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课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面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课(精选5篇)

全面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课 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新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品格,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深刻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要结合实践进程来思考,增强管党治党的思想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既充分吸收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尤其是过去5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又根据新时代新使命提出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探索不断深化,体现了党中央坚决将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深刻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要着眼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管党治党的重大意义。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长期

执政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打铁必须自身硬。进入新时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深刻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要运用好系统思维,全面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对管党治党的科学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基本原则和方向;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指明了实践路径;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明确了各方面建设任务;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立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

深刻把握党的建设新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在实践中把“全面”“从严”落到实处。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

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把管党治党的螺丝拧得更紧。要把握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勠力同心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贯彻执行十九大精神是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带头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我认为应该从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做到以下三点:

1.思想上,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锐意进取,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执行党 的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思想觉悟,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业绩,为全县的防震减灾工作服好务。在机关作风建设中,要时刻把转变思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实践先进性要求的着力点。

2.在工作上,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自己的先进性,率先垂范、谦虚谨慎、立足本职、主动思考、勤奋刻苦工作、为民服务。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学习上,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努力学习的劲头,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才能掌握最高效的工作方法,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新的成绩。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7-11-28 07:1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王兰军(单位: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研究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部署。如何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联系,如何全面准确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启现代化经济建设新征程,必须读懂、弄通、做实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关口,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开创性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

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阶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

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1979年—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2013年—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是世界平均增速的近3倍,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但

是我国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特征十分明显,许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重要产品和服务质量、单位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等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现行经济体系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多数只能满足中低端、低价格、低质量的需求,而且中低端生产能力大量过剩、高端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以至于一些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集成电路核心芯片、飞机汽车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等高端产品和设备技术依赖进口,就连带自动清洗装置的马桶盖、电饭煲、炒菜锅、婴幼儿奶粉等,国人都喜欢买质量较高的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产品。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因此,我国经济必须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全面准确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十九大报告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论述具有丰富内涵、深刻含义,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两个原则、三个变革、三有经济体制、四者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一个目标”是“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条主线”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两个原则”是“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三个变革”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有经济体制”是“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四者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多措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作出了系统部署。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一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

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三是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四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五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

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一是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三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四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五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六是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七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八是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九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十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一是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二是要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

建设。三是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四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五是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六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三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四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五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六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 12

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全面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课 篇2

一、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在党的建设中, 贯穿整个党的建设的主要线索和根本要求, 称之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十八大在阐述党的建设的主线时, 在十七大确立的主线基础上, 把纯洁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放在一起, 共同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 赋予了党的建设的主线以新的内涵, 使党的建设的主线更加丰满和完整。在党的建设的主线中,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着力点,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灵魂, 党的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的基本要求。没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贯穿, 党的建设将失去动力和方向。

党的执政能力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 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 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方式, 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 有效治党治国治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重点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关键是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 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去, 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必须始终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遵循的价值理念, 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当下的中国正处在社会思潮多元、利益格局多变的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一些党员在思想上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 出现“信仰危机”;工作上干劲不足、落实不力、贪污腐化、官僚主义现象时有发生, 出现“信任危机”。这些都是党员队伍不纯洁的表现, 不仅关系党的声誉, 更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们党在实践中提出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命题, 要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保持党的纯洁性, 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从社会状况的现实和人们的思想现实出发, 更加充分地发扬民主、深化改革, 更加严格依法治国、严惩腐败, 更多地依靠制度的力量、监督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来保持我们党的纯洁性。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根本建设,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两者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 都决定着党的生存与发展。抓住了执政能力建设, 就抓住了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本质。只有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始终体现时代要求, 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抓住了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 就抓住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只有不断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丧失执政地位甚至人亡政息的惨痛教训深刻说明, 党的执政地位和先进性、纯洁性不是与生俱来的, 更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 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 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必须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把这条主线贯穿到党的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 切实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着力增强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的先进性, 始终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

二、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 中国共产党要解决好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问题,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结合起来。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 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史雄辩地说明, 什么时候保持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锐气, 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就会取得胜利;什么时候陷入了教条主义的泥潭, 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就会遭遇挫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 是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任何政党, 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无视时代潮流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 就必然要落伍甚至被时代所淘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大胆解放思想, 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 创造性地解决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特别要尊重基层和党员首创精神, 善于从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探索中汲取营养, 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拜人民为师, 向人民学习, 把党自身建设的加强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之中。

