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过后的人生(精选15篇)
如果你想做一个普通人,那么就去做普通的人;如果你想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么就勇敢踏出第一步。拿着自己普通的条件去想着更好的未来,然后无法从普通的概念中挣脱出来,再一味强调自己的平凡,本身就是自我矛盾的论题。想做更好,就去做,别去想。如果只是永远停留在不甘心的情绪当中,那不如就放下那些高远,成全自己的现在。
我想,努力奋斗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限于赚钱,或者是博得社会的认同感,还包括了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最直接的,就是抚平了你的这份不甘心。总有一天,我们会明白,与自己相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梦想和现实永远都是站在相互对峙却相互平衡的立场,最需要做出努力和改变的,唯有自己。
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漂泊在他乡,之所以能够接受这样的日子,说是为梦想,那只是最高的精神支柱,其实是心比天高,不甘心就在狭窄的空间里度过一生。那些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内心一个答案,给往日的那份困顿情绪一个解脱。
努力的结果会带来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有时就是一次次的失败,有时就会渐渐地走向成功。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努力的方向不对,但更有可能的是,你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和那个目标是否正确。每个人都在路上,每个人看似终日朝九晚五,但你在这路上,只要不停下脚步,那么所谓的成功,就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生活可怕就在这里。一个人如果安于现状,倒也罢了,怕的就是苦于内心的不甘心,但却不愿意改变。到最后,现在的日子也过不好,未来也岌岌可危。不知如何去做,或者做到中途就因为种种借口回到了起点,那么生活就变成一种尴尬的处境,让你在不上不下之间烦恼,陷入自我的怀疑和否定。但这其实归根结底不是你的能力问题,而是心态。
心态的转变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如果盲目地去跟风和实践,到最后只能活得很累。只有真正扭转了自己的意识,才会心甘情愿去做那些自己从未尝试的挑战。如果明明想要改变自己,但总是卡在幻想中无法自拔,明明自己付诸了努力却是被迫被改变,那么生活就会告诉你,一切都是错误,需要重新再来,
而到了那时,你就会发现,被驾于空洞想法和残酷现实中间的自己,早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心力。
不要去担心你的生活如何结束,也不要去害怕你的未来会是怎样的结局,你都还没有开始,你怎么知道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最好的生活状态,无非就是心怀着你的梦想,勇敢过自己的生活,哪怕最后过了拼搏奋斗的年龄,回归到了平淡的日常生活,也无所谓。没有实现梦想不可惜,没有达到自己的终极目标不遗憾,但你应该努力让自己问心无愧。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获得比社会认同感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你内心的踏实和无怨无悔。那是之后你在漫长人生道路上的财富,是你面对以后所有困难和阻隔的勇气和力量。
因为你知道,你曾经为了梦想而努力和做出行动,你就不怕再一次迎接生活的艰难,你就不会因为那些突如其来的困苦而措手不及。你明白,曾经的风风雨雨不会白白到来和离散,它一定会在你的人生里留下痕迹,成为你的盔甲,和你一起冲锋陷阵,勇往直前。
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未来有什么在等着我们,如果只是想着可能出现的`最坏打算而不准备开始,那么人生中可以成功的几率也会和你擦身而过。而当你看着旁人一点点发出的光芒,就会后悔曾经的停滞甚至是退缩。
一个人,不怕将来后悔做过什么,而是怕后悔没做什么。
这个世界上与自我有关的事情,一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不用瞻前顾后,不必好高骛远,只是心里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二是勇敢去做,如果想成为怎样的人,你就要去亲自经历,只有走出了脚下的每一步,才能看到下一刻你想要的风景。三是记得要坚持,好走的路上风景少,人少的路途困苦多,属于我们的终究有限,只有认定了它,勇敢去走去坚持,才能够度过前面漫漫的黑夜,收获微光的黎明。
相信自己,相信梦想,相信温暖,相信爱,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相信你的一切。
你要清楚,你的道路不是任何人可以替你打算和安排的;你要明白,你不是任何人的翻版,也不是别人的替代品。你只有真正做自己,才能活得踏实和快乐;你也只有真正认清了自己,才会明白自己需要什么。
在张琪三十余载的记忆深处,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噩梦开始的序曲。凌晨,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小张琪从梦中惊醒,睁开眼,只见屋里的灯泡晃来晃去,自己也异常眩晕。一阵慌乱之后,人们才知道是地震了。虽然北京有惊无险地躲过了这一劫,但张琪命运的“地震”才刚刚开始……
“最后”的全家福
地震后,小张琪变得特别能吃、能喝,而且越来越瘦,糖尿病的“魔爪”正悄悄地伸向她。1977年2月,刚上小学的小张琪常问:“妈妈,我累了,我能不去上学吗?”因为身体实在不舒服,她怕自己一不留神就会滑到地上,便用两条小手绢把自己的小腿绑在课桌腿上上课。
阳春三月,小张琪的身体更加虚弱了,生机盎然的春天没有带给她健康的希望。终于有一天,小张琪在上体育课时晕倒在操场上,紧急送到北京儿童医院后,被确诊患上了1型糖尿病合并严重的酮症酸中毒。抢救时,医生对她的家长说:“因为病情太危重,抢救费用很高,你们要作好思想准备,是否要放弃?”望着小张琪稚嫩憔悴的脸庞,心碎的父母下定决心,用爱和泪水把她唤了回来。当时小张琪刚满7岁,在昏迷中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四十几天后,小张琪逐渐好转,准备出院时医生对她妈妈交代:“孩子的病情仍不稳定,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危险……”妈妈默默咽下了悲伤和痛苦,什么都没有告诉小张琪,只是带全家去了北京最好的照相馆,想在万一留不住她的时候,能拥有一张“最后”的全家福。
“神药”竟然含砒霜
小张琪患病初期,父母的月收入加起来才一百多元钱。当时,胰岛素不但很贵,而且必须在4℃的低温保存,爸爸四处托人买到一台冰箱,一家人开始了举债度日。万般无奈,父亲不辞辛苦地去做“星期天工程师”(周末到郊区农村协助办乡镇企业),整整六年没休息过一天。每到周末,妈妈就带着她四处求医,总希望能找到一种“神药”彻底根治这个病,花费的金钱和吃过的“灵丹妙药”不计其数。一次,他们听说北京郊区有一位世代相传的专治糖尿病的民间医生,全家人急急找到“神医”,看完病后,“神医”拿出一个小纸包,说这药得就着黄酒喝,3剂150元钱,保证“药到病除”,爸爸咬咬牙买下了药。回家路上,小张琪迫不及待地在路边就吃了药,但过了没一会儿,便上吐下泻,被紧急送到附近医院抢救,才保住性命。经医院化验,发现药里含有雄黄和砒霜,如果晚一步送医院抢救,后果不堪设想。从那以后,全家下定决心,再也不相信什么偏方、秘方,坚持医院的正规治疗。自此,小张琪逐步走上了一条合理饮食、运动、科学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正确道路。
