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课堂实践教学反思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参与式课堂实践教学反思(精选9篇)

参与式课堂实践教学反思 篇1

上允完小 刘国莉

伴着金秋的脚步,伴着丝丝的凉意,我校又迎来了教师们汲取营养的机会——教学开放周。本周中我听取了五位教师的常态课,看到了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获知不少经验,也看到了一些缺憾。但这里我独谈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俗话说:“学贵有疑,有疑则思,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本周听课我惊喜的发现陈庆祥老师的数学课中,他特别的注重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师:打开课本64页,看例4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1:每分钟能解多少水? 生2:1.8千克可以用字母表示吗? 生3:每小时一共可解多少水? 生4:每分钟浪费的是多少水? „„

接着陈老师又让学生自主针对问题:每分钟浪费的是多少水?来自主进行解设,个别同学上台板演解设验算过程后,再让全班学生带着自己的慧眼去发现板演解设验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报更正并上台板演自己的解设方法。陈老师这种教学方法能把学习的空间、权利还给了学生,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听了陈老师的课,我反观自己的课堂教学,觉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我忽视了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常常总会自己包揽的过多,不敢大胆地放手给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慢慢地致使学生思维方式被限制,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氛围也不浓,学生也不敢大胆地举手回答。

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时,不仅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有限的知识和记忆,更应指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因为学生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怀疑、兴奋、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会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今后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尽量大胆地放手给他们质疑解疑,使其思维得以发散训练,成为会质疑解疑的人。

我手写我心

——作文教学不容忽视

上允完小

刘国莉

闲暇之余,语文教师聚在一起总会这样说:“作文太难了,学生怕写,教师难教,也不知该如何知道学生写作文了。”确实如此,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通病。故此,让学生克服怕写作文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经过反复的思索不难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既缺乏写作素材,又无写作的兴趣。可是,几次聆听纪老师的作文课中却没有发现学生无话可说可写的现象。我听过的她几次作文课都可以说是很好的当地作文范例课,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那她是如何避免这一现象的呢?

下面我就简单的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纪老师每次上作文教学都非常的注重情景的创设,她常常用情景创设为手段来渲染课堂气氛激活学生写作的活水源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就拿纪老师的作文教学课——我手写我心来说。纪老师是这样创设情景的:写话前,教师要求带上慧眼认真观察、感受。接着教师配着欢快的音乐旋律,播放一组景色优美的大自然图片。让学生仔细的观察,感受后再来写。学生大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动物与自然的和谐。这样美的景怎么能不让人有一种向往的感觉呢?于是学生们都有想写说的感觉。之后,教师由配着哀乐,播放了一组受过破坏,伤痕累累的一组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又来结合自己看到的图片谈谈此时此刻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由于观看图片的同时又有音乐的渲染,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激活了学生写话说话的活水源头,使得课堂一下子就到了高潮。再有,纪老师的孩子想说想表达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她的语言有着超强的魅力,吸引了学生。她的教学语言常常可以让师生感觉到就像涓涓细流般流入心田,听了觉得很舒服。由于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纪老师能根据人的这一心理需求,注重赏识每一位学生,评价学生时语言总能让人感觉到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亲切是自然流露,就像一缕温柔的春风抚摸着孩子的心,又像点点春雨滋润着孩子的心。自然而然地博得了孩子的信任,赢得了孩子的心。因此,孩子由开课时一言不敢发到慢慢越说越说不完。如:纪老师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如何节约资源做好环保时,一生说到不用一次性卫生筷。教师马上说到:“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后再也不用一次性卫生筷了。”虽然学生也许也知道这难以做到,但听的老师听了自己的话后,会那样说,心里自然还是会很高兴的。

听过课纪老师的作文课后,我一直在反思教师们平时的作文教学课,学生怕写作,无话可说可写的一些原因。首先,我认为是教师们平时就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去

积累写作素材,教会学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并将观察到的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素材;其次是学生不理解“好记心不如烂笔头”这句话的内涵,故而就不会注重,也不会自觉的去积累好词佳句、写作的素材,致使头脑中的词汇贫乏,想表达也无法表达出来,加之教师们又不会将一些生活再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体验后再来写,进而就导致了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状况发生。再次是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可能还重视不够,不去认真的钻研,上课时只是应付。而自己又不会用一些很好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评价学生,那又叫我们的孩子怎么会爱上作文课,爱写作文呢?综上所述虽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但我认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授学生以渔,学会积累好词佳句,留心观察记录周边发生的一切,积累写作素材;同时一定要学会蹲下来审视自己,赏识每一位学生,让孩子渴望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

参与式课堂实践中获益

上允完小

刘国莉

在第十四周进行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课时,有幸聆听了姚琼仙和罗忠平的课,课堂中两位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转变,体现了以学定教的课堂。

新课程理念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提倡让学生从读中悟法,读中悟理,读中悟情,读中内化。罗忠平老师的课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如:在读文言文时,先让学生交流学习不认识的字词如何办的?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学习方法;接着让学生用自主喜欢的方式读、自荐读、接读、男女生读、全班读等方式把寓言读书读透。又如:在理解理解文言文时,让学生同样交流了不理解的词句时如何做?学生再次从交流中获取学生的方法;而后又让学生小组讨论理解文言文中不懂的词句,再进行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学习过程从字词——熟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这样层层递进深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整节课中由于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很强,在自主学习还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交往、学习,参与度比较的高。

