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业政策的理解(精选12篇)
古今中外,在一国完整的金融体系中,不仅包括商业性金融,也客观存在着与之对称、平行、并列和互补的政策性金融。为了区别于商业性金融,我们应该基于制度的视角来科学界定政策性金融范畴(制度内涵)。其界定标准主要体现在政策性金融的业务对象是否“强位弱势群体”1这一基本特性上。亦即凡是既处于强位又属于弱势范畴而需要金融特别支持的产业、地区、领域、项目或群体等,都应该属于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对象和制度安排的范畴。对强位弱势群体的投融资倾斜和扶植服务也是政策性金融的“政策性”的集中体现。这里,所谓“强位”,是指符合政府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政治意图,关系到国计民生而需要政策性金融扶植的产业、领域和群体,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战略性的重要地位;所谓“弱势”,是指金融需求主体或融资对象由于自身的、历史的和自然的等特殊原因,造成其在一定的经济环境条件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融资、参保方面的劣势或特别弱势的状态。
商业性金融是主要服务于强位强势群体即所谓优质客户的营利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则是专门服务于强位弱势群体的非营利性金融。所谓政策性金融,是指在一国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强位弱势群体为金融服务对象,以金融资源配置的社会合理性为目标,运用种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或信贷、保险(担保)的可得性和有偿性为条件,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金融制度安排。从政策性金融概念的外延来看,或者说从制度结构或业务形式而言,政策性金融制度体系是由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和业务体系两部分所构成。即政策性金融不仅主要是指政策性银行,而且还包括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制度承载体;不仅主要是指一切规范性意义上的政策性贷款,而且还包括一切带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如住房储蓄、社会保障保险存款)、投资、担保、贴现、信用保险、存款保险、农业保险、公益信托、基金、利息补贴、债权重组、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管理等一系列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活动的总称。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政策性金融制度的主要承载体,是由政府发起或出资,以某种特定政策性金融业务为其基本业务活动的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机构和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谓政策性银行,系指由一国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起、出资创立、参股、保证或扶植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其经营目标,专门为强位弱势群体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为贯彻、配合政府特定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法律限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某种特殊政策性投融资活动,从而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稳定、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管理工具的专业银行。
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现出的是2014年7.4%经济增长率的担忧, 对国民经济整体下行采取的措施。货币政策则是保证通胀、CPI等指数在政府预估范围内。
对养殖饲料业来说, 政府应该还是鼓励行业扩张、资本切入的, “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 776亿元”, 虽然倾斜于中西部发展, 倾斜于铁路、钢铁等产业, 但透露出的信号是中央对未来还是带有预期。同时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让更多金融资本流向实体产业。
2 养殖饲料业稳增长与调结构
这几个成为了当前被解读的热点。但有一个疑问:有多少企业能够做到自觉调结构?我们所见到的的饲料企业转型, 哪怕是从2013~2014年禽料转猪料, 也是被市场逼迫的选择, 这个选择甚至是集体性选择, 导致出现新的不平衡。多数情况下, 都是在增长出现问题时, 选择调结构。这就是矛与盾。
3 养殖饲料业的创新机制
2014年以来的养殖饲料领域的创新内容, 集中体现在两大领域: (1) 养殖饲料生产资料的电子商务 (2) 农牧业金融领域创新。前者包括一些预混料添加剂企业产品的网络销售, 包括天猫淘宝等商城, 还有猪e网推出的“猪易商城”, 爱畜牧推出的“爱畜牧商城”等, 呈现“平台+销售商”的势头。这些实践者在“双十一”、“情人节”也进行大幅度的促销活动, 也能取得一定的销售成绩。后者以大北农为代表, 推出“农富宝”等小额存贷款及其它金融工具, 这些极大程度上让饲料企业与养户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固;甚至在金融领域能取得突破。
4 环保问题
对于金龙汽车(600686.SH)来说,今年的9月可谓“有点烦”,在刚刚公布的“骗补榜”上,金龙汽车控股45%的子公司“苏州金龙”位居榜首。这一事件除了将对公司今年的业绩造成影响外,还引发金龙汽车股价连续下跌,且至今仍未恢复元气。
所谓“骗补榜”,是指财政部联合3个部委在今年对93家车企展开为期9个月的调查发现,当中涉及新能源骗补的车企高达72家,甚至连东风、一汽、上汽、广汽都榜上有名,但金龙汽车子公司首当其冲。
骗补事件的发生对金龙汽车造成的影响有多大?面对股价下跌,投资人信任不再,金龙汽车打算如何挽回投资人的信心?就相关问题,金龙汽车方面向《投资者报》记者做出一些解释。
因骗补损失近8亿元
那么,苏州金龙为何被相关部门认定为骗补?公司究竟骗了多少钱而位居“骗补榜”榜首?
苏州金龙骗补的形式属于“有牌无车”,在申请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时,苏州金龙还有1683辆车截止到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办理了机动车行驶证。这1683辆车的补助金额是5.2亿元。根据相关规定,被认定为骗补后,不但领不到补助金,还要被处补助金额的50%作为罚款。
这就意味着,苏州金龙要为这次骗补承担将近8亿元的损失,并且从今年起被取消补贴资格,等到被有关部门界定整改成功、核查验收合格后才能恢复补贴资格。
因被处以巨额罚金,苏州金龙打算大力缩减成本来应对危机,公司在工厂车间下发《深入开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活动的通知》。计划强力节约成本的苏州金龙甚至打算让领导干部带头降薪,具体实施方案是公司高层领导降薪30%,中层领导降薪10%,干部采取末位淘汰机制。
既然连领导干部的薪水都减少了,骗补事件曝光后对苏州金龙是否产生了严重影响呢?
