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培训个人心得体会(精选7篇)
8月16-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与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在石家庄市联合举办了河北省乡村医生师资培训班。作为一名普通乡医,我幸运地得到当地卫计委的通知,入选参加此次培训。坐上迁安开往石家庄的高铁列车,想到即将到来的培训能见到多位仰慕已久的名师专家,以及业内同行们,内心无比期待!
到达报到地点已经很晚,但会务组的工作人员仍在迎接着每位学员的到来。妥善的食宿安排,精心准备的学习资料,无不体现了主办方对此次培训以及乡医队伍的重视。
身为一名乡村医生,在我从业的27年中,既有为乡亲们解决病痛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也时常感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非常希望能有渠道去充实和提高自己,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此次的乡医师资培训,正是我一直渴望的学习机会,不但师资力量雄厚,而且内容安排丰富,充分考虑到了乡医实际工作需要,既有地方常见病、多发病的常规处置,也有中医独特的绿色诊疗方法。可以说,虽然培训的时间短,但对我们的业务提升却是倍增的。通过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不但让我在专业领域里充实了自己,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去学习。
3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感谢国家卫计委对乡医的大力支持,感谢授课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让同为乡医的我们携起手来,努力奋进,争做老百姓合格的健康守门人!
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本人在县卫生局、黑山镇防保站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卫生工作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面履行了乡村医生岗位职责,
XX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本人能积极协助村干部做好宣传工作,主动向村民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内容及补偿办法。接待本村患者和村外患者。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能认真做好门诊病志及处方管理,详细填写门诊补偿登记表,及时上报。
本人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基层卫生所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1992年毕业于锦州卫生学校(中医士)专业,于考取锦州医学院内儿专业,结合农村实际工作特点着重学习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疼痛科皮肤科的诊断及治疗;XX年和XX年先后在《中国实用综合医学》上发表个人优秀论文两篇,其中《针刺法治疗蛇盘疮》被评国家级优秀论文;在XX的9月,我被辽宁省卫生工作者协会评为“省级优秀乡村医生” XX年6月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基层卫生所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
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几年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也从未同病人发生一起纠纷 。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业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但与其它同道相比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在今后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患都热情周到,尽自己最大努力,更加扎实地做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
培训心得
长期以来,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是农村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生产力军,因此乡村医生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基层卫生工作的质量,也是能否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决定因素。但是,由于乡村医生知识与技术水平有限,常常导致延误诊断治疗和操作不规范医疗事故发生。故此,加强乡村医生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素质已成为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校作为乡村医生培训基地, 两年来承担着培养素质技能好的乡村医生的责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目前已取得一些成效总结出一些经验笔者就其进行报道,以其能于广大学者商讨促进我地区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 逐步完善乡村医生终身学习制度,我校在充分总结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一些策略与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
1·我区乡村医生培训的现状
1.1 乡村医生认识水平低
乡村医生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我国现有乡村医生100 多万,肩负着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任务, 他们直接担负着我国亿万农民的基本医疗和大部分的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国家要求乡村医生有知识、有技能,是全科医生,但由于我区农村医护人员短缺、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比例严重失调,乡村医生自身知识与技术水平所限等原因导致,大多数基层医院普遍存在人员结构偏老、医护水平滞后的现象, 其次社会普遍对乡村医生的培训重视不足,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大多设在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乡村医生很难有机会参与;乡村医生没有固定工资、参加培训期间不但没有收入、还要花去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他们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
1.2 村医培训教学缺乏创新
根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大多数中职校的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仅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创新教育上也显不足。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渗透乡医教学的每一环节,而目前乡医教学却表现为简单、内容过于陈旧、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以及学习氛围不够浓烈等现象,这样的教学现状会对乡村医生的终身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1.3 我校乡村医生的培训情况
