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精选8篇)
数据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在我看来,数据库课程设计主要的目标是利用课程中学到的数据库知识和技术较好的开发设计出数据库应用系统,去解决各行各业信息化处理的要求。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可以巩固我们对数据库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当我们这组决定做大学生就业咨询系统时,我们并没有着手写程序。而是大家一起商量这个系统概述、系统目标、系统需求、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和数据词典。当这些都准备好了之后,我们进行模块的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块设计,而且写出来的代码要求可以实现相应模块的功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分工做好了,最后会由一个人把这些全部组合搭建在一起。我们使用的是Html和php相互嵌套使用,当一个系统做好了之后,我会好好地把程序都看一遍,理会其中的奥秘。
我所负责的是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还有一些界面的实现。还记得自己刚接触html的时候,觉得很感兴趣,所以有一段时间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然而Php
是我刚接触不久的一种编程语言。不过觉得它的功能真的很强大,可以开发出很多大型的系统。但是在做备份和还原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当我遇到错误的时候,感到很受打击。值得欣慰的是,在同学的帮助和大量参考书的查阅下,我把自己的模块做好了。这就是我收获最大的地方。而且,我明白了遇到困难永不放弃的重要性liuxue86.com,我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领悟了只有坚持不懈才会取得胜利。
知识的获得是无止境的,只要你想学,只要你行动,没有什么会难倒我们的。回首这一个多星期的课程设计,我很欣慰。因为我有了动力,有了勇气。谢谢老师对我们的不懈帮助,谢谢学校给了我们这一次实践的机会,也谢谢组员们的关怀。这些美好的回忆美好的东西将永远伴随着我。
数据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二)
数据库课程设计大赛的尘嚣渐渐远去,怀着对这次大赛的些许不舍,怀着对当初课程设计开始时候的豪情万丈的决心的留恋,怀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积累的信心与斗志,我开始写这篇文章,为自己的足迹留下哪怕是微不足道但是对自己弥足珍贵的痕迹并期望与大家共勉。
首先,让我的记忆追溯到大二暑假,在老大的指引下(老大劝我学ASP(ASP培训).net),我接触到microsoft
公司的.net产品。那个时候我已经学过vc和asp,因为windows程序设计实验的课的关系,接触过VB(VB培训),但是没有专门去学他,因为习惯了c++里面的class,int,觉得vb的sub,var
看着就不是很顺心。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个号称“.net是用于创建下一代应用程序的理想而又现实的开发工具”,而且主推c#语言,由于对c语言的一贯好感,我几乎是立刻对他产生了兴趣。我就开始了对c#的学习,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数据交互是很重要的,暑假的时候我把我们这学期的课本数据库系统概论看了一遍。我记得以前用c语言编程的时候,数据是在内存中申请空间,譬如使用数组等等。很耗费内存空间。这个时候就是数据库站出来的时候啦,于是我又装上了sql
server2000,以前学asp的时候用的是access,那个时候只是照着人家做,理论是什么也不是很清楚。
开发的时候我想过用什么架构,c/s模式?模式有很多,怎么选择?我就上网搜索现在最流行的架构是什么。结果搜到了mvc架构,就是你啦。我决定用这个架构,不会,没关系,咱学。just
do
it!前期工作准备好后,那么我就得把我暑假学的.net加以实践。这个时候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利用ado.net操纵数据库的知识。并且对数据库里面的存储过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经过大概2个多星期的奋斗,我完成了我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基于.net数据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并最后非常荣幸的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以及以及新技术应用奖。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给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如果自己有了兴趣,就动手去做,困难在你的勇气和毅力下是抬不了头的。从做这个数据库开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没有一丝的放弃的念头。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出于对新技术的好奇,出于对一切未知的求知。我完成了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不过这只是我学习路上的驿站,未来十年.net的核心技术就是xml[至少微软是这么宣传的],我会继续学习它,包括jave公司的j2ee我也很想试试,语言本来就是相通的,just
do
it!语言并不重要毕竟它仅仅是工具,用好一个工具并不是一件值得为外人道的事情,主要是了解学习思想。古语说的好:学无止境啊。
实际上从学习的经历来看,我们接触的知识体系都是属于比较老或比较传统的,与现在发展迅速的IT行业相比很多情况已不再适用,尤其是当开源模式逐渐走近开发者后更是如此。虽然是一个数据库课程设计,由于本人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是本着对自己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角度考虑的,所以其中也涉及到一些数据库以外的设计。总而言之,这次数据库设计心得体会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
数据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
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上机实践。
我的课程设计题目是线索二叉树的运算。刚开始做这个程序的时候,感到完全无从下手,甚至让我觉得完成这次程序设计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于是开始查阅各种资料以及参考文献,之后便开始着手写程序,写完运行时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实现线索二叉树的删除运算时很多情况没有考虑周全,经常运行出现错误,但通过同学间的帮助最终基本解决问题。
在本课程设计中,我明白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培养了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以及合作能力。这次课程设计同样提高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并对VC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数据结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习是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进行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上机实习一方面能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另一方面,上机实习是对学生软件设计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机器是比任何教师更严厉的检查者。因此,在“数据结构”的学习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主动地、积极地、认真地做好每一个实验,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与专业素质。
通过这段时间的课程设计,我认识到数据结构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需要多花时间上机练习。这次的程序训练培养了我实际分析问题、编程和动手能力,使我掌握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了我适应实际,实践编程的能力。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获益匪浅,对数据结构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数据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四)
