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共11篇)

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 篇1

摘要:近年来自杀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重要原因。自杀意念是自杀者的早期心理活动,它的产生增加了成功自杀的几率,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更易受到影响,但当前人们对其认识不够,更加促使了幼儿心理畸变的产生。当然幼儿心理畸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综合分析并提出对策,以避免其发生,确保了祖国未来花朵的健康茁壮成长。

关键词:幼儿自杀意念;危害性;心理畸变的产生;健康成长

一、幼儿心理畸变的危害性

(一)幼儿自杀意念的相关含义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这里所指的行为主体对象包括从幼儿到成人的所有对象。而幼儿自杀则只针对自杀主体对象中的幼儿。自杀根据其结果划分,可划分成以下三个形态: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成功。自杀意念是这三个阶段的起始点,它就像导火索。自杀成功必定是由自杀意念导致,而自杀意念未必产生自杀行为,可见控制自杀意念产生的意义十分重大。自杀意念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活动或自杀行为产生的动机,个体因某些偶然体验而胡思乱想并产生自杀的念头,却未真正的实施。通常人们认为幼儿期不存在自杀问题,关注焦点放在了身体营养的供给、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对幼儿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度不足,为幼儿自杀意念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二)幼儿心理畸变的危害性

幼儿阶段作为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期、人的社会化发展的基础期、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的发展影响甚广,小至家庭,大至社会,甚至国家。就家庭而言,他们是父母的希望,一旦心理畸变,产生自杀意念将严重影响家庭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父母良好的情绪、生活和工作。就社会而言,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一旦产生自杀意念将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当自杀意念产生时,他们思想和行为会变得消极,对于生活失去信心,对于学习失去兴趣,处在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就国家而言,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一旦产生自杀意念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繁荣稳定。自杀意念就像一颗毒瘤,它对幼儿的侵蚀更是严重,因为幼儿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和根基,如果根基动摇了,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总之,幼儿自杀意念不仅危害到家庭,更危害到社会和国家,值得我们重视。

二、幼儿心理畸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不和睦

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重要课堂,是幼儿主观体验和外部行为的实践课堂。当家庭缺乏和谐时,父母常出现争吵、打架、摔东西等恶劣行为时,幼儿的身心深受影响,他们会对生活产生厌倦感,主观体验将出现错位,认为家庭就是争吵和打架,缺乏和谐友爱。他们的心理开始扭曲,厌烦家庭和父母,停止了与父母的交流沟通,长时间的情感积压,可能使其产生抑郁,幼儿自杀心理开始萌发。单亲家庭中的幼儿更易萌发自杀的意念,他们面对的压力更大,不仅有来自外界的“有色眼镜”,而且还有来自继父母对他们的冷淡,甚至是暴力,加剧了幼儿抑郁心理的产生。

(二)父母的教育方式欠佳

幼儿自杀意念的产生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幼儿处于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萌芽期,这个时期的他们好奇心强、胆子大、模仿能力强,但同时对事物的兴趣又存在不稳定性,易走极端,此阶段父母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适当的教育方式会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反之错误的教育方式,如打骂等体罚方式则使孩子产生惊吓与恐惧,久而久之,幼儿心理产生阴影,失去了原来的欢乐、好奇心和兴趣,开始变抑郁,由于这些困绕幼儿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聚集在心底,促使他们的抑郁加重。有的幼儿甚至在家长的打骂教育下,变的暴力,常欺负别的小朋友。当他被老师批评时,又会觉得老师不公平、不喜欢他,到处都是灰色的,心理严重扭曲,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抱有失望的态度。

(三)学习压力大

当前,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发生了改变,他们更加注重的是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他们的教育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学习成绩最棒,且多才多艺,而忽略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很多家长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他们忘记了幼儿的天性、违背了幼儿发展的规律,如一些家长剥夺了幼儿的休息时间,让其利用周天学习唱歌、跳舞、写字、主持、跆拳道等,将一天,甚至两天都安排满档,剥夺了幼儿玩的时间。还有些家长把自己没有完成的理想转嫁给孩子,让幼儿学习一些他们并不喜欢的东西,这样的教育只能让孩子的压力增大,产生厌学,感受不到生活的愉快、童年的乐趣。甚至有些幼儿面对这样的压力难以调解,又不愿和父母沟通,从而产生自杀的意念。

(四)与小朋友关系不好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和生活的摇篮。幼儿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和小朋友的和谐相处就成了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一课。当幼儿性格开朗,善于和小朋友交流相处时,他们会非常喜欢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利于健康愉悦心理的形成。反之,沟通能力差、不善言谈、难以与小朋友相处的幼儿,则表现出沉默寡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具有暴力性,这使得他与小朋友间增加了一道屏障,使他更缺乏朋友,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友爱,内心充满了冷漠、孤独与愤世,感受不到自已存在的重要性,易出现自卑、自弃、易怒的现象。幼儿心理严重扭曲,情绪不稳定,性格脆弱,对死没有概念,易产生自杀意念。

(五)老师的忽视与冷漠

幼儿教师是幼儿健康成长的灯塔。幼儿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因为此阶段幼儿擅于模仿、自主性较差、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可塑性极强。当前一些教师的自身素质不够高,常带着情绪上课,在组织活动时很容易急躁、不冷静,有时甚至出言不逊,严重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打击了幼儿的自尊心,使得一些幼儿从开朗型转变成沉默型,易产生抑郁的心理。还有些老师对工作不够热情,常心不在焉,她们很难观察到幼儿言行的一些变化,正是这种忽略使得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感到更加的孤立和无助,得不到小朋友的喜爱,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加重了他们的抑郁心理,抑郁的`加重增加了幼儿心理畸变产生的几率。

三、疏导对策建议

(一)创建和谐家庭

家庭是幼儿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家庭氛围和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及身心健康有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可给予孩子欢乐、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幼儿可以感受到爱、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生活充满憧憬。反之,易使幼儿产生抑郁心理,甚至自杀意念。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共同为孩子创建和谐快乐的家庭环境,多为孩子带去欢笑,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或动手,要把夫妻间的相互体贴、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更多地展现给孩子,让孩子也感受其中。父母在生活中应不断学习,注意自己的言行,让家庭中充满文明的符号,增强家庭成员的团结性。

