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免疫学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科学院免疫学(推荐8篇)

中国科学院免疫学 篇1

来源:人人考研 最后更新:2009-05-

21本《医学免疫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生物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免疫学是研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结构及其免疫生物学功能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已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对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免疫学技术原理有较深的了解;系统掌握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过程及其调节。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免疫系统

1.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熟悉中枢免疫器官组成和主要功能

(2)熟悉外周免疫器官组成和主要功能

(3)熟悉淋巴细胞的归巢和再循环

2.免疫细胞

(1)掌握免疫细胞的类型

(2)熟悉各类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

(3)掌握各类免疫细胞的主要功能

3.免疫分子

(1)了解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分类、功能和制备

(2)了解补体系统的组成、激活途径、活化的调控、补体受体和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3)熟悉细胞因子的分类、主要细胞因子的来源和生物学作用

(4)熟悉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的种类和功能

二、免疫应答

1.免疫应答概述

(1)掌握免疫应答的类型

(2)熟悉免疫应答的过程

2.抗原

(1)了解抗原的分类

(2)了解抗原特异性

3.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了解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2)掌握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3)熟悉体液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4)掌握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

(5)掌握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

4.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了解抗原递呈细胞与T细胞的相互作用

(2)熟悉CTL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机制

(3)掌握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4)了解活化T细胞的转归

(5)掌握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

5.免疫耐受

(1)了解免疫耐受的特点

(2)了解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

(3)了解免疫耐受的维持和终止

(4)了解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三、免疫调节

1.熟悉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2.熟悉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

3.掌握整体水平的神经免疫调节

4.了解独特型网络的调节作用

四、遗传免疫学

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1)了解小鼠和人类的MHC

(2)了解MHC的功能

2.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IgSF)

(1)了解IgSF的类型

(2)了解抗原受体复合物

(3)了解免疫球蛋白受体

(4)了解细胞因子受体

五、免疫病理和临床免疫

1.超敏反应

(1)了解超敏反应分型

(2)了解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3)了解常见的超敏反应性疾病

2.自身免疫性疾病

(1)了解自身免疫病的分类和常见疾病

(2)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

(3)了解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

3.肿瘤免疫学

(1)了解肿瘤抗原

(2)了解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3)了解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4)了解肿瘤的免疫治疗

4.移植免疫

(1)了解移植免疫类型

(2)了解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机制

(3)了解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

5.抗感染免疫

(1)了解抗感染免疫类型

(2)熟悉抗细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3)熟悉抗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

(4)熟悉与抗感染免疫有关的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

六、免疫学检测技术

1.免疫标记技术

(1)了解免疫荧光技术

(2)熟悉放射免疫分析

(3)掌握酶联免疫分析

(4)了解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技术

(5)熟悉免疫印迹试验

2.免疫分子检测

(1)掌握免疫球蛋白测定

(2)熟悉细胞因子测定

3.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的检测技术

(1)掌握淋巴细胞的分离与鉴定技术

(2)熟悉T淋巴细胞的功能测定技术

(3)熟悉B细胞的功能测定技术

(4)熟悉吞噬细胞功能试验

三、主要参考书目

1、《医学免疫学》,毕爱华等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2、《医学免疫学》,龚非力主编,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免疫学 篇2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免疫低聚糖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工程中心提供,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注射用中国对虾购自青岛南山水产批发市场,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养殖试验在山东无棣桃花岛养殖场进行。

1.2试验方法

1.2.1 D-氨基葡聚寡糖注射试验

试验分组及预处理使用不同剂量的D-氨基葡聚寡糖对中国对虾进行肌肉注射试验。将试验用对虾分为3组,每组对虾16~18尾,每组注射剂量分别为0.5 mg/尾,1.0 mg/尾,2.0 mg/尾,注射后于不同时间段0.5 h,1.5 h,4.0 h,8.0 h抽取血淋巴。采血时使用盛有预冷抗凝剂[3]的无菌注射器,从对虾的腹部血窦中以1∶1的比例取血,每次取血4~5尾对虾,将所得血淋巴混合后4 ℃下800 g离心10 min沉淀血细胞,将分离出来的血清于-20 ℃下冻存,以备分析血清中的各种酶活以及蛋白浓度。

酸性磷酸酶试剂盒采用酸性条件下的苯磷酸二钠分解法,以每毫克蛋白在37 ℃与基质作用30 min产生1 mg酚作为比活力单位[4]。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盒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以每毫克蛋白在1 mL反应液中SOD抑制率达到50%所对应的SOD量为1个SOD活力单位[4]。溶菌酶试剂盒采用比浊法,在一定浓度的混浊液中,由于溶菌酶水解细菌壁粘多肽使细菌裂解液浓度降低,透光度增强,故可以根据浊度变化来推测溶菌酶的含量[4]。总酚氧化酶(PO)活性测定方法按照王雷等[4]的方法进行。以L-Dopa为底物,取3 mL二甲胂酸钠缓冲液,加入0.1 mL L-Dopa(3 mg/mL),0.2 mL血清,0.2 mL SDS(1%)溶液,以蒸馏水代替血清作为空白对照。将各试剂在试管内混匀,于室温下分别测定0,1 min时刻490 nm处的光密度值,以每毫克蛋白每分钟490 nm增加0.001为1个比活力单位。

1.2.2 免疫低聚糖饲料投喂试验

2007年5—8月进行养殖对比试验,D-氨基葡聚寡糖分别以0(A组)、1‰(B组)、2‰(C组)、3‰(D组)、4‰(E组)含量添加到对虾配合饲料中,从养殖成活率、饲料系数等方面观察免疫低聚糖对对虾免疫力的影响,养殖试验持续95 d。

2试验结果

2.1 D-氨基葡聚寡糖注射试验结果

2.1.1 对中国对虾血清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注射D-氨基葡聚寡糖可以增强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特别是当注射剂量为1.0 mg/尾时,效果尤为显著,酸性磷酸酶活性大幅增加,并有继续上升趋势(图1)。甲壳动物中的ACP来自于颗粒细胞的颗粒体,是溶酶体的标志酶。酸性磷酸酶上升可以认为颗粒细胞中的溶酶体酶正发挥防御和杀菌作用,由此可以认为D-氨基葡聚寡糖可以增强对虾的杀菌能力[5]。

2.1.2 对中国对虾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注射D-氨基葡聚寡糖在短时间内会使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SOD的活性会逐渐回落,并趋于平稳(图2)。SOD对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该酶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注射免疫低聚糖会诱导血细胞的吞噬作用,清除多余自由基,以免对机体造成氧化损伤。过多自由基被清除后,SOD的活性会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5]。

