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饮食礼仪(精选9篇)
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各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
但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内,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各个个体的人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
进食礼仪,按《礼记·曲礼》所述,先秦时已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此条陈如下: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食坐尽前”,是指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座席。
“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
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客若降等,执食兴辞。
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身,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肴之序,遍祭之。”进食之前,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
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进食的顺序遍祭。
“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肴,客不虚口。”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饱了,须主人劝让才开始吃肉。
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
如果主人进食未毕,“客不虚口”,虚口指以酒浆荡口,使清洁安食。
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便是不恭。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
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和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
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住手,复又坐下。
“共食不饱。”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过饱,要注意谦让。
“共饭不泽手。”当指同器食饭,不可用手,食饭本来一般用匙。
“毋抟饭。
”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毋固获。
”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
“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饭黍毋以箸。”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
食饭必得用匙。
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有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
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
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毋嚺羹。
”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
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
“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
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
“毋嘬炙。”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当食不叹。”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类似的仪礼也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
目前,中国崛起已成不争事实,西方国家全力阻碍中国的发展也是客观存在。 西方对中国的阻碍是全方位的, 其中之一是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几乎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所有要素, 特别明显地集中在宗教、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 目前,针对日渐盛行的洋节日文化,我们已经下大气力进行了有效的“传统节日保卫战”。 目前,传统节日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已经无可取代,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饮食文化。 面对洋快餐“肯德基”“麦当劳”等鸡肉块和薯片的大举入侵, 我们也开始布局对阵。 近年来,央视大力推出了《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其背后的意义远远不止推荐几种名小吃那么简单, 其中必有弘扬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刻意义。 本文简单梳理古代饮食文化的流变, 以便使读者对传统饮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继承和发展传统饮食文化,自觉地捍卫优秀传统文化。
