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参考的内容

2025-04-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参考的内容(共11篇)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参考的内容 篇1

一、填空

1、甲数是 ,比乙数少2,乙数是( )。

2、工地有x吨沙子,每天用2.5吨,用了6天后还剩( )吨。

3、某路公交车上原有y人,在某站点下车6人,上来15人,车上现有( )人。

4、张老师买了3个足球,每个足球x元,他付给售货员300元,那么3x表示( ),300-3x表示( )。

5、一个边长为 分米的正方形,边长增加1分米后,面积可增加( )平方分米。

6、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表示底,h表示高,用字母表示求高的公式:h=( )。

7、用x与y的和除以它们的差,列式为( )。

8、在数列1,4,7,10,13……中,第n个数用式子表示为( )。

9、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数是 ,其他两个数分别是( )和( )。

10、小明今年比妈妈小 岁,3年后,小明比妈妈小( )岁。

二、解决问题

1、每支铅笔 元,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11倍,小明买了5支铅笔盒1支钢笔。小明买铅笔、钢笔共用去多少元?

2、徒弟每天做 个零件,师傅每天做的零件比徒弟的2倍少10个。

(1)用式子表示师傅每天做的零件个数

(2)用式子表示两人合作一天做的零件个数

3、甲、乙两辆汽车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甲汽车每小时行 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b千米,经5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参考的内容 篇2

一、这道小升初考试题暴露的问题

(一) 不适合考小学生

我们先来认识试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知识”与“命运”。“‘知识’是:1.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2.指有关学术文化的。”“‘命运’是:1.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2.比喻发展变化的趋向。”这两

入社会, 从没品尝人生酸甜苦辣的小学生来说, 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尤其是对这两个词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理解与把握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要想他们很好地作答此题, 是不现实的。不要说那些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 就是成人, 或是饱经沧桑的耄耋老人, 对这个问题都难以做出较为科学而全面的回答。人们常说,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由此可见, 能够真正领会“命运”内涵的人, 必须是成人, 或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 让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来谈“知识”与“命运”的关系实在太离谱。将那些考大学生, 抑或考职业人群的内容拿来考不谙世事的小学生, 可想而知, 这样的试题无论从哪个方面说都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考试题, 就更显得荒谬了。

只要在网上键入“命运”一词, 网友们对“命运”的解释或理解五花八门, 各不相同。笔者想问一下这道题的命制者:你们能结合社会实践、现实生活、国家政治制度和教育方针政策等科学而全面地阐释那道题吗?如果作为已经经历社会风风雨雨的命题者 (成人) 都不能对那道题做出科学而全面的阐释, 甚至感到模模糊糊, 却将它拿来考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学生, 岂不荒唐可笑?

所以, 这道题不适宜小学生作答, 是一道考错了对象的考试题。

(二) 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

命制试卷是一项神圣而严肃的工作, 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如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等, 既要体现试题的效度, 又要确保试题的信度, 尤其要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力避和远离消极、腐朽的试题内容。至于小学生试题, 更要注意思想性和科学性, 因为小学生的是非观念还未形成, 辨别良莠信息的能力差, 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信息的影响, 因此, 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等。

笔者特意询问过几个考生, 问他们是怎样作答的, 有的说知识能改变命运, 理由还蛮多。——这些小考生大部分是平时聆听了一些心怀“知识能改变命运”思想观念的老师的说教而产生的一种“鹦鹉学舌”般的模仿行为, 并非对问题有了切身体悟和实质性的理解;有的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因为“命运”是上帝制定的, 人是无法改变的;有的说, 一个人仅有知识, 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身体等, 知识是无用的……真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这是因为试题内容远离了考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等缘故。可见, 让小学生来谈“命运”, 而且还是在神圣的升学考试题中谈“命运”, 难道不是有问题吗?尤其是“命运”一词带有一定的“消极”和“迷信”色彩, 试想, 这样“阴暗而灰色”的问题叫小学生来思辨, 难道不怕这些“阴暗而灰色”的因素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小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与其将这道题命名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 还不如将其命名为“读书有用吗?为什么?”将“知识”改为“读书”, 贴近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 显得直白, 易于理解, 便于作答;将“能改变命运”改为“有用”, 题目意思显得更具体, 更大众化和口语化, 尤其是没有了迷信色彩。这样一改, 既有助于学生对试题第二问的“为什么”的作答, 还增强了该题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三) 传递的思想观点有碍教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可是那道试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很明显, 试题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种错误信息:“知识是万能的, 只要有了知识, 就万事大吉了, 人生就衣食无忧了。”所以, 该题的思想内涵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相悖。依照那道题和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来推理, 在学校教育中, 教师只要向学生灌输“知识”就行了, 没必要进行道德、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的教育, 也不必关注学生的身体;学生也不需要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丰富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

