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

2024-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推荐8篇)

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 篇1

浙江上海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科目设置

不分文理科,改为“3+3”模式

上海现行统一高考是“3+1”文理分科模式,统一高考期间必考语、数、外,另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科中自选1科,总成绩600分。自20xx年起,模式将变为“3+3”模式,不分文理科,取消统一自选科目考试,总分增至660分。

浙江现行高考共分3类考试科目设置模式,均文理分科,总分分别为750分、810分和550分。自20xx年起,浙江统一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模式也改为“3+3”,不分文理。

考试安排

“多次考试科目”浙沪安排不同

上海、浙江均明确外语考试一年两考,其中一次均安排在6月。另一次,上海定在1月春季高考中进行;浙江定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第一次尝试将是20xx年10月。

浙江选考和外语成绩两年有效,据浙江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这是以考生参加6月全国统一高考首日为基准日期,倒推两年时间来计算的。

高招录取

浙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国务院此前要求,自20xx年起,要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对此,上海20xx年开始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上海无“本三”批次),浙江也要求从20xx年起不分录取批次。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上,国务院此前要求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而上海是仅有的两个考前填志愿的地区之一,此次方案并未涉及是否更改此事。上海市教委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上海高考本科志愿(含军事、公安类专科)仍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浙江则规定,考生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浙江

统一高考总成绩

3+3

750分,不分文理

必考科目

外语一年两考,考试时间为

6月10月

选考科目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

选择3门,每年都提供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

志愿录取

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20xx年10月开始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20xx年10月开始实施外语科目多次考试。

上海

3+3

外语一年两考,考试时间为

1月6月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生命科学物理化学

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参加相应等级性考试

20xx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学生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高校录取的可行性,增加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机会。

浙江志愿将由“专业+学校”组成

在录取改革的其他环节上,浙沪的试点规定有所不同。例如,浙江规定将实行专业平行投档,上海则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改革后,浙江考生的高考志愿将由“专业+学校”组成,而上海允许高校对符合报考条件并达到学校投档分数线的.考生,再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优先录取的条件。

如何理解改革后的浙江“专业(类)”志愿?浙江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考生志愿既可以是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从而让考生报考高校专业的选择权得到更充分的尊重。

上海春季高考录取考生可“二选一”

此前,有不少业内人士呼吁,让考生可以一档多投,被多所高校拟录取,从中选择一个高校入读,但实质进展不多。20xx年,福建开始在该省艺术类单独提前批实行一档多投改革,后在20xx年和今年,又分别首次实行高职单招录取和在艺术类本科招生中实行一档多投改革。

而此次综合改革中,上海、浙江都将探索一名考生可被多于一所高校录取的方式。

浙江将焦点放在高职提前招生中,规定考生可报多所高校,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从中选择确认一所录取高校,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考试招生。

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 篇2

“风险”一般是指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即某一事物的预期发展目标与实际的结果存在的差异。“风险”的概念也一般出现于管理领域和经济领域,对其定义、分析、预测和控制等具有较为成熟的判断和运用。关于教育领域的“风险”定义,既要符合风险管理的一般定义,又不能囿于风险管理的一般性而忽视教育领域的特殊性。

根据教育的根本目的即“培养人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造成教育达不到根本目的的可能性就是“教育风险”,造成这种可能性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也被称为“教育风险因素”。教育风险因素,既存在于教育的领域,如学校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教材与设备、德育与智育、教育改革、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等;也存在于非教育领域,如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科技、人口、不包含教育的文化领域等;更存在于教育与其他领域的交织部分,如学校与社区、教育与人口、教育与政治改革、教育与经济全球化等。

根据各种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影响情况,笔者试对教育风险作一归类:一是教育制度风险。如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虽然在学前、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等层次结构上比较完善,但在办学模式与类型上却远未达到多样化要求,教育发展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相对滞后,导致教育产品的趋同性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地区差异等教育不公平显现等。二是教育管理风险。教育管理领域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诸多环节也存在风险,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我国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给教育造成的风险,如政府对于教育的“大包大揽”、强制执行的教育指标、不符合实际的教育要求、由于管理因素造成的教育差异等,都是教育管理风险的表现。三是教育理论风险。如“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政策、教育实践等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不能将中国传统、现实与国外先进经验有机结合,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只是浮于表面地追求学术论文的数量、研究方法偏质轻量、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及“高深理论无法被大众理解和优秀教育理论无法与教育政策相结合”等,都是教育理论风险的表现类型。四是教育实践风险。这种风险是指除教育制度、管理、理论等风险外,还有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制度与实践的偏离、管理与实践的偏差”而出现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有教育政策执行者对于制度的不理解、教育相关利益者因为其他利益出现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现象等。当然以上这些是风险对于一般教育而言,具体于特殊的教育领域,这些风险也具有层次性和特殊性,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等,也存在各自领域下的制度、管理、理论和实践风险。

