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级有效性管理的几点思考(推荐10篇)
如果一个班级是一个家,那么班主任就是这个家的家长。班主任的工作包括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繁琐而又重要,如何提高班级的有效性管理,当好这个家长,显得非常重要。总结我近一年以来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重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使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等各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要求,加强纪律管理
接任这个班主任,我感到压力山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中途接任,对班级情况不了解;第二是在初三这个非常关键的时间接任,责任重大;第三,所接任班级是个普通班,而且还小有名气,已被贴上了一些标签,这样的班级管理难度大。在这样的一个班级,如何正班风、树威信是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菜根谭里面有两句话让我深受启发,这两句话是“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要树立威信,必须严格要求,加强纪律管理。在班主任工作之初,我严格按照校纪校规、班纪班规来管理,对各种违反校纪校规、班纪班规的同学绝不姑息。比如在早读迟到问题上,我坚持每天在七点半之前在教室门口等着,对那几位喜欢迟到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二选一,要么跑步,要么请家长,他们当然会选跑步,但他们平时训练少,最怕跑步,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既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又让他们意识到按时到校的重要性。起初,同学们都觉得我很严酷,不敢越雷池半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管理后,同学们已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这时我会对他们做的好的地方毫不吝啬的表扬和鼓励,进而赢得他们的敬重。现在我们班的迟到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解决,每天在七点半的时候基本就能听到朗朗早读声。
二、健全队伍,加强组织管理
“思想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所以我认为,要创造良好的班风班貌,必须要健全班干部队伍,在上学期开学之初,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自己精心挑选和民主推选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班规、校规及各项要求都由班干部去落实。第二就是明确各班干部的职责,做到明确分工,各尽其责。如班长负责全班各项管理,班主任不在班时,由班长代行班主任之责,学习委员负责各科作业的上交情况已及是否存在抄作业情况的管理,劳动委员负责清洁卫生工作,英语语文课代表负责晨读领读的安排等等,这样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班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三、强化德育,加强思想管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规范同学们行为的内在要求,同时,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由此可见德育的重要性。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德育。首先,加强诚信教育。现在很多同学犯错之后不愿意讲真话,这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了难度。我是一个很信任同学的人,但这份善意在我出任班主任之初却受到了欺骗。这里有个事例是这样的,A同学把校卡借给其他班的B同学出校,结果被保安发现并将校卡没收,A同学马上向我报告说校卡丢失,我诚心安慰他,让他以后多加小心,如果拾到的同学不还回来就只得重新办卡。第二天德育处王主任找到我说我们班A同学把卡借给B同学出校门,我还替A同学解释,说他是把卡弄丢了,不是他的错。后来我找到B同学,严厉批评了他,我说:“你捡到别的同学的卡不仅不归还,还乘机混出校外,你这种行为的性质比借其他同学的卡混出校外要严重的多,我们一定要严肃处理”结果B同学在向我坦诚了他就是借的A同学的卡,这话让我为之一震,随之我叫来了A同学,问其事情的原委,但A同学坚持说是他把卡弄丢了,一直后来B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对他说你就认了吧,我已经认了,A同学才承认是他自己把卡借给B同学。这件事情之后,我更感觉到同学们诚信问题的严重性,进行诚信教育是如此的必要和迫切。
所谓诚信,分为两部分,即诚和信,何为诚,即讲真话,不说谎,勇于承认错误谓之诚,何为信呢,即守诺言,兑现自己的承诺。有次有三位同学擅自出校被我发现,但他们却矢口否认,然后我对他们三个人讲,如果大家都坦诚,主动承认错误,我既往不咎,但如果有一位承认,承认的那位我不追究,但其他两位一定要请家长。结果三位同学迅速向我坦诚了实情,然后我也原谅了他们,同时也要求他们对以后的要求和行为作出了承诺,并教导他们守信用,兑现承诺的意义。从后来他们的表现看,确实做到了诚信,我把他们的表现在班会上大加表扬,并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做诚信的好学生。现在我班同学已基本都具备了这种意识,有问题都会很及时的向我反映,这样有利于我及时的把握班级管理的动态,及时的处理问题,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第二,是加强感恩教育。首先要感亲恩,即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现在很多小孩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少爷,小公主,家长对小孩是过份的溺爱,让小孩觉得家长为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没有任何的感激之心,甚至有些孩子对家长出言不逊,我通过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背着妈妈去上学等等事件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其次要感师恩,要感谢老师对他们的谆谆教导和辛勤培育,理解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再次要感谢曾经理解过他们,原谅过他们,帮助过他们的人。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从而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倾注爱心,加强亲情管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亲情是良好沟通的桥梁,关爱是解决师生矛盾,拉近师生距离的润滑剂。在平时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要向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平等的对待学生,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世界。这样才能和学生形成情感上的相互理解和共鸣。
作为班主任,我们关心的不仅仅只有学生的学习,还有学生的生活、身心健康和思想状况,在整个班级步入正轨和规范以后,多些鼓励与肯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这样他们更能理解我们严厉的目的,并力求做的最好。对于后进生和有困难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做到严中有威,严中有爱,这样才能做到不怒而威,真正让学生信服。
五、勤加沟通,加强多方管理。
沟通是信任和了解的桥梁。一方面要加强和科任老师的沟通,有些同学在班主任面前和各科任老师面前的表现大相径庭,只有多方了解,才能更全面了解每位同学的学习状况。其次,加强家校联系,既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也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既增进了对学生的了解,也增进了和家长之间的互信。再次,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些学生不一定喜欢把自己的情况如实的反映给老师,所以在和学生交流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我倒觉得无非是要做到两点,一方面要注意平等的交流,如果通过高高在上的说教,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要坦诚,要想让学生敞开心扉,老师必先坦诚相待。
六、注重细节,加强精细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班主任工作多而繁杂,涉及到学习、纪律、卫生、安全、财产等各个方面,一方面,我们工作要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这要求我们特别要关注细节,做好容易忽略而又非常重要的事情;另一方面,要使我们的制度精细化。精细化的制度一定要科学规范,符合班情。同样是三匹马,为什么在田忌的安排下能取得赛马的成功呢?可见合理的制度和安排非常重要。而要使每一项规则的制定合理化需要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就拿清洁值日表来说,每日的清洁值日工作分为三次,人员安排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清洁卫生工作的好坏。而我是建议劳动委员这样安排的,中午尽量安排黄卡的学生,因为他们中午就在教室休息,可以在同学们都吃完饭后再做清洁卫生,而绿卡的学生和红卡的学生这个时间段做清洁多有
不便,下午尽量安排绿卡的学生,他们可以做完清洁后稍作休息然后接着上晚自习,晚自习后则只能安排红卡的学生,因为这时绿卡和黄卡的学生都需要早点回家了。在人员的搭配上要尽量把一个负责任的和一个不负责任的学生搭配起来,这样,负责任的那位同学可以监督不负责任的同学,久而久之,那位不怎么负责任的同学也会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否则,如果是把两个负责的同学安排在一块,清洁会做的很好,但是当两个不负责任的同学做清洁的时候就可想而知了。这看似一个很小的事情,安排好了却大有裨益。
一、充分认识函授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在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中, 不难发现, 世界观决定了方法论。有的函授教师认为, 函授学生与普教学生不同, 前者入学就是图个文凭, 学习只是混个过场, 所以在管理上颇有难度。但实际上, 这只是我们头脑中固有的偏见, 如果我们在班级管理上能够更为科学、合理, 即便是函授教育也同样丰富多彩, 甚至跟普通教育相比也不落下风。这是因为:首先, 我们承认函授教育中有些学生的动机并不合理, 确有混文凭者, 但这些毕竟只是少数。事实上, 随着“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 大多数的成人学生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其次, 人的需要与人的发展是相关的,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理论, 函授学生也是人, 也有与人交往、被人尊重、得到认同的需要。再次, 函授学生首先是个合格的公民, 这些人大多拥有工作, 他们在工作中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 这也有利于他们对于函授学校纪律的认可。此外, 函授学生多为在社会中经历风吹雨打的“猛士”, 他们更重师生感情、更重同学友情, 这也有助于他们理解教师的工作, 并认真为班级服务。因此, 我们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重新认识函授教育, 这是我们提高函授学校班级管理实效性的首要任务。
