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达标卷(精选7篇)
一、基础训练营(3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单调
调整
空调
B.曲谱
弯曲
歌曲
C.荧光屏
屏风
屏障
D.蒙面
蒙骗
内蒙古
2.读拼音,写词语。(9分)
xī
shuài
dàn shēnɡ
jī
xiè
biàn lùn
()
()
()()
yuán
zhù
qīnɡ cuì
kǒnɡ bù
shè jiàn
()
()
()
()
nì
shí zhēn
()
3.选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与选项中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1)及其日中如探汤。()
A.赴汤蹈火
B.四菜一汤
C.柴胡汤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A.不尽然
B.不以为然
C.飘飘然
(3)及日中则如盘盂。()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望尘莫及
C.目力所及
4.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1分)
()马观花
()空见()
()而不舍
()根求源
无独有()
全神()()
声泪()下
()夷不屑
(1)意思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2)要学好一门语言很不容易,但只要有____________的精神,就
总会有收获的。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这两句诗的成语
是____________。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
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3分)
6.我哥哥学习很努力,他的理想是以后当个科学家,没想到高考却
落榜了,他心情很郁闷。我故意让他陪我去买书,走进书店后,我找到一本科学家传记,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9分)
7.《学弈》选自《
》。跟弈秋学下棋的两个人,最
后的结果不同,是因为前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
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8.《两小儿辩日》一文中两小儿因____________的问题而展开辩论。
“孔子不能决也”反映出孔子对知识持____________的态度,我们
可从中悟出_____________的道理。(3分)
9.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
(1)《表里的生物》一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这表现了“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主要特点就是用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
()
(3)《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英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写的。
()
四、阅读检阅台(26分)
(一)与死神抢时间 卧病榻攀高峰
一位身患绝症的高级知识分子,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国际计算学习界引起(轰动 震动)的论文和国内机器学习理论的开拓性专著。1997年2月,在做完这一切之后,洪家荣神态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洪家荣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国际著名机器学习专家。他的名字被美国传(zhuàn chuán)记出版社作为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列入世界名人录。
1996年洪家荣被确诊为癌症。这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没有完
成的论文,对他来说,论文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994年他在美国参加过一次计算学习理论会议。洪家荣后来谈到当时的感受:“会场上外国专家趾高气扬的傲慢态度,给我很大的刺激。坐在冷板凳上,我就痛下决心:一定要赶上他们,超过他们。”
手术后不久,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洪家荣就迫不及待地在病床上开始了工作,妻子流着泪劝(qiàn quàn)他:“看你都病成啥样子了,有什么东西比生命还重要吗?”洪家荣说:“这件事不做完,我不甘心。”
为了节省有限的时间,他(谢绝 拒绝)一切亲朋好友的探视。忍着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他把最后一点力气全部倾注到一页页的书稿上。1997年洪家荣终于为书稿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洪家荣在遗书中写道:“能够在临死前把《归纳学习——算法 理论 应用》献给祖国,我总算可以瞑目了。遗憾的是我不能亲眼看到这书出版,请烧一份复印的手稿陪我去吧!”(有删改)
10.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和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4分)
11.从画线句子中我们能够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合适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洪家荣说:“这件事不做完,我不甘心。”“不甘心”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3.从洪家荣身上你看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材料一: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塑料袋家族包括用塑料制成的快餐饭盒、包装纸、餐用杯盘、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易降解,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塑料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牲畜的健康甚至导致牲畜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塑料餐盒的土地不能生长庄稼和树木,还会造成土地板结,而焚烧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有毒气体,其中一种被称为二
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塑料餐盒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在高温条件下溶出的有毒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确实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消耗约3吨石油,那么我国一年仅生产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将近480万吨石油。
材料三:记者调查某超市19:15—19:35的20分钟内消费者的塑料袋使用情况,20分钟内共有57人付款,下面是他们使用塑料袋情况的统计图:
某超市19:15—19:35塑料袋使用情况统计
14.英国《卫报》评出的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3分)
(1)快餐饭盒、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不属于塑料袋家族。
()
(2)短文中“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和“光荣”这两处引号的作
用是相同的。
()
(3)“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消耗约3吨石油,那么我国
一年仅生产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将近480万吨石油。”句子中的“仅”和“将近”删去后句子的意思不会改变。
()
16.“凡此种种”说明不止一种,塑料袋的危害还有很多。你知道
塑料袋还有哪些危害?(至少说出3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材料二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运用这种说
明方法更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你喜欢材料三中运用统计图的这种表达方式吗?请说明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30分)
19.以“我发现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45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写出发现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注意详略得当。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C
2.蟋蟀 诞生 机械 辩论 援助 清脆 恐怖
射箭 逆时针
3.(1)A(2)A(3)C
4.走 司 惯 锲 追 偶 贯 注 俱 鄙
(1)司空见惯(2)锲而不舍(3)走马观花
5.(1)不可能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2)示例:只要有毅力,肯努力,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3)两个小孩儿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二、6.示例:哥哥,你看,哪个科学家在成功之前没受过挫折?你只要有信心,不断努力,就一定会实现你的理想。
三、7.孟子•告子上 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诲 三心二意,不认真听讲
8.太阳离人远近 实事求是 示例:学无止境
9.(1)√(2)√(3)×
四、(一)10.震动 chuán qiàn 拒绝
11.妻子对洪家荣的关心 不合适。改后没有原句语气强烈,表现不出妻子对洪家荣的关心程度之深。
12.示例:他在美国参加计算学习理论会议,会场上外国专家趾高气扬的傲慢态度让洪家荣受了很大的刺激,他要为祖国争得荣誉和尊重
13.示例:爱国敬业、无私奉献。
(二)14.塑料袋
15.(1)×(2)×(3)×
16.略。
17.列数字 示例:我国每年因生产塑料袋而消耗的能源多
18.示例:喜欢。因为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数据,便于进行数据间的比较,从而发现问题。
五、19.思路点拨:先确定写发现了什么,再写清楚发现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注意一些细节性的东西要写详细。
例文略。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
基础百花园(40分)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著作
著名
见微知著
B.空调
单调
宏观调控
C.凶恶
憎恶
恶贯满盈
D.屏风
屏障
屏住呼吸
二、读拼音,写词语。
(10分)三、选出与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1.及其日中如探汤。()
A.赴汤蹈火
B.浩浩汤汤
C.固若金汤
2.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A.泰然自若
B.不尽然
C.截然不同
3.及日中则如盘盂。()
A.鞭长莫及
B.过犹不及
C.及瓜而代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10分)司空见()
()而不舍
声泪()下
()马()花
追根求()
无独有()
见微知()
全神()()
1.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的精神。
2.遇到问题我们一定要有()的态度,这样才能有更
多的收获。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
(6分)1.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那些定理
定律
学说的发现者
创立者
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
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2.我没说我不喜欢
玛琪急忙说
她很想知道那些有趣的学校是怎么回事
六、按要求写句子。
(8分)1.真理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
①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是人类解开未解之谜的金钥匙。(仿写句子)
科学,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训练营(14分)
七、日积月累。
(6分)1.爸爸是个科学家,他整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我劝他休息几
天,爸爸引用《礼记》中的话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保持进步啊!”
