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张扬个性(共8篇)
灵石县静升初中学校张艳
一堂新课开始了,内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很多学生对问题的把握简直是直切要害,语言的运用可谓是精准。“我的学生的进步如此显著,有的简直可以用‘厉害’来形容。”我心中暗自窃喜。“一个假期不见,刮目相看啊,由量变达质变了。”自己有一种如浴春风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表现却在我明朗愉悦的心境中投下了一丝阴影。
“同学们,文中鲁迅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童年生活,他的百草园和他的三味书屋,你认为他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很多学生回答:“作者把百草园的自由自在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心理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这答案无可厚非。但当有几个学生提出异议:“百草园的生活是快乐的,但是在三味书屋也并不是十分枯燥,也有快乐啊。”那一大帮都来反对,特别的坚决,好像他们手中握着开启大门的唯一的钥匙。对作者感情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他们如此斩钉截铁的断定,正常吗?我又回想起这节课的流程是如此的顺利,一反常态啊。我是不是多心了?太不相信我的学生了?
接下来是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我特意找了用词贴切形象,但参考资料很少提及的几处,让学生分析。又是出乎我的意料,刚才还活跃的课堂,霎那间静默了。学生的眼睛里刚才还闪烁着急切兴奋自信的光亮,一霎间好像全部蒙上了灰尘,呆滞了。几分钟的思考后,我提问一个学习和课堂表现都不错的学生,又是一次出人意料。她沉默了一会说:“我不会!”
“那你认为这些词用得好不好?”
“好!”
“能不能说一下你认为它好的原因?”
又是一阵沉默……
“同学们,第二自然段通过你自己的学习分析,你认为哪些语句用得很精彩?”
有的说:修饰词用得好,比如肥胖,不仅写了黄蜂的体态,而且注意从儿童的角度去观察。有的说:动词用得好,比如窜,既写了叫天子的轻捷机灵,又写出我对它的羡慕之情。这时候,王晓盟的手举的老高,我叫起他。他从四个方面来谈,很准确。这是一个中等水平的学生。
“回答得很好,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问问你,你说春夏秋景皆备,从文中那里可以分析出来?”
他没有立即回答,在来回翻着自己的书,这时我注意到,他的书有些异样,走近一看,原来他把《语文三点一测》用书皮包起来,充当语文书,却把语文书放在书包里。再看看其他同学,很多的桌子上都摆着一本参考书,当我要求他们分析时,他们大多在找现成答案,而没有深入的思考。难怪问题回答的几近于完美,甚至于语文能力差的学生。
这些书详尽地告诉学生一些常见问题的“标准答案”,因此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近乎于完美,课堂的流程流畅和谐。然而这是否就说明学生真正思考了,真正明白了?我的学生的表现告诉我:那只是一种假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做积极的思考,参考书是他们的依赖,是他们可以不思考的法宝。参考书的标准答案给他们营造了一个虚幻自信的空间,吞噬了他们的思考力,使他们逐渐变为一个没有独自思考的传声筒。
我谈了自己对参考书的看法,参考书只能成为你们的参考,而不应该是你成为它的奴隶!不会思考的人是不可能进步的,是会被生活所淘汰的,你必须学会独自思考,并大胆说出你的想法。本以为学生肯定会赞成,然而又是一个措手不及。一个学生“腾”的站了起来:“老师,你说没有标准答案,可是考试里有标准答案啊。我们与标准答案的思考角度不一样,就可能扣分。以前有的老师就让我们背答案,甚至是背作文,而且也能考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愕然了,那一刻我没有充足的理由来回答我的学生。
不是吗?毕业伊始,看到我的学生,我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把知识点讲透,讲懂,如何让学生记得快记得牢;我为他们做了周密的计划,对他们抱了太多的期望,我喋喋不休地把我认为的重点传授给他们,却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往往学生没完成作业,或耽于玩,我会软硬兼施的.诱逼他好好地学,甚至于大发雷霆。虽说是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但内心中,考试的这把尺子却真真切切的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说是因材施教,很多的时候只是给学生把知识点分成等级,这好比把学生圈在加工厂里,使用不同的工具把产品锻造合格。在这个流程中,我的意识中只记得他们是学生,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他们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天性。
很早就感觉到:学上得越多,孩子那天生丰富的想象力,好像一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很多孩子,面对问题,不敢大胆地想象,甚至停滞自己的思维。为什么?一次次的标准答案,击跨了孩子的想象力,停滞了孩子的思考力,他不敢去想,老师也不敢过多的放手给学生,还是做着孩子尽职尽责的保姆,替他干了很多事,我们的孩子也逐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依赖。曾记得有学生问我一个问题,不是很难,稍微思考就可以解决,特别那个孩子学习能力不差,我已经帮他找到了突破口,他只要考虑一下,就会豁然开朗,然而他却告诉我:“老师你就直接告诉我答案,我背背就是了。”
“这怎么可以呢?”语文不是科学主义,更多体现的是人文精神。语文课文,不是符号化、公式化的,而更多的是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篇文章,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知识和阅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相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同一问题,还有不同的理解呢。而我的学生竟然让我直接说答案,甚至我要帮他分析,他都拒绝,说有了答案,他背背就可以了。可笑不可笑?不,是可悲!究其原因,我能怪孩子吗?是我自己总是想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仅仅把孩子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却忽视孩子有自己的思维。久而久之,孩子们已经不会自己思考,更不用说创造了。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给孩子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他真的学会独立了吗?
