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精选7篇)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 篇1

一、把握练习内容,收集作文习作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可适当“抛砖”而“引玉”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提倡学生自助式评改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评价是教师改,教师评,教师是习作的惟一裁判者,结果学生写得辛苦,教师改得辛苦,大家都苦多甘少,却收效甚微。如何变苦为乐,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在作文的评改这一环节中,强化学生评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大家变苦为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可见,大胆地改变传统的“精批细改”的做法,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彰显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来主宰其作文的命运,评判其作文的得与失,应该是当前语文教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三、把握创作激情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前提

激情、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四、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

前文强调了平时收集素材的重要性,并提出成块状收集整理素材的方法,形成有形的战时军需。但由于近几年高考命题走向有远离现实生活热点,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此时,转未知入已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面对陌生的命题范围,难以下笔,这是现实,是必然。但我们可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巧妙转换拟题,并在文中充斥进我们熟悉的素材,娴熟运笔,写成文章。

五、将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连接

作文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作文又是和学生的情感、思想血肉相连的一项心灵活动。但是实际情形却是学生写作经常千人一面,无情感、无思想、无个性,假话、套话连篇。虽然教导学生要多观察、多体验生活,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心,但是学生在写作时俨然成了一口枯井,感情之水很难流淌。这种情况显然不是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就能改变的,也不是教师口头上要求就能解决的,它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忽视学生情感、脱离学生生活所致。治病要治源,我觉得要想学生作文中有情感、有思想,必须从语文教学的日常活动——阅读教学入手。而随着教改的深入,这一想法越来越有了实施的现实性。纵观中学语文必修教材,收录的全是文质兼美的名篇,这些文章无论从情感的真挚、思想的丰沛、文辞的华美、作者的品格修为上都堪称楷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还语文其“人学”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多的走进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本身,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日日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我认为,中学语文作业不在多而在于有效果。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主要是在中学阶段打下基础,特别是理科学生,他们几乎只在中学学习写作。可见,中学作文教学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及人生是多么重要!愿广大语文教师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探索,为作文教学做出崭新的贡献。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四川省仪陇县回春中学 邓玉芳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学生一见作文心就烦。老师呢?也害怕作文教学,因为尽管很努力的讲解,但学生仍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谈一谈我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四川省仪陇县回春中学 邓玉芳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是我们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学生一见作文心就烦。老师呢?也害怕作文教学,因为尽管很努力的讲解,但学生仍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谈一谈我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生活是海洋,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力求写实。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首先,要明确观察的对象,其次,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菊花时,首选通过视觉了解菊花的形状、颜色、姿态;然后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再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再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最后,要求学生带着情感去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呢?

1.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少点批评。学生的作文,在批改时都要找到他们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并且每次作文时都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佳作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哪怕是一个字用得妙,一个开头写得精彩都衷心表扬一番,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作文水平高低并不一致,“一刀切”、“一锅煮”的教法使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和行为,因此每次作文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务、分类指导。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各类作文竞赛,积极向报刊投稿发表,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降低要求,减少难度,使他们的写作能有所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三、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呢?

1.拓宽阅读面。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一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是优秀作文选之类,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示;三是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的非文学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

2.制作阅读卡。要求学生对在平时教学的文章中或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的精彩片断、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名人名言及时摘抄,分类进行整理,并写上简要的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定向的专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所谓定向专题阅读,就要求学生阅读的书籍(或文章)时,要与语文教材的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语体相协调,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效率。(语文教学论文 )自由阅读就是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选定材料,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以便于学生在写作时有不同的材料,写出来的作文才会丰富多彩。

四、多些片段,多写日记,练习随笔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写日记。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而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在随笔里,我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有到了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五、帮助学生归纳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1.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定靓丽的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想使文题靓丽新颖,可引导学生采用如下方法:①引用式。直接引用与材料中心相吻合的诗句、名句、歌词、俗语、广告、做文章标题。这类文题醒目,易引起读者共鸣。②修辞式。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用这种方法拟定标题形象传神,有感染力。

2.提供策略方法的指导——写好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引人注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例如开头的写法有:巧用修辞,展示风采、悬念入题,引人入胜、抒情开篇,真情感人、转折入题,生动深刻、描写入题,自然真挚。结尾的方法有:自然收束式、画龙点睛式、首尾呼应式、名言警句式、抒情议论式。

3.要写好作文,必须指导学生锤炼词语,善用修辞,为文章增添光彩。我指导学生作文的前提思想: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先光彩夺目,然后才平淡自然。作文的初学者在写作文的时候,无时无刻都要以丰富的词汇,优美的文辞来吸引读者,博取作文高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既需要语文教师大胆改革,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才能扬长避短,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让作文教学不再黯淡无光,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中考作文复习七法