2.我的书法是爸爸教的,爸爸看到我写的字比他的好看,不禁
引用《荀子》中的语句赞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科技小组的同学的实践探索停滞不前了,为了鼓励他们进行
创新变革,科技老师引用《周易》中的语句对他们说:“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分)《学弈》告诉我们,做事要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
《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观察事物、看待问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让我们懂得了真理的诞生源于敏
锐地__________,坚持不懈地___________,深入地__________;
《表里的生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的形象;《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
小说的魅力。
九、主题交流。
(4分)六(2)班正在举行“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会,下面给出了正方观点,请你写出反方观点。
正方: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利大于弊”。首先,科技提高
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类摆脱了忍饥挨饿的境地。其次,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脑的普及,使得地球日益
成为一个村;手机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第三,科技保证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开发解决
了人类的能源危机。可见,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展示台(46分)
十、课内阅读。
(8分)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
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
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
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
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
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__”。(2分)
蒙着(mēng méng)
蜇(zhē zhé)
2.找出选文中的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2分)
()——()()——()
3.用“____”画出文中“我”的语言,这些句子都是________
句。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2分)
A.“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
B.“我”不怕失败,执着追求。
4.小时候,我们也会对某些现象疑惑不解,请你写一写自己的疑惑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外阅读。
(13分)洒满汗水的“路口”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①“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
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
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②“顶峰”的路上吗?不
尽然,事实上,所有成功者无不在寻找“路口”的过程中洒下
了大量汗水。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梯子上摔下
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向爱因斯坦,可谁想到,爱因斯坦已经
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疼痛,正思考着另一个问题:“我为什么
会笔直地摔下来?哦,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
动。”这一个小小的事故给他研究“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
启发。
也许你同时想起了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瓦特与蒸汽顶
壶盖的故事吧?这三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人能对日常生
活中最普通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有重大发现和发明。这三个主
人公都被后人称为③“科学巨匠”,他们是否三生有幸、福星
高照呢?请大家想一想,谁没见过重物下落呢?谁没见过沸腾的开水产生的蒸汽顶开壶盖呢?谁没见过从高处摔下来的物
体呢?为什么真理没被我们发现呢?
一个一心想当飞行员的男孩来找空军上将,问他怎样成为
一名飞行员。上将没有回答他,而是带他一起去郊游。回来后
他对男孩说:“我发现四件小事会妨碍你成为飞行员:一是你
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二是你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
里;三是由你做记录时,你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四是你把我的住所门牌号记错了。你说,人们会把一架飞机交给一个这样的④‘细心人’吗?”
事实证明,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1.文中引号的用法分别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④______。(2分)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或反语。
D.表示特定称谓。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内。(3分)
(1)吓得慌了手脚,不知道如何是好。
()
(2)非常幸运,遇到极为难得的好机遇。
()
(3)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
3.短文题目中的“路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顶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原文中用“ ”画出短文说明的观点。与这句话意思
最接近的一句名言是()(2分)
A.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D.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5.短文为了说明观点,选择了两类事例,一类是正面的,另
一类是反面的。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例子,并在括
号内用“正”“反”注明它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4分)
事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事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事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事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十二、习作展示。
(25分)题目:未来的____________(学校,我,一天……)
要求:1.畅想未来,把题目补充完整。
2.大胆想象,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写一个有趣的科
幻故事,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记录下来。
第五单元 达标检测卷
一、A
二、诞生 机械 领域 恐怖 争辩 干脆 经纬
援助 射箭 阻拦
三、1.A 2.B 3.C
四、惯 锲 俱 走 观 源 偶 著 贯 注
1.锲而不舍 2.追根求源
五、1.,、、、,、,,“ ” “ ”。
2.“。”。
六、1.①难道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吗?
②真理没有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
2.詹天佑是工程师。
3.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4.示例:化解愚昧的灵丹。
七、1.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2.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八、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从不同角度 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科幻
九、示例: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
比如手机、电脑等娱乐设施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人情越来越淡薄。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使一部分青少年患上了“网络成瘾综合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有些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科技发展弊大于利。十、1.méng zhē
2.答应——拒绝 丑恶——美丽
3.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为什么呢?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问 A
4.示例: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月亮为什么会晚上出来?太阳和月亮能同时出现吗?