姥姥您千万别伤心
像一棵正在发芽的小草,张琪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但上学依然是一个大问题。好强的她不愿意让学校知道自己的病情,为此转了三所小学。在第一所小学刚读了一年,因为经常请假不上体育课,老师常常批评她太娇气,小张琪只得转了学;第二所小学只上了一个学期,由于当时没有血糖仪,只能查尿糖,小张琪总是拿着小杯子偷偷跑到厕所接尿测尿糖,同学们很快就发现了她的“奇怪”行为,在谣言中,张琪选择了再一次转学。回想起来,她说:“转学还没什么,最难的是每天我都要用最快的速度找没人的地方打针,那种躲躲藏藏的日子对一个孩子来说太难了。”因为消毒不好,她的两个上臂至今仍留着这一段印记。
小张琪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由于将要进入青春期,病情难以控制,后又因肝肿大而住进医院。此时她悲观到了极点,偷偷地给最疼爱她的姥姥写了一封信:“姥姥,我知道您最疼爱我,如果我走了,您千万别伤心!舅舅从国外带回来的那把小勺子,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就留给您吧!还有我的那些书,您看见它们就不会难过了……”
蜕变的过程很痛
在患病的前两年,给小张琪注射胰岛素是妈妈的任务,每次面对自己的女儿,妈妈总是不忍将针头扎向张琪已经满是针眼的小胳膊。后来,张琪学会了“骗”妈妈,每次打针时,她都会笑着说:“妈妈真棒,一点儿也不疼。”有一次,妈妈一针下去扎到了血管上,那种刺痛让她浑身战栗,她使劲咬着牙对妈妈笑着说:“妈妈,您扎得真快、真准。”然后,跑到厕所揉着胳膊,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扑簌簌落下来。
上中学后,张琪参加了北京儿童医院组织的糖尿病患儿夏令营。在那里,医生、护士不但教他们如何正确地给自己打针,还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身为夏令营营长的张琪,热情地与同病相怜的小病友们交流自己的治疗经验,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张琪回忆说:“上中学后,我才有了一些自信。血糖控制平稳了,我的心态更加积极,逐渐明白了,我无法主宰自己的身体,但可以主宰我的命运。”因为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学习上,她如愿考上了向往已久的医学院校。丰富了医学知识后,她发现糖尿病原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再加上学校轻松的氛围,她的心胸逐渐变得豁达,性格开朗起来,并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生活从此完全改变。
阳光总在风雨后
如今,奋斗在医疗第一线的张琪,已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她曾荣获北京市卫生局“青年迎亚运先进个人”称号,多次在团中央、北京市卫生局和医院组织的中英文演讲比赛中摘得奖牌。工作中,张琪执著进取,兢兢业业,受到医院领导和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在儿童肺功能诊断方面,她已摸索出自己独特的诊治经验。
工作之外的张琪魅力十足,穿着时尚而优雅。她告诉记者,她有很多业余爱好,包括各种文体运动,尤其喜欢搜集汽车方面的杂志。除此之外,她经常利用各种渠道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及最新进展,并义务帮助周围的新病友,鼓励他们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日子。
人生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我们只要有着永不言败的精神,就能一定闯过。――题记“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歌词领起了很多遇到困难而摔倒的人,他们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不遇到困难的障碍,怎能让人学会成长,成功的人的路怎能是平坦而无阻碍的呢?这样怎能走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就如一阅读题的一位小女孩晶晶的例子,她不经过这样一次摔倒怎能学会分辨出自己的左右手呢?所以不经风雨,怎能遇见太阳呢。我们不怕困难,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把所有的困难击倒。
不屈的贝多芬他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有着一种神奇的音乐天赋,他人生一片光明,但在他人生最旺盛的阶段中他的人生跌到了最底谷,他双耳失聪是他再音乐生涯中最痛苦的,他人生开始绝望拉,责备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的不幸呢,经过自己几番的自我斗争后他开始振作起来,借助他徒弟的耳朵能够听到声音创作拉几部著名的乐章。
这个音乐家不是我扪熟悉的例子吗,他证明给我们看了不经风雨,怎能遇见太阳,走向成功的道路呢?坚强的鲁滨逊他是一个坚强的旅行者,他因风雨船在海面被吹翻,他被海水漂到了一个孤岛上面,岛上什么也没有,刚开始他经不住考验想过放弃,后来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被吹翻了的船、船上的.一条狗、一些剩下不多的食物,还有一小包种子。
他在孤岛上过起了野人般的生活,后来还救了一个野人帮助他最终他能够幸运生存,还在岛上找到了宝藏活在人世。
我是只坐不住的“小猴子”,在6岁就与舞蹈结缘了,对他的热爱是独有情种。但是热爱归热爱,现实并不是我们相像的那样,每次去学舞的`路上,我总是大喊大叫,不想去,因为我受不了压腿、下腰、这些基本功,每次练完这些,我浑身上下都又酸又痛,膝盖上是一块块淤青。每次回来,我都是鼻涕眼泪一大把,愿本对舞蹈的热爱也抛到九霄云外了。看着我都到舞蹈到了惧怕这个地步了,心疼我的外公外婆都说算了,孩子不愿意就别去了。可是,心狠的妈妈却咬紧牙关,说:“不行,做任何事都不能轻易放弃。”妈妈一脸慈爱的对外说:“宝贝,学习舞蹈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只要我们熬过了这段起步最艰苦的时候,胜利就会向我们招手。我也不求你跳出成绩来,妈妈就想你长大了,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业余爱好,是不是?在妈妈的苦口婆心地劝说下,我鼓起勇气去跳舞。
也不知道怎么的,我渐渐掌握了一些要领,又重拾了对舞蹈的那份信心。上课,我认真的听讲,回到家我又慢慢练习。在班上,老师也时常表扬我领悟性高,我对舞蹈又回到了往日的热爱。
后来,我在这方面仿佛真的有天赋,我获得了20xx年、20xx年优秀学生,7级、8级优秀《蒙舞》获全国一等奖。我又对舞蹈独有情钟了,因为,我终于熬过了最辛苦的时候。熬过了那场风雨,终于迎来了曙光。
你把我从家里拽出来,我问你干什么,你却总是神秘的笑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守口如瓶。
你拉着我在田野间奔跑着,开心的笑声回荡在这田园。
可谁知,一块石头,决定着你的命运。
我守候在病床边,待你醒来。虽然医生说你终生都得躺在病床上,但也许,奇迹就会发生呢。
一个下午,我跑遍了所有商店,为你布置病房。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
你在生日歌的歌声里醒来了,并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大家。从你的眼神里,我看出了一个不一样的你。
以前,你总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并有些鲁莽的女孩子,总是丢三落四,而且爱帮助他人,帮助正义。还记得,你上次离开学校时,落了一个袋子。我悄悄的帮你提走,到了公交上,你才发现,袋子落下了,难过了一会儿,就挥挥手:“算了,丢了就丢了吧。”
“马大哈!我帮你拿了!”
