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通用12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训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081―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目前农村小学学生作文能力低下是普遍现象,学生们谈作文色变,教师们指导学生作文也时常感到捉襟见肘,批阅时更是头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长期以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始终存在着各种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现状
教师方面:虽然部分教师比较重视作文前的指导,在指导学生选材、构思、起草等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但在学生写完作文后的指导修改和评改方面却存在很大不足。
学生方面:1.缺少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学生作文材料似乎比较好,但实在是不知如何表达好。因此写出的作文大多语言干巴,味同嚼蜡。2.缺少作文的材料来源。大多数学生惧怕写作文是因为没有可供自己选择的作文材料。3.缺少写作的一些基本技巧。学生是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写好了就算完成,并不在乎对作文的修饰润泽。
二、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训练的对策
1.先读后写,先积累后应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与写,一个是理解,一个是表达;一个是吸收,一个是倾诉,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进行大量的阅读是学生写作的基础。读可以增长见识,学生也就从中获得表达的素材;读中可以学到观察和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对写时确立中心、选择材料都有帮助;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也能体会到表情达意的方法,这为写作时谴词造句、选择表达方法创造了条件。
2.先体验生活,后总结感受。有了生活的体验,才能写出真实的震撼心灵的不朽之作。好文章来源于生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使学生经常练笔,使动笔写文章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解?Q练得少的问题。教师要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验积累,使之储备大量的写作素材,充实作文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为写作积累素材。学生对生活体验越广阔、越丰富,对作文的帮助也越大,教师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也能解决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问题。
3.先仿后写,说写结合。模仿优秀课文、例文,借鉴谋篇布局的方法和表达的手法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此外,坚持从口述到写作,分小组先议论,然后个体写作,这样做能激活学生大脑潜能,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4.先计划,后实施。形成重点训练项目的具体训练序列,增强作文训练的科学性、计划性,铺好提高作文水平的台阶。坚持让学生当堂完成作文。这样做,既可以从实战出发,让学生在以后的考试中写作文不至于那样紧张,感到跟平时的习作没有什么两样,从容面对,又可以培养学生专心致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好习惯,还可以有效避免有的学生抄袭的可能。允许后进生推迟上交作文,要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宜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写作速度就会大大加快,作文质量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5.先写后改,改中升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的方式有:(1)教师范改。指导的方法:删――删除作文中重复的、不恰当的、多余的、与中心无关的情节或语句;换――把文中的病句,不确切的词语,不正确的标点符号换去;调――对作文中的某些语句和段落的位置作适当的调整,使作文通畅、连贯、有条理;补――在作文中有遗漏或不足的地方,补入必要的字、词、句以及添补情节,注意细节的描写。(2)自主修改。自改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评改的重点。自改时,要让学生各自朗读自己的初稿,按修改的步骤边读边修改。自改后,教师要进一步指出问题及修改方向,要求学生再行修改。(3)学生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也可以是小组共同讨论修改。每次互改,教师都要根据作文的训练重点规定好修改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
总之,语文教师要多写作。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多写“下水文”读给学生听,这样做既可以给学生很多启发,又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作文教学是为学生的人生打基础,教师应认真抓好学生的作文训练,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系甘肃省 “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中高年级作文生活化教学专题》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798)
一、农村小学朗读教学的现状
1.课堂上朗读用时少。许多教师由于教法陈旧,讲解课文按部就班,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一篇课文教完,字词句篇,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似乎都讲到了,可是学生对课文本身(关键词句、精彩片断、甚至整篇文章)朗读很少,一般在一节课里学生只读一、两遍课文,印象不深。学的课文虽多,却都成了过眼烟云,印象模糊,得益不多。
2.缺乏朗读方法和规律的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缺乏准确的指导,有的老师既不作示范性朗读,又不加指导;有的完全用录音代替范读和指导,表面上看是运用了电教手段,其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模仿录音,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读。因此,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收效甚微。
3.朗读内容训练少。为应付考试,有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轻语感,好端端的范文被“肢解”。他们唯恐学生读不懂,总是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把学生应有的朗读训练的机会全都剥夺了。课外,老师们对学生很少进行朗读训练,布置家庭作业也主要是书面作业,很少有朗读任务。
4.缺乏系统的朗读训练。由于很多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小学阶段各册教材中的朗读要求缺乏整体的了解,只是就课论课,缺乏系统的朗读训练。如,低年级的老师不知道高年级的朗读要求,因而在教学中忽视了朗读的系统训练,甚至连本年级的朗读要求也达不到,学生的朗读基本功不扎实。
5.教师朗读水平低。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普通话基础差,缺乏扎实的朗读能力,即使是毕业于师范学校,但由于长期对朗读教学重视不够,放松要求,朗读水平非但得不到提高,还有所下降,这就直接影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二、解决策略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语文教师要克服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高度重视朗读教学,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置于重要地位。
2.明确朗读要求。朗读要求做到:(1)正确、清楚。即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吐字清楚,音量恰当,速度适宜。(2)自然、流畅。即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停顿合理,语气顺畅。(3)传情、达意。即能抑扬顿挫地朗读,正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提高教师的朗读水平。首先,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苦练扎实的朗读基本功。其次,学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朗读基本功进行培训、考核,使教师的朗读水平达到规定要求。
4.加强示范指导,教给方法、规律。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首先,教师要下苦功夫按要求朗读好每一篇课文,成为学生仿效的楷模。其次,老师要做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读,久而久之,使学生学到一些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再次,对于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要相机适时传授给学生。最后,教师范读的速度必须与不同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思维速度、视读速度同步,这样才能真正收到示范的效果。
5.课堂教学要保证朗读时间。今天的小学生不像古人只学一门语文,他们还要学别的许多功课,时间很有限。因此,教师必须利用课堂时间多指导学生读书。“文章不厌百回读。”学生只有亲口朗读,亲自参与理解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深切的感受,才能获得真知,就像吃东西要经过咀嚼才易消化、吸收一样。课堂上,老师要精讲,讲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腾出时间来让学生多读,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时间。
6.安排朗读要有要求有检查。朗读,不管是读一句,读一段还是读一篇,或是个人读,集体读,还是分角色读,都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要他们去发现问题的,可以是要他们去分析问题的,可以是要他们去解决问题的,也可以是关于怎样读的等等,读后并落实检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朗读教学的盲目性。此外,课后要适当布置一些朗读任务并有所检查,让学生熟练吟诵课文,感知理解课文。
摘要:<正>朗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也是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重培训朗读的兴趣。”古人云“读书千遍,
【关键词】作文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33-01
