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感想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辛亥革命感想(精选10篇)

辛亥革命感想 篇1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此后,中国人民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百年,是中华民族为祖国统一和伟大复兴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百年。10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空前提升,人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海峡两岸关系实现和平发展。再经过几十年奋斗,中山先生的遗愿“振兴中华、民族复兴”必将完全实现。

百年前那个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旧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但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思想以及辛亥革命传承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进的伟大精神却永远伴随我们前行。百年纪念,是为了百年的超越。重拾那段历史,是为了牢记漫长而艰辛的探索,更是为了继往开来、开拓前进。

辛亥革命之感想 篇2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就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而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了他们的奴隶了。”

对于鲁迅先生的后半句话我不是太能理解,然而我想说固然革命最终失败了,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但是它对我们的意义依然是不可磨灭,不可小觑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然而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它对思想的影响,他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革命党人人曾经先后发动十次武装起义,屡次失败,而又能屡次重起,海外华侨的大量经济支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海外华侨在推翻清朝的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孙中山在一次募捐活动上曾这样说:“华侨是革命之母。”我认为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华侨们常年生活在国外,他们接触的是比中国广大民众接触的更为先进的思想,他们更能意识到清政府的腐朽,他们更能意识到革命的

必要。

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感想 篇3

空气凛冽,嘴中哈出的热气凝成一团白雾,氤氲开来。一阵风吹过,竹声沙沙,翠柏静默。2月21日,我们xxx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美丽的龙井景区,来到了浙江省辛亥革命纪念馆。

刚来到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汉白玉的笔直伫立的纪念碑,上面有四个大字“国魂不死”。“国魂不死”这四个字就足以让我久久震撼。我盯着这四个字看了许久,眼前似乎浮现了硝烟战火,浮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们的身影,耳边似乎传来了炮声枪声,传来了“复兴中华”的怒吼。我眼睛停留在那代表烈士纯洁国魂的汉白玉上,那烫金的在晨光下闪闪发光的四个大字上,嘴里不禁轻轻地念出了声音“国魂不死”。我慢慢地走进,当双手接触到了冰凉粗糙的碑身,眼眶竟然有点湿润,抬头仰望,碑身更显高大。

转过纪念碑之后是汉白玉雕像群,烈士们或愤怒或庄严,直视前方。在后面就是“徐锡麟烈士墓”,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接下来我们怀着崇敬肃穆的心情参观了浙江省辛亥革命烈士馆。纪念馆通过“钱江涌起革命潮”、“光复会的成立”、“光复会皖浙起义”、“辛亥年浙江光复”、“为建设和保卫共和而奋斗”五大部分,真实而直观地展示了中国民主革命史册上这一段闪耀着血与火的战斗篇章。

其中有一部分让我特别印象深刻。那是一张一位革命者处决之前的照片。在照片中,英雄神色自若,对于死亡似乎已经没有了恐惧。无惧死亡对于一般人都是难以做到的事情,但是在民族危亡关头,民族似乎更重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烈士的断头诗回响在我脑中;“革命要流血才能成功”鉴湖女侠秋瑾的决心令我热血沸腾。看着照片中年轻、目光灼灼的他们,我难以抑制地感慨:先辈付出了一生的全部才有现在的生活,我们要珍惜当下才能无愧地领受他们的馈赠啊!我惭愧地想,如果我在当时恐怕不会有那样的勇气吧。

辛亥革命感想 篇4

接下来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斗士们,领导武装力量发动武装革命,掀起了一系列反封建热潮,使得清朝政府和封建君主统治无法在十九世纪的中国立足。民主共和国思想深入人心。中国看到了希望,人民开始有了思想的醒悟和革命的萌芽―――这就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勋!

