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精选13篇)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篇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小,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

那么,怎样在新课标下运用新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动态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表自己的创意。要想做到这一点,一是教师要转变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转变。二是教师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具有感染性特征,教师的积极情感对诱发学生的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用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影响学生,恰当地组织教学,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产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兴趣生成创设良好的必要条件。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景象,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在讲到七年级《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节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两组画面:一组是欣欣向荣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一组是干涸和沙漠化的环境。配上不同的音乐和解说,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动和感染,真切地体味到了“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这两个命题的含义,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三、巧用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小故事,大教育”,有的小故事,寓意深刻且趣味性强,很适合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话,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的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讲八年级《礼貌显魅力》一节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到北京出差,其中一个看到了路边有个卖报纸的小摊,就想过去买份报纸,让他的朋友在那里等他。接过报纸后,他发现自己没带零钱,只好递过去一张100元的钞票,对卖报纸的小贩说:“找钱吧。”谁知小贩一听很不乐意,对他说:“先生,我卖报可不是给人找零钱的。”当然,这人没有买到报纸,悻悻地回到了马路对面。这时,他的朋友安慰道:“不用急,你在这里等着,我过去试试。”朋友来到报摊前,递过同样的100元钞票,对小贩说:“对不起,先生。不知你是否愿意帮我个忙?我是外地来的,想买份报纸,可是身上没有零钱,你看能不能帮我把这100元钱换开?”小贩听了他的话,顺手抓起了一份报纸,递给他说:“拿去看吧,这次不用付钱了,等你以后有了零钱,再给我就是了。”

故事的道理很浅显,没等发问,学生就七嘴八舌说开了。我趁势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一、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与人交往做到有礼貌了吗?

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如何才能做到有礼貌?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讨论得热烈积极,最后,每个小组都总结出了很好的意见,圆满地实现了教学目的。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篇2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青少年心理特点需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

2. 现行教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依据。

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 改变了过去的严谨有余、活泼不足的编排风格, 从实际事例入手, 调动情感因素, 使内容显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这就为运用兴趣教学手段提供了客观依据, 为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提供了契机。

3.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21世纪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年代。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 就应该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发掘学生学习上的兴趣, 寓教于乐, 力求让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

4. 激发学习兴趣是全面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需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 就是喜欢学, 可见, 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尤其重要。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有效方法

1. 搞好课前预习, 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学习动机。

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老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老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 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 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能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 兴趣也随之产生, 学习的热情也高涨了。

2. 巧设导语, 引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 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 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老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 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 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如, 可以用歌曲开头, 也可以用一段格言或一则寓言开头, 也可以用一个故事开头等等。

3. 巧妙设疑, 培养思维, 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 辩证统一的。疑问是思维的火种, 思维以疑问为起点, 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 有所进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 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 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比如, 我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时, 根据我校的具体位置, 提出了以下现象, 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我校外面的电话亭不时有小孩乱报警, 让公安机关出动警车, 这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管理带来什么影响?同学们在讨论中表现得非常活跃, 甚至还向老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 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 教师和学生都增强了法律意识, 从而规范了自己的行为, 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守法, 起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三、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 常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可见, 高尚纯洁的爱是师生心灵的通道, 是启发学生心扉的钥匙, 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 在教学中, 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 真诚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 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产生兴趣。

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 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诸如电影、电视, 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 真正做到“图文并茂”, 把学生带入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 有身临其境之感, 觉得生动有趣, 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通过形式的多样化来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靠培养, 也要靠感染, 才能诱发出来。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形式的多样化来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 以良好的态势激发兴趣。

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适用的身体语言, 包括教师讲课中的态度、表情、姿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等。

2. 以形象幽默的漫画激发兴趣。

漫画, 它不仅生动、形象、幽默, 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 发人深思, 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 学习兴趣倍增, 课堂气氛活跃,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强调从教学方法上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 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巧设课堂结尾, 激起学生兴趣

所谓小结就是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总结概括。如何进行总结是一堂课的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 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 清音有余。”可见, 小结的语言要巧妙, 要有激情, 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小结要带有悬念, 让学生乐于去探究, 起到耐人寻味, 课断而思不断, 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 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 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篇3

一、搞好课前预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动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与课前预习是紧密相连的。而学生课前预习的效果怎样与教师的严格要求、具体指导分不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学生做课前准备时可以提供必要的预习提纲,学生则通过预习、并查找与本课相关联的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能找出本课的重点、难点、疑点。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兴趣随之产生,学习的热情也就高涨了。

二、巧设导语,引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如,可以用歌曲开头,也可以用一段格言或一则寓言开头等等。

三、巧妙设疑。培养思维,激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

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在过去的教学中,多数采用“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只是讲讲、写写,学生只是听听、记记,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都是抽象的、模糊的,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介日益进人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诸如电影、电视,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传统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动画、图像、立体声融合起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带人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觉得生动有趣,自然就能激发起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巧设课堂结尾。激起学习兴趣

所谓小结就是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总结概括,如何进行总结是一堂课的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小结语言精练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小结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比如讲授“情绪需要调节”一课的结尾时,通过幻灯,把《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展示到屏幕上,并向同学们介绍了林黛玉多愁善感、抑郁寡欢的性格特点,要同学们思考、讨论:林黛玉这种情绪属于何种情绪,长期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我们今天有这种情绪应该怎么办?大家通过争先恐后地发言,懂得了情绪需要调节,而且应善于调节,并注意选用恰当的方法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而这个“主人”又该怎样做呢?学生疑窦顿生,这样,既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弥补了品德课结尾抽象、枯燥、平淡的不足。又寓教于乐,为下节课做好了准备。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篇4

