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人才人事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双一流建设人才人事(共8篇)

双一流建设人才人事 篇1

昨天上午(2018年7月27日),在南湖区区委组织部的安排下,我们一起前往秀洲区参观学习,并参加了“青春学子行,筑梦红船旁”——“双一流”高校暑期实践学员嘉兴见面会。秀洲区现代化的高新产业园区、先进的光伏小镇、神奇的5D电影体验馆、高智能的家居体验馆,,,都给我们带来一场科技与现代化生活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的盛宴。但最令学员们影响深刻的却是在创客咖啡举办的见面会。在见面会上,领导们系统地向我们介绍了嘉兴这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以及嘉兴市对于人才的追求和渴望。

会议由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方俊良主持,在方部长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中,会议拉开了序幕。接着是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永根介绍嘉兴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朱主任从历史人文、区位发展、经济社会、城市名片等诸多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维度全方面的嘉兴市,让我们知道了,嘉兴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星火之源,也是新时代中国梦的践行者和排头兵,更是新青年们实现梦想的温床和沃土。而通过市人社局副局长冯俊华对嘉兴市人才新政的讲解,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嘉兴市对于人才的重视和渴望。嘉兴市通过创业就业保障、租房住房保障、学历再深造保障等一系列保障措施为优秀人才在嘉兴落户生根,发展生活扫除了一切后顾之忧。全面、贴心、实在的人才新政让我们看到一个城市的充满希望的生活环境、思贤求贤爱贤重贤的人才培养态度。最后,由“双一流”高校选调生代表周炎以及在嘉兴市创业的人才代表刘敏以自身为例,向我们展现了他们在嘉兴生活和发展的经历,让我们对于嘉兴市的人才发展环境有一个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周炎学长通过讲述他初到嘉兴,认识嘉兴,爱上嘉兴,选择嘉兴,奉献嘉兴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一个外地人在嘉兴的逐梦过程,嘉兴市充满希望,包容大气的生活环境,“小政府大社会”的工作环境,让他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地方,并在这里扎下了他梦想的根。而刘敏先生也讲述了自己在北京高校任教、在其他城市企业工作,最后选择嘉兴的过程,也表达了自己当初选择嘉兴的幸运,为成为建设美丽嘉兴的一员而自豪。

实现梦想是我们的不断追求,但是梦想的实现不仅仅只是一味的埋头苦干,和殚精竭虑地苦思冥想,更需要实现梦想的沃土。而我相信嘉兴就是我们需要的沃土,它开放包容的环境给了我们更加宽阔广袤的逐梦空间,贴心完备的人才新政扫除了我们逐梦的后顾之忧,让我们轻装上阵,不断前行。愿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不会被辜负,选择嘉兴,在梦想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冲破黑暗的束缚,推开顽石的重压,冲出地面的阻隔,在阳光下恣意挥洒我们的青春,施展我们的才华。

双一流建设人才人事 篇2

为更好地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的国内外形势,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明确强调了“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2012年,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应“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基本要求。2015年, 国家又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既是保持教育发展活力的必然趋势, 也是新形势下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让中国高校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必由之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教育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快。新时期我国教育如何更好地与国际教育标准和水平接轨, 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建设, 不仅关系着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才竞争力核心指标的提高, 同时也是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于什么是教育国际化, 目前学界的看法并不统一。教育国际化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威特 (Hans de Wit) 认为, 目前学界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模糊不清, 令人莫衷一是, 其原因在于相关术语众多。而莱特 (Jane Knight) 则认为之所以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容易混淆, 是因为它本身具有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造成的。

国内有学者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的学界观点总结归纳为以下五种: (1) 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行为; (2) 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模式; (3) 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系统; (4) 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发展过程; (5) 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些观点都基本认同的是, 各国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所公认的价值观与规范, 共同的教育机构特征与基本组织行为规范, 以及标准的教育评估指标与评价体系, 是高等教育得以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因此, 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身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 可以从多种维度、不同视角去分析和理解。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其中,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重要、最核心的使命与属性。高校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活动, 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此过程中, 高校具有培育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思想的属性, 要坚持以德树人,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专业与课程教学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国际化;人才培育国际化。

(一) 专业与课程设置是教学的核心

专业的国际化意味着要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相结合。课程教学国际化, 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环节, 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实现的重要指标, 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质量的重要保障, 主要包括外语课程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两个方面。中国高校普遍比较重视英语的学习, 英语作为大学基础必修课程已成为惯例, 这为学生提升阅读和学习英文课程和书籍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准备。而非外语学科的专业课程建设相比而言则处于相对滞后的情况。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形成可以接纳留学生来校学习的全英文授课专业或项目。

(二) 教师队伍建设国际化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是高校的主体之一, 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根本。师资队伍的建设既要立足于高校教学、科研的实际, 也要符合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需要。教师队伍建设国际化,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引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改变教师队伍的来源结构, 既提高国内高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学习经历比例, 又积极引进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任职或授课。另一方面, 高校也要不断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师资管理培训机制的国际化。

(三) 人才培育国际化

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 学生的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一方面, 高校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国际的交流与学习, 积极与海外知名高校、学科进行合作办学或交换学习的项目, 推动国际化平台的搭建。另一方面,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也对来华学习产生了高度的兴趣。如何吸引国际学生、搭建国际学生的教学平台, 对中国高校来说也是一项挑战。

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的现状

双一流大学的建设, 需要高校与国际学界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其中,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 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具有国际教育或学习背景的教师比例不断增强

随着国际上人才竞争的加剧, 高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高校对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学习也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经费与政策支持, 比如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的各种海外培养项目, 为教师提供了海外学习的有效途径。

(二) 课程建设国际化得到提高

随着国家鼓励教育国际化的政策不断加强, 高校也越来越鼓励学院、教师设置全英文授课项目, 开设全英文课程, 建设留学生来华学习的教学环境。目前, 我国很多非外语学科的专业也设置了全英文授课项目, 全英文课程的开设也越来越多, 不仅有利于中国学生在国内接触更多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与学术前沿知识, 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我国攻读学位课程。

