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整合总结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美术课程整合总结(精选9篇)

美术课程整合总结 篇1

教材分析

《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制造一艘橡皮泥小船,研究相同重量下,怎样增加船排开的水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怎样保持船身的稳定和平衡,如何装载更多的货物。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调试才能达成,因此对学生技能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本课还引导学生用其他的材料造船,设计出更多的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设计的计划进行有目的的活动,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最后举办船的展览会和回忆船的发展史是活动的延续,希望学生保持对科学、技术的兴趣。通过回忆船的发展历史,了解人类的发明创造过程,激发心中的创造欲望。

学情分析

自从有了船,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人类的物资运输和交流也大大增加。可以说,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大部分学生对船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验,有折纸船的经验。学生知道船的作用,因此也很乐意来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为什么在水中有的物体会浮,有的会沉,即浮力和重力的关系;也知道了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这是学生造一艘小船的知识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3、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玻璃弹子若干;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

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船吗? 生:汇报自己坐过的船。

师: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造好船后要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生:倾听。

师:既然是比赛,我们是否要制订班级比赛规则呢?怎样保证比赛公平呢?

生;小组讨论、交流。集体制订比赛规则: 师:课件出示:

1、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

2、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

3、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4、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

生:各组按要求去做。

师:组织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先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的序号,再挑选几个同学作为记录员和监督员,由教师统一放玻璃弹子的个数,每个组只有一次机会,提醒放小船的时候动作要轻,教师放玻璃弹子在船体里的分布尽量均匀,也要轻放。(由于玻璃弹子比铁垫圈要重一些)要一个一个的放,直到小船下沉。生:及时记录各组的小船的载重量(以沉下时小船里的玻璃弹子个数减1作为小船的载重量),公布各组比赛成绩。

师:组织获胜的小组(前两名)上台介绍经验。

生:台前介绍经验。

二、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师:组织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课件出示随机介绍: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生:认识并了解。

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师: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三、造个性船

师:(课件出示问题)

1、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

2、我或我的小组想造什么样的小船?

3、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

4、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生:围绕问题小组讨论。

师:(课件出示)《我的造船计划》

(一)准备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

2、需要哪些材料

(二)制作

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

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一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演示、介绍我的小船

四、拓展活动

美术课程整合总结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美术,整合

0 引言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当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重要内容,它与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和综合性,并同时具有独立的教学特点。它的研究实施为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有特色的、自主的教学方向发展。

教育部长陈至立已明确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种教学模式即将成为我国新型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的内容。而这其中,高校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将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主要目标就是要创建这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的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并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教育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信息技术能力创设最理想的内外部环境。

1 高校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前提条件

1.1 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整合提供了技术平台

网络资源的丰富与海量,查询的便捷与方便,这些特点都可以为美术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可能性与方便性,不但使高校师生感受到了当今社会的网络的便利与发达,更可以使得高校美术教学更加高效化,实效化,通过视频、图文、音频等多种现代化手段呈现出海量信息,使得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便于记忆和理解;并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录入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以及实录,这些不但使得广大教师们能够寻求到一种更加便捷的交流沟通的机会,也同时使得广大学习者有了更加有效的学习机会。这就大大激发师生的学习和交流的可能性,这就是对网络的有效利用,使得学习者们能够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主动的探究。这也真正为进行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探索学习、协作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高校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前提

建构主义强调的重点和以往的学习不一样,他不单单要求学习者掌握已有的知识,而且还要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重新的建构,消化、理解,同时形成自己的新型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是将新型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效结合同时进行相互验证,并且不断来丰富、充实和改造自己已掌握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倡导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但它却并未忽略教师所起到的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而学生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的知识的建构者,而教师不过是更多的起到了引导和帮助的作用。所以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现在的教学模式、师生的地位与作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完全的中心,学生也已经不再是完全的被动者,两者之间是合作,交流的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与认知方式,基于这一切,就可以将建构主义的理论运用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设计学生个性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创建能够满足高校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完整整合的学习环境

2.1 转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固有模式

在信息技术与高校美术教学的课程整合过程中,就意味着教师一定要教学生们学会利用相关的信息技术的知识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所以,已有的固有的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经被淘汰,来转而适应新的学习模式。

(1)进行有关资料的学习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平台,学生可以在学习中通过与有关网站进行访问,来浏览其他学校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取得的成果,或访问相关留言进行交流心得、互相进行学习评价。