我校自至,根据自治区和地区卫生局《半工半读中专计划》,共招学生800名,其目的是使乡村医生的医疗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并我地区卫生局根据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关于每个行政村配备两名村医的要求和我地区农牧民健康促进实施细则》,制定了我校 20至20每年三个月连续三年把半工半读的乡村医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学习,毕业后颁发中专学历证书,再回到乡村为农牧民服务,以提高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对满足农民日益复杂多样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3.1 自年共招收了800名乡村医生中其文化基础与学历情况:800名中男性占68%、女性占33%,年龄19岁以内占9.3%,20-33岁以内占90%,具有高中学历的占24、5%,初中学历以下的占77、6%,参加培训的村医没有任何执业证书。 乡村医生平均一年接受培训的时间为一个月或者三个月,接受培训的次数主要1-2次,培训方式主要理论授课。
1.3.2我校乡医文化层次偏低、专业知识相对陈旧绝大多数参加培训的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接受能力差,对所学专业的掌握有一定难度。虽然他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能应付日常工作、但由于一些人员年龄大,只有小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有限,又长期在农村工作,接触面窄,卫生条件差,加之国家经费投入不足,设备缺失等原因。
1.3.3 乡村医生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乡村医生知识的获取
全力做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工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医德高尚并且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优秀合格全科医生,是卫生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目的。通过培训,使大家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并且向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合格全科医生。这样,居民就可以做到小病就近医治,大病早期预防,不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医疗水平,也为就医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各个乡镇,各个社区都迫切需要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因此,通过对全科医生转岗前的培训,使其在短时间内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且提高为医疗事业奉献的精神,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作为牡丹江地区唯一一家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培训基地,承担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培训任务,通过集中临床知识理论培训和临床科室轮转,使学员掌握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疾病防治与转诊指标、常用操作技术。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的目的:第一,全面提高城乡基层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第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第三,培养一批符合城乡基层全科医疗服务岗位要求的全科医生队伍。
1 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社会背景
全科医学是二级学科,与内、外、妇、儿等学科并列。在国际上,发展全科医学和培养全科医生通常这样:医学生(即经过医学类院校教育含全科医学教育)毕业之后,经过三四年的毕业实践工作后,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成为全科医生,然后在经过注册方可从事全科医疗工作。我国目前的现有医生不低于200万,其中在基层工作有100多万,随着社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他们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为以后转变的服务模式做出一定的贡献。虽然有一半以上的医生在基层工作,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现在社区医疗服务全科医生资源极度匮乏,要解决这个难题,最主要的就是对现有在职的医生进行全科医学转型教育。由于这些医生长期在社区工作,有很多基层工作的经验,了解基层乡镇以及社区的卫生需要,专业技能却非常有限。正是由于他们对基层深入了解熟悉,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因此,我们只要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就能为基层医疗带来重大的改变。通过培训要让他们明确自己在未来发展中的影响力,只要他们通过全科医学的培训,掌握更加全面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方法,他们将会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全科型人才,而且还能为促进社区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2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学员现状
通过对全国部分地区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基本情况调查发展,目前基层社区及乡镇医疗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大多数是社区医生,这些社区医生主要是由专科医生转岗来的,并且现在仍有众多的基层在岗医疗卫生人员没有接受相应的培训,或者是接受了不正规不全面的培训,而且多数人在学校受教育阶段基本学的都是医疗和护理两大类专业,并且学历普遍不高即主要是中专和少量的大专,从职称方面看多数以初级职称为主,年龄方面多数是中年,青年人员却非常少。
从目前培训情况看,形式不容乐观。很多来自基层卫生医疗单位的学员,很少有机会参加增长新知识、提高新观念、培养新技术的培训,对于很多现代化的医疗理念都处于比较懵懂或者完全不知道的阶段。对于国家制定的新的基层医疗卫生的政策不够了解,对从事的行业的发展没有规划,看不清未来的路,因此都很迷茫,存在很多混日子的思想,为了应付考试上岗而学习,完全失去激情。还有一部分学员是被动的,经常是由单位选派来参加培训的,因此,对培训的目的、意义、目标完全扭曲,被动的接受培训,从而丧失积极性。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科医生培训的质量,使其达不到目的,走了很多弯路,花费了不必要的时间,增加了投入没有收到实际客观的效果。因此,要积极调动学员参加培训的热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这就需要机构以及培训人员耐心引导,只有学员积极主动参加培训,深刻认识培训的目的,才能更有效的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出素质和技能双优秀的全科医生。
3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培训的体会
我国目前全科医生主要以岗位培养为主,不管是对从事还是即将从事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工作的医生基本都采用脱产的方式进行培训,一般培训期为十个月,集中理论教学40学时,包括临床科室轮转两个部分。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防治社区常见疾病和解决社区健康问题的能力,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融预防、保健、康复、医疗等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达到全科医师的岗位要求。
