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作文素材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素质作文素材(推荐6篇)

综合素质作文素材 篇1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座高楼。”第三个人笑得更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面两个人的老板。内部力量就越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一样的砌墙工作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前途。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教师,我们教师也应该常常反问自己:我在干什么?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以谋生为目的,视教书为谋生的手段,是一种赚钱的、用以养家糊口的职业。而应该爱满天下,倾心育人,以一种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学生,他们不管经受什么样的挫折和磨难,他们还是不断地坚持„„

2.终身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一边教学,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他一生写了40多本书,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的书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的教育活动是一向长达30年的“教育实验”;他的学校是一所“教育学实验室”;他的著作是二十世纪罕见的“先进教育实验的完整的总结”;他所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是二十世际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3.教学反思

(1)朱永新:“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

(2)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

4.追寻真理

陶行知:有一次,有学生给他的诗歌、文章提出修改意见,他听了特别的高兴。其中,有位小学生把他的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把“读了书,不教人,甚么人?不是人”中的最后一句改为“木头人”,他知道了不仅不生气,还给与肯定,说:“这也证明小孩子有创造力”。陶先生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人表明:真理才是唯一可追求的,在老师与真理之间,首先要尊重的应该是后者。

二、教育名言 1.叶澜: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中公师资,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中公师资。

2.叶圣陶:“教师是主导作用,益在于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

3.错误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4.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5.鲁迅:教育植根于爱。

6.杜兰特: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7.苏霍姆林斯基: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8.叶芝: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9.苏霍姆林斯基: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

10.陶行知:“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以上就是关于写作题中可以用到的几类素材。考生在选取写作素材的时候,一定要对素材进行科学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围绕教育现象、问题、观点展开写作。因此,考生在平时备考时,就要多思考、多总结、做关注教育热点,进而形成见解独特的观点群。

一、以身作则的案例

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 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说:“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 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 “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二、因材施教的案例

1.子路问孔子: “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冉有也来问:“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应 该听到后就去实行。”公西华问道: “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 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2.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他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如培养儿童创造力问 题,他以形象的比喻,阐明了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 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3.著名的力学家、数学家钱伟长,在《恩师助我择专业》这篇自述中谈到吴有训教授对自己的教育时,不仅提到他讲课的精彩深刻,“听这样的课,真是最高的科学享 受”;而且更以浓重的笔墨,详细地记叙了吴先生怎样“不断地给我指导”,告诉“我”学物理和学中文的区别,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记笔记,课后怎样看有关的参考 书,甚至“为减轻我读英文的困难,吴老师给我一本某校的中译本讲义,便于查阅。”吴有训教授“以后还经常给我具体指导,使我从死记硬背改进到掌握学习的科 学方法,培养了有效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了学习成绩。”这样一些具体有效的个别教育,终于帮助入学成绩比别人少了100多分、开学后一连七个星期课堂测验 不及格的钱伟长,顺利地完成第一学期的学习,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教育名言集锦

一、关于赏识教育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2.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3.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陶行知 4.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5.一句话,一盏灯,也许改变人一生。

6.了解一滴海水,就是了解大海的前奏;了解一个孩子,就是了解生命的前奏。7.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8.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威廉·詹姆士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二、关于因材施教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3.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苏霍姆林斯基 4.深其深,浅其浅,益气益,尊其尊。---《墨子》 5.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三、关于创新与实践

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泽民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陶行知

四、关于理想教师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4.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5.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五、关于师爱 1.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3.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4.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5.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6.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巴特尔 7.教育植根于爱。——鲁迅

8.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9.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波普

六、关于为人师表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4.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5.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6.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七、关于挫折

1.通向人类真正伟大境界的道路只有一条--苦难的道路。--爱因斯坦 2.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3.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贺拉斯 4.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伏尔泰 5.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6.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7.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来。8.逆境是通向真理的第一条路。---拜伦

八、关于德育

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2.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5.有许多种的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该首屈一指。---别林斯基

6.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恃

7.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8.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不足。---但丁

九、关于教书育人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十、关于爱岗敬业

1.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爱因斯坦

2.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3.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4.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 5.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马卡连柯

十一、关于理想信念

1.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苏霍姆林斯基

2.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 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

3.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美国诗人惠特曼

4.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5.美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车尔尼雪夫斯基

十二、关于教学方法

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5.5.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

十三、关于自我教育

1.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

2.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3.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4.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

5.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作文素材:

