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考察报告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术学考察报告(精选8篇)

美术学考察报告 篇1

一、写生考察地点:安徽黟县西递、屏山、黄山江西沱川、景德镇

二、考察形式:班级集体考察、专业写生

三、目的:提高专业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风土人情,为毕业创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对户外的风景能够更好的描绘与自然色彩的了解,使大家把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巩固与加强,同时不断补充新的知识点为以后专业学习以及毕业作品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一)西递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写生基地----西递。从大巴车下来步入我们住宿的小街,此时城市的喧哗和路途的尘土都涤荡而去,似乎感觉到未来几日的专业考察更加诱人了。

西递位于安徽黟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在这里景色无处不在。幽深的古巷、古老的官邸、历史的牌坊、斑驳的墙壁、典型的黑瓦白墙等等。在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起的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这些都留在了我的相机和画面之上。在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我们也只是短暂的呆几天,形象的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游览,不识牛肚真面目,只缘身在牛肚中。“山为牛头树为木,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不愧称之为“画里乡村”。在这个保留着古老气息的村落中,我感受着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这里的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里的美可遇不可求。一缕清风、一抹红霞、一条小路、一湾小溪、一株小树、一朵小花、就连那长在长在水边随水而动的小草也叫人禁不住产生怜惜之情;青山绿水阳光之间叫我们流连忘返沉醉其中。马头墙、青石板、各色砖雕、石雕、木雕、对联、浓郁的书香气息弥漫其间,寒窗苦读,读书第一的寓意无处不在,好一个文化村呀!

经过几日(3日)的考察,村里的居民、村中的文化,零距离的接触村中的传统工艺。徽州木雕、砖雕、石雕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它们是徽州的代表是精华部分更是古代建筑群中灿烂部分。

在徽州无论是古民居、祠堂还是高立的牌坊都雕着精美的图案,看着这精美的宝贝不得不惊叹古人的美术功底和审美情趣,拿起相机拍下并且挥笔以速写的形式一一记录下来,用作日后的创作素材。

(二)屏山

同样是黟县的一个古村落,村中的建筑风格以及村落的大体环境都与西递保持一致,可是这里的水没有西递那般清澈见底,那么纯净,这可是一大遗憾。这里对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处于村中央那大菩萨厅了。

1、大菩萨厅:打开大门仿佛自己穿越到了那个时代。院子好大,庭前有个四方四正的浅水沟,这个沟可有意义了,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让自家院内充斥着美好的东西不到别人的院落去。屋角上方则是左青龙右白虎,好是壮观雄伟,貌似这两个生灵在注视着整个院落,护佑这这户人家,具体这个用意是不是这样我不得知。再看看厅外面也是同样的气派,正门上顶则是三人骑马带花的石雕,这三人则是三兄弟,在同年的考试中分别高中状元、探花、榜眼,在乡人的簇拥之下骑马回乡;而侧面则是福禄寿,松鹤延年的图案了,寓意福气满堂健康长寿之意。

2、御前侍卫:这个据说是千两黄金修门四两黄金筑屋,只可惜啊这个门上方翘起的一个角断裂悬在那里,里面呢也没看到四两黄金屋了,已被改成露天的溜冰场,一日闲来没事到里面感受了下,顺便看了门的后面装置同样宏伟气派。

3、三姑庙:说起这个三姑庙则有一个传说了,故事很神话在这里就不赘述了。这个三姑庙还有一称“显济庙”,显济庙字样还是宋高宗落难留在此处,对庙祈祷希望能够好起来,然而后来显灵完成了他的愿望,日后他则重金重修这里并称之为显济庙,现在这里悬挂的牌匾则正是宋高宗书。

徽州的典型建筑:高强深院 马头墙 四合式 天井 风水旧俗

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自然古朴、隐僻典雅、不矫饰、不做作、自自然然的、顺手顺势与大自然保持和谐,以大自然为衣钵、不屈时势、不赶时髦,此为自然;笃守古制、信守传统、推崇儒教、兼蓄道、坚守宗族法规、崇奉风水、追求朴素纯真,此谓之古朴;依山傍水、背山面水是徽派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客观反映,也是其之所以忽的自然禀赋的基本条件。

十天徽州考察写生,深受这里的文化熏陶,村中居民的影响,对历史上称为“风水宝地”的地方产生的感情也无以言表,舍不得离开。那高高的马头墙、幽深的院落、潺潺的流水、斑驳的遗墙、精雕细琢的明清雕刻等等都极具魅力无不让人流连忘返。

(三)黄山

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在这里看到的每一景都是生动灵气的山水作品,奇怪的石头耸入云霄,低矮的青松峭壁生存,黄山这一路可谓是大饱眼福,黄山的怪石是最大的亮点,看其相什么则真的像什么,貌似还会动带着灵气。正如别人所说“黄山美景是三分景七分想象”,你想它是怎么景它就呈现什么景,你说奇不奇!例如那“仙人指路、仙人翻桌、龟鱼争松、鳌鱼驮金龟等等。”

黄山山高、景美、石奇、松怪。正如明朝徐霞客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魅力所在了吧。进入黄山景区的第一站则是文明出众的人字瀑了,飞珠溅玉、雾气蒸腾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呀!辗转一路看了好多景点,最终登上了光明顶,极目莲花峰,站在海拔1864米的海拔,不禁想起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知用在此处合适与否。

黄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黄山是艺术家的摇篮,在雄伟博大的黄山怀抱里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浩瀚的艺术汪洋中的一类沙子。一顿黄山美景大餐是足够我消化一辈子了,艺术追求的道路长远无边际......(四)江西沱川

婺源沱川之行的目的:

1.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2.培养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受,搜集大量素材

3.深化光与色的结合,锻炼色彩能力,表现自然物象,提高色彩作画的能力

4.把握好不同天气,不同因素导致的不同光线的色彩

5.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增强自我文化底蕴

在沱川的几日考察一晃而过,今天是最后一天了,美好的时光景色总是在逝去之后才流连忘返!通过写生使我由一个对婺源无所知的“外行”变成了熟练徽派艺术的“内行”。其中我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形的马头墙,它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者是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这马头墙的叠数可达到五六叠,就是这里俗称的“五月朝天”之意了。总而言之这里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民俗习惯都与徽州相互相应但是又稍有变化,这一切在我脑海里都深根了,我也十分喜爱这片净土,恨不得隐居在这山林之间。

在这里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感受到了那淳朴的乡村乡情,在写生中同学们互相之间的帮助和那份友谊,乡民的热情,这里不愧是“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在婺源沱川古村落中行走,感受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民居的分布非常的讲究山水,林木等自然环境的和谐结合,文化品位很高。背靠郁郁葱葱的山体,一股清澈的山溪曲曲弯弯绕过幢幢明清古宅,穿过小桥和村中心后流出村外。一道道翻水坝形成的小瀑布激起哗哗的水声,面对这美丽的自然景亦静亦动,看看这些不禁使我想起我们在学校里都是坐在教室内画着静物,而到了这里我们走出了课堂见识了美景更鉴证了大自然赋予了这个古村落的意义。

在沱川的这几日很充实,但是也很苦闷,苦闷之处在于面对这里的美景不知如何下笔,手上功夫欠缺,着实难以描绘出这里的美景,但是我都一一记录下了这里的美景争取不惜此次婺源美景行......(五)景德镇

说到景德镇,当然要数这里的瓷器了,瓷器是我国的伟大发明,它是由远古的陶演变而来,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制陶,“印纹硬陶”就是我国陶文化的佐证,东汉时期景德镇就出现了制陶业。

在景德镇,我们主要考察这里的陶瓷市场以及学习在陶瓷坯上勾线作画。虽然他们称不上艺术家,但是他们对艺术的那份执着的追求是值得我们敬佩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的制作,他们的勾线水平我们无法达到不得不学习人家。这里到处都是陶泥工作室,这里的气氛很好很安静,如果能在这里安静的学习创作,不失为提高专业技能的好机会!

总结:

这次的写生考察,让我收获不少,也成长不少。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实际观察及老师的讲解中得到了更宝贵的经验。考察不仅拓展了我的专业视野,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与新的作画技法以及传统方法与新式手法相结合的尝试。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每日一张作业,提升了我的写生技能,从第一幅的速写到后期的专业写生作业,每个人都在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而另外一方面,让我们艰苦朴素、自理自强、遵守法纪、文明礼貌的作风得到了发扬,让我们吃苦耐劳,不怕冷不怕热,不畏长途跋涉,不怕辛苦的精神得到提高,让我们这个集体更加团结,更加友爱。

10月7号,我们的写生考察生活圆满结束,并安全返校。仅仅20来天,从每天不曾间断的写生中让我明白,艺术需要一种勤奋的精神,一种刻苦的态度,要多思多想,深入生活,不断从身边提取艺术元素,让我们的艺术画面更加具有审美性和真实性。

总之,我们班这次专业写生考察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要努力使自己在生活中陶冶心灵,善于了解普通民众,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成为普通大众的代言人。要培养学生有丰富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和坚韧的毅力,将全身心实践体验及丰富炽热的想象和创造真正融入到具体的、生动的、个性的、人的内心世界,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艺术观和美学观。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和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精品。

写生已经结束,但是学到的东西却让我们终身受益。写生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回忆。

美术学考察报告 篇2

中国当代艺术从上世纪的“八五新潮”开始, 经过九十年代的曲折进程, 再到本世纪高潮迭起的戏剧性变化, 可以说它是从历史的边缘走上舞台的。这一历程加深了中国艺术家和社会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认识。然而, 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2005至2008短短三年时间的蓬勃发展之后却开始急剧下滑, 人们不免要问:中国当代艺术这是怎么了?