两个星期的时间非常快就过去了,这两个星期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进步,获得了多少知识,但起码是了解了项目开发的部分过程。虽说上过数据库上过管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的课程,但是没有亲身经历过相关的设计工作细节。这次实习证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这其中需要的很多知识我们没有接触过,去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我们前边所学到的仅仅是皮毛,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掌握的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同时也发现有很多已经学过的东西我们没有理解到位,不能灵活运用于实际,不能很好的用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大量的实践,通过不断的自学,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学到不少很实用的东西。
从各种文档的阅读到开始的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亲身体验了一回系统的设计开发过程。很多东西书上写的很清楚,貌似看着也很简单,思路非常清晰。但真正需要自己想办法去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难度。经常做到后面突然就发现自己一开始的设计有问题,然后又回去翻工,在各种反复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
我想有这样的问题不止我一个,事后想想是一开始着手做的时候下手过于轻快,或者说是根本不了解自己要做的这个系统是给谁用的。因为没有事先做过仔细的用户调查,不知道整个业务的流程,也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功能就忙着开发,这是作为设计开发人员需要特别警惕避免的,不然会给后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可能会需要全盘推倒重来。所以以后的课程设计要特别注意这一块的设计。
按照要求,我们做的是机票预订系统。说实话,我对这个是一无所知的,没有订过机票,也不知道航空公司是怎么一个流程。盲目开始设计的下场我已经尝过了,结果就是出来一个四不像的设计方案,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没有前期的调查,仅从指导书上那几条要求着手是不够的。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我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和客户的要求,分析现有情况及问题,采用Client/Server结构,将机票预定系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客户端子系统,服务器端子系统。在两周的时间里,不断地对程序及各模块进行修改、编译、调试、运行,其间遇到很多问题:由于忘记了一些java语言的规范使得在调试过程中一些错误没有发现,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调试掌握得更加熟练了,意识到了程序语言的规范性以及我们在编程时要有严谨的态度,同时在写程序时如有一定量的注释,既增加了程序的可读性,也可以使自己在读程序时更容易。
我们学习并应用了SQL语言,对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删除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导入表和删除表、更改表学会了对于表的一些操作,为了建立一个关系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得经过系统调研、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系统调试、维护以及系统评价的一般过程,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很多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的,它涉及到的各种实体、属性、数据流程、数据处理等等。很多时候感觉后面的设计根本无法继续,感觉像是被前面做的各种图限制了。在做关系模型转换的时候碰到有些实体即可以认为是实体又可以作为属性,为了避免冗余,尽量按照属性处理了。
物理结构设计基本没有碰到问题,这一块和安全性、完整性不觉就会在物理结构设计中添加一些安全设置:主键约束、check约束、default定义等。最后才做索引的部分,对一些比较经常使用搜索的列,外键上建立索引,这样可以明显加快检索的速度,最后别忘记重要的安全性设置,限制用户访问权限,新建用户并和数据库用户做相应的映射。
不管做什么,我们都要相信自己,不能畏惧,不能怕遇到困难,什么都需要去尝试,有些你开始认为很难的事在你尝试之后你可能会发现原来她并没有你以前觉得的那样,自己也是可以的。如果没有自信,没有目标,没有信心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当其他人都在迷茫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坚信目标,大学毕业出去即面临找工作,从学习这个专业,到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这次实践可以给我们敲一个警钟,我们面临毕业,面临择业,需要这些实践经验,在困难面前要勇于尝试,这是这次课程设计给我的最大感想!
以上基本是这次实习的体会了,设计进行的非常艰难,编码非常不容易,才发现做一个项目最重要的不在于如何实现,而是实现之前的需求分析和模块设计。创新很难,有些流行的系统其实现并不难,难的在于对市场的分析和准确定位。设计,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数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数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择。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两个,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时器各一个。
2、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平时看课本时,有时问题老是弄不懂,做完课程设计,那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还可以记住很多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功能,平时看课本,这次看了,下次就忘了,通过动手实践让我们对各个元件映象深刻。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liuxue86.com)。所以这个期末测试之后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4、经过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曲折可谓一语难荆在此期间我们也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从开始时满富盛激-情到最后汗水背后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劳动是人类生存生活永恒不变的话题。通过实习,我才真正领略到“艰苦奋斗”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我才意识到老一辈电子设计为我们的社会付出。我想说,设计确实有些辛苦,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但我们可以,而且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配合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大学里一年的相处还赶不上这十来天的合作,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我想说,确实很累,但当我们看到自己所做的成果时,心中也不免产生兴奋;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同样可以为社会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一切,这有什么不好?我们不断的反问自己。也许有人不喜欢这类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设计的工作有些枯燥,但我们认为无论干什么,只要人生活的有意义就可。社会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为社会而工作。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必要失落呢?于是我们决定沿着自己的路,执着的走下去。
同时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某个人的离群都可能导致导致整项工作的失败。实习中只有一个人知道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每个人都知道,否则一个人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工作失败。团结协作是我们实习成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保证。而这次实习也正好锻炼我们这一点,这也是非常宝贵的。
