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规划设计书(精选10篇)
今年九月,组织上把我从村小校长的岗位上调到镇中心幼儿园担任园长职务。经近一个学期的实践与探索,我发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规划空间很大,要发展,就要做大做强。对此,我打算在 今后两三年中紧紧围绕“教师有专长、幼儿有个性、办园有特色”这个目标进行。
一、发展方向:
1、促事业发展:努力构建适龄前儿童教育体系;
2、促教师发展:以人为本抓素质,千方百计促提高;
3、以创建促发展:力争成为区市级示范幼儿园;
4、加快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班班通,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的整合。
二、发展重点:
提高幼儿园办园条件,加大对幼儿园内部硬件设施投资,努力创建绿色校园,在提高幼儿园园本建设上,逐步拓展并开设托班亲子园,同时促内涵发展,以科研促办园水平的提高,以科研促办园特色的创建,加快我园信息化、数字化校园的形成,构建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充分凸现我园办园特色。
三、三年发展具体奋斗目标
1、事业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发展事业,在满足本地幼儿入园的基础上,适当收取符合条件的邻村幼儿入园,逐步构建托幼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管理模式,亲子园活动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多样化。建立村幼儿园发展规划设想。
2、幼儿园管理目标
⑴积极创建特色+现代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博爱+真诚的人文环境。
⑵建立现代幼儿园制度,完善园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奖金结构制、园务公开制,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
⑶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设施设备等资源,建立数字化校园,配制设施,做到物尽其用,提高使用效率。
⑷加强目标管理,科学管理幼儿园,力争创建区或市级幼儿园、安全文明幼儿园等,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坚持走“园本培训、岗位成才”的教师队伍建设之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合格+专长的幼儿教师队伍
4、教育科研管理目标
⑴以《幼儿园规程》和《纲要》为指针,抓好幼儿园课程建设,建立园本课程,张扬幼儿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⑵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促发展的理念,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幼儿有个性、教师有个性、办园有特色的发展目标。
5、特色创建目标
单从我园成立四年以来的管理经验来看, 幼儿园教师管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即幼师聘用、幼师在职培训、幼师评价与优势激励。乡镇幼儿园教师的聘用包括教育部门通过招聘考试分配教师、幼儿园自身向社会聘用幼师、其他单位转岗幼师三种方式。以我园为例, 所有教师中小学转岗2人, 大学毕业考试分配2人, 本园自聘10人。所有教师正式进入岗位后, 为保证持续的、紧跟时代的教学能力与素质, 均获得了大量的培训机会, 比如园本培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进修等。此外, 为了确保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幼儿园还针对自身具体情况制定了系统的评价和激励方法, 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 对教师进行一定的奖惩。同时, 还结合评价结果给予教师适当的培训机会、进修机会等奖励。
二、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幼儿教师聘用方面
对农村及乡镇幼儿园的教师聘用情况进行分析后, 笔者发现幼儿教师在聘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首先, 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在编教师频繁调入城市, 导致农村地区缺乏足够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而具备小学甚至中学教学经验的教师出于各种原因并不容易转岗到幼儿园;其次, 高校培养的优秀幼儿教师人才更多地倾向于城市幼儿园, 自主意愿接受农村幼儿园的人才数量过少, 导致教育部门考试分配来农村的幼儿教师十分有限, 使得城镇中心幼儿园优秀教师资源匮乏;再次, 城镇中心幼儿园自主招聘的无编制教师虽然也是经过选拔上任的, 但由于没有编制或者没有签订有效的合同, 以至于其中较为优秀、能力较为突出的教师流动性过大, 无法有效地留住人才。
(二) 幼儿教师培训方面
城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一旦上岗之后, 其自身教学能力与素质必须不断与时俱进, 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及学校需求, 这就要他们不断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 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下, 针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在编教师的培训虽然花样繁多, 但培训效果与效率并不高, 能够直接运用于实际教学的内容太少。此外, 非在编的幼儿教师其培训机会相对较少, 主要是参加本园校本培训或一些幼儿园自主组织的校外培训, 外出进修与培训的机会少, 导致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 幼儿教师评价与激励方面
多数农村幼儿园对教师的评价与激励制度不健全, 无法真正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教师日常考核来看, 评价制度无法体现科学性, 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教师并未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方法, 而是采用一致的评价与激励, 这显然不能够突出学生与教师的差异性。此外, 在编教师的职称晋升制度缺乏足够的弹性, 多数按照先来后到的次序, 而非具体的教学成果与教学表现, 这极大地打击了新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师激励方面, 由于农村幼儿园条件的限制, 使得教师激励无法发挥真实、全面的作用, 并且激励的方式与范围也是“一刀切”式的, 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 加之激励的内容不丰富, 引不起教师的重视, 自然导致教师对激励效果无法满意。
三、强化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建议
(一) 创新用人机制, 规范幼师选聘制度
教师管理是乡镇中心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应该遵循教育性、发展性和激励性的原则, 并体现出针对性与差异性。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对幼儿教师的招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现有条件下需要创新用人机制, 规范、优化选聘制度。首先, 规范幼师选聘的程序与方法, 尝试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 建立“选聘教师委员会”, 寻找真正优秀的教师人才;其次, 重视教师的人用和培养, 做好新教师的入职教育, 使其快速适应农村幼儿园的环境, 并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
(二) 立足乡镇园本培训, 实现教师可持续教育培训
农村幼儿园的条件有限, 因此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应该得到重视。在有限的条件下, 要加强幼儿园园本培训, 邀请优秀的幼儿教师来园开展经验交流工作, 以提升在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另外, 还要准确把握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特征, 认识到他们在某些学科方面的缺陷, 并针对这些缺陷加强园本培训, 比如让学历较高的教师承担教学能力中基础学科知识的传递工作, 成立讨论或教研小组, 所有教师集思广益, 互相传授和学习经验。多数农村幼儿园没有幼儿园文化氛围, 因此要针对农村幼儿园的特征, 建设幼儿园文化。随着网络的普及, 农村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重视幼儿教师的外部培训, 比如引入网络培训课程等。
(三) 制定科学有效且立足于本园教师发展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
在乡镇幼儿园教师管理中, 教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其自身教学素质与能力培养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要结合农村幼儿园的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促使幼儿园与幼儿园教师获得同步发展。在评价制度的制定上, 应在传统奖惩性评价制度的基础上, 考虑到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的现状, 引入发展性评价体制。以我园的教师实际情况为例来看, 乡镇幼儿园中在编教师的比例很小, 多数为幼儿园自主招聘的教师, 而且农村幼儿园环境、教学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更需要通过发展性评价体制来实现教师与教学的双赢。
农村幼儿园本身条件相对于城市幼儿园而言具有较大的差距, 其在具体的激励措施与内容方面也无法与城市幼儿园相比, 因此在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制定激励措施时, 必须在结合农村幼儿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完善激励措施, 打破平均主义, 细化工资制度, 以促使教师之间进行良性竞争。此外, 还应注重教师精神方面的激励, 建立以教师长远发展为目标的激励制度, 这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摘要:学前教育不仅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更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教育, 对人们的后续学习与终身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 幼儿园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在农村幼儿园中, 教师教学能力与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教育的效果, 因此加强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管理, 提升他们专业素质与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对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管理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乡镇中心幼儿园,幼教,教师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少梅, 张玉, 康康.关于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 2011 (12) .