而姚教师的课激情饱满,话语亲切感染力强,学生喜欢。学生的倾听习惯很好,可以在倾听中获取自己不知的知识,扩大了知识接受面。课中实现了师生、生生评价机制,姚老师特别将评价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间进行评价,学生的评价,学生也更易接受。

总之,两人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各有不同的教学风格,都有精彩在不断地呈现。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教学开放周反思

注重学习方式让学生学有所获

刘国莉

按照教学惯例,本周又是开放周,可以随便走入教师们的课堂中汲取教学精华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本周聆听了罗翠芳、周学英、付亚娟、李昆四位教师的常态课,令人欣慰,更令我促动了心弦。欣慰是完小的教师实在不可小看,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一手。

参与式课堂实践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政治,课堂,参与式教学,反思

活动案例

如在教学《 “一国两制”,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节时, 可先给学生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1.搜集整理资料, 简介“台湾问题”的由来。

2.通过调查和事例分析, 进一步加深对“一国两制”,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认识。

3.针对陈水扁所谓“公民投票”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的言论。有的同学说:“它要独立让它独立就是了, 反正中国这么大, 我们中学生管不了这些事!”

4.讨论在台湾问题上, 我们的立场是什么?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案例分析

《“一国两制”,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活动课的重难点:

1.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 理解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伟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2.对有关“台独”的言行和活动进行分析、归纳和理解, 从而达到认清陈水扁等台独分子分裂言行的本质和真实面目。

3.培养搜集整理资料和语言表达能力, 使同学们进一步懂得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加深我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认识, 明确破坏祖国统一的危害性, 激发爱国情感, 从而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

采取措施

1.构建师生平等、交互的关系。教师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要从权威的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 与学生平等地共同学习、合作、探究, 一起在课堂中“成长”。

2.活动课堂不限于教室。倡导和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政治学习原理, 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开放。让学生们既要勇于实践, 又要善于实践。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可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进行调查, 每个小组侧重一个方面。

一组:从历史角度并举例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二组:用所学的知识对陈水扁的言行及危害予以评析;

三组:指出海峡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并简述理由;

四组:美国战略与台湾危机 (外国势力与台湾的非正常关系) ;

五组:作为中学生, 在维护祖国完全统一时我们应如何做;

4.调查活动安排在双休假期进行 (通过上网查资料、阅读相关报纸、杂志、走访曾经参加过战争的老战士) 。

5.调查结束后, 以小组为单位, 以“维护祖国的统一”为题开展演讲、讨论活动, 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探究。

教学过程及效果

(一) 过程

1.看李登辉、吕秀莲、陈水扁等发表有关“台独”言论的录像、资料。有关“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录像资料, 深化我们党和国家的对台立场、方针政策的了解。学生齐朗诵余光中的诗《乡愁》, 营造氛围。

2.简介本次调查情况 (参与调查的人数、调查的时间、调查的重点方面及主要结论等) 。

3.各调查小组汇报“调查报告” (课前要求小组讨论后由组长执笔写好报告, 派代表发言, 时间为4分钟, 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思考, 能有创新更好) 。教师在学生汇报期间在不同的组内来回走动, 进行倾听, 并参与具体指导。在汇报的过程中, 允许其他小组的学生就讲解的问题提出疑问, 并进行辩难, 其他学生则倾听来自他组的声音, 以达到相互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别人劳动成果的目的。

4.小组汇报调查后,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分析、归纳、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1)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 之所以出现台湾问题, 与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1999年7月9日, 李登辉公然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 至少是特殊国与特殊国之间的关系”。2000年吕秀莲抛出“远亲近邻”说。2002年8月3日, 陈水扁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 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2003年9月陈水扁明确提出“台独时间表”:2004年“公投”, 2006年“公投制宪”, 2008年正式实施“新宪法”。2004年3月20日, 台湾当局执意举办所谓“公投”, 因选举过程“疑云重重”而引发其他领导人的争议, 公投结果无效, 这是欺骗台湾人民的“政治骗局。”

(2) “它要独立让它独立就是了, 反正中国这么大, 我们中学生管不了这些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我们每个公民都应反对台独, 与台独分子作斗争。

(3) “公投”旨在图谋分裂祖国, 破坏国家统一, 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分裂不得人心, 台独没有出路, 祖国统一的历史步伐是任何人、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

(4) 青少年的做法是:结合自身实际, 从不同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5.评选优秀调查小组, 优秀调查报告。

(二) 效果:学生在充分讨论与思辨中, 学到了基础知识, 掌握了国家对台的基本方针、政策, 明确了做人的道理, 能指导自己的行动。学生对“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祖国的完全统一有了十足的信心, 更加坚定和深化了同学们的“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怀。

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 指导思想已经从师道尊严、重学轻导中完全解放出来, 树立了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认识到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走向创新。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让所有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来,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 而是比学生多些经验的求知者, 是学生学习的解惑者、导向者、设计者、帮助者、主动的学习者和学习探究者。学生们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并对“台独”的相关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 认清了陈水扁等台独分子的分裂言行。

