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2024-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推荐9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篇1

设计者:日照市东港区教研室 申作春

课程标准

1、领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同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的不同反应,用哲学观点探讨其原因。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和标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人民群众的含义。(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能力目标: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评价设计

1、通过教学过程借助相关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达成知识目标。

2、通过课堂相关练习和课堂上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达成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材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2、教学难点: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关教学资料,制作教学课件。(2)分析教学思路及设计,预设学生活动程序,推测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学生准备

(1)搜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方面表现的有关资料及图片。(2)查阅近年来的报刊资料,收集有关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英模的事迹。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事例分析法、讨论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网络、图片及实物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观看图片,进行探究,引出第一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师生一起处理教材“专家点评”,落实: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学生活动:巩固掌握并做相应的巩固练习。

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引领学生思考:谁是上述成就中物质生产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引出:

2、人民群众的作用 师生通过视频、图片、小资料、教材探究等互动探究,合作学习,达成教学目标。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学生做相关随堂练习,学以致用。

过渡: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人民群众呢?

教师出示国庆大典图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第二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引出:

1、党的群众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

师生合作探究,结合我党实际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学生活动:展示课前搜集的时代英模图片,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他们为什么会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教师小结本课时内容,学生对照小结整体把握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学生随堂做相关练习,达成教学目标2、3 播放歌曲《江山》,让学生在歌曲欣赏中回顾本节知识重点,同时进行情感升华,力促情感目标的达成。

课后作业:

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世”、“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也有人说 “时势造英雄”。

材料二: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认识。”

材料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对材料一的观点作出评价?(2)材料二、三之间有什么联系?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篇2

一、转变传统理念, 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以其独特方式的编写给广大师生留下了广阔的活动与探究空间,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又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传统的教学方式几乎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也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置于绝对主动地位, 而把学生置于知识接受者的被动地位, 一味地进行满堂灌、满堂输, 无形中把学生当做被动吸收知识的“机器”, 其结果导致课堂毫无生气, 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就可想而知。这与现代提倡的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 也是我们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并彻底加以摒弃的。现代的教学方式中又有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以学生为主体, 就是在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有意无意地把教师置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 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 从而忽视了教师引导学生的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由此陷入不导的误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活跃课堂,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驾驭课堂, 实现教师的理性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有机统一。

二、营造和谐氛围,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 创设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热情

新课程设计以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为主要方式。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良好情境的创设, 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望感, 形成对问题探究的心理需求, 引发了学生的联想, 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 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 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例如, 七年级《气象万千》一节时, 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虽然教材中帮助学生理解的示意图很多, 但学生掌握此类知识有一定困难。七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有限的, 这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一大障碍。在课堂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通过对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 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 对自己的教学作如下设计:我先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进行讲解, 然后给学生分小组, 各组学生分别作为生活在不同气候区域的人们, 分工收集资料, 描绘当地的特点, 并派代表发言。每个小组在发言前或讲述后, 都会有意识地提出一个问题。如一组同学扮演的是来自热带沙漠的人, 他们在介绍完自己生活区域的气候特点后, 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用头巾裹头, 穿浅色的大衣服吗?”这样一个问题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 各组纷纷讨论, 气氛活跃。

2. 做学生的欣赏者和情感的激励者, 构建和谐课堂

教学实践证明, 要使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感兴趣, 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必须要创造条件, 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在课堂上, 老师的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专注的表情, 都会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老师或赞扬学生观点的新颖、或赞扬学生分析问题的精确、或赞扬学生想象力的丰富, 既使学生说错了, 老师也要感谢他的积极发言, 在老师的一片欣赏赞扬声中, 学生感受到被重视, 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一位同学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上课时精神委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 似乎对《历史与社会》课毫无兴趣。事后我了解到这位同学的字写得很好, 在一次上课时, 我装作不经意地问, “你知道全国的旅游城市吗?”他顿时来了精神, 我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请同学们列举出北京、西安、杭州等城市的旅游景点”。这位同学一下子举出了好几个。这位同学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被激发出来, 《历史与社会》课也更认真了。

三、重视学生体验,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 这种活动当然应按规律进行, 才能使学生获得认识的发展和提高, 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应把他们看成有血肉、有智慧、有感情的主动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的学习通过“体验”来完成, 这就是体验式教学。