二、切实做好函授学生德育工作
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因为优良的学生素质是构建和保持良好班风、学风的前提条件。函授学校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载体。因此, 我们在注重学生基本的文化学习的同时, 也要大力地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积极培养和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即非智力因素。这就要求我们, 要对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充分利用, 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对函授学校的学生进行思想方面、时政方面、法制方面的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导他们自觉地树立报效祖国、勇于奉献的精神, 从而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奋发向上的学风和班风。
三、加强函授学生的信息整理
尽管函授从本质上讲是成人教育, 所以上课时间并不长, 但函授教育跟普通教育的教学环节一样, 也要上课、考试、缴纳学费等等, 如果没有班级作为中介, 及时通知学生一些相关的信息, 一旦学生追究起来, 我们难辞其咎。因而, 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的关键, 在于加强函授学生的信息沟通。那么在班级管理中, 如何才能确保与学生开展顺畅的信息沟通呢?首先, 整理录取名单。函授学校的班级每年都会有录取学生的信息统计表, 这里面包括了个人的详细信息, 比如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家庭地址等, 我们必须将这些信息科学整理、合理保存, 以备不时之需, 这也是信息的初次整理。其次, 在初次整理后, 我们会有比较准确的学生信息, 这时我们必须将这些信息及时核对, 建立班级通讯录, 同时基于现在网络的日趋普及化, 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来加强班级间学生的沟通。再次, 我们在收集信息完毕后, 不能一劳永逸, 要及时根据学生工作的调动或者其他原因而造成的信息变更及时地更新, 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四、抓好函授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
一般而言, 班级管理的工作大多为一些常规工作, 而正是这些常规的管理工作, 使函授教育的目的和计划得以顺利的开展。所以, 做好函授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意义重大。这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函授学校的班级应充分发挥函授教育的纽带与桥梁的作用, 将函授学校的教学目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认真贯彻到每一个学生, 做到上情下达。同时, 也要充分重视将学生的意见及时回馈到学校, 做到下情上达。使学校、班级、教师、学生四体和谐。其次, 做好对于函授学生的考勤记录、考试记录、作业记录等等, 这些涉及了一名函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 是了解一名学生重要的凭证, 切不可草率马虎。再次, 当我们在完成教学计划后, 可以利用半天或一节课的时间, 开设班会课。
班级管理是函授学校办学的重要组织部分, 我们必须从形象与思想上高度重视, 才能将函授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路丙辉.班级管理“着力点”的思维转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 (.03)
[2]杨伟.让网络与班级管理同行[J].吉林教育.2007. (12)
关键词 提高 教学常规管理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67-02
教学常规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它一般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课外辅导、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课外活动及教学工作总结等内容。它是学校教学管理中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具体标准,而教学过程是教学质量之“因”,只有高质量的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教学常规管理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可比拟作:教学质量是教学活动的“命脉”,也是教学质量的目标所在,而教学常规管理则是该“命脉”中流动的血液。学校没有教学质量就象企业没有了品牌和社会声誉,所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成为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能否抓实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则是决定这个主题成败的关键和抓手。为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把抓实学校各项教学常规工作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常抓不懈。然而,根据笔者的了解,有些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及原因
笔者所在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于2007-2008学年上学期,组成了由教研所、中英项目办公室、教师进修学校人员为主的教学常规联合调研督查组,深入各中小学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细致调研督查。调研组历时近一个学期,通过推门听课、检查各种教学常规(包括教案撰写、听课记录、作业布置与批改、试卷评阅记录、学生辅导情况、教学反思等),全面了解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明确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常规管理不够规范、严格。具体为教师方面:1.部分教师备课不认真、甚至有教师不备课就进课堂。2.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随堂听课中听到的好课、优质课不多。3,部分教师设计作业不够合理,批改不及时,未能按要求批改。4.课后反思或教学反思的意识不强。5.质量检测不及时,对检测情况不作总结研究。学生方面:许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常规的要求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不会听课,作业马虎,书写不认真,不会预习和复习,成绩不理想,进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形成越混越差、越差越混的恶性循环状态。学校方面:1.缺乏一套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和教师的考评方案。2.教务管理不够实在,随机随堂的检查明显不足。
(二)校本教研不够务实。具体为:1.教研活动时间偏少。2.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相对保守落后,实效性差。3.不够注重教研活动资料的收集积累、痕迹管理资料少。
(三)学校管理者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个别学校的校长和教导主任自身的教学业务不过硬,无法引领教师。
(四)教师的配备使用不够合理,年龄结构老化,骨干教师紧缺,专业水平偏低,敬业精神不强等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专门发文,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意见,要求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和管理,并在学年末组织考核和奖励。当年各中小学的教学常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规范和提高。2012年9月,笔者因工作的需要参加本地区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当地中小学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督查中发现,许多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四年前教育主管部门调研督查时指出的问题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样的现状让人十分担忧,教育工作如果也象其他一些行业一样,“抓一抓干一千,抓过之后没事干”则教育出大问题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下面的几个因素:
1.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制度不健全,缺乏实效性。由于教学常规内容广泛,管理覆盖全套任课教师,并贯穿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时段,在制定标准、收集整理数据、考核评价等各方面落实起来工作量巨大,系统性要求较高,困难重重,许多学校畏难止步,只做表面文章,未能制定出符合校情的规章制度,导致常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见实效。
2.部分学校领导及教师由于近几年对一些中心工作认识不够全面,从而产生了一部分错误认识。首先是2008年9月《云南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规定》为核心的关于我省中小学校“提质减负”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实施,使一部分学校领导产生了“减负”就是降低教学常规要求的错误认识,从而放松了教学常规的管理。其次是2010年我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开展客观上造成许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近乎瘫痪,甚至有部分教师产生了宁可放弃质量也要保住“两基”的片面认识。再次是受当前经济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许多教师不能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工作上放松了自我要求,心浮气燥,不能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如何破解当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提高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措施及思考