二、高考改革风险的定义与分析

高考改革风险就是高考改革预期目标与其实际结果的不一致,一般而言是对这个预期目标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同的高考地区高考改革目标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殊性。就共性而言,目前我国高考改革的共同目标是: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1]。简言之,就是“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具体要求是“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就个性而言,因为每个省区的考情、省情各有不同,我国各个省区的高考制度具有特殊性,各省区改革的目标也各有侧重,如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改革目标有提高高考录取率的要求,而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省区的改革目标有改善考试录取的结构要求等,对于2014年的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浙江、上海两省区则被赋予更高的改革期待,他们作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试点地区,具有“投石问路”的引导和借鉴作用。其他高考改革的省区总结并完善浙沪试点经验,从而及时调整充实自己的高考改革。

1. 高考改革的目标分析

首先,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一环,高考和高考改革具有一般教育活动都具有的根本目标或基本目标,那就是前文所提的“培养人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即可概括为“培养目标”;其次,作为“考试招生制度”的重要部分,高考具有为国家和社会选拔足够多优秀人才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功能,其可概括为“选拔目标”;最后,作为高考的改革活动,其本身必然具有一定的“改革目标”,即革除原有高考制度的“弊端”的目标,这些“弊端”主要有“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1]。各省份的高考改革有各自的特殊要求,因而高考改革还具有各省的特殊目标,但这些可以融合于以上三类目标之中。

2. 高考改革的风险定义

根据以上分析,按照高考改革主要目标分类,可以将高考改革风险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培养风险”。主要是在高考改革方案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造成的不能达到培养高考需要的人才的风险。如考试科目改革造成的适应性问题、考试时间调整造成的成本突出问题等。二是“选拔风险”。主要是由于高考改革执行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高等院校不能招到足够质量多的考生的风险。如文凭歧视造成的高职专科录取分数低、考生质量不高、中西部高校等边远地区考生“录而不去”、高校录取专业结构不合理等。三是“改革风险”。主要是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执行和评价动态过程中,对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的风险。如改革方案制定的不科学、效率低下、缺乏民主、评价不合理等。简言之,高考改革的风险定义为“在制定中国特色高考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造成高考改革目标与预期结果不一致的因素和可能性,主要分为培养风险、选拔风险和改革风险”,其属于教育风险,并由于不同省份的具体特殊性而不同。

3. 高考改革各利益主体的改革风险

高考改革主要涉及政府、中学、考生、家长、专家、社会公众。其中前三者为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利益主体,对高考改革的成败起关键作用,后三者对高考改革成败起次要作用,但亦不可忽视。笔者仅找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风险并试讨论。首先是政府,其又可分为中央政府(主要为教育部)和地方政府(主要为省级教育厅),他们是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和保障者,主要负责高校招生名额的分配等,对高考改革具有全局性作用。其主要造成的高考改革的风险有:培养环节中不能做到适度放权,不能突破包办代理的集中录取制等,以及高考改革制度的制定、执行和评价可能存在的不科学、不民主、不公平、权力腐败等问题。其次是中学,他们是高考改革方案的主要执行者和培养者,对高考改革成败起主导作用。其主要造成的高考改革风险有:培养环节中对高考改革方案的不理解不配合,选拔环节中易造成对考生学校和专业的错误引导,改革环节中的主体参与意识不足、消极应对等。其三是考生,他们是高考改革方案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利益主体,是高考改革的被培养对象和招录对象。其高考改革风险有:培养环节中高考改革的主体意识不强,对学校、父母的依赖性较大,不能科学合理选择选考科目等,选拔环节中对专科高职和偏远地区高校的认同度低和错误倾向,改革环节中自身利益不被政府、学校、家长重视和理解等。此外,家长、专家和社会公众也都在高考改革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家长在培养和选拔环节中与学校、政府沟通不足,专家在改革环节中对政府的咨询和改革方案研究不足,社会公众对改革方案的错误舆论导向或“道德绑架”等。

三、浙江省高考改革风险的具体分析

根据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向社会公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同月19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作为国家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其改革主要为:不分文理,采用必考+选考模式;结合统一高考、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除语数外,其他科目都有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高校提前2年公布选考科目范围,1门符合就可报考等[2]。相较于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其更具复杂性,具体表现为:一是考试时间上更为复杂。即每年4月进行选考科目考试,6月进行语文、数学、外语的考报,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的考试,还有高职院校的“单独考试”和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而上海则相对“简单”,参与计入高考成绩的考试有1月的春季高考和6月高考以及5月的选考。二是考试录取更加复杂。浙江省自创的“三位一体”招生,虽然增加了考生被高校录取的机会,但既增加了教育部门的管理成本和考生复习的时间成本,更增加了公众对其是否公平的担忧。三是高考改革面临的招录困难较大。浙江省的考生数目数倍于上海市,而优质高校资源却与上海有明显位差(浙江仅一所“985”兼“211”高校,上海的“211”“985”高校则更多)。根据前文对高考改革风险的定义,浙江省高考改革具有具体的培养风险、选拔风险和改革风险,并根据高考改革的主要利益主体对其进行具体讨论。

