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复习纲要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学复习纲要

社会学复习纲要 篇1

关键词:单词辨音,应试策略,复习纲要

新《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扎实的语音知识是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大多数单词的发音是符合发音规则的,读准语音,对单词拼写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英语单词的拼法与发音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给学生拼写记忆、单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单词辨音也就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在平时的练习中,五题中错两三题是常见的。尽管经常做,但还是不能达到较好的状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既要记忆读音规则,又要注意某些单词的特殊发音。另外,重音位置正确与否对单词辨音的影响也极大。重音不同,读音规则也会不同。记忆单词时,就要仔细分析单词的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以有利于准确掌握单词的读音。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归类,把一些常见的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里的发音罗列出来,并分类整理,把一些特殊情况也一一列出,让学生多读多背多练。对于中学课本的编写,我认为应该系统地进行音标著录,并且把它贯穿于每个新单词的学习中,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对音标的认识便会从模糊到清楚,对单词的读音从感性的模仿到理性的自我拼读,即从机械的无意义识记到理性的有意义识记。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英语单词辨音题的应试策略和复习纲要,在此一一陈述,希望对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一些帮助。

一、读准单词发音,从新授课开始,日积月累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题目只要读准单词的发音,正确的答案便会一目了然。然而,学生发音不准的问题非常严重,许多学生对单词的发音只求个大概了解,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许多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如/e/和/a/不分,藜/和/e藜/混淆。这些习惯一旦养成,不仅会影响学生单词辨音题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后续学习。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发音习惯,教师在平时的单词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处理好新单词的教学。第一印象最重要,一个单词第一次出现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留下正确的印象,如果学错了,今后纠正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新授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放慢语速、分开音节的方式,让学生听得清,读得准。学生学会后,再让学生互相检查和监督彼此的发音,及时纠错。并鼓励学生多听录音,多模仿。对于一些易错的单词、相似的单词则让学生进行对比认读,让学生抓住不同点,正确区分。

二、补充音标知识,掌握发音规则

由于教材的缘故,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音标知识,对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和音节的概念一知半解,极大地影响了对单词读音的辨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复习的第一步先将48个音标,以及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掌握音标知识及发音规则。为了让学生记忆起来效率更高,印象更深刻,笔者收集了一些顺口溜和小段子帮助学生记忆。

三、特殊单词特殊记忆,重点单词重点记忆

社会学复习纲要 篇2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的意见》,对《纲要》实施做出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总结规划编制工作经验,表彰先进典型,布置安排《纲要》实施和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工作。

一、认真做好规划编制总结,系统提炼成功经验

总结“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有以下经验。

(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是规划成功编制的根本保证

一是以五中全会《建议》指导规划编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建议》,为编制《纲要》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依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建议》起草组组长,还明确指示,必须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编制出一个耳目一新、实用管用的规划。

二是强化规划编制工作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纲要草案》。国务院首次成立《纲要草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李克强总理亲自担任组长,主持召开多次会议研究《纲要草案》。张高丽副总理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其他国务院领导同志任成员,均多次对规划编制工作做出具体指示。

三是加强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沟通衔接。在《纲要》研究起草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研究调研,并提出意见建议。全国人大财经委专门组织召开会议,讨论完善《纲要草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全国人大财经委首次联合编写《纲要草案》解释材料。“两会”期间,多位委领导、170多位司局级同志分赴各代表团,逐条解释近千条具体修改意见建议的采纳情况。

(二)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基础研究,是规划成功编制的重要前提

一是坚持用新发展理念谋划发展。我们注重打破传统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坚持用新理念新思路谋划发展。《纲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贯穿于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谋篇布局、指标设置、政策举措等各方面予以充分体现。

二是深入开展规划前期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社会公开遴选并委托国内外80余家机构,围绕“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培育发展新动能、弥补全面小康社会短板、防范重大风险等课题进行了研究论证,累计形成了2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还向中央《建议》起草组提交了包括《基本思路》在内的24份研究报告。

三是强化“三个重大”研究论证。做深做实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等“三个重大”,是“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一大亮点。《纲要》通过23个专栏明确了165个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强化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改善“五大支撑”,是实施《纲要》的有力抓手。

(三)创新工作方法、开门集思广益,是规划成功编制的重要途径

一是创新规划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新时期规划性质、功能定位、文本形式、编制程序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探索创新,更加注重战略思维,加强对重大趋势演化规律和方向的研判;更加注重系统思维,处理好重大比例关系的协调平衡,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更加注重开放思维,用全球视野谋划发展、构建制度、配置资源;更加注重底线思维,积极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增强规划的弹性,使规划留有余地。

二是完善咨询论证机制。李克强总理亲自到国家发展改革委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国内外专家对“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组建了由55位不同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成的“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从《基本思路》研究阶段,就开始为规划编制提供咨询论证。我们还专门走访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主要智库,听取意见建议。

三是强化规划编制的民主参与。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我们创新开展“问计求策”活动,并开通了建言“十三五”微信公众平台,共收到3万多条意见建议,一些真知灼见得到了采纳。我们还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合作,组织在校学生为规划建言献策。

(四)加强上下联动和横向协调,是规划成功编制的重要基础

一是强化上下联动。在思路研究、《纲要》起草、宣传解读全过程,发展改革系统上下联动,相互借鉴、相互支持,形成了强大合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系统会议,听取各地发展改革委意见,推动中央和地方《纲要》衔接协调。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印发了近50期《“十三五”规划工作简报》,向地方介绍各方“十三五”规划工作的好做法和重大课题成果,加强系统沟通交流。

