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下水作文)(推荐12篇)
“一双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1加1大于2”,这就是合作。
回望历史,合作熠熠生辉。
黄帝与炎帝合作,战败蚩尤,成就了一段佳话,开创了炎黄子孙五千年的文明史;姜太公与周文王合作,造就了一个奇迹,封神演义的故事千古流传;范蠡与勾践合作,击败吴国,写就了一个传奇,卧薪尝胆的故事至今催人奋进;孙权与刘备合作,以弱胜强,三足鼎立几十年;唐太宗与魏征合作,励精图治,奋发有为,遂成贞观之治;毛泽东与蒋介石合作,日寇战败,华夏开颜,中国摆脱了殖民者的魔爪。
放眼当今,合作无处不在。
<东方红>一部大型音乐歌舞,国庆十五周年献礼作品,中国革命历史的全面再现,100多年跨度,3500人的演出阵容。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电影、戏剧等多种形式综合运用,相得益彰,轰动世界,震惊海外,反响巨大,意义深远。没有合作,能有这样的史诗性作品吗?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以五连冠的佳绩,蜚声体坛,名垂史册,光照千秋。五连冠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五连冠,一个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五连冠,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一个袁伟民、郎平、梁艳、陈招娣、郑美珠等,团结合作、奋力拼搏结出的硕果。试想,个人本事再大,却拧不成一股绳,形不成合力,不用说五连冠,就是一个冠军拿到也难于上青天。
2012年6月,神州十号宇宙飞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梦想,顺利升空,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力配合,精诚合作,顺利完成各项试验任务。试想,个人素质再高,但缺乏配合意识,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遨游太空的任务吗?
当今世界,信息时代,高度开放,小至一件产品,大至巨型舰船,再至运动会„„哪一样能离开合作呢?
没有编剧、导演、演员的合作,一部电视剧能成功放映吗?没有设计、研发、供材等部门的合作,神州飞船能遨游太空么?没有科技、海军、地方部门的的合作,航空母舰能
顺利下水吗?
展望未来,合作更是大显身手。
电脑与人的合作将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人与人的交流将更加频繁,关起们来朝天过,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局面将不复存在。没有了合作,未来的人们将寸步难行。
立足自己,合作助力我们的学习。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成为学习的主流方式。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成为课堂主旋律。闭门造车,死读书、读死书,即使头悬梁、锥刺股,也于己无补,反而贻笑大方。
一、“下水作文”对作文教学的好处
(一) 教师下水作文能增强老师作文教学的信心
增加老师的写作体验, 在指导、批改、讲评作文时, 就可能避免“公式化”“雷同化”。而且, 下水作文的设计和写作, 能锻炼和培养老师具有稳定的创新品格。最重要的是, 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感性启发, 并受到老师的人格鼓舞。另外, 这样的教学过程始终能贯穿民主活跃的气氛,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开启学生心智。
(二) 教师写下水作文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个题目, 一次作文, 师生互动, 共享写作乐趣, 同时, 也可以促进师生同台平等竞争, 相互取长补短。在评讲时, 也不至于隔靴搔痒, 不着痛处。这种亲身的体验与学生作文的交流, 既拉近了师生心理距离, 又使作文指导有的放矢。
(三) 教师的下水作文有利于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有的学生并不善于观察。因此, “下水作文”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作文和创新能力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性。“下水作文”首先要求按学生的观察能力去对事物进行观察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来引导学生去寻找观察 点, 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平时不注意观察的地方。比如以“让座”为题。写作时他们只注意让座、坐下、车上人多及语言。而这种题材的文章还要求对被让座人的外貌、神态、动作和车内情况及其他乘客的表现进行细致观察。为此, 我写了《让座》的下水作文, 引导学生去观察并善于观察生活细节。长期训练, 我相信学生洞察力定会获得很大的提高, 为高水平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下水作文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
从作文教学过程来看, 下水作文是作文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师活动之一, 是特殊的作文备课。教师能对该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了然于胸。语文教学行为应是最具有教学个性的行为。作文教学包含更多的对教学精神的理解, 包含教师个人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下水作文过程是收获感动、收获勇气的过程, 是与学生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过程。孔子“沂水春风”篇让弟子各言其志的教学方式, 使我在作文教学方面很有启发。有个有趣的现象:孔子的弟子在聆听了夫子的教诲后总是会“将”师傅的军, 问夫子的态度。下水作文实际上就是“夫子的态度”, 在学生面前“言志”, 给学生启发和教育。这一行为是教育学生的有效载体, 胜过信口开河。另外, 我在“下水”作文时, 有时也把我的往事, 我的心路历程坦陈给学生, 他们从我的下水作文中受到了很多教育。我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开始有话要说, 有感情要抒发。“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 与学生交流, 收获的是理解。
(五) 能够将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和技巧转变为能力和实效
我们在进行下水作文的构思时, 由于对教材熟稔的掌握, 在选择材料时, 最先想到的就是课本上的人物事迹, 而这些常常都是课堂教授的重点内容。当教师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知识转化为最困扰学生的话题作文材料的时候, 我发现, 讲台下学生的眼睛亮了, 这不是他们所不知道的, 而只是没有想到而已, 教师下水作文的思路延续, 将学生引到了一条高效和能够达到的道路上来。
二、教师要设计好“下水作文”呈现的时间