金龙汽车对《投资者报》记者只是承认“财政部通报公布后对苏州金龙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公司还补充道:“但苏州金龙公司的生产经营仍有序进行,目前苏州金龙销售、采购等各项业务活动正常开展,各类展会正常参与,国内客户的交付和出口海外的装船发货均正常进行。”
那么,苏州金龙骗补,为何上市公司金龙汽车股价跟着下跌?二者关系有多近?
苏州金龙是金龙汽车的子公司,后者持有苏州金龙45%的股份。金龙汽车由厦门金龙联合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公司、苏州金龙公司3个大车企,以及几个小车企所组成。
苏州金龙所生产的海格牌客车是金龙汽车的主推电动车产品,而苏州金龙亦是金龙汽车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承担公司。苏州金龙2015年共生产22564辆客车,其中新能源客车占10540辆。整个金龙汽车2015年共销售新能源汽车18434辆,可以看出苏州金龙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占比高达55%。
母公司一月市值减少12亿元
18434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使得金龙汽车在2015年共获得近58亿元补贴。这笔补贴款让金龙汽车获利不少,公司2015年净利润为5.3亿元,同比涨幅近一倍,新能源业务的快速增长是这一业绩的主要推动力。
眼看新能源业务越来越重要,取消补贴资格显然会对公司造成不小的影响。那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当初苏州金龙为何会去“骗补”?
金龙汽车向《投资者报》表示,子公司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理解和执行上出现偏差,导致可能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公司将深刻吸取此次事件教训,强化对子公司的监督管理,督促企业进一步规范经营。
但在汽车专家凌然看来,苏州金龙“骗补”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有利于竞争,得到巨额补贴后公司的资金回流加快,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其竞争力。二是得到大批补贴款可使得它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在一个新产业里站住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在这两个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很多企业就会卷入到这个潮流中。
生产一辆新能源汽车能拿到多少补贴款,而使得这些企业“铤而走险”去骗补?按照财政部的补贴政策,生产6~8米长的汽车可获得国家补贴30万元,8~10米的补贴40万元,10米以上补贴50万元。苏州市则与国家标准按照1:1的比例进行补贴,也就是说苏州金龙生产一辆电动客车将得到60万元的补贴款。
甚至有传言,有的地方政府也将纯电动车作为自己的政绩工程,因而也就对车企的骗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补贴政策不断变化,补贴款会逐步减少,去年一些企业集中生产新能源汽车,上牌汽车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除了苏州金龙外,财政部在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中,还点名了吉姆西、五洲龙、奇瑞万达、少林客车等五家典型问题企业。
作为被点名对象的母公司,金龙汽车受到的影响尤甚。公司此前股价走势较平淡,长期市盈率已不足15倍。9月7日,其股价收盘于13.66元。骗补事件曝光后,公司股价连续下跌,9月26日收盘于11.64元。不到一个月间,近12亿市值灰飞烟灭,显然投资人担心这一事件将明显影响公司业绩 。
在此情况下,如何挽回投资人信心?金龙汽车对《投资者报》表示:“我们首先将加强与相关部委的沟通,积极整改,以争取无问题的车辆可按原政策由中央财政继续予以补助及恢复中央财政补贴资格;二是采取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沟通合作等措施,保证苏州金龙营运资金的需求;三是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
骗补是个复杂的问题
一家上市车企内部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很多业内人士都知道苏州金龙“先上牌后产车”的行为,这样做的并非苏州金龙一家,如果按严格意义上骗补去考察车企,大部分的车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
记者看到前几日几大部委公布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骗补和违规谋补汇总表》中,所调查的93家车企中涉及骗补的高达72家。甚至连东风、一汽、上汽、广汽等都榜上有名。
除了苏州金龙这类有牌无车行为,有车缺电、标实不符、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终端闲置也被认定为骗补。一汽、上汽、江铃等车企就是因终端闲置被认定为骗补。
由于金龙汽车的“三龙”均独立经营、运作,作为母公司的金龙汽车对苏州金龙并没有太多干涉、管控权,在前述上市车企人士看来,金龙汽车或多或少有些冤。
前述上市车企也因被认为有车无电属于“骗补”。之所以如此,这家车企内部人士说,由于整车厂并不生产电池,所生产的整车是不带电池的。国家电网成立一种服务机构来购买电池,公交公司的电动车在没电的时候可以去换电站换电池,但电池的所有权是国家电网的。今年2、3月间,财政部组织了一次核查,他们是从财务的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因为从财务报表的数据上看,公司并没有采购电池的成本,出厂的时候卖给客户的价格里也没有含电池,所以也被认定为骗补。
“但我们认为应该分成财务流和实物流两个流向来看。按照实物的这个流向来说,我们是有电池的。而且北京市政府鼓励以租赁电池的方式运营纯电动车,我们是要向国家电网去租电池,是由国家电网来做这个出租电池的业务。”该上市车企内部人士对记者说。
还有一种骗补方式是,客车厂自己注册了一个租赁公司,然后把所生产的电动车卖给自己的租赁公司,等这批电动车完成上牌之后,把电池拆下来再装到下一批生产的电动车上。
而在这位上市车企内部人士看来,之所以产生这些五花八门的骗补方式在于补贴政策本身也有漏洞,较明显的在于与运营不挂钩。2013至2015年的补贴政策主要针对购置补贴,并不是运营补贴。于是后来又将终端闲置也作为骗补行为,也算是想补上这个漏洞。
眼下,国家正计划逐步减少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直至取消,届时车企骗补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但取消补贴将使车企经营前景不明,前述车企内部人士对此就较为担忧,“电池的价格很贵,采购一个电池就占到了整个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成本,没有补贴车企肯定亏损。”他说。
他认为,电动车没有传统燃油车运营方式灵活,若是客户买这样的车还比传统燃油车贵,很可能就不会选择电动车了。没有国家的补贴,新能源汽车未来将不会有现在的发展势头。
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在宗教问题上的一项基本政策,本文分析了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并且澄清了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认识的几个误区.