能听歌、看电影、玩游戏的iPad,如今又成了教具。昨天,记者从史家小学获悉,该校已率先将iPad引入品德与社会课,新学期的英语、数学课,小学生也有望使用这一时髦教具上课。

五年级学生用iPad做幻灯片

“下面,请交通组的同学展示研究成果„„”老师佟磊话音刚落,两名学生手拿iPad走上讲台。随着指尖划动,与iPad连接的大屏幕上出现不同样式的竹桥,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起竹桥的来历和用途。

这是上学期期末,史家小学五年级(11)班的同学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傣族与竹文化》的场景。每名学生的座位上都有一个iPad,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逐一翻看iPad中事先存好的资料。

以前上品德与社会课可没这么先进。老师往往只找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顶多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会儿,学习气氛比较死板。如今用上iPad,学生分成风景、交通、乐舞等不同小组,课前按不同主题找好资料,做成幻灯片在iPad上播放,同时讲述学习心得,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也更爱上这门课。

虽然此前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接触过iPad,但孩子们上手却很快。“我是第一次用iPad做幻灯片,一点儿也不难。”学生李岳洋兴冲冲地说。学生张伊杨表示,用iPad上课,所有同学都能参与,激发了学习兴趣,以前不爱发言的同学都能尝试大胆表达想法了。

学生上课时不能下载游戏

“我们将iPad引入课堂,是基于学校实际情况做出的决定。”史家小学副校长陈凤伟说。据调查,史家小学大部分学生家已有iPad,他们使用起来非常熟练,一点不陌生。

“上课用iPad?孩子玩游戏不好好听讲可怎么办?”不少家长对这种时髦的教具心存担忧。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即使上课时不能上网,下课后也能找到上网的途径。如果没有大人监督,很容易沉迷于iPad中的游戏。况且,长期看电子屏幕会损伤孩子的视力。因此,学校不宜过早普及电子产品。

史家小学信息中心主任汪忱请家长大可放心。他表示,学校上课时采用的是局域网,只使用老师事先设定好的课件,学生无法上外网,根本不能下载游戏,也杜绝了课上玩游戏的可能。iPad不会代替板书

史家小学将iPad引入课堂,是看中了其轻便、电池使用时间长等特点。该校学生较多,不可能采用小班化教学,老师难以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而有了iPad,每个学生就都有了展示自己的“小舞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

史家小学上课所用的iPad由苹果公司提供,该公司还提供价值30万元的系统,投入课堂教学。在汪忱看来,iPad就像投影仪、电子白板一样,是一种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此外,用iPad还能下载使用很多现成的教学应用软件,学生不仅可以背诵英文单词、识别汉语字词和数学图形,甚至还可以利用呈现在iPad屏幕上的电子键盘弹奏乐曲,有助于现代化教学。未来,苹果公司还会为学校设计成套课件,进而发展成为电子教科书。不仅如此,通过苹果公司设计的系统,学生甚至可以从网络中找到全球知名高校、中小学的课件以及中外名师的多媒体教案,分享更多的教育资源。

今后,史家小学计划配置3至5套系统,将iPad推广至英语、数学、音乐和科学等学科的课堂。但是,不会涉及所有学科,也不会代替板书。“因为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摒弃,毕竟,学生们还是需要看老师板书、在作业本上写字的。”汪忱说。

用iPad讲爱国是否合适

思想品德课主要是进行爱国、民族传统等德育教育的课程,有人质疑,用舶来品讲爱国主义是否合适。

史家小学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主要分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已不单纯局限于爱国主义等信念灌输,而是更贴近生活。以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为例,主要分为我们的祖国、锦绣中华大地、古老的民族、民族团结一家亲等,除道德品质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地理、历史和民族知识等。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iPad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不必刻意强调其“出身”,现代印刷术最早还出现在德国呢。在他看来,iPad虽然在呈现图片、视频上很强大,但如果用在学生记录、做作业上就不是很方便,因此,iPad是否能进入更多的课堂,还有待技术的发展。

本市暂无推广电子教科书计划

除史家小学外,目前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等本市部分中小学也已经或正在接洽将iPad引入课堂。本市还有一些学校正在尝试将笔记本电脑引入课堂,并在某些学科上显露出取代纸质教科书的趋势。对此,市教委明确表示:目前没有推广电子教科书的计划。

此前,曾有业内人士提出“积极开展电子教科书的编写、使用的实验研究”,以改变学生传统低效的阅读习惯,倡导形成新的高效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过,市教委认为,电子教科书对学生视力存在威胁,如果真的推广使用,还可能会增加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部分学校校长表示,不会盲目跟风、赶时髦,到底要不要将iPad等电子产品引入课堂,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来决定。一些家长认为,电子产品日新月异,普及是迟早的事,只要适度使用、注意用眼卫生即可。

观点交锋

正方:

广渠门中学副校长邢颖:很多学生在玩iPad,我的孩子也在玩。与其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摸索,不如由学校统一开发、教他们使用,这样,也许会利用得更好,更能体现出iPad的价值。

一小学老师:把学生课本做成电子课本放进iPad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学生们可以摆脱沉重的书包了。

家长邓女士:iPad有多款游戏是专门为小孩设计的,还附带有一些学简单英文的短片,可以使教学充满趣味性,而且可内置很多电子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反方:

家长王女士: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长时间使用iPad对于他们的视力肯定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过多依赖电子输入,今后这些孩子能不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也将成为一个问题。

