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与分享的主题班会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合作与分享的主题班会(共6篇)

合作与分享的主题班会 篇1

——七(7)班主题班会

【设计理念】:

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时代,父母、亲人对孩子的呵护与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成了家里的“太阳”,生活在独享的氛围里,要什么有什么,最好的饭菜让孩子一人吃;电视遥控器由孩子掌控„„人们渐渐将分享遗忘。

但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是需要彼此援助,而关爱别人、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的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这是人类生命意识在独生子女一代出现的失缺现象。因此我呼吁,希望重新找回人类生命意识中那颗本应有的分享的心!

【班会目标】

1.让同学们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懂得集体智慧的力量, 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为初中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分享的美德, 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被动发展走向主动发展, 从被动分享走向主动分享。

3.通过现场对食物、故事与成功经验的分享, 让学生萌生平等、博爱的精神, 使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在班级中形成互相关心、互帮互助的和谐人际关系, 增强班级凝聚力.【班会流程】:

一、故事导入:

说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一日,他觉得手痒,很想去挥杆,但犹太教义规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须休息。这位长老却终于忍不住,决定偷偷去高尔夫球场,发现一个人也没有,他想着:打完九个洞就好了。

然而,当长老在打第二洞时,却被天使发现了,天使生气地到上帝面前告状,上帝听了,就跟天使说,会好好惩罚这个长老。第三个洞开始,长老几乎都是一杆进洞,长老兴奋莫名。到打第七个洞时,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惩罚长老吗?为何还不见有惩罚?上帝说,我已经在惩罚他了。

天使问:“到底惩罚在哪里?”上帝只是笑而不答。打完十八洞,成绩比任何一位世界级的高尔夫球手都优秀,把长老乐坏了。天使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对长老的惩罚吗?上帝说:正是,你想想,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以及兴奋的心情,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

【引出】: “生活需要分享,快乐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处罚。”

二、感悟篇

1、欣赏小品《生活点滴》

请学生表演3种学习生活中会出现的情况:学习中遇到挫折时,互相倾诉,互相开导;学会一种新的解题方法,只和自己分享;得到明天考试的答案,和同桌分享。

2、请你思考:上面的3种情况,哪一种情况是我们该学习的?为什么? 明确:我们可以分享快乐,可以分担忧愁,但都应该分享正面,积极的事情,而不应该怀抱自私的心理去分享负面的东西。

3、游戏:《分享食物》

每一组只有1个大饼,要求从前往后传递,必须每个人都要能品尝到大饼,而且要现场完成。吃完后,请大家谈谈分享大饼的过程中的想法。

【教师小结】:“两个人分担的痛苦是一半的痛苦;两个人分享的快乐是双倍的快乐。”

三、回顾篇

让每一位同学回想过去,不管是对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自己是否错过了很多,将自己想到的,或感悟到的都写下来。然后,让愿意和全班同学分享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故事。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成长在同一片天空下,但是经历却有所不同,学会耐心的倾听别人的故事,学会真诚的和别人交流你的想法,分享就会成为快乐的源泉,悲伤的出口,成熟的代名词。

四、行动篇

(1)亲情——回去和父母分享在学校亲身体验或看到的趣闻,好吃的和父母一起分享,好玩的一起和兄弟姐妹分享等

(2)友情——和同学分享心中的快乐,分享好的学习资料,分享好的学习方法,分享„„

(3)陌生人——结账后,接过店家递过来的物品时,不忘说声“谢谢”,分享你的礼貌;取车时,对保管员师傅表达谢意,分享你的感激;

【教师小结】: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获得和享受。

分享与合作 篇2

我校从高二年级开始实行分项教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项目,我带的篮球班有40名男生。以往的篮球传切课是先由教师讲解、示范,再由学生进行原地传球练习、相互分组练习等。这样会因为枯燥造成一些学生积极性不高,练习效果不好。我把这堂篮球传切课设计成一堂直接由两人一球,加上消极防守的配合课,在运动中找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掌握传切球的技术动作及在篮球运动中加以运用,并在练习中提高相互配合、团队协作的能力。

这堂课由于没有像以前那样由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在运动中进行传切配合练习,所以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掌握技术要点就非常的关键。

【案例描述】

上课铃声响了,先由体育委员带领学生练着球。我拿着战术板走进篮球场,吹了声哨,学生迅速站好队。“老师,今天准备带领我们学习什么?怎么拿了战术板来了。”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我对学生说:“今天,我就是全世界最好的篮球教练——迈克·沙舍夫斯基。”有学生说:“我知道,他就是带领美国队多次夺得奥运会金牌的老k教练。”学生都笑了,我说:“没错,老k教练手下的球员,也应该是全世界最好的,你们选择当哪一位球星。”学生一听,开始讨论起来,“我当迈克尔乔丹!”“我当科比!”“詹姆斯!”“克里斯保罗!”……就这样,我带领着4个“科比”、两个“乔丹”等一大帮让世界球迷疯狂的球星做热身活动。我——“老k”,就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教练了。