对我们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可喜。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这次实习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非常美好的回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数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二)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LC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主要应用了通信电子线路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内容。通过查找资料,结合书本中所学的知识,完成了课程设计的内容。把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我们对课本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加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在课程设计之前,我们通过各个渠道查找资料后分析验证,经过多次的修改和整理,作了如上的设计思路。虽然这次设计一开始是按照设计要求去完成的,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导致以上的准备资料,在实际操作中都未能派上用场。在这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我懂得了很多,课程设计不光是让我们去“设计”,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能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通信电子线路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增加了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其次对这个课题的理解问题。因为高频的知识本来就不容易懂,所以查找资料和查阅基础知识,花了我们很长的时间。这些都应归咎于自己基础知识的匮乏。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了有关高频原理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动手操作方面,加深了对LC正弦波振荡器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了对高频知识的理解,也对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调试仪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设计时我们根据课题要求,复习了相关的知识,还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这次的高频课程设计重点是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相结合,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的思维能力。在接触课程设计之前,因为这门课程的难度很深度,我对高频是敬而远之的心态,所以基础知识以及逻辑推理思维方面都是相当欠缺。在对高频的实验模块操作方法所知甚少和对调试知识几乎一无所知的程度,最后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课程设计的要求。
数电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
数电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回顾起此次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短短的两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数电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数电课程设计,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这次数电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王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同时,在王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总体来说,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程序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在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的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这次数电课程设计,虽然短暂但是让我得到多方面的提高:1、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在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加深了我们对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对一些常见逻辑器件的了解。另外,我们还更加充分的认识到,数字电路这门课程在科学发展中的至关重要性2,查阅参考书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在设计电路时,遇到很多不理解的东西,有的我们通过查阅参考书弄明白,有的通过网络查到,但由于时间和资料有限我们更多的还是独立思考。3,相互讨论共同研究也是很重要的,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电路设计中的分频器的设计,开始并不理解分频器的原理,但是和其他的专业同学讨论后,理解了分频器的基本原理后,很快的设计了电路原理图。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
数据库课程设计大赛的尘嚣渐渐远去,怀着对这次大赛的些许不舍,怀着对当初课程设计开始时候的豪情万丈的决心的留恋,怀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积累的信心与斗志,我开始写这篇文章,为自己的足迹留下哪怕是微不足道但是对自己弥足珍贵的痕迹并期望与大家共勉。
首先,让我的记忆追溯到大二暑假,在老大的指引下(老大劝我学.net),我接触到microsoft
公司的.net产品。那个时候我已经学过vc和asp,因为windows程序设计实验的课的关系,接触过vb,但是没有专门去学他,因为习惯了c++里面的class,int,觉得vb的sub,var
看着就不是很顺心。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个号称“.net是用于创建下一代应用程序的理想而又现实的开发工具”,而且主推c#语言,由于对c语言的一贯好感,我几乎是立刻对他产生了兴趣。我就开始了对c#的学习,任何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数据交互是很重要的,暑假的时候我把我们这学期的课本数据库系统概论看了一遍(liuxue86.com)。我记得以前用c语言编程的时候,数据是在内存中申请空间,譬如使用数组等等。很耗费内存空间。这个时候就是数据库站出来的时候啦,于是我又装上了sql
server2000,以前学asp的时候用的是access,那个时候只是照着人家做,理论是什么也不是很清楚。
通过一个暑假的学习,基本搞清楚了理论方面的东西,具体怎么用也不是很清楚。但是这为这学期的课程设计打下了铺垫。
来到学校后,随着这学期的数据库课程大赛开始了,我有一个看法就是我自己应该具备的能力不是我会多少,而是我应该具备快速学会东西的能力。遇到什么就学什么。我们有时候很容易被一些专业名词说吓着,包括什么建模,软件工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等。我身边就有很多同学被这些纸老虎所唬住,而没有勇气去接触他们,总是说这个太难了之类的退堂鼓的话,他们低估了自己的潜力同时也压抑住了他们自己的好奇心。
其实都是纸老虎,又不是什么国家科研难题,只是去用一些工具,发明工具是很难,但是用一个工具就容易多了,just
do
it!我记得我做这个数据库之前,我们老师说要做好前期分析,我就在网上搜索用什么分析工具好。最后我选择了roseuml建模工具。在此之前,我脑袋里面没有软件建模的思想,什么uml建模对我而言就是一张空白的纸。但是真正接触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有什么不懂的上网去搜索,这是一个信息横流的世界,有google,baidu就没有不能解决的知识难题。以及后来的数据库分析的时候用到的powerdesigner也是一样。
开发的时候我想过用什么架构,c/s模式?模式有很多,怎么选择?我就上网搜索现在最流行的架构是什么。结果搜到了mvc架构,就是你啦。我决定用这个架构,不会,没关系,咱学。just
do
it!前期工作准备好后,那么我就得把我暑假学的.net加以实践。这个时候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利用ado.net操纵数据库的知识。并且对数据库里面的存储过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经过大概2个多星期的奋斗,我完成了我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基于.net数据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并最后非常荣幸的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以及以及新技术应用奖。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给我的最大的印象就是如果自己有了兴趣,就动手去做,困难在你的勇气和毅力下是抬不了头的。从做这个数据库开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没有一丝的放弃的念头。出于对知识的渴望,出于对新技术的好奇,出于对一切未知的求知。我完成了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不过这只是我学习路上的驿站,未来十年.net的核心技术就是xml[至少微软是这么宣传的],我会继续学习它,包括jave公司的j2ee我也很想试试,语言本来就是相通的,just
do
it!语言并不重要毕竟它仅仅是工具,用好一个工具并不是一件值得为外人道的事情,主要是了解学习思想。古语说的好:学无止境啊!