(一)加强校长的学习培训,提高校长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所好学校,一个校长的管理水平对学校教学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质量意识高,懂管理的校长,必然能管理好学校的教学思想、教学组织、教学质量、教务工作,也就能针对教学常规管理制定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并制定制度来保障实施。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也才能扎实有序。
(二)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教研团队对照省、部颁标准,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标准》用以指导各学校制定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办法,用制度来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保障措施,从长效方面给予保障。
(三)严格执行教研活动制度化。具体为:中学各学科集中教研活动每周不少于半天,并安排入课表,纳入课程管理;小学集中教研活动每周不少于2小时,纳入教学活动时间来管理。同时把教学常规的定期检查并及时公布作为每次活动必须开展的工作之一。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各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偏少和教学常规检查工作量巨大、难以保证检查、考核系统性好的问题。
(四)优化教学常规检查方式。具体为:教研组内部或组与组之间按学年初计划规定时间,采取自查、交叉检查等方式检查,收集数据、分项量化打分、按一定比例上报优秀名额,作为学年末优秀表彰人选,这样就能避免了教研组检查走过场、难持久的困境。同时学校领导采取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等方式作检查督促,对工作达不到教学常规要求的教师给予批评,并做好跟踪督查,消除懒散个体,杜绝“破窗”效应。
(五)立足本地区建立一支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队伍。由中心校组织部分镇内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并组织他们完成每年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定量评价,作为教学常规推优和学年末考核的依据,对评价较高的教师纳入课堂教学评价的人才库,加入课堂教学评价队伍。每学年组织和依靠这些本地人才对本地区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一次考核评价,量化打分,结果作为此项工作的年终成绩。
(六)建立专项的教学常规奖罚制度,奖优惩劣,推行教学常规工作成绩与教师个人的履职考核、绩效工资分配、镇内人事调配挂钩的工作机制。
怀化市芷江县楠木坪小学艾小平小学高级教师
【摘要】:建立有效的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十分有必要,小组成员之间可通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来运用语言,求得知识、提高技能,学生通过竞争与合作学习能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改变学生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有利于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套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操作模式。
【关键词】: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思考不足措施
交流、合作是人类社会生存至今的重要动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加激烈的21世纪社会,合作意识更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意识。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渠道的课堂教学,探索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生素质的发展,其实践意义是很明显的。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因此,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与尝试。通过对洋思模式和杜郎口模式的研究,并远赴课改取得卓越成效的通道四中和安江二完小等学校进行观摩,把他们的成功之处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比同年级其它班级高出一大截。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谈谈我个人的体会。首先不少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理解不够准确,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作小组分组不合理,小组成员分工不明。
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但由于诸多原因,如班级人数太多,致使小组容量过大,教师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里顿时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学生乘机做小动作,并没有按教学的目标执行,有想法的同学说起来没人听,没想法的同学叽叽喳喳,没有用心去聆听别人的思维过程。另外,在分组时,主要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按成绩高低均匀分组,没有照顾学生的性格差异。成绩较好的同学有的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只善于思考,没有起到组织全组同学交流讨论的作用,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有的教师只是简单的把几个人分成一组,让成绩好的当小组长管着其余组员,成员分工不明,互无责任,关系松散,没有共同的凝聚力。
2、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缺乏恰当性。
教学中提出恰当的研讨问题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一个好的研讨问题,可以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既定的目标下积极合作探索,使合作效果达到最优化,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而部分教师却误认为不合作就不是创新,不合作就不是实践新课程,因此每一节课都要挤出几分钟让学生匆匆忙忙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概念的理解要合作,公式的推导要合作,解题方法归纳要合作,甚至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也要合作,却不考虑合作探究交流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无时间合作交流。
有的教师上课过分追求形式完美,课本内容面面俱到,且增加诸多辅助性内容练习,教师的“一环紧扣一环”,紧锣密鼓的快节奏上课,往往使学生对一个问题还来不及思考完全,来不及交流讨论,教师就已提问,迫的学生只是交换补充答案,根本没时间去探讨思维过程与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了过场。4 教师的评价简单,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许多教师提问时往往只从一组中选取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以该同学的回答作为对小组的依据,没有顾及其他学生组员是否有同样的想法,从而使合作学习变成了一个人代表一个组,其他同学只是附和没有真正积极地参加进来,久而久之,不少学生从思想上附和而过,失去合作的目的,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以上几个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违背合作学习的初衷,我经过反复的实践,并结合在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会和教研教改研讨会上的启迪,认为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科学分组,搭配合理。
我所执行的班级有48人,采取了4人一组分组方法,若人数太多会致使部分同学没时间发言,没办法和别人交流,小组成员搭配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分组要保证每组成绩均衡,男女比例适中,性格内向、外向兼有,便于刚开始各小组的竞争。各组中对面坐的应该是成绩相当的,便于互相学习讨论,好差生排着坐便于兵教兵,每组设一个小组长(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和一个记录员,小组成员按成绩好坏排序1—4号,并且规定易题由差生展示,较难题由中等生展示,难题由好生展示,每组展示任务事先由组长按难易程度安排到人,有时教师也可随意指名回答,这样保证每人都有机会发言,同时还要对学生发言次数进行登记,便于每周每月总结、评比、表扬。小组的建设就是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实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标。
2、内容难度适当。
我们所设置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既可以解决问题,又不很轻易地完成,必须经过一定的动脑思考、交流才能获得。最初设立小组时,教师可适当设置相应的学习梯度台阶,先轻松的而又经过合作才能获得成功体验,稳定住小组的集体性,在经历一个阶段之后要注意台阶过多的问题,减少台阶,使学生感到独立学习有一定难度,合作学习有很大收获使学生能自觉的融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自觉寻取他人的帮助合作与支持,使得合作交流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会有兴趣,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才不至于走过场,流于形式。
3、把握好合作时机。
一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也不宜过长,不能让有效的学习时间流于形式,应该将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独立学习三种基本的课堂组织方式有机结合,让课堂生动活泼而富有实效。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时我出示练习题:在一条长200米的跑道一边每隔5米植一棵树(两端都要植),一共要植树多少棵?