1. 寓历史与社会知识于精彩的情境, 启发感悟体验

教师的教学依据是教材, 它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但不是教学的全部。在地理部分教学中, 为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应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 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以外的相关信息资源, 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情境, 让学生更真实地融入到情境中去亲身体验。这种体验式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得当, 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亲切、实用, 从而喜欢学、主动学, 在亲身体验中掌握了地理知识。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引导情感体验

《历史与社会》课要积极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问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演讲、游戏、地理知识、数学介入、实物演示等, 以激发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 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体验历史与社会中的地理知识。例如, 在讲到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时, 我采用了数学介入的方法, 告诉学生1两白银可折合37.87克, 然后请他们计算2亿两白银到底有多少吨重?如果用载重8吨的汽车拉需要多少辆?通过计算, 全班同学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在此基础上, 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谈起感受, 他们纷纷义愤填膺地说:“清政府实在腐败无能, 如此赔款的结果只能使国库更加空虚……中国只有强大了才能不受外国列强的欺压。”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 爱国主义情感被提升了, 历史教育的目的在这种情感体验中达到了。

四、精心教学设计, 实现学生主动学习

在现代教学中, 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让学生在课堂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真正主动参与学习。

1.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观念

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从“导入———讲授———巩固———小结———作业”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中跳出来。教师不再是传声筒和知识的复制者, 学生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构建知识的主动参与者, 教师要把教学过程当成与学生交往、沟通和对话的过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从社区看我家》中的第一课《我的家住在哪里》, 在备课中我对所任班级的学生做了了解, 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地理知识, 对教材中所出现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不甚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我在备课中自己画一幅“我的家”作范例, 同时在课前也让一些成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学好这门课程仅有一些理论知识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提供接触实际的机会, 而案例教学正是通过对企业实际营销活动的再现, 让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将相关理论变成解决问题的有用工具。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运用综合型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它是以案例为教学资料, 通过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和思考, 以及相互间进行讨论, 进行总结、形成共识的过程。

二、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 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 亲自参与分析和讨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2. 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市场营销学教材多是以条条框框的理论为主, 学生学习起来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都不容易。采用案例教学法, 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案例所述的环境中, 根据案例提供的条件, 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经过分析、讨论给出相应的对策, 便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开阔学生视野, 拓宽知识面。

营销案例大多来源于企业的实践, 描述具体的情况与事例, 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案例中所涉及的不仅是企业产品营销方面的知识, 还包括行业发展情况及其他方面的知识, 这对于一直很少接触社会的学生来说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4. 提高沟通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案例教学中许多案例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在讨论过程中, 既需要学生们相互启发,

绩好一点的学生画一幅“我的家”。上课时, 在让学生了解了必要的知识后, 我把我画的“我的家”展示给学生, 学生对老师的家很感兴趣, 一下子就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于是我又让学生把自己画的“我的家”展示出来, 让不会画的学生参照书上的图和我画的“我的家”画一画。由于教师的参与, 学生的兴趣高涨了, 课堂上, 学生读图、画图兴趣浓厚, “我的家”画好之后, 再让在同一社区的学生向全班学生介绍, 并在介绍中互相纠正错误, 以提高读图、绘图的正确率。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

予学生时间和空间, 举行辩论赛。没想到, 辩论一开始, 就你来我往, 唇枪舌剑, 进行得十分激烈。辩论赛中, 我发现, 班里几个调皮生, 也积极加盟, 反应很灵敏, 常“噌”地一下站起来抢答, 来个先说为快, 引来一阵善意的轰笑。还有一些平时性格内向、胆子较小的学生也被感染了, 积极地举手发言。像这样让每位同学都充满笑容与热情地参与课堂, 各抒己见, 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合作与交流, 教学知识和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会深深地在每位学生的脑海中打上烙印。学生会特别期待上《历

活动, 一节课下来, 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史与社会》课。读图和绘图的基本技能了。

3.教学设计中要帮助学生找到亮点

2.在教学设计中精心设置关键问题, 启发、激励学生主动思考

《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或多或少知道一些, 但他们所知道的基础知识比较零散, 认识也比较片面。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促进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整体地认识社会, 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的一切手段和方法都是为了