中考作文复习,传统上采用模拟考试和讲评,每周一次或多次,收不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近几年来我们要用了以学生训练为主的复习方法,明显地提高了复习效率,收到了极佳效果。

一、语言技能训练法。每堂语文复习课前5分钟,学生按老师每周语言训练的题目,有准备的口头表达。例如各种简短的应用文训练,各种文体的片断训练等等,细水长流,以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搜集材料法。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各种资料,每周抽出一节课,自由阅读,使学生在广袤瑰丽的作文海洋,搜集作文素材,学习多种写作上的技巧。

三、佳作欣赏法。指导学生在搜集材料法的活动中,把佳作选出来,每人选一篇,让学生在小组或班上交流。此法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

四、专题训练法。在一段时间里,配合搜集材料法、佳作欣赏法,集中训练一个专题。如说明文专题,以空间、时间或逻辑为顺序各练习一篇,从中找出说明顺序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应用文也可采用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各类型的格式要求,而且也通过对比,把应用文极易混淆、出错的地方暴露出来,加以改正。

五、提纲训练法。此法目的是增加训练密度、节约训练时间。例如训练议论文时,专题是一事一议,教师可启发学生提出一些作文题目,如《说难》,《说失败》,《迟到一分钟是小事吗?》等等,在众多的题目里,选出五个,然后要学生只拟提纲,不求成文。此法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求学生多角度立意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快速思维,同时在写作效益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仿写法。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力、记忆力和摹仿想象力,老师和学生先读一篇范文,然后让学生去仿写。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 篇2

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观,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俄罗斯中学教学大纲从存在主义教育、客观性教育、社会性教育和评价性教育角度进一步阐释了英语课程标准。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责任的哲学思想体现了教育界教学的趋势, 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一、存在主义教育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源于德国的存在主义哲学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 20世纪50年代, 美国教育家奈勒、莫里斯等将存在主义运用于教育理论中, 于是形成了一种教育观和教育思想流派。

俄罗斯在制定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时引用了存在主义教育观并从知识、技能两个方面阐述学习英语课程应达到的目标:使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学习外语的重要性, 熟知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 明确个人需求并树立正确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以培养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价值观, 掌握表达个人的情感、意志的方式, 在教育中提高个人的独立、自主性,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教育目标, 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社会观, 并形成主人翁感和爱国主义意识。

二、俄罗斯中学英语课程目标

俄罗斯中学英语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来确定每个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

(一) 基础教育阶段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时注重其认知需求;关注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 例如, 世界观、宗教信仰、道德观、审美观、他人和自我的心理感受;认知自我人格、自我表达、自信、自我教育的能力和需求;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继续创造可持续的学习动机, 避免青少年厌烦、不适应学校的教学活动, 而在同学中能受到尊重, 获得积极的评价, 具有威望的情感需求等都是学习的重要动机;规划自己的未来。

(二) 中级教育阶段

中级教育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教育时需要学生掌握情感、意志、智育和行为的交际方式。在此阶段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但是为了满足其兴趣, 而且应在教学中体现学科间的联系。英语学科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学生熟知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在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共同点, 社会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环境的异同;两国的杰出人物以及他们在科学和世界文化领域中做出的贡献、文学、艺术以及文化遗产等。

中级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时注重自我完善和与之相关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探寻人生的意义, 认知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和外语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从业方向;从对世界观、宗教信仰、道德观和审美观方面着手改变个人兴趣, 培养自己对他人的心理感受的兴趣;使学生熟知社会法律和道德标准并做好步入成年阶段应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准备;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未来。

三、俄罗斯中学英语课程实施

(一) 存在主义教育理念实施

在英语实践活动中, 制订学习计划、准备英语考试、上网查找所需资料、阅读自己所感兴趣的文章、听音乐、观看英语电影、与操英语者交谈、在所学语言国家实习等对接受基础教育和中级教育的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因此, 在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学习期间保证学生精神状态饱满。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直观教学, 并根据学生所具有的能力灵活地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教学内容应满足此年龄段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学生自由选择的需求。

2、培养学生对认知活动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运用积极和消极的情感来推动认知活动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创新能力、记忆力等可以使学生对认知活动逐渐产生兴趣。

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英语课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地表现出积极和消极的情绪, 并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越感, 通过教学内容、过程动机来促进学习活动进行, 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评价。

4、形成学生自我调节长效机制。基于学生的基本需求在学习英语课程时应确定学习本门课程的人生价值以及成绩达标的标准, 建立个人学习目标, 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并能坚持运用此学习方法, 根据教学过程的评价和终极评价适当地调节自我行为。

