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管理与文化建设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班集体管理与文化建设(通用8篇)

班集体管理与文化建设 篇1

企业文化管理其实是企业集体心态的综合反映,而且代表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中最核心的成分。企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集体,包括老板和员工在内。集体的心态是由一个个具体个人的心态汇集而成的,既有每个人的心态成分,又不完全是简单的相加。集体心态决定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企业文化管理也反过来影响集体心态。离开集体心态谈企业文化管理建设,犹如空中楼阁一样缺乏根基。企业文化管理如果不能彻底改造集体心态,就只能是流于形式做做样子。

影响一个人心态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个人素质决定的。个人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外部因素对心态影响也是很大的,但都必须通过本身素质来发挥作用。同样的一种境遇,有些人积极乐观,有些人悲观失望,这就是素质不同。不同的素质产生不同的心态。集体心态也是由集体综合素质决定的,其中可能有某些人发挥关键的作用。比如老板本人,群众领袖,强势人物,核心团队等。要彻底改造一个企业的集体心态,就要抓住这些关键人物,通过改造他们的个人心态,进而改造集体的心态。

要彻底改造集体心态,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仅仅编写一本企业文化管理建设手册,提炼几句理念价值观,张挂几幅标语口号,搞几次宣贯培训活动,就想改变集体心态,显然是非常幼稚可笑的。这就是为什么至今以来,企业文化管理建设所谓落地难的根本原因。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从形象到言行,再到机制和心态,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到里,由外到内的过程,也是一个由奢到俭,由假到真,由虚到实,由看到用的过程。过去的企业文化管理建设,大多都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90%的投入放在了10%的表面功夫上,很少有触及灵魂的真正举措。只要内在灵魂没有受到冲击,企业的集体心态就很难改变。

宋尚教授——著名思维训练专家,原HP、KAPPA高级经理

10余年职场思维导图实践经验,13年世界级公司管理层经验,国内第一个职场思维导图案例——“李宁公司思维导图落地系统”创造者

中国职场思维导图之父

清华大学总裁班客座教授

现任天下伐谋咨询高级合伙人、思维学院院长

他开创了中国职场思维导图培训领域,被称为中职场思维导图之父

他早年在海外接受思维导图专业训练,10余年从事思维导图教学与研究,是国内最早从事思维导图研究与在职场全面推广并落地的先行者之一

他是思维导图在职场应用领域权威专家,曾经亲自操盘三家全球性公司的思维导图的推广与落地

他服务过的客户更是包括 IBM、拜耳、三星、松下、联想、南方电网、中国移动、中国一汽、中国银行、中国平安等众多全球500强公司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及商学院

他的职业经历是,世界级公司有惠普(中国)、KAPPA、大田,历任部门经理、高级总监职务。

集体心态如同土壤一样,是培植企业文化管理这棵大树的根基。企业文化管理,绝对不能没有对土壤的综合治理。否则,所谓理念信仰价值观就无法深植出芽。内在贫瘠的集体心态,多出现荆棘和毒草。只有土肥水美的地方,才能长出大树和鲜花。理念只是一颗种子,没有优质肥沃的土壤,是很难生根发芽的。尤其是这个种子不是自发产生,而是由外来移植的时候。许多企业照搬照抄,生搬硬套,照猫画虎,按图索骥,按葫芦画瓢,依图样剪纸,把别人的企业文化管理建设拿来主义,结果只能是一场大笑话。更不用说老板一厢情愿孤芳自赏,拍脑袋想出来的,或者由几个文人秀才闭门造车,瞎编乱造出来的理念价值观。这就是因为缺乏合适的土壤,所以是很难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

至今很少看到有专家大师,认真探讨研究过这个问题。企业文化建设与集体心态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一直以来被专家大师刻意忽视。心态是土壤,理念是种子,文化是大树。改造集体心态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当然比不上古典的企业文化建设套路来得快。诊断、提炼、编写、宣贯、落地、走人,短则几天,长则数月。做的快,钱赚得也快,立竿见影,轻车熟路。谁也没有耐心和时间,愿意陪着企业慢慢提升素质,改造心态。所以,企业要想真正塑造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班集体管理与文化建设 篇2

关键词:班集体,班主任,班级管理,自主管理

班集体建设, 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更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 班主任在建设班集体时, 多数是从常规管理和学习管理的层面入手的, 班主任就像是全班同学的“家长”, 对学生严加看管, 对班中的一切事务亲力亲为, 学生在表面上看上去很“听话”、“顺从”, 殊不知, 学生的个性火花和才能很有可能被这种专制的管理所浇灭。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 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因此, 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让学生参与班集体的民主管理, 不仅能发挥学生在管理方面的潜能, 更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班集体良好班风的形成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一、参与班级目标建设, 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