我们就是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对四川美术学院这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艺术高校进行了客观考察, 选择了“川美当代艺术品——川美的教育家、艺术家——川美的学子们——川美反馈当代艺术品市场火爆与回落——川美与黄桷坪当代艺术区”这条有机脉络作为考察的线索。并在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分析与思考, 为中国艺术高校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考察视点 (一) :当代艺术作品观感

只要一进入四川美术学院, 无论是新校区或老校区, 都会感受到浓郁的当代艺术气息。道路旁, 草坪中, 随处可见令人新奇的当代艺术作品。如用废旧钢材焊塑的门神, 用废弃陶罐堆塑的墙体、用抽象风格表现的平衡木上的青春少女……这些都是美院师生们的杰作。怀着浓厚的兴趣, 当我们参观了学院的美术馆、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坦克仓库、教师和学生的艺术工作室, 参观了学生作品展览, 翻阅了学校各类刊物, 在网络查询了师生的获奖作品、发表作品以及在拍卖会上的拍卖作品之后, 对川美当代艺术的探索与发展更多了几层较深层次的感受。

首先是对艺术作品数量之多和其无处不在的分布感到深深地震撼, 这绝不是少数人、短期内可创造的奇迹, 只能是众多的人群长时期辛勤耕耘的积累。在众多的艺术作品中, 可以纳入当代艺术作品范畴的可能占到七成。它使我们彷佛进入到当代艺术的海洋。

二是这些艺术作品种类丰富, 风格各异。如类型上有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动画、艺术设计、摄影、影视、行为、装置、观念、综合等。风格上有写实的、超级写实的、抽象主义的、表现主义的、波普的等, 可以说是多姿多彩, 反映出对当代艺术全方位的探索。

三是这些艺术作品从多视角反映了对当今社会的关注, 体现出不同的理念和思考, 其中也有观念极其尖锐的, 但反映“主旋律”的作品也不在少数。看得出创作者们思想的活跃, 创作的自由与开放。

四是当代艺术作品中, 平庸与精品共存, 作品的档次距离很大。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说法, 因为当代艺术还难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经营商、出版人、收藏家等不同群体那里还是有着自己的标准的, 因而我们这里指的平庸是剽窃、摹仿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以及追风赶潮的缺乏创新精神的一类作品, 精品主要是指那些在较高层次的展出中入选的、获奖的、出版的、被美术馆 (机构、公司和个人收藏家) 收藏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原创性作品。川美的当代艺术品无论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很高的, 在社会上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 我们直观感受到的也许仅是其冰山之一角。

五是川美当代艺术作品具有的代表性, 它集中反映了国内艺术高校和全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一种普遍状况:当代艺术作品与社会大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断层。大多数作品人们看不懂, 也无法理解和接受。这始终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六是国内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 例如“妖魔化中国”、“丑化中国人的脸”以及在“行为艺术”中暴露出来的血腥、暴力、色情等不良倾向, 在川美艺术作品中也有一定的表现, 一些无聊、低级、庸俗、恶搞的所谓“艺术”及其引发的争议都应该引起关注和深思。

考察视点 (二) :艺术学院的教育家、艺术家

我们首先把目光聚焦在川美教师身上。

钟飙, 1968年生于重庆, 川美教授, 任教于油画系, 同时又是著名的中年艺术家。上课之余, 便辛勤耕耘于自己的艺术工作室之中或忙于当代艺术展事等活动。艺术创作丰富, 其作品曾50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出。例如:个展有1996的“生命寓言”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重庆) ;1997的“生命寓言” (Schoeni画廊, 香港) ;2001年的“偶然存在” (Art Scene China画廊, 香港) ;2004的“钟飙” (Benamou画廊, 法国巴黎) , “无处不在” (艺术景仓库, 上海) ;2006年的“不期而遇” (Chinatoday画廊, 比利时布鲁塞尔) , “钟飙作品展” (ZEl T_FOTO SALON画廊, 日本东京) ;2007年的“璀璨……超过十年的探寻” (Olyvia Oriental画廊, 英国伦敦) , “美国首展” (Frey Norris画廊, 美国旧金山) , “出神入画” (程昕东国际艺术空间, 北京798艺术区) 。联展有1990年的“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5年的“中国油画——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首展” (比利时布鲁塞尔Theoremes画廊) ;1997年的“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重庆太平洋广场、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1999年的“新锐的目光——1970年前后出生的一代” (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2000年的“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 (成都现代艺术馆) , “艺术中的个人与社会11人展” (广东美术馆) ;2001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展”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 (巴西萨尔瓦多、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 “重庆辣椒艺术展” (德国卡塞尔文化火车站) , “下一代——亚洲当代艺术展” (法国巴黎Passage de Retz) ;2002年的“Let’s go——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足球世界杯” (北京中华世纪坛) ,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 (秘鲁利马国家博物馆、墨西哥墨西哥城邮政宫、智利圣地亚哥智利现代艺术博物馆) , “中国艺术三年展” (广州艺术博物馆) “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 (从瑞金到安顺场) , “丰收——中国当代艺术展” (北京中国农业展览馆) , “耐人寻味的艺术” (重庆美术馆) ;2003年的“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精选作品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 “图象的图象——2003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深圳美术馆) ;2004年的“被禁止的感觉——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情色话语” (法国佩里格市密特朗文化中心、沙哈拉市古教堂) , “无间——04中国建筑工地先锋艺术展” (重庆上江城) , “中国影像绘画” (北京季节画廊) , “美术文献提名展”文献奖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 “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5年的“观念艺术——中国当代绘画作品展” (澳门塔石艺文馆) , “未来考古学——第2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南京博物院) , “’85致敬2005→1985” (上海多伦美术馆) , “寓.言——中国当代艺术展” (杭州六合天寓) , “现实着陆——中国当代艺术展” (韩国汉城艺术中心) , “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6年的“自我造局——2005中国当代绘画展” (上海证大美术馆) , “东方想象” (北京中国美术馆) , “中国当代艺术节2006” (韩国HEYRI艺术村) , “今日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转世魅影’” (奥地利THE ESSL COLLECTION美术馆) , “超设计——第六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 “12345作品展” (上海艺博画廊) , “超越的维度——中国新绘画” (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 , “‘身体’当代艺术展” (南京恒艺术空间) ;2007年的“中国细语” (奥沙画廊, 香港) , “社会艺术——中国” (特列恰柯夫国家美术馆, 俄罗斯莫斯科) , “从西南出发” (广东美术馆) , “文脉当代——中国版本” (北京今日美术馆) , “升温——亚洲新潮” (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中心) ……钟教授的艺术作品在市场拍卖的身价早在2005年时就已是万元以上。如2005年作品《飞天》只是一件尺寸仅为70×50cm的不算大的作品, 在北京京广中心2005秋季拍卖会上就以33, 000成交。

在川美我们熟悉的老师很多, 他们的情况与钟教授相类似。因而钟教授的情况在川美并不是孤立的个例, 而是川美教师群体的代表。认真了解与分析川美教师群体, 感到他们有许多独特之处:1、他们具有既是教育家, 也是艺术家的双重身份。学生和艺术作品是他们工作的两大成果。“以创作带教学, 以教学促创作”的传统工作特色把双重身份、两大成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二者不是矛盾冲突的, 而是相互促进的。在这种状态下, 不仅作为艺术家的教师有极其丰富的艺术作品, 学生也是创作的生力军。这就使川美艺术作品的丰富性得到了很好的解读。2、他们与时俱进、思想活跃。他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分析社会, 并把这些变为自己的思考、观念、责任和创作灵感。他们勇于突破陈旧观念和狭隘视野, 在艺术追求中不断探索, 不拘一格, 兼容并包, 重在创新。这些全新的观念和探索创新精神已融入了他们的教学与创作之中, 体现在他们的学生的学识与人品和师生那类型多样、风格各异, 多姿多彩的当代艺术作品上。3、现在艺术界非常流行的“川美现象”是耐人寻味的。这其实是指以川美教师为主体的“川派”艺术家们在市场的表现, 这更多的是一个市场概念。如果从这个角度进入, 可以把川美教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种是50年代出生的, 包括早期的“四川画派”的一些主将, 还有“85新潮”以来的一些老艺术家, 他们中的很多人今天都已经是市场上的红人, 如罗中立、张晓刚、程丛林、周春芽、曾梵志等人;另外一拨就是60年代到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 他们中的有些人实际上已经是现在“四川画派”的中坚力量, 这批人正逐步进入市场, 蓄势待发;第三类就是70年代以后到80年代的一批被市场所推举的群体, 他们一开始就非常商业化。这使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时期, 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也正在发生变化, 艺术品的流通也在由计划型转向市场流通型, 这一过程对艺术的探索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与机遇。我们不得不佩服川美艺术家们的敏锐性、前瞻性、适应性。他们已不只是在工作室里忙于创作, 还接待川流不息的艺术商、参与画廊、艺博会的交易、参与年展、双年展的展出与策划、市场艺术品的拍卖、艺术刊物的策划与出版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钟教授一样。“川美现象”体现了川美走在我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前沿, 能活跃在艺术市场中又仍能坚持自己的艺术特色、信念和责任更是难能可贵的。4、四川美院之所以创作人才层出不穷, 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相对于其他美院较为宽松而自由, 并且有提携后进, 扶持新人的传统。川美艺术家之间那种互动关系是非常亲密和融洽的。不讲究论资排队, 在学术和艺术实践中互相关照、相互提携。艺术家们平易近人, 有时交流就在茶桌上、酒吧间, 在娱乐中相互学习提高。特别是一些中、青年艺术家, 工作与生活都与学生交融在一起, 打成一遍, 甚至与学生们称兄道弟。自己有了成果不炫耀, 很低调;对别人的成绩也不忌妒, 不攀比, 有一种超脱、平淡、悠然的心态。但是受到挤压或侵犯时却敢于抗争, 甚至暴力相对。有人说这是川美的重庆特色, 因为重庆人直爽。更有人戏说这是川美的“码头文化”、“江湖文化”。不过无论怎么评价, 川美出作品, 出人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川美年轻艺术家人才辈出, 犹如雨后春笋, 使川美当代艺术后继有人, 这就足以令我们反复琢磨这“川美现象”、“码头文化”、“江湖文化”魅力。

考察视点 (三) :川美学子们的问答

漫步在川美校园和学校所在地黄桷坪街头, 我们看到很多学生艺术工作室, 室中都有学生单独或多人在里面忙碌。这使我们有机会选择了几处, 找了几群学生漫谈:

问:“川美学生都有自己的艺术工作室吗?都在自己的工作室搞创作?”

学生:“很多都有。大多数是几个人合租一间, 也有单独一人租的, 那得要经济条件好。没有工作室的同学一般在教室或学校活动室工作。”

问:“房屋的租金从那里来?”

学生互望神秘地笑:“靠卖作品, 以画养房勉强够了。也有向家长要的。那是少数。”

问:“学生的作品通过什么渠道卖出去?”

学生:“每年学校学生作品展和毕业生毕业作品展的时候, 都有画廊老板或一些经销商到学校来选画买画。平时也有人到学生工作室来洽谈收购。”

问:“学生们的作品一般是什么价?

学生:“那得凭运气啦。几百、几千、上万的都有。高年级和研究生的作品卖得好些。前几年×××级有个叫王××的同学, 有一幅作品就卖了100万, 还有XX的作品卖了10多万, 一下子就发了。”

问:“学生作品能参加全国性的年展或双年展吗?在市场拍卖的多不多?”

学生:“极少数经老师推荐参加过, 多数还达不到那个级别。不过将来准能参加。”学生们显然很自信。“学生的作品可以参加网上组织的学生艺术品专场拍卖”一个学生补充回答。

问:“在外面搞创作是否会影响学习?学校支持吗?”

学生:“学校倡导‘以创作带教学, 以教学促创作’这已是传统了。课堂学习能系统地积累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 形成理论体系, 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创作也是创造性地学习, 更是个性的扬长, 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带到课堂请教老师, 有针对性地学习效果好得多。”

问:“除了在工作室搞创作外, 还参加些什么活动?”

学生:“党团活动、社会活动、文体活动, 什么献爱心之类的。但多数是与专业有关的艺术活动。

问:“说得具体一点, 与专业有关的艺术活动都有些什么?”