(二)建立良好的父子或母子关系

父母应创建“民主型”教育方式。家长应认识到教育是循序渐进,应正确地引导,应坚决杜绝“专制型”“暴力型”“放任型”的教育方式。在工作之余,父母应多了解幼儿的心理,要把握幼儿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和孩子交朋友,避免与其产生对立的关系。如民主式教育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父母主要采取理解和关心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和父母关系的平等,愿意把父母作为朋友,愿意与父母交流沟通,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幼儿的心理不满得意释放,有效降低了不良心理产生的几率,使幼儿对未来充满欢乐与希望。

(三)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长应增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将幼儿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贯彻并落实到每个家庭。如家长应多关注幼儿的言行,并积极有效地对其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确保幼儿心理健康。其次,树立正确地教育观。更多地要理解幼儿的想法、听取幼儿的合理要求,如在学习的选择上,应凭孩子的兴趣。幼儿还处在玩耍的阶段,应满足其天性,留给他们适当的玩耍时间,有时玩耍也具有开拓思维、放松心情的功效。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应遵循幼儿心理特点,并结合游戏进行,不能单纯地灌输。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你痛苦时,可以带给你欢乐;在你失落时,可以带给你鼓舞;在你无助时,可以带给你帮助。在家庭中,父母应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可以通过大量的故事进行教育,让孩子认识交往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交往。其次,父母要起到表帅作用,在你们的良好人际交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如多携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感悟,从而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在幼儿园里,老师应正确引导幼儿进行交往。可以通过合作性游戏和活动来培养幼儿交往能力,也可经常给幼儿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在幼儿心里,老师说的话就是圣旨,老师应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注意自身的言行,与同事及家长和睦相处,为幼儿做好榜样。

(五)加强幼师的敬业精神

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 篇2

运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孩子参与音乐, 促进幼儿智育的发展。音乐家冼星海也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 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每名幼儿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因此, 我们不妨多找些小朋友们喜爱的歌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在教授音乐时, 我们不妨创设图画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语言故事描绘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情感体验和情境, 从而增强对教材的理解, 促使他们产生用音乐来表达的欲望, 同时也受到一定的性情陶冶, 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如在教授《春天来》这首歌时, 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春天来了, 外面的世界真美啊!瞧!有谁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听!是谁在为春天歌唱?美丽的花儿、嫩绿的草儿、可爱的小朋友”, 让每个孩子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把孩子带入诗一般的意境。或者将歌曲融入故事情节当中。如歌曲《小熊过桥》, 我就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将歌曲通过角色对话演唱出来的, 这样, 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 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这种状态下的幼儿再进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要小朋友们一唱, 都能表现出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情绪。在音乐游戏, 歌表演中, 伴随着对孩子们的品德和情感的教育, 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得以培养。这些歌曲打开了幼儿思维的窗户, 充分发展了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因此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 幼儿的智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实践性”原则

通过孩子自身对音乐的“体验”, 适当更新教学内容, 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 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 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幼儿年龄小, 知识经验贫乏, 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 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不能是一种灌输式或强迫训练式的教育, 而必须是一种更为自然, 更为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教育, 即生活化的教育。

在生活教育中, 我一方面注重环境对幼儿的影响及实践。创设幼儿小班音乐环境时, 我把不同色彩的颜料兑上不同高度的水, 装进七个透明的小酒瓶里来表示音乐的高低, 让孩子动手实践。一开始是五颜六色的颜料吸引了孩子的眼球, 在慧慧小朋友的一次无意敲敲打打中, 孩子们发现了音乐的高低不同。一段时间后, 孩子们只要一有空就去敲敲打打。等到幼儿熟悉旋律, 我就投放大量的音乐活动材料让孩子们在自由时间里, 可选择喜欢的乐器操作。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幼儿探索, 丰富幼儿的乐感, 发现音乐的美感。

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培养幼儿对节奏的练习, 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 是歌曲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培养和发展幼儿音乐才能的主要内容之一, 节奏也是幼儿在音乐中最难掌握的, 因此, 应重视幼儿节奏感的培养。根据幼儿喜爱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郎》, 并配合肢体动作, 创编成一个小班的节奏反应游戏, 游戏内容如下:

喜羊羊喜羊羊喜羊羊 (说到最后一个“羊”时, 幼儿做喜羊羊造型, 教师扮演灰太狼去捉未反应过来的幼儿)

X XX X XX|X X X—| (同上, 幼儿做美羊羊造型)

美羊羊美羊羊美羊羊

灰太狼灰太狼灰太狼 (教师扮成灰太狼, 幼儿变成小蜜蜂去蜇灰太狼)

游戏可在一日生活中进行, 刚开始幼儿对歌曲旋律较熟悉, 可先带幼儿唱歌曲玩游戏, 然后让全体幼儿通过拍手、拍腿、拍肩等方式打节奏, 最后边打节奏边和老师玩游戏。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幼儿非常喜欢, 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里掌握了乐曲的基本节奏, 满足了活泼好动的天性, 同时在悦耳和谐的歌声中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 这使他们感到身心轻松愉快, 消除了身体疲劳与紧张感。

三即兴性”原则——音乐影响“创造力”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艺术, 有其特殊的语言——音区、音色、节拍、节奏、旋律、速度、调式、和声等各要素。教师要引导幼儿了解音乐的特征, 懂得“音乐语言”, 进而认识、理解作品的过程, 激发孩子的潜能。

3-6岁的幼儿的潜能是无穷的, 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孩子的多种感官功能, 调动孩子积极性, 在“乐”教“乐”学的境界, 运用肢体语言, 激发孩子创新的潜能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在情感共鸣、心灵触动的真实感受中, 发展孩子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如:在韵律活动中让幼儿自己来创编, 不仅能使幼儿的动作能获得发展, 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且陶冶其情操, 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为将来良好个性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音乐教育的影响不止是以上这些, 它还可以影响幼儿智力的发展, 注意力的提高, 促进幼儿学会自我控制, 满足幼儿成就感。