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个活动的空间, 多一次表现的机会, 多一些合作的方式。这样, 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亲身体验, 把知识技能应用实践, 真正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如有一次在讲到评价秦始皇修建长城时, 我就充分给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观点与看法, 又需要学生们将自己的观点有效地展示给他人, 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说服他人。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提高了他们的沟通技巧。对一些大型、难度稍高的案例往往还需要小组的同学进行分工协作, 共同完成, 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采用案例教学法, 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 案例选择:恰当的案例选择是有效地进行案例教学的基础。一个好的营销案例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1) 针对性。一是理论的针对性。要求所选的案例能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中所涉及原理、观点与方法;二是教学对象的针对性, 选择的案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理解能力来选取, 太简单或太难的案例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贴近性。贴近性要求所选案例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由于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 缺乏社会实践, 所以对案例中所涉及的资料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分析起来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尽可能使用近几年发生的, 选择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产品或企业。 (3) 启发性。启发性指所选案例应留有较大的分析、思考的余地, 以达到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现在很多营销案例不是由专门人员为教学目的组织编写的, 而是根据相关的报道改头换面而来的, 且以成功案例居多。案例中对企业所发生的情况及做法作详尽描述, 留给同学思考余地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在选用这类案例时, 对其作适当的删减, 以便留给学生足够的进行分析与讨论的空间。

(2) 案例分析: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案例进行全面而详细地分析, 将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一一列出, 对其中的模糊资料作必要的补充, 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分析的思路。只有教师对案例分析透

学生积极地学习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 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讲课内容符合学生胃口, 想学生之想, 帮助学生找到亮点, 破解疑点等。如上完《唐太宗帝国新政》, 为加深对唐太宗的总体认识, 我作了如下布置:生老病死, 不可逆推, 一代明君, 亦是如此, 他的不同凡响的治国安邦之道, 为世人效仿。同学们, 请用笔书写自己的心情, 为唐太宗墓设计一段墓志铭, 给以总体评价。如著名作家金庸为自己设计好了一段墓志铭, “这里躺着一个人, 在20世纪、21世纪, 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 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听完老师的这一新奇任务, 同学们立即跃跃欲试地交流讨论开了, 纷纷进行了巧妙的富有内涵的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篇3

一、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自我感知、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学家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强化外部条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强化学习动机,逐层推进学习。因此,在学习“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笔者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农奴、先进知识分子、封建地主、沙皇等角色。之后通过课前预习、课上老师提供的影视资料及文献资料等,让各小组结合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讨论相关问题,使学生融入历史,让学生体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俄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状况和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农奴制改革的必然性。另外,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阐述,需要由同组同学共同讨论来确定。这样开展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课本知识,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思考。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准备、提供教学素材,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学幻灯片,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准备素材。这样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真正主人。

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创设条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对书本知识进行扩展,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应由其所在小组合作解决,或者由全体学生共同讨论解决。这样,课堂上就会到处闪烁智慧的火花,学生也会由独立思考拓宽到集体思考,许多争辩在这其中产生,往往会形成许多新奇独到的见解。萧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由此可见,合作学习能较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如在学习“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笔者先展示如下问题:美国在独立之初面临哪些严峻形势?美国确立的三权分立原则是如何实现分权与制衡的?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有哪些差异?之后,通过播放视频、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填写表格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重难点在谈笑间灰飞烟灭,学生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所学知识。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学生如果在本小组解决不了某一问题,就可以离开座位,到其他组中去寻求答案。总之,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既可以较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训练独立思考能力、表演模仿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三、让学生进行创新性体验,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歷史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创新性体验,如做课堂主持人或“小老师”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唤醒学生的认知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笔者在课堂上让不同的学生参与不同的环节:有的学生主持讲演,有的学生主持辩论,有的学生主持知识竞赛,有的学生主持课本剧表演,有的学生主持课文讲解。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笔者让学生设计辩论题目并主持辩论全过程。这一课同学们设计的辩题是“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否可以避免”。正反两方辩手辩得精彩纷呈。学生不仅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而且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视野拓展了,彼此间的距离也拉近了。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案 篇4

邢丹丹 201401107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索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

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情境(话题)导入(教师)→活动探究(师生)→自觉践行(学生)

三、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过程 【活动探究一】老师:中国从古代社会发展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例如经济更加发达,人民的消费指数每年呈现递增的趋势,中国生产出了许多新的电子科技产品等,这些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都是没有出现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法律制度的制定、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等;社会秩序更加有序等;各种娱乐活动的举办、电影电视等精彩节目频出,“那么这都是谁的功劳呢?”(是人民促使这些现象出现并发展的,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人民群众作用的结果)老师从这些问题中引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板书】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

(1)人民群众的含义: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质上说),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2)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台湾统一后则减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企图搞国家分裂的人不属于是人民群众的范围,但是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则属于中国公民)(3)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的区别:

人 民 群 众

劳动群众

(4)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此称为“英雄史观”。

(简单理解三个方面的原因:1.认识根源;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2.社会历史根源: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3.阶级根源:剥削阶级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课堂练习: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C)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活动探究二】让学生阅读教材P92的案例。老师:(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师:(1)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的个人活动是不存在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但是广大平民大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老师:从以上知识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人是社会的主体。【板书】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1)实践角度: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2)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探究三】老师: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板书】2.具体体现。请看这个案例:P93“看人间,哪寸土地不是人民开,„„”老师引导学生:土地、庄稼、房屋、机器等这些物质是从哪个方面表现人民创造历史的?(同学答:物质方面)老师板书:(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公民

物质生活资料

人民群众对生产工具的改进

通过图示首先分析了劳动群众的物质生产的重要性,进而得出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通过这两层充分论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活动探究四】老师:孔子的《论语》、歌曲、舞蹈,等精神活动,并结合教材,根据《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回答精神财富是如何产生的?老师从源泉、物质条件、创作者三方面引导学生得出:【板书】(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老师总结:人类历史首长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那种认为社会发展是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实质是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活动探究五】老师:近年来,由于房价、医疗、教育等问题困扰着中国数百万的家庭,在众多民众的要求和建议下,国家正在逐步调整和完善我国的房价、医疗、教育等制度。此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老师引导学生作答: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决定力量);

【板书】(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会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自发的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于人民群众的力量。(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被剥削者的反抗,导致社会革命,在此过程中人民群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过渡: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得出什么样的指导论意义?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要求?【板书】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活动探究六】2004年11月2日上午,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的好支书张仁和在死后,数千村民扶老携幼,排着长队,一步一步地把张仁和的骨灰送往公墓的情境。在他生前,他在村子里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坚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谁家有困难他便放掉自己手下的活,立马帮助解决;他至始至终不断地为群众办实事。(1)张仁和,一个普普通通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死,为什么牵动这么多村民的心?(2)结合身边的事例,谈淡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

答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群众观点: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

从事社会活动,如政治、科学、艺术 【板书】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无产阶级政党)

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板书】群众路线基本内容;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板书】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把群众观点作为我们党的工作路线,就是指在我们党的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观点是灵魂,群众路线是对群众观点的具体落实。

【板书】意义及要求: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生活实践: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都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若以上材料作为主观题,答题方法如下:(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内容:

社会历史的主体政治上教案 篇5

学 科: 政 治

学 校: 广东北江中学

年 级: 高二年级

题 目: 《社会历史的主体》

姓 名: 周 招 萍

邮 编: 512026

联系电话: 13420547979

一、设计思想

1、教学理念凸现一个“新”字。依据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等现代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内容与教学素材的整合抓住一个“扣”字。紧扣学生的生活、时代的主题及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融合,引导学生去感知、思考。

3、教学组织过程突出一个“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与电脑互动,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相统一。

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与结构特点: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本框题共有两目组成,两目内容呈递进的关系: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材从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角度分析了该观点;第二目是在第一目的基础上得出方法论——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还比较模糊,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2)教学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学情分析

(1)认知起点:我所教的文科班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学习积极性高,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较好的分析及归纳综合的能力,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但学生在社会历史观上还不能辩证地分析历史的发展,尚末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2)学习兴趣:班中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有了解的兴趣;也喜欢关注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有认识的兴趣;对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有参与的兴趣。

(3)学习障碍:由于“个人英雄主义的”的干扰、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健全及科学思维方法的欠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

(4)学习难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和践行。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对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正确认识和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牢固群众意识,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实例引导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顾历史上法国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及重大意义,启发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由此导入新课,提出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剪切视频】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报告上的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其讲话内容设计为两则材料并设计两个问题,将学生分成两大小组;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

材料一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回答:

1、“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给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本组问题并派出代表回答第一个问题。

教师点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之所以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就是因为懂得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实践的主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地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3页“名言”“专家点评”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的作用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朱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取得的成就”,并提出问题:是谁创造了这些巨大的成就?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所提问题。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跃居世界第四.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

——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4%和7.4%。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劳动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篇6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知识目标】

1.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路线的基本内容。

2.理解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知识梳理】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_____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_____________构成的。唯物史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

2.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包括_______________,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分。

3.表现:

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__________。

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__________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__________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_____________的决定力量。______________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人民群众通过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必须坚持____________,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____________,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众路线

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保证,也是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成功地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保证。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_____________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____________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的保证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理解】

探究一:

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物质生产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践,“民以食为天”,哪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参与实践的主体是谁?