陶行知早在20世纪初就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提出了“学生自治”的思想。学生“自治”就是学生的自我管理, “自治”的规则需要学生根据群体的意愿要求自己制定, 这样学生才能主动遵守执行。因此, 教师在制定班级目标和班纪班规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以班级主人的身份参与其中, 使实现目标的过程真正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这学期, 笔者接手了一个新班, 发现:虽然班上的学生多数积极向上、尊师守纪, 但也不乏一些思想单纯幼稚、纪律意识淡泊、淘气贪玩的男生, 甚至课间还会发生打架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组织全班同学在班会课上展开了一次班级大讨论:“我们要成为怎样的班集体?”“我们班级目前存在哪些不良现象?”“怎样解决?”全班同学纷纷集思广益, 献计献策, 从不同的角度—一指出了班级目前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商议, 一致通过把“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定为班风, 把“周周争创五星班”定为班级奋斗目标。此外, 在讨论中还形成了八条《班级公约》。在这个共商的过程中, 学生们自主管理的意识被有效地激发了, 学生们个个都能提建议, 人人都有发言权, 由于是全体同学自主讨论并通过的, 接下来执行的难度便降低了, 在班级目标的达成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 搭建学生自主管理的舞台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仅仅靠几个班干部和老师是不够的, 只有千方百计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全体参与,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自我管理机构, 才能较好地体现管理的主体性, 使他们变被动地接受管理为主动地自我管理。

1. 组建“常务班委+轮值干部”模式下的班级常委。

在班级管理中, 学生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 又是进行管理的主体, 只有当学生高度自理并积极参与管理时, 才能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中, 笔者始终采用自我申报加民主选举的方式选举产生班级中的学生干部, 这样产生出来的学生干部往往深得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 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比较高, 发挥的作用往往也会比较大。同时, 笔者还在班中实施“一日班长”制度, 每一位同学无论能力高低, 无论成绩好坏, 都给予他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做一天的班级管理者, 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常务班委+轮值干部”模式让班中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了管理班级的不易, 使他们产生责任感与使命感, 这对形成训练有素的班集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定岗定责, 人人当“官”。

除了班级常委的日常管理外, 班主任还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特长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 充分地发挥每一位同学的积极能动性, 形成自主管理的氛围。阳光开朗的薛同学和吕同学是班中的“阳光小天使” (心理调解员) , 哪位同学遇到了烦恼, 他们准能一一化解;心灵手巧的徐同学是板报和宣传栏的维护员, 板报和宣传栏上的图片掉了, 她定会仔细粘贴;耐心细致的许同学被同学们选为门窗管理员;力大如牛的钮同学被同学们选为餐具整理员。此外, 还有窗台管理员、眼操监督员、花草养护员……总之, 班中“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在管理别人的同时还能自觉地管理自己, 恰恰就是自主管理的本真要义。

三、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有一句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 德育在于活动”, 可以这样说:没有活动就没有集体, 优秀的班风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 能够给学生更多的主体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空间。

每年, 学校都会迎来新加坡友好学校的师生们, 中新两国学生的学习、联谊等工作就自然落在了我们高年级的几个班中, 该怎样让新加坡的客人们体验中国学生的热情、友善和礼貌, 让他们的中国之行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呢?笔者邀请全班同学做个参谋, 为新加坡伙伴在我校的学习安排出谋划策, 没想到同学们想得比老师还要周到, 有同学建议先陪伴新加坡伙伴参观校园;有的同学提议课间一起玩跳皮筋;有的同学对赠送的礼品提出了建议;还有的同学对欢送会上的节目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设想。有了方案, 实施起来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同学们分工合作, 与新加坡伙伴结对的同学负责接待, 为伙伴们答疑解惑;负责节目表演的同学也紧锣密鼓地加紧排练着。欢送会上, 我们为新加坡客人送去了一台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精彩纷呈的节目, 赢得了新加坡老师们和校长的高度赞誉。一次小小的放手尝试让笔者看到了学生们身上自主管理的潜能。做为班主任, 在活动中应充分信任学生、依靠学生, 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实践, 相信只要引导得法, 每个学生都会成为自主管理的积极参与者, 相信只要提供机会, 每个学生的能力都会在这个平台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班集体管理与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细节管理;班集体建设;实践与思考

班集体建设的起点是班主任,落脚点是学生的自主管理。班集体建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班主任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其艺术性在于班主任要讲究工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尽快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素养。笔者在多年的班集体建设中,感受到了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对加强细节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有一些思考,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借鉴提高。