当前, 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 从一些国家的发展脉络来看, 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进入经济学家定义的“中等收入阶段陷阱”后, 会出现经济停滞甚至下滑, 贫富两极分化、腐败多发、就业困难等问题。同时, 由于社会价值多元化, 种种社会思潮各行其道,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党组织、共产党员也面临着肌体受侵蚀的危险, 党的纯洁性经受考验。在经济建设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双重压力下,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具有更为直接的现实意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2012年11月, 习近平同志在《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讲话中指出:“全党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 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 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的活动、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 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还要与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贯彻和体现解放思想、创新精神, 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中更好地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种结合, 要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全部工作中, 贯彻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特别要从严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对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以此影响和推动整个党的建设, 努力使党的生活既严格有序、步调一致, 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三、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党的建设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展、深化。毛泽东同志将党的建设的内容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其中, 思想建设确立党的方向, 组织建设奠定党的基础, 作风建设塑造党的形象。邓小平同志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制度建设, 他认为党的建设还要靠制度,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加上了反腐倡廉建设, 形成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五个方面的总布局。

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不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位置作了调整, 将制度建设放在最后。这不但更符合理论逻辑, 也更符合党的建设规律, 使党的建设的总布局更加科学。理论需要制度加以肯定和保障, 实践需要制度作出规范和约束,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归结。制度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独特优势之一, 走制度建党之路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胡锦涛同志在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90年来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 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 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健全民主集中制, 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互影响和制约。其中,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 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党的建设就会偏离正确方向;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 没有组织建设, 党的建设难以落到实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外在表现, 没有作风建设, 其他建设的成效无从体现;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紧迫任务, 没有有效的反腐倡廉建设, 其他建设难以取信于民;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关键, 没有制度建设, 其他建设会因缺少载体而变形走样。因此,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必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2012年1月,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会上, 首次提出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需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党的十八大也强调要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四自能力”的提出, 显示出我们党对实现自身改革创新的自信, 表明一个拥有90多年历史、60多年执政史、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既有坦诚自身问题的政治勇气, 也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政治智慧。回望90多年的光辉历程,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艰难险阻却依然挺立潮头, 就是因为我们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始终通过加强自身建设, 统一全党思想, 凝聚全党力量, 确保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强调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现实要求, 体现了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对一个政党来说, 能不能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关系自身的生死存亡和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话中就强调指出:“物必先腐, 而后虫生。”大量事实告诉我们, 腐败问题越演越烈, 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新形势下, 强调要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就是要纠正全党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纯现象, 坚决清除腐败分子, 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 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所说的“自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封闭式搞党建, 而是置于人民群众之中, 形成四个“自我”的运行机制, 强调在党自身建设中应有的进取、改革和创新精神。

五、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目标。2004年9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最早提出“学习型政党”的概念, “服务型政党”“创新型政党”则是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 而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综合在一起, 更是党的十八大的一大创新。“三型政党”目标的确立,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角色的新定位, 表明我们党对自身性质宗旨的认识和把握更全面、更深刻, 对党组织功能的定位更准确、更务实, 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朝着更现代、更科学的方向转型。党提出的“三型政党”目标, 与党推进的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型政府、创新型国家目标相对应, 更加突出了党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 更加突出了改革创新意识, 反映了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我们党已成立90多年、在全国执政60多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一直得到坚持和发展, 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但同时必须看到, 我们一些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这固然有多方面原因, 但不重视学习、不注意提高思想理论素养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所以, 我们必须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 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 深入学习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 不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和党组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谁服务、为谁谋利是执政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 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 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党, 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切实做好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工作, 使党的执政地位始终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此外, 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党的自身状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面临的种种风险和严峻考验, 担负的伟大使命和任务, 都要求我们党的自身建设, 不能墨守成规, 不能抱残守缺, 更不能僵化和止步不前, 必须不断改革创新, 努力建设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 才能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水平。总之,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归根结底都是为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要切实把党的十八大关于党建工作的各项要求转化为全党上下共同的自觉行动, 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科学化的轨道上不断前进。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从主线、原则、布局、重点、目标等角度, 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总要求。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党的建设科学化,总要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49-50.

[2]林培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8.

[3]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N].人民日报, 2012-11-20 (1) .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07-02 (2) .

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篇3

作者:张健《光明日报》(2018年01月26日 06版)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此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坚定的政治自信,表明了党的建设的初心所在。党的全面领导就是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必须领导一切,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一贯原则。列宁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各级委员会的建立及其工作计划时指出:“委员会应当领导地方运动的一切方面,管理党的全部地方机构、人力和物力。”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更是强调“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首要一条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进行全面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强调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强调把制度建设贯穿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之中,突出了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继续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十九大报告在继续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的同时,明确提出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必须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并以此为统领全面推进新时代 党的建设,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突出了举旗定向的重要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政治上的要求始终摆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的大问题来抓,强调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要求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从而保证了全党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党组织充满生机活力,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因此,十九大报告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并强调以此为统领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是对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与加强纪律建设一起,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正风肃纪的坚强决心,体现了管党治党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的新鲜经验。腐败问题虽然已经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但报告十分清醒地强调,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在巩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态势的成果基础之上,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将反腐倡廉建设的关口前移,着力加强纪律建设,坚持党纪严于国法,并且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特别是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巩固和扩大战果,夺取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共同奋斗。

全面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课 篇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一改革总目标的提出有何意义,如何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位一体”的改革图景是怎样的,如何把握“三个性”的改革方法论和“三个让”的改革根本目标?