[2]金光发.腾冲县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11.
关键词:乡镇中心幼儿园 幼教 教师管理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225
一、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管理现状
单从我园成立四年以来的管理经验来看,幼儿园教师管理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幼师聘用、幼师在职培训、幼师评价与优势激励。乡镇幼儿园教师的聘用包括教育部门通过招聘考试分配教师、幼儿园自身向社会聘用幼师、其他单位转岗幼师三种方式。以我园为例,所有教师中小学转岗2人,大学毕业考试分配2人,本园自聘10人。所有教师正式进入岗位后,为保证持续的、紧跟时代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均获得了大量的培训机会,比如园本培训、集中培训、远程培训、进修等。此外,为了确保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幼儿园还针对自身具体情况制定了系统的评价和激励方法,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对教师进行一定的奖惩。同时,还结合评价结果给予教师适当的培训机会、进修机会等奖励。
二、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幼儿教师聘用方面
对农村及乡镇幼儿园的教师聘用情况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幼儿教师在聘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在编教师频繁调入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缺乏足够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而具备小学甚至中学教学经验的教师出于各种原因并不容易转岗到幼儿园;其次,高校培养的优秀幼儿教师人才更多地倾向于城市幼儿园,自主意愿接受农村幼儿园的人才数量过少,导致教育部门考试分配来农村的幼儿教师十分有限,使得城镇中心幼儿园优秀教师资源匮乏;再次,城镇中心幼儿园自主招聘的无编制教师虽然也是经过选拔上任的,但由于没有编制或者没有签订有效的合同,以至于其中较为优秀、能力较为突出的教师流动性过大,无法有效地留住人才。
(二)幼儿教师培训方面
城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一旦上岗之后,其自身教学能力与素质必须不断与时俱进,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及学校需求,这就要他们不断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下,针对乡镇中心幼儿园在编教师的培训虽然花样繁多,但培训效果与效率并不高,能够直接运用于实际教学的内容太少。此外,非在编的幼儿教师其培训机会相对较少,主要是参加本园校本培训或一些幼儿园自主组织的校外培训,外出进修与培训的机会少,导致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幼儿教师评价与激励方面
多数农村幼儿园对教师的评价与激励制度不健全,无法真正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教师日常考核来看,评价制度无法体现科学性,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教师并未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方法,而是采用一致的评价与激励,这显然不能够突出学生与教师的差异性。此外,在编教师的职称晋升制度缺乏足够的弹性,多数按照先来后到的次序,而非具体的教学成果与教学表现,这极大地打击了新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师激励方面,由于农村幼儿园条件的限制,使得教师激励无法发挥真实、全面的作用,并且激励的方式与范围也是“一刀切”式的,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加之激励的内容不丰富,引不起教师的重视,自然导致教师对激励效果无法满意。
三、强化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建议
(一)创新用人机制,规范幼师选聘制度
教师管理是乡镇中心幼儿园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应该遵循教育性、发展性和激励性的原则,并体现出针对性与差异性。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之间天然的差异性对幼儿教师的招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现有条件下需要创新用人机制,规范、优化选聘制度。首先,规范幼师选聘的程序与方法,尝试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建立“选聘教师委员会”,寻找真正优秀的教师人才;其次,重视教师的人用和培养,做好新教师的入职教育,使其快速适应农村幼儿园的环境,并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
(二)立足乡镇园本培训,实现教师可持续教育培训
农村幼儿园的条件有限,因此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应该得到重视。在有限的条件下,要加强幼儿园园本培训,邀请优秀的幼儿教师来园开展经验交流工作,以提升在园教师的专业能力。另外,还要准确把握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特征,认识到他们在某些学科方面的缺陷,并针对这些缺陷加强园本培训,比如让学历较高的教师承担教学能力中基础学科知识的传递工作,成立讨论或教研小组,所有教师集思广益,互相传授和学习经验。多数农村幼儿园没有幼儿园文化氛围,因此要针对农村幼儿园的特征,建设幼儿园文化。随着网络的普及,农村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重视幼儿教师的外部培训,比如引入网络培训课程等。
(三)制定科学有效且立足于本园教师发展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
在乡镇幼儿园教师管理中,教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自身教学素质与能力培养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要结合农村幼儿园的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促使幼儿园与幼儿园教师获得同步发展。在评价制度的制定上,应在传统奖惩性评价制度的基础上,考虑到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的现状,引入发展性评价体制。以我园的教师实际情况为例来看,乡镇幼儿园中在编教师的比例很小,多数为幼儿园自主招聘的教师,而且农村幼儿园环境、教学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城市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更需要通过发展性评价体制来实现教师与教学的双赢。
农村幼儿园本身条件相对于城市幼儿园而言具有较大的差距,其在具体的激励措施与内容方面也无法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因此在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制定激励措施时,必须在结合农村幼儿园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完善激励措施,打破平均主义,细化工资制度,以促使教师之间进行良性竞争。此外,还应注重教师精神方面的激励,建立以教师长远发展为目标的激励制度,这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李少梅,张玉,康康.关于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思考[J].当代教师教育,2011(12).
[2]金光发.腾冲县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尊敬的省教育厅领导:
您们好!
我来自宜春地区奉新县赤田镇中心幼儿园的学员:兰芳、女、汉族、1979年出生、自学大专学前教育专业,从事幼儿园工作6年。
在来南昌学习之前,这是我不曾想过的,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省教育厅这么重视农村幼儿园,我们更应该好好的学习,不能对不起自已、更不能对不起教育厅各级领导的安排。
经过这六天的学习,收获很大。最重要的就是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我觉得自已开始就像井底之蛙,看见的只有头顶上的一片天。在学习后,我规纳了以下几点:
1. 因区域环境的问题,有很多东西只能借鉴,不能照搬的。就像衣物一样,不是所有的都是适合自已的。
2. 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已身边的自然资源。废物利用也重要,又节省了资金,又美化了环境。
3. 改变自已的教育模式,不能小学化,幼儿应以游戏活动为主,开发和引导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想像力,让幼儿感到轻松快乐!