能根据活动内容、学生生活、教学情境、其他知识等设计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 充分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索。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达赖集团也曾提出要求依照香港、澳门的模式, 在西藏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他与“台独”有何区别?在这些问题上, 我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让他们畅所欲言, 真正体现“一千个读者, 有一千个林黛玉”。问题的提出彻底打破课本内容的束缚, 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媒体的充分运用, 学生全部参与到分享高科技中来, 充分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和喜悦, 从“厌学”变得“乐学”、“好学”、“善学”。

与学生共同面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重视学生的平等参与, 学生自己探索, 自觉学习。真正体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重视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对理论与现实中的问题不断寻求科学的依据, 不断进行实践反思, 在反思过程中感受学生自己成长的快乐。使学生体验到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学习与合作的微妙, 也更容易使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采取小组学习, 面对同一问题既可以唇枪舌战, 也可以洗耳恭听;既有发表个人见解时的心情舒畅, 也有自己在略逊一筹时而追问、反思自己。另一方面,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 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的积极参与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而且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 教师在贡献自己劳动成果时, 又在倾听来自于小组、个体的不同声音。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以致用, 既是创新的动力, 也是创新的目标。活动课的目的是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 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参与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成功感, 体验到创新的价值, 分享参与的快乐。进一步树立“我思考, 我快乐;我参与, 我进步”观念。

通过讨论和思辨, 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台独”是不可能的事。回避、挑战, 乃至否定一个中国原则, 不但使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无从谈起, 更将使和平统一成为不可能。世人皆知, “台独即战争”。“台独”分子的言行违反了求和平、求发展、求安定的民意主流, 违背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伤害了全中国人民的感情。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是全世界炎黄子孙的热切渴望, 是任何人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历史趋势。激烈的讨论, 冷静的思索, 让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精神得到了升华, 纷纷表示:要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维护国家主权, 反对“台独”, 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防意识, 勇于承担保卫祖国的重任。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努力学习, 全面发展,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巩固国防作贡献, 立志成才, 报效祖国。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才, 时时是创造之时, 处处是创造之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谁勤于思考谁收获最大, 谁积极参与谁收获就丰。学生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教师之间, 信息多向传递, 反馈迅速, 激起每一个参与者的热情和努力, 达到集思广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 及时给予不同学生参与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真正能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去, 进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蕴藏于教育中师生互动和平等交流对话的真正魅力。

经济生活参与式教学的实践性反思 篇3

关键词:中职 经济生活 参与式课堂教学 反思

中职生因专业原因,学习经济理论的机会较少。为了提高中职生的经济学素养,我校为中职生开设的《经济生活》校本课。在经济生活课堂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增强了教学效果。

一.中职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原因分析

以往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为本位的理念,体现在高校经济生活课堂教学上,就是上课只专注对中职生传授经政治济学学科的主要范畴、基本理论和重要原理,教师的职责是讲解传授,学生任务是接受学习。似乎只有教师才有课堂发言权,学生的发言权没有很好实现。与此相反,新世纪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新形势要求中职培养的人才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客观要求高校经济生活教学要实现课堂教学的交流、反馈,师生要互动感想、互传信息、彼此启发、你我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认识、体验和智慧,交流你我的经验、思想与情感,创生新的教学内容,寻求新的发现,进而实现共想、共疑、共究、共赢、共进,做到教学相长和共同提升。

二.中职经济生活教学实施参与式教学的实践

遵循以往的教学模式,课堂教授《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时,教师先直接讲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后分析价格上升和价格下降对消费需求的不同影响,再讲解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最后强调互补商品、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学生要做的仅仅是识记这些理论,拿经济生活中的交易事实来验证理论,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他的结论。而参与式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探究探索和互动交流。因此,笔者在设计这次课堂教学时,就给了中职生一个广阔的舞台,以一个简短材料引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探究发现知识。材料与问题如下: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在商品的使用期高峰过后再去购买,消费者能在价格上获得实惠。问题一:在你的消费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在旺季购买的,哪些是在淡季购买的?为什么?问题二:常言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现实中是不是真有“物美价廉”的商品?笔者先让学生阅读材料,回答“为什么在商品使用高峰期过后再买,购买者能在价格上得到实惠”;以这一探究活动为序幕,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列举有关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实例;在组织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笔者做了简要点拨,使学生知道当市场充分竞争而且商品质量信息对称时,的确会有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当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时,则会出现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的现象。

三.经济生活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反思

1.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参与式课堂教学,经常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经济理论的真理性和价值,学生变得大胆大方,爱与老师交流探讨问题,爱与老师谈论人生和生活,学生将学习、做人和生活有机结合了起来。

2.实施参与式教学后,课堂发生了大变样。

学生在课堂上畅谈不同观点,指导学生借助日常生活经验来回答相关问题,答案往往不要求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课堂上,交流和讨论的气氛往往既和谐又热烈,每个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学生们为自己有这样的学习课堂而感到非常自豪。

3.学生探究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过去,学生在上经济生活课时,或听教师讲解或干脆不听,而现在学生的探究意识普遍增强,常常主动交流讨论,好多理论和结论是学生探究出来的。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及学会分析经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增强分析经济现象的意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余静,陈友芳主编.经济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张高良,杜高奇,腊永红.大学政治经济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5(8).

