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典礼的演讲稿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颁奖典礼的演讲稿

颁奖典礼的演讲稿 篇1

能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谦卑。我从来没想过这一生中会有机会来到联合国。非常感谢亚洲协会。

在十二岁的时候,我自己开始学英语,为了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觉得爱上了这门语言。那时,每天早晨5点我会骑车40分钟,到杭州的酒店找外国游客,他们教我英语,我带他们游览城市作为交换。

从此以后,我开始有了个习惯,那就是用我自己的脑子来思考问题,多花几分钟。当所有人都说对的时候,等几分钟;当所有人都说不的时候,也等几分钟,仔细地想一下事情本身。因为当你从一个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的时候,你也可能用不同的方式做事。

今晚,我深深地被所有这些创变者所鼓舞。在听他们的故事时,我意识到世界上有那么多事情我可以做,有那么多事情我能做得更好,有那么多事情我们能一起来做。今天我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代表所有那些和我一起工作的小人物、小企业。

1995年离开大学的时候,我告诉校长,自己要做个创业者,做互联网。他问我:什么是互联网?我回答:我也不知道。他听我说了两个小时后说,Jack,我知道你想有一番作为,我不懂你做的事情。不过如果十年后你想回来,那就回来。我说:好,十年以后,如果我想回来,我会回来的。作为一个老师,你永远会相信未来。你相信知识会改变人的生活,你相信并希望你的学生比你更优秀。学生是最好的产品。今天我不再是一个老师,但我相信在公司,CEO代表“首席教育官”。因为话很多,同事们不喜欢我。不过,我负责来说,他们负责做。

在我创业的那个年代,在中国做个小企业家非常困难,我花了5个月时间才借到500美元,而公司还是失败了。那时我没有机会,我也不知道怎样运营企业。我去注册第一家公司时,想取名叫互联网,注册办公室告诉我,不行,字典里没有这个词,你必须换个名字注册公司。他建议我使用计算机咨询公司,可是我连计算机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的第一个公司叫做杭州希望计算机咨询公司,那时很苦,我当时对科技和计算机一无所知。

过去十五年,我常常说自己是一个盲人骑在瞎老虎背上,不过那些骑在马上的专家都失败了,我们活了下来。因为我们考虑的是未来,我们相信未来,我们改变自己,我们从不抱怨别人。我在我的公寓里告诉团队,我们必须证明自己,因为如果我们能成功,那中国80%的年轻人就都能够成功。我们没有有钱的父亲、有权的叔叔,我们没有从政府拿过一块钱,没有从银行拿过一块钱,我们从零开始。所以我必须努力工作,不仅是证明我们自己,也是证明我们这代人,证明互联网的力量。这就是我想和年轻人分享的。

另一个我深深相信的事情是:小就是美。如果没有帮助小人物,那么我就用互联网帮助小人物。跨国公司被华尔街照顾得很好,只有小企业没有任何人帮助他们。如果我们为他们创造价值,那我们就会成功。我们的哲学是:如果你帮助别人成功,你就会成功。我一直是相信未来的人,相信年轻人,相信创新。

就像秘书长说的,今天的世界麻烦很多,社会上充满了抱怨。我在20多岁的时候也抱怨。微软、IBM、思科,他们是大企业而我们是无助的小公司,他们太大了。那时,我们也抱怨过。但是现在我不再抱怨了,因为我们也变成大家伙之一了。

我想告诉年轻人的是,如果大部分人都在抱怨,那就是机会所在。有些人选择抱怨,而有些人选择改变自己,帮助改变别人。机会就在那些被抱怨的地方。我永远相信这点,我们也是这样一步步走到今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事情,那就是在座的所有人都会被送一件T恤。这是一件特别的阿里巴巴IPO的限量版T恤。所有这些T恤都是小人物制造,我们的小企业们。这是要给小人物,小就是美的,小就有力量。

印在T恤上的是很少人知道的阿里巴巴成功密码。就像芝麻开门一样,阿里巴巴也有一个密码,那就是“梦想要有的,万一有天实现了呢?”

颁奖典礼的演讲稿 篇2

有一句话我等了30多年, 现在终于可以说了:“老爸, 我跟你说过, 我会回来拿学位的!”

对我来说, 在哈佛的求学经历是一段非凡的历程。

1975年1月发生的事, 是我在哈佛最难忘的记忆之一。那天, 我在柯瑞尔公寓里给位于阿尔布开克 (译注:美国新墨西哥州中部城市) 的一家公司打了一个电话, 当时那家公司已经在着手制造世界上第一批个人电脑。我提出向他们出售软件。

我担心他们会发现我只是一个住在宿舍楼里的学生, 并会挂断电话。但是他们却说:“我们还没完全准备好, 一个月后你再来找我们吧。”这样正好, 因为那时我们的软件还没有做出来。就是从那时起, 我夜以继日地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在这个小小的课外项目上, 这也标志着我学生生涯的结束, 以及和微软的不平凡旅程的开始。

无论如何, 我对哈佛的回忆几乎都与充沛的精力和智力活动相关。哈佛的生活令人愉快, 同时也充满压力, 有时甚至会令人沮丧, 但永远都充满了挑战。生活在哈佛是一项美妙的特权———尽管我离开得早, 但是在哈佛的时光、在哈佛结识的朋友、在哈佛萌生的各种想法, 却永远地改变了我。

但是, 如果现在认真地回忆过去, 我确实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当年我离开哈佛的时候, 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有多么地不平等———在健康、财富和机遇上, 可怕的不平等迫使无数人生活在绝望之中。

在哈佛, 我学到了很多经济学和政治学的新理念, 也了解了许多科学上的新进展。但是, 人类最大的进步并不在于伟大的发现, 而在于如何利用这些发现, 来减少世界的不平等。不管通过何种手段———民主制度、健全的公共教育体系、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制度, 还是广泛的经济机遇———减少不平等始终是人类最大的成就。

当年我离开校园时, 也根本不了解在这个国家, 有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无法获得教育机会。这些我花了几十年才知道。

在座的各位, 你们读哈佛的时代与我不同。相比以前的学生, 你们更多地了解到了世界的不平等。但愿你们在哈佛求学的过程中, 都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我们最终该怎样应对这些不平等, 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 我和梅琳达 (译注:盖茨的妻子) 读到一篇文章, 其中讲到, 在那些贫穷的国家, 每年有数百万的儿童死于那些在美国早已不成问题的疾病, 例如, 麻疹、疟疾、肺炎、乙型肝炎、黄热病, 还有一种我闻所未闻的轮状病毒。这些疾病每年会导致50万儿童死亡, 但是在美国, 却根本没有这样的死亡病例。

