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精选8篇)
共筑精神家园
当我读完《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时,心中充满自豪、充满骄傲。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她是不屈的象征,她是坚强的诠释,她是胜利的誓言,她是华夏子女心中不灭的太阳。在繁星璀灿的星海里,在奔腾不息的大海里,在灿若银河的灯海里,我总会想起你,我亲爱的祖国,听到颂你的歌谣,我慷慨激扬,我深情的呼唤着你,我对你的情谊像白云眷恋着山岫,似江河依偎着海洋。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孝悌友爱的黄香、张英,尊师重教的杨时、唐太宗,诚实、守信的晏殊郭伋,明理、守法的包拯刘秀,勤学、好问的司马光苏东坡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1. (2012·天津文综卷·2)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 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 把“熊猫”叫“猫熊”, 把“公共汽车”叫“公车”, 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 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特点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大陆和台湾对于同一事物的称谓有明显的区别, 表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 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在试题中表现出来就是“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所以选择C。
2.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21) 在澳门, 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 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 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1)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2)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3) 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4)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及包容性。澳门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 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体现了澳门文化的多样性, 也说明澳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本题 (1) (4) 符合题意。 (2) 表述错误, (3) 的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3. (2012·天津文综卷·11) 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 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 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知识。A虽然正确表达了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但并不是《云南映象》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原因;B虽然表述并无明显错误, 但与题干强调的相反, 如果强调“巨大的反差”, 就说明澳大利亚观众不能接受我国文化, 更谈不上引起共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可能得到世界认可, 也可能得不到世界认可, D排除。答案为C。
4. (2011·广东文综卷·3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 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 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3)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4)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传统文化能因时而变, 故 (3) 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落后、腐朽文化则阻碍经济的发展, 故 (4) 错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生生不息, 有顽强的生命力, 故 (1) (2) 正确且符合题意, 选A。
5. (2012·安徽文综卷·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 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1)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2)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3)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等知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 故 (1) 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故 (2) 错误。“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 故 (3) (4) 正确。答案为D。
6. (2012·江苏政治卷·22)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 通过它, 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 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 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感动中国》中的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 都体现了民族精神, 评选的目的是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故选C。题干没有体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道德评价体系, A、B、D不选。
7.[2011·福建文综卷·39 (1) ]郑和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 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 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 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 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 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 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 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 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解析:本题设问的规定性十分明确, 要求考生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做答。首先回答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然后根据材料中郑和七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答出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根据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答出兼收并蓄, 借鉴、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参考答案: (1)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 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 建设和谐海洋,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 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8.[2010·北京文综卷·40 (3)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 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 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 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 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 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 全国人民心手相连, 奋力救灾, 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 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 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解析:本题通过中华民族历经灾难而不屈的事实, 要求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及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参考答案: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 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考情分析】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广东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有考查中华文化特征的客观题和主观题, 题目一般以历史史实或当年的时事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安徽文综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出现了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题目。题目一般以当年的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角度涉及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从考查趋向上看, 将会侧重于以当年重大的时政热点为载体, 或结合名人名言来考查。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近五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北京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等考查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而且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在主观性试题这种分值较高、又能拉开考生成绩的题中。如2012年江苏政治卷以《感动中国》十年历程为载体考查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2010年北京文综卷以汶川、玉树特大地震为载体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
【考点精讲】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从历史看)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丰富的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从内容看) 。
(1)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 既渐趋融合, 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注意:中华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能简单认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 也不能理解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3)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 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既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1)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意义)