要说清这个问题, 我们还要从源头及上古时代说起。 人类早期的历史,是一部以开发食物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历史。 中国是最早的农耕发源地, 从神农氏教人播种五谷开始就有了中国饮食文化。
1.粮食。 上古的粮食作物有五谷、六谷和百谷之说。 按照一般的说法,五谷是稷、黍、 麦、菽、麻;六谷是稻、稷、黍、麦、菽、麻。 六谷比起五谷来只多了一种稻, 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来的。 五谷还有别的说法,例如《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为稻黍稷麦菽。 ”至于百谷,不是说上古真有那么多的粮食品种,而是多种谷物的意思。
稷是小米,又叫谷子。 稷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最重要的粮食。 古人以稷代表谷神, 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并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由此可见稷在上古的重要性。
黍是现代北方所说的黍子,又叫黄米。 《诗经》里常见黍稷连称,可见黍在上古也很重要。 上古时代, 黍被认为是比较好吃的粮食, 所以 《论语·微子》说:“杀鸡为黍而食之。 ”
麦有大麦、小麦之分。 古代大麦叫麰,又名来牟。
菽就是豆。 上古只称菽, 汉以后叫豆。
麻指大麻子,古代也食用,后世还有吃麻粥的。《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苴就是麻子。麻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古代以丝麻或桑麻并称,那是指大麻的纤维。
粮食炒成干粮叫糗,也叫糇粮。 《诗经·大雅·公刘》:“迺裹糇粮。 ”粮字本身也指的是干粮,行军或旅行时才吃粮。 所以《庄子·逍遥游》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2.肉食。 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 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牢。 牛最珍贵,只有统治阶级吃得起,比较普遍的肉食是羊肉,所以美(美味)、羞(馐)等字从羊,羹字从羔从美。 古人也吃狗肉,并有以屠狗为职业的, 汉代樊哙即 “以屠狗为事”。 《 汉书·樊哙传 》 颜师古注: “ 时人食狗, 亦与羊豕同,故哙专屠以卖。 ”
上古干肉叫脯、脩,肉酱叫醢。 本来醢有多种:醓醢(肉酱)外,还有鱼醢、蜃醢(蛤蜊酱) 等。 但一般所谓醢则指肉酱而言。 上古已有醋,叫作醯。 有了醯,就可制成酸菜、泡菜,叫作菹。 细切的瓜菜做成的叫虀。 腌肉、腌鱼也叫菹,所以有鹿菹、鱼菹等。 在这个意义上,菹与醢相近。
除了干肉(脯)和肉酱(醢)以外,上古还吃羹。 据说有两种羹,一种是不调五味、不加菜蔬的纯肉汁, 这是饮的。 《左传·桓公二年》: “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 ”所谓 “大(太)羹”,就是这种羹。 另一种是肉羹,把肉放进烹饪器里,加上五味煮烂。 当时的五味,据说是醯、醢、盐、梅和一种菜。 这种菜可以是葵,可以是葱,可以是韭。 另一说牛羹用藿,羊羹用苦(苦菜),豕羹用薇。《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可见咸与酸是羹的主要味道。 《孟子》所谓“一箪食,一豆羹”,大概就是这种羹。 《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庄公赐颍考叔食,颍考叔“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 皆尝小人之食矣, 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大概也是这一类的肉羹。
上古家禽有鸡、鹅、鸭。 鹅又叫作雁(有野雁,有舒雁,舒雁就是鹅)。 鸭是后起的字,战国时代叫作鹜,所以《楚辞·卜居》说:“将与鸡鹜争食乎?”鸭又叫作舒凫,和野凫(野鸭)区别开来。
3.副食。 上古人们所吃的糖只是麦芽糖之类,叫作饴。 饴加上糯米粉(馓),可以熬成饧。 饴是软的,饧是硬的。 饧是古糖字(饧,古音唐)。 但当时的糖并不是后来的砂糖。 砂糖(甘蔗糖)不是中原所旧有。 白砂糖叫作石蜜, 也是外国进贡的东西。
一般人所吃的饴或饧是麦芽糖。 宋初宋祁 《寒食》诗“箫声吹暖卖饧天”,卖的就是麦芽糖。
古人很早就知道酿酒。 殷人好酒很有名, 出土的觚爵等酒器之多, 可以说明当时饮酒之盛。 不过古代一般所谓酒都是以黍为糜(煮烂的黍),加上曲蘖(酒母)酿成的,不是烧酒。 烧酒是后起的。
茶是我国主要的特产之一。 《尔雅·释木》: “槚,苦茶。 ”茶荼本是同一个字。 但是上古没有关于饮茶的记载。 王褒《僮约》里说到“烹茶”“买茶”, 可见茶在汉代某些地区不但是一种饮料, 而且是一种商品。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孙皓密赐韦曜茶荈以当酒(韦曜就是韦昭,史为避晋文帝讳改。《尔雅》郭注:“今呼早采者为荼, 晚取者为茗,一名荈”)。 《续博物志》说南人好饮茶, 大概饮茶的风气是从江南传开的。 南北朝时,饮茶风气渐盛。 唐宋以后,茶更成为一般文人的饮料了。
古代汉族不吃乳类食品。 《史记·匈奴列传》:“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 ”湩是牛马乳;酪有干湿两种,干酪就是今天说的干酪,湿酪大概就是酸奶。 《史记》看, 饮食乳酪不是汉族的习惯。 酥油古称为酥,本来也是胡人的食品,所以唐玄宗嘲安禄山说: “堪笑胡儿但识酥。 ” 醍醐是上等的乳酪,依 《涅槃经 》说,牛乳成酪,酪成生酥,生酥成熟酥,熟酥成醍醐,醍醐是最上品。 此都可证明, 饮食乳类的习惯是从少数民族传来的。 韩愈 《初春小雨 》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可见唐时汉人已逐渐习惯食酥酪了。
古代的肉食最初是以牛、羊、猪为主,其次为狗。后因牛被广泛地用于犁耕,狗被用于看家护院,食用牛肉、狗肉就逐渐减少。此外,鸡、鸭、鹅等家禽和鱼、龟、鳖、蚌等水族动物,也是古人的肉食来源。
古人制作的肉食方法主要有炙、脍、醢、羹、脯等。
炙,即烤肉。这种肉食加工方法,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在汉代画像砖石上,常见以炙为题材的画面(图1)。
