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读书有感
中外名著如山如海,家中随便一翻就是几十部。在这众多名家书写的精华中,我更爱读这中华古典文学中的精粹,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生在一个科举家庭,曾祖辈兄弟五人,四个中了进士,祖父辈的也多是衣锦还乡。但在这个科举世家中,吴敬梓却每况愈下。他早年丧母,青年时四海为家。尤在晚年,吴敬梓的生活到了“囊无一钱守,腹作干雷鸣”的地步。以至于五十四岁那年,客死于扬州。
《儒林外史》是他移居南京后,花了近十五、六年的时间完成的。这期间他目睹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当时的读书人的卑微的社会地位,与他写《儒林外史》的创作灵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话又说回来,揭露八股科举考试制度对当时读书人的毒害,是《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
那些八股科举考试制度所创造的“人才”,就比如说汤知县讲韩愈叱李白,八股选家弄不清李清照为何人,学政范进不知苏轼等,这些“八股脑袋”的无知与浅陋,就这样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这也侧面的告诉我们,如果只屈于现状,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就难免孤陋寡闻。当然,在当时提出这一点,还是要有点胆量的。
吴敬梓以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科举考场中的种种腐败现象:有的考生想照葫芦画瓢,成天拿着以前中式的八股范本研究,从不自己创作;有的则在猜试题与作弊技术上下功夫;一字不识的金耀,用五百两银子雇了个枪手,竟成了秀才。那些主考官也大多是有眼无珠,营
私舞弊。至于当时的考场,更是乌烟瘴气。问鼎主考安庆七府的童生时,那些考生有像今天所说替考的,有传条的,大家丢纸团,打小抄,挤眉弄眼,无所不为,更有甚者,假装出去出恭,在茅厕的土墙上挖个洞,伸手出去接文章。它揭开了当时黑暗社会的乌纱帐,展现的是当时八股科举制度创造的肮脏局面。
《儒林外史》没有始终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围绕主题,将不同人物与故事缀连成篇,全书共分五十五回,都是如此。
我认为《儒林外史》的思想是复杂的,这其中夹杂着众多当时封建专制统治对文人思想的钳制和干扰,以及在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导致下的思想的交错与冗杂。但他细致的观察和敏捷的思维,使他写出了《儒林外史》这部颇具有反封建思想的作品,是讽刺文学中的经典。
在连云港市散装水泥办公室支部开展的读书活动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中, 我阅读了《人为什么活着———全球139位大师的答案》这本书, 说实话, 还是不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惑。然而, 当我阅读到稻盛和夫先生的《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时, 却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
稻盛和夫先生认为, 人的生命包括肉体和精神 (灵魂) 两个方面。那么, 究竟该如何活着呢?稻盛和夫先生给出了答案:敬天爱人。敬天爱人, 就要敬畏天道自然, 就要敬畏人性良心。虽然我不相信有神灵, 但是我相信一句话:头上三尺有神灵。这里的“神灵”, 不是神也不是仙, 我想应该是人们的人性和良善, 是群众的公道人心。
这教育我们要公道做事、正派做人, 做任何事情, 都要立足人性、人道、人伦,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作为散装水泥行政管理者和行政执法人员在散装水泥行政执法过程中, 要设身处地为行政相对人 (单位) 考虑问题, 最大限度地为行政相对人做好散装水泥服务工作, 在营造一个有序竞争规范健康的散装水泥市场以及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管关系的同时, 实现连云港散装水泥稳步发展。
自从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著述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后,似乎找到了答案。书中涉及到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好多内容,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不管你教的是什么学科,教育学与心理学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学生的行为举止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能顺着学生的想法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列举的示例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教授小学生之上的,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一样的。比如在第二十二条中谈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时,他写道: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对于那些对知识和脑力劳动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来试验一番(P63)。的确,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俗话说:“不怕你慢,就怕你站。”学生某一门功课落后,考不及格,都不用怕,最可怕的是学生对什么都持以冷淡麻木的态度。再如第六十四条“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我们不允许“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少年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的态度(P232)。所以我们主张在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直接找出相关的练习题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自己边思考,边在自己意识的深处找到学过的已知的东西,不要再回头教师带领着学生一一重复,让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产生惰性思想。不过,这也需要教师深入思考,采取一定的方法,我平时下的功夫还不够,以后应该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第六十三条“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中提到的:教师的知识超出教科书的范围越远,他的话的含义就越深刻,学生从他的讲述的字里行间学到的东西就越多(P217)。列宁的父亲伊·尼·乌里扬诺夫曾经也说过:“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至于教科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他应当善于弹离的跳板而已。”由此可见,读书,读大量的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想想自己接近二十年的读书生活,自认为很喜欢语文,看了不少的书,但仔细回顾:小学就不用说了,初中时一切都是以中考为主,很少看课外书,每天都是啃课本;高中时是以考大學为主,也没有富余的时间去读书,只是偶尔看看杂志报纸之类的东西;好不容易到了大学以为可以敞开时间好好读书了,结果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考英语四六级上,仅仅是读了大纲书目里要求读的书;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每天又把自己埋在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当中,读过的书是少之又少。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我想自己今后应该抽时间多读书,多思考,以便于教学实践中的灵活操作。“只有当老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是的,只有教师有足够广博的知识,他在讲课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师不是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思想上,而是能看到学生是在怎样思考的;占据他的注意中心的不是自己的思想,而是学生(P217)。的确,在课堂上,我们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学生要想提高成绩,在课下必须努力思考和钻研实践;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水平,在平时必须持之以恒地读书和坚持不懈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成果。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地汲取营养,才能补充我们的头脑,才能使我们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儒林外史》,中的周进令我印象很深。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在汶上县做了三年西席,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进的嘲弄和冷遇。不久,他被生活所迫替一群商人当账房,飘过贡院,触景生情。大半生追求功名利禄却求之不得与所受过的欺辱夹杂着悲愤的情绪一下子全部发泄出来,化作一厢老泪纵横,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读到那里,我不禁心感酸楚,周进只是一个代表,世上以前有多少人被封建礼教毒害,又有多少人去钻令人费解的深奥古经而耽误青春,使得人性荡然无存,尊富鄙贫,社会不得安宁!