四结语

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 篇3

一个人在生活中,对某些危及机体生命安全、影响身体健康的异常刺激感到害怕,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对某些正常的而又于人无害的刺激一味感到害怕,则是完全不正常的,严重的甚至还会损害身心健康。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幼儿惧怕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克服的方法做一些探索,以便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儿童良好的个性,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惧怕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对幼儿惧怕心理产生原因的认识很多,例如陈鹤琴指出“儿童生来所怕的东西不多,惧怕大都是后天养成的。家庭教育之不良,周围邻居之恶劣影响,于是慢慢养成了种种惧怕的习惯,如怕黑暗、怕狗、怕猫、怕昆虫等,都是对于人生有很多不便的影响。”而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罗素则指出“出生后最初几个月的婴儿似乎根本没有恐惧本能,从来没有受‘黑暗可怕’暗示的孩子似乎也不害怕黑暗,许多我们认为属于本能的恐惧都是后天养成的。成人不大惊小怪,恐惧也就不能产生。”如此看来,幼儿惧怕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成人对幼儿的消极影响。综合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幼儿惧怕心理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条:

(一)个体不愉快的经历

个体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往往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1岁以下的幼儿对所有的动物都几乎没有恐惧感,甚至一条小蛇也能让幼儿异常兴奋,但如果家长因为害怕小蛇会伤害到幼儿而异常惊恐地大叫,这样,幼儿就会从心理上产生一定的防备。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沃森曾做过一个实验:每次在孩子看老鼠的时候就在孩子脑后反复敲一下锣,来教不满周岁的孩子害怕老鼠,敲锣声令人害怕,然后老鼠通过孩子的联想也变得可怕起来。由此可见,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会让个体形成一种深刻印象,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个体经历中的一些事物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认识,由此会让幼儿产生一种惧怕心理。

(二)成人的胆怯心理

如果与幼儿经常接触的成人是一个胆怯的人,那么他的胆怯也将会很快传染给幼儿。比如妈妈是一个非常害怕小狗小猫之类动物的人,那么她的这种恐惧感也将很快影响到自己的孩子,使孩子也会对小狗小猫之类的动物产生一种惧怕心理。

(三)事物的新颖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特恩曾指出:“如果儿童遇见了任何与他所熟悉的认识过程不符的事,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新东西突然以强大力量冲击旧的东西,将熟悉的概念挪到未曾意料的混乱中,而没有可能马上理清,然后引起强烈的不安的震动,即对神秘物的恐惧。”尤其是在幼儿阶段,这种情况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一个尚在妈妈怀抱里的幼儿,当看到陌生人跟他打招呼或与他逗乐的时候,幼儿会立刻把头埋进妈妈的怀里或避免与陌生人对视,由此可见,事物的新颖性会对幼儿惧怕心理的产生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四)外部消极语言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来自于同伴、父母等人的一些消极的语言信息也会对孩子惧怕心理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当孩子不听话或者不顺从父母意愿的时候,许多家长为图省事喜欢用一些夸张的、恐怖性的语言来逼迫孩子就范。如“再不好好睡觉大象就来把你背上山去了”等,这种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家庭生活中并不罕见。孩子受到大人的这种言语恐吓后,容易产生对外界的错误认识,并由此在内心深处形成对某种东西的惧怕。

(五)外部媒体消极信息带来的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电视等媒体信息也可能会导致幼儿惧怕心理的产生。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电视等媒体上的一些恐怖镜头往往会让孩子想入非非,由此导致幼儿恐怖心理的产生,并且这种心理甚至会延续到成年。

二、消除幼儿惧怕心理的对策分析

(一)逐步熟悉陌生的事物

对幼儿不合理的惧怕可通过让幼儿逐步熟悉的方式来消除恐惧。例如,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每当看到天花板上一些模糊影子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得非常害怕。于是我便用手指在墙上或天花板上弄一些影子,有时候还会拿着她的小手指一起弄影子,渐渐得她开始喜欢上这种游戏,还时不时自己拿着小手指晃来晃去,然后看着墙壁上自己小手指的影子晃来晃去便会高兴得大喊大叫,这样很快就消除了她对影子的恐惧。再比如,有人送给女儿一个音乐小屋,上面有很多的动物图案,按这些动物图案时小屋就会发出对应动物的叫声。对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叫声女儿似乎一开始就特别适应,也非常喜欢,但每次按到牛图案的时候,因为牛的叫声有些低沉,女儿总是显得非常紧张和害怕,并且开始对这个音乐小屋产生了一定的惧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把这个玩具收走,而是放在相对远点的位置,并在女儿比较开心的时候按一下小牛的图案。虽然牛的叫声依然会让女儿有些紧张,但渐渐得她开始习惯了这种叫声,最后完全消除了对这个玩具的惧怕。一般说来,在采取合理的措施让幼儿消除对事物的惧怕之后,最初使幼儿产生惧怕的神秘感甚至能够给孩子带来愉悦。因此在实际生活及对幼儿的教育中,我们对幼儿一些不合理的惧怕一定不能简单放任,而应该通过合理措施让幼儿熟悉他所不清楚的事物,逐渐消除幼儿的惧怕心理。

(二)用自豪感来抵消惧怕心理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段正常胆怯阶段:动物、奇怪的声音以及各种不同的新事物都能引起孩子的恐慌。其中如何抵消女儿对大海的恐惧曾让我大费周折。第一次带女儿到海边是在女儿大约两岁半的时候,她一开始来到海边几乎不敢离开大人的怀抱,由远而近的海浪,海浪的声音,甚至沙滩上小朋友挖出来的一个个小水坑都能让孩子极其恐慌。为了消除女儿对海的恐惧,我们先把女儿带到离海水比较远的沙滩,并陪女儿玩挖沙的游戏,渐渐地她不再畏惧挖沙挖出来的海水,而且很快喜欢上了挖沙的游戏,并开始尝试着把小脚丫放到自己挖出来的小水坑里,这样就消除了女儿对海水的恐惧;为了让女儿熟悉海浪的声音,我们特意在涨潮的时候带她到海边听海浪的声音,并在她熟悉海浪的声音后,带她到能看见海浪的地方,使她注意到海浪来了之后又走了,再加上其他孩子的示范,才使她最终能靠近海浪而不感到恐惧。但她依然不敢赤脚在海水里玩耍,于是我们在她露出对海水的恐惧时会通过语言让她感到害臊,而一旦她表现比较勇敢的时候就热烈地称赞她,这样很快她不再抗拒赤脚走在海水里。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对海的恐惧感尚未完全消除,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自豪感的抵制。

(三)科学合理的解释

孩子的恐惧心理有的来源于想象作用,有的来源于本能作用,而对一些神秘物的恐惧更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本能作用,比如对黑夜的恐惧、对闪电的恐惧等。对这些因为本能作用而产生的恐惧,最恰当的根除方法无疑是给予孩子科学合理的解释。只要有可能,就要向孩子解释任何使他恐惧或感兴趣的一切,这样甚至可以把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转变成孩子进行探索的兴趣。

