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推荐12篇)
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2)利用图表分析教材重点
(3)通过问题探究细化难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2)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一、为变法而生, 好刑名之学
商鞅 (约前390年—前338年) ,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 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 公孙氏, 故称为卫鞅, 又称公孙鞅, 后封于商, 后人称之商鞅。商鞅“少好刑名之学”, 专研以法治国, 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 公叔痤死后, 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商鞅献言于秦孝公曰:“夫民不可与虑始, 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 成大功者不谋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 不法其故。”“常人安于故俗, 学者溺于所闻, 以此两者, 居官守法可也, 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智者作法, 愚者制焉;贤者更礼, 不肖者拘焉。”商鞅得到秦孝公信任后, 开始变革。
二、徙木以赏金, 建信于国民
商鞅当了秦国的左庶长, 负责变法。“令既具, 未布。”新法令还未正式颁布之前, 商鞅觉得, 要让全国上下按自己的新法令办, 首先要先取得大家的信任。于是, 想出了一个办法。商鞅叫人“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南门, 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 予十金。”商鞅让人传话:左庶长说了, 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 给谁十金。大家一听, 觉得这事太简单易做, 不值十金, 摇头不敢相信。商鞅见状又下了一道命令:“能徙者, 予五十金。”话音刚落, 有人扛着木头就朝北门走去。那些看热闹的人也跟着往北走。那个人到了北门, 把木头放下, 商鞅立刻叫人赏给他五十金, “以明不欺”。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 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说话算数毫不含糊, 是个办事讲信用的人。商鞅在秦国老百姓中建立了信用, 为变法实施做好了舆论准备。
三、治国需治本, 革法以明教
公元前359年, 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 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 “利不百不变法, 功不十不易器, 法古无过, 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 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 何礼之循”,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礼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 因事而制礼”。商鞅坚决主张“反古”、“不法其故”, 反对“不易民而教”、“安于故习”和“不变法而治”, 强调“三代不同礼而王, 五霸不同法而霸”。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 为变法做了舆论准备。
商鞅变法一共有两次:一次在公元前356年, 一次在公元前350年。变法主要内容为废除旧的“世卿世禄”, 实行郡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变法日久, 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因变法有功, 秦孝公把商、于一带15座城镇封给了商鞅, 表示酬谢。
四、施刑无等级, 尽公不还私
变法开始实施的一年中, 不少人抱怨新法。有人唆使太子驷反对将国都从雍城 (今陕西凤翔) 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 (今陕西咸阳东北) 。太子驷反对迁都的理由是, 咸阳是他舅舅季虎的封地, 国家不应该把一个私人的封地作为都城所在。依据当时的律法, 反对迁都罪不可赦, 太子因而违反了新法令。商鞅打破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的惯例, 提出“法之不行, 自上犯之。太子, 君嗣也, 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 黥其师公孙贾” (《商君列传》) 。于是商鞅把太子的两位老师按新法处置, 结果公子虔被处以劓刑, 就是割掉了鼻子, 公孙贾被处以墨刑, 就是在脸上刺字, 然后再涂上墨水, 使他们永远地带着囚犯的标志以警世人, 谓之新法不可违, 违者必惩。那些反对新法的人见了, 都吓得不敢再犯法了。
此外, 商鞅还将那些“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视为“乱化之民”, “尽迁之于边城”, 即流放边疆;对于藐视法律的秦国皇亲国戚季虎 (季虎的姐姐是秦孝公的妻子, 即秦国王后) 予以严打, 打击了秦国旧贵族的嚣张气焰, 从而使变法的各项措施得以贯彻落实。通过十年的改革, 秦国慢慢变得强大了。
五、为变法而死, 车裂以殉法
公元前338年, 秦孝公病死, 太子驷继位, 是为秦惠王。被商鞅割了鼻子杜门八年不出的公子虔马上跳出来发动反攻, 诬告商鞅谋反。秦惠王也恨透了商鞅, 下令捉拿他治罪。商鞅逃亡至边关, 欲宿客舍, 结果因未出示证件, 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欲逃往魏国, 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师, 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 发邑兵北击郑国, 秦国发兵讨之, 杀鞅于郑国黾池, 死后被秦惠王“车裂以徇, 尽灭其家”。为秦国的富强出了大力的商鞅就这样在死后被“五马分尸”。按秦国“连坐制”法律, 他的全家人也被杀了。商鞅虽然死了, 但他推行的新法令已经在秦国扎下了根, 再也无法改了。秦国在商鞅变法基础上越来越强大, 到秦始皇的时候, 终于灭了六国, 统一了全国。
商鞅变法, 从孝公六年 (公元前356年) 至孝公二十四年 (公元前338年) , 前后长达18年之久, 其间两次掀起高潮。变法深刻地改变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 使西秦由一个落后的、被东方各国所鄙视的戎狄之国, 一跃而成为七雄之首, 不仅为日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商鞅变法的成功决非偶然现象, 诚如《荀子·强国》所云:秦“四世有胜, 非幸也, 数也。”商鞅变法是中国法制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它改变了秦国进而改变了古代中国政府管理制度的基本面貌。
参考文献
[1]史记.商君列传.
