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2024-12-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共7篇)

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篇1

摘要:行为金融的研究表明,公司管理者的认知非理性与决策情绪驱动,会造成公司的成本支出或价值损失,成为公司价值实现的障碍。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以及决策自主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者决策行为理性与否。已成为我国金融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对金融机构管理者决策行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行为金融;管理者;非理性决策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0)04-0164-03

一、行为金融对公司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的研究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与传统公司金融理论。在金融市场,公司在价值实现最大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关键的行为障碍:一个在公司内部;一个在公司外部。对此,传统公司金融理论和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看法是有区别的。对于存在于公司内部的行为障碍,传统的公司金融理论研究认为,其解决的着眼点主要在于代理成本。解决代理成本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激励兼容”机制来协调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关系,认为只要有了合理的激励,管理者就一定能努力实现所在公司的价值最大化。而行为金融学却认为,这些机制对于纠正公司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可能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因为公司管理者相信他们在决策时是最大限度地为公司创造财富,但是事实上,他们决策的实际结果可能刚好相反。行为金融学认为,管理者的行为对公司财富造成的损失本质上并非完全是代理成本的问题,而更重要的内部行为障碍源于管理者认知的非理性与决策的情绪驱动。Hersh Sherfrin(2002)称为行为成本,即因管理者的认知缺陷和情感影响而作出的错误决策,并导致的公司的成本支出或价值损失。行为金融学的支持者认为,除了代理成本,行为成本可能相当巨大。虽然激励对降低代理成本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管理者对什么是自己的利益有所曲解,或者对于采取的使公司利益最大化行为持有错误的观点,那么激励兼容的机制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对于存在于公司外部的行为障碍,传统的公司金融理论认为,公司外部的行为障碍主要源于“不对称信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信息披露,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而行为金融学却发现,更重要的外部行为障碍来源于投资者和分析师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影响。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对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对于影响公司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公司内部与外部的行为障碍,行为金融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于非理性行为对公司资本配置行为及其绩效的影响,Shefrin(1994)提出四种可能的情况即:管理者理性。市场理性;管理者理性,市场非理性;管理者非理性,市场理性;管理者非理性,市场非理性。朱武祥(2003)基于对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研究,指出公司的有些行为是公司管理者非理性的结果,特别是管理者对投资的前景过度乐观、投资成功过度自信和对投资非常损失厌恶导致的,关于公司管理者过度乐观和自信对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管理者过度乐观和自信往往高估投资收益,更容易投资高风险或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公司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陈野华(2006)认为,观察非理性经理和非理性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突出。崔巍(2008)也认为,行为公司金融在相对现实的假定上,很好地解释了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等问题。但是,对于从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行为公司金融这一研究领域还远未成熟,还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

二、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公司管理者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人类的理性本性之所在,管理者在各种现实约束条件下会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利益只是公司管理者价值判断准则体系中的一部分,尤其在纯经济决策中,经济利益是价值的主体,但并不排除其他非理性价值因素对管理者价值判断的影响。现实的决策价值准则体系既包含理性的经济利益,也包含非理性的情感偏好、习俗、文化、宗教等因素。因此,公司管理者的决策能力既包含理性认知能力又包含非理性认知能力。

笔者认为,在现实中,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者同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一样,并不像传统的标准金融理论中所描述得那样理性。他们在实际的投资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难以进行严格意义上正确的模型处理和动态优化模拟,难以实现完全理性、完全利己性和完全信息,这样,管理者往往是基于自己在认知上的偏差和偏好上的差异,在实际上不那么有效的市场上得出决策与判断,这些决策与判断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往往是错误的,致使金融机构付出了巨大的行为成本,公司遭受了巨大的价值损失,其代价实际上远远高于代理成本。以下分别以日本金融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泡沫经济”中的异常表现和我国现实的情况为例来进行分析。日本金融机构管理者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日本金融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异常表现,对“泡沫经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泡沫经济”崩溃后,银行等金融机构背负了巨额的不良债权,造成许多银行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研究表明,由于在认知上的偏差和在偏好上的偏差,日本金融机构决策者在“泡沫经济”中呈现非理性的异常,贷款融资大量集中投向不动产行业,虚拟经济大大超出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最终引发了“泡沫”的破灭,造成金融机构大量的不良资产与损失。日本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决策上的非理性行为是助长日本“泡沫经济”膨胀并最终导致其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日本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决策上的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

第一,由于过度的自信,导致金融机构的投融资行为异常,脱离了理性审慎经营原则。在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狂热氛围中,不动产领域的企业、大型企业、银行经营者、国内外投资者均沉醉于泡沫之中,都相信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会持续暴涨,这一切都使得日本金融机构管理者处于过度自信状态,滋长了他们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完全脱离了金融机构理性审慎的经营原则,导致十分异常的投融资行为,助长了资产“泡沫”的膨胀。实际上,早在1987年8月,穆迪公司鉴于日本信贷在地产业务中的急剧扩张,参考美国储贷协会的破产案例,认为日本银行的非理性决策很可能会随着资产价格的暴跌而酿成庞大的不良贷款损失,当时对日本最大的四家银行的评级进行了调低。而日本银行界的管理者和投资者全然不理会穆迪公司的警告,继续处于非理性的狂热投资中。

第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非理性决策行为的引领下,资产业务的组合发生了极大的扭曲。1985年到1990年间,在日本以法人企业为对象所提供的银行贷款中,向建筑业、不动产、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不动产领域的贷款占了一半以上,银行资产业务的组合发生了非理性的极大扭曲,为日后金融机构发生巨额不良贷款埋下了危险的隐患。

第三,在具体业务中,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正确评价风险和分散风险能力退化。在资产“泡沫”的作用下,日本

不动产行业的融资迅速增加,为银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额收益,导致许多银行大大放松了对企业的信贷审查和管理,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者正确评价风险、分散风险的能力显著退化。

笔者认为,日本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的失败教训,尤其值得目前处在类似日本当年情形的我国金融业深思与借鉴。我国金融机构管理者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目前,我国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程序与西方金融企业并无明显区别,主要表现为:其一,基本上建立了各项业务的专业决策委员会,在决策程序上基本按照公司治理来操作,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上市企业的要求;其二,基本采取专家决策的机制,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其三,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和行业、业务监管部门的要求,根据股东董事会的要求来制定每年的经营方案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但是,中国金融企业经营模式、权力结构和经营绩效却与西方金融企业存在本质的区别。谢平(2002)认为主要的区别在于中国的金融企业存在着的“官本位制度”,它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银行家市场与行政体系的一体化;其二,双重激励与机会主义行为。这样就决定了中国金融机构决策行为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主要表现为:

第一,在经营业务上,存在信贷资源投向集中的问题。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19家主要商业银行中,50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约60%。按市场通常的标准,大客户贷款保持在40%左右对银行来说比较适宜,若超过50%,即意味着贷款进入风险区,大客户贷款占比高达60%,意味着且前银行业存在贷款集中度过高的风险。

银行贷款投入的高度集中巳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向中心城市集中;二是向国有和重点企业倾斜;三是向垄断性行业集中。在信息不完备的银行贷款市场中,贷款人并不能准确把握贷款对象的还款能力。我国的银行管理者在决策上往往非理性地倾向于把大企业不能还款的极小概率视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从而忽略了贷款集中的风险。同时,他们又倾向于把至少有一家中小企业不能还款的很小概率夸大,从而夸大了中小企业不能还款的风险。于是,把款贷给大企业就成了“理性”的选择。将贷款投向大企业、特定行业(如房地产业),贷款集中的非理性决策行为变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常态行为,而这一切往往会形成系统性的巨大风险,如果经济形势恶化,必然会导致巨额不良贷款,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极大的被动。