笔者斗胆地说, 我国教育经过了数十年的改革和发展, 各种各样、各类名目的改革此起彼伏, 耗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得不偿失, “穿新鞋, 走老路”, 是每次教育改革的最终“收获”, 甚至还有“今不如昔”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 《礼记·学记》要求教育活动“不陵节而施”等等) 之嫌。在“知识能改变命运”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的教育, 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命运, 教育不讲“个性”, 漠视“差异”, 师生成了知识的奴隶, 没有节假日和双休日, 成年累月被“知识”撕扯着灵魂和肉体, 久而久之, 学生的灵性被死记硬背的“知识”吞噬殆尽, 失去了创造力, 成了外国人眼中的“标准学生” (只会背标准答案的学生) 。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失去了自尊, 丧失了自信乃至生活的勇气和兴趣, 走向了沉溺网吧、早恋、酗酒、抢劫、杀人或自杀的道路, 使社会、家庭陷入痛苦的深渊。在教育的世界里, 科学、理性和人性已经渐行渐远。究其原因,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 就是“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一原始的教育思想观念在捣鬼。。

“在以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的刘道玉看来, 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 状元不能代表什么。”“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 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 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所以,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

(四) 试题命制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责任心存疑

由上可知, 这道试题的命制者, 要么是专业素养问题, 要么是工作随意性问题, 这是当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变得“混乱”或“无视科学”的例证。

为验证当下教师的专业素养, 主要是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水平, 笔者特意咨询过二十几位中小学教师, 笔者问他们:“知识能改变命运吗?”绝大部分教师回答:“能”, 只有少数几个教师回答:“不能”, 都列举了一些实例加以证明, 在这里不复述, 我们可以想象到。由此可见, 我国教师队伍的教育思想观念停滞不前或倒退现象严重, 专业化水平低下, 这样的教师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吗?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因为教育思想观念决定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模式, 具体包括教师对教育和学生的认识及态度、对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

二、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知识是死东西, 是一些没有生命的符号系统, 需要人的智慧系统来激活, 只有激活了的知识系统才能与人的智慧系统一道活动 (工作) 起来, 知识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才能成为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否则, 知识只能像那些堆在废品仓库里的破铜烂铁一样, 只有将破铜烂铁投入炼钢 (铁) 炉里冶炼之后, 才能变废为宝。可见, 缺少了人的智慧, 知识毫无用处。

每次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赛, 一等奖都是非我国中学生莫属, 为何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钱学森生前多次向温家宝总理质疑:“我们的学校为何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话可谓寓意深刻。难道是我国的地理位置风水不好、不吉利, 影响了贵人的诞生?绝对不是!原因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与管理体制制约了人才的发展, 我国目前尚不具备诞生和孕育杰出人才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体制和制度的制约, 二是恶性循环的落后的经济条件的制约。

战国时期的赵括饱览兵书, 说起带兵打仗头头是道、满腹经纶, 可是他父亲死后, 赵王叫他带兵打的第一仗, 四十万将士全部被秦军活埋, “知识”最终带给赵括怎样的好“命运”?还如近些年高校频发研究生、博士生杀人或自杀事件, 能说这些人没知识吗?但他们为何自毁美好前程?主要原因有四:一是缺乏心理调控能力;二是私欲 (如虚荣心) 得不到满足;三是极端个人主义;四是漠视生命, 情感缺失等。所以, 上海海事大学女研究生杨元元在自杀前留下遗言:“知识不能改变命运”, “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李昌平早就说过, 农民的贫困是制度性贫困, 科技未必能够帮助农民致富, 反而会让农民更加贫穷;教育也未必能够让农民在未来致富, 却极有可能让农民在当下致贫……在社会底层的某个个人因为苦心读书, 龙门一跃, 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从而命运得以改变。这些故事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个人, 可能是成立的。但是, 一个山村的整体, 却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而得到改变。正如一个打工妹, 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打工女皇, 居于跨国公司副总裁的高位, 但是打工妹这个阶层的整体, 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命运”。

由此可见, 知识是不能改变命运的。唯一能改变命运的, 是重视知识, 尊重人才, 不折不扣、一以贯之的国家政治体制和管理制度。

三三、规范教育行政决策和行为的设想

为了使教育行政部门真正起到监管、指导、引领教育的作用, 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教育规律, 提升教育行政部门自身形象, 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效能, 国家和有关部门务必着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提升教育科研人员的专业水平

命制中小学毕业或升学考试题的人一般是当地教育科研部门的教师或管理者, 要想各种考试的试题尽可能不出问题, 使每一个试题都具有价值和意义, 实现试题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激励性、有效性等和谐统一的目的, 党和政府必须建立教育科研人员学习考评制度, 促使教育科研人员边工作边学习,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提升专业素养, 确保教育思想观念和专业能力等与时俱进, 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成为当地教育队伍中的领头羊, 具有引领所在地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水平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提高的本领, 不至于沦为一般教育工作者, 甚至落后于一般教育工作者。