确立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意义是什么?确立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意义在于,使全党全国人民都明确认识到: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要朝着什么样的聚焦点、着力点去奋斗,从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小胜为大胜,确保改革攻坚战取得成功。我们回顾历史,改革开放35年来,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党都与时俱进地提出改革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我们党领导的改革不但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而且始终是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的。

全会《决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化、定型化提升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这不是偶然的。在全会《决定》中,现代化这个关键词共出现了21次之多。这是因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所以,全会《决定》不但是以问题为导向,而且也是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指向的。为什么说“三个性”是改革的方法论?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总书记在2012年年底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作为改革的重要方法论提出来的。全会《决定》把“三个性”写入总目标,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涉及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对涉及面如此广泛的改革,必须同时推进配套改革,才能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比如,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涉及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城市管理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多个领域,如果仅就市场交易本身进行调控,效果总是有限的。这还仅仅是就经济体制改革而言。如果从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来看,协同面更广、系统性更强,更应当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

“三个让”的改革根本目的体现了我们党怎样的治国理政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提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这“三个让”中的前“两个让”,是对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的重申,生动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高度尊重和保护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内的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高度尊重和保护一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创造的财富,高度尊重和调动社会主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三个让”中的第三个“让”,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则是对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的重申,这表明,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思想,在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是一以贯之的。

全面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党课 篇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民务实清廉”,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是党心和民心所向。

一、为民,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新的历史方位对党提出的必然要求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其科学内涵来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群众。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在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尤其需要恪守“为民”的根本宗旨。

这是因为,我们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的这一深刻变化,一方面使党能够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更好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另一方面也使党的干部面临着权力和利益的双重诱惑。

与此同时,党的队伍特别是干部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自从党在全国范围执政以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一大批年轻而且有知识的新党员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党的肌体中来,使党进一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是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和平年代,怎么样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已经成为党的建设面临的一大课题。事实上,在党员队伍包括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揪心的情况。一些人入党前表现很好,入党后放松自我要求,逐渐同党离心离德,甚至违法乱纪走向腐败;一些没有实际能力而只会夸夸其谈、甚至擅长阿谀奉承的人,进入了党的队伍包括干部队伍;这几年还出现了用金钱“买党票”、“买官”等现象,给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尽管这些现象不是主流,但决不能掉以轻心。因此,我们今天加强群众路线教育,不是一般地谈论加强或简单地重复过去的做法,而首先是从我们面临的新情况出发,进行党的根本宗旨教育,使全党更好地树立“为民”意识,努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二、务实,是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作风的重要任务

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同志曾经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阐述党的群众路线,从根本上阐明了群众路线的务实本质。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群众路线及其务实本质,就要从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做起,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以转变作风为前提做好群众工作。过去,我们的干部骑着自行车下基层,戴着草帽进农户,朴素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交流,群众能同干部讲真心话,群众工作富有成效。这几年,我们许多干部小车进小车出,从家门到机关门,同基层群众接触少了。与此同时,一些群众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干部经常上街下乡,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甚至直接到有意见的群众那里谈心,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效果很好。这些情况和经验告诉我们,切实转变作风,做到群众的门走得进、群众的话听得进,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前提。

以信任为纽带做好群众工作。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许多群众对一些干部缺乏信任。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大障碍。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复杂,既有这些地方平时做表面文章,大话空话多,实际上没有落实,失信于民;也有这些地方个别干部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致使政府公信力降低;等等。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地方不仅党委和政府有权威,而且群众遇到问题相信正面引导,群众工作比较好做。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在于我们的广大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的做法取信于民,能够真正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做好群众工作。分析现阶段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注意到,群众的意见和不满大部分不是针对党和政府的,而是针对一些具体做法和事情的。因此,要做好群众工作,重点是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只要我们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尤其是努力满足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理要求,群众就会发自内心地拥护党和政府。

以制度为保障做好群众工作。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不是一项突击性的工作。因此,做好群众工作的可靠保障是健全的制度。过去好的制度还要坚持和完善,但更重要的是创造适应今天新情况的新制度。比如,有的地方长期坚持“民主恳谈会”这样的协商民主形式,把群众工作制度化了。有的地方实行“党员志愿者”制度,及时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三、清廉,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更是在新的考验面前党要解决的紧迫课题

群众路线,是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在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干部自身的道德、品行、操守在贯彻群众路线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学校总务处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9年级英语教师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