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务犯罪及预防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职务犯罪及预防(共8篇)

论职务犯罪及预防 篇1

一.职务犯罪的现状及危害

2005年3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指出,一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43757人,比上年增加0.6%。其中涉嫌贪污贿赂犯罪35031人,渎职侵权犯罪8726人,共提起诉讼30788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5.6亿元。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百万元以上案件1275件,比上年增加4.9%。立案侦查涉嫌职务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960人。其中厅局级198人,省部级11人,已提起公诉1980人。共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614人,一批携款外逃的重大犯罪嫌疑人被缉捕归案。

当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职务犯罪仍处于高发期,发案率居高不下,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犯罪人的地位越来越高,窝案、串案越来越猖獗。近年来,职务犯罪的大案要案主要有:

1.刘方仁案件。刘方仁原系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先后22次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667万余元。2004年6月29日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麦崇楷案件。麦崇楷原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政法委副书记。因受贿106万元(伙同其子麦永成受贿1013万元)。2003年12月24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3.王炬案件。王炬原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因犯受贿罪和滥用职权罪于2003年11月29日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和7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20年。

4.李信案件。李信原系山东省济宁市副市长。因受贿450万元,2005年7月4日被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5.陈希同案件。陈希同原系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国务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因犯贪污罪和玩忽职守罪于1998年7月31日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和4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6年。

6.欧阳德案件。欧阳德原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东莞市委书记。1995年12月30日被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此外,还有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受贿案、原河北省副省长丛福奎受贿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受贿案、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原广西区副主席徐炳松受贿案等等。

职务犯罪严重破坏了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公仆的形象,玷污了党和政府的声誉,侵蚀了党和国家的健康肌体,威胁到国家政权存在的基础,有的还给国家和人民利益直接造成了重大损失。

首先,职务犯罪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危害了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危害了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影响了经济决策及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使有的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影响了国家对通货膨胀的有效控制和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

其次,职务犯罪制造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冲突,对政局稳定起着极大的破坏作用,与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相悖。打击职务犯罪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命运,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峻斗争。”

再次,职务犯罪毒化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精神,使人道德沦丧,不择手段攫取权力,使整个社会充满奢靡之风,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职务犯罪、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二.职务犯罪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在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依照法律、法规或组织规章等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从惩治职务犯罪的情况来看,当前职务犯罪的类型主要有渎职型职务犯罪,如玩忽职守罪;占有型职务犯罪,如贪污罪;交易型职务犯罪,如受贿罪;挪用型职务犯罪,如挪用公款罪;司法职务犯罪,如徇私枉法罪;公司、企业职务犯罪,如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金融职务犯罪,如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在上述各类职务犯罪中,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的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犯罪。

目前,我国职务犯罪的主要特点有:

1.大案要案急剧增多。过去贪污受贿数万元可称为大案,而现在涉案金额在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也屡屡出现,其中还有不少案件发生在内陆省份和偏远地区。

2.领导干部卷入职务犯罪活动的人数大有上升之势。虽然涉案人员的绝对数量不多,但由于卷入者位高权重,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极为惊人。另一方面,涉案人员呈高学历化和低龄化趋势。

3.团伙犯罪日益增加。近年来出现大量的窝案和串案,一些腐败分子在权力部门内结成有领导、有分工地违法犯罪团体,有组织地滥用权力。如厦门远华走私案、褔州车管所案。

4.职务犯罪领域的广泛性。以前职务犯罪多发生于“三机关一部门”、国有企业、金融等重点领域,但从现在查办的案件来看,职务犯罪正逐步向一些新领域延伸。同时,职务犯罪部位日趋集中,政府采购、工程建设、产权转让、行政审批等领域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区和“热点”部位。

5.作案方式的狡诈性。现今职务犯罪手段越来越狡猾,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巧妙,以达到掩人耳目,逃避打击的目的。

6.国有企业中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存在深刻弊端,发生在国有企业中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呈上升趋势,部分企业因此陷入困境。7.50岁以上职务犯罪严重。有些处于“着陆”年龄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已即将退休,“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于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能贪的就及时贪,能捞的就及时捞,千方百计把手中的权力“用足用活”,目的就是在退休之前狠捞一把,日后慢慢享受。

三.职务犯罪的原因

在探讨职务犯罪的原因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文化比较落后,经济尚不发达,改革开放时间不长,同时又是封建思想比较浓厚的国家,职务犯罪的原因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系统性和等级性的特点。所谓复杂性是指职务犯罪原因系统中各种犯罪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错综复杂的。犯罪原因和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和状态关系,这三种关系纵横交错,形成了犯罪原因的复杂性。综合性是指职务犯罪现象是一种综合矛盾的社会病症。产生这种病症的原因是一个多元、多层次、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其中既有政治、经济、法律的原因,又有思想和文化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直接原因,又有间接原因。而且各种原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过程中相互作用和共同整合地对职务犯罪结果发生作用。动态性是指职务犯罪原因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现象。这不仅表现为罪因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而且表现每一种犯罪因素也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应当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揭示出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借以科学地、能动地制定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系统性是指职务犯罪原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引起职务犯罪发生的诸多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系统,结合在一起发生作用。任何一个单项因素都不可能独立地引起职务犯罪,唯有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导致职务犯罪的发生。等级性是指职务犯罪是有层次的,各种犯罪因素在罪因系统所处的地位及对犯罪的作用力均有不同。一般来说,犯罪原因系统包括犯罪根源、犯罪的一般原因、犯罪条件、犯罪相关因素。在分析职务犯罪的原因时,应分清犯罪原因的层次,把握犯罪原因作用的等级,从而清晰地揭示职务犯罪原因。

只有充分注意到上述特点,全方位、多角度、科学地考察职务犯罪的原因,才能彻底铲除有利于滋生职务犯罪的土壤,从根源上遏制职务犯罪。根据我国的客观实际和司法实践经验,当前我国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政治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治体制不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任何一种政治体制都是不完善的,都有一定的产生职务犯罪的土壤和条件。旧中国的集权和专制体制,造就了一大批贪官污吏。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逐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度。但是,即便如此,我们的政治体制在某些方面仍然是有缺漏的,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其次,民主监督不健全。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受封建特权思想的影响,高高在上,习惯自己说了算,讳言监督,害怕监督。实践证明,民主监督是建立廉洁政府、防止职务犯罪的有力法宝。但是,我们在运用这个法宝的效果上却不尽如人意。目前,对权力的监督尤其是在对“一把手”的监督上存在着严重缺陷。从检察机关查处的大量职务犯罪案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都涉及到单位的“一把手”,这说明对“一把手”的监督处于严重失控状态。

再次,公共权力非公化。公共权力原本是为公共服务的,但是有一些国家工作人员不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公仆,而认为自己是人民的主人,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哲学,将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使公共权力异化成了私有权力,惩治职务犯罪中揭露出来的大案要案无不打上这一烙印。2.经济方面的原因。

其一,经济结构对职务犯罪的影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这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将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入了春天,但同时也为职务犯罪培育了更多的机会。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蚀是不言而喻的,外资经济对职务犯罪的诱发作用也不容忽视。

其二,经济体制转轨对职务犯罪的影响。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处于变革时期的腐化现象比其他时期的腐化现象更为普遍。我国当前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职务犯罪呈多发态势,其根本原因是新旧体制处于过渡时期,新的体制尚未健全完善,旧的体制中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干预和管制仍在发挥作用。

其三,物质利益驱动对职务犯罪的影响。物质利益是促使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之一。人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虽然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制约,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一些目无法纪的人把这种制约置之脑后,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贪欲恶性膨胀,往往铤而走险,正如俗语所说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3.思想方面的原因。

第一,封建特权思想对职务犯罪的影响。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些非常消极地封建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灵魂深处,诸如“家长制”、“一言堂”、“父母官为民做主”、“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受此影响,一些国家工作人员掌握一定权力之后,以人民群众的“父母”和“大老爷”自居,作威作福、骄横跋扈、欺压百姓、“为民作主”。