我拿出战术板把动作要点写下来、队形画出来,“球星”们观看并讨论。我先让“球星”们自己练习,“球星”们按要求排好队,一纵持球,一纵准备好接球做传球动作。“球星”们的技术参差不齐,有的不错,有的传不到位,不是靠前了,就是传到身后。该“保罗”了,只见他传球给一侧的“科比”,做空切的动作准备接球,而“科比”使着全身的劲,把球传得差点砸到“保罗”的头上。“哎哟一声!”“保罗”躲了过去。哈……哈,学生笑开了。“科比”不好意思地笑了。等每一个人进行一次传切练习后,我把学生叫过来:“为什么‘科比把球差点砸到‘保罗的头上,‘安东尼传球不到位呢?这样下去,我们怎么取得比赛的胜利呢?”我故作大声地说:“让‘老k教练教你们吧!”我让体育委员配合,边做示范边讲解动作要领,“传球过去,做空切动作,手要伸出去主动要球,而传球的学生要抓好提前量,准确地将球传出,接到球后三步上篮。”我做好动作,学生鼓起了掌。我把“保罗”“科比”叫了出来,“再来一次,不要怕失误,大胆去做!”“保罗”“科比”在欢呼声中做了一个很漂亮的传切上篮动作。学生又开始练习,这一次效果好多了。然后又安排一个学生在做消极防守,进一步去巩固动作。

每人做完两次后,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半场对抗练习,加强运用技术的能力,要求必须用到刚才学过的动作。练习中,“乔丹”和“希尔”争吵起来,原来他们配合不默契,相互埋怨。我把学生召集起来,对他们说:“篮球是5个人的运动项目,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作为球星,不能光有脾气,如果没有与队友的配合,也就不会成就一名球星。你们好不容易在一个队里,更要团结在一起!继续努力!”学生重新加入练习中去。在后面的练习中,大家果然加强了配合,提高了进球的成功率,还打出不少精彩的配合。

“杜兰特”是一名体质较差的学生,有些腼腆,瘦高个,很适合他的取名。平时上课很认真,练习时打中锋,力量差点,但总体不错。课中,他练习很认真,和其他同学做半场对抗,他的同伴在一侧拿到球,他从中间大步跟上接球,做了个漂亮的空切动作,球打进并造成防守队员犯规。他与同伴之间互相鼓掌加油,我在一旁对他伸出大拇指,突然,我发现“杜兰特”流着汗的脸上洋溢着一種自信的表情,那是一份骄傲,一份自豪。

接近下课了,我带领“球星”们做好身心放松活动,总结后结束了本次课。他们议论着,欢笑着走了。

【案例反思】

合作与分享的主题班会 篇3

进入大学第一年的学习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来同学们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的情况不难发现我们的同学心里存在很多迷茫,比如:学习方式、未来去向、今后如何锻炼能力等等,这些问题急需有经验的人引导,学习及生活方面也需要针对本专业的优秀人员进行指导,而且进入大学后各方面的道听途说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影响。种种情况让我们的同学学习能动性下降、目标不明确,鉴于此现象,我们化学专业的班委特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邀请应用化学专业09、10级优秀学生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指导。

二、活动目的:

使我们的学生尽快明白学习本专业课程的方法、今后在学校需要培养的能力、做学生工作的经验以及对本专业就业及考研的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生活及工作上的问题,为他们及时规划未来、确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主题:

“分享、聆听、感悟”

四、活动时间:

xx年05月22日晚上6:00至9:00

五、活动地点:

南苑11#教学楼0303教室

六、活动人员安排:

(1)活动负责人:应用化学专业全体班委成员

(2)学生嘉宾:09、10级优秀学生

(3)参加活动人员:12级全体学生

七、活动策划主办单位:

12级应用化学专业班委会

八、活动前期准备:

(1)召开班委内部会议,分配任务,通知到化学12级全体学生

(2)确定活动时间及地点

(3)与我专业09、10级优秀学生沟通,使其明白此次活动的意义和流程,邀请他们为大一学生讲解相关问题。

九、活动构成:

(1)主持人开场白。

(2)嘉宾讲述个人经历及经验。

(3)学生与嘉宾互动问答。

十、活动流程:

(1)班长作为活动主持人,活动开始时由主持人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欢迎到场的各位嘉宾,调动现场气氛,最后依次介绍受邀嘉宾。

(2)各位受邀嘉宾依次上台,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介绍学习、生活、学生工作、就业或考研等各方面的心得体会,对大一新生提出建议。

(3)主持人邀请嘉宾与新生进行互动问答。

(4)最后主持人做结束语,并对活动进行总结,欢送嘉宾,12级学生离席退场。

(5)班委留下打扫卫生,收拾会场。

十一、活动要求:

(1)参加人员带纸和笔,随时记录,团支书做会议记录并对活动进行总结。

(2)参加人员提前到场,期间不得无故退场。

(3)要求化学12级学生不得无故缺席。

十二、经费预算:

总计:175元。具体花费如下:红茶、绿茶:175元

十三、活动中的应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提前协调各部门配合工作,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2)活动负责人提前到场准备工作。

(3)由活动性质决定,应保证学生与学长、学姐插花坐,以方便交流。

(4)安排人员调动现场气氛,准备备用问题,以防冷场。

材料与化工学院

应化122

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 篇4

关键词:教师德育专业化;班主任;主题班会;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06-0014-04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阵地。从班级管理的视角,主题班会还是建设班级文化的有效途径,内容新颖、形式活泼、为学生所喜爱的主题班会本身就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