一些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状况,集中反映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使勉强写来,也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第二,部分学生抄袭课外读物的现成文章,套作全文,改头换面,东拼西凑,拉马填槽。第三,写作基本功差,错别字,病句多,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不强,缺乏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学生作文中的这些问题,反映了一部分教学现状,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三重”、“三轻”。
第一、重形式,轻内容
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把文章的形式看得很重,在作文指导课上,大讲特讲如何构思、谋篇布局;如何写开头,结尾;采用什么表现方法等等。一涉及文章的具体内容时,总夸夸其谈,让学生自己临场发挥,苦思冥想。学生一提作文,无形之中觉得有许多绳索捆住自己,只能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和规定的时间内去瞎编胡凑。写出来的文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令人啼笑皆非。
第二、重书本,轻实际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把书本知识看得十分重,教师总是千方百计的寻觅书本上的范文或例文,挖掘其写作特点,三番五次地讲述,生怕学生不知道或掌握不了。教师只顾讲,而不顾学生是否喜欢,能否接受。在作文指导中,只注重教材本身对习作的要求,而不注意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写作水平,长短一根棒,高低一个样。这样一来,致使大部分学生望文生畏,费力不讨好,最終失去写作信心。
第三、重知识,轻能力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非常注重习作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一上作文课,教师便滔滔不绝地大讲怎样才能写好本次作文。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到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无不细细道来。甚至连遣词造句,修辞,标点也要讲述一番。然而却很少用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学生独立构思,独立写作的能力也无暇顾及。因此,即使教师滔滔不绝,学生仍然是一窍不通,临场写作一如既往,没有丝毫变化。教师煞费苦心,结果化为泡影。
面临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一、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有感而作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现实生活的情景之中去观察,体验,认识,感受。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指导学生经常留心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事物。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专门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广泛收集素材,让充实的现实生活,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动人心的情景去触发学生的情思,去萌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使他们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当同学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时候再让他们写作,这样就会水到渠成,自然成文。至于文章的形式,在丰富的内容当中也就不拘一格了。
二、要把学生现有的写作功底,写作能力,作为教学的起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使他们的写作基本功不断加强,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起点低,步子慢,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决不能死抱书本不放。有些知识,书本上虽没有,但实际又急需,就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补救教学了。书本要求过高,实际情况又达不到,就得降低一下要求。总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现有能力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了,而不能违背现实,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否则,教学将会走向死胡同。
三、加强作文基本功和作文能力的训练
[内容摘要]:农村的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并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但笔者了解到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学
生阅读量小,教师不会正确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学生的阅读也是走马观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语文教学的提高。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去解决这些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想方设法建立名符其实的读书室,保证学生有书可读;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只有学生会读书,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正文]:
《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总目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且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可是,笔者了解到,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却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阅读量小,课外阅读是一片空白
我对**县**乡**小学作了调查,这是所除乡中心小学之外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有学生**人,*名教师。我对四年级**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共结果是28名同学自己没有一本课外读物,剩下7名学生也只有一本作文选,全班同学没见过《小学生天地》等读物,这说明学生自己没有适合的课外读物可看。另外,学校没有读书室,更没有阅览室,因为这几年学校没有经济能力购买读书。学生没书可读,当然就谈不上提高阅读能力了。
二、教师不会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不会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就以***小学教师情况为例来谈,这所小学有*名教师,从年龄上讲,其中四名教师都是五十岁已过的人,一名是学校刚聘用的初中毕业生,教师年龄呈现老龄化;从学历上讲,其中三人是公办教师(都是民办教师转为公办的),二人是学校聘用的教师,都是初中毕业,教师力量显得很薄弱。这几位教师的上课,还是延用传统教学,说句实话,传统教学还不正规,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课内阅读,只是认认字,讲讲故事而已,至于课外阅读,就更无从谈起。五年级的一位语文教师说:“这两年,面对新教材、新要求,真感到自己难以胜任教学工作。”语文教师知识的匮乏和能力的不足,是阅读教学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学生看得比较随意,大多是走马观花
由于学生得不到教师的正确指导,就是手头有一本书去读,也不知道要去读什么,将要从中学到什么,因此,学生阅读时,看得比较随意,大多是走马观花,了解一些故事情节或大概内容,看完后,自己的大脑中并没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根本就不求甚解。这样的“读”,不但读书效果甚微,还养成了不少阅读的不良习惯。
针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入手,来逐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改变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
一、学校建立起名符其实的读书室,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普九期间,上级部门要求小学要有“四室”,其中“两室”就是读书室和阅览室,尽管本县通过了省、市部门的验收,但据我所知,农村小学只有乡中心小学建立起了读书室,虽然大多数书籍是过时的、价格不高,但是还有一些书,像***小学这样,在全乡也是规模较大的学校,也没有一本读书。要建立读书室,我认为有以下措施:
(一)国家及上级行政部门扶持农村小学读书室的建立工作。光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主要是国家及上级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扶持力度,成立专门的“两室”建设资金,扶持农村小学“两室”的建设。这里的“扶持”,不能是扶持资金,而是直接配发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这样,能有效地防止资金被挪用在其它地方。只有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才能逐步改善农村小学生无书可看的现状。
(二)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有计划地购买读书,来补充学校读书室。过去,学校的一切开支仅靠每个学生20元的杂费,出现学校欠帐的现象,今年,国家免除学生杂费后,直接拨发义务教育经费,但由于种种原因,经费总是不能到位,学校仍未摆脱困境,可是我们看到了希望,相信这是暂时的。只要义务教育经费列位,学校每年有计划地抽出一部分经费,购买一些读书,还是可行的,几年下来,还是能够改变学校读书室的面貌。只有学校和政府携起手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改善农村小学生无书可读的现状。
另外,建议农村小学班级建立图书角,每个学生拿出一本书,全
班同学的书凑到一起,也有几十本书,相互借阅、相互交流,一个学生拿出自己的一本书,可以阅读几十本书。这也是解决农村小学生没书可读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各种渠道,让农村小学建立起名符其实的读书室,保证学生有书可读,才能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面。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生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很有
限,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怎样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个人认为有以下途径:
(一)让继续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如:
1、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前瞻性;
