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中学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实施方案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洼中学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实施方案(通用9篇)

大洼中学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工作原则

1、科学合理

2、公开规范

3、积极稳妥

4、以人为本

5、促进发展

三、交流范围、比例

教师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教满9年及以上的教师(男50周岁以上,女45周岁以下)。2.交流的比例:原则上参加交流的专任教师不低于本次应交流对象的10%;参加交流的骨干教师不低于本次应交流对象专任教师的20%。

四、本学校符合条件的交流教师人数:33人。

五、流动专任教师、骨干教师的确定 1.成立专门组织:学校成立教师轮岗交流推荐小组,确定轮岗教师的人选。

组长:吕志红 执行:教务处

2.宣传发动。召开干部会议和全体教职工大会,宣传教师轮岗交流的法律、法规、政策、意义。

3.确定交流教师。

(1)自主申报。教师对照县教育局测算的轮岗交流数量、学历、学科、职称、专业称号等要求,自主申报。

(2)小组核实推荐。自主申报数量小于应交流数量,由学校轮岗交流推荐小组核实推荐,推荐小组负责将推荐结果告知教师,教师没有特殊困难,应服从推荐,参加轮岗交流。

六、交流形式及安排

1.交流形式:双向选择、行政指定 2.交流安排

(1)第一期:各级骨干教师。人员有:马忠明 孙大为 冯春义 史文超 刘伟丽 王静 马艳辉 王晓敏 丛海燕 王淑春 姚月(2)第二期:校优秀教师:张长江 孙继伟 张立军 张文宝 张海清 王朝晖 王艳芬 王淑春 吴琼 周庆爽

(3)第三期: 李东明 李晓雷 赵勇 田亚娟 孙庆军 高伟玲 曹永辉 陈东 李亚文 孙志 杨闯(2)交流学校:县里安排。

七、工作要求

1.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工作氛围。

2、完善制度,规范操作,认真制定方案,严格执行。3.明确职责,健全考核。学校要了解和检查交流教师的工作情况,做好交流教师的日常管理考核工作,定期与派出的教师交流。

4.加强轮岗交流教师的档案管理,记录并保存轮岗交流的时间、学校、工作表现、考核结果等情况。

昌图县大洼中学

大洼中学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实施方案 篇2

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对于推进优质校长教师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校际差距、破解择校难题、促进教育公平、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对于教育人力与智慧资源的均衡分布,对于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融合互补,对于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和创新实践的关注,对于同劳同酬的基本均衡,对于校长教师职业倦怠和身心惯性疲倦的消弭,对于人的内在深层履职责任及其意识的激活驱动等教育软实力的全面均衡提升,意义重大,势在必行。然而,由于当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的岗位设置,以及学校规模、特色及其差异等客观实际错综复杂,启动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牵一发而动全身,注定成为一项高难度的系统工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顺利圆满实施并科学有序推进,笔者不揣简陋,提出策略思考如下,以收取抛砖引玉之效。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是交流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校长教师交流工作要顺利开展,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事前,教育行政部门应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域内各类学校的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具体来说,一是各校的人员情况,包括校长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技术职称、工作年限及经历,还应了解每位交流校长教师的心理状态、家庭状况等;二是各校编制、岗位设置情况,交流学校现有编制、岗位设置总数多少,实际使用了多少,是有空缺还是富余超出,必须全面掌握;三是学科、骨干教师配置情况,本地域内各校现有哪些层次的骨干教师,各学科教师配置了多少,有哪些强项、特色和突出特点,还有哪些学科师资弱、骨干少,等等。

只有全面了解相应情况,制定方案时才能有的放矢,增强其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二、部门协调、灵活施策,是交流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科学制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时,除了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外,还应主动与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争取最大限度的宽松政策。一是编制部门,在严控总量的情况下,对校长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少量超编现象应予认可,但可要求其逐步消化到位;二是人社部门,由于岗位设置,在校长教师交流过程中,不可能有绝对对等的岗位适用,那么人社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保留交流校长教师原有的岗位级别,以达到稳定人心的目的。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过渡办法。同时,对农村、薄弱学校中小学高级教师的岗位比例要有倾斜等。另外,教育部门在办理交流校长教师调配手续时也应自主进行。所有这些,人社部门都不能人为设置障碍;三是财政部门,在保障现有各项政策待遇充分落实的情况下,还应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解决交流校长教师的交通、住宿等一些特殊问题,对开展此项工作积极、确有成效的学校要给予奖励等。总之,只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措施,交流工作才能顺利推进。