4. 多开展园内教研活动,多听课、评课,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5. 想要办好自已的幼儿园,就必须规范管理。走出自已的特色,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以上是我学习后结合自身幼儿园的一些总结,我会把学回
来的东西用到自已的幼儿园当中去,同时也会与我县各乡镇幼儿园共同分享学习心得体会,把我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就像卢篠红老师所讲的,我想我会是一粒有用的种子,尽我所能延伸到各地,把我县农村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和教育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敬礼!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投搞人:兰芳
(2011年-2015年)
我园始建于1986年,改建于2003年,建园以来,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园顺利通过了县市省三级示范园验收。园所在管理上从静态管理发展到了动态管理,园所面貌呈现了科学、有趣、参与的特点,师资队伍的结构正逐渐向年轻化发展,科研能力也在逐步完善和成熟,使我们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我园以科学管理、规范办园为基础,积极探索特色教育的课程模式,特制定2011—2015年五年发展规划,对今后五年的办园方向与教育目标作出指引和确认,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教育的要求,为幼儿创设适应未来成长的良好环境,使我园有良好的社会发展势头,并推进我园幼儿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积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努力遵循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不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幼儿园的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资源整合、托幼结合,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从而使我园成为管理科学高效,师资结构相对合理,教育科研有成效,办成具有一定影响的优质幼儿园。
二、工作目标
积极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幼儿园文化,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理念,以科研为先导深化教育改革,以幼儿园园本课程和特色课程开发为切入口,确立园本课程观,提升幼儿的生活技能,以儿童身心为本,引领幼儿的智力潜能,努力把我园建成教育理念先进、组织管理科学、师资结构合理、幼儿发展主动、教育特色鲜明的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幼儿 1
园。把保障幼儿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作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和前提,培养自信开朗、合作明理、聪明博识、体魄健壮、人格健全的幼儿。
三、园况分析
(一)优势与长处
1、我园始建于1986年,办园质量、保教水平已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公认,园舍环境、配套设备的逐年添置与更新,使幼儿园环境设施一直处于较先进和较新颖的水平。自2007年验收为省级示范化幼儿园以来,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
2、我园拥有一支敬业爱岗、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全园本科学历教师6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21人,小教高级8人,中教高级1人,35岁以下教师占60%。现有县教学能手3人,县优秀教师5人,县优质课获得者12人。
3、近年来,我园提出“以科研促教研、以教改促发展”的兴园思路,重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课题《幼儿园弱势群体教育策略的研究》、《渗透认知促进幼儿品德发展的研究》顺利通过了泰安市“十一五”规划课题验收,今年我园又申报了“十二五”规划课题《在角色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自主创造力的实践研究》,对全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引路与导向作用、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有着深刻的革新作用、并成为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制定各类计划的依据和框架,促进我园教育教学工作向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二)问题与压力
1、近年来,我镇又新建四处幼儿园,生源竞争激烈,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增强每位教职工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
2、幼儿园的“硬件”问题上,幼儿园基本教室的配备仍不合理,部分设施比较落后;虽创建了幼儿专用活动室,但缺少一定数量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3、幼儿园内有影响力的名教师缺乏,还有待于更深层次地培养,尽管教师的工作热情很高,但理念与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对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实践,对教育对象的了解与分析,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与创新明显不够,缺乏创新和科研意识,研究水平只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的研究,为科研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4、品牌特色的建立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我园虽已确立了自己的特色教育,但由于实施时间不长,教师经验不足,效果还不是很好,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四、五年(2011—2015年)办园总目标:
(一)2011年园务管理
1、办园思想端正,全心全意为家长、为幼儿服务。
2、将档案室资料分类管理好,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3、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
4、对照山东省乡镇中心幼儿园验收标准,查找差距,积极整改。
5、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教育、安全教育,长抓落实。
2、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争取2-3个市级立项课题。
3、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高学历达30%。
4、教师计算机考核合格率达到60%,普通话水平测试合格率达80%以上。教育教学管理
1、深入学习新纲要,重点抓好教学常规工作。
2、开展艺术教育特色教学,先由年轻有特长的教师带起。
3、进一步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幼儿体检合格率达90%以上。
4、认真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继续办好家园宣传栏,使之真正成为家园连
心桥。
5、签定安全责任书,无安全责任事故。办园条件改善
1、对照省乡镇中心园标准,增添必备设施。按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标准,配齐必备玩具,投入额达到当年保教费收入的10%以上。
2、不断改善园所环境,优化设施,做好园内美化绿化工作,使幼儿园整体布局更加合理,环境更加安全、美观。
(二)2012年园务管理
1、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园领导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化意识、竞争意识、育人意识。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使幼儿园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2、进一步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3、强化目标管理,教师有学期任期工作目标,实行分层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1、加大力度培训师资。首先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文化水平的提高,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增强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其次,带教师出去参观、学习、开眼界。第三,鼓励教师勤于总结、思考,写好工作总结,做好反思。
2、健全师德教育和师德考核制度,无体罚、歧视幼儿现象,进一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3、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高学历比上一有所提高。
4、三十五岁以下青年教师普通话考核达二级乙等以上。教育教学管理
1、继续进行艺术教育特色,使全园60%以上的教师都能参与到特色教育中来。
2、坚持以游戏为主要教育教学方式,以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为主要目标。
3、家长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
4、卫生保健制度健全,幼儿体检率达98%以上,教师体检合格率达100%。
5、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定期进行营养分析,幼儿身高、体重、血色素指标比上一有所提高。
办园条件改善
1、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添置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教玩具,提高幼儿园现代化程度。
2、添置电脑1--2台。
(三)2013年园务管理
1、奋发努力,开拓创新,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完善办园特色,营造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与名园、名师结对,借助他们的力量提高办园质量。
2、建立以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层级管理框架,强化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各环节,逐步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3、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4、进一步健全各类制度及考核细则。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高学历比上一有所提高。
2、建立一支观念新、文化层次较高、动手能力强、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教师队伍。教师普通话、计算机合格率达100%。
3、争取县教学能手5人。
4、进一步建立健全教科研组织,争取人人有课题,人人有论文,获奖率高。
5、托班教师有上岗证。教育教学管理
1、培养更多的品德优、习惯好、能合作、会交往、爱探索、会生活、会学习、健康自信、聪明活泼、诚实勇敢的好孩子。
2、积极探索、研究适合本园实际的园本教材。
3、家长工作有计划、有新举措,成效显著,用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
4、进一步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加强晨检、消毒工作,发现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预防、早治疗、早报告。
5、根据幼儿、托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合理配制膳食,定期进行营养分析。办园条件改善
1、努力改善办园条件:进一步调整幼儿园的整体布局,充分利用空间,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游戏环境。
2、添置适合幼儿、托儿年龄特点的室内外玩具。
3、改善教师办公条件。
(四)2014年园务管理
1、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发展的眼光,挖掘自身潜力,强化内涵建设,在课程改革、创特色教育、树自身品牌上下工夫。
2、坚持依法治园,修改完善幼儿园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评价方法。
3、合理布局幼儿园四周的装饰墙、宣传窗、盆景、花卉、草木等设施,绿化、美化、净化园区,争创“泰安市绿色园所”。
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教师确立专业发展目标,与每位教师签定目标任务书,年底将对照任务书进行考核,真正做到奖罚有依据,奖惩分明。
2、加强以塑造师德风范为中心的思想建设、弘扬崇高师德,优化教职工队伍。
3、加强以提高教师保教能力为中心的业务素质学习、培训,立足自培,不
断提高教职工的专业能力及业务素养。
教育教学管理
1、加大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研究,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达到体能健康、心理健康和智能健康的金三角结构。
2、适应现代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开发优质资源并合理利用,如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外校资源等,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全面的视野和空间。