一、主题班会概况

(一)主题班会的特点与类型

从主题类型看,主题班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日常主题班会,即班会的主题来自学生日常的生活,从与他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活动中提炼而来,例如“我们班里的故事”“同桌的你”等。

政治主题班会,即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的主题班会。这些主题可以国内的重要政治活动为背景,例如“我们身边的八荣八耻”“畅谈科学发展观”“祖国发展60年”等。

阶段性主题班会,是指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阶段,帮助学生解决阶段性发展问题的主题班会。例如,针对初三学生面临中考的心理压力,有经验的班主任会在考前组织“以怎样的心态去应对中考”的班会。

节日性主题班会,即选择在有教育意义的节日或纪念日里开展的与之相关的班会。很多节日都适合作为班会的主题,如3月12日中国植树节,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把相关主题的班会放在这一天,节日或纪念日的特殊氛围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相关主题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偶发主题班会,是由突然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偶发事件所引发的主题班会。如“5.12”汶川大地震,既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也涌现了无数感天动地的故事,展现了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很多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从活动类型看,主题班会可以分为体验型、讨论型、表演型、叙事型几种。这实质上是一种理论上的划分,真正的主题班会往往是几种类型的综合。如“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之类的感恩主题班会,通常会用到叙事、讨论、体验等多种活动方式。

(二)主题班会对班主任的要求

总体上看,主题班会课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因素: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的教育理念;平日里相关知识和素材的积累;主题班会组织实施中展现的实践智慧。

首先,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决定主题班会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决定着班主任怎样理解德育的本质,决定着班主任如何看待班会中的师生关系。具体而言,科学的理念可以避免方法上的强制与灌输,可以保证主题班会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杜绝主题班会实施中的“新形式主义”。

以科学的理念指导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班会中的道德灌输。道德的强制与灌输不仅有悖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拒斥与逆反心理,也极易导致学生人格的两面性。班主任要用科学的理念设计与实施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实现道德移情,进而改变道德行为,真正成为道德的自我建构者。

“感动中国”是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个备受观众好评的社会公益性节目,其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营造了一个强大的情感感染的氛围,它不是生硬地向观众讲述抽象的道德故事,而是以普通人的真实的道德故事和道德情怀去打动观众,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让故事中的人物真正走进了观众的内心世界,并为他们所接受和认同。这个栏目体现了情感教育的成功,也是主题班会在设计理念中值得去认真研究和借鉴的成功范例。

其次,主题班会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教师与主题班会相关的知识储备。具体而言主要有:大量素材的搜集与积累能力、对具体主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对主题的提升技巧和创造能力。

大量素材的搜集与积累能力是教师开好主题班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大量素材的积累也是教师开好一个主题班会不可逾越的准备阶段。很多老师开主题班会或者设计主题班会的时候,常常觉得没有什么材料。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和老师素材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一个老师如果平时没有任何积累,而只是在开主题班会的时候,才想到去搜集、整理资料,是没有办法呈现一个充实、生动的主题班会的。

具体主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也是班主任开好主题班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决定了班主任能不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主题,引领学生深刻地体验主题,并最终提升主题。

一个主题班会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活动类型或主题类型,最终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对主题班会的提升。主题班会的提升是一个主题班会的点睛之笔,经过提升以后的班会主题才能更鲜明,学生才能更清楚班会要达成的目标。

教师关于主题班会基本能力的核心是创造能力。不管是分析综合能力,还是提升的技巧,最终都是班主任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

第三个方面的影响源自班主任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中的实践智慧。班主任在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创造性班会设计思路,在班会实施过程中根据班会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境,及时采取恰当、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及注重班会过程的生成性效果,而不是刻板地按着既定的班会设计方案演绎班会,都是班主任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

主题的导入方式是影响学生对主题班会兴趣与参与热情的重要因素。如果导入的形式新颖、导入的活动具有趣味性,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就会给接下来的主题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在班会的导入形式上,也如同其它的学科课程,有直接的主题导入和间接的主题导入方式。班主任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实践智慧,采取灵活、生动的间接导入方式。例如,通过当下大家关注的问题,以有启示意义典故等导入主题;通过有趣的视频片断,或者能带给学生深刻启示,具有很强教育意义的视频资料或者以视频形式呈现的故事导入主题;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如趣味智力活动、趣味心理测验活动导入主题,等。

nlc202309030822

班主任在班会设计实施中往往要面对班会方案制定中难以预见的问题情境,需要班主任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班会的内容或改变班会的进程。例如,在班会方案的时间计划里,研讨交流的时间是5分钟。但是,问题提出以后,大家的兴趣十分浓厚,围绕话题的争论异常激烈。5分钟时限到的时候,大家的讨论还没有实质性结果。这时,如果我们仍然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强行结束任务,显然是不恰当的。有经验的班主任会延长讨论的时间,让问题讨论更加深入,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

二、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

(一)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的阶段

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主题酝酿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总结提升阶段。