心理学认为, 刺激能引起个体心理反应, 但具有时效性, 个体需要的刺激越强烈, 其心理反应越强。教师“下水作文”作为刺激物对学生的影响也具有时效性。因此, 把握好“下水作文”呈现时间, 可以增强“下水作文”的时效性。“下水作文”呈现有以下几种时间:第一, 在学生写草稿之前。这一类重点在突破选题, 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 但要避免学生形成依赖性, 不主动积极思考。呈现的“下水作文”要写得简略一些, 多留些空间给学生。第二, 在学生完稿之后。这一类目的是与学生草稿形成对照, 重点在指导学生用书面语言描述事物, 表达思想。它能针对学生草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这一类“下水作文”可详写, 但要避免学生盲目地跟随其后。第三, 在学生定稿之后。学生一般定稿之后, 其作文的需要急剧减弱, 此时呈现“下水作文”, 学生已无多大兴趣。因此, 这种情况尽量少用。另外, 教师“下水作文”呈现在作文讲评之时。这一类一般是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与上述第二种情况有类似之处。以上几种情况其指导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各有特点。所以, 教师教学时要酌情交替进行, 结合学生实际, 选择不同时间、形式, 教师要心中有底。
教师写下水作文是一个“抛砖”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在作文教学中, 老师大胆发扬研究和探索的精神, 不怕困难和失败, 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质和作文教学艺术, 敢于身体力行, 就能走进心灵, 点燃创新火花。在作文教学中,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下水”, 还要乐于“下水”, 勇于“下水”, 和学生一起在作文的海洋中前行, 点燃学生的写作欲望, 激发学生的智慧、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他们快乐地畅游。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一、“下水作文”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意义
初中生在作文学习方面同样存在着技巧不足的问题,运用下水作文有助于缓解学生畏难情绪,提高作前指导效果,其积极意义表现为三个方面。
1、“下水作文”能够形象揭示构思框架、主题立意、写作手法。和教师空洞的口头说教不同,运用下水作文开展分析研究,对学生而言所接受的技巧指导,都有着具体的内容作为基础。结合下水作文的分析,学生可以准确提炼文章框架,明白作者构思的意图,对蕴含情感、运用手法等方面的领悟也更加直观形象。
2、“下水作文”能够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程度。离开了下水作文的辅助,教师完全依照口头讲解的方式组织教学,课堂氛围冷清,学生和教师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导致整个作文教学生动形象程度明显降低,这容易造成教学活动停滞不前。
3、“下水作文”能够有效搭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借助于下水作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分析,从下水作文的研究中总结出写作的手法特色,提炼出写作的经验技巧,让整个教学工作充满了生动性。
二、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下水作文”示范的尝试
下水作文对初中作文教学而言具有积极意义,教师要充分运用下水作文这一载体,改变作文指导单调枯燥的境地,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加形象、直观、高效的作文指导。
1、拓宽“下水作文”的素材来源渠道。下水作文一般情况下都由教师进行创作,在教师创作下水作文的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参与进来,要求一些作文写作较好的学生代替教师创作下水文。当自己的文章修改之后被作为范文投影在幕布上供大家进行讨论研究时,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成功的激励,他们的内心会受到莫大的鼓舞,既拓宽了下水作为的素材来源渠道,也激发了学生作文学习的兴趣。
2、鼓励学生按照引导深入分析“下水作文”。每一篇下水作文都是所要训练类型的代表作、示范作,对下水文的研究深入程度直接关系学生技巧掌握效果,对接下来作文创作活动影响较为明显。笔者在教学中通常会出示一组题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分析下水文的题目有何新颖性,思想情感怎样蕴含在事例的讲述描写中,怎样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怎样通过有效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展示教材主题等等,通过下水文的分析研究,实现技巧的提炼、能力的迁移,从而为作文创作活动提供有效的技巧借鉴。
3、在对“下水作文”的研究分析之中总结梳理。每一篇下水文的分析研究,重在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这一种类型的文章如何创作。笔者在组织学生开展下水文分析研究之后,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这一篇文章的主要特点、可供借鉴之处、需要改进之处。在对文章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时,学生可以更加全面深入把握这一类型文章的主要特点,在获得经验感悟方面则培养学生分析提炼能力、迁移内化能力,逐步提高写作技巧。而在文章不足之处分析环节,则发挥学生集体智慧,对下水文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这一过程也实现了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水平的综合目标。
4、引导学生借鉴“下水作文”撰写提纲。在对下水文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思考消化吸收获得的经验技巧,然后开展提纲撰写活动。撰写的提纲主要包括作文名称、文章结构、基本素材,以及将要运用的表现手法等等。这样的下水文提纲对学生而言是整个文章写作的框架思路,按照设计的提纲进行作文创作,可以保证作文不偏离主题,结构新颖、层次鲜明、情感强烈。在提纲撰写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相互讨论,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一个成员的提纲进行逐一点评,帮助他们搞清楚提纲中还要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完善,以此提高学生作文创作提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5、结合“下水作文”学习研究开展作文创作。以下水文为示范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技巧,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作文创作水平和信心。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认真分析下水作文基础上独立思考。以下水文发挥抛砖引玉作用,不等于简单的仿写,而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手法,从选题立意、框架结构中得到启发,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作文构思与创作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作文写作状况,通过下水作文这一形象生动的载体开展作前指导与分析引导,能够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获得写作方法技巧,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学综合成效。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悠闲地四处散步。经过冰箱的时候,突然,一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作为一只猪,直觉告诉我这是甜美曲奇的奇妙味道!瞬时,我瞪大了瞳孔将所有期盼的目光投向冰箱上方。没错!就是这罐曲奇!我要得到你!