第二,剥削阶级思想对职务犯罪的影响。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后,西方一些腐朽没落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和颓废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夹带进来,惟利是图、见利忘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乘虚而入,一些“免疫力”不强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灵魂被严重污染。为了过上资产阶级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地生活,不惜以身试法,或贪污受贿,或挪用公款,或出卖国家秘密,满足自己的畸形追求。4.个人素质方面的原因。

第一,品德不良。品德的优劣好坏对于掌握权力的人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它影响权力运行的方向:品德优良的人会将权力运用于为社会和众人谋取利益上;而品德恶劣者则可能将权力运用于作恶上,给社会和众人带来极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它影响当权者的形象,帮助或损害当权者对于权力的运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第二,文化水平低下。文化水平的高低,往往体现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文化水平高的人,一般会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往往能忠于职守,不会滥用职权、谋取私利或玩忽职守和不正确使用自己的职权;文化水平低下,则一般容易为眼前利益所迷惑,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和权力的性质。我们虽然不能说文化水平高的人一定不会实施职务犯罪,文化水平低的人必定会实施职务犯罪,但部分国家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低下确是目前职务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四.职务犯罪的预防

预防职务犯罪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中央确立的“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的反腐败工作思路贯穿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使国家工作人员不能、不敢、不想实施职务犯罪。预防职务犯罪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实行标本兼治,从治标入手,重在治本,加大惩治职务犯罪的力度。在当前职务犯罪不断蔓延的情势下,我们决不能坐视不管,而应从现有条件出发,从治标入手,坚决遏制职务犯罪发展的势头。目前,国家已经针对职务犯罪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加大了惩治力度。一是加强对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廉洁自律的约束。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力图通过对领导干部的自我教育、社会道德和纪律的约束与相应的监督检查,达到国家工作人员清正廉洁的目的。二是加大惩处力度。对职务犯罪分子,不管地位有多高,不管贡献有多大,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放纵。三是加强举报工作。惩治职务犯罪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人民群众的举报线索,各级检察机关和行政监察部门都要设立举报中心,公开举报电话,及时处理举报。四是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以权力监督权力。权力是进行职务犯罪的前提条件,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可以大大减少职务犯罪的机会。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理职务犯罪。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世界上治理职务犯罪取得明显成效的国家和地区,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加强治理职务犯罪的立法,使治理职务犯罪按照既定的法制轨道进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国家应建立和完善维护市场秩序、执行市场规则、保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规范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法律制度。二是行政方面。建立健全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法,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进行依法管理。特别要加快制定《职务犯罪预防法》,使预防职务犯罪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三是刑事方面。在1996年和1997年,我国分别对《刑事诉讼法》和《刑法》进行了重大的修改和完善,对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职务犯罪的规定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完善。

3.实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堵塞职务犯罪的漏洞。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依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抑制职务犯罪现象,是我们在实践中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好的体制,可以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不好的体制则会导致职务犯罪的滋生和蔓延”。职务犯罪从其政治学特征来说,无一不是公共权力的异化,可以说,无权力的异化和滥用,则无职务犯罪。因此,应针对那些职务犯罪易发环节、多发部位加快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减少行政干预,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防止权力的异化和滥用,是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内容。

实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权力的合理配置,并保证其依法有效地运作,核心是解决好权力集中与权力分解之间的关系。权力过分集中难于监督,必然导致权力的腐败和滥用,产生职务犯罪,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结论。但是,权力分解也并不必然会减少职务犯罪,因为权力分解也有它的弊端。一方面,客观上会造成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下降,产生新的腐败;另一方面,由于权力分解为多个主体行使,相互配合、制约,如果一旦发生职务犯罪,则很可能导致牵涉的人或单位较多,窝案、串案相对增加,综合的危害结果加大。因此,在处理权力的集中与分解关系时,不能一味强调分解而反对集中,应当在分解与集中之间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4.综合治理,多方参与,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合力。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惩治腐败,要做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持之以恒”。经过不断探索和科学总结,现在己经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那就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对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实行综合治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各责任主体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互相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社会各责任主体必须把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寓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当中,综合采取宣传、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措施治理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三是有关主管单位和领导机关要把治理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与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在制定政策、法律法规和出台改革措施时,把治理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作为有机组成部分考虑进去,做到未雨绸缪。四是有关治理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职能机关如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等职能预防要与社会预防相结合,形成专业化工作和社会化参与的工作机制和网络,以专业化带动社会化,社会化延伸专业化。

5.优选国家工作人员,加强国家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单纯地权力本身不足以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权力要通过权力主体的具体活动来实现。因此,个人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录用和选拔人员便要格外谨慎小心,国家要科学、系统地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选拔、招聘、任命和使用的方式方法及程序,把人民的权力交给那些素质优秀、德材兼备、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人来行使。首先,要严格按照《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在公正、公开、平等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其次,在管理方面,严格考核,按绩升降,把考核结果作为职务升降的依据,以达到“论功行赏”的目的。再次,坚持并实施注重实绩原则,坚决反对“论资排辈、坐等年资”,鼓励平等竞争,保障优秀人才的健康成长。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致使部分国家工作人员思想腐化变质、道德沦丧,最终走上职务犯罪的道路。近期以来,中央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广泛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响应中央号召,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要在广大国家工作人员中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使他们能够经受住不良诱惑,经受住公与私冲突时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铲除职务犯罪的思想土壤,从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6.加强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当前,职务犯罪己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一个国家的职务犯罪分子与境外的不法人员勾结,里应外合,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公款转移至境外,洗钱鲸吞,并隐匿他国逃避缉捕。遏制职务犯罪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公正支持与紧密配合。一是联合国应进一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协调和指导。二是发达国家应主动配合发展中国家对携款潜逃或藏匿到发达国家的犯罪分子进行惩治,不能给予任何名义的庇护。三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协调与交流。

综上所述,通过对职务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及预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的要求,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动员全社会力量,发挥预防工作的整体效能。只要我们运用正确有效地手段,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敢于同腐败问题作长期、坚决的斗争,才能有效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

参考文献:

朱兴有 《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研究》 2004年4月第一版 中国检察出版社

何秉松 《职务犯罪的预防与惩治》 1996年6月第一版 中国方正出版社 孙谦 《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研究》 1998年7月第一版 法律出版社

王顺安 《中国犯罪原因研究》 1998年6月第一版 人民法院出版社

高铭暄 《刑法学》(新编本)1998年9月第一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锦涛强调:标本兼治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2005年1月 新华网 田雨生《论职务犯罪与预防》 2001年9月 中国职务犯罪预防网 《两会观察:反腐话题从热议论转向冷思考》2005年3月 中国新闻网

论职务犯罪及预防 篇2

有些企、事业单位或是个体在进行国际进出口贸易时, 经常性非法携带、运输或邮寄我国海关法法律严禁进出口的货物, 或是躲避货物进出国境时产生的应向国家缴纳的税款, 这种严重犯罪行为被称之为走私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罪名的意见》规定, 走私罪共有10个罪名, 分别是:1.私自贩卖武器、枪弹火药罪;2.私自贩卖核武器材料罪;3.私自生产、流通假钞罪;4.私自贩卖国家文物罪;5.私自贩卖国家稀有动物罪;6.私自贩卖贵重金属罪;7.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8.走私淫秽物品罪;9.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10.走私废物罪。本文研究走私犯罪的成因和危害, 从而试图针对其成因提出相应的控制和预防的措施, 以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 维护社会稳定,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走私犯罪的成因

寻求走私犯罪预防与控制的对策, 我们必须探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境内之所以出现了如此猖獗的走私犯罪的原因, 整体来说, 可以总结为以下两条:

(一) 造成走私罪的内在原因

一是国家对外贸易的制度过于严谨;二是内、外商品价格差距过大。中国国内场商品价格和国际市场同类商品价格悬殊很大。就是因为这种经济差距, 我国从保护国内产业的角度出发, 其关税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因此, 一些不法分子依靠冒险走私获取巨额利润就存在了必然性。

(二) 执法

由于执法原因造成走私犯罪屡禁不止甚至更加猖獗的事实已经屡见不鲜, 起主要表现有:1.缉私能力不足;2.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3.刑事打击不力。现在的走私犯罪渐渐趋向于科技化, 他们大都拥有先进的犯案工具, 用以躲避执法人员的辑查工作, 他们利用走私后所得的资金, 改善走私设备。而我国的缉私设备和人员力量远远不如那些走私组织, 因此, 在执法过程中, 很难有效的抑制走私犯罪的增加。