作 者:刘金凌 作者单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4)分类号:B91关键词:宗教信仰 自由 政策 误区
答:(1)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发展的基础一穷二白,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施城市化战略,实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1952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50多美元,工业产值份额不足10%,农业就业份额高达83.5%,各项改革与发展中所需的发展要素和资源大多有农业供给。在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我国逐步走向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半个多世纪的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农业为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农业自身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过程。21世纪初,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基本建设成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策略。我国也进入了逐步消除城乡差别,转换成城乡二元经济增长模式,加速二元结构向现代一元经济社会转变的新时期。农村的发展在全社会已形成共识,我国也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和层面力推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
(2)时代意义::①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与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而且是由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的。②从历史经验来看,农民安居乐业对于国家的稳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③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国家长治久安也才有可靠的保障。我们必须从巩固工农联盟、加强国家政权基础的高度,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工业反哺农业、更多地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④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⑤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⑥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减少贫富差距。
2、新时期农村发展模式应在哪些方面进行转变?
答:①从资源利用方式角度来看,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②从微观层次的农业经营组织变化来看,中国农村发展将会打破小规模均田制格局,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③从农业比较效益的变化角度来看,中国农业发展将会实现由弱质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
④从地域性和组织性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将由就地为主向跨地区为主转变,由自发为主向有序流动为主转变。
⑤从农民收入增长及受其影响的生活水平来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实现了由追求解决温饱问题向追求小康生活目标的转变。
⑥从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国正进入由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和由城乡分割向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
3、我心中的“新农村”。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前三者都已消亡唯存中国。西方学者研究发现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自古注重教育,圣哲辈出,故文化绵延千古而不绝。国运家道
从尧舜设立司徒主管教育注重伦理道德到清朝一共四千多年,其中虽有元朝蒙古人、清朝满洲人入主中国,但都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未曾中断。特别是清朝前期的几位帝王积极弘扬传统教育,雍正帝自身更是儒释道三教的大通家,所以清朝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年,并非没有道理,但末代帝王疏忽教育,因此国势日衰,最终导致国家败亡。
由国到家。中国可能是世界上家训最多的国家,例如《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太傅仔钧公家训》、《温公家范》等等,这些家庭教育菁华录无疑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古语道“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看到如今的社会现实我们都感触良深,昨日一夜暴富,今日却成阶下囚,表面上有各种各样原因,但实际都是缺少教育使然。再看一下家运不衰的人,第一位是孔子,不管怎么样改朝换代,孔子的后代始终都受到人民恭敬,不但中国人恭敬,连外国人都恭敬,孔德成到了美国,也受到美国政府的特别礼遇;第二位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家的后裔代代都出人才,从宋朝到现在九百多年家道不衰。如此天壤之别难道不是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吗? 出将入相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渴望成就一番事业,教育是入世前必经的阶段。从小学到大学,学习各类基础与专业知识,丰富见闻,增长学识,在此所体现的便是教育在培养专业化人才的塑造作用。
如果“将”比作大刀阔斧的管理者,“相”比作心思缜密的领导者,能够兼具管理者和领导者思维才是综合人才,自古出将入相的典型人物有诸葛亮、范仲淹、曾国藩,无疑都震古烁今,心揣家国天下的情怀。
西城区教研员在描述考生选拔标准时曾言“度众生登彼觉岸,抱寰宇入我襟怀”,国家希望考生都能够成为施惠众生弘扬正道,心量广阔怀揣天下的人才,无疑这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更者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美国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一世纪无疑是中国人的,但中国需要“产出”什么才能使“四海讴歌,荫受其福”呢?