1、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可与教育需要智慧、处理教学突、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可与教育需要智慧、发事件、教育需要宽容、仁爱之心等话题相衔接)发事件、教育需要宽容、仁爱之心等话题相衔接)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 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 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 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出乎 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 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2、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以身作则)、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以身作则)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 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 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 “烟 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 “那您 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 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 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 “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 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3、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 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 教育要注重(细节)细节)“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 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 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 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 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 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 鼓励。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 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 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 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 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 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 要求自己。51 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4、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宽容、仁爱)、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宽容、仁爱)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 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 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 “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 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 “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 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 “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 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 “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 “你已认错了,我再 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5、教育需要换位思考、教育需要换位思考 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 5 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 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 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 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 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 可怕。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 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 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 屈,“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 的感情上的感化。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接受程度,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 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老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然起学生一分自信。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综合素质作文高分素材 篇2

2、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

3、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美国诗人惠特曼

4、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综合素质作文 篇3

不论是仙人掌还是沙漠大黄,他们都在沙漠的严酷之下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是沙漠造就了仙人掌的针状叶,也是沙漠造就了沙漠大黄的碧绿叶片。无所谓喜欢或不喜欢,无所谓伟大或不伟大,至少生命在沙漠中的每一种形态都值得我们去崇敬,就像那些在同一黑暗年代下却迥然不同的文人们,不同的生命形态,却带给我们同样的爱和感动。

如果因为政治的黑暗与当权者的冷酷而把晋朝比作文化上的沙漠,想必不太会有异议,一个刚刚结束分裂的国家总是对统一有着无比的执着。于是在这个沙漠上,便有了如沙漠大黄般的嵇康和如仙人掌般的阮籍。一直很喜欢嵇康,这个“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巍峨如玉山之将崩”的奇伟男人,便如同沙漠大黄一般活得灿烂,活得潇洒。他究其一生都在为了自己“不以天下私亲,宁济四海蒸民”的政治理想而骄傲地活着,于竹林中大醉,在乡舍中打铁,舒展张扬而为世界所倾倒,甚至于生命将要终止的时候还能“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当真是把生命的叶片全都舒展开来,把所有水滴都收集起来,所以这个如沙漠大黄般的男人为人们所赞颂。相比于嵇康,同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就好比仙人掌,沉静安稳,但依旧精彩。阮籍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就像脱胎于屈原的“天问”,但相比其更显深度,就像是封建社会人们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极致思考,及至阮籍所写的《大人先生传》更成为后世这类文章的模仿典范,或许不同于嵇康的灿烂,但是阮籍的生命却更有广度,也同样精彩。

或许近代的战事频发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的沙漠,而在这之中陈寅恪无疑是那仙人掌,而傅斯年就更像是沙漠大黄。同是国学大儒,“傅大炮”选择了尽展枝叶以抵御沙漠,他可以当面责问蒋介石,更可驳斥自己的老师胡适,但他还是那个“史语所”的发起人,更是台湾大学历史上最有名的校长,就像沙漠大黄一样,恣意而无所畏惧。相比于傅斯年,隐忍的陈寅恪更像是仙人掌,不追求外展的生命,只是把叶片变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从当年的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到中山大学教授,他的生命堪称伟大,而在完全失明膑足后,口述而成的《柳如是别传》更是那沙漠之上的奇葩。

无论是风、是沙、是炎热、是寂寞,那些沙漠中的植物都不停地带给我们力量,正如不同形态的文人带给我们同样的爱和感动。

2.[参考范文]

如何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其形成的途径主要是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塑造出高尚的人格。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看,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还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因此教师应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发展的价值参照系,从点滴人手,自觉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其次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强化教师的人格根基。教师必须不断潜心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提高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知识越丰富,个人对知识、科学、生活的态度就越鲜明,学生就会从他身上看到智慧的光芒,从而更加敬佩,并且学习教师追求知识的精神。再次,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要热爱教育工作,为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自己;要期望适度,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从社会方面看,社会应该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为教师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加强政治引导,改善社会政治环境,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加强美育引导,用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来促进教师人格的健康成长;加强道德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总之,教师应当和社会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格魅力,并以之影响陶冶学生。

论如何提高教师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高低,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学与时俱进呢?

一、转变观念。全面培养学生。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更难以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多年来.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好成绩、升学率,忽略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学生一心只为考试,结果身体素质明显下降;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稍有刺激便自寻短见;还有的学生因缺乏道德品质教育,以至更容易受到不良诱惑,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大量事实充分地说明,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充分发挥教育的示范作用。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举止言行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及未来的生存观,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三、调整课堂教学,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积极参与者,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因而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把课堂变成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探索中锻炼毅力,在探索中懂得群体的力量,实现真正的教学民主。

四、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要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的能力,首先要让教师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要抓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教师继续深造学习,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

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苦练基本功。没有稳固扎实的基本功,创新能力就没有根基。同样,没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精神。因此,应注重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大比武活动。

六、开拓教师业务学习渠道,拓宽学习内容。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搞好教学,必须狠抓教师的业务素质。作为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应勤奋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而提高教育质量离不开科研。所以教师要打破陈规.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并且在业务学习中,应注重注入有利于开拓性、打破常规旧框的思想。

