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初中生读书笔记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浒传的初中生读书笔记(通用16篇)

水浒传的初中生读书笔记 篇1

《水浒传》主要写了北宋时期,昏庸无道,奸臣当政,朝廷腐败,陷害忠良,弄得民不聊生,许多仁人义士被迫落草为寇,劫富济贫,行侠仗义,令官闻风丧胆,广大百姓拍手称快。

聚义梁山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性格迥异,光彩照人,他们或是武艺超群,足智多谋的豪杰;或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勇士;或是大义凛然,忘我行义的好汉。

我最喜欢的是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武松是一个武艺超群的人,有一天,他在景阳冈碰到了一只老虎,武松先用哨棒打老虎,哨棒断了,又抓起虎头用拳头打,终于把老虎打死了。到了白天,阳谷县的百姓得知有人徒手打死老虎,都惊奇不已,知县赏给武松一千大洋,武松却把赏钱分给因老虎掠夺而吃尽苦头的众猎户们。我非常敬佩武松这个为民除害,不求名利的英雄好汉。

水浒传的初中生读书笔记 篇2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不教的境界从学习方面来说实际上是指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不需他人的帮助进行自主学习。所以,知识的积累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部分是方法的掌握和习惯的养成,因为这样才能真正形成长久的学习能力。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有句名言说“重要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课堂上程序性和方法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结论性的知识。常规的阅读教学是“教中学”,以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是“学中导”,它还原了学生的主体角色,还原了“教学”的本真。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按正确的阅读程序和方法自主参与阅读过程,在自主合作中获得阅读的结果,展示阅读的收获,交流阅读的体会,解决阅读的困惑。课堂教学由侧重教师的教转为侧重学生的学,由重视知识的传授转为重视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由授业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所学知识由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方法性知识,由结论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成为学习方法、养成习惯和训练能力的过程。这对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必备的阅读能力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在实践中也渐渐收获这一做法的有益成果:还学生以主动,学生便愿学;给学生以时间,学生便会学;让学生有收获,学生便乐学。学生的愿学、会学和乐学,不正是我们所期盼和追求的吗?所以,对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应是教之本,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则为学有成。

那么,怎样做读书笔记呢?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这样。小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做读书摘记,许多初中教师也在继承运用。但读书摘记只是积累性的初级阅读,如果只是继承,没有改革创新,没有提高要求,没有加深程度,这对初中学生而言,又太小儿科了,它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让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顺利地从小学过渡到中学,并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好基础,笔者安排了三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

第一阶段,初一上学期,深化读书摘记。在摘记中,通过好词好句欣赏等形式,进行语言的积累。通过联词成句、仿写等形式,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培养并形成初中的文章阅读和语言鉴赏与运用的能力,为做读书笔记作必要的准备。

第二阶段,初一下学期,学做读书笔记。教师首先对怎样做读书笔记进行指导,提出基本要求,形成基本格式,便于操作。课堂上,对各种文体,按正常阅读程序和方法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有意识地选择各文体浅显易懂的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做读书笔记,而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评价,肯定学生学习所得,纠正学生阅读中方法和理解上的偏差,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逐步迁移到名著阅读中。让学生在阅读名著后,做一份读书笔记,每月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表扬和展出,学期结束进行评比,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笔记的有效性,促进习惯的养成。

第三阶段,初二和初三,强化读书笔记。灵活运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进行课内外的阅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并在读书笔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作品的改写、续写、仿写及写读后感等,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可有意识地选择部分课文让学生进行分工上课,让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这三个阶段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从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规律出发,按新《课标》对各年级阅读水平的不同层次要求,进行梯级训练和培养,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还需有操作性强的有效训练方法。笔者设计的读书笔记,按“读、查、思、记”学习方法和由浅到深的阅读过程,主要由“题目猜想、初读收获、语言品读、拓展阅读”四大板块组成。

题目猜想:为引起学生对题目的重视,寻找阅读切入口,学习拟题方法,鉴赏命题效果,提高审题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前仔细审题,把握题目关键词和主要信息。可以从文体、内容、结构顺序、作者情感、自身感受、拟题方法等方面提出疑问,大胆猜想,在阅读文章后,判断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合理;也可以进行同题写作构思,在阅读作品后,将自己的构思与作品进行比较,在比较中领悟作者的创作方法,这样既加深阅读,又更好地将作者的创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初读收获:阅读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应是个性化的,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是有规律的。先是通读,边读边圈出读错或不会读的字词、读不通顺的句子和重要的词语,通过查注释、查字典、朗读、造句或联词成句等方式,学习字词,读通句子;再是研读,用圈点勾划法梳理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而后是学习小组阅读交流,互相补充,并提交学习困惑。教师的责任是适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或把握不准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补充材料,指导方法,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学而后教的目的是让阅读主体主动获得内心的感悟和阅读的体验,主动进行文化的积淀和写作的借鉴。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语言品读:语言是语文学习的落脚点,课文只是语言学习的范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写得生动的形象,精彩有趣、能集中表现文章主题,体现文章风格的句或段,进行写作内容、方法和效果的鉴赏,进行朗读技巧的点评和练习体会,进行句式的仿写运用,使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品析中理解,在写作中运用,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拓展阅读:其主要内容是对重要的作家和难理解的文章,查一查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对感受深刻的文章,写一写阅读感悟、启示、收获等,进行情感迁移;对感兴趣的重要作家作品,读一读原著或相关作品,扩大阅读范围。好的作品,常常让读者生发联想和想象,激起感情的波澜和共鸣。能将这些感受述之于笔端,或有意识地去阅读相关的作品,这样的阅读才是高质量的阅读。

