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健康教育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脑卒中健康教育(精选8篇)

脑卒中健康教育 篇1

主讲人:

一、教学目的

通过讲解让居民们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前兆症状以及怎样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并简单介绍一些饮食、运动、中医穴位预防脑卒中的方法。让居民了解脑卒中的有关知识,正确防范脑卒中的发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脑卒中的前兆症状

3、怎样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三、教学过程

导入: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中医叫做“中风”,老百姓常说的脑梗死、脑梗塞、脑出血、脑溢血均属于卒中。

脑卒中是目前临床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随着目前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其病情凶险,易遗留后遗症,为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生活、心理及经济负担。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脑卒中具有“难治能防”的特点,因此,对广大卒中危险人群普及脑血管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1、吸烟。

烟草中含有大量有毒化学物质可直接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因此,目前吸烟已被列为血管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戒烟可大大降低脑卒中的风险,同时可改善心肺功能,保证脑部血氧供应。

2、“三高”

“三高”是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总称,老年人多数具有其中一项或者兼而有之。高血压可直接造成脑血管损害,严重时可是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危及生命。而高血脂及高血糖可引起动脉硬化导致脑梗死发生。因此,在生活中应做到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高热量高糖分食物。

低盐饮食是指每日摄入食用盐在3-6g,如果已经是高血压患者,应控制食盐量不超过3g。

低脂饮食是指进食含脂类物质尤其是甘油三酯、胆固醇比例较少的食物。平素可多食低脂肪的食物和降脂食物,适量食用胆固醇含量相对不高食物,尽量不食高胆固醇食物。

低脂肪的食物包括:绿豆芽、土豆、山药、胡萝卜、油菜、芹菜、大葱、菜花、冬瓜、黄瓜、茄子、海带、蘑菇、番茄等。

常见的降脂食物有:玉米、燕麦、洋葱、大蒜、茄子、芹莱、木耳、海带、香菇、鱼等。

胆固醇含量相对不高的食物有:瘦的猪肉、牛肉、鸭肉、鸡肉、鱼类和奶类。

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动物内脏、动物脑髓、脊髓、内脏、蛋黄(每只鸡蛋蛋黄含250~300mg胆固醇)。

高脂食物:肥肉、动物油、奶油、花生。高热量食物:面粉、巧可力、白糖。

3、失眠、便秘、情绪波动

临床发现常年失眠患者易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多种代谢性疾病,并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而便秘患者用力排便时腹压增高的同时导致颅压增高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此外,情绪波动时易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导致卒中。

因此,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大便通畅,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适当的运动锻炼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方式,也是最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预防手段。

上面了解了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后,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脑卒中的前兆症状。脑卒中虽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凶险,但很多卒中患者发病前会有前兆症状或早期表现,这些症状往往未被重视,导致就诊延迟,耽误了黄金治疗期。那么,脑卒中的常见前兆症状有哪些呢?

1、面部或(和)肢体突然麻木、无力,尤其是一侧肢体麻木和无力,持物不稳,有时伴肌肉痉挛,走路时虽未遇路障,却突然跌倒或者出现行走不稳症。

2、一只眼或双眼突然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突然看东西重影或伴有眩晕。

3、头痛、头晕,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

4、突然出现吐字不清,说话错乱甚至不能说话。

对百姓而言,有时候中风的征兆很难辨识,中风患者常因家人没有及时发现其中风的征兆,延误救治而使患者脑部受损甚至丧命。如何进一步判断家人是否出现脑中风呢?其实有3个简单方法:

一、要求患者说一句简单但完整的话

如果病人用词正确、发音不含糊为正常,如果用词错误、发音含糊甚至不能说话则为异常。

二、要求患者两只手/两条腿都平举

让病人闭上眼,双上肢向前平伸10秒,如果两侧上肢能保持平举无移动为正常,如果一侧手臂无移动,另一侧无力往下掉则为异常。两条腿检查方法同理。

三、要求病人龇牙、微笑和伸出舌头

如果面部两侧运动对称为正常,如果面部两侧运动不对称则为异常。舌尖居中为正常,偏向任意一侧为异常。

一旦判断家人发生中风,家属应当马上做以下几件事:第一,拨打120立即送至医院。第二,把病人安静平卧,将其头部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的扣子。第三,如病人神识不清可含服安宫牛黄丸。脑卒中发生后,抢时间就等于抢生命,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极限时间”,是抢救生命的关键。同时,早期康复对卒中的预后及恢复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怎样预防中风的发生

1、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的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测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控制糖尿病与其它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等。

2、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施加以控制。

3、有效的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

4、注意气象因素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发,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发生。饮食运动预防脑卒中

一级预防。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实际上也就是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和高血脂、糖尿病预防。人们都知道有氧运动、戒烟戒酒、限盐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另一方面知道预防的重要性,根本就不知道预防什么?和如何预防?所以我们重点讨论这三个方面问题。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过程是消耗能量,促进血氧输送。有利于促使线粒体供氧的闸门打开或扩大。目的是增强三羧酸代谢功能同时提高在缺氧状态下的耐受能力,有利于营养物质代谢。机理是通过增加红细胞的数量实现。所

以经常做这项运动的人尤其是室内运动人,要注意检测血液粘稠度。强调一下,有氧运动开始一段时血压不降反升,什么原因机制换不明确,但是科学家已证实坚持有氧运动是受益的。

(2)深呼吸。深呼吸不是大运动量那样的深呼吸。是在静态下连续5-10个即可。注意事项是坐直或站直,深吸气时要扩腹也要扩胸,尽量多吸气适当停留,要缓慢、平稳、连续。这项运动是依据预适应和缺氧再灌注原理设计的。既简单又有效。目的和注意事项同上。

(3)戒烟。吸烟的危害除了尼古丁直接损伤外就是一氧化碳影响红细胞携氧,慢性缺氧和慢性氧化应激损伤一样,百害无一利。吸烟的危害就不再重复为了强化对吸烟朋友的刺激说上几句不恭敬的话请见谅,要想多遭罪顺便伤害他人多抽,要想让人伺候不怕卒中、猝死少抽,要想爱儿爱女健康长寿关爱他人不抽。