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可见他已深陷科举毒害中,不得自拔。这是一种社会“浓厚”的风气。
自此,周进的人生陡然发生了喜剧性变化。如果说从前沉沦落魄受尽冷眼,此后可谓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中举人,中进士,做御史,做学道,一路升到国子监司业。他节节高升的仕途更加显现出世态丑陋,这是对整个士人阶层和市民社会的批判。
周进用钱买来了监生,读一个叫范进的老童生的文章。正因无事可做,便多读了几遍,这才领悟到文章玄机多,变化妙,加上遭遇与自我甚是相似,立刻产生共鸣。从字里行间也体现出对考场监生的讽刺:他们囫囵吞枣,漫不经心,不识人才。
其实,从辛辣的讽刺中,我还读到了欣慰的一点,就是已经有人开始意识到危害,并且想要革命去改变现状,这是思想的升华。
儒林外史小说读后有感5
我读了《儒林外史》这本书,我颇为喜欢。《儒林外史》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我不得不惊叹作者的巧夺天工,作者的写作手法,那些生动的人物,发人深省的故事,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有很多!我来跟大家一一介绍一下我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吧!
《儒林外史》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还是缘于它给了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在《儒林外史》的众多人物大都有真人真事的影子。但作者却又巧妙的把故事推向了前朝,避开了统制者残酷的文字狱,这是很有勇气的。并且对于这本书的主题闲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又讲的十分清楚:“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闹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乃终以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全书正是以反对科举和功名富贵为中心抨击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以及整个社会风尚的,这是它独特的亮点。
还有这本书中作者的创作意图,人物形象都是清晰的,作者赞扬什么反对什么都用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一一道了出来,一点也不做作。因为作者不喜欢做官所以在第一回“楔子”里就写了王冕母亲临死时劝说儿子的话:“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什么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遗言,将来要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而匡超人的父亲临死时也有类似的遗言:“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紧的。”这些都体现出作者的坦荡。
关于这本书的主旨是透过一个个的小故事讲述出来的:比如王冕弃官隐居,匡超人的背弃遗训混官场,周进对于仕途的情有独钟,范进中举等等。我比较佩服王冕的身处诱惑时表现出来的坚定。唾弃匡超人、周进、范进等人的不知廉耻。
王冕是个农民出身的放牛娃,他凭借聪明好学,不仅仅精通经史子集,还自学得到了画荷花的绝招,但从来没有迈进科举的轨道,从不被功名富贵所连累,凭借着自我的知识和技能孝敬母亲自食其力,当他得知朝廷要他出来做官时,他却连夜逃到了会稽山隐居。因为他明白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出身,一旦身登官位就身不由己了。不能有自我的思想与活动,只能做一名没有灵魂的奴才了。他最终成了一个磊落潇洒的人。
匡超人是一个敦厚朴实的贫苦孩子出身,由于对于仕途的追求背弃了父亲的遗训,一心贪图功名不顾德行变成一个毒辣凉薄趋炎附势的统制者的打手,终生痛苦没了人样。六十多岁的周进,因为未曾进学不得不卑躬屈节,忍着新进学的梅三相公的嘲笑,还替前朝新中的王举人扫了一早晨的垃圾,到之后连教馆的职位也给丢了,只得给商人记账,还哭的死去活来最终商人给他捐了个监生,他竟没了尊严爬到地上给他们磕头说他们是在生父母做牛做马也要报答。要明白那时商人地位何等低下而周进不顾一切却恭维他们是多么可笑。还有范进,他是连考二十多次都不中的老童生,之后最终上榜了,发榜的那天家里连米都没了就抱着正下蛋的母鸡到集上去卖了,当他的知中举后拍手大笑欢喜的疯了,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户的耳光才清醒过来,之后平步登天,还有许多人来奉承他,转眼间房屋田产、奴仆丫鬟什么都有了。
那里的许多故事讲述了清朝科举制度腐败、八股文考试弊端百出,能够请人代考,能够行贿,能够冒名顶替,书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当安东向升为安庆知府后,他到察院去考察童生时,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笔的,有传考卷的,有丢纸团、扔砖头的,挤眉弄眼的,无所不为,甚至还有一个童生,借者出去方便的机会,走到土墙根前,竟把土墙挖了个洞,伸手要到外头去接文章。这样的环境能出什么样的人才官吏,又怎样能使清政府千秋万代呢,那里体现出了清灭亡的实质漏洞。
在这本书中作者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孝子还是逆子,无论是升官者还是罢官者,无论是翰林学士还是侍读,都写得形象逼真,美丑可见。这本书的语言也是很有艺术的,经常三言两语就使人物“穷形尽相”。没有艺术的语言便不是文学,文学就应是语言艺术的宝塔。它的任何部位都应闪烁着语言艺术的光泽,《儒林外传》全然到达了这一标准。这本书的艺术结构很独创,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但却有贯穿始终的思想。用功名富贵引出不一样的各类人物,借以否定了那时的科举社会制度,并且批判了政府。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作者起笔处,便寄调《蝶恋花》填词一阕,说道人生富贵功名不过是身外之物。但结尾处,作者不禁又问道:“自古及今,哪一个是看得破的?”