一大学教授:也许五年、十年之后人手一个iPad上课会成为现实,但对今天来说还是超前了太多。在还有许多学生因为贫困而买不起纸笔的年代,这种用电子教材代替书本的想法实在是太奢侈了。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一、用爱心做学生的知心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前提就是需要有爱心,只有在爱的基础上才能接纳孩子,包容孩子的一切。特别是在我们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学生占一半多,这些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缺乏关爱,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大部分学生来到学校后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我们的农村教师好多人都说 :“现在的学生难以管理,教学成绩难以提高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要用我们无私的爱去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做学生的知心人,让这颗爱心永驻学生的心间,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奠定基础。

(一 )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心。

不能否认现在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在对名利的追求中奋勇拼搏,甚至不惜牺牲人格尊严。而教育在这个物质追求的大潮中也变得越来越势利,唯利是图,恰恰违背了一个教育者的本质。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第一次走进讲台起,除了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探索创新外,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心,踏踏实实的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才会有一颗真正的爱心,无私的爱着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搞好师生关系,巩固学习兴趣。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喜欢的老师,除了知识渊博、讲课生动等等之外,还要对人和蔼,充满爱心,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作为一个教师要懂得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在处理完一件具体事情之后,要自问:“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怎么想,我会怎么做。”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要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假如伤害到到学生的自尊,要及时找机会向学生道歉,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要放下架子,走进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们对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就更浓一些,自然效果也好些,反之则然。所以,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开展好本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与后进生的情感交流。

作为一位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发展优等生,更要重视提高中、下水平的学生。下水平的学生,也就是后进生,要做后进生的父母、兄长、知心人。学习上的后进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在家里本来就得不到真正的关爱,来到学校后再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可能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一蹶不振,进而可能会变成“双差生”。实践证明,当一个学生喜欢某一位老师时,往往也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并会尽力克服一切困难把这一学科学好。反之,如果他(她)对老师存在对立心理,便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与教师进行对着干,拒不学习这门学科,而且干扰其他同学学习。久而久之,就成为某些教师心目中无可救药的学生。所以教师经常性的与学生接触交流情感的同时,多欣赏一下后进生的闪光点,给后进生多一点点的关爱,给他们多一点点温暖,多一点点的自信,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我,心理学告诉我们,自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心理基础,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的安全需求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被尊重,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得到社会肯定性的评价,找到自我的价值,促进他们积极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障。

众所周知,学习兴趣是学生认知某种知识或事物的心理倾向,是小学儿童维持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也是维系良好注意能力的关键要素。良好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教学活动就会事半功倍,但是兴趣的激发和作用的发挥依赖于课堂氛围的营造。

(一) 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面对农村教育现状,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去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有效的教学情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教学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启发下,踊跃地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为此,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差异,设计一些难度不一,详略要求有别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要求,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机会及时进行激发和启发,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思”和“言 ”提供机会,使他们产生表达问题的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二)激趣导入课堂,激发学习动力。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教师一上课就能用短小精悍而有趣的导语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必将对整节课产生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千方百计设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以这个兴趣点导入课堂,向他们展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求知世界,鼓励学生质疑求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生自己需要的的效果。比如: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匆匆》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导入: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一个朋友与我们形影不离、息息相关,是我们一生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叫“匆匆”,你们想不想认识他?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样的激趣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 让生活走进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当学习的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但是教材仅是起一个导向的作用,至于怎样组织教学,怎样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则需要我们做教师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挖掘教学资源和生活实践的统一。为此,教师尽可能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信息的情景,使学生在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探索知识,领悟知识,掌握知识,逐步养成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的习惯,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本学科,本学科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本学科,从而对本学科学习产生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生活知识的导入,使所讲课内容变得浅显易懂,还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四)设置悬念式情境,激活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道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不可收,采用灌输式或串讲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这样的教学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特别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参与学习意识能力和自控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所以课上教师尽可能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挖掘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形成自学、自主、自能学习的最佳状态。

(五)运用优美语言,调动学生情绪。

人们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离不开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较深的言语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作为传道载体之一的教学语言,应有一系列的品质特点,使语言富于教育的性质,成为对渗透思想教育有积极教育的作用。教师讲课,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听起来有兴趣,有情趣,有新意,想听、爱听、乐听,吸引人。不需要辞藻的华丽,关键是有一种号召的力量,有激励的作用,激发探索兴趣,激起学生学习的劲头,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

(六)保持良好的心态,创造愉快和谐气氛。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不管今天的心情如何,都要带着微笑走进教室,用微笑的表情和温和的语言给学生们讲课,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盼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气氛。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篇6

要想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课堂上的问题设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环节,怎样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什么是有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就是指那些能够组织学生积极回答并因此而主动参与地理学习过程的指令。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应从这三点做起,第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第二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第三开展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

1、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提问

提问的质量和问题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并未进行精心的设计而是课上即兴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偏离教学内容的关键或仅仅限于较低水平提问或是流于形式。要想提出符合学生特点的问题必须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杜绝在新情境下盲目的提问造成问题与内容脱节的现象。教师应在上课之前对教材进行全面的认真的分析,针对每项任务从方法、技能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入手,至少设计一项符合学生水平的问题,再由此分配一些随机性提问,而不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个细节性、孤立性的练习中。例如,在怎样绘制地图知识学习之后,绘制地图的过程从整体上视为一项学习任务,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根据地图的三要素已经能自己按照一定的比例绘制出一幅学校的平面地图,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地图的种类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你们见过的地图有哪些?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之后再对地图的种类进行分类,让学生从一个知识点自然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从而了解和掌握了地图的家族及种类,激起了学生对学习地图的兴趣,为学习地图知识奠定了基础。这种切合实际的提问即能突出重点,更从方法与过程等角度整体掌握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地理思维活动。