另外, 刑事制裁是对付走私犯罪最严厉也是最后的手段, 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不仅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威慑其他准备走私的不法分子, 使其抑制犯罪心理, 终止犯罪行为, 而且能有效惩罚﹑教育走私犯罪分子, 使其不再犯罪。但现在大部分的走私犯被抓后, 都是以罚款代替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而刑事的打击力度不够, 该承担刑事的责任不予以追究, 这些行为, 助长了走私犯的侥幸心理, 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让他们反而更加肆无忌惮, 造成走私案的犯罪率居高不下。走私罪是一种严重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的犯罪, 它扰乱了中国市场, 破坏中国对外贸易的制度, 危害中国边境管理和社会治安, 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滋生腐败现象。所以, 必须充分认识走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以有利于对走私犯罪的预防和打击。

二、走私犯罪的危害性

(一) 损害国家主权

危害国家安全走私犯躲避海关监管, 随意携带国外产品进出我国, 这样不仅损害了国家主权, 而且还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如果, 任那些杀伤性及威害性极大核武器及枪枝弹药随意自由进出我国, 将会对我国国家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而且, 如果这些东西落入不法分子手中或敌对国家及敌对分子手中, 不仅增大了敌人的力量, 还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二) 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1.逃税、漏税,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逃税、漏税, 会对我国造成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一是, 使国家资源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从而削弱我国国力;二是, 使国家对进出口贸易处于失控状态, 从而使关税调节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

2.对我国的民族工业造成影响, 破坏了经济建设

民族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支柱。而使我国国家政治独立, 民族进步的经济基础便是民族工业的巩固和发展, 如果有大量的走私物品进入我国, 就会冲击我国国内的市场, 使国内工业品在市场上失去地位, 造成大量产品堆积卖不出去, 导致萎缩民族工业, 使国家失去了重要的财政来源。尤其是现在, 走私活动的泛滥给我国企业深化改革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影响市场秩序

在我国,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便是市场经济的有序进行。市面上销售的走私物品, 相对于按照法律程序进口的物品, 其价格会相差很大。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还使正当经营者失去了他原有的利益, 严重的破坏了我国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管理。如果, 将国内的货品走私出境, 不仅会影响正当外贸经营者的权利, 还会使我国的声誉在其他国家受到影响, 破坏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

(三) 社会治安受到危害

走私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走私的暴利使很多人去铤而走险;不断侵蚀我国沿海及边境地区的毒品和淫秽物品, 正逐步侵入我国内陆地区, 对其社会风气形成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

另一方面, 走私犯罪集团和组织之间相互恶意地竞争, 使整个走私犯罪的趋势越来越扩大, 滋生了诸如暴力犯罪﹑卖淫﹑吸毒等一系列犯罪活动,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破坏了社会的稳定, 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及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三、走私犯罪的预防对策

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众多因素相互作用造就了走私罪。所以要想根治走私罪, 就需要从法律、经济、教育、行政等多种途径找方法, 动员社会力量, 实行大联合作战手法, 从各级党政机关、专业执法队伍、人民团体以及广大群众, 全方位的整治走私罪。

就目前形势而言, 在有效地遏制走私犯罪方面, 针对走私犯罪的成因, 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 国内外商品价格相差很大, 这是出现走私的内在原因。而且我国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和国际上同类商品之间的价格差距很大, 因此, 要想有效地遏制走私, 就必须提高国内企业竞争的能力, 缩小商品价格差距。另外, 因为这种经济差距, 我国从保护国内产业的角度出发, 其关税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因此, 一些不法分子依靠冒险走私获取巨额利润就存在了必然性。所以, 如若我们能够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缩小商品差价和质量差距的方法, 应该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走私行为。

(二) 反走私的最有力手段之一, 便是缉私。加强缉私装备和队伍的建设, 提高走私案件的查获率, 可以消除走私分子的侥幸心理, 从而减少走私案的犯罪率!但要提高缉私队伍的能力, 首先要保证缉私人员的数量, 解决目前许多口岸缉私力量不足的状况;其次, 还需要加强海关机构缉私人员的个人素质。

(三) 改善缉私装备, 加强建设。

(四) 完善缉私机制, 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使缉私工作能够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从而改善我国目前公安, 海关, 工商, 边防, 税务, 渔政, 民兵在缉私工作中各自为战的局面, 使我国缉私队伍的缉私能力能够得到迅速提高。

(五) 不是缉私机构的管理人员也要共同参与, 加强对各港口、码头、船舶的治理。 近几年走私犯都是通过船舶走私大宗货物, 因此, 应加强对船舶、码头、港口的管理, 这是遏制走私的关键。所以, 各机构缉私人员必须协调好, 加强战斗力。

(六) 大肆整顿国内市场, 堵住走私犯罪后路。控制和预防犯罪实施的有效措施, 就是断绝走私分子的货物来源, 堵住其走私货流, 加强国内市场的管理, 从而使国内市场规范化、有序化。因此, 对国内市场以及整顿对于控制和预防走私犯罪势在必行。

(七) 对犯罪分的司法处理, 离不开刑事制裁。虽然刑事制裁不是对付走私犯的唯一手段, 但是其预防及减少犯罪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 还应加强对走私案件的司法处理。另外, 由于社会大众及走私犯本人对于走私罪的犯罪感较薄弱, 所以利用舆论谴责、社会的监督、教育等因素来遏制走私, 显得乏力不堪。因为刑罚不仅有威慑的功效, 还有教育的功效, 因此, 通过刑事制裁表明中国和社会对走私的否定, 对于其走私还是一定意义的。

(八) 加强制度建设和行政管理目前, 我国对于走私犯罪不仅存在主观条件的不足与限制, 在海关管理制度和对走私处理不利的相关部门也没有成文的处罚制度。所以, 在对走私犯罪的处罚过程中出现了“以罚代刑”、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监督, 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另外, 应减弱地方保护主义, 缓解地方居民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消除其以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心理, 扩大地方自主经营权。同时, 加强对行政、司法针对走私犯罪的办案人员的违法违纪现象的处罚有利于端正个别人员的思想观念和改进其工作作风和提高对走私犯罪案件的办案效率。走私犯罪是当前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 它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而且危害国家安全, 败坏社会风气, 滋生腐败现象。因此, 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发展国内经济和开展国际间的正常的商品贸易, 就必须长久地坚决地遏制和打击此类犯罪, 以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和路径, 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维护社会安定。

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预防论 篇3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成因;预防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犯罪也称为少年犯罪,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1.从犯罪主体的性别来看,未成年女性有增长的趋势

在一般情况下,未成年女性是犯罪的低发人群,因为她们和男性相比身体较弱,同时女孩受家庭的管教也更为严格。但根据抽样调查,武汉某看守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未成年女性犯罪占到看守所全部犯罪的比例为5.7%,而2005年这一数字仅是3.2%。

2.侵犯财产和暴力型犯罪是主要犯罪类型

据广州中院少年法庭庭长赵俊介绍,“少年犯罪当中,暴力型、财产型犯罪最为突出,特别是抢劫罪。”这与未成年人没有固定收入、贪图奢侈享乐的生活息息相关。

3.趋向于团伙作案

由于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智发育还很不成熟,他们更趋向于结伙作案,以求相互鼓励、相互支持。但是少年犯罪团伙和成年犯罪团伙相比,一般人数较少,而且组织结构很松散。

三、未成年人犯罪成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温床,父母离异,品行不端家庭环境都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深深的烙印。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吸烟酗酒者,则很容易对子女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向孩子输送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其中的腐朽思想将导致一些少年自暴自弃,陷入犯罪的泥潭。

2.学校教育的缺失

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传播知识、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正确人生观和道德情操的基地。而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片面要求以升学率作为教育的目标,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收到学校的排挤和歧视。这些学生长期收到教师的说教、训斥甚至体罚,很容易收到不良文化的侵袭,例如毒品、色情文化。

3.社会因素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出现了一股不正之风:坑蒙拐骗、贪污贿赂、毒品犯罪。而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于社会风靡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色情文化往往缺少抵抗力,意志薄弱的孩子为了奢靡的生活追求很可能通过犯罪途径解决。