(二) 中学英语课程质量监控

中学英语课程质量监控是通过英语教师与学校的心理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价, 分析评价结果, 并在此基础上拟定正确的工作计划。在俄罗斯基础教育和中级教育阶段主要评价学生的交际能力, 评价此种能力主要通过学生掌握词汇、情感表达、意志的意图和行动的能力来进行评估。

四、存在主义教育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主要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评价:通过学生的能力和意愿来评价其活动、人格和与他人交际的能力, 以及接受他人、老师的批评与建议的能力, 并将此作为自我发展的一种机制的能力。

自我评价是一种与他人需求和行为活动进行比较进而评价自己的能力。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熟知并了解在当今社会学习语言的必要性、学习语言对自我发展的意义、精通外语对以后发展的重要性、英国人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价值观;了解对英国和英国人的看法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文化交际、在比较学习本国和英国的文化同时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和个性发展的观念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评价对所学课程、教学活动, 以及表达个人情感和意志行为的词汇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康宏.存在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启示[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5 (2) :102.

[2]王爱玲, 论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6) :5.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 篇3

关键词:地理教学大纲;新加坡;比较

2005年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颁布《地理大纲初级中学2006》,该地理大纲于2006 年的中一学段和2007 年的中二学段正式实施。经过8年的实践,在2006年版教学大纲基础上,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于2014年又公布了《2014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此版地理教学大纲在2014年的中一学段和2015年的中二学段开始正式实施。2014年版地理教学大纲继承2006年版的同时,又有很大发展。本文从结构要素、具体结构要素和内容标准三方面,对两版地理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解读新版地理教学大纲。

一、两版地理教学大纲结构要素比较

表1呈现了2006年版新加坡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结构要素。该教学大纲结构完整,要素齐全,如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内容大纲、教学建议等。从中可以看出,该版教学大纲对课程评价进行详细的阐述,同时将课程内容大纲针对不同课程进行分类阐述,由此可见,该版地理教学大纲十分重视课程评价和因材施教。

从表2可以看出,2014年版地理教学大纲的重点落在教学方法、能力培养和地理教育价值上。该版教学大纲新增地理教育价值、教学方法和21世纪需具备的能力,并且花大篇幅阐述这三个方面。其它方面,与2006年版的教学大纲基本相似,有些方面做了进一步表述。

总之,2006年版教学大纲十分重视因材施教,将两种不同类型课程对应的教学大纲进行分类阐述,虽然这两类课程的地理教学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同时还对课程评价进行详细比较。2006年版地理教学大纲在近8年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不足,加之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环境的不断变化,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对该版教学大纲进行改版,颁布2014年版地理教学大纲。新版地理教学大纲重点突出地理教育价值、地理探究和21世纪需具备的能力。

二、两版地理教学大纲内容要素比较

表3为2006年版地理教学大纲内容要素,具有以下特点。

以环境为主题联系密切。四大地理主题即理解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管理环境,以环境为核心,通过环境进行串联,各个主题之间存在着“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逻辑关系,彼此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

课程内容包含基本的自然地理要素即气候、地形、河流和植被等,以及基本的人文地理要素即人口、聚落、农业、交通等,该版本地理教学大纲学习的地理要素比较齐全。

以学习地理基本知识为主。该版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具体结构要素是最为基本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这些内容,这是地理教学大纲对学生的最低要求。

表4为2014年版地理教学大纲内容要素,主要特点如下。

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从表4可以看出,6个地理问题中有5个用“如何”进行阐述,这其实是在寻找解决地理问题的措施。由此可见,这是要求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用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培养其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更为生活化。两大主题内的6个地理问题——热带雨林、水供应、能源、住房、交通、洪水,是当前新加坡每个公民生活中都必须面临的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学会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保证生活质量和自身发展。

该版地理教学大纲具体结构要素把地理调查和地理数据与两大主题并列,可以看出对两个内容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这两个内容也是学习地理的必备技能,尤其是地理数据技能中的读图和析图技能。

三、 两版地理教学大纲内容标准比较

表5为2006年版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标准(部分)。前面已提及该版教学大纲为实践因材施教的理念,把课程内容标准分为了两种类型,这里不再阐述。该版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标准包含主题、内容、学习效果、概念和价值观/态度。从截取部分的内容标准看,将价值观/态度单列一项,而不是放在学习结果中进行阐述,虽然价值观/态度也是学习结果的一种,可以看出它对价值观/态度的重视程度。至于学习结果方面,通过分析剩下部分的内容标准,能够看出使用了众多的可操作性行为动词。