2、注意提问的语言表达制定提问计划

表达清楚所要提出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正确回答问题的可能性。有经验的教师通常不会出现提问后为帮助学生理解而重新加以说明的情况,这不但无益于帮助理解,反而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混乱。提问的语言应力求做到准确、精确、简洁、清晰,避免不规范、冗长或模棱两可的提问。例如,你怎样理解地理这门功课,或你认为地理应该研究哪些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

3、分析学生认知结构调节提问范围

同样的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来调节回答范围的大小,根据提问回答所要求的思维域限可以将问题分为款问题和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回答情况灵活调节问题的范围,是指适合学生智力与能力,增进学生对提问的理解并乐于给出答案。如四季的形成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的形成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上述提问范围逐渐缩小,更在于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增加了学生给出多种答案的可能性。一般说来,当学生刚刚接触新知识时,教师应使用窄问题,随着知识的增长或在需要解决过于容易的问题时,教师可采用范围较大的宽问题。

4、分析学生心理水平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一个有效的提问,并不仅仅意味着教师提出一个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应使学生确实亲身感受到教师提出的某些问题,具有亲切感,能引起一定的重视,即感到问题困惑但又不感到灰心丧气的状态,太难或太易的提问都无法达到这一情境。如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这几种提问都包含了教师认为应该达到的知识目标,有些似乎也是开放性的、富于启发意义的,但实际上,却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抽象的问题往往使得学生不愿意进行多角度深入思考,而消极等待教师给出答案。

5、分析学生思维过程适当应用探寻性提问

许多时候,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无法看出其思维过程是否恰当或考虑是否全面,有是甚至答案正确而理由却是错误的。教师在提问时,可多采用探询性提问的方式,即在学生对提问有了一个回答后接着追问几个问题,如“你为什么这样认为”、“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等等,它常能起到激发新信息、扩展答案、重新引导提问发展方向的作用。

二、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

在地理课上我们要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1、充分利用好地图,课本插图,地理挂图组织教学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广,图文结合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借助地图,强化记忆。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地理知识的记。

2、认真设计地理板图渗透于课堂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地理渗透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注意力随着教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3、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等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化教育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以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知识容量大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地理教学中渗透电化教学可以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颖而有趣地表现出来,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创造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适应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

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可先打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接着课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的沉积,不断抽动绘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积带投影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开展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

1、在地理教学中地穿插地理趣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本中,有许多地理要领、地名、地理数据、地理规律及其成因,要求学生记住,这些抽象的内容,单纯地让学生去记,是很难记住的,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与一些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地理趣闻加以验证,一方面可以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

2、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语言

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高原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篇7

一、加强自身修养, 完善个性, 展现个人魅力

韩愈云:“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 必须时时注意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学技能, 不断吸纳新知识, 以充实丰富自己。一个知识渊博, 才华横溢的教师往往更能激起学生崇拜, 增强学生的信任感, 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因此,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紧跟形势, 多看书看报, 甚至多看一下其他科目的内容, 丰富自己的知识。当学生感觉到教师知识渊博, 其他科目的知识也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本学科的教学中时, 学生上课也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注意力, 兴趣盎然地听好每一节课。

二、融洽师生关系,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家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 更要与学生和睦相处。长期以来, 在人们的观念意识中, 学生与教师的地位不平等, 只要求学生尊重教师, 但殊不知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只有在彼此尊重、平等的基础上, 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才愿意亲近教师, 愿意与教师交流、谈心。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培养与学生的情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例如在平时, 很多学生不管男生还是女生, 下课后都会和我谈心。如:“我近来与爸妈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 不知怎么办?”“我的好朋友误解我抢了她的男朋友, 因为她的男朋友近来喜欢与我讨论问题。”“老师, 我怀疑自己爱上了一个低年级的女生, 我想跟你谈谈。”这些话题学生不愿跟父母, 也不愿跟班主任, 更不能跟同学谈, 却都愿意跟我说。有的怕我没有时间, 就写信放在我办公桌的抽屉或下课后神秘地把信塞给我, 对于学生们提出的这些问题, 不管自己有多忙, 也不管是优秀生还是所谓的“差生”, 我都会抽时间与学生共同想办法来解决。因此, 在每个学期学校对教师的民意调查中, 我所教的无论是重点班还是普通班学生的满意度都得满分, 甚至许多学生都写出了喜欢我上课的理由。

三、多给予学生微笑, 多鼓励与表扬, 少批评与训斥

在教研活动中, 很多教师都抱怨, 学生上课爱睡觉, 提问没人回答, 更不用说学生主动问教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做过调查, 有一点是他们的共识, 很多教师对回答错了的学生总是板着脸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或“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 上课干吗了?自己看书。”久而久之, 学生就不愿回答问题更不用说主动问问题。因此, 针对这些现象, 我带每一届学生都鼓励他们勇于回答问题, 不管对错我都给予恰当的肯定。如对回答较好的、较完整的就用“很好、精彩、详细”等给予肯定和表扬, 而对于有点接近但不完整或有点意思的就用“有创意、新颖”等给予表扬并适时加以提示。对于根本没挨边的就用“看来某某同学是思考了的, 但对题目理解得不是很透, 谁来帮助他共同回答这一问题?”等等。而对于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玩东西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 不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他 (她) , 可以用眼神暗示他或下课后把他叫出教室或到办公室去进行单独谈心, 因为这些学生也爱面子, 只是不爱学习。批评教育时要以鼓励、关心为主, 因为有些学生最缺乏的是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对这些违纪学生最好是平时与他们多交流, 让他们感觉到教师还是喜欢他们、关心他们, 没有放弃他们的, 这样做的效果比他们违纪后再谈话的效果要好得多。他会 (她) 觉得教师是真心关心他 (她) 、帮助他 (她) , 从而他 (她) 就会听教师讲、信教师讲、甚至盼教师讲。