2、培训学校(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学设备简陋,缺乏先进性;
3、教师重视学历提高教育,忽视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4、继续教育考核评价形式化,缺乏真实性;
5、收费不统一,缺乏规范性,一些项目收费明显过高,给教师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出现没人愿意去培训的局面。
为此,我个人认为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教育要有长远目标,并且要结合各地实际及教师素质情况,切忌一刀切,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以真正收到实效。
2、继续教育的教学设施改善与教育信息化推进相结合,体现先进性。这就要求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增加投入,高度重视区县教师进修学校这一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
3、继续教育的课程教材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体现前瞻性。教材一定要反映国内外小学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及动态,如目前可增进课改信息及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新理论,体现前瞻性,发挥导航作用。
4、培训形式要与教师教学工作特点相结合,体现灵活性。要逐步改革目前培训时间过分集中,形式单一的现状,完全可以安排教师带课题在岗进行自学或进行研究,实现培训形式多样化。
5、考核评价要与小学学科个性相结合,体现科学性。考核形式上,闭卷、开卷、专题研究要结合进行,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科学导向功能。
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
(二)农村小学教师要从远程教育网中汲取资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目前,农村小学已由国家配发了一台34英寸的彩电,一台电脑和农村远程教育网接受设备,但笔者了解到,除中心小学的电脑还偶尔使用之外,其余农村小学没有投入教学使用,甚至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安装。因此,教师接受不到新的教育信息,我认为,要真正使农村远程教育网投入到农村小学的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大力培训教师,这是运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的前提。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电脑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树立起信心,学会基本的操作,只有他们懂电脑,才能谈得上运用于教学之中。
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培训管理人员。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一方面,检查、督促项目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员负责业务指导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3、各县建立教育区域网。各县有了教育区域网后,农村小学教师不出大山,也能学习和借鉴城区学校先进的教学经验,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这就需要县级部门和电信局的支持。
落实农村远程教育网的运用,也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农村小学教师要正确认识阅读教学。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做一些试卷上的阅读题,这种眼光就太浅了。阅读不仅有课内的阅读,还有课外阅读。更何况,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只是会做一些试卷中的阅读题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小学生要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因此,让农村小学教师正确认识阅读教学,也是提高阅读教学的保障。
三、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果农村小学的学生有书可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高了,就应解决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的问题了,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习惯。这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没有足够的识字量和对词语的理解,就谈不上阅读,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不背诵一定量的各篇佳作,也激发不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诵读的习惯。诵读即反复朗读,自然成诵,适宜于儿歌、童谣和抒情性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有助于积累材料,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培养圈、点、批注的习惯。在阅读时,边读边在文章中圈点加注,圈点你最感兴趣、最喜欢之处,不理解之处,加注你的见解与心得。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写一些读书笔记,可积累词汇,阅读经验,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四)培养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个以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释疑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质疑是解疑的前提,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采取各种不同形式得到解决,是进行探究性释疑阅读的关键。
(五)树立大阅读观,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平时就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名言警句和精彩片段,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将材料储于大脑,以便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
(六)培养勤于自学、虚心求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主要靠自学来完成,在自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疑问,就要向别人求教,还要能熟练地查阅工具书。
(七)培养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善于制定读书计划的习惯。根据自己的学习及生活实际,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制定阅读计划。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的力量越强。正像著名教育家曼思所说:“习惯仿佛是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他缠上一股线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四、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好的阅读习惯,显然还不够,还需要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这把金钥匙。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阅读方法,符合小学生的实际。
(一)朗读法。即要求学生读得流畅、自然、有节奏、富有感情,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领略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查阅法。即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勤查工具书,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熟练地使用常工具书,这对人一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三)背诵法。通过背诵,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词汇和句子,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学会一些文章的表达方式。
(四)测读法。读书时把自己摆进去,不妨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去想,揣摩作者的构思,读了前半部分后,想想后半部分,如果让你去写该怎样写。
(五)默读法。利用默读加快阅读速度,能集中精力理解,理解的速度、质量比朗读要快、要高。
(六)卡片笔记法。用卡片摘抄名言警句,常记读书笔记,积累重要知识点,便于以后查阅。
阅读的方法很多,只有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养分,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的品位和趣味,才能真正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乐事。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缺少教学资源
农村学校经济条件不如城镇学校,教学条件较差,没有资金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再加上政府对农村小学教育不够重视,不愿投入资金,农村小学缺少足够的教学资源,很多学校上课都只是一张桌子、一块黑板和一本教材,在部分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甚至上述条件都很难保证,这也是造成农村小学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师只是口头为学生讲解,学生无法充分地理解,所以,学习效果较差,甚至会对数学失去信心。
2.师资力量匮乏
城市教学环境优于农村,很多教师都选择留在城市学校中任职,造成农村小学师资力量逐渐减弱,很多刚毕业的学生也由于农村条件艰苦而不愿意任教,长此以往,师资力量匮乏。部分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仅仅具备有限的专业知识,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也不甚了解,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相比于城市学校的教师,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和薪资都很低,教师心理不平衡,教学不认真,缺乏专业精神,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教学理念落后