(二) 进一步完善教育监管法规

时至今日, 我国仍然缺乏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行为的监管法规, 引发了诸多教育事故, 给教育带来了不少损失, 但由于追究责任人责任的法规缺失, 事故责任人即使有错, 甚至犯了罪, 也毫发无损, 助长了教育行政部门某些人的乱作为或不作为恶习, 扰乱了教育秩序, 本是维持和确保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教育行政部门, 变成了扰乱“师心”、制造教育混乱、阻碍教育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帮倒忙者。因此, 进一步建立健全针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法规, 对一些教育事故, 如前面谈及过的地方教育科研部门随意命制试题以及后面谈及的教育行政部门违法违规审批、兴办义务教育阶段重点中小学等, 要有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 以此严肃和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决策和行政行为, 促使其科学决策, 严谨办事, 最终促进教育的正常化和科学化。再就是国家要建立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监督举报机制, 赋予社会、家长、学生对教育行政部门的乱作为行为的监督、举报权利, 给社会、家长、学生提供监督、举报教育行政部门乱作为行为的平台及路径。

(三)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选拔性入学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依据上述法律规定, 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审批或默认兴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更不能带头或亲自操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选拔性入学考试, “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和民办中小学都必须均衡编班, 不得通过入学摸底考试、面试等手段, 对学生进行分等次编排所谓的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据笔者所知, 不少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升自己所在地区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率等, 置国家法规于不顾, 或亲自督办, 或睁只眼闭只眼, 大办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主要是中学, 这种情况十分普遍, 前面说的那个试题就是出自该县小学毕业生升该县的重点初中 (这个县有两所重点初中。该县每年近两万名小学毕业生, 两所重点初中每年共招生五百余名新生, 升学率只有25%左右, 比当今考重点本科还难) 的文化测试题。初中阶段分重点学校 (班) 和非重点学校 (班) , 这样会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好学生放在一起, 自然会更好;差学生放在一起, 只会越来越差, 因为他们失去了榜样和目标, 已经被学校和社会贴上了“差生”的标签, 自尊和自信失落, 加之缺乏优秀师资和应有的教育资源, 这些学生还能“优秀”起来吗?此等教育, 严重侵害了青少年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所以, 国家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和惩处那些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审批部门的责任人, 迅速取缔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 (班) ”, 这是为学生减负,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摘要:今年我国南方某县的小升初考试“综合科“”小学品德”部分有这样一道题“:知识能改变命运吗?为什么?”该题第一问的“标准答案”是“:知识能改变命运。”一看题目和“标准答案”, 就觉得这是一道既不适合小学生作答, 又缺乏思想性和科学性的试题。“知识能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观念, 长期以来制约着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及规格。制定和完善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行为的监管法规, 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 是实现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知识,命运,试题,问题,小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2006 (6) .

[3]中青在线.北大教授: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DB/OL].

[4]张淑玫.男子研究生毕业未找到工作回家种田, 父亲气急服毒[DB/OL].

[5]田松.什么知识, 改变谁的命运[J]领导文萃, 2009 (2) .

小升初奥数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篇3

二年级

1.下图左边是由9个小人排列的方阵,但有一个小人没有到位,请你画出第9个小人

2.将无法区分的7个苹果放在三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三年级

1.下图表示”宝塔”,它们的层数不同,但都是由一样大的小三角形摆成的。仔细观察后,请回答:五层“宝塔”的最下层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整个五层“宝塔”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2.数一数:下图中长方形分别有多少个?

四年级

1.将1-10分别填入图中,使得每个小三角形3个顶点上的数字之和为图中所表示的数字。

2.观察图形发现规律,在?处填入正确的数。

五年级

1.从1,3,5,7,9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字,在这些三位数中两两相减(大减小),其差为198的两个三位数称为“一对”,那么共有多少对?

2.在方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得竖式成立。

六年级

1.某个自然数被247除余63,被248除也余63,那么这个自然数被26除的.余数是多少?

2.一次知识竞赛共3道题,每题满分7分,给分时只能给出自然数1,2,……,7分,已知参加竞赛后每人3道题得分的乘积都是36,而且任意两人各题得分不完全相同,那么参加竞赛最多有多少人?

二年级

1.下图左边是由9个小人排列的方阵,但有一个小人没有到位,请你画出第9个小人

解答:

2.将无法区分的7个苹果放在三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解答:7=7+0+0=6+1+0=5+2+0=5+1+1=4+3+0=4+2+1=3+3+1=3+2+2,共8种。

三年级

1.下图表示”宝塔”,它们的层数不同,但都是由一样大的小三角形摆成的。仔细观察后,请回答:五层“宝塔”的最下层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整个五层“宝塔”共包含多少个小三角形?