四、开展活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讨论、辩论、讲故事、模拟情景、演小品等, 让学生间多交流、沟通,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特别是那些平时表达不出来的学生可用小品或其他形式“说出来”或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大多数学生表演后都感觉很有成就感,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丰富多彩的情绪”一课时, 让一学生表演早上从家到学校所经历的不同事情时的情绪变化, 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情绪, 遇到不同的人或事就会有不同的情绪变化, 情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不同的情绪对人会有不同的影响等,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 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

五、精心设计新课导入,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新课的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有引人入胜的开场就能渲染气氛, 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欲状态,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新课导入要因材施教, 其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歌曲导入法、漫画导入法、小品导入法、格言导入法等很多方式, 各种充满情趣的新课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如在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节时, 针对本地是少数民族地区, 方言多, 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言相互问候, 并说说本地过年或过节的习俗, 这样一下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我县是一个瑶族人口聚居的少数民族县,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 在这大家庭中, 各民族和睦相处, 相互尊重, 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恰当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等。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篇8

关键词:兴趣;方式;丰富;情感;积极

自2000年推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品德课在所有科目中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初中教学阶段面对中考思品课所占的分数比例较少,学校、学生不够重视,但在中考指挥棒下老师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课堂,就我个人仅有的经验来看,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首先要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

作为思想品德科的老师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随时了解掌握实事,使自己的知识适应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还要习惯于跨学科学习,老师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动风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共处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老师必须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教学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你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师生之间人格上是平等的、民主、和谐的关系。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大家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还要尊重学生。总之,只有师生平等,才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从而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助,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我县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下,我个人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探求出适合我,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来,之前的洋思、杜郎口等模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他们自主创新,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中去,发现我们可爱的学生有很多独到见解,使我在教学中对他们刮目相看,也增强了我的自信,这种自信我想是相互的,并以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要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我们学会驾驭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互助的课堂。构建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例如,在“珍爱生命”这一框题中,学生看了他们喜欢看的《狮子王》的生动的动画片后,感人的故事情节使他们联想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动物、植物有生命,我们人类同样有,并且还想到在尊重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在一步步的启发下很轻松地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和目标,当然我个人认为落脚点则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和有健全人格、有情感积极热爱生活高尚理想的人。

四、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等展示给学生,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使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学生可以从中获得理性认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辅助教学手段教育效果绝对不是单纯的说教所能比拟的。通过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兴趣浓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丰富的知识。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用歌曲、神话等,如讲九年级全册“关爱集体”一课时,我就用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支竹篙也,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导入新课,学生在歌曲中就听明白了,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而集體的力量是无穷的。与此同时学生还联想到很多有关这方面的名言警句,还有发生在集体中的趣事,所以说,教师妙趣横生的导入,会使课堂更加活跃,学生兴趣浓厚。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教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备学生、备老师,提出有价值、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9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黄志斌

广东惠州惠城区芦岚中学(516000)

所谓学习兴趣,是指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前人既然道出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重要作用;因此,只要能激发学习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研究、探索物理现象。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这里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列举现实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不仅是力、热、电、光、原等综合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而且还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最具有活力的科学。从生活中常见的保温瓶保温,高压锅煮饭快熟,放大镜、近视镜、老花镜及平面镜能给人类带来方便;交通工具:船能浮在水面,气球、飞机能在空中飞行;生产中:杠杆能省力,水泵能把水从底处送往高处,水电站能发电;现代尖端科技中:从学校的语音室、微处理机到具有人工智能的电脑;国防军事上:用激光能击落飞机至威力比的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还有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空间技术;自然现象:霜、雨及雷电的形成……

听了以上这些熟识的或看得见的例子,学生会感觉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并起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创设情景,多做实验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而实验为培养现代化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丰富多彩的物理实验为素质教育创设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情境。因为实验具有真实性、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让学生观察有趣、新奇的.实物,实验现象使学生出乎意料之外,兴趣盎然。

亚里斯多德说:“思维始于惊讶和疑惑”。在实验过程中巧设悬念,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探索问题的究竟。例如,讲着火点时,我们用“纸锅烧水”的实验,就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普通煤炉的火焰约600度而纸的着火点只有180度,但是我们可以用纸做的小纸锅装着水放在火上加热,水沸腾了,而纸锅安然无恙。在讲热传递时,先给学生做一个“火烧金鱼”的实验,同样,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看老师怎样点燃酒精灯,怎样烧的金鱼乱窜,直至金鱼被烧死。这是心理学上的“有意注意”,但学生观察到的却是水被烧开,直冒白气,而金鱼还安然自得地游东游西,他们感到惊愕,这就是“无意注意”。

这个无意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作用下产生,学生自然会萌发出我也要试一试,要弄个“究竟”的强烈愿望,如果我们的实验教学尽可能地创设这种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经久不衰,学习情绪会不断高涨。