参与式教学反思 篇4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 分组交流、讨论(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1)原式的特点。(2)结果的项数特点。(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 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 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a+b)2=a2+2ab+b2;(a-b)2=a2-2ab+b2.〈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a+3)2=______________,(-c+5)2=______________,(-7-a)2=______________,(0.5-a)2=______________.2、判断:()①(a-2b)2= a2-2ab+b2()②(2m+n)2= 2m2+4mn+n2()③(-n-3m)2= n2-6mn+9m2()④(5a+0.2b)2= 25a2+5ab+0.4b2()⑤(5a-0.2b)2= 5a2-5ab+0.04b2()⑥(-a-2b)2=(a+2b)2()⑦(2a-4b)2=(4a-2b)2()⑧(-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x+y)2 =______________;②(-y-x)2 =_______________;③(2x+3)2 =_____________;④(3a-2)2 =_______________;⑤(2x+3y)2 =____________;⑥(4x-5y)2 =______________;⑦(0.5m+n)2 =___________;⑧(a-0.6b)2 =_____________.〈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1)公式右边共有3项。(2)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五〉、冒险岛:(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2m)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5m+2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5a-1/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mn+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a2b-0.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xy2-3x2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n3-3m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七〉[作业] 随堂练习习题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 【2】通过学习“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这门课,让我了解并体验到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有幸能选修这门课,必定会对我将来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做一个回顾与反思。

一:“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这门课,给我的第一影响就是轻松,自由,课堂气氛活跃,第一节课以一个分组的小游戏就让我体会到了它的魅力,活动过程是这样的:

考虑到全班有30—40个同学,并且同学之间不熟悉及不同专业的特点,最后决定以“报数除6取余法”来分组,通过这种方法,各组成员认识新同学的几率将大大增加,这可以使我们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尤其是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这可以使我们相互之间了解的更多,知识面更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我深受启发。

李霞,谭谦章在《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发表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与效果评价”中也提到,参与式教学模式不仅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着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重视师生间的交流, 而且着重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索,不仅重视结论的掌握, 更着重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重视知识本身的获取,更着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学生本身能力的发展。因此,富有成效的参与式教学应具以下特点:

1.课堂气氛: 宽松、开放、活泼与传统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循规蹈矩、惟命是从的僵化格局不同,参与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体。而要激发学生参与欲望就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快乐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允许他们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使课堂呈现出一个“海纳百川”、“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学生有了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必然促使他们阅读课外书籍,搜集案例素材,观察社会万象,思考热点问题,以期用充分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封闭的,“万马齐喑”的课堂就变为开放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在愉悦的参与和投入中,尽情地吮吸知识的玉液琼浆, 内化成智慧和才能。2.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和谐

大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强烈,对“居高临下”式的空洞抽象的权威说教厌倦和反感, 要求民主和平等,因此,在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善于“蹲”下身来, 倾听学生的声音,抱着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态度,从传统的“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这要求教师必须从一个讲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指导者、组织着、协助者的角色。他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平等身份与学生一起自由地选择问题、设计方案、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给学生以启发诱导,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缩短师生间心理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这样,学生就会由衷地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积极大胆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兴趣等也能够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实现主体行为参与与情感参与的和谐统一。3.教学过程: 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的过程。传统教学通常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因此,学生不被看作教育的主体,而被看成是知识的接受器,学生时时处处都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的对象,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才能的发挥。参与式教学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如互换角色式参与中,他们要翻阅参考资料,设计教学环节,制作课件,登台讲课;师生对话式参与中,他们要搜集相关材料,提出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说出新颖独到的见解,与他人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还会广泛搜集材料,查经据典,以求说服对方;专题研讨式参与中,他们要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己动手查阅索引,研读资料,撰写论文并积极开展交流和讨论;实践体验式参与中,他们要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访问,撰写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总之,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必须动脑、动手、动口、动笔,全身心投入学习,真正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求知积极性充分调动和激发起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通过写参与式教学的报告,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团队的协作精神。方晓彤,刘慧在《河西学院学报》中发表的“‘授之以渔’——参与式教学新论”中提到,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参与式教学,需要教师营造畅所欲言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

1)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开辟生动活泼的“栏目化”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提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从“走进管理”每个单元开始,向学生提供一个与之相关的简短案例,使学生们进入某种情境之中;“讲授与训练”,教师讲授应控制在课堂时间三分之二以内,保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由学生讨论或训练。

2)采取事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案例讨论、辩论等多样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在素材的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事例所给出的信息应是不完全的,以真实地模拟现实经济生活,倡导学生大胆假设,进行多视角的发散性的思考。创建“学习团队”。以团队合作、自我控制为基本教学管理方式,在教学中由学生自愿组成5--8人的“学习团队”,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训练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逐步由知识传授者和教学监督者变为学习指导者和协调者。

二:“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对学习者的要求

参与式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交流,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所以对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的同学来说,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没有特殊情况,不得缺课

老师对同学们做了分组后,每个人在小组讨论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上课缺席就会导致小组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以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同学们不能同步,当然课后作业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影响小组作业的完成质量。

2、上课必须完全投入

上课不能认真听课不但是对演讲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是让演讲者不能完全发挥的重要因素,演讲者会误以为内容出错心里恐慌或自认为内容不精彩听者没兴趣而失去演讲激情,最终导致不能很好的做完演讲。