三、营建良好的工作氛围,是交流工作开展的必备条件

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要尽力认真地当好东道主,从大处着手,从细处着眼,满腔热情、无微不至,为交流校长教师提供尽可能圆满的工作生活便利,把他们当做客人,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多,本校校级领导和教师很快就会和交流校长教师成为工作生活上的知音、朋友、亲人。交流校长教师生病或遇到困难,校领导、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学校应倡导本校教师主动听课,通过结对子、集体备课、深入教研等活动,让交流校长教师把各自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传授给本校领导教师,促进本校领导和教师的专业快速成长。对交流校长教师的尊重和关心,让交流校长教师萌生亲近感、归属感、欣慰感。这样长此以往,交流校长教师自然而然地就会把交流服务的学校当成自己的学校,相应减少了“打短工”的潜在负面意识的滋生、干扰和影响。

四、目标引领、多措并举是交流工作的原动力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坚持以激励和引导为主,综合运用经济待遇、培养使用、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等优惠政策,引导校长和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交流轮岗工作,激发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消除校长教师的职业倦怠与身心疲惫感,不断激发其内在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激情,提高校长教师适应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应坚决杜绝运用行政措施简单生硬、粗暴强制交流的现象发生。

例如《意见》中所提到的“在职务评聘工作中,要将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累计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务的重要条件。城镇学校交流到乡村学校、优质学校交流到薄弱学校的教师,表现突出且符合初、中级职务晋升基本条件,在交流后的学校有岗位职数的情况下,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教师交流到新的学校后,按原有的教师职务及岗位细分等级予以聘用。优先任用具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管理岗位任职经历且取得突出成绩的人员担任校长。”还有“在工资福利、培养培训和表彰奖励等工作中,要对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实行优惠倾斜政策。要切实保障参加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工资待遇不降低,且坚持在绩效工资分配中适当予以倾斜。优先保障交流校长教师使用教师周转房。优先安排参加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国培”“省培”和各级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对参加交流轮岗并作出突出贡献的校长教师,坚持在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工作中予以倾斜。”这些良好的政策都应一一得到落实。同时,学校要明确交流校长教师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将他们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履职绩效跟学校、年级、班级的进取目标打桩定位、捆绑落实。通过学校组织的系列活动,挖掘并有效发挥交流校长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拉近相互心理距离,增进师生感情融洽,进而合力提升学校的社会信誉度、美誉度。

五、严格过程管理、强化纪律遵循是交流工作的制度保障

为确保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落到实处,焕发学校新的旺盛生命力,对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实行科学严格的过程化管理尤为突出重要。一是学校要加强对交流校长教师的工作常态化跟踪,对交流校长教师的上课、辅导、坐班、开会、活动参与等常规工作落实情况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绩效等记录在案,进入业务档案。二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人事管理跟踪,定时不定时地对交流校长教师的履责情况跟踪考察,并将学校、师生、同事和社会反馈的信息予以客观综合,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档案,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经历纳入人事档案管理。

六、榜样示范,是交流工作顺利开展的催化剂

也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篇3

至此,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已经上升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层面。

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负面影响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校长教师补充配备,破解择校难题,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不可否认,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师资的交流,推动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

滋生新的教育腐败。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容易带来“权力寻租”现象,教育官员在规划校长、教师交流工作中,可能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影响学校发展连续性。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可能影响学校发展的连续性,容易造成学校发展的“断裂”,不可避免地催生校长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的短视行为。

部分师生的学校归属感和积极性受损。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后,好不容易培养出的名师,交流后到了其他学校从教,校长自然有意见。有的教师交流轮岗后,可能会带来工作、生活上的“落差感”。原来习惯了享受“优质师资”的学生及其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不公平感油然而生。

二、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这是由制度本身具有的一定强制性因素引起的。《意见》不仅提出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崗制度的建设目标,而且还规定了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还会出台具体实施细则。由于学校之间、离家远近,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性,每个人的选择都会趋向于环境、待遇好一点、离家近一点的学校。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或者少受损失,校长和教师必然会攀附权力,寻找关系,一旦交流轮岗成为常态,教育腐败就在所难免。