脍,即将用于生吃的肉切成极薄的片或极细的丝。这种饮食习俗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到春秋时期就已十分流行。孔子就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脍,需要高超的刀工技艺。唐代就有一位擅脍的高手南孝廉,“善斫脍,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段成式《酉阳杂俎·物草》)。据说,一次南孝廉正在切肉片,突然狂风大作。一声惊雷响过,所切的生鱼片全部化作蝴蝶飞走了。
脍和炙这两种肉食加工的方法在先秦时期就已是家喻户晓,被人们广泛的接受,而成为两种重要的饮食习俗,故有“脍炙人口”之说。唐代,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密切,脍、炙也传入日本、高丽。逐渐为这些国家的民众所接受,成为本国的饮食习俗。今天日本料理中的三文鱼刺身、韩国料理中的烧烤,都与脍、炙有内在的联系。
醢,即肉酱。古人制作醢的原料除羊、猪、牛肉外,还有兔、鹿、鱼、蚌类等肉。醢的制作比较复杂。先要将肉晾成干肉,铡碎后,再加入粱制成的酒曲和盐,以及一些调味品进行搅拌。之后盛入瓮或罐中,倒入好酒浸泡。经密闭百日后,即可食用。其味道极鲜美。
羹,即用肉加五味熬煮成的肉汁。五味,为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也泛指各种味道。古人很重视五味,“五味令人口爽”(《老子·第十二章》)。“以五昧、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味:醢、酒、饴蜜、姜、盐之属”(《周礼·天官·疾臣》。可见,古人加工羹特别注意各种口味的搭配,以使羹更加美味、可口。 脯,即腌制的肉。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保存肉的方法(图2)。待食用时,还需再煮食。
古人对肉食的制作加工不仅注重精细,还注重口味。通过不同的脍法,改善肉质和口感。“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麋鹿为菹,野豕为轩,皆聂而不切:麕为辟鸡,兔为宛脾,皆聂而切之。切葱若薤,实之醯以柔之”(《礼记·少仪》)。这里提到在加工肉食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动物肉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处理。如牛、羊、鱼等比较腥臊的肉,需要先脍成薄片,再切成细丝;麋鹿和野猪则只需脍成薄片;獐和兔的肉,脍的方法与牛、羊、鱼相同。另外,再将葱和薤(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鳞茎可食用)切成细丝,浸泡在醋里,用来伴肉,可去除腥气,使肉更加鲜嫩。
在古人的菜肴中,还有许多蔬菜。据考古资料证明,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已种植白菜、芥菜、蚕豆、葫芦等蔬菜。甲骨文中,亦有葱、菲、葵等菜蔬名称。在以后的历史中,自然界中的一些植物品种又陆续被用作蔬菜。其间,还有一些外来的蔬菜品种,如芹菜、菠菜、洋葱、胡萝卜等。
原产于中国的大豆,在中国传统的饮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豆类的产量较高,即能作为粮食,也可以作为蔬菜。但因大豆在储存时,遇潮湿极易发芽,也易腐烂,古人便发明用盐腌制的方法。经盐腌制后的豆,称为豉。汉代以后,人们在腌制大豆时,还加入五味,豆豉的味道更加鲜美,成为人们日常饮食必不可少的菜肴和调料。这种方法一直沿袭至今。时至今日仍深受人们的欢迎。
在制作豆豉的基础上,到宋代时,人们在腌制大豆时,还配以水及麦粉,与煮熟的大豆搅拌在一起。待其生霉后盛入缸中,使其继续发酵,便生产出豉油,即今天的酱油。
古人在使用大豆时,必先要将它煮熟。豆子被捞出后,浓稠的豆汁会慢慢凝结。而古人在制作豆豉时,常加入盐卤。不过,盐卤与豆汁相遇。不仅使豆汁的凝结速度加快,凝结后还更加紧凑。于是,在西汉时期又发明了豆腐。由于豆腐这种食品制作简便,物美价廉,深受人们喜爱,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
古时,人们一日两餐。第一顿饭称为朝食,亦称饔或早餐。时间在隅中之前,约为今时9时左右。第二顿饭称为铺食,亦称飧。时间在申时,约为今时4时左右。在古汉语中,“饔飧”一词就是指一天的饭食。由于古人的劳作主要集中在两餐之间,时间并不多,所以就没有“昼寝”,即午睡的习俗。孔子的弟子宰予就曾因昼寝,遭到孔子的斥责。称其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论语·公治长》。
由于早餐的时间晚,人们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往往在早餐前感到饥饿,心里发慌。因而在早餐前,人们有时也会吃一些糕饼之类的食品。不过,这时吃食品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心慌,即定心之意。故有“点心”之称。“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按,唐人郑修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能改斋漫录》)。早餐也因此有了“早点”之称。此后,糕饼之类的食品,就冠以“点心”之称。此外,在两餐之外,人们有时也要吃一些食品。因这些食品并非两餐的饭菜,不属于正餐,比较简单,故称小吃。
一、中国古代的饮食结构
(一)、主食
1、主食品种 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黍、稷、麦、菽、稻 ;另一种指黍、稷、麦、菽、麻。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国外输入的五谷杂粮:
豌豆(西汉-希腊)、胡豆(南北朝-西亚)、绿豆(北宋-印度)、玉米(明-美洲)、番薯(明-美洲)、高粱(非洲)
2、主食食俗(南人食米、北人食面)
糗(qiǔ):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饭或面食粘连成块状或糊状。
糗一筐。——《国语·楚语》
舜之饭糗茹草也。——《孟子·尽心下》 饼:麦粉所制 飺zí :米粉所制
糗饵粉飺。——《周礼·籩人》 饵:米粉所制的饼状物
饵,粉饼也。——《说文》 粥:
饡zàn:以羹浇饭,与今天的“盖浇饭”相似
(二)肉食
1、肉食品种 牛羊猪(三牲): 狗:
鱼:鲤、鲢、草、青四大家鱼
2、肉食的制作 炙:烤肉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饮醇酒,炙肥牛。——《乐府诗集·西门行》