回看一百多年前的历史,我们还知道以林觉民为代表的年轻的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回看一百多年前的历史,我们更明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过主义伟大旗帜,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才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共同奋斗。

辛亥革命感想 篇5

110年栉风沐雨、筚路蓝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古老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民族苦难空前深重,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必须打败封建统治,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沉忧患,对国富民强的美好憧憬,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树立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爱国主义的不朽丰碑。

110年砥砺奋进、弦歌不辍。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其却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让爱国主义的丰碑更加闪耀。

110年逐梦前行、步履铿锵。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是辛亥革命给予我们的最为重要的启示。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繁荣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牺牲,是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已经成为今日触手可及的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就在眼前。

革命老区百色之行感想 篇6

“在革命战争的岁月里,在和平建设的年代里,红七军几经沧桑,番号数度演变。但红七军指战员对共产党的坚定信念没有变,他们对斗争的英雄本色没有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宗旨没有变,他们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没有变。他们一直是一支英雄之旅,胜利之师,不愧为右江各族人民的英雄儿女。”这是写在百色起义纪念馆上对红七军缕建奇功的生动写照。

为了继承革命传统,学习革命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校党支部于5月17日组织全体党员到革命老区百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百色是我区撤地建市的一个新城市,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东与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是我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百色是由原始村落“博涩寨”的名称而来,意思是洗衣服的好地方,由于地形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因此也被称作“鹅城”。1929发动的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由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等同志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了5万平方公里、人口150多万的全国瞩目的右江革命根据地。

在百色,我们参观了百色起义纪念馆、瞻仰了百色起义纪念碑、粤东会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了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澄碧湖水库。

百色起义纪念馆,位于百色市东北郊迎龙山。1999年百色起义70周年前夕建馆,江泽民总书记题写馆名。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李明瑞、韦拔群、雷经天等,领导了威震南疆的百色武装起义。百色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桂系军阀的嚣张气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百色起义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百色起义纪念馆”馆牌,大门两侧的浮雕更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历史岁月。讲解员给我们生动详细地讲述了当年百色起义的过程,介绍了先烈的生动感人的故事,看着当年先烈们用过的土枪土炮,朴素的衣物,我们感受到了当年条件的艰苦,斗争的残酷,他们不怕流血牺牲和不屈不挠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沿着“百色起义”这一主线步入展厅,历史的轴卷逐层铺展。当年从百色走出去7000多名红七军战士,转战祖国南北,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回来的仅剩500多人,牺牲6500百多人。这支能征善战的红七军,一共诞生了一位大将、两位上将、四位中将、十二位少将。而由圣城百色走出去的十七位地市委书记,有十五位担任了省部级官员。在百色起义纪念馆第七展厅,展示着百色市的建设成就。过去,邓小平曾经战斗过的右江革命根据地,大部分县市属贫困地区,近十年经过政府的扶持,百色市370多万人口中,已有百分之八十多脱贫。

百色起义纪念碑建于1984年,纪念碑高23.9米,外形似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又似一杆红缨枪直指天宇。正面镌刻的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百色起义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十三个金色大字,背面是百色起义的纪事碑文,两侧分别是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来到百色,韦拔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两幅浮雕,纪念碑碑基上的浮雕,仿佛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这场轰轰烈烈的伟大斗争。沿着伟人的足迹,我们来到百色起义旧址——粤东会馆,粤东会馆是红七军军部旧址,是著名的百色起义总指挥部。1977年8月17日,邓小平同志亲自为旧址写了址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现已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粤东会馆这座原由广东商人筹资兴建的古建筑,记录着百色城280多年商贸变迁史。在粤东会馆的厢房里,完整地保留着邓小平当年工作时的房间原貌。邓小平和张云逸的办公室兼住室以及红七军军部会议室非常俭朴,每人一张办公桌和一张用两张条凳架着木板的床铺,他们坐着床铺办公。曾经用过的油灯、被子、笔砚等文物都整齐地摆在陈列架中,向人们无声地叙述当年的情景。他们与其他指战员穿一样的衣服,盖一样的铺盖,吃一样的饭菜,为全军树立了艰苦奋斗的良好风范。

参观纪念碑、纪念馆、粤东会馆,我们走进百色全国绿化模范县乐业县感受大自然,感受改革开放的革命老区的变化。在百色我们看到了第一代领导人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让中国人民翻身作主站起来;通过参观百色的建设成就,我们感受到了第二代领导人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回顾我们党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史,虽然期间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但最终都取得了胜利,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并加强了党的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当我们享受综合国力增强带来的各种好处时,应当感谢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感想 篇7