我努力地向上跳跃,财狼饿虎一般扑去。无奈,我只是一只矮肥矮肥的猪啊!于是,我四处张望。咦,那是一只扫帚!我欣喜地将它拿来,妄想够得到那罐曲奇。天呐!曲奇竟然被推到离冰箱边缘更远的地方去了!苦中作乐,我只好拿扫帚打扫一下地面。接下来我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方式,垫板凳、搭跳板,当我美美地坐在搭好的纸箱上,离美味曲奇只有一步之遥时,我身下的纸箱竟然一个个被我坐塌了!好吧,是我太胖!就连弹簧床也无法承受我一次次的跳跃。我很难过,耸着鼻子,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我想,怕是吃不到这美味的曲奇了吧。
可我是一只猪啊!怎么能对不起我的吃货属性呢!我又重拾信心,准备再战!这一次我脚踩从厕所拿来的高级橡胶马桶吸,一步一个当心地沿着冰箱外侧,正准备走上顶端。万万没想到的是——马桶吸竟然吸在冰箱外侧的表面,任我如何努力拉扯都丝毫没有离开冰箱的迹象。最后一个大力,我和马桶吸纷纷飞起,我的猪鼻子和猪屁屁都被迫接受马桶吸的亲吻……
在这之后我尝试用电锯、吊威亚、骑单车冲刺、用弹簧,甚至是做空中飞人、撑跳高杆、用钓鱼线。最后的最后,我从飞机上一跃而下。紧握着手中的伞,虽然它没有起到任何减速的作用,无法抗拒的地心引力让我迅速扑向大地母亲的怀抱。这一次,我虽然触到了装曲奇的罐子,却仍旧坠了下来。我绝望地敲打着冰箱的门,疲累至此,我软趴趴地靠着冰箱的门坐下。就在这时,从我的头上竟然掉落了几块曲奇!正当我拿起掉落手中的曲奇准备送入口中的时候,装曲奇的罐子也跌落下来,不偏不倚罩住我的脑袋。
记得那一次暑假,我住在舅舅家。蝉儿在大树下“知了,知了”地叫,可爱摇尾巴的小狗吐出它那大大的舌头。一切都显示出了夏天的迹象——炎热。妹妹家正又停电了,豆大颗的汗珠从我们头上滴了下来。我都嚷着嘴:“这什么天气啊!太热了,居然还停电。”我边说手还像扇子一样扇着。“唉!我们可以去游泳池游泳呀!”妹妹突然大声尖叫。说去就去,我们拉着舅舅开车带我们去那里。
走进游泳馆里,那里成片成片的人在游泳,大概是天气太热的原因吧!
我和妹妹换好衣服,配好泳镜,戴上泳帽,个备俱全,我和妹妹选到了一个浅水区的地方来学游泳。
我跟妹妹一起扶着围杆,学一学怎么踏脚,踏着那水花四处乱溅,把旁边的人都“赶”走了。嘻嘻!我原本觉得我胸有成竹,想借游泳圈的浮力试着游泳。开始还好好的,没有什么障碍关系,突然,我加力,以为会游得更快,没想到用力过度,我就翻了一个跟头,喝了一大口水,害得我连鼻子里都进去水了。擦去脸上的水说:“学游泳真不容易,第一次学游泳真像第一次下水的鸭子。”我心想:“不能这样轻意就放弃了!”又继续开始了,但不过这一次我学的是“浮在水面上”就是把整个身体向上抑。我尝试了一下,“咦!好容易耶!”我不一会儿功夫就学会了。
时间过得真快,就要回家了。
终于到了这苦难降临的一天――今天该去学游泳了。去游泳馆的路上,我苦着脸,皱着眉,边走边想起昨天外婆说的:如果你不敢下水,教练就会一脚把你踢下水!我越想越恐怖,真想立马转身回家,可耳边马上又回响起老妈冷酷的声音:不学游泳,一年不准玩电脑!我心一横,今天拼上这条小命儿了!我大步走向游泳馆。
没想到到了游泳馆,居然碰上了老熟人――同学周国安,他已经学了两天了。看我一脸恐慌的样子,他安慰我:“没什么好怕的,你看我被淹死没有?”我的心踏实些了。正说着,教练出现了,是个40多岁、满脸雀斑、长得又高又壮的女老师。她声音严厉的对我们说:“快把浮板放在地上,人跪在上面,做蛙腿的姿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的很辛苦,做完这个动作,腿都酸得要站不起来了。我还没缓过劲来,又叫我们学习溺水。我爬在池边,把头向后仰起,深吸一口气,然后猛的把头伸向水里,不停地向水里吹气,我感觉自己就像一条喝了洗衣粉水的鱼,泡泡怎么吐也吐不完。
准备活动做完了,终于听到教练恐怖的声音:“到池边排好队,准备跳水游泳。”我抱着浮板,战战兢兢走到池边,僵硬地举起浮板,眼睛一闭,猛地往下一跳,浮板从我的手中飞了出去,轰的一声,我像个称砣似的直沉到了水底!
“这是哪儿?”
“天堂?”
“我死了吗?”