2.1.3 对中国对虾血淋巴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注射D-氨基葡聚寡糖后1.5 h,溶菌酶的活性会大幅上升,大约4 h后又恢复至正常水平(图3)。溶菌酶是吞噬细胞杀菌的物质基础,是一种碱性蛋白,能水解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中粘肽的乙酰氨基多糖并使之裂解被释放出来,形成一个水解酶体系,破坏和消除侵入体内的异物,担负起机体防御功能[4]。

2.1.4 对中国对虾血淋巴总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注射D-氨基葡聚寡糖后0.5 h后,总酚氧化酶的活性略有上升,幅度不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活性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图4)。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在甲壳动物中起着重要的异物识别和防御功能,该系统中的各种因子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血细胞中,外来信号按一定的顺序最终激活酚氧化酶原而成为有活性的酚氧化酶,激活的酚氧化酶诱导有关底物由酚变成醌,最终产生黑色素[6],从而杀死微生物及寄生虫,起到免疫作用。注射作为免疫诱导剂的低聚糖后,总酚氧化酶活性的上升说明D-氨基葡聚寡糖可以刺激大颗粒细胞经胞吐作用进行脱颗粒从而释放出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的各种组分,参与免疫识别及免疫防御反应[7,8,9]。但是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只有在大量病原入侵等极端胁迫条件下才会过度激活,这对生物体来说也是非常有害的。笔者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注射剂量并没有引起酚氧化酶系统的过度激活。

2.2 D-氨基葡聚寡糖饲料投喂试验结果

由表1分析可知,试验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则比对照组低,D-氨基葡聚寡糖对促进生长、提高成活率及降低饵料系数的作用差异显著。从饵料系数和成活率2个指标来看,饲料中添加≥3‰的D-氨基葡聚寡糖效果最佳。

注:成活率(%)=单产×每公斤尾数/单位放养量

3讨论

免疫低聚糖是继多糖添加剂研发后的又一值得关注的领域,有关低聚糖对非特异性免疫影响的试验工作不是很多。笔者试验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研究免疫低聚糖——D-氨基葡聚寡糖对中国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的效用试验,以期观察低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功能和应用前景。研究发现,低聚糖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免疫增强作用,注射可起到增强对虾相关免疫指标的作用;添加于饲料中养殖对虾可以提高对虾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然而,低聚糖完全应用于无公害对虾饲料仍需大量的试验和数据支持。与目前研究较深入的免疫多糖相比,免疫低聚糖更稳定,对制粒、膨化、氧化、储运等恶劣环境有更高的耐受性,可以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提高其免疫力和成活率;更为重要的是,低聚糖可以调节养殖动物体内氮代谢,提高蛋白利用率,有利于生态营养,较少环境污染[1]。

参考文献

[1]艾春香,李少菁,王桂忠,等.无公害渔用饲料的研究开发[J].饲料研究,2003(12):8-12.

[2]石军,孙德文,陈安国.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J].广东饲料,2001(12):21-23.

[3]张明,王雷,郭振宇,王宝杰.脂多糖和弧菌对中国对虾血清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蓝蛋白的影响[J].海洋科学,2004(7):22-25

[4]王雷,李光友,毛元兴.中国对虾血淋巴中的抗菌,溶菌活力与酚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及其特性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5,26(2):179-185.

[5]刘树青,牟海津。免疫多糖对中国对虾血清溶菌酶,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作用[J].海洋与湖沼,1999,30:278-283.

[6]汪小锋.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酚氧化酶的生物化学性质及几种免疫促进剂对中国对虾酚氧化酶和血细胞的影响[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2.

[7]樊廷俊,汪小锋.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酚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生物化学性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2002,34(5):589-594.

[8]SIMPSON B K,MARSHALL M R,OTWELL W S.Phenoloxi-dase from shrimp(Penaeus setiferus):purification and someproperties[J].J Agric Food Chem,1987,35:918-921.

癌症免疫疗法应该在中国禁止 篇3

最近媒体报道癌症免疫疗法在国内很多三甲医院如火如茶地开展,并通过各种渠道大肆宣传,颇让笔者震惊。如南方周末《癌症免疫疗法:国外谨慎 国内盛行》一文所示,国外对该疗法确实保留谨慎态度。

广义的癌症免疫疗法是指用机体的免疫原理发展起来的技术和方法来治疗癌症, 包括三大内容, 基于细胞的方法,抗体疗法和细胞因子疗法。狭义的癌症免疫疗法只是指第一类, 有中国学者把它称为癌症生物疗法, 通常涉及将病人血液或者癌症组织中的免疫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毒T细胞,树突状细胞)分离出来, 在体外刺激, 增值后输回病人体内, 以达到抗癌症的目的, 这也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用免疫学方法来治疗癌症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首先提出这个慨念的是一位美国叫威廉·科莱的外科医生,但很快被二十世纪初蓬勃发展起来的放疗超过, 并淡出医生的视野。

由于癌症治疗的艰苦,从科莱医生意识到或许可以用免疫学的方法来治疗癌症, 只要有一线希望, 科学家就会去努力。2010年7月29日,哈佛医学院的康德夫(Kantoff)医生领导的一个三期临床试验在新英格兰医学杂上发表。这是一个严格设计的双盲, 安慰剂控制,多家医院合作的临床试验, 对象是用激素冶疗无效的512例晚期前列腺患者, 实验组的病人平均生存期是25.8个月, 而安慰剂组是21.7个月, 结论是此疗法可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多生存4.1个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根据此研究批准了该疗法的使用。

这也是目前唯一在美国市场上允许使用癌症免疫疗法的癌症。治疗方法简单说来, 是用抽取并分离病人血液中的免疫细胞, 送到特定实验室, 然后在与一起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培养后分三次输回该癌症患者, 每次间隔二周, 这是FDA规定的标准方法。

比起药物化疗, 它几乎是无毒的,但常见的副作用是发烧、寒战、乏力、背痛、关节痛、头痛和恶心,少数人会出现呼吸困难和高血压等严重问题。有些医生也对此法有异议, 主要认为有效性不明显且耗资具大, 现下美国市场的费用是9.3万美元。笔者认为晚期癌症患者全身虚弱, 这种医疗治疗手段如操作不当,有潜在的血液感染风险。