学生先自主列式计算,教师再将题中的(两端都要植)去掉,提问:这样一共要植树多少棵?植树棵数会有变化吗?这种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可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验证猜测,得出结论。此时安排的小组合作时间为8分钟左右,让学生有一个验证猜想、交流思想的机会,然后组间交流,展示成果,得出三种不同的结果。
4、评价要科学,激励要充分。
小组合作学习是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学生的回答是全体成员交流合作的结果,代表着小组的成绩,所以,教师既要提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提成绩一般或成绩差的学生,既要提结果,更要提过程。对于学生的发言要树立“发言无错”的观念。题目做得不对,就从表达、语言、神态等方面肯定,题目的解法不对,还有别的同学补充更正,他自己就会明白,老师批评了就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对老不参与的同学也要进行个别谈话,让他明白:现在的社会要的是人的综合素质,你不表现自己,有很多机会就抓不住,就很难成功;同时还可用不同的竞争法来激励:一是精神鼓励,在课堂活动中,老师让全班同学给积极发言的同学、有进步的同学鼓掌,给他献歌等,老师也一定要参与其中,从而形成氛围,带动所有学生。二是物质鼓励,我在黑板左边设置了一个“比一比”专栏,根据小组数设了12栏,在课堂活动中,对于讨论积极,发言积极的学生用画“正”的方法进行登记,便于每周每月的总结、评比和表扬,每周评选出的最佳小组,老师可发给他们几毛钱的本子、笔等,并公布在班级宣传窗里,每月评选出的最佳小组,老师要发给他们奖品,还要颁发每月最佳小组的荣誉证书,并公布在班级宣传窗里。这样就形成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铜山县实验小学刘艳梅
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所要实实在在研究的课题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
虽然我们大力提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很努力地在做着,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并不十分乐观。就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部分教师能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准备充分,设计巧妙,学生比较感兴趣,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帮助,课堂教学效率比较高。二是教师没有精心准备,只是在课前看看教参和教材,然后简单地写出—个常用的流程,学生平静地、习惯式地学,教师点到哪里,学生就想到哪里,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课堂效率不高。
三是教师没有准备,只是拿着课本宣读,教师一味地“讲”,学生无奈地“学”,做足了教师的“接话虫”,学生的思维没有发展,只是在“泡堂”,课堂效率非常低下。
后两种情况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以第二种情况为多。究其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的情况。比如,教师对自身要求不高,学校没有足够重视,教学习惯很难改变等等。不管是什么原因,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公平的,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更是对学生今后生活、工作习惯的误导。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在课堂上及时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的学习方式的选择和运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新课标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主动参与、体验与探究为基本策略,实现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从接受性学习到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新课程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与解读的个性化、多样性,并把学习方式的培养以及通过学习方式的革新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怀疑精神作为教学的重要
任务。这样,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表现和求异思维都是课堂中的常态,而教师的责任恰恰就在挖掘学生的潜能。
对于量与计量的知识,如米、千米、克、千克、时、分、秒等知识的学习需要用体验的学习方式;对于《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需要用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多位数的认识》需要用讲授法;对于《观察物体》、《平移和旋转》等知识的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学习方式。
二、在课堂上善于激活学生原先的经验
“活”,表面上是课程的内容活、形式活、情境活,实质上是师生双方的知识活、经验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活”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彰显和主体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那我们只能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学生上学才几个月,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上课时,我用“猜一猜”这个教学环节引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画一画钟。这两个环节的内容教材上都是没有的,但却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可见热闹是教学的“外貌”,而非教学的本质,自然“热闹”也不是评价教学好坏的标准。相对于传统的闷课,我们要求新课程的课堂要“活”起来。显然,让课堂活起来绝不是简单的热闹。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课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地唤醒学生沉睡的经验,并使其兴奋和活跃起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要按教学需求主动地进行有效经验的改组和改造,生成性的内容要有效地为落实预设目标服务。所以要造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激活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是很关键的。
三、在课堂上适时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性目标,强调数学课程要从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
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不断地强化和拓展学习体验,有利于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的就是真实的、富有实效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给学生以支持、帮助和指导,组织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实实在在地体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发现数学结论和方法。
如教学“升和毫升”,这是一节概念课,许多教师觉得知道有这么两个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关系就“功德圆满”了。其实不然,要想在学生幼小的大脑里稳固地建立起这两个容积单位的空间表象,形成一定的空间观念,必定要依赖生活中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体验学习”。一位特级教师设计了玩水、喝饮料的数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体验1毫升、1升有多少,从而在大脑中建立起1毫升、1升的感性认识。
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和对话,同时也使学生能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的成果。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四、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观
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操作为主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我们应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民主的对话,在探究式的课堂中擦出创新的火花,在有价值的课堂讨论中使学生成为有自己思想的学生。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没有局限于课本上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求出梯形的面积,结果学生想出了许多方法: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占大部分,通过前面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
2.有数方格的;
3.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4.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5.把梯形剪开再拼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进行类似的实际操作,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操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提
供的教具或学具展开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其次,让探索性的独立操作与机械的指令性操作区别开来。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不应作事前的各种规定,如:先怎么做,再怎么做,然后怎么样;怎么摆,怎么看,怎么想等。教师过多地强调自己的思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操作,对学生的发展是一种限制。第三,要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操作不能流于表面,学生操作最好以小组合作进行,通过大家协调、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当学生想不出方法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实现全体同学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将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