表6为2014年版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标准(部分)。该版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标准分别从话题、学习结果、知识或技能、地理核心概念或内容概念、教育部举措五个方面进行表述。较2004年版的地理教学大纲,增加了教育部举措这个方面,并且对学习结果进行区分。该版地理教学大纲具有以下特点。

强调能力培养。该能力主要为21世纪需具备的能力和社会情感学习能力,这两种能力是一个合格公民必须具备的,不仅地理学科,其它学科也承担培养这两种能力的任务。

重视地理探究。在每一个地理问题中的知识或技能一项,都会强调技能,而该技能就是地理探究。不仅课堂上倡导探究式教学,更提倡课外地理探究即实地地理调查。

参考文献:

[1][2] 贺志康.中新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50-51.

[3]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2014 Lower Secondary Geography Teaching Syllabuses[Z].新加坡:2014.

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篇4

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4月第1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一、教学目的    高中语文教学,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二、教学内容和要求(一)阅读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3.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4.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5.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见附录一)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6.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7.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8.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二)写作9.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10.能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看法。11.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12.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13.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14.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做到规范、简明、连贯、得体。15.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提倡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16.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三年中课外练笔不少于3万字。17.如有条件,可学习使用计算机写作。(三)口语交际18.自信负责地表达,文明得体地交流,善于倾听,敏捷应对。19.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表达简洁明了,力求流畅、生动,体现口语特点。20.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提高口头表达的.效果。21.在讨论中能尊重、理解他人,有自己的主见,并能条理清楚地加以陈述。22.具有一定的演讲和辩论能力,力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有风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四)综合性学习23.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24.能自主选择恰当的课题,制订研究计划,运用调查、访问、讨论、查找资料、网上检索等多种方式,进行研讨,形成成果,并展示和交流。25.自主组织与语文学科有关的各种社团活动。(五)课文26.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丰富多样,体现教学目的,难易适度,适合教学。27.课文应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注意联系当代社会和科技文化发展,联系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28.课文注释和练习应少而精,富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组织和编排应灵活多样,应给教学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三、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二)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三)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四)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五)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加强课内外的沟通,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为了考察学和教的情况,改进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评价不能片面追求甄别和选拔的目标。对学生的评价,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要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对教师的评价,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   教学评价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评价要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积累、体验和感悟。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考试,要着重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还要注意检查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考试方式要多样化,避免片面追求客观化;标准化的倾向,要有利于学生独创精神的发挥。要讲究主观性试题命题和阅卷的科学性。不出怪题偏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不要求学生死记词语解释。   教学评价,应注意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应多加激励,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利于改进教学,提高质量。五、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的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学校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积极利用。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为高中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如工具书、报刊、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读物、科技读物等各类图书,以及教学挂图、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网络等。学校还应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附录一常见文言词(一)实词(120个)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二)虚词(15个)而 乎 其 且 所 为 焉 也以 因 于 与 则 者 之附录二古诗文背诵篇目(一)古文(10篇)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陈情表 李密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勃师说 韩 愈阿房宫赋 杜牧六国论 苏洵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前赤壁赋苏轼(二)诗词曲(30首)氓《诗经》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山居秋暝王 维蜀道难李 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将进酒李 白兵车行杜甫蜀相杜 甫客至杜 甫登高杜 甫登岳阳楼杜 甫石头城刘禹锡琵琶行白居易李凭箜篌引李 贺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锦瑟李商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王实甫注:以上篇目推荐给学生背诵,不一定都选作课文。白话诗文背诵篇目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附录三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三年中阅读总量达到3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钱锺书《围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艾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科学与人文的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有哪些 篇5

一、现行《教学大纲》的特点

与以往的大纲相比,现行大纲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它充分吸取了当前国际、国内关于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的数学教育思想,汲取了国际、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如“大众数学教育观、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理念,对数学交流的重视,注重应用,以及以现代认知科学理论支持课程改革等。

2.注重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大纲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一段文字”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这是有史以来我国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提到创新意识,而且在后面,大纲还对创新意识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初中数学中要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具有的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3.对内容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一是删去了一些对后继学习意义不大的内容或要求,删去学的很早但用得较晚的内容(如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删去了特殊的技巧性的内容(如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十字相乘法),删去了过难或过于繁琐的内容或要求(如二次根式运算时含有双重根号),增加了实习作业,加强了实际的联系。