解答:最下层的小三角形个数依次为1、3、5、7,所以五层“宝塔”最下层应该有9个。整个五层“宝塔”共有1+3+5+7+9=25个小三角形。

2.数一数:下图中长方形分别有多少个?

解答:4+3+2+1=10(个)

四年级

1.将1-10分别填入图中,使得每个小三角形3个顶点上的数字之和为图中所表示的数字。

解答:五个三角形的总和为10+13+12+16+20=71,中心五个被重复计算两次的小圆圈之和为71-(1+2+3+……+10)=16,16只能是1+2+3+4+6,所以中心五个圆圈里填1、2、3、4、6。根据和为20的三角形可以判断出,20只能是4+6+10,然后顺次填出其它圆圈。

2.观察图形发现规律,在?处填入正确的数。

解答:20=(42+12+6)÷3,13=(12+21+6)÷3,20=(21+6+33)÷3。因此?处应该为19×3-42-6=9或者是16×3-33-6=9。

五年级

1.从1,3,5,7,9中取出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字,在这些三位数中两两相减(大减小),其差为198的两个三位数称为“一对”,那么共有多少对?

2.在方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得竖式成立。

解答:被乘数的81倍要大于10000,10000÷81≈123.46,那么被乘数至少为124。被乘数的8倍是三位数,小于1000,1000÷8=125,那么被乘数至多为124。因此被乘数只能为124。填法如图。

六年级

1.某个自然数被247除余63,被248除也余63,那么这个自然数被26除的余数是多少?

解答:这个数减去63后应该既是247的倍数,又是248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为247×248×n+63(其中n为非零自然数)。247是13的倍数,248是2的倍数,那么247×248是26的倍数。要考虑这个数除以26的余数,那么只需要考虑63除以26的余数即可。63÷26=2……11,所以答案为11。

2.一次知识竞赛共3道题,每题满分7分,给分时只能给出自然数1,2,……,7分,已知参加竞赛后每人3道题得分的乘积都是36,而且任意两人各题得分不完全相同,那么参加竞赛最多有多少人?

小升初北京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 篇4

一、填空题: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某工厂,三月比二月产量高20%,二月比一月产量高20%,则三月比一月高______%.

3.算式:

(121+122++170)(41+42++98)的结果是______(填奇数或偶数).

4.两个桶里共盛水40斤,若把第一桶里的水倒7斤到第2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则第一桶

有______斤水.

5.20名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两两配对进行淘汰赛,要决出冠军,一共要比赛______场.

6.一个六位数的各位数字都不相同,最左一位数字是3,且它能被11整除,这样的六位数中最小的是

______.

7.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大圆内有许多小圆,这些小圆的圆心都在大圆的一个直径

上.则小圆的周长之和为______厘米.

8.某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10道,每做对一题得8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宇最终得41分,他

做对______题.

一、填空题: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某工厂,三月比二月产量高20%,二月比一月产量高20%,则三月比一月高______%.

3.算式:

(121+122++170)(41+42++98)的结果是______(填奇数或偶数).

4.两个桶里共盛水40斤,若把第一桶里的水倒7斤到第2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则第一桶

有______斤水.

5.20名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两两配对进行淘汰赛,要决出冠军,一共要比赛______场.

6.一个六位数的各位数字都不相同,最左一位数字是3,且它能被11整除,这样的六位数中最小的是

______.

7.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大圆内有许多小圆,这些小圆的.圆心都在大圆的一个直径

上.则小圆的周长之和为______厘米.

8.某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10道,每做对一题得8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宇最终得41分,他

做对______题.

9.在下面16个6之间添上+、、、,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二、解答题:

1.如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有多少?

2.某次大会安排代表住宿,若每间2人,则有12人没有床位;若每间3人,则多出2个空床位.问宿

舍共有几间?代表共有几人?

3.现有10吨货物,分装在若干箱内,每箱不超过一吨,现调来若干货车,每车至多装3吨,问至少派

出几辆车才能保证一次运走?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参考的内容 篇5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小升初数学工程问题练习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小升初数学填空试题 篇6

1、5是4的( )%,4和5的( )%

2、5比4多( )%,4比5少( )%

3、24的75%是( ),( )的60%是30。

4、六年级原有40名同学,开学后转来2名同学,六年级现在的人数比原来增加了( )%

5、下面百分率可能大于100%的是( )北京

A、成活率 B、发芽率 C、出勤率 D、增长率

6、一个数的`80%是16,这个数的15%是( )

7、0.6=( )∶( )= ( )÷15 =( )%

8、125%=/()=( )÷4=( )(填小数)