四、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策略

1.家庭预防

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提高家庭结构素质,保持家庭的完整,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这对于未成年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注重提高家庭整体的文化层次、文化品位,父母要自觉做到孩子的榜样。在教育方面,父母要对孩子因材施教,切不可只注重智力投资,而忽略了思想修养的培育。

2.学校预防

在现在我国普遍盛行的教育模式就是“精英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最严重的弊端就是,学校只注重少数高材生,而放弃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教育,导致学校教育错位。为此,学校应当针对本校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差生给予帮助和鼓励。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注意校园内的安全,杜绝校園内的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3.社会预防

论职务犯罪及预防 篇4

渑池函授学员 董波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席卷全球、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被不少犯罪学家和刑法学家喻为难以医治的“社会痼疾”。本文在对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六条预防对策,以期对我国的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有所裨益。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同样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如何针对性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是一个十分关键且棘手的问题。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一)从犯罪性质看,首先表现为盗窃犯罪最为突出,部分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其次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众多;再有者,就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呈“英雄”,无所顾忌,不顾后果挥刀作案,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二)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值得重视的是,有的青少年因深受黄色、淫秽音像制品的毒害不能自拔,为寻求精神刺激,而持刀、持械拦截少女实施暴力的案件呈上升的趋势。调查中发现结伙犯罪的比率合计约为60.0%,从总的趋势上看,结伙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

(三)从犯罪手段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据报道,某市有一名少年杀人犯,该少年看着手表杀人,计算杀一个人需多长时间,杀完以后再准备杀第二个人。有的青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罪,而且情节都比较严重。

(四)从性别结构看,男性犯罪人数远远高于女性犯罪人数,但女性犯罪形式与以往相比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案犯只占犯罪总人数的20%,男性案犯占犯罪总人数的80%。女性犯罪案件虽然数量少,但初犯的罪名包括杀人、抢劫、绑架、勒索等多种,且犯罪手段接近男性,性质多为暴力犯罪,并且在中学生,特别是辍学和失去家庭温暖的中学生中占较大比例,现状堪忧。

(五)从文化程度看,青少年罪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多数为小学,初中文化程度,辍学少年人数居多。从调查数据看,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少年罪犯 1

占全部犯罪青少年的比例合计为90.9%。

(六)从犯罪类型上看,侵财性犯罪所占比率最大,其次是侵犯他人生命权和健康权的犯罪,再次是性侵害害犯罪。调查发现侵财性犯罪(包括杀人、故意伤害等)占11.5%;性犯罪名种类上有较大的扩展,涉及绑架、勒索等三十多种罪名。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2、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以及其它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这种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香港及国外流入的暴力恐怖片在一定程度上激起青少年好奇心和模仿的欲望,许多青少年正是由于剧情的指引从而完成与其年龄并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从而走上犯罪。

(二)家庭因素:

下列类型的家庭,多容易造成青少年子女走向违法犯罪。

一是过分宠溺的家庭。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这种性格的青少年,一旦步入社会生活,很容易以自私的、任性的态度不顾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如下面案例中的胡某就是如此:在押少年犯胡某,男,21岁,5年前正在一所市属重点中学读书。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大款”,常年在外经商,胡某从小就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他言听计从,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皇帝”。学习上不思进取不说,还经常拿家里的钱物在外面结交朋友,打架斗殴,替别人“摆平”所谓不平事,赢得“小兄弟”们的“尊敬”。老师出于挽救、教育他,经常找其谈心,而他却认为是故意与他过不去。终于有一天,胡犯带一帮“小兄弟”在老师回家途中,先把老师打倒在地,然后用刀子将老师腿部动脉血管刺破。他自己也同时被“刺”进了监狱。胡犯的结果也是家庭溺爱的结果。

二是简单粗暴的家庭;其子女最容易形成粗暴冷酷的性格。这类青少年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很容易发生粗暴的攻击行为,并因此导致违法犯罪。最近,南京市浦口区警方破获的两起流氓团伙斗殴案中,其成员不满18岁的占80.5%.他们常为一件小事拳脚相加,大动干戈,甚至用猎枪对射,用刀斧乱砍,其状血迹斑斑,惨不忍睹。这些人大多是处在父母文化低、工作不稳定,且性情暴烈的家庭里。

三是气氛异常的家庭;家庭气氛异常主要是由于夫妻不和,争吵或离异,以及一方早逝所引起。由于夫妻的关系冲突或异常,他们很少关心子女;同时,这种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家庭的不安定,缺乏温暖,容易形成感情冷漠、烦躁、孤独怪僻的性格。2000年7月,南京铁路警方破获了一起青少年团伙盗窃案,其成员有10多名青少年组成。他们经常在铁路沿线盗窃过往列车上的物质。这些青少年大多数属于“无家可归”类,他们或者不满家庭的冷漠而出走,或者被离异的父或母抛弃,流浪街头,三五成群纠集在一起,其中不乏女性青少年。

另外,由于父母行为不庄重、不检点以及城市下岗职工和经济落后农村尚未脱贫等原因,其子女也容易走向违法犯罪。

(三)学校因素:

部分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导致部分学生心理畸形,又缺乏关心、疏导,最后走上犯罪道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已实行行多年,但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常识、做人道理和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不够;而且,目前农村学校实行素质教育条件还有欠缺,有的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评选先进班级、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这样也导致后进生经常遭歧视,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2、法制教育缺乏,很少对学生上法制课、出法制黑板报等进行普法教育;有些学校把升学率作为硬任务,思想教育当成软任务,因而,在工作中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

4、教师的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有的采取变相体罚,未能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缺少心理疏导的措施和方法。最终,致使一些学生弃学、辍学,甚至流浪社会。

㈣自身因素:

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以上三方面对于青少年而言均是外部因素,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

1、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实施犯罪。

2、盲目攀比和嫉妒心理。“嫉妒是人之天敌”,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

一点嫉妒心理,有的在家庭经济方面与高收入的,产生心理不平衡,甚至萌发不良企图,但关键在于人们怎样去控制自己的嫉妒心,不加控制的嫉妒心,如脱僵的野马,势必带来严重危害。未成年人中由于嫉妒而杀人和故意伤人的犯罪,也为数不少。某市林运二车队的张会东(男,23岁),因开歌舞厅不景气,看着别人生意红火产生嫉妒,而实施犯罪,连续三次用炸药爆炸了三家歌舞厅,当第四次伺机作案时被民警当场抓获,问其作案动机时,回答说:“看到别人家的生意比我好,我就非常气愤,就想去炸掉这家人。”由此可见嫉妒心危害之大。

3、逞强好胜心理。未成年人在刑法上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这一时期被犯罪心理学家称为“危险年龄”段,其危险性源于他们的情感具有极端不稳定性和强烈好胜,容易偏激,冲动起来不计后果。这也是未成年人中激情犯罪较多的原因。逞强好胜心强是头脑简单,分辩是非能力差,稍被唆使便容易上当,偏离正道,被坏人利用,其犯罪动机盲目、模糊,只为显示自己,证明自己,不考虑后果如何。

4、从众结伙心理。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而获得安全感,是人的一种自然向往和能动适应群体生活的社会属性-聚群性,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需要。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未成年人纠合性犯罪的特点从众心理就是基于青少年同龄群体内相同的情感和相似的需要。

5、报仇心理和反社会心理。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世界观尚未定型,是人格形式和发展的最关键的阶段,也是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易表面化、直观化。在当今多元思维并存,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更加不能正确看待社会腐败等问题,易对司法平等原则产生怀疑,对社会不满,甚至仇视心理,对法律、社会信任度降低。书本教育、教师的教导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反差,使青少年觉得无所适从。未成年人中思想不稳定、抵制力较弱、意志力差的人,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有的明明知道法律是威严的,而故意去犯罪。

由于以上原因,也直接造成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贪婪性、疯狂性、团伙性、多样性、反复性等特点。预防和惩治犯罪的任务更加紧迫繁重。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基于对青少年犯罪现状、原因及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很多,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因素,其中,家庭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增多,而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又很难收到实际效果。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保护性预防。保护性预防是指国家或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以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⑴完善立法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填补了

