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调查报告(精选8篇)
山位于市南郊,距城区20公里,坐落在我市棋盘镇与山镇、新店镇交接地带,东临沭河和249省道,南接骆马湖,为我国著名自然人文景观,属于低山丘陵地貌。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及国家4A级风景名胜。景区规划面积为11.8平方公里,中东部地区为核心景区,已初步建成,西部地区多为荒山丘陵,面积约为15000亩,涉及村,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为发展规划好山开发,探索丘陵山区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做好农业园区建设与山景区融为一体,打造集旅游、观光、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带领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市农委土肥站对山西部丘陵岗地进行了土壤适宜性调查,通过对已采集的耕层土样化验分析结果,现将山西部丘陵岗地土壤性状及适宜性报告如下:
二、山西部丘陵岗地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评价
通过对市山西部地区等村的土壤样品采集、化验、分析和汇总,根据数据结果进行土宜性评价,结果如下:
三、山西部丘陵耕地土壤特点、改良办法及适宜作物
1.村地块土壤特点、改良办法及适宜作物。该区域面积约7000亩,土壤类型紫泥土、紫砂土,Ph值6-6.8,中性偏酸、有机质偏低、磷钾丰富、土层浅,部分岩石裸露,土壤不肥沃,紫砂土包浆,紫泥土粘重。改良办法:增施有机肥。适宜梯田种植苗木、茶树等,建设水肥一体化解决干旱问题。
2、村地块土壤特点、改良办法及适宜作物。该区域面积4000亩左右,土壤类型为岭沙土,Ph值5-5.4、偏酸、有机质低、磷钾丰富、土层浅、沙性强。改良办法:增施有机肥,生石灰调酸。适宜种植果树、苗木等作物。建设水肥一体化解决干旱问题。
3、村地块土壤特点、改良办法及适宜作物。该区域面积4000亩左右,土壤类型为白浆土、包浆土,Ph值5.3-5.4、偏酸、有机质偏低、磷钾丰富、土层较厚。改良办法:增施有机肥,生石灰调酸。适宜种植葡萄、苗木等作物。建设水肥一体化解决干旱问题。
四、结论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 大量采用新技术新产品, 如塑料温室大棚生产、地膜覆盖栽培和拱膜微膜双层覆盖技术, 均要利用塑料薄膜;以及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包装袋, 使用后未进行妥善的收集处理, 遗留在土壤中, 从而对土壤环境造成危害, 我们把这种由塑料制品造成的土壤污染, 叫做土壤白色污染。
2 土壤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
2.1 不易分解, 降解产生有毒物质
塑料袋及有关制品的主要构成为有机大分子聚合物, 这种成分在土壤中不易分解, 降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目前, 我国使用的塑料制品完全降解至少需要200年。若被填埋, 不但将直接占用土地, 而且在1 000年内难以降解;若被焚烧, 产生的有害物质二恶英等将对大气和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2.2 影响植物根系生长
农作物根系接触到土壤中的塑料残留物后, 不能全方位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 根系只能沿塑料残留物表面方向生长, 不能向下或侧向自然伸展, 从而使作物营养不良, 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导致其抗倒伏能力减弱, 造成农作物减产。
2.3 影响土壤水、气、养分流动, 破坏土壤结构
土壤中水分借重力和分子运动要向下渗透, 借毛细管力和分子运动会向上移动。土壤空气在土壤中随浓度差、压力差在土壤空隙间扩散。土壤有机养分和无机养分会随浓度差、压力差和土壤溶液的移动而变动。土壤白色污染将阻碍这些运动, 不利于作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代谢, 不利于形成土壤的良好结构。
2.4 影响耕作效率和质量
塑料残留物在土壤中不利于翻耕和中耕, 会增加耕作阻力不便于操作, 或附着在农机具上, 影响耕作质量和效率。塑料易成团成捆, 能堵塞水流, 造成农田水利设施故障。
2.5 影响养殖业发展
塑料残留物被家畜、家禽、水生动物误食后, 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 甚至危害其生命安全。北京南苑的麋鹿因误食附近垃圾场飞入的塑料袋而死于非命。曾有报道, 大海中不明原因死亡的鲨鱼, 经科学家解剖发现, 鲨鱼腹腔内有相当数量的塑料袋, 通过分析最终认定导致这条鲨鱼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其腹腔内的塑料袋。
3 污染现状
3.1 土壤白色污染来源
土壤中白色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塑料温室育苗栽培、塑料大棚生产丢弃的塑料棚膜, 农业生产拱膜栽培丢弃的农膜, 地膜覆盖栽培丢弃的微膜, 被丢弃的种子、肥料、农药和饲料的塑料包装袋, 其他各种被丢弃的塑料袋及塑料制品。
3.2 丘陵地区土壤白色污染程度
据对南充市高坪区9个乡镇22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统计, 该区域每公顷耕地地膜平均用量约11.25 kg, 棚膜、拱膜大部分进行了回收, 微膜回收的则较少。农业生产资料包装袋, 每年每公顷用量约3~4.5 kg, 相当部分未作回收处理, 主要是使用后随意丢弃。其他生产生活用塑料包装袋及制品有的是丢弃后直接进入土壤环境, 有的是通过风力、重力、水流等外力作用再进入土壤环境产生污染。
4 主要对策
4.1 加强宣传教育
治理白色污染需利用国民教育、继续教育、各种培训会议、多种媒体宣传等形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防治“白色污染”是系统工程, 需各部门、各行业共同努力, 需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积极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培养人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自觉遵守环保法规, 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自觉回收分装垃圾, 改变民众环境保护落后意识, 进一步治理白色污染。
4.2 切实有效管理