[2]商君书.外内.
[3]吴毅.商鞅矛盾的道德思想及其社会价值观[J].人文杂志, 2007 (5) .
[4]李锋敏.诚信视角下的商鞅变法[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5]翁礼华.今人不可非商鞅[J].中国财政, 2006 (5) .
本课的课程标准: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本课的主要学习目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的作用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在了解商鞅变法史实的基础上,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以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使学生明白商鞅变法符合时代要求,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培养自己勇于改革的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揭示商鞅之死,使学生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等。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收集资料、编排历史剧等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在本课的学习中,如何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商鞅变法等战国时期一系列变法出现的原因是一大难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笔者查阅了多个版本的初中新课改教材。这些教材基本不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概念和原理。这就给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等一系列变法出现的原因带来了困难。(2)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作为刚刚进行系统历史学习的七年级同学来说,无论使用哪一套新教材,在才上了寥寥几节历史课的情况下去理解商鞅变法等一系列变法出现的原因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另外,作为七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水平还有待提高。(3)课本中出现的很多概念、词语也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一定难度。如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课本中的“千耦其耘”、“个体农耕”、“公作则迟”、“分地则速”、“新兴地主阶级”等。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摸索、实践,终于找到了一条较好的学习路径,下面加以介绍,供大家参考。
首先,通过一系列问题,如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方面有了哪些进步,上述进步产生了哪些影响,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的作用有哪些……让学生掌握本课的一些基本知识。同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使用铁农具、牛耕与使用石器、木器及仅使用人力相比有何好处,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等知识。
其次,在此处先让学生听一段对话(两个奴隶主的对话),然后引导其思考讨论泰国为什么要进行变法。下面这一段对话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也可让学生进行表演。
奴隶主甲:老兄,我最近买了一些新的劳动工具,这些工具都是铁做的。以前我的一个奴隶一天只能翻一块地,用了铁器以后啊,他一天能翻两块地呢!一年算下来,收成多多了。奴隶主乙:老弟,你有所不知啊,我早就买了很多铁农具了。可是我后来发现那帮奴隶经常破坏我花大价钱买来的工具,我心痛死了。奴隶主甲:为什么?奴隶主乙:他们想偷懒呗!这帮可恶的家伙,我看还是用以前的石器算了。奴隶主甲:我不这么认为。用了铁器以后,我们的收成比以前多多了。你为什么不想个办法,让奴隶们既不破坏工具,又乖乖地为我们种更多的地呢?奴隶主乙:有这么好的办法吗?
之后,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对话讨论有哪些方法。学生想出了以下方法:把田租给奴隶,奴隶收获得多就给奖励;规定每天耕地的数目,耕得地多就给奖励;把地租给奴隶,让奴隶上缴收成,奴隶可以自留一部分收成;派监工进行监督,奴隶如果偷懒或破坏工具,要严惩;让奴隶互相检举揭发,告发别人破坏工具的可得奖励等。从学生的讨论出发,教师概括出大家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用奖励的方法,二是用强制的方法。教师要指出奖励的方法更好一些,因为这样做有助于调动奴隶的积极性。然后,教师要让学生体会道理:如果奴隶主把土地租给奴隶耕种,让奴隶上缴部分劳动产品,这时的“奴隶”已经变成了“农民”,而土地的主人已经变成了“地主”。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秦国为什么要进行变法。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最容易想到的原因是富国强兵,因为书中叙述了这个原因。但教师可以从为什么变法能富国强兵、上述两个奴隶主的对话、当时的变法不仅仅只有秦国一国等方面,引导学生得出深层原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于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图示,进行形象的展示。
最后,教师结合上述图示和学生一起回到本课课题——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从而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戊戌变法的历史,了解到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采用问题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时,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难点:重点: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讲述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法 准备教材(教具、学具、资料等):多媒体课件
流程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 出示视频“甲午中日战争”,谈感悟。
公车上书
播放“公车上书”的录像片断。
阅读教材,找出“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上书内容及结果。
思考:①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要求拒签《马关条约》?
②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又进行了哪些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谈感悟。
学生看书并结合视频找出答案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创办《万国公报》
2.组织强学会
3.形成维新派政治是团体。 激发学生情绪,引发思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流程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 百日维新
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这引起了顽固派的不满,因此双方围绕“要不要变法”发生了激烈的论战。
讨论:光绪帝对变法的态度怎样?为什么支持变法?