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现有法律、法规由于线条过粗,规定过于笼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⑵要让家庭成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青少年家长应加强对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育孩常识的学习。家长们用律己正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父母要有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育孩常识和方法。

⑶学校要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教育中,一要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情况和表现实际,安排专门时间,加强对理想、道德、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二是在各门学科环节中,加强德育的渗透;三要教育青少遵守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四要注意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道德认识发展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组织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增长社会知识和经验;五要对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矫治,但教师应善待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师只有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博大的爱,才能最有号召力地使学生醒悟。

2、堵塞性预防。堵塞性预防是指通过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减少和消除实施犯罪的条件,达到犯罪预防的措施。给学生普法,学校经常把政治课设为法制课,组织学生接受“庭审教育”,参观看守所。孩子懂法要主动而不能依赖课堂的灌输。主要包括:加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控制性预防。控制性预防是指各种针对有明显犯罪倾向或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采取的帮助、教育、挽救措施。

家庭方面应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不良心理。一旦发现有不良心理、症状苗头的时候,及时教育挽救。决不能掉以轻心。

学校方面应采取成立帮教小组等措施进行帮助、教育、挽救工作。决不能对已表现出来的不良心理症状掉以轻心,教师应对学生的异常行为有所警觉,因势利导,及早矫治,把不良心理遏制在萌芽初期。

4、改造性预防。改造性预防指政法机关以生产劳动为主要手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技术教育,使有违法犯罪的人改邪归正,成为遵纪守法的劳动者。在劳动改造时,应结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与原因,要重点进行思想教育,以彻底从思想上使失足青少年得以改造,真正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5、加强团组织的工作,充分发挥其青年阵地先进性作用,不断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各级团组织应从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青少年问题,要不断的开展各种健康、向上、活力的活动,加强与社区的联系。经常组织团干、团员青年到有关学校、居委会、乡镇、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讲座、适时的给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爱情观、金钱观、公德观,引导他们走上光

明的人生之路,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6、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科学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设置心理咨询机构,由专家和心理医生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专门的系统调研,掌握其现状,研究控制不良心理的对策,提供预防犯罪和犯罪预测的实践依据,对青少年心理教育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

总之,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将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通过全面加强对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多种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就一定会达到预防、减少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康惠农、王汉林:《青少年犯罪预防、控制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研究》,1999年第11—12期;

论职务犯罪的法律监管与预防 篇5

摘要:国家规定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牟取经济利益或者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关键词:职务犯罪;法律;监督;预防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职能部门的权力进一步加大,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就是职务犯罪不断地发生,而且,愈演愈烈,以至成为现在一种现象,职务犯罪是最严重的腐败,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人民群众的对手握一定权力的人和部门的反感,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预防职务犯罪已成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所在。

一、职务犯罪为特殊主体,政府机构是由各个职能部门组成的,政府机构的运转是通过组成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中的公职人员来执行并完成的,也就是说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行为主体是人在主观方面既有故意、也有过失,客观方面,职务犯罪必须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有必然的联系,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犯罪行为。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监督和预防必须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立法,力争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1

从权力的监督方面入手,改进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通过政治、教育的手段实现预防。

二、职务犯罪的特征和主要表现为:职务犯罪主要特征是在研究职务犯罪时,往往存在着将职务犯罪的特征与构成分别加以阐述的情况,研究职务犯罪的法律特征应当同研究职务犯罪的构成结合起来,并力求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研究职务犯罪的特征,使职务犯罪的特征牢牢扎根于犯罪构成这一基础上,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职务犯罪。事实上犯罪构成反映的就是犯罪的本质特征,根据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概括出来的职务犯罪与其他刑事犯罪的区别,所在也必然反映着职务犯罪的法律特征。表现:职务犯罪是指手中握一定权利的单位和个人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的犯罪活动,它包括贪污、滥用职权,挪用公款、行贿受贿索贿、玩忽职守和营私舞弊、班子集体犯罪、私设小金库;丈夫犯罪,妻儿齐犯罪;玩忽职守等等是当前职务犯罪的重要表现。

现在组织工作的腐败现象也相当普遍,一些人不择手段地骗官、买官、一些掌权人厚颜无耻的卖官,还有些政客丧心病狂地谋杀政敌,像副局长谋杀局长的事情屡见不鲜,这些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老百姓当前最愤恨的就是腐败现象,有人说,在市场经济深入头脑的今天,有的官员已不满足于一手交钱、一手办事的简单腐败,他们开始挖掘资本市场,以捞取更大的利益,这是职务腐败的新动向,其实,说新也不新,职务权力越大越要寻找最大的空间,利用一切机会谋取自己的利益。现在的贪官污吏犯罪手段形形色色,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再不加大法律治理力度,社会主义就会变味了,毋庸臵疑,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严峻课题。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犯罪行为;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实施的犯罪行为。在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过程中不考虑广大公众利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导致人民群众对执行公务人员的信任缺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办事能力。阻碍和谐社会发展。

三、职务犯罪是国家对公务人员缺乏监督和预防。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职能部门的权力进一步加大,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就是职务犯罪不断地发生,而且,愈演愈烈,以至成为现在一种现象,职务犯罪是最严重的腐败,这种状况,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引起人民群众的对手握一定权力的人和部门的反感,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有效的加强职务犯罪监督和预防已成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所在。

职务犯罪发生就是因为权力私用和滥用,缺乏监督和预防,人们往往在官员出事后再去就事论事地反思,往往不敢触及职务犯罪的核心原因。毛泽东同志曾与黄炎培先生谈话中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其实,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监督、预防和限制权力的理念还未厘清,监督、预防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批评和质疑职务犯罪,往往被让为是给

论职务犯罪及预防 篇6

高铭暄 陈 璐

摘要:当前,我国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现有的治理力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有效遏制该类犯罪的需要。本文试图在阐述我国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刑事立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提出建立惩治与预防并重的治理模式的具体举措,冀望能对该类犯罪的治理与防范有所裨益。

关键词:非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犯罪 特点成因 惩治预防

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都将惩治职务犯罪的目光集中在国家机关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上,而在实践中,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已经呈现出高发趋势,严重危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良性运行与健康发展,其惩治和预防迫在眉睫。虽然我国的非刑事立法、刑事立法以及社会监督机制都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惩治与预防给予了一定的回应,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我国治理该类犯罪的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不但与国际社会的实践与要求存在差距,而且难以满足我国治理该类犯罪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现有的治理力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有效遏制该类犯罪的需要。本文试图在阐述我国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刑事立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建立惩治与预防并重的治理模式的具体举措,冀望能对该类犯罪的治理与防范有所裨益。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刑事立法状况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罪名体系

为了增强论证的集中性和针对性,有必要对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罪名体系作一简要梳理。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指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收受贿赂、挪用资金等侵害职务行为廉洁性的行为。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其罪名体系包括三类犯罪:即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第163条),职务侵占罪(第271条第1款)和挪用资金罪(第272条第1款)。之所以将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罪名作这样的局限,主要为了突出该类犯罪的主体特征和客体特征,并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相互对应,形成严密的刑事法网,有效治理各行各业的职务犯罪,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立法沿革

我国刑事法律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立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颁布)。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企业行为必须符合国家的指令性计划,在这种以国家经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涉足于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流通、管理和分配,是社会经济的直接参与者,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任何个人、单位或者组织都必须服从国家的计划安排。因此,在商业经济活动中关于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刑事立法就仅仅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而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行为尚付阙如。1979年我国第一部刑法典规定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罪、行贿罪和介绍贿赂罪,由于当时国有企业人员也被认为是国家干部,有关犯罪也可以适用贿赂罪,所以也没有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形态,因此发生在商业经济领域的受贿等职务犯罪迅速出现,其刑事惩治已迫在眉睫。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首次将经济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予以刑事否定评价,该法第22条规定,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如何规范新型经济主体的行为成了当时的立法急需。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济行为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公司法》第10章用17个条文对违反公司法行为的刑事法律责任作了规定,其中第214条规定,董事、监事、经理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还公司财产,由公司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董事、经理挪用公司资金或者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的,责令退还公司的资金,由公司给予处分,将其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虽然第214条规定的刑事责任仅仅是一种概括性的规定,缺乏具体可操作的定罪量刑依据,但是这样的规定无疑为完善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刑事立法提供了前提。