3、有团队合作意识的同时具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觉悟

小组成员积极投身到小组的讨论、作业中,从自身角度出发,有利于小组成员发现你的能力,从而获得他们的认可及赞赏,使你成为受欢迎的一员;从小组角度出发,有利于整个小组学习风气的提高,使这个小组每个人的合作心情都相对较高,促使小组讨论以及完成任务的质量较高。

4、要有主动推销自己的能力

上课期间包括作业总结,老师给我们很多的发言机会,每个人完全都有机会去发言,但往往有些人很胆怯还是其他原因,不善于去发言,这是错误的选择,因为发言在锻炼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考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的大体程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只要有机会大家就应该大胆的去尝试。

5、学会交流。

交流是人与人合作的前提,参与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小组合作讨论,要有一个好的结果,不去融入其中,与大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下,何谈好的结果。

三:学习“参与式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课程的收获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觉得我的收获很多。在知识上,我知道了什么样的学习活动才是参与式教学活动,当你写论文的时候格式是什么,要注意什么,当你成为一位老师,设计一节有趣的课,你应该考虑到哪些因素,该怎样去设计一堂课,设计过程中需要哪些术语表达更准确呢,等等。

在课外收获上,我了解到原来一位老师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讲台的,每一节课需要课下认真的准备才能完成,而一节生动的课则需要更多的付出,对演讲者而言,不是每个人都有胆量站在那里响亮地讲出自己的想法,不但要有足够的知识准备,还需要很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不然你的想法再好也不会让大家明白的。对听众来说,当你自己站在讲台上时,当对方给予你的不是渴望知道你在说什么的眼神,而是无奈与无聊,你会很没面子很伤心的,通过上台演讲的机会让我知道做学生还是其他的,只要你是观众,就应该认真的去听,这样你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尊重了自己。四:对选课同学的建议

对选修此课程的同学而言,不仅要能够做到前面我所写到的对参与式教学学习者的要求外,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并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机会,学会团队合作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尝试过团队合作的同学,那么你选修此门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此课程在上课时间甚至课后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上能给你提供很好平台。2、善于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是一个很内向的人,那么借助此课程的学习你更应该开始锻炼着去接触陌生人(同组同学),因为在以后走向社会去工作等场合,很好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先认识同龄人,积累交流的方式,对以后走向社会是很有帮助的。、不能抱着混的态度来上课

本课程的学习相对其他课程上课内容与课后作业连接是比较紧密的,而且老师对作业的要求相对是比较高的,这与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密不可分的,上课不认真听,课后的作业就没办法按老师要求做,就算是小组做,但你给小组不奉献一点力量,你将不会受小组同学的欢迎。4、大胆的展示自己

如果你有想法而不敢说出来,那么你的学习效果就没达到参与式教学的要求,因为参与式最终要达到学生多方面技能都要提高的目的。例如,小组讨论时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表达出来让同学知道,老师让发言时,不胆怯,不羞涩,能很好地组织语音把小组或自己的思路说给大家,不但要让大家听懂意思还要让大家觉得精彩。

《快快参与环保行动》教学反思 篇5

《快快参与环保行动》教学反思

《地球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快快参与环保行动》两课内容密切相连。前一课学习得好,第二课的效果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可以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参与度高,细分析起来,上这种课学生不存在前期知识的积累,不需要旧有知识的累积,他们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日积月累地对身边的`环境有感受,他们能听得懂,听得明白,这是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的主要原因。 课堂上学生的环保意识被激发调动起来了,可现实生活与理想又是脱钩的,比如,一块手机用费的电池,找几天都找不到一个可以回收的地方,校园内外,小区、垃圾回收桶……不是孔太小塞不进去,就是没有设置回收格。学生通过这些事情也能进一步认识社会工作的复杂性,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共建美好家园》属于学习广场,是选学内容,但孩子们也挺有兴趣,尤其是对美国芝加哥的做法还有兴趣。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很专心。

由参与式教学到高效课堂 篇6

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经过10年的课程改革,现在走进我们的课堂,与以前相比,差异不大,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仍有很多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埋头睡觉的现象,仍存在课堂效率低下,教师身心疲惫,学生精神萎靡,教学负担过重的现象。教学质量因此很难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提升更是困难。

面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作为课程改革核心环节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还不够理想。今年教研教培中心提出优化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我们通过全面调研、考察学习、充分酝酿,下决心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形成了《上桥中心学校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深化教学方式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课堂,改革课堂,其核心就是参与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实践和运用。

这项改革不是搞“一阵风”,而是持之以恒的教育活动,是一个不断研究、实践、总结、提高的过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我们要构建的高效课堂必须通过参与式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品德与智能素质、身心素质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我们构建的不是“杜郎口模式”,也不是“永威模式”,当然,他们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参与式教学的做法和经验需要通过过大教师在实践中总结提炼。

那么参与式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呢?第一,参与式教学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课堂上学生是愉快的,会经常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会被他人充分尊重,平等对话,平等相处;学生是幸福的,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学生是有活力的,充满蓬勃朝气。总之,参与式教学要让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第二,参与式教学是由新的教学观念生成的。以往总是关注教师的教,一切行为都围绕教师的教而设定。比如:教案的设计主要考虑教师怎么教,教材怎么教;教研活动主要是研究教师教的方法;课堂往往被人们的理解为讲课等。新的教学观念要变教案为学案,变教研为学研,变讲堂为学堂,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等。第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应该是学生自学、互学、群学和自评、互评、的过程,第四,参与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参与式教学并不是停留在对知识简单的掌握的低层次要求上,而是追求在知识掌握基础上的智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生成。在此基础上,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第五,参与式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先进的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落实到参与式教学中。