第二,在公司治理上,存在制度缺失执行不力的问题。现代公司的治理,不是凭感觉、凭经验、凭个人良心和道德水平的治理,而是必须靠严密的治理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内控机制来进行常态化的管理。但是,我国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现代企业治理上尚存在许多缺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民主治理,制度缺失或形同虚设,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往往因人而异,厚此薄彼。有的金融机构管理者甚至独断专行,其结果往往是决策上的随意性、不作为甚至作出严重失误的决策。给银行等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

第三,在日常管理上,存在均衡制度设计减弱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当地引入激励机制,通过一系列完善的综合指标考核,严格奖惩兑现,不仅可以唤起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鞭策后进,鼓舞先进,而且有利于优化资源要素的配置,体现工效挂钩的精神。但是,我国的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者往往非理性地用金钱作为代替一切工作的法宝,在激励机制与风险约束上,存在均衡制度设计减弱的问题,易引发操作风险,造成很多风险损失。

第四,在业务发展上,存在过度自信、盲目扩张的问题。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与过度乐观等非理性行为可以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资本结构。行为金融研究表明,公司由于经营管理者盲目扩张和过度自信,往往会造成认知偏差,从而导致投资与并购的失败,造成巨额的损失。在非理性决策驱使下的企业投资并购成功率是不高的。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的研究结果表明:75%的企业并购是完全失败的。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曾对《财富》500强和《金融时报》250强的大企业在1998年以前进行的116项收购案例作过统计:其中23%的企业通过并购获得了效益,61%的企业失败,还有16%的企业成败未定。可见,在决策中,对于投资并购案并不能简单以1+1>2来考量。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金融机构在海外投资并购惨遭失败的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经营决策的理性与否是我国金融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之关键。

三、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研究的意义

现实中,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运行往往偏离理性的价值轨道而运行。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抑或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都有具体的体现。金融市场中大量反复存在着“反常现象”,质疑着传统金融学理论中的基础假说。为解释这些现象,行为金融学理论从本世纪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研究。当前,在金融全球化、一体化以及金融企业决策自主化与市场化的背景下,面对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和政治经济形势,金融机构管理者的决策行为理性与否已成为我国金融企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非理性决策行为将会大大增加我国金融企业行为成本,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也会不断增大,这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问题的研究,寻找出避免由于公司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而造成公司价值损失的办法。

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篇2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主体, 他们的投资行为监管的程度已经影响到股市的直接资源配置的效率。对于当前发展中国家股市, 市场的观点“在短期内为王”已被水淹没, 往往很投机, 以及高周转率, 市场波动和市场有一个属性。即使这个投资理念来指导心理因素在供应和影响投资者的需求, 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股票。因此, 投资者, 研究, 教育, 更多的是需要加强, 使得领导层的证券。行为金融学是一种行为金融代表的金融理论的发展方向是深入应用经济学的领域。理论追踪行为金融学西方现代金融研究的前沿和应用这些理论的状态, 中国的证券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行为金融学理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一个新的理论, 科学的现代化综合性金融心理学和决策等领域理论形成的崛起, 这是个人行为的微观研究, 这一行为深刻的社会, 为了产生一种心理动机是为了解释, 理论, 挑战现代金融理论的背景下形成的, 预测行为和资本市场的问题。行为金融理论, 认为股市是一个有限的投资, 传统的金融理论的理论行为或多或少弥补了这一缺憾, 投资者个人系统投资集团容易发生行事的偏见, 对过度反应和投资者行为偏差证券价格有机会获得超额的利润, 应对由此产生的积极行为金融投资策略它导致缺乏。同时, 为投资者规避风险, 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通过自己的行为偏差, 投资策略被称为行为金融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

二、投资者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投资者的非理性认知方式

1, 启发式偏差。研究经常使用的算法的思想, 特别是对于任务关闭在作出决策, 解决可靠性问题的规定表明, 有些人, 复杂性, 不当面对确定性或尚未解决的问题, 没有现成的算法, 还有人经常具有启发式的思维方法。使用启发式思维可以正确思考, 简洁明快地靠近目标。 (1) 代表的灵感:当涉及到相关的统计信息的投资决策的行为, 但是, 在许多情况下, 容易引起一些偏差。人们使用代表性启发式有两个严重的偏见形成的信念和推理:第一个原因是太突出, 但其发生的无条件概率的漠视功能时偏离信仰, 第二, 推理和接收是忽略了样品的效果。 (2) 可得性启发。在许多情况下, 简单地基于个人存储的情况下, 或易于识别, 召回被确定为更频繁, 以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 它是可能的信息。 (3) 锚和调整分析法。

Kahnem an和Tversky (1982) 的研究发现, 人们在评价和估算中, 解决方案, 在许多情况下, 首先, 最容易得到作为估计初始值或基准值的信息设置, 人们发现, 通过调节特定基准值用于后续。调整是基于所述初始信息制成, 所述不同初始点, 往往对应于不同的估计结果, 调整, 没有足够的倾向。

2, 框架偏差。表面上的细微差别, 可以对事物的本质产生根本的影响。

框架装置个别判断和决策和同一组中不同的情景或问题的选项的表达为, 虽然表示的另一个优选的到不同的选择的配置是一样的, 这个问题的实质。Kahneman、Knetsch和Thaler (1986) 进行的货币错觉的实验是框定效应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3, 确认偏差。形成或假设一个曾经强大的假设信念是指人们, 有利于自觉证据的信念来证明自己, 担心的人谁否认证据这一愿景了, 人为地以歪曲的信息。在股市中, 存在偏差的确认, 共享的信念, 市场继续上涨!对于投资者而言, 为了继续单方面主动寻找好消息, 坏消息的理解或出售或推了几往往需要好消息的额外信息, 它视而不见, 相反, 当市场呈现不景气的萧条, 投资者既要注意好消息和坏消息, 相应地减少损失。

(二) 投资者的心理特征

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者认为, 心理因素对投资者的决策至关重要。这些心理特征表现为:

1, 过度自信。过度自信只不过是人们对未来的能力, 显示了太多的期望, 对自己的的期望值很高。会产生两方面的结果。BONDT和泰勒 (1995年) 过度自信是我们认为它是最稳定的人的心理特征。过度自信, 并以其作为股市过度反应的结果, 也有最详细的动作偏差, 也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研究最多、最深入的行为偏差。

2, 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是指人失去了避免面对相同收益的数量, 为了损失, 以适应他们的数量很多优点离开是困难的, 到同一个幸福的程度, 失落感它小于困扰的程度所致。后悔厌恶, 当做出的决定人错了, 这意味着感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痛苦。

3替代交易。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 货币资金的各种应用是等效的, 这是一个替代。而且, 行为金融, 投资, 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来源和应用的不同预期的资金, 这不仅是对整个投资者将自有资金分为日常消费、教育、养老金等, 分为独立的账户进行管理。把目前考虑的问题和长远的分离看待。

4, 心理预期。在某些情况下, 有引起响应延迟人信息, 在思想和信仰到新的信息, 这意味着它是不愿意改变其合理的面。其原因在于, 无视条件概率, 人们的行为贝叶斯定理是完全匹配, 就是可以不倾向于过分强调先验概率。股市的反应不足, 是缺乏保守主义的结果。