(四)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如果想要消除孩子的恐惧,首要的一点就是自己没有恐惧。如果你害怕打雷下雨,则孩子第一次在你面前听见打雷就接受了你的恐惧。因此,父母一定要在一些比较容易让孩子产生惧怕心理的事物面前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自己的表现来避免孩子惧怕心理的产生。

幼儿惧怕心理的消除是一件复杂、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教师除了要掌握正确的认知方法外,还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当幼儿表现出惧怕心理的时候,除了要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外,还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搂抱、亲吻、解释等来缓解、降低直至消除幼儿的惧怕感。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陶保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英]罗素.幸福之路.傅雷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 篇4

一、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尽管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制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就必须考虑以游戏为主,即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必须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进行教学,这一点,对农村幼儿园来说,尤其值得重视,目前,许多农村幼儿园因为教学理念、师资水平,更由于各幼儿园之间的生源争夺等原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极为严重,这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二、注意消除隔代教育的不利影响

1.隔代抚养较之父母抚养,更易养成孩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老人的心都比较慈、比较善;再加上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什么事都依着孩子,迁就孩子,为孩子辩解。而在这种溺爱、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这实际上给孩子培植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病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隔代抚养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

3.隔代抚养最严重的危害在于这种抚养方式极可能导致小孩心理变异,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和疾病。

那么,如何消除“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呢?近几年,我园针对隔代教育现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措施。

1.举办祖辈家长学校,解决祖辈共同的困惑问题 俗话说:做到老,学到老,还有三行未学到。要想让祖辈们更好地教育好下一代,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必须改变祖辈们陈旧的教育方法。我们根据祖辈的特点,安排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介绍科学育儿知识为主,再请一些年长有经验的家长来讲课。在讲课时,多举一些生动、有说服力的、使祖辈们能去尝试的例子。

2.充分利用接送时间,做好交流沟通工作

孩子在家里接受了不正确的教育,在幼儿园里往往很快就表现出来。利用每天接送的时间由老师向老人们及时反馈,以便及时纠正,是很有必要的。祖辈家长大多话较多,教师要耐心倾听,用最诚恳的态度,如注视对方,点头、微笑等表示认同。这样祖辈家长就会对你产生信任感,也就愿意进一步与教师交换意见了。同时,在聆听的过程中,还要及时了解家长的需要、困难,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3.做好家访工作 无论什么时候,家访都是教育的有效手段。要使隔代教育正向发展,教师应该做好家访工作,看看孩子在家里如何活动,爷爷外公们的教育是否有问题,都可以从家访看出来;同孩子、老人们在家里交流,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祖辈隔代教育中的问题,我们经常组织幼儿园教师深入幼儿家庭,上门对祖辈面对面指导。

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 篇5

【摘要】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初中生逆反心理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逆反心理 不良倾向 消极对抗 尊重学生 对立情绪

1、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争议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比如:对于先进人物的宣传,人们的反应不仅冷淡,而且反感,甚至贬低宣传及宣传者;当见到商品广告出现“物美价廉”字眼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种商品的质量肯定是次的”;还有人说:“我一见到他就反感,一听到他讲话就不舒服”……凡此种种,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初中生在儿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

1.1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

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 1

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1.2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

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1.3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

在一些初中生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1.4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

有逆反心理的初中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2、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2.1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习,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面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

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2家庭的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高,超过了孩子所能相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不正常的无形压力,易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

2.3学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数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臵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集体里,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们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臵,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

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里取得一定的地位,试图用各神手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甚至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3、教师应该怎样引导

由于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因此,作为被师,我们有责任对存在逆反心理的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之科学转化。

3.1教育者要有正确的观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客观存在及科学转化的方法。告诉学生,逆反心理有明显的缺陷:不分是非、善恶,一味地排斥、反对。这样做实际上是头脑简单、幼稚、不够成熟的表现,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是长辈,学识和经验比较丰富,而且教育青少年都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目的是教育、关心和帮助青少年,而不是故意找茬。也许长辈的态度不太友好,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厉耳利于行。”应该正确对待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键康的表现,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应该培养有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我们要区分盲目反抗和合理的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行为模式,是幼稚、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我们应该把前者科学转化为后者,这样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3.2教师应努力尊重学生

逆反心理强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他们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过去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尽量对学生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觉得老师真心实意地对

他们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尽量多鼓励、表扬而尽量少批评、指责。“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教师还应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差生”身上的优点,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

3.3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学生在班级中生活,这种班级生活构成学生的“心理活动空间”。当代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不同的班级具有不同的心理气氛,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具体行为,学校的教育实践证明,营造一个具有民主、宽容、善意友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逆反心理等攻击性心理及行为。教师应善于采用组织手段,在班内组织起有一定层次的正式关系网络,为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形成丰富的责任依从关系提供充分的条件,从而使他们逐步深入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针对存在逆反心理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帮教小组,给他们在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予以特别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他们会逐渐消除对立情绪,乐于接受大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从中得到教益。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并发挥其教育效能,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减少消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使班级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产生兴趣,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学习交往,从而对活动感兴趣、热爱集体,逐渐改变原来的态度和看法。

3.4指导家庭教育优化

教师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如果能够意识到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上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可以引进一个原理——适度原理,即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应采取适中的原则,既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要符合子女的实际,否则家庭

教育的功效就会削弱。

首先,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的爱。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后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在家庭教育中,“严厉和慈爱——是一个最难解决的问题,正如奎宁一样,爱的要求是有一定份量的”。因此,父母对子女应该理智、有分寸地爱。

其次,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实际情况。目前,一部分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总之,适度原理对家庭功效的正常发挥、优化家庭教育、改善父母子女关系、纠正孩子的逆反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要做到使教育与学生的心理相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控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在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键康心理、健全人格。(字数:4394)

【参考文献】

[1]赖德胜主编:《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2]扈中平李方 张俊洪主编:《现代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2月第一版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4]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解决现代人自身问题的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5] 袁振国著《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6]岳晓东、祝新华《中小学心理辅导实用理论技巧》[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周娴华、周达章《走进学生的心灵》[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篇6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原则,教育理念