参考文献:
一、抓住热点问题
积极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是政治课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把握当年的热点问题是高中总复习的重要环节。热点问题,按范围分,分为国内、国际两大类型;按性质分,分为政治、经济、我国的对外关系、国际大事、科学技术、体育赛事等方面。在国内、国际两大方面中,以国内为主;在政治、经济等诸方面中,以政治为主;在正面与反面的时事材料中,以正面(含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为主。没有形成定局或结论,正在发展、进行中的重大事件予以回避。
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的文件,每年召开的中央全会的文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各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每次会议的文件,是选择和确定热点问题的根本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国家重要部门的重大决议,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具体材料,完全置于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引入教材和总复习之中灵活运用。
二、把热点问题和高中教材对接
热点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内容,是考试题目设置新情景的原材料。热点问题和政治教材对接,一是宏观对接,二是微观对接,三是综合运用对接。
宏观对接,就是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届五 中全会精神统帅高中政治课复习。早在1993年12月,我们就摘编、打印下发《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党的十四庙三中全会部分理论要点》,突出地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持两手抓、加快改革开放等热点理论观点。就1995-1996年的情况讲,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十四周五中全会精神、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统帅总复习,把重要的热点理论和教材对接,有目的、有重点、有方向地进行复习。
微观对接,就是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第二部分中的16条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把《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的12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逐条地、细致地与教材对号入座,具体地“统帅”教材。在“统帅”指导下,收集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材料,去充实和丰富教材中的事例,开拓加深理解基本理论的新渠道。
综合运用对接,就是把热点问题和理论观点变成考试题目的新情景、新材料,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把握考题运行规律,把高中全部教材按年级、课、节、框题、黑体字标题和考试说明的《考查的知识范围》,编制成《学海导游》表,把历年的高考题按课节对号入座,标明年份、题号、题型、分数及重要的作答。使用时,把当年的热点问题在中央文件精神指导下,引入《学海导游》的相应位置,从该课、节、框题、黑体字标题涵盖的内容中找“题眼”,挖“题穴”。如果近两年没有考过与热点相关的这个知识点,就把综合题布在“题眼”、“题穴”上。如果近期考过该知识点,就适当地进行“知识迁移”,寻求更为合适的知识连接点,或改变形式编制习题。在综合运用对接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一题多解的能力。
三、把握信息
信息对政治课的教学和总复习十分重要。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政治学科的教材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每年的高考范围也做必要的调整,每个学科内考试纲目的具体要求需要每年明确一次。如1996年政治高考,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在总分中各占30%,时事知识占总分的10%。这同1995年相比,就有一 些变化。这需要及时把握。我们通过去北京和外地参加会议、相互交换资料,中心教研组组织市属各重点校相互提供“精选试题”,让各县中学准确、及时地把握考试范围、当年热点、考题穴位的迁移等重要信息,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备考。
四、参考与中学相关的大学教材和试题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对考查能力的要求比较突出。在总复习过程中,教师把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与高中政治课教材相关的内容相互融通,把历年研究生入学试题的题目和作答方法加以借鉴,引导学生使用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大学教材和有关研究生试题等,仅限于教师参考,对学生要求不宜过高。
在指导教学和教研的实践中,把握信息和热点问题,处理好信息、热点、高中教材、大学相关的教材、研究生入学相关的考题之间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政治课总复习的有效性。
依据目前形势,以热点和教材、考试说明对接为突破口,试命几个习题。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纲要》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是热点问题。
判断分析题:
“只要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
答案:(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矗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都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的,并且分别使生产力达到一定的水平。(2)资本主义社会使生产力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千方百计地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3)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5)“只要发展生产力就是社会主义”这种说法没有完整、全面地表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混淆了不同社会形态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区别。
(二)为了使全社会增强环保意识,更新水观念,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命辨别说明题:
请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辨别下列三种状态的水是不是商品,并说明理由。(1)自然水或称天然状态下的原水。(2)人类通过打井、开渠、挖塘等活动而获得的可以控制或利用的天然水——自给水。(3)通过运用堤、坎、水库、涵、闸等水利工程进行控制、拦蓄、调节和提引而获得的水。
答案:(1)这类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物质,没有人类劳动的加工,因而不是商品。(2)这类水虽然凝结了劳动者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劳动产品,但这类水只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备交换价值,所以自给水不具有商品属性。(3)这类水经过人类的开
发利用,已经改变了其自然的时空分布特征,作为十分有用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与自然水和自给水有本质的区别,是商品。
(三)李登辉访美在世界范围内造或极坏的影响。港英当局总想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问题上添点麻烦。命选择题:
1.1995年9月20日,第50届联大会议否决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台湾在联合国的“代表权”提案,台湾当局企图“重返联合国”的图谋连续三年遭到失败,这说明:()
A.唯有主权国家才有权成为联合国会员
B.李登辉顽固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宣告结束
C.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国家都无权插手干涉
D.任何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违反联大有关决议和干涉国家内政的行径必然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
答案:A、C、D
2.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天安门广场巨大的倒计时钟表明:()
A.解决香港问题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B.解决香港问题是属于殖民地范围内的问题。
C.解决香港问题对于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
D.解决香港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国家是兴旺发达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值得信任的国家
答案:A、C、D
(四)京九铁路全线铺通和联合国第四次世妇会的成功,是国内、国际大事。命选择题:
1.京九铁路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工期最紧、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这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是一个创举。京九铁路位于______、______、两大南北干线之间,北起______,南至______,全长______公里。
A.京沪京广北京九龙2536 B.京沪京广北京香港2295 C.京沪京广北京深圳2381 D.京沪京广北京罗湖桥3774 答案:选C 2.举世瞩目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95年9月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这次会议的主题是:()
A.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和平。B.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C.平等、参与、友谊、进步
