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

2024-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精选8篇)

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 篇1

一、紧抓中心,致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致富产业。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我县按照县委确立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促增收。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发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如优质绿色稻米、蚕桑、猪鸭畜牧业、渔业等。二是利用好丰富的山水资源,发展山区循环经济。推广“猪、沼、果菜”、“畜、禽、渔”等生态种养殖模式,合理规划利用小水电,加快发展速生丰产林和高产油茶林、改造低产毛竹林步伐,提高产出效益。三是用好绿色品牌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山青水秀环境美,应进一步营造绿色生态氛围,严禁采伐天然阔叶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通道,发展绿色食品,打响绿色生态品牌,提高特色农业效益,同时促进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抓好农林水矿产品的深加工,延伸产业链,确保农产品供销两旺,农民增收。做大做强日月星制丝、秀竹米业等龙头企业,加强同大公司联系,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农民增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市场风险。五是干部真情帮扶促增收。县乡村干部要进村深层次帮扶困难户,帮找致富兴业门路。2009年11月下旬,县委抽调近千名干部组成16个工作组派驻到各乡镇(场)集中开展“五同五心”活动,即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虚心受教育、倾心听意见、真心办实事、真心解民忧、诚心交朋友,通过“五同五心”活动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重点,着力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抓起,大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搞好农田土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各种农业项目的实施,严把工程质量关,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强服务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村供电改水供水工程、医疗卫生(新农合)、通讯设施、公共文化设施等建设,进一步提高为农村服务的能力。三是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以村组规划为抓手,着力整治村容村貌,在抓好今年34个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建设面,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

三、培育主体,大力激发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潜能动力。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和根本力量。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一是抓好教育强本领。利用现代传媒,着眼农民实际需要,有计划、有侧重地对农民进行科技教育,重点抓好文秘杂烩网阳光工程、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同时,切实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农民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二是倡导文明树新风。开展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信用农户”评选活动,倡导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新风。同时刹住封建迷信、赌博等不正之风。三是正面引导农民主动建设新农村。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用身边的示范村、先进典型事例等鼓励农民尽其所能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 篇2

一、创新发展机制, “三在三农”理思路

在200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始, 区委、区政府通过深入调研, 请有关专家学者“会诊”, 普遍认为该区的发展现状是:农业仍然是弱势产业———农业不稳———综合生产效益低、增产自然条件差、产业化程度低;农民仍然是弱势群体———农民贫穷———增收渠道窄、文化水平低、生活保障低;农村仍然是弱势地区———农村落后——经济底子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基层党组织职能弱化。基于这一认识, 区委、区政府决定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 把解决农业问题的核心锁定在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上, 把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锁定在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上, 把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锁定在加强基础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在三农”的新思路。即:“三在农村”, “通”在农村———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公交、通自来水、通广播、通有线电视、通宽带、通沼气、通科技热线;“改”在农村——改俗、改灶、改圈、改厕;“美”在农村———环境美、生态美、生活美。“三在农业”, “调”在农业———产业结构调特、产业品牌调精、产业效益调高;“扶”在农业———扶龙头、扶基地、扶大户;“优”在农业———品质优良、产业优化、效益优先。“三在农民”, “智”在农民———拥有发展之智、科教之智、创业之智;“乐”在农民———身心健康乐、文化生活乐、公德文明乐;“惠”在农民———政策惠民、权益惠民、保障惠民。并运用这一科学思路指导米王村新农村建设工作, 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目标。

二、创新规划机制, “一心六区”绘蓝图

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是发展农村经济、塑造村庄空间布局形态、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必要前提和客观需求。从米王村的发展现状出发, 采取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乡村主动三措并举的新机制, 深入细致地进行前期规划设计, 实行“六步”循序渐进的新办法, 即:第一步讨论制定村级新农村建设总体、布局规划构思, 第二步测绘千分之一地形图, 第三步编制调查问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第四步整村规划设计, 第五步初设成果评审, 第六步审核备案成果。在此基础上详细规划和勾画出米王村新农村建设蓝图, 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 六大功能区”的新布。培训室、文化广场、卫生所、超市、老年公寓等内容的公益事业服务设施, 满足村民对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休闲、娱乐、集会等需要。商贸加工区:以星宇锅炉厂、陕西兴平贵妃泉有限公司、庆阳分公司为辐射, 布设商贸加工区, 规划占地1000亩, 可落户大小企业30余户;小康住宅区:以村部为中心, 以村组主干道和绿化带为界, 在村部东、南、西方向, 规划各具特色的小康住宅区4处, 每处5排200户。产业开发区:以北坳、庙门等组现有果树基地为中心, 规划果树面积达到4000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50%。养殖小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兴旺肉杂鸡繁育场为中心布设全村养殖小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 规划占地500亩建成各类养殖小区4个。通过新机制、新办法、新布局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增收机制, 三大产业富农民

米王村原是全区有名的烤烟生产重点村, 十多年来, 全村每年栽植烤烟1900多亩, 实现产值380多万元, 发展优质烤烟成为农民的致富之路。2006年底, 烤烟生产计划取消, “产业转型”随之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 村两委带领党员、群众代表多次赴陕西洛川、旬邑、宁县焦村等地考察学习。最终确定果、疏菜、畜为全村的三大主导产业。在积极争取区上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下, 着眼于培养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农民为目标, 年组织农民人均参加各类技术技能培训3次以上, 累积培训800多场次, 在庙门、新庄、路东等8个村民小组重点发展果树产业, 两年间新栽果树2800亩, 累计达到4300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52.9%, 人均1.2亩。同时, 村上及时讨论决定以瓜菜、养殖保农民短期内增收, 依靠庆隆、伟业脱水蔬菜厂, 以“果树间作瓜菜”发展蔬菜产业, 三年共签订甜椒订单6800亩, 实现产值680万元;以兴旺肉杂鸡养殖为依托, 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 带动发展养鸡大户8户, 年育雏鸡10万只以上, 饲养肉杂鸡4.7万只, 发展养兔大户18户, 养獭兔5300多只, 引进畜禽优良品种13个, 畜牧业年产值实现200万元, 纯收入79.9万元, 人均收入238元。初步形成了家家都有增收产业、户户都有增收项目、人人都有增收能力的发展格局。