脍:细切的肉
生肉为脍。——《汉书·东方朔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醢hǎi :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
脯fǔ :肉干,亦称“脩”
(三)蔬菜
1、五菜
葵、藿、薤、葱、韭
2、其他蔬菜
蔓菁(又称葑feng,俗称大头菜,)、萝卜、蒜、菰(茭白)、菘(白菜)、竹笋、苋菜、藤藤菜、大葱、花椒
3、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
莴苣(西汉-地中海沿岸和西亚一带)、苜蓿(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扁豆(汉、晋-印度)、大蒜(西汉-地中海)、香菜(西汉-地中海)、茄子(南北朝-印度)、菠菜(唐-波斯)、芹菜(中国古代称 为“胡芹”,唐代经丝绸之路由西域时传入)、冬寒菜(唐-非洲)、胡萝卜(元-英)、丝瓜(元-印度)、苦瓜(明-印尼)、花生(明-巴西)、番茄(清-秘鲁)、四季豆(清-南美洲)、莲白(清-地中海)、花菜(清-地中海)、土豆(清-南美)、辣椒(清-中南美洲)、洋姜(北美洲)、芦荟(唐时由波斯人传入)
(四)水果
1、中原地区原产果类
樱桃、桃、杏、梨、李、柰、山楂、柿子、枣、板栗、
2、南方原产果品
枇杷、荔枝、龙眼、甘蔗、香蕉、柚子、猕猴桃
3、国外引入果品
葡萄(西汉-欧洲)、石榴(西汉-伊朗)、核桃、西瓜(五代-非洲)、甜橙、酸橙、柠檬、花生、草莓、向日葵、苹果、椰枣(西汉-西亚)、芒果(明-印度)、菠萝(清-巴西)、腰果(20世纪30年代-美洲)、胡桃(原产于伊朗和阿富汗,后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五)酒和调料
1、酒的出现
夷狄造酒、杜康造酒、猴儿造酒
酒的出现,似可上推到新石器中期以前,《世本》称“仪狄始作酒醒变五味。”《战国策·魏策二》云:“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看来酒为饮料及调味品,至夏禹时已相当流行。
2、酒的品种
最早的酒属于谷物天然酒,谷类粮食受潮发芽变霉,由微生作用而引起糖化和酒化,大概至商代人们已从中悟出制造曲糵(niè)即酵母的酿酒新技术。商代不仅掌握曲糵酿酒,又能酿制果料酒。最晚到唐代,酒的品种就很多了。
3、调料:
中国自古以来到处都生长着丰富的调味品资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酸、苦、辛、咸五味,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累与探索,创制了丰富多采、名目繁多的调味料,对饭菜饮馔的色、香、味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盐、梅、酒是最先出现的三大烹饪调味品。盐的始用当甚早。《世本》称炎帝时“宿沙作煮盐。”梅则主要利用其果酸作调料,梅酸具有收敛固涩、健脾胃、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新石器早期人们已知利用梅酸。春秋以后,人们才发明了用粮食发酵成醋(古称醯xī)的方法。
我国最早使用的辛辣调味料是姜、葱、蒜,古代还有一味常用的香料调味品花椒。《诗·载芟》:“有椒其馨。” 《洪范》“五味”中有甘。饴是麦牙糖,蜜是蜜糖。五味之甘,可能指这类糖。
除此之外,还有酱油、豆豉、豆麦酱等等
我国最早用于烹饪的油是动物油,称为“膏脂”,而最早使用的植物油是麻油
二、中国古代的饮食制度
(一)、食器
1、炊具 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镬:镬是古代煮牲肉的大型烹饪铜器之一。古时指无足的鼎。今南方称锅子叫镬。有三个足架空,可以燃火,两耳用铉(铜钩)和扃“jiong”(横杠)抬举。
传世的大镬有高达三尺的。西汉以后,灶的使用日益广泛,炊具逐渐变成无足的釜了。烧肉用镬,食用时还配套有鼎、刀、匕等。镬内的熟肉、鱼肉与羞鼎的美味肉羹调和后,用匕(长柄汤匙)取出放在俎“zu”(长方形木案,两端有足支撑)上用刀割着出吃。
甑(音增)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
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炊具,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体称甑,用以盛粮,下体为鬲,用于煮水,即现代的蒸锅
鬶(音规)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这是中国古代炊具中个性最为鲜明独特的一种,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发现,同鬲一样,鬶也是利用空袋足盛装流质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有可以外泄的流和鋬而显得功能更齐全。
斝(音甲)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为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作为酒具的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
2、食具
簋,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称土簋,功能与碗相同。簠簋之称仅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当时除作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作祭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以偶数出现,用来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与豆不同的是,簋专盛素食,秦汉之际,作为实用器的簠簋已不复存在。
簠fǔ: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
盘: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与我们朝夕为伴。作为中国古代食具中形态最为普通而固定、流行年代最为久远的品类,盘包括了陶、铜、漆木、瓷、金银等多种质料。最为常见的食盘是圆形平底的,偶有方形,或有矮圈足。