笔者于1997年离开中国医务界, 对于中国医务界的癌症治疗现状不是十分清楚。最近媒体报道癌症免疫疗法在国内很多三甲医院开展,广告宣传泛滥成灾。令人震惊的是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光明网记者李然于9月4日报道,国家卫计委卫政申复(2014)0657,0658两个文件, 卫计委未组织开展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相关的临床试验, 也未批准任何医疗机构开展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

据报道, 有些医院用癌症免疫疗法效果很好,并有“实际数据”。根据美国FDA规定,这种治疗方案必须要在FDA批准的基础上进行多家医院合作的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分0、1、2、3、4期, 绝大多数要等3期临床试验结束后由FDA医学专家来进行评估, 批准进入市场后, 也要进行4期来跟踪长期副作用、长期存活率。而中间很重要的一环是, 出资方要雇独立于公司、医院、政府的私人公司进行检查, 这种检查贯穿临床试验整个过程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公正,FDA也会在每个阶段进行审查。笔者认为癌症免疫疗法对癌症患者无任何帮助, 在中国市场上应被禁止, 直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消费者应该知道真相

1.晚期前列腺癌是美国市场上唯一允许的使用癌症免疫疗法的病症。

2.据前述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和中国卫计委从来没有被批准进行癌症免疫疗法临床试验, 少数医院自主进行的单中心临床试验结果从来没有获得过批准。

3.中国任何公司和媒体从事癌症免疫疗法的商业宣传都是虚假宣传,根本不是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的第四种疗法。

细胞免疫学论文 篇4

【关键词】人--鼠嵌合抗体 生物导弹 人源化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正文】

一、治疗性抗体技术的研究背景 2000年前,人们将自白喉杆菌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到的可溶性毒素注入马体内,发现得到的抗血清可以治疗白喉,这是第一个用抗体治疗疾病的例子。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抗体基因结构的阐明,DNA 重组技术开始被用于抗体的改造,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以往的鼠抗体进行相应的改造,以消除抗体应用的不利性状或增加新的生物学功能,还可用新的技术重新制备各种形式的重组抗体,标志着基因工程抗体时代的来临。自第一个基因工程抗体———人--鼠嵌合抗体于1984 年诞生以来,新型基因工程抗体不断出现,包括人源化抗体、单价小分子抗体(Fab、单链抗体、单域抗体等)、多价小分子抗体(双链抗体、三链抗体、微型抗体等)、某些特殊类型的抗体(双特异抗体、抗原化抗体、细胞内抗体等)及抗体融合蛋白(免疫毒素、免疫黏连素等)等。用于制备新型抗体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为继杂交瘤技术之后生命科学研究中又一突破性进展。在噬菌体抗体库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发展了核糖体展示抗体库技术,利用核糖体展示技术筛选抗体的整个过程均在体外进行,不经过大肠杆菌转化步骤,因此可以构建高容量、高质量的抗体库,更易于筛选高亲和力抗体和利用体外进行的方法对抗体性状进行改造,核糖体展示抗体库技术代表了抗体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各种抗体治疗作用的机理与应用 2.1 抗体的基本组成

抗体的基本单位是由4 条肽链组成的对称结构,包括2 条相同的重链和2 条相同的轻链。重链和轻链分别由可变区和恒定区组成。可变区中的互补决定区与抗体和抗原结合的多样性直接有关,而恒定区的结构与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相关。在少数情况下,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以对机体直接起保护作用,如用抗体中和毒素的毒性,但在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效应功能灭活或清除外来抗原。抗体的效应功能有2 类,一类是通过激活补体,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如细胞裂解、免疫黏附及调理作用,促进炎症反应;另一类是通过抗体分子中的Fc 段与细胞表面Fc 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过其Fc段分别介导调理作用或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此外,治疗性抗体的效应和作用机理直接取决于它所识别的抗原决定簇,例如治疗非何杰金氏B细胞淋巴瘤的抗CD20 抗体能影响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功能,从而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

由于多克隆抗体本身的局限性,所以直到单克隆抗体出现,抗体用于抗肿瘤治疗才真正得以实现。自从1978 年成功制备出第一株抗黑色素瘤单抗以来,相继出现了抗胃肠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胰腺癌、神经胶质瘤等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可能是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效应(ADCC)及补体依赖性细胞溶解作用(CDC)。单克隆抗体与药物、毒素或放射性物质偶联,成为一种全新的“生物导弹”,可用于导向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另外,用单抗给予T 细胞所必需的重要表面信号分子交联的刺激信号和生长信号,体外诱导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 淋巴细胞,可用于特异性、被动性的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病多与单或寡克隆抗体的异常增多有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制备针对这些异常抗体独特型的抗抗体或与自身抗体结合并抑制其作用,或制备能模拟抗原的内影像抗体用于中和体内的自身抗体。目前针对不同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趋于多样化。许多变态反应与IgE 有关。Fc 片段可与变应原特异性IgE竞争结合嗜碱性粒细胞,封闭变应原介导的组胺释放。此外,还可生产出与患者IgE 竞争结合变应原的Fab 样分子。

2.2 免疫毒素

免疫毒素是一种毒素肽和细胞选择性靶向配体连接的融合蛋白,它能通过靶向结构域的特异结合功能使毒素传递到靶细胞并与之作用进而杀死肿瘤细胞。早期的免疫毒素是由无修饰生物毒素和鼠源抗体连接而成的,连接的方式常为化学偶联法。由于非人源的毒素和鼠源抗体导致的免疫排斥反应,以及低亲和力和无靶向特异性,使免疫毒素无法在临床中得到运用。

新型免疫毒素是将毒素肽和细胞选择性靶向配体都进行改造后,再用工程菌或工程细胞实现高效表达。细胞选择性靶向配体使用了工程抗体、转铁蛋白、表皮生长因子以及IL-2等。抗体的改造主要集中在降低免疫原性、提高亲和力和增强实体肿瘤渗入率等方面,包括改用小分子工程抗体、人源化抗体、人源抗体和突变的高亲和力抗体等。

2.3 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

细胞因子能激活某些免疫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应用细胞因子治疗癌症能够引起免疫应答,但这种免疫反应是非特异的,常产生全身毒性。有人尝试使用抗体工程技术将细胞因子与抗体连接形成融合蛋白,通过靶向作用,细胞因子在肿瘤组织的靶细胞上聚集,在局部杀伤肿瘤细胞,而非特异性毒性将减少或消失。常用的细胞因子包括IL-