三、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 针对过度反应的逆向投资策略

几乎所有的投资家还没意识到错误时从特定的股票投资, 大多数投资者的意识, 失误出售有价证券的时候, 这些股票反应过度的心理特征, 很多投资者太注重证券的最近的表现, 后悔和羊群行为的人们, 避免性特征, 多数投资者不忘记立即过去面向未来, 产生绩差股票和对太高估低估股票的现象, 行为金融投资者可以适时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并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 通过套利投资来获取收益。

(二) 组合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认为, 证券市场是有效的 (一般半强式有效) 。在这个意义上, 传统的投资组合的投资的理论, 假设具有有效的市场, 投资者不可能获得与其所承担风险不对称的额外收益的提法在实践中是不成立的, 也就是说, 通过选择合适的组合投资策略, 投资者可能获得收益。

(三) 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

首先, 它试图获得相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者, 投资策略, 以获得超额收益, 以实现这一目标, 传统的投资者也采取不同的方式, 通过过三种途径来实现, 第一, 特别是未披露投资者信息来实现的市场, 不仅可以通过多种因素, 行业的工业分析和其他相关事件和各种信息, 以便形成用于自己独特的优势全面的市场信息, 第二信息模型有一个选项使用比其他投资者更有效, 以过程中, 这些车型的关键是切实有效的, 也更好, 而不是更复杂。第三, 其他投资者, 通常通过获得市场认可使用的偏见等心理特征价格实行成本集中政策, 减少分散风险并与投资者的行为金融学的好处是间隔多样化选择, 传统的投资理念注重及时驱散风险, 错误定价的投资者股票集中投资, 将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四) 动量交易策略

在事先说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已设置过滤条件, 收益与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在到达的时间。动量交易策略, 从发生在连续的中等收入的研究, 提出了股市的股价, 并在同一时间符合过滤条件的买入或卖出的行为金融学意义上的投资策略的股票。

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一次性投资, 在多数情况下, 现金投资于股票按照预定的计划, 这取决于价格, 投资时间任何意外情况所占的成本做准备, 更它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的策略。

ST上市公司的投资策略, 被称为特别处理, 公司陷入严重的麻烦, 同时, 该公司还壳牌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资源帐户小号即, 采取短缺, 如ST的值将是巨大的投资策略的可能性探测目标, ST公司可以掺入组合。

五、行为金融研究的评述及展望

行为金融, 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格的框架不存在, 这还是很不成熟的理论, 同时, 统一的框架内, 从一些基本假设出发, 经典这样的金融理论并没有像金融市场问题的定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和充分的解释。在研究的下一阶段, 另一方面, 行为金融学, 心理学, 结合投资者的行为和行为学等社会科学的认知方法, 通过对决策过程的详细研究, 挖掘金融市场的异常情况, 对市场有效的解释, 其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徐新华, 陈铭仁.行为金融学的方法与理论:回顾与展望[J].生产力研究.2006 (12)

[2]张峥, 徐信忠.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2006 (09)

[3]陈红.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的扬弃[J].经济经纬.2005 (04)

[4]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J].金融研究.2005 (01)

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篇3

摘要:本文以行为公司金融相关理论为突破点讨论了管理者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于公司金融决策的影响以及基于影响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管理者非理性;投资者非理性

一、非理性行为对公司决策影响的理论基础

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下,Modigliani和Miller于1958年提出“MM理论”。经过对假设的修正,该理论成为研究现代公司金融的起点。MM定理的成立有条件,但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经常出现无法用金融学中的一些经典模型和理论给出合理解释的现象,于是学者们创立了行为公司金融学,将心理学和金融学结合在一起,对假设条件进行修正,得出管理者和投资者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做出非理性的行为,从而重新解释了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本文以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为突破点研究投资者和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对公司金融行为的影响。

二、非理性行为的分类以及其对于公司金融决策的影响

非理性行为分为四类:第一是投资者和管理者均为理性,属于传统金融学的研究领域,。虽然存在一些如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但投资者具有理性,他们通过市场机制及公司契约有效约束管理者行为,能够促使管理者进行合理的决策。第二和第三种分别是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模型,基于行为金融范式分析了非理性对于公司金融决策的影响。第四为投资者和管理者都是非理性的,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错误预期导致股票与公司内在价值严重偏离,可能诱导公司管理者更积极的进行高风险投资,最终会导致资金配置的失衡和股市的崩盘,这时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难以进行研究和改善,故行为金融主要研究第二、三种状态。

(一)投资者非理性对于公司金融行为的影响

1、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由于市场是假说的影响我们认为市场时机是公司融资时的重要因素,当股票市场对公司的权益评价较高时公司会选择发行权益;当债券市场出现时机,即市场利率较低且预期将上升时,公司更倾向于发行债券。但投资者是非理性的,致使证券市场上的价格总是背离其真实价值。市场时机不仅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还对公司的资本结构产生长远影响。

2、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公司投资决策会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当投资者过度悲观时,这些公司会放弃一些本来值得投资的项目;而当投资者情绪狂热时,又有可能会引起过度投资。

投资者能通过间接决策权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虽然大多数投资者没有直接影响决策的能力,但若管理者做出令投资者不满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就会使公司股价下降,甚至被收购,从而迫使公司管理者改变决策。

在投资者非理性的情况下,在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的情况下风险报酬率需要调整,即不能只由CAPM模型决定。

3、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公司股利分配决策的影响。公司发放股利决策以及公司股利的形式会受到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影响,非理性的投资者对于股利有特殊偏好并且在股利形式上偏好现金股利。这是由于这种做法能帮助他们克服自我控制问题、提高投资者的效用和规避后悔。

公司发放股利的规模会受到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影响,公平的股利发放规模应该是与公司的盈利相关的,盈利增加时提高股利的支付比率相反则减少股利发放甚至不发放股利。但事实上,只有当公司绝对有信心在将来不会降低股利比例时,公司才能提高股利的支付比率,当然也不会轻易降低股利。这主要是因为非理性的投资者对股利的减少反应非常强烈。

(二)管理者非理性对公司金融行为的影响

1、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既有弊也有利,由于管理者愿意负担由于低估项目风险而带来的损失,从而能提高企业的价值;但如果管理者过分乐观,在并购决策中低估风险高估收益从而出现盲目并购,这样将产生大量的价值损失。

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导致投资过度和不足。他们会高估项目投资收益,导致过度投资,另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企业价值被市场低估,融资成本太高从而导致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现象出现企业资金结构会受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其自信程度越高,公司短期负债的比率越高。研究表明乐观自信的管理人员与保持理性的管理人员相比,更乐于开展债权融资。

公司股利政策会受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如果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掌控的公司规模较小,那么他们降低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倾向将会更加明显;反之若公司规模较小的企业,倾向于支付更高的股利。过度自信管理者可能会因为当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比较高,而高估自身经营能力、派现能力和公司未来的经营前景,而倾向于支付更高的现金股利。

2、嫉妒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嫉妒心理分为积极的“白嫉妒”和消极的“黑嫉妒”。拥有“白嫉妒”的管理者会增加投资达到“被嫉妒”管理者水平,实现企业价值增长;而“黑嫉妒”管理者则通过多占用资源,增加非效率投资来降低“被嫉妒”管理者水平,损害公司价值。嫉妒心理会损害集团整体投资绩效,且投资机会的差异性越大,集团内部门越多,对企业价值的毁损程度越大。

3、风险规避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风险规避倾向越高的管理者越易发生投资决策扭曲行为,完全基于股权报酬激励的管理者即使在损害公司价值的情况下也会倾向于选择降低公司风险的项目。风险规避使管理者增加了放弃投资项目的可能性,造成投资不足现象出现。