主题酝酿是班主任选择班会主题的阶段。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中存在的具体教育问题和班会的目标来选择适宜的主题。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让所有学生在班会运作、开展过程中都有责可负、有事可做,以达成其应有目的。

组织实施是在主题确定以后,以班级为单位,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实施班会计划的过程。班主任要合理安排时间,考虑角色的分工,准备媒体介质,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由于一次主题班会只有45分钟,班主任必须有一个准确的时间计划。另外,如果主题班会要使用多媒体的手段,还要准备好所需的媒体介质和硬件设施。如果要邀请家长或者其他年级的学生代表参加,班主任要做好协调工作。

最后,在班会的结尾,由师生共同总结,深化和提升主题。总结提升是主题班会必不可少的环节,适宜、恰到好处的主题提升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班会主题的清晰感觉和印象,也是检验一个主题班会中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的重要评价指标。

主题班会的总结提升有三个基本策略:凸现主题、深化体验和定向引领。凸现主题策略旨在解决班会活动淹没主题的问题。在班会上,活动除了能够增强主题班会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以外,也会带来“负效应”,即活动有时会淹没主题。班会结束前班主任对活动进行全面概括总结,重申主题内涵,以强化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凸显主题的教育意义。深化体验策略是指,在主题班会中,通过体验活动、讨论活动等提升学生的情感层次。定向引领策略要求,做好主题系列设计的预设和过渡,使学生对主题教育内容的理解符合教师所期望的方向,为下一次班会的开展打下基础。

(二)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

班主任在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计划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是主题班会的首要原则。坚持计划性原则要求班主任从课程计划的认识高度设计和安排主题班会,把它纳入学校和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中。一方面,要注意时间安排的计划性,主题班会是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班级学期和学年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在做学年和学期工作计划时,必须把主题班会的计划和安排写入其中,避免产生随意性和零散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主题内容的系统性设计。主题班会的主题设计要打破单一主题和一次性的主题设计模式,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发展的特点,从系统课程的角度设计一个学年段或年龄段的主题班会的系列主题,构成了一个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要求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关照教育对象和现实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其一,班会的主题必须针对班级中现实的教育问题,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其二,班会的主题和具体实施方式的选择必须关注学生特定年龄的阶段性特征,以学生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依据。如少年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会表现出反抗性和依赖性、闭锁性和开放性、勇敢和懦弱、自卑和高傲、否定童年和眷恋童年等矛盾心态。主题班会就必须关注这些矛盾,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设计。

3.整合性原则

所谓整合性原则,是指在班会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主客体关系与各种活动要素进行综合考量和协同运筹,在发挥一方作用的同时,不偏废另一方的作用。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整合;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整合。

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上。(1)在选择与确定主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班主任在主题酝酿阶段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来共同确定主题内容,但必须清楚主题的针对性,把握主题的方向。(2)班主任还应通过动态掌控班会的实施过程实现主导作用。班主任在班会设计中通常都有一个具体的内容计划和大致的时间安排。有经验的班主任常常会根据班会的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主动改变班会的进程,抓住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寻求最佳的教育效果。(3)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重要环节的适时介入上。当采用学生主持班会的模式时,很多班主任在班会开始以后就完全躲进了“幕后”,直至班会结束。教师完全游离于班会以外,这种做法不可取。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在重要的环节上回到班会的现场。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段的主题班会,学生对主题班会的掌控能力有限,班主任要在必要的时候适时介入班会现场,及时引导。(4)在主题班会临近尾声时,需要班主任对班会进行必要的总结提升。主题班会的提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班主任讲话,而是对主题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

二是媒体演示和语言解说的整合。目前,多数教师都借助多媒体手段来完成主题班会。多媒体手段的介入让班主任在班会中大量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成为可能。但在实践中,很多班主任给学生呈现图片资料时,并没有进行积极的言语解说,而只是简单地呈现。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图片内容的理解。事实证明,教师对图片内容的适时、恰当的解说,不仅可以唤醒学生关于图片的直接经验,同时也决定着他们对图片内容的理解方向和理解的深度。

4.创新性的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根据时下学校德育外部环境和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对班会主题类型、班会内容和开展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改变主题班会一成不变的模式。创造的本质就是出新,巧妙的构思才能令活动焕发出新意。主题班会只有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对学生形成足够强的吸引力,进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公益广告借助文字、声音、图像等广告艺术表现形式,传播社会道德文化信息,使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其伦理观念、道德信息,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公益广告之所以可以成为主题班会中的重要素材,这是由公益本身特征所决定的。从教育目标上看,公益广告和主题班会尽管所设定的教育对象不同,但是社会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相契合的。公益广告的新颖性和价值隐含性又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具有了审美特征和可欣赏性,能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

总之,班主任只有准确把握主题班会的特点与类型,明晰主题班会的实施阶段和基本原则,才能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主题班会中微情境的创设与运用 篇5

关键词:微情境;主题班会;创设;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3-0026-03

情境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在主题班会课中,营造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体验情境,引发思考。然而,当下长时间“表演式”的主题班会,情境冗长而拖拉,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既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也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故而,微情境在主题班会中的创设与应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一、微情境类型