纵观我国传统教育,我发现,它的内容是单一、狭隘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往往集中在升学科目上,升学科目又集中在考试内容上,这些内容被一点一点地向学生灌输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天性被湮灭,想象力被扼杀。而孩子们除考试之外,除了知道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外,对于那绚丽多姿、丰富多采的世界,竟然知之甚微。可想而知,这样长大的孩子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对于日异变化的世界能有多大的潜能发挥出来呢?能有多大的创造性展示出来呢?从内容上说,我们的教育完全陷入了应试的轨道,我们的孩子也成了考试的机器。我们还能对他们有什么奢望呢?
同时它的培养方法上是保守的。我们习惯上的管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警察式”的,像警察一样,把学生管得规规矩矩的;另一种是保姆式的,像老母鸡一样,把自己的小鸡全都看护好,让他们不出任何事,在自己的庇护下,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设计来学习,来生活。
比之西方教育,我们传统教育下的孩子是封闭的、禁锢的、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称雄,我们有很多获得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学生,却没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成人?因为我们传统的教育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并没有给孩子放飞的空间。
学生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富有生命力、生命色彩最丰富最斑斓,并且生命成长最迅速最为重要的黄金时段,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学生禁锢在狭小的教育空间?又有什么理由不归复学生应有的生存自由和正常的生命色彩呢?每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处女地,作为教育者我必须想方设法加以开发和利用,不断培育和扶植他们身上的“生长点”,使我的孩子发掘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我们的孩子由工具性向鲜活性转变,容器性向生命性进化。
纪伯伦在他的《先知孩子》里说:
你们的孩子,实际上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乃是生命本身的企盼
他们虽与你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与他们的,是你们的爱而不是你们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所能管理的,是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日的世界,那是你们在梦中无法探访到的地方
你们可以努力的学像他们一样,但是,你不要白费力气要他们像你
因为岁月无法倒流,生命也不会停滞于昨天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就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射箭者看见了苍茫路途中的目标便用力将你弯曲--拉满弓,以使手中的箭射得又快又远,让你们在射者的手中弯曲成为喜乐吧;
是的,岁月无法倒流,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孩子有自己的明天,今天我所能给与的,不是我相对于明天已经过时的思想,而是教会我的孩子去思考,做他们的导航者。我就是弓,一张静止的弓,送箭矢直冲云霄的静止的弓。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正在寻找如何充分开启孩子们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课程改革为我们打开了方便之门,它更主张“人性的张扬”,它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人,是具有自我发展的人,是具有个体独立的人。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压抑个性,而应该最大限度的张扬个性。我们要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创造力的孩子,才会自由的展示自己,才会给我们民族的未来注入新的鲜活的血液。这给我很大的教益,似乎在一瞬间豁然开朗。
观念的更新,使我更认识到,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终结性评价,更应该注重从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评价,从过程与方法方面进行评价,从情感和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多种评价手段的提出,给了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更激发孩子不是走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教师的熏陶和引导中,有意识的从多角度多方面展示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真正的为了提升自己而去学习,真正的为了展示自己而去努力!也只有这样做我才能真正成为送箭矢直冲云霄的良弓!那箭才会射得高射得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我要做的就是要这一片田地生机盎然。相信在课程改革如此自由广阔的天地里,我的孩子不会再惧怕“标准答案”了,在爱的民主和谐中,他们将积蓄更多的力量,多一些自信,多一些自主,箭一般地翱翔在更为广阔的蓝天,体验生命的精彩,品味生活的原汁原味。
飞吧,我的孩子们。今天我将教会你如何飞,明天浩渺的天空是你自由搏击的所在!
一、在内容精彩、语言经典处引导设身处地地体验, 获得个性化的解读
课文内容精彩, 语言经典处, 集中体现了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的能力, 蕴含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如果在此处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读, 充分地悟, 学生对文本中的形象、情感、音韵有了丰富的感悟, 就能把自己的灵魂钻进文本与作者的灵魂融为一体, 道出灵魂深处所含着的一切感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的情景时, 先让学生读“啊, 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 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如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 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这个句子。再抓住“终于”一词, 让学生站在小女孩的处境上想像她在擦火柴前会怎么想, 怎么做后才终于抽出一根。学生通过读、思、议、换位思考后, 学生1说:“从‘终于’一词我看到小女孩用快要冻僵的小手抽出火柴又放下, 又抽出又放下。”学生2说:“从‘终于’一词我体会到小女孩太可怜了, 她在冷得受不了时抽出火柴, 但想到爸爸生气的样子, 爸爸手拿棍子打她的情景, 于是又放下了。”学生3说:“从‘终于’一词我体会到小女孩太懂事了, 她快被冻僵了, 想抽出一根火柴, 但想到火柴是她们家的命根, 是她们家的生活来源, 于是又放下了。”学生4说:“老师, 我心里很难受, 眼泪快流下来了。小女孩太悲惨了, 她都快被冻僵了, 擦一根火柴还要进行那么激烈的思想斗争, 才鼓足勇气抽出一根, 而我们一天的零花钱可以买几十盒火柴, 她真是太悲惨了。”学生通过设身处地地体验小女孩的终于抽出一根火柴的情景, 深刻理解了文本, 又创新了文本, 使对话活泼、深入、有效, 充满生命活力, 学生的个性和灵性在此自由飞扬。
二、在诵读中体味感悟, 读出自己的个性