3、继续因地制宜地开展“托幼一体化”、“园本课程”等课题的研究,并卓有成效。
4、以幼儿园为整体,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继续进行幼儿艺术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形成园本特色。
5、积极探索与家长共同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开拓新型、多元、多层的家教指导模式。
办园条件改善
1、投入资金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
2、继续添置适合幼儿、托儿年龄特点的室内外玩具。
(五)2015年园务管理
1、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创品牌,树特色,将幼儿园建设成为一流的优质园,2、配置美术劳技室、室内专用游戏室、陈列室等。
3、创建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创设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富有活力与创新意识的园区文化。争创“泰安市文明单位”。
4、进一步加强班子成员自身建设,以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教职员工,进行情感管理。
5、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教育渠道,吸取社会教育力量,筹措幼儿园发展经
费,改善办园条件。
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利用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观念,实现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生命的关怀者、平等的交往者、宽容的教育者,并引领教师逐步从传统的教授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发展。
2、切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及文化素养加强园本课程培训,继续搞好幼儿园艺术特色教育,使教师不仅具有运用课程的能力,更具备选择课程和生成课程的能力,使园本课程更系统化。
3、教师人人参与并能积极开展推广性、专题性和群众性的课题研究,要求80%的教师能独立承担科研课题,撰写实验报告。
教育教学管理
1、贯彻《纲要》,更新观念,把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有机融合,构筑沟通平台,实施家园社区共育。
2、以园本课程的开发为中心,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并整理出一套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教材。
3、重视对保教常规工作的多元化评价,加强保教工作的考核,严格执行“计划-落实-检查-反馈”的四环运行方法,提高保教质量。
4.做好幼儿个人档案,并设计成光盘,录下幼儿三年成长的轨迹。
5、通过0-3岁婴幼儿教育工程,向社区提供学前教育咨询,建立本园网站,进一步增进与社区的联系和互动,逐步形成幼儿园为主导、家长参与、社区支持的一体化格局。
办园条件改善
(一)幼儿园概况
本园前身是蓝天幼儿园。始于1999年,是一所具有近十余年办园历史的幼儿园。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幼教事业的蓬勃成长,于2004年建成金桥中心幼儿园。目前我园是金桥区唯一一所公办幼儿园。曾被评为“许昌市一级幼儿园、许昌市乡镇优秀示范园、长葛市一级幼儿园”等荣誉称号。本园占地面积8亩;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面积 3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100平方米。共设教学班11个。教职工39人,其中专职教师22人,保育员11人,保健员1人。本科学历占15%,大专占85%,学历达标率100﹪。
(二)发展优势
1、师资队伍相对稳定。业务精良、力量雄厚、有多年幼教经验,可塑性强,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
2、幼儿园发展有空间。户外活动场地、绿化面积是目前全市最大的一所幼儿园,为幼儿园发展健康特色教育、创设丰富的体育、游戏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随着金庄未来三年城中村建设,随着外来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增多,随着我园门前朝阳路的拓宽,我园周围居住的人口会越来越密集,为我们幼儿园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三)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遵循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探索幼教科学管理模式,积极实施素质启蒙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幼儿园成为“管理科学,师资优化,环境富有教育意义,保教质量好,家长满意、社会信誉高,颇具特色的“许昌市示范幼儿园”。
二、硬件建设目标:
1、园容园貌:室内外墙壁、设施本着美观、童趣、实用、育人的原则,重新进行设计、布置、粉刷,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孩子的乐园、学园、家园。
2、教学设施:每班添置玩具架、小书柜,幼儿图书达到人均10册,使幼儿在学习、生活之余有书看有乐趣,从而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幼儿技能、丰富幼儿知识。
三、幼儿发展目标
1.孩子们愿意并喜欢上幼儿园,能充分感受到爱和自由,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习和同伴友好相处,学习照顾自己,照顾周围的环境,2.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并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使之成为人人喜爱的优雅的小绅士、小淑女。(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健康活泼,积极向上。)
四、教师发展目标
让每一位教师拥有健康、平和、阳光、积极的心态,关爱每一个孩子,关心每一位同事,关注每一名家长,在工作中体验价值和快乐;让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个人修养,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发展。
五、管理目标:
依法办园、以德治园、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发扬科学民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惜时高效的管理风格,强化分层管理,形成团结协作的管理网络,建全“四制”(岗位责任制、聘任制、考核奖惩制、奖金分配制),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六、教学质量目标:
我园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场地大的优势,利用各种方式让幼儿积极参与到体育游戏中,使幼儿在体育游戏中锻炼身体,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所以我们要用最好的环境教学来培养幼儿。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玩。反对传统教学,追求新的教学方针“让孩子健康快乐每一天”。要将礼仪教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课题研究,彰显我园办学特色,从而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重视学前教育”, 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农村学前教育成了学前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其间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又成为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问题。政策的导向对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008年9月2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下发, 明确提出:“2009年12月31日前, 全市224个成建制的农村镇 (街道) 新建或改扩建一所符合《四川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 (试行) 》的标准化中心幼儿园 (含早教中心) 。实现以标准化中心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的农村幼教服务网络满覆盖。”
《成都市教育局2009年工作要点》再次提出:“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推进224个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农村标准化中心幼儿园的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 带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对成都市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前成都市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主要关注的是硬件设施的达标问题, 全市14个郊区 (市) 县共224个农村乡镇 (街道) , 截至2010年4月共有农村幼儿园1006所, 已完成标准化建设的为68所, 按2008年9月23日下发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市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中“2009年12月31日前, 全市224个成建制的农村镇 (街道) 新建或改扩建一所符合《四川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 (试行) 》的标准化中心幼儿园 (含早教中心) ”的要求, 建设期限以后4个月, 任务只完成了30.36%, 推进情况不容乐观。
三、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涵盖成都市二三圈层14个郊区 (市) 县的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 在我们所收到的63份有效问卷中, 二圈层幼儿园问卷28份, 占总数的44.44%;三圈层幼儿园问卷39份, 占总数的53.96%。
1.幼儿园独立办学情况
幼儿园办学的独立性,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园的管理、办园理念等各方面问题。幼儿园独立办学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从上表可以看出, 被调查的幼儿园中有半数以上的幼儿园没有独立办学, 而是附属于当地的中心校 (或小学) 。作为“附属”, 幼儿园在办园中涉及的各方面问题也就附属于其主体, 而作为中心校或小学的主体, 其主要职能不在学前教育, 故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之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就不得不处于从属地位了, 这对幼儿园的办园无疑是有局限性的。
2.幼儿园生师比的情况。
合理的师资配备是幼儿园办学最基本的保障, 幼儿园实际的师资配备是否达到要求, 我们可以从幼儿园师生比得出结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 被调查的幼儿园中, 1名教职工要面对16.07名幼儿。根据原国家教委和原劳动人事部制定的《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 (试行) 》中规定的全日制幼儿园应按幼儿与教职工之比1:6~7的比例配齐教职工编制, 14222名幼儿需要的教职工数为2031~2370, 现有的教职工仅为此数据的45%, 师资配备的缺口是显而易见的。在问卷中还出现了师生比达到1:40的情况, 这种极端的情况确实令人担忧。
3.幼儿园班额情况
幼儿园班额的大小 (指每班幼儿数的多少) 也是决定幼儿园办园是否合乎标准的基本条件, 幼儿园的班额情况具体是怎样的呢?
从上表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存在35名幼儿一个班的现象, 这是不符合规范的。调查中研究者还发现在一个拥有788名幼儿的幼儿园, 有21个教学班, 该园最大的班额是80人, 班级平均人数为39人。而按照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四川省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 (试行) 》的规定:“招收3~6岁幼儿的全日制幼儿园一般不超过12个班, 最多不超过15个班。”按《成都市农村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标准》规定, “托班20人, 小班25人, 中班30人, 大班35人, 混龄班30人, 学前班40人”。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要求有着巨大的差异。从办学情况的调查来看, 调查中班级人数过多, 师资配备过少, 没有独立办学资格的幼儿园比比皆是, 这种情况确实很难让人信服在这样的幼儿园里, 孩子们会得到相应的甚至是必需的保育和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乡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农村学前教育的窗口, 承担着指导、示范和协调本乡镇学前教育工作的重任, 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城乡统筹,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吴培娟.乐清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吉林教育, 2008, (16) .
