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国标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体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让学生经历描、找、说、摆、围、画和玩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感受几何形体的面的特征,体会“形”与“体”的联系。
3、在学习活动家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钉子板;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水彩笔、尺、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
1、今天彭老师带来了大家的几位老朋友,还认识它们吗?这位是?(长方体)一起举一举说一说。这位是?(正方体)这位是?(圆柱)大家的记性真好!其实啊,老师今天还想给大家介绍几位新朋友,想认识它们吗?(想)那就把白纸放好,选你最喜欢的学具放在白纸上。放好了吗?现在拿出红彩笔来描一描,你的新朋友就来了,看谁描得又快又好!
2、交流汇报,展示描画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3、小朋友刚来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分别描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老师也把这些图形描画出来了,大家想看一看吗?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课件:认图形)
二、认一认
继续看着课件说说老朋友和新朋友有什么不同?
(最后还可提示说说他们的名字有什么不同?)
今天认识的三位新朋友,分别长得什么样?(继续出示课件,学生依次说)
三、找一找
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好吗?请看:出示:课件(东东家的客厅)
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圆?(正方形)你还能找到哪些图形?
在我们生活中也藏着许多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能找一找吗?哪些物体的面是圆、正方形或长方形)
小朋友在我们身边找到了这么多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动手来创造这些图形好吗?
四、摆一摆www.xkb1.com
你能用试着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吗?(请一位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摆)谁来当一回小老师,说说他摆得怎么样?
你还能用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吗?(请一位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摆)
那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图形,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
你能用小棒摆出一个圆吗?
五、围一围
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吗?正方形呢?圆呢?
六、画一画
1、你想不想把刚才围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画下来呢?拿出有小方格的纸来。你觉得怎样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比较方便呢?(学生讨论,交流)对,我们可以沿着方格纸的边线来画,一起看一看,老师这样画,你同意吗?(出示课件:画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敢和我比一比吗?好!大家也试着画一个长方形!
2、你会画正方形吗?比一比看谁画得快又好。(展示对错,共同评析,现在你会画正方形了吗?)
3、我提议现在我们当场进行一场画正方形比赛,时间是10秒钟,看谁最棒!
七、说一说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八、玩一玩
下面我们一起用今天认识的三位新朋友,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是--智力闯关(出示课件:智力闯关)
第一关:看图,先告诉老师这第一关怎么闯?请你涂一涂,数一数。
第二关:闯这一关,得需要一位老朋友帮忙,谁呢?对了长方体。跟老师一起摸一摸(老师数)想一想:用它能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呢?都听明白了吗?音乐一响,大家就开始,音乐一停,也请停止闯关,我们当场来看闯关结果!看谁先过关。
九、小结,板书:认图形
十、拓展延伸
1.送礼物(课件:机器人)喜欢吗?说说:这位机器人是用我们学过的那些图形画成的?新课标第一网
一、填空(共27分,每空1分)
⒈ 52厘米=()米0.26升=()毫升
6.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⒉ 一个数的百位和千分位上都是3,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⒊ 把0.4800化简,得(),把10.5060化简得()。⒋ 把5.3改写成三位小数是(),把0.700改写成二位小数是()。⒌ 在3.20、3.02、2.92、3.3和3.2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相等的数是()和()。
⒍ 6.208是由6个(),2个()和8个()组成的。
⒎ 3.6+6.02+1.98=3.6+(6.02+1.98)这里是运用加法()律。
8、▲▲○▲▲○▲▲○„„左起第21个图形是(),前50个图形中 ○有()个,▲有()个。
⒐ 把6570004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保留整数是()万;如果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就是(),保留一位小数是()亿。
⒑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30厘米和40 厘米,斜边长5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24厘米,三角形的高就是()厘米。