四、创新建设机制, “三统一分”建农宅

小康农宅是新建设的最直接体现, 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文明的形象标志。区委、区政府在具体工作指导过程中, 坚持标准化建设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的原则, 从米王村的实际出发, 运用“三统一分” (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分户建设) 的方式, 遵循“三个结合”即把小康农宅同建设节约型社会相结合、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同群众迫切要求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相结合, 因地制宜地采用“三种模式”即:城镇经营型、城郊宽裕型、农村安居型, 坚持“三个一批”即:新建一批、巩求, 该村三年累计建设小康农宅3处60户, 80%村组道路达到砂石化标准, 道路绿化率达到60%以上, 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50%以上, 安全用电率达到100%, 电话使用率达到100%, 公益设施齐全, 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准。

五、创新投资机制, 三帮一扶解难题

新农村建设既是农民自己的私事, 也是关系全区和谐发展的大事。以在全区全面开展“一帮一、手牵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活动为契机, 逐步扩展帮建的范围, 加大帮建的力度, 强化帮建的责任, 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区直部门单位以及区内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等经济实体“结对帮扶”新农村试点村, 扶持残疾困难家庭的工作新机制。确定由1名县级领导、1个包村部门、1户企业、10名包村干部共同帮扶该村新农村建设和扶持残疾贫困家庭工作, 积极为该村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项目, 探索出了“以农民为投资主体、以项目整合资金为动力、以区乡财政配套资金为引导”的引资、融资、生资新机制。三年间共投入资金1108.6041万元, 其中省投资金150.5041万元, 市投资金10万元, 区投资金127.4万元, 整合项目资金171.6万元, 群众自筹资金649.1万元, 为该村建设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富康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根据米王村的资源和特色, 大力培育苹果产业, 依托自身加工、技术、品牌优势, 定期下派5名技术人员对该村果产业进行跟踪技术服务, 极大地带动一村一品经济势力的不断壮大, 使该村逐步建成了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优质苹果生产新基地。

新农村建设的内力在于有一支能攻善做的基层干部队伍做龙头。为切实加强村班子阵地建设, 该村按照市区、提出的“六有”创建标准 (有朝气蓬勃的组织生活、有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有考核评议的规范制度、有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有群众拥护的深厚基础、有坚强有力的领导能力) , 全面加强村级班子、村民自治组织、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成立了社区理事会、监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村务、账务监督组织, 制定了“一事一议”的民主议事制度, 民主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正常化, 真正使“村官”成了“透明官”, 群众成了“明白人”。有了坚强的领导班子, 村上的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乐有所去的目标要求, 目前, 该村建成标准化村部1处260平方米, 老年活动室1处42平方米, 村级多功能文化室1处42平方米, 科技网络服务中心1处42平方米等, 使全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五保老人供养率均达到100%。并通过米王村社区下辖的农民自乐班、协会、社火队等9个民间机构, 完善村委会的服务职能, 妥善处理村内各种矛盾, 推进“民主治村、和谐治村”的进程。

出版业服务新农村建设经验谈 篇3

“读书益民”工程已经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计划从2005年起连续5年,筹集政府资金2000万元,为全市边远山区农村、农村中小学、来京务工人员聚集地捐建1000所“益民书屋”,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书屋网络系统。市委宣传部每年拨款250万元、市财政每年拨款150万元支持“读书益民”工程。

到目前为止,共建成“益民书屋”221个,其中“农村书屋”121个,共配送图书4000余种30万册,音像制品2500种3000余套,电视机DVD机221套,每个书屋的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配备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播放机、近600个品种1000多册图书及音像制品。今年,市局将继续加快“益民书屋”建设进度,力争完成不少于300个“益民书屋”的建设,其中“农村书屋”不少于240个。

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六种主导型管理模式

2005年,贵州省局在贵阳市和遵义县开展“农家书屋”试点,坚持走“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村民自理”的管理路子。

目前,10个试点单位,主要有六种主导型管理模式:一是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村民较为富裕的,书屋管理员由村委会聘任人员担任的行政主导型模式;二是农业产业化结构基础较好,由蔬菜、花卉协会支撑的协会主导型模式;三是由镇图书馆具体协调带动书屋管理型模式;四是由村级共青团、妇联组织扶持管理的社团扶持管理型模式;五是由农民自我管理的农民自主型管理模式;六是由乡村志愿者无偿管理的志愿者管理模式。

中国农业出版社:一手开发选题一手开拓市场

编辑沉下去,选题抓上来。2003年以来,中国农业出版社每年都要组织上百批次、300多人次的调查研究。经过调研,及时全面地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策划出了一大批受读者欢迎、为市场所需的图书。

发行业务向基层拓展。两年多来,中国农业出版社发行人员跑了20个省70多个地市,召开小型图书订货会或座谈会40多次,有400多个县店的上千人参加。这种流动的“小片会”,形式灵活,场面热烈,既交流了情况,互通了信息,又密切了关系,增进了感情,成为近两年发货码洋每年增加7000多万元的重要拉动力量。

送书下乡培养潜在读者群。他们积极响应中央和主管部门的号召,坚持参加各种形式的送书下乡活动,并成为一项常规工作。近几年,农业社每年为贫困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农业院校、“农民书屋”等捐赠、配送图书2000万元左右。