所以,社会历史首先是的历史,是的历史。

探究二:

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

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

从上面的诗歌中你能品味出什么?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什么作用?

探究三:

有同学提出:杂交水稻是由袁隆平培育的,《阿Q正传》是鲁迅写的。许多科技发明、文艺作品都是个人的成果。

这一现象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创造者”这一观点是否矛盾?

学习因 自 主 而 高 效,课 堂 因 互 动 而 精 彩!

1(学法指导:实践具有社会性;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探究四: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只因29年前这里的18位农民冒险按下“包产到户”的手印,秘密签下“生死契约”,率先实施了“分田到户”的土地承包制改革,而被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史册。这场改革后来得到政府的认可,推广到全国。“大包干”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黄金期”。

思考:这属于什么方面的变革?有何作用?

【归纳整理】

【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常说“百姓心中有盏灯”,这启示我们

①群众的心声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历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③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 ④群众观点是我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近年来中央工作特别强调要“接地气”,意思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密切联系群众。这是因为人民群众

①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④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

3、“少封路、少扰民,多服务、多造福”,不仅是领导者的垂范,更应成为执政者的共识,加以制度化和常态化。其哲学依据是()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群众利益的满足是和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4、“蹲点”、“一线”、“民情”,这些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自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这一活动的开展及其积极效果表明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今年年初,总书记对新华社报道的《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文章作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广大干部群众对此热烈响应。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④人们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主有序推进,社会和谐稳定。15年的实践使广大香港同胞深切地体会到“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材料表明

①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③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认识的发展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7、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给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挑战。在我国近年来的多次重大灾害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创造了一个个自救和救援的奇迹。这体现了

A.人民群众的认识就是真理B.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人民群众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贡献

8、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从哲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C.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群众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9、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B.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C.中共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0、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 ” 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11、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里之动静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为之改观”。梁启超的观点()

①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④否认了实践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南京市的5位十八大代表走进龙虎网等联合直播室,倾听南京网民、百姓和党员的意见、建议与呼声,现场与网友互动,并承诺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带到十八大。党的十八大代表之所以要听民声、汇民愿,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③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④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基本工作原则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13、宋代是我国手工业与商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宋代民间崇拜的神灵被认为除了具备驱灾治病、报境安民等传统农业社会型的神灵外,还开始拥有诸如预告物价、保护商贾等神灵。下列观点与这一历史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①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② 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

③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④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其中强调干部要“洗脚”,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一切真知来源于社会实践

③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④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最能评价政府工作好坏的是群众,最能反映政府工作情况的是基层。”“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上述观点体现的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③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④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土地的有效利用和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2010年某市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耕地保护协会”。他们举办“耕地保护论坛”,积极宣传国家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主动监督和协助处理违法用地行为;主动整治废旧建筑,建设休闲健身场所,改善居住环境。他们发挥集体智慧,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又保护了耕地,成为耕地的“第一守护人”。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农民群众为何能够成为耕地的“第一守护人”。(10分)

2.《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农民的认识不统一、觉悟不提高、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就难以有大的进展。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群众工作,应切实抓住以下几个环节:引导农民。把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离不开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扶持农民。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提高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民致富乃至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

(1)为什么说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

(2)材料中应切实抓住的几个环节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答案:

探究一 :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探究二:

(1)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着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探究三:

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探究四: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选择题:1-5 BBCDA

非选择题1: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3分)

农民群众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自觉地保护耕地。(3分)

党和政府实施的耕地保护政策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和表现。(4分)

非选择题2: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农村中的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因而,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8分)

中学历史“教学主体”论析 篇7

一、“教学主体”概念的由来

当我们问“谁是教学主体”这一问题时,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个概念的由来。

在大陆地区, “主体”一词以哲学定义进入教育理论大致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换言之, 无论是中外教育家, 在此以前都没有直接在教育理论中使用过这一概念, 更不会有围绕这一概念的系统教育理论。继80年代中学教育界引入这一概念之后, 其实争议不断, 有主张学生或教师单一主体论的, 有主张学生和教师都是主体的, 也有主张应该把教学环境引入与学生教师三足鼎立成为三主体的……而我们发现在大部分论述中, 尤其是教育管理部门的文件与基层教师的经验阐述中, 大多避开对“主体”的定义记述, 直接论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应当如何。