水浒传的初中生读书笔记 篇3

关键词: 读书笔记 高中生英语学习 促进作用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或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而做的笔记。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却仍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俄国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这样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记下来。可见写读书笔记是一个值得提倡的好的学习习惯。写英语读书笔记是促进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训练学生书写英语读书笔记,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拓展学生多方面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和速度,还能使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

1.关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顾名思义,就是在读书过程中和之后所做的笔记,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就会随时随地地把它写下来。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

2.读书笔记的类型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式、简缩式、评论式和心得式。

2.1摘录式

摘要式读书笔记非常常见,也便于学生操作,是在读书时把一些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具体来讲,就是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好的有用的词汇、短语、精彩精辟的语句,以及重要观点或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拓展词汇、丰富表达、积累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储备。

摘录原文后最好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页码等,便于日后查证。

2.2简缩式

简缩式读书笔记,其实就是对原文的缩写,是一个在读完文章并且在深刻理解之后的输出过程。在学生读完一些比较好的文章之后,可以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缩写,也就是以笔头的形式retell。

2.3评注式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的主要观点和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读书笔记常用方法是文中批注,也可用提纲方法把文章中的一些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或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文中批注,是一种最简易最直观的读书笔记做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可以对书中的内容加深理解,而且可以为日后查找提供方便。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

评注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做评注笔记。

2.4心得式

心得式读书笔记,即读后感,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常用方法有: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心得,也叫读后感,是指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进行支持或反驳。写这种笔记,一般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读书笔记的表现形式

3.1剪报

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注明出处,以便使用。

3.2书签

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记在书签上,夹在书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背一背,记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3.3笔记本

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

4.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用来书写读书笔记的素材不仅可以来源于杂志、报纸或书籍,还可以来源于课本。高中生英语课本的每个模块每个单元都包含三篇阅读篇章(包括work book),这些文章老师都可以在预习阶段或课后回顾巩固阶段拿来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比如在预习阶段,可以写摘录式或评注式的读书笔记,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做简缩式或心得式的读书笔记。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完成一个单元往往需要八到十个课时,也就是一周半的时间。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三篇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生需要大量地阅读课外英语书籍,这就为书写英语读书笔记提供沃土,而书写英语读书笔记又会反过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养。

4.1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文章、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时都会出现词汇贫乏的问题,影响学生对文章的准确理解和语言表达上的准确性、得体性,尤其是对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英语习语或谚语,由于文化的差异和积累上的不足而无法理解。阅读英文篇章、摘录其中的一些好的词和短语,对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4.2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学生在高中阶段所接触的英语语篇主要是课本里每个单元的精读课文和泛读课文,总共8册书80篇文章,平时在做阅读理解时所读的篇章只是为做题而读,功利性和目的性太强,忽略语言本身的美和文章所传递给读者的异国思想、文化、传统习俗等人文知识。学生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可以对文章有一个更细致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4.3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课外所阅读的许多文章,都含有或励志的、或富含哲理的、或引发心灵共鸣的、或引起读者思考的故事或道理,这些能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正确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情操和价值观,这些是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缺乏的,却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4.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选择高考试卷上的文章时,命题组要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从英美国家杂志或网站上寻找文章,并适当改造成难度和长度都合适的文章,作为阅读理解题或完形填空题的语言材料。而这些文章中的表达都非常地道,跟学生在日常的课本当中学来的表达有一些区别,这就使得习惯了中式思维和中式英语表达的学生在面对一些地道的英语篇章时似懂非懂,影响答题。鉴于此,通过布置学生定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接触到许多不同内容、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文章,学生的见多识广进而会帮助他们比较自如地面对考卷上的语篇。

4.5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书写读书笔记,读是过程,结果要以写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不管是摘录,还是随想,或是读后感,都在点点滴滴上时刻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的书面表达中会出现他们在做读书笔记的过程中积累下的使表意更为恰当的词语、更精彩的句子及更地道的表达。

5.结语

本文从读书笔记的类型、表现形式、写法及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书写读书笔记,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写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充分认识到动手阅读的重要性,不但学到知识,锻炼能力,更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更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曾立伟,张乐慧.读书报告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用分析.中国西部科技,2013(12).

[2]王红昌.浅析读书报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期刊读与学(教育教学刊).

[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水浒传初中读书笔记 篇4

我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里面有许多盖世英雄,他们个个武艺超群、计谋卓越、个性鲜明。例:谦恭仁义的宋江、粗中有细的鲁达、勇猛率性的武松、鲁莽胆大的李逵。我特别喜欢里面的武松,他非常厉害,在景阳冈,他赤手空拳就把屡屡伤人的猛虎给打死了。如此超人的神威和武艺真是令人佩服。

从这些英雄们的身上,我还懂得了男子汉做事要敢作敢当,光明磊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高中生水浒传读书笔记 篇5

我发现人类在大多数时候,心中的利害观会大大强于心中的是非观,人们考虑的问题也总是从自己所在的立场出发,而不是客观意义上的是非善恶,这个在水浒传里面是有非常明显的体现的。当我们看水浒传的时候,有些梁山好汉明明反了恶,我们却仍然觉得酣畅淋漓,非常之痛快。李逵以杀人为乐,长时间不杀人就会浑身不自在;宋江在题了反诗按照法律应被砍头,在被营救之后进行了复仇;最明显的就是时迁的事情,时迁在祝家庄偷鸡被追,逃上梁山之后,晁盖认为他做偷鸡的事情辱没了梁山的名声,而宋江却结为兄弟,也许这时我们都对晁盖不可理喻,反而认为宋江是对的。所以,当一切我们心中的英雄好汉犯了错事,我们同时会击掌叫绝,而绝少感受到不安。