一是要统一思想认识, 加强“白色污染”危害性宣传, 按照“以宣传教育为先导, 以强化管理为核心, 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 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防治原则进行治理。二是加强重点行业治理, 对农户、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旧废弃塑料膜、塑料袋及塑料制品, 要求回收利用或作无害化处理;对大量产生废旧塑料包装物的铁路、水运、民航、旅游、饭店、餐饮、零售等行业, 要通过强化管理, 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的现象。三是强制回收利用, 禁止使用难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物;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四是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研究, 强化限塑令与政府管理, 努力减少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
4.3 健全法律法规
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 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应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 分别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 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 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4.4 完善经济政策
防治“白色污染”缺少相关的经济政策。一方面, 要调动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积极性, 需要给予这些企业优惠政策, 现有的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废旧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行业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 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 同时体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 应要求产生废旧塑料者自行回收利用, 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 这种做法在国外已较为普遍, 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类政策。
4.5 创新回收技术
废旧塑料通常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二次污染, 填埋会占用较大空间, 塑料自然降解又需要百年以上;而自然降解的析出添加剂又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因此, 废塑料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回收利用, 但目前废塑料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率低。其原因有管理、政策、回收环节方面的, 但更重要的是回收利用技术水平较低, 还须创新。近年来, 常见的塑料回收利用技术有分离分选技术、焚烧回收能量、熔融再生技术、裂解回收燃料和化工原料等。
4.6 提倡环保用袋
关键
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国《周礼》中,对土壤的含义记载是“万物自生焉则曰土,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就是说,凡是自然植被生长的土地叫“土”,经垦种的土地叫“壤”,这是最早对土壤的定义。
近年来,笔者在《研究土壤》《岩石和矿物》单元实验教学中,结合资料查阅,对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剖面、土壤的养分、土壤的分级等有一定的研究和认识,现将调查过程、结果概括如下,供参考。
一、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结合四年级下册《土壤中有什么》实验活动,采土时除去地面落叶杂物,将地面表土2~3毫米刮去,取耕作层深度20厘米左右,如图1。将土壤水溶液充分搅拌、沉淀,发现任何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大致相同,基本由矿物质、有机质、活的微生物、气体、液体等物质组成,如图2。这些基本成分中土壤矿物质约占固体部分质量的95%以上,有机质却占不到5%,有机质数量虽不多,但对植物的生长作用很大。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物质共同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运动的统一性。
二、土壤的剖面
本人组织学生对土壤剖面进行研究,剖面坑的大小设计为长1.5米,宽0.8米,深1米。挖掘剖面大致挖成如图3,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土壤形成条件不同,土体内物质运动也各有特点,从而形成特定的形态特征和土体构造,典型的旱耕地和水稻田土壤剖面示意,如图4、图5所示。
三、土壤的养分
作物的养分主要取之于土壤,作为生长发育必需营养元素有:碳、氢、氧、钾、钙、镁、硫、铁、硼、钼、锌、锰、铜、氯等16种。这16种必需营养元素中除碳、氢、氧等来自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外,其他的全部来自土壤,比如:土壤中的氮有助于作物长叶,磷有助于长花果,钾有助于使茎挺拔。它们对作物完成生活周期必不可少。
四、土壤的分级
专业班级:06级资环一班
姓名:王石彬
学号:20063170
《土壤资源利用》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意义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在人类的历史上,由于土壤质量衰退曾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但是,长期以来居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们,对土壤在维持地球上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不在意。知道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实习目的: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实习意义: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习任务和计划
(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概况、鉴定常见的岩石。
(3)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4)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5)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6)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