D.消除贫困、扩大就业、增进社会进步 答案:选A
(五)关于发展问题对学生进行涵盖内容的教育 命选择题:
邓小平同志关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述,是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条主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A.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教育、人的自身发展等方面,其中发展经济是基础
B.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成为时代的潮流和特征
C.发展是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可靠保证,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联结点
D.发展问题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 答案:A、B、C、D 除上述热点用教材对接的习题外,目前从大的方面还应考虑:
第一,江泽民同志关于企业改革的重要讲话,首先强调的是进一步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决心和信心,历史地、全面地、科学地看待国有企业,把国有大中型企业称为“共和国长子”国有企业功不可没。公平和公正地为国有企业“正名”,在目前是热点问题。但是高考1995年的第36题比较全面地涉及了这一知识点。建议当前在总算习过程中,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共同发展的角度,深入细微地掌握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导作用的知识点。
第二,把农业放在经济的首位,是l995年和今后经济工作的大局和重点。在1995年高考题的基础上,从蓬勃发展的三大产业的动态发展中,把握发展农业的重大方针政策,把握第三产业的作用及其发展。
第三,加倍努力,确保1995年物价控制目标,是经济工作中的热点。利用每月公布的各省(市、自治区)和35个人中城市商品零售价格变动幅度,9个以上省(市、自治区)和16个大中城市物价涨幅已经回落到15%以内的基本事实,掌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
第四,学习江泽民同志“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的题词,弘扬孔繁森精神,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正确认识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正确认识国家成立反贪污贿赂总局,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的举措。
第五,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哲学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相对接,说明能否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第六,十四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应该列为今年的热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看到沿着邓小平同志指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共和国的前景一定会更加辉煌。同时,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形势。当前全国改革、发展、稳定总的形势是好的,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看形势要辩证,首先要看全面、看大局、看本质、看主流。
小么如何化修养, 有效地进行班还要有科学的级工的作日方常法。管理那学呢?一、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班我今年校的“好班”, 但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自所教的三年级 (1) 班是学级海○律能力差公共卫生、学习意识差基…础…经差、过个一人段卫时生间和有南的观察省年龄小 (, 全班不足我终于发现9周:岁的学生有这个班的学生12
澄
效人) , 家庭管理和教育差 (全班71人中, 有45人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迈县管加习及其在校表乐说,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现是不闻不。”有效问) 。的班俗话
中
理级管理应该是以良好的秩序来保证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所以, 班级管心学的对学生活动应校理就需要规则, 有的约束力缺乏了规则, 班规能规就缺乏了
温
几范学生的行为, 使他们明白在班中应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于是, 我便张海娃点1贴了以.下要班求规学:生背诵《学校二十不看准用准》:力撞击楼梯护拦 (1) 不准在校园里。攀墙爬树。 (3) 严禁在楼梯 (2) 不法骑自行车或走廊奔。跑 (5) 、禁止嬉戏。携带小刀等利器进 (4) 禁止在校园里
学校。 (6) 没有父母陪护, 不准随便下水游泳。 (7) 严禁在校园乱扔纸屑、果
皮等废物。 (8) 严禁在课桌面或墙壁上乱画。 (9) 严禁随地吐痰、大小便。 (10) 严禁随便踩踏草坪或攀枝折木。 (11) 不准迟到、旷课、早退。 (12) 不准给同学起外号或挑起事端打架。 (13) 不准超越楼层玩耍。 (14) 严禁在课堂上搞小动作或随便说话。 (15) 严禁吸烟、喝酒, 远离毒品。 (16) 不准随便使用电器、开关。 (17) 提倡不染发、留畸形怪发、长发。 (18) 严禁在教室里喧哗打闹。 (19) 严禁带零食进教室吃。 (20) 严禁随便移动课桌。以此检验自己的行为。
2.勤奋学习九条: (1) 铃声一响, 快进课堂; (2) 学习用品, 准备齐全; (3) 姿势端正, 眼望前方; (4) 精神振奋, 专心听讲; (5) 开动脑筋, 发言响亮; (6) 不懂就问, 解决疑难; (7) 作业认真, 保证质量; (8) 谦虚好学, 永不自满; (9) 天天向上, 成绩优良。
3.礼貌用语、接人待物、五讲四美等行为规范要求。
通过这些班规不断地教育, 被学生接受、内化, 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形成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实践证明, 有了这些良好的养成习惯, 就会形成愉快和谐的班级气氛, 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班级行为,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注重学生个性差异
多年的工作, 我体会到再先进的理论, 再高明的经验, 如果缺乏了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都将变成纸上谈兵, 难以付诸实践。班主任要本着对学生的爱, 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 而且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平时我找“学困生”谈心时, 尽可能做到以心换心, 以诚对诚, 换位思考。给“学困生”一个机会, 既鼓励了他们, 又让他们知道老师并没有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例如:我刚接这个班时, 发现大部分学生的纪律差、学习成绩差、卫生意识差等。于是, 我便多次找到原班主任及其他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后, 在班上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 有位叫彭某某的学生通过自身一系列的努力, 他改掉以往爱迟到、不爱完成作业等不良行为习惯;在段考中, 他竟由第一次单元测试得29分考到了61分, 讲评试卷时, 我肯定了他的进步并鼓励他继续努力。通过我对他的肯定, 班里其他同学在不同“层面”上都有所提升。因此,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我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只要他 (她) 们有所进步, 我都会给予适当地鼓励。
三、加强共同教育的意识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 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谐教育关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园生活, 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的环境背景。因此, 要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才能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班主任怎样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到协调呢?我认为班主任在家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对于“学困生”的家长, 我们不能以分数来否定学
生, 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 要挖掘其闪光点, 让家长看到希望, 这样家长才会主动与老师交流, 配合老师的工作。
2. 对于溺爱型的家长, 我们要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 再指出学生的不足。
3. 对于不管不问型的家长, 班主任要多报喜, 少报
忧, 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发展有前途, 改变放任不管的态度。
4. 对于明事理型的家长, 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 并请他们提出教育措施, 倾听他们的意见。
管理班级,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班集体不会自发地产生,必须通过班主任深细致的工作才能形成。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走出误区。使我们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只有那样,优秀的班集体才会形成,学生素质才能提高。在此,对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常见现象的分析和思考发表一些看法。
一、班级管理中的误区
我们有些老师常常说:“我们班学生特老实,可听话了。”说者常常沾沾自喜。认为学生听话的班级=好班级。这正是我们班级管理上的一大误区。
初中是学生从小学向高中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都趋于成熟。他们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他们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如果我们用刻板的管理方法,那样就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就得不到培养。学生是老夫子,班级是一潭死水,这是不足取的。
误区之二:学习好的班级=优秀集体