决定是教育。内圣外王
“淡然于心内,超然于物外”。林语堂先生曾说:“每一个中国人的社会人格理想都是儒家,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当我们实现了自己“出将入相”的社会人格,更不能忘记另一个作为自然人的我。
“教育”成就完全的人格。按照《说文解字》的定义,“教”为“上所施下所效”,“育”为“养子使作善也”,教育自始由终“道一以贯之”。但当教育没能回归本源,没能开发孩子自心的真意纯善,没能使学人找到真正的自我,那么无疑培养出的学生就只是做题工具而已。若泯灭本心,没有思考和探索,“教育业”显然退落为“畜牧业”。
教育具体如何影响人呢?在物外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在心内
完成“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自我超脱,这是教育的至高境界。用《庄子》的话概括为: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以下简称“应用指南”)解释的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但从目前企业实际工作来看,向职工低价售房、将外购商品作为福利发给职工通常也是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处理的。需要说明的是,应用指南中是将非货币性福利和职工福利费同归属于职工薪酬,但对二者又采取了分开核算的方法,即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属明细科目设置中建议设置“职工福利费”和“非货币性福利”两个明细科目分开核算。而非货币性福利是否应该归属于职工福利费统筹考虑,应用指南并未给出说明。
2009年11月,财政部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以下简称“《通知》”)作出了具体解释: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1)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暂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职工疗养费用、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防暑降温费等。(2)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以及集体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劳务费等人工费用。(3)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4)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包括离休人员的医疗费及离退休人员其他统筹外费用。(5)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本通知各条款项目中的其他支出。
从《通知》中的规定来看,职工福利费的范围包含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福利两个部分内容,其金额的提取规模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即非货币性福利的预提数额应纳入职工福利费的提取规模之内。
二、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核算的理解与政策把握
根据应用指南的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实行价税分开核算的情形下,账面产品的售价并不包含增值税税额;第二,小规模纳税人在实行简易核算办法条件下,虽然在存货采购环节实行的是价税合一模式,并没有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反映,但其产品销售业务仍然采取不含税售价和增值税分开核算的办法,只不过其适用的征收率水平有别于一般纳税人;第三,企业将自产的产品对外销售时,其价内税金额通常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反映、或者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只有资源税在企业某些产品存在二次加工的条件下会出现计入“生产成本”科目的问题。由此可见,将销售环节的增值税计入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做法缺少政策方面的支持。从另一方面看,按照公允价值反映产品成本或者期间费用,意在账面尽可能规避掉此类业务可能产生的“盈利”。但从实际核算的影响看,除非在当期产品全部用于职工非货币性福利发放且没有期初产品库存的条件下,或者用于职工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的产品单独核算,否则当期企业账面仍会产生所拥有的“盈利”。需要说明的是,将含有增值税额的公允价值计入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不仅对增值税价税分开核算的规定存在误解,而且在账面上客观产生了“技术性”亏损数额的事实,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将含有公允价值的增值税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会使产品成本包含增值税税额。解决的办法是冲销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中含有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即按照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科目。
核算举例如下:具有一般纳税人身份的甲企业2013年1月应付职工工资总额及其福利费1260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及其福利费882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及其福利费252000元,产品销售人员工资及其福利费126000元。企业将自身生产的新产品空气净化器作为福利发给企业全部员工,其出厂价格共计440000元(不含税售价),其中,生产工人工资应分摊308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应分摊88000元,产品销售人员工资应分摊44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冲销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中含有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结转代扣个人所得税款54000元中,包含企业非货币性福利而应由职工负担的个人所得税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同时,按照该产品的出厂价格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期末,按照规定的成本计算方法结转本期全部产品销售成本共计2280000元中,包含企业非货币性福利部分的产品销售成本。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三、企业低价向职工出售住房核算的理解与政策把握
与企业直接向职工发放住房补贴不同,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职工出售住房属于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目前普遍建议企业在出售住房时,应将企业补贴的金额分别情况处理: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职工在购得住房后至少应当提供服务年限的,企业应当将补贴金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在服务年限内平均摊销,根据收益对象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未规定职工在购得住房后必须服务年限的,企业应将补贴金额直接计入出售住房当期损益。
此类建议至少在核算中忽视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企业将购进或者自建的职工住房出售给职工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置行为,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
第二,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低价向职工售房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3号)规定:单位在住房制度改革期间,按照政府规定的房改成本价格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职工因支付的房改成本价格低于房屋建造成本价格或市场价格而取得的差价收益,免征个人所得税;单位按低于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出售住房给职工,职工因此而少支出的差价部分(职工实际支付的购房价款低于该房屋的购置或建造成本价格的差额),应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显然,文件并未在政策方面支持按低价向职工售房少支出的差价部分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处理。
第三,企业与买房职工所签署的劳务服务年限协议对低价售房并不存在税收方面的任何影响,即当年应负担的个人所得税款及其企业所得税款都应该在当年完成缴纳。将低于成本的差价先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而在后期按照企业与买方职工所签劳务服务协议分期结转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并无任何实际意义;而从另一方面讲,企业低价向职工售房属于非日常发生业务,其给企业带来的账面损失自然不能列入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而应当以“营业外支出”科目列支。同时,还应该反映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属“非货币性福利”明细科目作金额增减。其理由是:低价售房虽在国家税务总局相关文件中规定按照“工资、薪金总额”计征税款,但此项业务的实质仍应定义为非货币性福利补贴。将“偶发”的补贴金额计入工资、薪金总额进行核算反映并无实际意义且与费用核算规则相悖。
举例如下:丙企业购入住房160套向职工低价出售。该企业有资格买房的职工共160名,其中管理人员20名,销售人员10名,生产一线职工130名。丙企业向三种职工出售的住房买价分别为60万元、50万元、40万元;而出售价格分别为48万元、40万元、32万元。假定所有职工均在本年度中购买了住房。企业在实际售房时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收到的售房款全部存入银行,同时结转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款24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售房结束,结转低价售房损失金额1380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四、企业将外购商品以福利形式发给职工核算的理解与政策把握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及其应用指南中都并未涉及企业以外购商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的问题,只是《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第二十五条规定了“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并同时规定了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应以公允价值计量。