一、细节管理,源在制度建设

班级建立时,我便在班会和班干部会议中制定了“班规”和“职务细则”,到如今还在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全体学生都按照“班规”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纪行为;而班干部们都各司其职,在各自岗位上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相辅相成,为其他同学服务,和我共同将班级管理得更好。无论是在学习上或是在日常生活中,班级里的学生都做到认真学习、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我曾在班会中强调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给那些不遵守规矩的人制定的,如果你严格遵守规矩,便感觉不到规矩的约束了”。我们大家共同制定的规矩,需要大家认真做到,绝对不能打马虎眼,哪怕是小事也要严格要求。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师德、文明的言行,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学生是敏感的,或许教师的一个文明举止,在他们的眼里如阳光般珍贵,就能使他们树立信心;反之,教师一个微不足道的不良举动,或许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使他们误入歧途。

二、细节管理,重在习惯养成

如何把细节做好,最重要的:第一是认识,第二是训练。华商学习网特约讲师汪中求认为:团队就是格式化,就是将细节训练成习惯。所谓团队就是经过格式化模式,能够达到一定默契的队伍,否则只能叫乌合之众,而乌合之众是没有战斗力的。所以进入团队以后需要进行格式化,需要进行很多细节上的训练,必须进行严格要求的训练,才能久而久之形成我们的习惯。

针对班干部我采取的方法是格式化模式。从多次集体活动中挑出有才能、肯吃苦、要求上进的学生组成班干部,然后再按照“职务细则”对其进行细节培训。学生都会犯错,没有哪个班干部一上任就能够做到得心应手,在工作或学习中总会出现错误。但是当我给他们指出来时,他们基本上都能够认识到自身身上的缺点以及找到解决的方法,并从中悟出更多的道理,使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班干部例会制度很重要,每次会议上班委们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我对每个班干部要求都是一样的严格,不同的事情指派给不同的班委执行,各司其职,做事要讲究质量和效率。在下达任务前,我会提出工作目标,让他们自己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注重锻炼他们的能力和思维,也能让他们在工作或学习中,养成一种身先士卒的良好习惯。事情做多了,做久了,便成了理所应当、得心应手的事情,这样自然就成了一种习惯,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细节管理,贵在用心思考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开了。铁杆奇怪的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呢?”钥匙说:“因为我了解它的心”。

班级全体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管理,我都非常重视。我深信日常的生活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我一直注重严抓班上的学风建设,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现代教育重视人本化管理和个性化培养。我并不建议班上的学生一味地“死读书”,我更希望他们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发展自身特长,课余的时候常去操场锻炼锻炼身体、到实训室去操练技能、到阅览室查阅书刊。我时常会到班级上走一走,更多的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询问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适当的与他们开开玩笑,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给他们提一些建议……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即使离开父母的呵护,班主任也是非常关心他们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不患无策,只怕无心”。使他们能够明白我就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师长,也是同学们的知心朋友,会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爱护他们、关心他们、管教他们……。

四、细节管理,重在持之以恒

细节管理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准备,需要持之以恒的贯彻和落实。细节管理是一种制度,细节管理是一种习惯,细节管理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在班集体建设中只有保持这样的工作标准,才能注意到问题的细节,才能为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思考细节,不至于为了细节而细节。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对待学生我用心去感染他们,用爱去感化他们。我时常强调尊重是彼此的,与其说我尊重他们,不如说我更爱这群天真渴望事业成功的学生,我热爱班集體,更热爱我从事的教育事业。

(责任编辑 刘新蕊)

班集体管理与文化建设 篇4

班集体的建设,千头万绪;班主任的工作,千辛万苦;班级里的学生,千变万化。一直以来,人们就对班集体的建设非常重视,把班级的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选好的老师做班主任,总是每一个学校开学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即使选好了人,领导也总是不放心。长期以来我们在谈到班集体建设时,多从常规管理和学习管理的层面入手。但是作为班主任,我们则应更多地要从“建设”的角度思考,着手“班集体建设”。从表面上看班主任是班级的“首席执行官”,班级的一切事务都应该过问。其实班主任更应该把自己定位于“董事长”,重在对班集体建设总的规划,而具体事务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做,班主任只要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就可以了。班主任对自己角色的定位不准,往往导致班集体建设的失败。有的班主任事无巨细,总要自己亲自管理,结果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和学生关系也不融洽。也有些班主任在开学之初没有总体的规划,班集体的建设走到哪里是哪里,发生事情时才像无头苍蝇似地处理,效果当然就不好。

在新的形势下,传统的班集体建设理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将观念转变过来,将班集体建设的中心工作由“管事”转到“理事”,把重点放到“建设”上来。那么,班集体建设,我们应该“建”什么,“设”什么呢?