(4)戒酒。因酗酒致死事件每年春节前后时有耳闻,醉酒的危害不多唠叨,凡事都有两面性,酒也不列外少喝受益,喝到半醉一旦激活、启动加单氧酶程序就由受益变为受害了。所以,要想健康长寿少喝,要想逞能耍横多喝,要想玩命卒中醉喝。特别提示:葛根泡茶能戒酒,不能解酒。一旦醉酒有三样东西可以帮助醒酒,茶水、葡萄糖水和生理盐水。

(5)限盐。钠盐能使血压升高,原因机制不明。研究还发现钠盐/钾的比值呈显著性正相关。所以有高血压倾向患者一定要限盐。实践证明“薄滋味、远酒色、素嗜粥”有大益。因为味薄则通;味厚则发热。

(6)饮食。预防卒中的食品最好当属牛奶、豆浆。因为其营养丰富物种齐全非常适合人类机体生理需求。早晨晚上因人而异,使用量250克至500克都行,虽然有人开始喝时有拉肚子现象,这并无大碍很快就会适应,因为蛋白分解酶很容易生成增加。早餐:春、夏、秋、冬牛奶或豆浆不断,主食蔬菜随便长更换。中餐:所以冬天中餐宜食牛肉、椒、姜、蒜以防寒;春天中餐宜食清淡蔬菜以防风;夏天中餐宜食番茄、苦瓜和鸡鸭以防署;秋天中餐宜食萝卜、水果不间断以燥湿。晚餐春、夏、秋、冬粥饭,五谷杂粮常变换腊八粥、八宝粥等因人、因时而异变。

初始高血压也就是一级高血压,强化多吃芹菜很能受益,做过实验观察,一盘芹菜(约200克)的效果比20mg尼群地平效果好,加工方法不受限制。所以建议一级高血压患者多吃芹菜和洋葱,尤其是冬至前后凡是高血压患者最好

天天吃,非常受益。

(7)降低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手段,世界公认。

(8)预防或减少应激。要说上述问题能否有效解决,是预防脑卒中成败的关键要素的话。那么抑制或减少应激更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实践证明应激不仅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恢复治疗也密切相关,同是脑卒中患者,几乎同时得病,年龄相仿,同在一个医院一个科室治疗,一轻一重,重者阻塞面积较大但性情平稳,轻者阻塞面积较小但性情急躁,结果是性情平稳阻塞严重者,现在已70有余还在工作,另一个不能自理两年后过世。朋友们!高度重视应激,应激导致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氧自由基一旦超出正常值聚集(现在还没有标准值)对机体的危害无穷,预防应激、减少应激、增强抗应激能力至关重要。《圣经》里有句名言说得好“心中的喜乐乃是医病的良药”。千真万确呀!朋友们要牢记!我国古代养生学家也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总结如下与有脑卒中倾向的朋友共勉。

素嗜肥甘,多致病。薄滋淡味,益健康。虚邪贼风,避有时。恬淡虚无,气血畅。心安不惧,正气存。精神内守,邪不干。志闲少欲,心神静。嗜欲无穷,终为害。远离酒色,养元气。形劳不倦,寿天年。贵贱愚智,是天命。权利功名,莫强求。子孙贫福,由他去。不做牛马,难伤身。多愁善感,先伤胃。抑郁寡言,气血衰。忧虑惊恐,伤心血。狂妄自大,损肝脏。急躁恼怒,气血乱。争竞辨惑,莫记仇。猜疑嫉妒,耗精气。坦荡无私,天地宽。每天笑笑,十年少。心中喜乐,胜良药。

预防脑卒中的穴位主要有百会穴、合谷、腰阳关、风池、足三里、涌泉等。百会穴在头顶(双掌按耳,手指向上,两个中指在头顶相交处就是);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交汇处,(按之有胀的感觉);腰阳关在腰椎两旁(可以用双掌顺着腰椎两边来回揉);风池穴在颈椎两旁的凹陷处(可以用双手食中指分别按揉其穴位);足三里在膝盖下缘3寸处(胫骨外缘凹陷处),涌泉穴即脚心(可以用左手掌顺着右脚来回擦脚心,用右手掌擦左脚心)。

脑卒中健康教育 篇2

1 脑卒中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1.1 三级预防的概述

1.1.1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1.1.1.1 坚持体育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减少血栓形成。运动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经常运动的人患中风的几率明显减少。

1.1.1.2 控制饮食 享受低盐(每天6 g以内)、低脂肪和低热量饮食,简朴膳食模式食物为主,由蔬菜、水果、豆类、鱼、粗制大米或面粉构成的食品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可降低脑卒中的风险[4]。

1.1.1.3 戒烟限酒 Lynch等[5]的研究显示,吸烟者的脑卒中风险为不吸烟者的2倍。每天饮酒的乙醇含量超过60 g时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明显增加。乙醇可通过升高血压、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心律失常、降低脑血液流量等引起中风。

1.1.1.4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对工作的压力及心理的紧张进行自我调整,努力做到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经常量血压、测血脂、测血糖、测体重,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及早采取防治措施。经常向专家进行咨询,征求他们的具体指导。

1.1.2 二级预防

1.1.2.1 注意脑卒中预兆 有些病人脑卒中发生前数小时或数天常出现一些症状,如肢体麻木、刺痛、一过性黑曚、头痛、头晕、语言不清、口角流涎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可有效地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1.1.2.2 高血压、糖尿病与脑卒中 资料表明[6]舒张压降低5 mmHg~6 mmHg(1 mmHg=0.133 kPa),可以减少脑卒中发生率42%,经系统抗高血压治疗后,所有卒中病人减少了38%,重度卒中病人减少34%。糖尿病病人及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比血糖正常的同龄人高出1倍[7],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降糖药,不要随意停药,医护人员应电话访谈[8]与家庭随访相结合。

1.1.2.3 心脏病与脑卒中 器质性心脏病,容易形成赘生物,或形成血栓,这些赘生物或血栓脱落,阻塞脑血管,发生脑栓塞。而心律失常,可引起脑供血不足,导致脑卒中。

1.1.2.4 高血脂、高胆固醇与脑卒中 研究显示: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升高是脑卒中最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使用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可以使心肌梗死后脑卒中的风险率降低30%[9]。