教育质量提升和学校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惯性。学校发展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实力渐渐积累的过程,包括制度文化在内的学校文化的建设有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以校长的角色为例,一个负责任的校长,从熟知学校情况,到他的教育理念和原有学校文化的冲突和磨合,从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到推进实施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最后到学校制度和文化的建构,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而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不利于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的形成,难以培植学校发展的内在生命力。

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重点是优质师资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倾斜。人都具有自私的本性,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觉得利益受损时,自然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校长会因为被交流的优质教师的培养成本而感到不公平。教师会因为轮岗后,优质学校薪酬待遇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而薄弱校多数处于城乡结合部和乡村,教学硬件设施差,薪酬待遇相对较低,各方面都不如自己原来的学校而产生心理上的“落差”,难以心平气和;享受惯了优质师资的学生及其家长也不满意,如果师资从差的换成好的,当然高兴,但若反过来,由名师和骨干教师换成了从别的学校轮岗过来的普通教师,他们会觉得利益受损,也会产生不公平感。所有这些不公平感,最终都会影响到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影响,必然会带来工作中的负面能量,出现教师出工不出力,不思进取,不求专业成长,得过且过的现象,交流轮岗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三、加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实效的对策建议

既然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科学规划,讲究策略,落实措施,达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 效果。

规范和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管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行“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县级教育部门特别是教育人事管理部门要科学制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科学编制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中长期规划和年度交流计划,并落实到校到人。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组织、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形成交流轮岗工作联动机制,指导推进交流轮岗工作开展。明确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具体要求和支持政策,完善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薪酬福利、评优表彰等方面的激励保障措施。加强对优秀校长和教育名师的培养,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长效机制。选拔德才兼备、公正无私、敢于担当的优秀领导干部负责交流轮岗工作。对交流轮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查找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在今后的实施中及时、主动加以完善。加强交流轮岗的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激发校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工作的创造性,确保交流轮岗工作取得实效。

建立和逐步完善现代学校制度。要尊重教育发展的自然渐进规律和学校文化发展的历史积淀的现实,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过程,需要时间,学校的发展需要理念的传承,历史的延续,措施的持续,目标的统一。为此我们应加快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要求每一所学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通过集民智,聚民意,凝民心,确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形成指导学校长远发展的学校章程,从而建立起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改变过去学校发展的规划和蓝图因为学校校长的更替而不断改变的现状,有利于学校发展历史的延续。

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要破除传统的“学校人”管理理念,改变过去的教师宏观管理主要由学校负责的现状。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需要加强县(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建立“县管校聘”的管理体制,促进校长教师在县域内的合理、有序流动,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创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方式方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重点是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学区一体化管理”等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方式方法,甚至可以鼓励在公、民办学校之间,也可以探索校长教师的交流。

忌“削峰填谷”。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过于“强制性”的教师资源重组现象,交流轮岗不是“劫富济贫”,也不是要将原来的优势学校降为“普通学校”,更不是要将原来的优势学校变成“劣势学校”。任何削弱原有“优势学校”去填补所谓的“薄弱学校”的思路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策略应该是“增强扶弱”。

总之,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资源配置是关键,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是实现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城乡、校际之间均衡配置的重要措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实施必须在尊重教育规律和教育发展现实的前提下进行,任何急躁、盲动甚至违背教育规律的强制行为,只会妨碍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持续、科学发展。只有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才能真正实现预期的教育发展目标。

大洼中学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实施方案 篇4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增强教师队伍活力,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深入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甘教厅„2015‟84号)和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张教发„2016‟79号)精神,全面贯彻实施《甘州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区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着力构建科学、规范、有序的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机制,以城镇带动农村,以优质带动薄弱,推进区域内、校际间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和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以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学科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缩小校际差距和城乡差距,实现全区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遵循“因地制宜、有序流动、突出重点、分布推进” 的原则,引导教师由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园)、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合理流动,有效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保证。

三、交流对象和比例

(一)教师交流轮岗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岗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凡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且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学校每年交流轮岗一般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各级各类名优骨干教师应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30%。