二是加强横向协调。国务院成立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小组,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组长单位,三次组织召开起草小组会议,研究讨论《纲要》框架和草案。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多次就“三个重大”召开部门座谈会,讨论协调重点和难点问题。

两年多来,同志们牺牲周末和节假日,特别是在最后冲刺阶段,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体现了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国家和各地区《纲要》的成功编制并高票通过,是对大家最好的奖励和肯定,值得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同志们自豪和骄傲。

二、围绕全面小康目标,坚定不移推动规划实施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6.7%,成绩来之不易,但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小,要实现《纲要》提出的年均6.5%以上的增长目标,难度也不小。发展改革系统要肩负起规划实施的历史使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规划实施

一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步显现,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更多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推进规划目标任务落实。

二是完善规划对市场主体的引导机制。推动规划实施特别是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要让社会资本“挑大梁”、“唱主角”。要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定期新闻发布制度,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的良好氛围。要分类做实重大项目包,推出几个有全局意义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项目包,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要创新民间投资参与方式,加大购买服务力度,通过PPP的模式广泛吸引社会投资。

三是创新做好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工作。《意见》首次提出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评估。要把年度监测评估重点放在主要目标和“三个重大”的实施评估上。要通过年度监测评估,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规划实施的薄弱环节找出来。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测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为改进规划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四是强化规划实施监督考核。要继续完善人大监督、社会监督、党政监督相结合的规划实施监督机制。要发挥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和推动作用,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改进意见。要落实《意见》提出的“将《纲要》实施情况纳入国务院大督查内容”有关要求,加快建立专项督查机制。

(二)狠抓实施重点,科学引导资源配置

一是落实主要指标。《纲要》设置了25项主要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3项,预期性指标12项。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由国务院相关部门牵头落实,并进一步分解到各地区确保全面完成。预期性指标的作用与以往有所不同,关系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要加大力度予以推进。

二是贯彻重大战略。《纲要》明确了18个领域的改革发展任务,要突出抓好中央明确的重大战略任务推进工作。要围绕如何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更好地发挥“三大战略”与“四大板块”的叠加效应,如何更好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际产能合作、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任务,研究强化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真抓实干出成效。

三是实施重大项目。165项重大工程项目是《纲要》实施的重要抓手,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备条件的要加快开工,已经开工的要加快建设,暂不具备条件的要加快前期工作。要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库,国家级专项规划及各地《纲要》明确的重大工程项目,都要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做深做实、加快推进。要完善纵横联动机制,加强与地方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搭建会商和信息交换平台,及时解决实施中的问题。充分发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作用,实现平台受理、在线办理、限时办结、全程监察。

三、着力加强规划能力建设,提升发展改革工作质量

编制中长期规划、实施中长期规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发展改革系统规划编制实施任务越来越重,要进一步提升规划能力和水平,提升发展改革工作质量。着力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化重大问题研究

一是更加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三产超二产”、“消费超投资”的积极变化,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经济整体提升为重点,以创新驱动为路径,继续强化政策激励和制度便利,加快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

二是更加重视研究发展动力问题。培育增长新动能,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之举。目前,新技术引发的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孕育,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产业融合和创新,拓展了创业和增长空间,改变了传统的企业内涵与组织运作方式,大大提高了运行和服务效率。对这些新技术、新模式形成的新动能,要加强跟踪研判,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三是更加重视新常态下经济治理方式的创新。新常态新变化需要我们创新经济治理方式,特别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更加准确地把握经济实情,更加科学地预判主要经济变量走势,更加有效地用好各类政策工具组合。要根据培育经济新动能的要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产业政策创新转型,更好激励创新创业,更加包容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协调,配置更多公共资源,补齐全面脱贫、改善生态环境等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继续保持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的良好精神面貌,切实履行好我们的职责。

二是持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要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深化实地调研,在学习、研究和实践中增长才干。要积极主动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多提创新性建议、多做原创性工作。要强化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不断调适理念、思路和方法,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

三是促进系统干部融合联动。要继续深化上下联动和横向互动,健全工作简报、纵向网等信息交流平台机制,强化纵横向工作联动机制建设,将这两年规划编制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制度化、常态化。要广泛开展联合调研,继续推进干部双向挂职锻炼,组织好地方发改部门业务培训班。

(三)推进规划工作创新

一是更加注重用全球视野创新规划工作。我国与世界经济已经深度融合,在全球的利益分布更加广泛,资源配置、市场拓展、产业链构建等,都需要从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的角度来展开,规划方法创新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和要求。

二是更加注重利用新技术创新规划工作。要探索建立中央和地方、部门间、地区间规划信息共享平台,把各地区、各部门实施的工程项目、出台的政策措施汇总起来,提高上下左右的协调能力。同时,要不断完善公众信息交互平台,通过新媒体广泛收集公众的意见建议,强化政府与公众间的交流。

三是更加注重强化法律保障创新规划工作。要加快规划工作法制化建设,积极推进《发展规划法》立法,开展空间规划立法研究。要尽快出台《国家级专项规划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技术规程。

推进规划实施任务十分繁重,而且非常艰巨。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继续保持旺盛的精力、扎实的作风、创新的思维,共同努力把“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和目标落到实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德育原理复习纲要 篇3

简答

论述

案例分析

卷面分80分作业分20分共计100分

第一章 德育即道德教育

了解德育的内涵

(一)广义的德育(大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德育即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德育原理》,胡守棻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的所期望的品德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德育原理》,胡厚福

(二)狭义的德育(小德育)

德育即育德,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

德育指教育者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采用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素养的系统活动过程。

指道德教育,使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第二章 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1. 试论德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试析我国中小学“越加强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越难开展”现象。

第三章 德育的必要性

试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第四章 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

1.理解德育目的的特性和功能;

2.了解德育目标的分类及制约因素;

3.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

第五章 德育内容与德育课程

1.试析道德理想教育、道德原则教育、道德规则教育之间的关系。

2.中西学校德育内容之比较

3.调整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若干建议

4.德育可否作为一门课程去开设?德育学科课程的特点有哪些?