参与式课堂实践教学反思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实践,反思

一、导学案的设计

高效课堂教学的精髓就是“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自主合作展示”, 而所有学习环节的导引者即是导学案, 所以, 打造精品导学案尤为重要, 它是教学高效的前提和保证。导学案该怎样设计?我认为应该紧扣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对一篇文章, 首先, 要在思考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这篇文章的三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然后依据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合理设计导学案。比如,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 笔者的导学案设计过程和思路如下:

思考文本内容后, 笔者将本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确定为:知识能力目标:1.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2.了解众多人物聚集时场面描写的方法。过程方法目标:1.课前让学生搜集文中涉及作家的资料。2.自主阅读法、合作展示学习法、自主写作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四位作家的情操情趣及他们间的真挚情谊。笔者将本文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众多人物聚集时场面描写的方法。针对以上目标, 笔者在导学案的“基础过关”、“整体感悟”环节设计了字词、文学常识、介绍文章中几位主人公、了解主人公的出场顺序等问题, 完成了贯穿于这篇课文的最基本的知识能力目标——字词及文学常识的识记, 并通过了解主人公及其出场顺序这一问题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思考文本, 同时也完成了过程方法目标1;导读案的“深入探究”环节的问题是紧扣本文重点和难点设计的, 比如:“根据文中的语句来明确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本文的描写有怎样的特点?”这两个问题是针对教学重点设计的, “怎样介绍人物群像, 学习本文对你有何启示?”这一问题是针对教学难点设计的。“深入探究”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要求运用‘这是一个______的场景’的句式给课本中的插图配一句话, 使其内容更丰满。”设计这一问题既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个总结回顾和提升, 同时也是为了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而学生对这一问题异彩纷呈的回答也证明他们已顺利完成我所预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在“当堂训练”环节设计的问题是让同学们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 写一写班上的一位同学或者是某位老师, 让大家猜猜他 (她) 是谁。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并能迁移运用本文的学习重点, 同时进一步达到过程方法目标。笔者认为, 本课的导学案设计是成功的。

总之, 设计导学案应该紧扣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来设计。关于单子容量, 我认为应该少而精, 因为多而杂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 也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长期预习作业多, 会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这是得不偿失的。

二、感悟

FFS教学模式在理论上的优点是不容置疑的, 但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有时, 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甚至会让整个实验从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比如, 据观察了解, 部分学生常借助教辅书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他们预习时不熟读、领悟文本、完成导学案时不动脑思考, 只是简单地东罗西抄, 让教辅书代替了自己的结构化预习, 使得结构化预习从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抄来的答案常常准确无误, 合作学习对学生来说只是形式而已!展讲时照着抄读, 也是形式而已!尽管老师多次强调要在认真读文本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得出答案, 但抄袭仍屡禁不止。据了解, 这也是几乎所有语文科实验老师遇到的普遍问题。为此, 一段时间, 我很担忧实验在实践操作中会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后来我想, 实验肯定离不开创新和突破, 何不放手去尝试?于是笔者果断将学生参考书全部收上来束之高阁。这样, 学生不得不认真阅读文本、不得不自己动脑思考分析问题、合作交流时为避免展示出错尴尬而不得不认真和小组同学交流。脱离了参考书的答案常是不成熟、不完整的, 但它是学生自己思考分析的结果, 它远比抄参考书上的准确答案有价值有意义!展讲时其他组举手质疑补充的同学也大大增加, 学生真正从内而外地动了起来、活了起来。离开了参考书的束缚, 学生常常会给我一个个惊喜:原来A的知识面蛮开阔的!原来B的语言表达如此流畅准确!原来C的思想远比我想象得成熟!……看着他们为一个个问题争辩、看着他们认真地阅读文本、看着他们皱眉思考, 看着他们单上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 我感到欣慰, 因为我明白了我的尝试是成功的!

参与式课堂实践教学反思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0074-02

[作者简介]秦海慧(1981—),男,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教师, 一级教师。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自身素质发展有很好的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效率,教师要不断地研究新型教学方法,营造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参与式课堂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小学参与式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主要地位,让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体现主体性的原则。学生只有作为课堂的主体,才能够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二)正面引导原则

教师的鼓励对于小学生思维灵活非常重要,因此数学教师要给予适度的鼓励和适时的肯定,采用激励的手段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三)机会均等原则

参与式课堂强调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去,所以教师在练习提问和复习中,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机会,按照机会均等原则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循序渐进原则

数学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确定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依据教材设置的难度,逐层深入教学,陪伴学生一同成长。

二、参与式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缺乏兴趣导致数学成绩不理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参与式教学中。小学生有了深厚的数学兴趣,就会跟随教师的引导,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手法,多媒体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角色扮演法等,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进行新课导入时,为了降低学生理解上的难度,教师要使用灵活的手段。例如在学习《钝角和锐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咱们之前学习过关于角度的相关知识,你们还记得它有哪些特征吗?” 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能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之后教师进行深度的引入,“咱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知识,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图形来观察一下这些角什么区别。”在复习旧知识和提问式的教学中,学生就会兴趣高涨,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之下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