在以上各方对“主体”一词的运用中, 既有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经典定义:即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 (1) 。又有沿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习惯用法:即事物的主要部分。因此, 谁是教学“主体”, 就带有两重含义。

谁在认识和实践教学?或者谁才是教学的主要部分?这是一线教师对这一问题的第一问。而这一问对于具体教学行为殊为珍贵。

二、从一个案例多角度看“主体”或“非主体”

案例1:

某日, 一位美丽的女研究生到苏州一所学校应聘, 在文科班上了人教版必修三的《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课。课后, 学生以随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这一节课中的所思所感。

一位同学写道:“今天, 上课时, 面对应聘的新老师, 我竟然睡着了, 曾多次勉强抬头继续听, 但是……我深感抱歉。”

另一位同学写道:“今天一位来应聘的女老师给我们班上了一节历史课, 一节我觉得有些闷又有点好笑的课。

刚开始看到她, 我们都在评论:“嗯, 她的形象不错哦……”但随着她开讲后的每一分每一秒, 那些美感消失殆尽了, 看来, 靠外表混饭吃是行不通的, 这句话还真有点道理。幸好, 东华老师虽然打扮不在行, 但讲起课来却胜其无数倍。

……

她紧张得一直在压书本掀开的部分, 一下又一下, 我在想:好好一本历史书, 咋就这么毁在你手上呢?你讲课这么温柔, 对它却这么狠心, 它真无辜!

(以上纯粹是上课上得太轻松, 在瞎想。)

她就是一直在念课本上的话而已, 带我们复述了一次课本。唯一的收获就是以前忘记的一些知识点又记起来了, 但这怎么满足得了历史专业班的学生呢?” (2)

还有学生说:面试就是为了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考官看, 求受雇佣, 这是一般职业的面试。我觉得老师的面试, 不仅要求考官满意, 更重要的是令坐在下面听课的学生满意, 如果只顾展示自己的知识、才能而忽略下面的学生, 倒不如参加“录像展示”。

今天这位面试老师的“底”的确很厚, 但是没有经验, 除去我们状态不佳 (刚睡醒) 外, 整堂课死气沉沉, 老师与学生完全脱节, 她讲她的课, 我们干我们的事, 整堂课是熬过去的。

在学生的记录里, 我们可以看到该教师的教学实践, 虽然不知道她具体的课堂表达, 却可以知道她“一直在念课本上的话而已”。

她对历史教学的认识, 我们不得而知, 只能从她的实践中做出推想。学生觉得她的“‘底’的确很厚”, 想来她对教材涉及的历史是有一定认识程度的。但是照本宣科的行为使人有充足的理由觉得她对历史的认识是很僵硬的, 是不懂得灵活运用的。

这位老师“形象不错”, 却“忽略下面的学生”, “紧张得一直在压书本掀开的部分, 一下又一下”, 确实显露出她教育实践能力有限, 乃至于对教育的认识有限。大概她知道一个教师应当在学生面前显得庄重, 却不晓得或害怕得忘记了要想一些办法令学生在课堂中快速记忆历史知识, 思考历史问题, 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由这个案例, 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 从“认识和实践”这个角度, 即使在最“无效”的课堂中, 教师也符合“主体”的定义。学生同样如此, 他们在历史课堂中的认识和实践既可能是积极的, 又可能是消极的;学生既可能把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当做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产生进一步思考, 又可能将历史课堂从内容到形式都视做无聊而予以否定。

我们如果将视野聚焦于“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之内, 那么姑且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 “他”或“她”的选择权是有限的。譬如学生不能选择必修课程的内容, 不能随意选定授课教师, 不能自行编排上课时间等。但是, 进入具体历史课堂之后, 学生却可以选择其进一步扮演的角色, 如对学习内容做“赞同者”, 或者“反抗者”, 对于具体的授课老师是主动的参与者, 还是被动的旁听者, 诸如此类。而任何一个追求有效教学的老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这种“选择权利”。同样, 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技巧、教师基本功因此体现于究竟是使学生选择主动积极参与还是被动旁观旁听, 好的效果就是教师、学生的双赢。主体与客体, 教与学, 高效统一。

三、学生的“选择权”从何而来

根据上文的分析, 学生在课堂中的“选择”似乎与具体授课教师有着很大关系, 且学生的选择权似乎最终反映教师给予的东西 (包含知识、教学技巧等) 的有效性。但实际上是完全如此吗?我认为教师能够影响的仅仅是学生选择的内容和方向, 或者选择权实现的程度, 而非选择权本身。