1.1.2.5 炎症与脑卒中 有研究表明,炎症很可能与脑卒中的发病有关,最常见的如梅毒引发的脑血管炎,带状疱疹感染等引发的血管炎。此外,与细菌感染相关的肺炎、幽门螺旋杆菌及牙周炎等均与脑卒中的发病有关。据流行病学观察,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与呼吸系统感染的流行呈正相关。

1.1.2.6 其他因素 Colin等[10]的研究发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病人,当出现血流动力学损害迹象时,其卒中的风险明显增高。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卒中危险度评估和高危个体筛选指标[11,12]。随着对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的不断深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成为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3,14] 。体力活动是影响脑卒中单独的危险因素[15,16]。缺乏体力活动造成心肺功能的适应性下降,缺乏体力活动是脑卒中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即使是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也可以对缺血和出血性的脑卒中起到保护作用[17]。

1.1.3 三级预防 要有“时间就是大脑”的观念。尤其早期康复介入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18,19,20,21],使病人最大限度地从身心残障中恢复,重返社会。来自循证医学的证据表明,卒中单元治疗是卒中病人最佳选择[22]。①急性期康复护理。急性期的康复护理十分重要,如不采取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病人将丧失康复的机会[23],急性期病人病情变化快,对护理技术要求高,既要求对生命体征的护理,也要求较多预防性和对症性康复护理。②重视心理疏导。卒中后抑郁(PSD),为常见的心理障碍[24]。脑卒中病人由于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变得暴躁。护士应加强心理干预,心理辅导,给病人更多的关爱,温暖和支持,提升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控制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重视家庭与社会的支持,一起面对疾病,战胜疾病,从而减少孤独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预防性和对症性康复护理。脑卒中病人,在病情基本稳定时,应进行被动肢体功能锻炼。一般来说,发病3 d即可进行被动功能训练。研究证明[25]尽早的功能锻炼,可使足部畸形减少;运动时,肘关节屈曲挛缩减少;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减少;多数病人今后依靠手杖即可步行。Robinson等[25]自主性锻炼与提高生活质量关系紧密,因此应鼓励病人做患肢主动运动。在护士指导下进行主动的肢体功能锻炼就是病人自己依靠患侧肢体自身的力量进行锻炼的一种方法,多适用于瘫肢肌力在Ⅲ级以上的病人[26,26,27]。不能下床的病人,要在床上进行上下肢功能锻炼。尤其是上肢的肩关节外展、前屈、上举运动,肘关节的屈伸运动,腕关节的背屈运动和指关节的伸展运动,特别是拇指关节的功能锻炼;下肢重点作髋关节的内收、内旋运动,屈髋,膝关节屈伸运动,踝关节背屈运动等。每次重复20次~30次,每天2次,运动量以第2天不出现疲倦为宜。③肢体康复护理体位。脑卒中急性期如伴有意识障碍,护士可进行正确康复体位的摆放,并适量的做关节活动。目前主要采用的体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半卧位、坐位[28]。

1.1.3.2 恢复期康复训练 ①运动疗法(PT)。用Bobath法在无痛范围内患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缓解肌痉挛、保持关节功能为目的。从远端小关节开始,进行患肢各关节部位的揉、牵伸、挤压运动每次30 min~60 min,每天重复2次或3次,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患肢的良姿位和感觉障碍的护理。床上良肢位的摆放,防止肢体痉挛,避免上肢屈曲、下肢外展、外旋、足下垂以及足内翻等发生。四肢关节的被动活动,应每日活动关节2次,每次活动关节10次~20次,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大损害关节面,运动幅度逐渐加大。因此,应尽量鼓励病人用健侧带动患侧进行主动运动。②作业疗法(OT)是为恢复病人功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病人进行训练,以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作业疗法概念中,这些活动被分为自理、工作及闲暇活动三大类。它和运动疗法的理论原则是相同的,所不同之处在于它将肢体需要的运动设计成一项作业活动,这不仅提高了病人的兴趣还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能力。③语言疗法(ST)。由于大脑具有可逆性,因此它可以逐渐适应,恢复一些丧失的功能,为了使病人运用口语、文字、手势、图示等任意一种方式来理解和表达思想,提高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可采用指物训练,言语表达训练,数数训练,识字图卡训练,用手势或表情进行训练等。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训练。脑卒中病人中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人的运动功能恢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29]。被动运动疗法,以达到放松痉挛肌肉、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恢复,维持关节活动度,改善肢体循环为目的。主动运动疗法,指导病人进行手的技巧性、四肢的协调训练,运用正确的姿势反复训练握笔,穿脱衣裤,协助病人逐步学会洗脸、刷牙、如厕等。对于合并认知障碍的脑卒中病人,同时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其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32]。⑤训练站立和步行站立。协助病人双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相应交叉,尽量向前伸直、低头、弯腰、收腹、重心渐移向双下肢,协助人员双手拉病人肩关节协助病人站立。若病人患肢力量较弱不能踩实地面时,协助人员可以双膝抵住病人患肢膝关节,双足夹住双足,病人将手置于协助人员腰部,以利于轻松站起。步行:行走前,下肢肌力必须达到四级,注意站姿,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屈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让另一足跟着地,然后重心再转移到后足,开始下一个步态周期[30]。

⑥物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治疗应采取以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为主结合物理治疗的综合康复方法,才能获得满意效果,对多数脑卒中病人来说,物理疗法是康复过程的基础,理疗师通过运动训练及对脑卒中病人的肢体进行物理推拿、理疗及针灸等方法,以恢复病人的肢体活动及平衡和协调功能,促使其早日康复。⑦用药指导。关键是稳定斑块和抗栓治疗。一些药物对血管有很强的刺激性,要给病人适当的解释指导药物的不良反应,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给病人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作用原理、不良反应、副反应、用药禁忌等[31]。

1.1.3.3 预防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有:肢体功能障碍、痉挛状态、语言障碍、吞咽障碍:上消化道出血、压疮、水电解质失衡、尿潴留、泌尿系感染、便秘、下肢静脉血栓等。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并适时给予康复护理与健康指导,使病人早日回归原有角色。