参与式课堂教学情境的创造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参与程度,数学本身是一门充满了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科学,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合起来,利用情境给学生展现数学知识。创设数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的有多媒体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方法、角色扮演方法等。多媒体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形象,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图片、视频、声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分数的意义。“为了准备下周的春游,我们一共购买了十个西瓜,全班一共有三十个同学,请问每个同学分多少西瓜才比较合理?” 学生就会发现西瓜的个数比较少,学生的个数比较多,在分配过程中不可能出现整除的情况,这就涉及分数。教师在多媒体上将西瓜排列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平均一个西瓜要分给三个学生,那么如何将这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西瓜该怎么表示就成为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视频的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分数的应用,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课堂提问是小学参与式课堂常见的方法,教师在提问中要掌握两个原则:第一是依据教学的重点进行提问,第二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可以选择学生状态低落的时候提问,提升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依据教材中设置的难点,进行提问,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学习图形时,教师明确“让学生正确地区分每种图形的特征”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就可以拿着图片给学生展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让学生一一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在互动中,加强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了解。

(三)注重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教学发展的需要。在参与式课堂中开展创新教学,能开拓学生视野。例如在进行乘法教学中,教师给出这样的例题3×24=?。学生通过充分的观察发现,可以在原来的数学基础上直接进行乘法运算;也可以进行创新,将24拆分成为2×2×2×3,这样就简化了数学运算的过程,在口算中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学生在参与式课堂创新中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不仅要掌握数学表面上的知识,还要对数学有深层次的认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参与能力,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适当点拨总结,让学生能够在抽象的归纳总结中,发现新型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将数学知识形成于脉络,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形成系统,在需要学习的时候可以进行紧密的联系,提升创新的水平。“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形和三角形,也知道了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以及周长公式,那么在梯形的时候我们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进行面积的求解呢?” 学生的数学知识形成系统之后,就能够轻易地进行数学知识创新,“我们可以采取最常用的方法将梯形分解成为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或者是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分别求出它们面积,从而求出梯形的面积”。有的善于归纳总结的学生就会这样回答教师:“经过这样运算之后我们总结出来了,梯形面积的求解方法,就是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

(四)积极开展合作式课堂教学

小学生喜欢一起完成任务,在参与式课堂中进行合作式教学,能够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教师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考方法进行合适的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合理位置。“今天我们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同学们能不能回答一下除法和乘法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间接地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的方法。“我认为除法和乘法是相反的,所以在进行除法运算的时候可以反过来思考,用乘法的思维来进行。”“乘法越来越多,除法就越来越少。”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一定的点评,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焦彩珍,王升.主体参与的要义、逻辑起点及其境界[J].甘肃社会科学,2002(6).

浅谈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篇9

庙山九年制学校

侯旭峰

在新课改中如何按照新课程基本理念改革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极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目的是使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个性、知识经验和智能类型的人都能有效参与。因此,参与式教学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参与者平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进而形成能力,在参与中掌握方法,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

一、实施参与式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1、相信学生、尊重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是学生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首先是由于教师教育观念上不相信学生所致。认为学生没有能力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是白板一块,于是教学中就不敢放手。备课时凭想象准备,并依此设计去讲授,让学生跟着自己走,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不理睬,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加以禁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带而过,等等,这样,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参与进来,甚至会打击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欲望。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由于心理成长的原因,其参与度会更为下降。结果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由于学生是被动参与和接受,学生的发展是有限的。所以,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 已有发展水平,从他们的兴趣和意愿出发,这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传统教学中,学生不能主动参与的原因还在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结构的单调呆板,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我们就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转变教育思想,真正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点和前提。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的被动学习状况仍没有根本改变,久而久之,学生就习惯于当“当局外人”,学习的主体性就渐渐丧失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转变思想观念外,还需要研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有效的途径。

②、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讲究教学民主,营造和谐、愉悦、共振的心理氛围,形成一种支持型、保持型的环境,让学生在充满了情感、关怀、支持和鼓励之类的理想氛围中学习,学生才能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

③、老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例如,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这个结论时,有的学生就问老师,提出为什么“不等于0”,还有的学生认为“0÷0=0”,这一问题教材没安排,也不需要学生知道,可是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

④、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和自主决定的余地。在教学目标限定的 范围内,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多种参与机会和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在选择中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在主动参与中学会选择、学会负责。再如,学生提出了关于“0÷0”的问题后,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想,结果一部分学生仍然用“0和谁相乘得0”的方法思考,结果发现“0÷0”的商有很多。另一部分学生也用“0和谁相乘得1、2、3、4……”的方法思考,结果发现没有商。于是教师引导总结出“0不能做除数原因”,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⑤、采用鼓励性评价。凡学生的参与行为无论效果如何都应首先给予肯定性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参与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以改变学生消极的自我概念,增强参与的信心和主动性。

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它是学习主动参与的基本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3、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学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伴而随。学生参与教学,就是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各个环节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1)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提出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师生共同制定出学习目标,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每个学生都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让学生参与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引导学生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和教学要求,培养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3)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是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探求方法,二是提倡在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探求学法。

(4)让学生参与板书的练习设计。当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时,他们会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抓住教师引导的线索板书或补充板书内容;他们也会在课堂分层练习中依自己获取知识的不同层次,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练习题,不少同学的设计很有创见。