5.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则应有哪些?

6.应当在哪些方面优化学校德育的隐性课程?

第六章 德育手段    

1.榜样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这样才能够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第二,榜样本身的特点(如年龄、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习。如成人榜样对学生的影响就不如年龄相近的同学榜样的影响大。

第三,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都能够做得到,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榜样的行为标准太高,使学习者产生“可望而不可及”之感,那么对学习者的影响会受到限制。

第四,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即学习者相信榜样做出某种行为是出于自然,而不是具有别的目的。

第五,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样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的行为。

2.惩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1)惩罚必须是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

(2)惩罚必须对违反规则的学生有意施加某种痛苦或不快;

(3)惩罚必须由权威执行;

3.学校惩罚的伦理原则

第一,必须按正当的程序实施惩罚。

学校和教师在惩罚学生之前,必须有充分的根据,确认该生犯有严重的过错;允许学生申诉,并且认真听取学生的申诉。

第二,必须结合改造和教育实施惩罚。

学校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惩罚,而代之以劝诫和教育或其它手段,特别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以免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另一方面在不得不实施惩罚时,应当尽可能减轻惩罚的严厉程度,并且结合改造和教育措施予以实施。

第三,惩罚必须仅针对学生的道德过失。

 在学校生活中,“惩罚”归根结底是一个伦理概念,意味着学校惩罚针对的是学生在道德上的行为过失。对于学生的非道德性过失,不得以惩罚的方式处理。

第四,不得以学习方式或其它不恰当的方式惩罚学生。

第七章 德育方法

掌握具体的德育方法及其运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思考德育方法的组合模式及灵活运用的问题。

◇具体的德育方法

(一)语言说理类

(二)榜样示范类

(三)修养指导类

(四)实践锻炼类

(五)行为训练类

(六)规范制约类

(七)评价激励类

◇1.掌握教育分寸的艺术2.抓住教育时机的艺术 3.疏导的艺术 4.抓“闪光点”的艺术

第八章 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

1.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一阶段:宗教化学校德育

• 第二阶段:权威灌输型学校德育

• 第三阶段:科学化学校德育

2.传统学校德育与新德育观的矛盾与冲突

(一)超稳定的传统德育模式与新社会化机制的矛盾

(二)单一专制的传统德育与多元文化价值的冲突

(三)传统学校德育价值取向与当代新兴价值观的冲突

(四)传统学校德育的权威机制与教育民主思潮的冲突

(五)强迫灌输的德育方法与注重个性发展的冲突

3.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1)应当把学校德育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坚持选择健康的德育内容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简单背记某些规则;

(2)应大胆吸收引用科氏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来改造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堂教学;

(3)应当注重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

(4)德育应注重公正团体的作用,注重隐蔽课程的影响;

(5)德育应坚持科学实验,坚持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方针,为实践为改革服务。4.由麦克费尔等创设的体谅模式的理论假设

1964-1971年,麦克费尔等人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英国中学13-18岁的男女学生进行过3次大规模的调查,要求他们分别记述一件别人对自己好、对自己不好、对自己既谈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的事件。通过对这些“好事”和“坏事”的分析,他们得出了关于学校德育的一些基本假设。5.简要的评论社会行动模式

不足:

(1)它的理论研究尚处初步阶段,远没有能说明公民行动教育的理论依据,而仅仅表明道德行为是重要的,然而,任何社会行动的产生都是有极其复杂条件的;

(2)公民行动教育费用太昂贵,尤其需建立设备齐全的公民实验室,这在目前大多数学校是很难做到的;

(3)社会行动模式由于诸多现实问题,可能会出现课程中断的情况。

(4)该教育安排繁多的活动,势必影响其他相关学科教学,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仍亟待研究;

(5)评估的困难,也增加了对这一理论科学性的疑虑。

贡献

首先,它强调德育必须注重公民社会行动方面的教育,注重个体社会道德行为的培养,弥补了上述各种理论的不足,对推动当代学校德育科学化有重大意义;

其次,它提供了一套集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和系统科学原理于一体的新公民德育体系,对探索发展学生道德认知力与传授道德知识以及与培养公民社会行为三者的关系上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鲜经验;

再次,它在实践上发展了一套较完整的教育实施方法和程序,并且在使德育与其他学科和课程有机渗透乃至使教学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尤其把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培养演变为课堂教育过程,其意义是相当大的。

◆6.通过对社会行动模式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体谅模式的比较来分析当代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行动模式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体谅模式的比较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道德判断力;

体谅模式:道德敏感性;

社会行动模式:环境能力或道德行为能力。不同之处:

教材: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以道德两难情境为教材,体谅模式以人际和社会情境为教材,社会行动模式却没有十分有特点的教材或活动素材。正因为如此,它不如另外两个模式那么具有专业性和可操作性。

方法: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重视道德讨论,体谅模式偏爱角色扮演、摹拟表演、社会剧创作,社会行动模式则强调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直接干预公共事务的社会行动。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不主张、不提倡甚至反对脱离学科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它们都力图把学