自古及今,哪一个是看得破的?
记得儿时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看见大江之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一时兴起,问身旁陪同的老方丈:不知这大江之上船舶多少?老方丈双手合什答道:两艘。乾隆又问道:是哪两艘?细细说来。老方丈答曰:一艘曰名,一艘曰利。
我们一向很鄙视那些追名逐利之辈的原因,大概是他们早已没有了良心和理想。
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我读到的是浩然正气;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中,我读到的是英雄失路;读《说岳》,副将张保撞死于大理寺时,岳飞反倒仰天大呼:“好张保啊,你这一死,我忠孝节义俱全了!”我读到的是凄惨悲壮;读《勾践世家》,大臣范蠡“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我读到的是惊才绝艳,潇洒无匹。
这四人追求的,应当是较之于普通人更高一层的“名”和“利” ——万世流芳,富可敌国。但是千载以来,又有谁对他们的“追名逐利”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敬?
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放在此处这并不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但是我觉得它要表达的却很实在:小人物与大人物一样,都有理想或者目的。他们的区别,只是高度的不同。而究其根源,终归是人的不同。
大人物可以坚持到“人们认为不能再坚持的的时候”之后,小人物未必不能。或许这些小人物,缺乏的只是大人物所拥有的天资。大人物可以文不加点、过目不忘,小人物也未尝不能。或许那些小人物缺乏的,只是大人物的坚韧。大人物通常会具备至少这两种品质,而小人物通常至多具备一种。所以,大人物少,小人物多。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五十四岁还是一个老童生,考了二十多次才中了举人。而当这个不相信会实现的梦想突然实现的时候,惊喜交集,以致发了疯。这是我们大家最熟知的一段,篇名《范进中举》。记得学这篇课文还是初中的时候,每每看到这一段,总觉得范进这厮心理素质真是太差,太没出息。当时老师讲到的时候,我们还哄堂大笑,觉得不可思议。举人而已,何至于丑陋如斯?老师再诱导我们,说:你们注意到没有,虽然是胡老爹一个嘴巴子打好了范进,但这主意是前来报喜的报录人出的。这就说明,范进这样的事例,当时不能说多,但恐怕也不少。看来从一个小人物变成一个大人物,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
后来在高中,和好友闲暇时再次谈起这篇课文时,她对我说:你发现没有,范进其实也挺伟大的,因为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的目标。我当时说:但是除过读四书五经作八股,他似乎也不会干别的吧。你看他都落魄成那副摸样了。她就反驳: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顿时语塞。事后想想,她说的也对啊。于是在高考之后,我向家人感叹:我连范进都不如!因为我不想复读,不想再坚持了。于是,我现在也不是大人物。
东洲“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当然,“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没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旧博览群书,更自学成为了画没骨花卉的名笔。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县财主都来索画。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隐居在会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时,常常称其为王参军。但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也只有王冕这些儒林中的凤毛鳞角了。
一、用现实与虚幻的矛盾突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儒林外史》思想方面受人重视的虽然向来是它对丑恶现实的讽刺和批判,“但是谁也不会否认在这个喜剧中存在着理想”1。因为否定性的批判后面正透露出作者肯定性的追求。不仅如此,在那个科举制度的黑暗王国和功名富贵的人间地狱里,作者独立苍穹,前望古贤,后盼来者,以美言颂笔描写了一批善良正直清高的正面形象和闪耀着理想光彩的人物,较为完整地体现了作者的社会改造理想。作者正是通过现实与虚幻的矛盾突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一)对现实与虚幻的描写是双向的
《儒林外史》对现实与虚幻的描写是双向的。这个双向,一个指向现实,即向传统的思想武库寻找医治现世的良方;一个指向虚幻,即与现实决裂而且向传统挑战的迷茫。“文行出处”,厌弃“功名富贵”是《儒林外史》中正面人物的基本品质。他们奉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作品开宗明义就写了一个王冕,他刻苦自学,他不求官爵,不事权贵,卖画过活。其意在“借名流隐括全文”,犹在读者面前竖起一面明镜,这面镜子也就是作者向传统的思想武库寻找医治现世的良方,书中那些接踵而至的人物,一个个在王冕这面镜子面前原形毕露。作者生活的年代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民主观念,影响着作者自觉不自觉地使笔下的某些人物闪射出近代民主思想的光辉。杜少卿既是一个有着古儒者们追求的文学新人,又是一个玩世不恭、毁家自穷、诗酒自误的“新溯人物”。杜少卿身上的自虐色彩,就是一个觉悟了却在现实中处处碰壁而浑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的先知先觉者们的深沉痛苦体现。
《儒林外史》中,作者还刻画了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市井平民。这些人远离科场名利、不受功名富贵污染,他们既有像修乐器的倪老爹、看坟的邹甫、开小米店的卜老爹等保持着初民古老传统道德,未受市侩封建主义污染的劳动人民形象,又有像李遐年、盖贡、荆元等在更高层次上自觉抵制污染,挣脱封建文化束缚的知识分子形象。
正是作者对现实与虚幻的描写上的矛盾,凸显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也是作者在为知识分子寻找出路。作者似乎已经找到了第三条路。知识,已经不是争功名的利器,而是生活本来的真谛,这就已经跨越了封建文化意识和儒家传统道德的藩篱。
(二)对儒林中可笑可恶情态的描绘是客观的
鲁迅在《什么是“讽刺”?》中所说的:“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足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2《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形象在当时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活生生的原型,那些人情世态也都是当时社会上司空见惯的,只不过作者将它们加以集中提炼,以客观的态度去描摹,不评判,真实地、生动地再现儒林中可笑、可恶的情态。
作品虽然以揭露科举制度对人的灵魂的腐蚀,使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为主要任务,但在处理人物形象上,作者奉行“可恨之人必有可伶之处”,在真实、集中概括、客观地讽刺人物时,又不忘把人物的许多正面的东西展现出来,让读者更真实的体会到人物形象的可恨、可笑与可伶。