2、IL-12和GM-CSF 等,融合的部位可以是全长型抗体或ScFv的N端或C端。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其抗体功能域可引导细胞因子浓集在肿瘤组织的微环境中,之后抗体部分直接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并诱导二次免疫应答,多重作用的相加使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独使用抗体或细胞因子。由于全长型抗体Fc上存在两个效应细胞结合位点,功能更为强大,其中一个位点与细胞因子结合,激活效应细胞,另一个与FcγR结合,引发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DCC)。

三、治疗性抗体的制备技术与研究意义

由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的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均一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可视为第二代抗体。由于其具有特异性高、亲和力强、效价高、血清交叉反应少等优点,已经在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及治疗、免疫预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疗上,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抗肿瘤、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抗感染、解毒等。近年来将单抗与核素、各种毒素(如白喉外毒素或蓖麻毒素)或药物通过化学偶联或基因重组制备成导向药物,用于肿瘤的治疗成为研究的重点。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常规方法是免疫小鼠,杂交瘤可在实验动物中产生无限量单克隆抗体。对大多数杂交瘤来说,现已可用体外方法生产单克隆抗体而无需应用动物。体外单克隆抗体生产系统已有多种,但大规模生产治疗性单克隆抗体需用中空纤维系统,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杂交瘤的固有特性,如细胞生长和单克隆抗体生产能力等。因此,大量生产以供临床研究应用还有困难,但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嵌合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和全人单克隆抗体的产生。其中,人源化抗体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的技术革新,如PCR技术、抗体库技术、转基因动物等。人源化抗体的形式也从最初的嵌合抗体、改型抗体等逐步发展为今天的人抗体。抗体人源化已经成为治疗性抗体的发展趋势,同时各种抗体衍生物也不断涌现,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抗体本身的应用局限,也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更多利器。

人源化抗体是从鼠源单抗到全人抗体的过渡形式,在鼠单抗的基础上,用人抗体恒定区置换鼠抗体的相应部位,形成人鼠嵌合抗体。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鼠单抗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插入含有人抗体恒定区的表达载体中,转化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人鼠嵌合抗体,其人源化程度可达到70%左右。嵌合抗体完整地保留了异源单抗的可变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其亲和性,降低了免疫原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抗体药物中有4个是嵌合抗体。但由于其整个可变区都是异源的,所以嵌合抗体的异源性还很明显,解决HAMA的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天然抗体主要是通过调理作用、ADCC 或依赖补体的细胞毒效应起到杀伤靶细胞的作用,因此天然抗体的细胞毒效应有限。下列几种途径可以增加抗体对靶细胞的杀伤,如免疫结合物、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双特异性抗体、细胞内抗体等。

双特异性抗体亦称双功能抗体,是同一抗体的3 个抗原结合部位分别针对3 个不同的抗原,在结构上是双价的,而与抗原结合的功能是单价的。双特异性抗体可以用化学交联、细胞融合和基因工程等方法获得。由于它可以同时与3 种抗原发生反应,并使之交联,因而可介导标记物与靶抗原的结合,或使某种效应分子定位于靶细胞;此外,又由于它与抗原结合的单价性,不易引起靶抗原的调变,从而可提高抗体的某些生物学效应。双特异性抗体重链的异质性使其FC 片段与FC受体结合的能力明显减弱,减少了该抗体在体内的非特异性分布。双特异性抗体的这些特性使它在诊断和治疗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作为治疗肿瘤用的双功能抗体常采用抗肿瘤相关抗原(TAA)及CD3 或抗TAA 及CD16,这类双特异性抗体在

荷瘤动物模型中无论是抑瘤试验还是杀伤试验均获得了良好结果。无论采用何种免疫活性细胞的效应分子,其杀伤均无MHC限制,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许多方便,目前已有一些双功能抗体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一般的抗体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胞外,如果在抗体的N端或C端加入引导序列,就能使抗体表达定位在亚细胞部位,如胞浆、线粒体、内质网或细胞核部位。这种在细胞内合成并作用于细胞内组分的抗体称为细胞内抗体或内抗体。细胞内抗体可以提供一种独有的研究分子功能的新方法,它可以在细胞内抑制病毒复制、抑制生长因子受体或癌蛋白表达,因此有用于基因治疗的前景,研究较多的是用细胞内抗体抑制I型人类免疫缺损病毒I型(HIV-I)和抗肿瘤。

双特异抗体是指具有两种抗原结合特性的抗体,可同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或抗原决定簇。与mAb相比,双特异抗体具有以下优点:(1)较低浓度即可杀伤或溶解肿瘤细胞;(2)对低表达或不表达肿瘤相关抗原的肿瘤细胞有杀伤或抑制作用;(3)激活结合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协助杀伤肿瘤细胞。早期研制双特异抗体的方法是采用细胞工程,即将两株各自分泌不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再融合得到四源杂交瘤,或将一株杂交瘤细胞与免疫的脾细胞融合得到三源杂交瘤,这两种杂交瘤被称为二次杂交瘤)。多倍杂交瘤细胞的稳定性差,BsAb的产量少且活性低,费时费力,临床应用时存在人抗鼠抗体免疫反应(HAMA),因此不适用于临床。20世纪90年代起,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在抗体生产和改造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由此产生了抗体工程。应用抗体工程生产BsAb,具有分子量小、方法稳定、可大量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和操作简便等优点。

四、治疗性抗体的研究方向与存在问题

抗体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其发展历程是曲折的,自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宣告诞生以来,历经多年反复。目前,FDA 已经批准21 个治疗性单抗上市。近年来,科学界和医药产业界都对治疗性抗体的研究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人源化抗体和人抗体的出现为治疗性抗体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人抗体是否可以解决鼠抗体临床应用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还有待大量临床试验的检验。影响抗体免疫原性的因素很多,如抗原呈递方式、次级信号系统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性等,而抗体的人源化只能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同样,抗体衍生物也会面临诸如免疫原性、毒副作用等自身固有的问题,所以可行的发展方向是在完善人抗体技术的同时,推进治疗性小分子抗体衍生物的研究。根据临床实际设计灵活的治疗方案,使人源化抗体和抗体衍生物互为补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从已上市的抗体药物不难看出,未来的治疗性抗体将朝着人源化和小型化发展,两条途径的结合将最大程度地克服鼠单抗的缺陷使抗体药物得到更为深入和广泛的应用。

五、治疗性抗体的发展前景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问世,使研究和生产治疗性单抗药物成为现实。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新型的重组抗体技术也随之而生。