1. 高考改革的培养风险

培养环节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这个阶段所造成的风险有所不同和侧重。如在培养准备环节,考生面临选择风险:因为浙江省高考采取“必考+选考”模式,从“政、史、地、理、化、生、技术”中选择3门成绩算入总分,将面临35种组合方式,考生能否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构成了培养风险;学校也面临成本风险:如选课也给普通中学的教育教学增加了负担,保障学校合理分配师资、组织学生一年数次重大考试等,也同时给学校管理增加了成本;政府面临决策风险:如浙江省教育厅规定“技术”算作高考选课项目,其课程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高考项目?能否被其他省级教育部门承认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商榷的。

2. 高考改革的选拔风险

选拔环节的风险是高校能否招到足够、优质的考生,其主要涉及到政府和高校两个利益主体。对于政府而言,主要是浙江省教育厅能否得到教育部的招生名额支持,尤其是优质高校(“985”“211”及个地方重点高校)的名额及专业支持,还有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经济部门、文化部门对浙江省高考的支持,以及浙江省地县级政府对高考改革方案的贯彻程度等。对于高校而言,普通高校的选拔风险有:能否招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适宜其专业发展的优质考生;高职院校则不仅需要侧重于选拔考生的数量,还要更突出质量,改变以往招到的往往是高考成绩较低和满意度较低的考生。此外,边远、贫困地区的高校则面临能否招到足量的考生、避免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

3. 高考改革的改革风险

改革环节涉及高考改革的全局,包括其改革方案的制定、执行和评价,其涉及的利益主体最多,也最复杂。从政府来看,主要的风险是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与民主,如从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向社会公布《实施意见》,到浙江省教育厅公布其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几乎没有向社会公布《试点方案》的制定过程和制定依据,就在短短的15天时间便向社会公布了其高考改革试点方案,有点像迫于《实施意见》的发布而“赶鸭子上架”,对本省至关重要的高考改革来说未免有点“操之过急”;从中学来说,由于其在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参与度较低,并且经常处于改革的“洗礼”中,往往存在“上行下效”“各行其是”的改革观,对改革存在不关注、不理解、甚至是不支持的现象。如虽然省教育厅要求尊重考生的选择科目的权力,但中学往往由于升学压力和自身资源优劣可能存在“帮考生选择”的现象等;对于高校而言,其风险有:高考改革对于扩大其自主招生能力是否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和教育腐败问题等;对于考生而言,由于高考改革取消奖励性加分,而保留照顾性加分,是否造成其失去对优势学科的学习和竞争兴趣,以及变相通过“手段”获得“照顾性加分”,如变相加剧“高考移民”等现象,这些也构成高考改革风险;此外,构成浙江省高考改革的风险因素还有:家长对考生的专业学校选择进行干涉,强化课外补课造成考生压力过大等;专家对高考改革的研究是否充足、是否在改革过程具有“发言权”等;社会公众对高考改革过程存在不理解,造成错误的舆论导向问题,如削减浙江本省的招生名额而引发的“请愿”风波等。

四、浙江省高考改革风险的应对与启示

高考改革既牵动千家万户,更关系子孙后代,既为高校选拔人才,又为中学培养人才提供指导,更具有一定的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才流动的功能。回顾高考恢复以来14次大的改革,每次都出台不少新的政策,包括考试科目设置及计分方法、录取方式、考试标准化、考试时间及次数与试卷命题等主要内容[3]。高考改革既不能忽略过去的问题,更要解决在其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因此,对于高考改革风险的定义、分析与研究更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高考改革不仅要着眼于全国宏观规划,还要细化于各省区具体细节,更要发挥试点省市的引导和关键作用,使其为其他省市乃至全国的高考改革提供经验和教训。

1. 做好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

切实做好高考改革的研究工作、政策制定、改革评价,为各个利益主体的风险和相关责任作出宏观指导。如浙江省高考改革的政府主体主要为省教育厅,要发挥其“总揽全局、协调并进”的作用,既要为高考改革积极寻求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又要发挥其政策制定者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对高考改革做到科学制定、动态调整和政策支持;规定中学的培养目标、高校的选拔目标;尊重社会主体的社会民主意愿,公平公开高考改革方案等;特别要重视专家学者的政策咨询作用,为高考改革的科学性、合理性寻求支持,要总结历年高考改革经验,学习国内外教育发展理念,建立中国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高考改革方案。

2. 做好高考改革方案的风险管理

首先是做好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的风险研究,对高考改革方案制定前要有规避风险的意识,研究并确定高考改革的培养风险、选拔风险和改革风险,细化并量化具体的风险因素,努力找到解决方案。其次是做好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的风险控制。如虽然高考改革众口难调,不可能做到各利益主体都满意,但一定要侧重高考改革中的“考生”和“高校”的利益,在此过程中也要充分发辉“政府”的统筹功能,努力实现高考社会化、标准化。