3让小实验充实课堂

让小实验充实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因为小实验简便易行,效果直观,且人人能参与,气氛活跃。在讲压力的效果时,可让学生用钢笔做这样的实验:伸出双手,让笔尖与笔冒分别压在两掌心上,通过同学讨论交流感受,这样学生对压力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关系体会深刻,刻骨铭心。

再如磨擦起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做这样的实验:用塑料做的钢笔跟头皮磨擦后,靠近纸屑,观察现象,同学们就会直观、深刻地体会了磨擦起电与电荷的特性。从以上两例小实验可以看到,让小实验贯穿教学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以及观察、思考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乐在其中。把所学知识的科学意义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对物理的感情会加深,学习的愿望会更加强烈。在学了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后,组织同学之间进行估温竞赛,让学生自己配制不同温度的水,先让他们用手指体验一下,并估计一个温度值,看谁估得准;再让学生去估计和测量家中孵鸡、孵鸭的温度(农村的学生)。学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后,组织学生分成若干组,在球场上验证课文练习: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同学们情绪高涨,很快就完成了任务,站在阳光下的同学看到自己的影子,有的在做手影,有的在摆弄各种姿态,还有的在讨论影长和物高成比例问题……我抓住时机,立刻找来卷尺和直尺,让几位同学测量另一位同学的影长及同一时刻直尺的影长。测量与分析讨论后,影长与物高真的成比例, 同学们欣喜若狂,马上又去测量球架、楼房的高度……

这件事,使我意识到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会学生记住多少物理知识,而且更应该带领他们掌握物理学的钥匙,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使他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篇10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学科一直是一门相对很“闷”的学科,要想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到学习的乐趣,那就得在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兴趣”这把金钥匙,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阵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一、课前,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因此语文老师要善于设计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的导语,“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是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一个或几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段落等,语文教师应根据“课情”、“学情”因势利导找准切入点,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机。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学生尤其喜欢鼓励和赞美。教学中,教师和同学鼓励的话语,满意的微笑,赞许的眼神,默许的点头,使学生感受到器重、关切和敬佩,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恰当的评价就像春天的细雨、冬日的暖阳,让学生感受如沐春风,感受愉悦。

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借助相关教学媒体,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教学一经与生活相联系,必然生动活泼,事半功倍。面向生活,贴近生活,走进学生心灵,使语文的根深深扎在生活的土壤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篇11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兴趣,确定自己课程吸引的教师。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好知”、“乐知”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给严肃而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呢?笔者在政治课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在导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一课堂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注意听讲,他们才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机性。否则,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那么怎样才能讲好开头呢?趣味导课是教学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环,好的导课能吸引学生极大地关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讲《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一课时,我让大家欣赏歌曲《愚公移山》的MTV后问道:“同学们,听过这首歌曲吗?”

学生齐答——听过。

我又问“你听了这首歌曲之后有何感想?”

学生1:愚公很伟大。

学生2:愚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学生3:愚公有恒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学生4:我们应向愚公学习!……

学生的回答此起彼伏,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我趁机又问道:“你们还知道那些这样的例子?”

学生1:精卫填海

学生2: 夸父逐日

学生3:司马光写《史记》用了20年

学生4: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40年……

学生兴致勃勃的抢着回答,我话锋一转:“同学们,这些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事例,他们都有艰苦创业的精神,那么,我们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吗?新时代的艰苦创业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探究之旅——《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吧。”学生兴致勃勃的打开了课本。

二、在讲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教师一味的向学生强调:你们要这么这么做、不能那样那样做,学生可能会有烦感,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或身边实际,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如:在学习《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记住四大名著,我给学生唱了四首歌《枉凝眉》、《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敢问路在何方》,这四首歌分别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主题歌,学生在歌曲欣赏中既记住了四大名著的名称、作者,又从主题曲的歌词中了解了四大名著的主旨,兴趣非常高,学习效果很好。

又如,在学习法律部分的内容时,我在课堂上成立模拟法庭,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审理”,有当原告的、有当被告的、有当主审法官的、有记录的、有原告律师、有被告律师,特别是原、被告双方为了一个问题争执不下时,课堂上九热闹极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了解了案件审理的司法程序,又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法庭辩护的能力,学生乐此不疲、意犹未尽,兴致很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在布置作业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锻炼学生的能力,因而,我在布置作业时很少布置那些文字搬家型的作业。如:在讲《报得三春晖》这节课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

1.拿出一张纸,让学生在正面写下父母的生日、爱好、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性格等,在这张纸的背面让父母写下自己孩子的生日、爱好、喜欢吃的食物、喜欢的运动、性格等,让学生观察是正面的内容详细还是背面的内容详细,想想这是为什么?你以后准备怎么去做?

2.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并记录下你的感受,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

3.热点追踪:让学生谈谈对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既培养了显示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非常喜欢。

这样的作业,既对孩子进行了良好的品德教育,也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作业岂不比让学生抄写课本上的条条框框更有意义吗?这样的作业更受学生的欢迎,这样的作业也更好的把学与行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是更能体现新课改精神吗?不是更能体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吗?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篇12

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以良好的开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万事开头难, “开头好, 成事之半”, 好的导入能引人入胜,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他们思想的浪花,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导入技巧, 多想办法, 精心设计, 运用录像、幻灯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播放歌曲、讲故事、利用名言警句等形式导入, 在课的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 吸引学生。例如, 在学习七年级第三单元“认识自己”这一框时, 一开头我就用“东施效颦”的典故导入, 使学生从这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认识到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危害性, 从而迫切地想了解如何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