学生:“如参加艺术作品展, 参与艺术学术交流会, 参加艺术品的网上流通与拍买, 艺术刊物的策划、出版、发行等。有时还给老师帮点忙, 也有的同学与老师合作搞点作品。”

问:“你们怎么识别一件当代艺术品的好坏?”

学生:“不是几句话说得清楚的。总之要有深厚的内涵, 形式上有创新。不过说起容易做起难。”

问:“你们怎样看待多数人不理解当代艺术的问题?”

学生:“那是接触少、了解少, 缺乏鉴赏能力, 需要提高素质。”

问:“可以从当代艺术自身作些思考吗?”

陕西民间美术考察的乡土情 篇3

(起始站:南充市——>宝鸡市——>凤翔县——>扶风县。榆林市——>佳县——>绥德县——>清涧县——>延长县——>西安——>南充,终点站。)

引言:从陕西的宝鸡市(扶风县、凤翔县六营村),至陕北的榆林市(佳县、绥德县、清涧县、延长县),民间美术有着自发的传承性,融合文化内涵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以不同的形式流传在各地民间。实地的考察走访才会对民间美术听得全面、看得清澈、闻得深刻,懂得陕西和陕北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考察的序幕就这样开始了。

1、传播传统文化

听—宝鸡方言。听听那些极具“个性”的语言如:阿家、阿公——丈夫的父母。①先后——妯娌。②宝鸡方言在长期使用中虽然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巨大,但方言中仍然保留古汉语的部分,并常出现在口语中。【1】陕西人就用这样口口相传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的。民间艺人在凤翔木版年画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老师,会讲解早些年收集整理旧的木版年画的旧板子和现在制作的木版年画的全过程,邰老师的妻子也亲自演示木版画拓印的全过程。采访的过程可以任意使用照相机和录音机,老师会认真细致讲解木版年画的新旧种类及区别、传统美术的造型意识和色彩中的传统观念。口口相传知识的过程中能感觉到老师想要传播木版年画文化的心,让人领略到这五百年历史的辉煌。陕西人不会拐弯抹角,这也许就是大地“土”的性格吧,大地的辽阔,绝不藏私的奉献着本土文化的美。

2、展示传统文化

看─黄土高原积淀下来厚厚的历史,又是怎样得以传承呢?接下的考察没有让人失望,汉画像石③的图案砖石和文字砖石——在榆林的汉画像石博物馆开放式展馆就是答案之一。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是一个专题性的展馆,馆内不仅有汉画像石的展出,还有复原的汉画像石墓葬、电子演播厅、博物馆分序厅。题材极为丰富:神话故事、灵禽瑞兽、农牧狩猎、车马出行、忠勇典故、乐舞百戏、高门望阙、厅堂楼阁、冠服褐衣、丹青妙手等【2】。榆林民间剪纸艺人张晓梅老师带领我们参观汉画像展览时述说:“这里汉画像石的图片临摹过不下十次,每次都会从中学到新的东西”。开放式的展馆会让更多人欣赏、学习历史。接下来考察的是绥德古观音寺后殿中的后唐真迹淡彩壁画,虽然因年久失修墙体有部分脱落,但是唐服饰人物绘画的痕迹仍然依稀可见。过往的游客和诚心前来参拜的信徒,传统的佛教文化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播开来。再观赏靠近黄河边的“土味道”的明清时所绘的道教连环画方式的壁画吧,位于陕西省佳县的白云山顶的白云观④,考察时正好赶上有集市庙会,集会的开放形式正是文化与艺术在民间传播的绝佳方式。白云观1300多幅道德故事为题材,以连环画形式的壁画传播宗教文化。传统道德的观念就是以最直接的形式展示,不识字的庄稼人在每逢集市和庙会时都会汇聚于此学习仁义、智慧、礼法、孝道这些传统的观念。儒、释、道三教相结合的产物,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3】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3、传承传统文化

闻─乡土味民间艺人就是这块风水宝地的真实写照。他们身上有着黄土高原土生土长的根性。他们身上浓缩了陕北这块乡土的浓厚文化气息,却又懂得“脸朝黄土,背朝天”的陕北人朴实勤劳的心,同时融合文人的书香气。记忆犹新的两位民间艺人老师,其中一位张如林老师,那一幕老师眼中含着热泪说:“每次应邀外出授课回来都想拥抱这片土地,都想和自己生长之地的妈妈问声好,说声妈妈我回来了!”至今仍然无法忘记。那时懂得了一位陕北人对家乡乡土的爱。考察时正赶上张老师家有美院来学习的学生,张老师和我们说了些话:“这些娃娃做的倒是挺像的,就是不生动啊,没有感情,只学个样子吧了。”是呀,他们不会懂得张老师作品中呈现出的对家乡的那份爱。再来是张晓梅老师的认真执着,她对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民间文化了研究非常细致,例如靠近附近的三个乡镇的寺庙壁画与相关的地方旧县治⑤做了细致的存档整理。张老师的剪纸作品以当地传统文化为基础并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这些都是中国剪纸艺术的创作灵魂。起初参观张老师的工作室看着她书架上的各类图书——传统文化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小说,而这些都是剪纸的创作来源。可是心中还是会觉得书的种类有些杂,后来老师说书是她在创作或研究时查书寻找答案积攒下来,地下室还有很多。精心细致的创作艺术品,用小册子记录作品的创作过程或是作品的辅助资料。通晓民间艺术的精髓,张老师《岁后七日》⑥作品中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生肖列于所属方位,咒语饰于底面,下有符与其对应,并配以生肖和星宿元素构成整幅画面。张老师详细的解释每个图案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如道家符咒木星咒:“岁华木德,发生万物,鼓动潜灵。”。老师身上的学识以及文化涵养使我们汗颜。也正有这样“文化”的民间艺人掌握着民间美术的未来,这是值得庆幸的。他们一身的“乡土味”,生于这片土地上,长于这片土地上,活于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生生不息的在这片黄土高原上繁衍生存着,并用自己的双手传承着这份文明。土生、土长、土灭,他们演绎着黄土高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结语

这次出去考察看到了太多的东西,体会到太多的东西,也让人要思考太多的东西了。静下来反思家乡的历史呢?东北文化的历史呢?东北人的历史与文化呢?东北的过去、现在、将来呢?想寻找东北文化的根源和满族人的根源并将满族人的传统文化展示给更多的人看,让更多的人了解满族的传统文化。民间艺人不是只懂得手艺就罢了,他们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他们就是陕西这片土地传统文化的代表。从土中来,在土中长,再回到土中,再从土中来,长在土中,再回到土中,无限的往复循环着。也许是时候顺藤摸瓜在以后的学习中找寻自己根性的方向,让自己的作品和心灵都寻得一个归处。

备注

1、陕北考察时间安排:

2012年4月17 日陕西省宝鸡市(秦岭的部分),(下午)拜访版画大师邰立平老师。2012年4月19日(整天)凤翔县六营村考察。

2012年4月22 日(上午)榆林拜访剪纸老师张晓梅,(下午)参观榆林画像石博物馆和榆林古街。

2012年4月3 日(整日)陕西省佳县的白云山的白云觀。

2012年4月24 日——25日(整日)绥德石碑坊、石板画、观音寺。

2012年4月26 日(整日)清涧至延川的剪纸大师郭如林老师的查访。

2012年4月27 日(整日)陕西历史博物馆。2012年4月28日(上午)西安兵马俑。

注释

①《辞海》赵磷《因话录》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②《辞海。汉书。郊祀志上》:“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颜师古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宛若,字也。”

妯娌:哥哥的妻子与弟弟的妻子得合称。莫衡等主编.当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③汉画像石:是附属于墓室或地面的祠堂、阙等建筑物上的雕刻装饰,是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因为是刻在石材上面的画,故一般习惯上将其称作画像石。

④白云观:佳县白云观位于陕北榆林市东南80多公里的晋陕大峡谷黄河西岸古佳州的白云山上,白云观是“关西名胜” 是西北最大道教场所。

⑤记载一县事迹的方志。今存地方志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历代都修有县志。清代曾规定每隔60年,地方官必须修一次县志。县志是供修撰州(府)志、省志乃至国史的采辑参考,所以全国各县都有不同时期的县志。目前,各时期的县志中以清代为最多。现存县志中以元王仁辅撰《无锡县志》、明康海撰《武功县志》为早。蒋大椿,陈启能 主编.史学理论大辞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第705页.

⑥东方朔《占书》云:“岁后八日,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道家解释为:“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为此,“正月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用刑。”

【1】任永辉,浅析宝鸡方言的词汇特点及其文化特征 语言学刊(读写教学版)[J],2005年第6期

【2】王炜林,陕北的汉画像石墓与画像石上海文博丛[J],2009年第4期

美术写生资源考察研究 篇4

摘要:甘南是古朴神秘的藏传佛教的发祥地,以绚丽多姿的草原风貌、藏族民俗风情、藏传佛教文化而闻名全世界,也是众多艺术家长期创作和写生的“艺术圣地”。玛曲县人文景观二十多处,玛曲有独具特色的藏文化风情、宣侠父红色革命烈士纪念馆、格萨尔王发祥地、天下黄河第一弯、天然辽阔的草原文明等吸引中外艺术创作者和摄影家来玛曲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通过考察对玛曲写生资源素材进行分类研究,归纳出写生类型、适应的画种及写生路线。

关键词:素材;季节性;艺术圣地;写生资源

玛曲县位于甘南州西南部,是甘、青、川三省的交接地带,黄河第一弯曲部.玛曲县东北与碌曲县接壤,东南与四川阿坝州若尔盖为邻,西北部与青海省久治县、河南县相连。玛曲县天然草原占总面积的 90%左右,平均海拔为 3700 米,属于高寒湿润型气候,玛曲县辖一镇七乡,尼玛镇、欧拉乡、欧拉秀玛乡、阿万仓乡、木西合乡、齐哈玛乡、采日玛乡、曼日玛乡。玛曲县属于亚洲最优良的草原之一,草原覆盖率大,矿产资源丰富。玛曲格尔柯有大型的采金矿,全国第四,来玛曲写生或旅游可参观黄金生产的过程从地质选择-选矿———开采———冶炼———黄金成品。

一、玛曲县人文景观调查及写生类型

玛曲也俗称九曲黄河玛曲,有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黄河第一弯,是一个天然的蓄水池,孕育着牧民丰富的畜牧资源(如图 1)。玛曲县景观别致,物产富饶,是写生和创作的天然圣地,玛曲人物形象独特,服饰极具代表性,为风景写生和人物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宣侠父烈士纪念馆