“诵读”是实现感悟的最基本的方法, 它能够使学生“整体直觉”地“体味”, 能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由于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视角、认识水平、生活经历等各不相同, 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诵读中就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从而张扬自己的个性。如教学《矛与盾》一课时,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了“吾盾之坚, 于物莫能陷也”和“吾矛之利, 物无不陷也”这两句话的意思之后, 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街上的围观者会如何反驳, 继而揣摩语气语调, 学生通过观察、体味读出了自己的个性。
生1:如果我是围观者, 我就抓住他话中的错误, 以反问的语气毫不留情地揭穿他前后矛盾的谎言! (他胸有成竹地读, 很好地读出了疑问的语气。尾音上扬)
生2:老师, 他刚才读出了少年人问话的语气, 我认为可以把这一句话理解成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提问, 那么读起来的语音、语调都会有所不同! (他带着从容的微笑的表情, 手作捋须状, 头随着句子的节奏而晃动, 语调平缓, 低沉, 带着老年人的样子问。)
生3:我想, 如果这句话是一个青壮年问的, 那么应该读得稍快些, 因为年轻人心急气盛, 听了楚人自相矛盾的话, 会迫不及待想戳穿他。 (他读的语调稍快、俏皮。尾音上扬, 颇有点咄咄逼人的感觉)
生4:老师, 我认为还可以这样读 (她读得奶声奶气, 一字一顿的, 课堂上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笑声)
这样的朗读, 不是简单地一读了之, 而是在体验感悟之后, 通过读使学生与文本发生深层次的对话, 它既是一种理解文本的方式, 也是一种表现与传达理解的方式, 是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更是舒展个性、升华情感的阅读。
三、在“补白”练写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我国传统绘画和古典诗歌中普遍运用“留白”的艺术, 这也是一切优秀作品的共同点。正如海明威所说:“好的文学作品像冰山只露一角, 百分之九十藏在水下。”语文教材选入的大都是这类“冰山”型的短小而精美的作品。教学中, 抓住这“一角”让学生寻找和想象那“藏在水下”的百分之九十, 从而悟得全文的意旨。如教学《荔枝》一课, 理解了全文后, 我安排学生对最后一句“而今, 荔枝依旧年年红。”进行补白。想象作者还会写什么。学生通过联系全文, 联系自己对母亲的情感, 有的学生写道:而今, 荔枝依旧年年红, 母亲却长眠不醒, 我再也看不到你为我解除困窘, 再也得不到你的关爱。我心里感到无比痛苦。还有的学生写道:而今, 荔枝依旧年年红, 母亲再也吃不到了。我真是后悔没在你临终好好伺候你, 让你带着遗憾走了, 我真不孝啊!还有的学生写道:而今, 荔枝依旧年年红, 而母亲却一去不复返了。如果有来生, 我一定会买很多荔枝给你吃, 一定好好孝顺你, 再也不让那小馋猫给吃光了。学生通过补白不仅体验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而且在补白中展示了自己的个性。
一、让学生真正拥有自主阅读的机会
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最佳的选择就是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原文上,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台阶式推进,完成全程阅读。在学习《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不同目的的“五读”(读通、读懂、读好、读熟、读深)完成课文学习。学生在“一读”时,针对“读通”的要求,找到长句子练习朗读,如“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在“二读”时,学生基于读通的前提,已经明白了先生对孩子们写字的要求。即“先……再……”。由于有了以上的理解,学生在“三读”环节中都能津津有味地读,渐渐进入了“读熟”这一学习环节。最后,再让学生读一读《邓小平爷爷小时侯的故事》,他们就对课文的认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他们通过邓小平爷爷小时侯的一些勤学好问、好学上进的故事能更准确地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产生敬佩之情,真正感受到邓小平爷爷小时侯的确是个认真学习的好孩子。学生还可以联系自己取得好成绩后妈妈的表现来体会人物感情,从而起到知识迁移内化的作用。 在两节课的学习时间里,学生通过30分钟的读和20分钟的交流圆满地完成了课文阅读。这样的自主实践是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
二、让学生固守内心独特的阅读感受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体验,我们要重视、要珍惜,让学生固守内心本真的独特的阅读感受。
《小儿垂钓》一诗中,“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招手”之意时,学生理解时呈现了异议。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是指挥,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这时,教师可就此对学生说明:数年来,“招手”之意一直存有异议,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今天大家的理解也不一致,你们能不能展开一场辩论,摆摆自己的理由呢?学生沉思片刻后,两派学生引经据典,开始唇枪舌战,思维在争辩中碰撞,语言在交锋中砥砺。
阅读活动就是如此,作者有个性化的表达,读者自有其创造的权利和潜能。在阅读中,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这种源自内心体验的理解,成为真正的读者。当学生有了个性化体验后,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此,还要与学生共同讨论哪些理解最合理,哪些为什么是不合理的。但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过程。
三、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阅读方式
“阅读”并不是简单的一项口头的读,而是一项来自于心灵的活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个性阅读有读、说、画、写、划、背、唱、演等多项活动参与,即使是“读”,也有朗读、默读、跳读等多种方式。作为教师不应以大众化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只要他们处于内心与文字的交流状态就应支持他们的阅读方式。
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我鼓励学生可以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到的画到练习本上,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把这幅画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例如,学生阅读《云房子》这篇文章,大多数学生在纸上上画下了自己心目中的云房子:有的画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有的画了一个宽敞的帐篷,有的画了一个鲜嫩欲滴的蘑菇,有的则画了一只胖乎乎的小绵羊,有的画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透过这一幅幅彩画,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有的在画云房子时还在扣着房子这一概念如宝塔如帐篷,而有的学生则完全把房子这一概念放在一旁不加理会。将心目中最美的画展现出来。如绵羊如蘑菇如蝴蝶……
在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个性化阅读方式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营造合作探究的阅读氛围,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达到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发挥特有的交融作用。
