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力教案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几种常见的力教案(精选5篇)

几种常见的力教案 篇1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性目标:

1、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2、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STSE目标: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二、教学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认识地球引力这种直接作用物体上的力。

四、教法:谈话、讨论、合作、引导、评价

五、学法:讨论、合作、探究、自学、交流

六、教学准备:乒乓球、烧杯、水、木片、松紧带等物品12份;记录单12份;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寻找常见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和你们将继续走进《夺宝之旅》,一起成为

生:夺宝奇兵。

师:为了夺到宝物,我们看看今天我们将要解决哪些有趣的问题呢?出示课件!(课件)

师:啊,问题出现了,看样子我们有麻烦了?好,下面我们就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利用这些给定的事物寻找各式各样的力呢?找出一个力,记在宝盒钥匙上一上。注意组长要组织好,人人都想办法啊,边商量边实验!

小组开始实验,记录。

师:我看有的同学连书包都利用上了,可为用心良苦啊。哪个小组谈谈你研究的情况!在说的时候尽量以“我是这样研究的„„这个力叫„„”形式说吗?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弹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吸力。

师:吸力!这个名字起的不错。我也给他起个名字叫地球引力,行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摩擦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压力。

„„

师:还真多,同学们细致又认真。找出了这么多的力,可以看出力的家庭成员还真不少啊。你们能举出这些力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吗?请小组一起完成宝盒钥匙的第二项,但这次要求我们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每种力与实例填进去!时间5分钟。来吧!(课件)

师:谈谈行吗?

生谈实例。

师:看样子力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呢?

生:非常密切,离不了。

师:哈,那你们想想,这么多力太乱了,能分一分类吗?分成两类,想想你们刚才先实验的情景!

生:可以把压力、摩擦力、压力„„分为一类,还可以把地球引力,磁力分成一类。

师:很棒!那这是按什么分的?

生:都是人给的力,另一个是地球或其他人给的。

师:是啊,人给力的时候都是怎样的?地球或其他的物体给力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生:人给力的时候都挨着物体,而地球引力却没有。

师:VERY GOOD。

(二)、探究重力。

师:讲到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我们听听?

师放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师:牛顿也遇到了问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他是想苹果为什么落下来呢?

师:同意吗?是啊,为什么呢?这样行吗,用你手中的小物体再试几次,但试的时候注意观察它是如何运动的?并抓住这个幕后凶手!找出原因。记在宝盒钥匙三。好开始吧!

小组进行实验,记录。

师:是谁使他们动起来的?

生:地球。

师:怎么做的?

生:给了他们一个吸引力。

师:说的有道理,那么想更准备的认识地球引力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了解呢?

生:看课外书,上网,向老师,父母请教。

师:是啊,那咱们书上的科学在线上就有它的资料,我们里面学学吧,但学后我们要交流感想,对电视中的小问题进行一下讨论,交流。开始吧!

生自学科学在线。

生交流读后感。对地球引力加深了认识。

(三)、评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夺宝之旅即有趣又有成功感,每个小组的宝盒钥匙一定能开启宝盒,得到自己喜爱的宝物。好下节我们继续走进夺宝之旅,寻找科学宝物,因为你们是非常棒的生:夺宝奇兵。

师:下课。

几种常见的力教案 篇2

力电传感器主要是利用敏感元件和变阻器把力学信号 (力、位移、加速度、角速度等) 转化为电学信号 (电压、电流等) 的仪器, 力电传感器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现代科技中.如电子秤, 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应变片是电子秤里的敏感元件.当在应变片的自由端加力时, 应变片的上表面拉伸, 电阻变大, 如果应变片中通以恒定的电流, 上表面的电压变大.而下表面压缩, 电阻变小, 电压变小.上下表面的电压差变大, 即力F越大, 输出的电压差值也越大.下面定性的解析几种应用于社会生产、现代科技中的力电传感器.