大多数农村地处偏远地区,和外界联系不紧密,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都比较滞后。很多教师思想刻板,难以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一成不变,长此以往,学生势必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是家长对于学习不够重视,落后的`思想让家长认为学习并不重要,同时家长也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不懂得如何教育学生,家长缺失信心,学生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力,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二、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改善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学为核心的,也就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新课改要求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组织。新课改也带了教材内容的变化,以往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了图文结合、内容丰富的教材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合作学习和个性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到现今的教学已经是素质教学而不仅仅是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应该是启发式的而不是传统教学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应更加开放和活跃,教学既要教授理论知识还要锻炼学生能力。
2.善用情境教学
数学需要理性思维,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农村小学生思维大多比较被动,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思考,要改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获取知识。
例如,在“知道圆周长如何求出圆半径”的教学中,可以创建问题情境: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都见过树,如果不让你们把树锯断,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这棵树的直径呢?”通过问问题引导教学,给学生创造悬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又如在教学中倡导“手脑结合”,通过动手实践来发散思维,例如,在圆锥体一部分的教学中,虽然农村小学缺少教学资源,但是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硬纸板自己制作圆锥体作为教具,自己动手操作了解圆锥体。
农村小学生思维不够活跃,不会变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发散的能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让思维更加灵活。如:从甲地到乙地,坐车经过全程的三分之一,这时距离乙地还有25千米,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对比选择最好的解题方法。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信息化教学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同样可以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例如,在“圆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割补长方形的动画,并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用某种图形替代圆形并求出圆的面积呢?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将圆8等分、16等分以及32等分的过程,让学生明白随着等分数量的增加,拼出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宗平。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清单及对策[J]。读写算,(15):99.
我校虽地处乡镇,但与城市中学相比,学生视野狭窄,阅读量低,语言表达水平普遍较差,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较低。学生在写作时的主要困难:一是“无米下锅”二是缺乏写作技巧,多数学生语言苍白,缺乏修辞技巧,口语化现象严重,感情浮浅,不能动人。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农村学生作文水平低下,教师害怕批改作文,学生抄袭优秀作文现象严重,作文练习往往是应付了事。如此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对以上情况,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
一、寻找源头活水,注重积累内化。
在作文素质训练的诸环节中,“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叶老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社会生活中广泛获取材料。叶老还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话言简意赅,表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因此既要指导学生热爱生活,又要指导学生搞好阅读,“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在写作训练中十分重要。
具体做法如下:
1.理清材料源头,寻找写作活水。
“写作之源”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的,即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另一方面,是间接地获取材料。这主要来自于书本,当然也包括道听途说的轶闻逸事等。
2.规范积累形式,养成良好习惯。
积累材料的基本形式有:一是生活感悟笔录式。即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等有所认识并通过书面形式来反映,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二是阅读启示笔录式。即学生通过阅读相应的作品有所触动,受到一定启发。并摘抄美句妙言,记下点评之心语。
3.创设积累条件,力求有“源”可“溯”。
如何使学生有足够的阅读量呢?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建立班级流动图书馆。即把全班师生的个人藏书统计起来,汇编一个目录表,全班师生每人一份,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相互借阅。第二,鼓励每人每学期订一份报刊(家庭困难者可2~3人合订一份),充分让这些报刊在班上流通生效。第三,充分开放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满足广大学生的阅读需求。第四,搞好校刊发放与优秀作文展览工作,不断为学生提供新鲜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这一系列做法,让学生有“源”可“溯”,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整体优势,为学生创设积累材料的广阔天地。
4.举行积累评比,促进相互学习。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文章是生活的再现与反映。读文体察生活也罢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积累写作素材有效途径。
二、针对学生实际,注重写法指导。
针对农村学生实际,改革作文指导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当务之急。我们从改革命题形式入手,即让学生自由命题、教师精心设计命题,使学生想写;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即捕捉小事,抒发真情、抓住瞬间,即兴训练,使学生有的可写;精心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写具体;读写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写好几方面进行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改革命题形式,让学生想写。
写作文时普遍感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教师常常以为这是学生生活经验贫乏,观察力不够,想象力太差所致,实际上命题不当才是重要原因。因此改革命题形式是让学生想写的重要原因。
(二)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使学生有的可写。
农村的信息交流不畅通,学生的见闻受到限制,难以读到课外读物,加之教学作文的方法不当,所以上作文课,学生就觉得无话可说,更谈不上对作文的兴趣,面对这种现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捕捉习作材料,使学生有的可写。
1、捕捉小事,抒发真情。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事,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教师要鼓励学生:写事不在于大小,只要能表现出真实而细腻的感受就是好作文。
2、抓住瞬间,即兴训练。教学生要多一份用心、多一双眼睛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教师必须“身先士卒”做出示范,给学生感性认识。
3、精心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写具体。我们应树立大语文观,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注意引导学生细心关注现实生活,尽可能地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读写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写好。
只有多读多练,胸中有了大量积蓄,当非倾吐不可时,才能“情动而辞发”,写出好的文章来。
1、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从课文中吸收作文营养。
2、加强熟读练习,以熟读促理解、表达。
3、加强迁移练习,促进语言内化。
读写紧密结合,是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好的重要基础。因为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准确、得体、生动的运用语言,把作文写好。
三、改革评价方式,师生平等对话。
作文评改中我们提倡运用作文互评法,所谓作文互评法就是在学生完成了草稿之后,教师为学生创设机会使学生互相分享自己作品,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评价、修改、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操作方法步骤如下:
1、公开展示作文。
2、学生互评。
3、开展评定交流会。
4、举行集体讲评。
集体讲评一般安排在作文展示后的一周大致如下几个步骤:
(1)统计学生的阅读量。先统计每个学生读过几篇优秀作文,同时也使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更多的读者,扩大交流面。
(2)让学生推荐自己所读过的佳作。可以是整篇作文,也可以是某一片段、章节或某个句子。读完后要说出你认为好的理由。当然,也可以是毛遂自荐读自己的佳作。
(3)教师进行总结评定。教师在仔细阅读、评定每个同学作文的基础上,在整体上对全班作文的情况作出一个评定。
(4)如有必要,学生可进行再次的修改、评定。
1.课程设置不合理