七、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指导实践。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就要探寻教育理念的源头,把握教育思想脉络,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尝试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教育名家的思想理论。要会运用,能指导实践。此外,教师还应与同行多学习、交流,在感性上获得他人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只有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开阔的思想、创新的理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参考范文]

重过程轻结果

——如何看待错误与创造性思维

有人认为托马斯·爱迪生的千次失败是错误,但他自己坚信那是他发现了一千种行不通的方法。青霉素的发现也是在科学家进行其他实验时发生“错误”的产物。还有许多诸如此类阴差阳错却又错有错着的事例,它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尝试“错误”也是创新的机会.能发现新的“错误”这本身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过程。

现实却并非如此。当前的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社会,都在不断通过量化指标来衡量自身进步的程度和速度,这当然是进步.但同时,它也使很多人过于看重目标的实现与否,而忽视了过程的重要性,进而导致了人们的浮躁心态。好在我们及时反思,如今慢生活理念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意识到很多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重过程轻结果,需要我们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许我们不会有螃蟹这道美味佳肴;如果没有李时珍尝百草,也许很多人仍在病痛的折磨之中饱受煎熬;如果没有袁隆平历尽艰辛而不放弃,也许我们不会有用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奇迹„„一个个令人记忆深刻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想要重过程,就得有勇气去尝试过程。

——重过程轻结果,需要我们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毅力。

天道酬勤,但很多时候,我们所重视的过程可能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可能遭遇千辛万苦,只有不畏艰难,不惧险阻的毅力,才能支撑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能让我们尽情享受一路的风景,不以屡次失败为苦。如果在中途放弃,留下的很可能只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遗憾。可见.毅力在过程中不可或缺。

——重过程轻结果,需要我们有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乐观。

诺贝尔失败了无数次才成功制成炸药,爱迪生也经历过千次的失败。名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如此,牙牙学语的孩童是在无数次的失败和无数次的尝试中学会了说话,生活、学业、工作尽皆如此。我们要有足够的乐观,坚信风雨之后有彩虹,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见证风雨行程中的美丽,享受目标达成之后的喜悦。

重过程轻结果,是换一种角度看待错误,将错误看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它能够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工作生活;更加积极主动地追梦圆梦。

相信当我们学着重过程轻结果时,我们已经走在追求自己的“中国梦”的旅途上了。

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学习主动性

与积极性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然而这恰恰是目前的教育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当前最亟须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其实这是一个很浅显、很基本的道理,或许大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都会重视这个问题,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状况之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对照起来,进行适当的调整,用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道理,然后再一步步将内容升华、扩展。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也一样,如果一上来就学一些深奥的理论,生涩难懂,就会使一部分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情景创设,引起关注。恰当地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进而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所在的求知欲,这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良方。社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很多接触社会、了解人生的方式方法,很多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基于知识能力的限制.对许多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一些问题作为实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讨问题.必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循循善诱,解放思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有很多.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朋友问的各种不同因素都会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影响,作为教师不可能一一去解决.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扭转学生的一些思想认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正确认识到努力学习的积极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却是能够做到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多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观念上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当然,这种思想教育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再以简单的大道理去说服学生。而是要通过研究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其解决心理症结以达到说服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耐心.还要有说服力.并且要做到持之以恒。

以上是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认识.在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值得总结和归纳的地方.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地反思和总结.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自己的贡献。

2.[参考范文]

找准自己的定位

是雄鹰就应该在天空飞翔,是狮子就应该在丛林驰骋,是鲨鱼就应该在海里邀游。若有驰骋千里的才能,就应寻觅有赏识才能的伯乐,而不是碌碌无为地围着磨转。人生亦如此,应找准自己的定位,成就最好的自己。

“定位”一词最早出自《韩非子·扬权》:“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至关重要。如果定位准了,前进的方向、制定的规划就切合实际,目标就可能顺利实现。定位不准,则可能失去良机,无为一生。古今中外,无数人正因定位准确,才成就了自己的辉煌。

他空有满腹才学,却屡试不中。经历了数次科举的打击后发现,那黑暗腐朽的朝堂并不适合自己,“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那朴实无华的市井生活,才是自己的归处。因此,宋朝的历史上少了一个人死名灭的官吏,升起了一颗璀璨的词坛巨将。他就是柳永。若不是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中国历史上将少了一位优秀的词人。

她从北影毕业,却无人问津。无数次去剧组应聘,都以“你长得很奇特,不适合这个角色”为由被拒之门外,她并没气馁,不断尝试,最终将自己定位在喜剧上,凭借成功塑造。郭芙蓉”这一形象而走红。她就是微博女王姚晨。她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在喜剧上打磨了自己的演技,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实现了自己演艺事业的成功。