(三) 学生国际交流更加频繁

近年来, 随着国家各种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 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工作。同时, 国外高校也意识到中国庞大的教育市场, 开始纷纷与中国高校、院系合作办学项目, 如武汉大学与美国杜克大学合作建立的昆山杜克大学, 就是国际联合培养的典型案例。同时, 欧美知名高校也纷纷到中国来进行学位项目和短期交流项目的合作, 为学生的国际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四、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尽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 但是我们仍需观察和思考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 加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内涵建设

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教学, 当前我国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主要桎梏在于专业与课程建设相对滞后, 尤其是非外语专业的课程国际化建设。这就涉及专业教师团队力量的建设问题。专业的国际化水平, 首先就要建立在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上, 一方面是教师的英文授课能力与水平, 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国际学科背景与知识储备水平。高校只有持续加强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力度, 并采取措施支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化教学与科研能力, 才能从根本上夯实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基础。另一方面, 除了海外聘请国外教师与学者专家来校授课外,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国际通行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理念,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专业国际化建设平台。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国际化水平,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

(二) 加强对海外学习学生的教育与引导

优秀生源是全世界高校争夺的目标, 修炼好内功才能更有效地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学习。同时, 高校也要关注学生在国外学习过程的管理与教育。学生赴海外学习往往是为了吸取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技知识, 开阔学术视野, 通过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来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创新。有学者认为, 应该将本土知识的方法论与西方或全球教育的标准化进行联系和融合, “在这个认识空间中, 人们能够为了全人类的兴旺发达去发现并确认自己的传统和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学校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态, 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在国外接触的知识和社会现象, 不仅是被动地学习知识, 还应该学习如何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主动反思教育的本质, 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海外学习机会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启光.教育国际化进程与发展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36-38.

[2]梁绿琦, 姜闽虹.国际化教育的理论与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6-37.

[3]马陆亭.“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 2016 (5) .

双一流建设人才人事 篇3

关键词: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人才培养;本科教育

2015年10月,国务院下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64号),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文件。文件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此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强调了在“十三五”期间要“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2016年3月29日,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视频会议,指出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要求高校编制“十三五”规划要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大力发展一流本科教育,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双一流”建设中重视人才培养,强调提升教学水平,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回归大学本位的重要标志,是一流大学建设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标志。人才培养是大学最为核心的职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应该有利于人才培养。离开了人才培养,其他方面即使达到“一流”,也不能证明一所大学是一流“大学”,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大学”了。而遍览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其在人才培养中又都普遍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这不仅是因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和赢得长期认同的基础,而且是因为本科教育是大学展示办学质量、服务社会和履行使命的最重要平台。在一段时期内,通过专门项目改善大学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这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应该是进一步发挥前期建设效益,促进学科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在大学内部形成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良好生态,整体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时期了。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之宗旨,致力于实现“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将持续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从2011年开始,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我校在总结本科人才培养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重新规划了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并于2013年正式发布实施。我们的“路线图”明确强调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着眼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了承担使命、探究知识、增强能力、奉献社会的培养要求。结合学校传统和学科水平、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的比较优势,我们以促进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着眼于建设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通过精实课程、国际研学、名师沙龙、拓展支持、全员导师、研究实践、双选认证、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为承担使命、奉献社会并逐步成长为未来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打下扎实基础。在学校制定的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规划中,我们继续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大力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涉及很多方面,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当前尤其要强调价值观养成、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水平等重要方面。

一、切实注重学生适切价值观的养成

古人曾说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在谈到“为学与做人”时,也优先强调了做人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数学、物理、化学、哲学、政治、经济等专门知识只是做人的手段,即使样样学得精通也不等于达成了做人的目的。只有具备智、仁、勇的品格,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才能驾驭和善用日益增长的知识。

作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的现代组织,高等学校也应该把养成适切的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适切的价值观是养成健全人格的基础和支柱,是学生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决定学生能走多远、飞多高,能在多大的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关键因素。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当代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着力培育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面。我们的国家依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是发展中的民族,我们的人民也是发展中的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种种严峻挑战和风险,需要一代一代地接力奋斗。人才培养的实践也表明,如果没有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没有宏大使命的内在驱动,那么就很难焕发出学生持续、强劲的学习和创造动力,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体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应该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紧密结合。

经验表明,加强价值观教育不能止于简单、抽象的说教,这样效果有限,甚至会走向反面。养成学生适切的价值观体现在对学生培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实践中,除了持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之外,还积极探索开展多方面的特色教学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现简单举例如下:

一是加强校史教育。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延安组建的陕北公学,历经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到1950年正式命名组建中国人民大学,她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这所大学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校训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致力于培养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各行各业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创造了光荣的历史。我们不仅在新生入学时开展校史教育,在平时也开展多样化的重温校史活动,特别是组织开设专门的校史课程,创业的“业”并不仅仅是“企业”,以创造性的精神和能力成就任何事业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创业行为。创办企业固然是创业,创新管理模式、创办社会组织、创新研究领域、创建新的学科乃至在任何就业岗位上从事创造性工作,都可以说是在创业。如此理解创业,才是更为科学全面的,也在实践上可以开拓更为广泛的创业空间,促进学生的多元成长,促进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更加重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以创新促创业,寓创业于创新,可能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方向。大学的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环节、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课外教学活动安排、学生学习评价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良好的创新素质是成功创业的重要前提。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要科学看待学生的创业实践。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可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盲目地鼓励学生脱离课堂、脱离专业、脱离学校跻身于商海,不仅会增加学生个人成长的风险,而且会加剧社会整体的风险。青年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业冲动和潜力,这是客观事实,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努力将学生的创业冲动和潜力转化为真实的能力。这样一种转化的过程离不开课堂教学、专业教育和必要的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针对传统上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不足,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创业实践环节,但是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我们在为全体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并为特定学生提供精准指导扶持的同时,还是要着眼长远,高度重视坚守和完善常规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更加重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意识普及和精神培育。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着眼于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整合教育资源。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依靠传统的教育模式,局限于学校内的教育资源,是很难取得良好效果的。必须实行开放办学,大力推进校校之间、校地之间、校企之间的广泛合作,充分发挥校友的积极作用,整合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践,创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最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还必须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在一定意义上,比起创新创业技能的训练而言,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教育更为重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度重视固本强基。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热爱,没有对社会责任的自觉和担当,没有宏大使命的内在驱动,就很难焕发出学生持续、强劲的创造动力,也很难实现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因此,我们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地以利诱人、以术导人,要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等的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在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始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始终贯彻“立德树人”之理念,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之目标激励学生学习成长和创新创业。我们特别重视三个“三位一体”:一是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学生健康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现在多样化的课程、讲座建设和持续推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创业训练包括了学生自主训练和导师指导的训练、创业竞赛等等形式。创业实践包括了有组织的创业观摩见习和学校自主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三是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我们认为创业的基础是创新,创新精神勃发产生创业的动能,创意是紧密结合我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的一种考量。创新、创意、创业三位一体教育是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一条特色路径。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