笔者认为,对于此类业务的会计核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第一,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将货物用于职工福利应当视同销售货物,就是属于所得税款计算中的应税收入项目,换句话说企业应该负担相应的所得税费用支出。
第二,企业外购商品初衷是作为销售而采购或者为了进行福利发放而采购,因而并不存在后续的生产消耗并形成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问题,自然不会存在按照公允价值及其受益对象,预提非货币性福利并计入相关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账务处理问题。
第三,由于企业外购商品初衷是作为销售或者就是为了进行福利发放,因而企业购进商品时是作为“库存商品”增加处理的,其后期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时候应该是作为“库存商品”出库处理,并将其金额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从核算的角度看,不建议企业在预提福利费时单独将外购商品的公允价值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同时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的“非货币性福利”明细科目的作法,是因为这种操作会引起非常突出的问题:虚增或叠加了企业存货的价值,同时虚增或者叠加了企业的营业成本,且企业不会由于此类业务的出现而带来任何的现金流入实惠。因而剔除非货币性福利预提,采取将其数额从“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的“职工福利费”明细科目转入“非货币性福利”明细科目,是一个比较稳妥的做法。这样做还有一个理由,非货币性福利是纳入职工福利费进行总额控制,即在预提职工福利费时应将其考虑在内。
举例如下:某一般纳税人乙企业2013年1月将外购商品作为福利发放给本企业职工。该商品每件不含税售价100000元,增值税率17%。企业发放的非货币性福利数额为进货成本83000元。企业发放福利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当期发放工资时,结转代扣个人所得税款51200元中,包含企业非货币性福利发放而应由职工负担的个人所得税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人格塑造;
2013年近700万大学生毕业生步入社会,进一步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大热点。在庞大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应该成为每个大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用人单位对劳动力需求除了某些实践能力以外还有一定的品质需求,因此,基于就业与创业人格塑造的培养更应该引起广大大学生的关注。
一、就业、创业与人格的关系
(一)就业与创业
就业,直观上就是指进行有关社会劳动以获得相应的报酬的过程。而创业则是指一个人对既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过程。
(二)人格
人格也称为个性,源于希腊语Persona,直到今日,人格的定义已达五十多种。Allport曾经提出: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个人特有的思想和行为。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人格应该是一种思想,其次是一种行为,其中,稳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性。
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人格塑造现状与问题
文化名人余秋雨说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文化知识不等于文化素质,文化技能更不等于文化人格。离开了关爱人类的基座,哪怕他们浑身书卷气,满头博士衔,文化人也是这社会上无可无不可的一群。”这段话无疑在向我们昭示人格与知识同样重要,甚至一定程度上,人格比知识更胜一筹。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对科学精神的训练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是不够的。许多大学生在做事情时,包括一些重大问题的处理上有太多主观臆断,缺乏严格的逻辑与扎实的数据。其实,不论一个社会发挥到何种地步,健康的人格始终是社会的主流元素,始终会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
三、大学生塑造人格的案例及对策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个人简介:韩璐,男,26岁,陕西渭南人,大学生村官,2010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现任白水县西固镇团支部书记,另负责白水苹果的外销。
先进事迹:韩璐同志自毕业以来,经过再三思量,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条路。他从实际出发,通过仔细研究取证,在当地开创了苹果销售的新模式,月收入4万多元,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福利。其先进事迹被刊登在大秦网、渭南日报、华商报等多家报刊及网站,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通过分析发现,韩璐性格趋于外向型与高责任型。作为一名比较成功的人士,他的突出人格特质在促进创业成功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人格塑造的办法
1.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下大学的教育更应当在坚持文化课程教育的同时,坚持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为支撑,对学生展开道德教育,用浓郁的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进行感染,形成优良的大学文化,充分彰显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要逐步加强学生的责任心,因为高度的责任心是信誉的保障。前人的理论研究表明:高度的责任心对于个人创业的发展极为重要。而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更要勇于承担责任,具备锻炼自己的毅力,这是迈入成功之门的关键
2.激发大学生成就动机。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数据库,并定期跟踪成功大学生的发展情况,可让他们回校或者跨校进行心理方面的交流会,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工作价值观。同时学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成就动机,让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起努力奋斗的品质,从而在就业和创业的苦难时期一直支撑着自己去努力奋斗。从韩璐的事迹可以看出,创业成功的人士重要人格因素在于需要强烈的成就动机,这也是就业和创业的必要前提。
3.加强自我个性修养。良好人格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首先,大学生应该足够自信,不断提高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更加趋于成熟。其次,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消极情绪对自己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再次,要努力磨炼自己,克服不良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大学生。除此之外,像韩璐一样的大学生应当具有高度的外倾性。外倾性简单地说就是性格外向,乐于并且善于人际交往,现在社会的成功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人脉的建立。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广泛地参加课余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面,逐渐将自己从众多的同学中脱颖而出,使自己敢于面对重大的社交场合,能够灵活地处理师生关系。
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走出当前的困难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人格的综合塑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的首要方面,因此,需要得到多方重视。
参考文献:
1.关培兰,《大学生创业者积极心理资本与创业发展》[J].经济管理,2009
2.陈力,《心理科学研究方法》[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3.郭永玉,《人格心理学导论》[J],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M].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一作者简介:王洪洲,男,1980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讲师,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南京市;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教育;
第二作者:武宜忠,男,1973年2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
核电因其物理本质决定了“核安全是核电厂的生命”。在核电厂、核电管理和监督部门以及相关产业,营造和培育不同层次的“安全文化”才是保证国家核电安全的“命根”。