(一)、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1、土壤剖面的选择
土壤剖面应根据植被、小气候、小地形、岩石和母质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一般不要以路边的断面做观察剖面,也不要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方(如肥堆、沟边、陷井边、路旁等)设置观察剖面或采集土样、水田不能设置在田角和田基旁。林地土壤调查时,应考虑下列几点
地面植被分布均匀(包括更新幼林、下木、草本及苔藓等),应避免开枯立木、虫腐木等非代表性植物,在疏密度和林冠郁闭度中等,离优势树种干茎1-2米的地方挖掘剖面。应避开林中空地,林班线和林内道路,设置在较平坦和无积水的地方。在采伐迹地设点时,应考虑残留树、更新幼树的分布和长势情况。
2、土壤剖面的挖掘
当剖面地点选定以后,即进行挖掘土壤剖面,为了便于观察,必须挖掘形状基本为长方形的剖面,其规格是:长2米,宽1米,深1.5米。首先将表层3-5CM土壤及杂草、碎石去除,要求观察面要面向太阳。一端应成垂直壁,另一端应成阶梯形,便于人下去观察记载。用米尺测定深度,根据你所采集的深度分布做好标记,然后从下向上取。利用自然剖面时要铲去垂直面上被风化的表土,露出新土。注意挖掘起来的土块应将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开放在剖面的两旁,以便观察完毕后填土,先放底土后放表土。
土壤剖面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成土过程以及土壤内部的物质运动和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特性。观察土壤剖面形态是研究土壤性质、区分土壤类型得重要方法之一。土壤的形态观察主要包括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pH和石灰反应等。根据形态特征观察,结合化学分析,掌握土壤剖面的观察内容和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方法。
(二)、棕壤简介
也称棕色森林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辽
东半岛,在褐土地带的垂直带上亦有分布。棕壤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10℃以上的积温为3400~4500℃,季节性冻层深可达50~100厘米,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干燥度在0.5~1.O之间。这里的原生森林早已破坏,目前
多为次生针叶林和阔叶混交林。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灰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棕壤的一般性质是:(1)在森林植被下,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5~9%,向下急剧降低;(2)表层呈微酸性反应,向下过渡到酸性反应;(3)盐基饱和度较高,表层在80%以上,下部各层稍低;(4)剖面中部粘粒含量较上下各层均高;(5)硅铝率在2.5~3.4之间,平均值为3.03,略高于黄棕壤,但显著低于褐土。
上述性态特征系指在森林植被下的普通棕壤而言,除普通棕壤外,还有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和粗骨棕壤。
从土壤利用情况来着,棕壤是重要的森林土壤,也是重要农业土壤,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潮棕壤分布于山前洪积平原,用于农业,大都旱涝保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普通棕壤分布于山麓和丘陵缓坡,也多用于农业,其中一部分水土流失较重,水肥条件较差,需要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进一步发展灌溉,并加强培肥。白浆化棕壤有的分布于剥蚀堆积丘陵,多用于农业,肥力甚低,需要改良;有的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酸性棕壤分布于山地,多用于林业,有的还是荒山,需要种树造林。粗骨棕壤分布于低丘陵的,多用于种植花生和柞岚(养柞蚕用);分布于高丘陵和山地的,多为荒山疏林,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三)、褐土简介
1、褐土的形成过程
(1)、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过程:干旱森林与灌木草原的残落物在其腐解与腐殖质积聚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特点。
(2)、碳酸钙的淋溶与淀积:在半干润条件下,原生矿物的风化首先开始大量的脱钙阶段,其氧化钙随含有二氧化碳的重力水由土壤剖面的表层渗到下层,以至于形成地下水流。
(3)、残积粘化,也称之为残积风化或地中海风化,即粘粒的形成是由主体内的矿物进行原地的土内风化而成,很少产生粘粒的机械移动,因而粘粒没有光学向性。
(4)、淋移粘化:即在一定降水和生物气候条件下,粘土矿物继续脱钙,形成另外一种颗粒最细的新生粘土矿物——如蒙脱石等,并开始于雨季期间随重力水在主体结构间向下悬移,在一定深度形成粘粒淀积层,这种粘粘往往有光学向性,一般土体水分的干湿交替有利于粘粒下移。
在褐土的粘化过程中一般以残积粘化为主,而夹有一定的淋移粘化,它们在不同的亚类中,其比重并不一样。一般石灰性褐土以前者为主,淋溶褐土以后者为主。
2、亚类
由于褐土为半淋溶土纲,根据土体所反映的淋溶程度及粘化特征相结合等而划分为淋溶褐土、褐土和石灰性褐土等。其它则根据其主导成土过程及附加成土过程所表现的土壤剖面特征而划分出楼土、潮褐土、燥褐土与褐土性土等,3、褐土的利用与改良
褐土所分布的暖温带半干润季风区,具有较好的光热条件,一般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由于主体深厚,土壤质地适中,广泛适种小麦(绝大部分为冬麦)、玉米、甘薯。花生、棉花、烟草、苹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问题是降水量偏小和降水量过于集中,在这种条件下的土壤利用及改良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水土保持,发展水利灌溉;(2)开展旱作农业的土壤耕作措施;(3)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4)因土种植,发展土壤潜力优势;(5)适当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
(四)、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指标
在农业生产中,通常用高产或低产来说明一块地的肥力,这是很不全面的。必需有一些主要的鉴定指
标。在土壤学中,常用的土壤肥力鉴定指标有以下几项:
1、土壤酸碱度:用“PH”符号表示,适宜大多数作物的酸碱度(PH)值为6.5-7.5。
2、土壤有机质:以百分数(%)表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供肥能力大。大田:有机质含量高于5%