我很庆幸我参加了这次数据库大赛,让我确实打开了眼界。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二)
经过近一个月的设计与制作,我们组的《2015世界杯观战指南》终于完成了,现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体会记录如下。
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中我主要负责用户登录、注册及数据库维护方面的设计。
1.Delphi是一款功能很强大的软件,其控件之多超出了我的想象,因此在运用时要借助很多资料。要学会查找和利用现有资料来解决问题
2.在设计中用到了很多SQL语句,因此对SQL及程序语句地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
3.后期的软件制作都是以前期的工作为基础的,因此在前期的需求分析及数据库设计阶段要认真、细致。
4.我们是三个人的小组,在设计过程要互相协调,合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
VB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专业骨干课。本课程主要通过VB论述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组建编程的机理,涉及到控制台界面程序、Windows窗体程序、图形界面编程、数据库、网络应用系统等多方面的内容。内容量大,程序设计复杂、同时VB程序调试是在VS环境下进行,在编程过程中环境会自动为用户生成一些必要代码,以降低编程难度,降低学生的编程负担,但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对VB的程序结构把握和了解不全面,对编程机理了解不透彻,学生容易盲目照搬书上代码,不求甚解,似是而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课程设计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书本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应用每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单元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项目,设计编写一个小作品;学完整个课程后,完成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编程项目,使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梳理,以项目完成为手段,全面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目的1.为使学生掌握VB编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组建编程的知识实际技能,除了系统地讲授必要的VB知识,上机练习,做作业外,还应该对学生作较全面的编程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即作课程设计,以达到如下目的:具体应用和巩固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掌握应用VB.NET编程和组建编程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项目设计能力。
2.独立地根据一定的项目要求,查阅资料,写出项目开发目标,分析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课程知识,提出解决方案,编码并上机调试完成系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认真对待。
二.要求
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注意培养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
1.在某个教学单元结束后,完成一个教师布置的、或学生自己拟定的、知识覆盖整个章节的,有一定综合性和难度的项目,要求学生描述出要达到的目标、围绕目标,收集资料和素材,复习所需的课程知识,描述问题解决方案、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直到项目的完成。最后的成果要有完成的作品和相应的文档。
2.在课程结束后,完成一个大的编程项目,其要求与课程单元的项目差不多,只是综合性更强、难度更大、知识覆盖面更广,工作量更大,以全面促进学生复习和梳理学科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文档的书写和编制。
三、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证课程设计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我们还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加强对学生监督和管理。
1.首先讲清楚课程设计的意义,让学生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随时巡视和监督,了解把握和控制课程设计的进展;
3.将学生的作品集中展示、评价、打分,可以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自豪感,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在此过程中可以明确标准,自觉地按照标准来调整自己地学习;
4.将课程设计作为学期成绩的一部分记载,大约占10%,必须完成课程设计后才能参加考试,课程设计不过关,即使考得再好,也不能过。
四、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学生全部都完成了自己的项目、将所有的作品通过超链接网页的方式集成在一个作品集中,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4~6个小作品,每个作品都反映了学生应用课程的某部分知识解决某个问题的结果,通过完成这些作品,学生巩固、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同时学生看到凝聚着自己的心血、汗水、思维和创新的作品,就像一个母亲看到自己呱呱坠地孩子那样充满了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通过同学之间作品的对比,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总之通过课程设计受到了良好的多方面的效果,从考试成绩来看,2004级本科全部都及格了。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四)
这些东西虽然在书本里经常看到,但是不亲身体会,是不会有深刻印象的。
1、一定要先设计后编程,否则会很费力,调试也会没有头绪;
2、不要等程序编好后再补写文档,这样写文档会很郁闷的;
3、注释很重要,否则今天写的函数,明天就看不懂了;
4、编程风格要尽量一致,这样自己看起来方便,别人看起来也方便;
5、程序一修改,注释一定要修改,否则注释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起反作用。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虽然我对程序设计不是很熟悉,但是通过老师详细的讲解,我按照步骤去做,遇到问题的时候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去问同学,问老师,通过这种学习,收获很大,学会了自己解决棘手问题,知道了团结的力量。
刚开始做程序的时候,就是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老师的步骤去做的,结果却发现,怎么运行不了?明明是按照老师的步骤去做的,明明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的,但是就是会遇到一些问题使程序运行不了。开始也没有管那么多,仍然是按照课本上的去做。
第一次,在上机课的时候,我根据老师讲的,在机房里做了一次,但没有做完。于是把东西存在了自己的MP3里面,以便以后上机的时候再来做。但真的没有想到,我的MP3,在一次上电子阅览室的时候,忘了拔了。于是乎,我辛辛苦苦做了一大节课的程序就这样没了。心里真的很不舒服,但是,不舒服归不舒服,这个程序,还是得继续做下去,这么以点点小小的失误不算什么,然后跑到学校机房,继续我的VB程序设计。但由于时间问题,做的还是有点粗糙,还是不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开始的时候打开不了文件,总是出现错误,自己总也找不出来,后来请教了一下同学,结果发现时代码的编写出现了错误,把代码改过来之后,程序终于可以打开运行了。然后,检查的时候,又发现“查找”运行错误,又是代码那里出现的黄色的字样,结果发现,是代码拼写错误,于是,拿着同学的代码对比一下,发现了错误所在之地,然后更正了过来。
经过一番努力,程序终于做完了。
后来,室友看了我的程序,她说运行不了的,就是出现了错误,出现了错误,就应该改过啊,这时的我才恍然大。“是错误,那么就要改正的!”于是当天,我就去了学校机房,再一次运行我的程序,仍然出现错误情况,需要调试,我回忆起上课的时候,老师是怎么跟我们讲的,哪里出现了错误,需要怎么样改正。于是,我就耐着性子,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得改正,编辑代码,一个一个得检查,终于完成了。完成之后,我在运行一下,一切正常,心里终于舒了一口气。经过这次的VB程序设计,让我知道了更多学习的方法。具体如下:(1)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第一,要有自信,自强,积极主动学习.第二,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学好程序设计的信心(2)要了解概念:VB程序设计本身并不复杂,变量,函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概念较多.要真正能进行程序设计,就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应该重视概念的学习.(3)自己动手编写程序,亲自动手进行程序设计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好方法.因此我们得多动手编写程序,逐渐提高写程序的能力.自己动手,编写一些程序,才会有成就感,进而对课程产生兴趣,做起来才比较从容.等你在编写大量程序之后(4)上机调试程序应注意多问问同学,多问问老师、,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5)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第一,程序构思要有说明;第二,学会如何调试程序;第三,对运行结果要做正确与否的分析。
但是,如果以前上课的时候不认真的听讲的话,做这个程序设计就会有点点困难,所以,同时也在提醒我们,学习,任何时候都要认真!