2.急速发展与整合阶段(1993年《公司法》颁布至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在这一时期内,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式各样的经济主体犹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在公司、企业的设立、经营、管理、清算活动中职务犯罪现象也越来越多,极大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于是规制该类犯罪的法律也处于急速发展中。在《公司法》出台后,为了有效惩治严重违反《公司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应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越来越猖獗的各种犯罪现象。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该《决定》在《公司法》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罪状与法定刑,体现了惩治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旨趣。其中第9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或者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第10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或者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财物,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第11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或者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14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职工有本决定第9条、第10条、第11条规定的犯罪行为的,适用本决定。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于1995年6月30日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进一步将贿赂罪的主体扩大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该《决定》第18条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收受贿赂,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分别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处罚。1996年11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0号发布施行《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该《规定》在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商业贿赂的概念,并规定了经营者收受贿赂的刑事责任。1997年10月1日,我国新刑法开始施行,97刑法充分吸收了79刑法之后所颁布的一系列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立法的补充规定,摒弃了其中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的内容,形成了概念明确、罪刑比较协调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罪名体系。即,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第163条)、职务侵占罪(第271条第1款)和挪用资金罪(第272条第1款)。

3.进一步完善阶段(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至今)。由于97刑法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仅限于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这将引发两个管辖漏洞:第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新形式的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如个人独资公司、合伙企业等,这些经济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收受贿赂的行为,如果依97刑法定罪则显得有些牵强,容易引发争议。第二,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独立于政府的公共服务部门日益兴起,如村民组织、各种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商会、俱乐部等,而这些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行为依照97刑法也无法定罪。于是有关法律便对这些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完善。例如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其第20条规定,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的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的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贿赂;(二)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企业财产;(三)挪用企业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第40条规定,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的人员违反本法第20条规定,侵犯个人独资企业财产权益的,责令退还侵占的财产;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及至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把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将一切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犯罪都涵盖进该罪,这对于司法机关全面依法打击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犯罪起了积极作用。此外,相关的司法解释还对当时极具争议的个罪罪名称谓进行了权威确定,以统一司法适用。在《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颁布之初,关于职务侵占罪的罪名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有学者认为应当称为业务侵占罪,有学者认为应当称为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罪,不一而足。直到1997年12月9日和1997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发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和《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两个司法解释一致将《刑法》第271条第1款规定的罪名确定为职务侵占罪,争议才得到了平息。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与成因分析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

1.案件数量逐渐上升,涉案金额不断加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公共服务部门的兴起,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数量增加和危害加重的特点。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当地检察院出具的调研报告显示,在1999年到2004年的6年里,晋江检察机关受理的由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职务侵占案件有38件56人,挪用资金案件10件11人,但是从2005年到2008年的4年间,这两类案件的受理数量已分别上升到100件118人、22件22人,案件数量分别增长了163%和120%。而在2009年1月1日到2010年3月28日期间,晋江检察机关受理移送审查起诉的职务侵占案件44起52人,挪用资金案件4件4人,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尽管这样的数字已经较为惊人,但是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发案案件远远超过实际统计的数字,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2.多发于高科技企业,隐蔽性强。发生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多集中在计算机技术、电子产品、网络服务等高科技产业,隐蔽性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与公司、企业的设立、经营、清算等经济运行环节密不可分,犯罪人往往熟练掌握公司、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金融、证券、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并不为一般民众所知情,且在犯罪后销毁、伪造犯罪证据,通常其犯罪结果并不表面化,因而犯罪案件往往难以暴露,一般情况下,需要经过专门的调查、审计,否则难以觉察到犯罪发生。第二,该类犯罪责任分散、涉及面广,往往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掺和在一起,查证起来会牵连到许多方面,责任界限模糊不清,难以界定。而一旦问题暴露,这些经济组织出于“人情”、“护短”、“内部处理”等原因并没有报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司法机关查处此类案件的顺利开展。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包括外部立法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

1.相关立法偏颇、社会预防基础薄弱。首先,在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转轨时期,随着经济形式、市场主体的不断丰富扩大,政府监管的对象也进一步增多,而政府对这些新兴市场主体的管理并没有丰富的经验,相关法律、制度也不成熟,政府每出台一项新的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因无法及时与相关法律、制度形成系统协调的配套体系,难免为经济领域的职务犯罪提供新的机会。其次,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一提到职务犯罪,人们往往就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家工作人员身上,没有认识到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因此预防工作也就严重滞后了。我国传统刑法较为缺乏保障私营部门的立法意识和司法传统,在刑法上表现为重“公权”而轻“私权”,其直接结果是给人们带来这样的错误认识,即保护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利益是刑法义不容辞的责任,而非公有制经济则属于“私权”范畴,依靠民事调整即可,不必上升为刑事法律调整的对象。立法的偏颇与滞后必然导致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利益保护不足。尽管当前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滋生与蔓延已经给我国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却依然未能成为司法机关打击、预防犯罪工作的重点。2.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缺失,职责权限不明,岗位间缺少制衡。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很多是家族制民营企业,由于家族制企业人治、人管的特点,使得民营企业在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上存在着先天不足,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尤其是缺乏科学的财务制度。例如有些企业并不要求销售业务员将每笔销售收入及时上交,而是容许其将若干次收取的货款汇总上交,或者让固定的销售业务员全权负责几家客户公司的业务来往,从申请提货到向客户发货,均由一个销售业务员完成,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销售业务员大权独揽。这些做法无疑不符合现代财务制度基本的内部控制原则,销售业务员很容易利用管理上的漏洞侵占公司货款或者货物,而这种管理制度缺失、职责权限不明的现状正是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痼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对于这些民营企业来说,管理松弛、违规操作是滋生企业底层职员职务犯罪的温床;制度缺失、监督乏力,是公司企业中层职员职务犯罪的主要诱因;机制不全、权力失控,是诱发公司高管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三、现阶段我国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惩治与预防的具体建言

当前,在国家和社会预防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基础薄弱的形势下,全面而有效地推进治理该类犯罪的任务尤显艰巨,单靠刑事法律的力量很难达到显著的效果,必须坚持法律预防、惩治与企业内部预防并重的治理方式,内外结合,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综合预防体系。为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私营部门制度建设,培植私营部门法律文化

公司法律文化是西方国家基于长期的公司组织形态的发展而形成的法律文化形态,公司法律文化体现经济自由、经济民主、经济权利平等、有限责任、诚实信用、法治经济、内部管理的牵制与制衡等一系列价值理念。⑩但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培育过程很短暂,由于缺乏长期的、自然形成的市场经济基础,市场管理规则与市场交易习惯尤其是公司运作规则和习惯远没有形成,没有沉淀为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文化传统。在市场经济法制不健全和公司法律文化传统尚未形成的时期,无序的管理与制度的缺失对市场秩序和公司法制发挥着肆意的破坏作用,特别是作为公司的管理层,如果公司制度对其缺乏有效的制约与限制,则更容易在利益的驱动下中饱私囊、损害公司利益。因此,私营部门必须以培育现代化企业为目标,加强公司内部制度建设,培育公司法律文化。这个问题也是当前私法领域讨论最多的论题之一,在此不再赘述。