她十年体操生涯,却默默无闻。在体操上难有进展,最终忍痛放弃.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撑杆跳。因此,世界上少了一个平凡的体操女运动员,多了一个撑杆跳女皇。她就是俄罗斯的伊辛巴耶娃。她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凭借体型的优势和对体育事业的执着,最终登上体坛的巅峰。

准确的定位,就像是船的舵,如若缺失,便只能随着风向和洋流盲目地飘荡,渐渐地迷失自己前进的方向,在大海中漫无目标的航行;准确的定位,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如若缺失,就如在漆黑的夜里前行,不知脚下是否有泥泞坑洼,方向是否准确;准确的定位,就像前方的靶心,如若缺失,就如漫无目标的射击,无法衡量是否精确,更无法评判训练的水平。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确定正确的方向,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现实生活错综复杂,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不一定就能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或者找到展示才华的舞台,但是这不是自暴自弃的理由,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夯实自己的基础,不断的尝试、挑战自己,当伯乐或机会出现时,才能牢牢地握住,绽放自己炫丽的色彩。

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我们既要有准确定位自己的智慧,也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前者帮助我们确定前进的方向,树立正确的目标;而后者,则是通向成功、达成目标的保证。有了清晰的定位,才能确定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而绘制前行的路线图,并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最终成就自己人生的辉煌。

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近年来,不少高中、大学毕业生模仿明星整容的现象引起了大众的反思。我们不禁提出疑问:究竟是外表美重要还是心灵美重要呢?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回答。追求美是人的一种天性.想让自己变得更美更漂亮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去随大流,盲目地去整容。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明白外表美固然重要.但是心灵美更为重要,一个人真正的魅力在于心灵的美丽,在于内在的修养与气度。

据调查,年轻人热衷于整容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受“以貌取人”的社会价值观影响;第二.认为整容可以增加印象分,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

显然,“以貌取人”的社会价值观误导了许多人.它是一种极其肤浅的价值观.一味地强调外貌美.而忽视了一个人最重要的内在美。2011年出现了一系列“最美”人物,“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等。他们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尊敬,不是因为他们的外表有多美,而是因为他们勇敢救人、先人后己的精神,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他们给我们的社会传播了正能量,他们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外貌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而一个人的心灵才是一个人的灵魂和本质所在。要明白,空有美貌而无内在的人,只是一具虚华的躯壳,而内心的丰富与美丽会让你散发出由内而外的美丽,一种真正的美。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摒弃“以貌取人”的社会价值观;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做一个内心善良和丰富的人。

不可否认,美丽的外表更容易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从而带来更多的机会。但美丽的外表所具有的竞争力往往弱不禁风,禁不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一个人的真正的竞争力还是在于个人的实力,在于内在的修养和心灵。心灵的美是永恒的,它在时间的考验下愈发动人。正如歌德所说的一样,“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试想,一个外表美丽却内心空虚的人更容易成功,还是一个相貌平平但具有优秀的内在品质和精神的人更容易成功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关键是要练好“内功”,不断磨炼自己,增强自己的意志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丰富自己的心灵,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浮华、短暂的外表美。我们可以去追求外在的美,但更要注重内在精神的培养,注重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因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

2.[参考范文]

多策并举打击网络谣言

当前社会,互联网已经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与此同时,种种网络乱象正在侵蚀着网络文明:网络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谣言。尤其是网络谣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对网络进行必要的管理和规范化引导,是一种迫切的需要,要像管理现实世界一样加强互联网管理,避免其成为谣言滋生、传播的温床。

要全面遏制网络谣言的泛滥,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抵制。

首先,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加强权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建立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政府公信力。凡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都应当也必须及时加以披露,要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出政府的声音,还公众真相,最大限度地压缩谣言传播的空间。同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谋划在先,超前做好预案,发布信息更加迅捷、具体、透明,政府才能掌控舆论主动权,重新享有公信力,做到谣言止于“治”者。

其次,要建立健全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谣言的行为性质、责任认定、危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以使网络管理有法可依。加强对网络的监督管理,依法追究造谣者责任,提高造谣者的违法成本。

再次,要强化网民法律意识和文明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辨谣识假的能力。加强辨别网络谣言以及抵制网络谣言的宣传,帮助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识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使“谣言止于智者”。同时,网站经营者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制作、发布和传播流程,强化内部监管机制,积极利用技术等手段,加强对网络谣言的甄别和拦截。切实承担起、履行好法定责任和义务。

面对网络谣言的严峻挑战,政府要联合网民打出“组合拳”,将谣言斩草除根,切实做到“谣言止于治者,谣言止于智者”,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育人如沏茶

