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花儿与蝴蝶(精选4篇)
一. 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份幼儿喜爱音乐活动,对乐曲的不同风格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欲望,但对乐曲结构了解不足,而“花儿与蝴蝶”选自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化蝶片段,是AB两段体的乐曲,这两段结构完整,形象鲜明,长度适中,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欣赏。为满足幼儿爱听好听的需求,进一步培养他们能听辨乐曲结构和对音乐的感受力,为此我特设计了此次活动。
二.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了解乐曲的AB结构。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
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三. 活动准备:
1.磁带 2.录音机 3.花园背景图 4.鲜花若干 5.蝴蝶教具一只
四. 活动过程:
1.在乐曲“花儿与蝴蝶”的伴奏下幼儿自由进教室。
2.欣赏第二遍乐曲,幼儿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并道乐曲的名称。
3.配乐散文朗诵,在花园背景图的烘托下,演示教具,幼儿欣赏第三遍乐曲。
4.分段欣赏
(1)幼儿作花宝宝,鼓励他们根据对乐曲的感受想象创编出花儿开放的动作,欣赏
A段乐曲。
(2)幼儿通过感受,表演蝴蝶找花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的创编动作,欣赏B段乐曲。
5.分角色表演
引导幼儿会根据乐曲AB两段的变化,作出不同动作,表现乐曲。
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花儿”的曲式结构一般都较严谨整齐、节奏明快、韵脚和谐, 多由两个大句、四个有上下呼应关系的分句组成。这些特色的形成与昌吉地区当地的风土人情、方言土语以及特定的社会背景等紧密相联。昌吉地区回族“花儿”的曲调中最有特色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属以衬词、衬句所带出的衬腔, 衬腔既可以用在开头以起到开腔定音、引入主题的作用, 也可以用在中间连接两个乐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还可用在结尾处起收尾作用。正因为在曲调中运用了大量具有当地语言特色的衬腔, 才使得原本结构短小、曲式简单的昌吉回族“花儿”不仅富于色彩变化而且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
昌吉地区回族“花儿”的演唱风格自由活泼、格律新颖, 这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言土语等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 使昌吉地区回族“花儿”在演唱风格方面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昌吉回族“花儿”的传唱风格由于受各兄弟民族民歌文化的影响和地域文化的滋养, 不仅在唱词组织上显得更自由、活泼, 而且格律更加新颖, 语言特色鲜明。
新疆回族方言是回族人民因受宗教、环境及其他民族的习俗、语言等多因素的影响, 经过长时间的交融渗透, 在汉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土语。昌吉地区由于甘肃移民较多较集中, 在这些地方的“花儿”以甘肃方言演唱的居多;另外, 昌吉地区的回族人民长期与当地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其他少数民族聚居, 由于长期受昌吉本地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 最终形成了有地方特性的混合昌吉本地方言, 正因此, 才使得昌吉回族“花儿”形成了它独特而又极具魅力的语言特色和演唱风格。
传统昌吉回族“花儿”的演唱形式同内地“花儿”大致相同, 主要分为四种。一是独唱歌手可即兴编词发挥, 随意性较强的“漫花儿”;二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用问答形式演唱 (包括同声对唱和男女对唱) 的“对花儿”;三是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合花儿”;四是将几首“花儿”根据内容的需要连接在一起演唱, 或将不同调式的花儿相连接进行演唱 (其中包含有其他三种演唱形式) 的“联花儿”。
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花儿”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 与内地“花儿”比起来, 几乎有着飞跃式的发展。随着昌吉地区经济的逐步发展, 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花儿”在伴奏乐器、演唱形式、作品创新、传承保护等方面相对内地“花儿”要快得多。在多种民族文化相互熏陶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大环境下, 昌吉回族“花儿”还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 并创作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
昌吉回族花儿本为在高墚山谷, 随时自娱的演唱方式, 由于传统“花儿”的曲令固定, 自编填词, 多为无伴奏自唱, 偶有伴奏, 后逐渐发展开始加入简单的三弦、笛子之类的乐器伴奏。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在“歌舞之乡”、大型“花儿”演唱会等民族文化活动的感染与熏陶下, 昌吉地区回族“花儿”的伴奏近年来发展的较快, 从开始的无伴奏到单件乐器伴奏, 再到民族乐器合奏, 进而发展为西洋管弦乐合奏, 甚至出现了电子合成等。