4.进一步注重能力的提高,为此大纲中增加了探究性活动,如在初二代数中插入”a=bc型的数量关系问题“,要求”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或其他学科中发现数量关系为a=bc型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探究,了解这一类型的数量关系,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见大纲中(八)分式中的3和具体要求的(2)),同时还提出了培养学生”实验“和”猜想“的能力,(见大纲一、三(四)、四中几何的第4个教学要求等)。

二、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初中数学的地位、作用的界定

《大纲》前言的第一段简述了数学科学的地位、作用:”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在当代社会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教学大纲相比较,这里出现了”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的广泛渗入,以及”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词语,突了数学具有应用、思想方法、语言文化三个方面的价值特征,说明数学对提高人类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大纲》前言的第二段简述初中数学学科的地位、作用,指出:”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因此,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从数学教育的高度来谈数学教学,把初中数学学科摆在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地位。《教学大纲》首次提到“数学素养”,而且把它作为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根据初中阶段的总的培养目标和初中数学学科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确定的,是《教学大纲》的核心。它也是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正确理解、切实贯彻教学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教学大纲》规定:“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目的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使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即能力培养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即思想品德教育目的。

1.双基教育目的

什么是“双基”?《大纲》指出:“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数学能力、品质等的培养都必须通过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来实现,学生参加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直接应用的也是知识与技能。因而,“双基”既有工具性又有载体性。忽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其他教学目的都无法实现。

(1)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含义与内容,《大纲》指出:“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指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列为数学基础知识,是历次教学大纲中所没有的。它充分反映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地位。

关于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把握:首先,数学思想和方法离不开数学内容,它是随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而发展的,因而是数学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大纲》把它列为基础知识(但必须与具体内容相联系)。同时,它反过来可以促进数学的发展,又是可以从数学内容中析出的。因而,仅有数学内容,并不能呈现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中必须加以提炼、渗透。其次,数学思想和方法都是思维的产物,是从事数学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手段。第三,数学思想和方法是科学思想方法,有一般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的本质认识。

初中数学教学中基本数学思想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已知与未知互相转化的思想(包括等价转化思想与化归思想),分类思想,特殊与一般化思想等。

数学方法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为达到预期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所包含的可操作的规则或模式。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消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添加辅助元素及因式分解法等。

(2)初中数学基本技能的含义。《大纲》指出:“初中数学教育中要培养的基本技能是: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在完成比较复杂活动的过程中,二者往往交互作用。数学基本技能既包含动作技能,更包含心智技能。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同时运用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才能达到相应目标。例如,解一元一次方程时首先要在头脑中选择合理的、序列的方式来操作: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这属于心智技能。具体写出来,就属于动作技能。

知识与技能互相依存。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知识的应用。运用知识才能形成技能,技能形成过程中也巩固了知识。二者区别在于含义不同,是对不同对象的概括。知识是经验的概括,技能是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数学技能又是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一方面,不能脱离技能的训练来发展学生能力;另一方面,有一些技能本身就含有能力的因素,有时很难区分,但能力并不能为技能所代替。

2.能力培养目的

关于能力的培养目标,《大纲》要求:通过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1)运算能力。数学离不开运算,数学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在于数学的运算性质,它所反复的数量关系以及一些空间形式也是通过运算呈现的。因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

《大纲》指出:“运算是能力是: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并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所谓“运算”。是指在法则指导下对具体对象进行变形的演绎过程。初中数学运算主要涉及数与式的各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初中数学运算的对象是随着数学知识体系的展开逐步深入的。代数部分,在数系的扩充方面,从算术数的运算,到有理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随着用字母表示数,运算的对象变为式,从整式的运算到分式运算、根式运算。随着变量的引入,运算又发展到“对应”,高中还分遇到微分、积分运算等等。在初中阶段,恒等变形、同解变形等实际上是由许多运算构成,它本身也可视为运算,例如因工分解、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几何部分涉及的运算实际上是用代数运算去求一些几何元素,如三角形的边、高、角、面积、比值。

(2)思维能力。数学的特点决定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必须发展其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基本的数学能力中居首要地位,它影响着其他能力的发展,各国数学课程都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大纲》指出:“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会运用数学概念、原理、思想和方法辩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水平。这里细致地阐述了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范围。

(3)空间观念。空间问题是人们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遇到的,如果没有起码的空间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将很难适应生活和学习的需要。初中阶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不宜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初中《教学大纲》中仅提出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任务,即”空间观念主要是:能够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够由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能够在基本的图形中提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够根据条件作出或画出图形“。这里明确了”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区别,要求较低,同时也说明空间观念(也包括空间想象能力)不仅在立体几何中有,在平面图形中也有。