12.如果把汽车向东行驶100米记作+100米,那么汽车向西行驶200米,记作()。
13.小丽在计算3.5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的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
了4.25,正确的得数应是()。
二、选择(共5分)
1.下面的数与0最接近的一个数是()。
A.-5B.-2C.+
33.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是5米、4米和3米,面积是()平方米。
A.12B.6C.7.5D.103、求右图三角形的面积的正确算式是()。A、3×5÷2B、4×5÷2C、3×4÷
2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C、两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等底等高的。
⒌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原来平行四边形与现在长方形相比()。
A.周长变了,面积变了B.周长变了,面积不变C.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三、计算(共32分)⒈ 口算(8分)
0.64+0.16=0.8+0.35=5.5-0.7=3.64+4.72= 1-0.54=7.82-0.92=1.05-0.5=0.86-0.6= ⒉ 列竖式计算(前两题要验算)。(共12分,每小题3分)
13.73+6.5645-39.78验算:验算:
0.17+3.6411.6-8.99
⒊ 怎样简便怎样算(12分)
3.1+25.78+6.912.7-4.8-5.234.8-(4.8+9.7)15.3+4.72+4.7+5.28
四、实践操作(6分)
下面方格纸每格为1c㎡,在下列方格中画出面积是6c㎡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各一个。
六、解决实际问题。(30分)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6分)
1410262、爸爸的身高比小红高0.52米,比妈妈的身高高0.21米。妈妈的身高比小红高多少米?(4分)
3、一本《快乐作文》2.7元,一本《十万个为什么》25.8元,小红买一本《快
乐作文》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付给营业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5分)
4、一种围巾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如右图)。一个服装厂计划生产70条这样的围巾,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布?(5分)
5.乐乐和佳佳一共有18元,乐乐比佳佳多2元,乐乐和佳佳各有多少元?(4分)
6.一根4.6米长的竹竿直插入水池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4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
10dm
7.李叔叔利用一面墙,如下图,用20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梯形,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一、大写字母排排坐(排序)(4分)
GBMYJFVD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召唤(zhāozhào)白纸(zǐzhǐ)窗外(chuānɡchuān)
森林(sēnshēn)练习(liànlàn)工整(zhěnɡzěnɡ)
三、看拼音,写词语。(20分)
ɡùshirènzhēnyóucàijiǎnɡhuàmǔjī
qīnàifànɡxuéquánmiànhónɡyèxiānshenɡ
四、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直各()休()欠()外()
真()告()体()久()处()
五、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8分)
面双台头支片口对
一()铅笔一()电脑一()耳朵一()眼睛
一()红旗一()树叶一()大象一()水井
六、照样子写词语。(6分)
白胖胖
跑来跑去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8分)
1、姐姐常常。
2、一边,一边。
3、像。
4、真美啊!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0分)
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2、十年树木,。
3、最新的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从此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下睡觉……
4、春眠不觉晓,闻啼鸟。夜来声,花落知。(《春晓》)
5、大熊猫最爱吃新鲜的、竹笋。你看,它抓着一大把,吃得多香啊!
九、我会读短文,完成题目。(8分)
放飞蜻蜓
晚饭后,我和邻居家的姐姐在门口乘凉,忽然,一只蜻蜓飞来了,落在一
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走过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睛像玻璃球,亮晶
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把它放了,蜻蜓是益虫!”听了姐姐的话,我连忙松
开手,大蜻蜓飞走了。
1、数一数,全文一共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句话。
2、“玻璃球”指蜻蜓的()。
3、我为什么喜欢大蜻蜓?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姐姐为什么叫我把蜻蜓给放了?
十、看图写几句话。(10分)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46~47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1.复习(出示卡片)①数的组成;②一位数加一位数;③整十数加整十数。
2.(同学们学得这么开心,汽车兄弟也想跟我们一起学。)多媒体演示: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客车有30个座位。小轿车有3个座位。
提问:观察这场景,你能提出哪些求和的问题,各怎样列式?