2 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的意义

对脑卒中病人实施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促进病人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2.2 健康教育方式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强化学习,改进健康教育单一教育方式将卫生展报与宣传手册相结合,示范教育与现身说教相结合,集体讲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这种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不同病人需要,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使病人达到最佳独立状态。祛除阻碍病人满足需要的障碍,避免健康状况的继续恶化。

2.3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ICF是在应用于脑卒中康复功能结局测量内容的检验和比较时,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也可根据卫生部病科质量控制标准分为:①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度。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1度~3度。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神经功能缺损减少8%以内。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经康复护理治疗3个月(12周)进行评价疗效。通过评价,了解病人掌握健康知识的程度,并及时调整、修改计划,以达到预期目标[32,33,34]。

3 存在的问题

卒中二级预防往往在病人出院后再由门诊或社区开展,这种时间上的延迟有许多缺点:由于预防开始是在首发卒中后的数周或数月,从而降低了预防的效率。

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现阶段脑卒中的治疗还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化治疗指南尚未普及,许多健康教育内容较适于单一的脑卒中病例,对于伴发其他疾病的复杂脑卒中病例,存在局限性,宣教效果不明显。健康教育的人力资源不足,健康教育的实施范围目前局限于住院病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开发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策略,大力加强对社区、家庭和其他病种的病人普及健康教育,以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对于病人,脑卒中的医学科普知识和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一些病人不能坚持锻炼,戒烟、限制饮食困难等问题。这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如加大控烟力度,加大宣传的力度,以减少脑卒中发病率,延缓病情进展及改善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进而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4 展望

近几年来,在脑卒中健康教育领域里已有巨大进展,一个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医疗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脑卒中的预防是控制脑卒中发病率上升的根本措施,但将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群防治,不是一个简单的运用问题,脑卒中的人群防治还需要探索以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脑卒中预防对改善我国人民健康状况和保障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随着脑卒中综合防治措施的深入研究,脑卒中的三级防预也不断加强,尤其是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评价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本文对脑卒中健康教育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健康教育 篇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护理工作在脑卒中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促进病情好转的重要环节。其中,健康教育能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对促进疾病的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2009年8月~2010年8月对49例脑卒中患者的身心特点制定了有目的教育及康复训练计划并给予实施,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后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及致残率明显降低。患者掌握了有关疾病知识及康复训练要领,肢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恢复。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对偏瘫的认识水平,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8月~2010年8月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共49例。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24~71岁,平均58岁;其中脑出血30例,脑梗死19例,平均住院时间为40天。

方法:①计划性教育:将有共同性护理问题的患者,进行有计划地集体教育,把疾病的有关知识讲给患者及家属,使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及不同阶段的注意事项。②示范性教育:针对患者及家属文化水平的限制,健康知识的缺乏,护理技巧掌握的深浅度,对某些方法、行为进行示范和纠正,如肢体康复锻炼的方法,早期由护士给予被动活动,逐渐教给患者做主动运动,加强翻身拍背,按摩受压处皮肤。③随机性教育:护士在给患者做治疗、检查、护理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给患者及家属随机性解释。

护 理

入院教育: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不同,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疾病的病因,瘫痪的发生、发展及坚持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目的,并详细介绍康复计划过程。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室环境、主管护士、主治医生、床头呼叫器的使用、贵重物品的保存、床头卡标志、请假探视制度等,在与患者交谈的过程中,给患者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1]。

环境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温度一般在25℃,室内空气1次/日消毒,并减少家属探视,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患者体位:将瘫痪肢体放置与挛缩倾向相反的功能位置,以防肢体挛缩、畸形,并用沙袋、枕头等工具维持合适体位。

动作示范:在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功能训练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患者能很直观的体验每一动作,同时要培训家属掌握训练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早期介入心理康复:康复治疗大多周期长,需要耐心、细心、短期内难以见效,致使家属往往缺乏耐心不能坚持。在康复训练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目的,认识到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或违反训练要求,否则会造成二次损伤。脑卒中患者因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不少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同表现的心理障碍,向患者耐心讲解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及恢复过程,让患者了解康复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不同治疗手段。和患者共同制定一套个体的、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悲观情绪,加上家属和社会的支持,还可以请恢复较好的患者“以身说法”,使患者看到希望,树立康复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康复治疗,这对康复训练起到积极作用[2]。

急性期康复:①肢体功能位摆放:在偏瘫恢复过程中,患者迟早会出现肌张力增高和肢体痉挛,从而限制患者的主动运动,在急性期注意床上正确体位会预防或减轻这种痉挛模式的发展及防止压疮的发生[3]。仰卧位时,在患者肩胛下,骨盆下垫高2~3cm,以使肩胛和骨盆前伸,防止肩胛回缩和髋外旋,上肢各关节伸展位和下肢关节的屈曲位。健侧卧位时,健侧肢体在舒适体位即可,患侧下肢用枕头支撑以保持髋、膝关节微曲,踝关节于中间位,患侧上肢应保持肩关节前伸90°左右和各关节伸展位。患侧卧位是最重要的体位,此体位是对患侧很好的感觉刺激,头于舒适的体位,躯干稍向下仰,腰背部放枕头支撑以确保患侧肩胛前伸,肩关节屈曲80°~100°,肘伸展,前臂旋后;患侧下肢可置曲髋,屈膝和背曲,外翻踝的肢体,健侧上肢可放在身体上,下肢在舒适体位。②肢体按摩:按摩可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防止或减轻浮肿,对患肢也是一种感觉刺激,有利于恢复[4]。按摩要轻柔、缓慢和有节律的进行,不使用强刺激手法。对肌张力高的肌群用安抚性质的推摩,使其放松;而对肌张力低的给予按摩和揉捏。③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卧床期的被动活动可帮助保持患者的运动感觉,保持肌肉和软组织的弹性,从而保持关节活动度的完整,预防关节粘连和挛缩的产生。一般从近关节开始,从近至远依次各个关节进行,每个关节均要全方位、全范围、平滑而有节律的进行,一般每天2~3次即可。同时注意手法不宜粗暴,对伴有感觉障碍的患者,要注意防止过度牵张,以免造成关节脱位及周围软组织损伤。