一.人文教育价值
很多教师自从走上岗位后, 不看书, 不读报, 迷信教参, 人云亦云, 以其昏昏只能使人沉沉。2007年8月3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 要成为合格教育者, 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 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这是谆谆告诫, 更是鞭策提醒。而下水作文, 它是一条链条, 链接了理论和实践, 使我们成为真正的人师;它是一根纽带, 密切了师生关系, 让我们成为学生的知己;它是一块基石, 垫起了我们生命的高度, 使我们成为课程改革的弄潮儿。
(一) 提高教师素质, 顺应时代潮流
阅读和生活一样, 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写可促读。阅读, 是提高教师水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思维是写作的本质, 写可促思。思维是教师能力的核心。积累是写作的仓储, 写可促积累, 积累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写作就是创造, 要学生有创造能力, 老师先要行。创造能力也需要在创造中形成和发展。所以, 我认为下水作文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要求的提升, 教师的责任已经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范围, 扩展到了教学反思与研究、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方面。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不立足于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不站在教师主体发展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那么早晚有一天真的如蜡烛一样, 但只是燃烧了自己, 并没有照亮别人。而教师经常写下水作文, 把写和读贯穿于自己的生活之中、生命之中, 能够真正促进我们语文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只有当我们语文教师本身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才能促使学生持续不断的进步。
(二) 提高教师威信, 增强教师威望
教师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就要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亲其师, 信其道。教师威信的确立, 在于他的学品和人品。一手漂亮的文章, 无疑是学品和人品很好的证明。教师常写“下水作文”, 推动自己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多创新, 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进而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崇高威信, 形成品牌效应, 学生就爱学你的语文, 魏书生、王栋生、赵谦翔等名师无不说明这一点。
教师想教好, 必须学生买你的账;学生买你的账, 必须你有威信;你有威信, 必须你有实力。提高你的威信, 增强你的实力, 写“下水作文”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 开辟沟通渠道, 融洽师生关系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 师生之间更需要。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很多, “下水作文”是很好的一条。师生之间的沟通大多是口头的, 而“下水作文”则是书面的, 言为心声, “下水作文”很直接地体现教师的人格、心态、认识、思维等等。这种书面沟通, 保存期长, 易于长久玩味。同时, 写文章这一行为本身也很直接地表现教师的责任心等, 也是一种沟通。
教师写下水作文,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可启迪学生写作的思路, 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克服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把学生带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境界。教师下水作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与学生同甘共苦, 这样就拉近了师生距离, 开辟了沟通渠道, 融洽了师生关系。
(四) 体现平等理念, 营造和谐氛围
过去, 由于教师对自己的价值认识是“师道尊严”, 总是高高在上, 盛气凌人, 所以常常出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现在, 师生关系是平等和民主的, 它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教育的生动体现。在这种关系当中, 学生体验的是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 形成的是自主自觉的意识, 探索求知的欲望, 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师的活动也不再是依据既有模式灌注现成知识, 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 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弯下腰来与学生对话交流。
平等是一条重要的现代观念, 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这一观念, 而最好的培养方法就是身教。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旋律, 师生关系如果达到这一境界, 一切活动都能开展起来, 一切愿望都能实现。
二.阅读教学价值
写作是阅读的自然延伸, 两者互通互补, 不可割裂。“下水作文”搭建阅读教学的发展平台, “读写结合”“以写促读”是成功语文教师的共同经验。
(一) 增强阅读能力, 正确解读文本
叶老当年提倡“教师下水”, 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应多写善写, 二是指教师要善于读书, 谙熟之道。这两方面的“下水”虽不是一回事, 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实际运用看, 阅读是由外到内的意义的吸收, 写作是由内到外的思想的表达。阅读与写作, 如鸟之双翼, 缺一不可。怎样做到善于读书呢?钱梦龙老师说:“一个语文老师成熟的标志, 就是自己能独立处理教材。”我们现在仍然有很多语文教师依旧是教参的“传声筒”, 读不懂文本, 读不透文本, 没有自己的见解, 课堂气氛沉闷, 没有“语文味”, 令人汗颜!语文教师经常“下水”, 可以养成深读、精读、细读的良好习惯, 使写作理论与阅读理论交流沟通, 迁移转换, 使读与写相辅相成, 协作共进。
(二) 提炼教学语言, 讲解精要到位
在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至关重要。课堂教学语言要求准确、规范、精要、通俗、通顺、到位。“下水”增加了教师的词汇量, 提高了遣词造句的能力, 可以使课堂讲解深入浅出, 充满感染力;“下水”激活了思维, 锻炼了思路, 提高了归纳概括能力, 可以使课堂点拨言简意赅, 有条有理。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口吐莲花、字字珠玑, 那么学生不仅仅得到了鲜活的语言, 丰富了他们的词汇, 更重要的是他们会不知不觉地喜爱上语文教师, 喜爱上语文课, 喜爱上写作文。
(三) 提高设计能力, 讲究课堂布局