碗、盂、钵碗似盘而深,形体稍小,也是中国炊食用具中最常见、生命力最强的器皿。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钵,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是佛教梵文钵多罗(PATRA)的省称,故有“托钵僧”之谓。碗或写为盌,如同钵写作钵一样,反映了同一类用具的不同质料。
盆:盘之大而深者为盆,从“锅碗瓢盆”这一习语中可知,盆是用于炊事活动的。但“金盆洗手”的说法,又表明盆也可以作盥洗用具,不过后一种意义的盆古代常写为鉴,形态上与盛食之盆也略有差异,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食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别。
豆: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即是此类物品的泛称,也专指木质的豆,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做笾,都是盛食的器皿。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产生陶豆,沿用至商周时期,汉代已基本消亡。青铜豆最早产生于西周而不见于商代。商周时期,豆均是专以盛装肉食的,广泛用于祭祀场合,故后世以“笾豆之事”代指以食品祭神,豆类器皿因此被称为“礼食之器”,用途甚明。
敦(音对):青铜质盛食器,存在于商周两代,盛行于春秋战国,进入秦汉便基本消失。敦呈圆球状,上下均有环形三足(或把手)两耳(或无耳),一分为二,盖反置后把手为足,与器身完全相同,同样用来盛装黍、稷、稻、粱类谷物食品。
俎: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即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新石器时代的此类食具尚无确切的发现,但夏商周时期的俎却多有出土,既有石俎、又有青铜俎。当时的俎也是祭祀用的礼器,用来向神荐奉肉食,所以常常“俎豆”连用,代指祭仪。
3、酒具
人类的饮食是由“饮”和“食”两部分组成的,“饮”的远古起源是酒(茶的起源要比酒晚许多,一般也不作为饭食的组成部分),因此说起古代的饮食文化,自然离不开的是酒和酒具。
盛酒的器具有:尊、壶、卣、彝、罍、缶等。 饮酒的器具有:爵、觯、觚、斝、觥等等。 尊是酒器的总名,凡酒器都可以叫做尊。
壶:盛酒器和水器。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装酒和装水。
彝: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
爵:古代饮酒器的通名,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左:兽面纹觚,通高15.1cm,宽10.7cm,重0.37kg 右:受觚,通高26.4cm,宽14.8cm,重0.93kg
耳杯是饮酒器,古称“羽觞”(shāng,音商),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汉晋,多为漆器。“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三月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饕餮纹觯,商代晚期,通高19.8,口最大径9.3,底最大径9.1厘米,椭圆。
二、中国古代的饮食制度
(二)、制度
1、饮食起源
自然饮食阶段:生食(生食不经过加工)
《礼记》:“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调制饮食阶段:熟食(火的产生和使用) 烧烤——炮,煎——水煮
总的来讲两大进步:火的使用和水煮的开始应用
2、饮食发展
1.有巢氏(旧石器时代):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耕而陶”,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黄帝作灶,始为灶神。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7.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 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
9.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3、饮食制度 日常饮食:
朝食(饔yōng,专指早餐)
餔食(飧sūn,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滕文公》。注:“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昼食(午饭) 宴请饮食:
钟鸣鼎食:餐饮器具带有政治化的特征,饮具成为一种政治的手段和工具。《礼记·礼器》:“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筵席礼仪:
三、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与艺术
1、取名
2、刀工
3、烹技
4、调法
5、食具
6、环境
总之,中国的饮食艺术常常在总体上力求做到:第一,风味多样。第二,四季有别。第三,讲究美感。第四,注重情趣。第五,食医结合。
(二)、饮食与人生
1、饮食与家庭:
2、饮食与社会:
对“秩序”的体现功能:乡饮酒礼、根据身份来定桌席座次(主仆,男女不同席)
对“礼”的体现功能:《周礼》:“礼,饮食必祭,示有所先。”(最早的礼:尊祖敬神)
饮食行为异化(勾兑,腐败的工具,利益交换)
3、饮食与心理:
对人际关系的“和”“合”功能。理论上起源于“五味调和”,以次求得“人和”,即社会生活得和谐(家,家族,宗族——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把“吃”视为一种人生目的,“吃”已经不再是一种“手段”,而变成了“目的”。“千里做官,为了吃穿”,“民以食为天”。
4、饮食与宗教:
沟通“天地”“人,鬼,神”(用饮食社交)
(三)、饮食与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它具有如下四个特征:
1、中国烹饪技术发达,许多西方人看来不可食的物品,经过中国厨师的劳作,变得使人一见而食欲顿开;
2、中国人的食谱广泛,举凡能够食者皆食,毫无禁忌;
3、中国救荒的著述特别多,以备饥荒之年以野菜充饥之用;
不能端起饭碗吃饭:
韩国人认为端起饭碗吃饭这种行为不规矩。如果去到韩国家庭做客或有韩国客人在场,出于尊重,要记得桌子上的饭碗是不能用手端起来的,而且也不能用嘴直接去接触桌上的饭碗。因为在韩国人的观念里,“你吃饭又没人抢,干吗要抓着碗不放呢?是不是担心别人抢你的饭吃?”所以,一定要把碗放在桌上,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吃,而这时,另一只手就得听话,既然不端碗,就老老实实地藏在桌子下面。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
在炕上吃饭的坐法:
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坐好点好菜后,不一会儿,饭馆的大妈就会端着托盘向你走来,她从托盘中先取出餐具,然后是饭菜。
在餐桌吃饭的坐法: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脚的小桌,宾主席地盘腿而坐。年青人更会在长辈面前跪坐在自己的脚底上,绝不能将双腿伸直,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如果遇上房间太小,可以将餐桌摆在院子里,铺上席子便可。
用餐习惯:
韩国人用餐的习惯是不大声说话、咀嚼声音小、尽量不谈商业话题。他们认为,吃饭就是休息、享受的时候,伤脑筋的话题尽量少提。给长辈倒酒时得用双手,喝时得侧身手掩以示敬意。有趣的`是,如果你看到韩国人给你倒上杯7分满的白酒,千万别介意,这是出于“盈则满”的儒家理念,涵盖着祝福启示的意味;而且,他们只为别人倒酒,自己的酒杯是不倒的,“劝酒、劝酒”,要人家劝了,帮着倒了酒,才能喝。
吃饭的顺序:
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
筷子的用法:
1.谦称。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因此用作谦称的词多为卑、贱、愚、拙、敝、小、家、舍、鄙等含有谦意的词。使用谦敬词汇来称呼自己实际上表现了说话者的谦逊和修养。古代各个阶层的人都有谦称之词。古代诸侯﹑王﹑皇帝都是一个国家君主的称谓,自谦称“孤”、“寡人”、“不谷”、“小子”等。在古代,谦称之词最初是统治阶级使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在交往时都使用自谦之词。
2.敬称。
敬称又叫尊称,是用尊敬的言词敬称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人或事,因此用作敬称的词多为贵、令、尊、贤等含有敬意的词。使用敬称词汇来称呼别人表现了对对方的尊敬。陛下本指阶下,战国时期以处所代人,借指君主阶下之人,引申为地位低下,专指帝王地位的高贵,因而成为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阁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一般常作为达官贵人的官邸或者官署。这些权贵或长官手下的属官、属吏便以自己官位之卑反过来敬称阁中之人为“阁下”。阁下这一称谓的使用范围较广,也没有严格的限制,除称呼有社会地位的人士之外,为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古人也常使用这个敬称。在称呼对方亲属时,常常使用“令”、“尊”、“贤”等敬重的称谓,以显示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尊敬对方兼及对方亲属的文化心理。
二、从代词的谦称和敬称透视中国古代礼仪文化
人类自身发展的基本形式是婚姻,婚姻是构成家庭形成社会的基础。不同时代的婚姻有着不同的特点,封建婚姻中的夫妻关系是一种极为不平等的单向从属关系,妻子只是丈夫的附属品,没有独立的人格。这一点从丈夫谦称妻子的词语中就可以看出来。君主谦称:“孤”、“寡人”、“不谷”以上三组词,都是君主的谦称之词。大臣谦称“臣”、“仆”、“愚”这三个词都是大臣谦称自己用法。汉语中的亲属关系分为血亲和姻亲两大类。血亲是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关系,姻亲是指没有血缘关系而有婚姻关系的亲戚关系。血亲又分为两类,宗亲和外亲。宗亲是指与自己同姓的亲属关系,包括直系宗亲和旁系宗亲;外亲是指与自己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是不同姓的亲属。汉语亲属称谓语是汉民族亲属关系的产物,集中反映了汉民族的伦理文化和宗法制度观念。
在汉民族亲属关系中,受宗法制度的影响导致对血缘关系极为重视。中国社会基于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宗法观念,把亲属分为宗亲、外亲和妻亲三类。在封建社会中,只重宗亲,不重外亲、内亲和姻亲,血统只论父系而不论母系,以父系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亲属关系表现出明显的亲疏有别。
三、从称谓看传统礼仪文化的发展及其在当代的变化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改变,语言也发生了变化。称谓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变化发展中反映着民族文化变革的脉络。
1949 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带领无产阶级解放了全中国,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把人民从繁重的封建专制制度中解放出来,封建社会的结束使人伦关系发生了变化,被严格规定的尊卑等级、主从等级制度被打破,反映封建伦理关系的称谓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退出了历史舞台。“主席”一词最早产生于中国。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君”等词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
但是在消灭了剥削和等级压迫的现代社会里,还存着一种本不该存在的等级称谓现象,这就是人们习惯用一个人所担任的职务来称呼这个人。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女性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废除一妻多妾制,提倡一夫一妻制,并且,女性拥有和男性一样的继承权,使得女性地位有所提高。这一点在称谓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饮食的精神生产史,是人们的饮食活动实践(生产与消费)的观念史、精神史。