9、( ):16=1/()=0.125=( )%

10、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数比乙数多( )%,乙数比甲数少( )%。

11、希望校舍建设用去35万元,比计划少用5万元,节约了( )%

12、甲数比乙数多20%,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 )

※ 13、甲比乙多2/7,乙比甲少( )(填分数)

※ 14、乙比甲多40%,甲比乙少( )%。

※ 15、减数和差的比是3:5,减数是被减数的( )%

16、甲乙两数的比是3∶4,甲数是乙数的( )%。

17、一堆煤共50千克,吃了30千克,吃了( )

A、40% B、50% C、60% D、70%

小升初数学期末试题 篇7

迎战考试,我们需要自信,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让学习始终充满动力,富有效率,直到最后征服考试,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小升初数学试题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20分)

(1) 的倒数是( ),0.35的倒数是( )。

(2)在3:8中,把比的前项加上9,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

(3)在2.5:0.5中,( )是比的前项,( )是比的后项,化简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 )∶( )=40( ) =80%=( )÷40

(5)一个圆的半径是5cm,直径是( )cm,周长是( )cm,面积是( )c㎡。

(6)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比女生多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占全班的 。

(7)小红15 小时行3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8)一件500元的皮衣,打折后卖425元,这是打( )折,比原价便宜了( )%。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

(2)如果大圆和小圆的`半径比是5:1,面积和周长的比都是25:1。 ( )

(3)生产105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 ( )

(4)甲数比乙数多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4。 ( )

(5)今年小麦喜获丰收,总产量比去年增加10%万吨。 ( )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要想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应该选用 (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2)在 、66.78%和0.67这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 )

A. B.66.78% C.0.67

(3)画圆时,圆的周长为15.7cm,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 ( )

A.2.5cm B.5cm C.15.7cm

(4)王红的体重比李云的体重重 ,那么李云的体重比王红体重轻 ( )

A. B. C.

(5)一件20元的商品,先提价15%,再降价15%,这件商品 ( )

A.比原价贵 B.价钱不变 C.比原价便宜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篇8

【二年级】

课内知识:78+37+22+63+59

课外趣题:小花今年8岁,叔叔告诉小花说:3年前我的年龄是你那时年龄的6倍,叔叔今年多少岁?

【三年级】

课内知识:一队学生站成20行20列方阵,如果去掉4行4列,那么要减少多少人?

课外趣题: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

【四年级】

课内知识:913+139+1113+149+613

课外趣题:一群奥特曼打败了一群小怪兽,已知所有的奥特曼均有一个头、两条腿,所有的小怪兽均有一个头、五条腿。战场上一共有10个头,41条腿,那么有多少个奥特曼?有多少个小怪兽?

【五年级】

课内知识:有336个苹果、252个桔子、210个梨,用这些水果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礼物?每份礼物中的三样水果各有多少个?

课外趣题:正方形操场四周栽了一圈树,每两棵树相隔5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一个角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去(如右图),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在拐了第一弯之后的第5棵树与甲相遇。操场四周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二年级】

课内知识:78+37+22+63+59

解答:原式=(78+22)+(37+63)+59

=100+100+59

=200+59

=259

课外趣题:小花今年8岁,叔叔告诉小花说:3年前我的`年龄是你那时年龄的6倍,叔叔今年多少岁?

解答:可以先求出3年前小花的年龄及叔叔那时的年龄,再求出叔叔今年的年龄。

3年前小花的年龄8-3=5(岁)

3年前叔叔的年龄56=30(岁)

叔叔现在的年龄30+3=33(岁) 【三年级】

课内知识:一队学生站成20行20列方阵,如果去掉4行4列,那么要减少多少人?

解答:20-4=16(人),=400(人),1616=256(人),400-256=144(人)

课外趣题:有黑白两种棋子共300枚,按每堆3枚分成100堆。其中只有1枚白子的共27堆,有2枚或3枚黑子的共42堆,有3枚白子的与有3枚黑子的堆数相等。那么在全部棋子中,白子共有多少枚?

解答:271+432+153=158(枚)

【四年级】

课内知识:913+139+1113+149+613

解答:原式=(9+11+6)13+(13+14)9

=2+3

=5

课外趣题:一群奥特曼打败了一群小怪兽,已知所有的奥特曼均有一个头、两条腿,所有的小怪兽均有一个头、五条腿。战场上一共有10个头,41条腿,那么有多少个奥特曼?有多少个小怪兽?

解答:假设10个头均为奥特曼的,则战场上应共有210=20条腿,故小怪兽共有(41-20)(5-2)=7(个),奥特曼共有10-7=3(个)。

【五年级】

课内知识:有336个苹果、252个桔子、210个梨,用这些水果最多可以分成多少份同样的礼物?每份礼物中的三样水果各有多少个?