首先要建立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集体的建设上,纪律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在建立管理制度方面,成熟的做法很多,但还是有些班级的管理有问题。有不少班主任主张“严”,也许因为“严师出高徒”的原因吧,可怎一个“严”字了得。因此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度要实,不要太宽泛。否则我们就没有必要制订什么管理制度,用一个全国通用的《学生守则》就够了。在倡导人文关怀的时代背景下,制订和执行管理制度对班主任都是极大的挑战。

其次组建有用的班委,选拔和培养班干部。一个好的班集体的建立,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支好的班干部和积极分子队伍,班主任要依靠他们,使用他们。要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首先要选择和培养班干部,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严格挑选,合理使用。

最重要的是创建良好的班风。好的班风是要每一个人用爱心作为情感基础形成的。一旦好的班风形成,学生的学习就蔚然成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增强,也就不用班主任一天到晚地跟在学生后面生气。

以上是“三建”,下面再说说“设”。

设防不良团体出现。班主任或是其他的教育管理者都知道,最难对付的就是各种学生“小团体”了,有时一个团体,就会把一个班级闹得没有安宁。一个团体也不是一个班主任所能控制得了的,它可能和别的班级,别的学校,甚至社会上的各种关系相联系。这种不良团体在学校还好,一旦放了学,他们就一起上网吧,一起玩游戏,一起打劫偷盗。小团体的危害,不仅是对个人的,也是对社会的。教师引导得当,完全能够避免这种危害。班主任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及时发现一些可能形成团体的苗头,对不良团体设下层层防线。其中家校联合设防是防止学生不良团体出现的一个好方法。学校开家长会,我都会不厌其烦地跟家长说,要关心孩子,关心他们和什么人来往,把来往的人告诉老师。因为有时家长不清楚与他们孩子交往的人的情况,而老师可能更清楚一些。班主任老师就是要善于利用一些资源,做好自己的工作。

追求艺术性,致力德育的生活化。高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往往有着一定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原因,有不少学生还有小学、初中阶段的心灵伤害经历。因此,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转化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好的办法、新的思路。

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润物无声。在班级管理中,致力于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文化氛围中树立、巩固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为此,在新生进入高一年级后,做大量的学习方法介绍,分别召开男、女生专题会议,分析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学习特点,鼓励他们发挥各自优势,搞好学习;同时鼓励、调动全体同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年级开展的各种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科技小制作、艺术节、篮球比赛、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交给学生去参与和实施,使学生投入到火热的学校生活中,得到美的享受,去接受良好的文化环境的熏陶。

以智育为切入点,突出德育核心。特长班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班主任的严格要求也会颇有微词。我利用班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白学校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促成同学们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自己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学生明白这一点后,会逐渐把精力放在学习方面,同时对德育管理的抵触情绪也会大大减少。对班主任的工作会变得很配合,对班主任的规劝甚至一定程度上的约束,学生也很容易接受。

掌握批评的艺术,旁敲侧击,触动学生心灵。很多同事觉得我性情温和,又奇怪学生为何那么听我的话。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我和学生心心相通。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有措辞严厉的时候,但通常情况下我的批评是比较温和的,比较注意处罚形式的多样化,寓教育于处罚之中,触动学生心灵,追求德育教育的艺术性。比如每次迟到我必须站在讲台上鞠躬道歉,同时还要讲一下自己的理由。如果遇到班里的垃圾桶脏了,违纪同学就要洗垃圾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哪位同学违纪被学校扣分,必须注意做好人好事,加分予以弥补。转变一个高中生,难度是比较大的,班主任必须像大禹治水一样,机智灵活,少堵多导,善于发现学生自身的优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从优点入手来克服缺点。有时候班主任在公开批评某个学生后,还要私下做好该生的思想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对立情绪的产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当班主任的努力与学生的心灵窗口接轨时,才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反应,使学生通过自我调节而主动接受。

班集体管理与文化建设 篇5

摘 要: 班集体建设与管理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有效实施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班主任必须在学生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的前提下,借鉴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关怀理论为借鉴,联系高职学生的特点”,以潜能激发为抓手,创新班集体建设,将管理班级变为建设班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高职班集体 关怀道德教育理论 学生管理 启示

一、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含义及其作用

何谓班集体?不少人认为,几十个学生编在一个班就是一个班集体,其实不然。教育学告诉我们:“班集体,具有正确的奋斗目标、较强的核心与骨干力量,具有良好的纪律、舆论、班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能够促使班级的全体成员在德、智、体等方面素质不断提高的高级班级群体。”班集体一经形成,便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因此,加强班集体的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中最核心的一环。