“权利”实际上是一个舶来词, 在中文中解释为“公民或法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 (3) , 权利是由法律赋予的。但在英语中, 权利被解释为“合法、合乎正义或荣誉的诉求” (4) , 因此权利不需要赋予, 与生俱来, 甚至可以完全主观化。

如果按照中文释义, 那么学生的这种选择权就不是由教师定义的, 而是由“法”定义的。而可以成为学生课堂选择权利的“法”, 则不外乎教育法律法规和“课程标准”。

以初、高中历史有关课程标准来看,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拥有以下“选择权”。

学生有权选择:

(1) 保持“个性差异” (5) ;

(2) “参与与探索” (6) ;

(3) “获得积极、愉快、成功的体验” (7) ;

(4)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提出问题” (8) ;

(5) 拒绝“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9) ;

(6) “同他人合作, 共同探讨问题, 交流学习心得” (10) ;

……

要注意的是诸如以上丰富的选择权并不意味着在具体课堂教学中都能实现。但学生选择权实现的程度就目前教育环境来说, 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高的。

四、学生的“顺从”与“质疑”

案例2:

在一所普通中学中任教的X老师面对一群能力参差不齐, 学习历史兴趣忽高忽低的学生。这些学生思想活跃, 无拘无束, 有时教师讲着课, 学生就在下面议论, 教师从来不加禁止。某天, 教师教完了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在对全课内容进行归纳时, 一名学生忽然喊道:“学生烧人家的房子是违法的!”顿时, 语惊四座, 学生哗然。我示意这位学生讲下去, 该生说:“学生运动是爱国运动, 确实起到先锋作用, 但我认为火烧曹宅就不对了。” (11)

于是, 教师当场宣布, 将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讨论, 于是学生当场欢呼雀跃, 热情出乎教师的意料。

其实在目前教育氛围下, “顺从者”是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扮演的角色, 某种程度上是最重要的角色。随手拈来, 某本“教辅”资料在前言中便开宗明义地写道:“要赢得高考, 我们就要秉承‘三个老实’的精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实际上也就是要学生主动顺从教师与教材的思想。而或由于考试体制、家长的期望等因素综合在一起, 即使在教师没有主动强制学生顺从的情况下, 也会出现越是在重点学校, 学生中顺从者越多的现象。

学生偶尔也会扮演质疑者、创造者或反抗者的角色。他们扮演这种角色的动机至少有两个可能:

首先, 从初、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说, 他们是需要关注的。而作为独创者或反抗者, 无论下场如何, 其总会在一定层面上引起关注, 这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其次, 以建构主义理论来分析, 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新观点与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不能很好衔接的时候, 会使他们产生心理不适。通俗地说就是“道理不通”。

案例2的现象出现在当前考试制度下的一所普通学校, 学生不习惯扮演顺从者角色, 而作为课堂秩序掌控者的教师则允许他们有这种权利。对于学生日常课上的议论, 他从不制止。正因为学生习惯拥有对历史保留自己看法的权利, 才会在这一节课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也正因为习惯了教师对自己的“放任”, 才有了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的机会。无论讨论过程和结果如何, 对“五四”运动和“火烧曹宅”, 学生总可以再多些认识与思考。而这样的认识与思考对于课堂教学而言, 很多时候, 不啻是对教学活动的升华。

以上是我在具体中学历史教学中围绕“教学主体”这个概念的思考。抛砖之言, 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注释

11 参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2 改编自夏辉辉.今有应聘教师翩翩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0 (06) .

33 http://www.zdic.net/cd/ci/6/ZdicE6Zdic9DZdic83285652.htm.