我们震惊了。我们曾设想, 如果几百万儿童正在死亡线上挣扎, 而他们也是可以被挽救的, 那么世界理应将它作为头等大事来对待, 并运送药物去拯救他们。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些不足1美元的救命药剂, 并没有被及时地送到他们身边。

如果你相信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 那么当你发现某些生命被视为是值得挽救的, 而另一些生命却被放弃时, 你会感到无法接受。我们对自己说:“这不该发生。但是, 如果这真的发生了, 那么它理应成为我们努力的首要方向。”

所以, 我们用在座各位都会想到的方式开始工作。我们询问:“世界怎么可以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孩子死去?”答案很简单, 也很残酷。拯救儿童得不到任何经济回报, 政府也不会发放补贴。这些儿童之所以会死去, 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有任何经济实力, 在政治上也没有任何发言权。但是, 这两样东西却是你我都拥有的。

如果我们可以将市场的力量延伸, 使更多的人从中获利, 或者至少可以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 以帮助那些在极端不平等的环境中挣扎的人们;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些办法, 既可以帮助穷人, 又可以为商人带来利润, 同时还能为政治家们赢得选票, 那么我们就找到了一种减少世界不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个永无止境的任务, 它永远不可能被完成, 但是任何应对这一挑战的自觉尝试都将改变这个世界。

对此我是乐观的, 我相信我们能做到。但是, 我也遇到过一些声称这个世界已无药可救的怀疑论者。他们说:“从人类诞生之初, 不平等就一直存在, 直到人类灭亡的那一天它也将存在———因为人类对此根本漠不关心。”我完全不同意这种观点。我相信我们对此一直很关心, 关键是我们没有找到应对之策。

在场的诸位, 在我们的生命中, 或多或少都曾目睹过令人心碎的人间悲剧的上演, 然而我们却什么也没做———并非因为我们对此无动于衷, 而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如果我们知道怎么做, 那么就一定会采取行动。

改变不平等的绊脚石, 并非是人类的冷漠, 而是世界太过复杂。为了将关心转化为行动, 我们需要找出问题所在,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并预测出可能发生的后果。但是世界的复杂性却阻碍了这些步骤的进行。

我们并没有太多机会去了解这些死亡事件。媒体只会报道新闻, 而在他们眼中, 数百万人挣扎在生死边缘却不是新闻。因此它们被搁置在一边不予报道, 很容易就被忽视了。另一方面, 即使我们确实目睹了事件本身或者看到了相关报道, 我们也很难持续关注这些事件。因为看着他人受苦, 是非常痛苦的, 更何况事态又如此复杂, 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他人。所以我们选择置若罔闻。

就算我们真正发现了问题所在, 也只不过是迈出了第一步而已, 接着还有第二步, 那就是从复杂的事态中找到解决办法。如果我们想让关心真正落到实处, 就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清晰而可靠的答案, 那么当一个组织或个人询问“我该如何提供帮助”的时候, 我们就能立即付诸行动———我们就能够保证将所有的关心都转化成行动。然而, 世界的复杂性使我们很难找到一种对全世界每个有爱心的人都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此我们对他人的关心往往很难产生实际的效果。

要在复杂中披荆斩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以分为这样有效的四步:确定目标, 找到最有效的方法, 发现适用于这个方法的理想技术, 同时, 最明智地利用现有的技术———无论是精细的药物, 还是最简单的, 例如一顶蚊帐。

在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办法之后, 接下来的最后一步就是评估工作结果, 把你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他人分享, 这样, 他人就可以从你的努力中获益。

当然, 你必须拥有相关的统计数据。你需要证实, 你的项目让数百万儿童接种了疫苗。你还需要证实, 因这些疾病而死亡的儿童数量正在减少。这些很关键, 因为它们不仅有利于促进你的项目, 也有利于你从商界和政府那里获得更多的资助。

但是, 如果你想激励其他人参与你的项目, 除了统计数据, 你还需要展示其他东西;你必须展示其中的人性化因素, 只有这样, 别人才会感受到, 拯救一个生命对于那些身处困境的家庭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几年前, 我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了一场关于全球健康问题的会议, 会议讨论了关于如何拯救数百万人生命的问题。数百万啊!想想吧, 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已经让人如此激动, 现在要把这种激动再乘以几百万倍……然而, 这又是我所参加过的最最乏味的会议, 乏味到连我都无法听下去。

那次经历之所以让我难忘, 是因为之前我们刚刚发布了微软某个软件的第13个版本, 观众激动得跳了起来, 他们兴奋地呐喊着。我热衷于让人们因为软件而兴奋, 但是我们为什么无法让人们因为能够拯救生命而感到更加激动呢?

除非你能让他们看到, 或者让他们得到亲身的体验, 否则你无法把大家调动起来。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

同样, 对于这个问题, 我依然保持乐观。诚然, 有史以来, 人类的不平等一直存在, 但是那些能够化繁为简的新工具, 却是最近才出现的。这些新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利用人们的同情心, 这就是未来注定与历史截然不同的原因所在。

在这个时代中, 在萌芽中的和正在进行的创新———生物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机会去终结极端的贫穷和可预防的死亡。

网络的神奇之处, 不仅在于它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 使得“天涯若比邻”, 它还极大地增加了那些聪明才俊共商大计的机会———这大大加速了革新的进程, 让它以惊人的速度进行。

与此同时, 世界上有条件上网的人, 只占全球人口的六分之一。这意味着, 还有许多具有创造性的人无法参与我们的讨论。

那些有着实际的操作经验和相关经历的智者, 仅仅因为没有技术的支撑, 无法将自己的天赋和想法贡献给世界。我们要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掌握新技术, 因为这些新技术正在引发一场革命, 人类将因此能够彼此互助。

哈佛大家庭的各位成员, 在场的同学们, 你们是全世界最具聪明才智的群体之一, 那你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毫无疑问, 哈佛的老师、校友、学生和赞助人, 已经尽力改善了全球人的生活。但是, 你们还能做得更多吗?哈佛人可以用他们的智慧来帮助那些甚至从来没有听过“哈佛”这个名字的人吗?