十一、1.A B D C
2.(1)惊慌失措
(2)三生有幸
(3)一碗水端平
3.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成果
4.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用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A
5.爱因斯坦从梯子上摔下来,他不关心身体,而是有了新发现。(正)
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正)
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正)
男孩因为不细心而不能做飞行员的故事。(反)
十二、例文略。
一、主题达标。
(24分)1.读拼音,写词语。(9分)
腊八这天,吃着nóng
chóu()的là
bā
zhōu
(),嚼上几口腊八蒜,怎么吃也不nì
wei()。大年初一,男人们去qīn
qi()家拜年,小孩子们去逛庙会,看赛jiào
chē()、赛luò
tuo()。yuán
xiāo()节更热闹,人们rán
fàng()biān
pào(),看花灯,分外开心。
2.找出下面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画上横线。(4分)
(1)花生
胶枣
榛子
栗子
青菜
(2)放鞭炮
贴对联
吃团圆饭
穿新衣
买杂拌儿
(3)清明节
中秋节
七夕节
妇女节
重阳节
(4)藏戏
川剧
黄梅戏
京剧
戏剧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3分)
4.读一读,连一连。(3分)
寒食节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穿针乞巧
七夕节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禁烟火,吃冷食
5.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把相应节日的字母填入括号里。(5分)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5)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二、主题探究。
(12分)1.填空。(5分)
(1)看年画,猜寓意,写成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过年时,碗摔碎了,要马上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年了,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5分)
(1)《北京的春节》一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沈从文,文章详写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情,略写准备材料这件事。()
(3)《藏戏》这篇文章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藏戏的形成过程,略写了藏戏的舞台搭建。()
(4)《寒食》这首诗主要写了寒食节的来历。()
(5)《十五夜望月》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3.课外我也积累了很多思乡的古诗,我能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两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主题讨论。
(4分)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①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
②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大舞台(35分)
四、课文片段阅读。
(15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选文所描写的老北京过腊八节的两个习俗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者对它们进行了________(详写 略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分)
2.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这句话把腊八粥比作____________,写出了熬腊八粥的材料__________。(3分)
(2)透过腊八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年。(3分)
A.团圆喜庆
B.福寿满堂
C.五谷丰登 D.财运亨通
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写出了大人们为过春节而准备的东西极为丰富。
B.“万象更新”写出人们筹备这些东西的主要目的是要在新年时显出新的气象。
C.这句话详写了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大人们忙碌的身影。
D.这句话通过写大人们过春节的准备,说明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寄予了美好的愿望。
4.对文中的“京味儿”语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杂拌儿”指外形不规则的干果。
B.“零七八碎儿”指干果零散不全。
C.“玩意儿”指玩具。
五、课外阅读拓展。
(20分)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手脚()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4分)
结实
健康
伶俐
灵敏
2.短文写了端午日的穿新衣、用雄黄酒写王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民俗,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3分)
3.短文中,作者写龙舟竞赛时插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一句,有何作用?在正确说法后面打“√”。(4分)
(1)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盛况。
()
(2)正面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
()
(3)留有“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想象。()
(4)留有“空白”,看读者是否知晓梁红玉水战擂鼓的故事。()
4.短文通过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展示了当地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3分)
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
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C.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
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的民族精神。
5.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请结合你对端午节的了解完成下列各题。(6分)
(1)请你说说“端午节”的来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你认为这样做有何意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新视角(25分)
六、习作展示。
一年里,我们会度过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你最喜欢哪一个传统节日呢?这个传统节日你是怎么度过的呢?请结合家乡的节日风俗写一写。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详略得当。③
450字左右。
第一单元 主题训练卷
一、1.浓稠 腊八粥 腻味 亲戚 轿车 骆驼
元宵 燃放 鞭炮
2.(1)青菜(2)买杂拌儿(3)妇女节(4)戏剧
3.示例:甜甜 香气四溢 好吃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尽情
4.寒食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禁烟火,吃冷食
七夕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穿针乞巧
中秋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月,吃月饼
5.(1)E(2)A(3)B(4)C(5)D
二、1.(1)喜上眉梢 连年有余 喜从天降
(2)岁(碎)岁(碎)平安
(3)万事如意年年高
2.(1)√(2)×(3)×(4)×(5)√
3.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示例:我赞同观点①,因为像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赏月等传统节日活动,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发扬,应该大力保护。
四、1.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详写
2.(1)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丰富多样
(2)C
3.C 4.C
五、1.结实 伶俐
2.龙舟竞赛 捉鸭子竞赛 龙舟竞赛
3.(1)√(3)√
4.B
5.示例:(1)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遭保守派贵族谗言攻击,最终被放逐。屈原因理想无从实现,自投汨罗江而亡,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人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一系列活动纪念屈原,于是形成了端午节。
(2)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六、思路点拨:首先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然后结合家乡过节的风俗写一写你是怎样度过这个传统节日的。
写作时,要注意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题目叫《少年闰土》。这篇文章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少年闰土”这个题目是选入课本时,编书的人给起的名字。小说讲述的是作者长大后回到故乡,听说要与年少时的玩伴闰土见面了,他非常高兴,回忆起童年趣事,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自然段所写的事情,并不是鲁迅亲眼看见的,而是闰土讲给鲁迅后,鲁迅想象的一幅画面。一个小男孩,手里握着钢叉,刺向一只偷瓜的动物。作为当年还是个小男孩的鲁迅,一定对这个情景非常向往,所以闰土讲的这个事,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回忆的一开头,眼前就浮现出这么一幅画面。
生:老师,什么是猹?
师:鲁迅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猹。这是鲁迅自己造的字,以前字典里没有,鲁迅把它写到文章后,它就出现在字典里了。字典里说,这是鲁迅小说里的一种动物,喜欢吃瓜。闰土在给鲁迅讲这种动物时,说的就是“查”这个音,鲁迅听音编字,就编出了“猹”这个形声字。后来,鲁迅说,这种动物可能是獾。你们知道獾什么样吗?
生:我在电视里看到过,身体长长的,满身油亮亮的毛。
师:(师在黑板上画图:一只獾在瓜地里吃瓜,一个小男孩手握钢叉扑过来)这就是鲁迅想象的画面。
生:老师画得太像了,这个画面真生动。
师:是鲁迅把这个片段写得生动。你们在写文章时,也要这样描写出画面来,不仅会让文章有美感,更会让文章变得生动。
读课文,故事中有画面
师:(继续朗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的外貌描写非常精彩,不是老一套的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圆圆的脸蛋一笑俩酒窝儿,而是写出了人物的特点。“紫色的圆脸”,知道为什么是紫色的吗?
生:因为闰土生活在海边。
师:你读得真仔细,你一定记得课文开头的那句话:“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海边日照强烈,大人的老皮一晒就黑,小孩的嫩皮却变得紫红了。闰土是一个健康朴实的农村少年。
师:(继续朗读课文第六至七自然段)从这部分开始,进入了课文的重点内容,闰土开始讲啊讲啊讲个不停,鲁迅变成了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听众。这部分描写闰土对鲁迅讲捕鸟的事情。现在,你们一定都不做这样的事情了。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就这样捕过小鸟。在地上用木棍支起一个箩筐,在木棍上拴一根绳,然后在筐下撒一点小米粒,我拉着绳子藏在一边,等小鸟一走进筐下吃米,就拉动绳子,把小鸟扣在里面。(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图:一个用木棍支起的箩筐,一个孩子拽着拴住木棍的绳子)
生:哈哈,真有意思。
师:不过,我那时候笨,每次不是拉绳子太早就是太晚,总也罩不住鸟,好不容易罩住了,掀起箩筐伸手去抓时,聪明的小鸟就趁机逃了。
生:鲁迅小时候真笨,他都不会抓鸟,闰土多厉害呀!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鲁迅虽然不会抓鸟,可他后来成为了一位伟大的作家。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不过我们没有认真去发现。
师:(继续朗读课文第八至十五自然段)闰土给鲁迅讲的事情,深深吸引着鲁迅,这些都是鲁迅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
生:鲁迅为什么不自己去看一看呢?