4、羊群效应对投资决策的影响。管理者羊群行为使得管理者不能客观对投资行为进行把控,不能按照理性标准做出投资决策,加大了投资失败的风险性。中国钢铁行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现象,也是由于管理者的盲目跟风造成的

三、政策和建议

1、对于投资者的建议。投资者应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证券投资、金融、法律法规和财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多关注国家政策,可以帮助投资者坚定自己观点、鉴别其他观点正确与否。同时投资者在面对违反规定侵害自身权益的行为时,应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2、对于公司管理者的建议。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应理性分析公司当前的发展状况,在充分考虑公司留存收益和成长性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股利支付率,从而保持政策的稳定连续性。管理者应当制定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的股利政策,坚持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不断地加强公司核心力,以获得最佳的经营业绩来回报股东。上市公司管理者应统筹全局,选择较好时机上市,在此过程中,与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保证公司的融资能力不受影响。

3、对于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建议。相关机构应当多开发新产品,使得投资者能够按照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这样就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减缓过度投机的市场现状。修正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使其以理智从容、泰然自若的态度面对盈利和亏损。政府应当增加法律法规的透明性,以减少由于投资者不能准确预测市场和政策导向而产生的风险和不稳定性,从而可以减少投资风险,稳定市场。制定法规,要求对股东进行透明化利益管理,使得股东的利益得到有效保证。对于证监会来说应当及时公布信息保证信息的传播的通畅无阻。逐步建立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框架,实现股利政策的理性。(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唐蓓.《行为公司金融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投融资行为研究》,[J]山东师大,2009.3.

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篇4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光大期货公司 谭笛苗整理 2009101

3投資心理研究之源頭—展望理論 投資心理學概論 以程式交易克服投資心理偏誤恆久不變的定律—人性

投資過程不完全基於諸如總體經濟、產業榮枯或公 司財務表現等面向分析的理性因素,而是基於若干 非理性的心理因素

驅動市場的兩大因素是恐懼與貪婪

一個人不管投資的專業知識有多少,同樣無法脫離 為「人」的事實

投資策略會變唯有人性不變

了解人性,可幫助面對現實

決策理論

決策無論大小,必包含具體目標、可行方案、可操控的變數,以及可能的結果等四項要素 決策的程序則包含收集情報(資訊)、設計方案、選擇方案,以及實施方案等四階段 希望決策過程能趨於理性,必須要目標清楚、資訊充分、提出所有可行方案、能對方案進行 精確評估、方案可能之結果必須能互相比較出 優劣等,以期能在考慮所有可行方案下找出最 佳的方案

談何容易

除了理性決策而外,決策模式還包括有限理性 滿意模式、漸進模式與心理模式等不同的決策 模式。

理性決策在財金投資的挑戰

目標不只一個(如何決定偏好)影響投資標的價值衡量或認知因素很多,難以窮舉,甚至難以評估 投資決策往往有時間壓力

不要太快下決定

心理因素

投資心理學

決策在經濟行為具重要性但理性嗎?

期望效用理論

許多人寧可選擇「確定(100%)能拿到3000元」,而不願 意持有一「有80%機率得到4000元,20%機率得到0元」 之彩券(Allais悖論)

Kahneman與Tversky所提出的「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1979一場研討會)修正傳統期望效用理論之模式,用以解釋期望效用理論 所無法解釋的人類決策行為 引致了後來行為財務學與投資心理學之研究(投資學不敢 講的)藉由詢問受訪者一些經過精密設計之簡單問題,以統計 歸納、檢定方式證明決策偏好之顯著性,再建立理論解 釋這些行為

期望效用與展望理論

期望效用理論的決策準則

展望理論的決策準則

展望理論… 展望理論認為決策制定者並不關心財富水準的 最終價值,而是關心相對改變量

冷熱、加減薪 你的價值有多少

展望理論之價值函數(Value function)與期望效 用理論之效用價值函數有所不同 展望理論以決策權重函數(Decision weight function)修正不同事件的發生機率

展望理論之價值函數

價值(Value)

損失(Losses)

增益(Gains)

展望理論之決策權重函數

展望理論基礎上之相關推論

框架效應(Frame effect)

風險展望(Risky prospect)可由不同決策結果及其伴隨機率描述,但同樣的選擇可藉由不同方式呈現

隔離效應(Isolation effect)

對於不同展望下之共同風險事件,決策者通常不予考慮,其導致決 策選擇以不同形式框架敘述時,會得到不同之結果

確定效應(Certainty effect)

決策者傾向以不同態度分析確定事件與風險事件

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

決策者會將不同的選擇類別歸入不同的心理帳戶,在不同的心理帳 戶計算損益以制定決策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

決策者對已經具有的稟賦資產之賣價高於買價,亦即相對高估已經 擁有的資產之價值問題1:

美國即將爆發不尋常的亞洲疾病,預計會造成600人死亡。現有兩項解決方 案被提出以治療該疾病,假若科學家估計兩項方案之結果如下:

採用方案A,將有200人獲救。採用方案B,將有1/3的機會救活600人,但有2/3的機會沒有人存活。

你會選擇哪一項?

調查結果:

此問題之調查樣本共152份,72%的受訪者選擇方案A,28%的受訪者選擇方 案B。問題2:

承問題1,另有方案C與方案D。

方案C若被採納,將有400人會死亡。方案D若被採納,有1/3的機率無人死亡,2/3的機率將有600人會死亡。

你會選擇哪一項?

調查結果:

此問題之調查樣本共155份,22%的受訪者選擇方案C,78%的受訪者選擇方 案D。問題1與問題2之間,只是問法不同,本質相同,但卻出現顯著的選擇差異。展望理論中以框架效應(Frame Effect)解釋之,由於問法不同導致參考狀態之差異,問題1之存活率為現狀相對增益,而問題2之死 亡率為現狀相對損失 由於對於增益部分之不確定決策,有風險趨避 特性;而對於損失部分之不確定決策,有風險 追求特性,因此呈現調查結果問題3:

方案E:25%機會贏$240,75%機會輸760。方案F:25%機會贏$250,75%機會輸750。你會選擇哪一項?

調查結果:

此問題之調查樣本共86份,0%的受訪者選擇方案E,100%的受訪者選擇方 案F。問題4:

面對以下兩組同時發生的決策,A與B方案中任選一組,C與D方案中任選 一組。決策

組合(i):

A:確定贏得$240。B:25%機會贏得$1000,75%機會什麼也沒有。你會選擇哪一項?決策組合(ii)

C:確定損失$760。D:75%機會損失$1000,25%機會沒有損失。你會選擇哪一項?調查結果:

此問題之調查樣本共150份,針對決策組合(i),84%的受訪者選擇方案A,16%的受訪者選擇方案B;針對決策組合(ii),13%的受訪者選擇方案C,87%的受訪者選擇方案D。問題3與問題4之本質相同,亦即問題4中方案A 與方案D的組合即問題3中的方案E 矛盾的是,在問題4中,相較於另一選項,方案 A與方案D均為較受歡迎的選擇,但問題3中的 方案E,卻是無人願意選擇的方案。同樣的矛盾,出現在方案B、方案C與方案F間。問題8:

你想去看一場表演,門票$10。但當你進入劇院,發現已購 買的門票遺失,座位並未劃位,且再也找不到門票,你會再 花$10買另一張門票嗎?