我们走进肃穆的纪念堂,重温入党誓词,郑重宣誓,那响亮的宣誓词久久萦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我们要向共产党员学习,拥护党的纲须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城,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随后,我们逐一参观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和_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烈士的事迹,在那艰苦的岁月,各种武器落后的情况下,他们用血肉之躯保卫家园,为党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那烈士名录上一个个英勇战士的名字,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用心铭记,他们牺牲时的年龄大多二三十多岁,正值年轻力壮,却已献身,深感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都是他们的血肉筑起我们的新中国!为祖国解放而献身的先烈英名永存!

辛亥革命感想 篇8

尊敬的党组织:

2014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纪念日,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同志们参观学习了鱼子山抗战纪念馆。作为北京市爱国教育基地,鱼子山抗日纪念馆在1999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素有“铁北寨、铜南山、打不破的鱼子山”之誉。我作为预备党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听取了纪念馆工作人员的介绍。

抗战时期,鱼子山地区是冀东军区18军分区军械修理所在地,馆内展出革命文物近百件,珍贵历史照片200幅以及重要的文献资料30余册,这些资料都充分展示了平谷及周边地区人民抗日军民反压迫、反侵略、求解放的斗争历程,使我们缅怀过去,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英勇不屈,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鱼子山与盘山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英勇不屈,为了祖国独立、民族的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馆内分五部分介绍了抗战时期的情形,每一部分均配有战争形势图,精确详尽地分析了当时的战况。这些大幅黑白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八路军四纵队挺进冀东、根据地逐渐形成,到他们面临严峻的困难局面,以及取得最后胜利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橱窗里陈列着八路军的军服、民兵自自制的地雷、手榴弹以及缴获的日军的军服和刺刀等物品。纪念馆右侧的壁上还刻有平谷抗日战争革命烈士英雄名录,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英勇的八路军战士为了为了保卫家国、人民解放而英勇杀敌,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的。

回去的路上,脑海里总是闪现出馆内的一幅逼真图画,略带三维的构造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的画面就在眼前,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英勇的革命战士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爱护她、珍惜她,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更是要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为了她的发展和强大加砖添瓦。

汇报人:

辛亥如歌(《辛亥革命》观后感) 篇9

———观《辛亥革命》有感

“岁月忽其不淹乎,春与秋其代序。”时光流逝,岁月不言。一百年前的今天,同是一个落叶纷飞的秋季,在那时却掀起了一场十月赤潮,名喻“武昌起义”。怀着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心情,我观看了这部动人心弦的电影——《辛亥革命》。

这部电影生动地描绘了:在辛亥年间,革命的花火竞相在各省绽放的情景。人们为推翻腐朽的清廷,拿起了枪杆,挺直了脊梁。凭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派成功地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虽然它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但它的意义却如一座永远矗立在华夏历史的灯塔,为后来接连不断的革命浪潮照亮了方向。这一创举,开辟了中华民国的新纪元,直到今天,我仍为这场排山倒海的革命所震撼,就这样陶陶然沉醉,就如此心潮起伏。

我坚信——这是一场正确的、为未来的光明前景奠基的革命,这次革命之所以能得到成功,无异于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不可估量的民族凝聚力。观看电影后,它对我的影响如一碗心灵鸡汤,使我的心灵得到滋润,由此对革命的理解豁然开朗;如一把灵巧的钥匙,打开了我脑门的一道门,清晰了我的爱国理念。不仅我,它更为这个时代的莘莘学子默指了一条路,一条书写华夏史,求索强国道的通天路!