一般地,空间想象能力是一种把性质与图形、数与形、问题与图形结合起来的能力。它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空间知觉,主要从婴儿开始至学前培养与发展;第二阶段为空间观念,主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与发展;第三阶段为空间想象,人们在由实物抽象成立体图形或研究复杂的立体图形时,往往要用到这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高级阶段将突破二维、三维的限制,进入任意维空间,也将突破有限维的限制,进入无限维空间,最终将脱离欧氏空间而进入整个数学世界中。

(4)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数学知识和能力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是在生产和实践中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教学所培养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最终必须落到实到”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上。

《大纲》指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能够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5)数学创新意识。大纲指出:”初中数学中要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创新“与”发现“、”发明“(这里把三者都视为作动词)不同。把一件客观事物或一项客观规律寻找并揭示出来为”发现“。在现代社会中,”发现“就以”提出“作为它的延伸;如果没有”提出“作为”发现“的后继步骤,那么此项”发现“就不会被赋予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发现“有正误之分,错误的”发现“不会被社会承认。”发明“是创造全新的事物或方法的一个过程。某种新的事物或方法,不被某人”发明“出来,就会被以后的别人”发明“出来;对新的事物或方法略作改进,不再视为”发明“;没有重大价值的创造,一般不能被人类社会视为”发明“。所以历史上知名的大发明家,其人数是不多的。”创新“则是几乎人人都有、人人都能进行的创造过程,一个人利用他(她)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就可以算作”创新“。在这里,主体没有必要与他人去比较”创新“的时间先后、结果优劣、能力强弱、水平高低。”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提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本。

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应注重以下方面。

(1)提高认识。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当作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基本原则,即当作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施基准。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3)提供素材。在必学内容中增加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并在教学中认真实施。

(4)目标落实。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评议进行交流的能力。

《大纲》在阐述诸能力之后,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句话等价于”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教学“。

3.思想教育培养目的

初中数学教学目的还包含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两个重要内容。《大纲》指出:”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指: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这些品质对学好数学有特殊的意义,是初中数学教学必须追求的重要目标,《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进一步加以阐述。例如,在”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要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建议:”并经常介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古今数学成就,以及在现代科学、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逐步明确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学习。“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 篇6

本文试用比较的方法,对三地的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借鉴两地的经验,进一步 修改完善我国初中的音乐教学大纲,促进我国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

香港、台湾两地的文化教育与内地同一根源,有着许多共同点,彼此各具特色,相同之中有差异。为更好 地借鉴两地的经验,找出其共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求进一步充实完善我国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学大纲,促 进我国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笔者试图用比较的方法,对内地1992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音 乐教学大纲》(简称试用大纲)、香港课程发展委员会1986年公布的《音乐科课程纲要》(简称香港纲要)和 台湾教育部1983年颁布的《国民中学音乐课程标准》(简称台湾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供将来修订我国义务 教育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时参考。

一、教学目标(目的)比较

试用大纲教学目的: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 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启迪智慧,陶 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小学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了解我国各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 一定音乐鉴赏的能力。”

香港纲要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使他们对所听的音乐能有更深的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 生通过创作活动来表达自我。增进学生歌唱及演奏的技巧。增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读、写能力。”

台湾标准教学目的:

“增进学生爱好音乐,欣赏音乐之兴趣,并提高其欣赏能力。培养学生演唱歌曲与演奏乐器之技能,创作 音乐之兴趣。增进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发展读谱能力。辅导学生体验传统及创新的民族音乐。涵养审美能力,陶冶生活情趣,养成学生快乐活泼奋发进取之精神,及乐群合作、忠勇爱国之情操。”

目标比较评述:

共同点

试用大纲、香港纲要、台湾标准均强调音乐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审美能力与对音 乐的鉴赏力,通过音乐陶冶生活情趣和激发爱国情操方面,试用大纲、台湾标准则比较明确。

差异点

试用大纲着重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以及陶冶情操,使学生身心健康。香港纲要提出学生通 过创作活动来表达自我和增进演奏技巧、读、写能力。台湾标准把演奏乐器技能和培养创作兴趣列入目标。

从上述异同点看出,港台大纲的目标紧扣音乐科目宗旨,要求也高于试用大纲。

试用大纲没有提出创作活动与乐器演奏的要求。本人认为这种要求是必需的,因为音乐是情感的形式,只 有通过创作实践才能表达自我情感体验。乐器演奏技巧在今天成为音乐活动的密不可分的内容,在义务教育阶 段应该培养学生乐器演奏能力。因为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正确欣赏音乐及进行一切音乐活动如比赛、演出等。考虑到条件所限,在大纲中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提出不同要求。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的比较