(2)开展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进行实践创新的精神,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学习、讨论、研讨,进而解决相关问题,对自我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成功解决问题,学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是最适合在网络中进行的一种学习模式。它可以使得学生与各界专业领域学者、与有相同目的的研究者建立效率较高的相互沟通,帮助自己在网络环境下建立自己的学习环境,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分工合作,在图书馆、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活动以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加强对课本新知的初步理解和融会,也同时提高了学生在掌握新知之后的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相信也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认知、分析、理解的相关能力。

(3)进行网络自主学习

在当今社会,网络极为发达,学生不但可以查询相关资料,更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的丰厚进行自主学习,这不但能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会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多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与广泛的外部空间相互联系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的作用。

2.2 开发高校美术教学网络课程

从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网络上相关信息和本校固有资源创建一个适合本校学生的网上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她们能够从网络中获取、选择和利用美术学科的相关信息。

开发与制作高校美术教学网络课程,首先我们应该给这一课程确定明确的目标,同时明确它的准确定位。这一新兴课程既要符合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论与创作实践的能力,又要考虑到这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样,既可以避免内容在广义范围内的狭隘,又可以消除和知识的单纯转移,同时让学生在传统学习和新兴的网络学习中找到最佳的契合点,迅速准确地掌握知识,努力做到即适应时代的要求又有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的创新理解。

3 关于美术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引发的思考

由于不断受到传统观念的冲击和科学技术条件的各种阻碍,在美术教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实践过程中,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体验着艰辛和创造的快乐,所以由此引发的思考也是必要而且重要的一环。

3.1 美术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当代的学生提出了高要求

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这种理论不但强调符合当今学习精神的自我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而且更要求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重新的主动的建构。而不是以前的那种简单的知识的单纯传递,因为那只是学生的一种豪无意义的被动接受。

不可否认,在信息由单一到多元,由被动物选择的接受到自由选取、自主探究,容易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情况的出现。一些学生容易在大量信息中失去自我的判断力,使网络教学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并处于失控状态。由此,新型的当今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也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其自身的意志品质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这在美术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3.2 美术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当代美术教师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

当代美术教师必须有更高的业务素质与心理素质来面对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强调对学生、教材、教法的掌握程度,这些在今天更加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们也在其中发现了更新的内容,如面对学生的个体特性,面对新教材的处理方式,面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所导致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巨大变革等。这些变化都对当代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要求。所以,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美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积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3 当代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是培养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的素养和能力不但应该成为某一阶段的重要目标,而且应该成为每一个学习者终生的目标,这也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基本生存技能之一。它是一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高级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石。同时,培养学生获取、选择、加工、使用信息的能力更不能单单停滞在唯一的信息技术的课堂之上,而应密切地融合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去。这也是当代美术教育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同时这种迅猛的姿态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契机,这其中也一定包含了美术学科。面对着飞速发展的一切,新世纪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与主要途径必将是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完美整合。今天,人们倡导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的主导,那么,深入进行这样的整合也一定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林强.论高校艺术教育与德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5):64-65.

[2]罗国民.迎接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335-339.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 篇3

一、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必然性

信息技术是技术创新的产物,有着大量的多媒体信息,能带来丰富的动画效果,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音乐,也能提供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总之,信息技术具备如下特点:⑴资源的丰富性;⑵表现的多样性;⑶交流的互动性;⑷时间的高效性;⑸效果的预见性;⑹学习的主动性。

美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因而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的引进,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和科技量。这样也适应学生认识的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而美术学科的新要求:要求美术课应激发粗而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动手、动脑、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等多方面的美术素养。这也告诉我们,美术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手段,运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兴趣,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只是和基本技能,还必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审美、记忆、想象、思维、创造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创作的灵感源于对美的理解。信息技术能以它独特的方式与便捷的手段丰富信息量,以它灵活的形式增加互动,如果能将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的整合,定能使美术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得以充分感受美、创造美的机会。