综上所述,要真正实施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策略,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阅读权利、阅读感受,让他们进行自主实践、自主评价。当学生的阅读活动有了足够空间、足够机会,真正成为个性化活动的时候,相信必能切入学生学习的经验系统,做到以参与求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发展必能表现为悠然心会、深得吾心、怦然心动,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野的敞亮。相信那时,孩子们会从正襟危坐的“三味书屋”走向生机盎然的“百草园”。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将绽放色彩缤纷的花朵,也许那花朵很小但散发着天然的童真、个性的光彩。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 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张扬个性是创新的基石,培养创新能力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髓.本文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就本人的教学设计,语言特色及个性特点,师生共同张扬个性,发展创新进行了阐述论证。我们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彰显个性,勇于创新,那将让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个性张扬创新
关键词内容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投身于学科研究的浪潮中,做时代的弄潮儿。张扬个性,勇于创新,这才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引言创新--永远是语文教学发展的生命线,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但也仅是浅尝辄止,现与各位老师共同交流与探讨。
一、教师要展示个人独特的魅力:
1、教师的语言要有个人特色: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自己真正亲近祖国文字,热爱祖国文字。
教师的语言要有个性,我认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其语言要有“诗歌语言的凝练,小说语言的生动,演说语言的雄辩,相声语言的风趣。”要么自然亲切,引发感悟;要么文采飞扬,富于感情;要么生动流畅,幽默风趣;要么妙语连珠,意味深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借助自身特有的个性语言去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强烈的欲望,模仿老师的语言动情朗读,深深的陶醉于文本其中。
如我在教学诵读欣赏中的古诗词时,我常常给学生指导吟哦讽诵,让学生明白读诗就是吟(唱)诗,并且借助合适的音乐伴奏。因为古诗词节奏感强,讲究韵律,所以读来琅琅上口,容易动情。我在指导朗读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诗词曲三首》中的《天净沙秋思》朗读时,先让学生用“/”划出节奏,然后听我读,之后师生一起读,读后又让学生跟我的2/4手拍唱:“小桥KJ流水KJ人家→”“古道K西风→瘦马KJ”“夕阳J西下K”“断肠人J在天涯J”
集体唱完三遍后,学生的积极性就来了,我趁势就让学生比赛读,这时整个教室沸腾了,人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举手要表现自己:“老师,我来读……”,“我、我、我……”,比赛中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天涯游子那淡淡的哀愁中。一幅秋郊外照图也映入学生的脑海里。下课铃声响了,教室里又再次唱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学生这样乐此不疲,动情朗读,关键就是他们已深深地爱上了这些文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看来,语文教师借助朗读这一手段让学生与祖国文字亲密接触,亲和力与感染力都特别强。
2、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别具一格。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要实现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奠基。作为义务教育段的教师更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下功夫。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应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新领地。
如适合朗诵的朱自清的《春》,可以声情并茂的朗读,以情动人,在感悟美中积累美言,在写作实践中尝试运用。
如适合表演的契诃夫的《变色龙》,可以形神兼备的演示,以情节感人,让学生在表演中领悟课文内容。在表演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表演中学会大胆创新。
如适合绘画的`可以绘制其内容,以图形喻人。如郭沫若的《石榴》,韩愈的《马说》,通过简笔画石榴、画马,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轻而易举理解其内涵,并能诱发学生强烈的做画意识,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的主旨。
善于音乐的尽可以放歌一曲,或老师、或学生,让婉转悠扬或慷慨激昂的歌声,低沉忧郁或感人肺腑的歌声打动学生的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种设计往往在课堂刚开始时很奏效,如我在教学《背影》时,小歌手龚阳同学一曲“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的歌唱,引发我班学生对自己与父亲相处的回忆,进而为这篇经典叙事记实散文实现理解父亲、热爱父亲、回报父亲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如同演员的演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个演员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技巧演绎剧中的人物。教师更要演练内功,遵循教学规律,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教会学生用语文的同时为自己的发展奠基,教师更要展现自己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与个人独特的课堂魅力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更精彩。
二、自己的个性张扬往往会柳暗花明
以“情感教育”为支点,挖掘教材潜在的经典美和语言美,可唤起学生对爱和生命的珍惜。新课标也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技术,活人塑造和大理石塑造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的不对可能万象同毁,刀法用的对,则一刀下去万龙点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语文教学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空间,重视每个人的独特感受。
笔者就《背影》一文再谈谈,一曲《父亲》的歌唱牵引学生争先恐后地诉说,5班学生王柯、杨月在讲与外地打工的父亲车站分别那一步一回头,一回头一把泪的故事时,全班随之啜泣。此时,一种感动笼罩了整个课堂。接着我又给学生讲了自己与父亲共入病房的瞬间,我与父亲双双流泪而无言的拥抱,我与父亲那撕心裂肺的人生诀别……我自幼失去父亲又多么渴望得到父爱……血浓于水的至爱亲情任何东西也没法替代……听完故事许多同学眼中都闪着泪花,我用手也轻轻的抹去泪花。然后对同学们说,现在你想对文中的朱自清说些什么呢?显然这是符合孩子们此刻表达意向的,学生顿时纷纷坦白内心。我会说:“请你学会善待父亲,父亲这么爱你,你能辜负他吗?我相信逆境更能塑造你的坚强……”我会说:“嫌弃父亲,你才不是男子汉。”……我又接着问:“你想对文中父亲说些什么呢?”“父亲,你真勇敢”“父亲,你把爱全部给了儿子。我真感动。”……我觉得语文教学不应该停留在文本本身,还应联系学生自身生活,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材的价值。
这时我就表扬了学生,大家刚才说得很棒。还适时把掌声送给了学生,用鼓励这架天梯促使学生永远向上一直是我崇尚并实施的教学法则。接着我就把亲切的语言送给学生:“有没有人想在今天放学后对自己父亲说点什么呢?”