其实,面对败落的国家,自古以来涌现了数不胜数的可歌可

泣的英雄传奇。这充分表明,在古时候,对于爱国之情,人们自小就耳渲目染,这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一种自然的情感。他们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懂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于是,无论沧海桑田,中华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民族危机感始终如一块巨大的磨盘立在天地间,轮轮回回,生生不息。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也许大家早已熟知。他训练的岳家军所向披靡,他本人一身铁胆钢骨,满怀的豪情壮志赢得了当时人们的赞誉和爱戴。他一生戎马,战绩辉煌,最脍炙人口的有五战:第一战收复建康,六役皆捷,一鼓败虏;第二战收复襄阳六郡,冲冠一怒,六郡归宋;第三战长驱伊洛,乘胜追击,克复商虢;第四战加兵宛叶,伏兵取胜,兵进蔡州;第五战也是他的最后一战,直击颖昌,横扫中原,破虏似虎。在那时,号称不败铁骑的金军连连溃败,不禁发出“撼山易,憾岳家军难”的无奈感叹。只可惜懦弱的宋高宗却发出“班师”的荒唐指令,民族英雄岳飞为此愤惋泣下:“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回到都城,便被奸臣秦桧陷害,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杀害。杰出的民族英雄惨遭小人毒手,但他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的精神将永垂不朽。岳飞的故事流传下来,就是为后人敲响警钟,莫再出现忠臣绝命,奸臣当道的世代啊。即使真的遇着了,也不能再憋屈下去,宁愿洒出热血,埋葬早晚死去的王朝!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生在一个和平年代,许多与我同龄的人都已对祖国失去信心了,甚至对国事麻木,对经济总量的

增长只是一笑而过。我也曾是这么想的,若把浩荡中华比作一块广阔的田地,我们终只是田地里的一棵稗子,眼前只有一片自己的土地。但是,看完这部电影我已经完全地改观了,即使只是一棵稗子,也能为田地增添一点灿灿的金色,只要每颗稗子都能在自己岗位上尽力尽才,那么整块田地都能灿烂逼人,成为世界东方的不落金星。

辛亥革命教案 篇10

高考考纲 :辛亥革命的背景;《临时约法》;从多元史观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课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高中历史做非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先看问题,弄清几问,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明确时间,划分意思。调动知识,按问书写。调理清晰,组织语言。多多益善,试论结合。

新课导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百年历史,三大伟人,三次巨变。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解释辛亥革命的概念: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为什么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掀起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

(一)材料1 : 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

——人民日报 2001年10月9日

材料2: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

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3: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4: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吴玉章回忆录》

(1)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背景。(分组讨论,用时3分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2日占领武汉三镇。随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旧军官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二)自学填空:(在课本上画出来,用时1分钟)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时间:(2)总统:(3)国旗:(4)国都:

(5)性质

(三)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根据材料思考以下三个问题:(限时训练,用时2分钟,自愿回答)

(1)第一章的主权归属有何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认识有何不同?

(2)第二章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3)第三、四、五、六章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4)该约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想一想: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阵营承受着哪些压力?

(四)《阿Q正传》·革命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可能不好……” ——孙中山

从这两段话中,你感受到了革命潜伏着什么危机?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如何结果?(自愿回答)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五)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认识?为什么?(分组辩论,女生为正方,男生为反方。用时3分钟)

(六)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必修一 材料4: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人民版必修二(1)根据材料1概括: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根据材料2概括: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经济引发哪些变化?根据材料3、4概括: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引发哪些变化?(分组讨论,用时1分钟)

(2)根据以上材料总结辛亥革命的影响。(自愿回答)

(七)考点链接:如何以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分4组讨论,用时3分钟。第一组从革命史覌,二组从近代史观,三组从社会史观,四组从全球史观方面)

局限:直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根本: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变。

教训: ①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②民族资产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无力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八)穿越时空:(自由发表各自的看法)情境:辛亥革命后,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都在经历着一次历史性巨变。

假如我是……,我的感受是…… 角色:A、工人

B、实业家或资本家

C、革命党人 D、立宪派和投机政客

E、帝国主义 F、旧官僚(前清官员)

G、其他

(九)课堂小结: 一场革命:辛亥革命

二大任务:直接反清间接反帝 三大目的:推翻清政府

建立共和国

发展资本主义

四个第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国第一位民选总统()五个条件: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上一篇:成长的快乐六年级小学生作文下一篇:介绍第三人英语口语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