3.1 加强临床技能培训
临床实践培训期共10个月,分为临床基础培训和临床科室培训两部分。临床基础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从理论上对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学员进行讲解。临床科室轮转部分采取按需分程、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选择大纲要求科室中至少4个科室进行轮转。其中内科4个月(必修);急诊急救3个月(必修);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共3个月(选修)。临床技能培训是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训过程中,为了使学员很好的对所学知识有所掌握,也是为了激励和鞭策学员认真学习,因此,要对对学员进行阶段性考试和考核。考试和考核的效果不仅反映学员的学习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正教学情况,对于普通存在的问题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大家都能很好的掌握。加强学员临床技能培养是为了使学员具备全科医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让学员根据自身层次的不同选择临床轮转的科室和实际,要以整体性临床思维模式来分析临床常见病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转诊等, 切实提高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阶段,应引导学员主动加强与医院各科医生的交流与联系,这样不仅使自身的知识技能保持与现代医学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步发展,而且为医院与社区的双向转诊搭建起有效桥梁,为病人从社区-医院-社区的连续性服务提供有力保障[2]。
3.2 人性化的培训管理
参加培训的多数学员都是成年人,大多数都有多年的甚至数十年的社会工作经验,因此,对于这些学员的管理跟对在校大学生的管理是不一样的,这些都需要依靠他们的自觉性、能动性,这就需要注重培训人员与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由于大家都有社会经验,可以为培训提出更好的建议,从而提高培训效率。即便大家都是成年人主要依靠自觉,但是还需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培训管理措施以保证培训的规范性,对学员全方面进行考核,不仅是对学员的监督和激励,也是对培训效果反馈。从这些反馈信息中,我们可以找到培训中存在的好的方法还有不足,好的方法我们要继续保持发扬,不足的地方一定要严肃对待,查漏补缺,找到合理的方式去解决,提高培训的效果。这样就可以不断调整培训的内容、计划、目标等,不断完善培训工作。对于培训管理人来讲,应该多组织学员参加实践活动或者学术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方式使大家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学习新的医学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家理论结合实践,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增加了学员之间的了解以及老师与学员之间的感情,这样就可以在一个轻松融洽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本领。
3.3 坚持学以致用原则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保健、社区保健、行为科学、预防科学、居民健康档案、全科医疗管理等,是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新的医疗卫生的服务模式。由于目前的全科医生是由专科医生逐渐转化过来的,而且大部分人员都具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因此,都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医学常识和医学技能,在日常疾病的诊治学习中,着重掌握哪些常见的疾病特征和治疗技巧。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以家庭为单位熟悉和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以及初级的卫生保健工作。
对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卫生服务的专科医生进行全科医生的转型培训,培训的重点是向学员讲解和传授相关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对于疾病的诊治也是主要使学员掌握那些常见的疾病的发病现象、特征以及诊治的技巧,并不是让学员去掌握罕见的疾病或者是疑难重病。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就是让广大社区或是城镇居民有常见疾病的时候方便就医诊治,而一旦有了突发的疾病或重大疑难病症肯定要去大医院治疗确诊,因此,培训中只有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发挥的作用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员的技能,使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顺利转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质量,造福广大群众。
摘要:通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培训工作体会, 针对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临床培训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坚持学以致用和对人民健康负责的原则, 加强规范管理, 正确处理若干关系, 为适应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需要, 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关键词:全科医生,临床培训,体会
参考文献
[1]张庆芳, 方晓梅, 汤香莲.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有效途径.中外医疗, 2012, (17) .
在原主任和李老师及各位老师的带教下,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那天,我们接诊了一个19岁的女孩,主因间断咳嗽、咳痰,流涕1月,颈部肿痛3天入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过敏史;入院查体:T:36.2℃,P:93次/分,R18次/分,BP:105/78mmHg,颌下淋巴结肿大,咽部稍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3/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颈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余查体未见阳性。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均正常,心电图未见异常,肺部CT无异常,颈部彩超示:颈部多发淋巴结,右侧较大1.7cmx0.4cm,左侧较大1.5cmx0.7cm。根据以上,我当时就经验性的认为这就是淋巴结炎,给予抗炎、抗病毒、清热解毒等治疗,入院第二天患者颈部肿痛加重且范围向前胸部扩散,并出现了呼吸困难,请带教老师和主任查房,原主任详细询问患者1月前因受凉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流涕,在家自行口服蒲地蓝口服液、青霉素克拉维钾片,症状缓解不明显,3天前颈部出现肿痛就诊当地门诊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滴后,出现颈部肿痛加重,随即原主任考虑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不排除与过敏相关,询问后立即指示请耳鼻喉科会诊,会诊印象考虑:1喉头水肿;2迟发过敏反应相关。赶紧变更治疗方案,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扩容、抗组织胺药等治疗,随后原主任就此病例耐心地、详细地讲解了相关过敏性休克的诊疗,包括药物过敏的概念,临床表现,以及过敏性休克的急救等,告诫我们应该用全科的诊治思维,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进行综合分析,切忌局限于一个系统。