三、以创新思维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国际影响不断扩大,与全球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参与全球治理,由此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需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我国教育国际化取得显著进展。“十二五”期间,出国留学总数达到215万人,大大超过自改革开放后32年的总和;国家公派留学8.89万人,年均派出量是此前32年间年均派出人数的3.5倍;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合计160万,是此前32年的2.7倍。2010年之后来华留学达到202万人,超过此前30多年的总和。与此同时,2010年以来,在引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高起点和示范性二级学院的基础上,全国累计新增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约700个。

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是国际化的,因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从西方引进的。大学的理念、大学内部的治理、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乃至大学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活动,无不受到西方大学的影响。当然,现代大学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之后,也逐步彰显出自身特色。在一些特定的阶段,中国大学甚至走着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是,时至今日,大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仍然是向国际一流大学看齐,实际上是向西方的大学看齐。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也还是学习借鉴西方大学办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方法。这样一种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变化着的世界格局不适应,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利益要求不适应,与具有数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相适应。因此,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迫切需要创新思维。

一是大力推进多元国际化。目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仍然是西方国家,超过70%的留学生集中在美、英、澳、加等国家,国内大学引进的所谓优秀师资、学者也大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现象有其现实合理性,特别是从工具理性的角度看,西方的先进方面值得学习而且是实用的。但是,世界毕竟不能等同于西方,不能以西方技术经济的先进性遮掩了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和平相处更需要增进彼此的了解。当代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真正的全球视野,需要保持对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充分尊重和关注,培养学生更具国际性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事实上,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程度日益加深,国家利益所在也不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这些国家文化传统、经济社会政治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全面了解,培养大批能够落实国家战略的专业人才。因此,我们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既要关注西方,也要超越西方,真正适应多元世界的现实。

二是大力推进双向国际化。国际化不能是简单的输入、输出,而应该是相关主体的双向互动。一方面,我们需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好的做法,不断改进我们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总结自身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特色和先进性,并直面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推动西方国家了解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经验。中国人民大学在创办“国际小学期”、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的实践中,就非常强调“双向国际化”的推动,强调中外教师、学生之间平等的双向沟通与交流。需要指出的是,双向国际化也体现在我们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中。一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招收发展中国家留学生,为这些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计划地鼓励、引导中国学生到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学习,增进对他们的了解。

三是大力推进国际性的共构。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当今世界与几十年前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称霸的世界非常不同,与一百多年前列强瓜分的世界非常不同,与两三百年前西欧北美力量崛起影响的世界也是大为不同的。与此相应,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不断演变的一面。简单地说,国际性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等待着某个国家或者大学去学习、体会和实践的东西,而是在不同主体的不同实践中被不断建构和发展的东西,它是有关何为先进、何为标准、何为正确、何谓规律等的一系列观念。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要对“化”什么的问题保持清醒的自觉和积极的建构。

四是大力推进内涵国际化。学生交流学习、优秀教师交流互换、优秀教材和课程资源的引进,乃至先进教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都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表现。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这些都是表层的国际化。国际化人才培养要落地生根,要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内涵的国际化,要真正营造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在地国际化”氛围。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教学方式和内容、教学管理乃至相应的人员素质和硬件支撑系统等,都要体现国际化,否则国际化就只是暂时的标签,或者与学校常规人才培养脱节,成为两张皮,至少也是不均衡、不全面的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国际小学期就是试图以开放促改革、促建设,推动形成全面的“在地国际化”氛围,实现学校深层的内涵国际化。

五是大力推进主动国际化。在一段时期内,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学的国际化是被动的、反应式的国际化,这种国际化往往导致对本民族教育传统、教育体系信心的丧失和全盘的模仿、借用。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也是非常丰富并极有启发、推广价值的。我们应当对本民族、本文化以及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和自信,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的高度,积极主动地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没有主体意识和充满自信的国际化,一定是没有前途的国际化。

四、通过教学过程持续优化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持续增加,中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大学校园面积得到扩大,校园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大幅提升,各种称号的优秀教师越来越多,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特别是科研成果数量持续增长,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按照国际发表情况的各种排名表明,中国很多大学和学科在国际排名榜中都获得越来越靠前的位置。但是,与此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呼声却是越来越强劲,中国大学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显著地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级政府和各高等学校也在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比如说,实行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路径;扩大学生国际交流,提升人才培养国际性;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供教学质量保障;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又在整体上具有为改进人才培养营造环境和优化条件的特征,表现出某种绕着核心矛盾走的倾向,对于人才培养核心环节的促动仍然有很大不足。

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什么?是教学过程。师资水平再高,没有体现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指导等各个方面,不能让学生受益,就不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那些高水平的师资就只是一种摆设。同样,大楼盖得再漂亮,教学实验设施再先进,如果不能与教学过程的改进相结合,也是无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成绩再突出,如果不能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不仅不能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甚至会演变成弱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因素。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切实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有力地直击教学过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切实推进教学过程优化,通过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一是要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专业性支持,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并非师范类毕业,所接受的教育学训练非常有限甚至是空白,他们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教学实践也有不足。一些教师科研做得好,但是并不一定胜任教学,特别是能够识别并依据教学对象差异调整和发展教学方法。因此,高校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类的专业机构为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就很重要,是直接有利于改进教学过程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不仅为有需求的教师提供分析、诊断和教学改进服务,还对新教师施行教学准入制度,只有培训、考核得以通过的教师才能正式走上讲台授课。