45+3045+330+3
再问:这三道式中,哪道能算出得数,得多少?学生回答后擦去30+3。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45+30(两位加整十数)。
(1)自我探索算法。
提问: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计算这道题?(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算法。
(3)整理算法。(板书)
45+30=75
405
70
(4)解答问题。
现在有一辆有35座的客车和一辆20座的客车。(你可以提出一个求和的问题吗?)口答。
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哪种方法算得快,简便一些?
2、学习45+3(两位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
提问:根据这种算法,你能很快地想出45+3该怎样算吗?
(2)交流算法。(板书)
45+3=48
405
8
3、比较45+30和45+3。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突出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小组讨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再交流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再开火车。)
3、“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出图意。
各自列出算式解答。
四、课堂作业。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的学得真不错,很多同学非常积极开动脑筋,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你想出两道题来考考大家吗?
教学后记:学生学得真不错.学习气氛活跃.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练习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48页的“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算一算:
25+50=24+5=
2.口算:
34+40=21+6=8+81=
75+2=60+15=70+23=
二.练习.
1.想想做做4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5
先计算,再交流结果,最后比较谁跳得快?
3、“想想做做”第6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教育学生检查的习惯.做的全对的给予表扬.
4.完成第7题.
给充足的时间学生去做,并复习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先指名说,集体订正。)
5、完成第8题。
师读题,生解答。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
让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三课时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三课:时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0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用加法实际问题的本领,养成口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0+23=54+40=4+54=41+50=
2+75=60+35=3+62=4+73=
2.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两位数加十数或一位数,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看着图说说这道已知求什么?(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小猴摘桃已经采了23个桃,还剩5个桃,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2.怎样求出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组织学生依*观图讨论,帮助理解。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求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
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
3.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生答师板书:23+5=28)
4.老师说明:从现在起,列式计还要口答问题。例题这样口答,口答:树上原有28个桃.学生自己口答一遍,再集体口答-遍.
5.这道题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讨论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答师板书:(5+23=28)
谁来口答一下。
这两种方法一样吗?为什么会一样的?
6.小结:这道题已知小猴采了23个和树还剩下5个桃,求树原来有多少个桃就是把已采的23个和树上还剩的5个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算式列成23+5=28,也可以列成5+23=28,计算后口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指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互相说说
“怎样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再指名说.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第2题图,提问:车上有多少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求什么?
(并提名完整地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提醒学生在计算完后别忘了口答;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人乘车?指明说说算法?为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题意
(2)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解题过程,要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强调口答。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学生填一填。
(2)集体交流时提问:公鸡比母鸡多3只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能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打开学生的思维.
第四课时:练习七
第四课时:练习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的练习七1~4.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位数两位加整数十或一位数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练习七1
学生独立口算第1题,在学生口算后,选择几组对比。
如:34+32+2520+25
34+302+5220+52先说一说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分别怎样计算?
2.练习七2
先出示第一组的两道题,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然后分别计算这六道题。计算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做完后要求他们检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集体订正,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练习七3。不计算,比大小。.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不要采用计算的方法比大小。
(2)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思维开拓想出多种思考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
4.练习七4。
(1)出示第5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先互相说一说“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本
《数学故事》?”再指名说怎样求?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三、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学生的交流水平有所提高.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3
教学目标:
学会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5里有几个和几个一?
8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口算:
70-4032-2060-4045-30+5
60+363+2627+405-3+40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二.新授.
1.教学“两位数减整十数”
1)出示例题图,提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大巴有45个座位,已经坐了30人,车上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
“要求还有多少个座位空着”怎样列式?(板书:45-30=)
2)45-30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借助学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拨摆的情况,及时辅导.
集体交流摆小棒和拨算珠的过程并集体摆一摆,拨后,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3)老师小结:根据同学的摆法,在计算45-30时,可以从4个十里减去3个的一个十,再把1个十和5个一合成15.