3. 做好高考改革的配套工作

高考改革涉及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需要各利益主体的积极配合,共同减小和规避高考改革风险。如政府需要简政放权,扩大高校自主权,加快高考改革的立法进程;中学需要改变传统错误的改革观和培养观,积极配合政府、高校,尊重考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需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供科学合理的选考和人才选拔方案,杜绝自主招生中的不公和腐败现象等;家长需要尊重和关注高考改革方案,积极参与其制定执行的过程始终,引导考生合理选择课程、专业和高校;专家主体要深入高考改革理论研究,发挥改革方案的政策咨询主体作用;社会公众在参与高考改革方案的执行过程中,积极监督,对其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和腐败及时检举等。

4. 做好高考改革的风险指标

对高考改革的风险要有指标意识,这样更有利于高考改革风险应对,为各个主体提供解决风险的针对性。根据前文所论,可以对高考改革的风险做分级指标,即培养风险、选拔风险、改革风险指标。再根据不同利益主体在高考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按照改革前(政策咨询、理论研究、公众参与)、改革中(培养、考试、招录)、改革后(评价)进行二级指标划分,并相应完成各级指标,并赋予这些指标一定的权重,形成高考改革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日后进一步改革和试点经验推广提供参考。

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其风险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但作为社会长期热点的高考改革来说,其影响和结果往往深远持久。所以,加强对高考改革的风险预测与防控,尽可能减小风险,对高考的顺利进行、完成预期目标至关重要。以浙江省为试点的全国高考改革的任重道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摘要:高考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的态度。由教育风险的定义与一般分类展开,引发高考改革的风险定义和要素,并以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为例,从高考改革的利益主体角度提出了高考改革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做好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做好高考改革方案的风险管理,做好高考改革的配套工作,做好高考改革的风险指标等。

关键词:高考风险,风险因素,教育风险,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4-09-03)[2016-09-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2]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EB/0L](2014-09-19)[2016-4-15]http://gk.zjedu.gov.cn/news/141109318390646256.html.

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 篇3

小林是上海一所首批示范性高中的高一学生,“学霸”级人物。对于刚好赶上的这次新高考改革,他不知道是福是祸,更多的是感到迷茫。“怎么选科才最好,综合素质怎么评,占比多少,目前都没有定论。”小林说,这种迷茫的情绪在同学中非常普遍,“科目选择上的确自由度更大了,但是我们的压力其实更大了。”

在改革试点地区上海和浙江,老师们和高校也面临挑战。吴老师是上海某重点高中的语文教师。他的很多同事都将子女送出国门,“教师子女留学比例高,这意味着搞教育的对中国的教育没有信心。”吴老师几年的经验是,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告别这种“唯分数论、过独木桥、所学非所用”的高考政策,负笈海外。

对于高考改革,吴老师毫不讳言:“再不改,高考就破产了。”问题是,现在的改法成效如何还难预知。

历经3年起草和数度搁置,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在当时的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用四个“最”字来形容改革力度:“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改革。”

《实施意见》规定的改革目标是,要在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在2017年全面推进,在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有诸多新举措。例如,考试科目取消文理分科,实行“3+3”制、部分科目两次考试、高职院校单独考试;在评价机制上,强调“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试行“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制度;在招生方法上,试行“专业+高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并设“一档多投”、取消批次等方法。

在考试时间和频率的选择上,新高考将在外语考试中为学生提供两次考试的机会,浙江的试点方案一年安排两次学业水平考试、全科开考。

但是,谈及这份姗姗来迟的改革方案,业内人士透露,令很多教育界人士惋惜的是,原方案的“招考分离”内容还是在政策出台的最后时间被拿掉。之前的方案有更多锐意改革之举,却并未进入定稿。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指出,最后出台的文件和他看到过的版本“差别很大”。过去三年,杨东平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组”专家,一直参与方案制定。

杨东平告诉记者,这次改革并非目标模式。“我个人认为到2020年我们也不可能确定一个目标模式,我们要继续关注和推进改革。”

试点方案改变了什么

被定为高考改革试点后,上海和浙江的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向社会公布。在考试科目的选择上,新高考打破传统高校招生的“文理分科”,考试科目采取“3+3”制,即考生考试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科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高校则按照学科大类或专业发布选考科目范围。

在上海,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历史、地理、政治中选择3门;浙江比上海多了一门信息技术。于是,在上海和浙江,考生将分别有20种和35种考试科目组合的选择。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初步摸底调查,拟选择“理化生”和“史地政”组合之外的学生,比例达到60%。“可见原有的考试制度束缚了大量学生。”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评价。

浙江高考改革在招生上具有高度选择性,也体现着平行录取的招考理念。可在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四类考试招生模式中自由选择;统一高考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将不分录取批次,实行按专业平行投档。

在浙江,一年将安排两次学业水平考试。学生可选择报考两次,选用一次成绩。

在上海,以往的“3+1”改为“3+3”,除外语之外,各科考试只能参加一次。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获得“A+”和“E”级别的学生人数分别被控制在总体的5%,其余每级分占10%。在计分上,A+为7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由此,高考成绩总分满分变为660分。