金盾出版社:注重社会效益拓宽发行渠道

该社从社领导到编辑室主任、编辑,以及发行人员,经常到农村读者和基层书店中了解图书的需求情况,分析并策划农民需要的图书选题。据统计,每年有 90%的选题是从基层调查研究中得来的。对那些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图书选题,会依据现实情况打破常规申报并尽快组织书稿,及时将图书送到农民手中。像今年出版的20多种蔬菜、水果林木、畜禽和粮食作物等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系列图书,选题都是在调查研究中被发现和策划完成的。对于西部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特别需要的图书,明知会赔钱,但考虑当地农民急需,他们仍坚持组织撰写和出版。

为解决农民买书难的问题,金盾社从2001年起,办起了“金盾图书读者俱乐部”,专门为买书难的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只要购买金盾社的图书,便成为俱乐部的会员,享受折扣优惠。社里还免费邮寄新书书目供农民选购,目前会员已达70多万人,每年仅通过邮购的图书就达几百万元码洋,效果相当好。

邵阳市新华书店:发展农村文化小超市

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胜溪湖办事处封家峪村党支部书记刘龙生。2003年1月,我在村两委第六届换届选举中,竞选为本村村委主任。之后第七、第八以及第九届连续三届连选连任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在这历时三届的工作中,为了强村富民,寻找生机和发展,我始终以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勇挑重担,带领两委班子和广大村民,抢抓机遇,先行先试,敢行敢试。打造经济转型的发展平台,逐步融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布局,使我村走上了一条城镇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实现了封家峪村“脱胎换骨”的转变。下面,我就我村的一些实际经验来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两条思路确保村民安居乐业尽享民生幸福

2006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城市中心区域南扩”的城市发展规划,随后位于规划中心区域的我村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拆迁改造。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无家”农民的妥善安置。我们的具体思路有两条:总体思路就是“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在具体工作当中的思路就是要让农民“搬出来”“住上楼”“住下去”。

第一步是让农民“搬得出来”,我们预定的方案是整村拆迁。但是,这个工作从一开始,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而这个困难,首先就来自于村民们多少年来根深蒂固的“农民不上楼”的落后思想。全村600余户,1600多人,有超过80%的人认为整村拆迁,搬进楼房根本就不可能、不现实。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人,对此更是有着严重的抵触情绪,死顶硬抗,就是不搬。其次就是村民对失去家园,失去土地之后害怕将来没有收入来源,没有生活保障的担忧。

面对这种情况,面对村民的种种担忧,我们本着“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坚持“四议两公开”的工作方法,将具体的拆迁方案进行公开讨论。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最后大家都满意为止。之后我带领村两委干部,不顾劳累与艰辛,早出晚归,挨家挨户进门入户,反复宣传我们的拆迁方案与政策,对村民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终于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打消了村民的疑虑。使得拆迁工作顺利完成。

第二步要让农民“住得上楼”。全村600多户人家,原来家家户户一个院子,好几间房,盖起新楼后,我们也要保证村民最起码20年之内不缺房子,不能比原来少。那么要怎么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做法就是房屋产权的一比一置换。村民用土地换住房,每户居民老、中、青三代最起码保证有一套房子,也就是户均三套房子。那么这样就保证了村民20年之内不会缺房子住。产权置换后如果有多出来的剩余面积,我们就鼓励并推动村民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而置换后有不足的部分,我们通过集体补贴等各种形式给与预留。这一步骤我们分了二期工程来完成:一期工程于2009年4月奠基开工,共建有大小楼宇13幢,总建筑面积8万㎡,可安置住房624户,首先保证了户均一套房子。二期工程于2010年3月份动工,总建筑面积4万㎡,可安置村民360余户,补足一期工程置换不足的部分,这样就实现了我们户均三套房子的目标。

接下来就涉及到了住房分配的问题。由村委指定,显然不能服众,让大家抓阄,更是有失公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专门成立了分房组。每一户的老中青三代人基本按照1、4、6层和2、3、5层来进行搭配。老人全部分配在1、2层,中年人3、4层,青年人为5、6层。这样分配,既照顾了老人行动方便,又有效的解决了分房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合理的情况,尽可能的做到了公平公正。至此,封家峪村的整村南迁工作基本完成。

第三步要让村民能“住的下去”。这也是我们的第二个挑战: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原先的封家峪旧村占地600亩,而新村占地仅有120亩,节约了将近500亩的土地,这500亩土地租赁给科教文体园区,每年产生的租赁费用我们优先用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以及为村民发放各种福利的支出。现在,我们为全村符合条件的村民办理了低保,还为村内的特困户发放每人每月80元的特困补助,并为符合条件的村民代缴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的费用,切实做到了“应缴尽缴、优先参保、应保尽保”。我们一年两次为全体村民发放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逢年过节,还另有发放。我们可以看到,仅仅是利用旧村节约出来的土地,就已经能够保障村民们的基本生活。不仅如此,现在我们对村内上幼儿园的和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一律实行免费,对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资助。这样一来有效的解决了中、青年家庭为赡养老人发愁,为孩子的学费发愁的局面,极大的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上,我们为整个小区通上了大暖和天然气,并全部由集体补助取暖和用气费用。原先在旧村,要保证一间60平米房子的供暖,一冬天至少需要3吨煤泥,算下来就是将近一千块钱。而在新村,由村集体补助后的取暖费用至少可以节省一半,降低了能源的使用费用,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在现在能源逐渐紧缺的环境下,我们减少了污染能源的使用,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应。并且青壮年劳动力不用再为拉煤泥,烧锅炉之类的事情发愁,而老人也不必再总是麻烦子女,自己就能互相照顾,可以安享幸福晚年。这样一来可以说是彻底的解放了劳动力,又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