會。不會。

調查結果:

此問題之調查樣本共200份,46%的受訪者選擇會,54%的受 訪者選擇不會。問題9:

你想去看一場表演,門票$10。但當要購票時,發現遺失$10,你會花$10買一張門票嗎? 會。不會。

調查結果:

此問題之調查樣本共183份,88%的受訪者選擇會,12%的受 訪者選擇不會。問題10

你會接受10%機會贏得$95,95%機會損失$5的賭局 嗎?

調查結果:

大部分受訪者選擇不會。

問題1

1你會付$5買一張彩券,該彩券有10%機會贏得$100,95%機會什麼都沒有嗎?調查結果:

大部分受訪者選擇會。

問題10與問題11之組合有如問題8與問題9之問 題組合,本質相同卻產生理性選擇之矛盾

探討主題

注意力定錨 誤信立即可用的資訊與過度自信 避免後悔並追求自尊 情境效應 掉到心理帳戶的陷阱 對資產分散的錯誤認識 代表性偏誤與熟悉度偏誤的盲點 盲從心理

決策時,常常會依據特定的基準點,以此作調 整,這就是「錨點」

假若一開始的錨點就已經偏誤了呢?這代表其後的價 格調整已經無足輕重…(資訊不對稱)

投資商品的價格,比一般商品更難評定

股票箱理論

人類在處理資訊時,常常會利用若干捷徑或情 緒過濾機制,以提高效率

是一刀兩刃 在判別一個人時,往往會用第一印象 可能把事情變化的範圍設定太窄(LTCM)

對於立即可用、切身相關、最近發生、鮮活的 資訊,人們傾向放大資訊的重要性消息面

人類傾向過度自信證據

美國大學生82%認為自己優於平均 新公司創始人自認為成功的機率為70%(39%)過度自信使人低估風險,並誇大控制事件的自我能 力

交易頻繁,錯估媒體資訊,低估風險,傾向低度多角化,頻繁進出

當人覺得自己對事情的結果有控制能力時,過度自 信的傾向更大 跟人口統計變數有關(男性單身)過度自信的心理背景來自於知識幻覺,控制幻覺,任務熟悉度,涉入積極度假若你急需一筆資金週轉,你會賣掉手邊已 經賺錢的股票,還是賣掉手邊已經賠錢的股 票呢?

實證顯示,絕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前者 似是而非的理由… 因為避免後悔與追求自尊的心理作祟

後悔,包括作為後悔與不作為後悔 處分效應

選擇賣出已經賺錢的股票,留下賠錢股票的 行為」,就導致了「賺錢股票賣得太快,賠 錢股票賣得太慢

「賭資效應」與「蛇咬效應」 「損益打平效應」(攤平效應)

「輸錢之後,選擇孤注一擲的傾向」 此情境效應甚至比前述兩種效應更為強烈 若股票下跌有其基本因素 …

人對於資金的認知會因為其來源去處,心理 上做不同的處理(猶如開設兩不同帳戶一般)金錢本身是沒有標記的,人卻自行分類貼標 舉例

同時保有存款帳戶與融資帳戶 對於一已經獲利的投資帳戶不知是否應該繼續 持有或者賣出獲利時,可能會先賣掉已經獲利 的股票,再買進類似甚至同一檔股票 若權利輕易或免費獲得(例如贈送的門票),則 通常較不珍惜

分散投資的觀念,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理 一般人對於投資組合的形成,通常無法考慮投 資資產間的相對關係 員工的資產配置與可供選擇的投資類型與數目 息息相關 員工通常會購買自家公司

由於人腦處理資訊有其極限,因此我們會使 用若干捷徑處理資訊制定決策 代表性偏誤意指,「人們通常假設具有類似 特質的事物就是相近的」

把所謂的好公司認定為是好的投資對象 動能投資法 知名度較高或媒體經常提及的代表性公司,會 有較大的成交量(可能導致「過度反應」)

人也會傾向於喜歡熟悉的事物,喜歡與自己 理念相同的人,喜歡地主球隊

家鄉偏誤

人不習慣用太深奧的數量準則制定投資決策,而 常常只是憑「感覺」來制定決策 此感覺往往受到投資社會化的左右 投資社會化透過自我加強,終於將起初只是少數 人的共識,變成社會的共識與行動,此盲從心理 終於導致價格不理性上漲,以及其後的泡沫化以「本夢比」來「合理化」解釋現象

同Fisher與Statman所言,以三十年為佈局的長期 投資人,如果連虧三年,會轉成只看三年的短期 投資者 不同時代會有不同的投資狂熱,即便題材不同(從 鐵路到網路)定錨效應 隱然發現規律 待到箱底進場怎麼這麼衰 一進場就跌破 停損沒面子 處分效應

跌掉一半 攤平回本較快

攤平效應

逃避問題 3 再度犯錯 不忍卒賭 變成壓箱水餃

認知失調 退卻合理化

還真一去不回 算了沒有賺錢的命害怕後悔 追求自尊 4 雖然回跌!但低點 都出場了,現在買 不是證明自己的 錯誤….出現利空消息!快 賣還真是跌一段,好 險!消息面效應

代表性偏誤 聽說A股是好股 票且價格合理, 進 場!

1競局理論 熬那麼久不漲 一賣他就漲

怎麼盤這麼久 資金都卡住了!

一路進進出出 其實心理怕怕 交易成本不少 卻未享波段獲利 無事先設定的 全套攻防策略 聽說A股是好股 票但真有這麼好 嗎? 進場看看!

2交易、時間與 心理成本

3漲慢跌快 措手不及 一去不回 賠的比賺的多 心理帳戶效應 這下真給我賺到啦 不賣怕跌,賣掉怕繼續漲? 結清舊部位建立新部位吧

4注意力定錨

程式交易分析過程中,可以輕易分析任意期間的資 料,而不受限於短期或近期的認知,產生錯誤的範 圍錨點,且程式交易形成的策略可以加入停利與停 損之設定,停利點與停損點的產生,也是根據理性 的歷史資料分析

誤信立即可用的資訊與過度自信

電腦對於資訊的處理較之於人,有更高的精確性(不 會因為資訊強度與發生時點不同而有認知差異),對 於資訊的處理容量僅受限於記憶體空間大小,處理 速度亦以指數成長,因此對於各項資訊不會給予不 同心理權重,而受短期訊息左右。

避免後悔並追求自尊

以程式交易在計畫階段制定的投資策略,若能有紀 律的執行,則不會因為不願接受短期與少量虧損而 賣不下手的情形。執行策略的執行者明白,即便此 次停損是錯誤的,責任也在於計畫階段,而應由下 一次的計畫調整,而非在交易的當下主觀調整。計 畫與交易責任的分散(不管是否為同一執行個體),會減輕交易過程的心理負擔。

情境效應

透過程式交易的交易執行階段,交易者或有部分權 限依據即時情境調整,但有其限度,可以將情境效 應降到最低。有些優秀的交易員,確實可以由交易 瞬間的情境資訊,例如交易量變化、買賣盤張數、買賣價差、相關資產波動等,找到更好的買賣時點 與價格;若然,可以在下次的交易中,放寬此交易 員的自行決斷範圍,並作為績效考核的一部分,甚 至使其參與程式交易的計畫過程;但程式交易形成 的大策略,仍應被遵守,否則制度將崩潰。掉到心理帳戶的陷阱