为高肥力,有机质含量为3%左右的为中上等肥力,有机质含量低于1%的为低等肥力。
3、土壤全氮:代表土壤供氮能力,以百分数(%)表示。产量水平低的,全氮量小于0.01%;中等水平
产量的,全氮量为0.04-0.1%;产量高水平的,含氮量一般高于0.1%。
4、土壤有效磷:代表土壤供磷能力,以mg/kg为单位来表示,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5mg/kg的,为严重缺
磷;土壤有效磷含量为5—15mg/kg的,属缺磷,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5—30mg/kg的,属中等水平。
5、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是指土粒间的距离,表示土壤的渗水透气能力,用土壤孔隙占土壤总体积的百
分数表示。一般旱地和水田孔隙都能达到55%--60%。,一般通气好的水田,能达到12%--14%,通气好的旱田为15%--22%。孔隙度过大过小,都会影响保水和通气性能,使根系生长发不良。
6、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指土壤大小土粒的搭配情况,以一定体积的土壤中,不同直径土壤颗粒的重量,所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数表示。粘土的直径小于0.001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30%;壤土的直径为0.01—0.05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40%;砂土的直径为0.05—1.0毫米土粒的含量大于50%。
(五)岩溶地貌形成原因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
石灰岩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岩溶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沂源溶洞位于山东省沂源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鲁山之阳,以千人洞为中心周围1.5公里范围内有天然洞穴40余个,称为沂源溶洞群。属奥陶纪石灰岩溶洞,距今5亿多年,是长江以北最为集中的天然溶洞,被专家称为“北方最大的溶洞群”。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的有千人洞、养神洞、珊瑚洞、玄云洞、九天洞等十几个溶洞。洞内景物美妙奇险,配以鲁山的幽谷翠峰,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许多洞穴曾是古代猿人生息、繁衍的场所,曾挖掘出猿人头盖骨及数枚牙齿化石,伴随着大量动物化石,并发现大量猿人石器,故称为“沂源猿人”溶洞群。近几年已有多处洞穴开发,正式向游人开放。“千人洞”以高宽大而得名,地质上称“山东一号洞”。洞内有23尊壁雕佛像和三组“佛的故事”浅浮雕,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石龙洞”以洞内数条天然石龙而得名,洞长218米,为厅堂式洞穴,洞内有双龟把门、龙王宫、银河相会、云霞岛、龙蛇相斗等景观。“养神洞”以各路神仙由玉皇大帝率领云游四海在此歇息的传说而得名,全长800余米,为分支型洞穴,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内有石林叠瀑、雄狮把门、唐僧取经、王母宫、水族宫等48处景观。“玄云洞”为通道式分支型洞穴,总长300米,分为上下两层,两层洞穴由一垂直的落水洞相连接,洞内片状钟乳石较多,敲之发声,可弹奏简单的乐曲,名曰石筝。石筝、石柱林立,多呈宝塔状,少数似嫦娥、宫女,婷婷玉立;石旗、石带、石幔、石瀑、石葡萄,多姿多彩。“九天洞”洞内由九个洞厅组成,故名“九天洞”,洞穴全长500余米,平均宽10米,高8米。洞内石幔、石帷幕、石柱、石笋、石莲、石冰、卷曲石等景观奇特,晶莹剔透。另外还有“珊瑚洞”、“灵芝洞”、“神仙洞”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六)实习收获及感受
此次野外实习,在实习老师陈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为我们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通过此次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是课本上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野外实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分锻炼自己的机会。
1、目标意义
泥土地舆田野练习,是泥土地舆传授关键的有机构成部分。经过议定田野练习,一方面联合实际,利用和验证讲堂传授所学的表面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讲义内容的明白;另外一方面更紧张的是进修老例泥土查看与制图的根本技巧和方法。
泥土地舆田野练习的重点是进修与把握泥土门路查看(或概查)的方法。它的紧张内容包括:查看前的有关资料和图件的汇集与分析工作;泥土地舆查看门路的选择;泥土剖面的选点、查看、描述与记录;泥土标本与样品的收集;泥土图的查看与绘制;编写泥土查看报告或泥土图阐明书。有前提时,可与泥土遥感查看与制图练习同步进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2、练习的筹办工作
为使练习获得预期的结果,做好练习的一切筹办是反常紧张的。
教导教师的筹办工作,紧张是肯定田野练习的地点,预查、订定练习筹划(包括目标要求、日程安排、人员构造等)。师生互助要做的筹办工作是地形底图、汇集与分析有关练习地区的资料和图件等。
(一)地形图的筹办
地形图是用以作为田野练习底图的必备的根本图件。地形图比例尺大小的选择,视田野练习地区范畴的大小、天然地舆环境和泥土的纷乱程度而定。练习范畴小、环境前提纷乱和泥土种类多样性的,比例尺宜大,反之宜小。平常多采取1:5000~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作底图。范畴大者可采取1:100000地形图。
在肯定无地形图的环境下,可以用比例尺平面图代替。联合出产任务的田野练习,还需配合相称或比例尺略小的行政图。
(二)资料与图件的汇集和分析
1.天然成土身分的资料与图件
1)景象气候资料与气候图:注重汇集的数占有气温、年均温、》10度积温;年降水量、蒸发量、风、无霜期等资料,以及气候图。
2)植被:植被类别、构成布局、被覆环境、唆使植物等。紧张汇集天然植被、植被图等。
3)地貌:地貌类别、海拔高度、腐蚀切割程度,以及地貌类别图等。
4)母质和母岩:地质图、岩性漫衍图、地区地质布局、岩石种类、岩性及其漫衍规律。成土母质类别,平常以第四纪成因类别为根本,如花岗岩残积母质、河道冲积母质或洪积物,海(湖)相淤积物、冰碛母质……等。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应注意黄土和风沙精神湿热的亚热带的热带,应注意赤色风化壳。
5)水文:包括练习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如河道水系漫衍、各河道的水文特征、流域产生成长环境;大地潜水潜藏深度、水化学身分及矿化度;水文地质图等。
2.社会经济环境资料:
汇集社会经济资料的目标在于明白人类活动对泥土产生与演变的感化。包括历史上的人类活动;如今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农业经济资料,如人口、农业工作力、总地皮面积、耕大地积、林地、牧地;农作物莳植环境,如作物种类、作物配置设备摆设、耕人选轨制、产量程度;农业出产布局、农业出产中产生的紧张题目;水利、施肥状况;旱、涝、盐、碱、次生潜育化、水土流失环境等。别的,对付都会、工矿业成长对泥土混浊或退化带来的感化也不能忽略。
3.泥土资料与泥土图:
汇集、涉猎与分析练习地区的有关泥土图、泥土查看报告,论文或专著是练习筹办工作的重点。平常说经过议定全国二次泥土普查,各地都有大比例尺泥土图及比较充裕的泥土普查资料可以利用,对现有的资料,要注重探讨各种泥土的产生学特征、理化性质;泥土构成与漫衍的地带性规律与地区特征;泥土与农、林、牧出产的干系;泥土改进利用中的题目(泥土腐蚀、次生盐渍化、潜育化、退化、沙化等);本地大众利用改进泥土的经验等。
(三)泥土地舆田野练习经常使用仪器、器具的筹办
1、泥土资料与泥土图:汇集、涉猎与分析练习地区的有关泥土图,泥土查看报告
2、采土东西和用品:取土铲、剖面刀、钢卷尺、泥土标本纸盒、泥土标本木盒、泥土样品袋、采土标签、pH稠浊唆使剂、比色阶(卡)、白瓷比色盘、10%盐酸
3.泥土田野速测仪器:泥土水分速测仪、泥土营养速测仪等
(四)练习内容与要求
1.练习区泥土植被概述
2.紧张成土效用与成土进程
3.紧张泥土类别与成土环境的干系
4.褐土与棕壤的特点及构成进程
5.泥土的产生、成长演变
6.泥土标本的收集方法
7.泥土分析样品的收集
8.编写练习报告
2、河北省泥土表面
(一)紧张泥土类别
河北泥土类别多样,漫衍较广、面积较大的紧张有7个土类,即:褐土、潮土、棕壤、栗钙土、灰色丛林土、粗骨土、栗褐土、石质土。褐土紧张漫衍在太行山麓的京广铁路两侧,燕山南麓的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北,海拔700——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山麓平原、冲积扇上中部地带,是河北省漫衍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64%;潮土紧张漫衍在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南的平原地区;棕壤紧张漫衍在太行山、燕山的中山和部分低山及冀东滨海丘陵上;粗骨土紧张漫衍于石质山丘,土层浮浅,颗粒粗糙,砾石含量大于30%;栗钙土紧张漫衍在张家口地区的坝上高原和坝下张宣、怀来、阳原、蔚县盆地的部分地区,栗褐土在冀西北坝下地区广泛漫衍,处于褐土区和栗钙土区的太过区;灰色丛林土紧张漫衍在坝上高原东北部的低山丘至围场一带;石质土紧张漫衍于石质山丘,在极薄的A层土下直接与基岩兵戈,常与粗骨土镶嵌漫衍。其他泥土如盐土、黑土、水稻土、池沼土、亚高山草甸土等也有漫衍。(别的:风沙土紧张漫衍在各大河道的卑鄙沿岸、古河道附近及沙化紧张的农田附近;草甸土紧张漫衍在坝上高原湖滨下湿滩地以及山区步地平坦、地下水位1-3米的河谷地带。)分部如图:
(二)泥土漫衍规律
1、程度漫衍规律
本地区泥土广泛发育在省内排水精良的丘陵、阶地、山麓平原和高原缓岗坡地、泥土带大抵呈东北西南走向,自东南向西北,由棕壤一褐土一栗褐上一栗钙土顺次更替。棕壤作为程度地带性泥土漫衍范畴不大,紧张见于冀东一带。褐土,为省内紧张地带性泥土.漫衍广泛。栗褐土、栗钙土,漫衍在西北部的坝下山间盆地和坝上高原。褐土带内淋溶褐土、典范褐土、碳酸盐褐土,亦大抵呈东北一西南向漫衍、东南一西北向更替(图5—1)。
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课室:2017 年月09 日
学
院
地理科学
年级、专业、班
地理 161
姓名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实验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土壤剖面的观察
指
导
教
师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米了解士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
2.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3.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学会学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验原理
腐殖质层是指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表层。其显著特征是,色暗,疏松。
淋溶层简称 A 层。自然土壤剖面的上部,由于长期间水分自地表向下的淋溶作用所形成的层次。其特征为土壤中可溶性盐类和胶体及细小土粒,遭到淋洗,一般淋溶层下部,腐殖质含
量少,土色较浅或成灰白色,质地较粗,肥力较低。耕作施肥,对防止淋溶作用,改善土壤性状,有很大效果。
土壤表层淋洗下来的物质,到一定深度就淀积下来形成淀积层。淀积层在发生学上叫 B 层。在 B 层中还可分为 B1、B2、B3 等亚层。B1 层在灰化土中特别明湿,下移的腐殖质多淀积于此;B2 层具有显著的淀积层的特征,这层淀积的物质有由上层下移来的铁、铝氧化物,粘粒等,呈现暗棕或红棕色。有时生成铁子、铁盘或粘土盘等。这层盐基含量高,一般呈中或微碱性反应。
母质层是指土壤剖面下部的层次,位于淀积层和母岩层之间,是未经受土壤发育过程的显著影响的土壤母质。由岩石风化碎屑残积物或运积物构成,很少受生物作用影响,成土作用不明显,基本上保持着母岩的特点。因此严格地讲,母质层不属于土壤发生层,因为其特性并非土壤形成作用所产生。母质层以 C 表示。
三、使用仪器、材料
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皮尺,铅笔、塑料袋,标签,袋子。
四、实验步骤1、去到附近的施工现场,找到一处被挖掘机挖开的较为平滑的剖面。2、用铁锹和铁镐沿土壤剖面的垂直地面方向将剖面铲平,挖出母质层。3、整理好比较平滑的剖面后,用皮尺丈量剖面。4、分别观察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的土壤状况。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腐殖质层:由于地处岭南,雨水的冲刷作用强劲,地表的腐殖质层沉积得并不厚,仅有 8 8、9 9 公分。腐殖质整体呈黑褐色,腐殖质层是植物最需要的,并且里面富集土壤动物。植物的养分多来自于腐殖质层。
淋溶层:南方多降雨,雨水的冲积作用使得淋溶层不具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或者矿物质。由于 A 层下发生强烈的淋溶作用,粘粒、铁和铝的三氧[ [ 化物与腐殖质一起大量淋失,使淋溶层残留的适应等抗风化性强沙粒和粉砂相对含量增加,出现颜色特别淡的灰白色层。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金城乡隶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 位于黑龙江省北部, 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带, N47°43′~48°18′, E126°01′~126°41′, 地势丘陵起伏, 幅员面积2 083km2。克东县地处低纬度, 属中温带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风调雨顺, 年平均气温1.2℃, 极温在-37~37℃, 平均积温2 100~2 300℃, 年日照2 720h, 年降水量500~600 mm, 无霜期131d。全县耕地面积9.4万hm2, 水域面积0.9万hm2, 乌裕尔河和润津河横穿县境, 26条沟系纵横交错。克东县金城乡土壤为黑土, 是世界著名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 有机质含量5%~6%, 水源充足洁净, 空气清新, 没有污染。耕地面积11万hm2, 农业资源丰富。适合大豆、马铃薯、甜玉米、玉米、亚麻、水稻和甜菜等农作物种植, 是黑龙江省豆麦主产区, 是全国的大豆生产基地县之一。