创设微情境,就要了解主题班会的微情境类型。根据情境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主题班会微情境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案例展示型,即教师通过视频或音频、图片或文字等呈现生动感人的故事,鲜活典型的案例,热点的新闻事件等微情境,学生借助微情境开展学习,运用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分析和解读微情境,领悟其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例如,在主题班会《我与责任同行》中,教师通过展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徐砺寒剐坏宝马车后留给车主的致歉字条而引出班会主题。

二是问题论证型,即教师设置问题,依托课堂小组讨论、分组辩论、个人演讲等活动形式,将学生引入微情境中,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相关的科学方法、已具备的评判能力等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类微情境在主题班会中较为常见,但目前很多的问题情境还不能称之为微情境。大多数教师所给出的文字信息量过大,问题情境不精准,讨论面广,问题的切口粗放等,只能称之为情境,而不能称为微情境。

三是角色扮演型,即教师以学生的生活或社会生活事件、现象等为背景,进行情境的创设,编制主题班会微情境剧本,通过特定角色将学生引入情境中,学生根据角色进行自我的定位,模仿、演绎生活中的场景,提升对事物或事件的认识能力,领悟微情境的寓意,提升情感。在主题班会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情境表演,其形式多样,如小品、情景剧、舞台剧等,但很少看见很精炼的表演,一般时间都比较长,学生的表演过程都是在“演”,没有真正的进入角色,没有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角色,影响效果。微情境的角色扮演类型,更注重内容的严谨、主题思想的突出、情境微小但令人深思。

四是游戏活动型,即教师在主题班会中设计“小游戏”,采用全体学生或部分参与活动,达到参与、体验、感悟的效果。“小游戏”微情境有别于游戏,它不在于热闹的场景,更注重于通过游戏所要传递的思想,以及游戏给学生带来的情感体验,它小而精准。例如,在主题班会《我自信》中,教师创设了游戏类型的微情境: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将回形针放进去水会溢出来吗?如果水没有溢出来杯子最多能放多少个回形针呢?微小的游戏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发了大批学生体验的场面,通过体验学生感悟到要自信,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自己想不到的潜能。

二、微情境创设

(一)微情境素材来源

创设微情境,首先要有相关的素材。根据素材搜集来源可将素材分为三种。

一是历史文献素材。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种类多样,思想深邃,是我们精神的富矿。传统文化中许多的文字、诗句、典故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等。教师要善于积累这些历史文献素材,包括寓言故事、古典诗词、名人典故、经典书籍等,要多读书,才能搜集、积累到更多的历史文献资料。

二是现代网络素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查找更加方便快捷,信息的传递更加高效、及时。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电影、网络音乐等已然成为德育素材的材料文库。在花样纷繁的网络资料中,教师要根据德育的实际需求,选取适合学生、有教育价值的素材,并根据主题班会的需要,对素材进行筛选和编排,创设优质的微情境。

三是师生自制素材。历史经典与现代网络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很多的素材学生已经了解,并进行了相关学习。运用这样的素材进行情境创设,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在班级生活中,教师要注重对班级学生学习、生活等资料的积累,包括班级活动、运动会、学校的各种比赛等相关视频、图片搜集整理,以及学生生活中的文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如信件、贺卡、日志等。同时,可以根据主题班会的需要进行案例展示、作为表演素材、制作视频素材等。

(二)微情境创设

创设情境是为教学、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怎样的情境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教育激发学生情感、触动心灵,拨动心弦?

1.情境呈现,短小精悍

微情境的创设,首先要体现“微”。要根据主题班会的目标与形式需要搜集整理和编创微情境。如果以文字展示情境,最好在150~200个字符之间;如果以视频、音频等展示情境,最好控制在1~2分钟,不宜过长。文字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将影响学生对情境信息的接纳与思考而使情境的即时效应延迟,难于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其次,要对情境信息进行精简与锤炼,做到短小精悍。

2.情境选择,贴近生活

情境创设要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内容应尽可能生活化,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出现过于专业化、难于理解的微情境。例如,在主题班会《我与责任同行》中,教师根据时政热点事件“最美的司机吴斌”创编了微情境,用图片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了1分50秒微情境,并设置情境问题。引用“最美的司机吴斌”的感人事迹创设微情境,运用了新闻事件的及时性,素材来自于现实生活,来自我们身边,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通过微情境被吴斌的事迹而感动,引发了学生对责任的思考。

3.情境设置,利于交流

微情境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微情境创设是教师在对所搜集材料进行品读和感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教师作为微情境的创编者第一时间与情境材料进行对话与交流,要思考该向学生传达哪些信息,预期达到哪些目的,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哪些思考。只有想清楚这些重要问题,才能编好微情境。学生对陌生、新鲜的情境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分析和判断。由于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不同,对待同一事物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会有所不同,在认知和价值观判断上产生冲突。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主题班会的微情境设置,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利于交流。例如,游戏类型的微情境: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将回形针放进去水会溢出来吗?如果水没有溢出来,最多能放多少个回形针呢?此情境就让学生有话可说,因为每个人在实验游戏的过程中得到结论是不一样的,通过交流彼此的经验,体验其中蕴含的睿智方法和人生哲理。