宣侠父烈士纪念馆(如图 2),位于玛曲县县城。宣侠父,藏名扎西才让,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192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宣侠父为甘南藏族人民反抗宁海军阀的斗争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协助嘉木样、黄位中、黄正清等共同努力下,甘南藏族人民反抗宁海军阀斗争中最终取得了胜利。宣侠父烈士纪念馆主要分为:追求真理,投身革命;远征西北,甘肃建党;深入藏区,播火草原;率部东征,出师北伐;返回家乡,开展农运;著书立说,建功“左联”,奔走呼号,救亡图存;献身革命,光耀千秋等八个内容。全面地展示了宣侠父的革命传奇一生(如图 3),1938 年,宣侠父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年仅 39岁。写生类型适合于红色革命性大型主题创作,主要可以宣扬宣侠父革命一生,可分为八个内容分布绘画创作,也可是组画,适合于连环画、油画、国画等创作形式,不仅为玛曲县的旅游宣传起积极作用,也为甘南红色革命主题创作奠定了现实基础。

2.黄河第一弯

玛曲黄河第一弯位于县城 4 公里处,全长五百多公里,横跨阿万仓、木西合、齐哈玛、采日玛四个乡镇,水草丰富,牧场辽阔,出产河曲马、欧拉羊等还生息着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黄河两岸草场肥沃,牛羊成群,黄河首曲第一桥建于 1978 年(如图 4),大桥南岸不远处有阿米欧拉神山,景观别致。适合于水彩及油画风景写生与创作,构图纵深感强,空间深远,天可取三分之二,或者更多。玛曲天气变化

异常,天空云层的变化复杂多变,可多表现复杂多变的天空颜色。

3.阿万仓湿地

阿万仓湿地距离县城 55 公里(图 5),驱车一小时左右,是风景写生与取景的理想圣地,阿万仓湿地被评为中国最美的草原湿地,湿地有很多的沼泽和汊河,这里水草茂盛,牛羊肥壮。贡赛尔喀木道是阿万仓著名的湿地原生态景区,贡赛尔喀木道是贡曲、赛尔曲、道吉曲这三条发源于雪山的河流与黄河的汇合之处,这里地势险要,峡谷幽长,是通往木西合、果洛的必经要道,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有“欲得河曲,先占贡赛”之美称。阿万仓草原辽阔,意境深远,适合于水彩和油画风景写生,也可兼画小品水墨,天气变化异常,有云就是雨。天空变幻莫测,在写生时需抓住瞬间感觉,稍纵即逝。

4.格萨尔广场

格萨尔广场位于玛曲县中心广场,以城雕“河曲神马”和雕龙碑为中心,神马腾空而跃,雕龙栩栩如生,广场周围有商业楼和文化展厅等组成,是全县的文化商贸中心,可做大型的历史创作作品的背景取材。格萨尔广场是玛曲县标志性建筑,代表了格萨尔神马的图腾崇拜,也可作水彩城市街道写生,背景是格萨尔神马,前景是街道忙碌而勤劳的藏族人民,独居特色,令人心旷神怡。

5.七仙女峰

七仙女峰位于玛曲县木西乡 10 公里处,距离县城八十公里左右。在巴颜喀拉和昆仑山脚下,自然形成了七座山峰,每座山峰苍劲挺拔,山环水抱。珍禽野兽众多,有灰鹤、丹顶鹤、天鹅、杜鹃、鹿、狼等,草原植被肥沃,也赋予了它们美好的精神家园,多姿多彩,像一个野外生态乐园,其乐融融。七仙女峰有两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一是说古元时代,黄河泛滥成灾,水魔作怪,吞没村庄和牲畜。天上的“七仙女”见此情景,下凡赶走了水魔,居住了下来。藏族人民为了纪念七仙女而围着七仙女峰筑台煨桑,记述和怀念七仙女的功绩。另一种说法是七仙女看到人间美景,来河里沐浴嬉戏,最终七仙女为上天所知,私自下凡,七仙女最终化为七仙女峰。不管怎样的说法,七仙女峰已是藏族民众心中的圣女崇拜,每年农历六月十五祭祀七仙女的功绩,煨桑敬神。写生类型适合水彩、国画、油画等风景写生创作,具有标志性的特色意义。

6.寺院文化为标志的写生资源

玛曲县具有历史悠久的藏文化寺院建筑 12 座,形成一道神秘和谐的独特宗教文化景观,其中属于格鲁派的寺院有泽乎寺、香秀寺、采日玛寺、外香寺、萨日玛寺、娘玛寺院、乃日玛寺、齐哈玛扎西朗寺、欧拉乡年图寺、参智合寺,属于宁玛派寺院有木拉寺、宁玛寺院,可做寻觅藏文化资料及大型的创作素材,为少数民族及偏远地区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实际意义。

二、自然秀丽的草原风光为标志的写生类型

1.玛曲草原

玛曲草原(如图 6),玛曲古名“玛麦”意为玛曲和麦曲的交汇处,即是黄河和黑河的交汇处。玛曲草原也分为西梅朵合塘、玛日扎西滩、金木多扎西滩、卓格尼玛、欧强草原、宋葛尔等各具特色的草原风光。

玛曲草原自古是披着犀牛的故乡,是河曲马、欧拉羊、河曲藏獒的中心产地,玛曲自古也被誉为畜牧甲天下的美称,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花如海,鸟如潮,是摄影、探险、考古的理想之地。玛曲草原水草丰美,坡丘平缓,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写生类型适合水彩、国画、油画等风景写生创作。

2.河曲马场

河曲马场距离县城二十公里左右,1958 年建场,是河曲马的培育中心,是玛曲县富有特色的景观别致,包括万延滩、文保滩、乔科滩等地域组成,是河曲马的故乡,也是黑颈鹤、白头鹤、黄鹤、黄牛、藏原羚和梅花鹿的栖息乐园,一望无垠的沼泽,形成黄河首曲最大的一块生态湿地,写生类型适合于风景创作的牧场题材创作。

三、玛曲的民俗节日特色

1.玛曲的服饰

玛曲人民勤劳质朴,善骑射,性格彪悍,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热情好客,性格开朗。玛曲藏民服饰多以貂皮为衣,不管男女,其袖口、衣服边缘、襟边等都有氆氇和水獭皮做为装饰,特别是藏族妇女的服饰华丽,每当节日集会时盛装出行。女性颈部会悬挂珊瑚、翡翠、玛瑙等作为装饰配饰。写生类型主要以人物写生和创作为主,也可做历史题材的大型创作,当地民众五官突出,人物特色独特。可做国画、油画、色粉、水彩、版画等人物写生与创作,及人物素材搜集。

2.歌舞艺术

玛曲县平均海拔在 3500 米,气候干燥寒冷,夏季时间短,草原湿

地面积大。玛曲自古以来能歌善舞,俗称“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玛曲主要流行的歌为“鲁”和“拉伊”,流行的舞蹈为“卓”和“噶尔”等。“鲁”主要是安多藏区在对酒的一种歌唱形式,在节日或者聚会是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感,语调抑扬顿挫。“拉伊”意为山歌或者情歌,在每年的浪山节或者是特殊的结婚喜庆的节日间男女互相对歌时唱的山歌,主要在草原或者野外。“卓”是一种古老的舞蹈,在甘南地区被成为“锅庄”,在藏年、夏季节日、重大聚会上边唱边跳的一种舞蹈。舞蹈动作粗狂、豪放具有民族特色。“噶尔”是一种环舞,又称圆圈舞,也是锅庄舞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内容涉及到神话传说和爱情故事。还有一种歌舞表现形式主要是说唱艺术,一方面分为《格萨尔王》的说唱内容,另一方面是日常诗歌说唱、乐器说唱。

3.节日习俗

玛曲县由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每年会举办盛大的节日庆典及寺院法会活动。寺院活动主要有僧乐演奏和法舞表演,节日举办期间,僧侣集体颂经,驱邪避灾,以求吉祥。信徒民众会远道而来转经祈福,聆听佛经,净化心灵。场面庄严肃穆,极具特色,适合于照片资源收集,也可现场写生作画,可做短期速写写生及水彩写生,场面宏大,极具挑战性。主要的节日有正月初一的“洛赛节”;正月十三为“晒佛节”;正月十四为“法舞表演或者亮宝节”;正月十五“酥油花供”节;正月十三到十六的“毛兰木节”;农历三月十日的“涅槃节”;农历四月十五“娘乃节”和“插箭”节;春秋两季的“蔡拉卜考”;八月的“香浪节”;十月二十日五日的燃灯节。香浪节(如图 7)是藏族最为热闹盛大的节日,又称浪山节,正值每年的八月份,天气气候适宜,这也是甘南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亲朋好友聚集在草原,扎起帐篷,宰羊庆祝,载歌载舞,唱起山歌,男女会对山歌,谈情说爱。在八月份旅游盛节,四方游客休闲观光,是秋高气爽的季节,甘南也是游客避暑旅游的理想圣地。每年八月,正是甘南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时节,玛曲县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盛会———格萨尔赛马大会,相传格萨尔在 12 岁时在玛曲寻找神马河曲马,并在一次赛马大会上一举夺魁称王,由此产生了赛马大会。如今是藏族最高规格的赛马大会,节日期间会有来自甘肃、青海、西藏、四川等地 5 万多藏族同胞参加比赛,一决高低。一是为了反映藏族男儿奋力拼搏的体魄,二是为了纪念格萨尔王的功勋,为摄影、美术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来源。

四、玛曲县写生资源季节性变化

玛曲县写生资源受季节性变化较大,玛曲县平均海拔在 3500 米以上,最高地海拔在五千米左右。虽然沼泽湿地草原多,但是冬天气候干燥寒冷,夏季周期短,夏季气候宜人,但也只有两三个月,6 月到8 月,且风大多雨。每年的 11 月到次年的五月是玛曲最寒冷的季节。天气变化无常,时常伴随着暴风雪(图 8),交通不便。下乡写生有众多困难。俗话说,有云就下雨,会走就会歌唱,充分体现了玛曲是游牧民族马背上的故乡,玛曲县的天气变化犹如姑娘的脾气说变就变,在每年六月和九月下雪冰雹已是很常见之事了。玛曲县写生资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是草原风光为主的牧场写生资源,主要类型适合于国画,油画,水彩,版画风景创作题材,写生地集中在玛曲周边草