程式交易不帶感情,不會錯誤分類資金,誤判資金 價值,對於資產該買該賣的判斷明確,不會限入又 想賣又想買,結果又買又賣,的心理帳戶陷阱。

對資產分散的錯誤認識

唯有程式可以理性分析資產的相關性並予以量化,也可以針對資產預期報酬,給予不同權重,而不需 天真的多角化。

代表性偏誤與熟悉度偏誤的盲點

程式交易對於所有投資交易標的一視同仁,也不會 受限分析幅度,而可以作擴及所有可能投資標的的 廣泛分析。程式交易分析的過程,媒體知名度、個 人熟悉度均不在考慮之列,且媒體光環或印象績優 等都必須在回溯測試過程受到客觀檢驗,因此代表 性偏誤與熟悉度偏誤的盲點可以排除。

盲從心理

程式交易冷靜的綜觀時空,不受短期干擾;甚至運 用程式交易,可以搓破社會化的假象。例如試射飛 彈、911事件、921地震、SARS等在當時被認為驚天 動地的事件,由歷史時空回溯過程可以發現,在一 片槁木死灰中佈局資金,後來都獲得正面回饋。如 此,可以制定,如何在反社會化趨勢或由盲從之後 的過度反應中,獲利之投資策略。

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篇5

关键词:小额信贷,农户信贷需求,Logistics回归模型

一、引言

普惠金融体系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获得金融服务权利而出现的一种理念, 是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 它能够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等客户得不到金融服务的问题, 而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小额信贷机构满足资金短缺者的资金需求。小额信贷即小额信用贷款, 是一种为城乡低收入阶层服务的小规模金融服务方式, 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它虽然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 并且服务主体是低收入群体, 但是普惠金融体系下的小额信贷在农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却限制了农户的贷款行为, 存在把农户排斥在外的现象, 在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的小额信贷行为还存在一定的受限性。基于这种现象, 本文从农户对小额信贷需求角度考虑, 选择吉林省榆树市农民为研究对象, 来研究农户的小额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

二、吉林省榆树市小额信贷发展现状的情况

为促进规范农村信贷市场, 中国银监会在2006年12月20日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若干意见”准入政策,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引了方向, 各类银行开始逐步走入农村。然而近年来,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满足农民生产水平的资金需求量越来越多, 这不仅给农民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 也对我国小额信贷行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吉林省榆树市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9家 (不含人民银行、银监办) , 分别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邮储银行、吉林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具有金融功能的非金融机构8家。其中:担保公司1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典当行2家。榆树市现有农户32万户, 主要以个人名义获得银行业信贷支持, 采取的服务形式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保证贷款。虽然榆树市银行类别和金融服务方式并不单一, 然而落实到实际情况中, 由于涉农业务风险大, 成本高, 农民的小额信贷申请难以得到批准, 仍然存在因为“涉农”而受到排斥的现象, 因此榆树市农民能够享受的小额信贷金额极少, 小额信贷并没有达到有效解决农民经济问题的目标。

三、农户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 农户的家庭情况调查

样本数据来源:本文选择吉林省榆树市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 在榆树市发放问卷130份, 有效问卷一共100份。

对于农户的基本情况调查主要从农户的户主年龄、最高文化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收入的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如图1, 农户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1~50岁, 占调查总数的47.14%。30岁以下的农户占21.43%, 51~60岁的农户占20%, 60岁以上的农户占5.71%, 31~40岁的农户占5.71%。从中可以得出农业耕种的是41~50岁的农户。

对于农户最高文化水平的调查, 初中水平占42.86%, 小学及以下水平占22.86%, 高中水平 (包括中专) 占22.86%, 大专及以上水平占11.43%。总体来看农户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关于家庭人口数量, 问卷调查中显示一家四口人的占42.86%, 五口及以上的占35.71%, 一家三口人的占18.57%, 二口及以下的占2.86%。总体看, 家庭人口一般为四口及以上。在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方面:种植业收入占50%, 其他收入占32.86%, 经营收入占15.71%, 私办企业收入占2.86%。农户的主要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收入。对于支出情况的调查显示: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性支出占65.05%, 购买设备支出占7.15%, 子女上学支出占23.55%, 其他支出占4.25%。

(二) 农户的资金来源分析

农户的资金支出来看, 农业生产占主要地位, 并且他们对资金需求具有季节性、时间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0%的农户有资金短缺的时候。从图2得出:当农户出现资金短缺时, 他们首先会向亲朋好友借钱, 向当地金融机构寻求资金帮助的仅占12.86%。从中可以得出农户对金融机构的态度。

2016四年、农第户5小期额信下贷旬行刊为的实证分析时代

(总 (一第) 6农2户5小期额) 信贷行为的实证模型T im es

在定性描述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调查的的问卷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模型通过研究农户是否进行了小额的信贷行为。所以研究的因变量是农户是否申请申请小额信贷, 把有农户小额信贷行为赋值为“1”, 农户没有小额信贷行为赋值为“2”。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一个离散型变量, 此研究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情况, 所以采用二分类Logistic模型进行农户小额信贷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表达式:

其中, Pi为农户有小额信贷行为, 1-Pi为农户没有小额信贷行为, 事件发生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为。对等式两侧取对数得:

(二) 变量说明

本文选择的变量如图所示, 包括农户自身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小额信贷的态度及了解情况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 模型结果与分析

以Logistics回归模型为理论依据, 利用spss软件, 采取逐步向后的W ald法分别对农户小额信贷行为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如表1是回归分析的结果。

在农户自身的特征中, 通过结果分析:农户的年龄对农户进行小额信贷的影响不显著, 农户的自身受教育的程度对农户小额信贷具有较显著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发现, 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的小额信贷行为影响极为重要, 农户的受教育水平高, 农户会有可能进行小额信贷。受教育的程度与农户接收小额信贷行为呈正相关。因为农户自身的文化水平会影响农户对事物的认识水平。

第一, 在农户的家庭特征中, 通过结果分析:家庭人口数, 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都对农户小额信贷行为有较显著的影响。家庭人口数多, 生活消费支出大, 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大, 农户的其他经济来源少, 农户会有进行小额信贷的需求。特别的在耕种季节, 农户的资金需求量大, 而自给资金不足, 此时大部分农户会有小额信贷的意愿。

第二, 在农户对小额信贷的态度及了解情况中, 统计分析的结金果表明融:农户对小额信贷机构的的了解情况对农户小N额O信.贷5行, 2为01影i响n不an显c著e, 农户对小额信贷的态度具 (有C u显m著u的l影at响iv。e调ty查N中O发.现62, 5农户对小额信贷以后的发展情况持有乐观的态度, 目前农户认为小额信贷的手续繁琐, 不能及时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

五、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高、家庭人口数量多、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大及对小额信贷持有乐观态度的农户会在资金短缺的时候寻求小额信贷资金的帮助。基于研究结果, 给出以下相关建议。

第一, 针对农户, 提高农户对小额信贷的认识, 增强农户的信贷观念, 保证普惠金融“有氛围”。因为农户文化水平存在差异, 他们对小额信贷机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 所以需要进行宣传教育, 普及小额信贷有关知识。增加农户对小额信贷的认识, 进而, 才能在有需要的时候选择小额信贷。

第二, 金融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金融机构要主动挖掘农户的信贷需求, 寻求新型的信贷产品。满足农户信贷需要;金融机构可以拓宽业务领域, 农村小额信贷市场进一步拓展;针对农户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信贷措施, 如制定不同的利率水平, 以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农户都能负担起信贷成本。提供资金引导农业生产向现代化、精细化和集中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我国三农事业的进步。金融机构要提高办事效率, 精简信贷手续, 使资金及时足额到达农户的手中, 真正做到便农、惠农。提高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 热情对待农户, 组织人员定期去农村普及小额信贷的相关知识, 把普惠金融服务农村的观念深入人心, 使普惠金融真正发挥扶贫的作用。

第三, 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的金融机构, 改善分布不均现状。经调查发现, 导致农户不了解小额信贷服务的根本原因是农村金融机构极度缺乏甚至为零。因此, 在基层农村建立完善金融机构是非常必要的。此外, 政府要出台一些利于普及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 扶持金融机构进行知识普及, 增强农户对小额信贷的认识, 解决农户资金需求问题。

第四, 应统一制定抵押物的合理标准, 以免因标准混乱不利于小额信贷市场有序活动。因为农户进行小额信贷的困难还有不能确定担保抵押的资产的价值。此外, 还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抵押贷款方式, 完善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法律法规。积极推进土地确权制度, 解决农户进行小额贷信贷困难的困境。积极响应十三五号召进行供给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习近平) 。

参考文献

[1]吴晓灵.发展小额信贷促进普惠金融[J].中国流通经济, 2013, 05:4-11.