4、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序活动,为保证其有序发展,学生参与其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如何与教师的引导辅导配合好,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如何在合作学习中与组内同学沟通、交流,如何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如何抓住其发言要点,明了其见解,发现其不足不当之处,如何使自己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协调起来,等等。学生的参与能力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来形成,另一方面教师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会参与、善于参与、人人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如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要借助教具渗透操作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操作时要充分展开,层次分明,要点突出,表象清晰。如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时,设计以下几个环节:①把组内搜集到的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进行分类,并叙述分类理由。②拿出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的特征。③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总结出长方体的所有特征。④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小棒做棱,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的发展。所以说教给了学生参与的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参与氛围。

兴趣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乐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杜威把兴趣作为儿童成长的“指示器”。可见兴趣对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发生于学生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强迫”。教师要营造课堂气氛,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如精心设计新授课指导语,巧设问题、制造学习障碍、强化操作环节、创设情境、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发掘和运用人体无声语言等,都可以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氛围。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出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了“2,20,200”,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将这三个数用等号连接起来?学生兴趣高涨,通过议论,有的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2元=20角=2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2米=20分米=200 厘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教师又顺势提出:“谁能使用小数点,但必须用同一单位名称把上面的三个数用等号连起来?”顿时全班学生怀着好奇的心理沉浸在思索中。最终发现2元=2.0元=2.00元;2米=2.0米=2.00米……老师接着说:“像2、2.0、2.00这样的数大小是否相等?为什么?”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营造了氛围,启动了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中,参与意识被不断激发,学生敢说、大声说、人人说,教学效果显著。

6、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同时注意分层参与。

参与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是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目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创设恰当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不漏掉任何一个学生。但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速度有快有慢,这就要求教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分层对待,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在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层次性,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例如课堂提问教师就可以分几个层次,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一般的题目让普通学生回答,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孩学生回答,也可以让他们把别人的回答重复一遍。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同程度上的提高。

7、教师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员,除了宏观上处于主导地位外,他和学生应是平等的。他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自由地选择问题、设计方案、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给学生以启发、诱导,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缩短 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就会由衷地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积极大胆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参与活动要切忌简单地作出“对”“错”“好”“坏”的判断和评语,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实现参与式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途径

在有效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最终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会、会用。根据我教学的体会,我认为为教师要把握好“吃”、“用”、“看”三个字。

1、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吃准学生: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准备中,教师不妨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②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③哪些内容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习起点。二是吃准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如何“吃”透教材、读懂教材?具体到一节课,我觉得教师要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研读教材:了解教材整体结构及前后联系,明确例题的地位和作用,弄清习题与例题的关系,揣摩插图的编排意图,钻研提示语和旁注。做到“五读俱全”,即读懂问题情境,读懂每一道习题,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

如何把握目标?首先,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以及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确定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第二,目标定位要全,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发展性的目标。教师着重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在教学中“浓墨重彩”加以突破,哪些方面可作“淡化处理”,只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稍作点拨即可。

2、用。一是用好教材: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

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用活教材,就是以教材作为原型和范例,在依托和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

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二是用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实现。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前处于对知识的“饥饿状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讲 授方法,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②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的体验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原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是多角度地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的激励评价,给学生以自信,使他们获得满足感。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更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成功的良好体验为学生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看。一是看教学的总体效果。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的发言、讨论等活动、查看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课堂检测等手段,了解学生在本堂课或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然后与既定的教学目标对照,以确定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如有差距,应该找到原因,然后针对问题,进行补缺。

二是看学生个体的进步情况。不同的学生,因为基础条件、思维习惯等各方面原因,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对同样的教学内容,学习的效果不尽相同。但教师关键要看学生个体是否有进步,即通过本堂课或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个体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没有提高,提高的程度如何。如果确实有学生没有取得进步或进步很小,教师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适当的时机进行个体辅导、补差。这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研究者,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一年来,我校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了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刚开始实施参与式课堂教学时,孙校长参照最前沿的教育理论与信息,为我们实验班拟定了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即:走进生活、初步了解——组内交流、初步展示——深入文本、了解内涵——系统反馈、重复出现。经过课堂实践探索,目前已初步构建了教学模式。即:疑(问题)——读(自学)——研(交流)——说(展示)——做(练习)五个环节。

模式依据:

1、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以学为主,先学后教、训练能力,符合新课改要求。

3、互动交流是课堂的本质。

模式的界定及程序:

1、自学:方式包括A:学生课前预习。B:学生课堂自学。载体:数学预习卡(可以利用小黑板)。目的:A:为新知识教学做铺垫。B:解决最基本的概念等问题。C:达到对新知识的较整体的感知。D:为下面的交流、展示探究做好知识铺垫。

2、交流:方式包括:生生、师生交流,全班交流。内容: A:前面自学基础上不会的、学生解决不了的。B:教师预设的探究题目,师生共同解决或学生自行探究解决。C:教师精讲点拨。

3、展示:选择接受能力快的同学展示解题思路,教师进行点拨。给学生展示的平台。

4、练习:贯彻当堂达标的原则,形式多样。针对本节课目标,可以巩固训练,可以拓展延伸。师生在训练之前要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点拨方法。训练完成后要进行反馈。

上一篇:社会保障法习题集下一篇: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小兔子乖乖》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