原,河曲马场,阿万仓湿地,七仙女峰等及周边牧场,主要以风景创作为主,取景空间景深大,可兼画牧场人物及动物。第二方面主要集中在红色革命主题性创作和人文景观,主要是宣侠父烈士纪念馆宣扬红色革命政权的主题性创作,人文景观集中在玛曲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广场,藏文化独特的寺院建筑等人文创作题材。第三个方面主要是乡镇村落布局的民俗风情,主要素材考察来源是玛曲七乡一镇,尼玛镇、欧拉乡、欧拉秀玛乡、阿万仓乡、木西合乡、齐哈玛乡、采日玛乡、曼日玛乡。第四个方面是玛曲人物写生创作,玛曲民众多属于游牧生活,颠沛流离,随着季节性变化迁徙牛羊,生活饮食主要以藏粑,酥油,牛羊肉为主。体格高大,身体彪悍,五官特征突出,很适合于人物写生和创作,可在玛曲县城或者村落乡镇写生人物,以当地的民众为模特,由于语言的限制,有些乡镇的藏族不会汉语,可联系当地的导游或者住宿房东去交流联系,适当给予相应的物质报酬。由于玛曲县地势平坦,高原寒冷,雨雪多,天气变化异常,交通不便等特点,写生创作可选自驾出行,玛曲县城住宿条件优越,乡镇住宿条件简陋,乡镇村落写生和人物写生可早晚驱车。也可选择牧场住宿,自带住宿设施,可画画牧场朝阳和晚霞,也别有一番风味。但是要选择在夏季,冬季寒冷多变,出行也极为不便。玛曲夏季写生条件便利,气候宜人,天气凉爽,是收集和写生的最好季节,有浪山节,赛马节,煨桑祭祀等,藏族民众会集体盛装出行,还有山歌节日,插箭节,婚丧嫁娶,念经祈福等多种民俗活动,为全国的摄影、旅游、考古、艺术写生考察等提供了丰富的藏民俗风情和创作素材。

参考文献:

[1]何效祖.走进甘南———寻梦香巴拉[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132-158

美术学考察报告 篇5

2011新提拔干部考察报告-考察报告

该同志在 乡工作多年,先后从事过司法、办公室、团委、计生工作,知识面宽,阅历和经验比较丰富,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不断线,争做学习型干部;坚持创意不减劲,争做创新型干部;坚持工作不放松,争做勤政型干部;坚持自律不动摇,争做廉政型干部。近年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先后被上级业务部门授予“市新长征突击手”、“市计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政治敏锐性强,思想素质高。能一以贯之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心保持高度一致。学习知识面宽,对时政、法律、知识、英语、计算机等理论有一定研究,学习方式多,善于和敢于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向自己学,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增进自己的知识,胆识和见识,学习形式活,能自觉参加组织活动集中学,挤压业余时间自己学;读书看报天天学,结合实际专题学。能运用所学理论和业务知识指导办公室、团委、计生工作,起到了武装思想,指导实践的效果。

该同志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工作泼辣干脆,处事果断,勤于调查研究,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解决难题。从事计生工作,她能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做通群众工作,形成计生“大合唱”;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和调查研究能力,善于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让计生政策家喻户晓;勤于深入家庭,讲政策,作动员,晓事理,帮育龄妇女;能将分管工作融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觉讲政治,精业务,促工作,保大局。能有效组织开展治理服务工作,多年来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绩促人,以身带人,开拓了计生工作新局面。有较强的亲和及融通能力,能与同志打成一片,与工作扎成一堆,与群众密切联系,寓治理于服务之中。

该同志敬业精神强,工作有闯劲,有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开展各项工作都有声有色,成绩显著。为推进计生协会工作,她能结合上情,调研下情,在 村开展“三三制”试点,取得很大成绩。市区分别在乡村召开现场会推介经验,目前在全乡推广的该工作有效的促进了全乡计生工作。为更好地服务育龄妇女,她在全区首创“静

朝阳【wlsh0908】整理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静话室”,为育龄夫妇提供平台,接受计生服务,融通夫妇感情,在群众中反响强烈,这一创新引起市重视,新闻、城区报道专题推介了这一创新做法。为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她组织计生干部深入学习上级精神,研究全乡实际,制定了“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部门拉动”思路,着力在新的套路、进的门路、活的思路上做文章,创新了该工作,一方面全乡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有声有色有味,获得群众赞誉,同时也引来省计生委关注,专题到乡调研,将做法全省推广。流动人口治理是难题,她积极争取支持,在 村开展“流动人口综合治理”试点,后在全乡铺开,引起广泛关注。今年 月,省计生委主任施中传、市计生委主任,一道专程到 村调查研究,解剖经验。开展优质服务是计生主题,她能融通治理和服务,以服务促治理。该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今年 月还代表全区接受市优质服务专题调研。计生工作,难就难在做人的工作难。她善于发挥“典型带路”工作,发掘扶持出了全国优秀中心户长,带出了一批优秀中心户长,协会会长,一批计生专干,带出了计生工作新成绩。该同志能创新工作业态、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形势,连年将全乡计生工作推出。今年 月,市计生委综合 计生工作,选点 检查,非常满足。全乡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治理工作均获满分,创新出成绩。近年来,乡计生工作年年被区评为先进,年年被市评为先进。全乡婚育新风进万家、计生协会工作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单位。

该同志为人公道正派,作风深入扎实。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坚持“三严四自”,严格要求自己治理办公室人员;能严格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筑起防腐拒变大堤,严格廉洁自律。对全乡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坚持,带头落实,带领干部务实。能按照党员标准,切实履行权利,认真服务义务,一直被全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乡党委认为,该同志各方面条件成熟,符合提拔要求。

美术学考察报告 篇6

(2008年4月21日)

市委党校2008年春季学期中青班第6小组

按照市委党校的统一安排,我们中青班第六小组学员一行,于2008年4月12日至19日,赴广西柳州市考察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柳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

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全市辖6县4区,总面积1861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658平方公里,总人口350余万人,居住着汉、壮、侗、苗、瑶等近48个民族。在广西自治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号角声中,柳州市一马当先,2006年实现GDP

622亿元,财政收入95亿元,2007年实现GDP

738.8亿元,财政收入116.4亿元,这些数据均高于绵阳当年指标。这以前,在西部城市中,绵阳是处在柳州之前的。而今让柳州跑出这一惊人速度的动力源就是工业。从1949年到1992年,柳州市工业产值实现“百亿”突破用了40多年的时间:1992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突破百亿大关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2003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00.19亿元,从100亿到500亿仅用了11年时间;2006年,柳州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083亿元,从500亿元到1000亿元只用了3年时间。

目前,柳州的工业企业有3000多家,其中5家进入中国500强,产品涵盖30多个行业、4000多个品种,工业经济总量占广西的1/4,迈入了现代化工业城市行列。

二、五方面特色共筑柳州现代工业

柳州市在加快工业发展的进程中,着力在完善政策体系、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园区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实施信息化建设、加大节能减排等方面狠下功夫。在旌旗猎猎的柳州工业大军中,五股充满活力的力量在一路领先,合力共筑起柳州现代工业蓝图。

——技术改造务求高效

2006年12月26日,在鲜花彩旗装扮得五彩缤纷的柳钢体育馆,柳钢总经理梁景理宣布:该集团2006年铁、钢、材三大主要产品齐上500万吨台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加上非钢产业收入已达到215亿元,成为广西首家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的企业。这一串闪光的数字凝聚着让国内外同行为之赞叹的“柳钢特色”:快而省的装备改造,高质量大气魄技术提升。有这样一个细节可为“快而省”发展的“柳钢特色”做最生动的注脚——澳洲BHP公司的冶金专家在参观柳钢7号高炉时问:“建设工期多长?投资多少?”柳钢总经理梁景理答:“6个月,投资2.6亿元。”这些专家们快速核算后惊呼:在澳洲建设这样的高炉没有18个月是拿不下来的,而且投资是柳钢的2.5倍。

——产品开发系列化

2004年,卡特收购山工;2005年,凯雷掌控徐工;2006年,沃尔沃鲸吞临工。所有这些事件表明,一场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狂风暴雨即将席卷中国大地!但是,任凭风吹浪打,矗立在柳州青山绿水间的柳工却岿然不动。这个始终“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的广西本土企业一直在持续不断做一件事情:一边紧锣密鼓地进行系列的产品开发,一边挺胸捍卫国内市场,挥臂推开国际市场的铁门。业绩是喜人的,如今,柳工的产品从单一的土石方产品发展为拥有土方机械、小型工程机械、路面机械的系列方阵: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滑移转向装载机、挖掘装载机、小型挖掘机、压路机、沥青摊铺机、稳定土拌合机、沥青路面铣刨机,轰轰隆隆一路挺进。这个打着“柳工制造”的品牌阵列刻写着柳工人的骄傲:装载机产销量跃居世界前列,挖掘机成为民族挖掘机的一面旗帜。

——投融资力度大

陈旧、工艺落后,产量低、能耗大。这是媒体对10年前柳化的技术与效益的简要描述。如今,走在柳州双冲桥上,可以看到柳化节能环保的全景图——庞大的生产线和高塔间除了水蒸汽的升腾,昔日令人惊怵的“黄龙”“黑烟”已基本消失。日渐澄碧的天空下,柳化人大投入大技术改造,已经成就了一条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化工持续发展之路。2006年岁末,柳化投资近12亿元的20万吨烧碱、20万吨聚氯乙烯工程在鹿寨县工业园区奠基开工;同日,投资10多亿元的合成氨节能挖潜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程点火成功。是高效益的资本扩

张为柳化主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003年7月,柳化股份作为实施新股发行核准制之后广西第一家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2005年6月23日,中国证监会传来佳音,柳化成为国家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第一批获准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可募集资金3.07亿元。柳化依靠融资平台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合作模式不断完善

“比我们所有最好的想象还要好”——这是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瓦格纳在视察上汽通用五菱时的评价。柳州市市长陈向群如此描述上汽通用五菱的成功之道:与具有实力的国内外同行携手,形成“中中外”模式,把通用先进的管理体系和手段全部用起来,运作得非常好,提升得非常快,运转得非常好。2002年11月合资以来,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充分集成股东各方优势资源,在采购体系、生产体系、技术开发体系、营销体系、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实施精益化管理,公司的各项管理水平快速提高。上汽通用五菱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同时拥有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聘请了一批专家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实施C3P汽车开发技术系统研究项目等,并与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实施产品开发一体化运作。这种注重管理创新和团队合作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获得了全方位提升。

——中小企业异军突起

有一个故事:2003年12月25日,一个小伙子突然造访北京一家高科技公司,手里拿着一个很复杂的旋压皮带轮产品,劈头就问:“你们能做出这个铁轱辘吗?”公司的领导见这人像个机械旋压行业里的“门外汉”,他们自己对这个产品的研发也没有多大的把握,便委婉拒绝合作的要求。然而,这位小伙子走出公司大门10分钟又返回:“有多大的把握能做出来?1%总有吧?”。该公司的人“感受到一种精神,人的拼搏的精神!”他们终于“屈服于这种精神”,来到柳州,在一无场地,二缺资金的情况下,开始了合作研发。3年后,这位千里迢迢到北京寻求合作的柳州小伙子创立的公司已经成为阳和工业区里资产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旋压皮带轮产品质量、性能达到日本、德国同类产品水平,打破了国外对中国此类产品的技术垄断。这位小伙子叫张良杰,柳州龙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柳州市的高新开发区和阳和工业园区,一批像龙杰公司一样完全依靠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打响品牌的中小企业异军突起。他们先是潜心研发自己的专利产品,然后一步步把自主品牌做大做强。他们成为柳州工业大军中最有活力的新生力量。