有些人片面地以为,学生知道学习就行了,别的事就不用操心了。学校班级管理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否,学生都学习了,不仅不能放松班级管理。恰恰相反,越是那样的班级越得加强管理。
误区之三:班干部负责的班级一定能成为优秀班级。
所谓班级管理就是抓住几个班干部就行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建立良好的班干部队伍,只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决不是唯一的途径。
二、优秀班级体建成的条件和标志
管理班级,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几十个学生编在一个班里并不就是一个集体。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核心,自觉的纪律,正确的舆论,以及团结,勤奋好学的风气。健全的集体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组织和培养班级体,既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也是进行教育的手段。但是,班集体不会自发地产生,必须通过班主任深细致的工作才能形成。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
三、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每个国家都有《宪法》,教育界有《教育法》,工人有《劳动法》,商标有《商标法》。随着各种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国家也由“人治”转向“法治”,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完全可以借鉴这种立形式,建立班级自己的规章制度,我们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的依据是《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如:我们应制订《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值日生工作细则》、《活动课规则》等。新生一入学,先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然后全班学生讨论各项细则。初一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差,制定规章制度时,细一些,方方面面都要有章可循。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可删去,以免束缚学生的能力。
2、培养班干队伍,建立反馈网。中不生的班主任教师和小学不一样。中学老师每天只有本班一节课。大部分时间不能跟学生在一起,所以班级发生的事情不能及时处理。往往耽误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再者,初中生模仿能力强。记不得哪位哲人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也是带动全体同学走向进步,建立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条件。
建立反馈网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每天布置一名学生汇报班级发生的事。刚开始试验时,往往会被这事,那事所中断,这种方法不太理想。二是建立师生联系簿。每周收一次,写出老师的意见,并记下要点。或是每天收一次,及时处理问题。这种联系簿也可有两种形式,一是班干部的一个本上轮流记。这样,他们互相制约,就能将真实情况汇报给老师。二是每位班干部单使一个本,明确个人职责范围,各有側重地记。事实证明,这是管理班级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3、教育、管理相结合,处罚、表扬相结合多头并进。中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很多,有榜样法、说服法、陶冶、感化、实际锻炼等多种。如果把这些与班级管理结合起来,具体的管理措施加上教师的教育作用,效果会更为出色。我们中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能简单粗暴,我们不能像国家那样,国家的法令,法规由强制机关强制执行。也不能像工厂、企业那样有强硬的管理手段作后盾。老师有的只是人格的力量。靠人格的力量处罚违纪学和表现优点及时表扬。出现错误赶紧纠正。
4、利用“三会一课”,即班会,团会,家长会,政治课(现在所有学科都注意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初一着重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初二着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勤学习教育;初三进行理想教育,法制教育等。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多预防,少处罚;多表扬,少批语防患于未然。我们做老师的,不能像街头专等罚款的老太太一样,跟了你很远,专等你手中碎纸往地上一扔,赶紧过去罚款。我们加强管理的目的是要教育学生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决不是为了惩罚学生。
四、走出误区,提高管理水平
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学生是十一世纪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以严格的科学管理,培养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三味书屋”式的管理我们应该彻底放弃。“五分加绵羊”式的人物将适应不了新时期的需要而被淘汰,我们应该创出一条我们自己的路,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水平,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城厢乡陈兴远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群体突发事件频频出现,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极大地影响。如何做好农村群体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紧迫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如何提高乡镇干部应对农村群体突发事件能力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乡镇干部;农村群体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高
目前,乡镇干部应对农村群体突发事件能力的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受危机意识缺乏和严重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乡镇干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经常束手无策;另一方面,由于应对知识的不足和处置技能的欠缺,乡镇干部经常不能恰当地处理这些事件,从而不能使矛盾最小化,并对我国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一、乡镇干部应对农村群体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的表现
(一)缺乏事前分析预测能力
农村群体突发事件虽说是突然发生的事件,但并不是无迹可寻,大多数都有一定的酝酿过程,在它发生之前都会露出一些端倪来。然而,由于乡镇干部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敏锐性不高,他们很难从偶然的、表面的、零碎的、初露端倪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明察秋毫,未能从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判明情况。所以,对于农村群体突发事件的发生,由于他们缺乏超前的预测能力,一旦这些危机事件来临时,就不能把这些事件消灭在萌芽阶段,而使得整个处理工作变得很被动。
(二)缺乏事中妥善应对能力
表现为面对来势猛、发展快的突发事件,反应慢、等待观望、放任自流,缺乏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缺乏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缺乏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的能力;缺乏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面对突发事件,没有通盘考虑,抓不住主要矛盾,对突发事件的成因、性质、趋势未能准确判断,遇事慌张,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手段粗暴,从而导致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
(三)缺乏事后善后处理能力
群体突发事件处理完毕之后,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可是,很多的乡镇干部确实
1在突发事件处理之后,马上变成“总算过去了”的心态,对事后的善后工作放置不管,他们没有用比较理性的态度对处理工作进行评价;没有去思考哪些方面做好了,哪些方面做得不够理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没有从中去总结经验教训,积累处理群体事件的工作经验。
二、提高乡镇干部应对农村群体突发事件能力的路径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农村群体突发事件的影响
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对好突发事件,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面落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辨别处理的敏锐性。以对党忠诚和极端负责的态度,聚精会神地分析各种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以一种责任心态,理性心态,机遇心态处置突发事件,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加强学习,掌握处理农村群体突发事件的策略
乡镇要承担起应急农村群体突发事件的责任,加强学习增强对应急突发事件的意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丰富应急知识,掌握处理农村群体突发事件的策略。
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考验自己能力与水平的标准。正确把握应对突发事件的大方向,要学习政治、科技、管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要学习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晓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防灾手段和应对模式,研究应对突发事件的成功案例,借鉴处置突发事件的成功经验。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使人的生命财产损失在突发事件中将到最低限度。
(三)勇于实践,提高应对农村群体突发事件的技能
1、强化危机意识,提高事前分析预测能力