二是要完善并落实教学过程控制的各项制度安排。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依赖于健全细密、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这些制度覆盖了从课程开发到课程评估改进的各个环节,应该是一个闭环体系。例如,(1)课程开发设置的程序性规定和科学论证制度,开设课程不能变成教师个人的随意行为;(2)课程教案的集体讨论制度;(3)课程教学大纲的审定、发布和执行制度;(4)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制度;(5)教师课外接待、指导学生制度;(6)学生评教制度;(7)学生学习效果科学评估制度;(8)同行评估和改进课程制度,等等。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多主体互动协调的过程,不仅仅是单个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更不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表现。中国人民大学在2013年颁布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其核心任务就是完善教学过程控制的制度体系,促进全面的研究性学习。

三是要充分重视学情分析,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大体上,沿袭至今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等都有不足,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单调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实际上就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的问题。目前很多教师实际上不能做到这一点,不能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难点所在,认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以最能适应学生特点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至于因材施教,由于生师比过高等原因,更是难以做到。因此,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不重反馈的单向施教和强制性灌输,这样的效果自然是不会好的。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生入学伊始,就为学生配备优秀教师做导师,以15个左右学生为单位,由优秀教师组织开设新生研讨课,在促进教师了解学生和指导学生学习成长、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密切师生关系等发面都发挥了很好作用。

四是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发展是具有革命性的,对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大学中的教育过程也已产生巨大冲击。从消极层面讲,现在课堂上学生带电脑、玩手机、上网等现象非常普遍。有些学校采取简单禁止的做法,效果并不好。若从积极层面看,信息技术发展实际上使得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方式已经发生重大变革,教师、教材不是仅有的信息源,课堂也不是唯一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超越时空及时、便捷地获得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虽然信息技术发展也同样导致了知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但是,由于代际差异的存在,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往往不如更有学习优势的学生,所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往往存在着明显的方法上的错位。就此而言,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组织课程教学提供支持、协助和服务,就是非常紧迫的课题。一些在线课程和教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改进高校教学过程的重要启示,需要予以适当推广。

五是要进一步在高等学校营造整体性的重视人才培养的氛围,尊重和呵护教学学术,强化高校教学社区建设,切实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组织开展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教育管理机构和高等学校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是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的。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投入,把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同样视作学术范畴,给予同样的肯定和激励,甚至应该更加强调教学活动,给予教学创新更大的激励。高校教师身份认同的基础毫无疑问应该是“教师”,是服务于培养学生的。如果相关制度设计诱使教师淡化、偏离这一身份认同,就会弱化教学社区、弱化教学投入、简化教学过程,从而弱化人才培养,最终使高校偏离自己的核心使命。

双一流建设人才人事 篇4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基本载体和综合平台,在各项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本文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加强学科建设的方法和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双一流;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加减乘除”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2.071

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学术组织,如果把大学比喻成是一座大楼,那么学科就是这座大楼的基石[1]。学科建设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在高校的改革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地位,是高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抓手。2015年,国家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该政策的出台对于地方农业院校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加减乘除”是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数学运算基本法则。数学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看似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并且尊重规律,符合逻辑。如何加强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这样的复杂命题,同样可以利用“加减乘除”的运算来加以诠释、概括和解读,指导地方农业院校进一步做好“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建设工作。在思想认识上做好“加法”

“加法”,就是要不断增加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学科建设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推进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学科建设的丰富内涵。

学科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高校的学术内核,是教学、科研、师资等各方面实力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抓好学科建设,就抓住了高校建设的根本和主线,就能引领和带动学校的全局工作。一方面,学科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高校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和学科水平上的竞争。如果没有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只有紧密?Y合自身发展实际,努力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才能真正扩大学科的知名度,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进而推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学科建设是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学科是学术发展的平台,只有高水平的学科,才能培养、吸引高水平的学者,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从而带动教学、科研等工作上层次、上水平,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健康发展,提高学校社会服务的能力,才能在现有基础上取得更大突破,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因此,地方农业院校必须把学科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以学科建设引领内涵发展方向,夯实内涵发展基础。在学科布局上体现“减法”

“减法”,就是明确自身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目标定位的学科布局,学会适当地为自己瘦身和减负,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纵观目前我国高校发展的整体情况,地方农业院校的办学基础、综合实力和学科水平等方面,普遍不如“985”和“211”的高校。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因此,作为地方农业院校,必须扬长避短,避实就虚,从办学目标定位和学科特点的实际出发,对学校的学科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在学科建设工作中,要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建设理念,特别是地方农业院校,要讲求“弯道超越”的发展策略,围绕其独有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确定学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在“必须”和“可以”之间做出科学安排和合理取舍,力争办出特色和水平。要学会从重外延拓展向重内涵发展转变,绝不能仅为追求“大而全”的学科数量,而盲目地扩大规模、延伸领域,否则只能是分散精力,顾此失彼,满盘皆输。地方农业院校可以以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作为有利契机,从省情、校情出发,充分利用国家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等有关政策规定,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服务需求”的思路,对学科布局进行调整和优化,构建起与学校目标定位相一致、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布局结构。当然,必须要认清一点,学科结构布局的调整优化,无论对于哪一所高校来说,都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改革任务。“有所为”很不容易,“有所不为”更难。任何一个学科的增设或撤销,都考验着高校各个决策层面的决心、智慧和勇气。在梯队建设上注重“乘法”

“乘法”,就是善于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发乘数效应,提高学科成员的整体素质,把加强学科梯队建设作为提升学科水平的突破口,推动学科发展。

