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群众工作总结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联系群众工作总结(推荐8篇)

联系群众工作总结 篇1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进行。作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强弱将直接影响工作落实情况。如何增强群众工作能力,最关键一点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及时把握职工情绪。只有准确知道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才能谈得上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激发群众的内在积极性和潜能,才能实现科学决策与和谐发展。

一、密切联系群众,就要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跟群众交朋友,在与职工的交流沟通中,俯下身子说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群众关心关注的事。首先,要在“打成一片”上下功夫。与群众“零距离”,才能听得清楚、听得全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办公室,常下班组、到艰苦的地区、偏远的班组和火热的生产一线,与群众面对面讲形势,肩并肩保安全,手拉手唠家常,心连心听意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密切联系的氛围中体察民情,在非常自然的环境里倾听呼声。第二,要在“增加信任”上动脑筋。群众信任我们,才能打开“话匣子”,向我们敞开心扉。因此,我们说过的话要算数,承诺的事项一定要落实;必须高度重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条条有落实,件件有回音;要让职工切实感到说话有作用,提意见有效果,反映问题能解决,打心眼里信任我们。第三,要在“形成制度”上做文章。既要经常化,坚持做到困难的时候要听顺利的时候也要听,有空的时候要听忙碌的时候也要听,使听意见形成习惯、形成自觉、形成风气;把听取意见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不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规定动作”;坚持把听取意见作为决策过程的一个必要程序,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虚假形式”。

二、密切联系群众,就要耐下性子敢于接受辛辣意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要真诚真心,与群众谈心交流要做到不设主题、不做辩解,引导群众讲真话、说实话,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和问题;要有闻过则喜的胸怀,对不同意见、批评意见要更加重视,高看一眼,合理的意见立即采纳,该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对偏激的不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不能着急发狠,要耐下心来认真听完,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绝不能敷衍了事;对待提意见的人不是反感而是感激,不能当面违心感谢,事后找人“算账”,给人家“穿小鞋”。实践证明,敢于让职工讲真话,勇于听取批评意见,不仅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更是了解实情、正确决策的需要。

三、密切联系群众,就要静下心来分析研究群众意见。密切联系群众,要善于总结分析群众意见。群众意见往往是对工作、学习、生活的一种直观反映,是对客观现实的外在表现,常常不那么规范、雅致、顺耳、好听,不那么有条理、有分寸、有格式、有章法,有时甚至以尖锐的、粗糙的、带刺的、极端的形式和方式表现出来。作为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不能只做意见和建议的汇总者,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反映群众的一般情绪,做机械地传声筒,而要坚持把调查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及时收集和处理来自群众的各种信息,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分析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从中总结提炼群众提出的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并把这些建议在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落实,推进工作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进行。

四、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放下架子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党员干部既是人民群众的一份子,又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不能花拳绣腿、眼高手低,不能光喊口号、不干实事、不求实效。群众听不听你,信不信你,服不服你,归根结底就是看一件事,那就是你是不是真心实意帮他们解难题办实事。党员干部要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变成经常性、主动性、自觉性的行为,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感情上紧紧贴近群众,作风上真正深入群众,重心上切实关心群众,工作上充分依靠群众,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党员干部才能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心里想着群众,跟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联系群众工作总结 篇2

1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群众办事, 有时却得不到理解, 甚至还引起误解, 是一些基层干部共同的苦恼。而据基层群众反映, 群众最痛恨的不是上面没有惠民举措, 而是政策始终“走在路上”, 服务始终“停在嘴上”, 实惠没有真正“落在身上”, 这就是存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 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水果蔬菜从产地到百姓餐桌经历很多程序, 往往“最后一公里”坐地涨价, 老百姓苦不堪言。再比如, 如何解决好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如何解决群众出行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等等。诸如此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看似小问题, 实则是造成“末梢堵塞”的大问题。人的身体一旦“末梢堵塞”, 则身体有病, 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末梢堵塞”, 且不“通瘀”, 则危及党的肌体和执政能力。如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1.1 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

领导带头, 万事不愁。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努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全力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责任明, 方向正、作用显, 特别体现在各级党组织的责任落实和一把手的作用发挥上。各级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自始至终把责任扛在肩上。

1.2 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

聚焦“四风”问题, 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 必须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 始终突出问题导向, 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1.3 要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严防“最后一公里”问题再滋生, 需要加强党建创新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尤其要配优配强党组织书记, 要加强基层便民办事大厅建设, 让便民利民设施真正为民服务, 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 建立长效机制, 严防“最后一公里”现象改头换面, 披上“马甲”以新面目出现。切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真正送给群众, 把党的惠民政策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

2 坚持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就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 联系服务群众, 要做到“零距离”。要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声, 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和民生实事一件一件落实好, 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这两年, 许多农村建起了老年服务中心, 一处院几栋房, 十分气派, 可就是空无一人、冷冷清清, 刚刚建成就沦为“空置房”。原因简单:位置没选好, 不是老年人日常习惯活动的地方;设施没配好, 简单地搞标准化配置, 缺乏农村老人喜好的项目。为老年人建设服务中心本是好事, 结果却没有得到群众认同。群众不仅没法理解干部的“好心”好在哪里, 还因为服务中心占地多、花费不菲, 心生怨气, 民生工程反而成了群众数落干部的“导火索”。好心办了坏事,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联系群众不紧密, 缺乏事前调研, 不充分了解实际情况, 不积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导致难以作出符合群众意愿的决策。服务群众就更无从谈起了。所以,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绝不是一句空口号, 而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要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 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勤勤恳恳为群众工作, 想群众之所想, 解群众之所困, 办群众之所需。

2.1 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意识, 注重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对群众真心实意、真情付出, 时时刻刻想着群众。主动深入基层,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积极顺应群众期盼, 总结经验、改进作风, 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得到更多实惠。