校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并且都按照各自的理论假设,对学科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调查、梳理和重构,以适应间接德育的要求。

(二)学校德育发展趋势

1.德育重心转向培养适应当代价值多元特点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动能力。

2.德育途径从重视直接的道德教学转向强调间接的道德教育。

3.德育教材转向开放的情境性教材。

4.德育方法转向以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作、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从方法上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德育。

总之,作为当前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学校德育,是“培养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性、道德行为能力”的德育,是“非课程化”的德育,是“情境性”德育,是“诉诸学生生活体验和主动参与”的德育。

第九章 国外学校德育实践简介

1.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特色、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中小学德育的特色

(1)把德育放在首位。

(2)注重传统道德教育。

(3)注重国情,强调新加坡特色。

(4)重视生活教育与公民知识的传授。

(5)强调从青少年抓起。

(6)重视行为实践在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种的作用。

◇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合格的专业的道德教育教师。

(2)忽视对个人的品德教育。

(3)教育方法欠缺。

(4)企图用传统思想抵御新思潮。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

(1)修改现行课程标准.以适应时代潮流,兼顾社会的变迁;

(2)继续弘扬亚洲传统价值观,以奠定国民的道德基础;

(3)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强调人文精神的价值,指示学生明了立身处世的道理;

(4)改进学校德育教学方法,协助学生了解社会事实,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潜在课程”功能,包括教师的生活方式、学生的生活规范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

(6)积极推行亲职教育。

2.英国学校德育的特点

①宗教性与世俗性并存

②人本主义与自由主义共举

③针对性与梯阶性凸显

④显性与隐性结合3.当代日本德育的特点

◇德育目标:(1)大众性的德育目标;(2)宽泛性的目标理解;(3)序列性的目标设置; ◇德育内容:(1)注重德性养成;(2)针对性的强化;(3)东西合璧的融合性;

◇德育途径:(1)国家政府高度重视且计划性强;(2)注重道德教育的显性与隐性相结合;(3)注重道德教育的整合化、社会化;

中考复习计划重点纲要 篇4

第一步:梳理知识要点,根据掌握知识点的程度调整复习的进度和侧重点。

1)首先,归纳知识点。对科目本身按类将知识点归类,这样就可以做到了如指掌,灵活运用。

2)其次,依据考纲,检验知识点是否掌握到位,对部分遗忘和生僻进行标注强化。

第二步:重点关注科目本身的基础知识和对科目本身的理解和延伸。

1)以教科书为指导纲要,对自身以往的出错点和遗忘点进行确认和熟记,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有效,避免其他途径的不一致,影响自身对知识本身的吸收。

2)重视教科书。避免题海战术。平时学习应该仔细阅读并熟知理科教科书,掌握概念、公式、例题,尤其是有些解题步骤。只有对基本的东西了熟于心才能更加优秀的拓展自己的解题思路。

3)查漏补缺,对以往的过错进行纠正复查,以备不时只需。

4)强化知识的熟练度和语法本身的结构性演变,为考场运用提供有力保障。第三步:主攻薄弱环节,纠正自我学习的盲区,减少弯路,对经常容易疏忽和理解错位的点或者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攻破,整理归类,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步:以历年的考题作为临场考试的一种演练,确定时间,对自身的知识和应试技能做一个综合的评估,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为正式考试做好铺垫。

第五步:强化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对自身结构的牵连性做理性的评估,注重知识本身的准确性,对以往的出错点进行确认和复核,做到了然于心。提升自己对知识本身的驾驭能力。

教育学复习纲要 篇5

教育学复习提纲

参考教材:

扈中平李方 张俊洪 主编,《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教育: 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而其中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所谓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同时,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教育学: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学科。从中观上讲,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传统教育:

现代教育: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教育目的: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 :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动机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其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例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校本课程:又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课程,其开发主体是教室。具体地说,是某一类学校的个别教师或教师集体,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教学相长 :

教学策略:广义的教学策略是指在课程与教学目标被确定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定的教学条件,灵活机动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内容、媒体、评价技术、组织形式、方法和各种手段等,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的原理、原则和方式。

发现教学现代社会的形成法:

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来说,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和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参看课本。

价值澄清理论: 参看课本。

诊断性评价: 参看课本。

过程性评价:参看课本。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参看课本。

二、简答题:(任选3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家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在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2、应如何理解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辩证关系?

答:教育和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既可能具有一致性、整体性,也可能有矛盾性。

第一,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规定和相

互转化的。教育促进经济的变革与发展,间接地也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变革与发展,因为任何政治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和保障;教育的政治功能也可以以政治的稳定、变革、发展来为一定的经济活动提供条件和保障。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为传播和创造人类的精神产品,是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得以形成、释放的基础。

第二,教育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具有相互冲突和排斥的关系。其根本

原因在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方面活动各自直接的目的和价值指向本身就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教育的需要和教育功能的期望也不相同的,进而导致教育诸多社会功能矛盾性的产生。

3、教育为什么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原因: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2、教育虽然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其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来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强有力的制约,但教育又有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有自身一定的独立性。

表现: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3、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4、教育具有继承性。

5、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其作用发挥的条件是什么?

答: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决定于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首先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再次取决于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否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外部来看,首先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的一致性程度,还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程度。

5.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对此教育应有哪些基本策略?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教育要循序渐进)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设不同年龄水平的学校)○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抓关键期)

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取长补短)

5、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全面系统)

6、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

6.班主任工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组织和指导种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7.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维度分别应包含哪些方面?