人才是推动高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一流水平的学科队伍,就不可能打造出一流水平的学科。如果说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和内核,那么学科带头人就是学科队伍的“领头羊”。因此,在学科建设工作中,要建立和完善学科带头人遴选和考核机制,注重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学术示范引领作用,以此调动普通教师参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科内生活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地方农业院校,高层次学术人才较为匮乏,学科带头人不同程度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地方农业院校必须要建立健全人才“内培外引”政策,围绕各级各类重点学科或是计划重点建设的学科,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在“内培”上,要善于发现具有较好专业基础和学术水平,并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中青年教师,完善培养措施,加大培养力度。通过开展校级“人才计划”,重点在政策和经费上对培养对象予以扶持,建立全程跟踪培养机制。一方面,可采取设立专项科研启动经费、加强学习交流进修等方式,使其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扩大其影响力和辐射面,带动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进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术风气和百舸争流的学术氛围。在“外引”上,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除了兑现相关待遇,还要为其在教学科研方面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解除其在家庭方面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工作,积极营造学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对于招聘高层次人才有困难的高校,也可以招聘有学术发展潜力的高水平博士,把他们充实到学科队伍中来,促进学科队伍健康发展。通过“内培”和 “外引”相结合,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此外,还可以通过乘数效应加强学科创新团队建设,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学科群,推动学科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顺应大学科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分解任务上善用“除法”

“除法”,就是在每个学科内部分配学科任务、破解学科难题时要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成员在破解发展难题、去除不利因素时的作用。

一个学科发展的水平,除了学科带头人起到关键性作用之外,很大程度上还与学科成员的参与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要增强学科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每一位学科成员及时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水平,了解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的位置,鼓励他们多多参与到学科建设中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攻坚克难,共谋发展。通过组织开展教学科研观摩、讲课大赛、名师大讲堂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拓宽工作思路,破除陈旧观念和惯性思维,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突破工作瓶颈,提升工作质量。在安排部署学科工作任务时,要将工作指标和责任层层分解到每一位学科成员的身上,在?r间进度、完成目标上定时、定量、定人、定责,切实做到定目标,明任务,强责任,见实效,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使每一位学科成员都能工作有思路、奋斗有目标。在梳理各类事关学科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时,要树立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探索建立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学科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绩效考核等方式,改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合理现象,一方面,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提供可以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结语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是政府与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重大工程,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高校实现内涵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和举措。“双一流”建设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而提出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性,其建设的重点在于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并以此推动大学及其学科建设的差异性发展[2]。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高校间的竞争也显得愈发激烈。对于地方农业院校而言,必须进一步采取具有战略眼光、符合形势要求的务实有力之举,苦练内功,培育特色,增强活力,提升后劲,合理运用“加减乘除”,切实做好“四则运算”,实现学科建设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07).[2]申新.“双一流”背景下大学弱势学科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7,(06).作者简介:赵良,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2022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 篇5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一流高校名单(名单不排先后)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双一流的标准是什么

在很长一段时间,考生和家长、老师心目中重点大学的标准是就“985”和“211”,但随着“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的正式公布,重点大学和好专业的标准也发生改变,重点大学的档次也发生了巨变!

985/211“双一流”区别在哪里

区别一985/211侧重对大学的评定,“双一流”侧重对学科的评定

无论是“985工程”的39所大学(含国防科技大学)还是“211工程”的100多所大学,都是基于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整体评价。尽管之前也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评定,但社会对一所大学的整体认知,还是只看“牌子”不看学科,影响并不大。

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则是先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37所),再在此基础上选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也就是说,先看一所大学有没有若干个很强的学科(专业),再主要根据学科综合实力来评定一所大学的强弱。

区别二985是211的“升级版”(211包含985),“双一流”则不存在交叉

如果说211是重点班,985就是重点班里的重点班。“985工程”大学均为教育部或其他中央部委直管,也称部属高校;除985外的“211工程”大学则多为省部共建高校,地方属性更强一些。但985大学都是211大学。

“双一流”则是两个平行的评价体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共计42所,在原来39所985大学基础上新增3所。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共计95所。除了之前的大部分“非985”211大学,主要增加了26所特色明显的高校——

区别三985/211是固化的标签,“双一流”则是有进有出

985/211高校名单确定已有近,这两项工程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缺陷也有目共睹,很多非985/211高校发展很快,但是受制于“非重点”“非部属”的标签,学校办学实力并不为社会所认可。很多地方和大学对此多有不满。

而“双一流”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的。教育部明确提出

“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将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排名的依据

首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排名会高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跟高校的发展定位有关。另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里,A类高校会高于B类高校,这就是实力的差距了。

“世界一流学科”数量是一个参考,其中“非自定学科”数量更具有参考意义。学科自定怎么看来都像是国家的照顾,让人有胜之不武的感觉。

双一流属于全国重点大学吗? 篇6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柱。

全国重点大学,亦称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是一个历史上的称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被国家重点支援的大学。1978年,国务院确定88所全国重点大学(恢复文革前60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并增加28所高校为重点大学)。从1978年到1981年陆续追加11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至1981年共99所重点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高校体制改革后,”全国重点大学“这一名称不再被政府官方所使用。

全国重点大学一般都具有较长的历史,为社会输送过许多较为杰出的人物,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立下了功勋,从而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双一流建设人才人事 篇7

一、“双一流”建设提出的背景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持。”[1]“双一流”建设的提出,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背景,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也有重大现实意义。在“十三五”开局时刻吹响了中国大学冲向世界前列的“集结号”。

1.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现实选择

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就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模仿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开展了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为原则的大规模院系调整。经过调整,我国的高校数量大幅增加,区域分布更为合理,工科类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专业划分过细、人文社会科学的办学实力被大大削弱。这次调整奠定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格局。到了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转向模仿欧美模式。通过高校合并,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以完善大学的综合性。这次调整以后,部分高校并入其他院校;若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大学;不少专门学院更名为大学,并将内部科系扩建为学院。不难看出,这两次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大调整,都是以政府为导向,以配合国家生产建设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模仿为手段。在不断借鉴和学习的同时,也注重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的发展。在赶超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丰富的发展经验。但目前来看,与国际一流大学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我国的高等教育如何真正实现突破,真正进入国际一流行列,是摆在面前的重大难题。而“双一流”建设正是在此刻应运而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为今后高等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2.对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及时校正