一、测几种力

1.测水平的风力

例1 如图2所示为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原理图, 图中P为金属球, 悬挂在一细长裸金属丝下面, O是悬挂点, R0是保护电阻, CD是水平放置的光滑电阻丝, 与悬挂小球的细金属丝始终保持良好接触, 无风时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在C点接触,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0, 有风时细金属丝将偏转一角度θ (θ与风力大小有关) , 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在C′点接触, 已知风力方向水平向左, OC=h, CD=L, 球的质量为m, 电阻丝单位长度的电阻为k, 电源内电阻和细金属丝电阻均不计, 金属丝偏转θ角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I′, 此时水平风力大小为F, 试写出

(1) 风力大小Fθ的关系式.

(2) 风力大小F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式.

(3) 此装置所测定的最大水平风力是多少?

解析: (1)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tanθ=Fmg, F=mgtanθ

(2)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Ι0=εR0+LkΙ=εR0+ (L-htanθ) k

由①②得:

tanθ= (Ι-Ι0) (R0+Lk) ΚΙh

所以F=mg (Ι-Ι0) (R0+Lk) ΚΙh

(3) 当细金属丝吹到D点时, F最大.

tanα=Lh=FmmgFm=mgtanα=mgLh

小结:水平的风力F越大, θ越大, CD部分接入电路的长度越小, 电阻越小, 电流越大.

2.测人体血压的压力

例2 如图3 (a) 所示为测量血压的压力传感器在工作时的示意图, 薄金属片P固定有4个电阻R1、R2、R3、R4, 如图4 (a) 所示, 图3 (b) 是它的侧面图, 这4个电阻连接成电路如图4 (b) 所示, 试回答:

(1) 开始时, 金属片中央O点未加任何压力, 欲使电压表无示数, 则4个电阻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之.

(2) 当O点加一个压力F后发生形变, 这时4个电阻也随之发生形变, 形变后各电阻大小如何变化?

(3) 电阻变化后, 电路AB两点中哪点电势较高?它为什么能测血压?

解析: (1) 电压表无示数, 说明AB两点等势, 达到电桥平衡, 所以R1R4=R2R3.

(2) 在O点加压后, 金属片发生形变, 由于四个电阻是固定在金属片上的 (见图4 (a) ) , 所以R1、R4被拉长, R2、R3被拉宽, 故R1、R4电阻增大, R2、R3电阻减小, 电桥平衡被破坏.

(3) R1、R4电阻增大, 导致AB两端电压增大, A点电势将高于B点.血压越高F越大, 金属片形变越大, 电阻变化越大, 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从而测量出人体血压.

小结:血压压力的大小影响了四个电阻的长度或宽度, 从而影响了四个电阻的阻值, 使AB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血压越大, AB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3.测物体的重力 (测物体的质量)

例3 有一种测量人体重力的电子秤, 其原理图如图5中的虚线所示, 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R (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 、显示体重的仪表G (其实质是电流表) .其中

AOBO=5∶1.己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与其所受压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设踏板和杠杆组件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接通电源后, 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68 V, 则:

(1) 该秤零刻度线 (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 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多少毫安处?

(2) 利用表中的数据归纳出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函数式.

(3) 如果某人站在踏板上, 电流表刻度盘示数为20 mA, 这个人的体重是多少?

解析: (1) 由题意知, 电子秤空载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为0, 由表可知, 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1=300 Ω, 电路中的电流为

Ι=UR1=4.68300=15.6mA

所以该秤零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的15.6 mA处.

(2) 由表中数据可归纳得出:

R=300-0.6F (Ω)

(3) 当电流表刻度盘的读数为I2=20 mA时, 压力传感器的电阻

R2=UΙ2=4.680.02=234Ω, 由R=300-0.6F, 算得F2=110 N.

再由F2AΟ¯=GBΟ¯, 算得G=550 N.

小结:物体越重, 压力F越大, 电阻越小, 电流越大.

二、测物体的位移

例4 计算机鼠标中有位移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 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 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 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 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M运动时, 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 物体M运动时, 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 物体M不动时, 电路中没有电流

(D) 物体M不动时, 电压表没有示数

解析:回路中电阻不变, 电流不变.电压表读数随P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如果物体向左平移, 电压表的读数将变小.如果物体向右平移, 电压表的读数将变大.选 (B) .