五年发展规划
一.幼儿园基本情况
我园建于1999年,当时借用凉伞中心小学一栋平房作为教室,2006年由于幼儿园所在平房定为危房,搬迁到凉伞小学教学楼借用了两个教室,开设大班2个班,100余名幼儿,至2012年发展为156名幼儿,4名幼儿教师。
园内设备简陋,两间幼儿活动室,一间休息室,内设电视机2台,幼儿玩具若干。
二.办园总目标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为指导,以科研为先导,我园自建园以来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提升幼儿的生活技能,引领幼儿的智力潜能,努力把我园建成教育理念先进、组织管理科学、师资结构合理、幼儿发展主动、教育特色鲜明的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把保障幼儿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作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和前提,培养自信开朗、合作明理、聪明博识、体魄健壮、人格健全的幼儿。让幼儿在与成人、同伴的共同生活中交往、探索、游戏,清晰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则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三.园内存在的问题
1.园舍欠缺,156名幼儿只能在两间凉伞中心小学借用的教室内进行幼儿教学活动。没有专门的幼儿活动室、图书室等各种功能室。休息室只能在凉伞中心小学借用的一间光线不好的闲置房内休息。由于园舍欠缺,幼儿招生只能满足周边5周岁幼儿入园。无法满足周边幼儿三年入园率。
2.设施设备欠缺。没有幼儿大型玩具,幼儿无法进行室外活动。园内欠缺教学钢琴,只能借用凉伞中心小学的电子琴进行教学活动。
3.幼儿教师欠缺,除了两位专职幼儿教师外其余都为聘请教师。幼儿教学经验欠缺,有待于更深层次地培养,尽管教师的工作热情很高,但理念与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对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实践,对教育对象的了解与分析,对教育实践的反思与创新明显不够,缺乏创新和科研意识,研究水平只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的研究,为园内教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4.无办园特色,由于硬件的欠缺,教师经验的不足,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幼儿教育活动,对办园特色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创建。
四.五年(2012—2016年)办园总目标:
(一)2012年
办园条件改善
1.改善园舍,计划修建一栋三层六间活动室、休息室一体幼儿教室,可容纳200名幼儿
2.对照省乡镇中心园标准,增添必备设施。增添3套大型玩具,室内大型玩具1套,室外大型玩具2套,满足幼儿的室内外活动。
3.按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标准,配备必要玩具。4.增添供幼儿教学使用的电子钢琴2架。
5.改善园内环境,优化设施,做好园内美化绿化工作,使幼儿园整体布局合理,环境安全、美观。
园务管理
1.端正办园思想,全心全意为家长、为幼儿服务。2.将档案室资料分类管理好,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3.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
4.对照乡镇中心幼儿园验收标准,查找差距,积极整改。5.积极开展创建工作,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教育、安全教育,长抓落实。2.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带动园内教研工作。教育教学管理
1.深入学习新纲要,重点抓好教学常规工作。2.开展游戏教育特色教学。
3.进一步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幼儿体检合格率达90%以上。4.认真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继续办好家园宣传栏,使之真正成为家园连心桥。
5.签定安全责任书,无安全责任事故。
(二)2013年
办园条件改善
1.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添置相应的教学设备和教玩具,提高幼儿园现代化程度。
2.对照省乡镇中心园标准,增添必备设施。增添4套大型玩具,室内大型玩具3套,室外大型玩具1套。
3.添置电脑1--2台,2架教学用的电子钢琴。
园务管理
1.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园长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树立现代化意识、竞争意识、育人意识。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使幼儿园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2.进一步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3.强化目标管理,教师有学期任期工作目标。师资队伍建设
1.加大力度培训师资。首先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文化水平的提高,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和儿童观,增强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其次,带教师出去参观、学习、开眼界。第三,鼓励教师勤于总结、思考,写好工作总结,做好反思。
2.健全师德教育和师德考核制度,无体罚、歧视幼儿现象,进一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教学管理
1.继续进行游戏教育特色,使全园60%以上的教师都能参与到特色教育中来。
2.坚持以游戏为主要教育教学方式,以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为主要目标。
3.家长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
4.卫生保健制度健全,幼儿体检率达95%以上,教师体检合格率达100%。
5.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
(三)2014年
办园条件改善
1.努力改善办园条件:进一步调整幼儿园的整体布局,充分利用空间,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游戏环境。
2.添置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室内外玩具。3.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园务管理
1.奋发努力,开拓创新,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完善办园特色,营造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建立以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层级管理框架,强化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各环节,逐步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3.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制度。4.进一步健全各类制度及考核细则。
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园内教师培训,建立一支观念新、文化层次较高、动手能力强、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建立健全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管理
1.培养更多的品德优、习惯好、会交往、爱探索、会生活、会学习、健康自信、聪明活泼、诚实勇敢的好孩子。
2.积极探索、研究适合本园实际的园本教材。
3.家长工作有计划、有新举措,成效显著,用各种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
4.进一步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加强晨检、消毒工作,发现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预防、早治疗、早报告。
5.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合理配制膳食,定期进行营养分析。
(四)2015年 办园条件改善
1.投入资金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2.继续添置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室内外玩具。园务管理
1.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发展的眼光,挖掘自身潜力,强化内涵建设,在课程改革、创特色教育、树自身品牌上下工夫。
2.坚持依法治园,修改完善幼儿园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评价方法。
3.合理布局幼儿园四周的装饰墙、宣传窗、盆景、花卉、草木等设施,绿化、美化、净化园区,争创“绿色幼儿园”。
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教师确立专业发展目标,年底将对照创办幼儿园标准进行考核,真正做到奖罚有依据,奖惩分明。
2.加强以塑造师德风范为中心的思想建设、弘扬崇高师德,优化教职工队伍。
3.加强以提高教师保教能力为中心的业务素质学习、培训,立足自培,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专业能力及业务素养。
教育教学管理
1.加大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研究,力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幼儿达到体能健康、心理健康和智能健康的金三角结构。2.适应现代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开发优质资源并合理利用,如社会资源、家长资源、外校资源等,为幼儿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全面的视野和空间。
3.因地制宜地开展“幼儿一体化”、“园本课程”等课题的研究。
4.以幼儿园为整体,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继续进行幼儿游戏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形成园本特色。
5.积极探索与家长共同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开拓新型、多元、多层的家教指导模式。
(五)2016年 办园条件改善
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做好幼儿园的扩建工作。有一定规模和人数、班级增加2个及以上
园务管理
1.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以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创品牌,树特色,将幼儿园建设成为一流的优质园。
2.配置美术活动室、音乐活动室等。
3.创建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创设积极向上、健康和谐、富有活力与创新意识的园内文化。争创“文明单位”。
4.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教育渠道,吸取社会教育力量,筹措幼儿园发展经费,改善办园条件。
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学习,利用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观念,实现新时期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终身的学习者、生命的关怀者、平等的交往者、宽容的教育者,并引领教师逐步从传统的教授型向科研型、学者型发展。
2.切实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及文化素养加强园本课程培训,继续搞好幼儿园游戏特色教育,使教师不仅具有运用课程的能力,更具备选择课程和生成课程的能力,使园本课程更系统化。
教育教学管理
1.贯彻《纲要》,更新观念,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有机融合,构筑沟通平台,实施家园社会共育。
2.以园本课程的开发为中心,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并整理出一套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教材。
3.重视对保教常规工作的多元化评价,加强保教工作的考核,严格执行“计划-落实-检查-反馈”的四环运行方法,提高保教质量。
4.做好幼儿个人档案,并设计成光盘,录下幼儿三年成长的轨迹。
一、指导思想
为了解一学期来各年龄段幼儿比较真实的发展水平及教师执行教育教学计划的情况,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结合各年龄段教育内容,开展本次期末测评工作,为下学期制定各项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测评目标
1.结合综合活动课程及园本课程,通过质量检测了解各年龄段幼儿比较真实的发展水平。
2.了解教师执行教育教学计划的情况以及教学效果。
3.发挥科学评价的作用,全面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三、测评方法
集体练习、随机抽测、实地观察
四、测评对象
小、中、大各班幼儿
五、测评内容
语言领域发展情况
(具体内容见幼儿发展测评表)
六、测评时间
2014年 元月14日
七、测评人员与分工
小班年级组:朱春华、张艳伟、包婷婷、孔令艳
中班年级组:沈娇娇、胡娟、殷红梅、夏梅兰
大班年级组:俞桃珊、戴露、魏志霞、张瑛
[中国三明政府门户网站] 2010-07-16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明政文〔2010〕11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经市政府研究,现将《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三明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七月八日
