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六中学习心得体会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凤城六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凤城六中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崔鸣

为了加强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班主任队伍能力,校领导于6月10组织2014级新任班主任对丹东凤城六中进行观摩学习,通过学习凤城六中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我对班级管理和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现心得总结如下。

一、教育课堂改革五个要素:分组、自探、展示、竞争、成功

六中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分为:课前展示,创境激趣,自主探究,展示汇报,实践创新五个部分,教师仅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中起启发作用,剩下的模块学生通过课前准备,课上讨论,分组练习来达到教学目的,课堂效率高,达标效果好。具体的教学环节因为中学和高中课程的差异,可以借鉴但不能完全套用。六中校长向我们介绍了课堂改革的五个要素:分组、自探、展示、竞争、成功,给我们指明了课堂改革的五个方向。

分组是将班级同学平均分组,每组八人,容易形成团队意识,要求组内责任明确:每组两个队长,每人分任一个课代表,两个人结成一个对子。每个组都有自己的组名,特色口号,每组分配一块黑板。这种分组不但应用于教学课堂,在日常行为规范上也按组进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意思。六中分组成功的经验应该是分组平均但各有特色,责任细化。

自探指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六中强调一定要相信学生,不相信学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六中提出的口号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这样的理念我们可以在借鉴到高中课堂上。

展示环节是六中新课改的精髓,一次不经意的展示就有可能给学生树立自信。展示分小组展示和个人展示,对比自己的课堂,因为教学密度比较大,基本没有展示环节,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回答和作业展示是不够的,应该学习六中的经验,在课下给予足够的空间,班报,学习成果,课外探索等等。小组展示和个人展示都要进行,展示不充分,学生兴趣就调动不起来。

我在教学中也经常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意思,有一定效果,但不明显,六中的竞争意识做的更细致更有趣味,竞争机制越复杂越完善学生越有兴趣,学生一直处在竞争中,一级一级参与评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试想在自己的班级,引用分组竞争也是可行的,应该仔细推敲竞争机制,一个简单的评分,量化是不够的,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信比知识重要,成功比成绩重要。这是六中在教育德育的理念,学生通过课堂和日常活动品尝成功的感觉。一次小小的成功就可能点燃学生的热情,人生态度也许会发生转变。所以学校给学生创造一系列的成功机会,从早到晚有十几项日常活动,每周有活动,每学期都有活动,一方面活动,一方面总结评优,学生的积极意识不断被激发,一定会被班级积极向上的气氛所带动。相比中学,高中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学习任务较重,我想在班级评比活动,可以多围绕着学习任务来进行,让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能品尝到一点成功。日积月累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二、德育细致入微、班级管理人人参与,不断提炼特色品质。

相比教育课堂改革的大胆创新,六中的德育工作做得更细致,在校园的每一处都能看到温馨的提示,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气质。学生在校园内始终处在温馨的告诫中,对学生的德育非常有帮助,学校以及班级的任何一次活动都把它看成是对学生的一次德育教育,再通过每周的总结班会,组内总结,个人总结,向别人学习,给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拥有是非观,主动缺点,发扬优点。在班级管理上做到责任分配到个人,人人都是班级的管理者,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当学生了解管理班级的不易时,自己就会主动的配合班主任以及班级干部的管理。

六中将德育教育升华,不仅仅局限于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为了将六中学生脱颖而出,不断提炼六中特色和六中品质,在校园里强化校风校训,同时提炼男生风范,女生气质,明确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校园里铭记,走出校园同样受用一生。

三、实践活动多姿多彩,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提到全面发展,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德智体美劳,六中没有局限于课表上的课程,而是真真正正做到通过活动来全面教育,例如每年的春游,实际上是对学生意志品质和强健体魄的一次锻炼,每年庙会的学生实践,实际上是学生劳动的一次教育,包括学生毕业晚会,学生运动会,都当成教育来做,组织严密,学生热情高涨。我们高中的班级没有这些活动,但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全面教育的理念,不拘泥于课程,而是让学生真正参加实践。丹东凤城六中,空间狭小设施简陋,而通过十几年全体师生的不断努力,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模式和德育模式,取得了骄人成绩。我们今天看到的浓郁的校园文化,高素质的学生,和卓越学习成绩非一朝一夕而能达成的。从六中改革教育的核心,我总结有这样几条: 1.长远教育,不贪时功。

班级的量化评比和成绩考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品质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有些时候班主任急于取得成绩,管理方法简单鲁莽,虽然能迅速取得效果。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是非观、价值观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可能一年没有效果,即使三年都没有效果,但学生走出校门踏上社会以后,班主任耐心细致的教育比简单的口令训诫会更加受用。2.致力学生,以生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爱护学生。不是学生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是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爱好,在学生喜好中,融入教育教学。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让学生在校园里体会到有家有爱。3.大胆创新,持之以恒