三、测物体的加速度

例5 加速度计是测定物体加速度的仪器, 它已成为导弹、飞机、潜艇、宇宙飞船制导系统的信息源.如图7为应变式加速度计示意图, 当系统加速时, 加速度计中的敏感元件也处于加速状态, 敏感元件由弹簧连接, 并架在光滑支架上, 支架与待测系统固定在一起, 敏感元件下端的滑动片可在滑动变阻器R上自由滑动, 当系统加速运动时, 敏感元件发生位移, 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质量为m的振子两端连有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 电源的电动势为E, 不计内阻, 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R, 有效长度为L, 系统静止时滑动触头位于滑动变阻器正中, 这时电压表指针恰好在刻度盘正中.求:

(1) 系统的加速度a (以向右为正) 和电压表读数U的函数关系式.

(2) 将电压表刻度改为加速度刻度后, 其刻度是均匀的还是不均匀的?为什么?

(3) 若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34位置, 此时系统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如何?

解析: (1) 当振子向左偏离中间位置x距离时,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kx=ma

电压表的示数为U=L2-xLE

由以上两式解得a=kLmE (E-2U)

(2) 均匀, 因为加速度a与电压表示数U是一次函数关系 (线性关系) .

(3) 当滑动触头滑到最右端时, 电压表最大示数Um=E, 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刻度的34位置时, U=34E.将U代入解得a=-kL2m.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水平向左.

小结:加速度越大, 滑片越靠近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电压表读数越偏离中央位置.当物体向右加速 (或向左减速) 时, 滑片向左移, 电压表的读数变小.当物体向左加速 (或向右减速) 时, 滑片向右移, 电压表的读数变大.

四、测物体的角速度

例6 力电传感器可测量飞机、航天器、潜艇的转动角速度, 其结构如图8所示.当系统绕轴OO′转动时, 元件A发生位移并输出相应的电压信号, 成为飞机、卫星等制导系统的信息源.已知A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自然长度为L, 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总长也为L, 电阻分布均匀, 系统静止时滑片P在B点, 当系统以角速度ω转动时, 试写出输出电压U与ω的函数式.

解:设弹簧伸长量为x,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kx=m (L+x) ω2

所以x=mLω2k-mω2

设滑动变阻器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U=ELrxr=ExL

所以U=Emω2k-mω2

小结:当物体的角速度越大时, 弹簧的伸长量越大, 电压表读数就越大.

上面讨论的六种常见的力电传感器都是把力学量转变为容易测量的电学量中的电流或电压.传感器在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 成为测量和控制不可缺少的元器件.传感器的应用也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了解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功能, 认识最基本的电子电路图, 使用一些基本工具和测量仪器, 组装最简单的电子电路来实现最简单的测量和控制功能.在分析这类问题时, 要弄清楚非电学量的变化导致电阻如何变化, 从而导致电流或电压如何变化.这样就可以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使这类问题迎刃而解.

江苏省如东县高级中学

几种常见的力教案 篇3

1.熟练掌握函数C,xnnQ,sinx,cosx的导数公式

2.掌握利用函数C,xnnQ,sinx,cosx的导数公式求切线问题和瞬时速度问题 3.掌握切线问题的求解,注意讨论切点的情况 4.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函数C,xnnQ的导数公式

难点:xnnQ导数公式的推导;切线问题的求解 教学过程:

1.公式1:C0(C为常数)2.公式2:xnnx,nQ

n1nn证明:yfxxfxxxx

xCnxn1n12n2n2nxCnxxCnxn x2n1n12n2n

CnxxCnxxCnx

fxxn2nlimylimC1xn12n2n xCxxCxx0xx0nnn

nxn1

rnrr注意:二项式定理的运用:Tr1Cna3br1,2,3,n

2122122x33 例如:x3x,2x2xxx

111111122-------------------与Pxxxx2112

例2 比较

222x25122221333 xxx32333xx132x

3.公式3

sinxcosx---------------------由正变邪易

4.公式4

cosxsinx-------------------由邪变正难(加负号)