“啊,我亲爱的牙牙,还是你细心……”
我坐在床边,与你讲述着以前的一切一切。你依旧是用那平静柔和的眼神注视着我。
泪水不知不觉已淌到了嘴边,又落下,落到你的手上。你的手忽然握住了我的手。此时,泣不成声。
风吹过,雨下过,你来过。
倚在窗边,又是一个早晨,阳光经过树枝的筛选散落在病房里。
那些日子,我不能进食,吃什么都吐,完全是一种生理性的呕吐。我无法入睡,依靠安眠药才能勉强睡上半个小时。我的心脏也出了问题,手里随时攥着速效救心丸。
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打电话,寻找刘威,我要让他回来说清楚究竟是因为什么弃我而去,我要他给我一个交代。我发疯一样地打电话,曾经有一天连续拨打了24个小时,手机被打得滚烫……
真正将我从近乎疯狂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的人,是我的母亲。为了能让我吃下饭。母亲想方设法做我喜欢的家乡菜,为了买到新鲜、丰富的食材,她很早就去离家很远的早市采购,回来后精心制作,再端到我的手上。那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又是一夜未眠,站在窗前无精打采地看着外面。我看见母亲从早市回来,提着刚买的两大袋食物。小区里的路灯不太亮,母亲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一下子摔在坚硬的水泥路面上,她匆忙坐起来,顾不得站起身就连忙查看手里的食物有没有摔破……我痛哭失声,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我是这样自私的人啊,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而爸爸妈妈,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分担我的痛苦,如果我有个什么闪失,他们怎么活下去?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一定要振作起来,无论如何!
不久,我接受了电视剧《红海棠》剧组的邀请,参加了该剧的演出。那是刘威出走之后,我第一次走出家门,重新开始工作。在稍稍平静之后,我开始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在我眼里,刘威一直是一个善良、诚恳、靠得住的男人,他怎么会做出一走了之这样不负责任的事情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朋友对我说:“看你心情好些了,我才敢对你说。其实吧,你以前在威子面前,挺霸道的。”是吗?我想起有一次刘威带着我和朋友一起吃饭,我很不喜欢其中的一个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吃完饭,我立即就要回家。那些朋友想去KTV,我不想去。刘威将我拉到一边,劝我稍微忍耐一下,不要扫了朋友们的兴,可是我说什么也不听。大晚上的。他哪放心我一个人回家啊,他只好向朋友们告辞。大家都笑话他:“一个大老爷们被一个小丫头治住了。”这让他感到很没面子。
我们在一起那么长时间,都是他在照顾我,我还振振有辞:“你比我大那么多呢,当然应该多疼我啦。”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记忆里都是他为我做过的点点滴滴,竟然找不到一件我曾经为他做过的事情。有一次我发烧。特别想吃西瓜。那时候是冬天,西瓜不太好买,他深夜拍完戏回来,二话没说,立即开车出去给我买。回来后,他把西瓜洗干净,把瓜瓤一勺勺挖在碗里,再一勺勺喂给我,而我一边吃还一边抱怨不够甜,却没有问他一句:“拍了一天的戏,你累吗?”
