自语道。

说明:儿童是天生的好奇者,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过许多不解的问题,也会通过某种方式去解开谜团。如何将这类经历中最难忘的事件有条理地写下来呢?《学与问》给了示范。这样的仿写设计,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方法可依。难度不大,但又能得到很好的表达训练。

课题:《大自然的文字》

练笔设计:请学习课文的写法,把你认识的一种或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写下来,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例文:炎热的夏天里,常常发现水泥地面湿漉漉的,墙砖上、玻璃上也沾了水,还有蚂蚁成群结队地忙着搬家,燕子低低地飞行,这说明要下大雨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下雨前,高空中的气压比较低,这时小飞虫都飞得很低,燕子为了捕食这些飞虫,也就得低飞了。所以有“燕子高飞晴天告,燕子低飞雨天报”的说法。燕子就成了“天气变化”这本书的文字。

说明:大自然中的不少“文字”,学生一定“读”过,怎样把“文字”背面蕴涵的知识、学问具体而又清楚地表述出来呢?课文的第2、3、5、6自然段为学生做了示范。设计这样的练笔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描述事物现象的基础上,揭示某种规律,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上一篇:上海大学户籍证明下一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