(不要求证明)

李召江——教案——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例题:

(1)P115

练习----------1,2(2)瞬时速度问题:

P116

习题3.2-----1,2(3)切线问题

①P116

习题3.2-----3,4,5

注意:求切线的步骤:

(1)先确定已知点x0,y0是否为切点(在点处为切点,点在曲线上不一定是切点)(2)求导数fx或y

(3)求斜率kfx0或ky|xx0(4)利用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

②已知函数yx3,求过点P1,1的切线方程

解: 点P1,1满足yx3,所以在yx3的图像上

(1)当点P1,1为切点时,y3x2,所以ky|x13

切线方程为y13x1,即:3xy20

3(2)当点P1,1不是切点时,设切点为x0,x0x2,则ky|3x1xx00 0所以切线方程为yy03x02xx0,点P1,1在切线上,1x033x021x0,2即:2x033x0210,所以x012x0x010



x01切点为22x010,x01 213111,,切线方程为yx,84228即:3x4y10

注意:当切点不确定时,应对是否为切点进行分类讨论。

李召江——教案——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③求曲线y11上与直线4xy1016xy20垂直的切线方程 y2xx解:已知直线的斜率为4,所以切线的斜率为k 设切点为x0,y0,则y0 x02,切点为2,42121y,k323xx0x041,切线方程为x4y30 4(y5.6.122x3,k122x0311,x04,切点4,,切线x16y120)162

几种常见的力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2.知道g=9。8N/kg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3.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2.难点

(1)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2)重力的方向。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弹簧测力计、若{:个钩码。

演示实验:重垂线、汤匙、木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大小用什么测量?

2.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二、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以下三种不同情况木球运动:

1.把一只木球举到一定高度放手让其自由下落。

2.把一只木球斜面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

3.让一只木球在讲台上沿直线滚动,滚到讲台边后落向地面。

师:以上三种木球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都是落向地面。

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生:这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师:你讲得很好,说明你很善于观察、思考。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种来自地球的力。

板书: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三、新课内容

1.重力的概念。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6重力,图5―20的配文。

生:阅读。

师:通过以上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甲: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生乙: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水往低处流,抛出去的物体都会落回地面。

生丙: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成熟的苹果会竖直下落。

师:大家阅读很认真,而且抓住了要点,讲得很好。据说正是下落的苹果打在牛顿的头上,激发了他的灵感,打开了揭示引力迷宫的大门。希望以后下落的桔子、梨子打在你们的头上,你们也能产生灵感,再打开一个个科学迷宫。

人们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重力的.认识也一样,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信息窗”。

师: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生: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师:对,地球是否也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根据是什么?

生:根据物体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球也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

师:有疑问吗?

生:地球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怎么不会向地面上的物体方向运动?

师:因为墙球的质量很大,受到的力很小,所以感觉不到地球向地面上的物体方向运动。

板书: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2.重力大小。

师:重力是一种力,则重力也应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的大小如何测定?重力的方向如何确定?重力的作用点如何确定?

下面,我们先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如何测定?

生: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定。

师:正确。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的大小?

生:把物体挂在竖直放置的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师:基本正确,请大家注意: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要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指针示数稳定,才能读出示数。否则,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指针示数不稳定,无法读出示数的。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

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87“加油站”

请同学们猜想:钩码的质量越大,那么钩码所受的重力是否也越大?

生:钩码的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也越大。

师:怎么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生:实验。

师:现在大家基本上掌握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知道任何猜想是要用实验验证。你们准备如何设计实验?

生:桌面上有6只质量为50g的钩码,第1次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只钩码,测出它的重力大小,然后逐个增加,分别出2只钩码,3只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并填在课本P87表格中,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师:你设计得很好,大家掌声鼓励,下面大家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巡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

师:下面请各小组交流实验数据,看看哪些数据是相似的,哪些数据表现出异常,为什么会这样?