请允许我向各位院长和教授提出一个请求———你们是哈佛智慧的领袖:当你们雇用新教师、颁发终身教授职称、评估课程、决定学位颁发标准的时候, 请思考如下问题:最优秀的人才是否正在致力于解决最大的难题?哈佛是否鼓励她的老师们去研究、解决世界上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全球性的贫穷、世界范围内饥荒的蔓延、清洁水资源的匮乏、无法接受教育的女童、死于非恶性疾病的儿童, 等等, 这些哈佛的学生是否了解?世上过着最优越生活的人, 是否应该知道世上最悲惨的人是如何生活的呢?这并非是一些假设的问题, 你们必须用自己的行动来作出回答。

同这个时代的期望一样, 我也要向今天各位毕业的同学提出一个忠告:你们要承担一个复杂的问题, 一个有关人类社会极度不平等的问题, 然后你们要成为这个问题的专家。如果你们能让这个问题成为你们职业的核心, 那么你们就是杰出的人才。但是, 你们不必非要做那些有影响力的大事。每周只需花上几个小时, 你就可以通过强大的互联网获取相关信息, 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发现困难所在, 并找到解决的途径。不要让世界的复杂性阻碍你前进的步伐, 要成为一个积极的践行者, 将解决人类的不平等视为己任, 它将成为你生命中最伟大的经历之一。

各位毕业生们, 你们生在了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在你们离开哈佛的时候, 你们掌握了我们毕业时尚未发明的技术。你们了解了世界的不平等, 我们当时对这些还都知之甚少。因为你们知道了事实, 如果对那些你们能够帮助的人们漠不关心, 可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只需一点的努力, 你们就可以改变他们的生活。比起我们, 你们拥有更强的能力;你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尽可能地坚持下去。知道了这一切, 你们怎能不采取行动呢?

希望30年后你们还会重返哈佛, 回想你们曾经用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所做的一切。希望那时, 你们评价自己的标准, 不仅是你们的专业成就, 还包括你们为改变这个世界的极端不平等所作出的努力, 以及你们如何善待那些远隔千山万水, 与你们素昧平生的人们, 他们与你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同为人类。愿好运伴随你们。

颁奖典礼的演讲稿 篇3

前不久,哈佛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上,来自中国的学生何江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登上毕业典礼演讲台,讲述中国故事。而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何江成为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与他同台演讲的还有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

从“郭奖”得主

到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人

七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何江带着象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的光环,来到哈佛大学继续深造。初到哈佛的何江发现,校园里经常能偶遇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学术“大咖”,而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原来都是在教科书里才能看到的。

随着留学生活的展开,在课堂上、讲座中,何江发现学生可以大胆地对“大咖”们的观点提出质疑,相互讨论,还能与他们相约一起啃汉堡、喝咖啡、泡酒吧,谈论学术问题,时不时地还会受到他们的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成长得很快,也变得非常自信。

正是在一位教授的鼓励下,何江决定申请毕业演讲的资格。经过精心准备,何江一路过关斩将,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申请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的程序很严格,要通过3轮测试。第一轮是递交个人材料和演讲初稿;第二轮是从12名入选者中挑选4人,申请者可以对着演讲稿念稿;第三轮是从4人中选出1人,进行脱稿模拟演讲。最终,校方从申请者中各选出一名本科生和一名研究生。

何江的准备很充分,从题材到具体内容都细细打磨,加上多年苦练的流利口语,他顺利入选。在哈佛毕业典礼的演讲台上,华人面孔很少,几乎被文科生占据的演讲舞台,理科生更是凤毛麟角。何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美国大学生听听来自中国的声音”。演讲中,何江从科技与知识在社会的不均衡分布入手,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阐述了对于科技的思考。“在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人在类似的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大学教会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时间退回到2005年,何江高中毕业,坚定地报考了以学风淳朴著称的中国科大。入学的前两年,根据学校教学要求,生物专业的何江学习了很多数学、物理学科的专业课程。当时的何江颇为不解,多年后,当远在大洋彼岸的他攻读博士学位,将研究方向定为跨学科领域的生物物理研究时,他在中国科大打下的扎实的数理基础优势很快就显现出来。

在一个人的求学过程中,大学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何江在中国科大的四年,学业上精进勤勉,课余广泛参与各种社团活动。

大二时,作为中国科大学生自然保护协会的一员,何江跟随社团前往江西鄱阳湖湿地进行越冬水鸟调研。那是他第一次参与野外考察,缺乏经验的他与团队紧密配合、努力学习。那个冬天,何江与团队记录了很多珍稀鸟类的行踪。在与保护区村民接触的过程中,他也深深地了解到科技知识在普通大众中传播的重要性。

直到今天,何江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依旧非常关注。就像他在毕业演讲中所说的,“比以往任何时候,我们的社会都更强调科学和创新。但我们的社会同样需要关注的一个重心是将知识传递到那些真正需要的地方。”

何江在哈佛的导师是34岁就晋升哈佛大学正教授的青年科学家庄小威,二人本科都毕业于中国科大。“在她身上,我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对科研的热情和喜爱,这是一脉相承的科大血液。”

科学知识可以随时学习,而科学精神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何江一直心怀感激:“大学教育对我的影响除了学业成长外,最重要的就是教会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明确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将压力转换为动力

1988年,何江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那个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何江的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每天晚上的“睡前故事”是父亲给孩子的必修课,而必修课的主题就是“好好学习”。在父母的影响下,何江始终明白,教育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2005年,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城市里的孩子几乎都拥有了电脑,而何江在上大学前,连电脑都没怎么摸过。大一下学期,学校开设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连键盘都不怎么会用的何江,学习上的困难可想而知。

怎么办?何江找同学借了一个键盘,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他有空就在宿舍里用键盘拼命练习打字,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主动向同学请教。学期末,何江这门课得了高分。

“一个人只有了解、认清自己,才能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成长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何江对很多新鲜事物都不懂,而正是因为不懂,更加促使他主动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取长补短。

刚到哈佛时,何江一口“中国英语”,为了找机会练习口语,他硬着头皮申请给哈佛的本科生当辅导员。“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反正就是想多讲讲英语。”从入学第二年开始,何江给哈佛的本科生做辅导员,这种方法让他的英语表达方式很快从“中式”转到了纯正的“美式”。到了读博期间,何江就可以给本科学生上课了。

初三开学典礼的演讲稿 篇4

大家好!

岁月无痕,时光飞逝。不管你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期盼不期盼,初三真真切切地向我们走来了。一年后,我们将迎接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考验和选择,去完成我们人生的一次重要的历史使命DD中考。初三的日子也许有千分忧愁、万丝苦闷,但是我相信,走过的都是风景,共享的都是美丽。

初三是锤炼。初三是上天赠给我们的一块磨石,用来磨去我们的轻狂、躁动与恐慌,并在打磨的同时赋予我们新的内涵。也许初一初二时的我们免不了有一些浮躁和恐慌,但在初三,我们只能带着坚忍上进、谨慎内敛,选择奋斗。

初三是珍惜。初中阶段虽然是人生中最辛苦的时期,人和人之间的友谊却是最真诚的。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定格在一个环境中、一群人中,寻梦的旅途总是充满了悲欢离合,你总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向对你是非常重要的人挥起离别的手,然后背起自己的行囊,走向新的人群、新的环境。初三,我们会带着老师的鼓励、朋友的祝福,选择珍惜。

初三是充实。初三,并不可怕,并不是人生最难过的`坎。天道酬勤,辛苦的耕种总会有所收获。初三,也绝非容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却难买寸光阴,切不可虚度。拥有初三,是一种财富。每个人的生存,总有自己感情的支撑点和奋斗前行的一个目标,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结果与过程一样美丽。初三,我们会带着坚定的目标,坚强的毅力,选择充实。

亲爱的同学们,我想大家和我一样,在心里向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承诺:要对自己的学业负全部责任,少一点埋怨,多一些主动;少做一点无用功,多讲究学习的效能;少一点虚荣做作,多一些踏实努力;少一点三分种热度,多一些持久作战的精神;少一点保守与冷漠,多一些合作与帮助;少一点自卑与自满,多一点自尊与自重,人人追求每天进步一点点。

嘹亮的号角已经吹响,冲刺的时刻已经到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以必胜的信念和旺盛的斗志投入到初三的学习中,去抒写每一位同学壮丽人生的新篇章。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同学们,在这新的学期中祝老师们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心想事成!