著名作家三毛说:“人生有如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若微风。”人生如同沏茶。

水温够了茶自香,水温不够难入味。同样,作为教师,我们要提升人生的水温,沏清香四溢的育人之茶。

坚定的信念是动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生之旅,举步维艰。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在所难免。挫折和苦难对于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来说则是万丈深渊。教师岗位,需要迎着晨雾出门,披着星月回家,其中的刻苦与辛酸一言难尽。倘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堆积如山的批改和学生的调皮可能就会把你打垮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故而,对于即将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每一位新人来说,都要时刻相信:挫折和苦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执着地坚持,要将教育的水加热到足够高度,就一定可以孕育出醉人的茶香。

不懈的努力是捷径。只有坚定的理想还不够,要想真正泡出好茶,还得有不懈的努力。成功没有捷径可循,假如将捷径理解为达到成功最短的距离,那么,捷径一定是勤奋,即脚踏实地的奋斗和扎扎实实的努力。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之所以从一个备受歧视的黑人妇女成为享誉全球的外交家.正是因为她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劳。凯勒能够从一个聋哑儿童成长为掌握五国语言的著名作家,更是因为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要想比别人优秀,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经过困苦的煎熬,岁月的浸泡,人生的那杯茶才能够清香四溢。

过硬的实力是保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够将蓝天白云清晰映衬出来的清泉,必有生生不息的活水源头,否则,就会像一潭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要做一条容纳百川、奔腾不息的河,就得让自己的能量之水与流动的知识长河相连,保持其活力和动力。要想沏一杯清香四溢的茶,就得让自己的泡茶之水吸收热量,达到足够的温度。因此,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夯实自己的基本功,练就非同一般的本领,才可让茶香持久。

综合素质量化 扬起自信风帆作文 篇4

操场、草坪、花坛、车棚比起以前也干净了许多,为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许你听到“综合素质”会觉得既无聊又死板,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了动力,为了争取每一次加分的机会,大家都认真地学习、工作,尽量把能做到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为了避免每一次扣分,我们的手里似乎都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蛋,生怕它掉落。加分不仅仅是对我们努力成果的肯定,更激励了我们奋发向上的斗志。而扣分则是对我们错误做法的“批评”,让我们改正自己的错误与缺点,争取做得更好。在这次活动中,我的综合素质量化分一直在不断地加减。每次加分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快乐的经历;而每次扣分对我而言却是一种考验,考验我的意志。可我就是在这一次考验中懂得了怎样做好一个真正的好学生。综合素质量化给了我们学习的动力,给了我们奋斗的信心,给了我们坚强的意志。综合素质量化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扬起了自信的风帆。

素质修养的高考写作素材 篇5

日前,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在所内公开招聘下属泽根弹簧公司总经理,7位竞聘者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两名博士。为体现竞聘的公正性、科学性,该所特地聘请上海交大人力资源管理所的两位教授担任主考官。根据国际先进的选才办法,主考官首先对竞聘者分别进行了数百道题目的心理素质测验,以此作为选人的基本条件。经过后面的公开面试、小组复试,最终选出的总经理人选,其“心理测试”得分也较优。

无独有偶,市第七人民医院去年招收医生、护士时,医院设立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心理测试,只有通过测试才有资格被录用。而从市人才市场获悉,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使用了“心理测试”这一做法。

上海交大石金涛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以往的选人规则往往重业务素质、轻心理素质,时常出现所选人才业务虽精、但贡献不大的问题。

一位多年从事心理门诊的主任医师,甚至把心理测试法用到了“选婿”上。说来或许有人有些不信,他的三个女儿第一次把男朋友带回家时,首先要经过他的上百道心理测试题,测试过关后,他才会点头认可。而今,他的三个女婿不仅工作出色,家庭关系也处理得非常融洽。

综合素质作文素材 篇6

三个学生走进商店寻解渴之物,喜甜者偏爱果汁,喜淡者选择矿泉水,喜欢又苦又甜者买下咖啡,三种味道不同,但却因不同而和谐——和而不同方为和谐,若这世上只有一种饮料,则不免单调而索然无味。

缤纷成就和谐,试看暮春三月,鹅柳淡烟的嫩黄,映阶碧草的翠绿,出墙红杏的艳红,卷云时舒的碧空,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但这又有何妨?“万紫千红总是春”,本来万物都欣然生长的春日就不是由一种色彩来主宰的。不同的是表象,和谐的是本质,缤纷成就的是多彩的世界,是真正意义的和谐。

轻叩红楼之门,寻那桩百年来曼远悠长的梦,你说《红楼梦》里众相纷芸,钟灵秀丽的女儿如此之多,谁是读者的最爱?从来是众口难调,然而亦从来是雅俗共赏,轻抚着略微卷起的书页,我们仿佛听到,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的张扬,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忧伤,那“这个妹妹,好像哪里见过”的惊喜,那“爱哥哥,爱哥哥”的呼唤,汇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不绝于耳,味之不尽„„