二、利用信息技术,充实美术课堂

1、情景渲染,激发兴趣

信息技术有着生动的动画效果、鲜艳的画面色彩、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在美术课堂上引入信息技术,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来参与教学,利用情境渲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上美术课本《热带鱼》(记忆画)一课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海底鱼类生活的影片。影片以其特有的动感、真实感吸引住了学生们的视线。学生们一边看,我一边提示“大家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鱼?”“鱼儿身上有些什么样的花纹?”“什么颜色?”“它们喜欢在哪儿玩,吃些什么?”等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指导观察。学生们在看和说的过程中,既轻松获得了一些鱼类知识,记住了鱼的特征,也掌握了记忆事物特征的方法,且形象记得多记得牢。课后,要求学生再去观察其他事物,比如鸟类,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能不能画下美丽的鸟儿。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美术欣赏探究

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时为学生们提供大量的图画以及视频材料等让学生们欣赏与探究讨论。过去采用挂图、录音磁带等方式进行教学,体现了较多的局限性,如画面保真度不好,缺乏动感等等,而多媒体技术则很好的避免了这些不足。不但视听质量好,而且可以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探究与交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许多学生最感兴趣的大自然中的神秘奇异的现象,再过去的传统教学媒体下,学生都不可能有只管感受和亲身体验。而利用强大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获取这一类知识的体验与感受,不仅可以解决学生没有直观印象的难题,还可以大大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进行艺术探索的浓厚兴趣。特别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扩大欣赏容量,如在上《中国古代建筑欣赏》这一课时,教师可提供一些有关故宫博物院的网址。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制作一份介绍故宫的幻灯片,并进行交流。教学中,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上网搜索资料,下载图片,制作幻灯片。有意识地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立体的故宫艺术知识体系,而且为我国古代建筑大师的杰作惊叹不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产生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最后通过网络教室展示幻灯片,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情绪,强化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进一步丰富美术课欣赏的环节。

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设计意识,使学生学会按美的规律去设计生活。

这一学习领域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美化生活及环境。例如用废品泡沫拼砌《高楼》、用碎布贴《可爱的家乡》、用画报贴《狮城渤海》等,我们可以先摄录一些优美的环境与建筑物,指导学生分析、感悟与理解。再用摄录投影等方法表现设计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在学习图案、纹样、封面设计等内容时,则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设计初稿、骨骼、设色到完成作品,设计制成教学课件。分层次的展示不同的变化的骨格形式,不同的色彩配置、引导比较与分析。还有,在电脑绘画软件里设置各种特效处理功能,如对图像进行各种变形、复制、缩变、旋转、镜像合并及色调调整等。进一步扩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也使教学过程加强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简易的设计制作。通过操作鼠标变换设计形式和各种特效的处理,使他们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设计意识与应用都得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4、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性的提出是美术课程改革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美术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综合性既是融美术和学习领域为一体,也是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结合。并且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首先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既丰富了学习内容,也开阔了学习的途径。大大促进了美术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出现了电脑美术,包括绘画、设计、动画等内容。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这个“好帮手”进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做到主动请教他人,并积极与同学、老师或家长合作设计制作。还注意学会在网上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建立档案、资料库,不断进行参考、比较,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与学习。

美术课程整合总结 篇4

穆永辉刘彬

在我校今年开展的微型课题研究以来,我和刘彬老师按实验总要求确定了自己的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正在探究其实施及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势和要求。

一、研究方向:

1、探究本地区美术资源的发现与利用的科学合理性。

2、探究本地区美术教师在新课标下新教材的新教法。

3、引导学生触摸自然生活的美丽,养成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

4、追求艺术化的生活学习方式。

5、乡土自然文化在社区的运用。乡土自然材料可谓丰富多彩,这可谓是独特的资源。这类自然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植物茎叶、种子、泥土、麦秆、稻秆等。材料的来源及运用主要有:1)带领学生采集自然物做标本、书签、插花环等;2)和学生一起收集自然材料,如到田野间拾稻穗、收集干枯的树枝等;3)教师将粗糙的原始自然材料进行精心设计、改造,如石块、木片可制成拓印版画的拓版,稻草秆修剪后制成草人、草却、草帘……

6、民间艺术在乡土美术活动中的迁移。民间艺术包括:(1)民间美术——民间绘画,民间工艺,(包括土家族织锦、土家族雕刻、剪纸、折纸、编织、撕纸、民间玩具等。)民间美术欣赏。(2)民间音乐(3)民间文学(4)民间节目(5)民间游戏(6)民间饮食文化(7)民间建筑。主要内容:感受民间艺术美,表现民间艺术美的情趣和能力,培养民族情感,加强民间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民间传统色彩的学习运用,扩大用色范围;加深对民间美术年画、剪纸、折纸、染纸、泥工等主要类型的识别能力,了解他们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民间美术技能技巧进行简单的创造性表现活动;培养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能用作品表达对具体民间艺术作品的感受和情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二:研究成果。