板书:45-30=15
405
10
4)结合老师的板说一说45-30怎样算?(同桌互说)
2.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
(1)出示图提是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一辆大巴共有45个座位,车上还有3个座位空着,车共坐多少人?)
“求车上共坐了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45-3)
(2)45-3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计算,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
集体交流45-3的计算方法’,对想出多种算法的给予表扬。
(3)老师小结:计算45-3时,我们可以先从5个一中减去3个一得2个一,再把4个十和2个一合成42。
(4)请学生结合老师的板书说一说45-3怎样计算?(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说o)
3.比较“45-30”和“45-3”计算的异同。
想一想计算“45-30”和”45-3”有什么相同的,有什么不同的?
(它们都是先把45分成40和5,45-30先算40-30=10,再算10+5=15,
而45-3先算5-3=2,再算40+2=42。)
老师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都是先把两位分成几十和几,然后再算几十减几十或几减几。
三、教学“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l。-
要求学生先用算珠拨一拨,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拨?再说出结果.
2..完成“想想做做”2.
独立口算,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比一比每组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3、完成“想想做做”3
图中告诉我们了那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让学生列式计算。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后记:学生能够动手操作,感兴趣.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4页的想想做做.4~8.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两位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一填:
74-30=74-3=
2.口算:
76-60=85-70=93-50=
39-8=67-6=49-5=
直接写结果,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第一组题是怎样想?
3.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整十或一位数,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教材第53页“想想做做”4。
独立计算,看谁先到达终点。
2.教材“想想做做”5。
游戏题,同桌两人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6。
在圆圈填上>、<或=。
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比较方法.
2)集体订正后提问:你是怎么比的?(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还有别的比较的方法?(没有计算)
4.“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说说“怎样求出还剩多少个?”再指名说一说怎样求?
(在学生作业时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口答)
4.“想想做做”8。
(1)出示第8题图,提问指名说一说这道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算,集体订正。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三、作业布置。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第六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每条线索又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明确各单元的训练目标,然后按目标编选各单元的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课本每个单元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习方法指导,编排在每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前。每单元有围绕阅读训练点选编的课文3-4篇,1个习作训练和1个单元练习,单数单元还安排了1次听说训练和1篇选读课文。本册教材的思想教育,分散在各个单元的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不强求一个单元的思想教育围绕同一个中心进行。
二、学期教学目标: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掌握常用汉字304个。知道多音字要根据在词语中的意思确定读音,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用音序、部首方法查字典,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初步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508个新词,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能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3、铅笔能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学写毛笔字,初步掌握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能临贴写毛笔字。
4、能集中注意听对方讲话,听出别人讲话内容上明显的错误;初步学会听懂别人讲述的事和儿童广播,能复述主要内容,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写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总起分述和并列两种连句成段的方法,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
6、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学会用总分和并列句子写的一段话。初步学会写简短的日记。
7、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导师和英雄模范,逐步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师不仅要熟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要掌握单元和每篇课文及听说训练、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并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课时教学目标,可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可操作。
2、加强阅读训练。认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培养学生读好一段话,继续开展每日一练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在课堂内也尽量减少繁琐、细碎的分析,多给学自主阅读、理解的机会。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教会学生学习。