随后原主任分析到,首先这位患者主因间断咳嗽、咳痰,流涕1月,颈部肿痛3天入院的,结合查体和肺部CT我们可以排除肺炎,但出现呼吸困难,不仅考虑到与呼吸系统相关;其次也要考虑到能引起呼吸困难症状出现的其他相关疾病,例如: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过敏相关等,要请相关科室进行会诊,综合性的考虑,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听了主任和老师的讲解,赶紧查看过敏性相关书籍:过敏所致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肺水肿等引起,表现为胸闷、心悸、喉口阻塞感、呼吸困难,有濒危感,头昏眼花,脸及四肢麻木等;循环障碍症状由微血管广泛扩张所致,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口唇紫绪、心律加快、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治疗上根据病情对症选用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扩容、抗组织胺药、钙剂等。
经过以上治疗,约6个小时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继续治疗3天后治愈出院。看着患者痊愈出院,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也有了对全科医学及全科老师的钦佩之情。
全科医学科是名副其实的重要的科室,经常接诊一些看似常见、简单的疾病,却需要我们多系统全面的考虑,全科医学科拓展了思维方式,提高了诊疗技能,为我们更好的分诊和专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让我深深感触临床工作无小事,可能会因为一个很小的不慎造成巨大风险,通过此病例总结出几点和大家分享:
1.在临床工作中避免经验性的诊疗;
2.询问病史一点要认真、仔细、谨慎;
3.应注重多学科诊疗及时请会诊。
一、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定义
1.全科医学的定义。当前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的定义是:全科医学是一门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社会行为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不同性别和各种年龄的各种健康问题,其宗旨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长期负责式照顾[2]。
2.全科医生的定义。全科医生又称家庭医生,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是一种在通科医生的基础上接受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高素质的新型医学人才,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与健康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3]。
二、大力培养全科医生的意义
据世界各地的调查结果统计,所有病人中,只有5%左右的患者需要专科医生诊治,而人群中90%以上的健康问题可以通过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来解决[4]。由于我国社区的全科医生数目少、水平低,不能全面有效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从而造成老百姓大病小病都涌向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而社区诊所门前冷落。长期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大力培养全科医生,逐步做到“大病在医院治疗,小病在社区就诊”。
三、我国全科医生现状
受历史的影响,我国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国际标准,每名全科医生应服务20xx~3000人,按最低标准计算,我国5亿城市人口至少需要16万多名全科医生,而目前全国真正的全科医生不到3000人[5]。除了人数不足外,还存在着学历和职称偏低,卫生执业资格分布不平衡,以及收入偏低等情况。20xx年,浙江省卫生厅科教处组织了“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中期检查,共走访全省11个市,13个县(市),实地考察19家市、县培训机构,1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回收有效问卷303份,其中基层全科医生填写76份[6]。该调查发现:(1)学历层次偏低。全科医生以专科学历为主体,占44.7%,中专占22.4%,本科生仅占30.3%。(2)职称偏低。高级职称的全科医生只占1.3%,中级、助理占了84.2%,显现基层难以留住高水平人才。(3)卫技执业资格分布不平衡。从统计来看,中医医师(3.9%)、公共卫生医师(2.7%)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临床医师(88.2%)。而根据国家有关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合理配备中医药或民族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要求6名以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执业医师中,至少有1名以上任职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从目前的比例来看,距此要求相差甚远。(4)收入偏低。全科医生税后年收入2.1~3.5万的占55.3%,2.0万以下的占14.5%,3.5万以上的仅占30.2%,相比于浙江省专科医生的年收入来说,还是比较低的[6]。
四、培养全科医生的措施
1.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大力培养全科医生。我国目前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主要是“五加三”模式,即5年的本科临床医学教育加3年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7]。在5年的本科临床医学教育中,教学培训课程设置应包括:(1)医德医风;(2)人文学科课程,如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课程;(3)临床医学课程,内容上要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满足社区卫生服务要求;(4)应用课程:为适应全科医生基层服务的需要,开设全科医学概念、全科医生临床策略、卫生事业管理和社会健康保险等方面的课程[8]。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全科医生掌握全科理论,并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在3年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中,27个月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轮转学习,6个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者乡镇卫生院实践学习[7]。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一般在综合性医院,全科医生必须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医学科等13个临床科室轮转27个月。