对班级进行的管理就是班集体管理,班集体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班集体管理者运用教育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班级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方法,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教育为手段,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对班级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综合性管理活动。

班集体管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良好的班集体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离开了班集体管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就无法正常开展,教书育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大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来进行的,而教育教学活动又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因此,班集体管理效果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否,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

实现与否。高职院校的班集体管理同样如此。

二、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关怀理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哲学家、课程学家尼尔·诺丁斯(Nel.Noddings)所创立。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会关心”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教育思想的兴起,该派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西方德育理论的强音。诺丁斯试图从哲学和历史的视角反思整个西方文化传统,全面建构关怀伦理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作为后柯尔伯格时代最重要的德育理论之一,诺丁斯的关怀道德教育理论具有不同一般的特点,正是这些独特见解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界有着重大的启发作用。

(一)以学会关怀为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

诺丁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关怀(caing)。对于关怀的见解,诺丁斯首先引证了一般字典中的解释: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某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

诺丁斯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关怀。因为,只有学会关怀的学生,才能理解别人,才能懂得社会整体利益和需要,才能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和成功。道德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关怀他人,关怀人造世界;关怀其他物种;关怀环境;关怀身边发生的一切,等等。

(二)以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

诺丁斯强调,道德教育首先是指在计划和实施教育的人们努力道德地对待所有被教育者的意义上是道德的;然后才是一种培养被教育者的伦理理想,以便他们道德地对待他人的教育活动。

1.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尊重。

(1)关怀道德教育理论以关系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以这种思想为依据的道德教育主张关注的重点是关怀关系的建立,而不是仅仅将关怀作为人的美德。因此,关怀理论超越了以往单方面道德培养的偏狭,重视德育过程中对学生

主体的尊重,对学生需要的尊重。

(2)肯定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诺丁斯认为,以往德育模式的评价手段实际上是一种只注重学生道德行为的单方面评价,它破坏了师生间我——你主体间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诺丁斯提倡,在德育实践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评能力,而教师平时对学生道德言行的肯定是发展学生自评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应该赋予学生与现实相符的积极的自我形象,而不是将一种主观的期望强加给学生,唯其如此,学生方能产生力量感,才能形成积极的道德追求,这就是对学生的认可。

2.重视道德情感的作用。

诺丁斯强烈反对把学生当容器、当无生命物体的高度理性化德育,认为这种模式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道德认知、道德判断放在了太过重要的位置,从而忽视了道德情感的作用。“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是关怀理论的主要特点之一,诺丁斯认为道德情感高于道德认知,认知是为情感服务的,两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知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自己的观点,并在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三)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实践。

诺丁斯认为,道德教育应该重返生活世界,通过情境中的各种交往和活动等,使学生学会关怀。一方面,诺丁斯主张将关怀主题引入正规课程之中,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了解与之相关的一些重大的现存问题及相应的伦理道德问题。另一方面,诺丁斯强调道德教育是一个具体体验的过程,而不是抽象说理的过程,不能只呆在屋子里谈论理论,而应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品行素质。这种实践活动既包括社会活动,又包括校园内师生之间的交往。

三、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

当前,高职学生主流是好的,且有不少是相当优秀的,他们乐观向上,积极

进取,努力完善自身。但由于生源、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高职学生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主要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自学能力差,往往是被动地学习。

(二)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和远大理想,社会责任感不强。

(三)资质聪明,可挖掘的潜能较大,但心浮气躁,自控、自律能力差,纪律散漫,集体观念不强。

(四)有较强的自卑心理。自身对高职有偏见,不能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认为自己是高职生就没出息,不愿面对现实,甚至对昔日的老师、同学不敢说自己上的是高职,甚至还有学生认为高职生不是大学生。

(五)进入高职学习后,对于学习成绩或社会工作能力的相对下降感到失落,导致自我评价失调。

(六)部分学生由于生病或家庭变故等不可抗拒的原因使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进入高职学习,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使他们情绪低落,萎靡不振。

(七)人际关系不适应而感到孤独压抑,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上述问题的存在,给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而班集体的管理与建设工作是要把德育教育融合到班级建设管理中去,这样执行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融入“关怀”德育理论的班集体建设创新实践

(一)创新理念,变班主任管理班级为学生建设班级。

很多班主任都感觉高职生难管。因此,可以变换思路,变管理班级为建设班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制定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班级奋斗目标,营造“人人有目标,人人努力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带动全体学生进步,以班级建设带动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