孩子们开口了,“爸爸,我今天才理解了您,我爱你。”
“爸,我长大了,您却老了,我真难过。”
“爸爸,我再也不会嫌弃你没挣大钱。”
“爸爸,远方打工的你一定要注意身体。”
“爸,我今后一定努力学习,决不辜负您,因为是您给了我生命……”
“爸爸,特别谢谢您,是您给了我生命,明天我一定送给您一个成才的儿子,当我有钱时我一定好好的报答您……”
自身的实践证明,语文教学蕴藏着无穷的审美因素,让学生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来感悟作品中传达出来的那份情感,从而明确区分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进而使他们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层次得到提高,使他们超越了人的局限,超越现实功利的束缚,懂得了人性美。我认为这才是语文教师的天职,更是语文教材自身特有的服务于人服务于生活的具体体现
三、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语文教学与生活“亲密接触”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善于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空间,给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广阔的平台。
江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一直很欣赏,因为它给学生自身发展与创造提供了一个大舞台。笔者一次走出课堂外,在校内游一圈的尝试至今历历在目。我让学生带上笔和本子,跟我一起到教室外转转,收获甚丰。学生摘记的有:名人名言、宣传语、校训、校风、学校近期及长远目标……这种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的文化积淀校园内到处都有。三十分钟后我们又进了教室,十分钟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收获,学生兴趣大增,纷纷举手。之后,我又指导学生:如果让你给咱们的教学区拟写标语,你怎样拟?给花园、水灶、餐厅、厕所、校门口呢?现在啊!我要请大家来当小小设计师。这样便给学生创造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平台,翻看我的积累本,学生心灵迸射出来的创造的火花还在闪光。
教学楼:“轻声慢步走楼道”,“今天勤奋学习,明天报效祖国”,“陵前镇中--今天我以你为骄傲,明天你会因我而自豪”“亲爱的母校,祝福我中考成功吧!”……
花园旁:“小草微微笑,请从旁边绕”,“踏时草惊心,摘时花溅泪”,“校园以我美,摘时心何忍?”,“爱我就是爱你自己”……
水灶旁:“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可能是你的眼泪”,“水是生命之源”、“像掌上明珠那样爱水吧!”,“让我们做最好的朋友”……
饭厅:“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爱我就是爱爸妈”……
校门:“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进校门请下车。”……
厕所:“这儿的干净靠大家”,“人人献出一点爱,这儿也可爱”,“请文明方便”……
此时,我以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评价我们孩子的创造力,我更无法用语言来品评我们学生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总之,理想、关爱、环保、安全……,一个用智慧编织的完美,让我们做语文教师的用心感悟到了未来的力量。这时你还会怀疑我们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吗?你还会埋怨我们的孩子笨吗?
真的,语文的触觉如果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就成了语文学习的乐园。同时也给学生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们的课堂也会出现无法预料的精彩。
2、让语文教学与生活共色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现实生活是语文的丰富源泉,而课本只给我们提供的仅仅是范例。这就要求我们以文本为蓝本,促使学生从文本内容去体验,鼓励学生从文本中走出去,养成主动体验生活,书写生活的习惯。
重读轻写,读写割裂,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一大弊端。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服务生活才是现代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生活是“源”,写作是“流”,我们的办法应是开“源”通“流”。
现在的考场作文越来越重视考生个人的体验与感受,我在平时教学中是这样为沉闷的作文教学来奠定基础的。
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景物描写时,先让学生反复朗读精彩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离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乐趣。”,让各种色彩、各种形状、各种动植物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后,让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句,学生想象丰富,表达得形象生动。例如:“不必说绯红的辣椒,光滑墨紫的茄子,也不必说浑圆的紫甘蓝,嫩绿的大白菜,单是缠绕在篱笆上的豆角就让人大饱眼福。长长的豆蔓攀上篱笆,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在豆味的衬托下,显的越发艳丽,花下隐藏着一簇一簇又长又细的豆角,让人一见就不由产生喜爱之心。”
学生写得如此形象生动,原因在于学生不但细心观察,而且把所学与生活对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也充分印证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语文教学与生活共色。
如果语文教师能在一堂课中抽出三分钟让学生寻找自我,寻找生活的感受,捕捉自己心里的灵光,我们的学生也能写出慷慨激昂、情满山河、激动人心的文字。这样长期坚持,学生作文头疼的问题会得到快乐解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其核心就是创新。创新教育本身就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我坚信:一支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才能塑造一批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只有张扬个性、不断创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才能肩负起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做奠基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 周庆元《中学语文教学法》湖南人民出版社版
2、 洪宗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
南京市马家街31号12月第5版
3、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北苑校区王健龙邮编100012 内容摘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咀嚼语言,感受形象,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这是语文教学的高境界。实践告诉我们可以这样做:平等对话,张扬个性;多元品读,展示个性;质疑探究,激活个性;以写促读,凸现个性。
关键词:平等对话 多元 品读 质疑 自主探究 写作 个性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沉闷、机械和模式化;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革除这些弊端,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应是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彰显学生的个性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平等对话,张扬个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意味着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也意味着对话过程中每一个场景,都是彰显个性风采的契机,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构建平等对话的平台。如,有位教师教《木兰诗》一文时,有学生问:“古代女人都裹脚,木兰裹脚后,还能关山度若飞,还能驰骋疆场吗?”该教师说:“这与课文主旨关系不大,不必多想。”你看,一盆冷水浇下来,学生还敢质疑吗?而另一位教师在教《五柳先生传》时,学生问:“五柳先生是陶渊明吗?”这位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研究陶氏生平、思想、作品,比较两者之间有何异同。结果学生的结论精彩纷呈,有的说等于,有的说约等于,有的说大于,有的说小于,他们纷纷陈述自己的见解。理由,让人不由得称赞。此外,在对话中,还应允许一部分学生暂时保留自己并不十分成熟的意见,并让他们在对话过程中慢慢修正自己的意见,领会更为正确的见解。这样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不怕出错和失败,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情感、态度、信念、动机和需要,释放出巨大的潜能。所以说,尊重是一缕阳光,也是一种期待,只要我们现在给学生一缕阳光,他们一定会灿烂辉煌,反之,则会抹杀学生的个性,使课堂变为一潭死水。
二、多元品读,展示个性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由于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等不同,人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不同;他们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由于这个因素,读者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对它的品读必然是多元的。
萧蕴说:“读、吟、诵乃至唱,是学习语言,体味意境不可缺少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与品位是相辅相成,诵读出之于口,品位会之于心,心口相应,相得益彰。