(1)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是中华民族之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当前,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4)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5)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 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途径)
(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 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3)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4)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5)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辅相成, 相互支撑, 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新题速递】
1.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 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之所以要“加强写字教育”, 是因为
(1)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2)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 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4)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决定作用
2.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的标准译法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 (红烧狮子脑袋) 。“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 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1) 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 (2)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3) 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4) 中西方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3.2011年4月15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胡锦涛提出,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A.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左右着国际政治格局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4.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5.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 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 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 明代的郑和下西洋, 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6.2011年9月16日至12月29日,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跨出国门, 赴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四国,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全船官兵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和谐使命”的深刻内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材料体现了
(1)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2)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中华民族以崇尚交流著称于世, 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4)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赢得世界人民广泛赞誉
7.2012年3月14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的邀请, 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在谈到台湾问题时, 温总理说:“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 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材料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A.爱国主义B.勤俭节约
C.英勇顽强D.风雨同舟
8.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完成手控交会对接, “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7000米……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 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 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1) 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2)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3)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4)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9.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 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进发展, 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 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 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 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 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简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故 (1) (2) 正确。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应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故 (3) 表述错误。数千年来,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不能夸大为决定作用, 故 (4) 表述错误。
2.C材料列举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表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也说明了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必要性。 (1) (4) 不符合题意。
3.B金砖会议上, 胡锦涛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好和平精神。
4.B从岭南文化本身看, 文化带有区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但从岭南文化的形成看, 它既以岭南地区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又吸取和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这体现了它的包容性。
5.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是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应是它特有的包容性。
6.C“和平方舟”号跨出国门,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体现了 (1) 。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体现了 (3) , (2) (4) 均为《政治生活》角度。
7.A勤俭节约、英勇顽强、风雨同舟均不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准确表达。符合题意的答案为A。
8.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4) 表达错误。
9. (1) 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 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华。
论坛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西北大学、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旨在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区域文化、文明形态进行梳理、整合、研讨,实现推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传播局局长赵建国,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桂,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千军昌,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主任杨占文等出席论坛开幕式。
论坛议程包括主题演讲、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并形成了《对话中华文明西安宣言》。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担当文明交流重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传播局局长赵建国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很高兴在金秋时节,与大家相聚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西安市,共商文明对话之道,共襄文明对话盛举。
赵建国说,就在此时此刻,在这个美丽城市的另一个地方,“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正在举行。今天在这里参会的嘉宾,基本都参加了昨天研讨会的主论坛,聆听了劉奇葆同志的主旨演讲和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今天上午进行的智库分论坛、媒体分论坛、企业分论坛,再加上这里举行的“行进一带一路·对话中华文明”国际论坛,可以说,当下的古城西安,正在进行着文化、思想和智慧的盛宴。我们浸润其中,倍受感染,倍觉受益。
赵建国说,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重要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主根脉和悠久厚重的好资源,铸就了陕西人民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今天,“行进一带一路·对话中华文明”国际论坛在此举办,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这块热土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独特魅力,也使我们体会到陕西人民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的使命担当、积极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明对话交流新平台的开阔胸襟。相信通过对话交流,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赵建国指出,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历史事实表明,多样性是世界闻名的一个基本特质,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就如同生物多样性是生命在地球上得以延续的根本。每一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积淀,每一种文明形态都值得尊重,每一种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