农村小学英语开课范围小,课时安排不合理,开课年级不统一,有的学校只在三年级开课,有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课,还有的学校只在六年级开课。
有些学校英语课虽然安排了课时,但却不能够完全按课程表上课,英语课经常被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用;有些学校刚开学时上一段时间英语课,随后又停了,基本上是走形式居多,随意性较强,质量普遍不高。
为保证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小学开设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与高频率的原则,小学英语课程要保证每周不少于4次教学活动。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每周课时仅为1~2节,课时开设严重不足,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另外,由于有些学校的班级规模过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2.教学资源匮乏
英语学习需要的硬件设施包括语音室、电脑室、电视机与CD机、录音机(配套磁带)。由于村级小学规模小,因而确立的硬件设施齐全的标准是每所学校有一个语音室和一个电脑室,每间教室有一台电视机和一部CD机,录音机能保证供应每天各个年级的使用。由于农村各个小学、特别是乡镇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也没有语音室,有些学校连基本的教学用具都没有配备,各学校教学设备的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师资紧缺且教师综合素质低
首先,农村小学师资紧缺,教学任务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任教科目多,整体任务重;二是任教年级交叉,班级多,内容杂。在接受调查的老师中,72%的除了教其他课程外,还兼教2个班的英语,最多的教6个班。各地情况基本一致。太过忙碌必然影响备课的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改革难以深入开展。
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低。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极低,具有英语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并不多。接受调查的老师中,本科毕业的占4%,专科毕业占19%,中师毕业占20%,进修结业占24%,自学的占33%。这一数据与我们在其他县调查的情况基本相符。如修水县乡、村小学多达348所,据了解,多达97%的英语老师仅有进修学历。再则,多数老师是由其他学科转岗而来,由于未经过正规训练,他们语言知识薄弱,语言技能匮乏,再加上乡音浓重,夹杂方言,以讹传讹,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这些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缺乏教学经验,难以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4.教学评价机制不恰当
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应注意3~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且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现在小学英语教学缺少合适的评价机制,主要以期中、期末测试为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为评价指标。考试的形式主要是笔试,考试的内容主要为教材内容。这种评价形式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改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1.加强管理和指导
首先,从教育局到学校各级领导都应重视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都要认真贯彻执行课改及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精神,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管理和指导。其次,要加大检查、督导和考核的力度。各级学校应针对问题制定对策,确保小学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2.规范课程设置
逐步实现小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的规范化,包括起始年级的规范化,逐步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在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目标。规范周课时,每周不少于《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4次教学活动;规范班级规模,每班不超过30人。现实中这样的规范化英语教学一时难以实现,可以建设小学英语教学示范校或示范班,发挥示范学校积极的辐射作用,这样会对其他学校的英语教学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改善英语教学条件
小学英语教学应视听结合,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教学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对此应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各小学领导也应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这些设备,建立起语音室,配合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软件资料、挂图等教具进行英语教学。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师资需求
农村小学英语刚刚启动,不少学校师资匮乏。有关部门应该认真执行中央精神,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城镇教师去农村任教,规定城市教师定期到农村支教,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上给予优先的考虑,还可制定规划,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小学工作,教学经费上在一定时期内向农村小学倾斜等,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尽快开展起来,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2)对在岗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由于绝大多数现任小学英语教师是在已有的非英语教师中转行过来的,而且这些英语教师又大多数年轻,经验少,普遍缺少对英语课程理念的深入理解。因而对现任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在职教师的不同情况和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举办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应以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等多种形式,本着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培训内容应体现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性、实际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还要注意英语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教学技能的结合。
(3)着眼未来,培养骨干教师
作为农村小学,要在短期内使全校英语教师的素质都达到较高的层次是不现实的。因而培养一部分基本功扎实、敢于尝试的骨干教师对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尽可能地选送潜能大、经验多的优秀教师到省、地各类英语实验学校、外语培训基地、骨干教师科研基地学习深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意识。
(4)引入竞争机制,逐步轮换,优化教师队伍
通过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量化考核管理办法,聘用制管理办法等来提高现有英语教师的水平。在逐渐规范教师的英语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基础上,各地应制定优惠政策,用政策鼓励英语专科毕业生到县、镇(乡)、村小任教。把不称职的教师淘汰出局,调整或辞退不能履行小学英语教师职责的人员,形成人员良性循环的流动机制。
(5)开展城市小学英语教师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间的跨校结对活动
现在,我国很多地方推行了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通过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做好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间的传、帮、带工作,对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普遍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5.制定恰当的评价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改进的功能。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基础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利于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6.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英语教师不但要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良好的英语文化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语言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演、唱、跳、画的基本技巧,并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有利于儿童习得语言的学习情境。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也不能只满足于固有的知识库存,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认真解读《课标》,落实《课标》任务。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的特点,采用听、说、读、写、唱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对英语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勇于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思想。小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朝彦.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 (3) .
[2]杨雪萍.小学英语教学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7) .