师:我们现在学习的这篇课文,是鲁迅九十年前写的,而这篇文章里发生的事情,又要再往前数三十多年,是清朝末年。那个时候,人们外出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出去玩一次,可不像现在那么容易。如果从沈阳到海南,我们现在可以乘飞机,三四个小时就能到,要是坐马车,要走上一年呢。所以,闰土讲的事情,才对鲁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形状各异的贝壳、奇怪的跳鱼,这些都是鲁迅从来没有见过,甚至是没有听过的。
生:“鬼见怕”和“观音手”的贝壳是什么样子的?
师:我也没见过。这都是农村孩子给贝壳起的外号,外号常常很生动,很形象。“鬼见怕”一定长得奇形怪状很吓人,而“观音手”这种贝壳就像人的手一样。读到这里,你们可以联想曾经见过的贝壳。(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图)
生:我在海边捡过贝壳,确实是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特别有意思。但我从来没见过闰土说的会跳起来的鱼,鱼怎么能跳起来呀?
师:也许是闰土看错了,鱼并没有长脚,可能是随着浪花在水面跃起。不过,在闰土这个小孩子的眼里,就是跳起来了。对同样是孩子的鲁迅来讲,鲁迅就更感觉到新奇了。(师在黑板上画图:一只长了脚从浪花中跳起的鱼)
品结尾,平淡中寓深意
师:(继续朗读课文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
生:鲁迅从来不出家门,肯定对什么都有兴趣。
师:你为什么说鲁迅从来不出门呢?
生:文章的倒数第二个自然段里,鲁迅写“只看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鲁迅站在院子里,抬起头,就只能看到院子上方的天空。
师:你真细心。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比喻。鲁迅也会走到院子外面去玩,但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一种受到束缚、渴望自由的感觉。那个时候,城里的孩子,能玩的游戏,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师在黑板上画图:一座四方的高墙中,一个戴着眼镜的孩子抬头望着天空)
师:你们看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这篇文章的结尾写得很平淡,你们认为结尾写得好吗?
生:既然是鲁迅对闰土的回忆,这段记忆这么深刻,结尾应该写得抒情一点。
师:那你说一说,结尾应该怎么写呢?
生:哪能只写闰土送“我”的东西呀,也应该把“我”送给闰土的东西写出来。
师: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也觉得奇怪,为什么结尾不写得抒情一点呢。但我现在想明白了,并且认为这句话写得太精彩了。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不写“我”送的东西是什么,而只把闰土送的东西写清楚吗?
生: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深,鲁迅就不提自己送的东西了。
师:情谊深,互赠礼物,更应该把“我”送了什么东西写出来了。
生:是因为鲁迅没记住自己送的东西是什么吧?
师:那鲁迅会写出来,他忘记自己送了什么东西。你们读一读,闰土送给鲁迅的东西都是什么,然后想一想鲁迅又会送给闰土什么,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我知道啦!闰土给鲁迅讲捕鸟的事,给鲁迅讲贝壳的事,他知道鲁迅对小鸟和贝壳都很感兴趣,于是就送给鲁迅这些新奇的东西。童年的鲁迅,得到新奇的礼物,当然会印象深刻了,所以他要在文章结尾强调令他难忘的贝壳和鸟毛。
师:说的真有道理,闰土送给鲁迅的东西,就可以用“新、奇、特”三个字来形容。但鲁迅送的东西,对自己来说,就是很一般、很常见的了。你们抬头看黑板上的这幅画——
(附插图一幅)
师:一个孩子被困在高高的墙内,他只能看到四角的天空,对于外面的世界全然不知。他看不到形态各异的美丽贝壳,也看不到能窜出水面的跳鱼,既没有捕捉小鸟的经历,也没有在深夜手捏钢叉刺猹的记忆。你们说,这个孩子在想什么呢?
生:(纷纷回答)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不想做井底之蛙。他渴望自由……
改题目,思考中有领悟
师:现在,我们假设这篇课文没有题目,如果让你取题目,应该叫什么呢?
生:就叫“我和闰土”吧,又简单又明了。
师:如果叫“我和闰土”,应该写的是鲁迅和闰土之间发生的事情,两个人物同等重要。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写这样的事。如果你一定要叫这个题目,也应该把闰土放在前面,因为闰土是这篇文章的主角。你们想一想,鲁迅要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意思?
生:鲁迅写的是闰土的知识特别丰富,应该叫“知识丰富的闰土”。
师:“知识”这个词,是指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闰土知道的事情多,但这些并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亲身经历,你能换个词儿吗?
生:(思考)是见识吗?