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具体比较见表1 表1 歌唱 欣赏 音乐基础 内 选用中外民 中外民歌及 简谱与五线 地 歌歌曲齐唱 声乐曲、器 谱是每课必

、轮唱、二 乐曲、歌剧 学的内容,了

声部合唱、、舞剧着重 解调、音阶

合唱.重视唱 在民族民间、和弦等知

歌技巧训练, 音乐,了解 识.培养兼听其 音乐,了解

他声部能力.音乐体裁, 音乐表现手

段.香 中外民歌及 中国及西洋 五线谱教学, 港 齐唱,二声部 音乐各占50% 重视节奏及

及多声部合 ,介绍各种曲 音准训练,唱、轮唱和 式.二段体、增强学生对

卡农曲.注意 三段体、变 节奏、旋律

声乐技巧.奏曲、华尔、和声辨认

兹、探戈、与掌握能力.协奏曲、交

响乐等.台 常用大调与 台湾及西洋 附乐曲结合 湾 小调歌曲及 音乐.中国 教学实践进

多拍子歌曲 音乐史,西 行五线谱练 ,齐唱、独 洋音乐史.习,和声学 唱、轮唱、对位法、曲

卡农曲、中 式学创作等.国七声音阶

曲、二部三

部合唱曲等.比 都强调民族 都欣赏民族 音乐基础,港 较 音乐,内地重 音乐,但西、台用五线

视技能训练, 洋音乐的欣 谱教学,内地

港、台重视 赏内地比港 简谱与五线

合唱.、台少.谱共用.演奏 创作 内 大纲提及根 地 据不同条件

选用乐器, 重视民族器

乐.香 旋律乐器, 简单歌曲或 港 节奏乐器, 旋律创作伴

打击乐器.奏去配合故

事、诗歌、朗诵、律动

或话剧.台 旋律乐器, 节奏、语言 湾 节奏乐器,、动作及和 键盘乐器.声的创作教

学,重组新曲

调,即兴唱歌

或即兴吹奏

乐器.比 内地因地 内地没列入 较 制宜,合 大纲要求, 理安排, 港台重视实

港、台重 践训练.视乐器训

练.教学内容与要求共同点与差异性

试用大纲、香港纲要、台湾标准均重视歌唱技巧训练与情操熏陶。对基本乐理授课以各自的实际情况提出 了不同的设置。对欣赏一项(香港纲要为音乐聆听)彼此的共识是增加学生音乐见识,开拓学生的音乐领域,发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对歌曲的欣赏,试用大纲、香港纲要、台湾标准都重视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份量以及 通过音乐发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思想,增强民族自豪感。这里我们特别分析其差异性。

从总体上看,试用大纲的教学内容不够具体,梯度不明。大纲的基本结构只是由歌唱、欣赏、音乐基础三 项内容构成,而且要求较低、范围较窄。对创作一项还没有列入教学大纲,对五线谱教学未提到必要位置上去。对器乐无任何规定性要求,只提及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由于对器乐教学无具体要求,学生不能运用乐器教 学来参与整个音乐活动,不能体验音乐活动的全过程,小组合奏、歌唱伴奏效果相对减弱。对歌唱一项要求较 全面,有齐唱、轮唱、二部合唱,有条件的学校可学习多声部合唱。

香港纲要则是与小学阶段的大纲紧密衔接的。因此系统性严密,起点高,具体、实用。从歌唱起到音乐专 题研习,内涵丰富,梯度明确。开始的歌唱一项,首先让学生进入音乐世界,使学生认识世界各国不同的歌唱 传统。香港课程的六大项目,把智力因素的培养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高度融为一体,把感性的认识与理性的认 识贯穿在教学活动的细节上。比如要求聆听的歌曲要增强学生的音乐活力,然后把节奏、旋律和声融于学生日 常歌词谱写与乐器演奏之中,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音乐创作一项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倡用已获得的知识与技巧来叙事而不用对白。他们试用不同曲式(三段体或回旋曲等)去创作乐曲。这种实 施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很大的乐趣,而且大大加强音乐感受。在创作中,香港的特色还配合实践创作。比如使 用录音设备协助创作,为歌曲配上特殊的音响效果,创作乐曲配合图画、照片需要的气氛,创作电子音乐等。在音乐专题研习一项中,大纲所选的题目能把学生引向世界,引向科学,也能让学生回顾历史。这是音乐领域 较深层的问题。可以而且应该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打下一定的基础。选题中从爵士音乐、电影音乐、音乐中的幽 默,某些国家的民族音乐到绘画与音乐、科学与音乐、音乐与音乐科技、电子讯号合作器到中国古今音乐风格 的变化与发展,这些研习无疑以生动、形象的效果达到音乐科目的目的