人们可以利用DNA重组技术对鼠源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构建合成或半合成抗体库及噬菌体抗体库,从中筛选获得人源抗体,甚至利用转基因小鼠直接获得人源抗体。抗体药物发展的趋势也从鼠源、人-鼠嵌合、人源化到全人源。近年获得批准的抗体药物以全人源为主。1996年至2008年间进入临床研究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中45%用于治疗肿瘤,28%个用于治疗免疫紊乱。抗体药物的发展进入研发、回报的良性循环,成了国际制药业争夺的焦点。文章就治疗性抗体发展的历史、现状、市场及未来展望作了简要综述。利用抗体工程研制更有效的治疗性抗体的前景非常光明尽管还存在很多问题。实践已经证明,许多新型工程抗体可以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实现高效表达,它们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和生物学效应,大多为ScFv、Fab或它们的多聚体,能够有效进入肿瘤细胞,具有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新型抗体工程技术的不断出现,将为抗体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相信不久的将来,治疗性抗体会在人类疾病的治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免疫学教学改革 篇5

随着临床各种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临床免疫学检验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实行实验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免疫学检验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以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检验医学是现代化实验室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对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是临床医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临床上新的医学技术、治疗方法、医疗器械不断应用,临床上免疫学检验的发展越发迅速,此种检验方法属于实验室医学,因此,实验课成为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也就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临床操作能力,以加强对免疫学检验的理解和记忆。

1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是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免疫力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过程,实验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研型、综合性等特点也是理论教学过程中所不可替代的。

但是,当前对于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的进行,还只停留在理论验证和现象演示的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够按照教材进行操作,较为盲目和被动,很难实现对知识的探索、革新和创新实践,由此导致很多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较差。

《医学免疫学》教学大纲 篇6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编号:50101154 学时:66 主编姓名:熊仕秋 单位:基础医学院 职称:讲师 主审姓名:吴长有

单位:基础医学院 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本科学生 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影像学、麻醉学 年级:二年级 法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 编写日期:2005年12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一)课程目的

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是一门前沿学科,其理论和技术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只有具备基本的医学免疫学知识,才能理解一些临床免疫病理现象,才能在科研工作中应用免疫学基本理论和技术,更好的完成医学实践。

根据五制临床医学及其它相关临床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教学强调三基、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同时介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与方法,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科研思路及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

1.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1)了解医学免疫学的发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构成。(2)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和分子,以及它们相互作用完成免疫应答的机制。(3)通过免疫应答的基本理论,掌握临床免疫疾病的防治原则。2.基本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讲课的层次和思路,阐述结构和机能,生理与病理间的关系,使学生系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防治免疫病的原理,引导学生把相关理论用于解释临床病理现象,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3)专业外语: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学名,掌握主要专业英文词汇。3.创新能力的培养

及时把新理论、新技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4.参考学时

理论课教学时数45学时,另外有配套的实验教学课21学时。

(二)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篇 概论 免疫学简介 第一章 第一节

掌握:免疫的概念以及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熟悉:适应性免疫及固有性免疫的含义、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第二节

了解:中国古代和英国医生的种痘预防法。免疫学发展史上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成就。现代免疫学的重大突破及其在临床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第二章 第一节

熟悉:机体主要的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的结构、组成及功能特征。第二节

熟悉: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的结构、组成及功能特征。了解: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特点。第三节

熟悉: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的途径及生物学意义。第二篇 免疫分子与抗原分子 第三章 第一节

掌握:抗原、免疫原性、抗原性、免疫原、半抗原、载体、耐受原、变应原、抗原决定基、表位、结合价、共同抗原、交叉反应的概念。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第二节

掌握: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抗原方面因素、宿主方面的因素、免疫方法)。第三节 掌握:Th抗原和TI抗原的概念异同点;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独特型抗原、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的概念。第四节

掌握:超抗原、佐剂、丝裂原的概念。了解: 超抗原、佐剂的作用机制。第四章 第一节

掌握: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关系;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包括基本结构、其他成分、水解片段等)。第二节

掌握:免疫球蛋白异质性产生的机制;同种型、同种异型、独特型的概念 第三节

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功能;调理作用、ADCC的概念。第四节

熟悉:各种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和功能。第五节

掌握: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的概念、特点。了解:各种抗体的制备过程。第五章 第一节

掌握:补体和补体系统的概念、生物学功能。熟悉:补体系统的组成、命名和理化特点。第二节

掌握:补体三条途径的激活全过程及比较其异同点。第三节

熟悉:参与补体调控的各种成分。了解:补体活化的调控机制。第四节

掌握:调理作用、过敏毒素的概念。补体的生物学作用。第六章 第一节

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共同特点。第二节

熟悉:细胞因子的主要类别。

了解:各种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第三节

了解:细胞因子的受体。第四节

掌握: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第五节

了解:细胞因子在临床上的应用。第七章 第一节

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CD的概念。第二节

掌握:黏附分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别。了解:主要的黏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第三节

了解:黏附分子及CD在临床的应用。第八章 第一节

掌握:MHC、HLA的概念。HLA分子的结构、分布。了解:MHC基因的结构特点。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第二节

掌握:多态性、连锁不平衡、等位基因、单元型的概念。熟悉:MHC基因的遗传特征。第三节

了解:MHC分子和抗原肽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和作用特点。第四节

熟悉:HLA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五节

掌握:MHC的生物学功能。第三篇 免疫细胞 第九章 第一节

掌握:参与固有免疫的主要细胞组成(吞噬细胞、数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 NK细胞识别自身和非己的分子机制。

熟悉:吞噬细胞的主要功能及其机制;DC、NKT的主要特征。了解:其它固有免疫细胞的类别及其特征。第十章 第一节

掌握:T细胞表面的主要表面分子及其功能(TCR-CD3、CD4、CD8、CD28、CD152、CD2、CD40L)

熟悉:T细胞表面的主要表面分子的结构及其他分子的特点。第二节

掌握: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的概念;Th细胞、CTL、Tr细胞的主要特征。

熟悉:αβT细胞、γδT细胞的区别。CD4+T和CD8+T细胞的特点。第三节

掌握:Th细胞的类别、分化、各亚群的功能、CTL细胞的杀伤机制。熟悉:Tr细胞的特征。第十一章 第一节

掌握:B细胞表面的主要表面分子(BCR、Igα/Igβ、CD40、CD80、CD86)及其生物学功能。

熟悉:B细胞表面的主要表面分子的结构及其他分子的功能特征。第二节

掌握:B细胞主要的功能亚群及其特点。第三节

掌握:B细胞的主要功能。第十二章

第一节

掌握: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概念; 了解:造血干细胞的特点、分化。(自学)第二节