一.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 家庭教育中教育方式不恰当

在有的家长看来, 家长的任务是让孩子吃好、穿好、不生病, 家长对孩子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 却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现代化的家庭中, 存在重健康知识灌输, 轻视行为习惯培养;重饮食营养摄入, 轻视情感需要的满足;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 也不关心, 很少去管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幼儿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 行为放纵。

(二)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受重视

目前在幼儿园中, 孩子们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外, 他们更多接受的是遵守规范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训练。成人每天关注的焦点也仅仅限于孩子今天又学会了什么知识、认识了几个单词、学会了哪首儿歌等等, 他们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目前, 一些幼儿教育机构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和相应的特色活动, 却没有正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他们还是把规范、习惯和知识的获得放在首位, 主观上将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健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最小化。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做法严重削弱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幼儿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当代中国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 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 将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严重的会使幼儿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不少幼儿存在种种心理和行为偏差, 如孤僻、胆小、多动、攻击性行为、情绪障碍等。他们的健康成长, 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 而且需要成人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套方法和技术, 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承认幼儿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价值, 相信每一个幼儿有发展自我的潜能, 而不能仅以动手能力、智力水平衡量评价幼儿。未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同时, 也必将形成人人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三.幼儿心里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 主体性原则。幼儿作为一个主体, 也有他们的尊严、意志和人格, 任何轻视他们人格的言行, 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抗拒, 使心理健康教育无法进行。因此在操作过程中, 应尊重幼儿, 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来。

(二) 游戏原则。游戏是幼儿的生命, 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 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 就能发挥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 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 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 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 无疑是有意义的。

四.加强幼儿心里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 加强培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师资力量

在国外, 幼儿教育师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我国幼儿教育师资的培养仍然遵循着综合性教育的观念, 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较好, 但是也制约了其专业化水平发展的深度。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专业化水平要求相当高的职业, 因此需要专业化的师资培养。在高等院校举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是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匮乏的主要途径。通过专业化的教育, 无论是在基础的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实际的操作技能方面, 都能使该专业的毕业生得到很好的训练, 从而保证其能胜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另外, 通过培训, 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掌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这方面, 虽然有少数心理学科研机构在实施函授教育, 但是在全国范围内还是显得相当薄弱。面对强大的社会需求,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仍然远远不足。因此, 有必要多渠道多途径来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建设。

(二) 创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不能简单地照搬中小学模式。这是因为幼儿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较低, 且心理活动有明显的形象性的特点, 因此, 在计划、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 不能脱离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去按中小学模式进行, 而只能以游戏为主, 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此外, 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倾向, 使得我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个性化也是是根据幼儿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教育, 从而使之得到创造性发展。

(三) 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由于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 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性格, 智力潜能也不尽相同, 有的幼儿先天聪慧, 口齿伶俐, 有的幼儿活泼开朗, 爱好广泛, 有的幼儿则孤僻保守, 不善言谈, 教师应细心观察记录, 了解幼儿, 用心接纳每一个幼儿。让幼儿感受到爱, 关心和呵护, 作为教师也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活动当中, 并要预防幼儿抵触情绪的产生。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幼儿的行为有重大影响。所以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心里健康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四) 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 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幼儿的心理健康, 实施个别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个别辅导的形式, 对问题突出的孩子还要和家长联系, 咨询专家, 进行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松花:现代幼儿素质教育新观念。1999 (06)

[2]毛海东: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3]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 篇7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4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改革,教育工作者更重视幼儿时期的教育工作,为了健全幼儿人格,就要掌握健康思想的树立方法,所以在幼儿时期借助音乐培养幼儿的各项素质,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又能把握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对幼儿今后人生观树立有切实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音乐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不但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也能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带动幼儿发展,所以幼儿音乐教学对幼儿发展意义重大。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的思维更活跃,带动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的智力也能在音乐欣赏中得以发展。同时音乐能够培养幼儿的情感,孩子在幼年阶段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也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家长和幼儿教师忽略孩子这部分情感,呆板的给孩子传授一些固定学习内容,导致孩子对美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人云亦云。通过音乐教育让幼儿对“美”有自己的见解,儿童的情绪也会更加高涨,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不仅重视儿童美育教育,更能提高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让幼儿的情绪稳定,坚强幼儿的信心和意志。通过音乐教育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性,締造幼儿心理素质,构建幼儿人格,保障幼儿身心协调发展。

二、音乐塑造幼儿健康心理的方法

(一)音乐渗透情感

音乐是借助于不同的节奏、旋律和力度等表现形式,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因而音乐教学中不同的节奏旋律,能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幼儿能通过音乐传递自己的情感,例如教师带领幼儿识别音阶时,一名幼儿说“So”很忧伤,“mi”很快乐,其实幼儿有这种感受,是教师在弹奏so的时候,没有太多用力,声音比较低沉,但是弹奏mi的时候,比较用力,声音就会高扬一点,幼儿虽然没有注意这种细节变化,但从情感角度体会到两个音阶的不同,因而音乐能够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让幼儿更愿意借助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音乐启发幼儿思维

音乐活动中,能够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的思维更具创造力。教师通过音乐表演、歌曲创编等形式给幼儿提供丰富的舞台表演形式,这是带动幼儿主导地位的关键,也让幼儿集中学习注意力,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幼儿活泼好动,这是天性,但是这在客观上决定幼儿多数情况下精力不能集中,虽然在幼年时这一特性对幼儿发展影响不大,但是伴随着幼儿成长,上学以后,不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必然会影响幼儿的学习,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借助于幼儿爱说爱闹,好奇心丰富的特点,给幼儿营造一个不受束缚,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是调动幼儿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三)音乐教育发展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身体发展主要是从大的肌肉转化到小的肌肉上,整个过程比较细腻,所以音乐教学不仅用到手和耳朵,更会引发整个身体器官的运动反应。因而教学中需要通过律动、舞蹈和乐器开展歌唱或者表演,让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跟着动起来,不但能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更带动幼儿的各个感觉器官,幼儿的大脑将更加灵活,通过听音乐做拍手、跺脚的动作,配合音乐教学活动。幼儿的身体运动能够带动其心理发展,资料显示幼儿可以通过音乐放松肌肉,提升自己的感性思维,人听见音乐就会随着律动,是大脑的最本质反应,但是随着年龄增大,这种反应就要受到控制,如果幼儿经常接触音乐,小时候就能跟着音乐节拍运动,长大以后对音乐有较好的感知力,对孩子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性格有很大帮助。