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在13个村确定60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 每个样地以棋盘式布置采样点, 取0~20cm耕层土壤, 将同一地点的所有样品混合在一起, 每个样点3次重复, 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及pH测定参见《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2]。
2 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质含量分布状况
金城乡内取60个样点, 有机质含量最小值29.1g·kg-1, 最大值63.9g·kg-1, 由图1可知, 大部分集中在30~50g·kg-1, 小于30g·kg-1的占6.67%, 30~40 g·kg-1的占51.67%, 40~50g·kg-1的占33.33%, 大于50 g·kg-1的占8.33%。选取样地有机质含量都处于中等水平, 极个别在偏高范围内, 大部分样地属三级土壤肥力的农田, 中等水平[1,2]。个别样地有机质含量低是由于与中国北方荒漠化地带的东端相接, 土壤沙化、水土侵蚀日趋严重, 而且受土地次生盐碱化影响及耕作不当引起黑土退化[3]。该研究区内土壤肥力水平相对较低, 但与其它地区相比, 土壤养分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 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肥力。松嫩平原整体肥力水平较高, 基本不会阻碍农业生产, 为了保证农业土壤的持续生产, 需要维持和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5,6], 但是应注意培肥, 尤其是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对培肥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作用明显[7,8,9,10], 控制化肥与化学农药的施用量, 治理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 以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2.2 速效氮含量分布状况
由图2可知, 金城乡所取样地中, 速效氮含量最小值0.132g·kg-1, 最大值0.295g·kg-1, 大部分集中在0.157~0.207 g·kg-1, 小于0.157g·kg-1的占3.3%, 0.157~0.207g·kg-1的占63.3%属中等肥力, 0.207~0.227g·kg-1的占30%, 属于肥力偏高水平。三级土壤肥力的农田土壤氮养分速效氮含量为0.15~0.28g·kg-1[1]。选取样地速效氮含量都处于中等及偏高水平, 极个别处于偏低水平。
2.3 速效磷含量分布
由图3可知, 金城乡所取样地中, 速效磷含量最小值0.046g·kg-1, 最大值0.149g·kg-1, 大部分集中在0.04~0.09g·kg-1, 小于0.04g·kg-1的占1.66%, 0.04~0.09g·kg-1的占85%, 属中等偏高肥力, 0.09~0.12g·kg-1约占6.67%, 大于0.12g·kg-1的占6.67%, 属于异常高水平。金城乡土壤总体磷素含量较高, 因此, 大田耕作的时候不应盲目施肥, 要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结合目标产量法, 科学合理地进行配比施肥, 达到肥料利用最大化, 从而达到高产、高效、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2.4 速效钾含量分布状况
由图4可知, 金城乡所取样地中, 速效钾含量最小值0.167g·kg-1, 最大值0.276g·kg-1, 大部分集中在0.15~0.22g·kg-1, 小于0.15g·kg-1的占5%, 0.15~0.22g·kg-1的占81.67%。属中等偏高肥力, 0.25~0.26g·kg-1的占5%, 属于异常高水平。土壤总体钾素含量较高[1], 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降低施肥量, 提高利用率, 节约成本。
2.5 pH分布状况
由图5可知, 金城乡所取样地中, pH最小5.75, 最大7.02, 大部分集中在5.8~6.6, 小于5.8的占1.67%, 5.8~6.6的占90%, pH偏低, 属酸性土壤, 应加大有机肥使用量, 增加秸秆还田等。
3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克东金城乡农田属酸性土壤, 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属中等肥力水平, 速效钾含量属中等偏高水平, 肥力较好。经调查, 克东县金城乡近2年基本不使用农家肥, 且化肥投入量一直在增加, 当地大豆化肥施用量已达到300kg·hm-2, 高于黑龙江省农田化肥施用量216kg·hm-2。氮肥施用50kg·hm-2, 磷酸二铵150kg·hm-2, 钾肥100kg·hm-2, 复合肥不定量施用。氮磷钾比例大概为1.07∶2.30∶1.00。磷肥使用量较高, 钾肥略高。自2005年国家大力推荐“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以来, 当地还没有按照目标产量及测土配方施肥进行科学种田, 化肥施用结构及配比也不合理。建议耕作中应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目标产量法为基础, 因地因作物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配肥及耕作方式, 以保证土壤地力, 提高肥料利用率, 降低成本, 增加收入, 并减少资源浪费。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长期的、基础的工作, 是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稳定增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一项日常性工作,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确定当地经济合理施肥量, 优化施肥结构, 选择适宜施肥时期, 采用科学施肥方法, 提高肥料利用率;施肥与培肥地力相结合, 鼓励多施有机肥料, 做好秸秆还田, 适当发展绿肥种植, 改良培肥地力, 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付微, 李勇, 李向越, 等.松嫩平原黑土区农田土壤肥力评价研究[J].土壤与作物, 2012, 1 (3) :116-174.