2.2 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就要主动为群众提供方面、贴心服务

不搞空对空, 避免形成“两张皮”在服务群众中办实事、讲实话、求实效,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一件一件做扎实、做具体。把各项民生政策宣传好、落实好, 让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政策的“阳光”。

2.3 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

积极开展大走访、大排查, 认真调解矛盾, 化解纠纷, 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3 确保群众得到真正实惠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 就是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因此, 我们要认识到,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地, 不是办公室, 也不是会议室, 而是群众的家门口。活动是否解决了自身的“四风”问题, 是否解决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不在各种汇报材料和笔记本上, 也不在上级部门的评比评价中, 而是在老百姓的口碑中、胸膛间。

走进群众的家门口, 真心倾听群众的呼声;与群众面对面, 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 真诚为群众服务。做到以上三点, 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换位思考,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家事来办。要像关心自己孩子上学那样, 关心老百姓“学有所教”问题;像关心自己亲人找工作、自己涨工资那样, 关心老百姓“劳有所得”问题;像关心自己家人就医那样, 关心老百姓“病有所医”问题;像关心自家老人养老那样, 关心老百姓“老有所养”问题;像关心自己改善住房条件那样, 关心老百姓“住有所居”问题。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办好一批群众迫切希望办又有条件办的事情。同时要通过深入调研走访, 集中推出一系列惠民富民措施, 扎扎实实、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给群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真正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去检验活动效果。

4 总结

意莫高于爱民, 行莫厚于乐民。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唯有这样,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摘要: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 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总目标。本文聚焦于“两个着力”即“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分析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达到群众路线教育的任务要求, 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关键词: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两个着力”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学习读本[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1, 5.

[2]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M].学习出版社, 2011, 4.

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做好员工工作 篇3

敬之以心。大量事实表明,当前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员工工作的官僚主义作风造成的。员工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员工的心中就有多重。我们的干部任何时候心里都要装着员工,遇事想着员工,要有爱员工之心、亲员工之义、为员工之举。“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只有心里装着员工,才能在思想上尊重员工、在感情上贴近员工、在行动上深入员工、在工作上依靠员工。温家宝总理在接见民政工作会议代表时有一番深情的讲话,他说自己也是一个民政干部,是为民办事的,并希望民政干部做一个有心的人,用真心去了解社情民意;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事情和利益看成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深刻地体会、努力地实践温总理的讲话,用政策解疑心,用温暖热人心,用感情动人心,用制度稳人心,用帮困宽人心,用真情换真心。

授之以利。员工是最讲实惠的,利益追求、利益诉求是现阶段员工工作的最大趋向,“说一万句好话,不如办一件实事”。授之以利的本质是要关心员工生活,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不与员工争利。

是始终关注民生。要时刻关注员工的感受,注意从源头抓起,注意从小事抓起,注意从日常工作抓起,及时解决关系员工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生老病死等实际问题。胡锦涛总书记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温家宝总理说,人民群众的事情,小事也是大事。把总书记和总理的话联系起来,就会理解小与大的关系。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办员工真心拥护的事情,而且是经实践检验正确的事情。如教育是民生之基、社保是民生之安、就业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看似小事,实则大事,一定要做好。

二是尽力帮助民富。发展是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要进一步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努力使发展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使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所有员工,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切实维护民权。要畅通民主渠道,鼓励和保护员工讲实话讲真话。各级领导干部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员工信访,通过民情直通车、民情联系卡等形式畅通渠道,形成民意畅达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我们要通过创造各种形式,使员工有地方说话、有机会说话,这样,很多问题就能得到及时解决。

动之以情。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有很多同志感慨现在的员工工作越来越难做,特别是在基层走访员工和接待员工上访时,“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我认为,出现这些情况的症结是找不到消除隔阂的切入口,没有打开员工的内心世界。重要的是应该做到动之以情,用心走进员工。

一是诚心沟通,拉近距离。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是沟通关系、增进了解、联络感情、拨动心弦的前提和基础。拉家常就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方法,其实质是对员工动之以情,通过与员工拉家常,拉近与员工的距离,有利于营造谈话的氛围,使员工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沟通交流,消除一些矛盾和隔阂;有利于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深化友谊。因此,无论对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干部来说,与员工拉家常,不是一般的手段,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但拉家常不等于信口开河,而是要带情去、带心去,平等对待员工,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我总结的口诀是心要诚、诚则信、信则灵,把员工当作交流的对象,决不能居高临下,这样才能打开员工的心扉。

二是虚心求教,平等谦和。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领导干部只有尊重员工,才会被员工所尊重、拥护。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会以平等谦和的姿态与员工敞开心扉、虚心请教、实话实说,员工才愿意对你说真话、说心里话。如果官气十足、居高临下,那么员工自然敬而远之,三缄其口了。

晓之以理。晓之以理关键是宣传、教育、引导好员工,形成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和谐文化。

一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员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宣传员工、教育员工、引导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领导干部越要耐心细致地作好宣传员工、教育员工的工作。要深入宣传好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大政方针,切实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理顺情绪、鼓舞士气,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共同努力。

二是以朴实的道理教育员工。要善于用员工身边的事例,用员工熟悉的语言,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真正赢得员工的理解和支持。现在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学历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轻,但在做员工工作方面确实比较欠缺,不懂得如何去与员工交流。有的同志自嘲: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怎么能使员工信服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与沟通,提高与员工打交道的本领。

三是通过发扬民主的方法引导员工。员工的事情,要由员工评价,要从为民作主向让民作主转变。员工都是很实在的,通过民主的方法去比较,他们自己会得出结论。所以,我们要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尊重和维护员工的民主权利,依靠员工自身的力量作好员工工作,组织员工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扩大员工对政务、财务和其他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立之以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要得到员工的信任和支持,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