44 http://dictionary.reference.com/browse/right

5567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689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710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浅析历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8

关键词:历史教学;主体地位;突出途径;浅析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77-1《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历史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笔者认为:

一、营造和谐氛围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催化剂”,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对课堂教学就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这才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由而真实地表现自己,与教师之间进行知识信息交流。

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呢?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尽力做到以下几点:(1)尊重每一位学生。师生彼此尊重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对所谓的差生,他们受惯了别人的冷脸,如果你给他以充分的尊重和鼓励,学生也会尊重老师的。(2)放下师道尊严,显现民主,彰显人性化教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其情感表现最好,师生才会彼此尊重、互敬互爱、相互促进,教学相长。(3)感情充沛。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动人,尤其历史教学,讲的都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而如果能恰当地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用语言、用表情表达爱恨以引起师生情感共鸣,那教学效果定是很显著的。(4)以美激情。教师语言要生动风趣,教态要和蔼可亲,神态该坚定自信,举止应庄重大方,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美的感染,融洽师生情感。

二、加强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较好地开展它,对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及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因此,课堂讨论的形式要多种多样,讨论的主体是全班学生,要让所有学生参与,既可以开展同桌间的,又可以开展前后排的,或小组间的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有意识避免只是优生介入,差生旁观的现象。

课堂讨论的内容设定要准确、到位,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唯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使得课堂讨论“活”起来。例如,为了加深理解《中外友好交往与冲突》“郑和下西洋”一节,学生乐于讨论“郑和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还是乐于讨论“郑和的宝船上来回都装了些什么货物?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更乐于讨论后者!因为它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有话可以说,而且它不仅也能够带动学生回顾以往学习过的历史信息,还能够激发学生调动教材外积累的人文、自然科学素材。通过讨论,同样能够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到“下西洋”对加强中外文化、经济交流的巨大价值。

三、培养探究能力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通过师生互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实现的。新课程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引言、正文、课后都设计了很多问题。除了这些之外,还应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引导、分析、解决问题。

新课程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质疑、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发挥出来。那么,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呢?(1)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可帮助学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阅读有目的性。(2)让学生自由讨论。讨论是学生解决疑难、拓展思维的重要方法,可以是师生之间的讨论也可以是同学间的讨论。(3)让学生总结概括。教师帮助解疑,指导思路,但总结概括的权利最好放给学生,以便其对知识进一步巩固消化。

四、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对历史课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发学生去主动学习。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就要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历史课中解脱出来,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我们可以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搜集资料、编写剧本、进行课本剧表演,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此过程中,自主地再现了历史和感知历史。例如,在教学“和同为一家”时,指导学生演出课本剧“吐蕃使者求婚”和“文成公主入藏”,在这个情境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发展。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了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才能,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开发和提升,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突出。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反思 篇9

一思新教材。我认为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内容有地理知识和思想品德方面的,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内容是历史知识方面的,它把一些历史史实给简化了。相反的把原来只是用来引起学生兴趣的的一部分补充知识却细化了。整本八上的历史它以时间作为脉络,对古代世界史和古代中国史进行了简单的处理。但是重心仍然在古代中国史。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内容有好的优点。例如:课文中的插图用得比较好,图文并茂;还有一些“阅读卡”,给学生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这在老教材中是没有的。总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对于历史专业的教师来说,是有助于提高的,因为教材知识精炼,这就需要教师讲课时必须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非专业的教师来说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我的历史专业知识不是很丰富,有时对前后知识的连贯性也不够,这就更需要我在教学中虚心地向专业的历史老师学习。

二思新学生与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我们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思想活跃的发展阶段,好玩是学生的天性。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随即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新课堂,尝试构建互动教学模式,要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突破点就是让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由于我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是第一次任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的一位新教师。面临自己非专业的挑战,我担忧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不是很渊博,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和知识的记忆上,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几点想法。

首先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对某种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实验表明:什么时候学生高兴、有兴趣、喜欢学,学习的效果就好。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捕捉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的求知欲。好奇才会好学。通过询问我发现学生对历史视频很感兴趣,有相当多的同学反映他们喜欢看视频动画,希望老师上课时能多播放一些媒体。例如:在教学第一单元第一课《古代埃及》时:我准备了古埃及金字塔的资料以及木乃伊的相关资料,学生很兴奋。

第二,读图解图,从地图中获取信息。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发展的。历史地图是形象地表现历史现象空间位置、历史变迁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战国七雄”和秦国的统一地图,学生也很感趣味性。

第三,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故事演讲”、“辩论”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嘴巴动起来,教师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引导。

在教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那就是如何合理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程度如何把握。问题过浅,合作流于形式,有些人将不屑于在小组中讨论,或借机会玩、闲聊。所讨论的话题太难理论性太强,则不为学生所接受,离学生距离远,觉得无话可说,也达不到合作的效果。形式上好象把时间还给了学生,但课堂上是无序的,学生活动的目的性不强,主题不突出,最后教学任务玩不成。

2、教师如何关注和引导小组讨论。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这实际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3、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上一篇: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下一篇:英语外贸专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