师:对,就是见识。闰土知道的这些事情,叫见识——亲眼所见的知识。那你改一下你的题目吧。
生:见多识广的闰土。
师:好!我觉得这个题目比“少年闰土”好,因为它准确地概括了人物的特点。但同学们在起题目的时候,都是围绕闰土所讲的事情来写。你们看黑板上的这幅图,站在高墙内的孩子渴望到外面的世界去玩,也许他想长出一双翅膀,像鸟儿一样飞起来。
生:我想到了,这些有意思的事情,都是在高墙外面发生的,应该叫“高墙外的世界”。
师:这个题目真好,又准确,又有深意。不过,根据文章的内容,我认为题目叫“高墙外的天空”更好,因为文中说“只看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鲁迅和其他城里的孩子一样,他们所看到的,就是四角的天空。你们看黑板上的这幅画,闰土讲的这些事情,对鲁迅来说,就是更广阔的一片天空,是高墙外的天空。我们取的这个题目很有诗意,又贴近课文主题。你们觉得“高墙外的天空”与“少年闰土”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生:当然是我们起的题目更好。如果课本上有这个题目,我一定会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
师:如果题目叫“少年闰土”,就应该有中年或老年的闰土作对比,但这篇课文并不是写闰土各个年龄阶段所发生的事,只是写了闰土对鲁迅讲自己在家乡的所见所闻。看来,同学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多动脑筋,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发现。
备课笔记
看图说话
在一堂课外阅读课上,讲解鲁迅的小说《白光》,读到一句精彩而又难懂的句子:“看榜的人全已散尽了,而陈士成在榜上终于没有见,单站在试院的照壁的面前。”
“这是多么生动的语言呀!”当我发出赞叹时,却发现同学们的双眼里满是困惑。怎么才能让他们理解“生动”的寓意呢?一瞬间,我心急如焚。不能让生动的景象只隐藏在我的心中,可是,用话语怎么能解释清楚生动的画面呢?对,画面!我可以让画面说话。灵机一动之后,我挥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堵贴着榜文的墙,墙的对面呆愣愣、孤零零地立着木头桩子似的陈士成。
寥寥几笔的画面,立刻让一双双满是困惑的眼睛里充满了兴奋。画画虽然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却把她当做我最亲密的伴侣。历代名家的画册,我一本接一本地抱回家;美术馆、博物馆的书画展览,我一次又一次地去观赏。多少个日夜,在读书写作之余,我埋头画案,挥毫作画,忘记了时间的飞逝。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给我带来一次次心灵的愉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丰富的兴趣爱好是滋润课堂的源头活水。如果说讲台上的教师是一名舞者,那么,丰富的兴趣爱好就是欢快优美的舞曲;如果说讲台上的教师是一位画家,那么丰富的兴趣爱好就是五彩斑斓的颜料,它们使课堂有声有色,充满情趣。
当我指着黑板上的画面,问大家:“一道冰冷的墙,一个呆立的人,这个情景,给了你们什么感觉呢?”
立刻,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孤独!”“凄凉!”“绝望!”……一个个准确的回答,使我看到了耀眼的智慧之光。
一幅小小的画面,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是讲台之外的丰厚积累,让我拥有了讲台之上的随机应变。我总也忘不了自己初登讲台时,听到贾志敏老师说的一句话:“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编剧,半个导演,半个画家,半个书法家,半个播音员……”总之,语文老师的肚儿,应该是个杂货铺儿,课堂上需要什么,就会亮出什么。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不是一开篇立刻就能吸引学生的文章,于是,我想到了“画说闰土”的主意。随着故事的发展,一幅幅画面出现在黑板上。一开始,学生们也许觉得这只是随意的勾画,可是,当读罢全文,黑板上出现了以高墙内的呆小孩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月下刺猹、涨潮赏鱼的画面时,同学们已经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领悟了课文的思想感情——那是一个被困在高墙大院里的孩子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羊群走到哪里都像是给无边的绿()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
)。
二、填空。(11分,一空一分)
1西部,祖国地图上神奇的土地!本学期第一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那里别样的景致,如果有机会,你想去那儿看一看_____。
2四大名著里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是_____,书中有个军师智多星叫_____。
3我们的祖先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现在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真正做到了快捷方便。
4看到你的同学小明整天沉溺于网络无心学业,请你用一条名言劝说他珍惜时间:_____
5徐庶进曹营_____
6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_____
7“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来自于_____,后来用来称赞_____
8为了让同学们养成随手关好水龙头的习惯,学校将在各个水池上方贴上宣传标语,请你写一条:_____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一题一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陈述句)
2蔺相如见了廉颇就像_____。(将句子补充完整使之更形象生动。)
3()能捐出70元钱,()能帮他们挖一口井。(填合适的关联词。)
4《西游记》是四大名著。(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5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意思不变)
四、判断题。(8分)
1“美伦美奂、莞尔一笑、迫不急待、铤而走险”这四个成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
2剧本这种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3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一个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
)。
4,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足汽车。(
)
5,“走了许久,远远地望到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转折。()
6“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说的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7国外有一家钟表公司的广告是: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这说明他们的维修人员非常不敬业,工作不认真。(
)
8“折”是个多音字,“折本”时读“zhe”。()
第二部分阅读鉴赏(35分)
一、古诗词赏读。(10分)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
1将此词补充完整。(1分)
2这是_____朝_____ 的作品。(2分)
3,“清平乐”是_____,“乐”读_____ 。“村居”是_____。(3分)
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相媚好:_____
亡赖:_____
5作者最喜欢小儿,为什么?(1分)
6在这首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你能再写出两句写儿童生活的诗句吗?(1分)_____。
二、课内阅读。(10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曾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这个片断选自于____的_____。(2分)
2诸葛亮是作者极力赞美的一个人物,他料事如神,心思灵巧得到了神奇的地步,可以用“_____”成语来形容他。(1分)
3从哪儿可以看出诸葛亮胸有成竹?在文中划上波浪线。(1分)
4诸葛亮为什么要下令将“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1分)
5他为什么又让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1分)
6曹操为什么不敢派兵出来?(1分)
7诸葛亮为什么敢“饮酒作乐”?(1分)
8在小说中,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你认为他是“神”吗?为什么?(1分)
9你还能写出一个出自于这部小说的一个故事吗?(1分)
三、课外阅读。(15分)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3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畜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3斤,放在牛的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出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它们掉转头,慢慢地往回走……
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上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的热泪。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戛然而止
骂骂咧咧
皮开肉绽
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
2为什么“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却“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2分)
3“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中的“它们”指_____,“这般”指_____ 。(2分)
4文章第三段中,从描写角度看,“鲜血沁了出来……显得分外的悲壮”是对老牛的描写,表现了老牛_____;“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运水的战士违规取水,这是对老牛的描写,有力地表现出老牛的_____ 。(2分)
5第四段中“没等主人吆喝……慢慢往回走”照应了第二段中的哪个语句?请在文中用横线标出来。(2分)