[3]李瑞青.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及重要原则.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2 (11) .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5]许林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发展.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6]吕吉尔.山区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现况调查报告.中小学英语, 2004 (2) .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笔者担任专职体育教师近十年来,耳闻目睹了很多令人深思的事情,亲身体验到小学体育教师的酸甜苦辣。多年来的调查发现,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喜忧参半。喜的是:乡村学校的教师能把安全放在首位,所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都能监控到位,全面负责,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我们这里乡镇小学都有派代表参加市一级的体育项目比赛,并获得优胜奖:2005年获得初中男子铅球25米一等奖,2006年初中组男子跳高1.75米的好成绩,2007年获得初中男子组100米、女子组100米市级第三名。但是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体育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造成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本来每周应该开设的三节体育课被压缩到两节,而且有的体育器材不足,也有的器材形同虚设。据调查的二十九所乡镇小学反映,小学生人数在1500人至2000人左右的学校,除了有一两个篮球场、几个乒乓球台、一条100米跑道以外,其他像5×800米的跑道很难开辟。田径运动场、足球场、游泳池等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了。单双杠、跳箱、鞍马等器材几乎没有用来组织学生进行训练。由于领导不重视,学生也不在乎。有的学校的个别体育教师由于缺乏专业技能,上体育课简直就像“放羊”。当然,这也不能全怪教师,这是体制问题,学校历来都是把体育当副科来看待,形式化地安排教师敷衍了事。现在的小学生都很害怕吃苦,由于物质生活比较优越,加上学校体育活动场地不足,师生参与体育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部分学生养成了某种惰性,出操、晨跑懒得参加,更谈不上对别的项目感兴趣了,也就无法实现教育部提倡的学生每天锻炼三小时的目标。因此,有的学校屡次出现一两个小时集会就有学生晕厥的现象。由于没有真正得到体能训练,很多学生身体素质极差,臂力极弱,手无缚鸡之力,更谈不上25公斤级举重锻炼达标。很多学校由于这种原因,十几个班的学生无法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无法实施。每当上级进行体育考核评估时,体育教师都有说不出的苦衷。
其次,有些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总认为国家那么大,要培养体育人才,城市学校容易开展,农村地处穷乡僻壤,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培养出几个姚明之类的明星。
最后,教师本身消极坐等,原因是思想上仍未走进新课程,仍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总觉得体育永远是副科,无需付出太多心血。因此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缺少关爱学生的情感。其实,体育教师不分严寒酷暑、风雨兼程,炎热的夏天顶着烈日的暴晒,一个人上几个班的体育课,在球场上一站就是几个钟头,理应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教师的理解,但是到头来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体育教师都得“靠边站”,給其他教师让路。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体育教师没有突出贡献,没有培养出多少区级或国家级体育人才。这也就导致了体育教师的消极思想。
二、对策
针对上述的现状和成因,应如何更好地组织开展小学体育课教学呢?笔者认为:
首先,领导要重视。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只有学校领导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才能使教师重视起来,思想是统帅,是灵魂,思想问题解决了,才有行动。
其次,多从体专院校的毕业生中吸引优秀学生进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岗位上来。像学生人数在1500到2000的学校,至少要配备5~8名体育教师才能更好地组织协调体育项目锻炼的教学工作。同时,积极组织教师的业务学习,实地观摩外地先进学校的成功做法,想方设法让体育教师提高责任感、紧迫感,懂得科学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炼达标活动,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重视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再次,校领导要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消除主副科的错误倾向。“敢为天下先,敢让良贤及第”,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问题上,一视同仁,最大限度地让体育教师体会到领导的关怀、同志的信任和集体的温暖。
最后,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有条件的地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体育苗子就近到当地的体育馆进行锻炼,重点培养,形成合作学习的机会。体育教师要提高专业能力,切实做好体育科目的示范动作要领。在训练时要反复强调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且做好保护和监控措施,消除学生对体育的恐惧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校园的体育文化生活,实现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
新课改已在全国遍地开花,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教育表面上来讲是在推行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应试教育,可谓只吹来了春风看不到春雨。长期以来我们只是片面的重视语文、数学课业,而对提高国民文化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美术教育却没有自己的天地。美术课成了学校的“摆设”,素质教育成了“纸上谈兵”,导致了学生长期以来得不到全面、有益的素质发展。缺乏技能技巧,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从而大大制约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长期来农村基础教育几乎毫无起色,特别是美术教育,对于农村教育来讲美术教育是一块荒土,无种无收。结合实际,我觉得农村美术教育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师资的缺乏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的根本点在于师资缺乏,绝大多数的农村小学都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美术课都是其他科目老师越俎代庖,似乎人人都可以是美术老师。然而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又绝大多数老师是民师转正的,对于这样的专业课更是无从下手,于是大多都是敷衍、应付了事。甚至有的农村小学有美术教师,但担任的课业居然是语、数科而不是美术,简直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令人瞠目结舌。
(二)教育观念的陈旧
农村教师由于条件的关系和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以及教学设备的限制,忽视了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的探索性。在新课程下,美术教学要求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依旧是旧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仅仅注重教师示范,而完全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及美术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室仍是教学的唯一场所,教材仍是教学的唯一内容。一个不变的教学场所一本不变的教学内容,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单调的照课本临摹,没有有效地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性,更没有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直接导致或影响了他们对这一科目的荒废。
(三)教学方式落后 美术课不单单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而且还担任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中去感受生活、去体验美。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既使目前的新课程要求、倡导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但由于传统教育根深碲固,我们的教学方式仍是讲解、示范。只重视单纯的技巧训练,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教育,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办法用自己的内心去感悟而只是照书临摹,成了课本的模仿者,复制者。没有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而使他们成为了一个傀儡、木乃伊、复印机。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通过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分析,深感素质教育在农村难以实施,素质教育无法做到全面推广,更不能说学生的全面培养了,因此制约了我们农村的教育发展。农村小学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美术教师的缺乏,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美术教师,使美术课形同虚设。再者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大量的美术专业毕业生都留在城市工作,而不愿回农村任教。造成原本就缺少这方面师资的教育队伍更是雪上加霜,这不仅是毕业生的个人问题而且是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工作辛苦的问题。导致了毕业生不想去农村工作,直接影响了这些学校的美术教育的开展。一方面就是师资的流动,由于美术教师的缺乏,很多乡镇老师向县城集中,县城的向更发达的城市集中,这就使农村学校在教育方面可是釜底抽薪。或者有一些美术老师是早期毕业的,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他们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这就使美术师资水准的落后,影响了美术教学的发展。由于农村小学办学的条件有限,很多学校没有教学用具,没有设施。有些学校有教学用具但没有专业的老师而成摆设,学校领导从思想上也非常重视各门文化课的教学,而美术教育则被视为玩耍的“副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传统教育中“光宗耀祖”的观念深层影响,很多家长都把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受到大人们的价值观的影响。过度重视文化课知识而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则是我国的考试制度历史悠久,长期来一直都是实行应试教育,从不关心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没有创造力,只是一本不变的百科全书。虽然近几年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这只仅仅是锦上添花没有真正做到雪中送碳。加之现在的人才选用都是考试为主,更加剧了应试教育的深层发展。加之学校的教学质量都是以升学率来衡量,至使校长们不能完全摆脱压力,继续让学生们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三、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方法和对策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分析,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村美术教育,我谈谈我对如何搞好农村美术教育的几点观点:
(一)改变教育观念,让美育显活力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受到应试教育深层影响,加之当前的人事制度和高考制度的负面影响。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要由旧的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个坚巨的过程。在传统教育根深碲固的今天,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实施。传统教育中注重的知识巩固性也是个优点,但是传统教育中的死板性则影响了人的发展。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用于新课改,在思想上进行改革。就要打破传统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使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教育模式,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美术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份,我们要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让美术为学生创造美好的心灵,让学生走向开放,把生活融入到美术中来。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的人才。
(二)改善条件,加强师资建设
制约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生活条件相当辛苦,待遇低,是最根本原因。乡村的美术师资相当薄弱,而且兼多职,因此我们的教育部门应当改善条件,对农村小学大力扶持,把优秀的毕业生招进来,留得住,让他们把自己的所学在这块热土上发光。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的美术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定期举行美术竞赛让美术教师学有所用,不断巩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强化学校设施,增添教具,配备专职美术教师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培养特长生。让一部分学生“富”起来,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可以研究乡土美术,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发展独具特色的乡土教学。
(三)改变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活力
目前农村教学模式由于受到教师自身水平的影响,教学方式较落后。很大程度上还是以讲授为主,课堂没有活力。加上美术课都是其他科目老师兼任,更谈不上“活”起来。现在农村小学都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我们可利用这些设备开展美术欣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这些设备改变之前的教师只重示范的缺点,引导学生去自由发挥。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改变了教师以往的以讲授为主的角色,把自己的感情通过电化手段淋漓的前忏发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周围的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美好的道德品质。从以前的教教材到现在的用教材,因地制宜地编教材转化。
(四)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评价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作品是至关重要,它会关系到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提倡课堂活力的同时,学生的感情表达也是各式各样,我们再也不能用以前的统一标准去评价多元的东西,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表达方式和进步。我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生生互评。小学美术教师往往同时教多个班级人数较多,对很多学生了解不是很清楚,因此评价有很大的主观,不能做到公平、公正,这样太单一的评价,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我们可以采取学生与学生互评的方式,充分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让学生在学生之间找到优缺点,从而相互之间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评价公平、公正。这样才能使一堂课在短时间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座谈的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课业进行评价,采取好的评价方式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在评价时我们可以考虑让学生和老师之间以座谈的方式来师生共同评价,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老师作为指导者,进行引导,让学生从别人身上找优点,看到自己的缺点,提高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能力。这样即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铸造了学生的品格,提高了学习效率。
3.评价要模糊不能太直接。评价不是只单单是对学生的作品评价,而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好的评价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会让学生失去这门课的学习欲望,而不利于学生的审美教育。我们老师往往喜欢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水平,这样太直接,容易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冲击,降低了学习美术的兴趣。我想我们可以以一种含糊的方式来评价,比如在作业上以优、良、及格等方式来批注。这样含糊又有区别,切合实际,也不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再加上简洁的点评,让学生及时发现缺点改进学习方法。
4.鼓励与表扬。评价不能是单调的,要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心情愉快,提高学习兴趣。而不能批评、训诉、讽刺,这些行为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带来恐惧。我们对课业的评价的目的是什么?除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就是在评价中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的课业如果受到老师的表扬或得到大家的赞扬,心里是非常兴奋的,也会给学习带来巨大的动力。除了表扬我们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鼓励,让他们有一股动力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爱学习。这样不但不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反而增加了他们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充满兴趣地上好每一节美术课,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然后从两个方面对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论述,最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即改变教学观念、强化教学方式和方法、建设具有针对性的设施、建设名师工作室。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教学方法
一、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搜集,发现我国农村小学较十年前在教学质量和受重视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现在的农村家长普遍认识到知识对于学生发展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在平时与学生交谈中,发现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课的现象。然而学校和家长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发育、身体素质有太多的关注。这些原因导致我国农村小学生学习热情有下降的趋势[1]。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教师没有重视学生教学的开展,在教学的形式、方法上存在落后的现象,并且对教学的意义与目的不明确,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对农村小学教育进行探究。以上这些影响因素,都会制约农村小学的发展[2]。因此,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观念陈旧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受到太多的关注。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只关注学生的技能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及特长的培养。
(二)教学形式和方法落后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一般采取的主要形式是示范教学。一部分教师只通过对技能的示范,就希望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
三、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改变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应该进行改变,从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转变到注重学生的身体发育,以及快乐的生活态度上,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农村小学教育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增加相应的`游戏,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组织比赛,或者是带领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3]。
(三)建设具有针对性的设施
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对教学场地及设施的建设,农村小学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体情况,建设具有针对性的设施,帮助农村小学开展教学。例如,农村小学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增设多媒体课堂,如微课,以及交互式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多种优势,交互式白板主要是利用电子感应白板、感应笔、计算机和投影仪进行教学,这就使整个教学的情境更直观、更具体、更生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地融入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的形式丰富多彩。
(四)建设名师工作室
教师应该从不同的渠道增加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自身的教学责任心,时刻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农村小学以名师工作室为核心,以工作室成员为基础,不断地发展和扩大规模,吸纳具有相应能力的教师,不断壮大工作室,升级工作室,进而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同时,在名师工作室构建的结构上要注重多元化、多层次、多梯度、多领域[4]。每一层次都要有核心人员、骨干人员。构建具象化的教师发展共同体结构,由名师组成第一梯队;由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构成核心力量的第二梯队;由普通教师、青年教师、重点培养教师等构成第三梯队。总之,针对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教师应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自身的教学水平。学校也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建设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施来实现辅助教学的目的,通过这些方式的改变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岁清.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及对策[J].教师,(30):120-121.