通过临床轮转,系统学习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常见病相关辅助检查及基本操作技能;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掌握临床常见病的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双向)指征;培养职业素养及沟通能力[9]。最后6个月,全科医生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者乡镇卫生院实践学习。社区实践阶段是全科医生执业上岗的实战阶段,此阶段将所学的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临床各类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慢性病管理技能与技巧、行为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运用于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通过社区实践阶段各科室带教老师“一对一”的指导,掌握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基本技能,熟悉社区卫生机构中管理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累实际经验[9]。
2.在岗医生通过转岗培训“转型”为全科医生。近十年来,我国的全科医生培养主要是通过转岗培训来解决的。对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执业医生,采取脱产、半脱产或业余学习方式进行全科医生岗位培训,一共600学时左右,其中理论教学500学时,实践教学约100学时,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防治社区常见疾病和解决社区健康问题的能力,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等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达到全科医生的岗位要求[10]。经过考核,合格者获得全科医生上岗证。 3.从大医院分流一部分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扩大和加强基层的全科医生队伍。
4.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对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全科医生,按卫生部有关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为内容的继续医学教育,使其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11]。
5.政府应当改革现有的全科医生管理体制,制定一系列的激励和优惠政策,提高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才能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加入到全科医生队伍,从而加强社区的卫生服务质量。
6.培养和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培养和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全科医学专门人才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推动全科医学向深层次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1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一直以来注重全科医师的师资培训,先后选派多人到美国、英国学习全科医学;自中美合作项目开展以来,邵逸夫医院专门安排高年资医师和外籍教授一起上课、门诊带教等,确保学到原汁原味的美国全科医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经过近两年的培训,这些陪诊的高年资医师已经能够独当一面,独立带教及开展全科医学科研工作[13]。
参考文献:
[1]张俊权,裴丽昆.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xx,8(17):1399-1401.
[2]梁万年.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生[J].中国学校卫生,20xx,25(2):252-256.
[3]蒋己兰,周启良,任四兰.论全科医生的职业教育与培养[J].中华全科医学,20xx,6(11):1101-1102.
[4]Dupuit S,Collins E,Shergill S,et al. Computer-based assistance in family medicine [J].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55(1):201-203.
[5]赖小玫,刘朝杰,裴丽昆,许艳子,刘雁翔.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养使用方法对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J].卫生软科学,20xx,23(4):470-473.
[6]李振华,温馨,杨再峰,沈杰.对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2):139-140.
[7]杨政雄.全科医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J].当代医学,20xx,19(5):25-26.
[8]郭清,王勤荣,杜亚平.中国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xx,7(5):291-295.
[9]线福华,路孝琴,吕兆丰.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及其实施中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xx,15(8):2498-2501.
[10]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xx,6(8):642-644.
[11]陈天辉,李鲁,施卫星,杜亚平,王红妹,叶旭军,姜敏敏.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1):28-31.
[12]施盛威,谢根甫.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xx,6(4):453-455.
[13]鲁建华,陈融,王青青.美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综合性医院全科医生培养的启迪[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xx,11(1):50-51,55.
我通过学习培训还知道了细节决定成败,人们最容易记住服务中不好的,一个不满意,那么服务就等于零,市场要求我们学习、沟通、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做笔记。
① 要学会无中生有,学会“变态”
② 成功者的常态就是失败者的“变态”
③ 不要在想要你掉眼泪人的面前落泪
④ 不冒险比冒险更危险
⑤ 做对事不如做对的事,做人做事要“不二过”
⑥ 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一切
⑦ 人生就像斗地主,实力比能力更重要
⑧ 知识是学来的,智慧是悟出来的
⑨ 人要有自律精神,对己不克制,对事不尽心 ,对物不珍惜,对人不感恩,是要不得的
⑩ 感恩是忠诚是自律;抱怨就是败德
放弃过去错误的人聪明,放弃过去成功的人 更聪明
固执是没有目标的执着,执着是有目标的固 执
做人要做三个字,尖、斌、卡
如果一个人脾气不好,嘴巴也不好,即使心 地再善良,也不能算得上一个好人
命是天定,运是自定,要学会超越自我,与 成功者为伍,与胜利者同行,上善若水利万 物而不争
为人要谨言,精言,好言,实言
尽管不能改变现实,但可以改变现实的意义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董事长 的语录有千百条,以上18第是对我震撼最深 的!