6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1分)
7读了此文,我们深深为伟大的母爱而感动,作为孩子,永远也报答不了父母的恩情!正如那两句歌颂母爱的千古名句所言“_____,_____”。(2分)
8我们在为老牛无私的母爱感动的同时,也深为祖国西部严峻的缺水形势而忧虑!但愿地球上的水资源能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保护!请你写一条宣传标语号召大家一起保护水资源(2分):_____
第三部分作文(35分)
从小到大,你一定经历过许多“错”的时候,或许是做错了题,或许是出门走错了路,或许是说错了话,或许是做错了事……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错,才使你认识到了对,才有了今天的成长。哪次错或哪些错令你特别难忘?请把它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书写规范整洁。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题(冀教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
bǎn dènɡ pì rú fánɡ ài wěi zhuī
()()()()
tuó niǎo fǔ làn suì dào shē huá
()()()()
二、请用“激”字组成词语,恰当地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文雄叔叔是老山前线的战斗英雄,他满怀()地讲述了一次与越南侵略者()战斗、全歼敌人的经过。听完报告以后,我们的心情非常(),英雄们的事迹将永远()我们前进。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
(1)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2)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
(1)洪水淹没了庄稼。
(2)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3.把下列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小艳对老师说:“我愿意帮小明补课。”
(2)奶奶对小明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舒服。”
四、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居然 偶然 突然 果然 忽然 必然 仍然 虽然
1.在寒冷的昆仑山上这些来自亚热带的葵花子()发芽了。
2.他今天感冒了,但他()早早地赶到学校。
3.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下午()下起雨来。
4.一次()的相遇使我们成了好朋友。
五、口语表达训练。
语文老师希望听到同学们关于对语文课的真心话,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你喜欢老师怎样上语文课?把你的意思委婉的表达出来。
六、阅读短文、片断,并回答问题。
火 帆八月小岛的夜,海是深蓝色,天是深蓝色,星光下的大榕树也是深蓝色。
榕树下,团政委盘腿坐在年轻的战士中间,伴着时远时近的涛声,他陷入沉思。一会儿,他亮起嗓子讲起了二十年前的一个故事。
也是八月蓝色的夜,炮击敌营的战斗正酣,战士冒着灼人的酷热,把炮弹推进炮膛,一排排仇焰恨火,更把周围的温度加高了。岛上没有一滴水了!一个炮手渴昏在地上,卫生员飞快地跑到背阴的屋后,找来一块湿滚滚的石子,小心地蹭蹭他的舌尖。像水一样微微的凉意把炮手激醒了,他含着小石块,又拉动了炮栓。
敌人的一颗燃烧弹飞过小岛的上空,突然岛后的海面上升起了火柱!啊!那是一叶燃烧的火帆。闪闪的火苗,照亮了高大的帆蓬和桅杆。
火帆飞来了,顶着风,驱着浪,带着火的呼啸,飞到小岛的岸边。
战士们飞身上船,见船老大扑倒在舵把上,苍白的鬓角挂着鲜血。他望一眼战士,望一眼火帆,抬起无力的手,指指船舱。战士们打开舱盖,啊,一舱泛着甜味的清水,倒映着金光闪动的火帆……
八月小岛的夜,是蓝色的夜。政委讲着,讲着,又陷入了沉思。他借着蓝光盯着每个战士的眼睛,看到了每个战士的心海里都漂着一叶火帆。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1.文章中的“火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他借着蓝光盯着每个战士的眼睛,看到了每个战士的心海里都漂着一叶火帆。”这句话中,“战士的心海里都漂着一叶火帆”说明了什么?当时战士们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3.这篇文章写政委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出两句与文中划“ ”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5.文中哪段文字使你最受感动,为什么?
八、快乐习作。
再过几十年未来的社会会是什么样的呢?社会、学校、家乡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住的房子,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又是什么样的?……请你以《未来的……》为题大胆假想,写一篇习作。
1.根据拼音,准确地写出汉字。(10分)
新(jiāng) 脸( páng) (tuǒ)贴 (qǐ)盼
tān lán máo dùn wū yè lā ji biān cè
参考答案:新疆、脸庞、妥贴、期盼、贪婪、矛盾、午夜、垃圾、鞭策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用“√”表示。(3分)
逢(páng féng)蒙 扫兴(xìng xīng)
即(jí jì)兴 投奔(bēn bèn)
霎(shà chà)时间 结束(shù sù)
参考答案:páng、xìng、jí、bēn、shà、shù
3.根据字的音、形、义组词。(3分)
蒙: mēng( ) měng( )
酝( ) 韵( )
疾 作“病”讲 ( )
疾 作“迅速”讲 ( )
参考答案:蒙骗、蒙古族、酝酿、韵母、疾病、疾驰
4.划出下列词语中错别字,在括号中对应改正。(3分)
迫不急待( ) 金壁辉煌 ( )
萍果( ) 振惊( )
协住 ( ) 惊谎失措 ( )
参考答案:迫不及待、金碧辉煌、苹果、震惊、协助、惊慌失措
5. 按要求写四字词语,每项写两个。(4分)
(1)按格式:绘声绘色 :
(2)按格式:娓娓动听 :
(3)来自成语故事:
(4)来自神话故事:
参考答案(答案不唯一,金参考):(1)像模像样、谢天谢地。(2)窃窃私语、栩栩如生。(3)刻舟求剑、掩耳盗铃。(4)嫦娥奔月、开天辟地
二、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种好事难道我们不应该去做?(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2)我躺在海面上,细浪在我耳边回响着。(改成拟人句)
(3)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参考答案(答案不唯一,金参考):
(1)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种好事我们应该去做。
(2)我躺在海面上,细浪在我耳边轻轻的吟唱。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
C.同旁内角互补
D.如果a=b,c>0,那么ac>bc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五边形的内角和是720°
B.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C.内错角相等
D.三角形的重心是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3.举反例说明“一个角的余角大于这个角”是假命题,下列反例中不正确的是()
A.设这个角是45°,它的余角是45°,但45°=45°
B.设这个角是30°,它的余角是60°,但30°<60°
C.设这个角是60°,它的余角是30°,但30°<60°
D.设这个角是50°,它的余角是40°,但40°<50°
4.如图,下列推理及所说理由正确的是()
A.因为DE∥BC,所以∠1=∠C.理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因为∠2=∠3,所以DE∥BC.理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因为DE∥BC,所以∠2=∠3.理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因为∠1=∠C,所以DE∥BC.理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5.如图,AB⊥EF,CD⊥EF,∠1=∠F=30°,那么与∠FCD相等的角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1,∠2,∠3,∠4满足的关系式是()
A.∠1+∠2=∠3+∠4
B.∠1+∠2=∠4-∠3
C.∠1+∠4=∠2+∠3
D.∠1+∠4=∠2-∠3
7.下列命题:
①若a≤0,则|a|=-a;②若ma2>na2,则m>n;
③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④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其中原命题和它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8.黑板上写有1,,…,共100个数,先从黑板上的数中,选取2个数a,b,然后删去a,b,并在黑板上写上数a+b+ab,重复上面的操作,则经过99次操作后,黑板上剩下的数是()
A.99
B.100
C.101
D.102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9.命题“如果∠1=∠2,∠2=∠3,那么∠1=∠3”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
10.把命题“同位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命题“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的逆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________个.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②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④如果x2>0,那么x>0.13.用一组a,b,c的值说明命题“若a<b,则ac<bc”是错误的,这组值可以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14.如图,AB∥CD,∠A=38°,∠C=∠E,则∠C的度数为________.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15.如图,已知∠BDC=142°,∠B=34°,∠C=28°,则∠A=________°.16.如图,直线l∥m,将含有45°角的三角尺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m上.若∠1=25°,则∠2的度数为________.