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方面归纳百日维新主要内容,并分析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及意义;(2)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3)同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商鞅、李冰和赢政这些历史人物对中华民族发展做出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农具、牛耕产生发展情况的讨论研究过程,或是通过对先秦以来农业生产工具沿革情况的研究过程,以及通过对商鞅变法的了解、研究过程,帮助学生感知人类生产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初步掌握归纳、比较、置疑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及具有初步判断、推理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个性与习惯,逐步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商鞅、李冰、赢政等历史人物的学习,了解他们的胸怀大志、不畏艰险、立志改革、勇于拼搏的精神。
(2)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认真刻苦努力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先人从我做起的态度。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2)秦统一六国 教学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课时:1个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引导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了“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学生回答: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那么春秋战国时期在经济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最终导致什么结果?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2.新课教学
(一)商鞅变法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什么要相继变法?(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讨论。)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2)商鞅变法主要有哪些内容?其中哪条措施最为重要?为什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回答问题。)提示:可引导学生这样思考:三条措施都有重大的作用,但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因素来看还是经济制度的变革最为重要。奖励耕战,其作用是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县制的作用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家的行政职能;承认土地私有,准行土地自由买卖,则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地主阶级取得合法社会地位。当时正值春秋战国时期,代表落后生产力的奴隶主经济日益衰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地主经济刚刚兴起。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先进的经济终究要取代落后的经济,先进的阶级必将战胜落后的阶级。而商鞅变法主动顺应了这一规律,大大加快了秦国历史进步过程,正因为封建制度的确立,地主阶级的掌权,才能使秦国成为当时经济政治最先进的国家。所以第一条措施最重要。(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①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立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都起了重要作用。
②经济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③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只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④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为什么“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它给予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提示:秦孝公死去后,守旧派贵族杀害了商鞅,但商鞅制定的新法已在秦国产生了很大的效益与影响,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此商鞅死后,他的主张及法令没有被废除,而是继续得以贯彻执行,并成为后来秦国变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所以 “商鞅虽死,而秦法未败”。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
A、改革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要取得胜利。
B、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商鞅不向旧势力屈服,坚持变法,直至献出自己生命的大无畏勇敢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二)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1)铁农具
将这一目分为两个部分,在“铁农具的使用推广”这一小目下,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中国境内大约在什么时候开始制造和使用铁器?其依据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回答。)②想一想:图中的各种农具都有些什么用途?它们与今天的铁农具有何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多媒体或幻灯演示《战国铁农具文物图》,也可直接观看教材中《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图,然后提问组织讨论。)③《战国铁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多媒体或幻灯演示教材《分布图》,然后提问,组织学生归纳。)(2)牛耕
在“牛耕的使用推广”这一小目下,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①牛耕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耕田的?牛耕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有着什么样的关系?(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展开想像,进行讨论。)以上几道题均需学生开动脑筋,作一定的分析、思考后才能回答出来。如回答不全面,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力争得出共同的认识。如出现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可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探讨。刀耕火种(火耕)
2.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意义
在这一目下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重大意义? 这一问可组织学生拓宽、拓深教材内容来回答,教师作必要的分析。
农作物产量与耕作的质量、效率有了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显著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
(三)科学技术
首先指导学生看《二王庙图》,朗读二王庙大殿联,并提出问题:二王庙是为纪念谁而修建的?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学生很快就被这个问题所吸引,他们探究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找到答案:是为纪念李冰父子而修建的,因为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由此导入第一个内容: 1.都江堰
按重点难点分析讲解都江堰的修建为什么能够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以及都江堰的巨大作用。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三个层次能力的培养:第一层次培养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都江堰的概况;第二层次通过对教材中《都江堰示意图》及辅助材料的学习,了解都江堰为什么能够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培养学生识图、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第三层次通过分析都江堰在历史上的作用以及现今的价值,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关注现实。特别指出这一工程的修建没有破坏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秦统一六国
1.讲解秦灭六国的经过。重点要求学生记住:一个人物:嬴政(注意“嬴”字的写法);一个时间:公元前221年.2.秦统一的意义
提问:秦的统一有何重大意义?教师归纳说明。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商鞅变法的意义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铁器与牛耕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完工,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人民。秦统一六国结束了长达百年的混战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七、作业布置:练习册
分层测评 人民版选修1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B.募役法 D.市易法
【解析】 农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积法都是与农业相关的变法措施,故A、C两项错误;募役法是与劳役相关的变法措施,故B项错误;市易法是与市场相关的变法措施,故D项正确。