(二)校长交流轮岗的对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凡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8年的均应交流。同一所学校班子成员每次交流人数一般不超过班子成员的30%。

(三)没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的教师必须有计划地交流;对没有达到交流时间或未在交流范围的教师,以及没有达到农村学校任教规定年限的教师,本人申请要求交流或支教的,经现学校同意并报区教育局批准后,可纳入交流或支教对象范围。

(四)已办理退休手续的省特级教师、省市级名师及骨干教师,本人自愿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区教育局批准可返聘,不占单位编制,定向帮扶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待遇由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协商解决。

四、交流形式

(一)轮岗交流。以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行政指令为主,有计划安排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轮岗。区教育局根据校长及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化及教学工作需要,制定交流计划,统筹安排,公示结果。校长交流由区教育局结合实际情况分统一安排,其中组织部门任免的校长报请区委组织部审批后安排。轮岗交流对象均随迁人事关系。

(二)服务交流。以对口支教为主,城区学校牵头,对口农村学校积极配合。区教育局下达对口支教交流计划,城区学校选派名优骨干教师到对口农村学校支教,对口农村学校选派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相对欠缺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区学校培训学习,报区教育局审核后组织实施。服务交流期限不少于1年,交流期间人事、工资关系保留原学校,福利待遇不变。

(三)调动交流。由区教育局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及学科教师需求制定教师调整计划,城区学校超编的教师调入缺编的城区学校任教;农村学校超编的教师调入缺编的农村学校任教。

(四)挂职交流。区教育局根据工作需要,统一计划和组织,安排农村学校校长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安排城区学校校长到农村学校挂职服务,时间不少于1年。

(五)其他交流。农村学校新聘教师,由学校安排到城区学校培训学习1年以上,城区学校派出同等数量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并纳入服务交流计划;乡镇中心学校教师以走教形式到本乡镇村校、教学点支教,相关学校将实施情况报区教育局备案;区教育局根据教育教学工作需要,通过竞聘上岗,组织安排超编学校的落聘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五、政策保障

(一)校长选拔。从2017学年起,新任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应有2所及以上学校工作经历,或有3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经历。

(二)评先评优。从2017学年起,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参评区级及以上先进、省特级教师、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名师)时,须具有累计2年以上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经历。推荐各级各类先进,选拔高一级骨干、名师时,向在农村学校任教的骨干教师倾斜。

(三)职称评聘。城区学校校长教师评、聘高级以上职称须有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累计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评、聘高一级职称须有农村学校任教累计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在乡村学校任教连续3年以上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从城区学校调动交流到乡村学校任教的校长教师评审高一级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推荐评审,聘任时优先调整岗位结构比例。

在中小学教职工岗位结构比例内,预留一定的一级、高级岗位,专项用于交流教师职称评聘。对服从行政指令型交流的校长教师,原没有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对城区学校以服务交流或挂职交流方式到农村学校支教的校长教师,累计完成2年以上支教工作任务(此办法执行之日起计算),经考核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可作为业绩条件,在本人返回城区学校以后,可晋升一级内部等级岗位。从城区学校调动交流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校长教师,取得 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未聘的,到农村学校后可限额外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已聘的,可以纳入限额外管理,并晋升一级内部等级岗位,享受限额外聘任人员政策待遇。

(四)待遇保障。城区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的,在交流期内享受省、市关于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岗位津贴等相关待遇。原在城区学校担任中层干部的骨干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期满回原学校的,原则上由学校统筹安排中层职务。参加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优先使用教师周转房。

城区学校校长、教师近8年内无农村任教经历的,不得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优评先,不得申报各级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