掌握:B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体细胞高频突变、亲和力成熟、等位排斥、同种型排斥、类别转换的概念。

熟悉:TCR多样性产生的机制。BCR、TCR基因结构和重排的一般特点。等位排斥、同种型排斥、类别转换的发生机制。

第四篇 免疫应答 第十三章 第一节

熟悉: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细胞和分子类别及其主要生物学特征。第二节

了解: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的作用时相。第三节

掌握:PRR和PAMP的概念。

熟悉:固有免疫细胞识别和应答的特点。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关系。第十四章 第一节

掌握: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和主要类别。树突状细胞的主要特征。

熟悉:树突状细胞的的来源、分布、分化发育、成熟迁移及其对抗原的提呈过程。单核巨噬细胞的来源、表面特征、功能特点。B细胞的特点。第二节

掌握:掌握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提呈全过程。熟悉:MHC分子在抗原提呈过程中的作用。了解:交叉提呈现象 第十五章 第一节

掌握: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以及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的全过程。第二节

掌握:T细胞活化需要的双信号刺激。

了解:T细胞活化时的信号传导。T细胞活化时转录因子的活化及基因表达。第三节

掌握:Th1细胞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及其机制;CTL细胞的杀伤过程及杀伤机制;记忆T细胞的形成。

熟悉:T细胞活化后诱导的细胞凋亡。第十六章 第一节

掌握:Th细胞在B细胞免疫应答中的辅助作用。掌握受体编辑、亲和力成熟、Ig类别转换的概念。

熟悉:B细胞活化需要的信号分子、B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信号传导、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过程、B细胞的激活、增殖及分化。第二节

掌握:TD和TI抗原免疫应答时的异同点。第三节

掌握: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规律。第三节

掌握:初次应答和二次应答的抗体产生一般规律。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熟悉:参与免疫调节的主要免疫分子及其作用机制。第二节

熟悉:Tr的特点;独特型网络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了解:凋亡对免疫应答的负调节。第三节

了解: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机制。

第十八章

第一节

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熟悉: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因素。了解:胚胎期和新生期诱导的免疫耐受现象。第二节

掌握: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形成的机制。第三节

熟悉:临床上建立和打破免疫耐受的方法。第五篇 临床免疫

第十九章

第一节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过程及机制。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熟悉: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疾病。第二节

掌握: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熟悉:临床常见的II型超敏性疾病。第三节

掌握:I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熟悉:临床常见的III型超敏性疾病。第四节

掌握: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熟悉:临床常见的IV型超敏性疾病。

第二十章

第一节

掌握: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的概念。自身免疫病的特点。

了解: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第二节

了解: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及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第三节

掌握: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第四节

熟悉: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原则。第二十一章

第一节

掌握: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免疫缺陷病的一般特征。

了解: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第二节

掌握:AIDS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熟悉:AIDS的流行特征,病原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第三节

熟悉: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第二十二章

第一节

掌握:肿瘤抗原、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分化的概念。熟悉:肿瘤抗原的分类及特征。

第二节

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机制。

第三节

掌握: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第四节

了解:肿瘤的免疫学诊断和防治。

第二十三章

第一节

掌握:移植及其相关概念。同种异型抗原的直接和间接识别机制。熟悉: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特点。

第二节

熟悉: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其效应机制。

第三节

熟悉:同种异型移植排斥的防治方法。第四节

了解:移植免疫的最新进展。

第六篇 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防治

第二十四章

第一节

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熟悉:常见的抗原抗体分子检测方法。第二节

熟悉:淋巴细胞的分离和类型鉴定。了解:细胞功能检测的免疫学方法。第三节

了解:免疫学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二十五章

第一节

掌握:疫苗、免疫预防、类毒素、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熟悉:疫苗的基本要求。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佐剂的特点。了解:计划免疫、新型疫苗、疫苗的应用。第二节

了解:临床常见的免疫治疗方法。

(三)课程内容

第一篇 免疫学概论

第一章 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展望(1学时)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现代免疫学的发展 第二章 免疫组织和器官(1学时)

第一节 中枢免疫组织和器官 第二节 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 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第二篇 免疫分子与抗原分子

第三章 抗原(2学时)

第一节 抗原的免疫原性与特异性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因素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2学时)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第四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 第五章 补体系统(2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控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第六章 细胞因子(2学时)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述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受体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第五节 细胞因子及其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2学时)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第二节 黏附分子

第三节 CD分子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2学时)

第一节 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 第二节 MHC的多态性

第三节 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HLA和临床医学

第五节 MHC的生物学功能

第三篇 免疫细胞

第九章 固有免疫的组成细胞(1学时)

第一节 吞噬细胞 第二节 树突状细胞 第三节 自然杀伤细胞 第四节 NKT细胞

第五节 其它固有免疫细胞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淋巴细胞(1学时)

第一节 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第二节 T细胞亚群 第三节 T细胞功能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1学时)

第一节 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 第二节 B细胞亚群 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功能

第十二章 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生成(1学时)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的特性和分化

第二节 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编码基因及多样性的产生 第四篇 免疫应答

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1学时)

第一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组织、细胞和效应分子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第十四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呈递(1学时)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的特点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和呈递

第十五章 T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1学时)

第一节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第二节T细胞活化的过程

第三节效应T细胞的作用

第十六章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应答(1学时)

第一节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第二节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第十七章 免疫调节(1学时)第一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二节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三节 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十八章 免疫耐受(1学时)

第一节 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 第二节 免疫耐受机制 第三节 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

第五篇 临床免疫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2学时)

第一节I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II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III型超敏反应 第四节IV型超敏反应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1学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第三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相关因素 第四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1学时)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第二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2学时)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第四节 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原则 第二十三章 移植免疫(2学时)

第一节 同种异型排斥反应的识别机制

第二节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效应机制 第三节 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第四节 与移植免疫学相关的其他领域

第六篇 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防治

第二十四章 免疫诊断(1学时)

第一节 抗原抗体的检测 第二节 淋巴细胞的检测 第三节 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第二十五章 免疫治疗(1学时)

第一节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第二节 免疫细胞的测定 第三节 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第二十六章 免疫学防治(1学时)

第一节 免疫预防 第二节 免疫治疗

三 使用说明

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学生还应注意自身基本能力的修养和训练,包括: 自学能力的培养:结合课堂讲授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和相关的资料,了解免疫学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若干免疫学的重大发现或进展的典型事例,了解和体会免疫学研究的特点和科学思维方法。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实验课学习,熟悉免疫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免疫学实 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四 主要参考书目