二、用写实与夸张手法相结合来揭露现实的虚伪性与欺骗性
《儒林外史》真实地再现了一代儒林生存的真相,马二先生,一个被科举制度弄得不知所以的受害者,却无比坚信科举乃天经地义的人生头等大事。范进,一个年年参加科考,历经几十载的,却一再落第,当穷其一生而高中之时,竟喜极而疯。王玉辉,把鼓励女儿殉情,当做青史留名的“好题目”,又在女儿死后悲悼落泪而不得已外出。高尔基说过:“艺术的目的是夸大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夸大坏的——仇视人和丑化人的东西,使它引起厌恶,激发为的决心。来消灭那庸俗贪婪的小市民习气所退成的生活中可耻的卑龌龊。”3《儒林外史》通过冷静的描述,极尽可能的夸大,在写实与夸张之间的强烈反差就会使人一看便知是无稽之谈,充分显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荼毒。
(一)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可笑可鄙之处
《儒林外史》的严监生之死,就是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可笑可鄙的实例。富有而悭吝成性是严监生极具特色的个性,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迟迟不能咽气,这一细节描写可以说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夸张,但它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爱财如命,刻画了他代表的封建社会保守的封建小农经济。
范进的岳父胡屠父,是一个喜剧性的市井之徒,作品通过范进中举前后胡屠父的独特的细节描写,突出了这个人前倨后恭的庸俗势利、粗鲁无礼特点,一倨一恭尽显喜剧效果。
“范进不看(报帖)便罢,看过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作者沉静地描绘着范进喜极而疯的过程,把读者带进喜剧里却又把读者置身于浓浓的悲剧中。
《儒林外史》中类似这样的情节不胜枚举,他们都是通过精彩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可笑可悲之处。
(二)以写实手法讥讽世态人心
《儒林外史》的写实手法虽冷静、平实,但行文极具分寸感,描绘了世态人心。作品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塑造性格,作者的写作目的隐藏在人物的言行举止中,这种通过人物活动“直书其事,不加断语”展示客观、真实的现实世界的手法,正如鲁迅先生曾说“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4。作品完全是事件场景的客观描述,通过细节描写指向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周进从“哭了又哭”到“说说笑笑”,把一个对科举抱有幻想而又备受压抑、苦苦挣扎的老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这细节描写反映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前后一对比讽刺效果自然呈现。
三、以可笑的言行来揭示人物内心的虚伪与麻木
(一)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勾勒活灵活现的讽刺画面
《儒林外史》中作者“直书兴事,不加断语”时往往采用“白描”的手法,只淡淡几笔便构成了活灵活现的讽刺画面。这种不以情节的曲折和矛盾的激烈取胜,而是以人物的细节刻画见长的笔法,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冷静而客观地展现人物言行,让人物自我暴露,其中对范进中举后“疯”态的描写,就是明显一例。初听喜讯,只以为是嘲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央求邻居“莫误了我卖鸡”。科场困顿而至贫穷潦倒,令人难堪的奚落也无法激起心中的涟漪。当他看到“已经升挂起来”的报帖时,看了一遍,又念一遍。那种沉醉的神情,包含着多么复杂的心理活动。接着,“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 ! 好了 ! 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灌了几口水,“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 ! 好 ! 我中了 !’”随后,往门外飞跑,掉在泥塘里,“挣起来”继续“拍着笑着”跑着。他发疯了。最后,他“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 ! 中了 !’”作者冷静而细腻的笔锋以白描的手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把一个醉心科举的腐儒深刻而委婉,活活勾画出来。真是虽无一贬词,却让人在哑然失笑之时,深悟人物之可怜、可悲、可鄙。作品不露声色、不着笔墨地从一个可笑又可悲的人物身上让读者看清了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和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讽刺力量平淡地流入读者心中而爆发在脑海里,从而使讽刺更加深刻感人。
(二)善于运用精彩的动作描写增强讽刺魅力
文学作品中,人物行动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吴敬梓塑造范进的性格时,就安排了一个“发疯”这一情节,全是写范进怎样“发疯”,从动作上描写出喜极而疯的全过程。书中的一看、一念、一拍、一笑、一跌、一咬、一爬、一跑,这些动作描写,就把范进狂喜而疯的情景突现出来,写足了范进的疯劲。作者正是通过对范进发疯的全过程的动作描写,把他可笑可悲的性格展现在读者面前,冷静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所以,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 ?”5严监生监死前的一“伸”,而定格在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吝啬鬼的典型上。胡屠户的一攥、一舒、一缩、一揣,就像孔乙己的“偷、摸、爬、窃”一样,一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的丑态就跃然纸上。
作者:
吴敬梓(1701年-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林山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概要:
明宪宗成化末年,山东兖州府汶上县有一位教书先生,名叫周进,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荣耀乡里,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考上。
一天,他与姐夫来到省城,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悲痛不已,一头撞在了号板上,不省人事,被救醒后,满地打滚,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可怜,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说:“我周进变成驴变成马也要报效!”