【答案】 D 2.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募役(也称免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_______。”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B.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C.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募役法(免役法)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它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收入,故A项正确;B项为保甲法的作用,C项为市易法的作用,D项为青苗法的作用,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3.王安石为改变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A.保马法 C.保甲法
B.将兵法 D.设军器监
【解析】 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民编成保甲,平时参与社会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所以既能够增强国防力量,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 C 4.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所采取的措施 是()A.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 B.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C.由皇帝直接控制录取权 D.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解析】 王安石指出了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不能选拔出实用型人才的弊端。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早在王安石变法前就已经确立,排除;C项属于北宋初年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
【答案】 D 5.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句话反映了王安石变法()①改善了北宋积弱的局面 ②改善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 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题干现象主要反映了对积贫局面的改善,因而①错误,②正确;③是变法的作用,④不符合史实,王安石变法时间短,没有达到这种效果,故选B项。
【答案】 B 6.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图一
图二
A.保守派的反对、用人不当 B.变法措施过急 C.失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民族矛盾尖锐
【解析】 图一体现了保守派反对变法,图二体现了变法用人不当,故选A项。B、C两项也是原因,但不是材料提供的原因,排除;D项在图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A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免役钱”令百姓一体出钱,以代替“衙前”等向民间征发的义务差役,可是乡民无钱,也等于在农村推行金融经济,而此时金融在城市里反不能展开。“市易法”不能集中于批发业务,以致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为神宗亲谴责。“青苗钱”以常平籴本一千四百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核心主张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可知,作者核心主张即变法,根据材料一从国家财力、社会风俗、人才培养的角度来分析其依据。第(2)问,由材料“免役钱”“市易法”可以看出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由材料“青苗钱”可以看出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措施;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1)主张:必须变法,应对时局。
依据:国家财力不足,需采取措施增加财政收入;社会风俗败坏,因循守旧风气浓厚;朝廷人才欠缺,要采取措施培养人才。(答对两点即可)(2)原因:变法措施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新法执行过程偏离改革设计意图,出现地方官员乘机贪污现象;缺乏与经济改革相配套的措施;反对派势力强大。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 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一的关键词“理财”,可知二人的问题就是围绕着“理财”展开的;第二小问,结合司马光对变法的总体态度分析,司马光坚决反对变法,而王安石主张变法,这正是二人争论的实质;第三小问,结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因此得出变法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第(2)问的第一小问,属于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结合所学知识中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内容或“富国”之策即可作答;第二小问,要结合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分析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则要结合材料中王安石的观点进行总结。
【答案】(1)政府要不要“理财”和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募役法。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具有前瞻性。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修辞者不求大才,明经者不问大旨。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士无廉让,职此之由。其源未澄,欲波之清,臣未之信也。傥国家不思改作,因循其弊,官乱于上,风坏于下,恐非国家之福也。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
材料二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二月,宋神宗以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议行新法。„„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熙宁六年三月,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熙宁八年六月,颁《诗》《书》《周礼》“三经义”于学官。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材料三 朱熹尝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宋史》
(1)材料一中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什么?他提出的解决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其具体解决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张的相同之处,并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王安石取士措施的看法。(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
【解析】 第(1)问考查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分析材料一“师道既废,文风益浇。诏令虽繁,何以戒劝”可知范仲淹认为“官乱风坏”的源头是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第二和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的史实回答即可。第(2)问分析材料二“„„熙宁四年二月,罢诗赋及明经诸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并结合材料一可知王安石和范仲淹取士主张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取士不以词赋、明经为主。这种取士制度客观上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第(3)问依据“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是与守旧派发生冲突、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答案】(1)源头:士人没有继承儒家的“师道”大旨。途径:整顿吏治;改革取士制度。措施:吏治方面,改革文官升迁方法;严格“恩荫”制度。取士方面,改革贡举制(改革科举制)。
(2)相同:都主张取士不以词赋、明经为主(重策论)。看法:有利于培养人才和改革的中坚力量;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我们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正是从早期维新派中吸取先进思想,再结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和自身的政治意愿进行创新,之后提出了变法的纲领与实际的政策,从而形成了一套全面的变法思想体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在戊戌变法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拥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其对于变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一、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为变法准备经济基础
早期维新派非常注重学习西方先进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和方法,他们重视工商业的发展,不断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为变法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早期维新派提出的工商富国观点,注重发展商务,对外要进行“商战”,对内要改变官僚垄断的局面,推广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其重点在于支持商民自己筹集资金办企业。早期维新派在经济方面作出的这些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机遇,很多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为后来的变法提供了经济支持。当西方国家通过经济手段以及武力手段压迫清政府时,在早期维新派的领导和鼓动之下,国内的民资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后来甲午海战之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走向了政治舞台,后来直接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变法运动。