一要改变作风。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一定要把坚持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到转变工作作风的全过程,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广大基层干部一定要解决“身在基层,下不了基层”的问题,做到“人下”、“心下”,干事、连心,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员工。

二要公心处事。“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作为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切忌感情用事,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公平。解决问题,处理矛盾要分清是非,公正裁决,切不能搞厚此薄彼,亲疏有别。

三要清正廉洁。腐败问题是影响党的事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大政治障碍,也是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做到有所作为,为官一任,要保持进取之心;有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员工,敬畏制度,敬畏历史;有所感恩,感恩员工,感恩组织,感恩同志,感恩亲友;有所保持,保持友善、正直、诚信,要依靠员工,团结员工,动员和凝聚员工的力量,做一些切切实实有益于员工的好事,不做员工反对的、唾弃的事情。

密切联系群众 转变工作作风 篇4

南昌中院民三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实现执政兴国鸿图最坚实的基石,是推动事业前进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的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党对群众路线作了充分的解读与运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八项规定”的提出,无不体现党和国家对群众路线的重视。

人民法院作为司法机关,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使命,坚持群众路线是完成这一长期艰巨使命的坚实基础。而人民法院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民法院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当前,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于进一步推进司法民主、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法院应当通过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自身良好形象,增强司法活动的公信力,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一、认真听取民众心声。践行群众路线并非一句空话,而应实实在在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当前,司法公信力不高,严重影响司法工作的开展,法治建设的进程。群众与法院机关之间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协调机制是影响群众对司法工作评价的一个重大因素。群众在诉讼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对司法工作产生的偏见及不满,应当有

个倾诉的地方,如果法院不及时作出合理的解释、改进工作方式,群众对法院的负面印象将随会在其日后的生活过程中扩大化。因此,人民法院可以设立专门的留言簿,由专人负责分类后,能够及时给予合理解释的作出解释,需要改进的工作及时向上级反映,全面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听民声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二、建立诉讼服务中心。人民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其内部有是精细的分工,以审判工作为主,广大干警各司其职,但是法官并非只是在审判庭开庭审理,还涉及其他很多与审判相关的延伸工作。以审判为中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涉及立案、审案、存档不同的流程和部门,法院干警可能对此烂熟于心,人民群众因为诉讼来到法院,在维权或者应诉的过程中,是将法院机关作为一个整体,普通群众可能对法院内部工作流程不知晓、不熟悉,有时候群众来到法院立案各种摸不着头脑,应当建立人性化的诉讼服务中心,方便群众了解诉讼流程,填写格式化的材料,查询咨询各项事宜,一方面使得群众求助时能够有所应,不用到处找人,到处碰壁;另一方面,也提高法院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三、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当前社会已经是网络遍布的时代,很多人已经习惯足不出户地解决各类需求。尤其是对年经人而言,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类网络平台是群众对某人或某机关组织进行了解的信息来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加强法治工作的宣传,因网络信息的传播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影响范围极广;也可以提高诉讼工作效率,相关的诉讼指导服务可以在网络上公布,并提供留言咨询

服务,免于群众“跑断腿”办事。

四、深化为群众服务的思想观念。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着重对个别干警存在的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欠缺,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等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裁判不公、诉讼难、执行难、涉法涉诉信访特别是民商事审判中办“人情案”、“金钱案”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改。通过现场办公、工作调度、深入调研等形式,研究解决各类问题。

五、严肃查处干警违法违纪行为。要把大力整饬法院机关“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法院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各级政法机关要采取突击检查、随机暗访、重点抽查等多种形式对干警遵纪守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在办案中滥用职权、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和漠视群众利益、失职渎职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违反纪律禁令的机关,不论是谁,都要严格执行纪律,严肃查处,决不姑息。严格遵守江西省政法机关执法办案“八不准”:

一、不准向当事人索取、摊派、报销办案费用;

二、不准对控告、检举、申诉和求助、投诉事项推诿不办、压案不查;

三、不准在委托评估、拍卖、鉴定等活动中徇私舞弊;

四、不准超标的超范围超期限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五、不准个人保管、使用和擅自处理涉案财物;

六、不准违规办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以此代刑代罚;

七、不准超期羁押、久押不决;

八、不准违规办理减刑、保释、保外就医。凡违反上述规定的机关,由所在政法单位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政法单位对违反上述规定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包庇袒护的,依法严肃追究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责任。

最后,要定期进行科学的群众满意度测评,对机关作风进行民主评议、综合打分,并将测评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举措,把法院机关的工作真正引导到干事进取、为民服务上来。在察民情中把握群众需求,在知民意中找准存在的问题,在解民忧中树立队伍形象,在护民权中赢得群众满意,通过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切实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者:汪西菲

2019年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总结 篇5

第一篇: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总结

**县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做好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一、多渠道敞开服务窗口。以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为切入点,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一是热线上门服务。县、乡两级均开通党员服务110、农技服务110、信访服务110等各种形式的为民服务热线,接到求助和反映,及时派人上门解决。二是中心窗口服务。每个乡镇都设立了为民服务中心,建立完善了登记制、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反馈制、监督制等各项工作制度,确保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为群众及时提供各种服务。三是巡回流动服务。组建了调处民事纠纷、森林防火、民情恳谈、农作物和家禽家畜病虫害防治等各类流动服务小分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四是现代信息服务。乡镇设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建立农户信息需求登记、处理、反馈等制度,为农户农产品的产、供、销提供市场信息。县委组织部从中国农科院购买了8xxxx盒农业实用科技光碟,并将目录印发至各村党支部,在县有线电视台由党员群众根据需要点播。