恢复早期康复:①床上训练:床上训练应尽早开始,根据患者体力可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早期诱发肢体的主动性的活动,采用夹腿、摆髋、桥式运动、翻身起坐等活动训练提高躯干肌、腰背肌、臀肌。其中桥式运动是偏瘫患者卧床期间长用的一种方法,患者仰卧,双上肢放在身体的两侧,治疗者帮助患者将双髋关节、双膝关节屈曲,双足平放在床上,将臀部主动抬起使骨盆保持水平。②座位及座位平衡:训练应尽早进行,防止坠积性肺炎,直立性低血压及全身脏器功能低下。先从半坐位30°~45°开始,以后逐渐加大角度至80°,时间有5、10分钟到30分钟,若患者持续到30分钟时就要训练坐位的耐力[5]。然后从仰卧位到床边做起,最后坐到椅子或轮椅上,接着进行坐位平衡训练。锻炼前后观察患者反应,注意有无直立性低血压,当心率超过120次/分,收缩压>24kPa时立即停止训练使患者仰卧,同时注意安全,护士应自始至终站在患侧。

恢复期康復:①站立训练:在完成坐位平衡即可进入站立训练。站立训练可以增加患者的负重能力,为正常行走奠定基础。此期加强屈膝、踝背屈及膝稳定性控制,患腹负重训练,在起立过程中髋关节的伸展一定先于膝关节的伸展,这样可避免膝过伸的产生。可采取患腿站立健腿向前、向后迈步;患腿站立,健腿踏台阶及骨盆前、后倾等的练习。②行走能力训练:行走能力训练是综合运用卧位,站立时已获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患者运动能力的过程。下肢肌力达2级可作步行训练指导,步行时髋关节起主动作用,行走时促进髋关节伸展和重心转移,帮助屈膝促进行走,每次训练都应耐心指导或协助患者完成每一个动作,认真纠正患者的不良姿势。③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偏瘫患者康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患者性别、职业、兴趣、爱好选择训练项目[6],指导患者进行手的灵活性、协调性,运用正确的姿势学习穿脱衣服、做手工、画画等逐步学会用勺、筷,以促进患者恢复自理能力,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出院指导:出院时对家属及患者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教育,主要告诉他们出院后坚持康复训练,不能随意更改训练计划,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恢复情况修定训练计划,纠正不良姿势,同时提醒他们按时服药,讲解药物剂量、用法、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监测血压,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注意低糖、低脂、低盐。

结 果

开展健康教育后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及致残率明显降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率为60%。基本掌握理解了康复训练的方法。

讨 论

通过对偏瘫患者的心理、功能训练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偏瘫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慢长的过程及其坚持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增强了患者的信心,主动配合训练,使家属掌握了基本训练技巧,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满意,减少康复期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桂英,叶宝霞,陈洪波,等.健康教育在病房护理中的实施[J].医院管理杂志,2004,2(9):72.

2 夏卫民,胡艳秋.早期介入心理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3,11(28):3842-3843.

3 王茂斌.脑卒中的康复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2.

4 黄永禧,王永华.康复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50.

5 王艳红,郭红丽,贾志阳.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J].医学论坛杂志,2006,27(8):75.

6 于淑贞,李翠化.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110-111.

脑卒中健康教育 篇4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卒中单元治疗老年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月~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老年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患者50例和对照组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行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IHSS和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层医院卒中单元治疗老年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出血性脑卒中护理措施 篇5

1.生活起居

生活有规律,不宜熬夜,不过度劳累,不久坐,戒烟限酒。内经有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夜晚要保证足够的睡眠。

2.饮食营养

要低盐低脂清淡饮食,荤素搭配,多吃粗粮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腌制食品。一日三餐应按时进餐,进餐不宜过饱,忌暴饮暴食,肥甘厚腻。

3.运动

每天适当的活动,每次至少30分钟。若是老年人或者身体虚弱者,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慢跑,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活动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抵抗力。

4.药物

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等疾病要按时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或者擅自停药。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血压患者应长期服药,同时监测血压,尽量让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若是糖尿病伴随高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服药期间应注意用药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等,若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

5.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利于及时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并可以观测药物的效用及不良反应。

6.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愉悦,避免大喜大怒,情绪起伏不定,应使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中医学认为: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悲伤肺,思伤脾。可使用音乐疗法、放松疗法等使心情放松,平静。

7.在人群中普及脑卒中早期识别的知识

脑卒中早期是有一定的征兆的。脑卒中的发病征兆主要有一下几种:

A.一侧上肢或者下肢突然麻木或者无力;

B.双眼不明原因的突然视物模糊或失明;

C.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

D.面部一侧突然麻木和(或)无力,;

E.突然出现的言语不清或者言语不能理解;

F.突然出现的癫痫。如果发现患者有以上症状出现,应立即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诊治。

8.对高危人群及家属要重点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起到督促作用,生活方式的建立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脑卒中的早期症状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可以更好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监督和照顾。

9.避免脑卒中诱因的刺激

情绪激动,用力排便,过于劳累,暴饮暴食,气温骤变及季节的变换等都是脑卒中的诱发因素,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诱因的刺激。

10.脑卒中的季节性预防

有研究认为,冬季因为气温低,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发生出血性脑卒中。夏季气温高,血管扩张,血压降低,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所以,冬季应注意身体的保暖,夏季要多饮水,补充机体损耗的水分,避免因血液浓稠而引起脑血栓。

11.对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如采取抗痉挛卧位、患肢关节的被动运动等,以促进患者的受损功能重建和恢复。有研究显示,对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康复期出现后遗症的可能性,同时降低患者致残率。

12.对脑卒中患者还应应积极预防卒中的复发,脑卒中复发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远远高于卒中初次发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脑卒中的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

1、出血性脑血管病:绝对卧床,避免不必要的搬动,患者头部可放一轻枕,抬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无呕吐、胃出血和呛咳时给与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食,必要时给与鼻饲;保持床铺平整,柔软,干燥,会阴部清洁,干燥,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高热时给与物理降温。定时翻身,切背,预防褥疮。