三、微情境运用

(一)利用微情境,激发兴趣

主题班会是根据学校的德育计划,或班级重要活动决策及解决存在的问题等而安排的教育活动。往往带有群体指导的性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触动学生的情感?如何引发学生的思考?微情境运用可以起到很有效的作用。例如,在主题班会《规划精彩人生,放飞人生梦想》上,教师运用微情境《人生85年浓缩为41秒》的视频。时间虽然只有41秒,但却展现了85年人的变化,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思考。

(二)巧用微情境,突破难点

指导性的主题班会往往是比较枯燥的。在学生眼里,这样的主题班会就是说教,无非是让我们好好学习,遵守纪律,热爱祖国等。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接受着这样的教育,那么,在高中如何突破德育难点、创新主体班会呢?在主题班会《规划精彩人生,放飞人生梦想》中,为了让学生认识时间管理重要性这一难点,创设了微情境:宋伟,班长、校学生会干部、社团骨干。一天早上,他碰到隔壁班好友,约好中午去学校新华书店。可是,一踏进教室,同学告诉他,刚才团委老师找他,让他通知各班班长原定12:40的班长例会取消,并且班主任找他,请他准备下周的班会;紧接着校园广播通知“中午12:30开始进行校园十佳歌手选拔活动”,宋伟是参赛选手;宋伟一听,头都晕了,这么多事情撞在一起,真让人分身乏术,该怎么办?此情境展现的文字量188个字,通过引导学生对情境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来完成微情境提出的任务,最后的结论是:要合理的分配时间,做好时间的管理。突破了教育难点。运用微情境突破教育难点,比教师直接讲述更为直接、更为有效。

(三)妙用微情境,自我内化

主题班会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群体性指导,改变班风、班貌,更要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改变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微情境,在对话与交流中感悟道理,达到自我内化。在主题班会《生命的价值》中,教师用了这样的微情境,以画面展现一位船长携妻子驾游艇出海游玩,不幸妻子被章鱼缠住窒息昏迷,正当他迅速驾船返岸欲救妻子性命之际,突然发现海底有红光闪过——这是海啸即将发生的征兆。而恰好他知道20分钟后有一艘大型游轮即将驶过这片海域。在茫茫的海洋上,船长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是迅速返回港口救治生命垂危的妻子,还是停留在原处,向即将到来的游船报告海啸险情?学生通过对情境激烈的讨论,有的说船长停在原处,向游船报告海啸;有的说救助妻子,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各种回答进行着激烈的思想碰撞,阐释着对生命的认识,结果当然是没有对错,只能通过生活去感悟。道德两难的微情景,妙在它没有唯一的答案,也没有结论,它需要学生经过认真的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感悟,去理解去判断生命的价值,达到自我内化。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小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合作与分享的主题班会 篇6

关键词: 中职  班主任  主题班会 设计组织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016

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的必修课,也是本校课时安排表上重要的一门课。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全体学生一起参与的为解决班级或学生成长中存在的各种教育问题,围绕某个主题而实施的班级活动。主题班会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自我教育功能、激励功能、感染功能,可是很少有专业培训课教班主任组织与设计主体班会。由于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经验不足,平时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上好主题班会课,很多时候,班主任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在开主题班会,因此,往往导致主题班会的僵化模式、倚重表演、单向灌输、共鸣缺失等问题。

主题班会的问题表面看来是教师的教育技巧、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的问题,但是,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是班主任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缺失,以及相关理念知识的缺乏。也就是说班主任需要对主题班会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必须彻底摈弃“拼盘式”的设计思路和搞活动式的设计理念,必须回归到简单容易操作的常态,回到实实在在的实效上来。班会的主题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按着学校既定的德育计划一成不变地执行下去。因为主题班会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和需要相联系,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主题班会既是稳定的又是相对变化,稳定的是我们社会和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相对变化的是我们如何选择学习的内容、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技巧等。那么,如何提高中职班主任主题班会设计与组织的能力呢?本文基于相关文献、问卷调查及座谈等研究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梳理如下。

一、师生共设,凸显以人为本理念

按着习惯的做法,大多数班主任会在重大纪念日不失时机地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对社会上有些人见义勇为而有些人却明哲保身等事件开展讨论;关注社会主义、公平教育,关注民族利益教育,关注个体文明朴实的程度教育等。其实这样的教育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教条而又空洞。其实在这信息瞬变的社会,学生可能比教师接受的信息更多,信源更广泛、更新颖。生活处处是教育,当我们教师疲于搜集信息、素材的时候,何不利用学生的力量,为教学所用呢?这样改变了班主任仅仅局限于学校提供的教育活动资源的局面。更重的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了活动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教师只需给学生一些指导性的意见,这样的好处何乐而不为了。

学生在搜集素材的时候往往是以自己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他们不断从报纸、电视、网络及现实中寻找合适作为主题的素材,从而构建丰富的资源库。在资源库中,学生要去选择、辨别、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动。“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但是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认知是相对狭窄和有限的。如学生在评价中,往往表现出思维缺乏深度、灵活性不强、批判性不足、创造性缺乏等问题。因此,班主任在活动中应按着“自选——分析——综合——评价”的程序组织主题班会。创设主题活动中,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主体位置,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评价、自我调节等,让他们经历挫折与失败、探索与成功的成长过程,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从未知、知之不全到已知的自主探索,使其认知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重组中提高建构的能力。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重组的素材,组织涵盖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智能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艺术审美素质的活动。班会活动不能缺失道德教育,依然是典型榜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关注人文精神,强化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班主任必须要在班会活动中执行并实现这一精神,依靠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实现价值引领作用、激活思维作用。下面举例一个师生共设及组织的主题班会。