(五)考核奖惩。以服务交流、挂职交流及其他形式交流到农村学校的城区学校校长、教师,由区教育局组织按学年考核,优秀比例单独核定,不占接收学校的比例。轮岗交流、调动交流的教师,由所在学校负责考核。学年考核评为“不合格”的交流校长教师,由教育局调整其工作岗位。对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统一调配,自规定时间起5日内不到新单位报到上班的校长教师,按旷职处理,直至按规定解除聘用合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师资配置的主要途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从上到下的一项刚性政策要求。各学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和优化师资配置的政策精神,取得 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为推进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创设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把政策宣讲到位,耐心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工作要细、方法要活、举措要实,努力消除教师思想上的疑虑,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交流的积极性,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教师自觉参与交流。学校干部和党员教师要争当先锋,争做示范,以更高的姿态,更优良的作风,主动参与交流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实施。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区上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以教育局为主、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校长教师交流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校长教师交流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要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和学校班子成员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交流工作的领导,根据政策规定及学校实际情况,集体研究确定本校教师交流计划和交流人选。每年6月学校要制定下学年交流计划,报区教育局审核、备案后,于秋学期开学前组织实施。要及时发现、解决教师交流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平稳、按期完成交流工作。各接收学校要主动关心交流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充分发挥交流校长教师的作用。

(三)加强协作配合,履行工作职责。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行“省级指导、市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教育、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区域内义务教育校长教师的统筹管理,推进“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力争用5至8年时 间全面推行“区管校聘”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管理制度,逐步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要积极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为推进校长交流轮岗提供保障。区教育局要强化教师资源配置的主体意识,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协调、抓好落实;区委组织部要按干部管理权限,优先任用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管理岗位任职的人员担任校长,会同区教育局全力推进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区编办要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采取互补余缺、有增有减的办法,根据义务教育学校发展规划、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区财政局要积极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支持;区人社局要做好行政指令性交流人员的调动工作,履行好岗位设置的宏观调控职责,并根据编制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中小学岗位设置方案,逐步提高农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比例。

加快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篇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作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已全面完成“普九”,进入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阶段。这一目标任务承载着亿万群众对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双重期盼,比实现“普九”更为复杂、难度更大。

全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而学校差距大,最大的差距是师资。在基本完成了学校建设任务的地方更是这样。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均衡发展,就必须解决师资均衡配置问题。

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既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也是件难事。因为交流轮岗直接关系到校长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学校等方面的诸多利益,处理不好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影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甚至形成社会稳定压力。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从以下四个方面逐步形成符合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的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新思路。

一是要资源共享,整体提升。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既不能走日、韩等国整齐划

一、“削峰填谷”的老路,也不能走英、美等国任由市场配置教师资源的弯路,而是要“保峰填谷”,促进优质教师资源共享和城乡学校“共赢”,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办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二是要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实行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相结合,政策兜底与激励引导相衔接,探索流动层次、流动范围、流动类型和流动方式的多元互动。统筹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等硬举措,形成整体推进工作的合力,标本兼治推进均衡发展和择校问题的解决。

三是要制度创新,项目引领。从体制机制层面逐一破除阻碍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全新的校长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寻求校长教师流动的源动力和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的红利。针对困难地区、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校长教师交 流轮岗的示范项目,加强对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引领和带动这些地区和学校(国外称为“教育优先区”)的教育发展。

四是要分步实施、试点先行。正视区域教育发展的显著差距,不求改革一步到位。可从县(区)域范围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做起,率先在县(区)域内将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建立起来,逐步将这项制度拓展到市域、省域乃至全国。要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扩大的思路,不断探索和完善校长教师交流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力求科学合理,既达到交流轮岗的目的,又充分调动广大校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交流工作取得实效。

大洼中学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实施方案 篇6

钟选江

目前,我县的教育处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困难时期,矛盾的凸现时期,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学生难管、教师难教、校长难当、教育难搞。教育要盘活,学校要激活,其阻力是教师,动力也是教师。如何盘活教育资源,释放学校活力,我认为就是要抓住教师这一根本,让所有的教师都“动”起来,规范有序地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重要作用

1、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解决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做为城乡统筹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的项重要举措。2014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14年开始,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是大势所趋,其他省市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早已成为常态,而我县学校教师调配交流异常艰难,流动比例长期偏低,严重制约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实质上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而如今不同学校教育资源被独占不能共享,这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而且很容易引发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有些薄弱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成了教育发展的“低洼地”。

2、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教育治理新常态下的需要。

社会在转型,教育也要转型,应与社会接轨。新常态下的教育治理,就是要把所有学校的校长、教师的工作活力释放出来,工作热情激发出来,教育智慧开发出来,而目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的校长、教师是“死水一潭”,缺乏其活力,校长不敢担当,也难以担当。当一名校长或教师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间越长,其工作的积极性、热情极易衰退,职业的倦怠感伴之而来,接下来的便是疲沓过日子,很难做到常管常新,常教常新,工作中而且极有可能会形成小圈子和山头主义。