二、多形式提高服务效能。以转变干部作风、打造服务型干部队伍为关键,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一是“1+1”结对帮扶。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帮扶1-xxxx困难群众,农村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困难群众“1+1”结成帮扶对子,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全县现已结成“1+1”帮扶对子1846对。二是联系卡服务。将乡镇班子成员及职能站所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工作职责、联系电话以及监督电话等内容印制成片卡,发放到家家户户。下塘乡一农户家中半夜失火,该农户通过联系卡拔通了乡领导的电话,乡里立即组织了3xxxx名党员干部赶到现场帮助扑灭了大火。三是集中下村办公。由乡镇主要领导牵头,带领职能站所负责人定期到各村集中办公,现场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县直涉农单位和部门,在防汛抗旱、林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有关工作中,派出工作组直接到村组现场办公。四是主题活动服务。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每年春节前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农民群众和下岗职工;春耕、“双抢”、秋收等农忙时节,组织机关党员捐款助耕,帮助缺劳力的农户割稻插秧;新农村建设中,组织党员带头开展“三清、四改”工作。五是挂点联系服务。每位县级领导干部均挂钩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重点企业,不定期到挂钩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每年至少为联系点解决1-xxxx实际问题,为群众办1-xxxx实事。对农村的种养殖大户,派专业人员挂点提供技术指导,并实行挂点帮扶责任制。目前全县已派驻专业技术人员4xxxx。

三、全方位满足服务诉求。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延伸服务内容。一是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对生活困难群众登记造册,专人联系,为他们申报办理生活最低保障,帮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对家庭主要劳力在外创业、务工的农户,经常走访,照顾他们的家庭,为在外的农民群众解决后顾之忧。对需要就业的农户,组织他们参加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四股桥乡四股桥村今年就组织培训了三批电、车工,使13xxxx名农民一跃成为技术工人。二是关键时期的救助应急。对汛期、森林火灾、突发疫情以及其他突发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成立了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应急小分队,制定了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对受灾群众施以救助。对大胆创业的农民群众,乡镇确定党员干部专人联系,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场地和信息等有关问题;村里组织党员和村组干部筹资设立生产发展基金,在他们资金困难时提供无息贷款。三是参与决策的维权服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群众参与本地重大决策的要求日益强烈。据此,该县在乡、村两级推出了“政务点评”。政务点评每月一次,通过黑板报的点评栏、公众场所的点评箱、热线电话和有各方面代表参加的点评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乡(镇)党委或村党支部在黑板报、广播、电视以及座谈会上,将前一个时期的工作和下一阶段的计划向群众通报,让群众进行点评。同时,实行“一册、二薄、三卡”制度,一册即社情民意收集册,二薄即会议点评记录薄、班子研究记录薄,三卡即群众意见梳理卡、工作督办卡、处理情况反馈卡。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和调整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政务点评的开展,为群众参与和评价政府的工作提供了平台,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满足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精神诉求,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第二篇: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乡党委的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江委办发[2014]7号)文件精神,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组织全乡广大党员做好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现将工作开展以来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工作开展以来,乡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工作。乡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部署、亲自动员,切实指导全乡15个基层党支部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同时结合联系和服务对象实际,明确推出工作重点和重心。成立了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指导组,由乡党委班子带队,坚持定期深入基层各单位督促和指导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二、拓渠道丰形式,强服务取实效

多渠道提高服务范畴:白玉水果协会支部,依托**人才超市和果技110热线,农民通过一个电话就可实现农业生产(以水果生产为主)种植技术、病虫害管理等问题的答疑与现场指导。**村党支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每月由示范岗

党员给农户进行草莓种植农技帮扶并组织成立了草莓合作社,为草莓种植户从种、管、销各环节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养殖产业支部通过组织养殖小区建设,在全乡建设了400户养殖小区和39户养殖大户,使全乡生猪养殖业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旅游协会支部组织承办了第五届**枇杷乡村旅游节。节日期间,全村实现旅游收入150万元,接待游客3万余人,日枇杷销售量达万斤。

多形式提高服务效能:一是“1+1”结对帮扶,按照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帮扶3户,各办所帮扶1户的结对形式,党委班子成员、乡镇机关各部门与15个基层党支部结成了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对子,有力推动了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顺利开展。二是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依托“群众盼我做什么,我为群众干什么”主题活动实现四个一(组织一次主题讨论活动,提交一条工作建议,参与一次志愿服务,做好一件好人好事),切切实实的组织广大党员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三是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打造服务型干部队伍。党委以“三用心”、“三深入”、“五突破”为标准,大力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通过严格执行干部去向公示制、驻村干部周下村制、首问责任制、亮证上岗制、文明接待制、年终考核制等规章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感事业心,争当优秀党员示范岗。同时,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开展了“爱岗敬业勤政,做群众贴心干部”的主题实践活动,深受群众的好评。

第三篇: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总结

**县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做好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一、多渠道敞开服务窗口。以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为切入点,为群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一是热线上门服务。县、乡两级均开通党员服务110、农技服务110、信访服

务110等各种形式的为民服务热线,接到求助和反映,及时派人上门解决。二是中心窗口服务。每个乡镇都设立了为民服务中心,建立完善了登记制、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反馈制、监督制等各项工作制度,确保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为群众及时提供各种服务。三是巡回流动服务。组建了调处民事纠纷、森林防火、民情恳谈、农作物和家禽家畜病虫害防治等各类流动服务小分队,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四是现代信息服务。乡镇设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建立农户信息需求登记、处理、反馈等制度,为农户农产品的产、供、销提供市场信息。县委组织部从中国农科院购买了80多盒农业实用科技光碟,并将目录印发至各村党支部,在县有线电视台由党员群众根据需要点播。