封家峪村成功实施整村南迁,打造成功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给孝义市开了一个好的先例,带了一个好头,打破了“农民不上楼”陈旧理念。周边的几个村子都在积极学习我们的成功经验,那种“农民不上楼”的观念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村民们由怕住楼变为想住楼。我们不仅成功的让农民“住上楼”,而且成功的让农民“住下去”。现在的封家峪新村内,上下水、电、大暖、天然气等设施全部配套,小区道路全部硬化,绿化面积达到35000㎡,并配备了活动中心、休闲广场等各种设施,真正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和“五化五通五个一”。

二、双管齐下确保经济转型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现在,村民住上了楼,生活也有了保障。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失业”农民的增收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总体思路就是利用节约出来的土地,由农业转型为非农产业,高效整合土地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我们经过考察、研究,最终决定上马建材市场项目。这是我们的第一条措施。

2008年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万客隆建材市场开工建设,并于去年10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我们优先安置了60-70%的比较有经验的村民率先进入市场,平均每人安排20平米门面,总共有2万余平米用于安置村民。在安置方式上,我们采取的依然是产权置换,在置换住房时有多出来的面积可以自由转入市场内。有不足的部分的则由村集体补贴一半,自己出资一半。在分配方式上,本村村民安排到1、4层,他们的这些门面可以由自己经营,也可以用于出租;外来商户安排到2、3层,我们也会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财富理想。而村集体则保留地下室以及停车场的收入。这样就使村民、社会和集体都可以产生效益。

我们说,让村民进入市场,是为了让村民能够稳定增收。那么,进了市场就一定能增收么?我们先来算这样一笔帐。在我村没有拆迁改造前,村民人均拥有7分土地。而由于近年来水资源的缺乏,使得原来的水浇地变成了旱耕地。辛辛苦苦忙一年,产生的人工费还不够种子、化肥的钱,根本产生不了效益,还要倒贴钱。现在,万客隆市场已经于去年国庆节时开业,我们按每平米每天产生一元的效益来算,那么每天人均收入就是20元,经济收入比起原先种地来是明显增长。而且,随着南城区的不断发展,科教问题园区的不断建设,人流量的不断增加,这个收益肯定要远远超出现在,这样一来,就打破了人们害怕失去土地的思想,收入增加了,收入稳定了,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就是这样通过高效整合土地资源,节约了大量的土地,最大化的产生效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结合、双丰收。

另外一条措施就是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农村商贸业。当初在建设小区的时候,我们在每一幢住宅楼的临街一层都留有一间门面房,就是为了将来村民可以利用它来发展商贸业,既增加了家庭经营收入,又能解决掉一部分劳动力。现在村内有开饭店的,有开超市、小卖部的,还有摆摊的,各类生活服务业都在蓬勃发展,加上建材市场里的,有90%的人由靠天吃饭的农业人,彻底转型为靠工商业吃饭的经济人。现在我村的整体经济状况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9500多元,位于全市前列。

三、以人为本创新思路拓宽创收渠道

在“十二五”时期内,我们要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这条思路,继续努力解决剩余一部分闲散村民的就业问题。目前,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正在研究探讨之中,我们初步认为,还是要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增强就业培训,给这部分人创造出一些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工资性收入。比如,我村有不少无职业的30岁到45岁的中年妇女,这些人大部分没有什么文化,每天除了做饭,打扫家,就是出去串门,翻闲话,打麻将。既不能增加收入,还对社会风气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为了解决这部分闲人的就业问题,现在,我们已经尝试了一些做法,比如出去联系一些做手工艺品加工的企业,让他们派老师来,在村民活动中心让老师教这些妇女同志做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做完之后,现场计件回收。这样一来,既学会了一门手艺,又能挣些费用来补贴家用,还消除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可以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剩余的一些男性闲散村民也大多是文化程度比较低,年龄又比较大,没有一技之长,出去打工人家不要,回来做买卖,一是没本钱,二是不会做。对于这部分人,关键还是要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比方说,在我们的万客隆市场内,需要大量的工勤人员。我们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优先招聘本村人员,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就可上岗。到目前为止,我们培训了保洁员、门卫、治安员、小区物业人员等等,安排就业共计80多人。

同志们,我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在过去的几届任期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紧抓住被列入孝义市科教文体园区内的大好机遇,带领我村走上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我本人获得过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被授予吕梁市“优秀司法调解员”等荣誉称号,受到大家的好评和认可。我村还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村”、“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和谐文明村”,“五星级农村党支部”,“市级平安村”、“服务城市建设突出贡献奖”、“新农村改造和新建设先进单位”、“经济转型项目工作奖”等荣誉称号,省、地领导也曾多次莅临我村召开典型示范村现场会。

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介绍 篇5

型经验介绍

苏合乡老庄村位于县城西北10公里处,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448户2165人,于2008年底列为西苏新农村示范长廊建设试点村。三年来,苏和乡老庄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环境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按照“政府主导、村民主体、搭建平台、脱贫致富”的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蓝图,以灾后重建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坚持“五化”配套,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全面促进老庄村全面建设协调发展,建设富裕、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截止目前,老庄村新农村示范点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398.6万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成效

(一)结合实际、规划先行

县、乡党委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专题研究确定了新农村建设思路。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前提。好的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乡村两级广泛进行调研,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组织外出参观,认真借鉴外地经验,为做好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规划中,我们立足高标准,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在全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中,从整体上,针对村内实际作出具体可行的环境整治规划、经济建设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力求体现因地制宜,富于特色的建设理念,突出重点发展马铃薯、经济林果及劳务输出等特色产业经济。

(二)健全组织、落实责任

成立由乡镇领导任组长,村书记、主任,任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实行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三)政府主导、民主决策

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老庄村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引导与动员群众为辅,通过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各方面力量,有序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目前村民基本上都能配合政府、投工投劳。