日常工作中, 让人觉得上课好的往往是写作高手, 我们要问:教师下水和课堂教学之间是否有某种隐秘的联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说:“写文章要讲究起承转合, 讲究‘凤头豹尾’、‘草蛇灰线’……组织教学过程, 进行教学设计, 跟写文章虽然不是一回事, 但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于漪说:“课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关, 须反复斟酌, 让学生的思想兴奋起来……课中要张弛结合, 学得愉快, 课的结尾力求余音缭绕。”许多优秀教师在介绍他们的课堂教学经验时, 常常引用“起承转合”“凤头、猪肚、豹尾”这类的写作术语, 这不仅是借用写作术语来说明课堂教学的某些特点, 更是他们课堂教学设计成功经验的总结。那么, 一般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的没有章法、忽东忽西, 有的呆板枯燥、一潭死水, 有的前松后紧、草率仓促……也就知道原因了。这样的课堂一定精彩纷呈, 魅力四射, 这时课堂也就成了语文教师施展写作才华的华丽舞台, 也就成了学生健康成长、吸纳琼浆玉液的精神乐园。
三.写作教学价值
下水作文是引发学生写作欲望的水果, 是点燃学生思维燃料的火种, 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火花。具体分为四大功用:模仿功用, 指导功用, 桥梁功用, 熏陶功用。
(一) 有效点拨技巧, 发挥模仿功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人们的创新意识空前高涨, 仿佛“模仿”一下子成了“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诚然, 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高考指挥的束缚下, 为了速成, 往往让学生背诵优秀作文, 到时东拼西凑, 以至出现大量虚情假意的文章, 这难道是“模仿”惹的祸?当然不是, 众所周知模仿是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创造也是从模仿起步的。模仿其实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 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盖学这既久, 自然纯熟。”唐代的著名和尚皎然把模仿的方式归纳成“偷语”“偷意”“偷势”三种。一曰偷语, 就是模仿前人的句子;二曰偷意, 就是模仿前人的意境;三曰偷势, 是模仿前人的风格气势。
学生写作是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渐进过程, 需要有适宜的范例作为写作借鉴。选取适当的范例给学生参考, 远比讲授一大堆枯燥乏味的知识要有用得多。我国虽一直主张读写结合, 把课文当做学生写作的范例, 但语文读本和教学都习惯于只把课文看成阅读分析的对象, 难以实现读写迁移;而且在写作时也没有提供构思、行文、修改、评价等方面的示范, 学生靠盲目摸索, 难以顺利成文。
(二) 适时讲授知识, 发挥指导功用
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认为是让学生多读多写, 熟能生巧。可是如果教师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则大大缩短他们由“生”变“熟”、从“拙”到“巧”的路程, 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这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下水作文。教师手里有理论的尺子, 写“下水作文”, 就又多了一把实践的尺子, 点拨时, 光用理论的尺子和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尺子来衡量学生的写作, 效果当然会不同。布置学生作文, 语文教师先下水, 才可能摸清“暗礁险滩”, 了解学生可能陷入的误区, 使教学指导更具针对性。批改作文后, 发现共性问题, 教师再下水, 讲评时, 现身说法, 对症下药, 更加准确有效。叶老对此曾有深刻的见解:“凡是有关作文的事, 老师实践越多, 经验越丰富, 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但是老师的实践中得来的经验是根本。根本深固, 再加上适当的教学的方式方法, 成绩就斐然可观了。”
“教师要指导写作, 不能空讲作法, 一定要有写作的切实经验, 才能随机应变给学生真正有益的帮助。”学生作文, 也就是由“知”到“行”的过程, 把教师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内化为写作能力的过程。而现在作文教学的普遍状态是重知识讲解, 学生处于“知”“行”割裂的状态, 自然很难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写下水作文, 我们就具有了“经验”, 就能把具有内隐性特点的策略性知识分解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外显的程序, 为学生在“知”“行”之间搭建了桥梁。
(三) 随机链接阅读, 发挥桥梁功用
自古以来, 读写结合, 读是手段, 写是目的。但与阅读教学相比, 写作教学比较尴尬。长期以来, 写作教学缺乏成熟的教材、课型和评价体系。目前的语文课程形态, 基本上还是以阅读为核心的架构。不同版本的新课程教材都是以阅读文选作为主要构成, 写作则零零散散地点缀其中, 写作附庸于阅读。即便如此, 尽管每一写作专题力图配合相对应的阅读文本专题, 但由于受阅读文本编写体例的制约, 使用起来仍存在一些缺憾, 出现了写作训练点与一些阅读文本的分离, 如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二) 专题二“历史的回声”《六国论》《阿房宫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课文后面配的写作专题是“消息”的写作, 写作要求是“准确及时便捷”。教师的下水作文就显得特别重要, 可以把阅读与写作打通, 把作家作品与学生习作连接起来, 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犹如在天上, 学生的习作犹如在地下, 真可谓有天壤之别, 而教师的下水作文就像一架云梯架于其间, 让学生克服“高不可攀”的思想, 这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颇有成效的。所以教师在评讲作文时, 一定要把学生中写得好的习作与教师的下水作文进行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不断修改, 不断强化, 不能轻描淡写地处理。
(四) 长期感化品质, 发挥熏陶功用
1. 端正学生写作文的态度
作文应该是真诚的表达, 学生学写作, 最后的目的不是应试, 而是在人生和社会中能熟练地运用语言交流信息, 抒发性情, 使生活更诗意。但许多学生写作文的目的不明确, 导致写作态度不端正, 抱着敷衍了事、应付任务的态度, 这样的写作动机是写不出好作文的。教师通过写下水作文, 把自己苦思冥想时“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恼, 更把自己灵感迸发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告诉学生, 使学生明白, 写作文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心里话, 是流露自己真实情感的一种方式, 是和他人交流思想的一个途径。
2. 培养学生写作文的浓厚兴趣
“在整个作文教学中, 教师的最大作用应是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之所以会发出“作文作文, 见到头痛”的苦叹, 正是因为某些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引发学生写作文兴趣的最好方法是:教师用自己的下水作文点燃学生作文的热情。在指导写作中, 教师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赏读给学生听, 无形之中就会引起学生的好奇, 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 他们就会主动拿起笔杆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也写作, 不过不是为了发表, 而是为了教会我的学生使用语言。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这些年份里, 我写了一千多篇小作文……我把自己写的小作文和短诗读给学生们听……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儿童的心弦时, 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 努力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如果把自己平时勤于笔耕、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拿给学生看, 那会更加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欲望。