二、多形式提高服务效能。以转变干部作风、打造服务型干部队伍为关键,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一是“1 1”结对帮扶。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帮扶1-2户困难群众,农村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困难群众“1 1”结成帮扶对子,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全县现已结成“1 1”帮扶对子1846对。二是联系卡服务。将乡镇班子成员及职能站所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工作职责、联系电话以及监督电话等内容印制成片卡,发放到家家户户。下塘乡一农户家中半夜失火,该农户通过联系卡拔通了乡领导的电话,乡里立即组织了30多名党员干部赶到现场帮助扑灭了大火。三是集中下村办公。由乡镇主要领导牵头,带领职能站所负责人定期到各村集中办公,现场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县直涉农单位和部门,在防汛抗旱、林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有关工作中,派出工作组直接到村组现场办公。四是主题活动服务。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每年春节前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的农民群众和下岗职工;春耕、“双抢”、秋收等农忙时节,组织机关党员捐款助耕,帮助缺劳力的农户割稻插秧;新农村建设中,组织党员带头开展“三清、四改”工作。五是挂点联系服务。每位县级领导干部均挂钩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重点企业,不定期到挂钩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每年至少为联系点解决1-2个实际问题,为群众办1-2件实事。对农村的种养殖大户,派专业人员挂点提供技术指导,并实行挂点帮扶责任制。目前全县已派驻专业技术人员48人。

三、全方位满足服务诉求。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诉求,延伸服务内容。一是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对生活困难群众登记造册,专人联系,为他们申报办理生活最低保障,帮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对家庭主要劳力在外创业、务工的农户,经常走访,照顾他们的家庭,为在外的农民群众解决后顾之忧。对需要就业的农户,组织他们参加技术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四股桥乡四股桥村今年就组织培训了三批电、车工,使130多名农民一跃成为技术工人。二是关键时期的救助应急。对汛期、森林火灾、突发疫情以及其他突发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成立了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应急小分队,制定了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对受灾群众施以救助。对大胆创业的农民群众,乡镇确定党员干部专人联系,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场地和信息等有关问题;村里组织党员和村组干部筹资设立生产发展基金,在他们资金困难时提供无息贷款。三是参与决策的维权服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群众参与本地重大决策的要求日益强烈。据此,该县在乡、村两级推出了“政务点评”。政务点评每月一次,通过黑板报的点评栏、公众场所的点评箱、热线电话和有各方面代表参加的点评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乡(镇)党委或村党支部在黑板报、广播、电视以及座谈会上,将前一个时期的工作和下一阶段的计划向群众通报,让群众进行点评。同时,实行“一册、二薄、三卡”制度,一册即社情民意收集册,二薄即会议点评记录薄、班子研究记录薄,三卡即群众意见梳理卡、工作督办卡、处理情况反馈卡。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和调整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政务点评的开展,为群众参与和评价政府的工作提供了平台,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满足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精神诉求,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第四篇: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现就做好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做好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拓展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创造良好环境。

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要达到以下要求:

1、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2、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3、接受群众的教育和监督。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联系和服务群众作为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从中汲取营养,经受锻炼,自觉地接受群众的教育、评议和监督。

4、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实际工作中,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作斗争。

5、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向群众宣传和解释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

二、主要方式和内容

1、坚持调查研究制度。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制定和落实调研计划。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每年要有两个月以上时间深入基层调研。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注重实效,防止和克服调查研究中的形式主义。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市和省直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要向省委报送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调研材料。

2、完善决策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制度。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在好范 文 网搜索更多的文章:)机制,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对涉及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广泛征询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和完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3、坚持基层联系点制度。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各自分工,建立学校等各科室的联系点。要经常深入联系点调研,与基层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座谈交心,了解联系点群众的思想状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4、坚持下基层送温暖制度。各级党组织要经常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送温暖活动,对困难师生群体,采取个别访谈、实地察看、捐助财物等方式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帮助困难师生解决日常生产生活、子女上学、就业、看病就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5、建立健全信访接待日制度。德育处亲自处理来信来访,坚持实行开门接访和带事下访,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的工作成效,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

6、建立健全定期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采取公开设置意见箱、电子信箱,开通热线电话、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政务系统、互联网等方式,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吸收群众参与,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要定期开展谈心活动,与党员群众普遍谈心,征求意见和建议,沟通思想。在每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定期走访工作和服务对象单位的群众和老党员、老干部,诚恳征求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7、建立健全结对帮扶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要与困难群众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指导,从致富门路、信息、技术和资金等方面,为帮扶对象创造发展条件,增强发展意识,提高发展能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教育。要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以服务人民为

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水平。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

2、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把联系和服务群众列入党的建设和全局工作的重要日程,每年制定具体计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负责人要履行具体责任人的职责,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重视和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组织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加强督促检查,推进工作落实。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下级党组织开展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督促检查,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的督促检查。要把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列为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依据,切实健全落实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能够有效运转,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第五篇: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总结

1、党员领导干部应认真办理来信来访,并根据工作分工和工作实际,积极参加各类群众接待活动,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及时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党员领导干部应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基层和联系点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下基层工作和调查研究的时间。特别要注意深入到艰苦地方、困难地方和问题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下基层工作和调查研究应坚持轻车简从,注意形象,注重实效。

3、党员领导干部应根据工作需要,挂钩联系离退休老干部、困难群众等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联系对象,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联系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并联系1-2个基层学校和单位,经常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督查指导,推动工作,切实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

4、在学校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以“下基层、访群众、办实事、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党员每年应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加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5、学校党组织应突出培养“四有”新人、建设和谐校园,推动科研等事业发展、造福人民等主题,积极探索和落实各类有利于加强党员与群众联系的载体和措施。

6、在流动党员中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区”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展示先进,服务群众。并动员流动党员积极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传送信息,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7、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党员联系户活动。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应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与困难群众结成联系户。基层党组织应根据党员的能力、特长及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党员自愿和组织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联系对象,可以一帮一,也可以多帮一或一帮多,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技能,自强自立。