风雨过后,我似乎终于体会到,和我在一起的这几年里,也许刘威一直都挺压抑的,无论我们之间有什么不愉快,最后认错的必须是他。真正让他的承受力达到极限,也许是在拍电视剧《北平往事》的时候。他是这部剧的监制,我在剧里担任女二号“袁寒雪”。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觉得剧本对这个角色的诠释太单调了。我和刘威商量,可不可以给这个角色多加一些戏,以使这个人物更丰满更可信?平心而论,我真的是从这个角色出发,没有任何为自己争戏的企图。刘威表现得很为难:“如果你不是我的女朋友,这事儿还好办,可我们是这样的关系,我为你增加戏份。人家会说我以公谋私。”我听不进去他的解释,天天和他闹,不让他睡觉。他困得不行,还得听我叨叨,最后没办法只有妥协,按照我的意思加戏。虽然我最终呈现的“袁寒雪”这个人物非常出彩,但是这部剧最终因为多方面原因导致严重超支,制片方主观认为,这样的结果都是由于刘威擅自给我加戏所致。因此将他告上了法庭。
那段时间应该是刘威最焦头烂额的日子,可是我无法理解,我觉得制片方纯粹是胡闹,我加戏不是为了这部电视剧更好看吗。超支难道是我造成的?因为认为自己没有错。所以我没有给刘威任何安慰,这应该是最让他失望之处吧。有一个晚上,他看着我,说了一句话:“我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么多了。”现在回想起来,他当时的语调里,有一种感伤的情绪,可是我没能及时发现。我错过了很多次机会。可以挽救我们感情的机会。
也许每个女孩都要经历一些情感的挫折之后才能真正长大吧。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我身边的人都说我变了,连我母亲都说:“也许,这件事对你来说是好事。”
我开始懂得体谅别人,替别人着想了。其实谁都不容易,相形之下,我那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还有,我懂得感恩了,每一次我开车从片场回家,看着那些在公交车站等车的人,我就觉得和他们比起来,我拥有的已经太多了。如果不知珍惜不知回馈,老天爷会惩罚我的。现在我的生活比以前丰富和充实多了,承欢于父母膝下,和朋友相聚,练瑜伽。我还报了一个英语学习班,每个周末都去上课,坐在课堂上学习的感觉真的很好呢。
工作上也是如此。不管是谁也会有不顺心的时期,因为自己的失误或其他什么导致了工作上的不成功,让有的人抓住了机会开始批评自己。这些人可能是你的上级,你的伙伴,许多许多。对于学生来讲,就更多了。老师的失望,同学的比较,家长的数落,自己的自责。
但是,不要灰心,一定要相信自己。现在就是倾盆大雨的时刻,只要过了这倾盆大雨的时刻,彩虹就会出现,无论角度完整不完整,都是自己心中最美的彩虹。它的出现会让我们停下来,去静静地望着它,仿佛心里暖了起来,更有干劲儿。这就是雨后的快乐。
生活就更是如此了。生活上的种种磨练,都是在为心中的彩虹做准备。在生活中处处都是对我们的磨练,无论什么事情。考试失利,游戏太难,工作成山,这些都是。
能够笑看风雨经受风雨的磨练的人他们一定能够看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彩虹,登山运动员,他们在一次次的失败后仍会面对高峰,充满信心。
古往今来,自古英雄多磨难得例子比比皆是。蒲松龄多次名落孙山,面对挫折,他始终笑对人生,画人画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哥三分,一部《聊斋志异》4他流芳百世。百多芬年轻失聪,依然坚持创作一曲悲壮激昂的《命运》奏响了他生命的最强音。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曾说过,信心就是命运的主宰。正是这坚强地毅力和对人生的希望使她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出了许许多多优秀文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
甘复,又名其淮、伯男,字遂初,1891年生于安徽广德一个书香家庭。甘复出生的年月正逢大清帝国风雨飘摇,帝国主义列强大肆瓜分中国。南宋岳家军宁愿饿死也不扰民的故事就发生在厂德,关于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母亲讲得最多,甘复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少年强,中国强。
到了读书的年纪,甘复没有像其他同龄孩子那样选择读四书五经的学堂,而是报考了设在安庆的安徽省陆军小学堂,而后又进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学习,立志做一个驰骋疆场、精忠报国的人。
甘复在武昌陆军学校读书的时候,恰逢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他和同学们在革命志士的引导下一起参加了这场划时代的革命。
1917年,甘复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近代教学最优秀、规模最大、课程最全、学制最正规的军事高等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DOO余人,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若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军校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军官,其中有1600人获得将军头衔,造就了大批军事人才,在我国近现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叶挺、邓演达及蒋介石、张自忠、李宗仁、杜聿明、孙立人、薛岳、卫立煌、傅作义、戴安澜、张灵甫、王耀武等均毕业于保定军校。
1919年,甘复从军校第六期毕业后,赴黄埔军校任教官,教授高炮等课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我国东北三省。消息传到黄埔军校,师生们纷纷请战。甘复毅然决定放弃黄埔军校优厚的教官待遇和生活条件,投身沙场。1932年,甘复担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56师167旅333团团长,由于军事知识丰富以及带队有方,1935年他晋升为国民革命军少将。
八千里路云和月
1937年,抗日战争在中国全面爆发。受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的任命和派遣,甘复将军任第五战区兵站总监部副监。1938年3月15日深夜,日军第十师团濑谷支队(旅团)作为先头部队,向台儿庄以北滕县发动进攻,拉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
第五战区的全体官兵在李宗仁将军指挥下,为了确保台儿庄阵地以保卫徐州,调整战略部署,准备聚歼孤军突入之日军濑谷支队。3月24日,蒋介石亲自到徐州视察,并组成中央临时参谋团协助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全面胜利!当然,中国国民革命军也付出惨重代价,据记载,参战40余万人中,死伤3万多人。在激烈的战斗中,甘复与石化龙中将等人起,巧斗日军,从各地调运大批粮饷、枪支弹药、医疗器械与药品等军事物资,昼夜不绝,及时供应前方作战需要,得到李宗仁的赞赏。李宗仁将自己在台儿庄大捷后的戎装留影赠送给甘复,并亲笔题名。可惜这张照片在“文革”中被销毁了。
台儿庄战役结束后,甘复见到阔别多日的夫人安文琴,没有甜言蜜语,他只是附在夫人耳边唱起黄埔军校的战歌:“枪在我们的肩膀/血在我们的胸膛/我们捍卫祖国/我们齐赴沙场/统意志/集中力量……抱定杀身成仁的决心/发扬中华民族之荣光……”唱后他泪流满面,轻声告诉夫人:我们的官兵就是唱着这首歌阔步走向抗日最前线的。可他没有告诉夫人,台儿庄战役打响前,蒋介石下了死命令:不成功,便成仁!
1939年秋,李宗仁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实行战略转移,将第五战区司令部迁到了湖北的老河口,甘复随之转移。1943年6月,甘复的女儿降生于这里。看着刚刚出生的女儿,甘复对夫人说:我们要抗战到底,收复大好河山,让我们的孩子不再流血牺牲,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一年,甘复将军已经52岁。
唯有牺牲多壮志。在驻扎老河口的6年中,第五战区部队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保卫了大片国土,使民众免遭日寇蹂躏。抗战胜利之后,甘复将军荣获中国国民革命政府“抗日英雄”勋章,并晋升一级军衔。如今。第五战区司令部旧址已成为老河口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间正道是沧桑
八年抗战,甘复与夫人离多聚少。想起很多战友都战死沙场,他感到有责任继续保卫祖国,建设和平国度。多少次,他和夫人一起在静谧的月光下,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可是好景不长,1946年年初,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内战爆发。随后,各地掀起反内战的高潮。
1946年7月,看到国民党政府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甘复和800名国民党将领一起联名上书蒋介石,要求立即停止内战。他在多家报纸刊登退出国民党的启事,并退出军界举家迁往上海。1949年年初,国民党政府溃败前曾经拉拢甘复等一些原国民党将领撤退到台湾,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婉言谢绝,原因很简单:他们想建设新中国!