多位专家表示,如何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入高考总分,是个棘手的“技术难题”。语数外属于竞争性统考,而“+3”的自选科目是达标性考试。二者的分数意义不同,很难相加。

文东茅举例说,假设两名同学参加同一学业水平考试,一个考85分,一个考86分,结果86分的同学被划为A等,85分被划为B等。可是,当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再折合算入总成绩时,A、B两档的分差绝不止1分,甚至会有10分之多。而且,考85分和考100分,作为同一档,获得的折算分数可能一样。

文理分科被取消后,高校各专业的录取环节也发生变化。上海方案规定,在6门实行等级性考试的科目内,高校的学科大类或专业可提出不超过3门的选考科目范围。学生选择的“+3”科目中只要包含其中1门就可报考。没有提出选考要求的即无科目限制。

方案还指出,上海市将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启用信息化平台。2017年起,推动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自主招生等环节中开始使用。

浙江和上海的改革都具有很好的历史基础。上海是全国首个通过国务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的省份。浙江已实施高考招生改革,“三位一体”开展多年。试点方案还对中学教学组织和管理提出了全新要求。“学校难免手忙脚乱,无的放矢。”吴老师说。

在走班制下,行政班和教学班需双轨并行,这带给学校组织和管理层面很大挑战。学生自主选课、分层走班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对教师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吴老师担心,一些学校师资本就薄弱,教学条件也有限,“组合多了,学校是否都能满足?如果某一科目只有一个学生选择,是否也要为他单独安排?”

浙江一位高中地理老师介绍,新方案下,学生数量确有减少,同时考试范围扩大,部分章节提升难度,但总体难度下降。

浙江方案为增加学生选择权,增加了选考科目次数。老师们认为,这样既影响到不同科目的开课顺序,也可能由于过密的考试安排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杨东平指出,针对浙江方案中一年两次考试的试题难度等值性、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区分度不够等问题,还需进行跟踪研究。

此外,考试安全也有新考验。新高考模式下,浙江一年要组织多次考试,这加大了抓考风考纪的压力和相关风险。再者,通过限制高校自主招生权、增加考试次数等举措规避高校自主招生权力寻租空间,也为改革增加了成本。

一位知情人透露,浙江这次的改革力度太大,牵涉面太广,而上海走得相对稳妥。“业内存在对浙江的担心,认为上海的改革更聪明一些。”

知情人指出,在浙江和上海试点中,政府配套政策和举措亟待完善。高考改革目前仍由教育部门主导,并未形成多个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机制。同时,学校编制总数和教师结构都需要重新核定。同时,学校的校园建设和设备配置也需要确立新标准。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已超过教育部门内部的能力范畴。

顽强的应试文化

透过物理这一学科,则可以一窥此次高考改革的吊诡之处。长期形成的应试文化,正在新方案当中争取生存空间。

一位全程参与高考改革意见起草的人士曾对记者表达他的担心:一是外语等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后,他预计“相当一部分同学会无意义地重复考试”,增加考试负担。第二,打破文理分科后,“学生可能哪个科目容易拿分就选哪个,而非根据自己的兴趣”。

上述担心似乎正在成为事实。“学霸”小林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理科实验班,大多数同学会在“+3”中必选物理。理由很简单,“物理面对的专业面最宽。”而上海另一所中学的小陈则首选地理,她的理由同样简单:“地理最容易拿分,而且高二就可以考掉了。”他们都告诉记者,既然外语可以考两次,同学们就一定会考两次,“只有这样才稳妥”。

根据浙江一所高中的摸底调查统计数据,选考科目报名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政治、信息技术。

虽然物理的专业选择面广,但也不是所有学生都选。有一种可能是,有的学校可能全校都不选物理。

浙江大学理工科专业的一位招生老师对于新高考后高中物理学科的命运感到担心。他介绍,选择考物理的,大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特别是在杭州三所最厉害的中学”。而一些升学成绩一般的县级超级中学,为了争取更高的考分,可能全校不考物理。据这位老师了解,有的高中已经开始这样做了,选择自己的优势科目,规避竞争大的科目,此举又称“弯道超车”。“只要家长不闹,谁管?已经不是义务教育了。”

选择物理科目的同学成绩最好。若考生不选择物理,便回避了这些在学业上最有竞争力的同学。所选科目不同,等级考试只是相对赋值。在这种评分制度下,原本成绩不是很突出的同学,如果选择相对容易考的科目,得A+或者A的概率更大,继而转换的分值也更高,“不考物理容易争取到高分”。

“如果批量的高中生不考物理,中学也不好好教物理,那么学生进入理工科大学,没法学。”这位老师对记者分析,受此影响最大的,并非顶尖高校,而是一些普通高校。因为害怕生源不足,不敢规定只收物理考生。“长此以往,怕是顶尖高校之外的考生,都没有学过物理。物理也可能变为竞赛课,不用教学了。”

一些学者对于学生选课自主权流于形式也很担心。文东茅指出,当可以自由选择科目时,学生表现出的往往是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该如何选。