安全文化即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良好的安全氛围,企业全员同心同德、朝着一个目标——安全生产而努力,不仅取决于个人的行为习惯,而且与单位的组织机构及行政管理政策有密切关系,要建立好的安全文化,必须自上而下,从高层开始贯彻,运用政策及规定来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发挥员工自身的积极性,天长日久形成企业固有的安全习惯以及员工头脑中固有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是引导单位工作作风、个人工作态度及思维习惯的一个重要手段,它通过研究单位和个人的种种具体表现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是种责任,作为一名从事核电行业的工作人员,安全高效地运行核电厂,确保人员不受伤害、设备不受损坏是我们的责任;保证工作质量、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是我们的责任;一旦发生事故迎难而上、保护民众生命安全是我们的责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是一种态度,我们经常讲“安全第一”,这就是我们的态度,也是我们的原则。安全是保证我们事业顺利完成的法宝,安全是我们取得效益的前提,不重视安全的后果是无法估量的、是要付出沉痛代价的。不能把安全第一只放在口头,要实实在在的在思想里刻上安全第一,在做每件事前都要考虑安全,在工作的每时每刻不忘安全,严格按照按规章制度办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核电无小事,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充分发挥自己的屏障作用。
安全是一种经验。每出一个事故,都能总结一些教训,日积月累,就成了我们的规章制度。换一种说法,血的教训换来了我们的规章制度,我们靠规章制度来保证我们的安全。事故都是违章造成的,我们要树立防事故、保安全的思想,处处想在前、安全关口前移,真正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防止事故的经验,这样我们才会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我们经常在追问安全是什么,其实安全就是我们从事一切行为的基本要素与准则,是我们人生平安幸福快乐的基本保障,是一道永远也不能跨越的防线。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安全,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无论在何种岗位,都应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在工作中遵章守纪,按规操作,善于发现问题,排除隐患,只有这样,安全才会永远与你相伴。只要你不经意的忽视了安全,事故就会悄然而至,不经意的一瞬、一念之差、一个小小的隐患,都会酿成很严重的后果。
摘要:由于市场失效的存在,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来完善、矫正和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或缺陷,于是财政也就相应有了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增长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在明确财政职能范围的同时,也明确了财政与市场之间的互补关系。财政职能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市场调节基础上,并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其职能,不至于因决策和实施失误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市场失效 财政职能 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人类需要分为私人需要和公共需要,而资源配置正是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在不同用途、不同使用者和不同时期之间进行分配,通过对资源的有效和合理利用,生产出符合人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资源配置的目标是效率,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 和政府机制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地进行配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表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进一步表明在采取适当措施,如一次总付税收和转移支付之后,任何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仍然可以通过竞争市场机制的实现。当前提不能满足的时候,就出现了市场失效。
市场失效是指在市场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基础上,市场自身存在的无法有效配置资源,或虽能发挥作用、但是难以符合公平和效率原则的状态。主要表现为:(1)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品;(2)存在外部效应;(3)市场不能解决垄断和自然垄断;(4)市场信息不充分;(5)收入分配不公;(6)宏观经济波动;(7)市场不能纠正人们不合理的偏好,如有效品的使用。由于市场失效的存在,单靠市场调节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经济问题,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来完善、矫正和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或缺陷。市场失效集中表现在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以及不能自动地消除经济波动等三方面,所以财政也就相应地具有了这三方面的职能。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国家或政府分配社会产品、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而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增长正是财政职能的基本内涵。
(一)优化资源配置
优化资源配置是指财政通过自身的收支,引导资源的流向,提供公共产品,促进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状态实现的职责和功能,主要包括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配置。宏观上,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确保社会资源在公私两大部门之间的最佳配置。中观上,(1)调节私人部门内部资源配置结构,矫正其不合理方面;(2)优化公共部门内部资源配置结构,保证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一致。微观上,(1)解决私人配置效率低下问题;(2)强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提高其支出绩效。为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能,宏观上要科学确定财政分配的合理规模,在收入的筹集上量出为入,在支出的安排上量入为出;中观上,首先要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按比例分配资金,既要保证重点,又要兼顾一般,其次通过财政投资、参股或控股、税收、补贴额等手段调节私人部门资源配置结构;微观上,做好财政支出项目的抉择,选择合理的支出方式,并且运用适当的财政手段提高微观部门资源配置的效率。
政府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微观经济主体形成强约束,所以政府在这
方面的财政支出侧重执行资源配置功能。购买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等。社会消费性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事业费等,它们是国家实现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文教科卫方面,今年我国的教育支出预算为4132.45亿元,占总支出的9.97%,增长9.3%,科学技术支出预算为2529.91亿元,占总支出的6.11%,增长10.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为540.54亿元,占总支出的1.30%,增长9.3%,医疗卫生支出预算为2602.53亿元,占总支出的6.28%,增长27.1%,总共占总支出的23.66%,可看出我国对这方面给予了较大程度的财力支持,很看重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以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素质。国防方面,今年预算为7201.68亿元,占总支出的17.38%,增长10.7%,虽然已经大大增加,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目前的国防力量还比较落后,与所承担的使命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需要弥补。投资性支出包括竞争性项目投资、基础性项目投资和公益性项目投资等,竞争性项目是指那些经济效益较好、对市场信号反应比较灵敏、具有竞争能力的一般性项目,具有投资较少、建设周期较短、投资完全能够回收并能实现价值增值等特点;基础性项目是指具有自然垄断性、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且收益较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农业以及需要政府重点扶持的高技术产业和部分支柱产业等;公益性项目是指不从事生产经营的国防、政府行政机构、司法部门,科研、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环保和其他城市共用设施以及社会团体的投资项目。其中以公益性投资最先,基础性投资次之,竞争性投资最末。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公平收入分配
公平收入分配是指财政通过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调节,以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职责和职能。主要包括:(1)调节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2)调节社会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分配关系;(3)调节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4)调节代际分配关系。我国的基尼系数较高,迫切需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为实现该职能,可以(1)从体制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消除对农民的歧视,为全体国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平等的收入待遇机会;