3. 磨练学生写作文的坚韧意志
我曾经看到一位著名教育家所说的话:“对于只会讲文章不会写文章的人,严格地说来,只能算“半个语文教师”。由此可见,练习写作,这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经常练的最过硬的功夫,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语文教师质量的好坏。多年来,我坚持写“下水作文”,觉得我们教师写写“下水作文”,好处确实是很多的。
一、坚持长期写“下水作文”,能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鲁迅说得好,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啥时挤啥时有。我就利用点滴业余时间来练笔,我让学生每写一篇文章,我都先写一篇所谓的“下水作文”,后来,我就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写作文,学生在下面写,我就在前面讲台上写。开始写文章真的也挺犯难,一是写不好,二是有时也写不出来。让我感觉到真是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于是乎,这样就逼着我,去多看书,多看报,看到好的文章我就抄在笔记本上,几十年来,我的读书笔记本就有很多本,在我的书柜里占满了一大格,这很让我感到自豪和骄傲。有的特别经典的好的文章,我都能背诵下来,特别是课本中的文言文、诗歌、散文我都背的滚瓜烂熟。这样一来,不知不觉真有点那个“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了。写起文章来没有开始那么难了,因为我坚持和学生一起下水作文,也有成果,我的书柜里,也有了那么多本“下水作文”的笔记本。除此之外,还增添了不少我发表文章的报刊杂志。
二、教师写“下水作文”,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诚然,我和别的老师不同之处:别的老师课文讲得多,分析得多;我则作文写得多,练得多。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读、说、写能力。我重视让学生读课文,背诵课文,让学生即兴演说,口头作文,特别是重视培养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如何能调动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呢?我切身感受到教师写“下水作文”,最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文的兴趣。可以想见那美好的情境:上课了,我提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写一篇作文好不好哇?同学们大都兴高采烈地响应。那我们写一篇什么作文呢?同学争先恐后发言,说些这个,又说些那个的,那种热烈的情境真的可以一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我建议:你们说得都很好,以后咱们都能写到的。今天我建議就写我们身边的人。看看谁写的最真实,最好,最感人。下一节课,我们各自发表自己的文章,看看谁写得最精彩,每个人的作文都整理好贴在作文园地,供大家欣赏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好。那么,我们一起来写吧,来一个作文竞赛!此时此刻,我和学生一起享受这愉悦美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一节课时间在我们的笔尖上流淌,淌出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那是从心中流淌出来的心声和情愫,字里行间饱含着脉脉真情。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学生每次考试竞赛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还有的学生在全国作文大赛上获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表情包”是一种通过图片来表示感情的方式。表情包一经诞生,就统治了中国人的社交圈,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社交方式是所谓“天可不聊,图不可不输”,几乎任何对话都会出现表情包的身影。
材料二:一位教授表示,他感觉自己“落伍”了,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跟学生在手机上进行交流。最典型的例子是,现在学生都喜欢用表情包,有时他苦口婆心劝告学生几句,学生啥也不说,回一个表情包;表扬或批评学生几句,他们常常也是发来一个表情包。老师说,表情包简直是结束聊天的“利器”,学生发“包”,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回应;这不是对话结束,而是沟通中止了。
材料三:美国学者伯德惠斯特尔称,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7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比曾提出公式: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语速(38%)+表情、姿态(55%)+语言内容(7%)。
表情包是丰富了人们的表达能力,还是阻碍了人们的表达能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善哉,表情包!
科技的发展,社交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空间距离不再是隔阂的因素。文字不能即时表达,可以发送语音;语音表达不够淋漓,可以辅以表情包。生动、风趣的表情包不仅增强了语言的内涵,更弥补了文字的生硬与冰冷,所以,我要说,善哉,表情包!
在交流中,表情包增加了表情达意的效果。社交软件的交流有即时性,随写随发,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所以往往不能依靠准确、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情感。一句“我把你桌子上的面包吃了。”可以读的面无表情,也可以理解成欠债还钱的天经地义。但如果在这句话后面加上个偷笑的表情,那么一种朋友间的亲密无间,一种坏坏的恶作剧便跃然屏幕间。交流中不需要更多文字便达成了情感上的共鸣。这便是神奇的表情包,所以我要为表情包点赞。
表情包带着的是新时代的表情。作为沟通工具的表情包同所有流行文化一样,在流行中汹涌着时代的波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时代变迁怎一个“快”字了得!在这个讲求快捷与效率的时代,充满活力的沟通怎能脱离效率与快捷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句话按最快的拼音输入需要按键九次,而输入表情最多只需要按两次。一张充满疑惑的脸搭配一个问号,这样一个小小的表情足以表达疑问的意思。这样方便、快捷的沟通不正契合了时代精神吗?所以说,表情包透着的是时代的特色。善哉,表情包!
表情包的生命力也来自于创新的体验。表情包不是死板的工具,他是有着鲜活生命力的潺潺流水。它的生命力来自于人人可参与创作,因而使用者不仅能体验到使用的便捷,更能感受的创造的成就感。一部流行的影视剧可以截取出专题的表情包,一个热点事件可以催生出相应的表情包。是谁在创作?是广大的使用者。流行的、热点的话题是这一段时间段大家讨论最多的,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截数帧图像,加几个点睛的文字。除了自己用,还可以通过APP上传之后供别人下载。这种创造的喜悦感使得表情包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思维的表达。
善哉,表情包!当古老的汉字与鲜活的表情融合在一起时,一种新的流行文化便应运而生。它必将和这个伟大的时代一起凝聚在开放、包容且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中,使其更加异彩辉煌。
有话,请好好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表情包开始闯入我们的的社交软件。聊天的文字中,总会不失时机地出现几个动态或静态的表情。虽然不一定能充分地表情达意,但使用者却也乐此不疲。对于表情包的使用,我持反对态度。有话,为何不能好好说?