一、先秦诸子的饮食智慧
在夏、商、周三代,享受美食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特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尚书·洪范》)只有君王得专威福,享美食。从伊尹说汤以味,到屈原《招魂》中的招之以美食,所采取的都是诱之以美食的说服策略。这一方面说明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食物资源非常短缺;另一方面也说明,饮食既是人的生理需要,还是人们追求享受和快乐的需要,从而推动人们对饮食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五味调和的观念早在殷商时代即已形成,它揭示了味觉美创造的规律和中国烹饪的本质特征。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如何达到太平治世以及如何提升人生境界(把握作为智慧与真理的道),包括确立人在饮食生活中的文化意识,是先秦诸子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易经》、《礼记》、《诗经》到《老子》、《论语》以及《吕氏春秋》,都有关于饮食问题的论述或描写,或宏论专篇,或吉光片羽,由此形成中国古代饮食精神生产的第一次高峰。先秦诸子对饮食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追求食物的“人的形式”, 强调“食味”是“人之大端”(“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是人的真正需要。先秦诸子所讲的“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指体现审美规律的食物形式,乐生与养生则是对这种食物的人的形式的功能性规定。无论是《论语·乡党》所体现的孔子的饮食思想,还是老子提出的“味无味”的命题,都是旨在确立人在饮食生活中的文化意识。而由食物到食味,无疑是对饮食作为生理需要的一种超越。“知味”则是人的一种修养和能力,并被纳入礼仪教育的内容。二是黜奢崇俭,儒、道、墨诸学派都反对奢侈消费。儒家还极力宣扬消费等级制。先秦诸子的饮食思想,对后来中国饮食文化的走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乐生与养生,成为推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基本精神动力。《礼记》还开创了食谱记录的传统。
二、唐宋风范
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饮食精神生产的第二次高峰。
公元5世纪,北魏崔浩的《食经》问世,标志着文人个人自觉地进行食谱记录的开端。食谱记录是饮食的技术知识生产的重要形式。魏晋时期,除了专门的烹饪书,历代的农书、医药书、方志和笔记等非饮食著作,也都热衷于记录食谱,对饮食技术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以及饮食风俗资料的保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魏晋士人尚玄远高迈,重人物品藻。他们纵酒为乐,恣情任性,以美食寄寓生活情趣。“风味”一词于魏晋六朝开始流行,这个极具人文意蕴的词,将美味引向特色或趣味,折射人的风采和风度,进一步强化了美食的人文色彩,并开始出现以人名命名肴馔的现象,如谢玄鱼鲊、张翰莼鲈、庾悦鹅炙等,这些以人名命名的肴馔,往往成为表达特定的文化意蕴和生命情趣的文化符号。
由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唐宋两代成为古代饮食风俗史上极为璀璨的时代。胡食和游宴,展示了盛唐的开放、自信、浪漫和奢华。尤其是11世纪至13世纪,城市的迅速发展,富裕家庭数目的增长,使美食成为相当部分居民(主要是中层以上社会成员)的消费对象,饮食业空前繁荣。一大批文人,如杜甫、段文昌、段成式父子、苏轼、陆游、陶榖、吴曾等,他们精于鉴赏,流连于饮食知识和观念生产的舞台。或记录食谱、美食经历,或评点风味、臧否风俗,视野开阔,多有卓见。诗体式评论,成为唐宋文人进行美食鉴赏与批评的主要表现形式。诗人美食评论家在饮食诗中融进自己的体验和情感,提出关于饮食的独到见解。如杜甫的饮食诗《槐叶冷淘》,不仅为美味写真,而且着力为时代饮食风俗存照,如《丽人行》等,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食风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下层人民的食生活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从而拓展了以人与饮食的关系为中心的饮食评论的疆域。再如苏轼,其直接咏饮食的名作甚多,如《菜羹赋》、《老饕赋》、《食猪肉诗》、《豆粥》等,诚如胡仔所说:“东坡于饮食,作诗赋以写之,往往皆臻其妙”。而苏轼的《荔枝叹》更是写美食与食事,讽古刺今,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明确的针对性。唐宋两代是饮食评论蓬勃发展的时代。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由唐入宋后发生重要的历史转折,饮食实践与饮食观念都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一是饮食的精致化,如法国学者谢和耐在《中国社会文化史》一书中指出的,讲究烹调的精致是宋代城市阶层的特色之一。精致化,既体现在食品制作工艺的精细化和成品的精美化,还体现追求进食过程的情趣化,这也反映了以家厨、肆厨为主体的烹饪生产群体技艺的不断精进和饮食市场竞争激烈,后者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二是美食内涵的扩展。“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冬日田园杂兴之七》)有宋一代的文人士大夫多倡导和遵循简朴的饮食观,如苏轼、司马光、范仲淹、范纯仁父子等,反映了自周秦至盛唐,单纯追求餐桌上的食物(主要是肉食)珍异丰奢的贵族饮食观念和风俗至宋一代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追求快乐的同时,淡泊、自然的饮食观念大行其道,由此极大地扩展了美食的范围,并刺激烹饪艺术的发展。洋溢士大夫趣味的“文人菜”自宋一代勃兴,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独有的现象。“文人菜”注重饮食的文化品质和食饮趣味,而不是量或食材的珍异。1266年前后刊行的《山家清供》(林洪馔)以蔬食为主,介绍了100余种菜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饮食文化发展的这种历史转型。宋代印刷业的发展,为饮食文化生产的广泛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