二、让学生明确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目的和意义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人不渴, 他就不会对水有兴趣, 同样道理, 学生认为学习思想品德课对他没多大用处, 他对学习思想品德课就没有多大兴趣。因此, 在学习之前, 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目的和意义。例如, 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时, 我第一节课就向学生讲明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人是我们成才和今后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 这样学生才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从而从心理上重视思想品德课, 对它产生兴趣。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学生普遍认为思想品德课是空洞的说教课, 枯燥无味, 干巴巴的, 这使得他们在上思想品德课时心情郁闷, 学习非常被动消极, 因此, 在思想品德课上, 必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去学。

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首先, 课堂上教师着装大方得体, 精神饱满, 热情洋溢, 充满激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使他们精神振作, 注意力集中,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其次, 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 微笑教学, 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再次,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 幽默风趣, 抑扬顿挫, 这样课堂气氛才活跃, 教学才有吸引力, 学生才会有兴趣。

四、理论联系实际, 特别是将所学理论与热点联系起来

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抽象、枯燥, 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强, 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对该学科不感兴趣, 因此,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要注意把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结合起来, 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有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 也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原则。例如, 在讲解七年级“挫折孕育成功”这一内容时, 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列出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解决这些挫折, 最后我再总结归纳, 这样就把单纯的说教变为精心的指导,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3

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有很多都不愿意学习,教师课前精心备课,但是无论教师怎样费尽心思地导入新课,有些学生仍不感兴趣;无论教师讲得多精彩,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那么教师就少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可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不是不知道学什么,就是不知道怎样学习,要么就是不愿意学习。现在有些家长都持“上学无用论”的态度,送子女上学完全是为了有人给看孩子。许多学生根本就不想学习,上学完全是家长逼迫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深刻反思。我在网上也经常见到学生在网上发的帖子,列出了学习无用,不愿意学习的原因,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现分析如下:

一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现在的学生真的很少主动去学习,要想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要经常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怎样做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1利用班会时间经常给学生灌输学习很重要的观念,可以给他们举一些生活中的真实例子,没有文化的人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最后的结果将是被社会淘汰。有一位学生在校期间不好好学习,经常违反学校纪律,是老师最最头疼的学生。经各位老师的努力,最终没能挽救过来。现在走进社会想学一技之长,但由于在校根本没有学习,基础知识也就没打扎实,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还是一事无成。现在非常后悔当初的做法。看来学习对自己的将来很重要。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前不久北京一个退休的老教授到我们学校进行感恩报告会,从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家长、感恩老师几个方面让学生感动的泪流满面,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切实地认识到人生在世一定要学会感恩,要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家长、感恩老师,感恩的前提就是要刻苦学习掌握本领,这样学生就会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家长把我们抚养成人,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家长在各方面还在为我们操心。在学习上盼着我们更上一层楼;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连每星期换洗的衣服也给我们时刻准备着,当返校时从家长手里接过本周的生活费时,我们是否想到这是家长的血汗钱哪,经常对学生这样的教育,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比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 例、某中学组织初一学生春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已知45座客车日租金为

第 1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每辆220元,60座客车日租金为每辆300元。试问:(1)初一年级人数是多少?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多少辆?(2)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用更合算?

教师先让学生当一回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来计算一下如何来安排,学完这道题后,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会不会解决呢?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认识到了学数学也是很有用的。

二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可是他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在课桌前做够一个45分钟,有一个45分钟„„,所以学生感到学习是枯燥的,是没有乐趣的,那么,如何创造愉快而带有孩子气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促进学生个性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发展,真正想学习呢? 导入的情景创设,使课堂变得生动。

数学教材里没有生动的语言,没有漂亮的图画,没有动听的歌曲,有的只是枯燥的数字,难以理解的公式定理,这就更加要求教师要多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如果在导入时加以利用,创设相关的故事情景,会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例如在讲追击问题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龟兔赛跑的故事导入新课。这种故事情节的创设,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淡化了制作课的枯燥,并使学生领悟到只要动脑筋,就可以创作出有趣的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教学语言生动、幽默、有吸引力

语言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故意打破课堂上的平淡气氛,布下迷阵。运用双关语、反语、故事、夸张、比喻、歇后语等等,让学生和自己一起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放松,从而使师生双方情感易于交流,学生会爱屋及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积极性。多给予学生肯定鼓励,使学生变得自信。

上课学生的回答、课下学生交的作业及学生的平时表现等等都要教师给予评价,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能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实践证明,成功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作为教师首先要会欣赏学生的作品,注意评定者与被评定者在年龄、学识、艺术水准上的差异,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要找出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加

第 2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以肯定评价。一次我让学生上黑板做题,他的态度很不认真,虽然写对了,但是字体太不公正,照我的脾气肯定给予严厉的批评,但我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先表扬这位学生非常聪明,然后提醒他字体工整一些就更完美了,他很高兴地接受了建议,在以后的学习中做的很好,如果我当时不冷静而对其进行批评,上他的自尊,他或许会是另一种表现,多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就会使学生变得自信,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哦!