和谐不是一把尺子,硬生生地丈量万物,用同一个标准命令世间万物达成量的一致;和谐是一位总揽全局的决策者,抑或说是指挥家,让万事万物各就其位,让它们演绎真实的自己,成就真正的和谐。

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书卷,穿越时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不以自己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感佩。

子曰“有教无类”。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应尊重不同的学生,尊重不同的看法,尊重不同的选择,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对各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保护;对各个学生的学习陋习给予宽容;尊重商店里买不同饮料的学生;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学生„„正是每个学生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把孩子交给世界

毕业生有两种:一种是圆的,一种是有棱角的。

看到一则关于教育的趣闻。有一年,中国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的报告中有这样的描述:学生不分品德优劣、能力高低;小学二年级学生仍然不识字;孩子们重视音体美教育,轻视数理化教育;课堂纪律不好,学生无视老师的存在。这个参访团的结论是:美国的初级教育非常糟糕。

同一年,美国也派考察团来中国,他们也有考察后的感想:中国小学生上课纪律很好,手放在背后,除非老师发问,学生不敢讲话;中国学生回家还需做作业;以分数排列优劣。美国考察团认为,中国学生的成绩是最好的,中国的科学文化也许会在20年内赶超美国。

但30多年过去了,两个参访团的结论都是错误的。被人不看好的美国式教育越来越被人推崇,而被人看好的中国式教育却越来越受人诟病。

这则趣闻事实上是一个关于教育的“天问”,教育到底是什么?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的创始人马拉古兹有一首诗《其实有一百》里面写道:“儿童,是有一百种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世界……但是被偷走了九十九个。”他的观点非常明确,孩子其实不是属于你们的,而是属于世界的。你不能占有他们,而应该由他们自由自在地成长。马拉古兹的教育观点非常鲜明,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而是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最后才是知识教育。

而我们的教育,知识被看成最为重要的东西,似乎有了“知识教育”,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人性的教育、劳动技能、实践技能等等,都可以一并解决了。事实上,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80%的孩子不会洗衣、做饭、做家务。在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有17%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不少人难以应对逆境,在受到打击或者不如意时,有的竟然选择自杀。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剧。

我认识一位父亲,他给5岁的女儿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张写有电话号码的纸片、一部手机、20块钱,然后让她自己去幼儿园。最初一段时间,他每天跟在女儿后面。后来,这女孩就自己上幼儿园了。很多人都在背后说:“天下哪有

这样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没有人看到,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

美国一位名叫安妮·斯通的母亲写了这样一封信:“我的孩子上学了,我把他交给你—世界。请你轻轻挽起他的手,告诉他应知之事。让他知道,每有恶人之地,必有英雄所在;每有奸诈之人,必有义士;每有敌人,必有朋友在旁相助。告诉他为成功可以付出百倍精力和智慧,但不可以出卖灵魂。告诉他读书虽然重要,但也要欣赏这大自然赐予的美丽景色……世界啊,你要给孩子坚强、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很喜欢这段文字。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搬了一架梯子想取下掉在屋顶上的球,但是没有人为他扶住梯子,孩子黯然神伤。孩子的父亲来了,他对孩子说:“孩子,你上去吧,我在这里扶住梯子。”孩子爬得很高,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爬得那样高。这位父亲名叫洛克菲勒。孩子下来时,他告诉孩子:“其实,梯子很安全,我自始至终没有扶过梯子。”每个孩子的生活里都有这样一架梯子,许多孩子都为了等待那个扶梯人而徘徊不前。其实,孩子一个人也可以爬得更高。

你把孩子交给世界,也许孩子会更强大。

拟定一生蓝图

没有好先生就没有启蒙。大学是对一个人深加工的地方,而之前的底子和模样已经由基础教育打下:不论是小皇帝还是小公主,都得离开罩着他们的“父皇”“母后”进入学校,接受集体生活与正规授课的洗礼,学习各学科基础知识,学会待人接物,开始规律作息。这是他们社会化的起始,人格成长的初级阶段,像一枚干细胞开始迅速分化。此时从老师处学到的东西,完全融进生命、化入血液。大学之后所学,则只能作为附加知识——骨架已经搭起,骨缝已然闭合,不论是长肌肉还是长脂肪,总之是没法再长高了。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雕刻师,一天,他问正在雕刻石狮子的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父亲说:“看!拿这头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头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父亲进一步解释说:“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的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毫不客气地给教师行业提高“准入门槛”:“教师是一个冒险