1、穆永辉老师撰写了《整合土家族传统文化 优化地域人文意识》

2、在《山区美术资源的发现与利用》课题计划中,仔细学习了《社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内容,分析了课题研究背景,根据自己任教的美术学科,初步确立了课题研究内容、课题研究方法、课题实施时间安排。

3、查阅和收集文献资料、组织学习、确定方法、设计研究方案。

4、实施研究过程,收集事实材料;依据目标和方法、措施,开展研究,及时评价和调整,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

5、组织学生在学校每天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利用收集的乡土资源开展创作活动。

6、穆永辉老师在学校的公开课中充分利用了乡土资源,如《木头小制作》《石头小制作》《瓦片画》等。

7、穆永辉老师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广泛收集乡土资源,以便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运用。

三、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1、收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如土家族的劳动用具和日用品等,需要一定的资金。

2、需要一些电子设备,拍摄影象图片资料需要数码相机,如固定的且不易或无法收藏的土家吊角楼等。一些动态的需要摄像机拍摄视频。

3、时间限制性太大,需要利用学校长假时间,动员学生回家或走亲访友时,义务或有偿的协助收集资料,因此,也需要一定的资金做保障。

四、研究方向

1、利用“五.一”、暑假等时间,组织学生参与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2、合理利用和发现社区美术资源,师生共同参与。

3、进一步发挥乡土资料的作用,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优化美术课堂教学。

美术课程整合总结 篇5

在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我感受比较深刻,其主要观点有:

一、信息技术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唯一途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越来越显其重要性,更受教育者的青睐,实质也在教学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

1、以新课程倡导的主流理念指导;

2、学科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3、课程教学为核心整合;促进传统教学结构的变化;

5、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

三、整合的常见误区:

(一)、在技术世界的迷航。

1、技术排斥观。

2、唯技术主义,过度依赖技术支持。

3、大而全的完整课件。

4、关注课件而不关注教学过程。

5、不堪重负的复杂开发工具。

6、从课件中心信息化教学环境。

7、对技术可能的负面影响恐惧。

8、过多的多媒体展示。

9、技术特色组合不当。

10、局促的课室环境。

11、以信息技术课程为核心。

(二)、错误理解学生主体的误区。

1、以信息作为知识。

2、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误导。

3、课堂拓展的迷失。

4、无效的协体。

5、主题绝对化倾向。

6、游离于群体之外的差生。

7、对话的迷途。

8、无边界的自主。

9、无需动脑的探究。

(三)、教师主导地位的错位。

1、教学目标不准,书写不规范。

2、知识中心论。

3、教学情景建设偏离教学目标。

4、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

5、课时安排壁垒。

6、过度重视知识。

7、公开课情结。

8、从教案到教学设计单元包。

9、不知所措的教师。。。

(四)错误认识教学资源。

1、对网络资源过分依赖,忽视其它资料。

2、只重视物质资源,忽视人力资源。

3、课堂上大海捞针。

4、教育资源建设类型的转变。

5、教育资源建设渠道的单一。

6、只重视有形资产,忽视无形知识财产。

美术新课程阶段总结 篇6

美术新课程阶段总结

美术组 魏春红

我校美术课在高二阶段开设,因此开学以来的两个月时间没有太多经验可谈,只是把我们的一点感受和打算作以汇报。

我觉得课程改革对于我们艺术学科来说是件大好事。在课改之前“高考指挥棒”几乎把艺术刨除在外。由于没有任何“约束”,美术(包括音乐)就成为了可学可不学,学了和不学在实质评价上没有太大区别的不受重视的学科。如今有了新课程,有了学分制,学生对艺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所以,单从以上这一方面来说课程改革对于我们艺术学科就是一件大好事。

作为美术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很多老师对于如何实施美术课改感觉很迷茫,虽然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省级培训,看到、听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做法,但很多老师常常抱怨:人家多有钱,人家硬件设施多好,咱们没那条件,望尘莫及。其实,我大胆说一句:本来课程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那我们就应一起勇敢地相互搀扶着往前走。不管条件如何,能不能在课改中顺利前行,我们都必须大胆地走下去,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我们在新课程起步阶段是这样做的:

一、积极学习和思考,做好课改初期工作。

自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启动之初,我们就根据学校总体部署开始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进行反复研读。(因为我有幸成为全省高中美术新教材的选委会成员,较早拿到了各出版社的整套教材,因此提前接触了选定的新教材)在学习新课标、研读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都有新的转变和提升,同时我们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课改培训,对美术新课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充分发挥备课组作用,统一思想努力工作。

硬件是基础,软件更重要。集体备课中我们共同研究由于课时原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

因,哪些课程合并,哪些课程略讲,哪些祥讲;每课教学流程如何设置,甚至某一节课如何导入,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哪节课,如何深入浅出引领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哪些课堂提问能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等都是我们备课中反复探讨的问题。在以老带新的情况下集体备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热情教学、严谨评价。

我觉得既然都是起步阶段,那也就给了我们更多尝试和创新的机会。比如,对于欣赏课来说,既然是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那我们就可以根据校情和学情进行课程的自主筛选、删节或扩展,自由组合教材内容,根据需要安排课时和教法,应该更灵活、更自如了。

同样对于下学期即将开设的选修课来说,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不可能广泛而全面地掌握某个模块的全部内容,那我们是否可以根据教师特长或学生喜好在模块中把学习内容具体化。比如绘画模块,种类太多(素描、水彩、水粉、国画、油画、版画„„)怎么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是否可以缩小“包围圈”专攻其一。假设开设国画,就只选择或是工笔或是写意、或是山水或是花鸟。这样学生就可以较为深入扎实地掌握一技之长,好教也好学。

根据具体情况及课程整体部署我校在高二阶段的上学期开设必修的《鉴赏课》,高二下学期开设《选修课》和《校本课》,根据师资及学校具体情况选修模块暂定开设绘画、书法和美术字。我们将课时定为每周两节连上是为了更加符合学生动手操作的自然规律,给学生较为充分的实践时间,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高二上学期开设的美术鉴赏必修模块,评价方式采取“考试(考核)成绩+课堂表现+出勤情况”。也就是以学生期中的鉴赏论文和期末的综合试卷成绩结合平时课堂表现(科代表和老师共同记录)及出勤情况综合评价作为获得1学分(满学分)的依据(现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期中的“鉴赏论文”考核)评价分为4个档次:A优秀(8

5—100分)、B良好(74—84分)、C合格(60—73分)、D需努力(60分以下);高二下学期开设选修课,评价方式以作业(作品)成绩结合平时表现及出勤情况为依据,评价分档与必修课相同。在期末阶段还将举办美术作品展览或拍卖会,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并进一步激发下一届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美术课程整合总结 篇7

一、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整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总目标。除选修课要求之外, 其他都适用于美术特色学校。因此教师首先要准确解读历史课程标准, 分析美术类学校和学生的现状, 确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思路和细则。在确立具体教学目标时, 将课程总目标与学科三维目标有机结合, 正确处理课程目标与学生特点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全面考虑课程目标的系统性, 其次考虑课程目标的分层性和阶段性, 最后考虑课程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行性。这样才能保证历史课程校本化在实施时不会迷失学科教育的方向, 从而全面达成历史课程目标。

二、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依据和抓手。目前, 无锡地区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为高中历史教材。历史校本课程实施需要教师对指定教材做整合处理。

1. 运用新史观整合教材。

高中历史课程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前提下, 借鉴和吸纳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 主要有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这三种史观都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 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如全球史观是研究认识历史的一种视角和思维倾向, 即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无锡地区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遵循专题史规则, 突出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三个必修细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发展史, 六个选修模块与必修内容相联系 (目前美术生不考六个选修) , 采用中外历史合编体例。新教材历史知识体系完整, 专题性强。但实践中其缺点也较明显, 如:理论性太强, 缺乏感染力, 内容多, 容量大, 课堂教学处理困难, 主线不突出, 甚至有些内容未能完全达标。例如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 人教版教材仅用一节课讲述, 由于容量限制对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描述轻描淡写, 对国际不同力量的联合、对广大华侨的经济援助等内容甚至只字未提;同时新教材用专题方式学习, 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 美术特色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本来普遍较差, 这些缺点必然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简单照本宣科, 需要运用新史观全面整合教材,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提高理解、阐释历史的能力。