教师为培养孩子的身心健康,给幼儿创设“材料音乐”,分别在不同的酒杯内装入液体,用染料将液体勾兑成不同颜色,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然后让孩子敲打每一个杯子,由于杯子内的液体高度不同,所以敲打出的声音也不同。幼儿有空闲就去敲打,自己总结规律,寻找改变声音的方式,一段时间后,幼儿能够根据酒杯中的液体多少,判断出声音,并且按照顺序组合成自己喜欢的旋律。教师创设的这种环境对丰富乐感有积极意义,幼儿能发现音乐之美。

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模式,让幼儿快速的熟悉旋律,可以带领幼儿玩唱歌游戏,幼儿通过拍手、拍腿等方式打节拍,然后教师也和幼儿一起拍节奏,幼儿在教师的带动下创设出很多新的节拍拍打方式,用两个书本拍打,或者拍打节拍空余部分,形成新的旋律,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掌握节拍规律,也没有束缚幼儿活泼和好动的天性,让幼儿在悦耳的歌声里面享受音乐的快乐,幼儿的身心都很放松,所以身体的疲劳和紧张感也会消除,幼儿学习音乐知识没有太大的压力,在玩中学。

(四)音乐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

3-6岁的孩子有无限发展的潜能,所以音乐教学中运用各类感觉器官,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孩子乐学,音乐不仅需要“听”,更需要“动”。通过运用肢体语言激发孩子创新潜能,让孩子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同时给孩子创设沟通和交流的环境,让孩子之间相互互动,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例如,开展韵律活动,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创编旋律,不但鼓励幼儿的创造能力,更提升幼儿的小组沟通能力,让幼儿学会怎样沟通,怎样吸收别人的优秀方案等。幼儿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并能陶冶自己的情操。幼儿的心态更积极,同时语言表达能力更到位,幼儿爱说爱唱,所以性格也很外向,为幼儿将来性格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我国经济水平正在不断的发展,所以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幼儿教育也受到更多的关注,现代人也意识到幼儿时期的孩子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基础,能够塑造幼儿人格,培养幼儿心理素质,这将为幼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是让孩子听音乐放松,更是要透过音乐培养幼儿的心理素养,让幼儿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推助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肖红英.音乐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J]生活教育,2014

[2]李晓玉.幼儿园音乐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技创业家,2014

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 篇8

关键词:心理暗示;幼儿教育;优势;运用

心理暗示是人们受外界或他人的情感、观念、态度、判断、意愿等影响后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特点,是日常生活中较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状态、情绪,甚至行为。暗示教育是幼儿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教育手段,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幼儿对暗示教育极为敏感,他们喜欢在教师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引导下享受着情感满足、兴趣高涨和体验极致的乐趣。幼儿是一张没有经过丝毫涂染的纯净白纸,积极的心理暗示具有传递正能量、呵护心灵、引领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较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更大的优势。

一、积极心理暗示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势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渐进式推进,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幼儿教育水平,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已成为各教育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将积极心理暗示渗透于幼儿教育,对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呈现出巨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积极心理暗示能净化幼儿灵魂,使幼儿始终保持积极纯净的心灵,如初绽百合般灵动、充满生气。积极心理暗示能为幼儿创设乐观、向上、生机盎然的绿色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欢快愉悦、轻松自由的教育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感受学习的无穷乐趣,并找到自身价值,提高自信心与自豪感。二是积极心理暗示可以使幼儿爆发潜能“小宇宙”,推动幼儿积极健康发展,促进幼儿全面提升自我。积极心理暗示能对幼儿起到镇定、提醒作用,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使幼儿受到积极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促使幼儿进行自我心灵对话,在积极的思维中激活想象、灵感、智慧,不断指引着幼儿的学习与情感行为,促进人格与智力的提升。

二、积极心理暗示运用于幼儿教育的有效策略

1、充分发挥语言暗示的积极作用。在幼儿教育中,积极心理暗示的手段有很多,如语言暗示、眼神暗示、体态暗示、情境暗示等,其中语言暗示是较直接、成效也较明显的一种心理暗示手段,较其他手段具有更大的优势。幼儿情感和智力发育尚待完善,稚嫩、活泼、好奇、求胜的心理特点使幼儿急需从别人那里获取直接的褒奖与鼓励,而语言暗示无疑是幼儿获取心灵满足的最直接方式。枯燥的幼儿教育手段难免令人生畏,而委婉含蓄、巧妙恰当的语言暗示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因为自信不足而对学习产生恐惧或厌烦心理,这时教师要善用“你真棒!加油”“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好”“你好聪明”“不要放弃,你会做得更好”等各种语言暗示,激发幼儿的自信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激情。

2、善于运用眼神暗示和体态暗示。除了语言暗示之外,眼神暗示和体态暗示也是重要的积极心理暗示手段。教师的眼神中包含着大量的讯息,能对幼儿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鼓励赞扬的眼神、充满关爱的注视方式、温情的教育体态,往往能使幼儿产生积极的心理情愫,促使幼儿奋发向上,获取心理和心灵上的极大满足。例如,当幼儿成功完成一件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温情地走到他跟前,蹲下身子与其齐高,对其进行语言褒扬,同时用眼神鼓励幼儿,还可以拍拍幼儿的肩膀,摸摸他的头部等,让他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鼓励。当幼儿学习适逢挫折时,教师要适当给予幼儿安慰、鼓励和安抚的眼神,激励幼儿产生直面挫折、勇于拼搏进取的积极情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满含爱意、温情的眼神和动作。教师亲切的微笑,鼓励的动作,能瞬间并轻松化解幼儿心里的阴霾,促使其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3、情境暗示与自我暗示双管齐下。情境暗示和自我暗示是实施积极心理暗示的另外两种手段,对幼儿教育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情境暗示对幼儿能起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积极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幼儿在激情盎然、温馨活跃、生动趣味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教师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猜谜语等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其更好地投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教幼儿多进行自我暗示。例如,在遭遇挫折后,要鼓励幼儿在心中默念“我可以的”“我最棒”“我能做到”等自我鼓励、自我暗示性语言,这对幼儿暂时克服恐惧及培养幼儿积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因此,幼儿教育要做到情境暗示和自我暗示双管齐下。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暗示是当前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是迎合时代发展要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必备教育因素,它在维持幼儿人生正能量,保护幼儿兴趣与好奇心,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等方面至关重要。幼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基于幼儿的生理和年龄特点,合理运用积极心理暗示,从语言、表情、手势、体态等方面为幼儿营造积极心理暗示的環境,促进幼儿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