通过形象与礼仪的学习,学会了要塑造阳光的心态,阳光的人才能激发激情,增强创造力。一个人的生命本质是什么,我是追求快乐,心态要乐观,态度最重要;要拥有阳光心态,养成一种习惯,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宽容过去,学会忘记和谅解,不谅解等于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
金钱的价值在于使用,人的生命价值在于被需要,礼仪的核心就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语言动作,努力使自己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技术,快捷的服务效率,也就是优质服务,优质的技术操作,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人,厚德载物,精益求精。
1.轮转目的:了解精神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常用筛检量表的使用。
2.基本要求。熟悉:焦虑症、抑郁症的常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典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精神病人的社区和家庭康复原则与方法。了解:急性精神药物中毒的识别、初步处理和转诊原则;常用筛检量表如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的使用指征;酒精与药物依赖的识别、处理原则和转诊原则。
二、基层实践
基层实践分为三个部分: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培训8周;预防保健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践7周 (其中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践4周)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技能培训1周。
(一) 全科医疗服务技能 (8周)
1. 基层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治。
掌握:基层常见健康问题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常见危急重症院前急救及转运。 (1) 上呼吸道感染。掌握: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 (2) 支气管哮喘。掌握: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缓解期的社区防治。 (3)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病因、临床表现、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预防管理。 (4) 泌尿系统感染。掌握: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常规治疗及预防措施。 (5) 腹泻、胃炎、胃溃疡。掌握:腹泻、胃炎、胃溃疡的诊断与处理。 (6) 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病。熟悉: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一、二、三级预防措施。 (7) 常见肿瘤 (如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皮肤瘙痒症。熟悉:常见肿瘤、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皮肤瘙痒症等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及社区管理。 (8) 外科常见疾病 (如疖肿、痔疮、阑尾炎等) 。掌握:常见外科疾病如疖肿、痔疮、阑尾炎等疾病的识别及创伤、犬咬伤的处理。 (9) 眼耳鼻喉科常见疾病 (结膜炎、角膜异物、鼻炎等) 。熟悉:结膜炎、角膜异物、鼻炎、鼻窦炎等常见病的一般处理。 (10) 社区常见精神疾病。掌握: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常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熟悉:常见身心疾病的识别与处理。了解:社区接诊精神疾病时的注意事项。 (11) 中毒。掌握:食物中毒、有机磷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 (12) 常见伤害。掌握:溺水、电击伤、切割伤、动物咬伤等常见伤害的院前处理原则与方法。 (13) 常见地方病。熟悉:当地常见地方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一、二、三级预防措施。
2. 常见慢性病的诊治与管理。
掌握:常见慢性病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一、二、三级预防措施、转诊指征;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
3. 全科医生接诊方式和医患沟通技巧。
掌握:全科医生的接诊方式;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熟悉:基层医疗中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常见影响因素。
4.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与使用。
掌握:在培训期间, 每人至少完成2份不同健康问题的个人健康档案并能实行动态管理;家庭健康档案2份并进行连续管理。
5. 家庭病床管理。
了解:家庭病床的建立与管理流程, 参与1例家庭病床的管理。
6. 社区康复。
掌握:脑血管疾病所致功能障碍康复的最佳时间、康复指征及转诊指征。熟悉:基层医疗中常用康复技术。
7. 基层医疗用药。
掌握:国家基本药物的用法、用量、常见的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熟悉:其他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常见的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全科医疗服务主要技能要求见表21。
(二) 预防保健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 (7周)
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1. 健康教育。
掌握: (1) 针对不良生活方式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2) 针对不同病种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哮喘、乳腺癌和宫颈癌、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狂犬病、地方病、口腔疾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 (3) 针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0~6岁儿童家长、农民工等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4) 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结合以上内容要求, 在培训期间参与2个以上健康问题的健康教育, 独立完成1次健康教育活动, 包括设计计划方案、实施教育、咨询、评价等活动, 时间不少于1小时, 听众不少于15人。
2. 特殊人群保健:
(1) 儿童保健。掌握:1) 新生儿访视的内容和技巧;儿童体格检查操作技术, 如测量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 并能针对体检结果作出恰当的评价和指导;2) 婴儿喂养指导和儿童营养咨询技术;辅助食品添加的顺序及原则;3) 视力及听力筛查, 龋齿问题的健康教育;4) 免疫规划程序和预防接种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处理;5) 儿童系统管理方法。完成新生儿访视、儿童智力发育测查、跟随指导医师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熟悉:1) 各年龄儿童保健原则、具体措施以及小儿保健组织机构;儿童青少年性教育内容;疫苗冷链管理。2) 儿童常见伤害 (烧烫伤、溺水、跌落、意外中毒、电击伤、锐器伤、动物咬伤) 及其预防策略;儿童龋齿及预防策略;家庭和学校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措施。了解:学校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及工作规范。 (2) 老年人保健。掌握: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的内容与方法。熟悉:影响老年人功能减退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运动锻炼的积极作用与方式;老年家庭安全问题及常见家庭伤害预防;老年营养配餐原则。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处理;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的评估;临终关怀的概念、心理与社会方面的照顾原则。 (3) 妇女保健。掌握:经期卫生;婚前检查的重要性及计划生育指导;孕期 (早期、中期、晚期) 的健康管理;产褥期的产后访视、产褥期卫生、乳房护理及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产后抑郁症筛检;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防与诊治、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证;妇科常见疾病 (宫颈癌、乳腺癌) 普查的意义和方法。 (4) 残疾人保健。熟悉:国家有关残疾人权益的政策、法规;残疾人心理特点及其特殊的心理需求。
3. 社区卫生服务调查与评估。
了解:通过参与社区卫生诊断了解疾病谱及疾病顺位, 确定需优先解决的问题。
4. 传染病管理。
掌握:法定传染病处理方法、报告程序及报告卡填写;常见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的管理办法。
5.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
熟悉: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要求。了解:三级防治网络,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流程。具体包括:患者信息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转诊原则及标准、社区家庭康复原则与方法、监护人看护要求。
6. 突发事件卫生应急。
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基本知识、信息报告、处置原则、处置流程与规范;国家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与信息报告程序。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理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和风险沟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
7. 卫生监督协管。
掌握:食品安全信息报告程序、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等流行病学调查程序与方法;职业卫生咨询指导内容。了解: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内容;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巡访内容及报告程序;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技能要求见表22。
(三)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技能 (1周)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程序;本地区和本机构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内容及管理程序;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的服务模式、意义;人际沟通技巧, 包括医患沟通、与社会工作者等沟通的技巧;国家和地方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制度及内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管理要求和医疗、药品、财务与信息等管理原则及程序;与基层卫生服务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
三、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共由17门课程、4个系列讲座组成, 总共357学时。理论课程按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与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相关课程 (81学时) ;临床医疗服务相关课程 (126学时) ;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课程 (105学时) ;综合系列讲座 (45学时) , 其中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与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课程, 安排在培训开始的第1-2周, 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进行;临床医疗服务相关课程和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课程, 安排在临床培训和基层实践过程中进行;综合系列讲座亦根据具体内容安排在临床培训或基层实践过程中进行。
注:理论课集中培训按8学时/天;临床和基层医疗实践阶段课程和讲座按4~8学时/周实施
理论课程的总体进度安排, 详见表23。
(一) 全科医学基本理论与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相关课程 (8 1学时)
1. 全科医学理念与基本理论 (27学时) 。
掌握:全科医学的核心理论、全科医生的角色与专业素质要求、全科医生的工作内容与方式、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与以病人为中心的照顾原则、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与原则、全科医疗与其他专科医疗的区别与联系、临床预防的概念与方法。熟悉:循证医学基本概念及其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疗相关政策;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诊断的概念及其与全科医疗服务的关系。了解:全科医学与其他临床专业学科的区别与联系、全科医学与替代医学、全科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
2. 全科医疗中的常见行为与心理学问题 (18学时) 。
熟悉:行为医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人类行为与健康的关系、行为障碍的分类与特征;常见心身疾病及其识别、应激、常用心理行为干预技术。了解:行为障碍的评估与诊断方法等。
3. 全科医疗中的医学伦理学、法律问题及医患沟通 (18学时) 。
掌握: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及其内涵;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实际应用;人际沟通和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熟悉:基层医疗中常见伦理问题及其应对原则;与全科医疗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医生的权利与义务, 病人的基本权利;医患沟通。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常见医疗纠纷案件的原因和特点。
4. 卫生经济学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9学时) 。
熟悉: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的投入、产出、卫生总费用、疾病负担、成本效益、成本效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其在卫生服务规划中的实际意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了解:卫生经济学的概念;卫生政策制定与卫生经济学研究关系。
5. 文献检索与阅读 (9学时) 。
掌握:全科医学主要期刊的特点及其检索途径。熟悉:文献阅读与利用的原则和方法。
(二) 临床医疗服务相关课程 (1 2 6学时)
1.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课程 (36学时) 。