17.如图,在△ABC中,∠ACB=90°,将△ABC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2°,则∠BDC等于________.
18.甲、乙、丙、丁、戊、己六人,将在“学党史,讲党史”活动中进行演讲,要求每位演讲者只讲一次,并且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位演讲者,三位演讲者在午餐前演讲,另三位演讲者在午餐后演讲,丙一定要在午餐前演讲,仅有一位演讲者处在甲和乙之间,丁在第一位或在第三位演讲.如果戊是第四位演讲者,那么第三位演讲者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8分,21,22题每题6分,23,24题每题9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
19.如图,已知∠1=∠2,∠5=∠6,∠3=∠4,求证:AD∥BC,AE∥BD.请完成下列证明过程.
证明:∵∠5=∠6(),∴AB∥CE(),∴∠3=________.
∵∠3=∠4,∴∠4=∠BDC(),∴________∥BD(),∴∠2=________.
∵∠1=∠2,∴∠1=________,∴AD∥BC.20.写出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说明.
(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相等的角是内错角;
(4)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21.根据真命题“若a-b≥0,则a≥b”,比较多项式x2+2y2与2xy+4y-4的大小.
22.如图,B,A,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AD∥BC,(2)∠B=∠C,(3)AD平分∠EAC.请你用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造一个真命题,并证明.
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证:________________.
证明:
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ADC,求证:BE∥DF.24.如图①,在△ABC中,CD,C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AC=α,∠B=β(α>β).
(1)若α=70°,β=40°,求∠DCE的度数;
(2)试用含α,β的代数式表示∠DCE的度数(直接写出结果);
(3)如图②,若CE是△ABC的外角∠ACF的平分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E,其余条件不变,且α-β=30°,求∠DCE的度数.
25.如图,AB是⊙O的直径,把AB分成几条相等的线段,以每条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小圆,设AB=a,那么⊙O的周长l=πa.计算:(1)把AB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每个小圆的周长l2=l;
(2)把AB分成三条相等的线段,每个小圆的周长l3=________;
(3)把AB分成四条相等的线段,每个小圆的周长l4=________;
(4)把AB分成n条相等的线段,每个小圆的周长ln=________.
结论:把大圆的直径分成n条相等的线段,以每条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小圆,那么每个小圆的周长是大圆周长的________.试探究每个小圆的面积与大圆面积的关系.
26.探究与发现:
探究一: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呢?
如图①,∠FDC与∠ECD为△ADC的两个外角,试探究∠A与∠FDC+∠ECD的数量关系.
探究二: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另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之间有何种数量关系?
如图②,在△ADC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试探究∠P与∠A的数量关系.
探究三:若将△ADC改为任意四边形ABCD呢?
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BCD,试探究∠P与∠A+∠B的数量关系.
探究四:若将△ADC改为任意六边形ABCDEF呢?
如图④,在六边形ABCDEF中,DP,CP分别平分∠EDC和∠BCD,请直接写出∠P与∠A+∠B+∠E+∠F的数量关系.
答案
一、1.B 2.B 3.B 4.C 5.B 6.D 7.A
8.B 点拨:∵a+b+ab+1=(a+1)(b+1),∴每次操作前和操作后,黑板上的每个数加1后的乘积不变,设经过99次操作后,黑板上剩下的数为x,则x+1=(1+1)××××…××,化简得x+1=101,解得x=100,∴经过99次操作后,黑板上剩下的数是100.二、9.∠1=∠2,∠2=∠3;∠1=∠3
10.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1 13.1;2;-2 点拨:答案不唯一.
14.19° 15.80 16.20° 17.67°
18.甲或乙
三、19.已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DC;等量代换;A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DB;∠ADB
20.解:(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真命题.
(2)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真命题.
(3)内错角相等.假命题.反例:如图,∠1与∠2是内错角,但∠1≠∠2.(4)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等底等高.假命题.反例:底边是2,高是4的三角形与底边是4,高是2的三角形.
点拨:(3)和(4)题所举反例不唯一.
21.解:x2+2y2-(2xy+4y-4)
=x2+2y2-2xy-4y+4
=x2-2xy+y2+y2-4y+4
=(x-y)2+(y-2)2≥0,∴x2+2y2≥2xy+4y-4.22.解:AD∥BC,∠B=∠C;AD平分∠EAC
证明:∵AD∥BC,∴∠B=∠EAD,∠C=∠DAC.又∵∠B=∠C,∴∠EAD=∠DAC.即AD平分∠EAC.点拨:答案不唯一.