小学毕业典礼程序典礼演讲稿 篇5

时间

活动(参与人员)

司仪及音响

备注

8:30

在校生为毕业生配带胸花(北栋川堂)

8:50

校园巡礼(师长带领毕业生绕行校园一周)

9:00

来宾及在校生进场

9:05

毕业生进场

9:10

苗栗县竹南镇竹兴国民小学第十二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开始 奏乐

主席就位 全体肃立

唱国歌 向国旗暨国父遗像行三鞠躬礼

一鞠躬,

再鞠躬,

三鞠躬,

请坐下

9:15

颁发毕业证书

(毕业生代表起立,出列到定位,向后转,面向毕业生,喊“毕业生起立 ,立正,向校长敬礼,校长颁发毕业证书,毕业生代表领证时,全体鼓掌)

毕业生位

代表:

9:18

直笛队演奏

9:25

颁奖

(受奖人大声应”有",走到讲台下,面向毕业生)

(来宾颁发奖状奖品,受奖人敬礼,全体鼓掌)

县长奖 议长奖 镇长奖

校长奖 机关团体奖 会长奖

陈万成文教基金会奖 全校模范生奖

体育奖 美育奖 服务奖

全勤奖 导师奖 义工妈妈表扬

得奖人:

代表:

10:10

校长致词

10:15

来宾致词(校长邀请来宾致词)

10:20

会长致词

10:25

县长贺词

10:30

教师代表叮咛祝福词

10:35

毕业生代表感恩致谢词(毕业生起立)

10:40

在校生送别祝贺词

10:45

唱毕业歌祝福

10:50

毕业生向老师家长来宾在校生行感恩惜别礼

(毕业生向左转敬礼,三次后再向左转.)

礼成

10:55

来宾退场,老师退场

毕业生退场(回教室和导师话别)

在校生退场(整理会场)

请在走廊欢送毕业生

12:00

小学毕业典礼家长的演讲稿 篇6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个隆重的日子,我们在这里庆祝金源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毕业,作为学生家长,站在这里,我感到无比的荣幸,请允许我代表家长们向尊敬的刘校长、各位领导、老师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是你们以春风化雨般的爱,润物于无声;是你们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呕心沥血把一个懵懂、无知幼童,教导成为一个懂事、明理、上进的优秀少年。是你们以孜孜不倦的教导,给孩子们打开知识的大门,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你们,给予我们的孩子无私的爱!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小学阶段的启蒙作用,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是最重要的。一棵参天大树的形状,在它的树苗时代就已经决定了。小学阶段养成的好习惯,好品格,可以牢固的保持一辈子。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小学教师付出的爱与耐心,付出的心血远非中学、大学阶段的老师所能比拟的。毫不夸张的说,你们对孩子的爱,不亚于父母!

金源实验学校是一个充满爱与活力、美好与阳光的学校,她有一个团结奋进的优秀团体,在刘校长的带领下,老师们在紧张的教学之余,辛勤劳动,精心组织了诗歌朗诵、跑操活动、体操比赛等等活动。让我们的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通过种种活动增加活力,开阔眼界,强健体魄,提高了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让我们的孩子学会了互相包容与相互关爱。非常幸运,我们的孩子能够在这里学习,与歌声、笑声相伴,与良师、益友同行,走过他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光。相信这段时光将会是他人生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同学们,时光消纵即逝,转眼间六年过去了,这六年里,你们慢慢学习,渐渐成长,从一个小不更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小小少年。你们羽翼日益丰满,即将腾飞翱翔在更广阔的蓝天。将来你们会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但是,不管你们取得怎样的成就,你们都必须饮水思源,必须时刻铭记:是金源学校给了你们成功的种子,是金源学校的园丁精心培育,给了你们起飞的动力!孩子们,我们必须心存感恩,感恩在这六年里,每一位帮助、教导过你们的老师!

最后祝愿孩子们以智慧之笔,书写人生华章,在人生第一次小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祝愿学校领导与全体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家庭幸福,事业兴旺!

祝愿金源学校明天更辉煌!

颁奖典礼的演讲稿 篇7

今天我们为了一个作家, 为了一个真正的写作者, 为了一个把写作视为自己生命的人相聚在这里, 共同来见证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文学馆的开馆, 我想这无论是对于她的朋友, 还是对于她无数忠实的读者, 都是一件值得祝贺的事, 在这里, 请允许我以一个诗人的名义并代表中国作家协会, 向张抗抗文学馆的正式开馆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人才辈出的杭州高级中学的慷慨之举表示崇高的敬意, 向所有为文学馆的建立付出了辛勤劳动的朋友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文字的信徒, 都会用自己的一生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想象的世界, 当然这个想象的世界最终会成为更多人的世界, 我以为这就是作家对我们这个被称为人类的群体的最神奇的贡献, 这种精神的创造数千年来就伴随着我们, 给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不同地域的人们以慰藉, 这些无数的被尊崇为人类的文字经典, 从古至今就一直指引着我们, 哪怕就是在最黑暗和不幸的时代, 它也是照亮人类精神世界最温暖的火炬, 朋友们, 还有什么力量比它更强大呢?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或者说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如果人类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创造, 那和别的动物在本质上还有什么更严格的区别呢?说到这里, 我不会不提到今天的主角张抗抗, 毫无疑问她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同样她也是一位与中国当代的现实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作家之一, 她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真正开始写作, 到今天已有四十余年的写作经历, 她的创作一贯体现了她是一位有着道德感和社会责任的作家, 其作品中的人道精神, 特别是对人的命运的深切的关注, 对不同环境下女性生存状态的独到书写, 以及对人物细腻、精微的刻画, 都让她的作品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广泛的认可, 她是为数不多的一直活跃在文坛的一位实力派作家。由于对写作真挚的热爱, 她常年笔耕不辍, 她是我所认识的作家中的一位值得尊敬的劳动模范, 因为每天的写作已经不仅仅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是成为了她的一种生命方式, 在此让我们向她表达由衷的敬意!