猪蛔虫病免疫学进展 篇7

1 抗原

关于猪蛔虫成虫的蛋白质和抗原, 一般用全虫和 (或) 假体腔液作为材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猪蛔虫为12条区带。罗仲全等[1]曾先后比较了人蛔虫与猪蛔虫的17种氨基酸含量, 假体腔液和肌肉在PAGE板状电泳上的蛋白质电泳区带以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在电泳上的区带位置均未发现有显著的差异, 而与犬弓蛔虫相比较, 则差异显著。马文宇等[2]应用SDS-PAGE、IEF、ID、IE和ELIB方法比较人蛔虫、猪蛔虫和犬弓蛔虫成虫粗抗原, 该研究结果表明, 犬弓蛔虫与人、猪蛔虫的多肽、蛋白质和抗原组分及抗原性均具有较大差异, 人蛔虫和猪蛔虫则较相似, 但人蛔虫和猪蛔虫的一些组织蛋白成分亦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对两种蛔虫的鉴别及分类可能具有一定意义。蛔虫全虫的蛋白质成分和抗原比较复杂, 目前, 应用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方法研究人、猪蛔虫的分类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

在宿主体内移行的蛔虫幼虫易致敏宿主免疫系统, 所以蛔虫幼虫的排泄分泌物 (Es) 的研究近年受到重视。如果将猪蛔虫第2期幼虫 (L2取自感染期虫卵) 和第三期或第四期幼虫 (L3/L4, 取自感染猪蛔虫卵的兔肺的幼虫) , 以及在体外培养中的ES抗原 (包括幼虫虫体表面抗原、口腔和排泄孔排出的抗原以及蜕皮液抗原) 经过SDS-PAGE, 可以发现L2 ES抗原的蛋白谱带分子量为14 000~225 000, 但大多在16 000~60 000之间;而L3/L4者则不同, 有分子量为14 000、25 500、28 000、41 000、67 000、118 000、225 000、410 000的不同组分, 在还原条件下, 分子量为225 000和410 000带消失, 41 000和67 000带改变其泳动位置;其中分子量为67 000分为67 000A和67 000B两条带, 67 000B系附着于幼虫表面的兔白蛋白。从L2发育到L3/L4, ES抗原发生改变, 其共同抗原分子的分子量为60 000和225 000。L2和L3/L4 Es均具异质性, 不是单一的抗原分子。用已发育的人蛔虫和猪蛔虫感染兔所获得的免疫血清均能相互识别L2和L3/L4 ES的抗原分子。有人在体外培养中, 分离到猪蛔虫L3发育至L4蜕皮过程中的ES抗原属保护性抗原, 是糖蛋白, 分子量为67 000, 并具有变应原和增强IgE产生的功能[3]。

此外, 猪蛔虫的苹果酸脱氢酶和醛缩酶 (aldolase) 均具抗原性, 用提纯的这两种酶注射于豚鼠均可产生抗体, 并对攻击感染有一定的保护性[4]。

2 抗体

经不同途径给与豚鼠猪蛔虫的感染期卵 (经口) 或幼虫 (第2期幼虫经肠系膜静脉, 第3期幼虫经大隐静脉注入) , 均可致敏淋巴结内淋巴细胞, 并出现细胞转化, 但淋巴结反应出现的先后, 则与接触抗原的早迟有关。检出的抗体为IgM和IgE, 前者在肝淋巴结最高, 后者在纵隔淋巴结最高。对这些已接受感染的动物进行攻击试验, 同第一次反应的不同之处在于淋巴结出现反应较怏, 抗体为IgG和IgE[5]。

猪感染猪蛔虫后第7天和第13天即可检出抗体。抗体应答有两个高峰, 分别在第3~4周, 在第37天和第56天。第二个高峰相应于第4期幼虫在小肠内蜕皮为第5期幼虫, 这时常伴有未成熟蛔虫虫体的排出。抗体水平的上升与蛔虫这种自然排出有关。

3 保护性免疫

蛔虫幼虫在猪体内经肠、肝、肺移行, 这3个器官均可产生对幼虫的免疫应答。现已证明, 在污染猪蛔虫卵的土地上散养的猪, 经19周以后, 对攻击感染产生高度保护性免疫, 与对照组相比, 在肺仅检到很少的幼虫。肠黏膜内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多, 表明宿主产生了强的肠免疫力, 使L2不能进入血流, 其机制可能是在肠黏膜局部产生速发型超敏感性反应。

在实验室中, 用多种猪蛔虫的提取物, 如分子量为97 000的体壁、分子量为14 000和42 000的假体腔液 (pseudocoelomic fluid, PE) 以及感染性蛔虫卵免疫试验猪, 在最后一次免疫7 d后, 再用感染性猪蛔虫卵进行攻击, 结果发现, 经感染性蛔虫卵免疫猪的蛔虫幼虫数量最少, 其抵抗力可达97%~99%;经分子量为49 000和14 000PE免疫猪的抗性为67%~93%;而体壁免疫的猪几无保护作用。肝脏是保留和损伤猪蛔虫幼虫的主要部位, 肝脏表面出现的白点 (white spot) 即系宿主对幼虫免疫应答所产生的病变。用感染性虫卵免疫的猪, 白点的下降度为82%左右, 其他组更低[6]。

在无免疫力的宿主, 肺部因幼虫移行常出现多处出血和水肿;在有免疫力的宿主, 即使少数幼虫进入肺部, 也能引起速发型超敏感性反应, 如水肿、肺气肿和嗜酸粒细胞浸润。

4 免疫抑制

寄生蠕虫可以引起宿主明显的T辅助细胞类 (T helper 2, Th2) 的反应, 这类反应即与宿主的保护性免疫有关, 也与疾病的慢性状态相关。已经观察到Th2的发生是与寄生虫生活史过程中某些时期有关, 如血吸虫的虫卵抗原能刺激IL-4、IL-5和IL-l0的分泌, 幼虫或单一性别的成虫抗原能刺激小鼠产生IL-2和IFN-r。已经证实蛔虫雌雄成虫 (雌虫体内含有虫卵) 的虫体提取物可以抑制非相关抗原 (卵清蛋白, ovalbumin OA) 引起的Thl型免疫反应, 诱发Th2型反应。虫体抗原经凝胶分离可得到3个峰, 分别命名为PI、PⅡ、PⅢ, 其中PI仅抑制OA特异性反应;而PⅢ物质却不抑制, 也不刺激宿主产生抗成虫提取物IgE抗体的产生。