8.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的环节: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测评教学效果。

9.备课的工作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10.体谅模式的道德教育目的是什么?

11.道德判断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任选1题,共20分)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中国传统社会对教师的期待,请结合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此进行评述。

2、你如何认识教师角色的“蜡烛观”和“发展观”?

蜡烛观只强调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而忽视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

尊重,获得满足

3、你认为一个理想的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的素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基本素质:专业精神,师德修养,业务素质

前瞻性素质:教育家的意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育研究的意思和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法律意识。

4、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答:

5、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论述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新,活,实

6、请结合相关理论谈谈,你怎么看待教育中的表扬和批评?

7、联系实际,谈一谈班主任应如何有效地培养班集体?

答:班集体具有比较明确、一致的共同目标,有行之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具有感召力的核心人物,有严格有效的组织规章和自觉纪律,有良好群体舆论、班风和班级传统。所以作为班主任,其开展班级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班级群体由松散群体向班集体的跨越,使班级成为每个学生愉快生活、健康发展的园地

1、作为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对班级群体和班级个体的了解和

研究,这是做好各项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

2、要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规范。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首先要进行班级组织机构的设计,还必须对班级进行小组编排,使之成为班级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其次要培养、选拔班干部,并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相关锻炼。要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的规范体系,在班级群体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

3、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恰当的班级共同目标可以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能够为班级活动指明努力方向,可以及时调节班级和个人活动,以及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偏差,促使学生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在此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4、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目标的根本保证,是进行集体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班级活动的组织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活动本身要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群众性、参与性。活动后班主任、班干部和其他班级成员都要进行总结和反思。

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重视自我教育、注重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班主任进行集体建设的重要一环。在班级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始终注意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促进优良的班风和班级传统的形成,使之朝着有利于体现尊重、平等、真诚、关爱、进取、合作诸多品质的方向发展。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班集体才能得以形成。

社会学复习纲要 篇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文皆简称为“纲要”)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重要课程之一, 其教学是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 也是使学生对我国所发生的历史进行了解, 对社会历史规律进行了解和探究的主要学习方式。本文研究“纲要”课互动教学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 从而提升“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1“纲要”课的重要性

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总书记指出:“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 内化为精神追求, 外化为实际行动, 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笔者认为, 习总书记所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可以简称为“四化”, 而“纲要”课互动教学能强化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纲要”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我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 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也可以使其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 从而坚定为实现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而作贡献的信念。在“纲要”课互动教学中, 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其掌握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史梗概, 从本质上认识我国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纲要”课的学习, 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人民艰难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曲折历程, 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从而立志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巨大贡献, 最终确保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2“纲要”课互动教学强化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2.1 采用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模式作用的发挥, 以此来实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有效了解[2]。首先, 教师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以及目前感兴趣的话题, 与教学任务相结合,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并提高积极性。其次, 可以开设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好目前的多媒体技术, 使其可以发挥出引导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作用。比如在课程开始前, 教师先对当日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整理, 在传授的过程中, 通过与多媒体影片、音乐等的结合, 使学生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历史事件发生时的真实体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互动教学

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我国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改变, 从传统的知识理论教学, 逐渐变成了目前的综合全面教学, 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教学使命[3]。因此, 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互动教学, 同时也要开拓新型实践教学方式。一方面,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性,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比如针对文科专业的班级, 应当使用一些学生可以理解, 但同时也应当使用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教学术语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而在理科班级中, 应当尽量选择浅显易懂的教学语言, 通过耐心的讲解以及引导, 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 教师应当充分的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优势,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历史博物馆, 或者是历史遗迹等, 都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我国历史的深刻了解, 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 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为日后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

2.3 充分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 教师应当把握好“纲要”课的基本要点, 通过与现代化思想理念的结合, 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 加深教学内容的科学化, 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分析和研究, 使学生意识到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我国的历史进行梳理, 感受到我国传统的文化。同时, 在教学任务开展的过程中, 也要尽可能地与实际进行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使其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 对目前的社会发展有所了解, 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潜能, 为我国的综合建设做出贡献。其次, 应当发挥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确保教学内容更加合理优化[5]。在教育事业历史发展过程中, 教师一直以来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其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影响, 同时也进一步的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 教师应当积极合理的发挥出自身的主导地位, 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引导, 使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深入掌握其内在含义, 从而发挥出“纲要”课程的真正作用。

2.4 建立现代化的教学体系

在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实现“纲要”课的健康发展, 并为我国人民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带来积极的影响。第一点, 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在教学任务开展的过程中, 教学目标不仅是当前引导教学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 同时也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只有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准的教学目标, 才能确保教师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第二点, 应当明确当前的教学理念。根据社会的发展时期不同, 使我国的教学理念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 世界逐渐呈现出了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这使得我国教育事业不得不作出相应的方针变动, 从而顺应社会发展。而教学理念作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引导思想, 必须确其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 才能确保“纲要”课程的健康开展, 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 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的教学理念转变, 才能凭借“纲要”课的互动教学, 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结束语

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快速发展, 不仅为我国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人才的培养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只有通过教育事业的发展, 才能进一步实现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通过对“纲要”课程的学习, 大学生可以加深对我国近现代历史所发生重大事件的了解, 也使其对我国精神思想的转变有所感悟, 为培养广大学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 《中国近代史纲要》作为我国高校的必修课程, 通过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创新, 实施互动教学一定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确保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乃至日后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EB/OL].天津文明网>精神建设进行时>热点聚焦, 2014-05-26.

[2]简臻锐.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学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 09 (03) :141-142.