案例1:主题班会《感恩父母》

活动主题:感恩父母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不是一人所有,请珍惜生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父母。

(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最主要是让学生不要忽视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正确处理好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具体过程设计:

活动开始:主持人通过提出“我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提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 “感恩父母”,然后宣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例如:妈妈经常在单位加夜班通宵到第二天早上7:00下班回到家,马上走进厨房准备给我做早饭,然后带着极度疲惫的身体送我到学校上学,此时的你会有怎样的感想?

通过模拟体验以上的情景,我们能了解到父母的辛苦,那么我们如何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呢?

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再每组轮流举手发言。

(2)互动游戏:谁是最了解父母的人?

主持人提出以下十个问题:

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爸爸从事什么工作?

爸爸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妈妈最喜欢吃什么菜?

爸爸最喜欢什么颜色?

妈妈最喜欢看什么书?

妈妈的鞋子尺码是多少?

爸爸的身高是多少?

爸爸最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妈妈晚上家务劳动到几点睡觉?

以上十个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然后让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回答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总是抱怨父母不了解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并不真正了解父母。其实,上面的十项内容父母知道的要比孩子多,学生往往认为这些都是父母应该了解的,却忽视了从同样的方面去了解父母。当然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了解的远远多于这十项,这个互动游戏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了解父母做起,积极与父母沟通。

(3)回味幸福时光。关于父母养育、关爱自己的一些难忘的事;父母工作、做家务的辛苦与劳累;和父母在一起的难忘的快乐时光等。

从内心深处表达对他们的感激: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表达努力学习的决心,尽力让他们放心;决定做一件令他们开心满意的事情。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全班齐唱,提升主题班会教育氛围)

活动小结:

主持人总结并提议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最后宣布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收获和感悟了很多道理,他们知道了应该如何跟家长沟通,并深刻理解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大部分学生表示回家要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事,如扫地、做饭、洗衣服等日常家务活,这些说明了本次主题班会达到了教育目的。同时通过电话家访和家长主动到校交流发现学生在家对父母的关心有很大的提升,如何使学生长期坚持对父母的关心和尊重,体谅父母将是以后研究的方向。

二、形式多样,强化渲染收获喜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做了大量情感投入、精力投入,也蕴涵着他们智慧的结晶。在班会活动中,学生自己创设的各种素材,自主选择的主题能够创造一种真情实感来打动自己,如同演戏时,只有进入角色,才能吸引和打动观众。因此,班主任要关注活动中的细节处理,掌握情感技巧,倾听学生的真实的想法,让他们的个性在活动中充分张扬,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此外,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要反映学生实际现状,解决实际困惑,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获得成就感、价值感、幸福感,使他们的情感自然而真诚地流露出来。这样能在无形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强项,形成积极的心理,保持愉快心情,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学生通过活动消除不利情绪,放大学习生活中的快乐,提高了学习质量,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

案例2:主题班会《班规制定》

活动主题:班规制定

活动目标:高一年级刚开始组建班级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大不相同,所以必须要建立班级公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但是班主任又不能草率地制定出一套班级公约规定,所以本次班会主题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形式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制定班级公约的活动中来,同时也了解自己提出的公约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进而使学生从主题班会活动中收获成就感和喜悦感。

具体过程设计:

活动开始:

(1)导入主题:班主任提出国家社会如果没有法律的话,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学校如果没有校规的话,将会是什么样子?班级如果没有班规的话,将会是个什么样子?请同学们分别谈谈。于是引入班规的重要性,接下来是怎样制定班规呢?

(2)分小组制定班规:

①班级目前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小组内展开讨论,考虑该如何应对制定合理科学的班规方案;

②小组长记录组员的每一条班规建议并在组内讨论可行性;

③每组的小组长分别到班级讲台宣读本组通过的班规方案,由同学们提出意见,赞同或者不赞同;

④班主任最后把关确定学生通过的班规方案;

⑤把班规制作成提示牌子挂到教室的墙上;

(3)开展人人遵守班规的学生签名活动。

活动反思: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学生充分认识到班规的意义和重要性,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作用,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讨论制定了班规,体现了民主的班级建设氛围及个体在班级中的重要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明辨关系,理顺主题班会脉络

(一)处理好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在班会主题创设的过程中,师生互动、协商、交流、合作与对话,要打破教师“讲” 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思维,主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在学习共同体中形成学习思维共识,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智力资源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克服“领导心理”和“唯我独尊”的倾向,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创设者。教师应该把自主的权利还给学生,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有可能,学生都可以自由地选取素材,可以就素材自由发问。教师应该欢迎和鼓励学生提出多种的观点和见解,能够提出与教师观点不同的看法,要正确评价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评价,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二)处理好班会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从近年来有关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所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问题的探索,大多是在激发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边缘上打转,并没有真正涉及到对学习内容选择问题的思考。班级活动“主题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是以一个生活情景和实验呈现情景的形式展开的。选择、确定的生活情景和实验情景,包含有一系列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和研究欲望的探究性问题,通过探讨这些问题,不仅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建构知识系统,还能使他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思维不断扩展,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并产生研究的动力。这样的学习内容选择和呈现、展开方式,不仅是主题明确,而且有利实现与学生经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沟通。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能激活、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能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及能力。