8、推行党员承诺制度。党员应结合工作实际,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本部门、本单位制定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本着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的原则,以承诺的方式为群众办实事。承诺的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各级党组织应进一步畅通群众表达意愿渠道。实行政务公开、党务公开,落实好“居民、村民议事”制度,大力推行民主听证制度,通过“百姓心声倾听会”、“民情日记”等方式,充分反映民意;采取民情恳谈、交心谈心、领导接待日等形式,深入了解民情;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举报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广泛集中民智。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应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反馈意见。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镇党委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汇报 篇6

一、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执行情况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我镇成立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多次召开碰头会、小组讨论会,在市委开展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根据*镇实际情况,制定出台《*镇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指导思想、核心要求、参加人员、工作方式、工作任务、制度要求、保障措施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二)精心组织,创新方法。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将全镇*名领导干部分成*个驻点团队,在镇领导班子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各团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重点走访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和上访户等关键人物,必要时开展夜谈夜访,化解社会矛盾。

(三)坚持“四个固定”。

即团队、时间、地点、对象“四固定”。团队固定即按照我镇村委会的数量成立驻点服务团队。各个团队安排一名镇领导,一名驻点组长、副组长,一名联络员;时间固定,统一安排在每周四,各个部门尽量合理安排时间以保证下乡时间;地点固定指团队部分成员在村委会办公楼固定地点接待群众,其余成员则到村民家中开展走访工作;对象固定即联系对象以户为基本单位,重点走访九大类人员,另外外出务工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个体户也要走访,通过“四个固定”,目标实现直接联系群众全覆盖。

二、执行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效果

针对群众问题“一户一策”切实解决群众的问题。每周四在走访后各村委会小组成员召开小结会,针对走访的情况做好记录,特别是一些突出问题,要进行讨论,制定解决方案,不搞形式主义,尽快为群众解决问题。另外驻点的干部和小组成员要每月召开一次碰头会,针对本月收集问题进行讨论,并报告解决的情况,对于还未解决的问题,要讲责任落实到人进行跟进。*个驻点团队明确由联络员负责收集整理团队走访情况,形成问题台账和驻点团队记录本,*名驻点团队成员人手一本驻点日志,认真记录走访对象的个人、家庭、经济收入、反映意见等情况。走访收集的问题台账中,群众提出的问题主要涉及低保户申请、残疾人就业、农村养老、农村道路修整、老年人娱乐设施等方面,而我们也将问题分类,交给相应的分管部门给予跟进,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工作方案,责任落实到人,以最快的时间一步一步地为群众解决问题。目前我镇共有常住村民*户,截至*年*月,收集问题*条,已解决问题*条,上报镇的问题*条,已解决*条;上报市的问题台账*条;解决民生热点问题*条。

三、不足之处

(一)走过场的形式。

个别驻点团队走访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走访虎头蛇尾,开始时认真做到领导带队,全员入户走访。后来越来越松懈,领导不催就不去。按照走访群众全覆盖的目标还有待加快。

(二)宣传不到位。

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公开栏内容不完整。个别驻点团队对群众意见的办理拖沓,办理结果没有及时在村(社区)公开栏向群众公示。在发宣传手册时也没有将我们走访的目标和意义跟群众进行交流,使得我们走访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

四、基层群众意见及建议

(一)宣传工作不到位,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了解此制度,反映情况无渠道,不及时。

应对办法:一是及时更新宣传信息。结合人员的调整及时对驻点联系宣传栏、联系卡、海报等信息进行更新,这项工作由驻点团队联络员负责。二是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要在宣传栏、广告牌、横幅等传统宣传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及时发布有关驻点联系工作的进展情况,加强驻点干部之间的工作交流与沟通,让广大干部群众及时了解最新的惠民利民政策。

(二)个别干部形式主义,摆架子,无法放下身段与群众谈心谈话。

通过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沟通思想,增进理解,形成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要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切实转变作风,放下架子,真正和群众交朋友,努力做到让群众普遍认识我们的驻村干部。二是必须畅通民意渠道,要静下心来,乐意听群众发“牢骚”、提意见;三是必须注意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对象,交谈的方式方法及内容各不相同,要区别对待。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做好督导整改工作。

针对我镇的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的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效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但在工作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也要给予重视,并做进一步的整改。由镇委书记带头成立的领导小组要发挥其作用,发现问题开会讨论并及时作出整改,没有发现问题的要多下村委会明察暗访,将问题的苗头扼杀于萌芽之中,对发现问题的,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研究加以解决。

(二)加强驻点团队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在驻点团队成员的培训教育方面要给予重视,各驻点团队的包干领导和组长要挑起重担,针对本组成员的种种问题要给予指出并要求其改正,增加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考核不合格的驻点团队或驻点人员,督导小组要给予公开批评并勒令其实行整改,使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思考 篇7

一、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 体现依法履职, 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

我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群众的意愿, 充分表达自己诉求和主张的自由是受到我国宪法和法律保障的, 他们能够利用履职平台, 密切联系群众, 成为国家和群众沟通的良好桥梁。另一方面, 我国人大代表具有地域的广泛性, 职业的多样性, 阶层的复杂性, 因此他们有机会听取来自不同地方, 不同行业和不同经济环境下民众的意愿, 通过法定程序和特定渠道有效的反映群众的心声和诉求, 为民所想, 为民服务, 帮助政府工作与民众期望充分接轨。

(二) 体现人大制度特征, 提高人大工作水平的需要

党在长期的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组织、政治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人民的利益, 维护人民的权利, 人大代表作为人大的主要组成部分, 听民情, 传民意, 排民忧, 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 解决问题, 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1]同时, 相比“十七大”提出的:“密切人代表同人民的联系”, “十八大”的新提法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有利于指导人大代表在新形势下, 适应新情况而使用新方法, 新思路去应对新问题, 以便将人大工作水平提高到新的层次。