1995年11 月,“211”工程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就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008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有“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2011年12月2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表示,“211”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同时为了注重学科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对非“985工程”和非“211”学校中的特色和优势突出的学科给予支持。工程及项目实施以来,秉持“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思路,我国的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为“双一流”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整体水平上看目前仍与世界一流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5 月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是对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校正和充实,使下一步的目标更加清晰。以一流大学为目标,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从一流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和起点出发,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让更多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迈向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世界先进水平。

3.与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目标相契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也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发展定位。“双一流”建设打破了“985”“211”与普通地方高校的身份壁垒,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到“争一流”的竞争中来[2]。特别是引导普通高校结合自身的特色和地域特点,设定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定位,激发各类学校的发展活力和发展积极性,促进国内高等教育呈现多元化态势。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内涵较为丰富,除了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多元化发展,也包括高等教育投入和评价机制的多元化等。《方案》就提到,强化绩效评价,考虑各校学科水平、办学特色,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3]

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关系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提升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方面的水平,进而推动一批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日益走向世界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1.一流大学起引导作用

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具备两项主要因素,分别是实力和声誉。实力包括具备清晰的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特色的大学文化、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具有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培养有贡献力的人才等方面。声誉是建立在学校的教学声誉、学术研究声誉和人才培养声誉等之上。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一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一流大学对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社会都起引导作用,同样对高等教育也起到引领作用。世界一流大学也是所有大学办学的最终目标,是各大学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源泉。现今,世界大学排名备受各方的关注,原因在于排名强化了社会对于世界一流高校的印象,甚至会产生明显的马太效应,可以提升和扩散大学的声誉[4]。而大学声誉是决定一流大学排位的重要指标。一流大学也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影响力和资源,大学的发展也在“一流”光环的带动下呈现良性的螺旋上升状态。

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示范和引领效应。开展世界一流大学研究过程中,学科研究频繁进入我们的视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设置和布局更是成为国内众多高校竞相学习的对象。哈佛、耶鲁等传统综合型大学,麻省理工等以理工为主的院校都作为世界一流高校,其国际一流学科成为国内高校学科发展的标杆,一流大学的学科综合性趋势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调整的“风向标”。随着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的深入,我国高校也不断发现与顶尖高校之间的差距和问题所在。世界一流大学、国内高水平高校的经验对国内其他高校提供导向作用,能及时帮助调整办学思路,引导其向一流大学的方向发展。

2.一流学科是基础和支撑

人们会很自然地将哈佛大学和商科、耶鲁大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麻省理工和电子工程等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一对应起来。在国内也一样,提到清华大学人们会想到核能工程、计算机等重点学科;提到北京大学会想起文学、物理学等强势学科。拥有若干个一流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属性特征,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和支撑。

苏州大学王卓君书记在公开讲话中曾表明苏州大学“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方向。纵观苏州大学的百年发展史,从单一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变,世界排名的跨越式进步取决于其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前身为创立于1900 年的东吴大学。目前有4 个国家重点学科、8 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截止2015年9月,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基本科学指标)前1%学科。其优秀的学科表现,推动了学校发展,扩大了大学的声誉。《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之一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5]高校也只有凝练特色,建设好一流学科才有跨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资格。

3.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都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综观国际一流大学和国内高水平大学一般都拥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哈佛大学是美国本土历史最久的高校,诞生于1636年。19世纪初,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哈佛大学建立了医学院、法学院、商业管理学院等,其生物学、药物学、商业管理等学科发展至今成为世界一流学科。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都是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发展过程:哈佛从一所培养神职人员的学院到世界一流顶尖高校经历了300多年的时间积淀。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在建校之初就分别将文学和物理学作为重点发展学科[6]。在国内为创建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启动的“985”工程入选高校,都属于国内高水平、高层次大学,都是具有历史积累的。例如:南京大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1952 年的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保留了原中央大学的文、理学院,主要并入金陵大学文、理学院,成为现在的南京大学,一所文理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大理科通才教育班、第一个大文科通才教育班、中国第一个生物系、气象系、心理学系等等,在其深厚的历史传统孕育下,不少文理基础学科都颇有建树。但国内一流大学的历史似乎仍不及哈佛之类来得厚重,加之50年代初期经历过大范围的院系和学科调整,使我国许多高校和学科的历史发展出现断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历史的传承和积累。

当然,也存在一些特例,有的大学在短短数十年时间内发展为 “世界一流”。例如,英国华威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华威大学创立于1965年,当时英国社会对于大学需求的急速增长提供了其成长的特殊历史背景。华威大学在办学理念、教师队伍、系科设置、管理方式等方面不走寻常路,系科设置因人、因时、因势[7]。这些创新举措是华威成功的基石,特别是学科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成为其迈入一流的重要因素。细细考量其学科设置,华威大学不追求学科的综合性,定位为创业型大学,目前也只设了人文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和医学院。建校初始没有整体规划,而是根据师资情况、社会生产需求来针对性地开展自己灵活而具特色的学科建设,形成和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的学术研究氛围,学科发展愈发强势,也为其强大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亲工商”路线给予了肥沃的土壤。这些特例大学“一流”发展的路径和经验,有特殊的成长背景,也多与他们强势的学科表现息息相关。例如,香港科技大学的信息技术等学科研究就紧跟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动向,表现强势。但他们的一流学科也并非一朝一夕练就,而与高层次的师资、高水平的教学和一流的研究都有着密切关联。

三、“双一流”建设目标下大学的发展选择

国内大学如何“双创”?《方案》提出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学科为基础、绩效为杠杆、改革为动力[8]。从总体上看,所有大学都需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抓手,以国内顶尖、国际一流作为导向,既重视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建设;既注重历史传承,也注重国际交流;既注重应用学科建设,也注重基础学科发展。而不同类型大学在“双一流”目标的引领下又应该有各自当下的目标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1.高水平高层次大学的目标选择