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 篇9

一、家长的过分溺爱让孩子产生了依赖心理

中国家长的心态就是不能让孩子吃一点苦, 受一点罪。所以孩子成了家长的掌上明珠, 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长期的生活模式让他们养成了不良习惯, 他们对父母产生了依赖, 失去了对生活的责任心和独立性, 同时在心里也产生了一种不合理思想, 他们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当父母稍微做的不合他们的心意, 他们就开始埋怨, 与父母对立, 甚至打骂父母, 更不用提什么感恩父母了。

节目中的易×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父母的溺爱让他形成了很多坏习惯, 因为妈妈不小心把他的裤子弄湿了, 他就对妈妈大吼大叫, 甚至还要打妈妈。而生活在偏远山村的李×却和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家境贫寒, 自己从未穿过新衣服, 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只有爸爸, 每天爸爸为了生活走三个小时的山路去耕田, 李×每天照顾自己的起居, 正是因为这样, 李×知道爸爸为了养活自己的辛苦, 所以李×很懂事也知道感恩, 知道自己有责任为这个家和爸爸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她和易×互换来到城里, 易妈妈要给她买新衣服的时候, 她却自己偷偷地跑到男装区, 用乡亲们给的、仅有的30元零钱给自己的爸爸买了一件衣服。李×的懂事给了城市爸妈很多感动, 我想他们在感动之余也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问题所在。

二、父母不良的教育模式让孩子产生了错误的行为模式

中国的家长对孩子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 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本身的感受, 总是一味地追求大人心中孩子的成长方向。而当孩子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时, 很多家长采取粗暴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他们所谓的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 家长的打骂教育让孩子失去了家庭的温暖, 同时也通过模仿, 从父母身上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当他们不满意的时候, 就会打架或者乱摔东西, 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节目中的姚×是一位公子哥, 每天除了打游戏就是睡觉, 爸爸看到他这副模样很是生气, 一天晚上喝酒回家看见姚×正在打游戏, 二话不说就打了起来, 当然姚×很不服气, 最后连电脑也摔碎了。而当姚×来到一个山区住在农村的爸妈家的时候, 由于顽皮, 弄丢了邻居王奶奶的一件衣服时, 农村爸爸安慰他说:“没事, 就一件衣服而已。”而农村妈妈却在孩子睡午觉的时候, 偷偷地拿走家里仅有的40块钱, 走了2个小时的山路到镇上买了一件和王奶奶一样的衣服, 还给了王奶奶。后来姚×知道了非常感动, 知道了自己犯错误给妈妈带来了什么。同样是孩子犯错, 后者的无声教育却让孩子懂得担当和责任。

三、家长的无条件物质满足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需要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也是人生活和学习的动力。马斯洛的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 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这些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蜜罐里, 富裕的生活让他们衣食无忧, 而一些家长又不懂得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和吃苦教育, 他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穿的衣服是名牌, 用的是苹果手机, 带的手表也是好几千元的。他们的物质需要父母都可以满足, 那还要自己奋斗干嘛?孩子们失去了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然也就没有了学习动机和向上的动力, 厌学也就产生了。

节目中有两个城市“公子哥”, 他们在山区里看到一个残疾的小女孩, 她双脚不能走路, 却依然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当他们问道小女孩的梦想的时候, 小女孩问答说:“自己要努力学习, 长大做一名医生, 治好像她一样生病的孩子。”这两位“公子哥”开始反思, 作为一名残疾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而作为手脚健全的他们却每天碌碌无为。他们的反思说明他们已经成长了, 至少他们有了自己的梦想, 有了自己学习和奋斗的动机。

四、父母和老师的不当批评让孩子失去归属感和认同感

归属感是指个人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的一种感受。认同感是指人对自己及自我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人无论怎样都需要被肯定,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得不到被人承认的境地, 就会出现很多我没用、我没价值的判断。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尊心的需要, 他们渴望得到同伴的接纳。而一部分孩子由于学习成绩不好, 加上老师的批评指责、父母的打骂, 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和没用的人, 在班集体中他们得不到尊重和认同, 慢慢地他们就把自己边缘化, 开始厌学、逃课、打骂同学、顶撞老师。更有甚者, 和社会上的一些小流氓在一起, 做一些违法行为。

周×是一个一到学校就睡觉的学生, 他讨厌老师, 讨厌同学, 刚来到农村的一个小学校的第一节课就开始了睡觉。正好碰到第二天就考试, 可是他一个初一的学生考六年级的数学试卷仍然是不及格。这让老师非常头疼, 一个偶然的机会, 老师听到他在打饭的时候在哼英语歌曲, 而且发音非常标准, 于是老师就在音乐课上, 让他教同学们唱英文歌。周×从来没有当小老师的机会, 他教得非常认真, 山区的孩子学得也特别认真, 下课后, 大家也都围着他身边, 一副崇拜的样子。就是这次机会让周×感觉自己还是有价值的, 同学们是这么喜欢他, 而他也开始一点一点地改变, 变得爱学习了。其实, 孩子的改变就是一瞬间的事。

当我们的家庭或班级中出现问题学生时, 我们家长或者老师大多数觉得是孩子的问题, 其实我们不知道一个问题孩子背后肯定有一个问题家庭或者老师。希望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心理, 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请相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和老师。

参考文献

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 篇10

找到自卑的根源, 我们就可以尝试对被“自卑情结”困扰着的学生进行心理调节, 使之逐渐适应环境, 融入集体, 愉快地学习、生活, 健康地成长。

一、引导学生“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人类最古老而又最常新的命题。“认识自己”才能获得生命的自觉与主动。教师首要任务是引导自卑的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 不管是自己的优点还是缺点, 是长处还是短处, 都要能坦然面对;对于学生以前不愉快的经历, 曾经内心可能遭受到的伤害, 甚至学生家庭发生的变故, 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 走出人生阴影。总之,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 就是要给学生一个乐观的胸怀、健康的心态、理智的信念、可预见的光明前景。这就为从学生思想意识上消除自卑奠定了基础。