大胆创新,明确方向。有成绩的时候就要坚持下去,有问题要马上研究改正,有困难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正是因为六中十多年的不断创新和努力才有今天的成绩,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一劳永逸的照搬别人的教学成果终不会适用,想取得成绩一定要持之以恒,不断摸索总结。

4.耐心细致,谨慎认真 我们都知道对待班级管理要耐心细致,但远不如六中做的认真。想要取得成绩,像六中人一样耐心细致,认真的管理是一切想法实践的根本保障。

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篇2

我司于12月组织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专题培训班。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意识到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六中全会的主题,也是要通过全会的形式完成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部署。把握六中全会精神,就要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审议通过《准则》和修订后的《条例》,对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应对当面临的“四大考验”、客服“四种危险”,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则》和《条例》仅仅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经验新成果,并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跪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了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赢得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收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总书记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已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六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健全完善制度,深入开展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养成纪律自觉,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要增强领导干部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始终忠诚于党,始终牢记政治责任。要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健全和完善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体制机制,深刻领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扎牢监督权力的制度笼子,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发扬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进行了集纳,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准则》中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从严治党,要达到的目标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首要任务则是坚定理想信念。共产党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实现集中统一,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对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道路的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关键是一方面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只有坚定了共产主义,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思想才能统一起来,党才能够有战斗力。《准则》中也提出,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抓好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所以,思想的统一不仅仅是情感上的教育,还涉及理论学习。只有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才能够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一个党要想做到步伐一致、行动一致,就必须加强纪律建设,打破或解决团团伙伙等一系列非组织行为。《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有四个方面着眼于加强纪律建设,打造一个严密的中国共产党,即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准则》中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对那些投机取巧、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的人,要严格防范,依纪依规处理。坚决防止野心家、阴谋家窃取党和国家权力。要防止党内的所谓的“小山头”“小圈子”,特别是要防止形成利益集团。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允许党内出现利益集团,要防止野心家、阴谋家的出现。一靠思想,二靠严明政治纪律。

《准则》指出:“领导干部要自觉服从组织分工安排,任何人都不能向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安排。领导干部不准把分管工作、分管领域和地方当作‘私人领地’,不准搞独断专行。”“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拒腐蚀、永不沾,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抵制潜规则,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认为,苏共垮台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经济上,资源垄断;政治上,权力垄断;文化上,真理垄断。三个垄断完全掏空了苏共的执政基础,苏共完全成为一个只服务于自身官僚系统、官僚干部的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所以,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要保持这种不败的地位,就必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要时刻防止既得利益集团的出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追求的是要以基本路线为主体、为骨架的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准则》明确提出,全党必须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对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的言行,对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这也是新的伟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坚持基本路线要以意识形态工作为支撑,要有担当意识,对一些否定基本路线的言论进行鲜明的反对和抵制。《准则》还提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什么叫大是大非?关乎党的基本路线、关乎改革开放方针政策、关乎党的执政地位的,就是大是大非。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受到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受到危害的时候,要挺身而出,坚决开展斗争。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篇3

首先,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实现社会公平,历来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应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要让物质财富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包含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应是每个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得到充分体现的社会。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自然是公平理念、公平制度、公平政策和公平原则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得到落实的动态过程和必然结果。如果离开了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广大人民群众就无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不可能得到较好的展开、体现和实现。可以说,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立场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原则立场。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而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和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外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社会公平缺失明显的社会,必然是少数人得利和幸福、多数人失利和痛苦的两极分化的社会。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党要较好地应对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始终坚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牢固树立公平理念,高度重视公平制度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大多数人。否则,党的先进性就失去了根本依托,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再次,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会公平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价值,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和谐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中,社会公平无疑是“晴雨表”和“测温计”,客观地测量着社会的和谐度。社会上的不和谐问题,起因往往指向“不公平”。“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关系逐步融洽协调,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在分配制度和分配秩序、社会调剂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并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不健全等诸种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公平现象。在此情势下,只有把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才能化解社会群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局面。

教师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篇4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近年来,我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以党中央要求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抓手,以学校首次党建工作会议为指导,全面梳理了学校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限期要求加以整改。回望我校党建工作,可谓“严”字当头,“紧”是常态,这极大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广大干部教师都因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而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都明显有了干事创新的劲头,也有了实实在在的紧迫感。

在下一阶段工作中,资产管理处将严格坚持好“三会一课”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的作用,进一步设计好相关内控制度,加强学校纪委、审计、财务等职能部门对资产管理的监督和约束,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真正把好关口,以党建工作引领学校资产管理工作向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方向不断发展进步。