台湾标准内容比香港要更具民族特色,这符合“唯其民族的才是全世界的”的哲理。在歌曲一项,把我国 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的歌曲列为主要内容。对歌曲的选择还明确规定我国民歌与艺术歌曲至少50%。这个比例 是否符合当今世界的艺术潮流,当然也值得探讨。

台湾标准的创作活动一项,从创作节奏动作、节奏语言、节奏乐器的训练到用五音阶和分解和弦创作曲调,即兴唱歌或即兴吹奏乐器,这个过程把基本练习、乐理的教学进度体现在创作实践之中,它强化已学过的知 识,用自我体会巩固初步掌握的技巧,不过对创作的实施办法没有香港多样化。

台湾标准对乐理一项的内容安排,注意了承前启后的关系,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安排密细,最基础的知识全 部囊括其中。对基本练习一项,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学生经过这些技巧训练以后,基本上能主动顺利地参 加创作与参加社会上的音乐活动。

三、几点建议

目标的实现只有在明细规格的大纲中才能达到。通过内地、香港、台湾三种教学大纲的比较,我国义务教 育初中阶段的音乐试用大纲的修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内地试用大纲多从理论性、政治性的认识出发,香港与台湾则多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其实两者是要相 互兼顾的,但只有通过实用、实践才能达到理性的目的(审美,创造性思维的开通,净化情感)。试用大纲修 订尽可能吸收港台的教学内容和参考其实施方法。2.音乐是一种文化,是时代的音符,体现了丰富的历史积淀与时代特色。因此在欣赏、聆听、歌唱等课程 中,既要研究熟悉自己祖先的东西,又要研究认识世界各国的音乐传统。香港纲要在处理这种关系中比较适中,对中、西音乐及中、西著名音乐家能兼顾得当,我们的选材最好折中一些。

3.音乐素有艺术王冠之称,她以特有的表情魅力,强有力地占据人们的心灵。列宁甚至说过:“我不知道 有什么比《热情奏鸣曲》(贝多芬作品)更为壮丽。”这充分说明,音乐的感染力有多强。我们应抓住音乐的 特性,去展开自己的施教活动。只要选材适当,施教得法,智力的与非智力的因素都会交融相会,思想性与艺 术性也会和谐地体现。因此在歌唱、欣赏选材上,要增加音乐美的成分,强化音乐感受能力。

4.试用大纲的目标是正确的,但大纲的明细规格还未足以体现其目标的要求。目标高,而要求偏低,各年 级之间知识点的深、广度要求欠具体明确。尽管我们的教育事业还不够发达,教学设备尤其是音乐教学设备还 很简陋,师资力量仍很薄弱,但还是应该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师资培训的同时,重视大纲的建设,如果 大纲空泛则施教过程中必然出现随意性和简单化的现象,从而影响一代人的音乐素养。、5.音乐创作活动能使学生将学到的基础知识变为基本技能,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并能更 好地丰富其思维想象力,促进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还能加深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港、台的 音乐教育对此十分重视,这从其大纲中即可看出。而在同属于素质教育的我国初中阶段里,此项要求在大纲中 还未被列上议事日程,这似乎是一大疏忽和缺陷。因此,建议把音乐创作的教学活动在修订时列入大纲中去,使之更为完善。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 篇7

上海市浦光中学(原上海青年会中学)创建于1901年,坐落于上海外滩地区苏州河畔,巴洛克式的教学楼精致而典雅。该校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浓郁人文氛围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完全中学。建校110年来,这里曾走进众多名师,如洪深、邹韬奋、沈雁冰、郭沫若、陶行知、冼星海等历史文化名人曾来该校任教或讲学;这里也曾走出无数英才,如电影制作家邵逸夫、建筑大师贝聿铭、音乐指挥家司徒汉、乒乓球世界冠军李振恃、视觉艺术家陈逸飞、著名劳动模范陈燕飞等。

该校秉承百年积淀,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努力遵循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视学生的内在发展为学业发展之源,以学生长远发展为本,以学生参与实践为载体,逐步形成了教育信息技术、外语口语教学和击剑竞技体育三大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该校将“让师生在关爱中成长,让学校在和谐中发展”作为办学理念,以此作为学校共同价值观体系的核心。该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进行实践,引导学生既能感知关爱,也能付出关爱;既能关心自己,也能关心他人、关心社会。该校通过开展和谐“导学”的教育教学研究,遵循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认知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开发学生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与能力。

上一篇:祝愿高考成功祝福语下一篇:可可托海镇小学2011年依法治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