二、激发学生自信心

鼓励, 主要是给予勇气, 暗示对方有能力、有力量完成某事。对于自卑的学生, 必须多多鼓励, 绝不嘲笑讽刺。但鼓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应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具体事件来体现, 以实实在在培养其勇于进取的信心。如:我班女生阿萍有着较严重的自卑情绪, 总觉得学习赶不上别人, 再努力也枉然, 继而自暴自弃。通过观察了解, 我发现该同学性格比较内向, 对学习失去信心, 但内心又十分焦虑。于是我从组织一次班级诗歌朗诵会开始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我要求这次活动每个人都要认真准备, 届时请有关老师当评委, 当场打分评奖。我私下找到阿萍, 经我耐心说服, 她勉强同意参加, 但吞吞吐吐说自己肯定搞不好。我就问她:“还没做你怎么就知道自己搞不好?”她说自己没做过, 普通话不行, 人多的场合紧张等理由。我当即找来一首诗歌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 要求她只要放声读出来就行。她试了几次终于大声读出来。虽读得不好, 但有一点, 她终于读了, 而且很有感情。我要的就是她这个敢读的勇气。于是下一步我读, 请她给我挑毛病。结果她还真的提出了几个问题。于是我告诉她:“我认为你有朗读方面的独特理解力, 这次只要多练习多准备, 把潜力发挥出来, 朗诵会上肯定有很好的表现。我相信你, 努力吧!”她没有回答我, 只感激地看了我几眼。果然, 朗诵会那天, 她情感饱满, 以声情并茂的朗诵获得评委较高评分, 夺得第二名。她终于突破自己从不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的历史, 一举获得成功。令人兴奋的是在以后班级各类活动中, 她都积极参加, 且表现出色。从此我在她身上几乎看不到一丝自卑。足够的鼓励,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消除自卑心理的有效手段。

三、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有自卑感的学生多半缺乏集体意识, 不习惯团队组织中的相互合作。同样是我班学生的小林比较自卑, 凡班级事务一概不闻不问, 经常“离群索居”, 对集体表现出极大的冷漠。我决定帮助他。国庆节到了, 我将班级这期板报任务交给他, 要求他出好国庆专刊。一开始, 他极力推辞, 但经过一番思想工作, 他接受下来。于是我指定几名同学 (能写会画的) 协助他, 班会课上特别强调整个板报由小林同学负责统筹策划。事实上小林在办板报方面并没有什么优势, 我的考虑是给他一个集体责任, 看他如何对待。工作开始之后我暗中观察, 发现小林居然与那几名有才艺的同学和睦相处, 大家个个都有分工:某同学负责组稿, 某同学负责版面设计, 某同学负责插图, 而小林自己则给大家打下手, 如找资料、拿宣传册、打线条、搞校对, 还邀请其他同学评板报等。就这样, 在集体通力合作下, 一期图文并茂的国庆专刊呈现于同学们面前。我充分肯定了这几名同学的成绩, 赞扬他们互助合作的精神, 同时特别表扬小林在总负责与协调集体工作上的认真负责态度, 称他有责任心, 有集体荣誉感。他受到极大鼓舞, 在以后集体事务中总主动承担工作, 努力与同伴协作, 圆满完成任务。此事例证明, 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 形成正确的集体观念, 在集体中发扬协作精神, 是帮助学生走出自卑迷径的又一有效手段。

试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篇11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32-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导致了一些孩子心理健康发生了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家庭、幼儿园教师、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在幼儿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有效的实施教学策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呢?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而总结的几点看法: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幼儿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所谓的幼儿心理健康,一般是指幼儿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幼儿能作良好的适应,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人际关系协调,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要求人才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幼儿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的引导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幼儿心理、人格的有效发展,是我们幼儿园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职责所在。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也在向多方面发展,这其中有利也有弊,但总的来说,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我们可以归为三个方面:其一是家庭因素,其二是教师因素,其三是社会因素。在家庭因素中,由于家庭是幼儿最先接触的社会环境,也是幼儿长期的生活环境,幼儿最初经历的教育主要是由家庭提供的,所以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成长影响最大。家庭的一些潜在或外显的条件,如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家长的素质等对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除了家庭因素外,在教师因素中,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比重也比较大。教师是真正传授幼儿知识,引领幼儿不断去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重要人物,在这个引领的过程中,教师的人格、教学态度以及师生关系的好坏,也将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如果师生关系密切有好,孩子学习成长的氛围融洽,那么,幼儿会积极乐观的成长,造就大方、开朗、和蔼可亲的性格,反之则会性格孤僻、暴躁等,对周围环境无所适从。除此之外,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影响相对较多的还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相对来说包含面较广,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孩子身边的玩伴、以及孩子平时的玩乐器具,如,经常和性格孤僻的孩子玩耍、看一些内容低劣粗俗的图书、光盘等,都会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带来影响。

三、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策略

1、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心理素质,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教师拥有一个健康心理,是对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俗话说:“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的自身原因和幼儿的成长息息相关。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的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那么,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积累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不断的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及教学水平,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运用到幼教工作中,不断的用自己和蔼可亲的性格、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感染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合理游戏,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阶段的教育,其以正确引导为主,在这其中,游戏、故事等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对于孩子来说,有游戏的地方便是天堂。游戏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更能满足孩子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如当老师、警察等),把想象中的事物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并从中获得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的运用好游戏教学这一教学方式,通过游戏活动来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陶冶他们的情操,把幼儿不合理的需要引导到合理的轨道上。如,班上一些爱玩小汽车的孩子,每到玩小汽车时,他都要抢最好的那辆小汽车,这样一来惹的其他小朋友既要告他的状又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后来我通过《我有玩具大家玩》、《孤单的小猫》 等情景游戏渐渐使他懂得了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这样,孩子的自私心理就得到有效的抑制,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3、呼吁家长、社会创设良好的环境,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教育,光靠教师一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教学中,教师自己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呼吁家长、社会的帮助,共同打造良好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改进家长教育方式,促进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如:定期开展相关内容的家长讲座,每月出好一份相关内容的家园小报,利用家长园地、家长观摩活动、家教经验交流等途径加以宣传,使家长积极的配合学校教育,为幼儿养成健康心理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应走向社会,抓住每一契机,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使“关心所有的孩子,即是关心自己的孩子”的观念深入人心,倡导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爱孩子,共同创设和谐、友好、关爱的社会环境。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需要教师、家长、社会三方面通力协作,更需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只有大家共同能力,这些祖国的花朵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维良.心理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华文出版社.2004:49

上一篇: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电话业务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