“花儿”经过长期的演唱的不断演变, 演出形式开始的独唱, 两人对唱演变发展为多人与多人对唱, 以及多人的重唱, 多声部的合唱, 载歌载舞的演唱, 再到成套组曲, 进而由“花儿小品”, 上升为编排“花儿大戏”, 以及各种形式的聚会演唱, 其场面越来越大, 歌手越来越多, 后逐渐发展成“花儿会”或“花儿演唱会”, 现在甚至发展到花儿剧的形式演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昌吉花儿已不再是简单的民间山歌和小曲, 它顺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推陈出新。大量的文艺工作者在广泛继承传统“花儿”的基础上, 又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时代气息, 反映社会风貌的新作品, 这些作品搬上舞台后, 真实的反映了昌吉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繁荣发展, 不仅受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 并且使内地很多观众通过这些作品了解和喜爱昌吉回族“花儿”。
昌吉回族“花儿”是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区域民歌, 它不仅始终带给人美的享受, 并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昌吉回族“花儿”, 当地政府做了多方面的工作, 广大文艺工作者对昌吉回族“花儿”作了进一步挖掘、研究。表现在:
1、不遗余力保护“花儿”。2 0 0 8年3月, 新疆“花儿“王韩生元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这不仅对昌吉回族“花儿”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也为今后昌吉回族“花儿”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 政府对优秀的原生态花儿歌手进行相应补贴, 使他们集中研究和做好传承人。
2、多种形式传播“花儿”。首先是对“花儿”优秀民间歌手的作品进行挖掘整理并编辑出版;其次是从儿童抓起, 举办丰富多彩的“花儿”培训班, 邀请专家和民间艺人授课;再者鼓励地方高校师生学习花儿艺人丰富的演唱技巧, 研究“花儿”的理论知识;最后在昌吉地区各乡镇建立农民“花儿”演出队, 逢年过节举办大型“花儿”演唱会, 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3、深入挖掘研究“花儿”。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也为了维护昌吉回族“花儿”的生存环境和延伸空间, 一批文艺工作者对“花儿”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挖掘, 为弘扬民族文化, 继承民间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为展示和影响“花儿”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昌吉回族花儿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 它正以各种形式搬上舞台、走上银屏, 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并演唱花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祖辈们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 作为新疆艺术的瑰宝和精华, “花儿”是属于每一个人的, 生活在新疆这片热土的文艺工作者和音乐教育界人士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宣传、唱诵它, 为新疆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 我们应当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完善, 从而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可英.新疆昌吉地区回族“花儿”的风格特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年3月.
[2]母晓蓉, 董光军.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一论其他民歌因子在新疆“花儿”中的交汇与影响[J].艺术教育2007, 9
活动目标:
1、使孩子们同过观察,比较,表演,游戏等活动认识1--9各数的相邻数。
2、通过学习相邻数,进一步了解一个数与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多1和少1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数序。
3、在情景化的活动中,孩子们体验表演的乐趣,对美的欣赏,对数的兴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绳子,大块的布,若干小泡沫垫子;小草小花,用伞做的蘑菇(每个花和蘑菇上有一个数字),地毯。
2、纸做的蝴蝶翅膀,蝴蝶触角,若干数字;数字娃娃的头饰。
3、录音机,磁带,有打雷声、下雨声的音乐。
4、小朋友会玩游戏《蝴蝶找花》。
活动过程:
一、老师、小朋友一起布置数字王国。
1、把小泡沫垫子拼成T型舞台,把绳子牵起来,遮上布,分成表演的前台和后台。地毯铺在地上,在空地上撒上花和草,放上伞做的蘑菇成草地。
2、大家合作给蝴蝶翅膀涂上漂亮颜色。
3、小朋友们选择角色进行装扮:蝴蝶戴上翅膀,挂上数字;数字娃娃戴上头饰,剩下的孩子做数字王国的客人。
二、、小朋友去数字王国做客。
师:今天我们要去数字王国做客,数字王国里做多的是什么呀?(数字)是啊,每个孩子一定要有一个数字,才能进入数字王国的。
给每个小朋友脸上贴一个数字(1--9),进入数字王国,T型舞台前面的地上坐下来。
三、小朋友和数字娃娃见面。
师:咦,数字娃娃怎么不见呢?我们一起喊喊吧!