总之,在此次的VB程序设计中,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就不可能完成的很好。所以此次VB程序设计,让我做事情更加有耐心,更加细心,学习更加认真仔细。
vb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六)
在我看来,数据库课程设计主要的目标是利用课程中学到的数据库知识和技术较好的开发设计出数据库应用系统,去解决各行各业信息化处理的要求。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可以巩固我们对数据库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当我们这组决定做大学生就业咨询系统时,我们并没有着手写程序。而是大家一起商量这个系统概述、系统目标、系统需求、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和数据词典。当这些都准备好了之后,我们进行模块的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块设计,而且写出来的代码要求可以实现相应模块的功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分工做好了,最后会由一个人把这些全部组合搭建在一起。我们使用的是Html和php相互嵌套使用,当一个系统做好了之后,我会好好地把程序都看一遍,理会其中的奥秘。
关键词:VB,程序设计步骤,编程习惯,教学体会
一、前言
Visual Basic(下面简称VB)是当前用途广泛、实用性很强的可视化快速开发工具,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员都可以方便地使用它进行程序设计。VB提供的是真正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方法,开发人员只需少量的代码就可以编制出具有标准Windows风格的程序,而且代码维护非常方便,所以很适合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可选的基础课程,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可选语言之一。因此学生如何学好,以及教师如何教好这门课便成为广大高校师生面临和必须探讨的共同话题。
二、VB的程序设计步骤
启动VB并进入设计状态—利用控件设计窗体界面—编写过程代码—调试程序—保存文件—编写帮助文件—生成可执行文件。
严格按照程序设计步骤来设计某一项题目,是确保题目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基本保障。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在VB程序设计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笔者在授课时,对这一点一再强调,并且在讲解实例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白怎样的书写才是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笔者常把不良的编程方式穿插在语句中,运行后出现错误,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
这些习惯可以总结如下:
1. 书写格式应该结构层次分明。
2. 应在程序里面添加必要的注释。
3. 在声明变量时,一定要注意该变量的结果值是否超出了有效范围。
4. 使用变量时,要显示声明,避免使用隐式声明;尽量不要使用variant类型的变量。
5. 给变量命名时,尽量使用有意义的名字。
6. 避免使用缺省属性,明确指出是在引用对象还是在引用对象属性。
7. 在编程的过程中随时运行调试。
四、教学体会
1. 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兴趣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讲解一些有趣的、有实际意义的实例,让学生在生动的实例中体会到编程的乐趣,使程序设计不再枯燥乏味,真正做到学中有乐,并且有一定的目的性,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才能记忆深刻。
2. 课程内容的合理布局。
大部分的教材总是先讲VB语言的基本语法,然后讲VB中对象的使用,或直接讲VB对象的使用,最后才涉及语法的讲解。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这两种课程内容的布局都不合理,因为在实际运用时两者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VB中的对象主要用于构建窗体界面,而程序则要通过编写代码来实现。为了避免学生在初次学习VB语言的时候对所讲语法和所举例题感到茫然,在讲课时,教师可以把这两部分内容穿插讲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他们所学知识的程度来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比如在讲解基本概念时,从中穿插讲解简单的实例;在演示实例时,对学生已学的或未学的语法进行及时的复习或讲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的知识。
3.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VB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法是基本概念,我们要想掌握住某种语言,必须牢牢地掌握住这门语言的语法结构,因此语法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是分不开的,笔者在讲完一个语法后,往往再结合一个实例,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个语法的理解和记忆。笔者在讲解实例时,采用现场演示的方法,根据题意,从设置界面,以及各控件的属性,到代码的编写,和学生一起分析,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参与了某个题目的设计和编程,学会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何入手。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思路比较清晰,大大提高了操作能力。
4. 讲授中通过刻意出现的问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是很顺畅地把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讲解下来,学生可能当时记住了,可是过后很快就会忘记。所以,笔者在实例讲解中常在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故意设置错误点,在运行出现错误后,让学生自己找原因,最后给他们指正。这样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加深了,避免了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5. 和学生及时沟通。
教师无论讲授的是什么课程,都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最终目的。所以,在授课的同时教师一定要和学生相互交流,看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做到学以会用、学以致用。教师应和学生沟通交流,及时总结归纳,找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结语
总之,一门课的教学方法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累积而来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及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地掌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程序的创造和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长海, 陈达.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J].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 (1) .
室内软装饰设计课程是为环境设计专业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通过对室内居住空间设计和公共空间的织物、摆件、绿化等软装饰方面的相关知识传授,对学生设计表达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各类空间软装饰设计与搭配能力、设计与技术表达能力。
本人从事室内软装饰设计教学与实践多年,在课堂上将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本人在室内软装饰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影响教学效果的三大因素
1.对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立足点。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不仅影响着教学环节的开展,而且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一般来说教学目标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划定教学范围与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基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比重有所了解;例如在室内软装饰课程中,教学内容基本确定为:⑴理论知识;⑵设计手绘表达;⑶文字表达;⑷设计程序训练;⑸设计评价等。二是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方法与程序,让学生明白学习完成的过程;例如在室内软装饰课程中,教师应采取多媒体讲授、黑板演示、现场考察、作业点评等教学环节,且应该明确各个环节所占时间。三是让学生知道课程结束后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最终成绩的高低提供打分依据。例如在室内软装饰课程教学中,应告诉学生最终上交的作业形式及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对教学目标描述过少,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略可能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文化差异、道德品质、沟通表达能力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
2.能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处理教材内容