[2]马强, 宇万太, 赵少华, 等.黑土农田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 (10) :1916-1920.
[3]李取生, 裘善文, 邓伟.松嫩平原土地次生盐碱化研究[J].地理科学, 1998, 18 (3) :268-272.
[4]赵丽娟.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有机碳、氮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5.
[5]Kundu S, Bhattacharyya R, Prakash V, et al.Long term yield trend and sustainability of rain fed soybean wheat system through farmyard manure application in a sandy loam soil of the Indian Himalayas[J].Biol Fertil Soils, 2007, 43:271-280.
[6]刘恩科, 赵秉强, 胡昌浩, 等.长期施氮、磷、钾化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 (5) :789-794.
[7]Zhang W J, Xu M G, Wang B R, et al.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and grain yields under long term fertilizations inthe upland red soil of southern China[J].Nutr Cycl Agroecosyst, 2009, 84:59-69.
[8]张国荣, 李菊梅, 徐明岗, 等.长期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2) :543-551.
[9]孙宏德, 朱平, 刘淑环, 等.有机无机肥料对黑土肥力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监测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8 (S) :110-116.
[10]徐志强, 代继光, 于向华, 等.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土壤通报, 2008, 39 (4) :766-769.
[11]沈善敏.中国土壤肥力[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关键词 油茶 ;成林 ;土壤 ;叶片 ;养分含量
分类号 S794.4
油茶(Camellia spp.)是山茶属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树种的统称[1],原产和主栽于中国,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其主要产品为茶油,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被誉为“东方橄榄油”[2-3]。发展油茶产业,对于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国土绿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广西现有油茶林30万hm2,其中90%以上为20世纪的实生林,年均亩产油不足5 kg,亩产值不足300元,经济效益低已严重阻碍油茶产业的发展[5-9]。造成油茶林低产的原因除品种老化、实生苗使用泛滥外,油茶林地缺乏管理导致土壤贫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0-11]。笔者对广西桂中、桂北主要油茶产区油茶成林的土壤及叶片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在了解各地营养元素差异的基础上为油茶配方施肥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油茶栽培产量提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1年7月,选择广西桂中油茶主要产区岑溪、那坡、八步、巴马、昭平、天峨和桂北油茶主要产区融安、融水、三江、龙胜共10个县(区)的成年油茶林进行取样,取样范围在北纬23°12′~25°52′,东经105°50′~111°12′。样地油茶林龄均在20 a以上,最大林龄超过70 a;桂中6个取样点种植的油茶物种均为普通油茶,桂北地区4个取样点中除三江良口为普通油茶外,剩余的均为小果油茶;取样点中岑溪六陈、昭平走马、三江良口和融水大浪为红壤土,剩余6个取样点均为黄壤土。表1为取样地点基本情况。
1.2 方法
1.2.1 野外取样
分别采用多点随机取样法和多株取样法采集土壤和叶片。每个取样点随机选取9个位点,用土钻截取0~40 cm层土壤,叶片采集则选择9株正常生长的植株,于每株树上随机采集不同方位、部位的成熟功能叶片30片。每个取样点不同位置收集的土壤和不同植株采集的叶片混合后,密封带回实验室进行测定[12-14]。
1.2.2 土壤养分测定
按常规分析法对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进行测定:pH值测定采用电位法;有机质测定采用高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碱解N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P采用双酸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K采用乙酸铵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12,15]。
1.2.3 叶片养分测定
按常规分析法对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进行测定:全氮采用凯氏常量定氮法测定;全磷采用硝酸-高氯酸消煮, 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钾采用硝酸-高氯酸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12,15-16]。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知,平孟、白竹、福乡、平里、大浪的土壤pH值为4.5~5.5,属于强酸性土壤,剩余5个点的土壤pH值均在4.5以下,属于极酸性土壤。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中除六陈为2.24%,处于中等状态外(表3),白竹等8个取样点均为1%~2%,处于缺乏状态,而平孟取样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0.57%,为很缺乏状态。各取样点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所差异,其中白竹、平里和珠玉为120~150 mg/kg,碱解氮含量丰富,福乡、走马、大浪和良口含量为90~120 mg/kg,处于中等水平,而六陈、平孟和泗水则处于缺乏状态。各取样点速效磷、钾含量都较低,10个取样点的速效磷含量都在3 mg/kg以下,处于极缺乏状态,平孟速效磷含量为缺乏级别外,白竹、平里和珠玉处于很缺乏级别,剩余6个点均处于极缺乏级别。
不同取样点油茶叶片的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有一定差异,叶片中氮元素含量最大,桂中地区除福乡取样点的普通油茶叶片全氮含量为12.98 g/kg外,剩余5个取样点的普通油茶叶片全氮含量均为10~11 g/kg。桂北地区油茶叶片全氮含量整体水平高于桂中地区,大浪取样点的小果油茶叶片全氮含量高达20.17 g/kg,珠玉、良口和泗水取样点的全氮含量为12~15 g/kg。除大浪取样点的小果油茶叶片的全磷含量为1.20 mg/kg外,剩余取样点油茶叶片全磷含量相差不大,为0.59~0.76 g/kg。桂北地区油茶叶片全钾含量为3.51~4.66 g/kg,桂中地区则为4.66~8.72 g/kg,桂中地区取样点的油茶叶片全钾含量普遍高于桂北地区。对叶片营养元素与土壤养分及pH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4)表明,仅叶片全磷含量与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极显著相关,其余相关性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 讨论与结论