我觉得梁山必然是一个不稳定的所在,不能够维持很长的时间。因为里面的每个人,他们的价值观并不相同。关胜、林冲、徐宁一类的人,怎么可能真正与李逵、周通、白胜等人肝胆相照,当然这还只是两个极端,这是一个太过复杂的成分,注定了他的不稳定性。其次,我们通常说“逼上梁山”,但是看书了我们会知道,梁山中有很大部分人,实则是被梁山方面逼上梁山的,他们中很多是来源于官府之中的忠义之士,其中很多都是有实力的角色,排名靠前的也很多。

我们常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己所欲之,也不能强施于人。宋江但凡见到英雄豪杰,必定执意拉其入伙,别人如若不愿意,便设计谋害逼上梁山,梁山越壮大,这种现象越明显。还有一点可怕的是,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经常都是吴用笑着对当事人说如何已经请了家眷烧了庄院让你得了死罪只能落草。梁山注定无远景。

当我看完了整本水浒传,我突然对于招安这件事情有了不同的认识。诏安之后不都是被高俅害死的,真正意义上被高俅害死的其实只有宋江和卢俊义。而且诏安之后,他们先是征辽,收复失地,而后征王庆、田虎、方腊,而且我们可以从书中得知,老百姓在这几个山大王的统治上受尽了苦难,所以当梁山好汉来征讨时,当地的百姓愿意帮助他们。梁山好汉中大部分死于征方腊,有一些在征方腊后自动退隐,剩下的回京师都领了官职,被高俅害死的,只有宋江和卢俊义。

说到自动退隐我要说一说浪子燕青,在得胜归途中,他对主任卢俊义说不回去了,劝卢俊义也不要回去,因为不会有好的结果,鸟尽弓藏的道理不是不知道。但是卢俊义没有听,觉得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因为皇恩浩荡,然而他却忘了奸臣的存在。我认为卢俊义肯定有这一丝顾虑的,但他还是不相信会这样。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是难以去舍弃去改变,卢俊义是想赌一把。

然后我也想说一说几个个体的人给我的感受吧。

有很多事情真是命中注定而又让人浑然不知,就像是鲁智深与武松,一个是好酒肉的提辖,一个是富含爱恨情仇的侠士,后来因亡命天涯而换了自己的身份,或者说只是换了一身衣服,一个成了和尚,一个成了头陀,这两种身份是他们此前绝没有想到的。不过结局却还真的就是这样,最终一个真成了得道高僧坐化圆寂,一个真成了行者出家告别红尘。生命真的是太令人捉摸不透了,会让你最终变成自己和别人都认为你不可能变成的模样。不过,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在这本书中,也让人有伤心之处,那个满腔热血有为青年林冲,上梁山后成无魂的躯壳,就像一具战斗机器一样,只出现在每一场战役之中。

命运真的是让人唏嘘,也许这就是我么命中注定的劫难。就像你一生放过了很多人,然而那些你放过的人却把你一击致命。朱仝应该算是水浒传里性情最为忠厚人格最为高尚的人,因正义而放过宋江,因情义而放过雷横,而招来牢狱之灾。他不想落草为寇,但那些被他放过之人,却用卑劣的手段陷他于不义,他的人生应该从此无快乐可言。他真的可以和那些部分所谓的兄弟们把酒言欢肝胆相照吗?我看未必。他始终不会融入那一个为了利益而破坏正义公理的团体。不过作者也许就是太喜欢他了,在得胜回朝后,很多人封了官职,后来上战场阵亡了很多,他应该是唯一善终的一位。

小说水浒传的读书笔记 篇6

在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是——花和尚鲁智深,因为他爱打抱不平,还有惊人的力量。鲁智深原本是一个提辖管,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由于他看不惯镇关西欺负金老汉父女俩人,最后用拳头打死了镇关西,被迫出家当了和尚。

在五台山上,他由于不能遵守寺院的戒规,戒不掉酒肉,经常惹是生非,最后被逐出寺门。

大闹完五台山后,来到了大相国寺,智清长老委派鲁智深看管菜园。在看菜园的时候,由于乌鸦哇哇地叫,鲁智深不喜欢听乌鸦的叫声,影响了他们喝酒的情绪,他就把外衣脱掉,右手向下,把身子倒缴着,左手抱住上截,将那株绿杨树连根拔起。众人都目瞪口呆。

《论法的精神》之读书笔记 篇7

《论法的精神》研究指向的是什么问题, 或者说, 孟德斯鸠在该书中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我写这篇读书笔记所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接下来, 我将对本书中的几个重要的观点加以阐述。

一、政体决定法律

在孟德斯鸠的思想中, 对法律影响最大的是政体。孟德斯鸠把国家政体分为两大要素:政体性质和政体原则。在政体的两大要素中, 对法律影响最大的是政体原则。

(一) 政体性质决定基本法律

在孟德斯鸠的语言中, 所谓“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政体性质就是指国家权力结构和行使的最基本现象, 或最本质因素。