流行文化往往缺少了积淀,表情包的表意作用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丰富。表情包作为一种流行文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不及沉淀,来不及选择。于是,它的表意作用没有经过凝练与固定便已经成为明日黄花。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人对表情包含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交流就有可能因表情包的模糊表意甚至词不达意而产生误会。于此不同的是,我们的文字是经历了数千年积淀的,不仅具有丰富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而且正确的使用更与礼义、爱国、责任紧密相关。因而选择什么样的语言,达成什么样的表述决定了一个人的品味与层次。如果一味让自己是社交语言跟着潮流走,一味追求“能看懂就行”的标准,只会让自己更加肤浅,甚至忘记了如何好好说话。最终只能对着一些公众号的文字说“呀,人家说的多好!”请记住,语言是思维的体操,请慎用表情包,有话好好说!
表情包的使用不利于语言文字的发展。正确合理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语言的监控发展是在我们的使用中展开的。表情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交的内容,但表情包毕竟不是文字,承担不了文字的作用。而且只限于在社交软件上转发使用,表意狭窄、模糊,不能固化到书面语言广泛用于书写交流。纵观历史,不论是孔子的“礼乐治国”,还是孟子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抑或是蔺相如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些简单的文字组合所蕴含的是深入思考的结果。正是他们充实了汉语言文字的内涵,促进了语言的健康发展。相比之下,表情包只能随着时间飘散于流行文化的急流中。虽然不是每个人说的话都会像圣贤之言流芳百世,但当这种“无所谓”成为一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时候,我们语言文字的发展近乎危矣。为了语言的健康,为了民族的强盛,请慎用表情包!
窗外,绵绵细雨,洗涤了万物,能否洗去人内心的缕缕愁思?
最近,我的心绪莫名的低落,是因为家庭中些许琐事,还是工作中种种不快?,我,说不清。紧闭双眼,让思绪随意飞扬吧,希望它能拭去我心中淡淡的灰色。
你,出自名门,与当时的文豪白居易同岁,曾以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震惊诗坛,被世人尊称为“诗豪”,然而命运多舛,残酷的政治斗争将你抛弃了,二十三年的颠沛流离,最后落得个“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你,就此沉沦?不!看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白居易杯盏间释放的豪情,是你对做人最好的注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大的“人”。
刘禹锡,你,让我懂得了,做人,要从豁达开始。
你,一代明君,玄武门之变让你从兄弟手中夺取了政权,也从此背上了弑亲的骂名,让人感受到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冷血。但掌握了政权的你,励精图治,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力排众议,重用敢于直谏之臣魏征,实现了辉煌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你,让天下君王懂得了,做人,要从豁达开始。
你,曾是万人景仰的大文豪,门下弟子众多,但自古英雄多劫难,莫名的“文字狱”将你打入冷宫,中秋佳节,只能独自赏月。可是,皎洁的月光不仅照耀了大地,更照亮了你的胸怀,一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唱亮了漆黑的四野,也唱亮了你自己,更唱亮了天下所有人的心!不是吗?当生活中跌倒时,有多少人听到你的吟唱,又重新站起来,掸去身上的尘土,拂去眼中的泪水,继续大踏步的向前去!
苏轼,你,让身处不幸的人们懂得了,做人,要从豁达开始。
你,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奠基人,秋收起义的领导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人,中国传奇的书写人。在中国工农红军遭受重创的时候,许多人悲观失望了,可你却高奏一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鼓舞了全军的士气,率领红军胜利到达了陕北。
曾记否,你的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人看到了你的雄才大略,你的凌云壮志,你的伟岸身姿,你,“风流人物“,实至名归。
毛泽东,你,让我明白了,做人,要从豁达开始。
是的,做人要豁达,它不是莽夫心中的粗野,不是愚夫心中的无知,更不是醉汉酒意的释放。它是刘禹锡苏轼心中坎坷与才情的融合,是李世民毛泽东心中的虚怀若谷,高瞻远瞩。是做人的高标。
阳光总在风雨后,阴雨过后是晴空。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心有多小,路有多窄,井底之蛙永远只能看到头顶的那一片天,巢中小鸟只能看到身边那一棵树。只有跳出枯井,飞出巢穴,放飞心怀,才能“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我在近20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生涯中,一直喜欢动笔,不仅平时会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学生写课堂作文时,我也和他们一样在教室里写作文,教室里没有站着的老师,有的只是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这种师生共同作文的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教师写“下水文”,首先就为学生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愿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从“岸上”下到“水中”,大家共同参与、共同构思、共同摆弄文字、共同体验个中的甜酸苦辣,营造出努力想表达的一种写作氛围,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欲望。当然,也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文并不是那么可怕,有老师和自己“并肩作战”,学生的主动性就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能逐渐提升。我带的几届学生中考时,很多学生在语文学科上为总分添加了很重的砝码,我觉得这是与学生共同“下水作文”分不开的。
其次,教师常下水写作文,可以让老师在点评时更具有针对性。同题同作文,教师亲自下水,动笔写一写,做到胸中有丘壑,指导学生才能更加有的放矢,而不至于隔靴搔痒。教师对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具有更深刻的体会,知道哪几种立意是基本符合题意的,哪些情况有跑题偏题之嫌。师生互相阅读彼此的作文,更能让学生明白自己习作的不足,文章的差距在哪里,是词汇不够丰富生动,还是结构松散、逻辑混乱,或者语句不通顺、中心不突出,便能尽收眼底。
再次,语文老师的下水作文要把握好几个方面,要写学生的真实生活,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观察思考问题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从成人角度去看问题,否则教师的下水作文就完全失去了指导意义。另外有些教师怕自己写的作文还不如学生写的,有失脸面,这样就给自己加重了心理压力,搜肠刮肚地用优美的词汇,虽然文章表面华丽了,但缺少自然情感的流露。其实老师的下水作文不要写得太好,不要尽善尽美,要让学生觉得老师的作文也不过如此,学生就会更大胆地“品头论足”。教师下水作文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只要能把学生的“玉”引来,自己的“砖”次点无所谓。