解答:(336,252)=(84,252)=84

(84,210)=(84,42)=42所以可以分成42份礼物

苹果:33642=8(个)桔子:25242=6(个)梨:21042=5(个)

课外趣题:正方形操场四周栽了一圈树,每两棵树相隔5米。甲乙二人同时从一个角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去(如右图),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在拐了第一弯之后的第5棵树与甲相遇。操场四周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解答:由于甲速是乙速的2倍,所以乙在拐了第一弯时,甲正好拐了两个弯,即两个人开始同时沿着最上边走。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篇9

共22分)1.(1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并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25  1     2.75 2.(4分)12÷_______=_______%=0.75= _______. 3.(1分)2018年二月份,小明在校与放假的时间比是1:6。今年二月份有_______天,小明放假了_______天。

4.(2分)一个九位数,它的十位、千位、百万位和亿位上的数都是8,其余各位上的数字都是零,这个数写作_______,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_______。

5.(1分)反映参加大渡口区智力运动会各校男女选手人数情况,应绘制_______统计图。

6.(2分)=C,若A一定,B和C成_______比例;

若B一定,A和C成_______比例,7.(1分)如图,这是一幅电脑上文件下载的过程示意图,下就这份文件一共需要4分钟,照这样的速度,还要等_______分钟才能下载完这份文件。

8.(2分)a和b都是非0自然数,且a÷b=9,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

9.(1分)学校买a个足球共用去480元。每个篮球比足球贵c元,每个篮球_______元。

10.(1分)六(1)班有48人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出勤率达到96%,_______人因病没参加。

11.(1分)张阿姨把8000元钱存到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2.75%。到期时她应得的利息是_______元。

12.(1分)在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量得重庆渝澳大桥的长度为7.3cm,渝澳大桥的实际桥长_______km。

13.(1分)一个圆往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高都相等,圆柱底面积是12cm2,圆锥底面积是_______cm2。

14.(1分)一个口袋里装有同样型号的黑、白、红、蓝四种颜色的球各5个,每次摸一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不同颜色的,至少要摸出_______个球。

15.(1分)已知□+○+△=52,□=○+○+○+○,△=□+□,那么,△=_______。

16.(1分)方桌每边坐一人,1张可坐4人,2张拼起来可坐6人,3张拼起来可坐8人……50张拼起来可坐_______人。

二、选择。(共10分)(共5题;

共10分)17.(2分)下面各组数,一定不能组成互质数的一组是()。

A.偶数与偶数     B.质数与质数     C.质数与合数     D.奇数与偶数     18.(2分)下列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A.B.C.D.19.(2分)把一根木条锯成两段,第一段长  m,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两段木条长度相比较的结果是().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两段相等     D.无法确定     20.(2分)要使36:(12-4x)有意义,x不能是().A.0     B.1     C.2     D.3     21.(2分)健身公园有甲、乙两个游泳池,比较两池的拥挤程度,结果是()。

A.甲池拥挤     B.乙池拥济     C.同样拥挤     D.无法确定     三、计算。(共26分)(共3题;

共26分)22.(6分)解比例。

①6:x=2:8 ②x:7=1.2:84 ③ :

= x:50 ④ :

= 63:2x 23.(12分)递等式计算(1)3.6÷0.4-1.2×6(2)(5.6-1.4)÷0.7(3)2.25÷2.5×0.4(4)3.6÷0.4-1.2×6(5)(5.6-1.4)÷0.7(6)2.25÷2.5×0.4 24.(8分)直接写出得数。

6894-589=    24.7-6.9=    0.25×6.4×0=    0.75÷0.1= ÷6=       2.4÷60%=       7.6÷2.5÷0.4= =      36÷ =            0.78×99+0.78= 504×59≈     5850÷72≈     2.4× ÷2.4× =():

= 四、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共6分)(共2题;

共6分)25.(3分)求下面组合图形的体积。(单位;

cm)26.(3分)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0dm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dm)五、操作题。(共8分)(共2题;

共8分)27.(3分)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一画。

(1)画出三角形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出圆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

(3)画出长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28.(5.0分)下面是某商场2017年下半年两种空调销售量的统计表。

(1)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如果你是商场经理,根据空调的销售情况,将如何安排进货? 六、解决问题。(共28分)(共8题;