每一个作家和诗人都有着自己文学起步的地方, 我以为杭州高级中学就是她文学梦想最初的摇篮, 否则, 经过了五十年, 我想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宿命, 张抗抗把她所创造的一个文学世界又毫无保留地馈赠给了自己的母校, 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 而是张抗抗用自己的方式再一次承接了这里传承久远的文脉, 再一次在隐秘中拥抱了曾经滋养了自己的伟大传统。我们知道, 也用不着在这里列出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 这所百年老校已经以它丰富的人文积累, 不可被重复的光辉历史, 在中国现代教育和文化史上, 成为了一个足以让所有人赞叹的典范。朋友们, 在这里请相信我不会用任何一种违心的方式, 来说出轻浮的溢美之词, 因为许多我所热爱的伟大心灵, 都曾与这里的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有过最亲密的接触, 就是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也会感受到他们的气息。是的, 张抗抗文学馆从建立的那一刻开始, 它就已经成为了这个传统的一部分, 同样它会对后来者, 特别是那些热爱文学的年轻人, 起到启迪和榜样的作用, 张抗抗写作基地也会为培养写作者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 请允许我用张抗抗散文《母校》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发言, 因为这段话表达出了一个作家所应秉持的谦恭以及在她心目中母校的慈爱和崇高, “忽然, 我觉得眼前倏地一亮, 从楼梯灰暗的拐角那儿, 透过来一种奇异的光束……在她面前, 我觉得自己的渺小, 小到如同一个无知的婴儿……”。

颁奖典礼的演讲稿 篇8

张艺谋新片押中最佳男配奖得主

美国洛杉矶时间2月27日晚(北京时间28日上午),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洛杉矶柯达剧院举行。汤姆·霍珀执导的英国皇室题材影片《国王的演讲》夺得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完胜此前被视为最有力竞争对手的《社交网络》,其男主演科林·费斯和《黑天鹅》女主演娜塔莉·波特曼毫无悬念地称王封后。影片《斗士》中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和梅丽莎·里奥分别获得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奖。克里斯蒂安·贝尔目前正在拍摄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的《金陵十三钗》,拥有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号召力,《金陵十三钗》的海外市场被普遍看好。最佳动画长片则由迪士尼公司《玩具总动员3》问鼎。

大卫·芬奇执导的《社交网络》除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外,仅仅收获了最佳配乐和最佳剪辑两项技术类奖项。而在全球成绩出色的《盗梦空间》获得了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剪辑, 最佳混音以及最佳视觉效果四项技术奖项。

Netflix与CBS签订两年非独家内容授权协议

美国最大的在线DVD和视频租赁商Netflix近日宣布与CBS签订两年非独家授权协议,为Netflix的流媒体服务引进更多内容。

这项全新合作将于4月初正式启动,并向用户提供《欢乐一家亲》(Frasier)、《灵媒缉凶》(Medium)等热门剧集。作为内容扩展计划的一部分,Netflix去年12月还与迪士尼旗下的ABC签订了类似的合同。与CBS的合作意味着Netflix已经可以提供全美四大广播电视网的内容。由于CBS是全美四大广播电视网中唯一一家没有与Hulu及旗下Hulu Plus收费服务签约的企业,这就更加凸显出Netflix这一交易的重要性。

从目前的局面看,与CBS的合作使得Netflix具备了Hulu Plus和亚马逊Prime Instant Video等竞争对手所缺乏的优势。

昆汀·塔伦蒂诺接拍意大利西部片

好莱坞“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近日宣布将执导意大利西部片《天使、坏人和智者》(The Angel, The Bad And The Wise),曾在《无耻混蛋》中饰演德国军官而拿到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奥的地利男星克里斯托弗·瓦尔兹(Christoph Waltz)本次将担纲主演。

已确定参演《天使、坏人和智者》的意大利演员弗兰科·尼罗(Franco Nero)透露:“这部电影已经和一些人签约,他们将参与这个电影制作。制作人方面包括了昆汀·塔伦蒂诺,基斯·卡拉丹(Keith Carradine)和特里特·威廉斯(Treat Williams)等15位美国电影人影片会在意大利本土之外制作,如无意外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赴意大利和西班牙取景拍摄。”

YouTube拟在英国推出不限时电影服务

谷歌旗下的视频网站YouTube计划首先在英国推出类似于Netflix和亚马逊的不限时电影服务。

YouTube几个月来一直在同好莱坞制片公司谈判,希望首先在歐洲推出这一流媒体服务,特别是希望率先在英国推出,然后再扩展向美国市场。如果谷歌启动这一计划,YouTube将成为亚马逊和Netflix的竞争对手。亚马逊今年1月份收购了英国电影租赁及流媒体服务公司Lovefilm。

谷歌负责娱乐业务的官员罗伯特·金科尔(Robert Kyncl)将领导实施谷歌的这一计划。金科尔曾是Netflix数字内容副总裁,2010年9月份加盟谷歌。当时分析人士认为,金科尔加盟谷歌意味着YouTube迫切需要一名能与好莱坞达成数字内容交易的人才。

谷歌公司一直在探索将YouTube变成娱乐中心的途径,以便用户能够利用该网站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由于YouTube是免费网站,其收入主要依靠出售广告。目前这家视频网站正在开发支付系统,以能够向用户提供订阅付费服务。

基弗.萨瑟兰回归电视荧屏

凭借在《24小时》(24)中“反恐独行侠”杰克·鲍尔这一角色为观众熟知的基弗·萨瑟兰(Kiefer Sutherland),日前确认将加盟FOX公司的新剧《触碰》(Touch),重返电视荧屏。

2010年,当播出八季的《24小时》正式完结后,主演基弗·萨瑟兰曾暂别电视荧屏,转战百老汇,他目前忙于出演百老汇励志剧《冠军赛季》(That Championship Season),新剧《触碰》的制作也因此定于5月底或6月初开始。曾经拍摄过《绝望主妇》《傲骨贤妻》等剧的查尔斯·麦克道格尔(Charles McDougall)也已确认加盟,担任新剧首播集的导演。

《黑天鹅》获独立精神电影奖

美国当地时间2月26日,2011年电影独立精神大奖颁奖礼(The 2011 Film 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揭晓。惊悚片《黑天鹅》之前得到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摄影四项提名一举全中,新生代男星詹姆斯·弗兰科(James Franco)凭借出演《127小时》坐上独立影帝宝座。

米高梅公司获贷5亿美元

将重拍电影《机械战警》

刚刚从破产中起死回生的米高梅正在等待来自JP摩根银行的贷款,这笔贷款预计为5亿美元。利用这批资金,公司即可重新投入影视剧拍摄。据悉米高梅计划将一代经典动作电影《机械战警》(Robocop)重新搬回好莱坞大银幕,目前已锁定巴西籍导演何塞·帕迪哈(Jose Padilha)掌镜。