(二)以潜能激发为抓手开展班集体建设。

1.通过开发潜能,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每个学生都有待开发的潜能,若能提供适当的条件,“潜能”就会成为现实的能力,并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首先,在班级组成之初,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通过充分讨论、分析和酝酿,确定班级的特色项目,有计划、有步骤、有预期目标地模仿企业的项目化运作方式,将项目作为建设特色班级的一个载体。其次,每位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积极参与班级特色项目建设,并有意识地培养特长。我所带班级为电子商务专业的班级,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在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鼓励指导学生以班级或者个人为单位尝试网上开店等,以专业实践为目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体验创新创业的平台。2.通过开发潜能,填补高职学生的素质缺失。

根据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班主任要及时帮助学生把在优势智能领域上所表现出来的良好学习品质和能力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并通过适时的肯定、激励,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激发自信心、自尊心,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能力、心理品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及职业习惯等方面均有所改善和提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班级学习氛围。

3.通过开发潜能,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班风。

在开发潜能,培养一技之长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地协调好自身个性目标的实现与班集体目标实现的关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班集体是实现自身个性化、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场所。

建设“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享受成功”的良好班集体氛围,极大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也充分满足了他们张扬个性、体现自我、追求自我创造和发展的渴望。

另外,班级特色项目与个人特长也应该有机统一。班级特色项目建设虽以大部分学生的意愿和兴趣为基础,但不能因此就否定和排斥学生的个人特长爱好,即使该特长爱好不属于集体特色项目范围,但只要是正当的和有益身心健康的,就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

(三)班主任要做学生潜能开发的导师。

首先,班主任要研究学生,从文化层面理解高职学生,让学生自己忙起来,自己学习、自己阅读、自己开发、自己安排时间。在学生开发潜能碰到困难时,教师要适时地帮助、指导和激励,把欣赏和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责任。

其次,班主任要当好导师。要使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自己,冷静地面对自己;要使学生端正品行,自立自强;要使学生做事有韧性,坚持开发自己;要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心态和谐,使学生真正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

最后,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正确看待学生潜能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把自己所看到的和理解的展示出来,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相信学生有能力面对社会上复杂的问题,并且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

五、结语

班集体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在班集体建设与管理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这对建设班集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又要通过集体活动、优良风气和优良传统教育个人,但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又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进行个别教育,通过教育个人来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不要老把眼睛紧紧盯着几个尖子生,对他们寄予厚望,却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培养,尤其是把后进生遗忘在角落里,致使学生之间产生不良互动,继而产生负面诱导。只有班主任在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又深入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点进行个别教育,面向全体同学,关注每一个同学,才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班集体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人”。这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对于学生的成长,我们

只能循循善诱,耐心培养,而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学习,用爱心呵护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力求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班集体管理与文化建设 篇6

建设情况汇报

(2011年7月8日)

6月28日,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专题会召开后,漳浦盐场高度重视,场主要领导听取了专题汇报,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并以场会计代理中心为依托,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进行集中办公,对照上级要求逐一逐项开展自查自纠。现将我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第一,农村集体“三资”基本情况。一是资产总额0.086亿元,其中货币资金0.0006亿元,固定资产0.055亿元。二是农村集体资源总面积1084亩,其中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1084亩。

第二,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建设基本情况。全场1个村1个居委会全部实行财务公开,1个村1个居委会全部建立民主理财小组,1个村1个居委会全部实行会计委托代理,1 个村1个居委会全部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

第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式创新方面。2009年底,我场针对村(居)集体资产现状,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的工作班子,对全场各村(居)的农村集体“三资”进行全面的清理登记,使村(居)集体资金、资源等“三资”管理工作步入制度 1

化、规范化轨道。2010年4月,完成清产核资工作。

二、主要做法

第一,狠抓清产核资,夯实“三资”管理基础。把清产核资作为实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突破口来抓。具体做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清查内容。凡是村(居)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及村级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无论账内、账外一律作为清查的对象。二是统一清查方法。主要采取了看、查、记、核、认等方法。“看”就是看涉及到的有关账户的账面余额;“查”就是根据账户提供的线索逐项追查;“记”就是在看、查过程中做好登记备案;“核”就是对债权、债务双方进行核对;“认”就是对核实后的经济业务由双方办理认账手续。三是统一公示结果。清查结束后,将清查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向全体村民公开,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四是统一建立档案台账。对公示通过的村集体“三资”清查结果,以村为单位逐项、逐类登记造册,建立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台账。通过全面清产核资,全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基本上可以做到底数清,数据准;账账、账实、账款、账据、账表五相符。