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如果说待启蒙者是一张纤尘不染的白纸,那启蒙先生无疑参与拟定了待启蒙者一生的心中蓝图。1909年12月8日,身为长沙修业学校教师的徐特立,在学校操场进行演讲之时,讲至国耻民辱不胜激愤,热泪如倾,当场挥刀将自己的左手小指砍下,血书“请开国会,断指送行”交给请愿团。时为其学生的毛泽东后来回忆起徐特立的壮怀激烈,认为“这给了我对革命的第一次感性认识”。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10岁入学,他的启蒙先生钱伯圭年轻时曾游学于上海,是深藏不露的革命党人。一天,钱伯圭拉住钱穆问:“听说你能读《三国演义》,是这样吗?”钱穆称是。老师告诉他:“这样的书不要再读了。一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乱’,这是因为中国历史走上了错路,才会这样。像现在欧洲的英、法等国,合了便不再分,治了便不再乱。我们以后该学他们。”

一番教导,让钱穆顿觉“巨雷轰顶,全心震撼”。多年之后他回忆道,自己毕生所从事的治学研究,其最初动力都来自于老师的这一番启发。他自己入大学执教之前曾做过10年小学教师,8年中学教师。钱穆晚年曾多次对人说,教大学不如教中学,教中学不如教小学。

职业道德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但丁曾说:“道德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而智慧却无法弥补道德的不足。”因此,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

于是,那位坚持取出最后一块纱布的护士遵守了自己的职业道德,那位坚持给一个学生上完了一节课的教师也遵守了教师的师德。那么,我们如果能够做一名教师,也必须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因为这是对真理的永恒追求,对责任的永不言弃。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教师的关爱在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缺乏师爱的班集体是不和谐、不快乐的,孩子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成长,势必形成不健全的性格和个性品质。教师的爱不仅可以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孩子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师,仅仅具备热爱学生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教

育教学需要教师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另外,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教书育人,需要自己有一桶水才可以给学生一滴水。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认知、情感、能力、价值观等等,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处理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教师职业道德的另一核心要求是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师

在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时,要运用教学机智灵活而巧妙地处理,灵活多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搞恶作剧,若立刻处理,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若不予理睬,会影响教师的威信,并致使学生变本加厉。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以使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下去。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原则。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是不一样的,其智力特长也是不一样的。作为教育者,应依据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因势利导。

职业道德是一名护士的职业灵魂,也是一名教师的职业灵魂。

用生活丰富教材

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教师“以本(教材)为本”的意识十分顽固。正如材料中的私塾先生,把教材当“圣经”来使用,认为“书上有什么,我就讲什么;书上怎么写,我就怎么讲;写进书本的都是正确的。”不会把书本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处理,合理运用到生活中,以致于在殡葬的时候出现这场闹剧。我们现在有些教师把自己束缚在教材中,对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掰开揉碎,繁讲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认为只要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即可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单调、沉闷。

现代课程论强调课程是“教科书与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与教学环境”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因此教材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材料而不是全部材料。新课改的精神告诉我们: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探究、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反思等,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这些新的课程理念使我们重

新认识教材的“法定”性质,只强调“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必须突破教材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仅仅是教教材,应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沦落为教材的奴隶,既要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不依赖教材。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听到朋友的夫人责骂拆表的孩子之后,连连摇头说:“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他亲自到朋友家里把小孩领出来,带到修表店看师傅修表。陶行知对那位夫人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由此看出,只有将“生活”这本教材灵活的运用好,并将书本知识融汇其中,才能更形象直观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生活,善于用生活的内容、时代的“活水”来充实、丰富教材。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就应具备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其实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包括学生的经验、生活的环境、教学设备设施、自然和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等。只要我们留意生活、敏锐观察,丰富的生活积累将成为我们教学信手拈来的生动课程资源。作为教师,只要我们摒弃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就一定能“化平庸为神奇”,使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的价值得到“超水平”发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创新及创新型教育已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已充分认识到创新型教育对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如何实施和推进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首先,教育的思想和理念需要创新。因为思想理念是一切行动的决定性因素,在教育工作中,思想理念尤为重要。作为创新型教育的实施者——人民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确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观点和理念。从新的教育观来看,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内容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新的人才观来看,不仅考上大学的学生是人才,而且只要是个性得到发展和完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并

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适合各个领域需要的人才。从新的教育质量观来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即教育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并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其次,教师的素养需要创新。没有创新素养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教育既有传递性又有创新性。教师要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能创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具有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艺术,具有基本的教育科学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不仅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而且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教育的内容需要创新,包括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等。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传授知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这一模式下,教学过程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型教育教学的模式则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有机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知识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缺少灵活性,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对知识的自悟。因此,实施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三个层次上着手来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最后,需要营造创新型教育的良好氛围。好的环境才会有好的发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机关要转变过去的职能和作风,改变旧的思维定势,实施学校特色建设工程,指导校、系从各学科建设的实际出发,选准改革的突破口。同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速教育设施建设和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为信息化远程教学创造条件。