(三) 推荐政治民主化程度,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 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 社会的复杂性随之提高, 矛盾也逐渐凸显, 人民的维权意识增强, 想要表达诉求的愿望也更加强烈, 如果民意表达的渠道被堵塞的话, 将会形成社会和谐的巨大威胁, 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疏通民意表达渠道的重要保障。人民代表作为法定的人民意愿的传达者, 是在民众信任的基础上被选举出来的, 在民众之中具有相对较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他们走街串巷, 积极展开调查研究, 争取把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问题充分的解决。知民情, 解民忧, 传民意是人民代表义不容辞的使命, 加强对代表联系群众重要性的认识, 深入了解其代表的责任和内容, 是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的必然要求, 也是有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举措。

二、代表联系群众的困境

(一) 联系活动开展较少, 工作质量较低

“一些人大代表总是认为自己只是‘名誉代表’, ‘形象代表’等, 对于人大代表地位和工作性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有时还存在嫌麻烦,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回避态度, 消极参加组织上安排的各种活动, 也很少深入基层去了解民情, 很容易形成民愤的积累, 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2]另外一些代表虽然兢兢业业, 但是由于文化素质, 政治理论水平, 法律法规知识等方面仅仅依据定期的培训难以满足形式的需求而对工作的效果形成了一定的限制, 工作质量不够高;另外一方面, 由于地域的限制因素, 一些代表仅仅能够听取本地的群众心声, 难以做到大范围、大面积的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联系质量不够高;同时, 形式主义的影子一直困扰着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进步, 一些代表固执于听报告, 记笔记, 而忽视了真正的实践工作。尽管理论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 不能空于或者高于实践, 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错误是典型的本末倒置, 工作效果不够好。

(二) 制度保障缺乏, 组织化程度低

人民代表制度虽然规定了人大代表要与原选区的民众保持紧密的联系, 但是具体联系的范围, 程度, 内容, 标准等并没有做出明确地规定, 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很难进行操作实施, 也不便进行督导和监察。另外,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导向机制的缺乏不利于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 相关的制度和规定难以落实和实施。同时, 实践载体的缺乏加大了代表联系群众的难度, 难以做到联系的常态性和双向互动。另一方面, 与城市相比, 基层县镇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机制有待完善, 活动种类有待丰富, 措施程度有待加强。

三、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建议

(一) 加强党委领导, 从思想层面提供组织保障

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关键在于联系活动的开展, 联系活动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工作, 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之下, 这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因此, 必须把人大工作纳入到党委的全局工作之中, 把人大工作摆在党委工作的重要地位, 党委对于人大工作的支持力度决定着人大工作的效度。只有真正把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挥出来, 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赞同。

另一方面, 目前我国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存在着职能不清, 隶属不明, 机构设置不统一等问题, 大多数的县乡镇并没有设立代表联络机构, 而代表联络机构的缺乏严重影响着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此, 必须在乡镇、街道、社区等设立相应的代表联络机构, 保证代表联络机构在我国的大面积全覆盖, 夯实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组织基础。同时, 也要对代表联络机构的义务和权力进行明确的划分, 制定专门的人员负责代表联络机构, 及时向常委会汇报工作事宜, 切实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纳入到常委议事日程之中。

(二) 健全活动机制, 加大培训力度

要在代表法等法律规定的框架内,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各位代表要从积极履行联系群众义务, 促进社会稳定和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 真心实意的联系群众, 深入基层了解民情, 民忧, 民意, 认真总结汇报民众的诉求, 做好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鉴于人大代表多属于兼职, 因此代表们必须在安排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 保证时间, 集中精力, 热情积极的投身于联系群众的活动之中, 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3]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评选先进的代表和群众给予嘉奖, 调动代表与民众的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先进经验的宣传, 完善直接选举的代表向民述职的制度, 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 把代表联系群众的活动质量作为代表考核的标准。

加强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大力宣传, 使代表联系群众的意识深入人心。首先要提高代表的履职水平和履职能力。各级人大要把人大代表的培训学习当成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 不仅要保证代表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 而且要培训代表学习如何开展联系群众的活动, 如何处理人民反映的问题, 如何撰写议案等等必要的技能, 同时要对其学习情况进行不时地监督和促进, 切实提高代表的工作水平。其次, 要强化代表联系群众的责任意识。“从心底树立起‘人民选我当代表, 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思想, 从形式代表、荣誉代表转向履职代表, 有效代表。”[4]

(三) 提供制度保障, 加强组织部署

人大常委会要提供工作指导, 完善各项机制, 提供制度保障以促进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进步。建立履职机制, 进一步规范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建立代表联系选区选民制度, 选民接待日等制度, 使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走向常态化;建立保障机制。“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是一项涉及多角度, 多层次, 多方面的工作, 需要各项部门的全力配合和多方面的保障才能得以实施。”[5]切实尊重代表的权利, 推广先进代表的履职经验, 扩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成果, 激发代表工作的积极性, 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形成长效机制;建立监督机制。通过进行代表述职, 履职考核等程序, 加强对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检查监督, 进一步提高其工作实效, 促使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切实落到实处。

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提供服务和保障是人大机关的重要基础工作。各级人大常委会要依据制度安排代表联系群众的各项活动, 进行有效的组织部署, 增强活动设计的预见性和统筹性, 协调各机构和部门为代表联系群众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摘要: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作为中国共产党长久以来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 充分展示社会主义优势的方法, 值得我们长期学习和研究。目前, 由于我国机构设置的一些缺陷, 服务意识的淡薄等问题的存在, 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需要我们对症下药, 从思想领导, 组织保障, 制度健全等方面意义改进, 从而促进政府与民众的顺利沟通,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代表联系群众,民主化,社会和谐,制度保障,组织协调

参考文献

[1]于五一.把握代表联系群众的目的、规律和效果[J].研究与探索, 2011 (11) .

[2]陕西省安康市人大常委干部, 代表联系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J].公民导刊, 2013 (5) .