2.缺血性脑血管病;为防止脑血流量减少,患者取平卧位,急性期病人需卧床休息,避免活动量过大,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做好大、小便护理。预防褥疮和呼吸道感染,注意观察时结合体征及肢体瘫痪的进展程度。

二、专科护理

1.[床上训练指导]急性脑血管的病人大多意识障碍瘫痪在床,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应重视肢体的功能康复,应教给病及家属:

①保持良好的功能位,良肢位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

②按摩

③被动运动,在生命体征平衡后,无进行性卒中发生,除了注意良肢位的摆放,无论神志清楚还是昏迷病人,都应早期进行被动运动。

④主动运动,当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训练,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常见的主动训练方法为:握手,桥式运动,床上进行等,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和软弱肌群。

2.床下训练指导]出面性疾病不能直接由床上卧位到床下站位,而应由一个从[床上平卧到半坐位→坐位→双腿放床边坐位→站立]的过程:

①站立,协助病人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相应交叉尽量向前伸直,低头,弯腰,收腹,重心渐移向双下肢,协助人员双手拉病人肩关节协助病人站立;

若病人患肢力量较弱不能踩实地面时,协助人员可以双膝抵住病人患肢膝关节,双足夹住患足,病人将双手置于协助人员腰部,以利于轻松站起,但病人不要用力拉扯其衣服,以防跌倒。站立时协助人员应注意站势,教病人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颈部肌肉,不要耸肩或抬肩,腹部伸直,伸髋,双下肢尽量伸直。

②步行,行走前,下肢肌力先达四级,注意姿势,以免产生误用综合症。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转移,另一脚跟亦先着地,重心又转移之后足,开始下一个步态同期。

③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指导病人进行进食,穿脱衣服,双手交替排球,拨算珠,捡豆子等自理活动,以促进病人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3.[语言训练]教给病人噘嘴,鼓眼,眦牙,弹舌等,每个动作5-10次,教病人学习发(pa,ta,ka)先单个连音重复,当病人能准确发音后,三个音连在一起重复发音,每日重复训练次数,直到训练好为止,语言训练是个复杂的过程,需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循序渐进,由音到词,由词到句,不能急于求成。

4.吞咽训练指导病人进清谈,少渣,软食为主,饮水量呛咳时,应尽量减少饮水,以汤汁代替。进食时抬高床头30-45°,将食物尽量放在腱侧部。

三、心理护理

中风病人因病程长,发病迅速,致残率高以至于引起病人忧郁,紧张,焦虑,烦躁,甚至轻生,这些不良的情绪刺激不但使病人在思想上产生消极对抗,使中风病人失去锻炼的信心,而且对人体各系统产生影响,如使呼吸频率加快,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此时,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的给与病人心理疏导,安慰病人,消除不良情绪刺激。实践证明,不良的情绪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促使去甲肾上腺、肾上腺素及儿茶酚氨分泌增加,以至于全身小动脉出现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易导致再中风。而处于兴奋状态和良好情绪时,神经抑制解除,这时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四、预防指导

①定期复查

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③忌烟酒

④合理饮食

⑤生活有规律,持之以恒的生活锻炼

⑥及时发现并控制TIA的发作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

1院外急救措施

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目的是使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救治,原则上要求出诊迅速,首先要挽救病人的生命,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对病人进行适当处置后再进行安全转移。

1.1准确判断病情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缺血性两种类型。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出血,多为动态发病,病情凶险,易出现脑疝等并发症。主要以突然摔倒后意识不清、剧烈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栓,为静态发病,以肢体功能障碍、失语为主要表现。进行急救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发病情况,迅速作出判断并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同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血压升高等症状时,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医务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急救,为院内的进一步救治赢取宝贵时间。

1.3防止病情恶化

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吸或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人。抽搐者应及时给予镇静剂,放置保护性牙垫,预防舌咬伤、舌后坠,大小便失禁应及时清理并保持皮肤的干躁清洁。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应迅速给予脱水治疗以减轻脑水肿。

1.4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建立静脉通路的原则是越早越好,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根据病情及时使用各种抢救药物,为保证脑的灌注压,原则上不主张降血压治疗,当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以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缺氧加重脑水肿,不利病情恢复。

1.5迅速转运与途中监护

在进行转运前应充分评价患者的情况,对潜在的危险进行预测,给予各种必要措施使病情达到转运状态。在转运过程中应正确地搬运患者。原则上脑卒中病人应尽量减少搬动,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早期的搬动病人可加重出血加重诱发脑疝形成,在护送途中病人应取平卧位,头部稍抬高,搬动病人应轻微进行移动,尤其注意对头颅的保护,减少振动。但院前急救受现场环境及医疗条件的限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争取尽早将病人转运至医院。转送前向病人家属或随车人员交代病人病情以及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同时与医院急诊

2.院内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适当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稳定他们的情绪。病情严重的患者清醒多表现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会对生活失去信心,从而拒绝治疗和护理,而有的患者则由于病情恢复缓慢而焦虑不安,易发怒。此时护理人员应以良好的态度,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保持呼吸道畅通

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应给予吸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吸痰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宜太长,不超过15秒。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应控制在2~4升/分。

2.3采取合适的体位

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时发生窒息。尽量勿摇动患者头部,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烦躁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或约束带约束肢体。

2.4严格控制体温

对高热持续患者应采取冰枕、冰帽、冰毯等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甩退热药或冬眠疗法。重症脑卒中患者可选择两侧颈动脉处持续冰敷,保护脑细胞,减少死亡率。

2.5正确使用脱水剂

重症脑卒中急救治疗的关键是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也是主要的治疗原则。使用脱水剂至关重要,一般采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或静推,每次125-250

ml,半个钟头内滴完,每6-8小时重复使用。但要注意甘露醇可能导致的心肺肾功能衰竭,高龄患者应适当减少用量,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可予甘油果糖与白蛋白及速尿交替使用,同时要注意电解质的变化。

2.6其他护理

萧县2013年世界脑卒中日计划 篇6

今年的10月29日是第8个“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是“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办疾控函„2013‟203号“关于开展2013年慢性病系列宣传日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计划,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开展本次活动。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积极营造健康的宣传环境,紧密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慢性病项目、老年人保健项目,依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将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结合,统筹安排,促进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防治宣传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二、结合活动主题,在活动期间,突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脑卒中日”宣传活动,宣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健康体重、健康血压”、“减盐预防高血压”、“定期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血糖”、“坚持日行6000-10000步的运动量”等核心知识。同时,组织公卫、医务人员深入基层,为居民提供高血压、糖尿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开展个体化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疾病管理。