知行合一 贵于行之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句话,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其实把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行知”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行动—知识—再行动”的教育思想。我们通过观察、通过听闻获得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讲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的一种境界。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师传播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行”,是做。如果只有学知,有远见,但只空论,那不但不会美名远扬,反会被他人认为是“空水瓶”,没有真才实学。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也曾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向药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课外活动、观察自然环境等方式,使学生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懒于动手实践,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那只会给人留下笑柄。昔有赵括纸上谈兵,最终败北;今有学生空谈理想,最终无所成就。

学习知识,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用眼、耳、手、脑等多个感官参与学习,实现闻、见、做的统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让学生成为幸福之人是教师努力的目标

有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让学生掌握生存本领,有人说教育的理想在于让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不同的人对教育的理想有 不同的解读。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幸福是现代教育的终极价值。所以让学生成为幸福的人成为现代教育提 出的新口号。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春天里偶然闻到路边阵阵花香,夏天里穿着鲜艳的T恤坐在海边看潮起潮落,秋天里走在满是法国梧桐的小街上,冬天里在飘雪的时候站在路 边吃热气腾腾的烤红薯。教师的幸福是看见学生的进步,学生的幸福是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当学生难过的时候,有老师在后面安慰他;当学生孤单时,有老师在身边 陪伴他;当学生哭泣时,有老师为他擦掉泪水;当学生失败时,有老师鼓励他;当学生成功时,有老师为他喝彩。

当学生内心充满幸福,一方面可以拥有足够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处理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对生活的热情,成为积极乐观,充满活力的人。所以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幸福之人。

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感谢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感谢老师,因为他教会我们做人做事;感谢朋友,因为他们和我们分享成长的点点滴 滴;感谢学校,他为我们成长提供宽广的平台。不要简单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理所当然的,要感恩生活的一切。只有感恩,内心才会充满丰盈的美好,生活中才会快 乐很多。

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心所向是成功的关键。俗语说:“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 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可见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碰见重大困难的时候,发挥集体的力量,可以感受生活中 更多的幸福。

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乐于助人。乐于助人,是中国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别人给予的帮助。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雷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是乐于助人的精神。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会感受

生活中更多的 幸福。

一朵野花说,幸福就是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展示美丽,开满过路人寂寞的旅途。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幸福之人要让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幸福之人 要让学生乐于助人。有人说幸福是可遇不可求的,其实幸福把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幸福的人,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更要注重教育的内 涵。

宽容与仁爱

一位母亲问5岁的女儿:“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渴了,没带水,又没带钱,只带了两个苹果,你会怎样做呢?”女儿歪着头想了想:“我会把两个苹果都 咬一口。”可想而知,此时那位母亲多么失望。她本想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可就在话将出口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摸着孩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女儿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母亲的宽容和信任,使她感受到了女儿的爱。孩子能流露出纯真而善良的情感,前提是母亲给了她把话说完的机会。即便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也要耐心地听他说出原因,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我想,面对教师和学生,作为校长,我们是不是也要 有一颗宽容和仁爱之心?是不是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马卡连柯说:“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所以,发火只能说 明你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学生欢迎的是宽宏大量、仁慈厚爱的老师。同样,教师喜欢的也是宽厚仁慈的校长。于丹在讲《论语》时举了一个例子:子贡请教孔子 说,您能告诉我一个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孔子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大概就是“恕”吧。

孔子的学生曾子说,我老师这一辈子学问的精华,就是“恕”这个字了。简单地说,就是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我们都知道,儒家理论的核心,除了“恕”字,还有一个“仁”字。孔子的学生樊迟曾经毕恭 毕敬地去问老师什么叫“仁”?孔子只告诉他两个字:“爱人”。爱别人就叫“仁”。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说,如果你的胸怀无限大,很

多事情自然就小 了。樊迟又问什么叫“智”?老师说:“知人”。能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那么,怎样才能控制好自己情绪,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校长呢?

老师面对的是情感丰富的老师和朝气蓬勃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他们有不可侵犯的自尊心。如果在他们犯错误时,我们理直气壮地予以斥责,可能会有一点震慑作用,然而也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工作和学习的热情 受到极大挫伤,甚至人格和心理遭到扭曲。这与我们的初衷是多么相悖啊!老师发火只能说明自己武断专制、不近人情,而师生们欢迎的是民主平等、通情达理、和 蔼可亲、以理服人、情操高尚的老师。

在愤怒时往往会作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老师要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就必须控制好自己 的情绪,在人格上把师生置于同自己完全平等的地位;处理问题时应冷静、理智,以满腔热情和一颗仁慈爱心,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设身处地帮他们排忧解 难,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一种平等的情感教育方法。

上一篇:朝着阳光奔跑的作文下一篇:贵州籍领导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