退出国民党后,甘复用自己戎马一生的积蓄入股上海永安公司。这是当时规模最大并在国外享有一定声誉的“环球”百货公司。1949年,历经时局动荡的民族资本家们,很多人在彷徨中选择了离开上海,但是上海永安公司没有走,而是配合解放大军,在南京路升起了第一面红旗,迎接上海解放。在永安公司工作期间,甘复还利用业余时间为家境不好的邻居孩子免费教授立体几何和英语等课程。他说,新中国需要有文化的人去建设。那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脱下战袍,没有战争,不再流血,生活平静。他对家人说,几十年浴血奋战不就是为了今天大家能过上好日子吗!这就是一个军人的初衷。
天有不测风云。刚刚解放的上海百废待兴,然而接踵而来的却是一场令人恐惧的肃反运动。甘复也被调查谈话。本来满怀喜悦和信心投入祖国建设的将军,顿时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
1954年的夏天十分炎热,可将军的心却是冰凉的。农历中元节前的一个夜晚,他和夫人哄睡了小女儿后,双双跳楼自尽。“士可杀不可辱”的军人气节促使将军选择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将军留下一叠用“老刀”牌香烟壳写成的遗书,第一页写着“恩爱天妻”,“天”意即恩爱夫妻不到头。将军离世不久,他11岁的女儿被迫远走他乡,投亲靠友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20岁出头的儿子被打成“右派”,发往青海劳动改造。
将军的骨灰永久寄存在上海西宝兴路殡仪馆,后来殡仪馆拆迁,因其儿女均在外地无法联系,骨灰被殡仪馆认定为无人认领而集中处理。那以后的日子,他们一双儿女的境遇是可想而知的,幸运的是他们都坚强地活了下来。
2010年8月中旬,将军的女儿第一次带着她的小女儿一家前往河北保定,在父亲放飞理想的地方——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怀想和纪念父亲以及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那一天,天空下起滂沱大雨,将军的女儿站在写着父亲名字的纪念铜柱前,情不自禁地泪如雨下。离开父亲几十年了,今天女儿觉得离父亲很近很近……
她在心灵中与父亲对话: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先辈们的夙愿已经实现,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战火已经离我们远去,您和所有先烈的大国崛起梦想正在实现……
是啊,中华民族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太多的感受,爱国一家亲,正在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将军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今天是我们来基地训练的第二天。但是我们有些人还同样犯错误,还同样被教官骂或是被腰带打,但我相信只要认真听从教官讲解,严格遵守纪律,就会有成功的时候。
上午我们去“飞夺泸定桥”。泸定桥是用两条铁链,中间放着几十块木板下面是一汪深水。我前面的几个人过泸定桥之后,我向她们询问过桥的心情,听她们说完以后,我的心像十五个吊桶在打水——七上八下的。我慢吞吞地走上去,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我一上桥就觉得木板与木板之间的距离很宽。等到系好安全带之后,我胆战心惊地跨过了第一个木板,小心翼翼地走着。到了最中间的时候,我往水中看了一下,水很深,我心惊胆颤的打了个抖,两手发软,眼前一片漆黑,但我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我不放弃,我知道只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终于,到了对岸,我心中的大石头落下了,长长地呼了一口气。等我转过头看到了其他班级的同学们把自己身体吊在了铁索上,然后像一只虫子一样爬过去,一种叫敬佩的心情油然而生,刚才的害怕被赶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我们还需要经历多少的训练磨练才能向军人一样呢?我不禁要问自己。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去尝试,因为我知道有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的我相信: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的。
风雨过后见彩虹
幸福过后是悲伤
悲伤背后有幸福
经过一次暴风雨的洗礼,似乎懂了很多,思想成熟了,面对挫折能够坦然面对,别且很快的把自己从悲伤地漩涡里脱身而出,人生坎坷,每一次的失败,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原本生活就像一张白纸,如果一生没有如诗如画的精彩经历,白纸就是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我想说,我的生活原本就是白纸,是生活之墨让我变得有光泽,重要的在于白纸上的诗画是否有欣赏的人去欣赏,人的一生也不过如此。
一个作家如果没有知己去欣赏自己的作品,其实就是一种悲哀,如果有能够读懂自己的读者,这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种幸福。那么人得一生没有知己,而他的一生就像白开水一样。
往往阴霾过后晴天肯定到来,心情也不过如此,悲伤和痛苦不是无止尽的,我们需要的是时间调整自己,对于每个人来说或长或短。风雨过后定能见到彩虹,一场大风大浪的侵袭只是短暂的,大风大浪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同时卷走了曾经和过去的一切,风雨退潮时,又给给与新的生命和新的开始。
幸福过后是悲伤,犹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样,过于麻痹自己,陶醉在幸福里,幸福离去后,带来的一定就是悲伤,幸福没有结果,也没有期限,靠自己去创造和把握。自己就是掌握幸福的舵手,幸福就像大海中漂泊船。往哪个方向走能更早的靠岸,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过于麻痹大意,容易翻船。风雨过后见彩虹。只有付出了,承受自己该承受的一切,再大的风雨也不过是一瞬间的过眼烟云,而自己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只有肯付出,肯创造机会,懂得放弃该放弃的,拿起属于自己地。懂得更好的给自己创在机会,付出辛酸的汗水会得到好的成果。
人的一生没有什么能放得下和放不下的事情,只是自己的心胸是否宽广,思想是否开阔。对待感情生活也是如此,今生有缘能相聚,无缘相守,证明缘分还未到。上辈子千百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短暂的相聚。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不能相守只能说上辈子没有修炼够。在错的时间认识错误的人并无什么遗憾。在错误的时间认识对的人是不幸,在对的时间认识错误的人是遗憾。在对的时间认识正确的人是今生的幸福,才能有完美的结果。感情不能强求什么,其实感情这东西很微妙,没有几个人能知道感情到底是什么。感情因灵感而存在,因感觉而生存。其实都是自己心里在作怪。
拿起一段感情是不知不觉的拿起的,过程简单又容易。关键取决以自己是否想走入对方的生活。而能够放弃一段感情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结果就要看自己是否能离开对方,是否舍得离开对方,是否真的愿意放弃。其实想开了也就简单容易多了。
感情是什么?在我的到脑力定义的感情就是时间。任何人一开始都是陌生的,时间就是培养感情的摇篮,人和人接触时间长了都会产生感情,比如友情、亲情、爱情等。一半取决于自己定义的类型不同所以定义感情的方向不同罢了。而另一半是对方愿意选择那种情?双方磨合后,才能达成最终的结果。