[3]赵玲玲, 宛诗平.关于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思考[J].探索与研究, 2013 (8) .

[4]王云岫.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 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J].人民代表报, 2013 (8) .

联系群众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高校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39-02

习近平总书记在《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中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1]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我党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大学生党员的自身优势,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在现实高校党建工作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必要性

我党历来重视党员联系群众,毛泽东曾说:“我們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2]邓小平也说:“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3]在新时期,江泽民也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4]胡锦涛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5]习近平在《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指出“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首次提出“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念。十八大闭幕不久,党中央又制定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当代大学生党员必须坚持党的政治纲领,遵守党的政治决定,自觉联系服务群众,为建设“服务型政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

二、高校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意识淡薄。高校大学生党员虽然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份子,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治信念,但却也存在着自我观念过于强烈、党性修养不够等问题。究其原因,大学生受西方思想影响较重,且在党员教育过程中未能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理解党的思想,不能把群众的放在第一位,不能自觉的联系服务群众。

(二)缺少服务平台。高校中大学生党员开展活动主要依托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工作站,而这两个组织所开展的各类活动主要围绕理论学习,缺少社会服务类活动,这与缺少统一的党组织平台有关。

(三)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不完善。(1)联系服务机制目标不完善。高校中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基本上依靠自身的自觉,各级党组织未建立完备的联系服务机制,未有设立明确的联系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因此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活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2)考核机制不完善。高校中大学生在成为党员之前表现的异常积极,但在成为党员后,却逐渐放松要求,不能积极地联系服务群众,了解群众之所需,想群众之所想,服务群众,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党员考核机制不完善造成的。由于对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却缺少相应的考核,致使部分党员脱离群众,不认真履行联系服务群众的义务。(3)监督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党员虽然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份子,其思想和党性修养高于普通学生,但部分学生党员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不完善,从而无法对党员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进行评价。(4)激励机制不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虽是党章对每一名党员的基本要求,但学生党员在实施过程中却因自身因素影响,不能自觉联系服务群众。高校党组织却缺少相应的激励,缺少相应的外部刺激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联系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三、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加强理论教育,增强学生党员的自觉性。对学生党员的群众观的理论教育要提前抓、尽早抓,要在党员选择、党员培养的过程中提前进行,对积极份子、发展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教育,使学生党员牢记党的群众路线,提高联系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从内心愿意与群众联系,乐于奉献。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一是注重教师党员对学生党员的思想影响,不但在党课中进行教育,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教育;二是要注意学生党员学生身份的特殊性,结合学校教育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利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党员进行全面系统的群众观教育;三是要尊重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党员群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人因年龄而异,如对大一大二自主意识较弱的低年级采用课堂教育、会议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对其他高年级可采取党支部自主学习,党总支系统指导的方式。

(二)搭建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平台。经过长期的实践,高校逐渐形成了基层党支部、党员工作站两元组织,两个组织为大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部分高校还通过建立新生班主任党员助理制度。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基层党支部、党员工作站缺乏实践活动,造成学生党员除与周围同学的生活联系外,缺乏与其他学生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全面的联系。因此,高校应以宿舍、学生组织社团、学校行政班级、寒暑假社会实践为载体,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搭建平台。同时要注意新形势下网络平台的建设,如QQ、微信等平台,加强学生党员与群众的联系,为高校的和谐发展提供条件。

(三)完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1)完善联系服务目标机制。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党员专业、年龄、性别等,制定出完备详细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任务,强化目标,详化内容,使学生党员积极联系服务群众。(2)完善考核机制。在完善联系服务目标机制的基础上,尽力完善考核机制,对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作为对学生党员评价和评优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内容要根据不同人员目标的不同,设立相应的考核条款,并设定自我考核、党内考核、群众考核的权重,由专门考核人员组织考核。(3)完善监督机制。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需要监督,包括自我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以保证学生党员认真联系群众、努力服务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4)完善激励机制。党员应该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主动积极地联系服务群众,但这并不是说不要激励机制,良好的激励机制会推动大学生更加主动的践行群众路线。可建立精神激励、政治激励、物质激励三元激励机制。在精神可通过党内外口头表彰或颁发荣誉证书的形式,也可通过校报、宣传栏、网络媒体等对先进党员进行宣传报道。在政治激励方面,选任能够认真完成党的各种任务且能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担任党内职务。在物质激励方面,在学年度考核中,对工作突出,成绩优秀、政治理想信念坚定、主动联系服务群众的学生党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调动学生党员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和群众打成一片,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基本工作。

四、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设中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尊重差异。高校在建立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中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要根据二级单位人员构成和专业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制度;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性别优势和地域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效率。

(二)发挥教师党员的帮带作用。教师党员作为高校党员的一部分,其理论、实践经验均高于学生党员,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师党员这一重要的资源,采用教师党员参与学生党支部活动等方式,发挥其自身影响力,带动、督促学生党员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

(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高校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通过网络学习、沟通,网络已经是高校学生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路径。

(四)重视行政班级、宿舍、组织社团的作用。行政班级、宿舍、组织社团是学生党员与群众联系的重要场所,高校应予以重视,督促学生党员通过班级、宿舍等联系服务群众,传达民声,服务于民。

高校学生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自主性、积极性不高,平台不够,制度不完善,这些都制约着高校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作用的发挥。因此,高校应集中力量解决此类问题,加强理论教育,增强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自觉性;搭建平台,为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创造条件;完善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目标、考核、监督、激励制度,为学生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尊重差异,发挥教师党员的帮带作用,并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重视重视行政班级、宿舍、组织社团的作用,为高校学生联系服务群众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EB/OL]. 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9/c64094-19615998.html,2012-11-17/2015-3-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6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68.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9.

〔5〕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35.

上一篇:叙事性散文写作方法下一篇: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言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