23.证明:∵∠A=∠C=90°,四边形ABCD的内角和为360°,∴∠ADC+∠ABC=180°.∵BE平分∠ABC,DF平分∠ADC,∴∠FDC+∠EBC=90°.∵∠C=90°,∴∠BEC+∠EBC=90°,∴∠FDC=∠BEC,∴BE∥DF.24.解:(1)∵∠ACB=180°-(∠BAC+∠B)=180°-(70°+40°)=70°,CE是∠ACB的平分线,∴∠ACE=∠ACB=35°.∵CD是△ABC的高,∴∠ADC=90°,∴∠ACD=90°-∠BAC=20°,∴∠DCE=∠ACE-∠ACD=35°-20°=15°.(2)∠DCE=.(3)如图,作∠ACB的平分线CE′,交AB于点E′,则∠DCE′==15°.∵CE′是∠ACB的平分线,CE是∠ACF的平分线,∴∠ECE′=∠ACE+∠ACE′=∠ACB+(∠B+∠BAC)=90°,∴∠DCE=90°-∠DCE′=90°-15°=75°.25.解:(2)l(3)l(4)l
∵每个小圆的面积=π=,大圆的面积=π=πa2,∴每个小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26.解:探究一:∵∠FDC=∠A+∠ACD,∠ECD=∠A+∠ADC,∴∠FDC+∠ECD=∠A+∠ACD+∠A+∠ADC=180°+∠A.探究二:∵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PDC=∠ADC,∠PCD=∠ACD,∴∠P=180°-∠PDC-∠PCD
=180°-∠ADC-∠ACD
=180°-(∠ADC+∠ACD)
=180°-(180°-∠A)
=90°+∠A.探究三:∵DP,CP分别平分∠ADC和∠BCD,∴∠PDC=∠ADC,∠PCD=∠BCD,∴∠P=180°-∠PDC-∠PCD
=180°-∠ADC-∠BCD
=180°-(∠ADC+∠BCD)
=180°-(360°-∠A-∠B)
=(∠A+∠B).
探究四:∠P=(∠A+∠B+∠E+∠F)-180°.点拨:∵DP,CP分别平分∠EDC和∠BCD,∴∠PDC=∠EDC,∠PCD=∠BCD.∵六边形ABCDEF的内角和为(6-2)×180°=720°,∴∠P=180°-∠PDC-∠PCD
=180°-∠EDC-∠BCD
=180°-(∠EDC+∠BCD)
=180°-(720°-∠A-∠B-∠E-∠F)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是第五组课文的延伸。第五组课文通过对蔺相如、诸葛亮、武松、孙悟空的描写, 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个性品质的写作方法。第六组为综合性学习。学习第七组课文, 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并学习在习作中运用。
叶圣陶先生认为,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是个教学的例子。学习这个例子是手段, 目的是要通过这个例子的学习来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语文水平, 获取语文能力, 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这些理念如何在教学中综合体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习作来反映。所以新教材把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一块编排。当教师明白了这一编排意图后, 习作教学就会以课文提供的信息为“蓝本”, 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上来梳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思路, 完成该项训练。
二、回顾已学课文
第七组共编入三篇课文。第一篇是一组人物描写, 是精读课文。编者选取了三部作品的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出自小说《小兵张嘎》。张嘎是个儿童英雄, 很受孩子们喜爱, 选入这一片段, 能使学生受到感染, 调动儿童生活经验, 深入内化, 爱上课文。另外两个片段:《临死前的严监生》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分别选自古典名著《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相对前一个片段来说, 后两个片段的内容离现实生活远了些。三个片段在人物描写上各有侧重。《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侧重于动作描写。第二自然段里有“跳起来”、“退后两步”、“一闪身”、“叉着腰”等动作描写。第三自然段里的“眼疾手快”、“一叉一搂”、“虎势儿一站”、“蹦来蹦去”、“塌着腰”、“鼓鼓着眼珠子”、“走马灯似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一起”……更是生动细腻地把摔跤写活了, 把场景写热闹了, 让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若是把这些词语抽掉, 这个片段就平淡得没了看头。《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严监生至死也不忘减少灯盏里的两茎灯草, 活脱脱刻画出一个“吝啬鬼”的面孔。《“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最突出的是外貌描写。对“凤辣子”这个人物, 作者从穿的写到戴的;从眼睛写到身体;从“粉面含春威不露”写到“丹唇未启笑先闻”……本组第二篇和第三篇均为略读课文, 其中《刷子李》在选材上和《临死前的严监生》很相似, 仍然是以细节描写取胜, 《金钱的魅力》在刻画人物时, 以语言描写见长。第一篇 (3个片段) 似是这组课文的“总述”, 后两篇则是对总述的诠释。
“鸿爪回头细细看”, 回顾是为了运用, 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这个例子提供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因此, 相关知识点教师不必一一告诉学生, 可让学生重读课文, 调动印象积累, 思考学习收获, 也可以通过提问,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申补充, 还可以请学生翻看听课笔记, 熟悉课文中涉及的描写方法, 为习作做好“临战”前的准备。
三、习作指导
1. 明确要求。
当上一步骤完成后,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习作要求”了, “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本次习作要注意把人物写得特点鲜明;二是要把课文中学到的一些人物描写方法运用到习作中来;三是习作写成后, 同学之间要互评互改。教师可举出具体例子来引导。如, 写老师, 你要突出老师的哪一方面, 在这方面有哪些典型事例。假设是写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学生学习有困难, 老师耐心辅导, 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从细处着手,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怕学生课间奔跑撞上书桌的棱角, 老师用废旧报纸做成角套将桌子棱角给套上;老师把自己阅读过的、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报纸捐赠给班上, 供同学们阅读;带上糖果去慰问生病的学生……在这些材料中进行比较取舍, 选择印象最深的, 最能感动自己的来写。这只是一个例子, 不要求都写老师。
2. 先说后写。
通过示范引导, 把学生思想激活, 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酝酿构思。构思好后, 请学生练习说, 即口头习作, 进入口语交际, 老师同学做听众, 边听边参与进去, 既接受, 也分享。如某同学写得好, 语言描写方面值得自己借鉴, 另一同学材料选取典型, 人物特点鲜明, 值得自己学习, 又一名同学善于外貌描写, 还有的同学加入人物对话, 可以仿照……让学生充分地说说, 这样能在习作涉及的方方面面让学生通过交流, 受到启发, 易于动笔。
口头习作完成后, 动笔习作紧跟上来。要把口头语转换成书面语言, 还需要积极的思维参与, 需要多种语文能力的运用。口头表达在逻辑上存在松散欠严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习作中出现就不允许了。所以在谋篇、布局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思考、严密组织, 准确表达, 把一些学过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手法运用进去, 随时提示检查。
3. 自改互改。
【五年级下册语文达标卷】推荐阅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卷07-03
五年级下册英语练习卷10-14
五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卷10-23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09-17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验卷含答案12-08
五年级下册语文鲸11-11
学年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次测验卷10-20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6-11
语文五年级下册预习方法07-08
五年级语文下册练习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