赵建国说,古老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还告诉我们,人类文明以多样化形态存在,在交流互鉴中创新,在兼收并蓄中发展。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就是在不断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精髓、在与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中走向繁荣昌盛的,并在这种演进中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和特有品格。今天,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各国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更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行进一带一路·对话中华文明”国际论坛的举办,是顺势而为、意义深远之举。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桂在致辞中说,经过近一年的紧张筹备,“行进一带一路·对话中华文明”国际论坛,在我们的共同期盼中拉开了帷幕。这个论坛是“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陕西弘扬中华文化、重树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
梁桂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我很欣赏这个论坛名称中的“对话”两个字。“对话”内含的基本法则就是平等、尊重、开放、包容,这是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始终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密码”,也是我们对待世界各国文明的基本姿态。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了交流互鉴,文明的生命力就会停止。我们举办这个论坛,目的就是搭建起中华文明与丝路沿线各民族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让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文明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梁桂说,陕西是中华文明的会客厅。大家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外文明的重要交流交融之地。公元前一百多年,中国汉代的张骞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历史,在向西域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引进了葡萄、石榴、苜蓿等西域文化成果。到了唐代,这里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七十多个国家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佛教传入中国后,就是在这里生根发芽,后来衍生出八大流派,其中有六个的祖庭在西安。玄奘法师也是从这里出发西行取经,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历经重重困难,把印度的佛教经典引入中国,在经过长期演化和融合发展后,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所以我们说,了解中国要从陕西开始。
梁桂说,今日的陕西并没有止步于对过往辉煌的记忆,我们和中国其他省份一样,正在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战略,埋头苦干、追赶超越,推进现代文明进程,正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各民族先进文化,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新陕西正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坚信,陕西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继续担当起文明交流的重任,把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建设得更加辉煌。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主任杨占文发表主题演讲指出,站在人类文明高地回望历史,中华文明的长河源远流长、波澜壮阔。两千多年前,秦人变法图强、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创建了中华统一文明。秦王朝推行的郡县制,更是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文明。汉承秦制,历经百余年的调整与融合,以华夏文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得以定型,为中华文明的千年延续奠定了基础。
杨占文说,我们秦汉新城就位于中华文明形成定型时期的“故土”之上。当年气吞山河、规模宏大的秦咸阳宫,至今仍能在这里找到巨大的夯土高台;中国历史上西汉王朝十一位皇帝中,有九位都长眠于此。你随意俯身捡起一块瓦砾,都能讲述一段周秦汉唐的故事;帝陵下每一方泥土,都封存着历史的记忆。这也是我们以“秦汉”来命名新城的原因。
nlc202309081549
中华民族崇尚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等精神在中国一脉相承。西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从长安城出发,穿沙漠,越葱岭,开辟了欧亚大陆贸易交流的丝绸之路,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两千余年的交流长河,长安城从此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枢纽。
杨占文介绍说,我们秦汉新城自成立以来,就树立了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秦汉历史文明集中彰显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雄心。今天,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东西方文明曾经相互辉映的中国古都西安,我们与西北大学共同承办此次论坛活动,从中华文明的源头,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交流搭建平台,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几年来,我们大力弘扬秦汉历史文化,探索基于文明对话成果转化背景下的全新大遗址保护、开发与利用新模式,提出了把秦汉新城打造成中华文明会客厅的宏伟目标。我们要通过打破文化、科技、互联网边界,打破文化交流、产业互动、政治磋商边界,打造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展示、研究、转化和创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汇聚、孵化各类创新因子,最终打造一个可以联通各地的资源整合配置中心,营造能够自在演化的文明交融价值生态系统。
杨占文说,在以秦咸阳城遗址为中心的大秦文明园区项目中,我们将汇聚中华文明各分支的主要精神标识和符号,通过建筑、创意文化作品、文化交流活动和相关衍生业态布局,运用最新科技成果,着力从瞻仰、警示、教育、交流、孵化等功能层面,打造形神兼备、虚实结合的中华文明会客厅。以渭河北岸九座西汉帝陵为核心,在104平方公里的遗址保护区内,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通过建设欧洲城、波斯城、中亚风情小镇等,打造人类文明的展示中心、交流中心、研究中心,最终实现共建人类文明会客厅的目标。
创新视角方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古丝绸之路遗址见证了“一带一路”的文明交流,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纽带。
论坛上,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发布了西北大学中华文明研究成果展示报告;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阿穆尔丁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王建新共同对中乌合作西天山西端区域古代游牧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进行深度发布。
《大秦帝国》作者、西北大学中国文明史研究院院长孙皓晖以《中国文明的本质架构及其基本点》开启了论坛主旨演讲。
随后,英国威尔士亚伯大学历史学教授、雅典派迪昂大学客座教授亚历克·格鲁菲兹·琼斯演讲《从文化外交到全球文化经济—建设未来丝绸之路》;中国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学术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邹重华演讲《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复兴》;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江学者李浩演讲《文明互鉴六论》;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中国西部文艺研究会会长肖云儒演讲《丝路精神及其中华文明内涵》;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大学教授乌都别克演讲《中亚青铜文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开玺演讲《把握新机遇,创建新格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历史与现实思考》;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阿穆尔丁演讲《古代长安与撒马尔罕》;中国科学院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阿富汗分部主任易绍良演讲《兴都库什-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的保护与发展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韩经太演讲《思想中国的核心价值问题—“一带一路”视阈下的中华文化阐释路向》;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演讲《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本构成:尚道》;日本岛根大学东亚太平洋历史文化中心教授冈村宏章演讲《百家争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平等包容的价值本位》;塔吉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所长阿克拉莫夫·伊诺莫维奇也发表了即兴演讲。
主题演讲之后,由孙皓晖主持的互动交流环节开启“沙发论坛”时间,以《中华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题,法国卢浮宫东方文物部专员菲利普·马奎斯、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西北大学艺术系教授岳钰、商务印书馆太原分管总编辑李智初、陕西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理事长王林森等参与互动。
论坛最后,与会嘉宾就论坛形成的《对话中华文明西安宣言》建议案进行审阅并一致通过,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打造文化文明会客厅,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贡献
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钟顺虎在论坛闭幕式上进行了总结发言。
钟顺虎说,“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企业论坛、企业合作倡议的发出,“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媒体分论坛、媒体共识的发布,“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智库分论坛、智库宣言的发布,再加上《对话中华文明西安宣言》的发布,“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及其系列活动落下帷幕,“行进一带一路,对话中华文明”国际论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在此,我代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敬意。