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高考填报志愿时已有明确专业意向的考生只占15.6%。目前,针对高校各专业的权威性评估并没有跟上,无法为学生按照专业填报志愿提供清晰的、科学的参考。

文东茅呼吁,高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其了解自身优势,学会选择。在“专业+高校”的录取模式中,高中学校必须更全面地了解大学不同专业的人才评价机制,并以此指导学生课业安排。

社会上有人担心,认为试点可能引发新的教育公平问题。新方案突出学生的选择性,而家长的经济社会背景、文化程度、视野不同,所能给予孩子的指导和帮助也不同,弱势群体可能会在新方案中处于不利地位。薄弱学校亦如此。

新方案要求走班制,对师资和教学条件要求更高。如此种种,可能进一步放大弱势群体与优势群体在高考成绩和录取结果方面的差异。

尴尬综合素质测评

上述浙江大学招生老师说,新高考对于他们的招生影响不大。谈到综合素质测评,他直言“只是空谈”。在他看来,在当今中国,严格按照分数仍是杜绝腐败的最佳途径,“我们招生还是看分数”。

许多高中老师和同学也表示只会更加看重分数。吴老师告诉他的学生,无论怎么改,反正对于语数外这三科肯定更加重视,对于数学和语文的期待面更广。“在中国不谈分数,客观不实际。”

记者采访了上海不同学校的多位高一学生,他们普遍表示出迷茫,反映说综合素质测评并没有得到重视。小林说:“2017年具体的高考政策是什么,各科怎么考,综合素质占比具体多少,我们目前都不了解,网上也没有发布,问老师也说不清楚。”

小林认为,“在其他无从准备的时候,成绩还是重中之重。”特别对于上海学生来说,以往只考一科就行了,现在增加了两门的压力。小林说:“新高考政策无法摆脱中国社会的普遍问题:形式主义。”

小陈现在的压力更大了,“3+3”对她而言太突然。她介绍,在上海以往“3+1”的模式下,一些学校从初中起就不重视副科,如今增加了两门考试,她的地理和历史学起来就很吃力。“老师说很多内容都是你们初中该学的,可我们初中的时候就想着不考就不学了。”

此外,社会诚信制度不健全也增加了改革的成本和风险。普遍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可信性目前难以保障,使其陷于两难境地。倘若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录取硬挂钩,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腐败案的阴影犹在,人们担心新高考会滋生新腐败。

一位熟悉浙江和上海新高考试点情况的教育界专家指出,目前高校参与高考改革的主动性还不强,认为仅是招生部门的工作,而对调整生源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带来的挑战研究不够。

该专家还发现,高校目前对综合素质评价普遍持谨慎观望态度,高校与中学改革缺乏衔接。在社会诚信制度缺乏的背景下,为减轻社会负面评价,高校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意愿不高。

杨东平认为,建立招生公信力的第一步,无疑是彻底的信息公开。“信息公开越彻底,腐败的空间便越小”。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表示,仅仅依靠行政问责也不可能彻底解决高校招生信息不公开的问题,核心仍是建立现代高校治理结构。

具体而言,学校实行大学理事会治理,理事会负责学校重大战略,保证学校办学符合公众的利益;校长则应进行公开遴选,由对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按本校校长的任职标准来选拔,校长不享受所谓的行政级别,而是对理事会、师生负责。

“这一制度,就是明晰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权责的制度,让学校回归到教育家治校,而不是行政治校。”熊丙奇说。

高校改革有待提速

2015年2月28日,浙江公布了2017年在浙招生高校的选考科目范围,涉及1368所高校,2.37万个专业。但是文东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高校反映高考改革“离我们还很远”。

上述熟悉试点情况的教育界专家则指出,高校对试点方案认识存在差异,对于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没有跟进。如在浙江方案中,对于按专业平行投档录取方式可能带来的录取分数“无底线”、学生转专业、基础性专业保护等问题缺乏有效应对举措。

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和学科建设与改革明显滞后于高考改革。用高考改革来“倒逼”高校进行改革,尚有很长距离。此外,打通各级各类教育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尚未建立,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广泛存在。

不过,对于一些冷门专业来说,“这将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时期。”文东茅指出,失去了“服从调剂”的保护,一些冷门专业普遍焦虑,担心将无法招到学生,使得专业不复存在。故此,浙江很多高校已经主动“走出去”招生。文东茅在调研中发现,浙江的许多高校“已经感到非常紧迫,他们的压力甚至大过高中”。

上海方案决定从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二批招生,并“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高等学校录取的可行性”。浙江方案将实行“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录取不分批次、分大类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

此模式下,考生拥有多种选择权,高校及学科专业的质量和特色可能取代“高校名气”而成为考生入学选择的主要因素。试点方案将推动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定向的教学改革。也有望形成大学内部各个学科专业“争抢大一新生”的局面。

文东茅指出,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个性化的高级人才,是这一轮培养模式改革的主题。“与其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如说是‘全身动。”文东茅说,只有学生、教师、高中和高校都“动起来”,才能真正促进教育制度变革。