[2]李晓健.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 2013, 03:44-48.

[3]张启文, 刘洋.影响黑龙江省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因素分析——以肇源县新站镇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4, 14:153-157.

[4]刘萍萍, 钟秋波.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及转型路径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6:33-40.

[5]杜晓山.小额信贷与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金融, 2010, 10:14-15.

[6]夏园园.普惠金融视角下小额信贷机制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09:88-91.

[7]张春海.Logistic模型下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农户借贷需求状况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 2011, 02:69-73.

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篇6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信用风险管理  分析研究

一、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趋于多元化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是对金融投资前期、投资运行管理、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风险实施前期评估,降低信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金融风险,推进我国信用投资管理的平稳运行。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基础概念出发,对行为金融学对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实现信用投资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二、行为金融学

(一)基本概念

行为金融学是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基础上对金融投资市场的细微变化、金融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实施细节把握的风险研究形式。简单来说,行为金融学以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为基础,通过金融市场中细微的数据或行为变化,把握金融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投资金融模式和投资资金数实施合理规划,实现金融投资合理运行。基于行为金融学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能够从市场经济变化中,合理调整者的投资心理,提高对信用金融投资风险预测准确性,保障我国金融投资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二)基础理论模式

行为金融学的基本运行管理理论模式为风险管理理论、自信理论、羊群行为理论以及蝴蝶效应理论几方面。其一,风险管理理论。行为金融学的主要作用是对金融投资中存在的投资体系投资模式和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管理,也是行为金融学的基础性支撑理论模式,信用风险管理中应用行为金融学能够保障对金融操作双方的投资心理进行为分析,降低机金融交易中的信用危机;其二,自信理论。行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是对人的行为心理进行分析,行为金融学从人的自信行为心理进行分析,对金融运行双方在金融投资中表现出的自信特征判定信用投资风险管理,是保障金融投资保障,缓和经济投资金融曲线稳定运行,缩小风险管理差距的重要管理形式;其三,羊群理论是指投资者对投资管理项目的信息把握准确性较低,无法正确判断金融投资管理方向和投资数数额,最终结合多种理论决定信用管理方式,这种理论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能够与行为心理学、经济管理学融合在一起,实现对信用风险运行层次性划分管理在,实现了行为金融风险管理逐步实现层次性管理;其四,蝴蝶效应理论,这种理论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是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能够对风险实施长远评估,对风险管理背后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是行为金融学充分发挥对风险评估管理作用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当前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投资种类过于盲目

信用风险管理也称为违约风险管理,这种风险管理模式是对金融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经济利益保障的有效途径,但当前信用风险管理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读一我国经济管理的弹性应用管管理水平依旧较低,对我国金融的长期运行带来阻碍,首先,信用投资种类过于盲目,投资者实施信用投资时,对信用投资中形式和存在风险的了解程度较低,但企业受于市场竞争压力和拓展企业发展蓝图的基础上,满目进行信用投资。一般而言,企业进行盲目信用投资的过程主要是是对金融市场中投资比重较大的一种信用投资产品进行信用金融投资,但由于缺乏对信用投资市场发展动态的合理把握,容易形成投资利益波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弱,企业金融运行稳定性低,投资的风险增大,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二)信用投资心理均衡程度较差

其次,信用风险心理的均衡程度较差。投资者将固定资产或者金融资产进行投资过程中,对投资管理项目存在管理心理不信的现象的存在,导致投资者和管理者之间信息不畅通,管理者对金融管理的合理划分程度的信息应用情况受到阻塞,无法顺利开展信用投资资产规划,信用投资管理的风险性增大,甚至出现信用管理危机等现象,导致投资双方经济损失严重;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信用投资市场的把握不准确,管理者对信用投资市场的管理水平也处于信息滞后状态,这种信用投资虽然能够保障信用投资表面上“平静”,一旦,金融管市场中出现较大的金融波动,如:股票大幅度涨跌,信用投资资产会受到经济市场的影响,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管理失去了实际风险评估的意义。

(三)信用投资结构分配不完善

再次,信用投资结构分配完善,当前我国金融管理就结构逐步趋于多样化发展,金融投资管理种类逐步增加,但信用投资分配格局的变化依据处于滞后的分配模式中,导致金融投资管理风险种类与管理形式之间的融合长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管理断裂区,这种不完善的管理机构导致管理者的信用管理增加,对市场信息的准确性的把握程度降低;同时,信用风险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会增加投资者的投资焦虑心理,不利于信用投资管理体系的长远发展。

(四)信用投资运管理风险分析不及时

最后,我国信用投资管理风险分析不及时也是当前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信用管理者对金融市场的投资管理情况依旧处于不断完善阶段,管理形式很管理理念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管理差距。一方面,投资者能够掌握大量的信用风险信息,但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导致信用投资风险管理中缺少管理模式,对信用投资的风险分析不及时,增加了信用投资的风险性;另一方面,我国信用风险管理中管理者对交易双方的信用程度分析不够全面,信用金融信息交易准确程度较低,导致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的分析实用性和实效性较低,信用投资存在信用危机。

四、基于行为金融学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一)研究投资心理

行为金融学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第一,研究投资心理。商业银行以及租赁机构为了降低信用风险管理比重,可以对投资者的投资心理进行分析,这种管理分析能够为管理者提供信用管理信息,积极做好管理模式规划,从而取得投资者对管理方的信任,实现双方开展金融交易,稳定信用交易的利益变化比重,是管理者能够合理做好金融管理分析。此外,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对交易方的金融心理掌控,形成良好的交易模式,将信用交易把握在合理的运行范围内容,实现金融管理体系的合理掌控,成分发挥信用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例如:商业银行作为信用投资管理投资方,对信用投资双方进行投资心理分析,促进资金管理水平和管理形式的准确应用。

(二)信用投资结构与风险管理

第二,行为金融学应用与信用风险管理中,实现信用投资结构和投资风险管理科学划分。应用行为金融心理学进行投资者投资偏好的分析,结合投资偏好的实际运行环境,推进信用管理形式和管理形式科学化发展。首先,结合行为心理学对投资者的投资体系分析,辅助投资者形成明确的投资目标;其次,应用投资管理注重对信用市场的格局变化进行把握,明确信用市场投资结构比重,确定信用投资的市场发展趋势;最后,形成完整的信用投资管理结构与管理模式,最好金融风险投资分析,促进我国管理水平和管理体制的综合性发展。例如:某商业银行为了进一步推进信用投资管理业务,合理应用行为金融对信用管理模式实施结构优化,充分发挥信用风险管理意义,是西安了金融投资的稳定性。