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周进中了进士,被任为山东学道。周进虽然凭着八股文发达了,但他所熟知的不过是四书五经。当别人提起北宋文豪苏轼的时候,他却以为是明朝的秀才,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科举制度不仅培养了一批庸才,同时也豢养了一批贪官污吏。进士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询问当地的治安,不是询问黎民生计,不是询问案件冤情,而是查询地方人情,了解当地有什么特产,各种案件中有什么地方可以通融;接着定做了一把头号的库戥,将衙门中的六房书办统统传齐,问明了各项差事的余利,让大家将钱财归公。从此,衙门内整天是一片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衙役和百姓一个个被打得魂飞魄散,睡梦中都战战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条却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朝廷考察他的政绩时,竟一致认为他是“江西的第一能员”。
高要县知县汤奉,为了表示自己为政清廉,对朝廷各项法令严加执行。朝廷有禁杀耕牛的禁令,汤奉不问因由,竟然将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傅活活枷死,闹得群众义愤填膺,鸣锣罢市。事发后,按察司不仅没有处罚汤奉,反而将受害的回民问成“奸发挟制官府,依律枷责”之罪。如此“清廉”的知县,一年下来居然也搜刮了八千两银子。
官吏们贪赃枉法,而在八股科举之下,土豪劣绅也恣意横行。
高要县的监生严致和(严监生)是一个把钱财看作是一切的财主,家财万贯。他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打发管庄的仆人下乡,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他吝啬成性,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迟迟不肯断气。
科举制度造就了一批社会蛀虫,同时也毒害着整个社会。温州府的乐清县有一农家子弟叫匡超人,他本来朴实敦厚。为了赡养父母,他外出做小买卖,流落杭州。后来遇上了选印八股文的马二先生。马二先生赠给他十两银子,劝他读书上进。匡超人回家后,一面做小买卖,一面用功读八股文,很快他就得到了李知县的赏识,被提拔考上了秀才。为追求更高的功名利禄,他更加刻苦学写八股文。不料知县出了事,为避免被牵累,他逃到杭州。在这里,他结识了冒充名士的头巾店老板景兰江和衙门里当吏员的潘三爷,学会了代人应考、包揽讼词的“本领”。又因马二先生的关系,他成了八股文的“选家”,并吹嘘印出了95本八股文选本,人人争着购买,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都在书案上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
科举制度不仅使人堕落,同时也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恪守礼教纲常。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又对女儿说:“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而阻拦你?你就这样做吧。”8天以后,女儿穿着守孝的白色的衣服,绝食而死,他仰天大笑说:“死得好!死得好!”但事过之后,当他女儿的灵牌被送入烈女祠公祭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了伤心。回家看见老妻悲痛,他也心上不忍,离家外出散心。一路上,他悲悼女儿,凄凄惶惶,到了苏州虎丘,见船上一个全身穿白的妇人,竟一下想起了穿着孝服殉夫的女儿,不由哽咽,那热泪直滚下来。
凡此种种从明朝成化年间以来形成的风气,到了万历年间则愈演愈烈。科场得意,被认为才能出众;科场失意的任你有李白、杜甫的文才,颜渊、曾参的品行,都被看成愚笨无能。大户人家讲的是升官发财,贫贱儒生研究的是逢迎拍马。儒林堕落了,社会更加腐败。看来,要寻找不受科举八股影响的“奇人”,只能抛开儒林,放眼于市井小民之中了。
哪知市井中间,真的出了几个奇人。
一个是会写字的。这人姓季,名遐年,自小无家无业,便在寺院里安身。他的字写得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了去。他性格乖张,但凡人要请他写字,他便要斋戒一日,亲自磨一天的墨,要等他情愿,他才高兴写。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又不修边幅,穿着一件稀烂的直裰,靶着一双破旧的蒲鞋。每日写了字,得了人家的笔资,自家吃了饭,剩下的钱就不要了,随便不相识的穷人,就送了他。一日大雪天,他的烂鞋踩了朋友家一地的泥,朋友让他换鞋,他居然说我这双鞋就不可以坐在你家?我坐在你家,还要算抬举你。一次,他看见和尚房里摆着一匣子上好的香墨,不管人家是否要写字,拿来就写,当一位有权有势的乡绅要他去写字时,他竟破口大骂:“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
又一个是卖火纸筒子的。这人姓王,名太,他自小儿最喜下围棋。他无以为生,每日到虎踞夫一带卖火纸筒过活。那一日,妙意庵做会。王太走进来,碰到三四个大老官簇拥着两个人在那里下棋。大家开始很是瞧不起他,但是他们同王太刚下了半盘,就不得不投子认负,众人大惊,就要拉着王太吃酒。王太大笑道:“天下哪里还有个快活似杀矢棋的事!我杀过矢棋,心里快活极了,哪里还吃得下酒!”说毕,哈哈大笑,头也不回就去了。
书中的《范进中举》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主要讲述了范进在自己的持续努力和周进的帮助下,相继中了相公与老爷的故事。54岁的范进在考相公时巧遇学识渊博并且富有同情心的学道周进。他一看范进的考卷非常生气;二看,觉得还有玩味之处;三看,不禁拍案赞叹“真乃千古至文也”。于是周进将范进录为第一名,范进在54岁终于进学,做了相公!后来,他又瞒着老丈人胡屠户去考乡试,结果又高中举人,但是出人意料的结果却让他喜极而疯……