(四)整合资金、提高效率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村以提高新农村建设效率为目的,优化整合扶贫、农业、交通、财政、新农办等部门的支农惠农政策及资金,集中投向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农田水利等建设项目,集聚和放大项目资金的使用效应,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规模和层次。

二、具体做法

(一)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以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实现“五化”标准,土壤、大气、水质无污染,环境质量达标为发展目标,将推进农民聚居点建设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完成宅基地垫方4715立方米,建设住宅新区1处,异地住房重建63户,完成了影响新农村安全的山平沟、种家沟、王家沟三条流域的排洪治理,新修村社道路8公里,小巷道硬化10700平方米,完成“一池三改”120座,便民桥一座,新建通讯网络一处,新修排水渠6000米,新修了500米的护村河堤,新建护坡一处350米,新修文体活动中心一处及配套设施。新修集雨水窑80眼,小口井50眼。彻底改变了居住条件差、行路难、吃水难等问题。

(二)增强发展后劲,发展产业建设

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马铃薯、经济林果和劳务输出三大主导产业,沿川坝栽植核桃1000亩,栽植梨树300亩,种植中药材80亩,油葵种植600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亩,引进良种猪100头,农民技术员培训200人/次,劳务技能输转培训50人/次,成立经济合作社,发展养殖业,吸纳养殖农户60多户;加大劳务输转力度,年输出青壮劳力650人/次,创收740多万元。经过培训,户均掌握1—2门农业生产技术,劳务输转人员掌握1—2门专业技能,劳务产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培训及新科技的运用,户均收入增长2000多元。

(三)紧紧围绕“五化”目标,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以治理“五乱”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实施新农村环境“五化”工程为载体,在全村全面开展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整治活动。清理河道200米,清除建筑垃圾150方,拆除残垣断壁30余处,拓宽并硬化村内道路1600米,浆砌边沟2500米,小巷道治理10700平方米;沿西苏路老庄段种植绿化树600株,行道树495棵;安装路灯12盏,粉刷亮化巷道墙面8300平方米,种植草坪200平方米;老庄村主巷道墙面上 以宣传民俗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为主形成了800平方米的文化宣传墙,刷新宣传栏12个,固定标语15条;完成了新农村院内房前屋后的柴草、垃圾,清理了路边的粪堆和杂草堆,新建垃圾深埋点1处,放置固定垃圾箱3个,配备垃圾清理车1辆,栽植了美化树种200多株。全乡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实行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责任到户到人,实

行谁破坏,谁负责,谁清理,其他路段村委会安排专职卫生清洁人员定期打扫清理,做到时时保持路面清洁,路路保持畅通。

(四)加强民主管理,全面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水平为了加强民主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村民委员会工作制度,进行了财务公开,完善了民主议事制度,健全了工、青、妇、团组织,加大村级阵地建设力度,新建人口婚育文化园一处,“特殊党费”维修活动室一处,新建五保家园一处。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建立了群防群治等治安体系,达到“平安乡村”建设标准;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提高新农合参合率,修建了了文体广场,解决了农民就医难、上学难的问题,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为提高对农服务水平,每户配发了对农服务资料袋(以“政策进农家、法律进农家、科技进农家、道德进农家、健康进农家、帮扶进农家”和各种优惠政策及服务指南为主要内容),全村“五保户”供养率、特困户救助率达到60%以上,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电话入户率达到60%以上;加大了精神文明力度,使群众转变观念,村民基本养成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遵纪守法,三年内无刑事案件发生,同时开展“十星文明户”、“好儿媳”、“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农户参评率达到100%,全村共评选出9星级文明户10户,8星级户17户,7星级文明户13户,“好儿媳”10

人,“五好文明家庭”11户,对评选出的各类先进户及个人进行了表彰鼓励,通过该活动的开展,群众的精神风貌有了大的转变,争做“好”氛围更加浓厚。新建了综合文体广场1处,文化、体育得到广泛普及。

某村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 篇6

XXX***村位于——城西12公里处,是XXX政府驻地,全村辖8个社567户2146人,耕地面积3790亩,人均1.8亩,属河水灌溉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43元。近年来,***村积极利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地处乡政府驻地的优势,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年终考核名列前三名,并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为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累了典型示范经验,现将我乡***村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经验报告如下:

一、突出三项内容,激发新农村建设的活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具体操作中,我村重点突出规划、建设、整治三项主要内容,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一是突出抓好规划。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题,更是一项龙头工程。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优化生活环境、改善生产条件、提升乡村文明、构建和谐农村”的要求,专门制定了《***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2009-2012》,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实施方案进行建设。目前,全村基本建成“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突出抓好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生态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建设模式。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方针,快速推进示范点建设。根据“交通便利、规模适中、生活中上、先易后难”的原则,我乡***村重点以三、七社为作为示范点建设,根据发挥典型示范的目标要求,近年来,我乡***村共修建标准化农宅125套;招商引资修建“上宅下店”式沿街商铺65套、并配套完成1公里供排水改造工程,铺设农电线路2公里,完成1.2万平方米的人行道铺装工程和美化工程;完成三、七社住宅小区道路2.9公里硬化;修建40立方米化粪池1座。三是突出抓好整治。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直接面对千家万户,涉及村民利益的调整。乡党委、政府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一方面,对存有安全隐患、污染环境卫生且无人居住的破烂房屋进行拆除。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危旧房的改造,重点对建设时间长、外型不美观,且具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破旧房屋实行拆除重建,并对房前屋后乱搭乱建的圈舍进行拆除,实行集中统一安置,做到人畜分离,布局合理有序。2009年以来,我乡***村共完成危旧房改造农户148户,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了群众生活居住条件,从根本上消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隐患。