孟德斯鸠将政体按照传统的方法划分为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体。共和政体的性质就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共和政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民主政治—由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另一种是贵族政治—有一部分握有最高权力。君主政体的性质是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的政体。专职政体的性质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的政体。

(二) 政体原则决定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政体的原则不同于政体的性质。政体的性质是“政体本身的构造”;政体的原则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的感情”。同时, 孟德斯鸠强调, 所谓政体的原则, 不是说各种政体中已有的或现有的东西, 而是应有的东西, 即“应该要有这些原则, 否则政体就不完全。”总的看来, 孟德斯鸠所说的政体的原则主要是指处于某一政体中的人们的思想、品质、情感、观念之类的主观精神状态。简单的说, 孟德斯鸠所谓的“政体的原则”是一种政体中的主导性群体所应当具有的精神、观念、情感、意识等。

二、对安全的追求决定法律

(一) 为保障国家安全、防御外敌而采取的措施, 决定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政治法都是从同一个原则出发, 就是:‘人民的安全就是最高的法律’。”对安全的追求, 是一个国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保障国家安全的办法。共和政体从本质上说, 并不安全、稳定。他认为, “一个共和国, 如果小的话, 则亡于外力;如果大的话, 则亡于内部的邪恶。”无论是民主制的共和国还是贵族制的共和国都不能避免这种弊端, 以至它们都容易被君主专制所取代。专制国家通常用荒废边境部分土地以便与外界隔离, 或者设置藩镇以便与外敌隔离的办法来保障本国的安全;君主国家通常用设置要塞、驻扎军队的办法保障自己的安全, 这些都分别表现为相应的法律规定。

(二) 为自卫而攻击、征服他国后所采取的统治被征服地居民的措施, 决定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就像公民拥有自卫权一样, 国际法也规定国家有进行自卫战争的权利。孟德斯鸠甚至认为, 如果一个民族预见到他民族可能会发动旨在灭亡自己的攻击行动时, 就可以主动攻击该民族。不同政体的国家对被征服地会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 这会决定被征服地的法律。一般来说, 征服国对待被征服国有下列四种统治方式:“ (一) 按照被征服国原有的法律继续治理其国家, 而征服国则仅仅行使政治及民事方面的统治权; (二) 在被征服国建立崭新的政治和民事的治理机构; (三) 毁灭这个社会而把它的成员分散到其他的社会里去; (四) 把它的公民全体灭绝。”

孟德斯鸠指出, 根据自然法, 万物莫不力求保存其种类, 可以推论出, 政府是为了取得, 包含着保存和使用, 而不能是破坏。传统上认为征服者在征服之后可以屠杀被征服者的权利是不存在的。同样, 有杀人权引申出的奴役权也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民主共和国征服了其他国家, 应当将被征服国纳入民主范围;应当尽可能地以良好的政治法规和民事法规来弥补征服统治的弊端。

(三) 对自由的追求, 决定了国家政体和相应的法律

孟德斯鸠认为, 自由是人们珍视和重视的东西。对政治自由的追求, 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的目的。围绕着实现政治自由这一目的, 对一个国家有关政体的法律和有关公民行为的法律都形成一些原则性要求。

孟德斯鸠首先着手阐明自由的含义。孟德斯鸠认为, 尽管不同的人对自由有不同的理解, 但确切的说, “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是从人人都认为它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 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 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三、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或影响法律

孟德斯鸠在人类思想史上率先从自然条件的角度看待法律问题。他认为, 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对法律的产生、发展有重大影响作用, 甚至可能有决定作用。

(一) 气候条件对法律的影响作用

孟德斯鸠认为, 法律在最初产生时, 受人们的精神气质、内心感情的影响相当大;而人们的这种精神气质、感情因素又受到气候条件影响和作用, 因此, 处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民族因情感、气质因素的不同而创造出的法律各不相同。炎热的气候条件下, 人们大多表现为懒惰、怯懦、心神不定, 这种气质适合于暴君统治, 而暴君统治又必然制定较严酷的法律;寒冷的气候条件下, 人们意志刚强、勇敢、自信、豪放, 这种气质的人们珍视并善于捍卫自由, 所以适合于建立共和国, 并产生出维护自由的法律。他认为, 亚洲多专制政体, 欧洲多共和政体, 主要是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二) 国家的地理条件对法律的影响和作用

孟德斯鸠认为, 一国的地理条件也对政体、法律有着重大影响。一般说来, 土壤肥沃、地势平坦, 国家不易防守、易被征服, 容易使人缺乏毅力、眷恋生命。于是, 在这种地理环境条件下适合于专制政体, 且法律简单、残暴。相反, 地貌多山、土壤贫瘠, 国家可以据险防守, 人们勇敢善战, 崇尚自由。于是, 在这样的地方容易建立共和制度, 且法律倾向自由。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领悟感触 篇8

我觉得三毛很勇敢很有耐心,值得我学习,我以后也要像三毛一样,碰到困难时不放弃,勇往直前。

三毛是个善良的人,有一次,三毛看见一位老爷爷手里的钱掉在了地上,就把地上的钱捡了起来,交给了老爷爷。虽然三毛吃不饱又穿不暖,钱对他来说是很珍贵的,但三毛还是把钱还给了老爷爷。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要做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这是我从三毛身上学到的。