三、几点启示

通过到柳州学习考察,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

柳州之行中,他们的行政审批制度、电子监察系统、政府服务能力都引起了我们注意。柳州“阳光100”广场建设,最高为项目审批节约时间45天,是全国39个在建项目审批中速度最快的一个。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里,大厅中的电子显示屏可直接显示该工作人员的服务成绩。柳州招商引资建立的“否定报批机制”规定,对所有外资项目、5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职能部门要否定的,必须说明原因,层层上报,防止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不给好处不办事”等等,都无不说明了柳州人的执行和落实水平。而绵阳要发展,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就要把思想和行动自觉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继续实施“三大要务”,加快推进“四个转变”,全面落实“六个大力提升”,抓机遇,添措施。要在正确认识绵阳市情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准确定位。要旗帜鲜明的围绕“以工业强省为主导”、“把大力推进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战略”方面下功夫,以此掀开绵阳大发展、大跨越的新篇章。

(二)深度挖掘优势,努力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绵阳市委从工业基础好、科技实力强、城市条件优等方面提出了“两个拳头、四个层次”抓工业的发展思路。工业兴、绵阳兴,工业是科技城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核心战略,进一步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努力在壮大规模、培育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上取得突破。

一要加快壮大工业经济总量。要紧扣建设科技产业城的目标,把发展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发展,用名牌产品支撑企业发展,用优势产品支撑产业经济,建设工业强市。特别要重新审视和确立绵阳的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重点在加快会客厅建设等方面想新招、出实招。科学分析绵阳的工业潜在优势,全力支持将有矿机厂等潜力大的企业加速扩张,力争培育更多百亿企业。

二要充分释放科技潜能。要加大对上衔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和效益,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特别要重视项目工作,下大力气专门挖掘项目、抓好项目、落实项目。

三要强化工业发展的支撑平台。工业发展的最佳载体是城市,工业集聚的主要载体是园区。切实把加快园区建设作为支撑工业发展的重点,充分整合园区资源,加快清理土地、妥善化解矛盾,为引进新企业、新项目做好必要的用地准备。

美术学考察报告 篇7

一、工艺美术与行政当局

随着台湾经济的“起飞”和行政当局财力的增加, 行政当局普遍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逐步加大了对工艺美术支持和引导的力度。应当说, 行政介入起步晚。但是, 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及效能方面, 作用明显, 可资借鉴。

(一) 通过建立各类工艺美术“国立”的展示机构, 为台湾工艺美术传承、发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开拓发展新空间

在台湾有木雕、陶瓷、玻璃、石雕、竹子工艺品等各种主题博物馆, 收藏、展示工艺美术珍品, 系统表现台湾工艺美术历史。我们考察的三义木雕博物馆、花莲石雕博物馆、宜兰传统艺术中心都是“国立”的, 即为台湾行政当局投资创办。

三义木雕博物馆位于苗栗县三义乡, 1995年4月9日正式开馆, 是台湾地区唯一一个以木雕为主题的公立博物馆。该馆于2003年完成二馆扩建工程, 增辟木雕教学、展示空间与图书资料室等, 从此三义木雕博物馆成为国际化的木雕专业博物馆。三义木雕博物馆展览空间包括地下室和四层大楼, 展示主题有雕刻艺术的起源、中国雕塑历代风貌、南岛民族木雕、三义木雕源流、木雕艺术特展室、建筑家具、寺庙宗教、复合媒材及当代艺术邀请展等9个部分, 收藏了近500件木雕精品。它兼具木雕搜集、典藏、展示、研究、推广、维护与创新的功能。举办木雕艺术展览, 邀约不同的木雕创作者或艺术团体给木雕创作者提供一个展览与观摩的平台, 借此交流切磋技艺, 开拓艺术家视野, 提升木雕艺术的国际水准。我们参观博物馆时, 正值举办台湾木雕协会会员联展、王信一木雕个展和陈正雄木雕个展。

花莲是台湾石材的集散地, 拥有全台湾90%的石材资源, 有“石头的故乡”、“大理石之都”等称号, 吸引各地雕塑家聚集, 成为台湾石雕艺术重镇。花莲县花莲市文化局吴先生和林小姐向我们介绍了花莲石雕博物馆和花莲石雕艺术季。花莲石雕博物馆是台湾地区首座公立石雕专题博物馆, 分室内、室外两大展区。花莲石雕博物馆创立于2001年, 每年行政当局拨款200万元 (新台币, 下同) 。馆藏石雕作品包括传统石雕与现代石雕。传统石雕以明、清及民初时代的作品为主, 大多以闽、粤及台湾地区包括建筑、民俗、墓道、生活等石雕;现代石雕收藏以花莲地区石雕名家的作品以及各届花莲国际石雕艺术季各国得奖作品为主。石雕博物馆定期推出岛内外知名作家创作品, 同时也开放创作者申请展览空间, 展示创作品。吴先生陪同我们参观了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台湾玉特展、花莲本地石雕艺术家林聪惠先生石雕展、历届石雕艺术季女作家作品女力石雕特展、黄妈庆木雕创作展。

宜兰传统艺术中心占地二十四公顷, 建造费用30亿元, 2003年10月正式开幕。传统艺术中心以保存、展示和推广民间传统艺术为宗旨, 这里有文昌祠、曲艺馆、戏剧馆、工艺传习所等, 展示台湾传统戏曲、音乐、舞蹈、工艺和民俗杂技等传统艺术, 不定期邀请传统艺师和戏曲名伶表演和展览。工艺传习所一馆二楼典藏并展出台湾艺术家吴卿先生2006年受传统艺术中心邀请、运用15公斤纯度为99.99的黄金、历时16个月打造而成的《生生不息》金雕作品, 亦是台湾最大件的金雕精品;一楼正在展出的是台湾国家文化资产技术保存者林洸先生交趾陶创作品。最吸引我们眼球的是邀请艺师进驻、由33间店铺组成的民艺街坊, 这里的作品有海基会致赠海协会的台湾皮雕艺术家叶发原先生的美工作坊、原住民文创馆、台湾布衣、传统布袋戏、纸天空制伞坊、敦品制笔……台湾金工、木竹、陶瓷、裁缝、皮雕、玻璃、戏偶等各类工艺精品, 充分展现了台湾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精彩纷呈, 让人目不暇接, 流连忘返。

人们所熟知的台湾故宫博物院, 文物精品共约60万件, 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织绣等易损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百度百科”名列著名藏品中, 九有其七为工艺美术绝世精品。工艺美术的珍品, 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保护。同时, 台北故宫博物院运用市场化机制, 复制销售包括“翡翠白菜”等一大批工艺珍品, 价廉物美, 游客购物火爆, 也促进了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二) 举办各类工艺美术国际艺术节, 把展示机构拓展为向国际宣传、交流台湾工艺美术的窗口, 提高台湾工艺美术的知名度, 突破岛内市场狭小的局限, 开拓国际市场

三义木雕博物馆从2003年始, 每年都举办一次木雕艺术节并已列入台湾十二大节庆之一。从2008年起, 艺术节期间还举办各种木雕艺术比赛, 吸引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参与。与国际接轨为三义木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三义木雕提升为世界木雕的中心舞台之一。花莲石雕博物馆从1997年至今, 每两年举办一届花莲国际石雕艺术季, 16年来共举办了8届。花莲国际石雕艺术季将岛内外顶尖的石雕好手聚集花莲, 通过现场创作互相观摩竞技以及国际石雕精品展示, 拓宽当地石雕界的视野并将花莲推向国际舞台。每届石雕艺术季从世界各地200-300件应征作品小样中初评出30件作品, 然后又从中选出12件作品。主办方把这12件作品的作者请到花莲, 用一个月的时间, 现场将作品小样放大雕塑。除了管吃管住管往返路费, 馆方付给一定酬劳, 作品留给博物馆收藏。每届石雕艺术季行政当局拨款3000万元, 所有费用均在其中支付。因而, 8届石雕艺术季为花莲石雕博物馆留下了一批石雕艺术珍品。这种运作模式被不少专题展会和企业拷贝。节庆活动和技艺竞赛引来大量观光游客, 同时形成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商机。

(三) 重视工艺美术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注重人才的培养, 把展示机构作为推广、普及工艺美术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博物馆和传统艺术中心有艺术家的现场表演, 还有场所指导观众亲手制作工艺品, 体验制作过程及成功后的快乐, 使民众亲近传统、体验艺术之美, 培养民众对工艺美术的兴趣, 激发创作灵感, 提升民众的美学素养。三义木雕博物馆积极开展各类活动, 开办各类美学与现代雕塑培训课程。在宜兰传统艺术中心举办传统工艺研习营和传统戏曲研习营, 有马赛克拼图的练习场所, 还有分情人组和亲子组进行的拼图比赛。我们看到有好几拨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 有的在绘制彩陶, 有的在进行马赛克拼图, 从小在孩子们心里播下艺术的种子。

二、工艺美术与财团法人

财团法人是指法律上对于为特定目的的财产集合赋予民事权利能力而形成的法人, 其设立基于捐助行为或者遗赠行为。财团法人一般不以赢利为目的, 社会公益性比较强。

财团法人台湾手工业推广中心成立于1958年, 是以发展、推广台湾手工业为目的的非营利机构。中心设置中华艺馆、华艺供应社和中华工艺实验所三个业务单位以及四个销售点。台湾手工业推广中心位于台北不太繁华的街道, 门面也非常不起眼, 如果不是看到大门上方的“台湾手工业推广中心”的牌子, 有点不相信这就是台湾最大工艺品展售场所。可是, 一进到中心的中华工艺馆, 琳琅满目、美轮美奂的工艺品让人顾盼不暇, 连楼梯两侧也摆满了工艺品。中华工艺馆展览空间有四层楼, 面积2700平方米, 现场展售工艺品四万余件, 这里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授权的复制品、法蓝瓷、莺歌艺术描金花瓶、喜红釉花瓶、琉璃与玻璃艺术品、花莲玉石、皮雕艺术品、台湾原住民工艺品、红珊瑚工艺品……乃集台湾工艺品之大成, 台湾顶尖艺术家之作品浓缩展览。台湾手工业推广中心采取与一般行销不同的传统手工艺行销方式, 努力将台湾传统之美推广出去。

宜兰传统艺术中心建立以后, 2004年通过政府参促案以0T (Operation营运, Transfer移转, 政府投资兴建完成, 委由民间机构营运, 营运期满, 营运权归还政府) 方式与统一超商流通次集团签约, 成立统一兰阳艺文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传统艺术中心园区。政府资源结合民间机构共同经营文化产业, 用创意的行销方式提升文化艺术产业的水准, 共同创造文化艺术产业的更大效益。2007年出资成立财团法人台湾传统艺术推广基金会, 基金会以推广传统艺术为宗旨, 办理传统艺术中心园区各项展演活动, 协助各类传统艺术的研究、传承、教育与推广。