钟顺虎说,这次论坛高效务实、成果丰硕,传递的速度、形式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开幕式上,中共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同志等领导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和致辞,会上发布了《中华文明研究成果展示报告》、中乌合作《天山西端区域古代游牧文化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来自丝绸之路沿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31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文明重构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對话交流,对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发表了《“行进一带一路·对话中华文明”国际论坛西安宣言》,这些成果凝聚着各方的智慧和共识,必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的动能。
钟顺虎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三年来,沿线各个国家积极响应,今天“一带一路”研讨会媒体分论坛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就是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成败,取决于我们的民心相通,尤其取决于能给“一带一路”下的人民带来什么,也就是说草根对他的关注和共识,以及草根的参与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成功的关键。继续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各国智库的通力合作、增进共识、加快发展,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领域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悠久厚重的文化资源,铸就了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再次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新的铸梦空间的战略起点。
nlc202309081549
钟顺虎说,这次论坛是一个新的起点,为我们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一带一路”对话交流与合作,展示了中华文明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开放包容的博大胸怀,提供了推动历史和现代交相呼应、传统和时尚完美融合的陕西样板。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我刚刚提到的,今天刚刚开幕的《第12届北京-东京论坛》开幕式上,中宣部副部长、国新办主任蒋建国同志提出的四点建议:第一就是开动智库研究这个脑,第二用好媒体传播这张嘴,第三迈开企业合作这条腿,还有一条,握紧交流人员这双手。”钟顺虎说,我想把这四句话,也留给今天我们参会的各位嘉宾,让我们一起共勉,“行进一带一路,对话中华文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我们要积极主动站位担当,深化沿线各国合作,打造文化文明会客厅,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贡献。
对话中华文明西安宣言
两千多年前,贯通亚欧大陆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
今天,来自丝绸之路沿线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相聚中国古都西安,出席“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以中华文明为讨论对象,展开国际对话交流。
作为“行进一带一路·对话中华文明”国际论坛的全体与会专家、主办单位及组委会成员,我们在会议期间对中华文明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诸多世界关注的中华文明基本问题,并进行了具有启迪性的有益讨论,达成了相对一致的共识。我们提出的基本问题及与之相应的基本理念是:
一、我们发起中华文明讨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文明是一个多元化体系,任何一个民族与国家所创建的文明都具有平等的地位。
二、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创建的一种独立文明形态。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余年波澜壮阔的生成发展历史,一直不间断地延续到今天,是世界文明之林中惟一在本土范围保持连续生存发展,并进入现代国家行列的文明形态。对中华文明进行世界性的研究与探讨,既是世界各个文明国家了解中国及与中国和睦相处的必要路径,也是中华民族达到深刻的文明自觉的必要路径。
三、中华文明是一个架构非常均衡的多元性文明体系。这种多元均衡的文明体系架构,赋予了中华文明几经波折、绵延至今的内在生命力。
四、中华文明是高度融合多元性文明而在历史实践中锤炼出来的统一文明架构。多元而统一,是中华文明绽放于世界文明之林的独立性所在,也是中华文明最本质的特征所在。
五、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继续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要增强文化自信,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
了解与理解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是從中华民族与中国国家行为的历史实践出发,去发现问题,去回答问题。讨论中华文明的一系列核心问题,既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需要。
我们热切地希望,以“行进一带一路·对话中华文明”论坛为依托,在中华文明形成统一时期的都城所在地打造中华文明会客厅,举办“对话中华文明”国际论坛,搭建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载体,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倡议,做出积极探索和贡献。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中华文化,世代相传
这学期,我有幸拜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书中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价值观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在《爱国如家》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华好榜样”中的《金晶:用微笑传递力量》。XX年,在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途中,金晶用残弱的身躯抵制“***”分子的干扰,捍卫奥运精神,被誉为“守护祥云的天使”、“最美最坚强的火炬手”。金晶面对“***”分子的镇静和勇敢令我敬佩,而她用自己的行动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更让我为之自豪!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丰富的物质需求不用愁,但我们很多人在精神上却是空洞匮乏的。很多小孩子从小就沉迷于网络,家庭教育中缺失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而我们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早就制定了《三字经》、《弟子规》、《孝经》、《礼经》„„一些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如果我们从小就能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像黄香那样,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在父母下班回家前,为他们拿好拖鞋,泡上一杯解乏的茶„„我们应该以黄香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懂得感恩。
一、填空题
1.文化的含义主要指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2、“中华”之“华”乃是“ 光辉、文采、精粹”的意思。
3.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主要特征是强烈的时代性和顽强的再生性、鲜明的整体性和活跃的多元性、相当的稳定性和相对的开放性。、在众多的氏族、部落之中,主要有三大文化集团,一是 “华夏集团”;二是 “东夷集团”;三是“苗蛮集团”。
5、殷商时代的突出成就之一——青铜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种类繁多、工艺复杂、粗犷狰狞的审美追求。6.中华饮食文化最主要的有三大方面 :酒文化、茶文化、食文化。
7、汉代的面食有发酵的,也有不发酵的,统称为“饼 ”。8.唐代陆羽著的《茶经》是中国最早的关于茶文化的著作。
9、古代的马车是有等级的,观车后之旌旗便可知乘车者的身份。10.我国的烹调技艺的四大菜系指的是苏和粤,川和鲁。
11、到了汉代,封建的选官制度才逐渐确立,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察举和征辟。12.明代官员的官服上有补子,文官为“飞禽 ”,武官为“走兽”。
13.清代的地方官制较之明代略有改变,总督,巡抚固定为“ 封疆大吏”。
14、明代的学校有两大类,其中中央级的学校称“ 国子监”。
15.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还具有 地域性、民族 特色。16.端午节的活动主要有吃粽子和挂蒲艾,龙舟竞渡和饮雄黄酒。
17、目前所知保存礼仪文化最早的书籍是由儒家学者整理的《周礼 》、《 礼仪》 和《礼记 》。18.传统说唱艺术的源头,就是先民在劳动之余的讲“ 故事
19、《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诗歌总集。20、最能代表两汉散文成就的是历史著作《史记》和《 汉书》。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文化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中华文化的“文化”基本上以《辞海》中的定义为准:“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2、中华---“中华”一名,由来已久。所谓“中”,乃是居四方之中的意思。汉族古称华夏族,上古时居于黄河流域,自以为居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国”。所谓“华”,乃是光辉、文采、精粹的意思。“中华”用作民族之称谓,乃是居天下之中而文明发达之意。
3、自然崇拜---是指对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的崇拜。
※
4、建安风骨---指汉末魏初时期诗歌。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5、果酒---指以各种果品为原料,经发酵而酿成的,是一种低度饮料酒。
6、《茶经 》---由唐代陆羽撰写的精彩的论茶著作,反映了时代的茶艺水平,也体现着茶文化的不断向前发展。
三、判断题
1、传说中的蚩尤、后羿属于华夏文化集团。(×)
2、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是第一部纪事本末体通史著作。(√)
3、明清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
4、我国的白酒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蒸馏酒,它的问世是酿酒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生长于中国西北。(×)
6、现代烹饪最重要的方法“炒”是在唐宋时 1
期发明的。(×)
7、先秦时期已有“衣”、“裳”之分。上衣下裳,是当时男女通用的服装形式。(√)
8、科举制的雏形——开科取士试行于唐代。(×)
9、中秋节、春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近世三大传统节日。(√)
10、长期以来,古代中国文代多半是以华北为中心的。(√)
11、真正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正式形成的是大约编定于春秋时期的上古历史文献集《尚书》。(×)
12、英雄传奇小说是章回小说中最早出现的一类。(×)
四、论述题
1、中国酒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1)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历史悠久;
(2)中国有很长的酿酒历史,在大型祭祀和原始宗教中都用酒;(3)中国有很长的酿酒历史;
(4)酒使人迷狂,与文人有很大的关系,如李白斗酒诗百篇。(5)中国儒家文化对酒的主张是:发乎情止乎于礼;
2、简述中国茶文化的内容。
中国饮茶和制茶的历史很悠久,茶的功用由原来的药用发展成一种饮品,到一种文化——茶道。中国茶品种众多,如普洱、铁观音、碧螺春等
北酒南茶是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茶也深得文人的倾爱,先苦后甜,如同人生经历平稳而不失情趣,是文人人格高洁的象征。
茶是使人主动认知世界的清醒剂,酒是让人忘却现实的迷药。
3、简述中国传统建筑的总体特征。
答:
1、以木材构成的框架式建筑为主体,砖石结构的建筑为其补充;
2、以矩形的中轴线对称格局为主体,以强调自然灵活的布局方式为补充;
3、以实用为主体,以美观为其补充;
4、以等级制的标志为主体,以富于个性特色的创造为补充。
4、较之唐代科举,宋代科举有何变化?