庄瑞林[18]研究表明,油茶是喜酸树种,一般宜在pH值5.0~6.5的酸性土壤生长,而桂中、桂北地区油茶林的土壤pH值大部分为4~5,与陈学泽等[19]研究结果相同。吴家胜等[11]研究表明,pH值即使低于4.5,油茶林仍然可以丰产,且pH值为4~6时,pH值与产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桂中、桂北地区油茶林地土壤偏酸对油茶生长影响不大,土壤pH值为4~5仍然适合种植油茶。
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20]。由于桂中、桂北地区林地土壤均以红、黄壤为主,较为黏重,腐殖质较少,因此有机质含量较低[21-22],通过提高郁闭度或维持茂盛的草灌,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19,23-24]。土壤中氮、磷元素为油茶生长的限制因子,而钾则为潜在限制因子[13],丰产林土壤中含量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都显著高于非丰产林[11],本研究中桂中、桂北地区所有取样点油茶林地土壤速效磷含量以及大部分取样点速效钾含量均处于极缺乏状态,由于磷、钾元素对果实的形成和膨大至关重要[25],因此,桂中、桂北地区油茶林地速效磷、钾的缺乏是导致油茶林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取样点中碱解氮的含量较丰富主要是因为人为施肥的缘故,由于油茶每年的生长都所需的氮元素最多[26],且单施一种养分元素不利于作物生长[6],提高土壤氮含量有助于树体对磷、钾元素的吸收[27],因此,尽管油茶林地中速效磷、钾明显缺乏,也不能单施磷、钾肥,只有养分均衡供应,才能有效促进油茶生长。
nlc202309020405
不同油茶物种以及普通油茶不同品种叶片营养元素差异明显[12],因此,本研究分析叶片全氮和全钾含量与土壤中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和速效钾的相关性不明显,不适合通过叶片营养元素测定衡量土壤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但叶片中全磷含量与土壤中速效磷含量极显著相关,这是由于所取样点中速效磷含量均处于极缺乏状态,叶片全磷含量能较好的反映土壤中速效磷含量。
参考文献
[1] 陈永忠. 油茶优良种质资源[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 游美红. 我国油茶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 119-6 121.
[3] 张日清,丁植磊,张 勖,等. 油茶育种研究进展[J]. 经济林研究,2006,24(4):1-8.
[4] 贾治邦. 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J]. 林业经济,2008,10:3-5.
[5] 张乃燕. 广西油茶良种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 广西林业科学,2003,3(4):211-213.
[6] 姚小华,王开良,罗细芳,等. 我国油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1):3-6.
[7] 王瑞元. 国内外食用油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油脂,2011,36(6):1-6.
[8] 蒋桂雄,马锦林,李开祥,等. 广西油茶比较效益探析[J]. 经济林研究,2011,29(1):149-152.
[9] 韦 维,张照远,叶 航. 5个油茶物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3,33(2):57-61.
[10] 王东雪,曾雯珺,杨菊华,等. 油茶新造林套种花生试验初报[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4):157-159.
[11] 吴家胜,曾燕如,黎章矩. 油茶丰产林土壤肥力与林分结构调查[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6):203-208.
[12] 王会利,陈国臣,曹继钊,等. 油茶不同无性系叶片营养元素吸收情况评价[J]. 广西林业科学,2010,39(2):64-68.
[13] 胡冬南,孙科辉,范方礼,等. 油茶幼林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研究[J]. 土壤肥料, 2005,(6):20-23.
[14] 王玉娟,何小三,龚 春,等. 油茶成林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规律[J]. 经济林研究,2010,28(2):55-58.
[15] 潘晓杰,侯红波. 不同土壤类型的油茶树体营养元素分析[J]. 湖南林业科技,2002,29(2):73-75.
[16] 张丽君,冯殿齐,王爱喜. 杏树叶片及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J]. 中国农学通报,2010,(10):192,196.
[17] 曹志洪,周健民,等著. 中国土壤质量[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8] 庄瑞林. 中国油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9] 陈学泽,韩京龙,江头和彦. 湖南油茶林红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J]. 经济林研究,2004,22(1):43-45.
[20] 曹继钊,李富福. 广西桉树营养与施肥技术[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1] 唐光旭,唐仕斌,李 勇. 油茶林地土壤的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2002(1):20-24.
[22] 龚 斌,易文红,符树根,等. 江西省油茶主产区土壤理化性状调查研究[J]. 江西林业科技,2010(2):10-12.
[23] 陈美华. 桂南地区赤红壤的磷素特性及其酶活性的初步研究[J]. 广西农学院学报,1988(1):42-50.
[24] 汪思龙. 杉木人工林退化土壤修复过程中有机质积累与土壤结构的改善[J]. 应用生态学报,2000,11(增刊):191-196.
[25] 邓西民,韩振海,李绍华. 果树生物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6] 李 洁,皮 兵,袁 巍,等. 湖南不同土壤类型盛果期油茶测土施肥配方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9):19-24.
[27] 潘德森,雷永松,邓先珍. 油茶盛果期叶片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初步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1991,78(4):6-10.
【土壤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土壤肥料习题汇总09-10
防止土壤污染措施05-29
土壤学试题题库07-01
土壤防治工作总结10-22
土壤肥料学试卷211-11
土壤肥料学期末复习01-02
土壤重金属标准01-19
东北林业大学土壤重点06-11
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10-02
防治土壤污染工作方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