掌握:门诊及住院病历的书写;规范的体格检查操作;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临床常见X线、B超结果的判读;心电图机操作及正常心电图和异常心电图的鉴别;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和化验值的解读;轮转各科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
2. 临床综合课程 (45学时) 。
掌握:临床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疾病康复相关知识和技能;慢性病的治疗与管理;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相关卫生政策法规;医学人文相关知识和技能。
3. 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27学时) 。
掌握:发热、胸痛、腹痛、头晕、意识障碍、呕吐、便血、贫血、搔痒等社区居民常见临床症状的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4. 危重症的识别与处理 (18学时) 。
掌握:掌握昏迷患者的识别、处理 (现场和急诊) 与转运原则;呼吸困难的识别、处理与转运原则;心脏骤停的现场处理与心肺复苏的流程;胸痛患者的诊治流程;儿童急性中毒的识别与处理。熟悉:紧急分娩的处理;急性喉头水肿、眼内异物的紧急处理原则及其转运注意事项。
(三) 全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课程 (1 0 5学时)
1. 临床预防与健康教育 (15学时) 。
掌握:疾病预防的三级策略;临床预防的概念、方法;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设计思路;群体健康教育和个体健康教育的实施步骤与实施注意事项等。熟悉: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儿童青少年常见伤害及其预防策略;食品安全;常见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策略;食物中毒的调查方法、内容与处理措施。了解:健康教育、健康宣传、健康促进的区别。
2. 社区常见慢性病管理 (18学时) 。
掌握:社区常见慢性疾病 (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的管理规范、指南及其临床应用、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估等。熟悉:慢性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干预;多种慢性病共存时, 用药的注意事项及其药物副作用的监测方法。了解:慢性病的流行概况。
3. 社区特殊人群保健 (18学时) 。
掌握:婴幼儿保健、儿童保健、青少年期保健、妇女保健、男性保健、老年保健、残疾人保健的相关组织管理体系、保健内容与保健方法。
4. 突发事件卫生应急 (18学时) 。
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基本知识、信息报告、处置原则、处置流程与规范;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国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基本知识。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理念。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和风险沟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
5.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9学时) 。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相关概念、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相关政策及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团队合作的原则、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医疗行为规范、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绩效考核设计与实施等内容。了解:我国卫生体系的组成和医疗保障制度, 重点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6. 预防接种 (9学时) 。
掌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预防接种禁忌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报告要求及处置原则, 提高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调查及采样等实践技能。了解:《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7.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9学时) 。
掌握: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规范和工作流程、患者分类干预要求、考核评估指标等。
8. 法定传染病报告与处理 (9学时) 。
掌握: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及报告卡填写;法定传染病处理方法。
(四) 综合系列讲座 (4 5学时)
1. 现场急救与病人转运 (12学时) 。
掌握:农村常见创伤的现场急救与转运方法和注意事项;气道异物、儿童溺水、电击伤、犬咬伤、蛇咬伤等急症的处理与转运注意事项。熟悉:急救药物的保存、使用注意事项。
2. 常见病的规范诊治与管理 (9学时) 。
掌握:农村常见病规范诊治与科学管理的原则。熟悉:常见功能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3. 社区康复理论与技术 (9学时) 。
掌握:社区康复医学的概念、研究范畴。熟悉:适用于农村常用康复技术及应用原则。
4. 基层合理用药 (15学时) 。
作为一名护士必须要热爱护理事业,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及献身精神,任劳任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这需要我们能时时刻刻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张老师在上课之时便充分强调了护患沟通重要性的,我们应根据病人特点掌握与其心理沟通的技巧和艺术,包括安慰、聆听、同情、体贴、尊重病人的精神信仰。因而,护士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良好的行为和服务态度,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理解。有时总觉得说的时候很空洞,可是真正应用于实践中的时候,我发现态度真的是可以决定一切。当然偶而也会遇上难弄的病人,我想此时我们便应该发挥我们的忍耐力和自控能力了,以更为温柔的态度对待他吧。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如此吧,不是说伸手也不打笑脸人吗?
其次,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也是极为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是一个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因为操作不熟练是极有可能失去病人信任的,除非在平日的相处里,你已完完全全赢得他的好感及信任。但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来支持。医学在不断进步,所以我们也不可以停止不前,我们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更应了解各科知识。当然,遇不懂的事情我们更应向老师请教,不断积累经验。只有掌握了各方面的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发现病人存在的和潜在的身体、心理、社会等问题,更好地胜任护理这份工作。
【医生培训个人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医生入职培训心得体会07-16
乡村医生培训总结07-15
新医生岗前培训10-13
医生转岗培训工作计划09-08
实习医生岗前教育培训制度09-30
乡村医生培训班通知(第一期)09-16
乡村医生培训会上的发言07-06
普通医生个人工作心得感悟09-19
医生党员个人总结07-27
医院医生个人鉴定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