《水浒传》读书笔记 篇9

《水浒传》读书笔记

在读《水浒传》的时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义”,小说中108位英雄好汉结为兄弟,为彼此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并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可能站在一个女生的角度来看,水浒传可能并不讨女性读者的喜爱,因为女生可能都更喜欢类似梁祝一般凄美的爱情故事,而对于《水浒传》这种相当于历史,而且里面描述的都是抗争,刻画的都是一群男性角色,女性角色很少的这类小说并不感冒。但是我在看过之后心中却有另一种感悟。看爱情小说或许我们比较感兴趣,但是看《水浒传》这类书确实能让我们增长眼界,提高自身的情操。从《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知道108位好汉起义是为了反对压迫,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而且换一个角度想想,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别人的幸福,这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人都害怕死,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是需要一个人多大的勇气和高尚的品质才能做到。我们从这种小说故事中所学到的不是一般小说中能体现出来的。

《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角色都是那么鲜明,每一人都有自己强烈的特征,兄弟间的肝胆相照也让人从心底敬佩。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多读一些这种有益于我们陶冶情操的小说,提高我们自身的自我修养。

水浒传的初中生读书笔记 篇10

这个故事中的艺人简直可以和今日的机器人比美, 说明古人的想象力何等卓越!但有人称这是科学幻想, 我就难以赞同了, 我看不出这里面有什么科学的成分, 倒是感觉这类想象是《封神榜》和《西游记》中想象的源头。沿着这条思路, 是造不出今日机器人的, 外表有几分相似而已, 机制完全不同。

我更感兴趣的是下面几句话:“穆王试着拿掉他的心脏, 嘴巴就不能说话;拿掉肝脏, 眼睛就不能观看;拿掉肾脏, 双脚就不能行走。”心脏与语言相关, 肝脏与视觉相关, 肾脏与腿部动作相关, 在几千年前, 古人就已经有这样的假设, 今日中医的经络学说, 可能就是沿着类似的思路发展起来的。可能经络学说最初就是流传在民间的种种联想、猜想、传说, 有人 (比如黄帝) 把它们加以整理, 就成了完整的经络学说。这种进步是很正常的。我觉得比较奇怪的事情是:为什么经络学说一旦形成, 就被人们奉为神明, 怎么就没有多少人质疑呢?怎么就没有一些人想要验证它呢?比如《列子》这里说的“拿掉心脏, 嘴巴就不能说话”, 显然是错误的, 因为拿掉心脏整个人就死了, 不是什么说话不说话的问题。这从动物身上一望而知, 难道列子著书立说的时候没有想到验证一下吗?

我至今也不明白经络为何物。科学家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加以研究, 也没搞清楚。有的说就是神经, 有的说是体液, 说服力都不强。我想, 我们的祖先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就不断地对经络学说加以质疑和验证, 则今日的中医绝不会这个样子, 一定比这先进得多。当年我在“文革”中也学过针刺, 那时叫“新针疗法”, 是从解放军中传出的, 风行一时。我能掌握一些穴位, 发现确有疗效。比如有学生牙疼, 我用一寸的针扎合谷穴或外关穴, 一捻转, 立刻不疼了。学生说:“王老师您真神呀!”我心里想, 神什么呀, 在这件事上我原来有多傻, 现在还多傻, 我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针刺能止疼 (这种办法往往不能去病根) , 我不过学会了“干”一种“活”而已。我想, 很多中医可能也是这样, 他们其实并没真正搞清针灸和中药的内部机制, 只是一代一代地把一些经验和技术传承下来。这当然也很宝贵, 也很有用, 但它难以超越自我。中医的理论 (阴阳五行之类) , 与其说是指导实践的, 不如说是给实践经验披一件理论外衣的, 越细琢磨越玄乎, 搞不明白。

甭说理论问题, 就连一些纯经验的东西, 大家公认的技术, 也是人云亦云, 上千年来缺乏验证。比如著名的“十八反”, 今日中医还在用。有多少根据?不清楚。据说, 十八反之说产生于宋代, 属于配伍禁忌药物。今日有个简单的记忆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萎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对此, 历代医药学家虽然遵信者居多, 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 有人认为十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禁忌;有的医药学家还认为, 相反药同用, 能相反相成产生较强的功效。比如在治疗寒气厥逆一症时, 张仲景用了“十八反”中的半夏与乌头同居一方, 名曰“赤丸”;在治疗顽固性痰饮时, 他又用了甘遂与甘草相反的药物配伍, 制成“甘遂半夏汤”。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治疗全身浮肿的“大豆汤”, 就将甘草、甘遂、乌头、半夏两组反药同用。这就未免太“辩证”了, 没有一定之规了。到了现代, 科学家们也想通过药理研究和动物实验, 验证“十八反”的科学性, 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甘草与甘遂合用时的毒性大小, 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贝母、半夏与乌头配伍, 则未见明显的毒性;而细辛与藜芦同煎, 则导致了实验动物的死亡。但由于十八反牵涉的问题较多, 各地实验条件和方法存在差异, 实验结果相差很大。

于是我们可以说, 许多中医实际上是秉持着一些相当含混和模糊的概念和知识在行医, 这不是很诡异的事情吗?要知道这不是暂时的认识不足, 而是传承了几千年了!相对说, 西医在理论和技术操作方面就要明晰得多, 他说了你能明白, 不像中医, 你得首先“相信”他说得对, 才能“听明白” (比如“清热解毒”, 到底什么意思?好像谁都明白, 越细想越糊涂) 。鲁迅曾说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话虽然有些刻薄, 但不是没有道理, 更不是不爱国, 不敬祖宗。愚以为, 真要弘扬中医, 必须从质疑和科学验证开始。