二、通过宣传变法思想,扩大变法的舆论影响
一方面,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以及政治思想。他们对洋务派本末倒置的做法进行深入的批判,提出了中国要强大并不是只“求其用”,而必须要“求其体”,这句话的意思即是中国要强大,根本在于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从当时的时代发展背景来看,这样的认识其实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早期维新派已经打破了洋务派险隘的看法,开始宣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另一方面,逐渐扩大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因为清政府一直以来施行的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中国自然科学发展非常落后。早期维新派开始翻译西方的著作,积极宣传西方的科学技术。当时认识英文的人很少,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触到西书,所以早期维新派进行西书的翻译,让更多的知识分子接触西方学说。他们所提出的很多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社会中可以说是新鲜的事物,其影响力自然非常之广,他们的思想让很多爱国知识分子开阔了视野,转变了传统观念。早期维新派在中日甲午海战之前的20-30年之间,通过舆论宣传形成了一股变法的社会风气,为变法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思想基础,推动了我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三、启发近代知识分子,壮大变法的政治力量
在早期维新思想的启发之下,传统的知识分子逐渐开始改变他们过去一来一直尊崇的社会观念和文化观念,很多传统知识分子不再对西方科学保持怀疑和偏见,也摒弃了天朝至上的理念。早期维新派对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从而让很多知识分子对洋务运动产生了怀疑。中法战争结束之后,洋务运动逐渐显露出很多问题,这也让很多知识分子加快了社会观的转变。早期维新派和洋务派相比,他们更加清楚的意识到当时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必须发展工商业以强国,必须推行君民共主的制度,必须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这样一来就让传统的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传统观念是很多士大夫一直依赖的思想环境,如此一来传统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碰撞就会更加的激烈,很多传统的知识分子也清醒过来加入了维新阵营,他们积极的探索救国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思想宣传,早期维新派让变法的舆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传统知识分子加入到维新的队伍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壮大了变法的政治力量。
四、结语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归纳王安石在“富国”、“强兵”、“育才”等方面采取的主要变法措施。
2.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3.养育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作贡献的担当意识。
重点难点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内容。
2.认识变法各项举措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3.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法与学法
第二节 王安石变法
【课前预习】
1. 任命王安石为宰相,让他放手实施变法。
2.王安石认为,是 而不是 。
3.王安石推行的富国措施有 、 、 、
、 、 。
4.王安石推行的强兵措施有 、 、
、 。
5.王安石育才方面的措施有 和 。
6.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要改变北宋 的局面,以巩固和加强 。
7.新法的推行使 增加,抑制了 的兼并势力。其中 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 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而且,新法的 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8.王安石变法偏重于 ,但有些违背了 ,
而且新法实行也显得过于 。
9.等到宋神宗去世, 上任宰相,新法被相继废除。
教学:
一、时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
二、指导思想:理财富国之路,是依靠天下所有的劳动力去开发自然资源,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二、主要措施:
1、富国:富国就是要解决北宋的财政危机。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提出“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先”。依据这样的方针,王安石制定了一系列整顿财政,增加政府收入的经济措施。
措施 目的 内容 作用
历史名人王安石点金成铁的故事
王安石一生写了大量诗文,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佳句名篇。然而,他也有一些修改是弄巧成拙的.。
学案
一、学习目标:、知道“公车上书”。维新派思想的宣传。熟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结果,认识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体会变法改革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二、学习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
学习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文,完成基础知识填充:
、维新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
①背景:189年春,《
》的签订;
②过程:
和
领导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
,轰动全国。
③意义:揭开了 的序幕。
2、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 ①思想主张:。
②创办刊物:《
》,后改名《
》,宣传内容:介绍
,及宣传
思想。
③组织学会:在 组织,机关报是《
》
④代表人物:。
3、百日维新
①时间:
年6月至9月;
颁布变法法令。
②变法内容:
a政治方面:
;
b经济方面:
;
文化方面:
;
;
d军事方面:。
③结果:。
④重要人物: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
⑤影响:。
(二)合作探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什么除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外,还要求变法?(可从当时的社会形势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主张两个方面得出结论。)
2、公车上书虽未获成功,但我们能通过这史实学习到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3、根据戊戌变法法令内容,思考讨论变法具有怎样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4、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样的教训和启示?
(三)巩固小结:
四、典型例题精析:
例1、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法令,变法失败。政变的实质反映了()
A、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
D、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的是事的“实质”,从选项的内容上观察、比较可知,光绪帝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派,则是属于资产阶级和封建旧势力之间的斗争。
故答案为。
例
2、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资产阶级政治改革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促进了思想启蒙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综合归纳和评价历史事的能力。戊戌变法本身虽然失败,但维新思想的传播特别是维新与守旧的论战,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故答案为D。
五、达标检测:、“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
①严复
②谭嗣同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
A.①②
B.③④
.①②③
D.②③
2、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
A.维新派反对清政府
B.改革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改革完全是错误的 D.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
3.戊戌变法发生在()
A.189年
B1898年
.1899年
D1900年
4.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
A.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训练新式军队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谭嗣同
D.文廷式
6.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①③④
D.②③④
6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里的“皇上”是指()
A康熙帝
B道光帝
光绪帝
D同治帝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
(2)谭嗣同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3)材料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决心和精神?