三、积极协调萧县信息报社、县广播、电视、政府网站

等多种媒介(健康教育科撰稿、联系),扩大宣传活动影响,广泛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活动设计制作主题横幅一条、宣传展板4块(健康教育科),印制宣传单2万份(健康教育撰稿、总务科制作),制作科学的脑卒中防治讲座课件(健康教育科),通过QQ群共享上传供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服务站)下载使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和主题体验活动,提高居民学习健康知识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居民预防脑卒中的意识和能力。

四、宣传日当天,卫生局领导参加,邀请县医院专家现场诊治,利用王寨镇集会设立咨询点,由县疾控中心、王寨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咨询义诊活动。

五、本次活动由县卫生局防保股组织实施。

二O一三年九月十九日

附件1:2013年“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主题提纲 附件2:“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宣传材料

附件3:脑卒中健康讲座课件(另附)

附件1:2013年“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主题提纲

一、活动主题

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

二、主题宣传提纲

(一)脑卒中的定义和特点。

脑卒中(脑中风)是指急性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包括出血和缺血)引起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通常指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二)脑卒中的流行情况。心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发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也是导致60岁以上人群肢体残疾的第一位原因。

(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

1.可控危险因素

(1)高血压;(2)吸烟;(3)糖尿病;(4)心房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病;(5)血脂异常;(6)颈动脉狭窄;(7)缺乏体力活动;(8)大量饮酒;(9)肥胖;(10)代谢综合征;

(11)膳食中营养摄入不合理;(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13)睡眠呼吸紊乱。

2.不可控危险因素

(1)年龄>50岁;(2)性别;(3)直系亲属中有过卒中病史;(4)种族。

(四)脑卒中防控的知识。

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低油限盐、注意心理平衡。

附件2:“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

脑卒中发病情况(一些数据)

全世界每6个人中有1人可能在一生中罹患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

我国每12秒就有1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以总人口13亿计算,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超过150万人。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在医学上被称之为脑血管病(卒中属于脑血管病,尚有非卒中性脑血管病),是指由于脑组织局部缺血或出血而产生突然的脑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分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偏瘫、视力障碍、语言障碍(不能说话或吐字不清)以及感觉障碍等。

脑卒中是如何发生的进入头颅的脑动脉包括左右颈动脉和左右椎动脉,它们依次分支并互相联络构成立体交叉的交通管道网络系统。这个系统中血流量极大可谓人体中的“黄金通道”,而这一通道又多连续急转弯成为交通上的“事故高发区”,血管一旦堵塞或破裂就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堵塞引发缺血性卒中,破裂则引发出血性卒中。无论什么原因的脑血流中断都将导致脑细胞迅速死亡,时间超过30分钟,神经细胞的功能就会丧失以至难以恢复,其后果是极严重的。

脑卒中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脑卒中具有极高致死率和致残率,患者痛不欲生,家庭苦不堪言,社会负担沉重,消耗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健康教育 篇7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住我科,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 经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120例, 男97例, 女23例, 年龄62~91岁, 平均年龄79.83岁。主要照顾者纳入标准:初次负责照顾脑卒中患者, 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能胜任照顾者角色的成年人120人, 男性18人, 女性102人;年龄36~72岁, 平均年龄53.78岁;学历:小学21人, 初中32人, 高中及以上67人。

2 方法

2.1 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编号,

再将相应的照顾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两组性别、年龄和学历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

观察组先采用自设问卷对照顾者进行调查, 问卷分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照顾者的基本资料, 包括照顾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与患者的关系;第二部分为照顾者对脑卒中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需求, 包括疾病知识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诱发因素、再发预防、后遗症和应急处理) 、治疗知识 (药物名称、用法、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及家庭环境改造指导) 及基础护理 (饮食、口腔、排泄、皮肤、心理和管道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

2.3 调查者向观察组讲明调查目的,

然后逐条讲解调查内容, 让被调查者完全理解后自己填写或由调查者代填。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根据照顾者的需求, 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需求性不高的照顾者, 要注意强化教育掌握相关知识对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对需求性高的照顾者, 要注意评价效果并及时纠正指导, 以达到最佳效果。

2.4 患者出院前一天或当天,

对两组照顾者掌握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内容 (疾病和治疗知识、基础和康复护理等知识) 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测评。

3 结果

3.1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处理, P<0.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2 观察组对脑卒中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具体见表1。

%

4 讨论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据国外报道[4], 20%的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社区的康复中心、护理中心和日间照护等服务机构的照顾, 80%的患者回到家里接受来自家属和社区健康保健工作者的照顾。我国由于缺乏相应的机构以及社区医疗的不完善, 患者只能在家里由家属或保姆照顾, 由于这些照顾者普遍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和康复技能, 常常影响患者的康复质量。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通过了解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结合患者病情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观察组中有1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照顾者对家庭环境改造知识需求性特别高, 我们根据其家庭的环境给予了改造指导, 照顾者遵从指导将家中的墙壁安装扶手, 为患者自主锻炼提供了场所和一定的安全保障, 经过4个多月的康复训练, 患者在家中能依靠扶手行走并独立完成接听电话等日常活动。观察组中还有1例脑梗塞合并失语、瘫痪和鼻饲喂养的患者, 照顾者对其排泄护理知识需求性特别高, 于是我们指导照顾者采取锻炼定时排泄加语言刺激的计划, 经过半年的训练, 每天清晨7时左右照顾者将患者抱坐于坐便器上, 养成了患者能在半小时内排大便的习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 对需求性不高的照顾者, 必须先强化掌握相关知识对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不然健康教育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我们还开通了电话咨询、电话回访指导及复诊时指导等, 以保证康复工作的连续性。

实施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 要将教育对象以病人为中心过渡为以家属 (和患者) 为中心;实施健康教育前先评估照顾者的知识需求, 再结合患者的病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调动家属和 (或) 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遵循科学的生活方式, 在疾病状态下保持最佳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18.