水浒传读书笔记 篇11

《水浒传》这一本书,有世界上所有的侠士豪情,包含了天地间全部的英雄气概。如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例子。他们有的粗俗豪放、暴躁固执,有的义气深重、性情耿直,有的聪明伶俐、足智多谋,有的仗义疏财、公正忠义……总而言之,只要是在梁山上的,那就个个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真英雄、真好汉。

《水浒传》里值得学习的东西,那可太多了。机智勇敢、知错能改、忠心耿耿、仗义疏财……然而,水浒里有一种更可贵的精神――讲义气。在水浒里,最贵重的东西,就是义气。《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哪个不是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他们这样做只为了一个“义”字,他们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这些好汉,不都是因为宋江等人义气深重,才上梁山泊的吗?在平日里,我们对朋友也要重情重义。这样,友情才能长久。

《水浒传》读书笔记 篇12

“忠”,即对国家、对朋友忠心耿耿。九纹龙史进救了陈达等三人,应对官府的捉拿与赏赐,他毫不动心,应对危险也不肯拿他们兄弟三人解官请赏,这便是对朋友的“忠”;晁盖六人准备夺取生辰纲,临行前一齐发誓:“我们兄弟六人凡一人有私心,就叫他天诛地灭!”没有一人有私心,这也是“忠”。

“义”这个字在梁山好汉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义”,能够解释为正义,仗义,凛然大义。鲁达在酒楼遇到和他并不相识的金老父女,在听说了他们的遭遇后,便到状元桥下开肉铺,把郑屠夫痛打一顿替他们报仇,这便是“义”;林冲被高俅陷害后发配沧州,走过野猪林时,两公差要谋害他的性命,却被鲁智深搭救。这也是“义”;武松听说了管营的儿子施恩被蒋忠抢占了“快活林”酒店后,找到蒋门神把他打得跪地求饶,这同样也是“义”。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孟子曾说过的。自古以来曾有多少人舍生而取义他们不明白生命的可贵吗不,他们明白。但为了支持正义,他们选择了:做正义脚下的垫脚石!用自我的身躯,托举正义!

在《水浒传》中,“忠”、“义”之词出现多达七十二次。在八十一回中卷首诗还指出“事业集成忠义传,用资谈柄江湖中。”所以,整部《水浒传》就是在讲“忠”、“义”二字,由此展现梁山好汉“忠义”之道。

水浒传的初中生读书笔记 篇13

一、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提出何以必要

《提纲》第三条主要是针对爱尔维修等人的“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提出的,他们的观点虽然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存在着许多缺陷。

以爱尔维修为代表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所提出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他们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不同的环境和教育造就不同的人。如爱尔维修提出:“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使人们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了”。他们的观点向“遗传决定论”提出挑战,提出人受环境、教育决定而非身份、血缘等先赋因素决定,这将当时的人们从愚民政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是对封建思想的否定,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同时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也体现了唯物主义原则,但是,另一方面,“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他们的观点自然地“把社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受教育者,而另一部分教育者“凌驾于社会之上”,他们认为受教育者只能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受动、被动的存在物,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看到人对环境、教育的反作用,是机械的、片面的。他们认为教育者是少数的“天才”,能够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和教育,这显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马克思批判爱尔维修等人的观点,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人与环境、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由此看出马克思提出该问题的必要和缘由。

二、环境和人的一致何以可能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是马克思关于人与教育和环境关系问题的结论。这句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环境创造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有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等等。从实践关系来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对人类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既为人类提供物质来源和便利,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认识关系来看,人们通过实践探寻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从而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2、人创造环境。世界因人的活动分为两极,一端是自在世界,是人类活动的潜在客体,另一端是人类世界,包括人类社会和人化自然,客观世界在人出现以后才有了意义。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不是被动地由环境、教育决定,而是可以反作用于环境和教育。人类的活动不断地改造着外部环境,随着人们实践能力的提高,活动内容不断变化,人影响环境的范围将不断扩大。从人的本质看,《提纲》第六条写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中建立了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可以说,人创造了社会。

3、人与环境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改变。马克思在《提纲》中使用的是“一致”一词,是对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深刻解读。人对环境的作用、环境对人的作用不是相互割裂、彼此孤立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中,环境和人都得到改变,环境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体现出人的目的和意志,这是环境的改变,人为了获得成功而遵循规律从事实践活动,这是人的活动的改变。所以只有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此外,教育可以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而人接受了教育以提高素质,从而可以更好地改造环境。

以此建立这样的逻辑主线:改造环境和改变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的过程,改变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环境和人的一致在此条件下成为可能。

三、关于《提纲》第三条的启示

距《提纲》写成,迄今已将近170年,这份经典之所以源远流长,在于人们依然能从中挖掘出有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宝石。

1、处理好环境与人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指出环境制约着人的发展,改变人的活动。所以,宏观上要重视环境建设,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方向发展;微观上,学校应树立环境优化意识,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个人应当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贯彻到实践活动中。另一方面,人对环境有反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阻碍,不应消极对待,而应树立信心,以高度的热情和理性的态度寻找原由,制定实施解决办法。

2、教育

首先,教育改变人。教育使受教育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自己,知识是无形的财富,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有利于实现理想;同时,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样的发展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教育方法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知识也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应不断探索教育的发展点。

其次,处理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张蔚萍指出:“在教育教学中教育者的言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及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即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主导者,对被教育者和教育事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育者首先应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一是知识能力。教育者应具备教育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基本知识,因为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职业,要给被教育者一滴水,必须先拥有一碗水。二是思想素质。教育者需甘于奉献,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当然,受教育者除了认真学习教育者教授的知识外,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受教育者也可以对教育者产生影响。