室内软装饰课程是一门以室内设计为基础的设计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如材料学、色彩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教师上课时必须要给学生补充一些教材外的相关知识来增加学生的知识覆盖面。教师对于教材内容进行处理,首先必须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不照本宣科,而是对教材内容可以按照自己想法重新进行归纳整合,对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可以略讲或不讲,比如色彩学在大一色彩构成课程就已经学的比较多,可以一笔带过,而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部分,比如人体工程学,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或不易掌握,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这样能按照学生实际情况理性的处理教材内容,就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高低
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主要指教师的语速、语气、教态、板书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基本功;专业能力则主要指教师本身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水平,综合运用教材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设计课堂结构(教学环节)的能力、观察与引导学生的能力、组织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思想和教学态度等。目前很多高校都提倡教师朝“双师型”转变,对教师的要求进步一提高,因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都综合反映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思想、专业知识水平、文化艺术修养、教育理论功底、教学经验积累等,不容易从表面上看出来,但通过一堂课的设计和效果可以看出教师的功底。因此教师的基本素质可是直接决定一堂课成功的前提。
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经验,我们将室内软装饰课程分为几大模块,设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如图:
教学模块理论课时实践内容实践课时
第一模块室内陈设艺术概述 10 绘制草图,写小论文,理解各类装饰设计风格 8
第二模块室内陈设艺术的空间分类和设计原则 12 绘制草图,写小论文,掌握各类软装饰设计原则 8
第三模块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程序 8 考察各类织物、装饰品造型、材料、价格,联系空间绘制效果图 12
第四模块室内陈设艺术设计赏析 8 剖析已有的案例,分析其优劣,提出改进方案 12
以上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根据教学内容与环节,将本来复杂的教学内容转变为清晰明了的四大模块,使学生对要学习的课程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反映了教师对课程熟悉程度及课程的设计能力。
2.每一教学模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实践相结合,哪怕是理论模块,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环节,符合该门课程的应用型特点。
3.以提交小论文和图纸作为最终考试成绩打分的依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既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又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成绩。
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保证课程教学的完整性、新颖性、启发性、互动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1.采用交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淘汰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课程讲授,分析案例,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同时,采用学生上讲台讲解方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2.案例教学,利用室内设计的有关案例,详细分析其中所涉及的知识,从而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性;
3.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从室内设计方法和效果分析入手,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应用能力。实验实训项目包括优秀软装饰设计现场调研、装饰材料市场考察等。
4.情景模拟教学,根据设计任务,让学生通过上台陈述、角色模拟等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提高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5.建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资料,实践指导,网上答疑,作业上传等子系统。通过教学网站的应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以教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见解。
考核(考试)方法的改进
在课程评价考核中,不以一张试卷决定成绩,而是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使用,并突出过程化评价,使过程化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具体实施中,为了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强调期末考试的同时,提高课堂讨论、参与、实践、平时作业等成绩的比重,期末考试成绩只占60%,平时成绩占30%,出勤占10%。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既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室内软装饰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深刻体会,结合了自己的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如何改进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两周的化工机械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期间我们失落过,也曾一度热情高涨。从开始时满腹激情到最后疲惫不堪的复杂心情,点点滴滴无不令我回味无长。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一开始大家都很有耐心地计算,可到后面很多都不懂怎么算,还有些计算出现了错误。不过我想这毕竟是第一次接触,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另外,在画图过程确实也有些辛苦,事先要定比例,考虑整个图的位置设计,而其中的线有粗有细,也有弧线,我觉得比较麻烦。到了第三天,我感到这画图设计很枯燥,而且看着很多同学第一幅图都画得差不多了,心也开始浮躁了,人累的有些腰酸背痛,但苦中也有乐,在如今单一的理论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有实践的机会。这次设计也是一个团队的任务,一起学习可以让我们有说有笑,相互帮助,更考验了我们团队间的默契,多少人间欢乐在这里洒下,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加近了。
经过将近两个礼拜的艰辛付出,有痛苦也有快乐,有坚定也有抱怨,但是最终我们大伙还是都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12月23日,我的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尽管在设计中遇到的很多专业知识问题,但是通过老师的辛勤指导和同学的耐心讲解,我们迎难而上,我们坚信胜利就在前方。与此同时,在老师的身上我们也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此,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指导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
一、 对硬件设计的一般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该课程设计,我们初步了解了硬件设计的一般流程,课题分析---verilog HDL编程---调试程序---仿真波形---综合生成器件。
二、 学会对简单系统进行分析
刚拿到题目时,感觉非常盲目,没有思路,无从下手。但我们多方收集资料,力求先对同步FIFO有个初步认识,进而去理解同步FIFO的工作原理,最后产生自己的设计方案。当所以准备工作搞定后,我们顺利设计了输入端口时钟信号clk,复位信号rst,读控制rq,写信号wq以及数据输入端口data,输出端口满状态full,空状态empty以及数据输出端口。但是对同步缓冲器的存储单元的表述方法不是很清晰,开始想到可以直接调用现成的双口RAM器件,但是考虑到由于数据缓冲器存储读取并不是随机写入读取,而是按照顺序进行的,所以最后讨论用二维寄存器(8*16)来组成FIFO的存储单元。
三、 自学了verilog HDL编程
因为verilog HDL语言语法和以前学过的C语言比较相近,所以在看了些相关书籍和程序范例后,就入手编写verilog HDL代码,开始时候没有遇到太大问题。但是毕竟verilog HDL和C许多还是有差别的,如case的用法等。但是经过我们一起的努力,顺利的完成了verilog HDL代码的编写工作。
四、 学会使用Modelsim,LeonardoSpectrum软件
学会了常用的IC仿真生成器件的软件Modelsim,LeonardoSpectrum的使用方法。在Modelsim环境中,经过简单的修改调试,运行,但是得到的仿真波形始终不能满意。仿真波形显示控制电路,包括读写信号,满空状态都很正常,不过却出现输出波形为高阻态,进一步验证数据未写入存储寄存器。经过答疑老师的帮助,发现由于开始地址指针指向不明造成此问题,初始化后即解决了此问题。用LeonardoSpectrum综合生成器件也遇到很多类似的问题,不过在耐心老师指导,我们共同探讨研究下最终都得以解决。
五、 加深了对许多课程的理解
IC课程设计联系到很多门课,是对很多理论课的一次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例如在讨论同步FIFO的存储单元方案时候,我们通过查资料对微机原理学的存储器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另外,整个verilog HDL编写过程都是按照C语言要求的结构化,模块化,加上注释的详细清晰,所以也使我们的程序可读行强。