三、明清之际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构建
自晚明至清中叶,是近代以前中国古代饮食精神生产的历史顶点。这一阶段最鲜明的特点,是主体意识的张扬,以及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构建。
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极大地剌激人们的生活欲望,“人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高。”(张瀚《松窗梦语》卷七)也进一步促成饮食精神生产群体的主体意识的凸显与张扬。一大批知识界精英,如张岱、高濂、冒襄、李渔、袁枚,以及李化楠、李调元父子等,不仅公开标榜自己的风味之好,而且以记录美食和趣闻,研究“小养”、“鄙事”为风雅,笑傲食林,各领风骚。明清之际饮食业的高度发展,以及地域风味菜系的崛起与交流,客观上促成饮食理论探索与建构的系统化。古代饮食文化经历代发展进入明清之际,也似乎达到进行集大成式的总结和提高的阶段。各种饮食书大量出版,争奇竞妍,异彩纷呈。如李渔的《闲情偶寄·饮馔部》,自称“备述饮馔之事”,并明确提出自己的饮食主张,包括提倡自然主义的、诉诸快乐和健康的饮食观念,“自然”、“食益”、“美鲜”的风味选择标准,以及反“虐食”的生物伦理主义观点等。他的某些观点与现代人的“健康饮食”、“绿色饮食”观念吻合。中国饮食烹饪文化史上最为体大思精的经典之作,是1792年刊行的袁枚的《随园食单》。袁枚(1716-1797),这位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不仅因其诗文名重一代,而且是最为严格意义上的美食评论家、理论家,还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为厨师作传的人。《随园食单》这部著作以大量的篇幅详述中国从14世纪到18世纪中叶流行的美食及其制法,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在烹饪基本理论建构和体系化上所作出的巨大努力。《随园食单》中的“须知单”和“戒单”二篇,互为表里,揭示了饮食烹饪的要义,表达了作者对饮食的精辟深邃的见解,对形成中国饮食学作出了杰出贡献。
适应社会养生保健需求的饮食养生类著作,在明清之际大量涌现。当时的学者们纷纷从“尊生”出发进行饮食养生的探讨。这种以中医学为学科基础,滥觞于先秦,兴盛于唐宋,至明清达到顶点的饮食养生研究,代表了在近代科学和营养学出现以前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科学诉求。
“食礼”系饮食礼仪、饮食礼制、饮食礼义、饮食礼俗、饮食礼貌、饮食礼节等概念的通称,其中,饮食礼义是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饮食礼制是被国家礼法所肯定的饮食典章制度和重要经籍;饮食礼义是筵席时为表示某种敬意而隆重举行的各种仪式;饮食礼俗是与礼义、礼制、礼义相关并且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饮食风习;饮食礼貌是餐饮活动中表示敬重与友情的日常行为规范,
饮食礼节是饮食礼仪的节度和饮食礼貌的综合评价。总之,作为“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礼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HacK50.com-收集整理入门资料
节假日走亲访友,在就餐前,宾主双方总会为如何落座而推让一番,如果来客少,座次就比较好安排,一般客人客套片刻,就会在宴席上方落座;假如来宾较多,关系复杂,那就麻烦了,几个人你拉我扯,往往要推让半天,才能各就各位。其实,主人也好,客人也罢,坐到哪个席位不能吃喝?干吗非要安排你一我二的座次呢?原来,这一饮食礼仪,远自先秦时期就有了。《礼记·曲礼》载:“虚坐尽后,食坐尽前。”意思是说,要坐得比尊者和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吃饭时则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以免不慎掉落饭菜,弄脏了座席。
主人将饭菜端上桌时,刚刚落座的客人又都会站起来,等饭菜摆好后,再在主人的招呼下落座。主人频频催促客人吃某道菜时,客人往往会一边随口附和,一边动筷子去吃主人示意的那道菜。这也是《礼记·曲礼》中的食礼之一:“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就是说,宴会开始,饭菜端上来、有重要的客人入座时,来客都要起立,以示感谢与恭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能置之不理。
当客人放下碗筷,说吃饱了时,主人一般会热情地劝说客人,再吃点儿。这也是《礼记·曲礼》所记载的内容。“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殽。”所谓“三饭”,是指客人吃几碗饭后便推辞说饱了,这时,主人竭力劝让,客人就需要再吃肉、喝汤。酒足饭饱之后,客人一般会帮助主人收拾餐具,而主人往往会客气地加以阻拦。《礼记·曲礼》说:“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於客,然后客坐。”大意是说,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食具,交给主人,主人此时赶忙起身,劝阻客人不要帮忙,然后,客人再坐下。
现在的宴会上还保留其他一些古代礼仪,比如上菜时,要将饭菜托捧于左手上,并用右手握持;上鱼肴时,“濡鱼进尾,乾鱼进首”,也就是说新鲜的鱼,要将鱼尾朝向客人;如果是鱼干,则要以鱼头朝向宾客,以示尊敬。陪长者喝酒,要站起来走到长者跟前,长者劝止,再返回自己座位饮酒。若席间的长者没有举杯,其他人不能先饮酒;对于长者的敬酒,辈分低的人不能推辞不饮。即《礼记·曲礼》所谓的“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