二、发挥三大作用,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单纯的群众创建活动,需要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采取多方联动,充分发挥三大作用,汇聚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一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乡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组织乡、村两级10名干部具体抓好新农村示范点

建设。在资金筹措方面,县财政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利用专项资金解决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解决单家单户不好办也办不了的事情。在宣传动员方面,充分利用入户宣传、发放宣传海报等方式,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弘扬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着力营造“全村动员、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二是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新农村的建设者、管理者、维护者和直接受益者,是创建活动的力量源泉。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就失去了基础。乡党委、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按照一切为了群众的基本原则,从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注、最急迫的问题入手,满足群众求美、求新、求幸福的愿望,从而调动广大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三是发挥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大,仅有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还不够,必须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我乡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利用在外知名人士和机关单位的捐献赞助与适当扶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目前,我乡通过政府、群众、社会的共同参与,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格局。

三、注重三个结合,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实施的系统工程。我乡注重把新农村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不断拓展和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一是注重与设施农业促农增收相结合。建设新农村要以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为基础,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2009年以来,***村共投资300万元新建

食用菌棚100座,配套大棚自来水工程1公里,架设农电线路1.3公里,铺设基地砂石道路2公里,完成基础绿化、美化30亩,组织推广立体栽培、二次发酵等先进实用新技术4项,推广面积达300亩。二是注重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重要手段。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民参与学习培训、法制教育、民主管理、群众评议、文化娱乐的阵地,定期组织开展创建文明户、道德户等评选活动,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村民的集体荣誉感,让农民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熏陶,增长见识。大力发扬优良村风民俗,以好的村风民俗来约束不好的行为习惯,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杂念。为努力把农民培养成诚实守信、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村村民成立了专门的秧歌队,并编颂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歌曲、词句,在村内利用老百姓较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表演宣传,构筑起农村精神文明的新阵地,从而使文明新村和文明新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三是注重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创建高潮过后的日常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在新农村建设管理工作中,我乡注重引入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借鉴和发挥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的优势,一方面,成立群众自治组织,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五老)为主体,成立各种形式的村民理事会,使群众主动参与村务管理。另一方面,健全管理制度,通过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卫生监督制度等,加强新农村的日常公共管理,形成全体村民共同参与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

四、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 篇7

广东省破题“三农”,建设新农村具备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十一五”以来,广东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增强,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广东省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拥有加大支农力度的财政实力。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外向型农业初具规模,为现代农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农民持续增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90元,“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5%,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五”末期的3.12∶1缩小至3.03∶1。这些都为广东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经济和物质基础。

广东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积极制定并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惠及全省农民的政策措施。如加大农村公共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实施双到扶贫;全面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破解农民读书、看病、养老“三难”等[1]。

当前,广东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摸索出了一系列成功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尤其是深层次的体制约束问题。因此,深入总结经验,及时发现不足,是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更好地促进广东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广东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

1. 产业化富裕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广东新农村建设以科技进步和产业体系完善为基础,以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辐射带动发展新农村,探索出以“江高模式”和“温氏模式”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成功路子。“江高模式”和“温氏模式”以“公司+农户”为核心,通过实施产、供、销一体化,把农民有序地带进农业产业化运行轨道,切实保障农民收入;同时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实行农业生产科技化,使农业由粗放式转向集约式发展,有力推动了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公司+农户”合作养鸡是温氏模式的核心,公司与养殖户通过签订养殖合同建立合作关系,双方通过资金、劳动力、场地、技术、管理等的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公司、养殖户的共同发展[2]。此外,温氏集团与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依托科技及产业链延伸,温氏集体在广东省内的260个乡镇带动了1800个自然村发展养殖业,合作农户年均获利达24000元,形成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辐射带动发展新农村的新模式。

2.信息化提升新农村

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对乡镇和农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提高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水平;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农村城镇化,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广东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强化信息服务“三农”意识,农业农村信息化网络不断完善,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成功探索出“湛江模式”和“云浮模型”。

湛江市把农村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各部门在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各通信运营企业全力投入,增强信息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建设了“湛江农业信息港”、“农信通”短信息服务平台、“掌上乡情”信息平台,“村务e路通”平台、农村“易读书”平台等“三农”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使千家万户的农民便利地享受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管理、文化教育、劳动力就业等各种涉农服务。

3.现代流通体系助推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占据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生产成本,而生活资料的流通与否决定农民生活水平的质量,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农产品流通的顺畅则对农民增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构建农业现代流通网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广东新农村建设探索出清远市清新县的“现代连锁店”与江门市“三层市场体系”的现代农业物流发展模式,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以企业为主体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农业流通业态,解决农民身边的问题。

清远市清新县地处粤北山区,有80%人口居住在农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商贸流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过去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流通网络不健全,给农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清新县政府以建立农村连锁网络服务新农村,铺开从村到镇,包括农资与生活百货的新型农家店。在农资方面,建立起69个农资连锁超市,8个农资镇级店与60个农资村级店。在日用品方面,建立了39个连锁日用百货,8个日用百货镇级店,30个日用百货村级店。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日常采购,降低了农民生活和生产成本。

江门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构架分为三个层次:江门中心大批发市场、各市(区)城市批发市场以及乡镇产地批发市场。在末端建立和完善了覆盖田头的221个农贸市场。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形成了一个从产地市场到批发市场再到农贸市场,最后到超市的完整流通渠道,大量农产品通过这个流通网络快速便捷地流向市场,农产品的流通问题迎刃而解。