比如,《天净沙·秋思》一文,我首先让学生自由读、个读、听读、配乐读、齐读,几次读后,学生已熟读成诵了,然后,我让学生说说读这首小令后的感受。学生经过思索后,纷纷发言: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它写出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的乡思。/它让我想起了“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小令寄情于物,借枯藤、老树、昏鸦、西风、马、夕阳,这些有形之物来抒发无限的凄苦之情,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枯、老、昏、古,几字用得好,秋风萧瑟中一派灰暗,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瞧,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审美标准进行了创造性地阅读,他们由文本引发出这么多的感悟,品出这么多美点妙要,这种品读吟诵,牵一发而动全身,张扬了学生个性,我们做老师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质疑探究,激活个性
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了质疑的重要性。可以说,不疑不能激思增趣,不疑不能发展进步。可是,阅读教学中疑问是由老师设,还是由学生呢?刚开始,我担心学生不会问或满堂问不到重点,完不成教学任务,由我精问导思,把握重点,揭示主旨,其余由学生质疑。慢慢地,我把质疑的权利放下,由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问,我惊讶的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就是老师要解决的,当然,也有意外,如学《蜡烛》一文,就有学生问:“文中写到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到老妇人的近旁。文中类似的话描写了四次,我想问为何密集的炮弹偏偏没炸到老妇人,这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众说纷纭:
学生A:“老妇人很幸运,侥幸逃过一劫。这也说明上天总是庇佑好人的。” 学生B:“这是一篇战地通讯,通讯有其真实性,所以我认为是真实地巧合,而非虚构。” 学生C:“我认为这样写不但在结构上取得了前后呼应的作用,而且反复渲染了当时战争的氛围,可就在这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环境下,老妇人却从容不迫地掩埋了苏联红军的遗体,这有力地突出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的爱,对法西斯的恨。”
学生D:“我认为这样巧合,也许是德国士兵有意为之的。你想,方场很小且毫无遮掩,何况蜡烛的火光在夜晚是很耀眼的,敌人怎么可能炸不到呢?再说,无论怎样凶残的人也有柔弱的一面,这也许就是人性吧。也许老妇人的行为触到他们的哪根神经,比如说肃然起敬,再比如说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或亲人。”
„„
看,学生的思想无所羁绊,纵横驰骋,这哪里是课堂,这简直就是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喷发!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学习是件多么愉快的事啊!现在,我们班学生基本上都用过这种阅读方法,这种质疑为我的语文课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澜,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学生的个性也在自主探究中飞扬!
四、以写促读,凸现个性
如果说读、悟、疑、品,让学生体味了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含,提高了语感和文学审美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了独到的见解。那么,如何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悟表达出来呢?除了口头交流之外,还可以通过书面语言来进行表达。这种读写对接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并从文本出发,进行各种类型层次的写作训练。它不仅要求学生读懂什么,还要求学生读懂怎样表达,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还可以怎样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不仅仅是被动的能力训练,更是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动有效的体验,以写促读,在写中悟道,既避免买椟还珠,又不至于得鱼忘筌,鱼和熊掌兼得,读写兼顾,事半功倍。从而避免学生随意性的夸夸其谈和未经思索就脱口而出的浅薄,真正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凸现学生的个性。如,在学完《生命,生命》一课以后,我让学生仿写一句有关生命的格言。学生的习作耐人寻味:生命就是一场马拉松,要用激情和毅力才能跑完。/生命就像一支歌,有高昂也有低回。/生命就像一匹马,要靠自己去驾驭。/生命就像月亮,有着阴晴圆缺,每一种都应微笑以对。这些格言,其内容来源于学生与课文对话时的独特感受,来源于自己情感积淀基础上的富有灵性的表达。
这样的例子很多,平时教学时,我结合文本内容以自由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与自我进行对话,进行多方面的体验。比如,学完《信客》,让学生写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学完《海燕》,让学生发挥想象,写暴风雨来临时,海燕会对海鸥说些什么,等等,这种写作式的阅读,拓宽了学生的参与面,创造了全体学生参与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了读书的主人,他们自然乐在其中了。
当然,个性化阅读方法很多,可是,无论哪一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阅读中找到读书的乐趣,得到健全的心智,形成独立的思想,拥有自主的精神。我们期待着,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飞扬。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王敏《写,语文课堂的另一种对话》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年第2期
清溪初中:祝晓翔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的个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个性,“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屈原的个性。富有个性的教学,既是教师个性在教学中的流露,又是培养学生优良个性的重要手段。因为,教师的教学个性一旦和学生的个性培养联系起来,就能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展示自己的个性
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尽力做到扬长避短、求同存异,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使教学个性得以反映和表现。
1、教师的教育观点要有个性。语文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常常想着创新;要敢于否定,敢于挑战书本、挑战共识、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在读书方法的指导上形成一种模式、在课文的预习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个性。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么自然亲切,启人思维;要么辞藻丰富,富于感情;要么自然流畅,幽默生动;要么妙语连珠,意蕴深刻。借助特有的个性语言去吸引、打动、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如: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古人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当然,表扬、鼓励都必须有的放矢,不失分寸。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的错误过多地批评、讽刺,那就会使学生失掉学习的信心,由厌恶老师到厌恶该学科,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一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二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同学心悦诚服;三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
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富有个性。每个教师的思想认识、气质、性格、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教学能力不同,在针对不同的教材和学生时都会有选择的倾向性,都会采用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长于诵读的,可以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内容,以情动人;善于表演的,可以形神兼备的演示课文内容,以情节感人;善于丹青的,可以绘制课文的内容,以图形喻人。善于“导”者,巧于设疑;善于“点”者,发幽探微。总之,教学方法的运用,各尽其妙。
(二)学生在课堂上也要施展个性
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必然影响和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 1
形成。有个性的教师才能教出有个性的学生,学生个性的施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教化和合理引导。
1、我们要尊重学生,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机会和权利。在语文课上,学生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应带着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和课文、作者进行直接对话与交流,从而得出自己的感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课堂上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老师提一问,学生答一问。应该让学生自己提问,自己解答;自己提出问题,别人回答;别人回答后,也可抢答。要让学生做到“读出文本”、“读出作者”,更“读出自己”。