“范进中举”这篇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八股科举制度对古代文人的摧残,《儒林外史》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当时残酷的法律和统治者的无能与虚伪。
《儒林外史》的批判矛头直指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作品塑造了一群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富贵的读书人形象,尖酸地讽刺了因谋取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丑恶的社会风气。
《儒林外史》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故事深刻,鞭辟入里。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的内容大概是:严监生就要死了,可他却迟迟不肯断气,原来他有一桩心事未了。因为气息奄奄,已说不出话来,只好从被单里伸出两个手指头,让别人去猜。大侄子、二侄子猜的都不对,严监生竖着两个手指头怎么都不肯闭眼。还是小老婆知道他的用意,他是嫌油用两根灯草,太费油了。这样的手法值得咱们学习,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真是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儒林外史》是一部时代的缩影。它时间跨度大,一部书中浓缩了一百多年的事情,塑造了二百多个人物。通过各类“儒林”人物被愚弄、被腐蚀、被消磨,深刻的揭露了封建末世文化教育和精神道德的严重危机。作者用长篇小说的这种艺术形式深刻的反映了“一代文人”受苦受难、不得重用的历程。
关健词:《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问题小说。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讽刺的可贵之处在于讽刺必须使读者体会到讽刺者赖以出发的理想,在于能够面向社会,挖掘其社会根源。《儒林外史》正是这样。它讽刺的矛头虽然直接落在某一个人身上,却始终使人感到人身上的罪恶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产物,是制度和环境造成的罪恶。比如像周进看见号板一头撞倒,范进听见中举忽然发疯,马二先生游西湖无心赏景,只是大嚼零食,留意八股选本的销路,都使人感到是人心风俗如此,是环境的产物。正是由于吴敬梓的讽刺是“倾向于对社会的讽刺”,不是针对某个个人,作者对于具体的讽刺对象饱含着怜悯,使人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制造这一罪恶事实的社会制度的憎恶。作品第四十八回写王玉辉鼓励女儿殉夫,一方面写他的迂腐残忍,一方面却又写他在女儿死后内心的凄惨痛苦。作者通过王玉辉内心矛盾的深刻描写,揭示了人性和礼教的冲突,揭露了礼教的杀人。批判的矛头,就不单指向王玉辉,更重要的是指向整个封建礼教,封建道德。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能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他对于王惠、汤知县、严氏兄弟、王德、王仁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是无情地揭露和严厉地鞭挞。对于马二先生则既有批判讽刺,也有表扬赞誉。对他的迂腐、庸俗、无知,迷信科举,作了讥讽、揶揄;而对于他急人之难和诚笃善良的品格又予以肯定和称赞。有时作者还能随着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品格的变化分别采取不同态度。范进在中举之前,境遇相当可怜。作者对他虽然有讥刺,但怜悯的成份多。范进中举发疯的描写直使人感到作者是饱含热泪在抒写这个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的形象。等到范进中了举,做了官,变得虚伪恶劣,作者的态度也随之改变,那嘲讽是辛辣的,讥刺是冷峻而严厉的;像描写范进在汤知县家里吃大虾仁丸子就是这样。再比如,关于匡超人的描写也是有层次而富于变化的。作者随着匡超人堕落的过程,对他的态度也越来越疾言厉色。
吴敬梓善于采用含蓄、婉转的讽刺手法,使他的讽刺能够达到既饱含情感,又超脱幽默那样一种境界。作者在作品中往往并不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而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情节的提炼和典型化,把要讽刺的现象本身的矛盾与荒谬或明或暗显示出来,作者的是非观念与爱憎,则寄寓在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中。这样的例子在作品中俯拾皆是。如严监生是怎么死的,作品中没有正式交待。但是从他临死时为了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可见他生性吝啬到什幺程度。如果我们联想到在这之前,这个胆小怕事,心性懦弱而拥有很多财产的守财奴,为了扶正他的妾被逼化了四五千银子,又不得不大封大封地拿银子送给二位舅爷;又为了笼络严贡生,为他的官司贴了不少银子。在这之后,他得了心口疼的病,却舍不得银子吃人参,就可以知道严监生之死,实在死于面临强横的亲戚觊觎侵夺财产的形势,死于他怕花钱而又不得不化钱的精神折磨之中。而最后为了多点一盏灯不肯咽气的描写,则画龙点睛,入木三分地勾画出这个吝啬鬼渺小的灵魂,并把严监生得病致死的原因和过程贯穿起来。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手法除了上面讲到的总体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技巧,比如采用当面揭穿法,让讽刺对象处在很尴尬的境遇中。如第四回严贡生正在对范进,张静斋吹嘘自己“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一个蓬头赤足的小厮就跑进来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第二十回匡超人吹嘘自己的文章选得好,名气大,说:“现在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书桌上香火蜡烛,供着先儒匡子之神位。”牛布衣当即笑着对他说:“先生此言差矣!所谓先儒者,乃已经去世之儒也。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称呼?”另一个办法是前后对照法。比如写范进中举前胡屠户、乡邻对他的态度,中举后胡屠户态度上的变化;周进在薛家集教馆时,村上人如何对待他,梅玖对他如何轻蔑凌辱,而周进中举后,薛家集上人态度的转变,梅玖如何前倨后恭,在对照比较中揭示了人情的冷暖和社会的丑态