2. 改变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材。

在进行校本整合时, 要根据美术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 结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主题内容, 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 梳理补充相关的历史材料, 帮助学生生成新知识, 拓展新内容。如:可根据人类文明的时间和内容结构, 将现有的主题性教材内容整合为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人物史、改革史等, 重点是以时间为顺序展示历史发展的整体线索, 贯穿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各时期的发展, 从而将教材中被割断的历史重新整合, 构成一个视野更加广阔、联系更加紧密的通史体系。

教材整合凸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时代性。比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中可以补充古代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相关史实, 整理儒家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儒家文化的内部冲突, 以及推动儒家内涵不断变化的原因, 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乃至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生活等带来的影响, 甚至可以结合近期西方排挤孔子学院的事件探究其背后的真相。

三、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整合

美术特色学校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强, 学生的艺术气质较浓厚, 单纯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 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时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与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 在教学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安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 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等;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编撰小历史剧等。其次还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充分利用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组织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 收看有益的历史影视作品;组织历史名著读书活动、校园历史小论坛等。最后尽可能地与创设校园文化相结合, 开设漫画历史、历史图绘等, 从而发挥美术生的特长, 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扩充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四、历史学习能力与要求的整合

高中历史课程要求包括:识记与鉴别、领会与诠释、分析与综合、评价与论证四个层次。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但各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彼此割裂、独立进行的, 是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整合在一起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是“授之以鱼”, 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让学生自己探究, 是“授之以渔”。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最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并且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一课时, 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 教师可提问:“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为什么中国还要加入WTO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校内外各种学习资源, 搜集相关信息, 查询论证, 归纳整理, 相互交流。不管哪种观点, 教师都应当给予积极的肯定, 学生的看法和研究的方法不一定科学, 但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值得鼓励。通过此种探究活动, 学生可以体验历史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锻炼学生合作交流、获取信息、处理和分析史料、组织表达等各能力。

美术特色高中历史课程校本化实施细则的研究对今后更好开展课程校本化至关重要。此细则的出台在体现国家课程教育目标的基础上, 充分彰显了美术学校自身特色, 满足美术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美术课程整合总结 篇8

无容置疑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有儿童美术,但真正重视儿童美术并对之加以研究则应该是近代的事情。[1]山区本土文化生态资源丰富,但如何转变观念,多角度、全方位、因地制宜地整合本土资源对美术课程进行开发利用是解决山区美术教育现状的有效手段。应该从本土民间故事、文学诗体及童话、民间美术、地理地质资源等形态进行挖掘,更加有效地实施山区儿童美术教学和进行儿童美术课程(教材)建设。

一、本土文化生态性民间故事、文学诗体 及童话与儿童美术创作相结合课程尝试

鄂西北房县山区本土民间故事繁多,题材广泛。如极具代表性的野人洞、赛武当、军马铺等近30则被房县人津津乐道的民间故事和童话。加之冠以“诗祖故里”、“中华诗经城”的房县,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者尹吉甫的故乡。在此基础上,抓住儿童对新生世界、新生事物的好奇心理,在儿童教学课程设计中,将如此丰富的民间故事和文学诗体纳入到课堂里,极度调动儿童们对于神秘色彩故事和童话的兴趣,在兴趣中引导儿童对故事中人物形象进行大胆想象并加以视觉化,搭起文学与艺术,童话与童画之间的桥梁,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儿童对文学形象的认知、想象能力以及对美术创作的视觉表达驾驭能力。

当然,从儿童对新生世界,对新生事物的好奇、猎奇心理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儿童美术教学中很美妙的尝试,尝试的办法也未必就此一种。还比如抓住从小孩咿咿呀呀发声学字开始,大人们习惯性会教儿童们背诵唐诗宋词这一习惯入手,让处在吐词不清,发音不正期的儿童在接触美术教学时,可以根据每个儿童所熟知的唐诗宋词作为基本蓝本,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蓝图”,让最通俗的“诗画合一”之说法在儿童美术教学中得到验证,这未尝不是儿童美术教学中可行的尝试。