2、要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最佳教育环境。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前提是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态度、广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用开朗乐观、明智、豁达,幽默风趣的优良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使学生逐步喜欢这个教师,从而热爱教师所教的学科,这样就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其次维持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充分条件是情感共鸣。教师要视生如子,真心实意的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从而产生情感共鸣,集中注意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主动积极配合老师搞好教学。教师授课时要有饱满真实的情感和高昂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学生,使他们精神振奋,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师还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随时注意学生的情绪状态 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如发现学生的情绪不好,就要及时调控。总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意让师生之间始终保持情感共鸣,努力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心理环境。学校与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环境,充分发现、尊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在真正了解学生不同特点、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布置不同的练习,选用不同的测试等,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发展。
(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教师在形成教学个性的过程中,要善于解剖自己,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个人优势,确定发展方向。比如,在朗读、演讲、书写、表达、课堂组织等基本技能方面,在阅读、作文、口语交际等基本领域中。还可以细化为诗歌教学、散文教学、小说教学、文言文教学、作文点评等,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几个方面,狠下工夫,着意追求,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了。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学生,个性张扬
2011 年最新完善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非常鲜明地指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一定实施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学生个体的行为, 绝对不能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替代学生的个性阅读实践。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我们可以发现, 不少老师依旧是采取旧式的方法“教师精心讲授、学生认真记录”, 整个教学流程, 是用“教师的理解”来置换了学生的个性思维, 以教师常用的程式的评价置换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甚至个别“教师的理解”也是教师用书上的现成的答案, 千篇一律, 千文一式, 没有特别之处, 很平常。这样的阅读教学, 只能使学生处于消极的接受的地位, 渐渐的学生阅读的热情就会消失, 更谈不上他们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了。因此, 我们必须扭转这种“越俎代庖”的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重视他们的个性张扬和彰显,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
一、在传情朗读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最新完善的语文新课标中鲜明地指出: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学都要重视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同时务实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让他们逐步学会阅读。其实, 朗读的作用是巨大的, 它能很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帮助他们积累词汇, 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证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不但能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发展, 还能增强他们的感悟、陶冶他们的性情。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师、学生和文本 (作者) 的情感共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借助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巧妙的引导, 把教学的节奏和进程一步步推向高潮。
实践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 我必须把握最关键的环节——“读”的个性化。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达, 导致了很多老师上课时喜欢用网上的视频给学生“范读”, 这样, 就给学生的朗读定腔定调, 迫使他们机械地模仿视频, 没感觉地跟着读。事实上, 学生在阅读中他们的表现是各不一样的。如果让他们的阅读也像“阅兵”那样整齐划一的话, 虽然富有“气势”, 但因学生的阅读水平各有良莠, 兴趣、喜好各异, 他们的个性阅读表现也不完全一样。所以, 我们还是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各种差异, 尊重他们个性化对课文进行诵读, 让他们读出“个性”, 读出“自我”, 读出“万紫千红”, 真正地实现“悦读”。
教学中, 学生的朗读虽然不是非常规范, 但这正是他们个性的展示。新的评价方式要求我们重视过程评价, 其实学生的朗读过程, 就是学生个性化品味语言和独自理解词语, 充分感悟的过程。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也是他们自己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能促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的内涵, 体验作者写作的感受。
学生的朗读绝不能像“阅兵”那样“统一、整齐”, 因为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读”法, 如学生轮流读、分组读、集体读、角色扮演读等等。特别是课文中有争议的句段,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来进行个性化的读。例如, 《第八次》中教学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 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时, 我让学生说说在朗读时, 重点要强调哪个词?一个学生说:“第八次”要重读, 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布鲁斯王子的锲而不舍。另一个学生说:“干”要重读, 这样才能体现布鲁斯王子的充满信心。第三个学生在朗读的时候, 干脆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声音响亮地喊了起来。可谓是入情入境。这时, 我总结道:“同学们理解得很到位, 朗读也很有感情, 只要能体现布鲁斯王子不气馁的精神, 都是可取的, 都值得表扬。”
二、在解读课文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小学生毕竟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他们对教科书的文本感知、理解和感悟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 要形成对文本的价值取向必须有个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师生对课文的解读。事实上, 解读课文时因各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同会导致感悟也是千差万别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此, 我们必须在解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中解读, 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 都该肯定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样才能有效地让学生“直言不讳、畅所欲言”, 最终使他们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例如:在教学《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时, 爷爷写给爸爸的赠言是: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爸爸写给我的赠言是:学会生存。如果你是作者, 在传承这本书时, 写给自己的孩子的赠言又是什么呢?大家的感受不同, 所写的赠言精彩纷呈:生1:学会坚强。生2:学会做生活的强者。生3:学会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生4:像鲁滨孙一样去克服困难……