3、重视实践的作用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践,理论只是纸上谈兵。我们应在实践中改变环境,改变自身,实现共同进步。特别是即将面对就业问题的大学生,更应当重视实践。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这既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学校应当重视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和平台,如勤工俭学、就业指导等等。

参考文献

[1]北大哲学系.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4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4-56.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水浒传读书笔记 篇14

我爱看电视,但是我更爱看书,今天我又捧起了《水浒传》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水浒传》主要讲了108个英雄好汉在梁山起义,最后却被官兵们杀死的故事。在《水浒传》我最喜欢智多星吴用,因为他十分的聪明,就算是官兵冲上梁山时,也并未见他有任何的失态,不慌不忙地指挥着梁山好汉们去反击。如果没有他,梁山应该早就消失了,我感觉宋江最可怜,因为他的老婆跟别人勾当,自己却毫不知情,后来他的好朋友发现了他们的勾当,告诉了宋江,宋江知道了后怒火中烧,晚上就杀了他的老婆。官府打算让来宋江去充军,在半路上被鲁智深救了,和他们一起投靠了梁山。我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如果都不好好学习,那我的良心都会过不去啊。有一次,我被妈妈冤枉了一下,便禁不住地大哭起来。和他们相比,那小小的一点痛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被打,被骂,什么也没说,一滴泪也没掉过,我不会再哭了。

《水浒传》中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从这短短的两个故事中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不一定会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改变他,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有一个好朋友。如果不是宋江的那个好朋友,宋江连自己老婆和别人勾搭的事都不会知道,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好朋友,我还知道了知识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水浒传》读书笔记(五) 篇15

(五)——题诗浔阳楼

这个故事似乎没有什么精彩的内容,但是对于衬托似乎有一定的作用,拓为下一节的劫法场奠定了一定了理由!

宋江一天在浔阳楼里喝酒,乘着一时酒兴便在墙上题了一首反诗,还留下了姓名。最后被黄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这件事似乎把宋江写得让读者哭笑不得,不知该怎么说他,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写到让读者看了说不出宋江什么的境界,只能够说宋江太糊涂,醉酒之后还题什么诗而已。

水浒传的初中生读书笔记 篇16

读懂这本书,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两个理论体系的准备:哲学中认识论的部分;另一部分是对于人类发展的历史要有一个轮廓,最重要的是了解解读历史的角度,例如:政治经济学的、文化史的、技术发展史的,等等。

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学者对于国外的大众传播研究,无论是来自实证派的还是批判派的,都贯彻“拿来主义”,到现在已经硕果累累。中国学者对于大众传播研究的基本路径,总体上看来,是依循着经典的哲学认识论的思路:从古希腊时开始哲学家无条件确认的人与动物的绝对的区别,在认识领域里则明确表现为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本质与表象的毅然对立。这些思路不仅体现在新闻理论研究中,例如对新闻的真实性的界定上,而且体现在对于电子媒介这样的以技术手段取胜的媒介的批评中,工具理性主义占据着人们的头脑,人似乎毫无例外地与其所处环境对立起来。人们沿着实证派的道路在对一个个孤零零的个别的媒介事实进行无休止的调查与实验的同时,又用批判的怀疑精神去质疑前者所谓的“客观性”原则究竟能否带来经验的可靠与确定。而《思想无羁》中所讲的媒介环境学与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哲学的思辨和人类历史的脉络作为其思想的起点和最终的归宿。人与技术、人与由技术所构成的环境之间不是割裂的关系,而是辩证一体的。

而另一个对理解该书极有帮助的是另一本同样来自媒介环境学派学人的书,即林文刚编辑的《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对于这门学科来说,该书无疑是最具有引领意义的入门必读书。笔者正是寻着该书的思想轨迹一点一点认识媒介环境学并领略该世界的精彩的。至于书中介绍的这门学科的缘起、发展,学派之间的影响等等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按照该书的说法,它旨在对“文化、技术和传播关系的各种解释”。(Lum, 2007, p.5)这反映在以下几位学者的学术成就里,他们是伊丽莎白·爱森斯坦、雅克·艾吕尔、詹姆斯·凯利、埃里克·哈弗洛克、哈罗德·伊尼斯、苏珊·朗格、麦克卢汉、路易斯·芒福德、沃尔特·翁、尼尔·波兹曼和本杰明·沃尔夫。其中没有保罗·莱文森这个名字,但他是该学派第三代的核心领导学者,在他的文章中到处可见他受到上述学者的深刻影响。麦克卢汉被尊为媒介环境学的开山学者;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尼尔·波兹曼则被看作是该学派的精神领袖;到了90年代,保罗·莱文森———这位既擅长写科幻小说,又创办网络远程教育的才子———成为该学科的领军人物。而就是在这个时代,互联网全面而快速地发展起来,电视依然占有不可动摇的传媒霸主地位,报纸等纸质媒体继续保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比之前的伊尼斯、麦克卢汉等人都有机会接触并受用了人类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传播工具,领略了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历程。因此,他对于当今大众传播媒介的发现与体会应该是与我们的体会最有可能最为接近的。