答: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5、简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俗”与“雅”。
答:俗文化一般比较粗糙、朴素,富于感情色彩,是一种具有自发性、传承性、非理性等特征的文化成果,而雅文化一般比较严整、精细,富于思辨色彩,是一种具有系统性、规定性、普遍性等特征的文化成果。俗文化更多的构成了它的多元特质,而雅文化则更多地体现了它的一体化程度。
俗文化和雅文化之间并不是一种绝对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在更多的时候,它们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关系。俗文化是雅文化的基础,雅文化则是在对俗文化进行不断总结、反复批判,直至扬弃、完善而后所形成的。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雅”也有可能回归于“俗”。国家的法律是一种严肃的事物,属于雅文化的范畴,但它却产生于俗文化的人们生活习惯之中。一部中国诗歌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俗、雅撞击史。俗文化和雅文化是永远并存的,也是永远斗争的,二者间是永不休止的相互渗透、融合的。
6、试述中国古代的“宗族制度”。
答:封建社会后期的宗族制度与西周以来的宗法制度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或者说就是宗法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变的产物。其宗旨是建立以宗族为范围的族权统治,其表现形式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亲亲之情相号召。所不同者,乃在于西周的宗法制度是政权、族权的高度合一,魏军南北朝的宗法豪强亦常常控制政权、干预政治、主宰国家大事,而宋代以后的宗族制度则与国家政权分离,但同时又维护和服务于国家政权。
盛行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宗族制度是一种以族长权力为核心,以家谱、族规、祠堂、族产等方面的规范或活动为手段,使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社会形态。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家谱、祠堂、族产、族规、族长。
7、谈谈你对“茶禅一味”理解。
答:茶与道家以及佛教的禅宗也有密切关系,人们往往将茶理与禅理结合在一起,称之为“茶禅一味”。
8、龙凤文化是否还还具有现代意义?
答:1)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龙凤都是远古初民部落的图腾,龙主要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凤则为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后来炎黄二帝经过战争合并为一体,结成了炎黄部落联名为主体的华夏族,并形成了共同的图腾——龙。
(2)凤作为炎帝部落联盟的图腾,也是南方部落的图腾,为火鸟,行火德,龙飞于天,腾云驾雾,行水德,水火相克,可一旦交合,也就相生,标志着新纪元的开始。
(3)上古时代,中国人即形成了一阴一阳平等对立观念,以龙为阳,以凤为阴,龙凤相配,主要象征阴阳和合,因此,龙凤成了阴阳的象征。
(4)从天来讲,阴阳和合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人类社会来讲,龙凤呈祥,也就标志着国运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龙凤对中国人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在至高无上的后宫,皇帝是真龙天子,娘娘则是凤。
总而言之,龙凤文化在民间具有较皇室更为广泛的引申和象征意义。他们任何时候都象征着吉祥如意,表达着中国人对和平、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9、爱国传统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答:
1、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与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的维护
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以博大和谦逊的胸怀,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在立足于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利用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来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加快祖国的繁荣和进步,无疑是新时期爱国主义重要的时代特征之一。经置身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必须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必须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振兴民族经济,才能真正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面临着霸权与反霸权、渗透与反渗透的严峻形势,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把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最高准绳。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又一重要特征。
2、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1),在法律层面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在根本上是对于宪法精神的阐述。危害祖国不仅是一种羞耻,而且也是一种犯罪。因此,热爱祖国既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2),在道德层面上,“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所说的“荣耻”就是在召唤人们的良心,让良心知荣知耻,该荣的荣,该耻的耻;并让良心看守自己的言行,取荣去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不仅继承了传统道德。(3),在是信念层面上,人生活在世界上有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从而有一个精神支柱和寄托。一个人的信念和理想在根本上支配了他的道德和法律行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爱国体现在三个方面:热爱故土山河;热爱各族人民;热爱自己的国家。
3、和谐社会与爱国主义
(1)、保持国家的稳定局面 , 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更加和谐 , 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爱国主义所应具有的内涵。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爱国主义还必须做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高执政党能力,建设民主法治国家,协调好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爱国主义还要做到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实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第四,铸造强大的民族精神,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这是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这些时代特征,反映了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面貌,折射了我国在社会的历史走向。以宏观的视野准确把握和透视爱国主义的这些特征,对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爱国主义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0.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答:1.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之所在,是民族强盛的动力所在。
2、易经里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话,鼓励人们积极向上。
3、中国文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统。