三、工艺美术在民间

1.台湾手工艺品原材料立足本土, 如木雕、玉石雕、竹器、陶瓷、玻璃琉璃等, 对于稀缺资源, 竭尽其材, 推陈出新。例如, 三义木雕博物馆的复合媒材展区, 展出的是与木材结合创新的工艺品因此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如三义木雕、莺歌陶瓷、新竹玻璃、花莲石雕、南投竹工艺、原住民手工艺等。除了继承传统, 台湾手工艺品还善于吸收世界其他的先进技艺, 创新发展, 如台湾法蓝瓷、皮雕艺术等。瓷器创立于中国, 然而近百年来国际陶瓷产业却由欧美品牌独领风骚, 陈立恒先生独创中西合璧设计风格创立法蓝瓷品牌, 风靡全球, 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徽章。

2.工艺美术走向市场。发展产业必须提高艺术品质, 艺术必须走向市场才有生命力, 两者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台湾从事工艺美术的业者大多是作坊式生产, 以个人创作为主, 设计人员的思路广, 创意新, 作品题材广泛, 视觉独特。产品适应市场, 艺术家通过商品流通实现价值, 形成产业。在台湾, 机场和大百货商场都有艺术品专门卖场。我们参观的嘉义市希诺奇台湾桧木博物馆展示的是台湾独有的桧木文化、桧木雕刻和桧木的综合利用和产品开发销售。在花莲, 东洋企业集团把石雕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场所集中在一起, 辟为旅游主题销售市场。

3.行业自发成立协会, 作为民间组织领导会员开展各种活动, 推动行业发展。三义木雕协会成立于1998年, 当时进口木雕品大量涌入台湾, 导致三义木雕业者遭受空前的冲击。为了以群体的力量捍卫自身利益行业自发创立了协会。协会成立以来先后与木雕博物馆、桃园文化中心、台中市文化局、联合大学等举办会员联展, 组织参加各种比赛及三义国际艺术节展演。花莲县石雕协会也是一群理念相同的雕刻界艺术家自发组织的, 除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外, 还与雕塑界进行理论和技术交流。如今在花莲根据石材的不同, 有11个协会。台湾工艺美术业内普遍有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烈的竞争意识与危机感。一方面, 从业人员有很强的市场适应能力, 否则, 优胜劣汰, 就难以生存, 更难奢求发展;另一方面, 业内有很强的抱团取暖意识, 业内团结, 一致对外, 自律性、自觉性很高, 基本上没有自杀式的内部恶性竞争。

我们对台湾工艺美术浮光掠影的总体印象有三点。一是人才为本。在市场残酷竞争和早期行政基本任其自生自灭中, 台湾留存了一批工艺美术精英, 正是这批人使得手工艺在台湾得以薪火相传。二是市场双重性。由于岛内市场的制约, 台湾的经济发展以外向型为主要特征, 经济一体化、两岸关系对岛内经济影响加剧。工艺美术产业同样如此, 既有突破拓展市场的新空间, 又有对岛外市场依存度不断增高带来的不确定性。尤其内地市场对岛内业界极有吸引力, 这为两岸工艺美术界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自主创新。资源、市场的双重制约、挤压使得工艺美术界在创新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意识较强。台湾当代工艺美术作品普遍造型新颖, 题材广泛, 不拘一格, 匠心独运, 令人耳目一新, 材料运用上也有新的突破。四是规制成熟。市场规范, 行业自律, 极少见到漫天喊价、自相残杀或者强买强卖的混乱情形, 都是明码标价, 井然有序, 显得干净、舒适。

工艺美术在台湾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既得益于行政当局的重视支持, 也得益于公益性财团的鼎力扶助, 更得益于业内从业人员强烈的竞争意识与顽强打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寻找到怎样一条路径, 既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构建平等的竞争环境, 又充分激发业内人员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而不是回复到计划经济老路, 躺在政府的怀中, 喊难哭穷, 形成“等靠要”的新依赖。诚然, 工艺美术已经“下海”, 没有回头路。按说, 政府也好, 行业组织也好, 重要的是搞好保驾护航, 在他们可能遇到危机时, 适时地赶到他们身边, 丢一个救生圈。但是, 这仅仅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实际工作情况比处在转型期我们的想象要复杂得多。

赴江西革命老区考察报告 篇8

一、江西老区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

江西省的老区工作开展比较早,针对老区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大的扶贫方针政策指导下,江西省的老区扶贫工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老区扶贫方面,江西省采取的以下几种模式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1鄱阳湖地区移民建镇

移民建镇是1998年长江洪水以后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由于解放以后长江上游地区的滥砍滥伐,中下游地区的盲目围垦,使生态循环遭受严重破坏。对大自然的索取并没有解决湖区群众贫困的世代承袭问题,反而造成当地农民无限制地向鄱阳湖索取资源,导致鄱阳湖地区的贫困状况一直没变,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0%左右。在1998年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中央安排江西省14期共移民22.1万户,90.28万人,中央补助资金36.7亿元,移民户数和补助资金约占四省总数的35.5%。到2003年底,共新(扩)建集镇126个,中心村363个,基层村2097个,累计完成投资72.24亿元,其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07亿元,完成建房投资59.17亿元。通过移民建镇,在沿长江鄱阳湖地区的广大农村实现了三个历史性的新跨越:一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新跨越。过去的沿长江鄱阳湖地区的广大农村缺水少电,道路泥泞且不平,出门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通过移民建镇,各级政府投入7亿多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用于水、电、路,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敬老院、邮政、电信、绿化、环境卫生等设施。二是人居环境的新跨越。过去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鄱阳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行蓄洪面积缩小,湖区湿地锐减,血吸虫病盛行,十年九灾,广大群众淹苦了、淹穷了、淹惨了、淹怕了,有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通过移民建镇,居住条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并远离了水患,血吸虫病的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移民生计的新跨越。移民建镇伊始,江西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恢复与发展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治穷与致富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的方针,并制定了“一年安置,二年恢复,三年发展”的总体目标,从而实现移民真正移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不返迁。

2深山区搬迁式扶贫

江西省目前有90余万贫困人口,其中有25万人生活在库区、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群众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大部分贫困山区缺水严重,自然村落不通机动车,不通广播,无电视信号,没有动力电,照明电时有时无,村里没有卫生室,群众看病要走数十里山路,孩子上学也要走很远的路,且路上也不安全。由于山高坡陡,严重缺水,耕地少、土壤贫瘠,粮食靠天收,缺乏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大部分劳力远走他乡,留下的多为老弱病残,温饱问题根本无法解决。长期的扶贫实践证明,就地解决他们的脱贫问题,难度大、成本高、操作难、效果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深山区搬迁式扶贫的决策,并于2003年开始在九江市修水县、吉安市万安、遂川三县进行试点,2004年起在全省铺开,用5年时间把这部分困难群众搬出来,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江西省移民扶贫试点工作的原则是:政府引导、群众自愿、以县为主、省市支持。移民搬迁的原则是整体搬迁,有土安置为主,无土安置为辅。搬迁的目标是“搬得出、稳得住、逐步富”。操作办法是先易后难,先搬迁边远偏散地区群众。为了使移民户搬出后有生计,规定有土安置的,要保证人均5分田,无土安置的要实现每户1人务工或经商。国务院扶贫办认为江西的移民扶贫工作做到了四个到位: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实施移民扶贫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扶贫工作的一种创新与突破。江西还要在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进一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切实做到扶贫到村到户。

3山江湖工程

山江湖是鄱阳湖和流入该湖的赣、抚、信、饶、修5大河流及其流域的简称。这是一个完整、独特的水系,山江湖区域面积为1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省国土面积的97%。由于历史上出现毁林种粮、盲目围垦和酷渔滥捕等短期行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造成鄱阳湖湖体萎缩,湖泊功能下降,湖区洪涝灾害严重,进而导致湖区群众贫困。1983年开始,开展了鄱阳湖和赣江流域综合科学考察,发现治理鄱阳湖的关键在于解决泥沙淤泥问题,要解决泥沙淤积只有从山区和源头抓起。由此得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科学共识。在流域资源环境综合科学考察与宏观战略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规划与实施经验,制定了《规划纲要》,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根据山江湖的区域特点和发展现状,遵循“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的战略构想和“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方针加以制定,并在省人大立法。具有法规效力的《规划纲要》,指导、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广大农民在山江湖区域开展开发和治理工作。山江湖工程积极贯彻“以开放促开发”的方针,建立和加强了与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关系。先后实施了UNDP一、二期无偿资金6360.20万元,贷款42.50万元。此外,引进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如参与式农村发展途径、开发式小额信贷扶贫方法、探索湖区替代产业途径等),为江西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4“参与式扶贫”

“参与式扶贫”是江西省革命老区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中所采用的一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扶贫方法。所谓“参与式扶贫”,是指通过政府投入一定数量的扶贫资金,以贫困村为平台,为贫困农户创造表达意愿的机会,赋予贫困农户知情权和监督权,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发动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过程,从而提高贫困农户自主脱贫、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施“参与式”扶贫的出发点是,建立一种公众参与扶贫行政过程的机制,使公众能介入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监督过程,提高扶贫行为的可持续性,使扶贫行为的目标瞄向更为准确,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扶贫资金的中间渗漏更少。从2002年开始,江西省扶贫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120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以村级扶贫规划为平台,采用“参与式”的扶贫方法。为实施好“参与式”扶贫工作,对全省

扶贫系统的工作人员和业务骨干以及1200个重点村的扶贫骨干进行了培训,重点学习“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制订的要求,重要工具、实施步骤、重点环节。在规划小组的组织和召集下,对村级基本情况进行“参与式农村调查”。掌握当地的自然地理状况、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和资源情况、社会状况和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情况,为规划的制订提供依据。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全乡、全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提出有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市场前景好、适合自身发展并能最大限度的覆盖贫困户和低收入户的产业,形成村级规划的发展思路。将扶贫项目及其支持体系进行整合,形成项目规划,制订阶段性实施计划,确定阶段性目标。村级扶贫规划制订后,必须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报上级扶贫部门批准后付诸实施。规划经批准后,重点村的整个扶贫工作以村级扶贫规划为平台,整合资源、整村推进。“参与式”扶贫取得的主要成效:首先,政府扶贫部门工作方式的转变,使扶贫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其次,增强了贫困群众改变家乡面貌和脱贫致富的责任感与义务感。第三,贫困地区群众和村级组织议事、决策、干事的能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了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第四,扶贫政策的目标瞄向更为准确。通过对农户进行分类,从中确定了社会保障户,贫困户,有利于采取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办法,解决他们的脱贫致富问题。第五,贫困地区发展思路更切实可行。通过综合分析贫困的现状,经村民和贫困户的充分讨论,明确了要重点发展的项目和存在的困难,选择了一批符合本地实际的扶贫项目,并逐个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保证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连续性。