实践也证明:对课文的感悟的确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只要学生没有违背社会主流和道德道义, 我们就应当尊重他们个体的想法。唯有如此, 我们才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展示, 阅读的激情得到膨胀。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 进行个性化的感知、理解课文, 产生多种感悟、体验,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多角度、多层面以及多元化的解读课文。
当然, 对于学生多元化的理解, 教师一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的。
三、在情感体验中有效的张扬学生的个性
语文阅读是个性化的阅读行为, 在阅读过程中滋生的情感体验也是独特的, 我们不应当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去禁锢学生的思维。应将自己当作学生阅读的伙伴, 学生在阅读时, 我们去启发他们, 引导他们, 组织他们自主合作、主动探究, 促进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让他们细致的进行情感体验, 使他们在情感体验中显现个性。
一、重视课前预习
教师可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家长,指导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预习。我在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是背景式预习,即指导学生预习时搜集新授课内容的背景材料、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同时我也很重视整体阅读式预习。即要先针对预习内容、从头到尾看一遍,扫清字词障碍,其次,对于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要逐个记录下来。重点和难点阅读式预习但是我在教学中常要求的。因为学生在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要抓住重点段落、疑难部分反复阅读思考、领会。还要求学生要把自己经过预习还不理解的问题记下来。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往往被有些同学忽略掉。比如,哪些是经过反复思考还弄下明白的疑难问题?预习中尤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在老师讲课时,就能有重点带着问题去听。课上也不愁质疑提不出问题了。除了以上预习方法外,还有整理心得、尝试练习。看注释,找资料,翻地图,画图画,以及进行观察,做实验等预习方法。
二、搞好情境的创设
巧设情境,给学生的探究阅读活动带来了生气,带来了欢乐,改变了探究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问题”的单一形式。我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文”为手段,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创造的乐趣。探究活动应以学生兴趣的激发为前提,才能保证学生持久的探究欲望,怎样才能促进学生持久地的探究,很好地发展个性与刨新潜能,情境的创设是一种重要的手段,现以苏教版第七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为例,谈谈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策略。
1、带入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设法将学生带入情境,这就保证了儿童在接触新课时,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究中去。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之前,为了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开始我给学生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在远古时代,每到夜晚地球上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既不能做饭,也不能取火。只能以动物来充饥,只能以树叶来遮挡风雨。(电脑展示当时的生活场景),许多人被饿死,许多人被冻死。望着这样的悲惨的景象,大家纷纷出谋划策,是谁为人类取来第一粒火种呢?课前这一富有儿童色彩的童话情境叙述,犹如一块磁铁紧紧吸引了学生的心,学生们纷纷被调动起来,萌发了探究的兴趣,从而激烈地想知道人类第一粒火种的由来,为下面探究文本内容、发展个性与刨新潜能作了很好的铺垫。
2、优化情境,探究文本意境
根据文本内容,整和成一个立体的,多角度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时,我用制作好的服饰让学生穿上,分别扮演大英雄赫剌勒斯,让他们在情境中体验普罗米修斯的坚强无畏与英雄赫剌勒斯的强烈的正义感。为了使电脑媒体与人物表演融和得恰到好处,我让他们自己分别设计人物的语言,以便表演时增强效果。下面观看表演的同学,充当当时的古人。让他们想一想,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抓走后,以及看着普罗米修斯被鹰啄食肝脏时自己的表情。这样表演者、被表演者与多媒体融为一体,增强了情境的感染力,为学生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坚强无畏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3、提升情境,促进思维发散
学生们通过有情有意地感知文本,但语文教学绝不能以此为终点,还要在此过程上,竭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他们的思维兴奋点的提升。教师要从文本出发或改变体裁,或转换角度,或引导质疑,或抒发情感,渲染鼓励创造的氛围,在此情此境中,儿童的創造性才易于突发表现出来。学生在获得情境体验后思维被激活了,对文本内容的探究一发不可收拾。
三、精心设计课外作业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外作业 ,习题的设计应紧紧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即达到课外作业具有实践性、愉悦性、自主性。
1、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1)以“动眼”为主的实践性课外作业
学习完《静夜思》后,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夜晚的天空,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方式把看到的夜空说一说。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更重要的是孩子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走进大自然;
(2)以“动口“为主的实践性课外作业
课外可布置“读,看,说,演”等形式为主的“交流”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感受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根据不同文章的内容,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回家给父母读一读;叙事性较强的,可以让孩子回家说一说;利于表演的,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演一演;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手段来辅助学习。如听录音故事,看电视,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可以让孩子学习说话、朗读方面的一些技巧,提高口语表达、交际能力。
(3)以“动手”为主的实践性课外作业
例如,学完《过生日》可布置学生动手做一份小礼物送给父母亲,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2、愉悦性,以展示过程与方法
针对孩子善于表现自己。可以设计“我来当老师”的活动。如让学生把当天所学的知识以小老师的形式教自己的爸爸妈妈学,爸爸、妈妈学会了,奖励一朵小红花。还可以布置其他内容的作业、然后利用晨读,在小组内或全班开展我教大家“背古诗,学颂歌”等活动。孩子们在自学、教别人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3、自主性,以表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前提。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体现层次性,具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给学生选择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的自由。每学完一课,我们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能力、兴趣、爱好,设计多样作业,供学生选择,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探究阅读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模式。它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善于质疑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得到了发展。在探究阅读活动中,教师要调动和保护学生自我探索,求知的欲望和热情,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语文练习个性设计初探》,出自《江苏教育》2002年9日版
【在阅读中张扬个性】推荐阅读:
张扬自己个性05-30
张扬个性放飞思想10-27
遵循礼仪与个性张扬之我见06-11
张扬的青春600字精彩作文11-20
在阅读中成长优秀作文12-11
我在阅读中成长作文600字10-03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对话教学11-06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做到“以读为本”06-09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11-21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少教多学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