4、今天的年轻人应继承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即使你身体有残缺,即使你没有过人的天资,即使别人看不起你。但是,只要你自强不息,就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就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天赋超常而没有毅力和恒心的人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懒惰是一种毒药,它既毒害人们的肉体,也毒害人们的心灵。无论多么美好 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有谁见过书一样的教室?今年的公开课教室的造型别致新颖,像一本翻开的书似的,两边是卷起的书边。在“书卷”下,课桌椅整齐排好,由三十二名来自各地的小学生整齐地坐着,和主持人“老师”互动。在“书”中游历,“书”中思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课堂伊始,一个有关汉字的游戏――人体摆字,就吸引了我。游戏非常的有趣,“人体摆字“,真是从未听闻。看时全身心地投入,为那些猜出的小朋友们叫好。有时他们摆不出来那个字,或是猜不出时,电视机前的我,心急如焚,真想自己亲自走进电视机里面去帮帮他们。
王教授的汉字演示,简直令我神往。博学的她,演示了“正”和“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的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原来,汉字是如此地美妙。原来,正直,是和“足”“目”相关;原来,祖先造字,都有朴素的真理蕴含其中。
汉字能溯源,穿过汉字,我们能看见几年前的历史。一撇一捺,一横一竖,小小的汉字也能展现出我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们像一群群淘气又可爱的孩子,在方格中跳跃着;它们像一条条清澈的小溪,在笔尖上流动着;它们像一朵朵漂亮的小花,出现在你的眼前。
传统文化远吗,似乎不远。我们的身边,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今晚,“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几节课,都让我们领略了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普遍。
一、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
在近代以前的传统社会中, 岁月更迭、历史嬗变并未使中华文化离散, 相反其凝聚力非常强大。几千年传统社会中, 中华民族始终生活在文化自豪感和文化满足中, 从未出现群体性的对中华文化的质疑。虽然这种史实与传统社会结构稳定、对外交流规模小等因素有关, 但是中华文化自身的特质应当是主要原因。
1. 中华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一种先进性的文化。
在中国相当长的历史中, 中华文化是以儒文化为主导, 儒、释、道文化相融合的形态, 这种文化适应中国农耕社会的需要:在人际关系中, 它强调宗族血缘、强调尊卑秩序、强调道德人伦;在生产发展中, 它强调重农抑商、保本安民;在政治统治中倡导“民贵、君轻”, 如此等等。这时的文化反映了农业经济的特点, 符合社会上绝大多数农民的利益, 也符合统治者稳定社会的需要, 因而能获得广泛的认同。传统社会, 中华文化的先进性主要以两种方式表现出来:首先以文化自身不断地发展表现出来, 从先秦到汉唐乃至宋明, 经济政治的发展、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发展流变, 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及风格特色;其次在文化比较中表现出来, 汉地最早进入农耕社会, 周边民族多数为游牧部落, 汉地文化以政治、经济、文艺成就显示出强大优势, 吸引“四夷来归”, 即使游牧部落以武力入主中原, 他们最终还是接受了中原文化。长时期的领先地位, 使中华文化的主人———中国人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自豪感, 归属于中华文化是非常自然的选择。
2. 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使人们自觉地选择了认同中华文化。
希腊文化着力于对自然的追索, 印度文化希求对现实苦难的摆脱, 中华文化则致力于创造现实的幸福。中华文化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意识, 这种人文关怀为人们建构了舒适、高尚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这充分尊重了人的地位, 强调了理想人格, 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并致力于协调人际关系。中华文化包含多元价值取向, 但是其主流是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 表现为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重道轻器等特点, 这实则要求人的内在超越。几千年的传统教化使“道德伦理”成为人们的价值信仰。中华文化浇铸了中国人辩证的思维模式, 使中国人具备包容大度的情怀, 使中国人善于协调一与多的关系, 易于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中华文化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显示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更增添了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即使自称只有面孔与东方沾边的宋美龄, 隐居西方文化的中心城市———纽约三十年, 其主要爱好也是画中国画。独特的中华文化有无穷的魅力, 它在无声处滋润全体中国人, 使人们做出了“我是中国人”的定位, 并紧密团结为一个共同体。
3. 中华文化是一个有序的、一元主导的体系。
传统社会, 社会结构稳定, 同时世界文化发展的速度、各种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很有限, 所以文化结构也很稳定。中华文化内部有许多次级文化形态, 从地域上看, 有齐文化、楚文化、秦文化之别, 从学派上有儒、释、道、墨之分, 但是其深层结构即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是相通的, 它们本质上都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 (佛教这种关注来世的宗教文化经过本土化已具备了许多现世意义) 。而在诸种文化样式之中, 儒家文化由于适应社会发展、政治统治的需要, 得到各王朝的大力扶植, 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统治地位。在历朝统治者的支持、改造、教化、利用下, 儒文化整合了其他各种文化, 中华文化体系成为以儒文化为主导的。融汇众多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文化体系, 其核心明确, 内涵极其丰富, 在坚持共同本质下又能适应人们的不同需要, 因此, 具有极强的文化凝聚力。
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这种纽带可以跨地域、跨国界把全体中国人联系在一起, 正如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曾说:“我觉得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礼教观念、人生观, 都对我们有极大的束缚力量。”[1]
二、现代化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开始了现代化历程。百年屈辱史昭示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 从整体上看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已经不存在了。历史形成的文化自豪感几乎被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声势摧残殆尽。于是改造旧社会、旧文化的运动如火如荼。“五四运动”之后,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 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革命文化形成了, 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成为中国的主导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进入加速现代化时期, 传统文化的余威及社会主义文化的权威都受到强烈冲击。中华文化的凝聚力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的中华文化在先进性方面缺乏说服力。以儒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我国仍有很大影响力, 但它是适应农耕社会的, 它的先进性在明清之际就已丧失。社会主义文化最初是作为外来文化 (马克思主义) 输入中国的, 它的本土化、普及化至今仍未全面完成, 作为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新生的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本身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许多弯路, 虽然如今也取得巨大成就, 但是与资本主义数百年基业相比, 二者总体力量的对比非常悬殊。因而我们的主导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还未得到充分展示。现实面前, 人们迷惘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文化较之资本主义文化, 先进性又在何处?这种怀疑严重削弱了我国文化的凝聚力。