二、本土文化生态性民间美术 与儿童画创作相结合课程探索

儿童画天真、浪漫、新奇、大胆、率真,不雕琢,无拘无束,色彩鲜艳大胆,随心所欲,无透视,反自然,画面充满了儿童特有的稚拙、纯真、自然的质朴美。而民间美术作品色彩热烈、鲜艳,它稚拙的表现手法、求全求美的审美观和浪漫主义的时空观等,与儿童美术有着许多的共性,两者存在着天然的亲和力。[2]自古以来,房县(秦巴)山区的手工艺品在此聚集流通积淀,此地民间剪纸、刺绣等工艺品风貌醉人,地域特色浓艳,表现出本土地区古朴稚拙的特点。比如这里的根雕艺术不仅工艺精湛且题材上还极赋地方“野人文化”特色,全国少见。这些直观的民间美术作品、工艺品和路途石雕艺术都为儿童美术教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新鲜的教材,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慢慢遗失,这些本土性美术与工艺不仅亟待需要保护和传承,面对两种具有“通感”的绘画艺术形式和资源匮乏单一的山区教学迥势,借助民间美术开展儿童美术教学,努力挖掘儿童本身具备的民间性,把民间艺术独特的表现特征潜意识地灌输于血液中,这无疑是一举两得的教学课程探索途径。

三、本土文化生态性地理地质资源 与儿童绘画写生相结合课程实践

房县境内以地名为主的,有传奇色彩的地貌多达40余处(如秦口街、望夫山、五龙口、念情谷、宝石店、珠藏洞、锣鼓洞、穿风岩、碾子沟、天葬坟、化鱼石、马尾河等等),在儿童教学中,以语言表述地名故事的方法,将儿童带入情景,随后在课堂中提供故事情景里真实的地貌照片进行创作或者带入实地进行写生创作的实践性尝试,让儿童随时随地从事涂鸦,随时随机地从事写生活动。

美术教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及其在美术发展中的表现,大胆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发挥地区文化生态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天马行空”式的创新,迎合儿童“天马行空”型的思维习惯。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一方面顺应儿童的身心特征开展有效的教学,另一方面通过美术教学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3]

四、本土文化生态整合与美术课程资源建设的意义

教育改革的大浪潮下,重视本土文化生态在区域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在本土文化生态整合与美术课程设计中找到契合点,因地制宜、多角度全方位地对本土资源为课程设计所用,促成儿童融入多种多样的感官体验。最终不仅使得美术教学节约了成本,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活化美术教学植入更易于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激活思维能力,利于引导儿童认同乡土文化和民间美术,唤起他们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关注,全面启发儿童的心智。

综上所述,当下新媒介、新材料、新阅读习惯的多样化教育方法已经充实和拓宽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让先祖延续下来的本土文化精华最优化地为课程资源建设服务。

【注释】

[1]尹少淳. 关于儿童美术的几个问题.美术[J],2007(06)

[2]罗珊珊. 质朴与稚拙之美——浅析民间美术与儿童美术的审美取向.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2008(04)

[3]尹少淳. 儿童美术教育的支点.美术[J],2011(06)

【作者单位:张乐,湖北美术学院】

美术课程整合总结 篇9

—、前 言

课程整合是当今教改的一项主要任务。基础医学课程 主要包括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 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之间应当有着广泛和密切的联系。但 是,在传统上大都是以学科课程为单位而单独进行教学的, 其中一些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主要以大 量的记忆学习为主,而另一些课程如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 主要以理解学习为主。按学科课程分开教学给学生对基础 医学知识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同一个器官系统 的知识往往需要间隔1 一 2个学期在不同的课程中学习,也 不利于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为了使学生对基 础医学课程的学习更符合学习的规律,提高教学效率,我们 探索从整体上改革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体系,按照“从宏观到 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 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 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分别按器官系统进 行教学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整合,按人体器官系统逐一进行 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们6年来有关基础医学课程 整合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

二、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的教科书基本上是以学 科为单位单独编写的,随着科学的进步,各学科的知识不断 地扩张,各门课程的教科书也越来越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 沉重的负担,这些课程之间又缺乏足够的相互联系。但是, 大多数的医学生将来是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没有必要学习如此多的基础医学各学科的专门知识,而基础医学专业的 学生将来要从事某个基础医学学科的研究工作,那么这些知 识又远远不够用,还需要进一步学习。鉴此,非常有必要对 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综合改革。近年来国 内外都陆续有了一些基础医学的整合课程[1_3,如正常人体 形态学,主要涵盖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又如正常人体 学,主要涵盖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我们的教 改方案是从整体上改革基础医学教学课程体系,将基础医学 课程中按人体器官系统各自进行教学的课程进行整合,按人 体器官系统逐一进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 学习更符合学习的规律,提高教学效率。本教改方案一经提 出就受到了浙江大学教务部的高度重视,被列入浙江大学 的重点教改项目。