《好汉两个半》本季取消制作

被称为好莱坞收入最高也最会惹麻烦的美剧明星、热播喜剧《好汉两个半》的主演查理·辛(Charlie Sheen)近日公开攻击《好汉两个半》制片方及制片人查克·洛尔(Chuck Lorre)为“小丑”和“骗子”,《好汉两个半》的制片方华纳兄弟公司与CBS电视网随即取消这部剧集本季剩余集数的制作。双方在联合声明中称:“鉴于查理·辛近日的言论,行为和状态,CBS电视网和华纳兄弟公司将不会继续《好汉两个半》本季剩余集数的制作。”《好汉两个半》本季还有8集要制作,由于查理·辛疝气发作导致4集被取消,现在剩余4集也被停止制作。

《最后的气宗》横扫“金酸梅”

开学典礼上校长的演讲稿 篇9

各位同学: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希望你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职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的造福于社会。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认真负责的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到的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 篇10

大家好!我们一起在这环境优美的校园中,度过了五年的光阴。五年中,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酸甜苦辣,悲欢忧愁。我们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在母校了,我们既有对母校的不舍,又有对中学的期盼。母校的角角落落已经深深铭刻在我内心深处,拂之不去,又怎能忘记?

我深深地记得:三年级的语文课上,我由于性格内向,上课不常举手发言。看着同学们在课堂上生龙活虎的样子,我的心里总会闪过几丝不痛快。既使很简单的的问题,千斤重的手也举不起来。王老师似乎看出了我这特点,决定扭转我的思想观念,让我变得充满自信。她故意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并用富有鼓励性的声音说:“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举手就是成功。”话音未落,同学们刷地举起手来,老师用善意的眼睛注视着我,好像在说:“勇敢一下,你是一个男子汉哦!”最终,我慢慢地举起了手。

我还深深记得:一次体育课上,我不慎把鼻子捅破了,鲜红的血流了出来。我也不禁惊呆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同学看到流出的鼻血后,赶忙把我拥到卫生间,用冷水帮我洗去鼻血。一阵七手八脚的忙碌后,鼻血才停止了“汹涌澎湃”,同学们还关心地问我:“还流不流了?”我此时才感到原来友谊如此温暖。

中国的颁奖典礼就是过场戏 篇11

既然颁奖典礼具有这么多先天优势,而中国人又那么喜欢看晚会类的节目,供需全具备了,我们的“颁奖典礼事业”也一定是丰富而成功的才对。可是事实却远非如此,前阵子网络流行着一个颇有名的段子,它说:“上帝想听歌了,带走了杰克逊;上帝想看AV了,带走了饭岛爱;上帝想看CCTV,带走了罗京;上帝啊,你为什么不看中国的颁奖典礼呢?上帝说:你当我傻子啊!”此话虽属恶搞,但是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颁奖典礼的尴尬地位。

那么我们中国的颁奖典礼到底怎么了?难道是钱花得不够多?明星穿得不够漂亮?还是我们舞台搭建得不够恢弘?事实证明上述问题都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要想知道真正的原因,恐怕还要横向地比较一下世界上成功的颁奖典礼,找一找我们的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

差距一 “先天缺陷”——评奖规则

一个人漂不漂亮光看长相并不能说明问题,关键要看气质,套用到我们的颁奖典礼也是一样,场面是其次,关键是缺乏权威性。这权威性打哪来,不是由国家承办、请好多大腕来颁奖就算权威了,关键还要看根本的评奖规则。

这不,今年的金鸡百花刚一落幕,这个中国最“权威”、最大型的奖项就被“双黄蛋”、“人情奖”、“一锤子买卖”、“霸王条款”等质疑声包裹起来。中国影协常务副主席康健民在面对一个记者关于“双黄蛋”的提问时说: “当一个奖项的所有候选人得票都不超过50%时有两种选择,要么就是空缺,要么就是并列。我记得有一年的最佳影片就是空缺。并列也有专门的规定,首先这个奖项的候选人必须大于等于四个,也就是说像今年的最佳戏曲片只有三部候选,就不可能产生‘双黄蛋’;其次,在所有的奖项中只允许两个奖项出现并列的情况,绝对不可能一届金鸡下三个‘双黄蛋’。”

康健民的这个解释看似很合理,可是既然合理又不可避免,为什么像奥斯卡这等大奖项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康健民接下来的话一语道破了天机:“我们的评委太理解创作者了,大家也许去当一次评委设身处地地感受一下就能明白他们的心情。两年来有那么多优秀影片诞生,每一部的创作都很不容易。面对着如此的丰收景象,评委们不忍痛割爱也是可以理解的。”

人情大于选拔,成了我们颁奖典礼最大的诟病。说好听的是评委理解创作者,说不好听的其实就是“走后门”,这个现象要在生活中出现可以把它勉强说成“人情”,而放置在国家的颁奖典礼上,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潜规则”。

这个“人情”现象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说到底还是由仅23人组成的评委会以及相关的评审制度造成的。虽然这些评委是由演员、导演、制片等不同职位的人组成,看似“民主、专业”,但是人少毕竟好说话,所以每年的金鸡百花都脱不开“潜规则”的质疑,这也让本应权威的国家颁奖典礼,最后沦为了“全家欢”式的自娱自乐。除了金鸡百花奖以外,像华表奖,还有各类音乐颁奖典礼也都脱不开这个模式,在这样的规则下,又怎能让人们对这些颁奖典礼信服呢?

差距二 缺少“主人”的中国颁奖典礼

中国的颁奖典礼普遍缺乏活力,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个撑场的人,这个人就是主持人。想一想一个“缺乏”主持人的颁奖典礼,就像一个没有主人的Party一样,最后只能变成一个“流水账”式的表彰大会。

什么是主持人?一般观众的理解,可能会认为只要他(她)主持一个节目,对着镜头说话就算是主持人。其实真正的主持人远比这个理解要复杂得多,他(她)需要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节目中,主持人应该是集编辑、记者、播音员于一身的。

而目前我们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主持人,都还只是停留在播音员的阶段,既不对节目进行掌控,也没有义务为节目进行前期采访,甚至往往连稿子都是由专人写好,“主持人”只要照着念就可以了。与《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不同的是,这类主持人更加娱乐化一些,不过本质上是一样的。对于那些如马东、崔永元、白岩松、杨澜这种真正具有主持人功力的主持人,则很容易被人们划到记者那一领域上,按照思维定势他们自然与娱乐节目绝了缘,只是偶尔在主持人颁奖典礼上才能看到他们客串的身影,相反那些并没有主持能力的娱乐“播音员”们却被推上了颁奖典礼的殿堂。