爱人是唯一的
亲人是永远的
恋人说不准的
情人是暂时的
弗·亚·克留奇科夫1924年生于伏尔加格勒,毕业于全苏法律函授学院和苏联外交部高等外文学校,熟知德语和匈牙利语。1951—1954年在高等外交学校长达三年的正规学习,为克留奇科夫日后步入政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克留奇科夫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了24年之久,其中有17年担任情报侦察机关的领导工作,前3年任第一总局的第一副局长,后14年任第一总局局长。1988—1991年间任苏联克格勃主席。大将军衔。1989年10月被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90年起任苏联总统委员会成员、苏联安全会议成员。l991年8月作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主要成员遭到逮捕。1994年2月根据国家杜马决议获大赦。
作者用大量笔墨叙述了联盟解体前后苏联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并直言不讳地阐述了个人的看法。1990年12月,第四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就联盟问题在全国进行全民投票的决定。作者认为,提出联盟问题本身就具有挑拨性质。绝大多数公民对苏维埃国家是满意的,它的存在是一种合乎自然的状态。1991年3月17日为此进行了全民投票。当时提出的问题是:“您认为有必要保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为能完全保障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和自由的平等主权共和国的新生联邦吗?”在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摩尔达维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一系列共和国,尽管官方当局不重视全民投票,但参加公决的人数还是超过全国人口的76%,他们对问题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结果超出了反对派乐观的预测。然而,这种宝贵的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991年初,苏联社会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激化,族际关系呈紧张状态。作者认为,在苏联政局不稳定的区域内,就人们的情绪而言,可以假设性地将他们划分为三类。第一类,竭力否定苏联、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约占5%一10%。第二类,坚定拥护苏联、拥护社会主义选择的,约占l5%一20%。第三类,表现消极,等待观望,倾向不明朗的,有近70%。但是,在关于苏联的问题上,态度消极的那部分居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赞成保留苏联的。作者写道,“苏联这艘大船,在无舵无帆的情况下航行,故而受到各种力量的左右而摇摇晃晃,最重要的还是谁居于上层。党的、苏维埃的和经济的积极分子,其中不乏有经验的专家、行家、职业革命家、学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工农业和科技企业的领导,以及中央的领导,大家都处于茫然状态,被破坏力量的强大宣传机器和领导与管理国家的瘫痪机制的无所作为搅得糊里糊涂”。正是在这样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戈尔巴乔夫彻底走上了破坏联盟的道路,走上了摧毁苏联社会政治制度的道路,走上了让在当时条件下惟一能够发挥稳定作用的苏联共产党退出政治舞台的道路。
当时,苏联国家政权机关还没有失去对部分大众传播媒体的控制,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利于开展保留联盟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当时有相当数量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赞成保留联盟的。1991年12月签署的别洛韦日协议是联盟解体的催化剂。作者认为:“如果说戈尔巴乔夫与此没有直接的关系,至少他也为此积极促成了条件的成熟,因此他对联盟的毁灭是负有直接责任的。”作者在担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后来又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有机会经常同戈尔巴乔夫接触,但他对戈氏的印象很快就由大体尚好向坏的方面转变。一方面,戈尔巴乔夫口口声声说要忠于苏联共产党,并对身为党员感到无限荣耀;另一方面,他又用自身的行动给党带来一次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戈尔巴乔夫的言行不一变得越来越明显,使许多人都感到困惑不解。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戈尔巴乔夫以他的政策使苏联失去了所有同盟者和朋友,把它的地位从超级大国降到二流国家的水平,失去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影响和分量,成了可怜的乞讨贷款的国家。”作者对联盟国家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在对联盟解体痛心疾首之余仍对未来充满信心。
作者在书中还以相当可观的篇幅叙述了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社会背景和经过。在作者看来,苏联的计划体制已经中止,一个又一个的中央部委相继结束了自己的活动。但是,却很少有人对苏联社会失控的情况表示不安。每逢开会,不管是大会还是小会,人们高谈阔论,大谈市场问题。似乎市场是避难的法宝。它可能拯救国家,摆脱一切苦难。作者认为,在1991年8月以前的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里,当改革处于最急剧的时期,苏联已经出现经济危机的征兆。遗憾的是,许多人不知道摆脱困境的出路何在。1991年8月4日,当苏联已经临近崩溃的边缘时,戈尔巴乔夫却到南方去休假。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苏联高层人士,或口头或书面不断向休假中的戈尔巴乔夫报告国内日益恶化的紧张局势,并对稳定国家形势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但是,戈尔巴乔夫只是说一些无足轻重的空话。对日益失控的国家局势,正如作者写道:“苏联总统或者无能为力,或者不想预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拯救国家”。在非常紧急的条件下,帕夫洛夫、巴克拉诺夫、舍宁、亚佐夫、博尔金、国防部副部长弗·阿·阿恰洛夫和瓦·伊·瓦连尼科夫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格鲁什科等人,于1991年8月17日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聚会,讨论形势,试图寻找使国家摆脱危机的出路。与会者选派代表于1991年8月18日飞赴休假地面晤戈尔巴乔夫,要求他客观地评价形势,采取措施拯救国家,拒绝签署提交上来的联盟条约。作者认为:“从一开始,我们的行动就完全符合苏联宪法,是在苏联现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的,而那些企图破坏苏联的人,他们的行动倒是违法的。”