在大家都纷纷畅言媒体如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当下,笔者试图从西方传播理论论著关于媒介生态的篇章、段落中寻找一些论证的灵感。在媒介之于我们已经难舍难分的今天,看看究竟是否还有从哲学的意义去理解媒介的必要以及究竟如何在哲学的观照下继续发展媒介技术。换句话说,媒介环境学究其根本是在讨论媒介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了人类思维(思想认知),知识的进化是如何在媒介技术的进步中实现的,它背后的哲学及历史意义何在。再确切一些说,就是在粗览了伊尼斯的《帝国与传播》、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等论著之后,笔者突然意识到,这一系列的对于媒介理解的思想的轨迹正是西方哲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的转型并发展的折射。从这一系列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学者或哲学家对于时代的那种共同的关注和体恤。这个时代的哲学观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被称为美国当今最主要的哲学家之一的理查德·罗蒂的哲学思想就是这个变革的先驱与代表,同时他对时代的回应与当时的学者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碰撞并擦出了火花。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将人们从愚昧无知中解放出来,而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磨练,它又带领着或者说推动着人们朝另一个被奴役的目标走去,重新回到了一种思想统治之中———科学、理性。这科学与理性的终极代表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真理”。而真理真的能够解释人的所有经验,救人于选择的徘徊和决策的苦难吗?人类自身的经历已经明白无误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而罗蒂真正做的事情是将哲学从科学的确定性中拉出来,哲学不再是科学实验工厂里的在被反复证明与论证的因果关系的代名词。

因此,与其说《思想无羁》是一部关于媒介理论的书,不如说它是一本以哲学的终极价值来观照现实的著作。媒介以及由它引发的关于技术、科学、理性的种种认知是这本书要解读的对象。对于这个问题,作者自己讲得更为具体:

“《思想无羁》把知识作为技术产品来研究。检查的主题是,人脑如何通过技术生成去把握世界的准确知识———如此产生的知识成为技术改造世界的基础,世界的改造又按照人的具体要求来进行。人的知识增长,人对环境的重新塑造,和有机体的进化有关系,和人的进化也有关系。”

进化论的核心意义“选择功能”被用来作为作者论述最为有利的武器,“有了技术之后,人就变了,人就从进化的产物变成了进化和变革的生成者,就从现存世界的理解者变成了新世界的创造者。技术的故事实际上是三个主人公———进化、思想和技术———的故事。”人再次被肯定,人的思想被肯定。这样的论述是将人从绝对理性主义中、人已被工具化被异化的窘境中拉回来。“本书主要是把知识当作个体大脑的产物。每一个大脑都是悠远漫长的宇宙进化和生物进化的产物,每一个大脑都有潜力用技术来体现思想,并以此改变宇宙和进化的进程。”而其实更为精彩的论述在这段话的后面,大意是:个体之所以被强调,是因为每一点知识、每一个念头都刹那间源于一个大脑;而正是因为每个大脑产生知识的社会条件各有不同,其中有促进、有阻碍、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从个体到群体,知识的批评和传播成为必然,这也就成为了人之所以进化的可能的条件之一。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人文精神转向是“人活得更丰富而不是更正确”,保罗·莱文森正是以对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的研究为此作着说明。

知识的来源也许并不是《思想无羁》中最为精彩的论述,但“技术”的出场与被高度肯定则是这本书的精华之一。作者在整理了前人如康德、马克思、杜威、波普尔等人对于“技术进化论”和“认识论”的论述之后,认为“他们的思想里面还缺乏一个关键的技术图像。”对于知识的生成、批判和传播的三阶段:生成、淘汰和繁育来说,技术———即传播媒介在其中扮演着角色。一切技术都体现知识,这就是书中提到的从树到牙签或纸张的过程表明纸张既非纯粹的物质又非纯粹的思想,而是思想化的物质和物质化的思想。

许多哲学家曾经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去认识宇宙和人自身,而保罗·莱文森的论证也绝不繁琐,他只不过是适时地为技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落脚点。人类在宇宙的进化究竟需仰仗什么?保罗·莱文森的答案很明白———技术,而技术的进步又是依靠人自己。因此,这已经非常清楚了,理性,从来都不等同于去追求绝对的那个大写的“真理”,人不能成为自己想象和用语言逻辑推理出来的那个绝对的偶像的奴隶。

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对大众传播媒介所塑造的“景观社会”进行批判,当然还有很多学者在做类似的批评研究,批判人类正在被大众传播媒介所塑造的社会所奴役,从此受制于媒介而无从选择;这种批判工作恰恰证明了人类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大脑有思想的能力。如果真的有一个完美无暇的“真理”在前方等待着我们,那么,我们哪里还会有选择的痛苦,我们只需朝最正确的方向走去即可。而这是不可能的,这恰恰是与人的理性的本质相背离的。因此,当笔者读到该书最后的时候突然想到:只要有人不断地叫喊着例如“电视会让人们越来越笨”时,即使人类不可能走向超级智慧物种但也绝不可能走向弱智。

参考文献

[1]、[美]林文刚编, 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美]保罗·莱文森著, 何道宽译:《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一版, 南京

[3]、[美]保罗·莱文森著, 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北京

[4]、[美]保罗·莱文森著, 熊澄宇译:《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北京

[5]、[美]保罗·莱文森著, 何道宽译:《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北京

[6]、[加]哈罗德·伊尼斯著, 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北京

[7]、[加]哈罗德·伊尼斯著, 何道宽译:《传播的偏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北京

[8]、[美]詹姆斯·W·凯瑞著, 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 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北京

[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 何道宽译:《人的延伸:媒介通论》,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成都

上一篇:石膏模型制作教案下一篇:物业管理技术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