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的指导思想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 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 性,按照人体系统逐一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我们认为,按照 人体系统教学比上述六门课程各自按人体系统进行教学更 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医学生对基础医学知 识的学习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可以 帮助学生记忆,从形态到功能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功能的 理解,从正常到异常的教学可以加强比较,增加对疾病的认 识,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药理知识的掌 握,可以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以后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 更系统和更坚实的基础,并为全面实施以问题为中心(prdr lem — based learning,PBL)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按人体 系统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整合课程教材的编写和特点

基础医学相关课程整合改革的关键点是专用教材的编 写。我们从月到10月,用3年时间完成了 《基础医学教程)的编写工作,为该项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现在正在使用的六门课程的7年制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共计430.9万字,分别为:《人体系统解剖学》(68.5 万字组织胚胎学》(72. 5万字)《人体生理学》(80. 0万 字)《病理解剖学>(77. 7万字病理生理学》(56. 5万字) 《药理学>(75.7万字)我们将这六门课程按人体系统整合 后,分为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和基础医学教程各论两个部分, 总字数为320万,保留了原教材的主要内容,使基础医学知 识系统化,精简了原各学科教材重复的部分,同时,教学时数 也相应缩短,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共分为六篇,包括:第一篇绪论(所 含六门学科课程的介绍和人体的基本结构)第二篇细胞的 基本结构与功能;第三篇基本组织与人体胚胎早期发生;第 四篇细胞适应、损伤与修复;第五篇疾病概论;第六篇药物治 疗学基础。

《基础医学教程各论》共分为十五篇,分别为:第一篇运 动系统;第二篇血液与造血系统;第三篇循环系统;第四篇呼 吸系统;第五篇消化系统;第六篇能量代谢与体温;第七篇泌 尿系统;第八篇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第九篇感觉器官;第 十篇神经系统;第十一篇内分泌系统;第十二篇生殖系统;第 十三篇免疫系统;第十四篇应激与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第十 五篇感染性疾病与抗感染药。

《基础医学教程》具有结构新颖,系统性强,内容精练和 节省学时等特点。

五、基础医学课程整合

教学取得显著成果从2月开始,本教改方案已经在我校级基 础医学专业学生(20名)和2002级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部分 学生(30名)级基础医学专业学生(20名)和2003级7 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三系学生(8名)中进行了实践,受到了参 加本教改项目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目前正在级7年制 临床医学专业一、二、三系的学生(92名)和浙江大学远程学 院级护理学专业本科1497名学生中扩大教改实践。我 们对参加本教改项目试点的学生进行了第一次意见调查,发 出调查问卷表50份,回收49份。学生认为对基础医学课程 进行整体改革‘很有必要”为38. 8% “有必要”为59. 1 %两 者合计为98%“没有必要”为2%;认为现在进行的基础医 学课程整合改革“很好”为34. 7% “较好”为63. 3%两者合 计为98%认为“不好”为2%与未参加教改的学生相比,认 为学习“很轻松”为18.4%,“较轻松”为77. 6%,两者合计为 96%认为“不轻松’为4%。对于教师授课的总体评价,认为 “很好”为59. 2% “较好”为40. 8%,两者合计为100%。可见 参加教改的学生对本教改方案的总体评价较好,受到了学生 的欢迎。 程统考中,参加本教改课程学生的统考平均成绩比非教改的 学生高出0.99分,实验课的带教老师也普遍认为教改班学 生的思维活跃,知识全面,充分显示出本教改课程的优越性。

我们撰写的六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的教学研 究论文已多次在国内的教学研讨会上作大会发言,并于2005 年4月应邀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举行的国际会议(The 26ih Annual InLernaLional Conference of i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rli ci ne and Bi ology S ocie Ly )上父流,摘要发表在 FASEB JOU R- NAL 2005 19(5)上[4]。

上一篇:英语会议总结范文下一篇:中级电工培训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