生:讨论、交流。

师: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

生: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o

师:正确,你归纳得很好,在物理学中用符号G表示物重,m表示质量,g表示一个物体的物重跟这个物体的质量之比,则物重与质量的关系为=g或G=mg。

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取g=10N/kg,而lkg质量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约为10N。如果题目没有交代,一般g取9。8N/kg。

板书:G/m―g,或G=mg。

m单位是kg,G单位是N,g单位是N/kg。

例题1:课题P87。

先让学生阅读,然后指出:一道题目中有两个质量,两个重力,应用角标以示区别,如m1、m2,G1、G2。

例题2:一块钢锭质量是4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已知:m=4t=4103kgg=9。8N/kg

求:G=?

解:G=mg=4103kg9。8N/kg=3。92104N

答:钢锭所受的重力是3。92104N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人们常说“这一袋米的重量是10kg“或“买10kg的大米”都指的是质量,质量习惯称为重量。然而,人们在生活中也常把重量理解为所受重力的大小,特别是还有不少的物理书、科普书也把重力称为重量。为了回避这些模糊不清甚至彼此矛盾的提法,我们教材中将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称为物重,质量就是质量,不提“重量”这个词。

3.重力方向。

请同学们观察:(1)小木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2)悬挂物体的线自由下垂的方向。

引导学生分析:小球受重力作用自由下落,下落时运动方向即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竖直向下;悬挂的物体受重力的作用拉悬线自由下垂,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方向,这一方向竖直向下。

师: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板书: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出示重垂线,让学生观察。

演示重垂线检查教室墙面否竖直。

师:重垂线的原理是什么?

生: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师:你还知道重垂线有哪些应用?

生甲:用重垂线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

生乙:用重垂线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

演示实验如下图,让学生观察两条重垂线的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重垂线与水平桌面、倾斜桌面是否垂直?

生:两条重垂线方向相同,都在竖直方向,重垂线

方向与水平桌面垂直,与倾斜桌面不垂直。

师:课后每位同学自制一重垂线,校准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窗台是否水平。

师:地球是圆的,站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所受重力都是竖直向下的?(出示在和我们中国相对应的地球的另一面阿根廷人的幻灯片)

生:讨论、交流。

师:重力方向实质是指向地心的。(地球半径方向和地球表面―一水平面垂直),对于中国人和阿根廷人上下判断与我们是一样的。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师:请问学们阅读课本P88下半部分内容。

学生阅读

帅: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甲: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是叫做重心。

生乙: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质量分布均匀的球的重心在球心。

师:有问题吗?

生:质量分布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哪里?如何确定?

师:这样的物体的重心也是可以计算出来,只是很复杂,还必须使用高等数学。但其中一些小物体的重心也可以通过实验把它的大致位置找出来,如课本P88图5―24,汤匙的重心。

下面请大家找一找自己的钢笔、铅笔、文具盒的重心。

学生随堂实验探究。

师:人体的重心会随姿态的改变而改变,原因是人的几何形状改变了。人下蹲时,重心如何改变;人站起来时,重心又如何改变。

生:人下蹲时,重心降低;人站起来时,重心升高。

师:由于重力的作用线过重心,方形薄板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测定。

演示实验:先后用绳系住方形薄板同一条边上的两个端点,并悬挂起来,板静止时,重心在过端点的竖直线上,将两次悬挂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条竖直线画下来,可以确定重心就在这两条线的交点O处。实验结果表明:方形薄板的重心就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师:悬挂法可以确立各种物体的重心,一般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师: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本P89“信息窗”提高物体稳度的决窍。

学生阅读

师: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提高稳度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大支面,二是降低重心。

四、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对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重力与质量关系为G=mg,g=9。8N/k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重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师:你归纳得很好,说明你上课很认真,希望今后保持这种习惯,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课后练习

1.课本P901、2、3。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1.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2.重力的大小:=g,G=mg

m单位是kg,G单位是N,g取9。8N/kg(或10N/kg)

表示质量为lkg的物体,受到重力为9。8N。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几种常见的力教案 篇5

目标:

1、让幼儿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的物体下 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纸球、沙包、矿泉水瓶、药瓶、塑料袋、报纸、松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扔东 西的游戏。”(2)游戏要求:每次选择一种物品进行尝试,看谁发现 的问题多。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4)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 么感觉?最后结果是什么样的?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

2、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实践要求:幼儿每次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比较物 体下落的速度。(2)选择你认为落地速度快的物体(3)你发现什么东西落得快,什么东西落得慢?