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闽政〔2010〕4号)精神,推进我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和发展,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快推进我市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以下简称省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三明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策部署的实施意见》,按照“规划先行、典型引路、完善设施、统筹协调”的要求,创新发展机制,强化产业支撑,实施综合开发,增强集聚能力,通过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突出特色,逐步将省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以下统称中心乡镇)建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设施配套、生态优美的新型宜居城镇,努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均等化。
(二)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注重实效。以规划统筹各种要素,高起点、高标准地调整或修编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谋划空间布局。制定阶段性实施目标,选准突破口,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
——产业支撑,特色带动。以培育壮大中心乡镇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为重点,坚持中心乡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做特第一产业,吸引、集聚和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中心乡镇建设。
——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打造宜居环境为核心,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营造生态优良、清洁舒适、风貌各异的宜居城镇。
——功能齐备,生活便利。以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为基本要求,构建集行政、工业、金融、商业、教育、医疗、文娱、居住等一体,与中心城市连接便利的新型宜居城镇。以高效、便捷为目标,规范生产、生活秩序,营造优雅、祥和的生活消费氛围。
——统筹发展、保障一体。以强化公共管理和服务为重心,加强统筹协调,合理配置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努力实现投资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加快建立住房、医疗、就业、就学、养老、生活保障等制度,确保保障有效、保障到位。
(三)发展目标
——省试点镇:永安市小陶镇、尤溪县洋中镇。
三至五年内,基本建成“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辐射带动力强的宜居城市综合体。
1.经济发展目标:2010-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
2.镇区建设目标:到2012年,镇区建成区面积比2009年扩大1.5平方公里;到2015年,镇区建成区面积比2009年扩大2.5平方公里;到2030年镇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以上。
3.人口集聚目标:2010-2012年,镇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35.7%,2012年末达2.5万人;2013-2015年,年均增长6.3%,2015年末达3.0万人;2015年后年均增长5.0%,2030年镇区常住人口达6万人以上。
城镇化率,2012年达60%,2015年达65%,2030年达80%。
4.市政建设目标:到2012年,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主干道实现亮化、美化;镇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建成一座以上垃圾中转站或无害化处理场,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镇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建成一个供居民休闲、观赏及文化活动的公园,镇区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6平方米以上,镇区和新建居住小区绿地率不低于30%。
——市中心乡镇:梅列区陈大镇、洋溪乡、三元区莘口镇、岩前镇、永安市贡川镇、大田县桃源镇、建设镇、尤溪县坂面乡、沙县夏茂镇、青州镇、将乐县万安镇、泰宁县朱口镇、建宁县里心镇、宁化县石壁镇、曹坊乡、清流县嵩溪镇、明溪县沙溪乡。
三至五年内,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设施配套、生态优美具有一定辐射带动力的新型宜居城镇。
1.经济发展目标:2010-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
2.镇区建设目标:到2012年,镇区建成区面积比2009年扩大1.0平方公里;到2015年,镇区建成区面积比2009年扩大1.5平方公里。
3.人口集聚目标:2010-2012年,镇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13.0%;2013-2015年,年均增长5.0%。
4.市政建设目标:2012年底前,镇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镇区供水普及率达到95%;镇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污水处理率达到30%;镇区燃气普及率达到70%以上;镇区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5平方米以上,镇区绿地率不低于20%。
上述目标详见附件:三明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省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目标汇总表(表
一、表二)。
二、主要任务
(一)高起点编制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突出综合配套、科学合理、各具特色,经得起历史检验。
1.精心编制各项规划。立足于发展需要和功能配套,编制总体规划。省试点镇规划建设目标(一个规划期20年即到2030年)按照“宜居城市综合体”确定为:人口规模不低于6万人,建成区面积不低于6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不低于25平方公里。做好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绿地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省试点镇2010年上半年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审批工作,年底前完成主要专项规划及近期(5年)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3-5平方公里)的编制工作。市中心乡镇可参照省试点镇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突出特色,进行规划设计,抓紧启动规划调整修编,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明年上半年前,完成景观面貌、道路工程等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1平方公里)编制工作。
2.强化规划管理和衔接。统筹编制中心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相协调,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相配套。切实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县(市、区)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规划管理职责,未编制规划的一律不准建设,已编制规划的,不得随意调整与修改规划。要建立并严格执行规划红线(道路)、绿线(园林绿地、山体)、紫线(文物古迹)、蓝线(水体、湿地)、黄线(公共设施)的“五线”管理制度,严格实施规划强制性内容和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制度。
3.实行分类指导分级审批。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在规划的方向、布局和任务上各有侧重、突出重点。要保持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凸显建筑景观风格,把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形象。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省试点镇总体规划由市城乡规划局负责组织编制,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审查论证后,由市政府批准。省试点镇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所在县(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经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审查论证后,由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市中心乡镇的规划由所在县(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审查论证后,由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提升城镇整体水平。按照统筹城乡、以城带乡的要求,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中心乡镇延伸,中心乡镇向周边乡村延伸。加强中心乡镇管理,提升城镇整体水平,增强中心乡镇承载力和吸引力。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要求,完善中心乡镇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铁路的连接。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科学合理规划以中心乡镇为重点的乡镇客运站、候车亭布局。参照城市电网标准并结合实际,加强供电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为中心乡镇发展及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建设集中式供水系统,或通过与城市联网和区域联网的方式建设清洁可靠的饮用水保障设施,提高安全供水普及率。完善垃圾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理体系,推广完善“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市、区)处理”的城乡一体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或直接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健全和完善广播、电视、互联网、通信等网络,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
2.培育发展房地产业。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房地产业,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市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中心乡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特色明显、质量可靠、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开发建设住宅小区和商贸街区。规划区内一律停止办理个人零星建房审批、零星供地。周边的农村住宅,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向镇区集中建设。积极发展经济适用房等住房产业,增加住宅的有效供给。鼓励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危旧房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健全房屋租赁、抵押、置换等业务,放开搞活住宅二级市场,发展住房消费信贷,提高个人购房能力。
3.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搞好镇容乡貌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绿化管理、设施维修和养护管理等规章制度,广泛开展文明卫生创建活动,做到车辆停放有序、摆摊设点规范、门前“三包”制度落实、户外广告设置合理、镇区整洁美观。要建立健全乡镇环境卫生资金投入、巡查督查、日常保洁、垃圾处理收费等长效机制,做好镇区主干道、集贸市场和休闲场所等重点部位日常保洁,促进镇容乡貌根本改观,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三)建立特色产业支撑。按照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加快产业发展,壮大经济实力。
1.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强优势特色农业,率先做大林竹、畜牧水产、果蔬、茶叶等产业,打响特色产业品牌,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建立农业规模化生产基地,推广农业“五新”,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着力提升农业的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扶持能发挥产业优势、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到中心乡镇工业集中区落户,并在龙头企业评审、企业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积极发展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流转市场,促进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的发展。
2.强化特色产业培育和集聚。根据实际,明确功能定位,培育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要立足资源优势,加速工业的发展,把城镇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支持和鼓励中心乡镇建设产业功能区,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功能区集聚。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到中心乡镇落户。新上工业项目原则上均应进入工业集中区,鼓励和引导中心乡镇周边的一般乡镇新建工业项目向中心乡镇工业集中区集中。对其他乡镇迁入中心乡镇工业集中区的企业,可以保持隶属关系不变、统计渠道不变、税费分成结算办法不变。