六、后反思:
我的收获: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戊戌变法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那一套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由于这一时期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救亡图存、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社会背景材料或影视材料,增加学生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奠定基础。★教学过程及要点: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1)原因:①《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合作探究】材料参见教材“学思之窗”
根据上述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提示:①清政府承认日本控制朝鲜,使日本终于实现了二十多年梦寐以求的扩张目标,并把朝鲜变成入侵中国的桥头堡。
②条约规定了巨额战争赔款,加上后来“赎还”辽东半岛的款项,总共2亿3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清政府除了进一步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外债,而列强通过附有苛刻政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③条约允许日本在华直接设厂,西方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特权,同样享有这项权利。甲午战争后,列强便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沉重打击了尚未成长的中华民族工商业,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④四个新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内河航行特权的攫取,使各国得以深入长江流域广阔地区,直接掠夺那里丰富的资源和倾销商品,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
⑤条约的割地规定,使中国失去大片土地,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在帝国主义正在形成的19世纪末,这件大事成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②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表现:
①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 ②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
2、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及危害:
【备课资料6】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所谓“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政府为争夺中国市场,协调列强矛盾而提出的侵华政策,又称“海约翰政策”。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
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要求清政府增加偿还借款的本息;
②各地的自然灾害,不得不增加经费兴修水利和赈灾等,引发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2、措施:节支增收
(1)增额度: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额度;(2)降薪俸:降低官员薪俸;(3)裁军节支: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4)增税收: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扩大纳官等。
3、结果:
①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②封建官僚转嫁负担,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工业当作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3)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后允许外资在华设厂,无法再禁止中国人设厂,又为了利于增加税收,便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表现:出现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
3、困难:举步维艰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维新运动兴起的情况:早期改良思潮,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梁启超与《时务报》。早期改良思潮在鸦片战争后便出现了,是对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理论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进行了维新变法的实践活动,从而促成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多注重纵向知识的归纳比较,培养学生掌握梳理知识线索的学习方法,并将本课的教学既放在戊戌变法这个主题下来进行,同时也要以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认识,从而体会中国近代思想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改良思潮:
1、维新派的出现:19世纪70年代,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逐渐深入有关。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就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改革内政的主张。洋务运动期间派出国的留学生和外交使节回国后,扩大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它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加迫切地向西方寻找真理,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富强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反映。这些人成为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3、思想主张:
(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从政治上保障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
王韬介绍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君主、民主和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三种类型,他认为君民共主最优越。郑观应说:“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4、影响: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起承上启下作用。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明显地属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它不仅比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而且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同时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上的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生平简介:
2、主要著作和思想:
(1)思想:从儒家思想中寻找变法理论依据,提出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和“太平世(大同)”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康有为的早期思想强调“变”,认为“变”是“天道”,是“物之理”,提倡“托古改制”,他将公羊“三世”之说和《礼运》“大同”思想结合,推演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并认为只有变法,才能使中国富强,最后达到“大同”的境界。这一思想理论在同洋务派、顽固派斗争中起到进步作用,但其 “变”,只是 “渐进”,而不是 “骤变”,这是他后来思想蜕变的根源。(2)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3)特点: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大同”思想和“托古改制”的理论,是他借用传统的儒学,来阐发自己的维新思想,以瓦解封建主义思想体系。
(4)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另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公车上书:政治运动
(1)时间:1895年(2)内容: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三项主张;(3)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中外纪闻》:舆论宣传 为了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由梁启超等人编辑撰稿,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初印一千份,后增至三千份,随《邸报》免费赠给京官,以便开通风气,由是在官员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强学会:政治团体
(1)时间、地点:1895年8月,北京→上海分会(2)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3)参与阶层:康有为等维新派发起,翁同龢、张之洞等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外国传教士加入。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1、梁启超:(1)生平简介:(2)维新活动: ①创办《时务报》,担任主笔:时间——1896年;地点——上海。②发表《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
内容: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a.政治制度: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文教制度: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影响: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欢迎,大大推动了编发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2、谭嗣同:(1)生平简介:(2)维新活动: ①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1897年)②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推动湖南维新运动的蓬勃开展。(1897年)
3、严复:
(1)生平简介:(2)活动与主张: ①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7年)②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内容:借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则将会走向灭亡。意义:《天演论》传播的进化论解构了中国传统的历史循环论,对“公羊三世”为核心的历史进化论也是有力的冲击。《天演论》的发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也对行将到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到影响。
4、维新活动的影响:
(1)方式: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上书等(2)作用:
①启发民智:如严复的《天演论》进化思想的启蒙作用; ②组织力量:如成立强学会等; ③制造舆论:如“公车上书”、《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创办。④形成局面: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第3课 百日维新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资产阶级维新派走到历史前台,在中国资产阶级远未成熟的时候,发动了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教材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这次变法的有关情况: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百日维新。建议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利用新闻报道、文件奏折、图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体会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对救国之路上下求索的艰辛历程。★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 拿破仑关于中国有一句名言,“中国是头睡狮,就让它永远睡下去吧!”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确实像一头睡狮,但鸦片战争的炮火使这头睡狮逐步醒来。鸦片战争导致新思想的萌发,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更多的中国人醒来。随着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进入政治实践阶段。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异想天开地想要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来进行一场旨在改变中国危局的维新变法运动。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1、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
2、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1)康有为改变维新变局的两次上书: ⊙《上清帝第五书》(1897年): 背景:德国强占胶州湾
内容:指出变法图强才能救亡图存
影响:感动光绪帝,为光绪帝采取接见任用康有为的行动提供了机会。⊙《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1898年):
内容:重申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变法的施政纲领。(2)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坚定光绪帝维新变法的决心(3)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
时间、地点:1898年,北京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性质: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分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
二、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1898年6月)
光绪皇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一直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光绪于1898年(戊戌年)向慈禧要求实际的权力,让他进行朝政的改革。1898年6月8日,徐致靖上书《请明定国是疏》(康有为代拟)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四月廿三),光绪颁布《定国是诏》(翁同和拟),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章京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梁启超、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历史上把这次运动称为戊戌变法,又称戊戌维新或维新运动,“维新”在这里是指提倡新学、推行新政、实施新法。
2、基本内容:
提示:从除旧、布新、作用、局限性四个方面列表总结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除旧
布 新
作 用
局限性 政治
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令各省督抚举荐新政人才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没有涉及先前提出的“行宪法,大开国会”、设制度局、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
设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工商业发展;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器生产,奖励创新发明;,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军事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设兵船。
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文教
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
各地成立中小学堂,京师设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译书局,翻译外国书刊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注:新政中未实行的措施
从光绪帝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看,他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一些主张,但却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建立君主立宪制这个要害问题,这充分说明光绪帝的变法诏令决不是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这也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变法只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度的巨大力量。
3、初步成果:(反映了„„,有利于„„,动摇了„„)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一定成都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合作探究1】明治维新与百日维新比较 明治维新
百日维新 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武装倒幕取得成功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领导力量
倒幕派实力强大,维新派掌握了明治政府的实权
皇帝没有实权,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具体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行之有效
未提建立君主立宪这个要害问题,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
国际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集中力量侵略中国
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爪分中国的狂潮 【合作探究2】百日维新的特点
(1)从方式上看:变法要用西方和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军事制度模式,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
(2)从宗旨上看:是要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渐进的变革中.建立资产阶级国家,从根本上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3)从内容上看:变法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与康有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颁布的诏令中没有此内容,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4)变法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因而没有形成变革旧制的巨大社会力量
第4课 戊戌政变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经过,教材对比说明了在戊戌变法中新旧势力的交锋情况,阐明了百日维新的失败结局,在史实的基础上理性分析了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关于本节内容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为深入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1、新旧势力的概念:
新势力指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变新祖宗之法,政治上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新势力的依靠是无实权的光绪帝,光绪帝有变法图强的意愿,同时,也希望借维新势力增强同慈禧斗争的砝码。于是软弱的维新派和同样软弱的光绪帝互为依靠。
旧势力是以慈禧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坚守“祖宗之法”,反对西学变法,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大多趋炎附势,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追随旧势力,所以,旧势力在朝廷权高位重,在中央和地方很有力量。
新势力
旧势力
(弱,受约束)光绪帝
慈禧太后(强,控制主宰)(解除远离)翁同龢
荣禄(提升重用)
(地方官员个别代表)陈宝箴
大多数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 袁世凯(两面派,给新势力设陷阱)
群众基础弱
社会基础厚
在新旧势力的交锋中,新势力明显处在劣势,为变法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2、举措: 旧势力
新势力 人事权 军 权
慈禧解除翁同和的军机大臣,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尚书四侍郎,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 基 础
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慈禧训政
拉拢袁世凯,不识其真面目
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抵制新政
游说列强争取支持;各省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3、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
二、百日维新的失败:
1、导火线:光绪帝授密谕和接见伊藤博文
光绪帝在短短的几天内进行了一系列维护改革的举措,在守旧势力看来光绪帝听信“康党”之言所采取的激烈举动,已大大违背了“祖宗之法”,危及到了权贵们的切身利益。经过密谋,决定奏请慈禧“训政”,中止光绪帝处理政务的实际权力以扭转局面。而掌握实际最高权力的慈禧从一开始就希望所谓的变法在她能接受和控制的范围内。可是光绪帝竟然自作主张,慈禧自然恼怒。在光绪帝提出想建懋勤殿进行议政时,慈禧不准,且训斥光绪帝。光绪帝惊慌失措,迅速召见杨锐商议对策,授密谕,表示自身难保,求救。再次召见袁世凯,进一步拉拢,擢授侍郎,专办练兵。并暗示他可不受荣禄节制。面对危急的形势,康与林旭、谭嗣同、梁启超等共商,决定劝袁举行政变。袁世凯不置可否。这一幕反映了光绪帝和维新派穷于被动应付,胸无良策。此时大有“风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伊藤博文是日本前首相,对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成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日本为了和俄国争夺在华权益,表示愿意帮助中国改革。伊藤博文访华就是为了此目的。光绪帝“决意欲开懋勤殿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国政治专家,共议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定一详细规则,然后施行”。这里说的东西各国政治专家,具体是指日本的前首相伊藤博文和英国人李提摩太,皇帝准备聘请他们为顾问官。目的有二:其一是贯彻维新派的一向主张联合英、日以抗衡俄国的外交路线,试图依靠英、日的帮助,来巩固皇帝和维新派的地位,对慈禧等守旧派构成威慑;其二向日本学习明治维新的经验,由伊藤指导变法改革。9月11日,伊藤博文以所谓私人游历的身份来到天津。他的到来使守旧派感到十分恐惧,担心外国人会干涉清廷的内政,支持光绪帝。伊藤博文访华增加了慈禧的恐慌和不满,慈禧担心沦落和日本守旧势力一样的结局,于是加快了政变的步伐。