4教学内容难易适度,教学进度勿操之过急

为了使学生直接、间接地感知到全部所学内容,要进行多方面努力。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使学生通过努力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切忌贪多贪杂,一味地按进度表行事。最好让学生当堂能会一点,让他们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而产生兴趣。

当教材内容确定了,就明确告诉学生这节课要用多少时间,学习什么内容。经常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时间安排告诉学生,学生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指出难点及该注意的地方。同时,不断向全班或个别同学提问,注意到每个学生的思想集中状态,使他们高度集中,充分发挥学生手、脑、口的利用率,当从学生的表情断定已有把握的时候,用几分钟进行小测验,结果当然令人兴奋。这时,魏老师还给予表扬。学生由于紧张劳动带来的兴奋和得来表扬之后尝到的欢乐,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中有了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的接受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其次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真诚倾听学生的心声,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相反甚至是错误的见解,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平等地商讨问题,把学生看作解决问题的伙伴。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来说,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是丧失了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对老师有一种胆怯的心理,在课堂上生怕老师看见他,生怕老师提问,存在着恐惧感,抱着消极的态度听课,学习兴趣是激发不出来的。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差生总是倾注着爱,给差生以热情和关怀。一方面用微笑的脸庞、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怀来感化差生,使差生觉得

第 3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老师和蔼可亲,对老师既崇敬又无拘束;另一方面,注意讲课的艺术性,运用手势助说话,用图表、板书、教具、模型作演示说明,善于打比方,举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拟设故事情节,引人人胜,以及语言生动,形象微妙传情等方面来牵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亲切、乐趣中学到知识,这样差生敢于接近老师,情绪饱满,听课就会聚精会神。

常听到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老师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却无动于衷。其实,教育效果甚微的症结是老师忽视了感情投入,老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尊敬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进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的问题性的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

三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米卢以“快乐足球”的理念将中国足球带入世界杯,中国人四十多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如今,米卢虽然离开了国家队,但他所倡导的“快乐足球”的理念已给中国足球放飞了无限的希望和梦想。那我们从中也是不是想到了怎样让我们的学生也快乐的学习呢?

1从整体上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

国家一再倡导给学生减压,不要学校给学生乱定学习资料和刊物,实际上学生的学习任务减轻了吗?乱定刊物的现象是没有了,可是在学校各科老师为了使学生多一些时间学习他教的科目,留了很多该科的作业,有的甚至利用学生午休的时间往黑板上抄题;在家呢,一到节假日家长就给安排好了补课的地方,学生成了最忙碌的人,有谁问过他们快乐吗?这值得我们教师和家长深思。

2改变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传授学习方法的倾向,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主动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只有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新知识为工具进行探索,每一次精彩的发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和自豪感。这种快乐的情绪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多给学生

第 4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自我表现”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 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快乐学到知识。比如在学习多姿多彩的图形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正方体展开图的纸片,上课的时候发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动手折一折,看能折成什么图形,学生立刻就有了兴趣动手操作起来,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知识,这样就真正做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快乐学习。

4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乐在其中。

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学生最喜欢做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应该成为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比如在上数学活动课,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下列几种形式的游戏。

(1)个体活动游戏。上课开始进行“比比谁最火眼金睛”游戏: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实验——观察、比较、用手摸、放在木板上滚,看看各种几种物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球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感知几何物体的一些特征。

(2)集体合作游戏。在上学习“测物体高度”时,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手电筒充当太,短树棍模充当大树,就在课桌上测量大树的高度,小组为单位,看哪一组测的最快,这种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师生互动游戏。为了测试学生掌握的情况,可以组织师生互动游戏。师与生像电视上作节目一样,同时将结果写在纸条上,并同时亮出。既活泼,趣味性强,又提高了学生辨别正误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好办法。通过诸如以上的一些游戏,学生就会感到学有劲头,学有乐趣,学有所获,由此生发的热爱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爆发出来。

5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快乐学习。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打破沙锅问到底,对生活中常见的的一些问题容易产生疑问。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给我们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努力使自己的课教得艺术、生动,学生才会学的愉快、主动,教学才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将会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将会在快快乐乐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总之,面对以上问题,我们不能漠视。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只埋头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必须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这样做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第 5 页

安阳师范学院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

分,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因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至关重要。我认为要想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节课的开端非常重要,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防止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

而通过读学校的反思,我认认真真的读了很多老师的,他们中的确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孙校长编写印刷每位老师的反思这项活动,也让我认识到学校领导的良苦用心,目的就是在提高老师,让老师们养成一个反思习惯,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发展,让反思走进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如果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们没有反思可写,甚至不知道写什么好,即便是本学期教师本人在教育教学中有什么收获进步和自我发展,师生之间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学生们反映了什么样的困惑,什么困难,师生之间是怎样交流的,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反思的内容啊!难道是老师的教学真的达到了高水平呢?还是老师们没有认真务实的作好本职工作呢?以至于反思没内容可写。

反思很深刻的而且多数老师在重新写反思的过程中也提到了很多老师的反思,要象他们学习等,在此我不作过多的描述了,我仅想说说我个人的意见。多数老师从一节课,或者是班级工作或者是本学期总的工作自己的感悟与不足,自己的收获与反思,可我总觉得反思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怎么在学业和生活中帮助学生,在教学反思中来自学生的反馈也不是很多,也就是说没有学生的心声。老师的教学活动的主体不是学生吗?这样的一个“主角”却被我们忽略了,再谈其他的内容有意义吗?包括我自己反思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内容不多,是不是我们多年传下来的“师道尊严”还在作怪,不能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所以我也想把今后自己的工作作以下调整,在备课中备学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多与学生交流,在反思总结工作的时候多总结师生之间。我专门在博客中设有师生之间,教师心理,学生作品,学生心理等栏目来弥补我以往工作的欠缺。

其实我觉得我们学习“洋思”也好,“杜郎口”也罢,柳埠中学的“4+1”自主教学模式,他们中间都是始终贯穿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课堂中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主人,老师是和他们一样的,是交流的伙伴,是合作者啊!如果课堂中老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等,更别指望他们课下会学习的。

上一篇: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小学体育个人校本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