3.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积极支持中心乡镇申报省商业重镇,大力引进新型零售业态加盟和连锁农产品店入驻,促进中心乡镇商贸业发展。推进中心乡镇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开拓特色农产品市场,实现农产品“双向流通”。鼓励发展特色旅游业,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当地传统特色饮食和品牌土特产品,进一步带动当地商贸、餐饮、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信息咨询、技术服务、金融保险等面向生产和民生的服务业,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可发展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业。
(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增强社会事业设施服务周边农村的能力,提高中心乡镇的承载力。
1.提升教育质量。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培植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集中财力、物力办好标准化的初中和小学,办好若干所优质幼儿园,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逐步建立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经济实用、功能配套的优质教育环境。2012年前,省试点镇的中心小学和初中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市级评估验收,完成一所镇办独立中心幼儿园建设并通过市级农村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市中心乡镇也要参照此标准,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2.发展卫生事业。根据人口数量和变化趋势,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需求。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实现房屋、设备、技术及管理“四配套”,并逐步发展为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综合服务能力。2012年前,省试点镇卫生院要达乙类卫生院标准。
3.加快公共文体休闲设施建设。按照规划要求,选择适宜地段建设集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文体休闲广场或游乐公园。推进建设文化站、图书室、体育活动室等功能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省试点镇建成国家县级一级文化馆,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馆内必备设备总值达30万元以上。市中心乡镇建成国家县级二级文化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馆内必备设备总值达20万元以上。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
4.鼓励、引导和发展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以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信息传递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体系。
(五)加强公共服务管理。将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社会事业、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探索建立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管理体系。
1.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探索建立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积极推行公推直选、镇(乡)务公开和民主选举制度。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利益表述、诉求、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机制。探索试行中心乡镇规划与建设项目公开征询意见制度。
2.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好县、乡、村三级联网的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网络,将就业服务职能延伸到村镇。针对各类就业群体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实施职业技能“订单”、“定向”培训,为中心乡镇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工人。加强技术教育、创业培训和服务,形成支持创业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落实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乡镇、社区(村)两级劳动保障平台,探索建立符合中心乡镇特点、城乡衔接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体系,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4.健全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参照城市自然灾害防范标准,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每个乡(村)建设1-2个应急避灾场所。完善灾害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机制,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增强减灾意识,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六)打造舒适宜居环境。积极开展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活动,以此为载体,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
1.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淘汰落后的“五小”企业,对新上的项目严格做好资源、环境论证,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大力推广建筑节能、节水、减排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大力推广“沼气池替代化粪池”,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利用太阳能。推广水旱轮作、间作套种、节水灌溉等清洁生产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2.搞好环境保护和整治。加强重要水库和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强化天然植被保护恢复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资源的保护管理。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染,美化村容镇貌,打造舒适宜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提升中心乡镇生态文明程度。
3.做好历史文化保护。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要求,加强传统街区风貌保护和文物单位修复,加强古村落、古宅、特色民居和红色故居等文化遗产的保护。结合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传统风格,塑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整体风貌,提升中心乡镇文化品位。
(七)创新投资发展机制。围绕中心乡镇发展,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创造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开发机制,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发展的路子。
1.创新投融资机制,按市场化模式筹措建设资金。通过BOT、BT、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中心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和经营。中心乡镇可组建城镇建设投资公司, 实行项目综合开发、滚动发展。
2.积极探索部分公用设施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盘活国有土地,统筹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鼓励中心乡镇通过拍卖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大型文化体育活动的冠名权、有限期承担企业广告等形式,增加中心乡镇建设的资金来源。
3.强化小城镇经营。进一步完善土地收储、拆迁、出让机制,建立土地收储和出让联席会议制度,科学规划,合理编制土地收储和出让计划,做到土地收储、出让规模适度、合理,实行净地出让,确保政府合理收益实现,为中心乡镇建设筹集资金。
三、政策措施
(一)基础设施投资方面
1.列入省试点镇规划的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公交场站、防洪排涝、义务教育、医疗和计生服务站、文体场馆、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符合条件的,优先列为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
2.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省试点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所在县(市)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辖区内省试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3.省试点镇建设用地出让金,除按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规定必须保证的支出外,全额用于当地的发展,优先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省试点镇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垃圾处理费等税费,全部用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
4.市直各部门要在项目争取和专项经费安排上向省试点镇倾斜,扶持省试点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5.规划编制经费要列入县、镇财政预算,市财政给予每个省试点镇规划编制经费补助30万元,确保省试点镇规划按时完成。
6.支持省试点镇开展造福工程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今年每个省试点镇单列安排500名造福工程搬迁指标,百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优先列入省级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示范点,每个点3年内由省上给予10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扶持。
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1、2、3、4点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政策。同时,市财政给予每个市中心乡镇规划编制经费补助5万元。
(二)财税支持方面
1.完善财税管理体制,做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县(市)根据省政府出台的“2010~2015年对试点镇新增地方级收入实行全留”政策,县级从省试点镇分成的新增实得收入,通过预算安排给试点镇,专项用于该镇基础设施建设。
2.企业在省试点镇从事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和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其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按收入级次全额拨补前三年所取得的建筑安装业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
3.新入驻省试点镇的大型商贸企业,自营业当起,其交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及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全额拨补。新入驻省试点镇的金融保险企业,自营业当起,其缴纳的金融保险业营业税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拨补50%;自营业当起,其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全额拨补。
4.新入驻省试点镇的工业企业,自营业当起,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按收入级次三年内予以全额拨补,第四年至第六年地方分成部分按收入级次予以拨补50%。
5.对参与省试点镇建设的企业,用电工程建设给予适当优惠,用水按民用水价格给予优惠。
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财税支持政策。
(三)金融支持方面
1.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省试点镇延伸分支机构,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同业合作,共同完善省试点镇金融服务,对新进驻省试点镇的金融机构由所在县(市)给予一定奖励。支持省试点镇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2.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省试点镇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支持省试点镇发展多元化融资担保机构,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专业合作组织等中介机构合作。继续探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3.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鼓励加强银商合作,推广银行卡使用。做好与惠农、惠民政策相关的配套金融服务工作。积极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为省试点镇居民扩大消费提供融资便利。