4.综合社会保障覆盖新农村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其根本就是要调整国家利益分配格局,引导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民和农村地区合理流动,其关键就是要建立覆盖农村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手段就是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投入。广东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将解决农民最迫切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尤其是倾注财力切实解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大力提升农村综合社会保障水平。在破解农村社会保障难题上,广州市番禺区探索出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信息化监管运营”的城乡合作医疗新模式;东莞市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广州市番禺区创立了保险公司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新模式——管办分离。通过购买保险公司的专业服务实现公共管理功能,政府实现了从“办”到“管”的职能转变。政府拨专款购买服务,中国人寿通过招标被选定为专业管理服务提供商;采用的管理模式是基金型,实现基金基本保障安全运作[3]。2008年番禺区城乡参合人数达58.5万人,农民参合率达到99.96%,切切实实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惠。

东莞市早在2000年就由市财政出资10亿元作为基础资金,初步建立起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全国第一个全面推开农村养老保险的地级市。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农民的保险费由市、镇、村和个人共同承担,农民的基本养老金与参保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挂钩。在民办非企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工作的,由业主承担,离开这些工作单位后,再由市、镇、村按比例承担。目前,全市已超过76万农民参保,参保率达100%,享受待遇人数近20万人。

广东新农村建设的教训反思

广东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摸索出一系列具有广东特色的成功经验,同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1.土地违法征用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集体农业用地被转用和征收为建设用地。在带动农村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大批土地违法现象,人地矛盾进一步凸显。体现为:一是地方基层政府“因公违法”,助长农村土地违法行为。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幌子,往往以侵犯农民利益为代价,且违法征地的手段和方式更具欺骗性和隐蔽性。例如采用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拆分项目化整为零批地,非法批准征占基本农田等。违法征收(用)农用土地的行为大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二是未经批准非法占地量大面广,根治难。三是非法买卖和转让集体土地案件比较突出。四是以租代征圈占农村集体土地的现象仍然存在。

2. 基层选举制度法规有待完善

农民自选基层组织,实现管理民主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广东积极推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农民参选热情高涨,但农村基层选举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还不成熟、还不完善,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不完善。如投票选举大会的组织问题,有些村很大,几千选民,难以集中召开选举大会,而法律规定必须召开选举大会;广东省地方法规规定计票人、监票人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组织推选,而如何推选则没有规定,造成一些地方随意指定计票人、监票人、唱票人。二是违法违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地方把建议名单印在选票上或夹在正式选票上发给选民填写;有些村选民名单公布时间距选举日时间不满20天;有的地方委托投票把关不严,出现受委托票数超出实际数等情况;极少数地方的党委、政府在提出候选人建议名单时,越权行事,用官意代替民意,用包办代替民主;贿选情况也偶有发生等等。

3. 农村环境污染与农产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广东省城市化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进行,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随着城市化进程由城市扩散到农村。一是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压力增大,不少城市将污染型企业转移到郊区或农村,某些地方政府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而不惜引进污染转嫁型企业,这些因素都造成新农村发展环境质量下降,环境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二是监控不到位,农村污染难以根治。与城市严密的环境保护及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几乎是一片空白。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致使在农村的企业大多不重视环保工作,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此外,由于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农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土壤、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被污染,再加上农村垃圾没有进行专门处理,农村的环境不断恶化。三是城中村环境质量不高。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集中体现在城乡结合部,尤其在城中村脏乱差现象更为突出。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暴露出了如蔬菜重金属超标,多宝鱼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禽流感,猪类蓝耳病等一系列的影响农产品生产的动植物疾病防疫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问题日益显露,部分地区出现水稻、蔬菜、茶叶等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现象。农产品安全生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监控有待加强。

推进广东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集体土地监管,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广东新农村建设应从各地实际出发,及时重新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再搞一刀切做法,使其成为各具地方特色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便更加有利于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使指令性指标与指导性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起来,这对保护耕地与促进经济发展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集体土地加强监管,先规划后公示再征地,加大征地透明度,杜绝滥征、贱征农民用地。

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要从立法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失地农民的安置政策,除了给予公平、合理的征地补偿外,更重要的是从发展集体经济、转产就业、教育培训各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逐步建立起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同时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作为征地实施的先决条件,凡是没有制定可行的、公开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计划,并得到被征地农民认可的,一律不予审批,并追究当地政府的相关责任。

2.完善基层选举法规,唱响村民自治主旋律

推广“二步直选”,村民自主竞选“村官”。“二步直选”是先进行“海选”后再进行正式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同时,完善农村基层选举相关细则,规定选举公示时间,明确选举选票,使唱票、监票、计票公开,做到选举过程公开、公正、公平。杜绝贿选、选前指派名单、选举走“过场”等违规、违法行为。取消基层干部任选限制,实行民主选举,尊重农民意见,以才以德优先。

另外,推广实行选举观察员观察选举的做法,加强对村委会选举的监督。强化农民自治功能,尊重农民选举权益。完善对不合理现象的检举制度,使得农村基层选举不合理现象能够得到监督和约束。

3. 强化技能培训,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小农化”和“非农化”,就是通过提高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减小农民数量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对新农村农民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加大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建立培训制度,设立职业培训班。利用现有职业学校和企业开展联合培训,从而实现培训多样化,同时实施定向培训,定期举办定向培训洽谈会,邀请各类企业参加,进一步了解用工方向,与企业商谈合作定向培训。另外,也可以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就业渠道开展订单培训,学员培训期结业后直接送进企业就业。或者采取培训项目招标,形成培训网络。

二是制定扶持政策,增强就地安置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企业雇用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努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外,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出外务工时也能享受到社会保障,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从而充分的发挥能动性,积极就业。同时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后期动态跟踪服务,切实关注农民就业问题。

4. 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控整治,构建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

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做好农村环境规划、监管,尤其是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支持。建议在重点区域开展农村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对农村污染点、污染源实行监控,逐步治理,防止污染扩散;从而为农村环境保护积累经验,带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和宣传,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要引入环境规划理念,防止有污染的企业入驻,对已建设企业的排水排废等实施动态监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农村设立环境监督站等具体单位,在具体操作上细则化,填补农村环境监控上的不足。在农业生产上,一方面要防止农村污染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注重提高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防控能力,以及水、旱、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防灾抗灾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广东省委农办综合处.广东新农村建设回顾与展望[J].南方农村, 2007 (1) :4-8