十九届六中全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12月9日,学校组织全体集中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建党百年新起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阐明了在新征程上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时代面临的历史任务和前进方向。会议审议通过的《决议》,开创性地提出了“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决定性意义;系统性总结了“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全局性概括了“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发出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的号令,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好六中全会文件的学习,深刻领会《决议》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决议》的深邃内涵,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不忘合作初心,坚定不移地跟着共产党走,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心得体会 篇6

吴忠民教授说,“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由于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小,多数人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在医疗、住房、教育等费用居高不下、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人们会对未来变得焦虑。和谐社会建设就是为了缓解社会普遍存在的焦虑感,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认为,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战胜了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基本上消灭了饥饿。目前,中国正迎接新的挑战,其中包括解决经济快速增长中出现的发展失衡问题。联合国和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完全一致。

吴忠民教授说,过去20多年,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迅速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去年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23倍。如果将农民的生产成本、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实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5到6倍。

对此,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认为,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不采取措施减小这一差距,将会影响民众对改革开放的支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吴忠民教授表示,近两三年来,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治国理念,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强调社会公平和对人权的保护;在法律上明确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放种粮补贴,并从今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农民种粮的负担;各地陆续提高(主要针对亿万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并不断扩大城市居民低保范围;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大幅提升至1600元。个税起征点调整后,北京等发达地区的纳税人数减少25%左右,安徽、河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减少80%。中低收入人群获益较多。

据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介绍,正在进行的收入分配改革将惠及约1.2亿人,其中主要是中低收入者,包括离退休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

另外,我觉得构建和谐社会制度创新也是一个很重要得因素, 在改革的早期阶段,领导层关注更多的是经济改革。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1997年的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

十四、十五大所确立的经济路线大大推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高速经济发展也促成了中国社会的巨变。在XX年中共十六大之前,为了消化和容纳经济社会的变化,中共也力图进行制度调整来适应现实的需要。但从总体上说,各种制度调整还是围绕着如何更快地发展经济。这些制度调适主要表现在承认民营企业的合法性、容许民营企业家入党和修改宪法来保障正当的私有财产。

无可置疑,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的经济制度的改革要远远快于政治和社会制度方面的改革。政治和社会制度改革方面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中国的总体制度越来越难以消化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尤其表现在收入分配差距的急剧扩大和党政官员的腐败上。而诸如此类的消极面也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没有人会怀疑中国已经走上了市场经济道路,也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扭转这个发展大趋势,但没有人能确定中国社会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社会高度分化和断裂,无论是富人和穷人都对社会现状非常不满。中国社会向何处去?这是多数中国人甚至是国际社会所关心的。新领导层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的。

在十六大之后,很多政策,尤其是社会政策,是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的。从前只讲“亲商”,现在在延续“亲商”的同时加上了“亲民”。从实行社会低保政策到近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政策从其目标来看是要建设和谐社会的。最近的一连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在党的方面,中共中央颁布了5个人事制度改革文件。这些文件的内容并不能说完全是新的,因为此前,很多规定早就在实行了。但同时系统地颁布这些文件,表明中共意在建立一个完整的吏治制度。

在政府方面,全国人大通过审议了20年而未能通过的《监督法》。这个法律的通过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之前未能通过,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对“党大还是法大”问题的争论。现在《监督法》终于通过,“党大还是法大”的争论应该有个明确的结论了。

很显然,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非常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关吏治的5个文件直接针对的是党政干部中间日益盛行的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这5个文件的实施可以强化传统“党管干部”的原则。而《监督法》最直接的目标就是监督“一府两院”(即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这个法律的通过应当成为人民代表监督政府的起点。

应当指出的是,所有这些法律和规章的通过,并不能等同于它们所针对的问题从此可以解决了。在实践层面,法律和规章的实施要比它们的制定来得重要。而法律和规章的实施是中国面临最困难的问题。这些法律和规章如何在实践层面制约党政干部的腐败行为,提高人民对执政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仍然是个未知数。

更应当认识到,这些制度化建设的努力在总体上还在于制度维持,而非制度创新。无论是法律还是党的规定都是试图从政权内部来消化和解决问题,强调的是体制内的权力制衡,即党内各个部门间的制衡,和全国人大及其政府之间的制衡。

这些年来,尽管领导层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政策,但政策执行的力度大打折扣,利民政策甚至会走向反面。这些社会政策尽管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欢迎,但社会力量并不能参与政治过程,社会力量不能转化成为促成政策执行的政治力量。