我国有一批高水平、高层次高校,拥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以“985”工程高校为代表,在国家实施“985”工程以来,这批高校的发展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提升,虽与世界一流还存在差距,但进步还是有目共睹的。国内传统的高水平大学都有着较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发展经验,但想要在“双一流”建设中觅得突破,则仍需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在学科持续建设和创新上做文章的同时提升综合实力,补足自身的短板。例如,有研究发现,基础学科占美国高校优势学科设置比例的80%以上,应用学科的出色表现,源于基础学科的强大支撑,而我国高校应用类学科的发展却与基础学科没有太大的关联。例如天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工科实力强劲,却在基础学科上表现欠佳[9]。理工类学科应用性强,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生产需要联系紧密,但基础学科同样重要。加强学科综合性,不只是为了追求学科的大而全,而且要注重特色专业和发展能维持特色专业后续力量的基础学科。观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布局,也并非全部门类齐全,但都比较注重学科传统的秉承、学科基础的夯实和文理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我国传统的高水平、高层次大学想要“双创”,特色专业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但学科之间的交流融合、学科功能性与高等教育功能的匹配也同样重要。

2.普通地方高校的目标选择

普通地方高校以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居多,更多的是不具备象征着国内一流的“985”光环的。“211”“985”工程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育出了一批发展势头强的高校和学科。根据2015年发布的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中,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江南大学等非“985”地方综合性大学出现在排名前50的行列之中。中国大学各学科排行榜显示,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等的学科综合实力也与众多“985”高校一起挤入前50强。但在学科门类上,也出现较为薄弱的板块,例如苏州大学的农学、上海大学的哲学、江南大学的医学和江苏大学的历史学等[10]。这些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极具发展势头的代表,在不少学科上都有出色的表现,其学科建设也注重服务于区域经济,苏州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的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就是此类典型。这些经验给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作出了表率。国内所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都有一个共性的目标选择就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发展和维持一流学科,在其他综合指标上向国内顶尖高校学习。其学科发展都还存在程度不同的提升空间,从特色专业学科抓起;从基础学科建设做起;从加强学科综合性做起;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做起;从创新学科组织模式等做起,维持好优势学科的发展势头,争创一流学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都是在地方理工类大学中的佼佼者。它们的学科设置专业性强、行业特点明显。中国多数大学都经历过50年代院系调整,其中不少都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单科或多科大学,学科的结构布局不是很合理。受欧美大学思潮的影响,经过90年代后的院校合并,一批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现在有不少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在逐步向综合性大学努力发展。理工类大学的发展除了注重提升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以外,更要注重理工基础学科的支撑力量和人文社会类学科的交叉融合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3.应用型大学的目标选择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浪潮中,应用型大学是不可忽视的一类群体。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的不少大学也面临着此类转型。包括一些普通高校、师范、医学等专业类院校、新建高校以及近十年来涌现的一批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等。以前会提应用技术型大学,近些年提得更多的是应用型大学,去掉“技术”二字,应用型的口径更加宽阔,不仅面向行业特征明显的理工类学科,也可以扩展到师范、医学、文秘等学科范畴。德国政府就曾在1968年前后把应用技术大学作为本国高等教育的突破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德国目前应用技术大学的数量要远远超过普通大学。应用型大学本身就提供了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更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大学并非人们眼中的“低人一等”,在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双创”氛围中,应用型大学也可以有所作为,可以为建设一流学科,甚至为建设一流大学夯基础、做准备。其目标选择在于更加鲜明、灵活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学科体系。例如,南京工程学院就是依托机械、电力、核工业等行业办学。应用型大学要在与区域行业对接学科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融合的同时,也要依托高层次、高水平大学,增加与同区域综合性大学的合作,来带动其自身的学科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不再执著于注重数量上的、硬件上的追求,而是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注重各方面质量和软实力的提升,真正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以学科建设作为基础,以世界一流大学作为目标导向。不同高校的目标选择存在趋同性,但也应该体现多元化的倾向。高层次、高水平大学,本身拥有比较好的基础和资源,发展的重点在于弥补短板,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升综合实力,同时为国内其他大学起好引领作用。地方普通高校不论是定位为综合性的还是理工为主的大学,发展和维持自身的强势学科,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在其他综合指标上要借鉴和学习国内顶尖高校,是当下的重心。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则要把重心放在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学科建设上,与高水平大学合作、与相关企业合作带动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3][5][8]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Z].

[2]朱秀林.以改革为动力以服务为导向加快推进中国地方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步伐[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moe_2082/zl_2015n/2015_zl53/201511/t20151104_217645.html.

[4]陆根书.从世界大学排名看一流大学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16.

[6]翟亚军,王战军.理念与模式——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解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17-18.

[7]周江林.英国华威大学成果的内在“基因”及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0-75.

[9]沈健,胡娟.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布局与选择的量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9):66.

双一流建设人才人事 篇8

摘 要:《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文件精神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启动实施“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然而,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地方高校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生源危机、办学自主权缺失、与地方经济互动不够等现实问题,应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大环境下,以“双一流”大学建设为背景,思考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方向。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1-0232-03

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同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方案》,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要求贯彻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创新重点建设机制,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这对于我国地方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我国地方高校发展现状

2016年4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下称《质量报告》)显示,2000年至2015年的16年间,我国高等教育“硬件”建设数量井喷式增长,新建本科院校达403所,接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半。全国现有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新建本科院校分布于其中的196个城市,布点率达57.82%。教育经费方面,2013年全国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在10年内增加3.6倍,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增加4.9倍。固定资产方面,2010年至2014年年底,全国高校固定资产总值增加42.15%,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增加57%;师资方面,4年间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数增加2倍多,且过半数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3。

《质量报告》数据高度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跃升世界中上水平,“硬指标”成倍增长,“软实力”显著增强,其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分层分类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但就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发展现状来看,高等教育结构、质量和效益还不能完全满足“双一流”建设的要求,地方高校自身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二、当前地方高校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生源危机

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趋势逐渐放缓,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1061万的顶峰,此后逐年下降,至2013年降到912万,5年减少了149万,减幅达14%。据统计,北京、江苏、湖北、浙江等省份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北京、辽宁、江苏等省份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低,江苏全省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7年下降,相比2009年减少了18万多人。