4.扎实做好就业信贷支持工作,加大对省试点镇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积极作用,切实做好重点就业人群的金融帮扶工作。
5.加大对自住型住房消费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支持工业区和商业地产建设项目。
6.推进林权、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四荒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深入探索实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房屋等抵押贷款。
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金融支持政策。
(四)用地支持方面
1.省试点镇的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项目落实、节约集约的情况下,在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的安排上予以优先保障,按批次报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在规模限制上适当放宽。因建设项目确需局部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控制指标在县域范围内平衡的,由三明市人民政府审批。
2.鼓励省试点镇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为耕地,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应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并将城镇建设用地出让获得的部分收益,返回试点镇用于农村土地整治和新村、乡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省里下达每个省试点镇1000亩土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后,省国土资源厅根据市国土资源、农业部门对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验收结果,核定相应的土地增减挂钩指标。
3.加强省试点镇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除宅基地之外,合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县(市)的有形土地市场应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业务,通过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4.对于省试点镇列入市级重点的大型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用地指标不足可由市、县国土部门以具体项目用地报批向上级争取支持。对于建设用地规划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选址未定可能占用基本农田的社会公益、村镇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等建设项目清单,在占用基本农田规模不超过基本农田保护区增划的耕地数量时,可由原增划的耕地冲抵占用的基本农田,按一般耕地报批,按基本农田补偿。
除1000亩土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政策外,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用地支持政策。
(五)支持房地产开发方面
1.保障省试点镇房地产用地供应。推进城市房地产开发政策向乡镇延伸,对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在符合规划、节约集约的情况下,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予以优先保证,需要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批次征收规模适当放宽。省试点镇先行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增耕地后形成的挂钩指标可优先保障省试点镇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或有偿调剂给其他地区使用。
2.支持省试点镇商品住房消费。县(市)政府可根据本地市场需求情况,对个人购买省试点镇普通自住房的,所缴交契税给予购房款总额适当比例的财政补贴,免收存量普通商品住房交易手续费。加大对个人购买省试点镇商品住房的信贷支持力度,个人首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按政策规定,购房首付比例可降低至20%,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
3.营造省试点镇房地产业发展投资环境。鼓励银行业机构积极支持符合贷款条件的省试点镇房地产开发项目。减免房地产开发建设相关规费,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省试点镇房地产开发项目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可降为20%。
市中心乡镇视条件比照执行以上房地产开发政策。
(六)促进人口集聚方面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在省试点镇就业或有合法固定住所(含自有住房和租借住房)的,准予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办理落户,并在子女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权利。
2.选择在省试点镇就业的农民,按照本人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也可有偿退还或转让。
3.整合“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创业等培训资金,支持省试点镇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集镇转移就业。大力改善省试点镇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推动农村人口向镇区集聚。
4.鼓励农村宅基地依法流转,对农民自愿退出原宅基地,并在省试点镇购买商品房的,可由所在乡镇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对按规划向省试点镇建成区集中迁建的公寓式农民新村,在确保退宅还耕的前提下,可置换到试点镇用地规划区选址建设,农村建房指标允许在乡镇内自行调剂;采取异地置换方式,鼓励边远山区农民跨区域转移到省试点镇安居乐业。
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促进人口集聚政策。
(七)优质服务方面
1.提供绿色审批通道,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城镇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项目,实行特事特办,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2.进一步配强配好省试点镇领导班子,根据条件适当高配领导干部。根据省试点镇功能定位、职责任务、管理特点和发展需要,科学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行政编制调整由所在县(市)按照规定程序在现有总额内调整安排。积极培养和引进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选聘生和“三支一扶”毕业生安排向省试点镇倾斜,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给予适当放宽比例。
3.理顺相关行政管理体制,垂直管理的驻省试点镇派出机构要接受试点镇党委、政府的监督管理,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须征求镇党委、政府书面意见。
4.探索推进省试点镇综合执法管理,可把直接关系乡镇发展的有关行政执法事项,如安全生产、劳动用工、城建监察等,依法委托给省试点镇政府,并赋予相应的办事权限。
市中心乡镇比照执行以上优质服务政策。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三明市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张发录任组长,林俊德副市长、洪明德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农办、编办、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建设局、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公安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交通局等市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市加快推进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具体负责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发展改革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工作。
为了重点推进两个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的发展,在三明市推进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和市中心乡镇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尤溪县洋中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小组和永安市小陶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小组,分别由尤溪县长曹榕庆、永安市长蔡光信任组长,市委农办、市发改委、建设局、城乡规划局领导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推进两个省试点镇工作。
各县(市、区)要成立推进市中心乡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市、区)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负责推进所在县(市、区)市中心乡镇的发展建设工作。
(二)落实部门职责。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小城镇改革建设的政策措施,市委农办要在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加快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修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造福工程”搬迁为载体,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工作的组织推动和统筹协调,抓好重大项目的实施和指导;经贸部门要加强对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工业、商贸流通规划和项目的指导,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健康发展;规划部门要组织省试点镇的规划编制,并指导市中心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规划实施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建设部门要加强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建设管理的服务指导,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检查、指导,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财政部门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金融部门要研究制定信贷支持的具体办法,拓宽小城镇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公安部门要加大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其它相关部门都要加大指导、支持、服务力度,共同促进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加快发展。
为加大市直部门支持小城镇发展的工作力度,实行部门挂钩联系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工作制度。市直部门要将挂钩支持小城镇工作列入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加强领导力量,与部门其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要经常深入挂钩乡镇,了解情况,建言献策,解决问题。要协助挂钩乡镇积极向上汇报情况,反映困难,争取项目支持和专项补助。市直部门支持挂钩乡镇的工作情况,列入政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强化督查考核。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市委农办、市建设局、规划局、国土局、财政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对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建设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加强指导服务,跟踪项目进度,根据省试点镇、市中心乡镇综合发展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奖励,确保省、市、县相关政策落到实处。考评结果作为市委、市政府对县(市、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乡镇中心幼儿园发展规划设计书】推荐阅读:
乡镇中心幼儿园认定申请报告10-28
乡镇中心卫生院09-17
乡镇中心医院工作总结06-09
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窗口11-28
乡镇文化中心工作总结07-05
乡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工作汇报10-27
乡镇新农村建设中心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07-07
烟草配送中心规划设计11-02
乡镇发展经验材料07-07
乡镇平安创建规划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