二、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几点建议

1、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应去行政化成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使交流轮岗成为优质师资流动的一个平台,成为教师成长的一种制度化手段。

2、通过创新办学模式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现行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不利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要改革教师人事制度,不可能一步到位,相关工作要得到人社局、财政局、编办等部门的配合。但是可以通过创新办学模式,比如创建教育联盟,集团化办学,捆绑式办学,兼并托管等形式,把教师从“单位人”变成“系统人”或“区域人”,对教师实施“无校籍”管理,把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捆绑起来,带动教师交流。

3、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保障机制。

学校教师轮岗交流实施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好每一所小学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任务。立足我校实际,建立和完善教师轮岗交流制度,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实现教师队伍管理上的创新与突破,积极推动我校教师轮岗交流工作。

二、基本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增强活力、和谐稳定”的工作要求,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到三个结合,即:建立教师轮岗交流机制与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考评和奖惩机制相结合;建立教师轮岗交流机制与教师评优、晋级、职称聘任相结合;建立教师轮岗交流机制与校长、主任队伍管理相结合。

三、组织领导

成立大观区海口中心学校教师轮岗交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江振霞副组长:刘晗昭汪长生马永生成员:朱庆锋马刘杰何传剑黄平江刘纯斌设立大观区海口中心学校教师轮岗交流工作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汪长生(兼)

四、实施办法

(一)轮岗对象

海口中心学校在编(除外单位借调的)在岗、在现任教学校服务已满3年的专任教师,均为轮岗对象。其中下列人员不作为轮岗交流对象:

1、年龄男55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的专任教师。

2、身体残疾或长年病假的教师(以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经区教育局批假为准)。

3、中层管理干部、教导主任轮岗交流方案另行制定。

(二)轮岗交流措施

1、竞聘小学高级教师职务的教师,必须有在培文小学、保婴小学、引河小学、义湖小学其中之一学校任教2年的经历。(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不受此项限制)

2、小学高级教师岗位10级晋升9级,9级晋升8级;必须有在培文小学、保婴小学、引河小学、义湖小学其中之一学校任教2年的经历。(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不受此项限制)。

3、从20xx年开始,我镇小学教师评先进、优秀等,必须有在培文小学、保婴小学、引河小学、义湖小学等偏远学校任教经历。

4、从20xx年开始,中心学校将从公用经费和绩效工资中提取相应部分,用于在偏远学校任教而家不在任教学校所在村的教师生活、交通补贴。

5、超编学校教职工绩效工资发放按中心学校绩效工资方案执行。

6、从20xx年开始,新任命的校长、主任必须有在偏远地区任教2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7、从20xx年开始,新分配的教师全部到培文小学、保婴小学、引河小学、义湖小学等校任教。服务期为3年。

8、到偏远地区学校轮岗交流任教时间为2年。中心学校与轮岗交流教师签订轮岗协议,轮岗交流结束后由中心学校统一安排。(原则上愿意回原校任教的安排到原校)

五、工作要求:

1、各校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服从全局安排。

2、有关人员要积极参与,争取机会,提高自我,为我镇小学的均衡发展作出贡献。

3、派出学校要加强与接收学校的沟通与协调,了解轮岗交流教师的工作、学习等情况,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能够思想稳定、工作安心。

4、轮岗交流教师的工资关系不变,任职考核和教师工作量化评估由接收学校负责进行。

5、所有涉及到的轮岗人员都必须按要求准时到岗尽责,不得自行安排或雇用临时人员顶岗。凡不服从组织调配,超过一周拒不到岗的,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予以批评教育;超过半个月时间拒不到岗的,按自动离职处理,上报教育局予以除名。

6、各校校长是实施教师轮岗交流机制的第一责任人。凡对轮岗制度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追究学校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7、从20xx年开始,每年的7月海口中心学校受理教师轮岗交流申请。8月编制海口中心学校岗位设置方案。

大洼中学教师校长轮岗交流实施方案 篇8

日前,经征得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同意,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教师[2014]4号),对加快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相关工作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首先请您简要介绍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工作背景