《儒林外史》在讽刺上并不排除夸张。像严监生临死为.两根灯草不肯咽气,周进撞号板,范进发疯,范进母亲快乐得一命呜呼都是。但作者的夸张并不使人感到虚假,而是有现实生活为依据,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在夸张中也显示出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这两个不同年龄、教养、经历的人在同一事件上的夸张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洞幽烛微,反映出作者忠实于生活的创作原则。
《儒林外史》创作艺术价值有两方面:一是再现封建科举制度下各类被讽刺的文士面貌, 深刻抨击这个制度的弊害, 反映出封建社会后期吏治腐败、封建礼教虚伪残酷。二是通过刻画一批正面人物形象, 表现作者的美的理想书中有反对科举, 蔑视功名的清高正直的知识分子。
雨果说:“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在描写时, 他采取异乎寻常的方式, 构成一种滑稽美, 如写王冕每逢春光明媚的时节, 就戴上自己做的一顶极高的帽子, 身穿宽大的衣服, 手中拿着鞭子, 嘴里唱着歌, 驾着牛车, 载着母亲, 到处游玩, 惹得三五成群的小孩跟在后面笑, 他却毫不介意。在这种正面人物身上, 就形成了以美写美的滑稽美。以惯性的突变, 造成偶然性, 形成了人与环境不协调的艺术美, 这也是吴敬梓笔下的人物特征。写蘧公孙结婚时大摆酒席, 正在觥筹交错, 众宾欢乐之际, 突然乒乓一声, 从屋梁上掉下一个东西来, 这情景, 不管是走滑脚的老鼠, 还是新婚的蘧公孙, 不管是端菜的厨役, 还是宴席上的客人, 都是无法料到的, 但它们不先不后地闯了起来, 因而造成了气氛的突变, 打破了正常的平静, 引起了环境的遽变, 从而产生了人和环境的不协调, 这就形成了滑稽, 引起人们情不自禁地发笑。正如清代戏剧家李渔说:“喜剧于嬉笑诙谐中包含大文章”。喜剧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范畴, 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鲁迅在《什么是讽刺》中所说的, 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 也是常见的, 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 从而更真实地暴露了问题的本质, 起着深刻的批判作用对待同一对象, 先后采取的态度截然两样, 表现为一种自相矛盾, 从而造成滑稽。
总之《儒林外史》运用把相互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 突出它的不合理的讽刺手法, 其讽刺艺术不仅分寸掌握恰当, 而且能将矛头直接指向罪恶的社会制度, 而不是人身攻击, 体现了《儒林外史》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所达到的喜剧艺术成就, 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晚清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等显然是受《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影响。我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鲁迅, 极其推崇《儒林外史》, 特别在讽刺喜剧手法的运用上, 具有创新意义的弘扬。
二、科举下的众生相
《儒林外史》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 反映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小说成功塑造了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 生动描绘了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
在众多人物中, 首先出场的是周进, 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 荣耀乡里, 屡次参加科举考试, 可是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能考上。一天, 他与姐夫来到省城, 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 悲痛不已, 一头撞天了号板上, 满地打滚, 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堪怜, 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 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 这样一个迂陋穷酸腐儒生, 变成一个十分荣华富贵人。过了几年, 他又中了进士, 升为御史, 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 周进发现了范进。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过后不久, 范进中了举人。当时, 范进因为和周进当初相似的境遇, 在家里倍受冷眼, 妻子对他互动欢喜, 老丈人对他更是百般呵斥。知道中举的喜讯后, 胡屠户前倨后恭, 趋炎附势的嘴脸跃然纸上。人们不禁要问受尽了社会奚落和生活的煎熬的周进和范进, 为什么还对科举如此迷恋而不能自拔?小说作了生动的回答:如若考中, 转眼间一步登天;升官发财, “荣宗耀祖”, “显亲扬名”。而此时的社会制度也是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深刻揭露了“功名”与“富贵”的关系。所以胡适在《吴敬梓评传》中所说:“不给你官做, 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通过以上“二进”灵魂档案的分析, 科举制度“愚人心智, 迷人心性, 培养庸才”的罪恶昭然若揭。