第二,强化监管程序,实行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各村(居)与场会计代理中心签订书面委托书,委托场会计代理中心代行管理。代理中心根据所辖村数和岗位不同,设记帐、复核、档案管理等职位,全面负责所代理村财务的资金管理、审核、凭证编制、帐簿登记、微机录入、张榜公布等信息反馈和档案管理等工作。通过委托代理,全面做好村(居)资金监管、资产管理和资源管理。资金监

2管主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库存现金限额、统一银行账户管理、统一印签管理、统一票据管理;资产管理主要把好“四道关”:资产登记关、民主决策关、项目招标关、标后后续管理关;资源管理主要抓好四个方面:抓清查,摸清底数、抓程序,做到依法管理、抓台账,实行有序管理、抓开发,确保有效利用。

第三,坚持“民主管理”原则,全面推行村级财务公开。充分发挥村(居)民主理财小组村情熟悉、敢于谏言的特点,协助场会计代理中心做好各村(居)集体财务活动的监督,参与审核各村(居)的财务账目,否决各村(居)的一些不合理开支,对村级重大财务事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健全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对各村(居)重大事项和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事由,如村集体土地承包和租赁、集体资产处置、村级收支预决算、村公益事业的经费筹集方案、建设承包方案等,均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表决。同时,对村(居)所有财务活动进行公开,具体做到“五个统一”:即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内容统一、公开程序统一、公开形式统一、公开档案统一。

三、工作成效

第一,规范了村级“三资”管理。村级资金统一管理,按村设账,专户储存,监督使用,解决了过去农村财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账目设置混乱、会计信息不实等问题。集体的资产资源处置和项目建设统一委托场“三个中心”对外招投标,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的问题,有效避免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闲置、流失和浪费。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的

3实行,增强了村级财务的透明度,保证了农民的知晓权、监督权和民主决策权,有效地控制了村级不必要的非生产性开支,杜绝了集体资产跑、冒、滴、漏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推进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进行。

第二,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村干部用钱场会计代理中心监管,资产处置村民代表议政讨论,具体工作由“三个中心”操作,财务收支往来、资产资源发包由暗变明,村集体的经济活动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变事后抓查处为事前抓防范。透明度的提高,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更好地保护了农村基层干部,使群众更相信干部,干部更依靠群众,村干部之间也更团结了,廉政意识明显增强,集体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班集体管理与文化建设 篇7

关键词:高校,班集体,教育管理

高校班集体建设是实现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 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对于学校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

(一) 高校班集体建设能够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班集体是汇聚学生主体的中介, 是高校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公共领域, 它是以社会的共同活动为中介, 实现成员个体快速发展的共同体。通过班集体能够凝聚班级成员的力量。在一个班集体中, 班级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有着共同的班风和价值取向, 能够提升同学之间的凝聚力, 实现共同进步, 共同发展。

(二) 高校班集体建设能够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班集体建设是实现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 是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对于学校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班集体能够确立大学生的共同目标, 通过形成良好的班级分为, 发挥良好舆论导向, 形成良好的班风, 进而实现和谐班级, 最终为实现和谐校园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 高校班集体建设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班集体作为高校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公共领域, 在校园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集体中, 只有有着完善的班集体, 成员之间相互协调、班级之间非常融洽, 这样就能够为班级个人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这样以来, 学生就能够在融洽的环境中努力学习, 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强化高校班集体建设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的途径

(一) 积极培养和谐的班集体

和谐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非常重要, 只有班集体和谐了, 班级的个体关系才会融洽, 才能进一步促进班级体的融合。首先, 培养和谐的班集体要遵循平等的原则。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一定要用诚心、公平的态度对对待每一位同学, 让学生能够在这个集体中感受到爱心, 进而健康成长;其次, 要培养和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必须还要提升人际关系的品质。通常情况下, 我们可以从深度和频率两个方面来完善人际关系品质, 在班级体建设中, 可以通过举办多种活动来提升频率, 从而加深学生之间,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有机联系, 创造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再次, 在构建和谐班集体过程中, 要保持思想和目标的一致性, 全体班级成员应该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为一个同一的目标而奋斗。在具体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 要保证班级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共鸣, 大力实现成员在目标和思想上的一致性, 从而保证班集体的和谐稳定运行。