对于群体突发事件,首先要防范于未然。突发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乡镇干部要在把握突发事件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提前做好预测、预警和治理工作。
(1)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及时有效捕捉突发事件有关信息。农村群体突发事件并非
“空穴来风”,在其酝酿、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表现出一些不被人察觉的迹象。要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善于捕捉那些初露端倪的表面现象,善于观察发现事物异常状态信号,在此基础在做出准确分析判断,较好的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始发状态。
(2)要有预测预警能力。政府危机管理的最理想状态时将危机消灭在潜伏时期或萌芽时期,从根本上防止农村群体突发事件的形成、爆发。我国基层政府应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预警机制,所谓“合理”就是要能识别出农村群体突发事件的最初状态。
(3)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要把突发事件摆到发展的全局中通盘考虑,防止急于求成,一味的就事论事,采取粗暴的强制手段进行处置。一定要避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的现象发生。
2、注重平时锻炼,提高事中快速应对能力
(1)要具有快速决策能力。首先,乡镇干部必须在短时间内分析形势,做出正确的反应,及时决策迅速认清事件的导引、严重程度、发展趋势、社会影响等情况,为事件的妥善处理做好基础性保障工作。其次,要因情施策、区别对待。根据事件的不同起因和性质,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并时刻注意事件的动向,不断地应对调整。再次,决策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充分考虑事件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留有周旋的余地,从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最后,要讲究科学的决策方法。决策者要集思广益,在积聚各方智慧和意见的基础择善而从,迅速作出科学决策,并使之立即付诸实施。
(2)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对农村群体突发事件,对乡镇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具备较强的经济动员能力,要能迅速有效的调动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其次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能迅速组建机构,拟定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使各环节丝丝相扣,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效能。再次要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善于调节不同利益关系,注重工作方法和艺术,妥善有序的处理好突发事件。
(3)要有娴熟的教育疏通能力。疏导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至关重要。许多突发事件中,往往会有大量群众聚集,而聚集的群众又往往情绪激动,甚至有时会发生失控。在处置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要善于晓之以真理、实理,从思想深处帮助群众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理论层次上对广大群众感到困惑难解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帮助群众从理性的高度辨是非,明方向,排疑难,解困惑,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
3、重视分析结果,提高事后善后处理能力
农村群体突发事件事态平息并非意味着突发事件管理流程的结束,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也很重要。收尾不好,就可能再次引发事端,甚至形成社会更强烈的反应。新时期的政府是“负责的政府”,也是“问责的政府”,乡镇政府要在事后认真调查事情经过、起因和结果,及时总结在突发事件预警、应对等各个环节的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要防止和克服个别领导干部,出了事东奔西忙,疲于应付,一旦事件平息下来就放马南山,一切照旧,甚至对已经承诺的事情也推三阻四,消极应付的问题。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要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各个机构的正常功能。
在学校管理中,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的各个年段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起始年级是基础,是高中学生毕业出口的重要保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地位,现在我就如何抓好高中文科起始年级的班级管理工作谈谈我的一点点体会。
作为地理班主任,起始班级是在高二,文科分班后,在学文学理的学生生源比较来看,文科生的学生质量要稍差些,年级的问题学生多在文科班,这样给文科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在起始班级管理上的工作目标与重点。
班级管理目标设定一:抓学风建设
在现行的班级评价中,直接短期有形的评价是:一是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二是高考成绩。而第一个评价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高考成绩。在班级组建的最初,就要形成良好的学风。实现良好的学风的方法是:在新班级的管理上的原则要突出两个字“早”和“严”。一个新班级如果在建班之初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很难让班级在短时间走上正轨。因此开学伊始,做好“第一工程”:
第一次见面:新班级成立后,要在意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见面的服饰、精神状态等等要精心设计,以自己最好的状态感染学生,树立和蔼可亲的良好形象。同时准备一个发言稿,说明高二文科的特点,高二年段在整个高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对这个班级未来发展形势的展望等等。从第一次,就让学生形成一点学习的目的,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对新集体产生渴望,对新 班主任老师产生信任。
第一天的迟到:文科班的学生愿意迟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第一天的正式上课之前,就采取一点点措施,先不排座,要求学生第二天早晨到校,自己找座位,自己找同桌,不可以让别人占座。第一天,为了给老师和同学留下好印象,为了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座位,学生都会很早从家出门,这样就解决了第一天迟到的问题,第一天没有迟到的同学,作一个总结表扬,第二天,同学就不好意思再迟到了。这样,长期坚持下来,迟到问题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是班级管理中其他时间问题的解决。
第一堂地理课。一个班主任老师,能否受到全班学生的钦佩和信任,良好的知识与文化修养、特别是自己所授学科的专业水平甚为重要。(班级管理)所以,精心准备自己的第一堂地理课,让学生喜欢老师的同时,喜欢这个学科,将两者融为一体,为以后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一次家长会:家长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支持与否,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成效,所以第一次家长会尤其重要。要将班级管理的理念,做法,优势与问题同时汇报给家长,让家长明确班级运行的目标,明确他们配合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家长信任班主任,支持班主任的工作。这样,对于学生的管理就减少了许多障碍。
当然,这“第一工程”还包括很多,比如第一次作业的收取、第一节自习课、第一次班会、第一次大型活动的开展与总结等等,总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这一系列的作法,很快就能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拥戴,各项工作也能得心应手。
班级管理目标设定二:分类学生,针对指导
分班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成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高考成绩。因此,第一次大型考试结束后,就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类。当然,这种分类只是班主任知道,不能在班级面对学生说。根据往年高考的重点率与本科率,将学生分成了四类:重点生、重点临界生、本科生、学困生。针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措施与策略,主要的指导策略是——抓关键人物。
重点生部分:学习习惯与学习目的较为明确,鼓励他们向名牌的重点大学冲刺。这个群体,主要抓关键性的几个尖子同学,用尖子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带动全体,大力表扬尖子生同学的成绩,宣扬学习方法,让学生有学习的榜样。
重点临界生:主要抓班级干部,让他们用班级干部的带头作用,自我约束的同时,也可以影响其他同学。
本科生部分:这部分同学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学困生部分:这部分同学,有的有不良行为习惯,有的基础相对较差,有的丧失了学习信心,抱着混毕业的思想等。这部分学生,一是抓个别分子,从情感上从制度上引导,使其不要成为班级的破坏分子,最主要的是不能成为气候,不能成团伙,而且要常抓不懈,另一方面是抓家长,协助确定目标,进行随时的沟通,掌握学生的第一手信息,便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另一方面是抓领导,让领导协助解决学生中发生的特殊问题,适当地进行学校管理,可以起到“杀一警百”的作用,便于对班级常规管理工作的开展。
【提高班级有效性管理的几点思考】推荐阅读:
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几点体会09-25
提高税务稽查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10-30
对提高领导艺术的几点思考06-20
创建和谐班级文化的几点思考06-14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07-19
关于提高平安创建三率的几点思考11-03
对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10-02
高三班级管理中的几点体会12-02
提高差生学习成绩的几点做法11-08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