3、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知道物体扔上 去以后都会下落。那是因为地球具有吸引力。而且还发现轻 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 下来也快。

4、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 落下来。

5、延伸活动:观看人在太空的录象 尝试改变两张纸下落的速度教学反思 对《神奇的力》教学活动的反思: 吸引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怎样让幼儿去理 解吸引力呢?我选择了游戏活动--扔东西,通过游戏的层 层引导,首先感知物体的下落现象,其次比较两种物体的下 落速度,再次讨论怎样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让幼儿积 极的参与游戏,并尝试通过感受、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完 成学习任务。这样使幼儿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探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 索者,从而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设计的活动延伸实验:如何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意欲将正规科学活动与非正规科学活动(区域活动)有机结 合,通过孩子的积极思考引发孩子再次实践探索的兴趣,从 而萌发幼儿爱科学的积极情感。在实施中我觉得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多了一份观察和思 考,并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思路。在预设活动中我一直在考 虑要不要使用记录表,但考虑幼儿缺乏基本的经验而选择了 让幼儿自己选取实践中他认为落地速度比较快的物体,可结 果和我意料恰恰相反,除了报纸和塑料袋都被孩子选择了,所以我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将快慢的相对性及时的引进教 学活动,既丰富了孩子的认知,也实现了自己教学活动穿新 鞋走老路的突破。我觉得在实施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材料考虑还不够细致周到,还可以丰富一些材料: 如各种糖纸、包装纸、羽毛、雪花片、手绢、纸杯、吸管、橡皮泥、气球等

2、在孩子游戏时很多孩子都会第一时间把他的发现告诉 我,可是在集体交流中一些幼儿就不是很积极主动,对于这 种现象我想有孩子个性的原因,也有我们平时的锻炼引导原 因。因为集体活动的弊端之一就是不能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所以以后我可以尝试设一个同伴交流的环节,让他们相互交 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 流,分组选择代表进行发言,这样既鼓励了幼儿的交流又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3、虽然在活动中我努力的要求自己做支持者和引导者,相对以往的教学活动我说的少了很多,更多的是孩子的实验、孩子的总结,但在总结的时候我还是出现了急于替代的现象。回想以往自己的教学活动,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新的尝 试,虽然每次实施中都会自问“为什么就没有人家上海老师 的那份从容和自信”,但是每次也能在实施中发现自己的一些 问题,也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我想观摩教学活动就是我们一线教师成长的引路人,它能让 我们不断的成熟,所以我们要珍惜每次成长的机会!

反思

第一、我觉得这种新形式的听课活动,改变了过去的传 统听棵模式,老师能带着期待的情感,积极的思想去听课。

第二、7 节教学展示活动的选材都于生活,体现了各个年 龄阶段的特点,都是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是我们每 一个人可以再次实践操作的好素材。

第三、教学活动设计的精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记得 刚开始整合课程的时候我们的观摩活动象拼盘,什么都有就 叫综合活动,而现在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老师的教学重点,又能深刻的领悟到学科融合的恰倒好处:肖老师生活与语言 的融合,姚老师艺术与健康的融合,王老师科学与语言、数 双击此处修改或者删除页眉页脚信息 学的融合,刘老师科学与语言的融合、雪莲老师艺术与数学、语言的融合,李老师科学与生活、语言的融合。

第四、教学活动的准备简单而有实效性。在我们以往的 观摩活动中也曾出现过很多的形式性材料、花哨性。而本次 活动的材料投放是值得我们大家借鉴的。材料并不是越新奇 越好,重要的是要有实效性和操作性。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我选我教学反思下一篇:郑州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考核办法