[2]王洪彪,张艳侠.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5):10-11.
[3]柯国兴.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和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11):16.
一、充分了解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现状
1 课堂教学关注形式,削弱了对教材本身的研究。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在认识上存在严重误区。如课程理念知道多,理解落实比较少;关注教学情境多,关注教学实效少;片面理解教材多,活化创新教材少……这些现象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削弱了语文学科的基础功能。
2 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对教学,现象的反思。由于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加之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教师又充当着多重身份,普遍感觉工作头绪多,压力大,疲于奔命,于是对教研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二、提高农村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策略
1 扎实研究教材。切实理解课程理念。要想上好课,那么深研教材,精心备课是关键的环节。以我个人的体验,我认为备课要从高处把握,细处着手,主要备以下内容:备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根据单元目标及课时目标来设计教法。备教学法,为了达到目标,采用什么方法来教学:学生如何学。备学生,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情况。设计问题要难易适度,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提出些什么要求和问题教师都要有所准备。各自已,想想自己对教材、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还有没有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做到了这几点,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生动,教师上课一定轻松自如,学生接受知识一定积极主动,新课程理念一定会得到全方位的彰显。
2 优化课堂结构。有序组织活动。在教学前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简那些费时、低效或无效,停留在形式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设计真正能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互动交流,引发争议达到互补提高之目的的问题和环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过程调控,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得自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精心设计问题。推进师生互动。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能仅仅体现在对话之中。教师要通过问题的提出,启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赏析和理解。因此,语文问题的设计十分重要,应该从大处着眼,教师要独具匠心,适机启发引导。
首先,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问题难度应以水平较高的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其次,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从而很快突破教学难点。第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束缚,让答案具有多元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第四,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的是为何而来。
4 因材施教。分层次指导。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向他们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智能水平高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而对于智能水平低的学生应放低要求。应善于抓住学生特长分层进行教学,使学生的特长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并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各显神通。对于不同智能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引导,促使其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进步。其次,要按照学生的努力程度进行教学。“因材施教”不仅要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进行,但也不能忽略学生的努力程度。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将事倍功半,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还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因材施教,并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应该鼓励他独立思考,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把因材施教与学生自我学习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陕西省洋县槐树关镇中心小学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学现状
1. 学校办学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小学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办学条件差,一些基础设施不到位。许多老师想讲一些知识给学生,却苦于没有相应的教学器材,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不少学校的老师想在农村小学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但是这些小学却连每个教室一台电脑这样的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学生处在这样落后的教学环境下学习,学习的动力将大大降低。
2. 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了解学生需求
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照顾,使得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内向、胆小,不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学校里,他们虽然在课堂上将教师当做权威,习惯听从教师的安排,但是大部分学生与教师的年龄差距较大,不敢甚至是不愿意与教师沟通。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教师无法准确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只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3. 学生的厌学情绪重,在学习上缺乏管教
留守儿童多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爷爷奶奶的年纪较大,对孩子的教育也缺乏正确的方法,有时会过度溺爱孩子,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了解得较少。同时,在农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较多,这种不良的风气也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厌学的情绪更重了,这也导致许多留守儿童进入初中之后就辍学打工的现象频发。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办学质量
农村小学要改善当前的留守儿童教学现状,首要的就是要改善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加入教育资金的投入,做好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引进先进的教育人才,满足农村小学生的基本发展需求。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许不能像一些大城市一样先进,但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至少不应该出现课堂上教师要教学都缺乏教学器具的现象。
2. 师生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在平时由于生活习惯、家庭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制约,致使大部分小学生在平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有些学生甚至在学习上显得不自信,与教师缺乏沟通。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应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留守儿童的身上,给予这些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更多的爱,使他们能够处在一个充满爱的学习环境中,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明白自己和其他学生也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可以经常让班级里的留守儿童来回答教师的提问,并对积极回答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加强与这些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要,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3. 加强思想教育与管理,转变学生观念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收入的提高,教育观念的改变,农村学生辍学外出打工的现象,与过去相比降低了许多,但是在不少农村这样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和管理,令这些学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教育措施,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
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这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管教,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应当及时纠正,教师还可以经常与学生的父母进行电话联系,双方加强沟通与联系,做到细致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争取在班级里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环境,令留守儿童能够在课堂上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改善留守儿童的教学现状。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里一个特殊的存在,并且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而农村要想在未来取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只有将教育发展好,儿童才可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未来的农村建设才有可能往好的方向发展,国家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曾祥文.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业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大学,2013.
【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推荐阅读:
浅谈农村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06-24
宿州市农村中小学防雷设施现状及对策12-20
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09-07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21
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10-12
农村初中写字教学现状及对策11-13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06-24
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新课改教学现状及对策07-13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建议07-03
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