作者经过理性的思考,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计划流产归纳为以下十条原因。第一,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动具有上层特点。大体上说,这是在政权的上层,在最高权力集团中的风暴,本来从行动一开始还可以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性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提出的行动纲领、它的告苏联人民书对人们说来是有吸引力的,是容易理解的,完全可以成为在当时一段时期人们的行动基础。第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未充分估计到群众对这个纲领和这次行动的潜在支持。第三,对所谓的民主运动的能力估计过高。当时,民主运动已开始失去自己在群众中的影响,尽管在某些社会阶层保存了阵地,但已不再有原来的锐气。第四,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组织性。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用在准备行动、理论说明和做解释工作的时间太少。第五,为了事业的胜利,必须同戈尔巴乔夫断绝关系。当时,他在群众中的影响和威信已经接近零。若是与戈尔巴乔夫隔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大大扩大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群众基础。第六,拖延召开最高苏维埃会议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致命的错误。第七,由于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战友的过错,苏联共产党到这时几乎失去了自己的战斗力。它已经失去了活动能力,无力阻止国家崩溃和解体。第八,没有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虽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有可能得到它们的许多支持。第九,加盟共和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对待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态度上,从加盟共和国方面看不出明显的反对立场,他们没有以适当的方式协调行动,潜力没有得到发挥。第十,调动军队,特别是战斗技术装备进入莫斯科是错误的决定。作者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以及它的行动所含有的正面意义总还是多于负面影响。作为一名读者,在这里我只是想客观地介绍作者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叙。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存在显然是极其短暂的,但它留给人的思索空间却是十分广阔的。
作者克留奇科夫被监禁长达三年半之久,其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著名的“水兵寂静”监狱中度过的。这对原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来说,一之间成为“阶下囚”,其命运反差是十分强烈的。然而,即使是在十分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也没有停止过积极的思考,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与追求。作者在狱中坦言:“我从来就没有过过安宁的生活。我的整个一生都是在操劳、工作和为祖国的利益而斗争。我过去和现在都将是一位爱国者。我过去为此感到自豪,现在也是如此。而说到富裕,乃至奢华的生活,我没有过过。我不想说,我过去生活得不好,但确实没有积攒下任何财富。”
在这本书中,作者还对匈牙利事件、阿富汗战争等问题做了比较详尽的回忆,为人们研究这些问题提供新的素材和视角。总之,这本书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思想含量丰富,可读性强。我愿意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年一度的三好学生评比。我是班里的中队委,怎能坐视不理?自然我也不甘示弱的报了名、写了稿。哎呀,要上台了,该怎么办啊?我不免有一丝紧张。听着别的同学滔滔不绝的讲述着。我突然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不参加了吗?不行。都到这了,总不能半途而废了吧?参加吧。
现在宣读投票名额。李明13票,刘林12票,赵丽10票……哎我落选了。这太不公平了,平常我是这样努力。这次怎会……现在我离三好学生只有一步之遥了。我大失所望,眼里的泪水还在打转。我毕竟是中队委啊,怎会输给一个普通同学呢?要上语文课了,我怀着沮丧的心情上了课。下课时老师好想看懂了我的心思似的,把我单独叫道了办公室。“先坐下吧。”老师给我倒了一杯茶,摸了摸我的脑袋,含情脉脉地说,“琳琳,你是不是还在为落选的是伤心啊?哭能解决问题吗?要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毕竟会经历一些挫折。关键是不要轻言放弃,摔倒了就要爬起来。你一定要用百分之百的信心加上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挑战困难,也许你就会成功。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老师支持你!”听着老师这样给我娓娓地讲述着。我心中雨过天晴,我热泪盈眶,我一定会站起来的!我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今后我一定会用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昨天下午,我正在家里写日记,只听外面狂风大作。我便去问爸爸:“爸爸,今天的风为什么刮得是这么厉害?”爸爸说:“看来要下场大雨喽。这可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我口上说知道了,可心里想:老爸啊老爸,你这不是废话吗?傻子都知道夏天狂风后准要下大雨的。可我问的是为什么风刮得这么厉害。你的回答可真是牛头不对马面,气死我了!
过了一会儿,只听外面的风刮得是越来越大,我打开窗户一看,这风可真称得上是小型沙尘暴,满天飞舞着塑料袋和尘土。我的头刚往外一伸,谁知钻了一眼的沙子,心想:气死我了!破沙子,你们等着瞧好了。看看你姑奶奶我的手段。我拿了手纸只轻轻一下,沙子就被手纸降服了,接着又跑到了垃圾桶的怀抱里了。
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豆大的雨点从云朵姐姐的身上跳到大地妈妈的怀抱里,让小草喝个饱,让玉米、水稻、芝麻茁壮成长,让大树把“蓄水罐”装得满满的。可是有喜也有忧,让我们不能放风筝,不能在大树爷爷下避雨。最可气的是原来准备回老家吃饭的我和爸爸也出不去这个门了。心想:死雨、破雨,下得可真不是时候呀。
到了六、七点钟的时候,雨渐渐停了,我的日记也写好了。我打开电视机,刚看了一集,爸爸过来对我说:“雅儿,这集看完了先不看,练一会儿琴,我到楼顶去凉快了。”可一转眼爸爸就从楼上冲了下来:“雅儿,快!快上楼!雨过天晴,有彩虹出现!”我听到有彩虹,心想:长这么大,我还没见过真的彩虹呢。立刻向楼上奔去。
到了楼顶一看:哇塞!这就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虹啊!定眼一看,不对呀,七彩虹明明就是有七种颜色组成的,可为什么从这里只能看到红、黄、绿、紫这四种颜色呢?可能是离得太远了吧。