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淡化, 也减弱了文化凝聚力。二十世纪初, 中国知识精英认识到中国之落后不仅仅在于“体”、“用”落后, 更在于文化落后, 于是大力鼓吹、吁请“德、赛”二先生, 宣扬新文化, 批判旧文化。从此, 对旧文化即传统文化的批判就未停止过。新中国成立后, 这种批判有增无减。在这个过程中, 对传统文化批判太过, 继承不够, 不是扬弃, 基本上是抛弃, 以至于现在的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甚至产生鄙薄之意。在现代化过程中, 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民间文化艺术逐渐淡化、消失, 甚至国画、书法、京剧之类国粹也面临无人喝彩的尴尬局面。而随着经济全球化, 各国文化出现了“同质化”趋势, 如麦当劳、好莱坞大片、时装等风靡全球;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强势经济宣扬的并不仅仅是消费文化, 还包含一些文化核心问题———审美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作为地球村的一部分, 我们中国已经受到全球化影响, 也不能不受到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民族性色彩越来越少的时代。民族性弱化, 难以区别“他们”, 也就弱化了“我们”, 也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归属感, 文化的凝聚力必然会有所减弱。应当承认百年来我们破坏旧文化的成就不小, 建设新文化的能力却不够强。
当前文化的内部结构缺乏一致性、有序性。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多元化发展的, 这是由社会现实的多元化、人们需要的多样性等因素决定的。只要文化内部形成和谐有序的结构, 文化多元化并不会影响文化凝聚力, 反而会增强文化凝聚力, 但我国目前的文化结构还缺乏和谐性、有序性。从社会形态决定社会意识角度分析, 我国社会目前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兼而有之, 与这三种社会形态相联系的文化有很大差别。从文化自身发展源流分析, 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外来文化 (现代西方文化) 在我国共存。从文化的主体分析, 社会阶层分化、代际差异扩大。不同的主体与不同文化形态结合使中华文化结构极为复杂。当前我国文化体系内部并未达成和谐, 多种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太强, 其中有些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甚至对立, 导致文化混乱和价值失范;多种文化“平分秋色”的情况影响主导文化的地位, 消解文化的权威, 这必然削弱我国文化凝聚力。
既然如此, 我们加强文化建设, 不能仅为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 还要致力于增强文化的凝聚力。
三、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文化的凝聚力, 来源于文化的先进性、现代性、民族性, 来源于文化体系内部和谐的、有序的结构。先进性就是要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现代性就是要反映现代社会的特点、适应现代社会要求, 为人们提供有效的价值规范, 从而使中华文化从根本上获得人们的认同;民族性, 就是要传承、创新中国风格和中国做派, 彰显中华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意义, 满足中国人明辨他我的需要, 吸引人们归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构建这种有强大凝聚力的文化体系, 我们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只有坚持文化自觉, 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拥有文化自信, 才能够激发和深化文化自觉。
1. 提高文化自觉, 不断增强人们对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和民族意识。
“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同时, 文化自觉指的又是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 自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 了解其他文化与自身文化的关系”[2]。文化自觉对于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文化自觉是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我国百余年文化转型之所以总是处于被动状态, 就在于缺乏文化自觉。当前, 文化冲突风云激荡, 甚至演变成军事战争, 因此文化战所争夺和捍卫的并非仅是纯文化, 还是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和生命, 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 那么一定意识形式 (态) 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对于提高民族的文化自觉, 我们绝不能轻视。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 只有做到文化自觉, 才能在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稳住根基, 获得文化选择的能力和地位, 继而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 要通过各种传媒广泛宣传, 要通过文化产品的熏陶教化, 要通过各种途径的教育涵养;以此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 增强人们的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文化沿着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正确路线健康地发展。
2. 增强文化自信, 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创造力。
文化自信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不仅表现为对既有文化优良传统的肯定与坚持, 而且表现为对当下的文化自信, 如果没有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将会流为思古之幽情, 成为无力应对现实和外来文化冲击而只能暂避一时的“精神慰藉所”, 创造未来新文化的自信与活力也将会因缺乏当下的根基而无法真正树立和激活。其次, 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待外来文化的理性态度和开放的胸襟。在外来文化面前, 不自傲、不自卑, 对文化差异的包容, 是对自身文化充满信心的反映;认识到文化各有所长, 对外来文化能够辩证取舍, 积极地吸纳其精髓为我所用, 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最后, 文化自信表现为对自己文化发展前景的主动把握。不陶醉在过去的光荣之中, 以长远的眼光把握文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勇敢地推进现有文化体系的转型, 在未来的发展中创造新的辉煌, 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这是文化自信的最高体现。
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重点在于增强人们以当下为基点的文化自信, 就是要形成和强化人们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成就、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与文化发展前景的自信。这实际上涉及对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成就、核心价值观、国民素质等各方面的认同与自信。增强人们对这些方面的信心, 不仅要加强建设成就的展示、宣传, 更要依靠社会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 民生幸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文化自信最有力的现实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355.