用猪蛔虫雌雄成虫的提取物免疫小鼠, 然后用OA攻击, 结果显示这些提取物均能抑制多项免疫反应, 如迟发型超敏反应 (delayed-type hyper sensitivity, DTH) 、增殖反应、IL-2和IFN-r分泌、IgG1和IgG2a抗体的产生。在体外用辅酶A (CoA) 刺激, 则可抑制淋巴结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 而且这些抑制作用都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由成虫虫体提取物中具有抑制作用的成分制成单克隆抗体, 能对胚胎期虫卵、L1、L2和L3/L4幼虫产生作用, 由此提示具有抑制作用的蛋白质可存在于猪蛔虫生活史各期, 其与由雄虫、雌虫和虫卵产生的免疫抑制有关。用Sephacryll S300色谱柱法分析猪蛔虫卵成分, 证实第一个峰是大分子量的成分, 其作用是对由OA刺激后抑制IgE抗体的产生;第三个峰为小分子量 (分子量为29 000) 的蛋白质, 有抑制作用, 如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7]。

5 免疫的被动转移

用猪蛔虫感染期虫卵多次感染纯系的豚鼠, 然后取血清制备IgM、IgA、IgG2以及IgE+IgG1, 从肠系膜、肝和纵隔淋巴结分离淋巴细胞。用这种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或淋巴细胞分别作免疫被动转移试验, 在转移后, 用10 000条感染期幼虫经肠系膜静脉注入试验动物, 在第6天从肺中收集幼虫, 测定保护率。试验结果表明, 全免疫血清的保护率为72.4%, IgE+IgG1为78.1%, IgG2为88.8%, IgM为17.5%, IgA为15.9%。前3个数字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IgG2的效果可能最好。肠系膜、肝及纵隔淋巴结混合淋巴细胞的保护率为71.6%。单独用肝淋巴结细胞为50.9%, 肝和纵隔淋巴结细胞为69.3%, 肠系膜淋巴结细胞不能给予受体以显著的免疫力, 但肝及纵隔淋巴结细胞则有显著保护力, 肝淋巴结细胞对受体的保护力又明显较纵隔淋巴结细胞为高 (50.9%对36.7%) , 提示保护性免疫机制主要在肝中进行, 这也与幼虫在肝内蜕皮产生免疫有关[8]。

6 小结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猪蛔虫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 人们对猪蛔虫的了解也会越来越多, 对猪蛔虫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 但猪蛔虫的研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如蛔虫和其他生物的进化关系、分子流行病学、蛔虫细胞离子通道、蛔虫主要精子蛋白、蛔虫细胞膜受体、新型杀虫剂的研制等, 这些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Wang Changyuan.Characterization of Ascaris lumbricoides and Ascaris suum antigens[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4, 7 (2) :104-108.

[2]马文宇, 刘述先.编码肝片吸虫GST和猪蛔虫GST基因的测序及同源性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1998, 16 (4) :256-259.

[3]邓干臻.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蛋白对猪蛔虫作用效果的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 1997, 10 (4) :10.

[4]沈丽英.国产伊维菌素对猪蛔虫猪鞭虫的驱虫效果[J].四川畜牧兽医, 1995, 10 (4) :10.

[5]全国栋.齐齐哈尔地区猪寄生虫区系调查[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1, 8 (3) :50-52.

[6]包怀恩.18kDa带绦虫抗原饲料添加剂型疫苗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1999, 7 (2) :77-80.

[7]Islam, Khyrull M, Miyoshi, et al.Vaccination with recombinant Ascaris suum24-kilodalton antigen induces a Th1/Th2-mixed type immune response and confers high levels of protection against challenged Ascaris suum lung-stage infection in BALB/c m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Parasitology, 2005, 9 (35) :1023-1030.

食品免疫学教学改革初探 篇8

教学内容设计的多元化

目前,现行的几种教材都是以医学免疫学知识为框架,有些内容不适合没有医学基础的食品专业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通读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对知识点进行重新的优化,确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之形成一个能为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框架。首先,应将最经典的免疫学基础教材中的相关重点章节作为教学重点,剔除偏重于医学预防与治疗方面的内容,可将部分章节作为参考阅读材料。同时,适当增加与食品科学联系紧密的内容。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着重学习抗原、抗体、补体系统、超敏反应,及利用免疫学原理进行的与食品相关的检测技术。要在课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查找与食品相关的免疫技术的最新前沿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备课时多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将疫苗事件、检测瘦肉精,农药残留引进课堂,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设计相关实验。教学内容应该不拘泥于教材,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与社会相结合,对教学内容作出恰当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充分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收集多媒体素材,把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感性素材。免疫学的一些概念及原理,較抽象,难理解。对于一些免疫反应机制,如超敏反应的类型、抗原递呈等,可以运用动画来阐述讲解,从而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得更具体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提高教学的效果。对于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引入一些实验录像,或者实验过程图片,有利于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述免疫检测技术时,利用动画或实验录像,使学生更多地接触一些实验课中没有安排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同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动画和图片上传至学院网站,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就食品免疫学这门学科来说,教学难度很大。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比喻法、联想法、对比法、实验法等等,使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学习兴趣也更高。

免疫学中涉及到的理论非常深奥、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是要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应多查阅资料,多学习新知识,以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也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不错的参考书与专业网站,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自己去主动收集资料,寻找答案。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基础外,还需有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了解和学习食品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根据食品营养专业的专业特点,适当改进实验内容,使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实践。由于实验教学时间有限,要重点开展一些重要的实验,如抗原抗体沉淀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抗原制备与动物免疫等。若时间与条件允许,可增设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这是食品营养安全科研领域以及食品检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实验,也是学生必备的一项实验技能。

以大作业为主的课后实践

学生拥有好的学习方法远比掌握科学知识更为重要,食品免疫课程强调面向实际应用,以综合型、设计型实践大作业来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布置大作业,让学生查找并撰写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食品或功效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分小组讨论共同研发一种免疫食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后期的毒理学评价,安全性评价,并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PPT。在教学中联系科研,让学生参与进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接触学科的前沿,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课题,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研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勤于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食品免疫学对于食品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而又晦涩难懂的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SJYB15-02;长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作者单位:张莉弘 吴修利 吴 琼 陈丽娜 吴淑清 邹险峰 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裴 蕾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中等职业学校)

上一篇:本学期期末教学反思下一篇:塔尔拉克乡中心小学四月份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