5以工代赈扶贫

以工代赈是江西省政府针对需要救济的特殊困难群体(一般为低收入者,如贫困人口或受灾人口),通过组织其参加工程建设,取得劳务报酬(物资或资金)的一种特殊的赈济方式。以工代赈管理始终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按照基本建设程度实行项目管理。国家将以工代赈计划指标和建设任务下达到省区,以省区为主实行以工代赈管理。江西省老区面积广,山丘面积大,重点贫困地区基本分布在东西南北四边,由于地理、自然和社会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致贫原因千差万别,依据贫困县的不同特点划分为四大片区即赣南、井冈山、鄱阳湖、赣西北片区,针对各片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片区规划和年度项目建设计划,紧紧把握扶持目标和重点,确保项目和资金安排向人口集中连片且贫困程度深的乡村倾斜。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分年安排项目资金,充分发挥效益。江西省以工代赈工作按照“直接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突出建设重点,实行综合配套治理,切实提高扶贫效益”的原则,帮助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建设了一大批生产生活设施等工程,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6定点扶贫模式

所谓定点扶贫,就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到乡,工作重点在村,扶贫措施落实到村。中央国家机关在江西省有5个定点扶贫单位,确定江西省贫困县18个。2000年后,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在江西省定点扶贫单位增加到8个,确定贫困县增加到21个。从省内来说,“八七”扶贫攻坚期间江西省确定的贫困乡为492个,现在增加到563个,重点乡覆盖到全省82个县。

“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全省各级有2000多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参加了定点扶贫工作,定点扶持了493个贫困乡、2171个贫困村。新时期的定点扶贫工作有新的进展,2002年,全省各级定点单位共派出干部64200人次赴点开展工作,使受扶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各类扶贫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

7小额贷款扶贫

在“八七”扶贫攻坚期间,国家下达江西省扶贫贷款净增计划20.7亿元,实际投放20.2亿元,重点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共扶持贫困地区经济实体5955个。发放扶贫到户贷款13.74亿元,直接投放到贫困户37.7万户,解决了贫困户的生产资金需要,因地制宜的种植或养殖项目加快了贫困户的脱贫步伐,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八七”扶贫攻坚阶段结束以后,从2001年起,江西金融机构开始探索多种扶贫贷款到户的模式:一是因地制宜直接支持农户发展种养业,实现扶贫直接到户。集中力量支持其发展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业项目,以增加收入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着力优化种养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二是支持农户介入优势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通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业,逐步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品,使农村贫困户受益。三是支持农户连靠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项目辐射到户。在大力推进重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同时,鼓励支持农村龙头企业的发展,积极推行“公司+农户”、“工厂+基地”的新机制,发挥其对贫困地区农户发展种养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四是积极支持贫困农户进入市场,采取订单农业等措施,扶持贫困地区农民经纪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通过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到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使之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中介桥梁。五是支持农户开展劳务输出,通过精心组织农民进城务工,为贫困户增加收入开辟新的途径。

8井冈山老区科技扶贫

科技扶贫是把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送进广大老区贫困山乡,送到千家万户,引导农民依靠科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实践。科技部领导多次亲临井冈山区检查、部署工作。至“九五”期末,科技部先后为井冈山区科技扶贫设立项目82项,投入资金4300多万元。十多年来的科技扶贫实践,使井冈山区的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与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是促进了井冈山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壮大了一批支柱产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科技扶贫,择优选择了能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的蚕桑、笋竹、水禽、果茶四个主导产业作为区域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从良种推广、建立丰产样板,到产品深加工,进行系列技术的组装配套与开发,使之逐步成长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三是建立了“井冈山科技扶贫计算机信息系统”,并与中国科技信息所中心网联网。山区各县的相应机构也配备了电脑和打印机等终端设备,大大改善了科技服务条件。四是培训了一批科技管理和乡土技术人才。五是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和科技文化的交流,促进井冈山区的对外开放。

二、赴江西革命老区扶贫考察的的启示

对江西省革命老区进行的实地考察,虽然时间比较短暂,不能深入系统地学习江西省老区扶贫工作方面的理论方法,但是,江西省针对革命老区所采取的扶贫策略,取得的一

系列成功经验,对于内蒙古搞好革命老区建设还是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结合内蒙古革命老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老区扶贫工作,我们认为应该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要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正确处理好全区与老区的关系

虽然,我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全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存条件有明显的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扶贫开发仅仅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今后面临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就我区老区农村牧区而言,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因为他们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更差的山区、浅山丘陵地区、黄土沟壑区、荒漠区等地区,与全区总体贫困水平相比较,脱贫的难度更大;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巩固温饱的任务也很重,一遇到天灾人祸,极易返贫;农牧产品卖难,农牧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在贫困地区更为突出;虽然这些都是局部问题,但却与全局紧密相联。少数地区领导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到位,对扶贫开发工作抓得时紧时松,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认真解决。

老区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牧区的稳定。就当前来说,老区农村牧区能否稳定主要取决于党的家庭承包经营、减轻农牧民负担、扶贫开发的政策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家庭承包经营解决的是农牧民能否掌握基本的生产资料问题,减轻农牧民负担解决的是以农牧民轻徭薄赋的问题,而扶贫开发则是解决农村牧区中弱势群体生存能力、生计能力低下的问题。这三项政策是互相联系的,都关系到农牧民的生存、生计问题,无论哪一项没有落实,老区农村牧区都难得稳定。老区农村牧区稳定不了,就谈不上农村牧区的发展和农牧民的富裕。扶贫开发,也直接关系到我区老区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全区的崛起,必须也要有这些老区贫困地区的崛起,否则,必然拖全区的后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历史上较之于其他地区的相对贫困,但由于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一旦开发对路,较之于其他地区的崛起也更有潜力。为了实现全区的崛起,必须着力促成这些地区的崛起。

老区扶贫开发,还直接关系到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尚未解决温饱的、尚在温饱线上徘徊的群众是最需要我们去帮助和关心的,是最需要我们去为之服务的。

2坚持开发式扶贫思路,不断增强老区自我发展能力

对老区扶贫,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增强老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老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增强“造血”功能,这是开发式扶贫的真谛所在。要继续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解决老区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努力改善老区贫困地区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和生态条件,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要从大力发展老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转移到直接扶持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生产和提高收入以及帮助目标人群摆脱困境上来,从改善自然条件更多地转移到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上来,使老区贫困地区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生产的发展,促进群众生活的改善,并逐步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特别是增加老区贫困户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是老区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开发式扶贫方针,开拓增加群众收入的渠道。一是下大力气在老区贫困地区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老区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牧业和多种经营。我区革命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一方面,老区群众近靠山水林区,旅游资源丰富,天然林、次生林、混交林名贵树种很多,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摇相互应:纯天然野生动植物如:山兔、野鸡、山野菜、棒子,蘑菇、藏菜、山杏核、中草药等品种繁多且存有量丰厚。另一方面,革命老区又存在大量的革命早期历史遗址、人文事迹,通过开展革命文物的募集、整理和研究,维护、修缮革命遗址,开展红色旅游,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加强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资金引导,支持和鼓励革命老区发展乡村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牧户游”,实现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的有机互动,着力打造老区旅游品牌,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向前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认真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增加老区贫困户收入。要以旗县、乡苏木为主,因地制宜,努力培育1—2个单一品种超粮食产值的扶贫支柱产业。二是要结合村嘎查、乡镇苏木建设,有计划地进行异地安置扶贫,将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的贫困群众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帮助他们开辟新的就业门路,提高群众收入。三是要组织好劳务输出,加快老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劳务输出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开阔眼界,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要把组织劳务输出,加快劳动力转移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大力抓好贫困劳力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优先组织他们到发达地区务工。要切实减轻贫困户的负担,为老区贫困户创造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条件。

3要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处理好扶贫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建议自治区政府,一是将革命老区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管理,对每个革命老区旗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的专项投入。在进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重点向革命老区予以倾斜。二是从2010年起,设立用于革命老区发展的专项建设基金,专户管理,定向使用。三是参照国家今年拿出了近2亿元的彩票收入资金,用于江西、陕西等四个省革命老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做法。建议自治区也从彩票收入中安排一块资金,专门用于扶持老区旗县发展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利用特色资源,精心培育老区的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四是协调自治区发改委、水利厅、农牧业厅等有关部门按照老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安排专项资金的时候,对革命老区予以重点倾斜。

在扶贫资金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正确处理扶贫资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有关规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把财政扶贫资金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帮助老区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扶贫专项贷款中的一部分也要原则上重点用于老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尤其向龙头企业倾斜。扶贫信贷资金要尽力用足、保证用好。金融部门要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简化程序,适当放宽扶贫项目贷款条件,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更有效地发挥扶贫贷款的扶贫作用。小额信贷扶贫是行之有效的,应认真总结经验,大力推广。扶贫资金的分配,应尽量向革命老区倾斜,使用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接受群众监督。

4要强化科技文化扶贫,正确处理治穷与治愚的关系

要从根本上解决老区农村牧区的贫困问题,从长远来看,必须解决好治愚的问题,即解决好农村牧区的教育和科技问题。农村牧区教育的基础设施,农村牧区教师的素质和待遇,老区贫困儿童的经济承受能力,科技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等等,哪一项都是涉及全局的大问题。各级政府新阶段扶贫开发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老区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摆在重要位置上。

要加快发展老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要保证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不允许出现贫困户子女辍学现象。要加强老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为老区贫困地区培养技术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革命老区农牧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非农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新型农牧产业,尽快增加老区收入的重要途径,关键就在于培训。革命老区地理位置偏远,科技教育落后,必须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提高劳动者的能力。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多方配合、加强协作,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牧民培训工作。要从老区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步伐,在进一步完善各级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设科技扶贫示范园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做到老区重点村能通邮、通广播电视,逐步实现老区贫困地区信息网络化、通讯现代化,改变信息闭塞、文化落后的状况。在老区重点乡苏木要完善卫生院建设,在有条件的重点村嘎查要建立卫生所,要继续动员全社会为扶贫开发共同努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把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帮助老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这也是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坚持贯彻的一条重要经验。

5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重视革命老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老区农村牧区人口的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新时期扶贫的一项重大课题。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也就是建立农村小康社会的过程。只有在老区农村牧区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将建国后的60年来,国家实行的以户籍制度为表征,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为核心的城乡隔离的二元体制逐步打破,进而加速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原因,革命老区的社会事业投入较少,现阶段发展的步伐明显滞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各有关部门对革命老区的社会事业发展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方面:老区农牧民参加医保的积极性很高,但有的乡村参加医保的比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大力推动农牧民参加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保险,改善老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水平,确保农牧民病有所医。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农村牧区的保障水平偏低,由于低保的额度与地方的资金配套能力挂钩,处于相对贫穷的革命老区农牧民参加低保的比例很低,有的虽然过去参加了,但近两年却出现了断档的情况,有关部门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国家的要求协调配合,力争使老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到低保的范围,享受低保政策。在老区子女上学方面:老区农牧民由于居住分散且偏远,子女上学距离学校较远,有些孩子还需要父母到县城陪读,成本很高。必须针对这部分困难群体,有针对性地提高老区子女助学补贴,出台更加直接的优惠政策,降低辍学率,保证老区贫困农牧民的子女能够上得起学。

上一篇:煤矿机电科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学与问》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