4、继续抓好作文训练,在完成作文草稿时,尽可能的采用面批,每周按时完成二篇作文,尽可能的做到保质保量。
5、重视指导好课外阅读。每天中午抽一段时间作为读报时间,并指导学生摘录查好词佳句。继续开展每日一首古诗的默写和背诵活动。
四、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习作一 练习1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中感受庐山云雾、南沙群岛以及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独特的美,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让学生懂得我们生活的环境,有的是大自然的恩赐,有的是前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所以我们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善待身边的一切,乃至微笑承受生活中的困难,甚至是痛苦,为第二单元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教学。
2、通过学课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微笑着承受一切》、《雪儿》、《花瓣飘香》习作二 练习2 教学目标
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给孩子以正确的导向,教会他们面对挫折,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孩子进行真、善、美的熏陶,这就成了教材选文的取向。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特色上来看: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语言很平实,都是将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艰深、晦涩之处,学生一看就知道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然而,这平实的背后却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款款的深情!我们如何让这平时的语言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去打动学生、去实现人文浸染呢?这是我们教学设计的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习作3 练习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待客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待客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教学准备: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赶海》《荷花》《古诗两首》习作4 练习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
3、学会如何有礼貌的约请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会如何有礼貌的约请他人。
教学准备: 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七颗钻石》《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习作5 练习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用处很大。
3、能为自己喜欢的商品涉及广告。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能为自己喜欢的商品涉及广告。
教学准备: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狼和鹿》《放飞蜻蜓》习作6 练习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
写。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
3、理解课文,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保护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理解课文,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保护自然。
教学准备: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恐龙》《槐乡五月》《海底世界》习作7 练习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科学奥秘的愿望。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科学奥秘的愿望。
教学准备:教学插图、生字卡片、光盘。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习作8 练习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各课课后生字,其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2、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待客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单元课后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3、在练说的基础上,按事情的顺序,有条理地把待客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4,第9页课堂活动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的比、画等活动,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数序的排列。
使学生在数数的基础上会读,会写1--5各数。
通过课堂活动中的数、写、圈、摆,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画、数、写、圈、摆等活动让学生愉快学习,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数数。
新授。
教写“1”。
师:你能用手指表示1吗?
引导学生伸出1个手指。
师:如果用画圈来表示1的话,要画几个圈?
教师指导学生看例4,并用投影仪出示数字1。
师:请小朋友读一读1,并仔细观察1的写法,看看1像什么?
生:1像小棒。
师:它在田字格里是怎样放的?
师边写边指导写法。
然后让学生书空1,再让学生在第8页“写一写”中沿虚线描1,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生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
教写“2--5“。(方法同教写“1”。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放手让学生独立写1--5各数。
学生独立书写。
小组中交流并评选出最好的书写参加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课堂活动。
数一数,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注意强调学生的书写习惯。
集体交流反馈。
圈一圈,写一写。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集体反馈。(注意圈法的多样化。)
总结
师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学会了1--5各数的写法,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的正确。xkb1.com
五、布置作业。
学 习