四、设计组织“主题班会”要考虑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作用

班主任在设计与组织“主题班会”时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体现在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包括健康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个人发展的能力,还要注重学生个人对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能力;不仅要注重学生目前的适应能力,还要注重他们未来的发展能力。

图1

“主题班会”针对学生整体能力的培养需要有计划的进行,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学生的成长是个渐进而反复的过程。

五、感想体会

(一)依据原则,强化班会的针对性

确定主题班会要把握好四个原则:教育性、针对性、计划性、整体性。富有教育性主题班会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且自始自终贯穿、渗透着极强的教育性;具有针对性主题班会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主题的确定必须寻找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思想问题;认真确立主题,做到计划性主题班会必须有计划性,有严密的序列步骤,不能随意而发。针对性原则要求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关照教育对象和现实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题班会的主题必须针对班级中现实的问题,以解决具体的问题为出发点;二是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的阶段性特征。班主任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依据,设计主题班会的主题内容,选择适宜的实施方式。整合性原则是对班会的设计和实施中所涉及的主体和主要活动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在主题班会的实施中,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整合;二是媒体演示和言语解说的整合。

(二)四点创新,分步骤分阶段提高

主题班会的创新就是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根据当下学校德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在主题类型的确定、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主题班会创新设计的“四个一点”即目标再低一点;主题范围再小一点;活动形式再灵活一点;创新的尺度突破再大一点。这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支撑,需要班主任大胆突破已有的条条框框,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大胆创新。主题班会实施阶段班主任要关注的细节:老师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老师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避免“一问一答”的僵化模式,要引导学生思考。班主任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同行交流、在实践中自修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素养;通过案例式研究和论文撰写,完成从经验描述到理论提升的研究。班主任要把抽象的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使自己不仅具有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同时具备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独立开展教育研究能力。

(三)“主题班会”要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体现

所谓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素养,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班主任要通过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来教育学生形成自尊、自信、自立的素质,逐步形成善待他人、团结合作、交流沟通的做事方式,最终成为一个回报社会、乐于奉献、善待自然的成功人士。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主要通过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核心,对于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及精神追求的尊重。

综上所述,主题班会不是班级的联欢会而是围绕一个主题实施的需要达到一定教育效果的教育活动;主题班会不同于班级的常规班会,而是为了完成主题教育而实施的特殊教育活动,要充分凸显其教育功能;主题班会不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其特殊的活动要求;主题班会要摒弃那种追求大场面的设计思路,要让主题班会回归常态。《学记》中有“导而弗,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样一句话,恰好说明了班主任主题班会设计与组织的真谛——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不是强行拖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班主任要善于反思和构建,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和模仿;要善于把学来的知识转化为个性化的知识,并且及时地生成实践成果;班主任在专业学习中要创造性地学习。班主任要当好主题班会的总设计师,注意不同活动形式的班会穿插配合,增强主题班会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直接兴趣,避免主题班会主题扎堆、形式雷同的问题。主题班会不是唯一形式,也不可能成为唯一形式,在实践中,不可能把所有学生教育都通过主题班会来完成,因此,班主任要对主题班会进行系列化设计,突出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计划性和系统性,避免主题班会设计实施的随意性。

六、改进建议

第一,目前中职班主任的任务比较繁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创设有效的“主题班会”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政策计划制定是相对容易的,如何有效实施才是具有挑战性的。班主任要定期参加教育门组织的培训教育活动,要不断学习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方法。

第二,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待改善的方面,我们不能责怪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和素质差的问题,要找出方法对策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地区学校之间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师生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为了传递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重视、关心、爱护。

第三,中职学校的“主题班会”要根据自己学校班级的学生特点来安排不同的“主题班会”内容,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来创设“主题班会”教育方式。中职学生的个性是非常鲜明的,班主任要认识到“主题班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职业素质素养、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迟希新.有效主题班会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澜,杨小薇.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黄向杨.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M].科学出版社,2004.

[5]郑学志.高中主题班会设计技巧与优秀案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6]张旭宁.微情境在主题班会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5).

[7]徐卫.主题队会与主题班会的区别与联系[J].福建教育:德育:F版,2015(1).

[8]吴艳.试论新时期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4).

[9]杜金洲.一节《专注学习成就自我》主题班会[J].考试周刊,2015(57).

[10]吴昌涛.利用主题班会,重塑中职学生自信[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13).

[11]李迪.中职主题班会设计技巧与优秀案例[J].教师,2015(17).

[12]李春敏.小议如何开展好一节主题班会[J].语文学刊,2015(1).

[13]高继生.中小学主题班会异化现象透视[J].教学与管理,2015(7).

上一篇: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下一篇:箱涵清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