1、数字娃娃(2)从布景后跳出来:“我在这里呢!”小朋友热情的和数字娃娃打招呼。
2、数字娃娃(2)说:“接下来出来的是我的邻居,他的数字比我的数字少一个,你们猜猜他是谁呀?”小朋友说对了,数字娃娃(1)就出来。
3、老师:数字娃娃(2)还有一个邻居,他的数字比数字娃娃(2)多一个,他是谁呀?(小朋友说对了,数字娃娃(3)就出来)1和3是2的邻居,也可以说1和3是2的相邻数)。
4、依照此方法,1--9的数字娃娃有趣的出来。
5、给数字娃娃按数序排好队。
6、请数字娃娃和小朋友坐在一起,不过数字娃娃的数字和小朋友脸上的数字是相邻数就可以坐在一起。
四、观看蝴蝶的时装表演。
1、师:今天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蝴蝶们还准备了一场时装表演呢!最先出场的是3号蝴蝶,大家欢迎!
2、在动听的音乐声下,3号蝴蝶在T型台上表演。
3、师:接下来出场的蝴蝶身上的数字和3号蝴蝶身上的数字是相邻数,小朋友说他们是谁呀?(2号和4号,可以反复强调2比3少一个,4比3 多一个)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2 号和4号蝴蝶出场!
4、依照此方法1--9号蝴蝶都出场。
五、小朋友和数字娃娃给蝴蝶献花。
1、小朋友、数字娃娃、蝴蝶手牵手边成一个大圆圈。
2、师:我们的蝴蝶表演的这么好,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呢?(献花)我们到草地上采一些漂亮的花送给它们吧!花上面的数字和蝴蝶身上的数字是相邻数,那朵花才能送给蝴蝶的。
3、小朋友、数字娃娃采花,鲜花。(把花贴在蝴蝶的身上)六、音乐游戏《蝴蝶找花》。
1、交代游戏规则:大家一起随音乐自由表演,蝴蝶到处飞舞,唱到一半的时候,每只蝴蝶做一个花心,身上的数字和花心的数字是相邻数的小朋友,数字娃娃就做花瓣,手牵手把花心围起来。音乐完了,就从头再玩。
2、大家玩游戏。
七、结束。
1、、放打雷的音乐。
师:呀,要下雨了,我们到蘑菇下躲雨吧。免的挤在一起,你身上的数字和蘑菇上的数字是相邻数,你就 进去躲。
2、大家都躲在蘑菇的下面。(放下雨的音乐声)。
3、关掉音乐。
师:看,雨停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和蝴蝶、数字娃娃再见吧!
4、小朋友和数字娃娃、蝴蝶说再见,自由走出数字王国。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能够把科学、艺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有利于实施主体性教育的环境,并且能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去活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掌握蝴蝶在每句句末找到花的规律。
2.创编舞蹈动作蝴蝶飞、花儿开放,体验蝴蝶找花的乐趣。
3.能在双圈上跳舞,体验探索、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会唱歌曲《蝴蝶找花》,《蝴蝶找花》视频,音乐图谱、录音,一半孩子在衣服上贴上红色圆点。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蝴蝶找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春暖花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怎样飞的。
幼儿欣赏视频。
师:蝴蝶是怎样飞的?