其次在“病态”的假名士和斗方诗人身上则是讽刺和批判科举制度“败坏人才, 坏人心术, 培养骗子无赖”的罪恶。西湖边聚集着一帮以赵雪斋为盟主的斗方诗人, 他们整日寻花问柳, 高谈阔论, 拣韵联诗, 附庸风雅, 实则只是在科举仕途上未能成功, 转而投机取巧, 以假诗名自欺欺人攀附权贵, 讨些残羹剩水以慰藉内心对功名富贵的艳羡。
在“病态”的无耻官绅和市井棍徒身上则是对“丑与恶”的讽刺和批判。科举是求取功名富贵的桥梁, 幸运者一旦成就功名, 就要用无厌的贪求加倍地偿还他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和成本。科举制度实际上成为政治腐败的根源, 人民为之饱受灾难。作者把他们卑污灵魂一一记录在案, 意欲太史公之笔警醒后世诸生。可谓用心甚苦。
三、合理社会的探索
《儒林外史》中作者为五类人作史:吝啬者如严监生之属, 迂腐者如马纯上之类, 势利者则五河县人之流也, 恬淡者如庄征君, 浑雅者如虞博士。而作者的态度可以从带自传性的人物杜少卿身上画出影来。作者在文中极力推崇王冕, 他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在牛背上, 他仍旧博览群书, 更是自学成为了画画的名笔。在那个时代去赞扬一名自学成才的画家, 若非有高迈的眼界和卓识不凡的胸襟, 是很难做到的, 在作者看来, 文士们只有像王冕那样讲求“文行出处”, 才能免于“功名富贵”的牢笼, 堪称“品地最上一层”。
《儒林外史》中除王冕外, 对讲究文行出处而轻视举业的虞育德、庄绍光和迟衡山等也是作者所肯定的人物, 他们以祭“三让天下”的泰伯祠的举动来挽问世道人心。但作者在文中写到后来的泰伯祠, 已荒废不堪。正是作者复古理想的幻灭与悲哀。对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的近代民主观念, 引导作者朦胧地趋向未来, 自觉不自觉地使笔下的某些人物闪射出近代民主思想的光芒。如作者的化身杜少卿坚决反对多妻制, 主张一夫一妻。他不顾他人的讪笑, 与妻子携手同游清凉山, 就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崇敬具有反抗性格的沈琼枝, 称赞她说:“盐商富贵奢华, 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 视如土芥, 这就可敬的极了。”作者热情地赞美了好的反抗精神, 在古代作品中并不多见。
与在科场名利场追逐功名富贵的龌龊士子们鲜明对比, 《儒林外史》里生活一群远离科场名利、不受功名富贵污染的市井“四大奇人”, 可见已在更高层次上认识了社会的腐恶而自觉抵制污染, 挣脱封建文化束缚的知识分子形象, 是新型劳动者形象。可见作者在理想生活方式的选择上也是双向的, 而在这双向寻觅比较选择中, 作者已经难能可贵地跨越了传统道德的藩篱, 迈开了追求近代新思想、新生活的步伐。正是因为吴敬梓认识到, 人格独立的背后是经济独立。市井人物操持着被士大夫所蔑视的职业, 他们却在这职业中获得了真正的经济独立。吴敬梓突破传统的道德评判, 揭示出产生“奇人”的经济基础。这一点, 难能可贵!
摘要:《儒林外史》堪称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其绝妙的讽刺艺术, 别具匠心的构思, 及对腐朽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 特别是其喜剧艺术的表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喜剧美学,讽刺艺术,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儒林外史》 (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
[2]《中国小说史漫稿》 (李悔吾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
[3]《明清小说的艺术世界》 (黄清泉等著, 华中师大出版社1992年6月)
[4]《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7月)
[5]《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黄公和赵爷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可一个子孙满堂,是个庶民,另一个当了官,却没有家庭。他们一个选择了工作,一个选择了家庭,他们做出不同的选择,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儒林外史》里还有一个故事,范进在三十几年间,考了二十余次,才考中举人。设想一下,如果范进考不中,决定放弃,或者最后一次周学监选择不亲自看卷,又或者只看一遍范进的卷子,那范进可能永世不得中举了。
如果能回到过去,改变某一事件,历史也就会发生改变,当时的改变就会影响到现在。有一部电影《海市蜃楼》,女主通过一次巧合,改变了几十年前的一件事,救了一个小男孩,但当她第二天醒来,身边的一切都改变了。
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一次我们期末考试,历史九十分以上就能免假期作业的手抄报。因为选错一道2分的选择题,我与90分失之交臂,不得不痛苦地去完成手抄报。
【《儒林外史》读书有感】推荐阅读:
《儒林外史》的读书心得领悟体会09-12
儒林外史阅读知识10-14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性格06-14
儒林外史读后感300字10-24
儒林外史读后感800字作文12-01
儒林外史范进中举读后感1000字09-22
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优秀观后感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