共28分)29.(4分)如果每人每月节约1.2千瓦时电,四年级(4)班68名学生一年能节约电多少千瓦时? 30.(3分)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A、B两辆车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甲车速度为8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70千米/时,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31.(4分)“端午节”这天,永辉超市卖出白米粽称240kg,比卖出肉粽的3倍多30kg,卖出肉粽多少千克? 32.(4分)某运输公司要运输一批河沙到建筑工地.第一次运走60%,第二次运走总量的,还有51吨设有运。这批河沙共有多少吨? 33.(4分)某品牌的服装为了庆祝“六一”儿章节搞促销活动,新世纪商场打八五折销售,富安百货按“满200元送40元”的方式销售。小红的妈妈要给她买一套标价为380元的衣服,她们选择哪个商场买更省钱? 34.(3分)某高速路施工队运来几车沙石,堆成一个圆锥形沙石堆,底面直径为10m,高为6m。施工队用这堆沙石在10m宽的公路上铺10cm厚的路面,能铺多长? 35.(3分)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一批摩托车零配件,原计划每天生产500个,可以按时完成任务。由于市场需求,需要提前10天完成,实际每天要做750个,生产这批摩托车零配件原计划要多少天?(用比例解)36.(3分)飞鹰广告公司做一个广告牌需要裁剪一根钢管,第一次锯下全长的,第二次锯下1.5m。已知锯下的与剩下的比是5:3,这根钢管全长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共22分)(共16题;

共2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选择。(共10分)(共5题;

共10分)17-1、18-1、19-1、20-1、21-1、三、计算。(共26分)(共3题;

共26分)22-1、23-1、23-2、23-3、23-4、23-5、23-6、24-1、四、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共6分)(共2题;

共6分)25-1、26-1、五、操作题。(共8分)(共2题;

共8分)27-1、27-2、27-3、28-1、28-2、六、解决问题。(共28分)(共8题;

小升初数学考试试题 篇10

28.一种消毒水,药水和药粉的比是501:1,现在药粉有10g,有4000g,最多能配制这样的消毒水()g,如果药粉全班用完,还需要( )g水。

29.购物满300元送180元购物券,相当于现价是原价的( )%。满5送1,现价是原价的( )%。

30.小明第一周花了本月生活费的 ,第二周花费了余下的2/3,最后剩下总数的( )

31.种下100棵树苗,死了5棵,又种下10棵,全部成活,死亡率是( )

32.姐姐的年龄比妹妹大 ,妹妹比姐姐小3岁,姐姐( )岁。

33.冰化成水,体积减少了 ,水结成了冰,体积增加了()

24、体育老师去商店买了2个篮球和4个足球,一共花了226元,其中足球的单价比篮球贵7元,篮球的单价是( )元,足球的单价是( )元

25、12个圆片,如果将其中的34 涂成红色,需要涂红( )个圆片,那就需要涂红( )个圆片

小升初数学入学试题讲义 篇11

一 填空题

1、×200720072007-2007×2006200620062006=_________________

解:原式=2006×2007×1000100010001-2007×2006×1000100010001

=0.

2、一次考试,参加的学生中有1/7得优,1/3得良,1/2得中,其余的得差,已知参加考试的学生不满50人,那么得差的学生有 人。

解:提示:7,2,3的最小公倍数为42(小于50人),所以参加的学生总数为42人。答案为1人

3、有一城镇共5000户居民,每户的子女不超过2人,一部分家庭有1个孩子,余下的家庭中一半每家有2个孩子,那么此城镇共有孩子 人。

解:设 有1个孩子家庭X个,则孩子共有X+(5000-X)/2×2=5000

4、1992年爷爷年龄是孙子的10倍,再过,爷爷年龄是孙子子的4倍,那么1993年孙子是 岁。

解:设1992年爷爷年龄时10X,孙子为X. 则:4×(X+12)=10X+12,则X=6

所以1993年孙子是7岁。

5、有一块麦地和一块菜地,菜地的一半和麦地的1/3合起来是13亩。麦地的一半和菜地的1/3合起来是12亩,那么菜地有 亩。

解:设二元方程求解即可,菜地X,麦地Y.则:X/2+Y/3=13,X/3+Y/2=12

解得:X=18,Y=12

6、科学家进行一次实验,每隔5小时作一次记录,他做第12次记录时,时钟正好九点正,问第一次作记录时,时钟是 点。

解:这是一个等差数列的问题,很简单。2点

7、甲数是36,甲、乙两数最大公约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88,那么乙数是 。 解:甲数×乙数=4×288,所以288×4÷36=32

8、一名学生在计算一道除数是两位数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时,错把被除数百位上的3看成了8,

小升初数学入学试题讲义3││小学学科网-学科网旗下的小学学科网,为您免费提供小学语数英等各学科的海量教学资源: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动画课件、素材、作文、教学音视频和拓展资料等。充分满足您免费下载和上传各类资料的需求。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结果得商383,余17,这商比正确的`商大21,那么这道题的被除数是 ,除数是 。 解:设方程求解362X+500=383X+17 x=23 除数等于23;被除数=23×362=8326

9、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十字架”面积是150平方厘米,它的周长是 。 解:先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5 再求“十字架”周长=5×14=70。

二 计算题

1、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花3.15元;如果购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花4.20元,那么购买甲、乙、丙各1件需多少钱?