师:蝴蝶还会怎样飞呢?请小朋友们来试一试。引导幼儿创编蝴蝶飞的各种姿势。
二、按规律玩游戏,掌握本次舞蹈的难点
1.寻找规律:唱到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时蝴蝶找到花。
师:蝴蝶都是在每句歌词的什么地方找到了花呢?
教师出示图谱,边听音乐边引导幼儿感知蝴蝶在每句的名末找到了花。
2.感受规律:唱到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时送蝴蝶一次掌声。
师:原来蝴蝶在唱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时找到了花,并停在了花上面。让我们在蝴蝶找到花时送它一次掌声。
幼儿尝试在听到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时鼓掌。
3.掌握规律:学习蝴蝶飞,在听到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时停在花上。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学蝴蝶,在唱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时停在花上。
此环节,第一次教师哼唱音乐,帮助幼儿掌握节奏,知道何处停顿;第二次播放音乐,巩固练习停顿。鼓励幼儿学各种蝴蝶飞的姿势,体验蝴蝶的.快乐。教师重点观察并点评。
4.花蝶互动:一半幼儿扮花,一半幼儿扮蝴蝶,蝴蝶在每句的句末找到花。
师:蝴蝶飞来,花儿开得更美了。谁愿意来做美丽的花朵?
师:这朵花真美,这是爱心花。呀,这朵花真奇特……
教师鼓励幼儿扮各种各样的花,并在句末开放。
师:请蝴蝶们随着音乐飞起来,在唱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时找到一朵花。
教师提醒花在唱到每句句末时开放,并引导蝴蝶及时找到自己的花。
三、尝试双圈跳舞,感受合作的乐趣
1.站成圆队形。
师:我们除了能像刚才那样散点站着跳舞,还能在什么队形上跳呢?
师: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在圆形上跳舞。请衣服上贴有红色圆点的小朋友上来,手拉手围成一个大花园(把红色圆点揭下贴在地上)。
2.尝试在圆队形上跳舞。
师:现在我们就是花园里的一朵小花,请小朋友单膝跪下(形成单圈)。
师:其他小朋友就是小蝴蝶了,找到一朵小花站好(形成双圈)。
师:现在,我们要在圆队形上跳舞了,记住哦,小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小蝴蝶又是在什么时候找到小花。
教师哼唱,幼儿随歌声跳舞。
3.引导幼儿发现问题,积极解决。
跳双圈舞时,会出现两三只蝴蝶停在一朵花上,而有的花上没有蝴蝶停留的现象。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设置规则。
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师:这朵花上停了几只蝴蝶?这朵花上本该停哪只蝴蝶?我们来商量一下每一句蝴蝶向前飞的规则。
统一规则后,再尝试。此环节,第一次教师哼唱音乐,方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二次播放音乐,巩固练习舞蹈动作。
4.幼儿交换角色,继续跳舞。
师:小花们,你们想变成蝴蝶吗?我这儿有一句暗语,你们听到后就可以变成蝴蝶。
教师到一朵花对面站好,边念暗语边引导幼儿交换角色:蝴蝶蝴蝶真美丽,快快飞到我这里。1、2,变——
幼儿交换角色跳1遍~2遍舞蹈,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内投放蝴蝶、花朵的头饰,幼儿自由结伴玩游戏,鼓励幼儿尝试新的玩法。
【艺术活动花儿与蝴蝶】推荐阅读:
艺术展演活动实施方案与总结01-16
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02-08
艺术活动心得06-15
绘画艺术艺术节活动策划书09-10
大班艺术活动名12-25
书法艺术活动方案05-23
中班优质艺术活动教案06-27
艺术周活动方案11-04
民间艺术活动介绍12-19
中班艺术教学活动12-26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