答: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是基础,师资配置是关键。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但是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师资水平总体上仍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均衡发展,必须解决师资均衡配置问题。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加强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学校教师补充配备的重要举措,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立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城市择校难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教师人事制度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作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战略举措,进一步突显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近年来,各地对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涌现出一大批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为国家层面加快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各地对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出台指导性政策文件的呼声十分强烈,在国家层面出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政策文件时机已经成熟。

二、请简要介绍文件的出台过程。

答: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事关教师队伍建设全局的大事,政策性非常强。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对文件的出台非常慎重。文件出台主要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

1、调查研究,摸清情况。2012年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后,教育部即成立课题组开展专项研究,对各地开展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进展情况和经验做法进行全面了解和系统分析,并赴浙江嘉善、四川成都、湖北恩施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吸收各地在交流轮岗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形成了《各地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流动情况研究报告》《国内校长教师流动政策文本分析报告》等一系列调研报告。对国外教师流动政策作了收集和比较分析,形成了《国外教师交流的政策与启示》。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为文件的起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起草文件,征求意见。文件起草阶段,教育部成立起草组开展文件起草工作,十易其稿。初稿完成后,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分层次、分地区召开16个座谈会听取各方人士意见,并书面征求了全国32个省份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建议。2013年11月1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第4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各地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及国家层面政策文件制定情况。今年4月,教育部又召开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对各地好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宣传推广,对推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进行了探讨交流,进一步丰富了文件的内容。

3、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一项综合性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涉及编制岗位、职务职称、聘用管理、考核培训、薪酬待遇等多方面教师政策的调整,涉及校长选拔任用政策的调整,需要校长职级制改革的联动。这项改革涉及教育、组织、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工作职能。文件的出台得到了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指导。最终,《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采取了部委联合发文的形式出台,对于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和工作合力必将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请您介绍一下文件的主要内容。

答:文件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政策内容。

一是加快建立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二是合理确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人员范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后,原则上应交流。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轮岗。对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年限的规定,应与中小学学制学段相衔接。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文件既有规范性的政策要求,也给地方留下了政策空间。

三是不断创新交流轮岗的方式方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重点是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县(区),重点推动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交流轮岗;没有乡村学校的市辖区,重点推动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向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支持鼓励各地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四是建立健全交流轮岗的激励保障机制。交流轮岗是国家赋予校长教师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既要对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提出明确要求,又要通过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进行政策引导。要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聘用管理、业绩考核、培养培训、薪酬福利、评优表彰等方面制定优惠倾斜政策,激发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到艰苦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工作作为培养锻炼校长教师的重要平台,与校长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有机衔接。

五是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强县(区)域内义务教育教师的统筹管理,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县(区)域内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公开招聘和聘用管理办法、培养培训计划、业绩考核和工资待遇方案,规范人事档案管理和退休管理服务。学校依法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使用和日常管理。教师交流轮岗经历纳入其人事档案管理。国家层面将推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示范区建设,也鼓励各地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大胆探索教师队伍管理新机制。

六是切实落实交流轮岗工作的责任主体。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行“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级教育、组织、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加强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和督导检查,并明确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各县(区)要根据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交流轮岗的具体要求和支持政策。要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政策的信息公开制度,切实维护参与交流轮岗的校长教师合法权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的本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根据文件要求,尽快制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并全面部署,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四、教育部对下一步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有哪些工作考虑?

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考虑。

1.加速改革进程。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教育部研究制定了《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总体实施方案》,对加快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革做出了具体安排。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革的总体工作目标是:从2014年开始,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推进这项改革的分工作进度安排为:2014年进行总体部署和经验交流,印发相关政策文件,启动推进交流的专项工作措施,交流轮岗工作初见成效。2015年通过专项措施、经验交流和新闻宣传,持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2016年将对先行先试、取得显著工作成效的省份开展检查验收,予以宣传表彰。2017年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专项督导检查。2018年对工作滞后或不力的省份,逐省进行工作指导和帮扶,要求提出整改措施。教育部将严格按照工作进度抓好工作落实。