解:设甲、乙、丙三种货物每件的单价为X,Y,Z

则:3X+7Y+Z=3.15

4X+10Y+Z=4.2

两式相减得到:X+3Y=1.05, 即X=1.05—3Y

对于第一个式子我们可以这样写:X+2X+7Y+Z=3.15,把上式带入得到

X+2(1.05—3Y)+7Y+Z=3.15 整理得:X+Y+Z=1.05

说明:本来这是一个三元方程,两个方程式,无法求解,但这个题目只要求出X+Y+Z=?即可。所以大家做题的时候不必害怕。肯定可以做出来。

设而不求在解决题目当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利用。

2、某工厂第四季度共生产零件1410个,其中10月份与11月份产量的比是6:7,12月份与11月份产量的比是3:2,求这三个月产量之比是多少?三个月各生产了零件多少个? 解:三个月产量之比12:14:21;将总零件数按比例分配,

三个月各生产了零件:360,420,620

3、如图,△ABC中,AD:DB=2:1,BE:EC=3:1,CF:FA=4:1,那么△DEF是△ABC的面积

2014小升初数学入学试题讲义3││小学学科网-学科网旗下的小学学科网(),为您免费提供小学语数英等各学科的海量教学资源: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动画课件、素材、作文、教学音视频和拓展资料等。充分满足您免费下载和上传各类资料的需求。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的几分之几?

解:这个题比较烦琐,直接求解显然不是太现实,所以 用间接法。

假设△ABC面积是1,然后只要求出△ADF, △EFC

15 BDE 的面积就可以了,先连接CD. △ACD面积是2/3

则在△ACD中可以求出△ADF的面积为1/5×2/3=2/15

相同的道理可以求出:△BDE=1/4, △EFC=1/5

所以△DEF的面积为1—2/15—1/4—1/5=5/12

另注:这道题也可以用燕尾定理求解。

4、把一批苹果分给幼儿园大小两个班,平均每人分6个;如果只分给大班,每人可分10个,如果只分给小班,每人可分几个?

解:设大班X,小班Y。则6(X+Y)=10X 所以Y=2 X /3

所以若只分给小班,10X/(2 X /3)=15

111 ( ) 15610也可以这样解,理解为工程问题,把苹果的数量设为单位1 ,那么就有

5、龟兔赛跑,同时出发,全程7000米,龟每分钟爬30米,兔每分钟跑330米,兔跑了10分钟就停下来睡了215分钟,醒来后立即以原速往前跑,问龟和兔谁先到达终点?先到的比后到的快多少米?

解:这个题目不难,先算出兔子跑了330×10=3300,乌龟跑了

30×(215+10)=6750,此时乌龟只余下7000—6750=250

乌龟还需要250/30=8(1/3)分钟到达终点,兔子在这段时间内跑了

8(1/3)×330=2750,所以乌龟一共跑了3300+2750=6050

所以乌龟先到,快了7000—6050=950

71106、一项工程甲、乙合作完成了全工程的10,剩下的由甲单独完成,甲一共做了2天,

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15天,如果由乙单独做,需多少天?

2014小升初数学入学试题讲义3││小学学科网-学科网旗下的小学学科网(),为您免费提供小学语数英等各学科的海量教学资源: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动画课件、素材、作文、教学音视频和拓展资料等。充分满足您免费下载和上传各类资料的需求。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1

解:甲的效率为15,关键是求出甲在两人合作之后自己又干了多少天, 合作之后工程剩下了1 3731919 10 610=10,10152,所以两人合作干了22天, 711( 6) 6 20。乙单独需要20天 所以乙的效率为1015

解二,方程法,略

7、如图,正方形边长为2厘米,以圆孤为分界线的甲、乙两部分面积的差(大的减去小的)是多少平方厘米?(π取3.14)

解:先求出甲的面积=1/2(4--1/4×π×4)=2—π/2

乙的面积=1/8×π×4—1=π/2—1

大的减去小的=乙—甲=π/2—1--(2—π/2)

=π—3=0.14

实际上就是求2个扇形减去大三角再减去小三角的结果。

8、12和60是很有趣的两个数,这两个数的积恰好是这两个数的和的10倍:

12×60=720,12+60=72。

满足这个条件的正整数还有哪些?

解:11,110;14,35;15,30;20,20。

设满足条件的正整数对是a和b(a b)。依题意有

ab=10(a+b), ab=10a+10b,

10b10(b 10) 100100 ab-10a=10b a(b-10)=10b a=b 10b 10=10+b 10

上一篇:培养宝宝乐观个性的方法下一篇:黑夜的帷幔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