(二) 积极营造开拓进取的班集体文化

班级文化对于一个班集体的建设而言非常重要, 要想更好地实现班集体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必须要积极营造一个开拓创新的班集体文化。首先, 形成良好的学风。通常情况下, 一个学风好的班集体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班风是一个班级学习风貌、道德风貌和思想状况的集中体现, 是一个班级的外在形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因此良好的学风非常重要;其次, 还要致力于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纪律的考勤监督。以教师教导班干部, 班干部带动大部分学生, 学生集体构建强力的班集体力量, 建设起好的学风班纪。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最后就是对班级会议的召开和重视, 班集体会议的召开需要有一定的频率, 才能高效地把管理理念传达给学生, 对学生的思想动向进行把握并教育;再次, 采取积极措施构建班级体文化, 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开展集体活动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班集体文化中, 强化思政工作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保证班集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要积极树立教育社会心理学观

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班级体建设和管理工作也是一个心理学问题, 如果班集体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就很难发挥班集体的教育管理作用了。所以说, 树立教育社会心理学观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 大力发挥群体动力在整个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一般而言, 群体动力能够很直接的影响到个体行为, 通过一股强大的动力, 能够改变和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和认识, 从而是个体随着群体行为前进;其次, 以教师集体来推动班集体建设。要想更好地建设班集体, 实现班集体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必须要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师群体, 往往班集体是从教师集体的团结中开始的。改善充实班级人际关系内容, 提高其水平。班级群体成为真正的集体, 需要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 而划分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准是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中介性质, 它反映出不同的人际关系内容和水平。

(四) 发挥学生干部优势, 形成班集体领导核心

班级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依托的重要力量之一, 是高校辅导员的有力助手!培养一批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全局观和服务意识的班级学生干部, 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速先进班集体的建设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 要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方征求意见来选拔班级学生干部, 做好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其次, 教育和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加强对班级学生干部进行全方位素质和能力培训, 让学生干部更能胜任班集体建设工作, 在学生干部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班集体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智.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J].陕西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1) :28.

[2]廖志成.马克思主义大学视角下冲痛思政教育的偏差及其矫正[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05) :19.

[3]张勤.大学生的道德生活与生活道德[J].当代青年研究, 2005, (10) :6.

[4]张敏.新时期大学生班级群体的建设[D].河海大学硕士论文, 2006.

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班集体建设 篇8

一、把学生入校前的档案整理成册并加以扩充

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相比,学生层次多,角色多样,素质参差不齐,教育管理难度大。他们有不同的入学背景、不同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同的入学成绩、不同的入学动机,使班级教育管理不能一概论之。因此,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在于,把来自各方面的材料和信息整理成比较完整的档案资料,并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扩充。实践证明,这一工作在筆者所带班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两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发现,自己好像一直在做学校的日常管理,把学生放进了一个笼子里,扼杀了他们的爱好和活跃、淘气的本性。如今,笔者后悔莫及,想重新唤醒他们,却感到力所不及。所以,笔者认为,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与特长的培养,进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应该多组织开展诸如演讲、篮球、拔河、足球、绘画、音乐、象棋、围棋、计算机等多种兴趣活动。通过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可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其组织能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新能力得以真正发挥,也能使班主任得以全面正确地认识学生、发现问题,进而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渠道实施个别教育,达到教育管理学生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精神,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调动班级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觉投入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使其意志品质和能力得到锻炼发展。其次,选拔培养干部,形成集体核心力量,这是健全班级组织,使班级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关键,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考虑到培养每个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及管理水平的教育目的,可以通过自荐、竞选、群众推举等方式选拔出责任感强、作风正派、有一定活动组织能力的学生为主要干部,让每个学生轮流参与班级管理。通过班主任的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干部处理工作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及不可避免的分歧,帮助解决学生的工作态度和方法问题,使每个学生在工作中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另外,要鼓励学生自强、自立、自主、自信、自尊。

四、事事落实到个人,逐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

笔者目前所带班级的学生很缺乏集体意识。两年的工作经验告诉笔者,要培养学生们的集体意识,需要一步一步实现。首先,可以从课外活动开始。例如,第一次举办课外活动,肯定有许多学生处于观望状态,认为没什么意义不想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准备工作做充足,即使去的学生不多,但只要有学生去,哪怕十几个,也是一个好的开头。当然,也可以倡导班干部带头参加。这样,第一次集体活动就成功了一半。活动结束后,对他们的活动给与高度评价,通过活动当天的照片、视频在班上进行宣传,让没去的学生感到遗憾,并认可其意义所在。这样一来,在第二次课外活动的时候,自然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其次,笔者经过反思认为,要使一个班有较强的集体精神,则需要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建立“人人都为集体做贡献,人人都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的氛围。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务承包责任制度。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总结两年的班主任工作,笔者认为,虽然有些工作仍然做得不到位,但也确实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在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会一如既往地努力,继续积累经验,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与自我评价,争取做一个合格、称职的班主任。

(作者单位:中山市技师学院)

上一篇: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建议书下一篇:高二化学提高成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