乔治六世生于1895年12月14日,是英王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的第二个儿子。虽然一出生便贵为王室后裔,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乔治六世的童年却并不如常人所想象的那般幸福。由于出身王室,乔洽的父母基本上没时间悉心照料他,缺少母爱的成长环境给他的童年蒙上了一层阴影。5岁以前的乔治说话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的流利自然,但是在1900年他5岁生日那天,他的父亲认为他应该受到严格的训练以符合他的身份,于是写信给他,“你现在已经5岁了,我希望你将努力做到服从并能立即按照你所被指点的去做,尽早的开始这样做,你就会发现这十分的容易。”他的生活自此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从那以后,在家庭教师的强迫下,自小就是左撇子的他不得不改用右手写字,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患上口吃。他的兄弟姐妹们任意取笑他的结巴,并且模仿他,拿他开心。他开始慢慢变得内向,不愿与人说话。而父母却将他的沉默理解为顽皮,把他的害羞看做一种情绪。久而久之,乔治的口吃越来越明显。后来他遍访名医,并按照他们的治疗方法去做,然而全部无效。这样的结果更加打击了他的信心,他的口吃甚至变得更加严重。直到他遇到澳大利亚裔语言矫正专家莱纳尔·罗格,他的口吃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罗格根据乔治口吃的发病原因,因势利导,并辅之以呼吸训练等,使他基本上得以完成大型演讲。
乔治的另一个苦恼,是每天要花上好几个小时做夹板治疗。乔治五世是罗圈腿,并将其遗传给了儿子。国王考虑到这个缺陷将与乔治未来的地位不相称,因此请人精心制作了一个精致的用做矫正的夹板。等到乔治9岁时,他开始每天将夹板固定在两条腿上,来矫正他的罗圈腿。由于年龄较小,加之夹板又紧又重,乔治经常疼得直哭,以至于专门负责每天晚上给他套上腿夹的男仆芬奇都于心不忍,让他卸下夹板睡觉。但是后来,国王发现此事,他把芬奇传唤到图书馆,且站起来,撩起裤腿,指着自己的两条向外弯曲的腿大发雷霆:“如果那孩子长大后腿变成这样,那就是你的过错。”因此,年幼的乔治一直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他后来在“二战”中表现出的坚毅的性格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腿的缺陷,加之后天的口吃,他在童年时成为同伴们的笑柄。这使他慢慢形成了胆怯、缺乏自信的性格,而这些心理障碍又加重了他的口吃,导致他在公众面前无法很好的表达。因此,乔治虽出身王室,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幸的童年。
历经艰辛的婚姻
1909年乔治被送到海军当学员,并在其后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海战——日德兰海战。“一战”后,乔治被送到剑桥的三一学院攻读一年。1920年,他被受封约克公爵,开始代表国王处理一些公务。1921年,为了使贵族与平民增加接触,他设立每年一次的“约克公爵野营活动”,组织贵族学校的学生和年轻的工厂工人一起参加远足和比赛。而正是在野营活动中,乔治遇到了他的真命公主一伊丽莎白·鲍斯·莱昂。
鲍斯·莱昂家族居住在苏格兰乡村一座具有四百多年赝史的格厄默斯城堡中,那里风景秀丽。伊丽莎白·鲍斯·莱昂是思泰斯默和金霍恩伯爵最小的女儿,在父母的细心听护和教育下,莱昂既活泼可爱,又知书达理。因此,乔治第一眼看到她,就深深地爱上了她。在得到乔治五世的同意后,乔治便兴高采烈地向莱昂求婚。但是,面对王子的求婚,莱昂及其家人并没有受宠若惊,尤其是莱昂的母亲认为,去过那种肩负王室责任的生活,对于自己刚刚20岁无忧无虑的女儿来说,似乎更多的是一种折磨而不是幸福。但作为一个开明的母亲,她并不想强迫女儿,而是要让女儿自己决定。莱昂面对这_人生的最重要的选择也十分犹豫。他说话口吃,在公众面前显得慌张,手足无措。但他长相英俊,为人憨厚、真诚,并没有贵族子弟的那种纨绔之气。同时,母亲的顾虑也不无道理。她从小在宁静的乡村别墅长大,习惯了恬静的乡村生活,而如果同王子结婚,就不得不搬到繁华的都市伦敦生活,从而陷入无穷无尽的王室礼仪活动中,去交际、应酬。这样的生活与她的理想的乡村田园式的宁静生活不相符合,因此,面对乔治的求婚,她还是毅然地摇了摇头,委婉地对王子说:“我对此毫无思想准备。”面对莱昂的拒绝,生性腼腆的乔治并没有放弃,而是用抽着来换取莱昂的爱。最终在经历了两次拒绝和近两年的浸长等待后,莱昂声称已经为成为王室的一员所要作出的牺牲有了充分准备,并答应了乔治的求婚。
然而好事多磨,这桩婚姻并没有就这样完美收场,而是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因为在乔治生活的时代,英国王室成员必须与其他王室成员联姻,而不能与平民结婚。而莱昂虽然是苏格兰王室的后代,但她本人毕竟是一介平民。因此部分贵族和教会人士认为,这桩婚姻是不能成立的。然而,大多数人对这桩婚姻持积极的态度并且理由充分。首先,“一战”后各国之间关系复杂,再强行要求各国王室相互通媚是不切实际的,王妃最好在英国姑娘中选择。另外,乔治当时只是王位的第二继承人,就一般情况看,基本上没有可能当上国王,因而他的妻子也就谈不上当王后,他们所生的后代没有可能继承王位。因此,莱昂虽然是平民也可以当王妃。由于支持者言之凿凿,论之有据,反对者也被说服,最终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1923年4月26日,在历经干辛万苦后,这对有情人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刚成立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全程直播了这场盛大的婚礼,使这一对新人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乔治王子与一介平民莱昂的结合也被视为王室进步的表现,受到广大民众和新闻界的一致好评。二人婚后育有两个女儿,即后来的伊丽莎白二世和安妮公主。全家人相处和谐,其乐融融。然而,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这一家人宁静和谐的生活。
继承王位及修复王室形象
因为乔治是国王乔治五世的次子,按照英国法律,英国王位由国王传其长子,如无长子,则由其长女继承,作为王位的第二继承人,乔治基本上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老国王乔治五世于1936年去世后,他的长子,即乔治的哥哥,爱德华继位,称爱德华八世。爱德华虽很小就被立为王储,但他对王室事务却并不感兴趣。他厌恶繁琐的宫廷礼仪和规矩,向往平民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1911年他16岁时,被授予威尔士亲王的称号,在盛大的仪式上他却显得郁郁寡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甚至不顾父亲的劝阻,坚持到法国和普通士兵一起战斗。1931年,爱德华与一位30多岁的美国妇女辛普森夫人相识,为这位美国女人的妩媚、聪明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爱德华继位后,仍然对已经离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夫人痴情一片,并且希望王室能够接纳她,但遭到王室的拒绝。英国教会、英国及英联邦的政治家们都支持王室的立场。首相鲍德温劝他,这样会损害君主立宪制完好的名声,这也未能改变他的主意。他曾想叫辛普森夫人以平民的身份与他结婚,而不要任何爵位,也被拒绝。当时各国的新闻媒介都曾大量报道这一带有传奇色彩的政治新闻,但英国却只字不提。为平息这场因为婚姻引起的政治危机,他不得不选择退位这条唯一的出路,展现了现实版的“爱江山更爱美人”。1936年12月10日晚间,爱德华八世在广播中宣布退位,后迅疾前往法国与辛普森夫人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