所以最后我们只能看到台词背得很顺,但却完全没有幽默感,面对嘉宾一脸茫然的“主持人”们。本来颁奖典礼的过程就是比较枯燥的,除了几个重点奖项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鸡肋”,主持人作为活跃现场气氛、调动观众和嘉宾情绪以及让“鸡肋”时间变成颁奖高潮前的重要铺垫的关键人物,责任是相当重大的。比如本届艾美奖的主持人尼尔·帕特里克· 哈里斯完全靠着个人能力将漫长又无聊的颁奖典礼变成了他的个人“脱口秀”,其幽默诙谐的表演几乎像是演了一场电影一样精彩。

在这点上,我们的颁奖典礼就做得很差。不是说他们没有意识到主持人的重要性,也不是我们没有好的主持人,关键是人们放不下自己的思维定势,总是将眼光停留在综艺娱乐节目那几个主持人身上。实在不行,就只能找演艺明星,比如最近两年的颁奖典礼就经常能看到张国立的身影,组委会试图通过张国立的名声和人气来挽救颁奖典礼的低收视率,当然效果是有的,不过张国立之后呢?中国又有几个喜剧明星可以担当此任呢?毕竟术业有专攻。关键我们还是要放开思想,打破娱乐和非娱乐的行业壁垒,让真正有水平、有能力的主持人来撑起颁奖典礼的“半边天”!

差距三 颁奖流程缺乏“娱乐精神”

任何事物都要有自己的规矩,有规矩是件好事,但当这种规矩成为一个一成不变的教条时,那么这件事物就失去了生命力,对于颁奖典礼来说更是如此。此类节目本身就是规矩大于创意,所以这就更加要求组委会和编导要在节目的流程上下工夫,设置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来。

然而,这种惊喜和创意却是我们的颁奖典礼中最缺乏的。大凡一个颁奖典礼,无非就是“主持人”先开场报幕,说一些“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晚上好!”以及一堆干巴巴的无实际意义的华丽语句。然后请上一群跟所颁奖项并无太大关联的名人们来开奖,演员上台领奖,不痛不痒地说几句谢谢,鞠躬下台,主持人再次用上那堆华丽的语句串场,接着穿插几个与电影没有任何关系、娱乐性也不强且愣充风雅的歌舞节目,表演完毕再次颁奖,最后典礼结束。

整个颁奖典礼,在未剪辑的情况下,一般都会持续三个小时以上,可想而知,这该有多无聊。就连参与其中的明星们都会时不时打打哈欠,更别提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了,只能早早地换台了事。没有观众买账,这些颁奖典礼就更别提能有什么影响力了。虽然近几年国内的颁奖典礼也下血本请来诸多大牌明星助阵,然而枯燥的晚会流程,让这些本应大放异彩的明星黯然失色,只能坐在座位上充些人气而已。

有人抱怨,颁奖典礼就这点事,如何弄出创意来啊?这太难了。

说到这,就让我们来看看格莱美是怎么做的吧。格莱美颁奖典礼精良的制作水平使它由刻板的颁奖仪式变成一档活色生香的音乐节目。它在颁奖环节和表演环节都设置得很有创意,明星们的熠熠星光加上绚丽的舞台艺术手段,使颁奖仪式俨然成为一次全球性的盛大娱乐派对。这其中的奥秘其实并不是说它把颁奖的形式全然改变,而是在具体的表演和颁奖的细节中加入很多“作料”,用明星来包装明星,用音乐来包装音乐,将各种素材混搭起来,配上完美的包装,让观众感觉像是在看一场娱乐界的大Party一样热闹带劲,并且将格莱美的一切品牌化、娱乐化、商业化。

颁奖典礼的演讲稿 篇12

一、升华晚会主题

首届“大爱镇江”举办于2009年元旦。此后, 镇江市委、市政府把它作为每个年末岁初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项目, 至今办到了第四届。很多人担忧, 连年办, 连年选, 会不会思维枯竭?会不会人物稀缺?会不会有疲劳感而效果打折扣?实践证明, 抓取道德样本, 是确保晚会成功的关键。选取道德样本, 首要的是确定主题。

2011年, 有很多城市在打幸福牌。我们在晚会主题的运筹过程中发现, 许多好人生活得仍然很艰辛, 他们坚守道德, 坚守良知, 坚守良心, 他们的精神很富有, 如同点点星光, 闪烁在璀璨的天空。因此, 晚会的主题确定为“道德的星空”, 着力从几个方面切入:

1. 从时代需要切入。

时代呼唤高尚的道德。2011年, 小悦悦遭碾压事件、深圳福田老人倒地无人救助事件等, 折射出社会道德面临的深层困境和相关社会机制的严重缺失。道德专题晚会从道德着眼, 正是贴合了时代的要求。我们从镇江的好人中, 找出了与时下负面案例截然相反的镇江样本。年近六旬的保安范文清, 挺身而出抓小偷, 被摩托车拖行六百米;镇江三轮车工人, 在危急时刻集体抬起压住路人的汽车, 救出伤者;当一些地方为农产品滞销一筹莫展时, 镇江的网友自发组织采购莴苣, 短短十天形成从市民到政府到全社会的助农风暴, 解决了5000多吨莴苣的销售难题。和谐镇江需要这些样本, 当今时代需要这种样本。这不仅是一曲镇江好人的颂歌, 更是一个时代跳跃着的道德脉搏。

2. 从城市特质切入。

城市传播着高尚的道德。镇江是一个有着爱心传奇的城市。西津渡救生会遗址, 留下了前人的道德足迹;水漫金山的神奇传说, 讲述了美好的爱情;新时期精神文明中涌现出的“中国好人”, 镇江上榜人数已有17位;曾经为了救助一个女大学生, 镇江70万人伸出援助之手, 满城尽飘黄丝带;镇江的个体医生张晓春, 与临汾女教师许香香骨髓配对成功后, 发现许香香家境困难无力手术, 发动镇江全市捐款30多万元, 捐了骨髓又捐款, 在镇江临汾两地掀起爱的风暴;镇江的爱心志愿者已达到12万人的规模, 成为响当当的志愿者之城;2011年的“大爱之星”人物评选, 有21万人参与投票, 这座城市爱心资源的丰富, 令人感动。在这样一个有着大爱特质的城市, 举办道德专题晚会, 全面诠释镇江的大爱, 是媒体的责任。

3. 从全国视野切入。

举国关注着高尚的道德, 各地都在做道德主题的爱心品牌, 做得响亮了, 就是一张精彩的城市名片。镇江也是如此, 先后与凤凰卫视、央视合作, “大爱镇江”已在全国范围形成品牌影响。这次, 我们特邀央视“感动中国”团队来镇, 策划运作第四届“大爱镇江”颁奖典礼, 借央视核心品牌栏目的力量, 把“大爱镇江”晚会做成全国视野的精品。央视名主持人张悦、启明主持晚会, 央视文艺中心夏雨执导晚会, “感动中国”总撰稿陈镭为晚会撰稿, “感动中国”的编导和摄像前来镇江摄制晚会短片。有了全国视野, “大爱镇江”展现出了“镇江特色、感动中国”的效果, 视野更宽广, 理念更先进, 效果更显著。