[2]闫玉科.广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点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7) :625-630

新农村建设工作经验 篇8

2009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重大部署,突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协调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新启动推进村1149个,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推进村累计达到3331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35.8%。新确定整体推进县(市、区)试点4个,整体推进县(市、区)达到10个。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整体面貌有了根本性改观。

1.农村主导产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形成多业发展的新格局 各试点村、推进村和整体推进县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突出主导产业建设,增强发展后劲。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累计新上农业项目2099个,工业项目621个,商贸项目913个,休闲旅游项目165个,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2441个,专业屯6438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253个,实现产业立村1542个,市场活村91个,人才强村20个,旅游兴村104个,城镇带村198个。多数村已由偏重粮食向粮、牧、特均衡发展转变,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合作化发展的新局面。

2.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村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成水泥路、油路和街路、巷道铺砖12967公里,实现屯屯通的屯达到21358个;完成饮水工程打井9655眼,修管道8195公里,建泵房2553个,覆盖村2082个;新建秸秆气化站27个,修沼气池60729个,覆盖村1544个;新建砖瓦房87411户,粉刷和维修旧砖瓦房66795户,总面积达到1201万平方米;新建围墙976万延长米,修铁大门11.7万个,改厨房83524户,修地炕70646户,建公厕6485个,新修户外卫生厕所13万户,室内水冲厕所1.8万户;新建垃圾站点19327个,修排水沟1590万延长米,村屯和道路绿化植树9689万棵,安装路灯21324盏;农村电网改造覆盖1720个村,有线电视入村1917个,信息网络入户2394个村;修建村部2240个,卫生室2342个,文化活动室599个,农民夜校1213个,中小学719个;建文化站599个,图书室2150个,健身广场1093个,配套健身器材4600件;在村屯建超市3056个,幼儿园746个,网吧293个,洗浴点602个,老人托养所161个。同时,全面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农村环境建设有了明显改观。

3.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新风正气正在形成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宣传培训、树立典型、星级文明户评比、好家庭等活动,农民知识层次、道德修养得到了明显提高。2009年,省里组织实施了万名村干部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培训班七期,培训村干部2000名,全省累计举办新农村建设培训班1138期,培训人数达到41.7万人次。省里还编发新农村建设简报45期,印发各种宣传材料160万多份。在各级报刊、电视、广播、信息网络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累计报道3675次,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新农村建设,创建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训计划和人才服务新农村项目深入实施,屯务理事会制度这种自治形式在很多推进村加以推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动力。

4.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构建起多方面投入的格局我省在2006年形成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和2008年下发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大规模建设的需要,2010年制定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吉发〔2009〕29号),从总体思路和要求、主要目标、建立完善要素聚集促进机制、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土地利用保障机制、建立完善条块结合的帮扶制度、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强化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制定推动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24条。在此基础上,各地各部门也正在着手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从建设规划、村庄布局、用水用电用地政策和减免税费、简化手续等操作层面,做出具体规定。2009年,省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2亿元,带动和整合市、县、乡财政、各级各部门、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项目投入和社会各方面投入157.4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5.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强,多种建设模式得到展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2010年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全省696个乡镇(街)、9306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自然、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主导产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社會事业、规划布局等11个方面普查数据结果基础上,完成了102个省级推进村建设规划、14个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到2009年末,全省有80%的建制镇(不含城关镇)、45%的集镇和30%的行政村完成了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规划和村屯改造方案的编制工作,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完成28个,占全省县(市)的67%,促进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探索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民俗文化特点的建设模式,重点培养一批生态环境好、旧村改造力度大、异地新建速度快、城镇辐射能力强的典型,实施旧村改造的村1974个,生态移民村83个,新建民族村63个,集中建村205个,其他模式建村243个。

6.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帮扶工作扎实有效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省、市、县三级领导及其部门负责同志到点调研和现场办公累计达到4873人次,其中省级领导达到771人次,市级领导达到1162人次,县级领导达到2873人次,平均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1名以上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工作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会议、部门单位帮扶工作会议和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现场会议,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组织推动力度。年内新农村建设,组织省外考察1324人次,组织省内考察3267人次。全省各地都充实一定的力量专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其中设立常设机构的达到33个,配备人员531人,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制定、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工作调度、监督检查的作用。进一步整合领导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整合社会投入,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部门建立帮扶责任、大专院校支持农村、民兵预备役积极参与等形式,形成有效帮扶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机制,强化新农村建设合力。2009年有53名省级领导、185个帮扶部门和单位、26所大专院校、215名指导员和督查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市(州)和县(市、区)所有的领导和部门也都落实了帮扶责任,参加帮扶的部门达到3670个,指导员和督查员6260名,累计帮扶的资金和物资达到5亿元,其中投入帮扶资金省级达到5607万元,占11%;市级达到8282万元,占17%;县级达到3.6亿元,占72%。同时,还形成了领导带建、部门促建、村企共建、军民共建、能人援建、干部回乡帮扶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工作方法,合力共建氛围越来越浓郁。

总之,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产业建设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持续较大幅度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别是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泥草房改造、农村低保、农民合作医疗等一大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全省农村呈现出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的可喜局面,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企稳回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新农村建设总体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发展能力还不强,总体水平还不高;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农民主体作用尚未得到应有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项目较少,辐射作用较弱;村级还存在规划不够合理、功能不够完善、环境不够整洁、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

上一篇:环境艺术设计毕业实习报告下一篇:盐城市北龙港小学音乐教研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