(2)明确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必介入;(3)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提高工资透明度;(4)通过税收制度调节过高收入,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低收入者收入;(5)通过差别税制、公共投资、财政补贴等手段缩小行业、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6)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分配有着直接影响,对微观经济主体形成软约束,政府在这方面的支出侧重执行收入分配职能。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公债利息支出、国际组织捐赠支出和对外援助支出等。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其中社会救助属于最低层次,社会保险属于核心层次,社会福利属于最高层次,社会优抚属于特殊层次。今年我国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为6550.81亿元,占总支出的15.81%,增长13.9%,住房保障支出预算为2229.91亿元,占总支出的5.38%,增长5.3%,虽然都有所增长,但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亟待完善,尤其是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都承载着巨大支付压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
(三)稳定经济增长
稳定经济增长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变量与其他经济变量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调节社会总供求,以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责和功能。市场经济靠自身的价值规律调节容易导致经济波动,需要政府来进行宏观调控来减小这种波动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而财政是主要的经济手段之一,主要包括(1)调控社会经济总量,以实现经济总量平衡;(2)调控社会经济结构,以实现经济结构协调;(3)调节对外经济关系,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为实现该职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实行供求总量均衡的政策,比如自动调节机制(累进所
得税和转移支付制度)和相机调节机制(逆经济风向行事,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政策,经济疲软时采用扩张性政策,经济平衡时采用维持性政策);(2)实行供求结构性均衡的政策,投资需求过旺时实行低投资高消费,投资需求不足时实行高投资低消费。
还是在我不甚懂得什么是虚荣的高中时代,一位女老师有些不齿地评价我:“一个男孩子,虚荣心这么强!”我满脸诧异。虚荣?我虚荣吗”我只不过为了学习成绩排名,让老师把批错的几分加回去。难道,这就是虚荣?
如果这就是虚荣,那么我承认,从小我就是一个靠虚荣支撑着向上努力的人。我的要强,我的争气和努力,都是因为小小的虚荣。
還是在读小学的时候,我就沉浸在父亲向亲戚朋友炫耀我的满足里。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家里好几代都是农民。而我。从小就学习优秀,我的每个100分、每个第一名,都是父亲向亲戚朋友炫耀的资本。父亲总是满怀希冀地对我说!“你一定要争气啊,家里好几代都是拎锄头的,你要好好读书,跳出农门!”不光是学习成绩,就连我的书法和绘画(当时我确实练过书法,但所谓的绘画不过是涂鸦),父亲也拿给来家里做客的国画高材生看,对方回答:“比我的妹妹写得还好呢。”父亲便很是开心地笑着,并一次次向其他人炫耀。
也许,你们要说,我父亲也是一个虚荣的人。但我要说,虚荣未必是坏东西,就看你拿虚荣置换什么。
所以,从小到大,我都是拿虚荣来置换别人的羡慕和自己的努力、要强、不甘落后。我会因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成功而失落,但不会被虚荣心吞噬。
现在,每当文章发表的时候,我内心隐藏的虚荣也会得到满足。我承认,从初中萌发当作家的梦想的时候,我就一直被这个虚荣的目标所蛊惑——世界上没有哪个职业,比作家更能名利双收。
《佛祖在一号线》中曾这样描绘:“好的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儿吧。这一边。荷尔蒙、虚荣和欲望。宛如烈火,至死燃烧:那一边,悲悯、善与爱、人格修行。也可以永无止境。”
一个叫钱佳音的语文老师,在一篇文章里写道:“32岁的时候,我才明白虚荣其实是一个中性词,它就像赌博中的筹码一样无毒无害,关键是看你拿它去置换什么。如果你拿它置换现金、房产和官职,那么它永远不够用:如果你拿它置换勇气、尊严和自由,那么它立等可取。”
一、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的主线分析
1.注重政策引领,明确方向
从《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中可以发现,我国中小学国际教育得以快速推进,政策目标的引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价值引领、方向引领和方法引领等方面。
(1) 阐释我国中小学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以实现价值引领
首先是国家从宏观上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意义。例如,《课程改革纲要》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意。[2]《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其次是一些地方教育局更进一步阐释了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如山东淄博市教育局在《关于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是民族复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是推进我市教育改革开放和教育公平的创新举措,是我市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政策目标引领实践的重要作用。
(2) 建构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以实现方向引领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相关政策建构了系统而前瞻的三维目标体系和国家战略目标,不仅重视“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初步的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3]等三维目标,而且还提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实现世界和平的国家战略性目标。据此,很多中小学也根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操作目标,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目标。[4]因此,可以看出,相关政策对目标的构建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指明了方向。
(3) 搭建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框架以实现方法引领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制定的行动框架主要表现:一是“由上而下”的推动计划,是由国家教育部及省、市、学校逐级落实的行动路线。如,国家颁布《教育规划纲要》后,各省、市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围绕国际理解教育制订了一系列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二是在教育政策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行动路线,如《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常州市教办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学科渗透、校本课程、文化交流、校园文化”等途径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2.强化分工与合作,形成合力
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牵涉的不同层级的不同部门和机构,因此,各层级、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就相当重要,这也成为了中小学国际教育相关政策与文件的重点。首先是健全领导机构和机制体制,如《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与实施,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共同抓好贯彻落实。”其次是要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国际理解教育的组织领导和人员配备,成立国际理解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和落实国际理解教育实施工作;建立定期议事制度,及时解决工作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国际理解教育宣传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和整合区域教育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社区、地域优势,及时宣传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取得的阶段成果”。[5]
3.强调学校本位管理的推进方式,尊重差异
中小学校是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应然主体,因此“学校本位”的理念贯穿在《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等文件的始终。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执行的角度而言,国家的关于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最终需要通过学校来具体落实,回归到学校平日的课程与教学之中;二是,就学校实际而言,我国中小学水平参差不齐,条件各异,各有特点,因此需要政策引导和学校本位的双向推动。
4.发展多种实施渠道,凸现实效
在《课程改革纲要》中,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国际理解意识作为人文素养的内容之一,如“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6]的内容。由此,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渠道就有学科课程中的渗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等。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教育国际化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如“提高交流合作水平”中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而在地方教育局和学校的政策文件中,国际理解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又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工具,如“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深化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国际素养,现就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提出如下意见”。因此,中小学国际教育的途径就有“学科渗透、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等。