二、创新晚会形式

每一届主题晚会总体的格局是相对固定的:颁奖环节, 向道德模范致敬;文艺环节, 歌舞给道德模范以颂扬;访谈环节, 让道德模范的情感在某个点上现场爆发, 引发观众的思考和感动;制作小片, 在道德模范出场前现场播放, 简明扼要地将人物的光彩推到现场, 达到迅速升温的效果。

每一届晚会因主持人的不同个性而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与凤凰卫视合作时, 主持人访谈环节嵌入了互动因素, 凤凰名嘴杨锦麟将书法移到了场上, 现场挥毫, 逐字解说, 演绎镇江一年来的好人善举、城市表情;央视张悦喜欢用会客厅的方式, 与“爱星”们由浅入深地拉家常, 用平常温馨的语言引发大爱的感悟, 别有一番特色。但主持人个性的因素, 远远不是晚会形式创新的全部, 我们从三个方面优化了晚会形式的创意:

1. 主副会场的变化。

今年的晚会分主副两个会场, 运用网络、视频、现场、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观众间多方互动的元素, 更好地实现道德样本的晚会运用。主会场设在新落成的镇江艺术中心, 一个相对完整的舞美环境, 集中展示晚会的流程;副会场设在镇江市政府新市民大厅, 组织若干方阵的观众观看大屏上的主会场信号, 并适时与主会场互动。两个会场遥相呼应, 在同一片星空下, 共享道德的荣光。

2. 仪式感的变化。

晚会往年是在一个偌大的体育场举办, 数千观众云集, 晚会的影响面固然大了, 但是会场的空旷和临时搭建的舞台会弱化晚会的仪式感。今年, 放在新落成的艺术剧院, 时尚而大气的舞台, 适时加入现代舞台元素, 观众端坐在宽阔的座椅上, 有一种尊崇感。为了烘托“大爱之星”的致敬氛围, 在颁发“大爱人物”奖杯后, 全场起立, 众口朗朗, 按演艺大屏的致敬词, 群体朗诵, 震撼人心。因为场地的压缩, 在外围加了几百米长的红地毯, 两侧辅以鲜花和奖杯, 让“大爱之星”从场外踏着红地毯进来, 需要近十分钟, 才能到达主会场的中心。这个走红地毯的过程, 就像奥斯卡颁奖一般的尊荣, 强烈的仪式感, 令“大爱之星”感受到特别的尊重。

3. 传播方式的变化。

以往的晚会, 是一次新闻专题+现场演艺的共同体, 重点是现场, 向外围的发散不够。这次, 我们新增加了传播渠道, 使晚会现场大大地延伸了。除镇江电视台主频道现场直播、国内诸多媒体现场报道外, 中国文明网、新浪微博同步直播。晚会设置几个切口, 在人物话题互动性很强的环节, 切入分会场, 切入微博墙, 新浪微博网友可以对晚会的感人之处进行即兴式点评, 网友微博刷刷地滚动在大屏上, 强烈互动的氛围, 使得舞台更为开放, 大气磅礴地展现大爱主题晚会的效果。

三、运用道德样本

一场道德专题晚会有责任将一座城市的道德楷模进行整体式展示。但是, 舞台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 晚会在央视播出的100分钟以内的限制也是客观存在的, 需要归纳道德样本的事迹, 通过严密的逻辑关系, 进行有机的串联, 使得整场晚会一贯到底, 达到点面结合、一气呵成的效果。因此, 我们在运用道德样本时, 进行了一些创新:

1. 归纳归类, 用好群体样本。

往年, “大爱镇江”晚会上, 会有一到两位享有国家级荣誉的典型出现, 如走在大地上的农业专家赵亚夫、致富农村的好支书张雅琴等, 他们都是“中国好人”的入选者, 是全国范围的典型。今年, 我们面对的人物素材, 大多是草根平凡人物, 我们尝试用草根的低微建构道德星空的宏大叙事。道德楷模的事迹, 有的是一瞬间的作为, 有的是碎片式的温暖, 有的是一件事的执着, 有的是一辈子的坚守, 需要把他们进行归纳归类。为此, 我们运用集合处理的办法, 如将几个一瞬间壮举的践行者, 放在一个群体, 他们中有跳水救人的好民警、义救路边醉汉的好市民、勇抓小偷的好保安、抢救路边伤者的好司机等等, 单独地抽出来, 他们的事迹尚嫌单一, 但集合处理后, 就让人看到了一种潜在的力量:镇江的普通人, 爱心的大汇聚, 无愧于一座有爱有道德的城市。我们还把一些坚守一辈子的道德践行者放入一个群体, 如潜心国学的九旬老人、坚守承诺照料战友母亲的好士兵等。无论是一瞬间, 还是一辈子, 经过归纳和归类, 作为道德样本, 用整体小片的形式, 在舞台背景中展现出来, 令人震撼。

2. 串联人物, 理清人物的出场逻辑。

一场晚会有五六个人物, 谁先出场, 谁后出场?我们让见义勇为的典型先上场, 展现阳光的力量, 让人产生呐喊的冲动;再出来残疾而自强不息的典型, 悲悯中产生力量, 让人产生救助的冲动;再出场二十年背妻的好丈夫李永生, 温情中心生感动, 让人产生掉泪的冲动;再出群体的震撼性事件, 展现镇江这座城市的大爱特质, 让人产生自豪的感受。这样, 整场晚会的基调, 不悲切, 尽管其中有残疾人的轮椅之行;不平淡, 尽管他们多是平凡人物;不矫情, 尽管我们的台词是抒情的, 但贵在自然;不间断, 尽管各人的故事特色不同, 但流畅的安排, 没有中断的感觉, 而是高潮迭起。

3. 由点及面, 用好小片的诠释功能。

小片, 短则三分钟, 长则五分钟, 讲述的是道德模范们的事迹。央视记者分四路, 八名同志来到镇江, 与镇江台的记者一起扑下去采访, 访谈是到位的, 剪辑是精致的, 表现是强烈的。央视总撰稿陈镭说:“小片千万不要高大全, 哪怕只讲某一个方面也行, 起的是引领话题的作用, 预热的作用, 未必一定要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 小片点到为止, 通过一个点来启动一个面。更多的空间, 留在主持人张悦和启明的访谈中。这样的设置, 不仅控制了晚会总长度, 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感人效果。

4. 多元素共进, 用好文艺的升华功能。

上一篇:提高领导协调沟通能力下一篇:大连游记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