[2]钟元河, 李春竹, 袁桂菊.地级市区脑卒中病人家庭护理现状调查[J].山西护理杂志, 2000, 14 (3) :106-107.

[3]王乃荣.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J].家庭护士, 2006, 4 (5C) :15-17.

脑卒中健康教育 篇8

【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锻炼 健康指导 护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59-01

康复锻炼是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程度,康复锻炼进一步推广是社会进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只有康复锻炼或健康教育指导是不能更好的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大大降低了该病致残率,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将针对以上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如下概述。

1脑卒中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动脉改变、风心病、心源性栓塞、动脉炎、血液病、代谢病、药物反应、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可导致或伴发脑部血管狭窄、闭塞,这可使脑局部缺血或因血管的破裂而出血引发脑中风。

2基本目的

早期康复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后会严重影响康复进程的合并症。中期患者可明显的表现出上肢的屈肌协同运动和下肢的伸肌协同运动,并逐渐可做到某些肌肉关节的独立运动,相当于B恢复3-5期。后期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侧肢体,相当Brunnstorm恢复阶段5-6期。康复训练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加自如的使用患侧,如何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通过训练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种ADL能力,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

3康复方法

早期康復方法:⑴、正确体位:教会家属和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时翻身一次,并拍背数下。⑵、翻身练习。⑶、床上自我辅助练习。⑷、床边被动运动——上肢:肩胛带,肩关节,肘关节,腕指关节。⑸、床边被动运动——躯干牵拉,背肌挤压刺激。⑹、床边被动运动——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及踝趾关节。⑺、促进肌肉收缩的方法:利用对肌肉的突然牵张,引起肌肉收缩。⑻、排痰。⑼、床头抬高坐位训练。⑽、面,肌刺激:张口,鼓腮,叩齿,伸 ,顶上腭等,冰冻棉(或冰块含服)及味觉刺激。⑾、呼吸控制练习。⑿、坐训练。⒀、坐位平衡。⒁、坐位操。⒂、床到轮椅(或椅)的转移。⒃、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吃饭、穿衣、洗漱等。⒄、应用电刺激:低频直流电刺激,TENS等。⒅、应用肌电反馈技术。⒆、言语治疗。

中期康复方法从被动 助动 主动以此为:⑴、抑制上肢的痉挛模式。⑵、伸展躯干促进和改躯干活动性,抑制躯干紧张,痉挛。⑶、双手抱膝左右轻身体以控制上下肢痉挛。⑷、肩关节屈下用患手触摸治疗者手再触摸自己前额,然后再触摸自己对侧肩以训练肘关节随意屈伸功能。⑸、肢体放置与保持活动:在患手活动期间,指示在任意一个角度停住,并保持在此位置片刻以提高患上肢的空间控制能力。⑹、肩关节各向关节自主运动:肩前平举,肩外展,肩外旋。⑺、肘关节各向自主运动:肘,展,前臂旋后。⑻、腕指的自主运动:腕背伸,侧偏,拇指外展,对指等。⑼、肩带的活动:向上、向外、向下。⑽、桥式运动训练髋关节伸展控制。⑾、髋内外,外展的控制训练:健侧中立位患侧做,患侧中立位健侧做。⑿、膝关节屈伸展控制训练。⒀、髋伸展位膝关节的屈伸展控制训练。⒁、患者悬垂位训练下肢准备负重运动。⒂、俯卧位屈患膝训练。

坐位:⑴、患侧上肢支撑训练。⑵、患侧上肢下做小范围屈伸肘关节。⑶、患手向前推物或双手交叉拾物。⑷、手背推移物体。⑸、前臂旋转压橡皮泥。⑹、患侧下肢屈髋运动。⑺、手指夹拾小物体(越过中线)。⑻、健侧下肢肌力训练。⑼、患侧下肢屈伸膝运动。

站立位:⑴、站立平衡训练:左右前后移动重心。⑵、站立平衡操:双手交叉(可视情况而定)前平举过头,前平举后躯干左右旋转等。⑶、坐站控制训练,及分解练习。⑷、双手支撑墙面做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以促进肘关节伸展或者患手独立支撑。52、双腿前后站立,重心移动以小范围屈伸患膝。⑸、髋伸展位屈膝。⑹、屈髋屈膝准备迈步。⑺、患侧下肢内收、外展和下降骨盆训练。⑻、扶持下单腿分别站立。⑼、低迈步训练以控制骨盆上提下进行迈步。⑽、双杠内步行训练(三点):健侧上肢向前扶杆——〉然后患侧下肢跟进——再健侧下肢上前一步。⑾、持拐杖步行训练(三点、二点):健手持拐向前——患下肢向前迈出——健足跟上。⑿、上下楼梯:上/健手扶——健侧下肢——患侧下肢下/健手扶——患侧下肢——健侧下肢。⒀、床边ADL训练:洗漱、穿脱衣服、二便处理等。

晚期康复方法:继续前一阶段的训练,进一步巩固,提高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方法如下:⑴、手指的精细动作加强训练。⑵、侧方行走训练7先向健侧后向后侧。⑶、改善步态训练:骨盆放松,屈膝加强训练。⑷、改善步态训练:踝背伸牵伸。⑸、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站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后,指示重心前移,患足足跟不能离地。⑹、促进患侧下肢支撑能力,患肢负重,健肢前后迈步。⑺、做站立位两足轮流交叉运动。⑻、家庭ADL指导。⑼、居室改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良习惯的不断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年轻化,如何降低病残率、缩短病程及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许多脑血管病研究者的一项重要课题。许多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使致残率有所下降,但由于时间窗的严格限制,在我国,特别是医疗水平低下的中小城市及农村医院还很难推广。由于目前我国康复师缺乏,多数医院达不到最佳康复效果。因此,早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节约人力资源,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服药依从性,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斌,王淑英,刘美丽.等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6,35〔5〕:330-332.

[2]刘永红.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54

[3]赵雅之,急诊科护士与不同类型患者家属沟通技巧.河北护理,2007,6(9):32-33

上一篇:保育员工作职责具体内容下一篇:教育局局长在高考监考及考务人员培训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