语文教师在什么时候才可以“下水”作文呢?在“下水”作文时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依我看, 这要根据作文题目难易和学生写作的实际需要而定。若作文题目范围广, 题材收集难, 写作要求又高, 学生写起来觉得无从着手, 教师也认为很有“下水”作文的必要。此时“下水”作文, 就一定会受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但是“下水”作文之前, 语文教师必须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
一、在培养学生写作思维能力上, 给学生以引导
语文教师“下水”作文, 应在开拓学生写作求异思维上多指导、多示范。引导他们想常人未所想, 发常人未所发, 写常人未所写。例如, 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卡耐基在《成功之路》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英国鞋厂推销员和日本鞋厂推销员同时到达太平洋中一个岛国推销产品, 他们到达不久, 都向自己的上司发回电报。英国推销员的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 故产品无前途, 本人即回。”日本推销员的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 也无穿鞋历史, 产品潜力极大, 拟常住此地。”同一件事情, 经过两人思考后, 为什么提出如此截然不同的结论呢?我想, 这主要是两位推销员的思维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如果按照英国推销员的方式作文, 那作文肯定是失败的。教师在引导学生作文时, 如果按照日本推销员的思维方式, 进行构思选材, 布局谋篇, 那肯定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也会写出有血有肉, 与众不同的文章来。
二、在写作方法上, 给学生以指导
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时, 不能仅满足于把“下水”范文写好, 还应该着重给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写, 并把自己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写作原则和写作体会一一交给学生。例如, 在指导写《我们校园喜事多》一文时, 我根据自己的“下水”实践, 对学生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写作前指导。
1. 一线串珠法
“线”, 就是把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系列喜事进行整理、归类。“珠”, 就是从这一件件喜事中选取有代表性、有典型意义的喜事来表现文章的主题。
2. 多角度、多侧面法
发生在校园里的喜事比较多, 从喜事的内容可分:教研教改、安全教育、德育纪律、班团活动、校园建设, 等等;从喜事施动对象可分:教师和学生;从喜事的意义大小来看:有发生在师生之间芝麻绿豆大的小事, 也有关乎学校今后发展变化的大事。写作时, 除了要多收集发生在校园里的大小喜事外, 还要善于用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喜事, 展示学校近期出现的新气象, 发生的新变化。通过对学校大小喜事的报道, 不仅锻炼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校园变化的观察能力。
3.“画眼睛”法
就是紧紧抓住发生在校园里, 且最能展示学校校容校貌, 师生精神面貌方面的大小喜事, 采取“以小见大”的写法, 从某个小“窗口”, 展示出学校的小发展, 大变化。
在写作中, 用几件事情表现一个主题, 虽比用一件事表现一个主题难度要大得多, 但是几件事所表现出来的文章主题更生动, 更鲜明, 更突出。
写作中, 我再三叮嘱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所选取的几件喜事, 应有内在联系。即都是发生在校园里的事, 且都突出一个“喜”字。
(2) 所选取的几件喜事最好能从各自的角度展示出学校的新发展, 新变化, 新气象。
(3) 要注意每件喜事之间记叙的顺序, 要做到言之有序, 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 语文教师在“下水”作文时, 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在作文写作中的积极性, 让他们不仅成为作文写作活动的参与者, 还要成为作文写作活动中的主人。
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意义是毋庸质疑的, 其好处也是多方面的。我在此略举一二。
一是语文教师经常“下水”作文, 既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又能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
语文教师经常“下水”写文章, 写得多了, 才会觉得一篇作文质量的高低是由作者的知识阅历和写作水平等因素决定的。作者的知识阅历深、写作水平高, 写出来的必定是出彩的文章, 反之,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能经常“下水”写文章, 还可以让语文教师能品尝到写作中的艰辛与快乐。总而言之, 作比说好。
二是语文教师经常“下水”作文, 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原动力。其实, “下水”作文是语文教师必备素质和基本功。语文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在教材与生活之间的一座桥梁,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他们的写作水平。另外, 语文教师通过自己“下水”作文, 摸清学生的作文基础, 针对他们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进行作文具体指导, 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手, 写出对大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种种感悟, 以展示他们的写作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师“下水”作文的目标所在。语文《新课标》虽不要求语文教师“下水”作文, 但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语文教师若能“下水”作文, 这无疑是一件新事, 一件好事, 且在学生的作文写作上起着不可估量的感染力。我常常听到有学生说:“老师都‘下水’作文啦,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学游泳呢?”根据我的观察体验:语文老师“上岸”后在向学生传授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和畅谈写作感受之时, 学生们无不感觉新鲜, 也无不听得仔细、认真, 且诱发了他们想写好作文的渴望之情, 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 拓展了他们的写作思路。而学生对写作的渴望之情以及写作中的浓厚兴趣和开阔思路, 都源自于语文教师在“下水”作文时精心地指导。
总之, 指导学生写作和提高他们写作水平的方法多种多样。然而, 语文教师“下水”作文, 不失为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好方法。如果我们每位语文教师既能经常“下到水中”, 去当一名运动员, “上岸”后, 又能当好一名教练员、指挥员, 那么收获的不仅仅是自己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更重要的是, 所教学生的作文水平在自己的辅导下也会有长足的进步。这两全其美的美事, 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合作(下水作文)】推荐阅读:
2024全国3卷下水作文01-19
中小学语文教师下水作文01-08
下水技巧论文12-14
疏通下水管道合同10-01
下水道资金申请06-15
下水管道疏通协议11-02
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06-19
疏通下水道合同范本06-29
地下水污染调查与评价07-11
关于地下水污染的论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