5.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为取得实效,相关政策均提倡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如,《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在地方教育局的文件中,“试点———总结———推广”也成了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范式,其做法是:“……开展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方案,选择辖区内几所国际交流工作成绩突出、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基础较好的学校先行试点……总结、推广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学校的成功经验,评选命名一批国际理解教育基地学校。通过典型培育和引导,在全市城区中小学较为普遍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评选命名一批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积极向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推广国际理解教育,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一定数量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色项目和品牌”[7]。
二、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内容的问题反思
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从无到有,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就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政策与文件的主要内容而言,其中有关推进方式、教师培养、评价考核、经费保障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内容。
1.促成了政府主导的“外加式”的推进模式
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已使得中小学融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例如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挫折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议题。虽然大多数学校和老师都希望通过将其融入到现有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中进行,不增加教学工作的负担。实际当中,我国也在这样做。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选文所占比例有很大增加。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分别有92篇和89篇,占课文总数的20%和16.8%,选材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内容对象多为西方发达国家。
2.低估了专业教师培养的难度
教师质量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述,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因此,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国际知识储备、较强的国际交流技能和较广的国际视野将决定着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效果。尽管在《教育规划纲要》的保障措施中也明确指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但是,在中小学实践中,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之大和培养专业人才之难是我国相关政策文件始料未及的。
3.忽视了评价制度的建构
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评价既是检验的标准,又是推进的动力。我国现有相关政策、文件仅从评选“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和开发国际理解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促进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而对“学校本位”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质量、学生学习的国际知识和国际视野等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4.淡化了经费保障制度的建设
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经费投入是物质基础。但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发展与教学、国际交流、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等活动的经费保障措施尚需完善。
三、未来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向
国际理解教育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国际意识和全球能力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因此,为了推进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推进模式、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等方面做出调整与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1.推进模式:内外结合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仅凭行政命令、政府主导、榜样塑造的政府主导的外加式模式来推进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校内在的动力。
2.教师提升:任务驱动
推动国际理解教育,教育人员的相关知识能力与意愿都是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的支持更是重要因素。教师在面临迅速变化的国际社会,如果自己无法具备正确的国际观,那就很难从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思考的刺激,以及引导对于不同文化的尊重,形成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因此,在教师提升方面,应提倡教师通过任务学习来提升教师的水平,因为任务导向型的学习是教师学习的有效方式,它融学习于任务之中、融理念于实践之中、融反思于活动之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现实中值得提倡。[9]
3.成效保障:绩效评价
教育政策的推动若缺乏具体、客观的指标加以对照,其实是很难展现其成果的。[10]因此,在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意见”中,应该建构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管理和咨询机制。
4.经费来源:多方筹措
目前各中小学经费不足是制约学校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因素之一。政府应重视经费的投入,可以通过重点学校的补助机制、专项计划申请和学校正式的预算等方式,与此同时,在经费的分配上,要顾及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也需照顾到薄弱学校的特殊性。当然,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多方筹措,保障经费来源。
摘要:作者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内容主线,并剖析其在学校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政策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主线,政策反思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初中).
[2]王远美、李晶.北京市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4]熊梅、李水霞.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教育研究,2010(1).
[5]常州市常教办.《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
[6]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小学3—6年级).
[7]常州市常教办.《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
[8]杨丽宁.学会理解与共存的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03(1.2).
[9]孙德芳.从外源到内生:教师学习方式变革走向[J].人民教育,2010(10).
【对就业政策的理解】推荐阅读: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思考07-10
关于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09-24
落实创业就业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10-15
就业派遣政策06-23
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单06-14
对税收政策的建议09-09
我国就业促进政策11-01
国家政策对企业的扶持07-16
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07-18
就业扶贫政策明白纸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