(二)延伸预防对象,加强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与监督

我国刑法虽然已经形成了惩治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罪名体系,但是与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和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2003年第58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国政府已经完成了该公约的签署和批准程序,其已于2006年2月12日在中国大陆地区生效,并适用于香港地区。虽然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为《公约》与中国刑事法治的协调完善作了不懈努力,但是无论在立法还是司法层面,我国都与《公约》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为国家对私营部门职务犯罪的关注程度不够,司法机关与私营机构之间合作打击职务犯罪的力度不大。《公约》第12条规定,各缔约国均应当根据本国法律的基本原则采取措施,防止涉及私营部门的腐败,加强私营部门的会计和审计标准,并酌情对不遵守措施的行为规定有效、适度而且具有警戒性的民事、行政或者刑事处罚。为达到这些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可以包括下列内容:1.促进执法机构与有关私营实体之间的合作。2.促进制订各种旨在维护有关私营实体操守的标准和程序,其中既包括正确、诚实、妥善从事商业活动和所有相关职业活动并防止利益冲突的行为守则,也包括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国家的合同关系中促进良好商业惯例而采用的行为守则。3.增进私营实体透明度,包括酌情采取措施鉴定参与公司的设立和管理的法人和自然人的身份。4.防止滥用对私营实体的管理程序,包括公共机关对商业活动给予补贴和颁发许可证的程序。5.在合理的期限内,对原公职人员的职业活动或者对公职人员辞职或者退休后在私营部门的任职进行适当的限制,以防止利益冲突,只要这种活动或者任职同这些公职人员任期内曾经担任或者监管的职能直接有关„„从《公约》的规定可以看出,国际社会已经向各国提出了国家机关与私营部门合作打击职务犯罪步伐一致、相互协助的义务要求。

为了改变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薄弱的现状,实现惩治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与协调,当前亟需在检察机关的参与指导下,把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扩展到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非公有制经济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一样,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在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必然要反映到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法”上面来,要求法与之相适应,否则法就不能达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目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迅猛发展和已经形成的社会地位,必然要求我们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工作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基于职务之便的犯罪行为既有发生在公有制经济领域的,也有发生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既然可以在公有制领域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为什么不能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呢?而且检察机关在长期查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司法统计、犯罪预测掌握了经济犯罪的原因、特点、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防治经济犯罪的司法建议,以使有关单位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完善制度、控制犯罪。目前,我国已有地区的检察部门率先开展了立足于民营经济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从检察职能出发,在做好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同时,将做好民营企业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纳入预防工作体系,帮助发案单位或地区进行整顿、健全制度,以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逐渐使司法建议经常化、制度化、法律化。例如,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部门根据本地区民营经济所占国民经济成分较大的实际情况,转变观念,将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延伸到民营企业,积极探索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该院职务犯罪预防科开展了“职务犯罪预防走进民营企业”活动,运用检察机关多年来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所获得的经验,在民营企业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积极协助民营企业做好犯罪预防工作,及时将其纳入社会大预防格局之中,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服务。为此,该院精心组织,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一是续编《民营企业法律知识读本》,送法进企业;二是深入民营企业开展预防宣传、法律讲座、预防调研、预防咨询等活动;三是设立预防联系企业,选择当地两三家有影响力的重点民营企业作为预防联系点,通过不定期的联系推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这种工作创新无疑为实务部门进一步探索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三)完善非刑事立法与刑事立法的协调与衔接,形成体系完整的治理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法制统一与完备的特性要求预防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法制体系要前后一致、相互协调。我国的非刑事法律对公司、企业人员的职务违规行为一般都设有刑事责任条款:即“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表明当一般违法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便不能停留在民事制裁与行政制裁水平,一定要追究刑事责任,而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要落到实处,就必须有刑法典上的相应规定。因此,非刑事法律与刑事法律必须相互衔接、相互配合。首先,建立健全规范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法律制度,作为惩治职务犯罪刑事立法的前置性法律。只有完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职务行为立法,以部门法的形式规定不同行业工作人员的职业行规,例如该职业的法定地位、法定职权、法定职责、具体工作方法、程序以及失职的法律后果等,才能使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充分发挥法制规范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作用,这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定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与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而作为国民经济体制中的新生力量,非公有制经济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迅速成为繁荣经济发展、创造社会财富、调动人民积极性的重要力量,如何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的良性运行,是当前我国经济立法的重点。

其次,完善惩治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刑事法律,使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在刑法规范的视野中受到同样的重视,这一方面格外重要,是治理该类犯罪有力的法律保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设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资格刑。我国刑法规定的资格刑只有剥夺政治权利一种,且在刑罚结构中仅仅处于附加刑的地位,这样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惩治该类犯罪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资格刑对于惩治与预防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一旦犯罪主体被剥夺资格,就是被暂时或者永久地剥夺职位,丧失了利用职务便利从事损害公司、企业利益的机会,因此应当增设禁止从事特定职业的资格刑。这一方面可以防止其利用这种资格再次犯罪,达到特殊预防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其他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2)加大财产刑的适用力度。以《刑法》第163条、第271条第1款为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第一个量刑档次(数额较大的)仅仅规定了自由刑,而没有涉及财产刑,而只在第二个量刑档次(数额巨大的)规定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同样,对职务侵占罪,在第一个量刑档次(数额较大的)也没有规定财产刑,而在第二个量刑档次(数额巨大的)才规定了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笔者认为,这样的差别规定,无疑并不符合职务犯罪的贪利性质,不利于对职务犯罪的惩治与预防,因此有必要加大财产刑的适用力度,在每个量刑档次均配备财产刑。

论职务犯罪及预防 篇7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

青少年犯罪也称少年犯罪或未成年人犯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青少年犯罪通常是指14-25岁的人的犯罪。[1]但在我国刑法理论中所说的未成年人犯罪, 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一)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心理结构”是我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新概念。有的教材和专著对犯罪心理结构所下的定义是:犯罪心理结构是指在犯罪心理活动过程中, 犯罪心理的特殊状态, 犯罪人畸形异常的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及其特点。[2]

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很多:动力结构要素, 调节结构要素, 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等。这些集中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心理, 得出了青少年犯罪通常是由于消极情绪, 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错误的法律意识等而引起的结论。这就有利于日后利用这些对青少年心理结构的分析来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以及如何从这方面入手来预防青少年犯罪。

二、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原因——家庭因素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最基本的单位。[3]青少年通过家庭获得初步的生活经验和一般的社会道德评价标准及行为规范, 因此, 家庭对孩子具有直接、持久的影响。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会造成青少年的心理、人格上的缺陷。犯罪学家指出:不稳定的夫妻关系、高离婚率、缺乏学习榜样和理想都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因此, 本文从以下几个消极因素来谈谈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一) 不良的家庭关系和气氛

有些家庭父母常因为小事而争吵不休, 甚至动手, 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大。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容易被父母遗弃或被忽略, 在家里得不到安全感或感情上的满足。这样可能会导致青少年逃离这种家庭, 容易走上歧途。成长在这样家庭环境中青少年的性格往往是孤僻、自卑的。一旦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 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 越轨青少年中, 在家中能够得到关爱的只占11%, 被疏忽占20%, 被虐待占19%, 而被拒绝的则高达50%。[2]可见父母的关爱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大。

(二) 家庭成员的意识和行为不正

美国犯罪学家派特逊等曾指出, 具有反社会倾向的父母, 教育子女的方式往往也是不当的, 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 子女以后会很容易出项和他们自己类似的行为。[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青少年透过观察和模仿, 学会他人某些行为, 进而引导自己的行为。青少年模仿性强, 可塑性大, 父母的不良言行极易对他们产生负面的影响:

第一, 父母生活不检点。父母其中一方或双方有外遇, 经常晚归或外出, 甚至带到家中。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由于耳濡目染以后很容易走上邪路。

第二, 少数父母教唆子女犯罪。如有的父母把偷窃, 盗窃作为一种谋生手段, 让孩子从小就学习偷盗。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青少年由于没有很强的识别能力, 涉世不深, 许多不良行为不能很好的甄别, 多数是简单效仿, 从而导致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 家庭教育能力缺乏

家庭教育能力是指家长所具备的教育子女的主观条件, 如家庭教育投资、时间, 父母的文化程度等。[2]由于父母文化程度低, 对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 在教育子女时缺乏有效的方法, 也不容易察觉子女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家长都不把对孩子的教育当一回事, 任其自我发展, 这样很容易让孩子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引而走向歧途。

(四) 家庭教育态度和方式不良

家庭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 过于放纵或严厉都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以及正常的社会化。

在溺爱、放任的家庭中, 父母忽视了对其思想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 甚至袒护, 隐瞒, 纵容, 结果造成了青少年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性格等, 气焰嚣张。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多以自我为中心, 而且往往极富侵犯性, 具有暴力犯罪的倾向。