[2]费孝通.文化自觉和而不同[J].民俗研究, 2000, 3:13.
今天,我们来谈谈耶稣与老子,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过去,来到函谷关与伯利恒身临其境,那会是怎样呢?
老子简介
公元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太清人,也有史料记载,老子为今安徽涡阳人,汉族人,与孔子同时期而年稍长于孔子。有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
耶稣生平
公元元年—公元33年,童女马利亚从圣灵怀孕所生,起名叫耶稣也称基督,意思是救世主,是基督教的创始者,神的爱子,成就了旧约所有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又立了新约,为人类的罪钉上十字架,除去罪所带来的死,死后三日复活;末日还会在来,把永恒的救恩带给了愚笨的人类,愿世人悔改,成为圣洁的样式。
老子的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篇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译文:“道是可以道出来的,但不是寻常之道;道的名字也是可以叫出的,但不是寻常的名字。”且一直在强调道的重要性,而这个“道”指的是什么?
老子说是“本源之道”,而这源头又是从那里来呢,千百年来,无数研读《道德经》的学者们费尽心思,却始终不能完全参透其中之奥秘。
老子也曾索求: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明,其下不昧。……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看见却不能看得分明 超乎於形(夷);听见却而不能听得分明超乎於声(希);摸,却握不住不可捉摸(微)。这三者不可思议,联合在一起。
……与亘古之道同在,与今时同移。知道远古之始,才是道的真谛。
老子五千言,传世流传两千多年,用丰富的思想智慧,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这部中华文明源头的开山之作,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但它却借助汉字无比丰富的信息含量,向我们传递了其他著作无可比拟的生命智慧,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独特的影响,并形成了中国人内道外儒的处事方式。
一般人对于“道”,都有太多的解释,包括我们一般人所了解的“道”,跟老子所阐述的“道”,其实也都有很大的出入。我们平常说要修道、得道、证道,但是“道”是什么呢?如果没有清楚明了“道”是什么,如何“得道”?怎么“修道”?所以,我们必须要很清楚知道“道”是什么?才能够正确的去修道、体道、悟道,进而行道。
耶稣的道
如果说老子是看到了“道”的样式,那么耶稣的“道”就是实体,把这道传给世人,不再是若隐若现的形式,而是把爱的样式放在心中,成为一个大爱着。且实实在在地告诉人们唯有靠着他才能到父那里去。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耶稣通过旧约预言的成就见证自己就是那道成肉身的弥赛亚,是神的爱子,是人与神的中保,借着他,我们才有机会回到神的身边,成为神的儿女。同时也告诉了我们“道”就是神,道与神同在。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耶稣在讲道之时,也实实在在的告诉人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而这永生从何而来呢,后面又告诉说: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耶稣基督的道是有生命的,是让人由死到生的永生之道,正如西门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
耶稣基督来是要把父神的旨意传递给世人的,把父神的心意通过这见证的道,而表明神爱世人的心。
综上所述,无论哪个时期,神一直都在,虽然年代一样,地点不一样,但都是人们还是希望能够靠近神,成为神的所属。
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如今的我们时常在犯罪了找各样的理由说自己软弱,但是我们是否曾想过千百年来,神为了拯救我们,做了多少事,流了多少泪。
当我们慢慢脱去了稚嫩的外壳,还有一样东西也在不知不觉中被遗弃,那就是相信。在你没有察觉的时候,已经变得胆怯了。对所有的事情渐渐习以为常,对所有的开始都充满了警觉和担扰,学会了等待,却忘记了努力去追寻,习惯了回忆过去,却忘记了彼岸在前方。
中华儿女,自古以来都在寻找宇宙的创造主,那我们怎样才能与道相遇呢……
寥寥数语,远不足以表达生命之道的奥秘,期待着您也能一同参与分享道的真谛。
——新浪博客
【中华文化】推荐阅读: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10-22
爱中华文化05-27
中华民族文化07-28
中华文化作文素材10-18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10-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06-20
中华传统文化培训日志07-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07-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料11-16
以传承中华文化共筑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