六、 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像这种课程设计,由于要自学verilog HDL,以及Modelsim,LeonardoSpectrum的使用,对初学者来说是个很大的工程,所以我们坚持团队合作,分工明确,有多种方案共同研究拍板,有了问题大家共同探讨,极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总的来说,这次IC课程设计确实学到很多,不仅学到以上六点,而且也锻炼了我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以及遇到挫折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性,这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将会非常重要。
PS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日益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前只是看到别人处理出来的图片,比如宣传海报、大幅广告等,虽然觉得很漂亮,但总觉得这隔自己很远,也从没想过自己去制作photoshop作品。通过这个学期学了多媒体这门课,渐渐的感到PS技术的有用之处,不但实用,而且还非常有趣,很能吸引人的兴趣。
此次的photoshop课程设计是在一个星期内完成的,刚开始我也不知道做什么主题的作品好,因为我一开始还担心我做不好,因为平常在机房练习时有很多东西没掌握,所以我就在决心从头开始,先把老师发给我们的案例看一遍,循序渐进。当我看到一个制作水荷花墨画的视频时我非常惊异,因为其中的去色反相那两部轻易就处理出了黑白水墨画的效果,所以我就仔细的看了几遍这个视频,一步步练习,直到自己也做出那个效果。当我做出这个效果时我内心也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但同时我也发现图片比较单调,这只是非常简易的几部,于是我灵感突生,想到自己来完善这幅水墨荷花的图片,使其内容更丰富,表现出更多的意趣。
设计中我发现自己想要的景物很难绘制出来,就在网上搜索自己需要的素材,导入到原来的荷花图案中,一步步对素材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片。于此我也更深地了解和熟悉了对PS各个工具的使用,图片处理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渐变、滤镜、路径、选框、喷枪、画笔、羽化、钢笔、和文字等工具;也了解了一些快捷键的使用(如Ctrl+T调整大小位置、Ctrl+R辅助线,Alt+backspace前景色填充,Ctrl+D取消选择,Delete删除,Shift+ctrl+i反选等),进一步提高并且熟练了自己对图形图像处理的能力。在图片处理过程中,我也更清醒的认识了自己的不足,有很多效果我还实现不了,所以有时候会想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来实现。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排放管应与大气相通,且不应安装任何阀门。请注意,不要将此排入口连接在压缩机的进气管路上,因为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力随其机组和环境温度而变化,将导致安全阀背压的不稳定,使安全阀失去安全保护作用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课程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做课程设计以前觉得课程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课程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课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排放管应与大气相通,且不应安装任何阀门。请注意,不要将此排入口连接在压缩机的进气管路上,因为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力随其机组和环境温度而变化,将导致安全阀背压的不稳定,使安全阀失去安全保护作用程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也使我们的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我的心得也就这么多了,总之,不管排放管应与大气相通,且不应安装任何阀门。请注意,不要将此排入口连接在压缩机的进气管路上,因为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力随其机组和环境温度而变化,将导致安全阀背压的不稳定,使安全阀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失去安全保护作用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一、优化教学内容和顺序
目前, 市面上针对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编写的教材很多, 但不少教材内容陈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陈旧或已淘汰的构造做法 (如油毡防水、施工缝的处理等内容) 加以撇除, 换之为新的、实用的构造处理手法加以讲解。对于教材中部分琐碎、枯燥的构造内容 (如吊顶、栏杆扶手、木门窗的构造等) 大胆删除, 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部位构造 (如墙体、楼梯、屋顶等) 重点讲解。
调整教学内容的讲课次序:先讲授建筑构造部分的内容, 在学生对建筑基本构造有了大致了解后再进行建筑设计原理的讲授, 避免发生学生在开学初期学习的设计原理到期末课程设计时已经大部分被遗忘。为了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补充讲解建筑发展史, 以及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和西方典型建筑 (如中国的四合院、西方欧式建筑的特点等) 。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对建筑历史、典型建筑分析更有兴趣。在教学中, 通过对这些拓展知识的讲解, 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这些建筑在当代如何设计, 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将满足功能需求和体现建筑的艺术美结合起来。通过类似的换位思考,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精心准备教学PPT, 根据教学需要在PPT中放入大量的工程实例照片, 到不同的施工现场拍摄, 收集重点部位 (基础、墙体、楼板、楼梯、屋顶等) 的实际施工处理手法。教学实践证明对某些构造如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防潮处理等, 在课堂讲授中先播放实际工程施工录像, 再讲解对应的构造处理, 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
对于比较抽象的建筑设计原理, 采用天正建筑以及Skech Up软件自建典型的建筑模型, 充分利用这两个软件自带的人物、家具、设备库以及仿真动态实时观察的优势, 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从外到内观察建筑模型, 感受不同设计理念所带来的变化。例如, 在讲授房间高度确定时, 用Skech Up软件自建不同高度的房间模型, 并在其中放入相同的虚拟人物、家具设备和灯具等模型, 让学生观察房间高度对实际使用的影响。此外, 自建相同高度不同面积、相同面积不同高度的房间模型, 并放入虚拟人物、家具设备, 让学生体会房间高而窄、宽而矮所带来的视觉区别。在讲解建筑立面设计时, 事先采用天正建筑软件绘制建筑平面图并生成立面图。在讲课过程中, 利用天正建筑软件的立面门窗、阳台替换, 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立面门窗和阳台造型, 引起整个建筑立面在建筑美学方面上的变化。课堂上的这一系列模型演示, 让学生感觉非常新奇, 不但能够充分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 也能激发学生课外自学这两个软件的热情。不少学生会在课外主动自学这两个软件, 在学习和使用这两个软件的过程中对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有深入的理解。
三、重视绘图能力的训练
我校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就已经学习《建筑制图》这门课, 但直到大二下学期期末时才开始进行第一次独立的课程设计。时隔一年的时间, 大部分学生对基本的建筑制图要求, 如建筑平、立、剖图上哪些部位需要用粗实线绘制, 哪些部位需要用中实线或细实线绘制, 粗、中、细实线的线宽是多少, 尺寸线间距是多少, 轴号的直径是多少, 文字标注该用几号字等, 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不做任何准备直接让学生在期末进行课程设计, 在学生交上来的设计图中皆可能出现草书和行书, 更不要提所绘制的设计图符合建筑制图的要求了。
针对学生书写不规范的现象, 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就应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后练长仿宋字。为了避免学生不好好练字, 特别要准备长仿宋字的字帖, 字帖中有0~9这10个阿拉伯数字, 还有常用的建筑术语。学生用半透明的临摹纸进行临摹, 每周交两张练字纸, 写得不好的重写。期中进行随堂写字测试, 划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对写字评为差的学生重点管理, 强化练字。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 写字成绩也应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对于学生绘图不符合制图要求这一现象, 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补充讲解建筑制图的基本要求。同时, 结合授课内容, 分次要求学生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墙身剖面、楼梯剖面等内容进行抄绘。对学生抄绘的图, 要进行逐一指正, 对不符合制图要求的退回修改。教学实践中, 学生的第一张抄绘图往往问题百出, 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被退修, 情况严重的甚至重画。但经过这一严格要求的抄绘后, 会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为了避免抄绘图退修或重绘, 在后继的抄绘中, 学生会严格按照制图规范进行绘图, 杜绝期末课程设计图纸不符合制图规范的现象。学生在抄绘图纸的过程中, 会初步掌握建筑方案表达的基本方法, 为课程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学校房屋建筑学期末课程设计三个题目, 分别是单元式多层住宅楼设计、十二班中学教学楼设计以及全日制六班幼儿园设计。对于单元式多层住宅楼, 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得比较多, 设计难度相对较小;而十二班中学教学楼设计, 尤其是全日制六班幼儿园设计, 存在一定的设计难度。因此, 在建筑设计相关内容的讲授时, 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拓展讲解, 让学生熟悉它们各自的功能要求、不同功能的房间或空间设计的要点、单个房间或空间如何串联形成建筑整体、哪些造型手法会使功能需求得以满足并体现建筑的审美需求。在理论讲解的同时, 给学生展示不同建筑大师设计的方案, 引导学生对大师的设计进行分析, 理解设计意图并学习设计手法。