有些家长认为“不打不成材”。在这种家庭环境中, 父母对孩子非打即骂, 结果使孩子的自尊心备受伤害, 对父母反叛、产生仇恨情绪, 有的甚至会造成家庭悲剧。

三、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

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道有力防线。[3]许多青少年违法犯罪都和家庭的生活、教育分不开。为预防青少年犯罪, 家庭应承担起首要的责任。要倡导家庭美德, 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 维持家庭的稳定。在家体教育的过程中要融入道德教育, 注重对子女的法律和纪律教育, 通过适当的方式使孩子意识到社会规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 一定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 给孩子做好的榜样。家长特别要注意的是要保护青少年, 防止其受到其他不良少年的污染。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兴则国兴”,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社会、学校、家庭都要负起这个责任, 尤其是家庭。家庭被认为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家庭要把教育孩子放在首位。通过家庭的日常教育, 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 才能在一定意义上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产生的条件和土壤, 才能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 青少年犯罪不仅在数量、比重上增加, 而且在犯罪严重性、危害性也有增加, 恶性伤害案件的比重越来越大, 团伙犯罪的比例增长也很快。本文将从家庭方面探讨一下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如何进行家庭预防。

关键词:青少年,成因,预防

参考文献

[1]张向葵, 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98。

[2]张理义:青少年犯罪心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2。

[3]雍自元:青少年犯罪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145。

[4]刘瑛:青少年犯罪成因及其防范措施浅析[J]。法制与社会, 2009 (3) :88-89。

浅论留守少年犯罪的现状与预防 篇8

关键词:留守少年;犯罪;预防对策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外出的打工族逐渐增多,农村的空巢家庭也越来越多,大多数父母选择了把孩子留给在家的老人或亲戚照管,由此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少年。所谓留守少年,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的14至18岁的孩子。据统计,山西省的留守少年有大约3.82万人。他们由于情感长期缺乏,出现了各个方面的问题,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件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少年”。而留守少年犯罪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已占到犯罪总数的近10%。

一、留守少年犯罪的现状

(一)犯罪类型多为侵犯财产类犯罪

据统计,在留守少年犯罪的案件中,侵犯财产类的犯罪尤为突出。在现代社会中,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还在不断拉大,而留守少年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差,加上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造成监护无力,他们往往得不到正确的管理和引导,容易和同学进行攀比,享受超越自身家庭条件的物质生活。虚荣心逐渐增强的同时,如果没有足够的钱供其挥霍,很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经常是从小偷小摸开始的,慢慢地胆大到开始实施盗窃、抢劫,犯罪手段逐步熟练,而且多次犯罪。

(二)团伙化特征突出

留守少年的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不能陪伴他们成长,孩子们在生活中更多是和同龄人进行交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十分渴望友情,乐于和他人相处,但是由于心智不成熟,不会辨别益友损友,容易在相互影响中沾染上一些坏习惯。例如:他们经常一起逃学、辍学,吸烟、酗酒,甚至模仿武打片里帮派活动的形式,成帮结伙,称兄道弟,其中只要一个人有犯罪的念头,就很有可能形成共同犯罪。留守少年团伙犯罪中,多数属于一般性结伙犯罪,但不可忽视的是,有相当数量的犯罪团伙向犯罪集团发展。从近几年未成年人团伙犯罪发展趋势看,团伙作案惯做大案要案,一旦团伙加入了“两劳人员”或“惯犯”、“累犯”等成员时,团伙便很快从一般性结伙犯罪发展成有组织的犯罪团伙,甚至成为一种带有黑社会色彩的有组织犯罪集团。①

(三)教育改造的反复性

犯罪的留守少年往往比较容易进行教育改造,原因在于留守少年的思想有较强的可塑性,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他们犯罪的原因往往是对法律的无知、自身心理异常或是一时冲动,主观恶性不大,容易接受教育和被感化。然而有的留守少年从监管场所出来以后,不仅没有洗心革面、安分守己,反而重新开始犯罪。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们所采取的犯罪手段和花样不断地进行翻新,危害程度和犯罪性质都有所加重。究其原因,正是留守少年在看守所里受到其他犯人的影响,在相互“学习交流”的过程中,留守少年学习到了更多违法犯罪的方法,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的错误引导,以至于重返社会后犯罪的模仿特征十分明显,对社会治安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威胁。

二、预防留守少年犯罪的预防

(一)进行制度改革

预防留守少年犯罪,需要改革现行的不合理制度,注重制度方面的保障。首先,应该改革当今的户籍制度,逐步弱化城乡之间的差距,消除城乡户籍在一定程度上的区别对待,制定出相对合理的迁出迁入政策,让务工人员的孩子在城里上学不再受户籍的限制,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这对预防留守少年犯罪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次,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改革当前的学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子女就读的不公平的、歧视性的政策,要采取宽松的政策,积极吸收农民工的子女入学。再次,还应该适当改革各地的中高考和学籍制度,取消对农民工子女就读的不公平的、歧视性的政策,出台异地考试制度,以解决务工人员子女回原籍考试出现的问题。

(二)完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留守少年更加需要从家庭的教育中得到亲情的关爱和行为的指导,而很多外出务工的父母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造成的巨大影响,所以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首先,最好父母外出务工时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让他们在务工所在地上学,方便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让孩子留守在农村,父母应该指定好监护人,并經常与监护人联系沟通,了解孩子在生活上、学习上有哪些问题和状况,还要抽出时间回家看望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不要把注意力只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要更多地关注他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父母还应该经常和孩子的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全方位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即使发现问题也能及时地解决。同时,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要改善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教育,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以免适得其反。

(三)加强学校作用

在这个年龄段的留守少年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学校更要加强对留守少年的教育和管理。第一,学校要更多地关注留守少年的心理状况,在学校配设心理学老师和心理咨询室。心理学老师要和各科老师进行配合,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引导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第二,学校要加强与留守少年家长的联系,分利用假期开展家长会,和家长及时进行沟通,让家长切实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听取合理的教育方法。第三,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应一味地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学校应该多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因为在活动中能减少留守少年心里的孤独和寂寞,使其很好地融入集体中,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同时学校还应多进行法制教育,增强留守少年遵纪守法的意识,例如: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参观少管所等,既让留守少年丰富了法律知识,也敲响了其不能触犯法律的警钟。第四,学校要对留守少年进行爱心帮扶,定期召开留守少年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nlc202309040631

(四)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留守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抵御不良诱惑的自制力也较差,所以,要预防留守少年犯罪必须优化社会环境,减少社会不良风气对其心灵和思想的毒害。首先,政府各部门要严加整顿社会上出现的违法犯罪和有伤风化的现象,确保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治安。其次,要重点整治学校周边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是犯罪的高发地,应该禁止一切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其他不适合他们进入的场所要张贴明显标志,各部门应加强对这些娱乐场所的监督力度。而对于在学校周围以学生为主要对象,贩卖不良书籍的小摊贩应当严肃处理,通过净化学校周围环境,还学生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氛围。

(五)加强留守少年自身修养

第一,留守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身应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为了整个家庭生活得更美好,他们应当学会感恩,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和健康的成长来回报父母。第二,留守少年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法制观念淡薄,需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第三,留守少年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平常应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品行。学会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抵制不良因素的诱惑。更要正确对待自己,不能因为成绩不好,家庭条件不好,就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对自己丧失信心。在生活中面对挫折时,要学会理智的调控情绪,多向身边的朋友、亲人倾诉,保持健康的心态。

三、结语

总而言之,留守少年的犯罪问题不仅与其自身及其家庭息息相关,还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的稳定。留守少年是祖国未来的一部分,社会各界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齐抓共管,切实做好留守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妥善地解决留守少年的犯罪问题,以更好的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注释:

①李兰兰,马柳新.《关于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0期.

②姚树密.《农村留守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及预防》.载《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學报》,2011年01期.

参考文献:

[1]李兰兰,马柳新.《关于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0期.

[2]胡朝阳,张振乾.《1000万农村留守少年:农民之痛 中国之痛》,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第4期.

[3]姚树密.《农村留守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及预防》.载《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束钰.《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载《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22期.

[5]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12期.

作者简介:

任敏华(1988.3~ ),女,山西大学法学院在职法硕研究生,研究方向:司法实务,籍贯:山西省阳曲县。

上一篇:关于秋天来了的四年级作文下一篇:我身边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