2、标志:戊戌政变(1898年9月)
3、经过:
(1)慈禧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
(2)搜捕与镇压维新派人士:康有为逃往香港;梁启超逃往日本;“戊戌六君子”遇害。(3)废除变法: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余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具体原因:
①领导无力: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②缺乏群众基础:脱离人民群众; ③存在依赖幻想: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的幻想;
④新政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
⑤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2、失败的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曲折。
3、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政治: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因而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②经济: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思想: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具有启蒙性。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④社会生活: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如主张男子剪辫子、妇女不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2】试从国际国内环境、思想文化、领导力量、改革途径、改革措施五方面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1)国际环境:
日本: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
中国: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2)国内环境:
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不良(3)思想文化: 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4)领导力量:
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5)改革途径:
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6)改革措施:
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
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单元小结:
本单元以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为中心,阐述了19世纪60年代初到19世纪末4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性质从不断加深,直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60年代,在外国侵略加剧、太平天国运动打击的背景下,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利用西方科技来巩固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却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加速了旧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
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边疆出现危机并不断加深。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七课 戊戌变法
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戊戌变法及评价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戊戌变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综合法;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表现,侵略的加深引起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戊戌变法的背景”。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在学生回答,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所引起的中国社会变化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指导学生采用烈纪年表的方法,将基本史实理清。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讲《新学伪经考》,先通过阅读注解,明确“新学”“伪经”作为历史名词的概念。随之强调,康有为是以维护孔子的名义进行的,以考据辨伪的方式,通过指斥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理论基础)的古文为伪造之作,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根据。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在学生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根源、康有为的思想根源、社会现状等方面思考这一问题。
同时,教师应指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是由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显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的优势。伴随着侵略势力的深入,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政治学说和制度传入中国,这一切都是客观存在,必然反映到康有为的头脑中。而其思想的主体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康有为主张的仅是清朝封建统治下的变法,而反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相关的小字内容,并根据此内容归纳论战中双方的对立观点,制成表格。对照论战的三个问题,启发学生认识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四、百日维新
通过提问、回答、归纳讲述,使学生在明确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时,掌握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
重点讲解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强调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实际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当时形势下的施政纲领。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内容。
指出维新派成立保国会是为变法进行的组织准备。保国会一成立,顽固派与维新派的斗争更加激化。一则壁垒分明了,二则意味着思想领域的维新变法即将转变为政治领域的付诸实施阶段,斗争更加激化、这是必然的。
具体分析变法诏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须讲清楚两点:一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康有为多次上书被轻易地扣压了。如今加以提倡,而且光绪帝极为重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多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参政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②“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③经济方面的举措,无疑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
④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一是不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废除八股取土,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这实际是在改变官僚机构的构成,用现代话说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变革的。
局限性:①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②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非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
③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运动失败了。反映出维新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戊戌变法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这一点可启发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变法的性质、失败原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影响等方面思考。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变法的内容,评价变法的意义,制作有关表格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供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七课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1.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
2.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3.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4.《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成立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四、百日维新(1898.6.11-9.21)
1.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
2.保国会的成立(1898.4)
3.《定国是诏》及变法内容
五、戊戌政变
1.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阴谋破坏
2.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推荐阅读:
教案王安石变法05-25
泊船瓜洲王安石教案10-05
北宋王安石的诗09-13
王安石的梅花赏析10-10
王安石元日05-30
王安石古诗06-17
春江,春江王安石,春江的意思,春江赏析06-08
泊船瓜洲 王安石解析06-19
咏月,咏月王安石,咏月的意思,咏月赏析07-24
王安忆的《小鲍庄》的仁义主题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