(三)信用决策的平衡划分

第三,行为金融学在信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实现信用投资决策平衡华分别。从我国信用投资的当前管理模式来看,我国信用投资中主要问题之一是信用投资信息畅通性较差,为了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应用行为金融学对信用投资的平衡性实施划分。从社会角度来讲,对信用投资风险管理中,积极结合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和市场经济动向对经济发展曲线的波动实施科学划分;从投资者角度而言,从投资者的整体经济水平出发,做好管理规划,分析投资者的信用投资心理,把握经济投资的利益走向。例如:信用资金管理者对不同形式的信用投资企业进行资本投资管理,积极做好信用投资资本结构划分,并结合信用金融投资管理模式,明确信用投资决策资金投入比重,信用金融市场动向。

(四)信用运行风险管理

第四,应用行为金融学理念,积极做好信用运行管理,一方面,投资者可以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形成信用投资计划,注重把握信用金融投资投资管理信息的科学应用,从投资市场的中经济细微数据变化中,探索信用投资管理模式逐步完善,做好信用运行分先管理;另一方面,信用金融管理者应用行为金融学对投资市场交易环节、管理环节逐步完善,推进社会中金融管理模式和途径扥进一步完善,应用行为心理学的分析基础上,完善信用金融交易体系,提高投资者管理者的信任程度,实现信用运行风险管理。

五、基于行为金融学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启示

基于行为金融学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启示的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投资者的启示,行为金融学中结合了行为心理学和金融管理学两方面的理论,积科学应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知识,做好信用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第二,管理者的启示。管理者进行风险投资管理时,合理分析投资心理,把握金融市场投资动向,实现投资管理科学运行。

六、结论

行为金融学一种新型金融管理模式,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对应用可以通过行为心理对金融投资市场波动、投资者的管理波动的精确分析,提高金融管理模式中的风险保障性,促进我国金融投资管理市场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封思贤,张谊浩.中国行为金融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南京大学,2014(6).

[2]孔炜,孔克勤.行为金融学研究的崛起与新发展[J],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2014,27(4);997-999.

[3]郑小洁,郑玉波.行为金融学背景下的信用风险探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5(4).

[4][美]安德瑞·史莱佛.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M].赵英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李劲松.基于行为金融视角的普通金融投资者心理行为偏差的调适和矫正[J].经济天地.2010.

[6]苏隆中,王海涛.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分析及管理[J].国际贸易问题,2014.10.

[7]李坤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中国证券投资研究[D].厦门大学. 2013.

行为金融视角下金融机构管理者非理性决策行为分析 篇7

近年来, 无论国内国外, 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发现, 过去的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未来的股价的走势, 突出表现为股票的市场上的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动量效应是指股票价格的变化表现出具有向同一方向波动的持续性。也就是说, 在一定的时期内, 平均而言, 如果某只股票或某个股票组合在前一段时期内涨幅较好或跌幅较大, 那么下一段时期内该股票或股票组合仍会维持这一趋势, 将有良好表现或不好表现。与之相反, 反转效应指的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 表现差的股票有强烈的趋势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经历相当大的好转, 而表现好的股票则倾向于在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动量效应说明股票超额收益的短期的正相关, 而反转效应说明股票超额收益的长期的负相关, 这都与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

二、传统金融学与动量反转效应之间的矛盾

传统金融学的经典奠基理论之一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 证券价格能正确完全的反应相关信息, 并对新出现的重大信息迅速做出调整, 从而使证券的价格等于其内在价值, 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可能通过分析相关信息以获取超额收益。也就是说, 证券组合的未来收益与该组合过去的收益是无关的, 历史的绩效表现不能预测未来的收益。即使过去和未来的收益存在着相关性, 大量的投资者会利用这种相关性进行套利获得超额收益, 最终使超额收益消失, 证券价格等于内在价值, 相关性也随之消失。

然而, 自从杰格迪什和梯特曼发现动量效应以来, 大量的来自西方成熟市场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存在, 而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利润的形成机制则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由于传统金融学理论无法解释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形成机制, 学者们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开始探究其形成原因。行为金融学作为近年来金融学的前沿热点问题, 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它借鉴了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研究成果, 系统地研究了投资者在非理性假设下的投资决策行为, 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解释了一些在传统视角下无法解释的问题。

三、基于BSV模型分析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行为金融学中有四个模型来刻画投资者心态, 分别是BSV (Ber ber is, Sh leife和Vish ny (1998) ) 、DH S (Daniel, H ir sh leife和Suh r amany am (1998) ) 、H S (H ong和Stein (1999) ) ) 和BH S (Bar ber is Nich olas, Ming H uang和Tang Santos (2001) ) 。本文将借鉴BSV模型来建立投资者的心态模型, 解释股票市场中动量效应的形成机制, 对该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BSV模型假设股票市场中有两类投资者。一类投资者属于代表性偏差, 这类投资者更倾向于最近几期的数据来对未来预期进行预测, 认为近期数据是市场中最为关键的因子, 但因为分配到近期因素的权重过高, 过小的样本量容易导致对整体趋势判断失误, 这类投资者属于反应过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这类人容易从随机发生的现象中找到所谓的客观规律。比如说:看到穿着西装、手提公文包的人, 人们会调高该人是白领工作者的可能性, 但此人是否真正从事白领工作不能仅从外貌特征判断。另一类投资者属于保守性偏差, 这类投资者往往对市场中的产生的新信息关注不够, 不能及时根据这些新信息修正自己对资产价格未来的预期判断, 这类投资者属于反应不足者。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出发, 这类人对其想法的改变是非常缓慢的, 即使看到一家上市公司年报非常漂亮, 这类人也会认为是暂时的盈利或者报告带有水分, 从而做出了不充分的反映, 错过了投资的好机会。从统计学的概念出发, 保守性偏差指的是犯第一类错误, 即弃真;代表性偏差指的是犯第二类错误, 即取伪。

在BSV模型当中, 我们假设收益是随机游走的, 假设在t期时收益Nt=Nt-1+yt, yt是股票收益在t期的变化, 且只能取y或者-y两个值。假设所有收益已股利的形式支付。假定投资者认为yt的值依赖于模型一或者模型二。模型一或者模型二具有相同的结构:他们都是马尔科夫过程, 也就是说yt的值仅取决于yt-1, 而模型一与模型二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转换概率不同, 如下图所示:

在两个模型当中, πL低, 在0至0.5之间。pi H高, 在0.5至1之间。换句话说, 在模型一中, t时期一个正的收益变化很有可能被反转, 最终向均值回归。而模型二中, 一个正的收益很有可能接着一个新的正收益, 从而形成趋势。

四、结论

BSV模型从代表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出发, 解释投资者的决策模型如何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有效市场假说。BSV模型认为保守性偏差导致投资者对信息反应不足, 前几期由于利好消息带来的收益不充分, 从而产生动量收益, 使得接下来的带来更高的收益。而代表性偏差引起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过度, 导致市场价格超过其基础价值, 最终使得过去具有持续不断高收益的股票产生了长期负收益。

参考文献

[1]Barberis N, Shleifer A and Vishny R, 1998, A model of investor sentiment,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9, 307-343.

[2]Daniel K D, Hirshleifer D, Subrahmanyam A, 1998, Investor p sychology and securitymarket under-and over-reactions, Journal of Finance 53, 1839-1886.

[3]Hong H, and Stein J C, 1999, A unified theory of underreaction, momentum trading and overreaction in asset market, Journal of Finance 48, 65-91.

上一篇:学生文明用语行为习惯下一篇:体育游戏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