[3]廖泽兴.浅谈高职学院思政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和践行的有效对接[J].亚太教育, 2015, 07 (19) :177.

[4]薛锋, 邵勇, 冯秀芹.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学研究, 2014, 10 (05) :30-34.

中考历史重点问题复习纲要 篇7

新疆问题: 1795年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设省.1949年和平解放.西藏问题:1951年和平解放.建国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五期间,川藏,青藏,新藏铁路的修建。60年代初期西藏民主改革完成.党中央西部大开发。台湾问题:<<马关条约>>中被割占.抗战胜利后回归祖国.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新中国建立之初美国封锁台湾海峡.一国两制的构想.海峡两岸的交流.和平统一中的阻力.近年来台湾各党派访问大陆.中日关系: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全面侵华战争.中日建交.近年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目的明显。否认历史,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派兵海外,应引起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中美关系:华尔及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侵略朝鲜,封锁台湾海峡,威胁我国的安全.70年代关系好转.1979 年正式建交.与中国的关系始终是时好时坏.东北专题: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九.一八.东北抗日义勇军.辽沈战役.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问题.三农问题:1950年的土改.1953 的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

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苏俄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立及实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法律文件: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人权宣言、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农奴制法令、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宪法、1804年拿破仑法典、《共产党宣言》、、1936苏联宪法、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1949年共同纲领。

会议专题: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一大、遵义会议、七大、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中美上海共识、汪辜会谈。

国际重要会议:万隆会议、慕尼黑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26国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26 届联大、APEC会议。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成果,影响。{代表发明} 人物专题:四册书中涉及到的人物。

改革与革命:明治维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861年改革.罗斯福新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南北内战。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中国改革开放。

两次世界大战:从战争的性质,结果,影响进行比较。

教育方法概论 复习纲要 篇8

第一章 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

1.孔子——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博学、多问、敏而好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学记》——我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论著,善喻。

3.颜之推——“勤、博、眼、实”,《颜氏家训》。4.韩愈——勤学深思(业精于勤荒于嬉)、博学求精(读书必提其要)、学习与独创相结合(师其意不师其辞)。《进学说》,《师说》。

5.朱熹——朱熹读书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循序渐进、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6.王夫之——知行并进、学思相资、因材施教、积渐不息。

7.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因材施教、手脑并用、解放儿童创造力、开展创造性活动。)不强调教师相对学生的主体地位。

8.育才中学——“八字教学法”,读读讲讲议议练练。

9.李吉林——“情境教学”,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10.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学生自学、自练、自批,教师指导、辅导、监督。

11.邱学华——尝试教学(*旧知识基础、准备题引导、课本示范、学生互补)

12.顾泠沅——“尝试指导-效果回授”(迫切要求下学习。组织好课堂教学层次。讲授法辅之“尝试指导”。及时提供教学效果的信息。)历来片: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

13.夸美纽斯——《大教育学论》,感知、记忆、理解、判断。

1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教学四程序(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弟子莱因改进(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形成五段式。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

15.杜威——从学中做,以儿童兴趣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提倡在活动中学习、采用启发式教学。

16.凯洛夫——“三中心”(以教师、课堂教学、教科书为中心。)

17.克拉夫基——“范例教学”(教学内容,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无超越性。)

18.赞科夫——“最近发展区”概念,教学走在发展前。(不强调教师中心,不强调学中做。)认为:以高难度、高速度教学、理论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全班都得到发展。

19.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根据教学规律来教学;考虑外部条件;控制和调整教学活动的进程;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最大可能。)

20.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接受学习不是机械学习。)

21.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教育目标:认知、情感、动作领域。无感觉领域。)

22.加涅——学习条件。

23.布卢姆——掌握教学。(评价: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

2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学生为中心;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环境;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有意义学习。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具有:洞察力、创造性、建设性、选择性。

25.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分析力、创造力、即时反馈)。传统智力测验可以测出的是分析性智力。

26.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九种智力。)

第二章 教师 1.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会议,指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门专业。

2.1986年,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小组,最早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化概念。

3.澳大利亚专业委员会届定“专业”,为将社会福利、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4.科尔文对专业的定义:为公共服务,终身投入事业;具专门的知识、技能;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实践;足够长的专业受训时间;对工作、顾客负责注重质量。

5.教师专业区别其他专业:较多自主权,需要终身发展。

6.教师专业素养内涵:职业道德(戴维斯认为,专业人士应当具备。);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参与精神;科研意识。

7.教师知识包含: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来自教学实践,有关课堂背景和相关知识,有经验性成分,对教师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8.职初教师(知识结构以原理性知识为主。)有经验教师(积累了案例知识。基本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反思,向专家型过渡。)专家型教师(有明确知识、案例知识和策略知识。)

案例的作用:解决教学问题的源泉;教师成长的阶梯;教学理论的源泉。

9.微格教学,(6个步骤,反馈评价即重放录象,第4步。)能把一个普通教师变成好一点的教师。

微格教学作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有效培养教学技能、简化正规教学程序、体统训练教学基本技能。

微格教学事前学习与研究主要学习:教学技能的功能、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础、微格训练方法。