浙江高考新方案带来的影响 篇4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上海市、浙江省普通高中从2014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行新的高考和招生办法,并于2014年公布了新的高考和招生方案。新的方案会给学校的常规工作带来哪些影响呢?这里就浙江省的情况做些思考。

一、浙江省高考新方案简介

(一)工作原则。

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二)基本内容

1、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①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②考试。

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③录取。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但至多不超过3门,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2、高职提前招生。

实行考生自主报考,普通高中学生以高中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高校对考生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考生可报考多所高校,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考生选择确认1所录取高校。

二、对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

(一)赋予了学校课程开设权

这里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层面是国家规定的高考和学考科目,学校享有灵活开设的权利。例如,每个学期开哪些课,每个科目每周几节课,学校拥有了话语权。另一个层面是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和文化特色开设大量的校本课程。

(二)学生拥有了选择权

新的高考方案最大的特色在于打破了文理分科的做法,赋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成绩选择相关科目的学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的权利,可以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对于改变我国由来已久的人才知识结构非文即理的状况也有重要作用。

(三)教师拥有了课程开发权

鼓励教师根据地方特色、自身学识、学生需要开设校本课程,对于促进普通高中有特色、有个性的发展大有好处。

(四)打破了社会诟病最多的“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允许学生有两次考试的机会,对于改变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考试焦虑的情绪状况有好处。

三、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选考科目与学考合并进行,这样学业水平测试就有了双重身份——合格考与等级考。合格考面向所有学生,检测其该学科的学习是否达到高中毕业的要求;等级考面向选考学生,检测其该学科学习达到的层次,以换算成分数计入高考总分。而且“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这些规定对试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保证多次命题难度、区分度大致相当,以确保高考的公平性,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如何避免学生选考科目的趋同性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但至多不超过3门”。制定这一规则的时候可能是怕高等院校确定的选考科目过多,增加学生的负担,但是实际情况是从目前在浙江招生的大学公布的选考科目来看,9所最被社会看中的大学91%的专业选择了物理,甚至不止很多专业只选择物理1科。这样的诱惑会不会导致本来就缺乏理性的家长、学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大量趋同呢?

(三)如何避免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轻反重情况的出现

按照新的方案,学生跟高考成绩有关的考试次数大量增加,正常人对每一次这样的考试都会全力以赴。特别是一个科目的一次等级考,能够取得A等的是排名靠前的5%,可以预言,剩下的95%中的绝大多数还会选择第二次参加该学科的等级考。尤其要关注的是,这种情况从高一下学期就开始了,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学生的课业负担、高考压力会进一步增大。

(四)如何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

安徽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方案 篇5

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自秋季高中新生入学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主要衡量高中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也称“等级性考试”,以下统称为“选择性考试”),由省教育厅组织实施。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是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1.科目设置。合格性考试覆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除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的所有科目。选择性考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

2.考试内容。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统一命题,考试内容以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合格性考试以必修课程要求为准,选择性考试以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综合要求为准。

3.考试对象和时间。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在校生和符合条件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只有通过合格性考试,方可参加该科目的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时间另文规定,选择性考试的对象为符合教育部和我省规定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人员。

山东高考改革方案 篇6

山东高考改革方案9月出炉今年采用“3+综合”模式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左敏提出,今年的重点工作就包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由于教育部尚未公布具体方案,我省高考改革方案目前仍在修改中,前期需要征求大量意见。”张志勇介绍说,新方案中有的内容已经成型,有的还需要进一步商讨,预计将在2014年9月份出炉。

2014年,山东省高考采用“3+综合”模式,综合分为综合1和综合2。不过,综合1和综合2的考试科目却与往年的文综、理综相同,学生虽然不再以文科生、理科生称呼,不过还是有文科倾向、理科倾向的说法。这一做法,距离教育部提到的“不分文理科,全部考生考一样内容”的距离还有差距。

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 篇7

一、听力与笔试一起考,题型和分值均不变

听力与笔试合并,要求学生在做完听力后,迅速调整做题思路与状态,投入到后面的笔试中。由于艺术生听力得分率普遍较低,他们更容易因听力发挥不理想,影响后面的答题。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高听力成绩:

1. 合理定位,允许犯错。

在听力训练中,要根据自身能力,制定一个适当的目标成绩,形成一个合理的期待。在听力考试过程中才遇难题不慌,有选择的放弃,减少对下一道题的影响。

2. 以基础题为主,有选择的进行难题训练。

以听力考试中的基础题以及难度相当的听力材料为主要训练内容,辅之以有一定难度的听力材料,保证听力的基本分,争取一定的难度分。

3. 调整心理,树立信心。在日常的训练中,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排除畏难情绪,树立信心。

二、阅读题量减少,增加新题型;完型题量不变,分值上升

一直以来阅读和完型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新高考中,阅读第一节的题量由四篇20题,减少为三篇10题,而分值却由每题2分上升为2.5分。阅读第二节“六选五”改为“七选五”,分值不变。完型仍为20题,但每题分值为2.5分。由此可见,完型将在拉开考生考分梯度上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对于艺术生阅读理解、完型填空的训练,有以下两点建议:

1. 降低难度,循序渐进。

阅读、完型的训练,可适当降低难度,精读结合泛读、保质保量地逐渐接近高考难度。为提高学生兴趣、拉近师生距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还需教师结合艺术生兴趣,增加趣味内容。

2. 进行针对训练,掌握答题技巧。

想要在阅读完型中拿高分,除了一定的阅读积累,还要掌握相应技巧:如跳读、扫读、略读,把握“意群”,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对于阅读得分能力较差的艺术生,技巧性更强的“七选五”是一个志在必得的得分点,教师应重点进行“七选五”技巧专项训练。

三、单选改错消失,“语法填空”出现

“语法填空”要求考生更系统地掌握语法和词汇,具备更充分的语境意识,更强的综合语用能力,而技巧的作用被大大削弱,这对艺术生十分不利。针对语法填空这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对于当今语法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巩固基础语法知识。

语法填空延续了以往高考对英语中一些重点语法的考查,对英语中的词性的准确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应对基础语法知识进行全面的针对性传授,提高学生的语法综合运用能力。

2. 加强学生的单词拼写及形式变化。语法填空要求学生准确拼写出单词各种形式。所以,教师应加强学生这方面的练习。

3. 重视语境教学。

语境可以让学生有效把控文章的篇章结构和预测下文信息。教师应强化对学生的语境训练,建构学生的语篇阅读的能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4. 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同步,鼓励学生自主出题。

对于课本中的任意一篇阅读文章,教师可先进行略读、扫读、精读等技能训练,进而精析重点语法。最后,让学生自主挖空。

四、写作两部分,总分值上升

小作文15分,为应用文,80个单词左右;大作文25分,短文续写或概要写作。

1. 应用文。

应用文相较之前高考中的议论文、记叙文,更要求应用性、规范性、简明性,要求学生对各个应用文体格式的熟练掌握。通过专项训练,模式化的应用文可以成为艺术生一个强力得分点。

2. 短文续写。

原文材料字数一般在350词以内,所续写文章要求150词左右。此类文章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注重学生的内容构思和情节衔接的能力,对艺术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可将该类型的作文训练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增加故事型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赏析和段落背诵,重点关注文章的情节设置衔接、动词的使用和动作的描述(这是过去的高考作文很少涉及到的内容);其次,分主题进行续写段落的演练,加强词汇句型的准确、熟练运用,加强情节衔接的流畅度;故事续写类主题文章的大范围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对大部分艺术生而言,完全掌握大纲要求的3500个基础词汇,显然不切实际。为提高记忆效率,应按话题归纳和记忆常用词汇,掌握5种基本句型和1-2种复合句。

3. 概要写作。

该类型题会提供一篇350词以内的短文,考生基于短文写一篇60词左右的内容概要。考查学生准确抓取关键词和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教师可以精选历年高考中出现过的优秀说明文,进行结构分析和主旨概括训练,并积累常见同义转换短语和句型,训练篇章结构的布局,增强文章的上下文连贯性。经过合理的专项训练后,艺术生概要写作的水平将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成为高考中一个新的得分点。

摘要:英语成绩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大,而艺术生往往英语基础薄弱,又面临高考英语改革的现状,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阐释高考英语改革给艺术生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改革,艺术生,英语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高考改革方案如何不负公众期待 篇8

2月2日,教育部公布了2012年年度工作要点,提出要研究高考改革重大问题,制定发布改革方案,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探索本地区高考改革。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清理规范高考加分。(《新京报》2月3日)

此次,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到了“发布”,这表明,今年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已没有悬念。即将推出的高考改革方案,要想不负公众的期待,做到实至名归,应当有具体、明确的路线图,具有可操作性。2010年7月发布的《纲要》,其实已指明高考改革的方向,这就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本来,按照这一方案,制订具体方案并不难,只需按照这一方向细化、完善即可。

不难看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权力下放,直接影响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进。在这种情况下,高考改革方案不能只有原则,必须有具体的步骤,尤其是关于教育部门放权的步骤。

以自主招生改革来说,目前的自主招生其实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当前80所高校的自主招生,是与统一高考和集中录取相嫁接的。要进一步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就应该打破集中录取,具体的方式有二,一是基于社会化联考基础上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集中录取;二是基于统一高考的高校自主招生,将高考作为自主招生的笔试成绩,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学校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要求,学生自主提出申请,每个学生可获得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将改变目前高考的功能和地位(前者社会化联考与高考竞争,后者将高考的功能从选拔转为评价),也将促使教育部门转变职能(不再掌握计划审批权和投档权)。

另外,高考改革绝不是单一改革,还需要其他教育改革同步推进。对于自主招生改革,公众普遍担心存在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按照当前的教育管理制度,这种担忧是很正常的。为此,必须在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时,在高校实行以教育、学术为本的管理,建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制订招生标准并监督实施。如此,才能从制度上保障自主招生透明、公开、公正。

上一篇:三比三看个人发言稿下一篇:大学党建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