在生源数量减少的同时,高校招生人数却不断增长,全国计划录取比例不断攀升,2013年达到76%,创历史新高。即便是高考生源大省河南,录取率也在5年间从42%攀升至78.2%。2016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为36.04万,全国高校在江苏录取各类新生32.7万人,录取率达90%。同时“弃考族”规模逐渐扩大,弃报到人数不断增加[1]等现象日益严重。

综合多项统计数据可见,生源危机持续发酵已为高校生存带来严峻考验。

(二)高校办学自主权缺失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充分保证,其一是基于学术自由和大学传统的高校自治;其二是基于市场规则和效率优先的自治。我国地方高校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国内外教育环境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高校办学自主权却一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2],国内高校在诸如学科调整、专业设置方面自主权仍然不够。专业申报时间和数量有限制,申报流程也相当繁琐,一个新专业的申报要经过5个流程,申报可达5年之久。尽管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目前高校,尤其地方高校的自主权问题仍是动态调整专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高校自主权的落实与扩大无论是在高教理论还是在高教实践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3]。

(三)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

《质量报告》明确指出,中国高校目前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评价不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结果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特定权利和义务。高校教师为应付考核、晋升职称而致力科研,宁愿用大量时间钻研论文,不愿用心上好一堂精彩的课[4]。曾经引起社会热议的川大教师“自白书”,以及清华大学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因缺论文而无法晋升“非升即走”[5],这些现实问题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提高,无法为迅猛发展的经济社会输送大量复合创新型人才。

(四)学科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单纯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重专业设置,轻专业建设,所设专业缺乏特色,导致“千校一面”现象严重,“同质化”的中国高校不得不思考并迅速调整自己的定位。

以江苏省南通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3所地方高校为例进行比较。南通大学共有23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设有100个本科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扬州大学共有26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设有120个本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苏州大学共有24个学院(部),设有131个本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在学科门类的设置数量方面,苏大和扬大比通大多设哲学和农学两个门类;在专业种类设置数量方面,通大与苏大和扬大的对比见图1、图2。

由上两图可知,仅看南通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这3所地方综合性高校,专业相似度就达到了平均70%,高校没有因地制宜,实现特色发展。

(五)与地方经济互动不够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经济社会在不断与时俱进,而地方高校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没有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有效互动。

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实现了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走势,从国库收入总量与结构的变化数据看,南通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6]。南通作为中国老纺织基地之一,在产业行业新发展过程中,急需新材料研发、印染和成品复合型人才,然而南通大学对该特色产业的发展重视度不够,专业设置缺乏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对纺织行业的发展人才供给量不足。同时,南通是海洋大市,拥有166公里长江岸线、206公里黄海岸线,管辖海域面积8701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7]。注重陆海统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率先建成海洋强市,是促进南通社会经济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南通大学未能审时度势,此类专业设置少之又少,且唯一相关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也多年没有招生。

三、地方高校发展应对举措

地方高校应紧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大好时机,依靠国家对教育的宏观调控,依据自身发展历史、区域优势,深化高校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效率,激发自身内生动力和发展动力,突出优势学科专业,提高知名度,走特色发展道路,在“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

(一)课程组合专业,向学分制过渡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领域人才需求的快速更新,地方高校对专业设置的调整没有充分的自主权,无论经费、师资、硬件设施还是制度,地方高校相比985、211一类高校劣势明显,其未能实现完全学分制改革。在“双一流”建设这一机遇面前,地方高校应根据经济与人才需求形势,通过灵活调整课程组合的方式,实现专业的调整。如市场营销专业,在互联网和电商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市场营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电商时代的来临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在保留原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组合传统营销与相关电子商务方面的课程,使营销专业的人才在掌握了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也具备时代需求的电商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课堂质量是一个学校学科建设的保障,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高校教师对待大学课堂的态度与方式。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地方高校优化资源配置,适当调整教师考核机制,加大教学质量的评价比重。如随着薪资决定机制中高校自主权的逐步增大,高校教师薪资已形成了鲜明的二元化结构特征,高校应当健全教师薪酬激励机制,适当调整与教学质量相关的比例,引导高校教师将重心慢慢放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要加强评教制度建设,领导、专家、同行到班听课打分,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其真实的反馈信息对于了解教师上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配合区域经济发展,建立终身培养体系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地方高校要明确发展目标,从特色化视野审视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共生的关系,理清地方高校专业调整的思路,明确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使地方高校的专业调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有效的无缝对接,使地方高校真正成为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据《2016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相关度仅为59%。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所需人才呈现多元化趋势,一个职位在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或技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求职者迅速掌握另一领域的核心知识,求职者本身也需要一个渠道来掌握这另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地方高校需较好策应地方经济发展,形成高校的区域特色,建立复合型人才终身培养体系,为本地区的人才提供持续学习的渠道,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同时,这也缓解了人才流失与引进带来的财政压力。

(四)预测人才需求,引导地方发展

高校不应一味尾随市场发展来适应市场需求,而更应做好人才需求预测,使专业调整具有超前性,这需要地方高校、政府部门以及各行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努力完成预测及论证。根据南通市2014年发布的《南通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4~2020年)》,地铁建设对于二三线城市甚至未来的道路交通发展来说都将需要大量人才,南通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与南通地区长远的发展需求主动呼应,提前根据该行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适时调整交通运输专业的相关课程,此专业大学毕业生就能留在南通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南通纺织产业行业急需新材料研发、印染和成品复合型人才,南通大学应设置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为先进纺织业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及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下,地方高校需与区域经济、地方经济接轨,找准定位,根植历史,办出特色,做好内部管理,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下,寻求更好更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洪池,李文燕.我国高校生源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高教探索,2014,(03):123-126.

〔2〕赵上.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历史演进和现状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2,(6):6-8,14.

〔3〕卢晓中.高校自主权:落实或扩大?——基于国家教育政策文本的简要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8.

〔4〕洪建娣,陈峰.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纠纷的司法介入——以化解高校自主权与教师诉权冲突为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88-93.

〔5〕李宝斌,许晓东.高校教师评价中教学科研失衡的实证与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9):76-81,123.

〔6〕吴琼.国库视角下南通市“十二五”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及“十三五”相关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6,(21):47-48.

上一篇: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荐读下一篇:给公司员工的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