目 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 习
重 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很久没去大森林里走走了,今天的天气看上去还不错,你们想和老师一块去吗?
师:不过去之前,我们要进行一场夺星比赛,胜出的人才能参加,大家有信心胜出吗?
二、巩固练习
师:本次夺星比赛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大家的竖式计算,第二部分考口算,没做对一道题就得一颗星。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师:请你们翻开课本
学 生 活 动
生:想
生:有
生:准备好了。
板书设计
学年度一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
(58分)
一.请按照字母表顺序给下列字母排序。(2分)
H B Z Y W T V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一读,写漂亮。(16分)
zuò wèi sōnɡ bǎishēn biānkàn jiàn
huǒ bàn ɡuó ɡē zhí lì ér tónɡ
三.比一比,为它们组个词吧!(8分)
体( ) 灾( ) 坐( ) 立( )
休( ) 实( ) 座( ) 位( )
四.照样子给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并组词(5分)
例:工(红)(红色)日( )( ) 不( )( )
也( )( ) 直( )( ) 可( )( )
五.给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上“√”。(4分)
送阳光(sònɡ shònɡ) 草丛(cónɡ chónɡ)
绿叶(lǜ lù) 首都(dōu dū)
六.我能写出反义词。(8分)
前进—— 白—— 舒服—— 上——
容易—— 哭—— 特殊—— 入——
七.看谁选得又快又准。(3分)
她 他 它
1、( )是我妈妈的朋友王阿姨。
2、( )是一只洁白的小绵羊。
3、( )是我家邻居李爷爷。
八.选择表示动作的词,把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①游 ②跳 ③荡 ④踢 ⑤跑 ⑥捉 ⑦逛 ⑧下
( )泳 ( )秋千 ( )迷藏 公园
( )棋 ( )绳 ( )球 ()步
九.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5分)
1.圆圆的月亮像( )。
2.( )真( )。
3.小松鼠每天都( )。
4.我爱()。
5.( )是( )的家。
(15分)
十.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1.()颤抖的时候,我们知道( )走过来了.。
2.()散学归来( ),忙趁( )放纸鸢。
3.牧童骑( ),( )振林樾。
十一.根据课文内容,想想谁和下面的.句子应该连在一起。(3分)
要下雨了
小燕子 游到水面上来了。
小鱼忙着搬东西。
蚂蚁飞得很低。
十二.我会连。(3分)
蜻蜓低飞江湖畔 十场秋雨要穿棉
一场秋雨一场寒 燕子南归天转寒
大雁北飞天将暖 即将有雨在眼前
十三.知识窗。(2分)
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 ) 母亲节( )
(13分)
春天的雨
沙沙(shā),沙沙……
春天的雨在晚上悄悄下了起来,在第二天早晨停(tínɡ)了。
春天的雨是鼓(ɡǔ)捶(chuí):咚(dōnɡ)咚,咚咚!敲(qiāo)打着宽大的芭(bā)蕉(jiāo)叶,声音是那么悦(yuè)耳、清脆(cuì)。
春天的雨是琴键(jiàn):叮咚,叮咚!敲响了平静的小池,声音是那么婉(wǎn)转、动听。
春天的雨是颜料:染(rǎn)绿了小草和树叶,抹(mǒ)红了野花和山果。
春天的雨是催(cuī)眠(mián)曲:小朋友们刚从梦中醒来,又走进另一个甜甜的梦。
1.这篇短文有( )个自然段,请你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4分)
2.请在短文中找到表示声音的词。( )( )( )(3分)
3.在短文中找到写春天的雨什么时候开始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语句,用“ ”画下来。 (2分)
4.短文中说春天的雨是( )、()、( )和( )。(4分)
(13分)
提示: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有些什么景物;先完整地说一说,再试着写下来,争取用上“冰雪融化、春光明媚、百共齐放”等词语。
教材借助“大家来锻炼”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涵丰富的数学问题,从中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能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
1.通过大家来锻炼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决.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决.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决.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一)谈话引入
下个星期,有代表团来参观我们学校,哪位同学想当小小解说员,带领客人们参观我们美丽的校园?
(二)出示图片:学校平面示意图
教师提问:
1.如果你是解说员,你都想给大家介绍学校的什么地方?
2.在这些地方,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你们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很多问题是关于操场的,大家都喜欢到操场上活动.
你最喜欢哪种活动?
二、活动(二)
(一)出示图片:大家来锻炼
1.分组学习
观察图: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
2.独立填空.
3.汇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1)这里有5棵树.
(2)有(10)名队员参加足球比赛.
(3)这里有(3)排树.
(4)有三个人跳绳,又来了一个小朋友,一共有4人.(3+1=4)
(二)分组讨论研究:根据图中的内容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
1.一共有几棵树?(5+10=15)
2.一共有几盆花?(3+4+3=10)
3.跳绳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几人?(3+10=13)
4.踢足球的比做操的多几人?(10-4=6)
5.爬铁架子的比跑步的少几人?(10-3=7)
6.做操的比跳绳的多几人?(4-3=1)
7.共有10人跑步,有4个女孩,有几个男孩?(10-4=6)
…
三、小组活动
【苏教国标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推荐阅读: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教学总结(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02-07
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03-04
苏教版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11-20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试题答案及答题卡09-27
苏教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文目录11-26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02-26
《认钟表》教学设计及评析(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10-06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12-3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