课程教学结束前三周,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 将每班学生按照设计题目分为三大组完成“身边的建筑”调研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 根据设计题目对校园周边指定的住宅楼、中学楼或幼儿园进行实地探访、调查体验、拍照记录, 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学生提交调研报告后, 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指定设计题目的方案构思, 为课程设计做准备。
五、重视初步设计审查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为期两周, 第一周进行初步设计, 分为两个阶段:方案构思评价和草图设计。在课程设计开始前, 学生应完成方案初步构思, 即完成建筑平面组合, 绘制方案构思简图。课程设计的第一天, 以组为单位, 先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对方案进行讨论, 然后由教师根据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点评。
课程设计第二天, 学生开始进行草图设计。由于方案构思比较粗略, 很多具体尺寸并没有被确定, 因此在草图设计阶段, 为方便学生修改, 不必要求学生设计的草图符合制图规范, 所有线条一律用细线绘制。在草图设计过程中, 强调学生要查阅设计规范, 尤其要注意《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以及设计题目对应的《住宅设计规范》、《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幼儿园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这些和设计有关的规范要求, 在课程教学中应事先讲解, 但考虑到知识的遗忘性, 在设计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给予不断强调。草图设计阶段不需要绘制全套图纸, 只需要绘制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以及正立面图。学生绘制完毕的设计草图, 教师要逐一审查, 直到设计合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绘制正式图纸。
在绘制正式图纸的过程中, 要强调学生严格按照建筑制图规范绘图, 由于有了前期抄绘图纸的经验, 学生在该阶段普遍能顺利完成任务。
六、结语
房屋建筑学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对学生第一次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任务, 不能只依靠课程设计的短短两周时间, 而要从学期初始就做好准备。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地、精心地备课, 在课堂上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 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设计、绘图能力的准备和训练。对于学生的每次作业, 教师都应认真批改, 及时返回给学生, 才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 及时加以改正。除学生的努力之外, 教师也应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 广泛阅读, 不断进修, 掌握最新技术以及有过硬的设计能力, 才能上好房建课, 指导好学生的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必瑜, 王雪松.房屋建筑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2]李必瑜, 王雪松.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南[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
关键词:主体性;积极性;教学目标
暑期八月份我参加了教育学院组织的新课程培训,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认识到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今年我国实行了第八次课改,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我校也在积极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下面我将就自己的学习体会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我们学校是市里的二类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所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我针对这一现状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好,也让基础差的学生吃好,我经常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影像和图片等手段讲解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知识,也是为了让来自农村的学生能看懂、接受。因为有的知识光说没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我认为这些是不可取的。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毛泽东同志说过:“活到老,学到老。”不能跟上时代步伐的老师又怎么能教出好的学生来呢?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一、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啊!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这样做之后,你会觉得学生看你的眼神在改变,他们知道老师在关注他,所以也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我教的一届毕业班学生,在毕业时和我说:“老师,我之所以能考上大学,和你在高三时对我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其实我在高三时对这个学生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告诉他要努力,时常走到他的身边拍拍他的肩膀,时常提问他,在我看来很小的事情,却让他有这么大的改变。所以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救一个人,也可以害一个人。
二、课改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还要尽量地搜集知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产生共鸣。化学学科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解相似相溶原理时,可以给学生讲衣服上有了油渍应该怎么处理?为什么这么处理?然后再告诉学生原理,这样学生在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应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以“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老师不但要教学生科学知识,也要教他们生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面对生活所必需的能力。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地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改革的意义
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體现出来,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我们教师改革教育观念,还要改革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再次,课改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知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能够与老师产生共鸣。化学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通过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最后,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过去的学校是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老师被动地教书,管理者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工具。管理上,对于那些调皮的学生,不服老师管教的学生,上课和老师唱反调的学生,都是不能在学校生存的。我外甥的学校里,老师讲课时有个学生总是在老师刚把题出完,问题刚刚问完不久,这个学生就把答案说了出来,这个老师的做法就是,“你出去,罚站!”可想而知这孩子以后会成长成什么样,而且领导还默许了这件事,所以管理制度不改,学生的前途还是堪忧啊!
总之,21世纪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教师除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外,还应更深入地进行教学实践,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才能成为实施创新教育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
(作者单位 吉林省白城市第四中学)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课程设计体会12-30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06-21
课程设计心得与体会12-09
电子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07-12
dsp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2-08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06-16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之心得体会07-17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怎么写09-30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心得体会06-06
课程设计设计感想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