2.加强政策指导。据我们了解,近些年来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出台了相关政策,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改革试点。2013年以来浙江、福建、陕西、江西、河北、贵州等省已出台由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指导意见,将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革。我们将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贯彻落实三部委文件精神,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革的政策文件和工作实施方案。教育部将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各地工作的政策指导。教育部还将通过试验区、示范区建设,支持鼓励地方推进改革,总结推广地方的成功经验。

3.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让校长教师自觉自愿参与交流,交流工作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取得实效。要统筹各类学校发展需要与交流对象的实际情况,实行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相结合,政策兜底与激励引导相结合,政策引导为主,行政手段为辅。要将交流与培养及队伍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将交流轮岗的要求贯穿于校长教师成长发展的全过程,使交流成为校长教师的内在需求。要多给校长教师一些人文关怀,多做一些暖人心的工作,让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经济上得到实惠、精神上得到鼓励、地位上得到提高,事业上得到发展,使校长教师真正愿意流动、主动参与流动。要广泛深入地宣传解读交流政策,增进广大校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对交流制度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着力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工作氛围。

玉清九义校教师轮岗交流方案 篇9

(试行)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均衡配置学校教师资源,进一步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岗位均衡发展,根据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近年来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建设、骨干教师支教、特岗教师设置的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交流原则

促进均衡、相对稳定、有利发展、就近为主、统筹兼顾。

二、交流方式

1、交流以轮岗方式进行,轮岗期间人事隶属关系不变,轮岗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就近为主的原则,以小学与小学(本区域之间)交流为主。

2、因工作需要或个人申请,经中心学校同意延后交流。

三、交流对象和比例

1、应交流的对象:我校教师,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以当年8月31日为准),符合上述条件的专任教师因工作需要或本人自愿,也可以列为交流对象。

2、交流的比例:中小学阶段各校参加交流的教师数量,原则上从2011年起止2015年,教师总人数的5%逐步过渡到10%,参加交流的教师数量原则上与来校轮岗的教师数量相同。

3、轮岗交流的对象:按照统筹兼顾原则,我校教师轮岗交流对象,采用个人自主申请与组织统一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要求如下:

(1)列入应交流范围的教师,要根据学校实际和自身情况自主申请轮岗交流。凡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或2011年拟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评聘的专任教师原则上均应报名参加交流;

(2)交流学科应尽可能做到全覆盖,小学语文、数学、科学

(3)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审查或因病不能保证正常工作及孕产期的教师暂不交流。

(4)特岗期间的教师暂不进行交流。

四、相关政策要求

1、对认真完成交流任务,成效显著的人员,在职务提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和年度考核中,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对逆向轮岗的教师,在职称晋升时,工作业绩量化考核每年加1分)。

2、学校对交流人员交流期间的工作进行考核,由学校和定点村小(教学点)共同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考核结果在“合格”及以上等次的,一年后可以申请回原学校;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由组织作出相应处理,并在次年教师轮岗中继续轮岗;考核结果“合格”后方可申请回原学校。

3、学校在绩效考核中,对认真履行交流职责,教育教学效果好的交流人员,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

4、对拒不执行学校交流安排或虽参加交流,但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人员,当年年度考核只能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等次,三年内不得推荐评优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五年内不能提拔担任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其中态度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应予缓聘,并扣发部分或全部奖励性绩效工资。

五、工作程序

1、动员部署。在召开全校教师交流工作动员会的基础上,学校制订相应工作方案,并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交流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

2、初定人选。根据本方案规定在教师自主报名的基础上,学校确定初步交流人选。

3、确定名单。

4、正式到位。交流人员应在流入学校开展聘任工作前报到,并由流入学校聘任相应岗位,于新学期前往流入学校工作。

六、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精心组织。教师交流工作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事关教师的切身利益,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教师交流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宣传和组织力度,顾全大局,统筹安排。要认真研究相关政策,严格按照规定,精心组织实施,认真完成交流选派任务。同时要安排好交流教师的工作与生活,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能及早适应新单位的工作和环境,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2、严明纪律,纳入考核。学校要严格执行交流工作纪律,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交流规定,不得借交流之名打击报复教师。教师要服从大局、服从组织、服从安排,自觉地参加交流活动。教师交流工作的推进情况,将作为学校年度办学水平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3、本实施方案解释权属玉清九义校。

上一篇:五一初中500字日记下一篇: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