10.课堂观察,即听课,类型:参与型参观和非参与型参观。以录音、录象、抄本记录。

11.反思教育实践:对实践反思;实践中反思;为实践反思。反思方法:课后备课;写反思日记;观摩分析;职业发展;开展行动研究。

12.教学案例:作用,拟真性,启发性,针对性。特征:代表性、典型性、非偶然性。

13.行动研究能训练教师教训技能、改善教学方法。实践者是研究者。(不是教师即研究者。)模式:问题筛选(随堂听课)-理论优选-运用和反思。

第三章 学生发展

1.学生发展的概念:6个方面。身体素质、道德素养(道德常识、道德态度、道德行为)、认知能力、感情、个性、科学文化素质。

感知是认识的感性阶段。记忆,识记-保持-再现。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

情感对认知有驱动、诱导和调节作用。驱动,热情好奇心。诱导激发想象力。

道德素养包括:道德常识、道德态度、道德行为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

2.布莱克斯利:第一次“左脑革命”、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革命”、第三次“右脑革命”,第四次“全脑革命”。人脑潜能的关键是在儿童时期。

3.人本主义心理学,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罗杰斯认为,四个特征:有洞察力、有创造性、有建设性、有选择性。

4.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体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无主观性。

5.学生分为:优秀学生、有争议学生和退学生(另类学生)。6.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学会关心》宣言。

7.文化反哺主要由于知识经济的出现。教学过程的反哺现象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权。

第四章 学习

1.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经验的积累”。认知主义以“能力和倾向的变化”来定义学习。

2.刺激反应公式S-O-R,学习活动要素:学习者、刺激情境、反应。

3.加涅(记忆信息加工模型),分为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预期系统。

4.学习的特点:学习者身上发生某种变化;学习能相对保持长久;变化是由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

5.学习按理解程度分: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学校的主要任务、有意义活动学习——项目学习)。

6.*对于教师来说,项目学习是积极而有效的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师专业性和合作性,增强自立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

7.活动学习有别于接受学习的特征:强调实践、操作以及探索行为;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理解;注重人际交往。(错:学习在教师以外进行。)

8.奥苏伯尔——接受和发现,机械和有意义是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

9.知识按来源分,直接知识、间接知识。

10.*知识的习得也称为知识的掌握,是个体学习人类知识的过程与结果。(三阶段:理解、巩固与记忆、运用。)

11.贮存于体内为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外为社会知识。

12.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位命题、表象、线形序列,可分为一般领域的和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

13.图式: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涉及人对同一类事物中各成员的一些典型特征及关系的认识。

14.表象:能表征不断变化信息,能承受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在无特殊需求的情况下,可能会更加模糊、概括,欠完整、欠精确。

15.知识的冰山模型。明确知识露出水面,默会知识隐于水下;两者是知识连续体;可以相互转换;默会知识是明确知识的主人和向导。

16.儿童生理成熟早于心理成熟。福斯特,儿童阅读记忆在智龄5岁开始。

17.情感未成熟标志是执拗,并和认知能力成反比。

18.费尔德“学习风格检测表”:积极主动型/深思熟虑型;感觉型/直觉型;视觉型/语言表达形;循序渐进形/总体统揽型。

19.认知风格:*在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稳定的风格。

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威特金)、反省性和冲动性认知、辐合性认知与发散性认知(吉尔福特)、分析性思维(以演绎推理过程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和直觉性思维。

20.学生间交往存在合作、竞争、个体三种形式。

21.课堂教学的合作基础:一个共同的目标、有较接近的思想认识、有一定的条件、有较好的配合行动。

22.小组学习优越性:激励学生发挥最高水平;促进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感情改善人际关系;强调参与性,易于解决问题。(只限于校园。)

23.合作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动机;指导学生合作技巧,培养社交能力;保证每人都参加。(错:平等对待每人。)

24.合作与竞争是人际相互作用的两种表现形式。

25.学徒制缺陷:偏重实际操作,忽视理论知识;培训限小范围,效率低;受师傅水平限制,不适应新技术变化。

认知学徒制实质是一种社会文化认知观;为克服学徒制弊端而提出,是其现代发展。

第五章 课堂教学

1.教学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目标,以传授和掌握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教育活动。

2.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不同:对象不同,范畴不同,方法不同。联系:教训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教学艺术是教学科学实验的生命力。)

3.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动态要素是教师、学生及心理环境,人的要素。静止要素包括教学媒体和物理环境。

4.教师活动包括:计划、组织、辅导、评价。

5.学生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呈中等程度相关,同等智力下,造成学习成绩显著差异的是情意品质。

6.*广义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狭义指班级内的全部条件。最重要的教学空间变量:班级规模、座位编排方式(秧田、马蹄、模型)。

每班50-54人,不小于1-1.1平方米/人,空气容积为3-4立方米。课桌黑板至少2米。

7.教师主导体(控制作用、影响作用)、学生发展体(学生是教学对象,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8.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接受教师“权威”地位,教师尊重学生“学习者”角色,师生平等。(无敬畏)

9.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发展两种水平: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是在有指导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可达解决问题水平。两者间差距是“最近发展区”。

10.《学记》中提出“教学相长”意识是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的。

11.布卢姆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思想,第一层是培养记忆为主,相当于“知识”;第二层以培养理解能力为主;第三层培养判断为主,相当于“评价”。

12.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水平三者相互联系:教学内容实现都在一定教学水平上操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互依赖,匹配。

13.教学目标可以演化为教与学的水平(三级水平)X学习行为(三种行为)X学习内容的目标体系。

14.解释性理解水平教学,教学目标有:说明性理解和封闭性转换。

探究性理解水平教学是指有目的地引起新问题情境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介入。教学目标有:探究性理解和开放性理解。

15.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

16.完整的教学模式的结构:教学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实现条件、师生角色、教学策略、教训评价。

17.教学模式功能:构造功能、解释功能、启发功能、推断功能。

18.经典教学模式述略:

1)着眼信息处理的教学模式:概念形成模式(塔巴);概念获得模式(布鲁纳,);先行组织者模式(贝尔);探究训练模式(萨奇曼)。

2)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角色模式(F.谢夫特和G.谢夫特);社会探究模式(马夏拉斯和考克斯,包括定向、假设、定义、探索、证明、概括。)。

3)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模式(最典型的,罗杰斯根据心理治疗经验建立。)

4)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程序教训最典型,(直线式程序,斯金纳——解释、问题、解答、确认;衍枝式程序,克劳福德;凯程序,凯。)。

第六章 课堂交往

1.课堂交往存在两种信息交流和互动。教学目标通过师生交往实现

2.传统的课堂交往研究模式: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师生对话)

布卢斐-古德互动分析模型(基于教师批评学生频率分析的模型。)

罗的提问策略分析模型——基于教师等待学生回答问题。

3.人种志交往研究模型:实地笔记、录音、访谈、录象、调查问卷、社会人际关系图解。

4.实地笔记作用:记录某一时间特定主题和教学行为、反思课堂整体印象、提供个案进展、记录教师成长轨迹。

5.成功的访谈应具有:访谈者有同情心、专注、欣赏被访者;对主体有中立态度;访谈者保持轻松;访谈前拟订提纲。

第七章 课程

1.课程和教学关系:二元论模式(实体间存在鸿沟。)联锁模式(位置无特别意义,分离损害严重。)同中心模式(相互依赖。)循环模式(联系循环。)

2.斯宾塞建立起以科学知识为的近代课程体系。主张课程是知识。

3.课程的功能:本体功能是通过文化培养人;基本功能是传递和选择文化。

4.课程设计原理:以科目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科目设计、学科设计、大范围设计——对课程组织作用不大。);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典型例证“活动-经验”。);

5.分科课程(历史最悠久)和活动课程;

6.显形课程与隐性课程(教师的行为举止、期望态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以教材开发主体看);

7.活动课程: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界限;以学生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为中心,经验课程,杜威为代表。

8.外围课程:核心课程以外的课程,以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出发点,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与核心课程相辅相成。

研究型课程:建立在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之上;重在专题性与综合性研究或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学力;实现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型课程的特点:课程目标开放性;内容综合、开放、弹性大;组织的合作性与独立性结合;评价方式过程性。

9.课程改编的假设:允许教师根据自己风格在课程中发挥作用,允许教师把学生看做独立的人。

10.影响课程变革的特征(需要与适切性、目标与意义的清晰性、复杂性、计划的质量和实用性);

影响课程实施的学校的特性(校长角色、教师之间的角色、教师的特征与价值取向);

11.内部评价(评价者只注重课程计划本身的优劣。)

12.课程评价两方面:对教育过程计划与组织的判断、对学生成绩的判断。

1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IPP模式)

外观评价模式(斯塔克)收集材料:前提条件、相互作用、结果。

14.杜威主张经验课程。第八章 评价

1.《史密斯-泰勒报告》被后人称为划时代的教育评价宣言。泰勒是最早提出教育评价的人。

2.教育评价的功能:导向、教育、改进、激励、鉴定、管理等功能。

1)教育功能: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影响评价对象的思想、品质、思维的功效和能力。

2)导向功能: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效与能力。

3)管理功能:指教育评价使评价对象顺利完成预定任务、达到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能力。

4)激励功能:指教育评价激发评论对象情感、鼓励斗志、振作上进的功效或能力。

3.在我国古代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价值观是社会本位论。

4.当今世界教育价值取向的共同趋势是注重教育的内在价值。

5.传统评价的弊端:指标体系不够科学;价值标准单一化、片面化;目的、功能极端狭隘化。

6.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都采用数学方法)、他人评价(客观性、真实性、要求严格)。

7.评价类型:诊断性评价(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的价值判断。);形成性评价(对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作出价值判断。反馈调控、改进完善。);总结性评价(指对评价对象一定时期内全面状况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为甄别优劣、鉴定成分提供参考依据。)。

2)预先设定基准的评价:常模参照评价(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如标准化考试、心理测试、竞赛考试。)、目标参照评价(绝对评价)。

8.另类评价又称真实性评价,接近“真实生活”评价。

9.另类评价类型:实作评价(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卷宗评价(以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评定方法。档案袋有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以及课堂型。理想型档案袋构成: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系列作品、学生的反思。)。

10.早期教育评价表现为:偏重鉴定、选拔功能,偏重相对评价和总结评价。现代教育评价表现为:偏重改进、激励、导向功能,偏重绝对评价和形成评价。

第九章 信息素养

1.比特作为信息最小单位,没有颜色、尺寸、重量,能以光速传播,是一种存在状态,是数字化计算中的基本粒子,可无限复制,超越时刻障碍。

2.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基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

3.多媒体是计算机技术与视频、音频和通信等技术的集成产物,包括:文本、图形、图象、声音。

4.超文本,以结点为单位组织信息,结点之间以链连接(索引链和结构链)。

5.因特网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浏览与查询、进行远程教学、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6.网络文化特征:虚拟性、互动性、多元性、快捷性、开放性与非中心的全球性、自主性、创造性、交互式思维。

7.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因特网。

8.信息素养包括:信息需求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有效使用能力。

9.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信息文化素养、信息饮食、信息技能、10.信息系统通常是硬件、软件和人(最重要的要素)组成。

11.硬件包括:信息存储设备、信息输入设备、信息输出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信息传输设备。1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13.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

上一篇:教师职业教育考核方案下一篇:新年新计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