凤城六中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今年,是我党建党95周年,也是长征胜利80周年,在这值得欢呼和庆祝的时刻,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我们既不能忘记历史、背叛过去,更不能止步不前或者迷失方向。在国际国内各种矛盾和不和谐声音并存的当下,我党如何永葆纯洁性和先进性,如何在不同时期走好不同的长征路,话题仍然很沉重,任务依然很艰巨。

一些官员的贪腐,一些干部的胡作为、乱作为、不作为,都给我党的良好形象严重抹黑。党内的不纯洁因素和不和谐声音不容忽视。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惩治腐败,从这一刻起,从严治党的呼声越来越高、脚步越来越快。而此次十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等等,更是从制度层面给从严治党插上腾飞的“羽翼”。

事实上,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的变迁过程来看,凡事都有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然而,为人民服务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不会变,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永远都不会变更的“终极目标”。所以,历经风雨、走过九十多年的我党要想摆脱所谓的“历史周期律”,那么唯有提高党员素质、更新服务理念、变革服务观念,通过为民服务质量的不断飞跃来实现我党的整体素质的不断“升华”。而这些都离不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不断给力和发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从共产党成立之初的几十人,到目前的几千万人,如此庞大的数量和庞大的队伍,不可避免地会夹杂着一些思想不纯、意志不坚、作风不硬的党员干部。那么,对于这些“问题”干部怎么办?“从严治党”里面找答案。通过治病树、扶歪树、拔烂树,肃清我党内部的杂质和毒瘤,让每一名党员所在之地、所到之处,都飘扬着革命的五星红旗,都闪耀着国徽的灿烂光芒。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篇8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起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必将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落实全会精神的过程,是一个不懈努力、深化实践、创新创造的过程,必须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要自觉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明确文化改革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文化改革发展推进力度。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的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进度,明确保障措施,把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要坚持求真务实,抓实抓细抓具体,把全会提出的原则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把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变成可实施的工作项目,对确定的目标咬住不放,对认准的事情一抓到底,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

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篇9

大吴庄小学 付发勇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一次重要会议,首次以“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回顾我国近年来的发展过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现象。尤其是以往“官本位”盛行,官贵民轻,特权思想处处“生风作浪”,“权大于法”,依法办事更多是以长官意志办事,依法办事成了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把式。

大大地破坏了公平正义,不仅破坏了机会公平,而且严重毁坏了权利公平,分配公平,手握“重权”的某些官员,利用公权力买房不用花钱,“房叔”、“房姐”的曝光自可窥见一斑。一此官员法律意识淡化,搞特权,破坏了公平正义,百姓怨声载道。理顺百姓的不平之气,还给百姓应有的公平正义已成了治国理政的必然。

反腐倡廉是树立公平正义最好的行动。“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倡廉新风兴起,响应了民意,理顺了民气。反腐倡廉能取得成功,公平正义能得到伸张,得益于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反腐的“铁腕”和魄力。我们党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向全党全社会表明,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

十八届五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念置于重要位置,它是历史的跨越,同时也折射出新一届中央领导运用依法治国处理当下复杂问题尤其是反腐问题的高瞻远瞩,因为只有依法治国,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刑不上大夫”才会退出历史舞台,官贵民贱的“官本位”思维才会被清除出局.只有依法治国,公民意识才会在新时代的国人心里开花结果;只有依法治国,党员干部才没有例外,特权思想才会失去市场,官员权力的边界才得以限定,权力被关进钢筋水泥才会成为一种常态;只有依法治国,百姓的心气才会理顺,民心才能得以凝聚。

有了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才能成为常态;有了依法治国,依法办事才会成为一种惯性和素养;也只有依法治国,公平正义才会得到保障,不会成为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对于担负法律实施法定职责的有关国家机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求要严格执法。要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问题,严禁侵犯群众合法权益。

本人通过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粹的学习,感觉很有收益,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式。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学法、懂法、要依法办事,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和制度,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篇10

经济与管理学院 黄婷婷

10月24日至27日,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两部党内法规,总书记发表了两次重要讲话,集中反映了这次全会的重要成果。这是一份中国共产党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时代答卷,这是一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迈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崭新篇章。通过学习,我备受鼓舞,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信心,这源于我从此次全会中看到了思想、看到了成果、看到了希望。

一、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腐败问题就像是人身上的肿瘤,不切除危及生命,切除痛苦难忍。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承载着全国上下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热切期盼,27日公报发布,立即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几年来,总书记在这个问题上的智慧与成果赢得了民心党心。此次公报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迈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再创辉煌。

二、确定习近平领导核心是众望所归

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不仅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指引,也体现了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的坚强决心。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党。六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次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为我们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

上一篇:“少先队体验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主持词下一篇:《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